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规范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要求样本

规范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要求样本

规范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要求样本
规范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要求样本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3.4.5 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建筑,应依照不规则限度、地基基本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比较分析,拟定与否设立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3)当设立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规定。

7.1.7 多层砌体房屋建筑布置和构造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3 房屋有下列状况之一时宜设立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立墙体,缝宽应依照烈度和房屋

高度拟定,可采用70mm~100m: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不不大于层高1/4;

3)各某些构造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 楼梯间不适当设立在房屋尽端或转角处。

5 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立转角窗。

6 横墙较少、跨度较大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砌体构造设计规范

GB 50003-

6.5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重要办法

6.5.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在墙体中设立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也许性最大处。伸缩缝间距可按表6.5. 1采用。

表6.5.1 砌体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m)

注:1 对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砌块、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房屋,取表中数值乘以0.8系数,当墙体有可靠外保温办法时,其间距可取表中数值;

2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3 层高不不大于5m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构造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4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寒冷地区不采暖房屋及构筑物墙体伸缩缝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恰当减小;

5 墙体伸缩缝应与构造其她变形缝相重叠,缝宽度应满足各种变形缝变形规定;在进行立面解决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3.4.5 体型复杂建筑并不一概倡导设立防震缝。由于与否设立防震缝各有利弊,从来有不同观点,总体倾向是:

1 可设缝、可不设缝时,不设缝。设立防震缝可使构造抗震分析模型较为简朴,容易预计其地震作用和采用抗震办法,但需考虑扭转地震效应,并按本规范各章规定拟定缝宽,使防震缝两侧在预期地震(如中震)下不发生碰撞或减轻碰撞引起局部损坏。

2 当不设立防震缝时,构造分析模型复杂,连接处局部应力集中需要加强,并且需仔细预计地震扭转效应等也许导致不利影响。

6.1.4 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立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构造(涉及设立少量抗震墙框架构造)房屋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不大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长高度5m、4m、3m 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构造房屋防震缝宽度不应不大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70%,抗震墙构造房屋防震缝宽度不应不大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50%;且均不适当不大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构造类型不同步,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构造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拟定缝宽。

高层建筑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

JGJ 3-

3.4.9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节平面形状和构造布置,避免设立防震缝。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建筑,应依照不规则限度、地基基本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比较分析,拟定与否设立防震缝。

3.4.10 设立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构造房屋,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不大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长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构造房屋不应不大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70%,剪力墙构造房屋不应不大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50%,且两者均不适当不大于100mm。

2 防震缝两侧构造体系不同步,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构造类型拟定;

3 防震缝两侧房屋高度不同步,防震缝宽度可按较低房屋高度拟定;

4 8、9度抗震设计框架构造房屋,防震缝两侧构造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依照需要沿房屋全高在缝两侧各设立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抗撞墙;

5 当相邻构造基本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宽度;

6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立,地下室、基本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相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7 构造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不适当采用牛腿托梁做法设立防震缝,否则应采用可靠办法。

3.4.11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宽度均应符合本规程第3.4.10条关于防震缝宽度规定。

3.4.12 高层建筑构造伸缩缝最大间距宜符合表3.4.12规定。

3.4.13 当采用有效构造办法和施工办法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构造影响时,可恰当放宽伸缩缝间距。这些办法可涉及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办法,外墙设立外保温层;

3 每30m~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mm~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d后浇筑;

4 采用收缩小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当外加剂;

5 提高每层楼板构造配筋率或采用某些预应力构造。

12.2.3 高层建筑地下室不适当设立变形缝。本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运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设立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施工后浇带。后浇带可设立在柱距三等分中间范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构造同跨内;底板及外墙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45d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级别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

GB 50010-

8.1.1 钢筋混凝土构造伸缩缝最大间距可按表8.1.1拟定。

注:1 装配整体式构造伸缩缝间距,可依照构造详细状况取表中装配式构造与现浇式构造之间数值;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区别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区别 框架结构中变形缝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教材《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中讲得比较简单,有些同学不太清楚。现在我就把框架变形缝的一些知识介绍给大家。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它们设置的原因、设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分别介绍如下: (一)伸缩缝 它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设置伸缩缝时只需断开上部结构,基础可不断开。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缩缝最大间距见下表。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环境条件室内或土中露天 现浇式框架结构55 35 装配式框架结构75 50 在建筑中设伸缩缝会给建筑平面及构造处理带来困难,不仅多用材料,也给施工增加复杂性。因此要采取其他措施减小温度收缩应力,而尽量避免用设置伸缩缝的办法。在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温度区段长度的建筑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设后浇带。混凝土早期收缩占总收缩的大部分,施工时把结构分为-40 长的区段,各区段之间留出700-1000 宽的带,暂不浇混凝土,待大部分收缩完成后(不宜少于40d)再用比原结构强度高5~10 的微膨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补浇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2.在屋顶上采用有效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小温度变化对屋面结构的影响。 3.在高层建筑中,顶部数层和底部温度应力问题较严重,可在顶部数层和底部数层设置局部伸缩缝。 4.在温度应力较大的地方或对温度应力敏感的部位多加一些钢筋,如高层建筑中的外露现浇墙等。 (二)沉降缝 它是为了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在房屋中产生裂缝而设置的。沉降裂缝一般发生在下述部位:1)土层变化较大处;2)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处;3)房屋平面形状变化的凹角处;4)房屋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5)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的结合处等。针对上述情况,在必要时须设置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形成各自独立的结构单元。在既需设置伸缩缝又需设置沉降缝时,伸缩缝应与沉降缝合并设置,以使整个房屋的缝数减少。其缝宽与地质条件和房屋的高度有关,一般不小于50mm,当房屋高度超过10m时,缝宽应

(完整版)伸缩缝施工方案(最终版)

伸缩缝 4.1 一般规定 1)伸缩缝应由厂家或专业队伍到现场负责安装施工。 2)伸缩缝材料应固定平放,以防变形。伸缩缝产品必须有合格证,经验收后才能用于安装。 3)应在桥面铺装前检查和整改预留槽宽度,预埋钢筋应定位准确,并经验收合格。 4)应先安装一条工艺试验伸缩缝,待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4.2 材料要求 1)桥梁伸缩缝安装前应检查桥梁伸缩缝是否有出厂外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并经监理、设计及相关人员对伸缩缝的外观质量、几何精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2)混凝土应根据设计选用,一般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纤维掺入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3 施工工序 伸缩缝的施工一般采用反开槽法施工。 施工工序:

4.4施工工艺 1)放样槽口、开槽 ①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根据施工图的要求确定开槽宽度,准确放样,打上线后用切割机锯缝,锯缝线以外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用塑料布覆盖并用胶带封好,以防据缝时产生的石粉污染路面。据缝应整齐、顺直,并注意将混凝土切透,以免开槽时缝外混凝土松动。 ②采用风镐开槽,开槽深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应将槽内沥青混凝土、松动水泥混凝土凿除干净,应凿毛至坚硬层,并用吹风机和高压水枪清除浮沉和杂物。开槽后严禁车辆通行,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槽两侧边缘,以免槽两侧沥青混凝土受损。 ③梁端间隙内的杂物,尤其是混凝土块必须清理干净,然后用泡沫塑料填塞密实。如有梁板顶至背墙情形,须将梁端部分凿除。 2)安装伸缩缝 ①伸缩缝安装之前,应按照安装时的温度调整安装时的伸缩值,伸缩缝定位宽度误差为土2mm要求误差为同一符号,不允许一条缝不同位置上同时出现正负误差。 ②应用水平尺检查伸缩缝顶面标高与桥面沥青铺装高差是否满足要求,一般伸缩缝应比桥面沥青铺装低约2mm。 ③控制伸缩缝的标高,然后应对伸缩缝的纵向直线度也要进行调整。伸缩缝标高和纵向直线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临时固定。固定时应沿桥宽的一段向另一端将伸缩缝边梁上的锚固装置与预留槽内的预埋钢筋每隔2?3个锚固点 进行点焊,两侧对称施焊,保证抄平后的伸缩缝不发生变形,严禁从一端平移施焊,造成伸缩缝翘曲。 ④安装时伸缩缝的中心线与两端中心线相重合。如果伸缩缝较长,需将伸缩缝分段运输,到现场后在对接,对接时,应将伸缩缝上平面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使两段伸缩缝接口处紧密靠拢,并校直调正。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用手提砂轮机磨平顶面。 3)浇筑混凝土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原则及规定

在总体布置中,为了消除结构不规则,收缩,和温度应力,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变形破坏有害影响,可设置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将房屋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 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①伸缩缝 设置部位:伸缩缝由基础以上设置.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 5m。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 ②沉降缝 设置部位: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处;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 设置要求:其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在软弱地基上五层以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沉降缝处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沉降缝由地基条件决定,其宽度应该符合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的要求. ③防震缝 设置要求:防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的层数及结构类型有关.防震缝应有一定的宽度,否则在地震时相邻部分会互相碰撞而破坏.伸缩缝的间距要符合要求,宽度不小于防震缝的宽度.

桥梁伸缩缝施工方法及桥梁伸缩缝施工要求

桥梁伸缩缝施工方法及桥梁伸缩缝施工要求: 在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铺筑完成后,桥梁伸缩缝施工均采用后嵌法施工。其施工要点如下: 1.桥梁伸缩缝安装前应检查桥梁伸缩缝是否有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并约请监理、设计及有关人员对伸缩缝外观、几何精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划线、切割:根据设计位置放出桥梁伸缩缝中线,并按设计尺寸从中线位置量测伸缩缝混凝土保护带边线,用混凝土切缝机按所画边线切割桥面沥青混凝土。为保证切边不受损坏,可分两次切割。第一次切缝距离保护带边线预留5cm,待浇筑混凝土前,再沿准确边线进行第二次切割。切缝要求顺直、准确,切割时注意不要破坏桥面防水层,将防水层卷起予以保护。 3.清理、填塞间隙:人工配合空压机清除切割范围内的沥青混凝土,并凿除松散混凝土,同时将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缝宽一定要满足设计宽度要求,清理后用苯板将伸缩缝堵严。恢复预埋锚筋,预留钢筋数量要与设计图纸相符,若不相符要及时补焊。用空压机再次清理。为预防伸缩缝安装过程中焊花烧坏泡沫板,可在泡沫板两侧用钢板或铁皮覆盖保护。 4.桥梁伸缩缝就位:安装前用吊车吊运时,应检查好吊车的吊钩,防止脱钩,吊装时应严格按照厂家预留的吊位进行吊装,并按照设计图纸绑轧钢筋。在固定过程中采用拉线的方法控制伸缩装置的中线和直顺度,用长度大于3m具有足够刚度的工字钢或铝合金钢搭放在伸缩

缝两侧来控制高程。工字钢沿垂直伸缩缝的方向以1m间距放置,并与缝两侧路面压紧,用木楔将伸缩缝型钢垫平,然后用3m直尺配合自制小门架逐段精确调平,调平过程中应采用钢楔。伸缩缝就位后,应调整伸缩缝的中线及标高,标高根据缝两侧5m范围内的实测路面标高确定。 桥梁伸缩缝施工要求 材料及加工要求 (1)橡胶、钢材、钢筋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2)砼:伸缩缝的浇注均采用C50水泥砼。控制其坍落度满足混凝土罐车运输的最小要求,并应适当掺入外加剂,减小水灰比,减少混凝土收缩。 2、施工要求 2.1基本要求 (1)伸缩缝安装采用开槽法。即先进行桥面铺装施工,后开槽安装伸缩缝,以沥青砼铺装层来控制伸缩范围内砼及伸缩缝本身的平整度和标高。 (2)伸缩缝宜在气温为年平均气温时安装。当安装温度与年平均温度相差较大以致影响伸缩缝正常使用时,应在制造厂家工程师的指导下,卸掉夹具,用千斤顶调正伸缩间隙,使之符合要求,再安上夹具固定好,以备安装。 (3)安装后的伸缩缝缝面必须平整,纵横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与两侧沥青砼路面平顺衔接。

桥梁伸缩缝施工要求

桥梁伸缩缝施工要求 1、材料及加工要求 (1)橡胶、钢材、钢筋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2)砼:伸缩缝的浇注均采用C50水泥砼。控制其坍落度满足混凝土罐车运输的最小要求,并应适当掺入外加剂,减小水灰比,减少混凝土收缩。 2、施工要求 2.1基本要求 (1)伸缩缝安装采用开槽法。即先进行桥面铺装施工,后开槽安装伸缩缝,以沥青砼铺装层来控制伸缩范围内砼及伸缩缝本身的平整度和标高。 (2)伸缩缝宜在气温为年平均气温时安装。当安装温度与年平均温度相差较大以致影响伸缩缝正常使用时,应在制造厂家工程师的指导下,卸掉夹具,用千斤顶调正伸缩间隙,使之符合要求,再安上夹具固定好,以备安装。 (3)安装后的伸缩缝缝面必须平整,纵横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与两侧沥青砼路面平顺衔接。 (4)严禁将伸缩缝边梁直接与砼中预埋钢筋施焊连接。 (5)安装前必须对伸缩缝妥善存放,不得有变形和污染。 (6)施工中严禁将空压机、发电机等动力设备直接置于路面上,所有机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油污染路面。 (7)安装结束后,必须保证伸缩缝周围沥青砼清洁、无污染、无损坏。 (8)安装伸缩缝不能影响道路畅通,需要提前做好提示,不能出现安全事故。设置的过桥宽度要具有一定的过车宽度。 2.2、施工工艺和方法 (1)安装前现场准备工作 A 熟悉图纸和安装操作规程,检查、验收伸缩缝异型边梁的平整度、顺直度和缝体间隙。 B 机械设备、小型机具配备齐全。尤其是提供施工车辆过往的过桥必须质量坚固、数量充足,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C 配齐备足防止污染路面的帆布、塑料布、胶带等材料。 D 配齐备足养护用的塑料薄膜、草苫子、运水工具等。 (2)开槽 A 桥面沥青砼铺装层完成(覆盖伸缩缝连续铺筑)并验收 合格后,根据施工图的要求确定开槽宽度,准确放样,打上线后用切割机锯缝、顺直,锯缝线以外的沥青砼路面,必须仔细用塑料布覆盖并用胶带纸封好,以防锯缝时产生的石粉污染路面。 锯缝应整齐、顺直,并注意把沥青砼切透,以免开槽时缝外砼松动。 B 用风镐开槽。开槽深度不得小于12cm,应将槽内的沥青砼、松动的水泥砼凿除干净,应凿毛至坚硬层,并用强力吹风机或高压水枪清除浮尘和杂物。 开槽后应禁止车辆通行,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槽两侧边缘,以免槽两侧沥青砼受损。 C 梁端间隙内的杂物,尤其是砼块必须清理干净,然后用泡沫塑料填塞密实。如有梁板顶至背墙情形,须将梁端部分凿除。 D 理顺、调整槽内预埋筋,对漏埋或折断的预埋筋应进行修复,统一采用植筋胶或环氧树脂进行钢筋补植,补植深度不小于15cm,补植后的钢筋须请业主代表、监理人员共同验看。 E 开槽后产生的所有弃料必须及时清理干净,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伸缩缝施工合同

建筑装饰伸缩缝合同 甲方:中太建设集团承德分公司丰宁教育体育园区项目部(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身份证号(以下简称乙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甲方委托乙方包工包料施工。双方就本分项工程承包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概况 l.1工程名称: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园区 1.2工程地点:丰宁县白塔村111国道东侧 1.3工程规模:暂定 m。 第二条:工程承包范围及方式 2.1.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包质量、包管理、包进度、包安全等总包方式 2.2.承包施工范围: 1#-4#教学楼地面、室内外墙面及屋顶伸缩缝施工 第三条:合同工期 3.1.开工日期: 3.2.竣工日期: 第四条:合同单价的确定和工程量的确定 4.1 外立面伸缩缝:单价170元/m 工程量为 楼地面伸缩缝:单价240元/m 工程量为 内立面伸缩缝:单价170元/m 工程量为 本单价为固定单价。按乙方所施工的实际工程量,计算方式为:实际总工程款=实际工程量*单价,最终结算按乙方实际施工的工程量计算。 4.2.暂定为元(人民币),大写: 元。 4.3.本价款包括乙方为完成本合同工程发生的所有工程量单价。最终结算时按乙方现场实际施工工程量结算。 第五条、工程质量要求

5.1.工程总的质量符合甲方图纸要求,材料规格和型号应达到甲方设计要求 5.2.由乙方承包的工程,其质量必须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如果质量未达到标准或因乙方对其它工程的影响而导致整体工程未能达到标准时,乙方承担全部经济损失,甲方有权拒付工程款。由于其它分项工程的原因而导致整体工程未能达到质量标准时,其责任乙方不承担。 5.3.乙方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进行自检和接受甲方的检查,如果质量未达到规定标准,乙方经多次重作、返工仍不达标准,甲方有权责令乙方退场,乙方负全责。工程款按乙方实际完成工作量的百分之七十结算。 第六条:工程款支付方式 乙方材料全部进场,甲方付总工程款的30%,工程全部结束后甲方付至总工程款的75%;验收合格后15日内甲方一次性付清工程尾款。 第七条:甲方的义务: 7.1.按照施工实际需要甲方提供职工临时宿舍、临时用水、用电。 7.2.甲方负责提供施工图纸复印件和技术交底。 7.3.甲方负责监督乙方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按图施工及行政管理事务。 7.4.甲方负责组织分项工程计量验收工作。 第八条:乙方的义务 8.1.听候甲方通知,即时将材料进场,由甲方现场负责人抽检合格后使用。 8.2.材料的数量与质量以图纸设计为准。 8.3.应接受甲方现场代表的检查检验,为检查检验提供便利条件,承担因自身原因导致返工修改的全部责任和费用。在隐蔽工程覆盖前必须通知甲方到现场验收,否则将不予以计量。 8.4.施工工具及机械设备的配备、维修、保管由乙方自负。 第九条:材料供应、管理及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要求

伸缩缝设置要求

伸缩缝设置要求

————————————————————————————————作者:————————————————————————————————日期:

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重力式挡土墙应每间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当地基有变化时宜加设沉降缝。在挡土结构的拐角处,应采取加强的构造措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如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当不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沉降缝地面以下处应用粗砂填实,以确保主楼基础四周的可靠侧向约束; 2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后浇带混凝土宜根据实测沉降值并计算后 期沉降差能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 3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允许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验算时需考虑地基与结构变形的相互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结构体系施工方法最大间距m 框架结构现浇55 剪力墙结构现浇45 注:1 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小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小 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区别

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区别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目的是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伸缩缝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基础可不断开。 防震缝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重点:区别“变形缝”和“施工缝”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或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对于楼梯的施工缝通常的做法是:梁、板施工缝留在小跨1/3跨处,柱的施工缝留在楼面梁下50mm处,柱子的施工缝之所以留在此处,最大一个原因是方

伸缩缝施工标准化

附件: 伸缩缝施工标准化施工要点 一、前期准备: 1.伸缩装置已按要求进行了检验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料源已批复。 2.驻地办、项目部已对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进行了逐级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3.提前对桥梁安装成型后的实际伸缩缝宽进行实测,与设计偏差较大的应上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研究决定处理方案。 二、伸缩装置进场及现场存放: 1.出厂时,应用明显颜色标明吊装位置,吊装时应双点起吊,尽量避免弯曲变形,禁止单点起吊;在装车、运输与堆放时,伸缩缝下须支垫枕木,水平安放稳妥,防止型钢倾倒、磕碰扭曲,防止变形。 2.伸缩缝运输到安装地货场,应按桥名、桩号编号,有序摆放,应保持清洁,严禁与酸、碱、油类、有机溶剂等相接触,且应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 三、交通封闭及管制: 1.伸缩缝进行半幅全封闭施工,施工区域应进行围挡。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大、小桩号方向及中分带开口段落采用高 1.2米,宽2米铁架进行全面封闭,铁架上的版面为50cm*200cm版面上分别标注“前方施工,禁止通行”。“施工重地,闲人免进”字样。版面为蓝底白字,并在标牌顶、底位置贴黄色夜光膜,夜光膜宽度为5cm。两种内容告示牌,交叉间隔两米摆设,对半幅桥梁全面封闭。 2.施工现场前后20米设置安全设施水马,其间距1米对施工现场进行二次封闭。 四、切缝、槽口清理及验收: 1.槽口切缝前,应准确确定每道伸缩缝的中心轴线,保证伸缩装置轴线左右两侧平行对称;切割沥青面层时,切缝必须垂直不得出现歪斜,两侧切缝宽度应与桥台后背或主梁铺装层端头混凝土齐平或略宽, 确保槽边沥青铺装层不悬空,层下混凝土密实。 2.开槽后应及时清除槽内一切杂物,切割沥青混凝土时在缝两侧铺设不少于3米宽彩条布防止污染路面,并将槽口内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充分凿毛。 3.开槽清槽时应避免损伤沥青面层切缝边缘和预留钢筋,一旦发现切缝边缘破损或啃边现象必须重新划线切缝,使沥青面层与伸缩缝处混凝土密贴、顺直、美观。 4.槽底浮浆及松散混凝土应凿除,达到表面新鲜、平整坚实,若混凝土松动、掉块或有裂缝等,应凿去重新浇筑。

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及防震缝

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及防震缝 建筑工程中常说的“三缝”指的是:①伸缩缝(温度缝)、②沉降缝、③防震缝,也统称为:变形缝。 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 1伸缩缝 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需要设缝的情况 ①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③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设置原则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缝的间距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缝的构造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其他要求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③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2沉降缝 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同或各部分荷载差异较大等原因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建筑变形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什么是变形缝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 1、名词解释 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2、需要设缝的情况 ①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 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③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3、设置原则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4、缝的间距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P112页表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5、缝的构造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6、其他要求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③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外墙伸缩缝规范

外墙伸缩缝规范 篇一:变形缝设置一般要求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都有伸缩的余地,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变形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所以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建筑物上设置单个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当地气温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确定,砖石结构为100~15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为35~75米,无筋混凝土为10~20米,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各种结构的设计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规定,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伸缩缝的构造,必须满足建筑结构沿水平方向变形的要求。外墙上的伸缩缝,为防止风雨侵入室内,要求用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材料填嵌缝隙。常用的材料有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橡胶、泡沫塑料等。缝口还须用镀锌铁皮、铝板或塑料板等作盖缝处理。内墙伸缩缝的处理,随室内装修不同而异,可选用木条、木板、塑料板、金属板等盖缝。楼层地面伸缩缝,可在缝口填嵌沥青麻丝等,上铺活动盖板或橡皮条等,以防灰尘落至下一楼层。屋顶的伸缩缝,则用镀锌铁皮、铝板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等作盖缝处理,着重作好防水。地下建筑、地下室等处的伸缩缝,出于防水要求,常在防水结构层的外侧或底部加铺玻璃布油毡、橡胶片、镀锌铁皮、紫铜片,以及采用内埋式或可卸式止水带(如橡胶、塑料、金属等),并用沥青砂浆、沥青麻丝或浸沥青木丝板等填嵌缝隙。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由于混凝土在浇灌后的一段时间内有较大的收缩变形,以后才趋于稳定,可利用这一特性,将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向分成几段,中间留缝,待第一期工程施工1~2个月后,再浇灌合缝。这种只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缝,称为后浇缝,或称收缩带。后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厘米,缝的间距约为20~25米,并尽量和施工时的接缝结合设置;缝的

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设置原则

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设置原则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她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2、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与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与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与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与地面高差的影响。 4、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某些标准图集与《2003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她防渗漏措施处理。 8、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她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

伸缩缝设置要求

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重力式挡土墙应每间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当地基有变化时宜加设沉降缝。在挡土结构的拐角处,应采取加强的构造措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如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当不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沉降缝地面以下处应用粗砂填实,以确保主楼基础四周的可靠侧向约束; 2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后浇带混凝土宜根据实测沉降值并计算后 期沉降差能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 3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允许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验算时需考虑地基与结构变形的相互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小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小 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伸缩缝施工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

伸缩缝施工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 伸缩缝施工是总监办重点控制项目,根据总监办要求以及其他标段施工实践,编制此操作规程。希望项目部与监理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成此项工程。 一、质量标准:伸缩缝砼与沥青路面相接部位界限黑白分明线条顺 直,路面无污染,砼表面光滑,平整度最大不超过3毫米。 二、操作规程: 1、切割路面前要划线,然后两侧用2米宽彩条布铺底并用胶条粘 牢。采用二次切割方式,第一次切割宽度80缝约100厘米,160缝约124厘米,紧接着进行二次切割,距第一次外反相距5厘米,深度5厘米左右。要保证切缝垂直及顺直。 2、凿除缝内废料在第一次切割线内进行并及时清除场外,要使用 吹风机配合人工将梁体缝间及台帽上的杂物清净。 3、对预埋钢筋进行修整。 4、安装伸缩缝前要用泡沫填塞梁缝,上面覆盖油毡。 5、安装伸缩缝前要对型钢平整度进行检查,平直度控制在2毫米 之内。 6、伸缩缝吊装就位后,用长度不小于3米,型号不小于20#的槽 钢,以双肢的形式,按2-3米的间距,用丁字螺栓将伸缩缝吊起并固定在槽钢上。安装后要保证伸缩缝在纵、横缝方向都垂直,平整度控制在3毫米之内。 7、伸缩缝就位后立即将伸缩缝上配套锚环与预埋筋每隔3-4个进

行点焊,然后全面检查平整度、顺直度、高程等项目,合格后 进行焊接。 8、焊接时遇到预埋筋与锚环筋横向间距较大时,可将预埋筋凿向 锚环筋,上下间距较大时,加U型环连接,并将其封闭,当其 间距较小无法焊接时,可外加钢板及钢筋头连接。当遇到缺少 预埋筋时,要进行植筋。 9、焊接结束后立即解锁,然后用泡沫将所有空隙塞严。 10、浇筑砼前要重新整好防污染的彩条布。 11、浇筑时要严格控制砼坍落度,最大不许超过140毫米,用 50震捣棒振捣密实,找平时用木抹子配合铝和金杠尺反复进行,必须在浇筑后留专人看活,期间用铁抹子在初凝前不少于3次 抹压。 12、砼终凝后揭去彩条布,为了保持砼与沥青黑白分明,请用 钢丝轮沿接缝将沥青路面打一遍,然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 七天。 三报检程序: 1、缝内清除干净后。 2、安装完伸缩缝后。 3、焊接结束后 4、浇筑砼前。

沉降缝、施工缝、伸缩缝概念

什么叫施工缝?什么又叫沉降缝、伸缩缝?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概括如下: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参考资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

规范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3.4.5 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3)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7.1.7 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3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 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5 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 6 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 6.5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6.5.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处。伸缩缝的间距可按表6.5. 1采用。 表6.5.1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注:1 对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砌块、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房屋,取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当墙体有可靠外保温措施时,其间距可取表中数值;

2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3 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4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5 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缝宽度应满足各种变形缝的变形要求;在进行立面处理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3.4.5 体型复杂的建筑并不一概提倡设置防震缝。由于是否设置防震缝各有利弊,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总体倾向是: 1 可设缝、可不设缝时,不设缝。设置防震缝可使结构抗震分析模型较为简单,容易估计其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但需考虑扭转地震效应,并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确定缝宽,使防震缝两侧在预期的地震(如中震)下不发生碰撞或减轻碰撞引起的局部损坏。 2 当不设置防震缝时,结构分析模型复杂,连接处局部应力集中需要加强,而且需仔细估计地震扭转效应等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 6.1.4 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 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3.4.9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设置防震缝。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 3.4.10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

(完整版)伸缩缝施工方案

G60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大修工程S1合同段( K1054+400—K1075+050 ) 伸 缩 缝 施 工 方 案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潭邵高速公路大修路面工程S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5.12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伸缩缝施工工艺 四、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一、编制依据 (1)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施工设计图文件资料;

(2)《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5)《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二、工程概况 2.1总体工程概况 G60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娄底市和邵阳市境内。潭邵高速是国家重点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的一段,是“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的第13横---沪昆高速公路(G60)湖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为潭邵路面大修一标,起讫桩号为K1054+400-K1075+050,全长20.65km,其中K1054+400-K1056+430段原路面为沥青砼路面,K1056+430-K1075+050段原路面为水泥砼路面。本标段共包含三个互通区,大中小桥共25座,其中顶升上构17座,直接加铺调坡8座。 2.2伸缩缝工程概况 本次施工伸缩缝更换为D40、D80型,全线共计更换伸缩缝74道,其中D40型伸缩缝更换877.6m、D80型伸缩缝更换855m。 2.3 施工流程 开挖预留槽→移除原有伸缩装置→清理槽口→放线定位→植埋钢筋(螺栓)→锚固,安装伸缩装置→清理预留槽→浇筑C50钢纤维砼三、伸缩缝施工工艺 桥梁伸缩装置安装对行车的平稳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安装伸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