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1(印刷稿)

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1(印刷稿)

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1(印刷稿)
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1(印刷稿)

2011年

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CHINA CLIMATE CHANGE BULLETIN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C ontents目 录

序 (1)

摘要 (2)

一、大气 (4)

(一)全球与亚洲 (4)

1.全球地表平均温度 (4)

2.亚洲地表平均气温 (5)

(二)中国 (5)

1.气温 (5)

2.降水 (9)

3.相对湿度 (12)

4.云量 (12)

5.风速 (12)

6.雾霾 (13)

7.日照时数 (14)

8.积温 (14)

9.极端气候事件 (15)

10. 季风环流 (19)

二、 海洋 (21)

(一)海表温度 (21)

(二)海平面 (22)

三、 冰冻圈 (23)

(一) 积雪 (23)

(二) 海冰 (25)

1.北极海冰 (25)

2.中国海域海冰 (25)

四、陆面 (27)

(一)地温 (27)

(二)植被 (28)

(三)湖泊面积 (30)

(四)地表水资源 (32)

五、气候变化驱动因子 (35)

(一)大气成分 (35)

1.温室气体 (35)

2.臭氧总量 (37)

(二)太阳活动 (37)

(三)太阳辐射 (38)

(四)火山活动 (40)

附录 (41)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

为满足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服务需求,揭示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提供中国和全球气候状态的最新监测信息,现

予公布2011年《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

中国气象局局长

二〇一二年二月

2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摘 要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011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61-1990年的平均值(14.0℃)高0.40℃,是1880年以来的第11最暖年。2011年亚洲地表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0.49℃,为1910年以来的第12高值年。

1901-201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伴随明显的年代际波动;1961-201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9℃。201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为9.3℃,比常年偏高0.5℃,为1997年以来连续第15个偏高年份。

近百年中国平均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2011年中国平均降水量为556.8毫米,比常年偏少62.7毫米,为1961年以来的最低值。

1961年以来中国区域性高温事件、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和区域性强降水事件频次趋多,区域性低温事件频次显著减少。1951-2011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个数呈减少趋势,但登陆中国的比例趋于增高;2011年台风生成个数为21,低于常年值。

1961-2011年,中国平均≥10℃的年活动积温和霾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中国平均总云量、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雾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均呈减弱趋势。

1951-2011年,全球海洋温度增温显著。2011年,赤道太平洋经历了前期拉尼娜事件衰减并结束,并于9月重新进入拉尼娜状态的过程。

1979-2011年,北极海冰范围呈现显著的减小趋势。2011年,北极海冰的最大范围远低于正常水平,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次低值。1997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和内蒙古以及新疆地区的积雪覆盖度均呈增多趋势,尤以东北和内蒙古更为显著。

1961-2011年,中国十大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除西北内陆河、东南诸河和西南诸河表现为增加趋势外,其余七大流域均表现出减少趋势。2011年,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创下1961年以来最小值。1989-2011年,洞庭湖和鄱阳湖水域水体面积明显减小。中国植被总体上与近5年平均状况相当,内蒙古东北部局部以及新疆天山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略偏好;四川盆地西部、云南东南部部分地区、湖北西北部、江苏中部局部植被覆盖略偏差。

1990-2010年,中国瓦里关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2010年,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浓度均达到有直接观测以来的最高值。2011年平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为55.7,较2010年有明显增加。

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

摘 要

Abstract

In 2011, the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was 0.40°C higher than the normal (14.0°C) in 1961-1990, which becomes the 11th warmest year in records dating back to 1880. In 2011, the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Asia was 0.49°C higher than normal, and ranked the 12th warmest year since 1910.

In 1901-2011, the annu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China showed a significant rising trend, which was accompanied with evident inter-decadal fluctuations. In 1961-2011, the annu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China increased by 0.29°C per decade. In 2011, it was 9.3°C, which was 0.5°C higher than normal, and ranked the 15th warmer year in succession since 1997.

In the past 100 years, the precipitation in China showed no obvious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rend, but there existed apparent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The average precipitation in China in 2011 was 556.8 mm, which was 62.7 mm less than normal and the lowest since 1961.

Since 1961, the regional high-temperature events,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and regional heavy precipitation events tended to increase, while regional low-temperature events decreased in China. In 1951-2011, the number of typhoons generating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tended to decrease, but that the ratio of typhoons landed on China tende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typhoons that formed in 2011 was 21, which was fewer than normal.

In 1961-2011, the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with air temperature above 10°C and the number of haze day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hina. Meanwhile, the average total cloud amount, sunshine hour, average wind speed and the number of foggy days in China generally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The East Asian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s both showed a weakening trend.

In 1951-2011, the global ocean temperature witness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2011, the equatorial Pacific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 the La Ni?a event featuring attenuation and disappeara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and reentry into the La Ni?a conditions in September.

In 1979-2011, the sea ice extent in the Arctic showed a significant shrinking trend. In 2011, the maximum extent of Arctic sea ice was far below its normal level, which became the second minimum value since the records were available. Since 1997, the snow coverage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Northeast China and Inner Mongolia and Xinjiang ha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especially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Inner Mongolia.

In 1961-2011, the total amount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China's 10 major river basins generally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only exceptions of the inland rivers in the Northwest China, rivers in the Southeast China and those in the Southwest China which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instead. In 1989-2011, areas of the water bodies of the Dongting Lake and Poyang Lake shrank significantly. In 2011, the total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broke the minimum record since 1961. Overall, the vegetation cover in China was about the same as the average status in the recent five years. The vegetation cover was relatively better in some locations of the north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in part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 in Xinjiang, but it was worse in the western Sichuan Basin, parts of the southeastern Yunnan, northwestern Hubei and parts of the central Jiangsu.

In 1990-2010, the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at Waliguan, Qinghai Province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2010, such GHG s as atmospheric CO2, methane (CH4), nitrous oxide (N2O) and sulfur hexafluoride (SF6) all reached their highest concentrations in record of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s. The mean sunspot relative number in 2011 was 55.7, which was above that in 2010.

China Meteorological

3

Administration

4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

一、 大气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声明,2011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61-1990年的平均值(14.0℃)高0.40℃,是1880年以来的第11最暖年(图1)。在1997-2011年的15年里,除1999和2000年外,其他的13个年份均位居近百年以来的全球最暖年之列。

(一) 全球与亚洲

1.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

图 1 1850-2011年全球地表年平均温度距平变化(相对于1961-1990年平均值)

(引自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

Fig.1 Annual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anomalies (relative to 1961–1990) from 1850 to 2011

(from WMO statement on the status of the global climate in 2011)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5

1901-201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 并伴随明显的年代际波动(图 3)。1911-2011年,中国平均气温上升了0.99℃,比同期亚洲地区的升温速率小。2007年是中国近百年中最暖的一年,2011年属于偏暖年。

1961-201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29℃(图 4)。1987年之前中国年平均气温大都低于常年值(1971-2000年平均值),之后气温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1997年以

后,中国年平均气温持续高于常年值。

1910-2011年,亚洲地表平均气温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升温趋势尤其显著(图 2)。1910-2011年亚洲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1.55℃。1961-2011年,亚洲地表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35℃。2011年亚洲地表平均气温比1971-2000年的平均值偏高0.49℃,是1910年以来的第12高值年。

2. 亚洲地表平均气温

图 2 1910-2011年亚洲地表平均气温距平变化Fig.2 Annu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Asia from 1910 to 2011

(二) 中国

1. 气温

6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961-201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4℃(图 4),高于年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1987年之前最低气温上升较缓,而之后升温明显加快。

1961-201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最高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2℃(图 4),低于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相对稳定,之后最高气温呈

明显上升趋势。2011年,中国年平均气温为9.3℃,比常年偏高0.5℃,为1997年以来连续第15个偏高年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华南地区、黄淮地区东北部、东北地区中部气温偏低(图 5)。与常年同期相比,冬季(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偏低0.3℃,为近25年来的最低值;春季(2011年3-5月)偏高

0.2℃;夏季(2011年6-8月)偏高0.9℃;秋季(2011年9-11月)偏高0.8℃。图 4 1961-2011年中国平均地表气温距平变化

平均气温(红线)、平均最低气温(绿线)和平均最高气温(粉线)

Fig.4 Variations of annual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mean temperature (red curve), mean minimum temperature (green curve) and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pink curve)

图 3 1901-201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Fig.3 Annu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China from 1901 to 2011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7

图5 2011年中国年平均气温距平分布

Fig.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nnu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China in 2011

对1961-2011年中国七大区域的分析结果(图 6)显示,东北地区的地表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大于全国平均,平均每10年升高0.33°C,1987-2009年的平均气温持续高于常年值。华北地区地表平均气温变化特征与东北类似,升温速率为每10年升高0.30°C。西北地区平均气温上升趋势与全国平均相当,每10年增温0.29°C,1998年以后平均气温持续高于常年值。华东地区的升温速率低于全国平均,每10年增温0.22°C,20世纪90年代以前变化较缓,之后升温速率明显提高。华中地区平均气温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每10年增温0.15°C,年代际变化特征与华东类似。华南地区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华东地区相近,20世纪90年代以前变化相对稳定,之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每10年增温0.15°C。西南地区平均气温变化较缓,每10年增温0.14°C。

(b)

(a)

8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图 6 1961-2011年各区域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a)东北; (b) 华北; (c) 华东; (d) 华中; (e) 华南; (f) 西北; (g) 西南;(h)七大区域空间分布Fig.6 Variations of annu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for the seven region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a) Northeast China; (b) North China; (c) East China; (d) Central China; (e) South China; (f) Northwest China; (g) Southwest China;(h)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even regions

(c)(e)(g)(d)

(f)

(h)

西北地区华北地区

西南地区

华南地区

华中地

区华东

区东

北地

China Meteorological

2011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为556.8毫米,比常年(1971-2000年平均值)偏少62.7毫米。从空间分布来看,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东北南部、华北中南部、西北地区中南部、黄淮、江汉、西南地区中东部有500-1000毫米,其他地区不足500毫米。与常年相比,黄淮至青藏高原中部及新疆西部和北部降水偏多,而南方大部及东北地区降水偏少(图 8)。与常年同期相比,冬季(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中国平均降水量略偏少;春季(2011年3-5月)偏少24.8%,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夏季(2011年6-8月)偏少6.7%,为1994年以来同期最少;秋季(2011年9-11月)偏多9.6%。

1901-2011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无显著变化趋势,以20-30年尺度的年代际波动为主,其中20世纪10年代、30年代、5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降水偏多,20世纪最初10年、20年代、40年代、60年代降水偏少。2011年全国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是近百年中降水量最少的年份之一。

1961-2011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有弱的增加趋势(图 7),但年际变化明显。1973年、2010年、1990年和1998年是排名前四位降水高值年,2011年、2004年、1986年和1968年是排名前四位降水低值年,其中2011年降水显著偏少,是近50年来降水最少年份。

图 7 1961-2011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距平变化

Fig.7 Variations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averaged over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2.降水Administration 9

图 8 2011年中国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空间分布

Fig.8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anomaly percentage in China in 2011对1961-2011年中国七个区域的分析结果( 图 9)显示,东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无明显的增减趋势,但年际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1994年,最小值出现在1982年。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变化均相对稳定,没有明显趋势,都表现出较大的年际变化。西南地区降水呈明显下降

趋势,2001年以后下降趋势更加显著,2011年为近50年以来的最低值。

(a) (c)(b) (d)

10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1

(e)(g)(f)

图 9 1961-2011年各区域年降水量距平变化

(a)东北; (b) 华北; (c) 华东; (d) 华中; (e) 华南; (f) 西北; (g) 西南;(h)七大区域空间分布

Fig.9 Variations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for the seven region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a) Northeast China; (b) North China; (c) East China; (d) Central China; (e) South China; (f) Northwest China; (g)

Southwest China;(h)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even regions

1961-2011年,中国平均年雨日呈显著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2.4天(图 10a)。1977年之前中国年平均雨日均较常年偏多,之后则持续偏少。2011年,中国年平均雨日为95.1天,较常年值(102.9天)偏少7.8天,为1961年以来的第3低值,仅高于1986年和2007年。

1961-2011年,中国年累计暴雨站日数呈增加趋势,每10年增加24站日(图 10b)。2011年,中国年累计暴雨站日数为1137站日,比常年(1267站日)偏少10.3%,为1980年以来的最少值。

图 10 1961-2011年中国平均年雨日(a)和年累计暴雨站日数(b)变化

Fig.10 Annual rain days (a) and annual accumulated number of heavy rain station-days (b)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a)(b)

(h)

西北地区华北地区

西南地区

华南地区

华中地

区华东地

区东

北地

12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961-2011年,中国年平均相对湿度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1989-2006年表现为高值期,2006年以后主要表现为偏低的特征。2011年相对湿度异常偏低,为近50年最低值(图 11)。

3.相对湿度

图 11 1961-2011年中国年平均相对湿度距平变化

Fig.11 Annual mean relative humanity anomalie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图 12 1961-2011年中国年平均总云量距平变化

Fig.12 Annual mean total cloud amount anomalie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1961-2011年中国年平均总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0.06成。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年平均总云量出现缓慢的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平均总云量正常(图 12)。

4.云量

1961-2011年中国平均风速总体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0.17米/秒 。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下降趋势缓和。2011年我国平均风速为近50年来的最低值(图 13)。

5.风速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3

图 13 1961-2011年中国年平均风速距平变化

Fig.13 Annual mean wind speed anomalie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6.雾霾我国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基本出现在100?E以东地区。1961-2011年,中国100?E以东地区平均年雾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并伴有明显的年代际波动:20世纪60年代,年雾日数较常年值略偏少,70年代到80年代,年雾日数偏多,90年代之后,年雾日数明显偏少并呈现显著减少趋势。2011年中国100?E以东地区平均雾日数为11.9天,比常年偏少7.6天,为1961年以来最少(图14a)。

1961-2011年,中国100?E以东地区平均年霾日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且表现出不同阶段性特征: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霾日数较常年偏少;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霾日数基本与常年值持平;21世纪以来,霾日数显著增多。2011年平均霾日数为20天,比常年偏多13.4天,为1961来以来最多(图14b)。

图14 1961-2011年中国100?E以东地区平均年雾日数(a)和霾日数(b)变化

Fig.14 Annual numbers of days with fog (a) and haze (b) in China (east of 100?E) from 1961 to 2011

(a)

(b)

14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7.日照时数

1961-2011年日照时数呈明显的减小趋势,每10年减少33.3小时。2011年全国平均年日照时数2447小时,较常年同期(2470小时)明显偏少,与前一年相比,年日照时数偏多72小时(图 15)。

图 15 1961-2011年中国平均年日照时数(小时)变化

Fig.15 Annual sunshine hour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1961-2011年中国平均≥10℃的年活动积温呈明显增加趋势,每10年上升61.7℃;自1997年以来中国处于积温明显偏大的背景下。2011年,中国平均≥10℃的年活动积温为4270.3℃,比常年偏高107℃(图 16)。

8.积温

图 16 1961-2011年中国平均≥10℃的年活动积温变化

Fig.16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with air temperature above 10℃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5

2011年我国农作物主要生长季热量充足,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图 17)。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范围小、影响程度轻。

图 17 2011年中国≥10℃活动积温距平分布(℃)

Fig.17 Distribution of anomalies of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with air temperature above 10℃ in China in 2011

9.极端气候事件

1961年以来中国区域性高温事件、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和区域性强降水事件频次趋多,区域性低温事件频次显著减少。1951-201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台风(中心风力≥8级的热带气旋)频数呈减少的变化趋势。2011年,中国发生了3次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4次区域性强降水事件,6次区域性高温事件和1次区域性低温事件。

(1)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

1961-2011年,中国共发生了157次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其中极端干旱事件16次,严重干旱事件31次,中度干旱事件63次,轻度干旱事件47次 。1961年以来,区域性干旱事件频次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且年代际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干旱事件偏少,进入21世纪后明显偏多。从历年频次上看,最高为6次,发生在1986年;最低为1次,分别发生在1964年、1973年、1990年、1999年和2000年(图 18)。

2011年,中国共发生3次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其中一次事件达到极端干旱等级,即2011年3月21日至10月5日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的干旱事件;一次事件达到中度干旱等级,为2011年1月1日至3月13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干旱事件;另一次事件达到轻度干旱等级,为2011年9月17日至10月30日发生在东北地区的干旱事件。

16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图 19 1961-2011年中国区域性强降水事件频次变化

Fig.19 Frequency variations of the regional heavy rainfall event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图 18 1961-2011年中国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频次变化

Fig.18 Frequency variations of the 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vent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2)区域性强降水事件

1961-2011年,中国共发生了367次区域性强降水事件,其中极端强降水事件36次,严重强降水事件73次,中度强降水事件147次,轻度强降水事件111次。1961年以来,中国区域性强降水事件频次呈弱的增多趋势,并伴随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95年发生频次最高(14次),1988年频次最少(2次)。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区域性强降水事件发生较频繁 (图 19)。

2011年,中国共发生了4次区域性强降水事件,其中有2次达到中度等级,2次为轻度等级。两次中度强降水事件分别为:6月13-15日,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北部出现大到暴雨,江西波阳等地出现特大暴雨;9月16-18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南部及四川西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过程,陕西中南部、四川东北部等地累积降水量超过50毫米,陕西武功和四川万源9月18日降水量分别达101毫米和130毫米。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7

(3)区域性高温事件

1961-2011年,中国共发生188次区域性高温事件,其中极端高温事件21次、严重高温事件39次、中度高温事件70次和轻度高温事件58次。1961年以来,区域性高温事件频次趋多,年代际和年际变化明显。20世纪60年代前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高温事件频发期。极端高温事件频次的最高值出现在1963年(8次),而1993年则未发生区域性高温事件 (图 20)。

2011年共发生6次区域性高温事件,其中一次事件达到极端等级,为8月6日-22日发生的全国性极端高温事件,该事件影响地区包括西北大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黄淮、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大部地区。

图 20 1961-2011年中国区域性高温事件频次变化

Fig.20 Frequency variations of the regional high temperature event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4)区域性低温事件

1961-2011年,中国共发生了184次区域性低温事件,其中极端低温事件19次,严重低温事件34次,中度低温事件73次,轻度低温事件58次。1961年以来,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频次显著减少。1987年之前为低温事件频发期,之后为低温事件低发期。低温事件频次最高值出现在1969年和1985年,均出现8次。频次最低年出现在1973年、1975年、1990年、1992年、1998年、2002年、2003年和2011年,均为1次(图 21)。

2011年发生一次区域性低温事件,达到极端等级,发生时间为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2月2日,该事件的空间范围覆盖了除西藏和云南南部以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

18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图 21 1961-2011年区域极端低温事件频次变化

Fig. 21 Frequency variations of the regional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11

(5)台风

1951-201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中心风力≥8级的热带气旋)频次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同

时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特征,1995年以来处于台风活动频次偏少的年代际背景下。2011年生成台风21个,较常年值(27个)明显偏少(图 22)。

1951-2011年,登陆我国的台风频次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际变化大,最多年有12个(1971年),最少年仅有3个(1951年)。登陆台风的比例呈增加趋势,尤其近10年最为明显,2010年台风登陆比例最高,达50%。2011年,台风登陆比例为33.3%,较常年明显偏高(图 23)。

图 22 1951-201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台风频次变化

Fig. 22 Frequency variations of typhoon gener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green line) and

landed in China (red line) from 1961 to 2011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解读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解读 总括篇 一、编制和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为了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有关国际组织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编制和发布了相关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自1988年以来已经组织全球的科学家编制了四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这些报告以科学问题为切入点,汇集和评估了世界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研究成果,形成的最主要的结论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近五十年来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为了充分考虑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带来的对我国的重大不利影响、支撑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事务、有效地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12个部门组织编制和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编制和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意义在于,一是向国际社会进一步表明我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二是为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事务提供科技支撑;三是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四是为未来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指出了方向。 二、《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是什么?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共分三个部分:“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该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全面评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观测事实及其影响,预测了2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评价了气候变化及相关国际公约对我国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立场和原则主张以及相关政策。 评估报告给出的主要结论包括: (一)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预测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可能增加1.1~2.1℃,年平均降水量可能增加2~3%,降水日数在北方显著增加,降水区域差异更为明显。由于平均气温增加,蒸发增强,总体上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加趋势。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森林与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海岸带与近海生态系统等极易受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自然灾害将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以及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行动。 (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国家发展空间问题。在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我国要有所作为,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要维护我国正当的发展权益,使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要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新的驱动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尤其是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节约能源和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五)报告中提出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9

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9年,我国气候异常,一些地区降雨之多、台风之强、旱情之重为历史 罕见。旱情来得早、去得晚、范围广、影响大,特别是冬麦主产区年初的冬春连旱,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的夏伏旱,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和西南局部的秋冬连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全年有9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发生强风、暴雨、高潮同时出现的最不利形势。受多次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影响,全国有210多条河流相继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超前部署,科学决策,精心调度,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广大军民奋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国家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领域。各级水利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了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扩大内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强力推进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大任务,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为应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创近年来新开工大型水利工程数量历史新高;水利法制建设稳步

推进,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9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591.1mm,折合降水总量为55965.5亿m3,比常年值偏少8.0%。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面平均降水量为315.7mm,比常年值偏少3.8%;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面平均降水量为1079.7mm,比常年值偏少10.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青海偏多程度约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其中北京和云南偏少约25%。 地表水资源量 200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5.2亿m3,折合年径流深244.2mm,比常年值偏少13.4%。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3.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少13.5%。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上海、青海、海南偏多程度在23%~56%之间,江西、吉林、云南、河南、福建、内蒙古、宁夏偏少程度在25%~37%之间,山西、辽宁、河北、北京偏少程度在45%~62%之间。 2009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54.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为5193.3亿m3,从我国流入国际边界河流的水量为1090.7亿m3,全国入海水量为13960.9亿m3。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阅读指南] 竺可桢(1890.3.7—1974.2.7) 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评论是:“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 对这样高山仰止的学术名篇,我们自然应该潜心阅读。 文章开头就单刀直入,陈述了研究中国气候变迁的主要指标依据:“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随后是罗列、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记载的大量例证,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 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把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最后得到的4条初步性结论: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以后有一系列范围为1—2℃的上下摆动;在每一个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最冷的时期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向西传播到大西洋海岸。 结尾还参照对比了挪威的雪线高低的变化,丹麦格陵兰岛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论,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变迁过程,今天已经是常识,气候变化更是热点话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欧美的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还认为,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才以《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为始,50年里,一直潜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8-10-13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水利事业保持了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07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旱灾害呈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的局面。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台风前少后多强度大,山洪灾害频发,城市暴雨内涝严重。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夏伏旱,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面对严重的水旱灾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干部齐心合力,军民团结一致,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7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0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763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5.1%。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17.9mm,比常年值偏少3.1%;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28.4mm,比常年值偏少6.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和甘肃分别偏多13.8%和11.5%;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的偏少程度超过20%,北京、广西、河北、湖南、广东、天津偏少15%~1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

水利部二○○二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2年,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饮水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水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取得成效,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2年,我国南方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海河、辽河、黄河来水遭遇特枯。南四湖几近干涸,京杭运河济宁段断航50天,辽河干流断流158天。现将2002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200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261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多3.2%。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4.8%(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26.0%),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7.2%。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山东、天津、北京、河北、辽宁;比常年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20%以上的有新疆、湖南、上海、江西。 2002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7毫米,比常年多4.2%。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7.5%(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72.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10.8%。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50%以上的有天津、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山西;比常年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50%以上的是上海和湖南。2002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278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6705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7693亿立方米。 200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697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012亿立方米。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255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9%,其中北方五个流域片水资源总量4158亿立方米,比常年少22.4%,南方四个流域片2409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9.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5%,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9.8万立方米。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对全国3093座大中型水库统计,2002年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970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量增加41亿立方米。在九大流域片中,黄河片、海河片和松辽河片分别减少77亿、17亿和16亿立方米,长江片、淮河片和东南诸河片分别增加83亿、46

2010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长江上游、鄱阳湖水系、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海南、四川两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水利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着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

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水资源调度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6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365.8mm,比常年值偏多11.5%;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4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1280.2mm,比常年值偏多6.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辽宁和吉林等3省(自治区)偏多程度大于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天津、北京和重庆分别偏少18.2%、12.6%和10.6%。 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9797.6亿m3,折合年径流深314.7mm,比常年值偏多11.6%。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6.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多10.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辽宁和吉林偏多程度大于80%,海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安徽和新疆偏多程度在30%~60%之间;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和内蒙古偏少程度在30%~60%之间。

2011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

2011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 201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多年平均值。与上年相比水库蓄水量有所减少,地下水位略有下降,水资源质量没有明显变化。 一、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2011年全省总降水量为868.69亿m3,平均降水深597.0mm,比多年平均值少12.0%,比上年少39.3%,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年内分配 2011年,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7-8月降水量为339.5mm,占全年降水量的56.9%,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3.2%;1-6月降水量为185.2mm,占全年降水量的31.0%,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8.8%;9-12月降水量为72.3mm,占全年降水量的12.1%,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41.8%。 地区分布从流域分布看,全省各流域三级区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其中,东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28.4%;比多年平均值少20%以上的流域还有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和浑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5%-20%的流域有辽河柳河口以上、西辽河和滦河山区;比多年平均值少10%-15%的流域是沿渤海西部诸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0%以下的流域有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辽河柳河口以下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 从行政区分布看,除大连市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略多外,其它各市的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大连市降水量为732.7mm,比多年平均值多 4.6%。盘锦市和营口市的降水量为599.9mm和663.7mm,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2.2%和4.3%。辽阳市、鞍山市、沈阳市和朝阳市降水量分别为673.2mm、711.8mm、540.7mm和435.7mm,依次比多年平均值少7.2%、8.0%、9.7%和9.8%。本溪市、丹东市和锦州市降水量分别为769.4mm、898.3mm和485.9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1%、12.8%和13.8%。阜新市和葫芦岛市降水量分别为396.2mm和494.4mm,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17.7%和17.8%。抚顺市和铁岭市降水量为607.5mm和500.5 mm ,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少22.2%和24.5%。 (二)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2011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60.52亿m3,折合径流深179.0mm,比多年平均值少13.9%,比上年少53.0%。全省流域三级分区,除辽河柳河口以下和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比多年平均值多以外,其它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少最多的流域是东辽河和滦河山区,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57.4%和57.0%;其次是辽河柳河口以上,比多年平均值少40.0%;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和沿渤海西部诸河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37.0%和33.4%;西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26.3%;浑河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2.4%和5.6%。 按行政分区分析,全省有4个行政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多,有10个行政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少。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多的城市有盘锦市、辽阳市、大连市和营口市,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多35.0%、24.9% 、11.7%和5.5%。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地表水资源量偏少最多的是铁岭市,比多年平均值少42.7%;比多年平均值少30%-40%的城市有朝阳市、阜新市和葫芦岛市;比多年平均值少20%-30%的是抚顺市;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的有3个城市:锦州市、丹东市和本溪市;比多年平均值少10%以下的是沈阳市和鞍山市。 出入境水量流入我省境内的河流主要有内蒙古、吉林的西辽河、东辽河、柳河、浑江、大凌河支流。2011年全省入境水量27.43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27.17亿m3。其中,浑江口以上入境水量20.98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3.85亿m3;辽河干流柳河口以上入境水量6.14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1.80亿m3;沿渤海西部诸河入境水量0.31亿m3,比多年平

浙江省气候变化公报

一浙江气候变化事实 自1961年以来,浙江省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线性回归计算增多趋势达到每10年0.25℃。其中80年代以后年平均气温上升最显著,此间增温率为每10年0.6℃。全省各地增暖强度整体上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各季节的平均气温变化不尽相同,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是冬季,其次是春季,而夏、秋季平均气温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有升高趋势。最低气温的升高趋势大于最高气温的增加,导致日较差变小。2008年浙江气温继续偏高,超过常年0.6℃,但比07年低0.8 ℃。 图1 浙江省年平均温度距平历年变化 图2 近50年浙江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布 1961年以来,浙江省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微弱的增加趋势,1961-2008年的线性增加率为每10年39.2mm。在近50年总的增加趋势下,浙江省年降水量存在一些振荡,1972-1973年和1979-1980年出现了两次突然大幅度增加,在2002-2003年出现了突变性减少并且至今已经持续低于年降水量标准值,2008年降水比2007年略偏少22毫米,比常年偏少1成。浙江省各地年平均降水量上升趋势有一定差异,东南沿海最明显,中部、北部不明显。全省降

水量的季节分布出现明显变化,夏季、冬季降水趋于增加,秋季、春季节降水明显减少。 图3 浙江省年降水量距平历年变化 图4浙江省年降水量趋势分布图 近50年来浙江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每10年达85.4小时,相当于浙江省的年平均日照量从1961年至2008年减少了约409小时。2008年日照继续偏少81小时,比2007年少67小时。浙西、浙北日照减少最明显,每10年在100小时以上。各季日照时数减少最明显为夏季,其次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 图5 浙江省年日照时数距平历年变化 近50年来浙江省年平均风速总体上呈明显减弱趋势,其趋势为每10年降低0.17m/s。2008年平均风速比常年小0.3米/秒,与2007年持平。除丽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

2011年亳州市水资源公报资料

综述 2011年底,亳州市户籍人口604.22万人,常住人口486.32万人。年生产总值6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0.9亿元,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164.04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3.9%;第三产业21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年粮食总产量468.5万吨,比上年增加6.51万吨。 亳州市地处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西部、北部与河南省接壤,西南部于阜阳市毗邻,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辖谯城区和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国土面积8374平方公里。 亳州市分属淮河、涡河、洪泽湖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阜蒙新河、芡河、北淝河等。涡河为亳州市的重要水源,涡河的主要支流左岸自上而下有:惠济河、小洪河、亳宋河、武杨河、武家河、五道沟、青阳沟;右岸自上而下有:宋汤河、赵王河、油河、界洪河、涡楚河、北凤沟、阜蒙新河等。涡阳河自市境西北向东南流经涡阳县至蒙城县东南入怀远县,境内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西淝河源于谯城区淝河镇,向东南流经涡阳县、利辛县,在利辛县展沟镇出境入凤台县界,境内长125公里,流域面积2267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县大李集镇入境,向东流经利辛县境南部,至蒙城县邹楼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66公里,流域面积1401平方公里。亳州市大型闸坝有亳县闸(大寺闸)、涡阳闸、蒙城闸、阚疃闸共4座,中型闸坝有包河闸、高阁闸、贾集闸、油河闸、洺河闸、铁佛寺闸、十河闸、百尺河闸、朱楼闸、武家河闸、五道沟闸、朱集闸、四星陈闸、芮集闸等共30余座。根据对亳州市区地质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6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730.0mm,比多年平均偏多13.6%,比2015年增加10.5%。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3%。2016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179.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083.6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124.6亿m3;全国入海水量20825.5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854.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9.8%。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928.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7252.4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7亿m3。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2008.8亿m3。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854.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92.5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7.3%,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4.3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对全国639座大型水库和34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53.7亿m3,比年初蓄

水总量减少40.7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6年,对29个水面面积在100km2及以上的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01.1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0亿m3。其中,青海湖、南四湖、洪泽湖分别增加14.5亿m3、8.0亿m3和7.6亿m3;鄱阳湖和太湖分别减少17.3亿m3和3.0亿m3。 地下水动态2016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7.0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6年,全国供水总量6040.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18.6%。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12.4亿m3,占供水总量的81.3%;地下水源供水量1057.0亿m3,占供水总量的17.5%;其他水源供水量70.8亿m3,占供水总量的1.2%。与2015年相比,地表水源供水量减少57.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12.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6.3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887.1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山东和江苏,分别为317.0亿m3、189.6亿m3、127.1亿m3、71.7亿m3、59.6亿m3和52.2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6年,全国用水总量6040.2亿m3。其中,生活用水821.6亿m3,占用水总量的13.6%;工业用水130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1.6%;农业用水376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4%;

世界与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世界与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13. 8×108km3,其中97%为海水。而占地球总水量2. 53%的淡水中70%分布在南北两极及高山高原地带以冰川、冰帽状态存在,30%以地下水或土壤水形式存在,湖泊、沼泽水占0. 29%,河水占0. 01%,大气水占0. 04%。人类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河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其量估计约3×106km3,占地球总水量的0. 2%左右,为人类和生物生存的淡水是一种珍贵、极为有限的资源。 中国的河川众多,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50 000多条,流域面积10 000 km2的河流约5 800多条,总径流量2 600 km3,外流河区域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内河区域占35%。湖泊面积1km2以上的有2 800多个,湖泊面积为75 000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0. 8%,全国湖泊储水总量为750 km3,其中淡水储量仅为28. 7%。中国的淡水资源、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 800 km3,折合水深295mm,占全国降水量的45%,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108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2. 8×1012m3/a(实际可利用量约8 000×108~98 500×108m3/a),但中国目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2 300×108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 000×108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从人口、土地面积、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图1)。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简而言之就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各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3]统计显示, 1997—2006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下降状态, 然而,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而且用水量还在逐年增长。 水资源短缺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首先,我国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我国自然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受较强季风气候影响,中国的降雨量变化很大,时常导致旱涝两灾,而且旱灾和水灾常常在不同地区同时发生。总的来说,从东南沿海地区到西北高地,降雨量逐步减少,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之间降雨量的差异很大。其次,产业结构的特征造成农业用水的比重大浪费多。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5%。由于灌溉系统广泛存在的浪费现象,以及不同作物之间、同一流域的不同地区之间水资源分配欠佳,在所有产业中,农业的水资源生产力是最低的。农业用水中,大约只有45%真正被农民用于灌溉庄稼。中国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24%,工业的循环用水比率平均为40%,而发达国家为75%~85%。造成中国水资源生产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水资源配置系统的效率不高。最后,水污染是水质恶化的又一重要因素。大面积的水污染加剧了我国的水稀缺。在过去三十年里,尽管中国为控制污染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水污染依然日益加剧,从沿海向内陆地区、从地表水向地下水蔓延。水污染事件也构成严重威胁。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加大了对本已相当脆弱的水环境的压力,由于长期持续的污染,中国大多数水体的水质普遍恶化。可饮用的水资源正在急剧减少。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缺水的情况是: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此外,水污染对社会经济也造成乐严重的影响: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工、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对人民群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纠纷日趋尖锐。 水土流失严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 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过去130年全球升温0.85度。过去110年上升0.19m。报告估算了不同情形下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上升幅度。据预计,应对气候变化较为脆弱的南亚地区将成为气温上升最快的区域,2046年至2965年,最高升温部分将分布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南部的地区,升温幅度为2~3℃,而2081年到2100年,这些地区的预计温度会上升3~5℃。随着气候持续变暖,高温热浪将变得更加频繁,而且持续时间更长。主要从以下几点论述: 一、大气和地表 ?地表温度和土壤温度的变化 ?温度、湿度和云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从第十九世纪后期增加。 ?大气成分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充分混合的温室气体从2005年到2011年增加,超过京都议定书大气负担的标准;臭氧消 耗物质(蒙特利尔协议的气体),可以肯定的是,主要的氟氯 化碳的全球平均丰度减少,氟氯烃是增加。 ?辐射场和能量收支的变化:顶级的大气辐射通量的卫星记录以来已大幅扩展AR4,自2000年来,在全球的热带辐射预算存 在显著的趋势是不可能的;在陆地观测站上,自1950年后, 地面太阳辐射可能进行广泛的变化,直到19世纪80年代减少 以及随后的增加。 ?水文、径流、降水和干旱的变化 ?大气环流的变化,包括风 ?气候变率的时空分布型 ?极端事件的变化,包括热带和温带风暴:大约1950年以来,寒冷的白天与黑夜的日子在减少,温暖的白天和夜晚的数量已 经在全球范围内增加,这是很可能的;约1950年起,陆地上

的强降水事件数量一直在增加,比降水减少的地区多;全球范 围内观察到在干旱或干燥的趋势(缺乏降雨)自二十世纪中叶 以来,由于缺乏直接的观察,在方法论上的不确定性和地理不 一致的趋势的信心是低的;经过对过去变化的观察能力的核 算,对长期(百年)热带气旋活动的变化是缺少信心的;由于 研究或在世界一些地区缺乏长期的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性(特别 是在南半球),大规模趋势风暴或风暴替代物在上个世纪的信 心很低。 二、海洋 ?海洋温度和热容量的变化 ?海洋盐度的变化和淡水通量:自上世纪50年代,区域的发展趋势,提高了海表面盐度在地理上的差异:在蒸发盐水地表水 为主的中纬度地区变得更加咸,而降雨相对丰富的地表水为主 的热带和极地地区已经变得更淡;大规模的海水盐度变化也可 能发生在海洋内部;盐度空间格局的趋势,平均盐度、蒸发降 水平均分布是相似的。 ?海平面的变化、海浪和风暴潮:在1901年至2010年间,在这110年中以平均率计算,并以自1993以来的卫星数据的验潮 记录的基础,全球平均海平面(GMSL)上升了0.19[0.17–0.21] 米,平均速率为1.7[1.5-1.9]毫米年,在 1901到2010年增 加到3.2[2.8 to 3.6]毫米每年;1971以来,上层700 米海 水变暖已经造成平均海平面上升0.6 [0.4-0.8 ]毫米每年; 从十九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初,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增加,在二 十世纪进一步增加;极端高海平面事件自1970年增加。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变化,包括海洋酸化 ?海表过程的变化 ?海洋环流的变化 ?海洋变率的时空分布型 三、冰冻圈 ?冰盖的变化,包括物质平衡 ?冰架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