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

20.1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1平均数

第1课时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1.知道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均数;(重点)

2.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平均数打交道,但有时发现以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适用.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例如老师在计算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时,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加除以2,作为该学生的总评成绩,而是按照“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如图).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平均数

【类型一】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某一个数据

如果一组数据3,7,2,a,4,6的平均数是5,则a的值是()

A.8B.5C.4D.3

解析:∵数据3,7,2,a,4,6的平均数是5,∴(3+7+2+a+4+6)÷6=5,解得a=8.故选A.

方法总结:关键是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求解.

【类型二】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新数据的平均数

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5,则另一组新数据x1+1、x2+2、x3+3、x4+4、x5+5的平均数是()

A.6B.8C.10D.无法计算

解析:∵x1、x2、x3、x4、x5的平均数为5,∴x1+x2+x3+x4+x5=5×5,∴x1+1、x2+2、x3+3、x4+4、x5+5的平均数为(x1+1+x2+2+x3+3+x4+4+x5+5)÷5=(5×5+15)÷5=8.故选B.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表示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探究点二:加权平均数

【类型一】 以频数分布表提供的信息计算加权平均数

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小时) 5 6 7 8 人数

10

15

20

5

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 ) A .6.2小时 B .6.4小时 C .6.5小时 D .7小时

解析:根据题意得(5×10+6×15+7×20+8×5)÷50=(50+90+140+40)÷50=320÷50=6.4(小时),故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6.4小时.故选B.

方法总结:计算加权平均数时,要首先明确各项的权,再将已知数据代入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类型二】 以频数分布直方图提供的信息计算加权平均数

小明统计本班同学的年龄后,绘制如右频数分布直方图,这个班学生的平均年龄是( ) A .14岁 B .14.3岁 C .14.5岁 D .15岁

解析:该班同学的年龄和为13×8+14×22+15×15+16×5=717岁.平均年龄是717÷(8+22+15+5)=14.34≈14.3(岁).故选B.

方法总结: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类型三】 以百分数的形式给出各数据的“权”

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40%、面试按6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小

华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5分,那么小华的总成绩是( )

A .87分

B .87.5分

C .88分

D .89分

解析:∵笔试按40%、面试按60%,∴总成绩为90×40%+85×60%=87(分).故选A.

方法总结:笔试和面试所占的百分比即为“权”,然后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计算. 【类型四】 以比的形式给出各数据的“权”

小王参加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85分、80分、90分,若依

次按照2:3:5的比例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 )

A .255分

B .84分

C .84.5分

D .86分

解析:根据题意得85×22+3+5+80×32+3+5+90×5

2+3+5=17+24+45=86(分).故选D.

方法总结:“权”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比的形式,如5∶3∶2;另一种是百分比的形式,如创新占50%,

综合知识占30%,语言占20%.“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

【类型五】 加权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学校准备从甲乙两位选手中选择一位选手代表学校参加所在地区的汉字听写大赛,学校对两位

选手从表达能力、阅读理解、综合素质和汉字听写四个方面做了测试,他们各自的成绩(百分制)如表:

选手表达能

阅读理

综合素

汉字听

甲85788573

乙73808283

(1)

派谁;

(2)如果表达能力、阅读理解、综合素质和汉字听写分别赋予它们2、1、3和4的权,请分别计算两名选手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这一成绩看,应选派谁.

解析:(1)先用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乙的平均数,然后根据计算结果与甲的平均成绩比较,结果大的胜出;(2)先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甲、乙的平均数,然后比较计算结果,结果大的胜出.

解:(1)x乙=(73+80+82+83)÷4=79.5,∵80.25>79.5.∴应选派甲;

(2)x甲=(85×2+78×1+85×3+73×4)÷(2+1+3+4)=79.5,x乙=(73×2+80×1+82×3+83×4)÷(2+1+3+4)=80.4,∵79.5<80.4.∴应选派乙.

方法总结: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板书设计

1.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

“权”的表现形式

这节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并且会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还能把不同意见发表出来,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在这种前提下,简便算法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教学设计也努力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如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课内外结合等等.

第2课时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1.掌握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统计方法;(重点)

2.在实际景中会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体会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意义.(难点)

一、情境导入

生活中的“小笑话”:

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爸爸:“火柴能划燃吗?”儿子:“都能划燃.”爸爸:“你这么肯定?”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爸爸:“啊!……”

今天我就学习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类型一】结合扇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来估计总体情况

济南以“泉水”而闻名,为保护泉水,造福子孙后代,济南市积极开展“节水保泉”活动,宁宁利用课余时间对某小区300户居民的用水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5月份各户居民的用水量比4月份有所下降,宁宁将5月份各户居民的节水量统计整理如下统计图表:

节水量(米3)1 1.5 2.5 3

户数508010070

(1)扇形统计图中2.5米3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度;

(2)该小区300户居民5月份平均每户节约用水多少米3?

解析:(1)首先计算出节水量2.5米3对应的户数所占百分比,再用360°×百分比即可;(2)根据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即可.

解:(1)120

(2)(50×1+80×1.5+2.5×100+3×70)÷300=2.1(米3).

答:该小区300户居民5月份平均每户节约用水2.1米3.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统计表,扇形统计图,平均数,关键是看懂统计图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必要的信息,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类型二】结合条形图来估计总体情况

为宣传节约用水,小明随机调查了某小区部分家庭5月份的用水情况,并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统计图.

(1)小明一共调查了多少户家庭?

(2)求所调查家庭5月份用水量的平均数;

(3)若该小区有400户居民,请你估计这个小区5月份的用水量.

解析:(1)条形统计图上户数之和即为调查的家庭户数;(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即可;(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用“400×所调查的20户家庭的平均用水量”即可.

解:(1)1+1+3+6+4+2+2+1=20(户),

答:小明一共调查了20户家庭;

(2)(1×1+1×2+3×3+4×6+5×4+6×2+7×2+8×1)÷20=4.5(吨),

答:所调查家庭5月份用水量的平均数为4.5吨;

(3)400×4.5=1800(吨),

答:估计这个小区5月份的用水量为1800吨.

方法总结: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类型三】结合频数分布直方图来估计总体情况

统计武汉园博会前20天日参观人数,得到如下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部分未完成):武汉园博会前20

组别(万人)组中值(万人)频数频率

7.5~14.51150.25

14.5~21.560.3

21.5~28.5250.3

28.5~35.532 3

(1)请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2)求出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1.5万的天数和所占的百分比;

(3)利用以上信息,试估计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

解析:(1)根据表格的数据求出14.5~21.5小组的组中值,最后即可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2)根据表格知道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1.5万的天数有两个小组,共9天,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所占的百分比;(3)利用每一组的组中值和每一组的频数可以求出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

解:(1)14.5~21.5小组的组中值是(14.5+21.5)÷2=18,3÷20=0.15.

武汉园博会前20

组别(万人)组中值(万人)频数频率

7.5~14.51150.25

14.5~21.51860.3

21.5~28.52560.3

28.5~35.53230.15

(2)依题意得日参观人数不低于21.5万有6+3=9(天),所占百分比为9÷20=45%;

(3)∵园博会前20天的平均每天参观人数约为11×5+18×6+25×6+32×320=40920=20.45(万人),∴武

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约为20.45×247=5051.15(万人).

答:武汉园博会(会期247天)的参观总人数约为5051.15万人.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频数分布直方图和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

三、板书设计 估计总体平均数

当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或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时,统计中常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本节课以数学情景作为问题的依托,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的问题变式,让学生将逐步掌握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统计方法,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感受样本代表性的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同时能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

第2课时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重点)

2.知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重点)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要选择部分士兵组成阅兵方阵,在这个问题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士兵身高的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你能作出选择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 【类型一】 平均数的应用

假期里小菲和小琳结伴去超市买水果,三次购买的草莓价格和数量如下表,从平均价格看,买

得比较划算的是( )

价格/(元/kg) 12 10 8 合计/kg 小菲购买的数量

/kg 2 2 2 6 小琳购买的数量

/kg

1

2

3

6

A.一样划算 B .小菲划算 C .小琳划算 D .无法比较

解析:∵小菲购买的平均价格是(12×2+10×2+8×2)÷6=10(元/kg),小琳购买的平均价格是(12×1+10×2+8×3)÷6=283

(元/kg),∴小琳划算.故选C.

方法总结: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类型二】 中位数的应用

有13位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才艺表演比赛,已知他们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共设7个获奖名额,

某同学知道自己的比赛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获奖,在这13名同学成绩的统计量中只需知道一个量,它是__________(填“众数”“中位数”或“平均数”).

解析:因为7位获奖者的分数肯定是13名参赛选手中最高的,所以把13个不同的分数按从小到大排序,只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和中位数就可以知道是否获奖了.故填中位数.

方法总结: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列顺序有关,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小,所以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化较大时,可以用中位数描述其“平均情况”,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类型三】 众数的应用

抽样调查了某班30位女生所穿鞋子的尺码,数据如下(单位:码).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

数和众数中,鞋厂最感兴趣的是( )

码号 33 34 35 36 37 人数

7

6

15

1

1

A.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无法确定

解析: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故鞋厂最感兴趣的是销售量最多的鞋号即这组数据的众数.故选C.

方法总结:众数是反映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

众数往往能反映问题.

【类型四】利用“三种数”对成绩做出判断

某中学开展演讲比赛活动,九(1)、九(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填写下表:

平均分(分)中位数

(分)

众数

(分)

九(1)班8585

九(2)班8580

(2)结合两班复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班级的复赛成绩较好;

(3)如果在每班参加复赛的选手中分别选出2人参加决赛,你认为哪个班的实力更强一些?说明理由.

解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具体数据以及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计算;(2)观察数据发现:平均数相同,则中位数大的较好;(3)分别计算前两名的平均分,比较其大小.

解:(1)85100

(2)∵两班的平均数相同,九(1)班的中位数高,∴九(1)班的复赛成绩好些;

(3)∵九(1)班、九(2)班前两名选手的平均分分别为92.5分,100分,∴在每班参加复赛的选手中分别选出2人参加决赛,九(2)班的实力更强一些.

方法总结: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类型五】利用“三种数”进行方案探究

在喜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某校举办校园唱红歌比赛,选出10名同学担任评委,并事先拟定从如下四种方案中选择合理方案来确定演唱者的最后得分(每个评委打分最高10分).

方案1:所有评委给分的平均分;

方案2:在所有评委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余评委的平均分;

方案3:所有评委给分的中位数;

方案4:所有评委给分的众数.

为了探究上述方案的合理性,

先对某个同学的演唱成绩进行统计实验,下图是这个同学的得分统计图:

(1)分别按上述四种方案计算这个同学演唱的最后得分;

(2)根据(1)中的结果,请用统计的知识说明哪些方案不适合作为这个同学演唱的最后得分?

解析:本题关键是理解每种方案的计算方法:(1)方案1:平均数=总分数÷10;方案2:平均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总分数÷8.方案3:10个数据,中位数应是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的第5个和第6个数据的平均数;方案4:求出评委给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数.(2)考虑不受极值的影响,不能有两个得分等原因进行排除.

解:(1)方案1:最后得分为1

10×(3.2+7.0+7.8+3×8+3×8.4+9.8)=7.7;

方案2:最后得分为1

10×(7.0+7.8+3×8+3×8.4)=8;

方案3:最后得分为8;

方案4:最后得分为8和8.4;

(2)因为方案1中的平均数受极端数值的影响,不适合作为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得分,所以方案1不适合作为最后得分的方案.因为方案4中的众数有两个,众数失去了实际意义,所以方案4不适合作为最后得分的方案.

方法总结:给定一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把中间数据(或中间两数据的平均数)叫做中位数.平均数=总数÷个数.学会选用适当的统计量分析问题.

三、板书设计

1.利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利用“三种数”对成绩或对方案做出选择或决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参与性很强,乐于与同伴交流、探索知识.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不可一味的否定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千万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可强加给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

20.1.2中位数和众数

第1课时中位数和众数

1.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重点)

2.会在实际问题中求中位数和数,并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难点)

一、情境导入

运动会男子50m步枪三姿射击决赛.甲、乙两位运动员10次射击的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第 5 次 第 6 次 第 7 次 第 8 次 第

9

1

次 甲

9.4 10.4 9.3 10.4 9.5 10.1 9.9 9.4 10 0 乙

9.4

10.1

10.4

8.4

8.7

9.9

9.9

8.8

7.8

10.1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第9次射击后,甲以5环的优势遥遥领先于乙.但由于第10次射击,意外地未能击中靶子,最终乙以总分第一获得该项目的第一名.

你认为用10次射击的平均数来表示甲射击成绩的实际水平合适吗?如果你认为不合适.那么应该怎样评价甲射击的实际水平?

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除了用平均数反映以外,还可以用中位数、众数来反映.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中位数

【类型一】 直接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我市某一周的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25,27,27,26,28,28,2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28 B .27 C .26 D .25

解析:首先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5、26、27、27、28、28、28,则中位数是27.故选B. 方法总结: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类型二】 根据统计表求中位数

某班组织了一次读书活动,统计了10名同学在一周内的读书时间,他们一周内的读书时间累计

如下表,则这10名同学一周内累计的读书时间的中位数是( )

一周内累计的读书时间

(小时)

5 8 10 14 人数(个)

1 4

3

2

A.8 B .7 C 解析:∵共有10名同学,∴第5名和第6名同学的读书时间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则中位数为8+10

2=

9.故选C.

方法总结: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类型三】 在两种不同的统计图中求中位数

某单位若干名职工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将成绩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根据

图中提供的信息,这些职工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4,96B.96,96

C.94,96.4 D.96,96.4

解析:总人数为6÷10%=60(人),则94分的有60×20%=12(人),98分的有60-6-12-15-9=18(人),第30与31个数据都是96分,这些职工成绩的中位数是(96+96)÷2=96;这些职工成绩的平均数是(92×6+94×12+96×15+98×18+100×9)÷60=(552+1128+1440+1764+900)÷60=5784÷60=96.4.故选D.

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求出各个小组的人数.然后求中位数和平均数.探究点二:众数

【类型一】直接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为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有9位同学去购买运动鞋,他们的鞋号(单位:码)由小到大是20,21,21,22,22,22,22,23,2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是()

A.21和22 B.21和23

C.22和22 D.22和23

解析: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0,21,21,22,22,22,22,23,23,所以中位数是22;数据22出现了4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22.故选C.

方法总结: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类型二】在条形统计图中求众数

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右图所示,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是()

A.12B.13

C.14D.15

解析:观察条形统计图知年龄为14岁的人最多,有8人,故众数为14.故选C.

方法总结: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类型三】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综合考查

一组数据3,x,4,5,8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4,5B.5,5C.5,6D.5,8

解析:∵3,x,4,5,8的平均数为5,∴(3+x+4+5+8)÷5=5,解得x=5.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3,4,5,5,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5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故选B.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求法.探究点三: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选择

某公司33名职工的月工资(单位:元)如下:

职务

副董

事长

11215320

工资850

8000

65

00

600

55

00

500

45

00

(1)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精确到个位);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8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8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各是多少(精确到个位)?

(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请说明理由.

解析:(1)(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计算;(3)由于副董事长、董事长的工资偏高,使月平均工资偏大,也就是说用平均数来反映这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有很大的误差.应用公司职工月工资的中位数或众数来反映这个公司的工资水平.

解:(1)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为1

33×(8500+8000+6500×2+6000+5500×5+5000×3+

4500×20)≈5091;把33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可得中位数为4500,众数为4500;

(2)新的平均数为1

33×(30000+20000+6500×2+6000+5500×5+5000×3+4500×20)≈6106;把33个新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可得中位数仍为4500,众数仍为4500;

(3)由于副董事长、董事长的工资偏高,使月平均工资与绝大多数职工的月工资差距很大,也就是说用平均数来反映这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有很大的误差.显然用公司职工月工资的中位数或众数更能反映这个公司的工资水平.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

三、板书设计

1.中位数

2.众数

3.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应用

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出中位数及众数的概念,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是描述的角度并不同,这样可以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回答给予肯定,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第1课时方差

1.掌握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重点)

2.会用方差公式进行计算,会较数据的波动大小.(重点)

一、情境导入

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我们除了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外,有时需要了解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对甲、乙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进行检测.

甲、乙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样调查了10只,检测的结果如下(单位:mm):

甲厂:40.0,40.1,39.9,40.0,39.8,40.2,40.0,40.1,40.0,39.9;

乙厂:40.1,39.8,39.9,40.3,39.8,40.2,40.1,40.2,39.7,39.9.

你认为哪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方差的计算

【类型一】根据数据直接计算方差

为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拔一个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个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单位:环):

甲:7,8,6,8,6,5,9,10,7,4

乙:9,5,7,8,6,8,7,6,7,7

(1)求x甲,x乙,s2甲,s2乙;

(2)你认为该选择哪名同学参加射击比赛?为什么?

解析:方差就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根据方差公式计算即可,所以计算方差前要先算出平均数,然后再利用方差公式计算.

解:(1)x甲=(7+8+6+8+6+5+9+10+7+4)÷10=7,s2甲=[(7-7)2+(8-7)2+(6-7)2+(8-7)2+(6-7)2+(5-7)2+(9-7)2+(10-7)2+(7-7)2+(4-7)2]÷10=3,x乙=(9+5+7+8+6+8+7+6+7+7)÷10=7,s2乙=[(9-7)2+(5-7)2+(7-7)2+(8-7)2+(6-7)2+(8-7)2+(7-7)2+(6-7)2+(7-7)2+(7-7)2]÷10=1.2;

(2)∵s2甲>s2乙,∴乙的成绩稳定,选择乙同学参加射击比赛.

方法总结: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就是方差.

【类型二】已知原数据的方差,求新数据的方差

已知数据x 1,x 2,x 3,…,x 20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

4

,则数据4x 1-2,4x 2-2,4x 3-2,…,4x 20

-2的平均数和方差是( )

A .2,14

B .4,4

C .6,1

4

D .6,4

解析:∵x =120(x 1+x 2+x 3+…+x 20)=2,x 新=120(4x 1-2+4x 2-2+4x 3-2+…+4x 20-2)=6;s 2=1

10[(x 1

-2)2+(x 2-2)2+(x 3-2)2+…+(x 20-2)2]=14,s 24x -2=1

20[(4x 1-2-6)2+(4x 2-2-6)2+(4x 3-2-6)2+…+(4x 20-2-6)2]=1

4

×16=4.故选D.

方法总结:掌握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时,方差不变,即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平均数也加或减这个数;当乘以一个数时,方差变成这个数的平方倍,平均数也乘以这个数是本题的关键.

【类型三】 根据统计图表判断方差的大小

如图是2014年1~12月份某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以及原材料等购进价

格指数的折线统计图.由统计图可知,三种价格指数方差最小的是( )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C .原材料等购进价格指数

D .不能确定

解析: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最小,故方差最小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故选A.

方法总结: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探究点二:由方差判断数据的波动程度

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10株麦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 甲:12,13,14,13,10,16,13,13,15,11 乙:6,9,7,12,11,16,14,16,20,19 (1)小麦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 方差 甲 13 13 乙

16

21

(2)选择合适的数据代表,说明哪一种小麦长势较好.

解析:(1)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出现次数最多的这个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众数;(2)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小麦长势较好.

解:(1)将数据整理如下:

甲10111213131313141516

乙67911121416161920

所以:

小麦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

甲131313 2.8

乙13161321

(2)因为甲种小麦苗高的方差远小于乙种小麦苗高的方差,故甲种小麦苗高整齐,而两种小麦苗高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相同,故甲种小麦长势较好.

方法总结: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三、板书设计

1.方差的概念

2.方差的计算公式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这样既能让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全章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 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 难点:对“权”的理解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24“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 ,B ,C 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 2 62 10026199+< +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么?这个例子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 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 教材P124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24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25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 教材P125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

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人教版(精品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对“权”的理解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教材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客观上,教材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教材例的作用如下: ()、解决例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教材例的作用如下: ()、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例与例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 4 1 () 五、例习题分析: 例和例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测验占、期中占、期末考试占,小关 (单位:小时)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案.doc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 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 1.1 平均数 第 1课时 平均数 (1)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 会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 对 “ 权” 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 某校八年级共有 4 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班级 1 班 2 班 3 班 4 班 参考人数 40 42 45 32 平均成绩 80 81 82 79 求该校八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1 x = 4 ×(79 + 80+ 81+ 82) = 80.5 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x1+ x2+ x3+ + xn 一般地,如果有 n 个数 x 1 ,x 2, x 3, , x n ,则有 x = n ,其中 x 叫做这 n 个数的 平均数,读作 “x 拔”. 二、讲授新课 问题: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 们的各项成绩 ( 百分制 ) 如表所示 .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1)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 ( 百分制 ) .从他们的成 绩看,应该录取谁? (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 2∶1∶3∶4 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 ( 百分制 ) .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对于问题 (1) ,根据平均数公式,甲的平均成绩为: 85+ 78+ 85+ 73 4 = 80.25 , 乙的平均成绩为 73+ 80+ 82+ 83 4 = 79.5. 因为甲的平均成绩比乙高,所以应该录取甲. 对于问题 (2) ,听、说、读、写成绩按照 2∶1∶3∶4 的比确定,这说明各项成绩的 “重要程度 ”有 所不同,读、写的成绩比听、说的成绩更加 “ 重要 ”.因此,甲的平均成绩为 85 × 2+78 × 1+85 × 3+73 × 4 2+ 1+ 3+4 = 79.5 , 乙的平均成绩为

数值分析教案 ShandongUniversity

数值分析教案土建学院 工程力学系 2014年2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Numerical Analysis 1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32 4、学分:2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 语言》 6、适用专业:工程力学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数值分析是工程力学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介绍进行科学计算的理论方法,即在计算机上对来自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值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计算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将来从事科学计算、计算机应用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数值分析的常用的基本的数值计算方法 2.掌握数值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原理 3.能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和工程中的某些数值计算应用问题,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了解科学计算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 理论教学: 引论(2学时) 第一讲(1-2节) 1.教学内容: 数值分析(计算方法)这门课程的形成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特点;算法的有关概念及要求;误差的来源、意义、及其有关概念。数值计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2.重点难点: 算法设计及其表达法;误差的基本概念。数值计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3.教学目标: 了解数值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相对误差、误差限、相对误差限、有效数字;理解有效数字与误差的关系。学会选用相对较好的数值计算方法。 2 A 算法 B误差 典型例题

2019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是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特征,会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进行数据处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形成一定的数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特征数据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相应特征,处理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内容。 【难点】:方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步:回顾交流、系统跃进 知识线索: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集中趋势波动大小 数字特征 应用 本章思想:

平均数是衡量样本(求一组数据)和总体平均水平的特征数,通常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定义法) 且f 1+f 2+……+f k =n (加权法)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与其它数据差异较大时,可求出其中位数来观察集中趋势;理解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可通过众数观察其集中趋势,理解另一类是反映数据波动大小(即离散趋势)的特征数——极差、方差。 设有n 个数据n x x x ,, , 21,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2221)()(x x x x --,,…,,, 2)(x x n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1 222212x x x x x x n x n -++-+-= 第二步:联系实际 主动探索 问题1、已知;某学校六年级学生的身高的一个样本如下(单位:cm ) 158 162 146 151 153 168 159 154 167 159 167 166 159 154 160 162 164 160 157 149 (1)试填写下面的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相应的频数颁布直方图 分组 频数累计 频数 146 ~ 149 150 ~ 152 153 ~ 155 156 ~ 158 159 ~ 161 162 ~ 164 165 ~ 167 168 ~ 170 合计 (2)估算这个年段学生的平均身高。 (3)求出这个年段学生的身高的极差。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教案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1 平均数 第1课时 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1.知道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重点) 2.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平均数打交道,但有时发现以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适用.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例如老师在计算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时,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加除以2,作为该学生的总评成绩,而是按照“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如图).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平均数 【类型一】 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某一个数据 如果一组数据3,7,2,a ,4,6的平均数是5,则a 的值是( ) A .8 B .5 C .4 D .3 解析:∵数据3,7,2,a ,4,6的平均数是5,∴(3+7+2+a +4+6)÷6=5,解得a =8.故选A. 方法总结:关键是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 算公式和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求解. 【类型二】 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新数据的平均数 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 的平均数是5,则另一组新数据x 1+1、x 2+2、x 3+3、x 4+4、x 5+5的平均数是( ) A .6 B .8 C .10 D .无法计算 解析:∵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为5,∴x 1+x 2+x 3+x 4+x 5=5×5,∴x 1+1、 x 2+2、x 3+3、x 4+4、x 5+5的平均数为(x 1 +1+x 2+2+x 3+3+x 4+4+x 5+5)÷5=(5×5+15)÷5=8.故选B.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表示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探究点二:加权平均数 【类型一】 以频数分布表提供的信息计算加权平均数 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 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 ) A . 6.2小时 B .6.4小时 C .6.5小时 D .7小时 解析:根据题意得(5×10+6×15+ 7×20+8×5)÷50=(50+90+140+40)÷50 =320÷50=6.4(小时),故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6.4小时.故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案

课题:20.1.1 平均数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灵活应用一组数据平均水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对“权”的理解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如下: 应试者听说读写 甲85 78 85 73 乙73 80 82 83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学生思考、讨论解答,教师更正 解:1、甲的平均成绩=《85+78+85+73>/4=80.25 乙的平均成绩=《73+80+82+83>/4=79.5 因为..的平均成绩比..的高,所以应该录取...。

2、甲的平均成绩=....................................... 乙的平均成绩=.....................................? 因为..的平均成绩比..的高,所以应该录取...。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上叙问题1是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平均成绩,其中每个数据一样重要。问题2呢?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之后,看课本p112面,理解“权”的意义, 以及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三、交流展示: 例1:课本p112面例题1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演板 小结:1、 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 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例1与问题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 =4 1(79+80+81+82)=80.5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演板 四、归纳小结: 1、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3、权的意义 五、当堂训练: 一、必作题 : 1、某人打靶,有a 次打中x 环,b 次打中y 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题及答案(2)

新人教版八年级输血第20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题(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0名学生的体重(单位:㎏)分别是41,48,50,53,49,50,53,53,51,67,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 A.27 B.26 C.25 D.24 2.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10,12,x ,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8 B.9 C.10 D.12 A.1.60,1.56 B.1.59,1.58 C.1.60,1.58 D.1.60,1.60 4.如果一组数据1a ,2a ,3a ,…,n a ,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1a ,22a ,…,2n a 的方差是( ) A.2 B.4 C.8 D.16 (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3)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5次,命中的环数如下表: 那么射击比较稳定的是: . 7.八年级(2)班为了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随机调查了10名同学某日的零花钱情况,其统计图如下: 1

零花钱在3元以上(包括3元)的学生所占比例数为 ,该班学生每日零花钱的 平均数大约是 元. 8.为了调查某一路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30天中每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4天284辆,4天290辆人,12天312辆人,10天314辆人,那么这30天该路口同一时段通过的汽车平均数为 . 9. , . 10.某地两校联谊晚会上甲、乙两个文艺节目均由10名演员表演,他们的年龄(单位:岁) 分别如下:甲节目:13,13,14,15,15,15,15,16,17,17;乙节目:5,5,6,6,6,6,7,7,50,52 (1)甲节目中演员年龄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乙节目中演员年龄的中位数 是 ,众数是 .(2)不计算直接指出两个节目中,演员年龄波动较小的一个是 . 三、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1.当今,青少年视力水平下降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某校3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直方图(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人数)如下: 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共抽测了多少名学生? (2)参加抽测学生的视力的众数在什么范围内? (3)若视力为4.9, 5.0, 5.1及以上为正常,试估计该校学生视力正常的人数约为多少?

【初中教育】最新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基础导练 1.某校有21名学生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11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1名同学成绩的() A.最高分B.平均分C.极差D.中位数 2.有一组数据7、11、12、7、7、8、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位数是7 B.平均数是9 C.众数是7 D.极差是5 3.若一组数据﹣1,0,2,4,x的极差为7,则x的值是()A.﹣3 B.6 C.7 D.6或﹣3 4.一组数据﹣1、2、3、4的极差是() A.5 B.4 C.3 D.2 5.为了大力宣传节约用电,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情况,统计如下表.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说法正确的是()月用电量(度)25 30 40 50 60 户数 1 2 4 2 1 A.中位数是40 B.众数是4 C.平均数是20.5 D.极差是3 6.某班数学学习小组某次测验成绩分别是63,72,70,49,66,81,53,92,6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A.47 B.43 C.34 D.29 7.在3月份,某县某一周七天的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12,9,10,6,11,12,17,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A.6 B.11 C.12 D.17 8.在一次科技作品制作比赛中,某小组八件作品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7,10,9,8,7,9,9,8,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8 B.众数是9 C.平均数是8 D.极差是 7 能力提升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有一组数据: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 10.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的植树的棵数如下:10,10,12,x,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11.甲、乙两支仪仗队的队员人数相同,平均身高相同,身高的方差分别为S2甲=0.9,S2乙=1.1,则甲、乙两支仪仗队的队员身高更整齐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12.已知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______. 13.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2,3,x,4,5,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 14.已知一组数据﹣3,x,﹣2,3,1,6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D 4、A 5、A 6、B 7、B 8、B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导学案

课题 20.1.1平均数(1) 【学习目标】1、认识和理解数据的权及其作用。 2、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对数据的权及其作用的理解。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问题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3)归纳: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个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三、课堂检测 1、某公司欲招聘公关人员,对甲、乙候选人进行了面视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1)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 (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取? 2、晨光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分、90分、85分,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第六章《数据的分析》》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回顾与思考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并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能说出中位数、众数的定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差别; 3.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方差、标准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 4. 能从各类统计图中获取数据,初步选取恰当的数据代表作为自己的判断,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学习过程】 活动1:知识梳理 1.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有哪些?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有什么特点?举出生活中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有关的几个例子。 3.举出生活中与加权平均数有关的几个例子,并说明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 4.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有哪些?举例说明。 6.如何从统计图上直观地估计出相应的统计量,举例说明。 7.用适当的方式整理并呈现本章有关知识,并进行班级交流。 学习链接活动2:典型例析 1.某校八年级(6)班分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进行数学抢答,共有10道选择题,答对8道题(包含8道题)以上为优秀,各组选手答对题数统计如下表: (1)补全上表; (2)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评价甲、乙两组选手的成绩. 2.(1)三个小组,每组有20人,关于一道满分为4分的题目,三个小组的得分情况如下表。通过估计,比较三个小组得分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大小。

(2)具体算一算,看看自己的估计结果是否正确。 (3)小明发现,这三个图中“柱子的高度”总是1、2、3、6、8,只是排列的顺序不同,导致了平均数和方差发生了变化。请你尝试将这些“柱子”重新排列,通过不断尝试,你觉得“柱子”怎样排列,可以使平均数最大?怎样排列,可以使方差最小? 3.(1)计算下面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5,4,4,3, 4. (2)若将上述数据均加上2,得到一组新的数据:7,6,6,5,6,求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3)若将原数据均减去3,得到一组新的数据:2,1,1,0,1,求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4)比较上述各组数据的变化和对应的平均数、方差,你得出什么结论? 反思。交流 4.在学习中,运用过这样的结论解决过什么问题吗?举例说明,并与同伴交流。 活动3:自主反馈 1.甲、乙两位同学本学年每个单元的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98,100,100,90,96,91,89,99,100,100,93 乙:98,99,96,94,95,92,92,98,96,99,97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的11次单元测验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是多少? (3)这两位同学的成绩各有什么特点? (4)现要从中选出一人参加“希望杯”竞赛,历届比赛成绩表明,平时成绩达到98分以上才可能进入决赛,你认为应选谁参加这项竞赛,为什么? 【学习链接】

数据的分析全章备课教案

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 第1课时 课题:6.1.1 从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1) 学习目标: 1、认识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关系; 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权数的性质,以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其与普通平均数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观察,创设问题情景。 甲、乙两组各有8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单位:米):甲组:1.60,1.55,1.71,1.56,1.63,1.53,1.68,1.62。 乙组:1.60,1.64,1.60,1.60,1.64,1.68,1.68,1.68。 1、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同? A、甲组中的8个数都不相同:每个数只出现一次。 B、乙组中含有相同的数:1.60出现3次1.64出现2次,1.68出现3次,重复出现的次数(频数)不同,反映了数据之间的差异。 2、分别计算甲、乙两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A、甲组同学的平均身高为: (1.60+1.55+1.71+1.56+1.63+1.53+1.68+1.62)÷8=1.61(米) B、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为: (1.60+1.64+1.60+1.60+1.64+1.68+1.68+1.68)÷8=1.64(米)

3、想一想,计算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有没有别的方法? A 、重复出现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乙组同学的身高也可以这样计算: (1.60×3+1.64×2+1.68×3)÷8=1.64(米) B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式子也可以写成: (1.60×3+1.64×2+1.68×3) ×81 =1.60×833/8+1.64×82 +1.68×81 =1.64(米) 二、探索研究、建立数模 1、在乙数数据的8个数中: 频数 频率(比率) 1.60 有3个,占83 ;1.64 有2个,占41 ;1.68 有3个占83。 83,1/4,8 3分别表示1.60,1.64,1.68 这3个数在乙组数据的8个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称它们为这3个数的权数。 A 、在乙组数据中: 1.60的权数是(83); 1.64的权数是(41 ); 1.68的 权数是(8 3 )。 B 、3个权之和是(83+41+8 3 )=1 C 、小结:一般地,权数是一组非负数, 权数之和为1。 2、按算式1.60×83+1.64×41 +1.68×83=1.64算得的平均数,称为1.60, 1.64,1.68分别以83,41,8 3 为权的加权平均数。 三、思索、应用、拓展 1、比较下面的两种说法: A 、1.64是1.60,1.60,1.60,1.64,1.64,1.68,1.68,1.68的平均数。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2.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过程与方法】 在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情感态度】 从事采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样本的集中趋势和波动情况估计总体的集中趋势和波动情况.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反映具体问题中的数据特征.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请归纳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种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的意义和特征. 2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举例说明加权平均数中“权”的意义. 3举例说明极差和方差是怎样刻画数据的波动情况的?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师生共同分析,达到系统地回顾本章知识的目的.在相互交流中,锻炼合作交流的意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1 如图所示,公园里有两条石阶路,哪条石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图中数字表示每一级的高度,单位:cm ) 【分析】这是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判断哪条石阶路走起来舒服,就要联想到极差和方差,它们是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依据. 解:图(1)的石阶路走起来较舒适. ∵图(1)的极差是16-14=2,图(2)的极差是19-10=9. ()()()()2 2 2 2 1212235.33 s s s s ==∴< 又,, 所以图(1)的石阶路走起来较舒适. 【教学说明】本例的解答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给予点评. 例2 在我市开展的“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中,某中学为了解八年级300名学生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统计数据如下表: (1)求这50个样本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八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读书多于2册的人数. 【分析】通过表格数据可得到平均数30113216317412313161)1 (7x ?+?+?+?+?= =++++册,众数为3册,中位数为2册;由样本中读书多于2册的人数占总数的17150+=36%,可估计该校八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读书多于2册的人数约为108人. 【教学说明】解答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予以点拨. 例3 某校要选举一名学生会主席,先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成绩如下表,又进行了学生投票,每个学生都投了一张票,且选票上只写了三名候选人中的一名,每张选票记0.5分.对选票进行统计后,绘有如图1,图2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20章 数据的分析复习课教案

第二十章复习课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通过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计算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波动程度,用样本估计总体. 2.内容解析 由于本章是本套教科书统计部分的最后一章,因此在复习时要在统计分析的大环境下进行,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基本过程,但又要侧重于通过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波动程度.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而集中趋势和波动程度是数据的两大基本特征,为了分析数据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样本,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分析数据的特征(集中趋势和波动程度),是本章的核心所在.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用抽样方法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波动程度,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会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 (2)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能根据问题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波动情况. (3)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2.目标解析 目标(1)要求学生要学会各个统计量的计算方法. 目标(2)能结合问题情境和数据特征,理解各个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并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分析数据. 目标(3)是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各个环节所学的方法和策略的整理和归纳,使学生对统计调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通过以前及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各个统计量的计算,对统计的基本过程、基本思想和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要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灵活运用各个统计量解决问题的能

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在复习中要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灵活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分析数据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1.知识回顾 1、举例说明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解总体的情况,我们经常采用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获得关于样本的数据和结论,再利用样本的结论对总体进行估计。例如,要了解一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一批产品质量的稳定情况等,需要利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思想,帮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回顾知识. 2.知识梳理 问题2结合上面问题的解决,请你想想本章学习了哪些知识? (1)本章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量?这些统计量各有什么特点?怎样用它们做数据分析? (2)在数据分析时我们是怎样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的? (3)统计一般分哪些步骤进行? 追问:请用合适的框图表示本章知识.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组内交流,最后以学生展示教师完善的方式板书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讨论交流,优化知识结构.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案

授课教案 班级:17计1班课程:office2010 授课教师:黄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 3分钟) 讲授新课 ( 20分 钟) 通过一个与该节相同的例子观看, 导入本次新课。 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7、2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1 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1、数据查找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查找-在“查找和替换”的对 话框输入查找内容-选择“查找全部” 2、数据替换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替换-在“查找和替换”的“替 换”对话框输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 选择“全部替换” 教师示范操作 学生认真听课并回 答教师提出的问 题。 当堂的师生互动 能让学生更能加 深对操作步骤的 印象,对其中运用 到的按钮印象更 深刻

序 选 7.2.2 数据排序 1、使用排序按钮快速排序 开始-【编辑】组-排序和筛选 表示数据按递增顺序排列,使最小值位于列的顶端 表示数据按递减顺序排列,使最大值位于列的顶端 2、使用“排序”对话框进行排序 选择需要排序的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排序-确定 列——选择要排序的列 排序依据——选择排序类型 次序——选择排序方式 数据包含标题——排序时保留字段名称 通过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7.2.3 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按值列表、按格式、按条件 选择所需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 “筛选”下拉按钮-选择所需值-确定 2、自定义筛选 选择所需的单元格区域或表-数据-【排序和筛选】组-筛选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案全章(精品)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据的分析》

单元教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4.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5.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难点分析 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和加权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着重研究了加权平均数。 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下面是本章知识展开的结构框图。 本章知识的展开顺序如下图: (四)课时分配 全章教学约需15课时(不包括选学内容的课时数),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 18.1 数据的代表约6课时

18.2 数据的波动约5课时 18.3 课题学习约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约2课时 数据的代表 18.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三、课程类型:新授课 方法手段:启发式教学法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某校初二年级共有4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从《标准》看,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独立于“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编写,共有四章。这四章内容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三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三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来安排。我们在7年级上册和8年级上册分别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本章是统计部分的最后一章,主要学习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方法。 在前两章中,我们学习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常用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列表、绘图等处理工作后,数据分布的一些面貌和特征可以通过统计图表等反映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还需要计算出一些代表数据一般水平(典型水平)或分布状况的特征量。对于统计数据的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分析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平均数)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析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平均数)的趋势,三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这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数据分布特征的不同侧面。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从就前两个方面研究数据的分布特征。 二、重难点分析 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和加权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着重研究了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4.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5.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课时安排 全章教学约需15课时,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 20.1 数据的代表约6课时 20.2 数据的波动约5课时 20.3 课题学习约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约2课时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教材解读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教材解读 一、《课程标准》解读 A.本章在中考知识“统计概率”学习中的地位 B.《标准》要求

1.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2.丁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3.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势的描述。 5.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6.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二、教学目标解读 A.注重培养学生如何搜集、分析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信息时,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或表)对数据特征的分析,选择“合适”的量,如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极差。 B.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2.能通过分析数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在统计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4.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求出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能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5.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了解平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6.经历探索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过程,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