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8走进彩色世界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情境中,利用红外线工作的仪器是()

A. 验钞机

B. B超检查

C. 电视机遥控器

D. 超声测速器

2.彩虹是由于太阳光通过空气中的水滴时发生多次折射和反射后形成的气象奇观,这

一现象也可以说明太阳光并不是单纯颜色的光,它是由哪七种色光组成的,依次排序是()

A. 红、黄、橙、绿、蓝、靛、紫

B. 红、橙、黄、绿、蓝、靛、紫

C. 红、橙、黄、蓝、绿、靛、紫

D. 红、橙、黄、绿、靛、蓝、紫

3.某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

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B.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早晨人们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太阳光色散了,故看到的太阳是不真实的

B. 彩虹形成时空气中的水珠形同于三棱镜

C. “海市蜃楼”的形成与光的混合有关

D. 颜料的三原色就是色光的三原色

5.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

白色光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

B. 不可见光是人们假想的光,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C.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

红色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 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合理的是()

A. 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 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D.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进行遥控

8.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白光只有通过玻璃棱镜后,才会发生光的色散

B. 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 光的色散现象中,光屏上位于上面的总是红光

D. 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也会发生色散

9.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扬州市的著名景观“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 光在空气中传播方向一定不发生改变

C. 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 一束光与镜面成30o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o

10.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面,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

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用一种特殊相机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则这种相机工作时利用的是()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超声波

D. 次声波

二、多选题

11.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

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

..的是()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

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红光

D.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

形成的虚像.

12.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远离平面镜时,观察者在镜中的像会变小

B.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一定能使光线会聚

C.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用于检验纸币真假

D. 从不同方向能看到同一物体一定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13.夜间,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灯是白色,桌面是绿色

B. 灯和桌面都是绿色

C. 灯是绿色,桌面是白色

D. 灯是蓝色,桌面是黄色

14.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

B. 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 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D. 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三、填空题

15.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动水龙头和自动烘手机,我们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或烘手机的

下方水龙头或烘手机就启动工作。它们都是利用人体能辐射出______的特征。

16.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______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适当的照射______(选填

“红外线”或“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它们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17.丽丽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

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和鱼,其中“倒影”是光的_______现象。

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_________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8.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红外测温计是一件重要的测量工具。红外测温计测温的原

理是将被测人员发射的红外线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来确定物体温度。图甲是红外测温计的简易工作原理图,图乙是红外辐射能与温度的关系。如果被测人员温度越高,则红外辐射能越______(填“强”或“弱”),其发出的红外辐射线由测温计的物镜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红外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再经换算转变为被测人员的温度值并显示。当温度超过设定的警戒温度时,红外测温

仪就会报警。

19.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_______现象。夏日清晨,阳光明媚,

周未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了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小明指着自己的影子对妈妈说这是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又指着湖中柳树的倒影说这是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

四、作图题

20.一束白光斜射入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色光,如图所示(

图中画出了在三棱镜中七色光的大致传播路径,最上方

的是红光,最下方的是紫光),请您根据所学的光知识大

致画出绿光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探究题

21.如图所示,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和物体的颜色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呈现彩色光带,白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

其中A为______(选填“红”或“紫”)光。

(2)在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荧光物质发光的区域是______(选填

“①”“②”“③”)。

(3)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

则该玻璃是______色的。

(4)换一块红色玻璃加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______色光。

(5)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______(选填“仍能”,“不能”)看到彩

色光带。

(6)综上所述,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它

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2.世界上一些贫困地区的民众居住在没有窗户的小屋子里,因为电力紧缺白天屋内也

漆黑一团。于是他们在屋顶打一个洞,固定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利用阳光来获得照明(如图甲所示)。装好后在室内看到的“水瓶灯”的照明效果(如图乙所示)。

(1)你认为与在屋顶的洞上安装玻璃板来采光相比,水瓶灯在照明效果上有什么优

点?

(2)水瓶灯产生这样照明效果的原因是______。

(3)经过太阳一天的照射,水瓶内水的温度会______,这是由太阳光的______效应

引起的。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3.星期天,玄策和守约逛公园,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

列问题.

(1)阳光下,绿树成荫,他们看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______________ (选填“树叶的缝隙”、“树叶的实像”、“太阳的虚像”或“太阳的实像”)这是由光的_________ 形成的.

(2)玄策给二极管通电,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

图乙中的_________(填写序号);

(3)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下表一

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第4次实验中像高应为_________cm;

(4)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5)到了晚上,守约看见湖水中的月亮,湖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__像(选填

“实”或“虚”),水中的月亮与天上的月亮相比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一样大”).

(6)若湖中的水深1m,则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_____ 1m.(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24.阅读《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回答问题。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植物学家对4000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本身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比较多,而看到蓝、紫色花比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颜色的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的花比较少.

(1)小明在学习了该短文后猜想:植物的叶子之所以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

爱绿光所造成的.你认为小明的猜想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2)黑色花反射______(填数字)种颜色的光。

(3)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花反射______(选填数字)种颜色的光。

(4)从材料中可知红色光热效应______蓝色光热效应(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红外线来进行遥控的,故C符合题意;

D、超声测速器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光谱上红光以外的光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

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2)声音可以穿传递信息和能量。

本题考查的是红外线特点及其生活应用,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释。

2.【答案】B

【解析】解:太阳光经过棱镜时,在光屏上会依次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

故选:B。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有七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复色光,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以及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所决定的。

【解答】

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①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

现红色。

②红色的苹果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

③黄色香蕉,吸收红色的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解:A、太阳光从太空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看到初升的太阳比实际位置变高了,但此时看到的太阳却仍然是真实的,故A错误;

B、许多小水珠组合成一个个水三棱镜,太阳光经水三棱镜出现色散现象,出现了彩虹,故B正确;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与光的混合无关,故C错误;

D、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故颜料的三原色不是色光的三原色,故D错误。

故选:B。

(1)由于介质的不均匀会造成光的折射,所以会看到初升的太阳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

(2)彩虹的形成:太阳光射到小水滴上,被折射,分解为美丽的七色光,发生色散现象。

(3)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不再沿直线传播,其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属于光的折射,海市蜃楼就是这种原因形成的。

(4)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产生的自然现象,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了解和掌握,学习物理一定要密切的联系生活,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的色散。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

【解答】

A. 红光的折射程度要小一些,紫光的折射程度要大一些,故白屏上A处是红光,B处是紫光,故A 错误;

B. 人类看不到不可见光,但不可见光是真实存在的,故B 错误;

C.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红纸上只能看到红颜色的光,故C 错误;

D.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故D 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3)根据光的反射分析;

(4)光射到光滑的物体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粗糙的物体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它们的异同点主要从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的差异、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等方面分析。

【解答】

A.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夏天雨后,空气中有大量小水滴,太阳光经这些水滴折射后可分解成七种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使光线发生了180°偏折,这属于光的反射,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解:A、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故A正确;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故B错误;

C、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水中的“树”是岸上的树的虚像,两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故D错误。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

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

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

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4)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

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本题考查了几种光现象及紫外线的应用,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8.【答案】B

【解析】解:

A、雨后的彩虹属于色散现象,所以色散不一定是通过玻璃棱镜才能发生,故A错误;

B、太阳光是复色光,而七种色光混合后成为白光,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故B正确;

C、在光的色散中,三棱镜的位置不同,则色散的光的位置不同,光屏上位于上面的不一定是红光,故C错误;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故D错误。

故选:B。

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要求学生知道太阳光(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出现各种色光,反射光的色散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漫反射的作用、光的反射规律等,综合性比较强,但是一道基础题。

(1)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发生镜面反射;光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发生漫反射;

(4)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解答】

A.扬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故A不正确;

B.空气不均匀时,光会发生偏折,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反射,让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故C不正确;

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其反射角也是60°,故D正确。

10.【答案】A

【解析】解:

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会越强,为了证实这一点,可利用红外照相机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

了解红外线的热效应,并能与实际的应用相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答案】CD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态变化的区分,同时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物体的颜色。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在平时学习中练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

对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我们首先要弄懂诗句的意义,然后认真分析确定该用哪一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物体是运动的,需要选择和物体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解答】

A.“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以“江岸”为参照物,“孤帆”与“江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孤帆”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舟”和山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桃花能反射红光,所以会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引起的,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D。

12.【答案】BCD

【解析】解:A、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远离平面镜的观察者,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但不一定会会聚于一点,故B正确.

C、紫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可用于检验纸币真假,故C正确.

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故D正确.

故选BCD.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没有关系.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紫外线有较强的荧光效应,可以检验钱币的真伪.

(4)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漫发射.

此题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特点、漫反射、紫外线、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光学综合题.

13.【答案】ABC

【解析】略

14.【答案】ABC

【解析】解:因暗室安全灯是红灯,温度计上透明的玻璃只能透过红光,蓝色的液柱会显示为黑色,红色的液柱仍会显示为红色,所以红色液柱,就不易看清刻度,蓝色液柱则容易看清楚,故ABC正确;红色液柱在只有红光的照射下,不可能反射白光,故D 错误。

故选:ABC。

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考察对物体颜色的理解,需要理解清楚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颜色分别由什么决定。15.【答案】红外线

【解析】解:由于人体能向外辐射红外线,当我们把手伸到水龙头或烘手机的下方,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被水龙头或烘手机感应,于是就启动工作。

故答案为:红外线。

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

此题考查了红外线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16.【答案】红外线;紫外线;相同

【解析】

【分析】

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知道不同的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是解答的关键。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所有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解答】

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适当的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红外线;紫外线;相同。

17.【答案】直线传播;反射;色散;绿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三原色,考查了生活当中出现的光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复色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解答】

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湖水中树的倒影是树经湖水这个“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经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发生色散现象形成的;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色散;绿。

18.【答案】强会聚

【解析】解:由图乙可知红外辐射能与温度的关系是正比关系,如果被测人员温度越高,则红外辐射能越强,其发出的红外辐射线由测温计的物镜会聚在红外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再经换算转变为被测人员的温度值并显示。

故答案为:强;会聚。

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但照射在物体上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的理解与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19.【答案】色散;直线传播;反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是解题的关键。

(1)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是色散现象;

(2)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

(3)湖中柳树的倒影是柳树在水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

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柳树的倒影就是通过水面成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色散;直线传播;反射。

20.【答案】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因为这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最上面的是红光,最下面的为紫光,则绿光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21.【答案】紫①无红不能透过的色光

【解析】解:(1)由图可知,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处为紫光,B处为红光,(2)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因此,将荧光物质涂在白屏上,荧光物质发光的区域应该是①区域。

(3)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表明该玻璃不吸收不反射光线,故该玻璃的颜色是无色的;

(4)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白色反射所以色光,故换一块红色玻璃加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红色光。

(5)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蓝色屏,蓝色屏只会反射蓝光,吸收其他色光,故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6)由此可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故答案为:(1)紫;(2)①;(3)无;(4)红;(5)不能;(6)透过的色光。

(1)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2)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紫外线的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

(3)(4)(5)(6)不透明的物体可以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而吸收其它色光;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而把其它色光反射回去,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实验、红外线的应用、物体颜色的规律等有关的光学知识点,都属基础知识,是我们应该熟知的。

22.【答案】光的折射升高热

【解析】解:(1)在屋顶的洞上安装玻璃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可知,此时屋内有一个与玻璃板相同的光斑,而屋内其他地方的太阳光照射不到,所以会黑暗一些;而在屋顶的洞上安装水瓶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水中时会发生折射,此时的水平灯相当于是屋内的一个光源,折射的光能射向四面八方,整个房间内都会明亮;

(2)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是由于光的折射;

(3)太阳光具有热效应;水会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1)整个房间内都会明亮;(2)光的折射;(3)升高;热。

(1)(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线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

(3)水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升高。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和太阳光的热效应,难度不大。

23.【答案】(1)太阳的实像;直线传播;

(2)C;

(3)4.8;

(4)反射;

(5)虚;一样大;

(6)大于

【解析】

【分析】

本题是一道光现象的综合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物体的颜色、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特点,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正确理解概念和规律是解答的基础。

(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树叶缝隙相当于小孔,地面相当于光屏,光屏上能呈接到的是实像;

(2)小孔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

(3)根据表中像距与像高的关系,确定像高;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5)(6)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解答】

(1)大地上圆形的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了倒立的实像;它是由光的直

线传播造成的;

(2)小孔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中的C;

(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解得?=4.8cm;

(4)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色光的缘故;

(5)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月亮是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成的是虚像;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水中的月亮与天上的月亮一样大;

(4)月球距水面为3.84×105k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水中月亮距水面距离等于月球距地球的距离,即s=3.84×105km,远大于水的深度。

故答案为:(1)太阳的实像;直线传播;(2)C;(3)4.8;(4)反射;(5)虚;一样大;(6)大于。

24.【答案】(1)错误;(2)0;(3)7;(4)大于

【解析】略

走进彩色世界教案 Into the colorful world teaching plan

走进彩色世界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8节走进彩色世界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了解光的三基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关于色光混合的实验探究。 体验利用计算机软件了解自然原理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色光合成白光的观念,具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 二、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了解色光的三原色是本节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安排的探究以及讨论等活动都主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进行。 三、教学过程 1.光的色散 以老师和小聪、小明的对话形式展开,讲述了牛顿发现光色散的实验和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介绍了光的色散和光谱的概念。教材可读性强,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先安排学生自己阅读,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色散”的实验。 做好色散实验,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为此,老师可多准备一些三棱镜,让学生观察太阳光的色散,认识光谱,获得对色散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对太阳光谱美的体验。 用棱镜做色散实验时,如果阳光不充足,也可利用投影仪的光,或灯泡的光,效果都比较理想。观察光色散的方法很多,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三棱镜,教学中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生活中也有许多色散的现象,如:雨后天空出现的美丽彩虹,阳光透过养鱼缸在墙上出现彩色光带等,这些例子老师可适时补充。

《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2.了解光的三基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3.在观察分解太阳光、进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的实验中,产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识的欲望与兴趣,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了解色光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 认识色光的混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这些美丽的色彩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知识点认识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 自主阅读教材P85~86,完成1~6题: 1.什么叫做光的色散?色散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__白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白色的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__ 2.什么叫做光谱?色光在光谱上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__色光排列而成的光带;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__ 3.色光的三原色是什么?光的三原色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__红、绿、蓝;彩色电影、彩色电视。__ 知识链接: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4.光的三原色混合成为什么光?__各种色光。__ 5.彩色电视机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光的三基色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D ) A.红、橙、黄B.黄、红、蓝 C.红、黄、绿 D.绿、红、蓝 6.在商店里买布,特别是花布,为了看准颜色,往往把布拿到太阳光下观察,而不是在日光灯下看,这是为什么? __因为太阳的光是白光,颜色最全,而日光灯不全,颜色偏紫__ 三、合作探究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出评定等级,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惑。 2.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惑,并帮助解决疑惑,若不能解决做好标记。 3.组长组织讨论、展示方案,并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四、交流展示

第四章第8节走进彩色世界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了解光的三基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关于色光混合的实验探究。 ?体验利用计算机软件了解自然原理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色光合成白光的观念,具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 二、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了解色光的三原色是本节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安排的探究以及讨论等活动都主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进行。 本节的难点是使学生认识色光的混合。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知识较多,与学生的前概念有可能发生冲突,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指导与讲解的尺度。 二、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两个教学板块:(1)认识光的色散现象。(2)了解光的三原色。这些知识属于一般性了解。 1.光的色散 本节内容以老师和小聪、小明的对话形式展开,讲述了牛顿发现光色散的实验和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介绍了光的色散和光谱的概念。教材可读性强,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先安排学生自己阅读,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色散”的实验。 做好色散实验,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为此,老师可多准备一些三棱镜,让学生观察太阳光的色散,认识光谱,获得对色散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对太阳光谱美的体验。 用棱镜做色散实验时,如果阳光不充足,也可利用投影仪的光,或灯泡的光,效果都比较理想。观察光色散的方法很多,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三棱镜,教学中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生活中也有许多色散的现象,如:雨后天空出现的美丽彩虹,阳光透过养鱼缸在墙上出现彩色光带等,这些例子老师可适时补充。 关于教材中图4-8-2所示色光合成白的实验,不要求演示,只是作为物理学史简单介绍即可。 介绍光谱,可简单介绍“光谱是人类获得遥远天体信息及原子内部信息的主要途径”的一些高科技实例(参见资料),展示科学的魅力,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光的三原色。 有关“颜色之谜”的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实验新颖,趣味性强。应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自主愉快地学习,在动手中认识科学概念。可以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学生会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教材图4-8-7展示的就是这种情景。在此基础上,介绍色光的三原色,有利于学生理解。

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 一、知识回顾: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近视眼应配戴透镜,远视眼应配戴透镜。 二、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2、了解光的三原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三、阅读自学导航:(一)阅读p84~p87 1、白光分散成的光,各种颜色的光混合,就一定变成光。 2、白光被三棱镜分解成、、、、、、多 种色光。这种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这些色光排列成 的光带叫。 3、色光的三原色、、,调整它们的强弱,就可以组成你想 要的任何色彩。 4、三原色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5、用放大镜看过彩色电视机的屏幕,里面都是三种、、颜色 6、颜料的三原色是、、。 7、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蓝色玻璃只透 过,红色玻璃只透过。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 决定的,红色衣服只反射,黄纸只反射,黑色物体把各种色光 都全部,没有光反射到眼中,所以是色,白色物体把各种色光 被全部,又混合成光,所以白纸是色。 四、自我诊断: 1、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 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的光又可以通过三棱镜混合成一束光。 2、戴蓝色墨镜,在阳光下看红色物体,将呈现的颜色是() A蓝色 B 红色 C黑色 D绿色 3、白纸上写黑字,在红光照射下() A纸呈红色,字呈黑色 B 纸呈红色,字呈红色 C纸呈白色,字呈红色 D 纸呈白色,字呈白色 4、在聚光灯上分别蒙有红绿两种颜色的透明胶布,当聚光灯射出相同强度

的光时,相互交叉的部分呈现() A红色 B绿色 C 蓝色 D黄色 五、开拓视野: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世界里,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很少,植 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花,只是偏紫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有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花很少。 回答: 1、红花反射颜色的光,吸收颜色的光。 2、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不同”,红光热效应较,蓝光热效应较。(选填“强”或“弱”)

8.走进彩色世界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2.了解光的三基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关于色光混合的实验探究。 2.体验利用计算机软件了解自然原理的探究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色光合成白光的观念,具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2.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2.了解光的三原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大自然中,随时都在欣赏着各种颜色。那绿绿的树、青青的山、万紫千红的鲜花、蔚蓝色的天空和金黄色的太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你想过吗?这些绚丽的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远古时代,人类就不断地看到雨后 教学活动

本节分为两个教学板块:(1)光的色散;(2)光的三原色。 一、光的色散 以老师和小聪、小明的对话形式展开,讲述了牛顿发现光色散的实验和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介绍了光的色散和光谱的概念。教材可读性强,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先安排学生自己阅读,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色散”的实验。 做好色散实验,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为此,老师可多准备一些三棱镜,让学生观察太阳光的色散,认识光谱,获得对色散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对太阳光谱美的体验。 用棱镜做色散实验时,如果阳光不充足,也可利用投影仪的光,或灯泡的光,效果都比较理想。观察光色散的方法很多,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三棱镜,教学中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生活中也有许多色散的现象,如:雨后天空出现的美丽彩虹,阳光透过养鱼缸在墙上出现彩色光带等,这些例子老师可适时补充。 关于课本P85图4-8-2所示色光合成白的实验,不要求演示,只是作为物理学史简单介绍即可。 介绍光谱,可简单介绍“光谱是人类获得遥远天体信息及原子内部信息的主要途径”的一些高科技实例,展示科学的魅力,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光的三原色。 有关“颜色之谜”的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实验新颖,趣味性强。应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自主愉快地学习,在动手中认识科学概念。可以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学生会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课本P87图4-8-7展示的就是这种情景。在此基础上,介绍色光的三原色,有利于学生理解。 教学中,不要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图示(课本P86图4-8-6),而应让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去认识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实验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到微机室用计算机来定量探究色光混合的规律,认识白、黑、灰和各种色光的三原色比例。具体操作如下:启动计算机,按以下程序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颜色→编辑颜色→自定义颜色。 在画图程序调色板上,有红(R)、绿(G)、蓝(U)三个表示光强弱的数据块,能在0~255范围内变化。调节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强度,都达到255,在颜色/纯色板中,观察三原色光混合后的颜色是白色。调节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强度都到0,观察三原色光混合后的颜色是黑色。调节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强度,能观察到任意颜色。 这个实验不要求掌握,如果课上时间较紧张,也可在课下作安排。如果没有计算机,也可以通过彩色陀螺来认识色光的合成。

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2.了解光的三基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3.在观察分解太阳光、进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的实验中,产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识的欲望与兴趣,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 ———————— 行为提示: 1.情景引入新课 2.解读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 光的色散本质上是利用各种色光在玻璃或水中折射程度不同来分散各种色光的。如彩虹就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色散形成的。 易错点: 白光不是单色光,是复色光。 知识链接: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而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多媒体展示图片:生活中的色彩。

导入语: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这些美丽的色彩吗?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认识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 自主阅读教材P85~86,完成1~6题: 1.什么叫做光的色散?色散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__白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白色的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__ 2.什么叫做光谱?色光在光谱上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__色光排列而成的光带;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__ 3.色光的三原色是什么?光的三原色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__红、绿、蓝;彩色电影、彩色电视。__

知识链接: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4.光的三原色混合成为什么光?__各种色光。__ 5.彩色电视机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光的三基色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D ) A.红、橙、黄B.黄、红、蓝 C.红、黄、绿 D.绿、红、蓝 6.在商店里买布,特别是花布,为了看准颜色,往往把布拿到太阳光下观察,而不是在日光灯下看,这是为什么? __因为太阳的光是白光,颜色最全,而日光灯不全,颜色偏紫__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出评定等级,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惑。 2.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惑,并帮助解决疑惑,若不能解决做好标记。 3.组长组织讨论、展示方案,并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km/s C.白光是单色光 D.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2.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光的反射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平面镜成像特点 D.光的色散现象 3. (2015?泰宁县模拟)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紫 D.红、黄、绿 4.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紫光 5. 世博会中国馆的外观是漂亮的中国红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看到红色的柱子,是因为柱子吸收了红光 B.从各个角度能看到红色的柱子是镜面反射现象 C.晚上用绿光照射柱子时,柱子呈现黑色 D.晚上用各种颜色的光照射柱子时,柱子能呈现各种颜色 6.“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光的() A.色散 B.直线传播 C.漫反射 D.镜面反射 二、填空 7.将白光分解为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 8.(2015?昌平区一模)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组成的。 9. 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一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阳光发生了,说明了阳光单色光(填“是”或“不是”)。

10.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种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 11. 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多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如图是色光的三原色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是色,区域“2”应是色。 12.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后成色。 13. 如图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在光屏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则最下面的为光。 三、实验探究 14. 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1)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2)紫色发光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某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倒立实像.若在原位置换上一个红色发光物体,则通过此透镜所成的像是 A.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实像 B.放大倒立的实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D.放大倒立的虚像 15.(2016?河南模拟)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

第四章第8节走进彩色世界 教学设计: 设计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 (3)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教学难点: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的不同。 教具准备:电教课件三棱镜 教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得出初步结论,并进一步总结结论。同时运用“竟赛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 学法: 本节教学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利用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去寻求知识,从而渗透研究方法,发展学生对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挖掘其本质。 教学程序设计 4、设计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创设“探究”性的学习的意境, 浮现思想教育的切入点,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5、教学环节 (一)引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太阳光和我们息息相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太阳光有关的光的色散。 (2)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比较哪组表现的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 ⑴光的色散 ①提问:师: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②实验: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同学们细心观察。 ③展示课件:解说:一间暗室,有一束太阳光线从窄缝射进来,照到 屏幕上。 师:这属于什么光现象?(复习前边的知识) 生:光的直线传播 师: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什么颜色?(出示课件,同时放大光谱)(生:红、

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2.了解光的三原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关于色光混合的实验探究过程。 2.体验利用计算机软件了解自然原理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色光合成白光的观念,具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2.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 重点:让学生了解色光的三原色是本节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安排的探究以及讨论等活动都主要围绕这一重点 进行。 难点:使学生认识色光的混合。 一、激趣引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上美丽多彩的礼花场景以及“雨后彩虹”等漂亮的画 面。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光的部分知识,那么大家今天能够提出有关光的什么问题作为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呢? 学生可能的发现或提出的问题: (1)颜色是怎么回事? (2)同样是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消失呢? 根据学生提问的情况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生动有趣,教学开头要设计一些漂亮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彩色画面,让学生提出有关光学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颜色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光的色散 学生猜想:太阳光由几种颜色组成? 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学教材开头的故事,了解牛顿发现色光合成白光的过程。 实验探究: 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方案三:将水含于口中,对着太阳光喷成雾状,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彩虹。 方案四:透过喷泉喷洒的雾状小水珠,也可以观察到彩虹。 说明:若天气不好,也可以用投影仪的光源替代太阳光。

《第8节走进彩色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彩色世界,是在学生学习完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来学习和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经常见到各种颜色,而对彩虹之类的现象也在雨后经常看到,但不知是怎样形成的,对其成因较难理解,所以本节将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光的色散现象等,体会三原色组合应用,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收集和查找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白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 难点:认识色光的混合 五、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动手乐趣,给学生足够的感性认识,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对于不可见光和物体的颜色,可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或者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课堂上再与同学之间交流,教师也适当补充,尽量使学生获得大量真实信息。 六、教学方法:演示和探究实验法、研究性学习法、讲授法。 七、仪器材料:三棱镜、多媒体、塑料瓶、强光手电筒、单色光光源、手指灯等。

请同学们借助网络查询 1、不发光物体,如何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呢? 2、可见光之外还有没有光的存在?若存在,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应用? 3、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为什么不同?

4.8走进彩色世界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2.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如图所示,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光的() A.直线传播B.漫反射 C.镜面反射D.色散 3.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七色光的排列没有固定顺序 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C.红光呈现在最上面 D.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4.如图所示为日晕的景象,在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通过小冰晶后,分解成七种色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晕”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太阳光通过小冰晶后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C.“光晕”的形成跟彩虹的形成不同 D.太阳光通过小冰晶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5.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小壮同学看到了盛开的鲜艳红花,这是因为链接例4方法指导() A.红花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D.红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6.如图所示,在花展上,小壮同学用带红色滤光镜(红色玻璃)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黄花的一盆花拍照,照片上花卉的颜色是() A.绿叶黄花 B.黑叶红花 C.黑叶黑花 D.红叶红花 二、填空题 7.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只有用________(选填“白”或“黑”)色光屏,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图中射到光屏上光束的________(选填“上”或“下”)侧是红光。 8.如图所示为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的区域2应标________色;若区域2的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2,则v1________(选填“>”“<”或“=”)v2。

4.8《走进彩色世界》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八年级4班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谈到,牛顿让白光透过三棱被分解为彩色光束,再透过三棱镜重新合成白光。这个地方可引导同学思考,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重新通过三棱镜也会合成白光,而且更容易理解。教材中谈到计算机中,“调色板”里面只有红、绿、蓝三种颜色,可以组合出想要的色彩,显得比较突兀。此时可让同学们先观察屏幕画面,如果发现所有色彩都红、绿、蓝三色组成,再进一步探究,可能效果更佳。 本节教材目前为涉及物体颜色相关知识,但再教学参考中作为补充知识,而且考虑物体颜色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将此知识设计到本堂课中。 研究物体的颜色时,从学生的认识中,如果老师不给出明显提示,学生很难想到物体的颜色要分为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两种进行研究。所以本知识点设计思路为,先不提及要分为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因为在学生的认识中,我们所指的物体颜色,应该是不透明物体。然后,可以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发现原来还有透明物体的颜色。再研究二者的区别。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光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具备学习本节知识主要涉及的“光的折射现象”,“看到发光物体和不发光物体”的原因等支撑知识,对本节课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本节内容教学形式丰富,实验现象、游戏过程等较为“神奇”,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提升。当然,对于分析物体颜色部分知识来讲,对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当然也符合我校学习迎难而上的惯例,相信同学们都能很好的学习和理解本节知识。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探究物体的颜色。 2、能力目标 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思维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走进彩色世界》 八年级的学生对颜色认识非常的熟悉,但对物体颜色的形成的原理还不是特别的清楚。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3)知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光色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的主要方法。 (2)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科学家的生前故事的学习,感染科学巨人们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树立为真理、为人民而服务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光的色散。 【教学难点】 透明物体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反射的光决定的。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 一、引入 我们的世界五彩斑斓、多姿多彩,设想一下要是没有五颜六色的光,我们的世界将会成

为什么样子?课件展示,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 对于常人来说,光有五颜六色,而且还能发生折射和反射等现象,那么请大家思考,白色的光照在三棱镜上,折射光线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新课讲授 1、光的色散 将三棱镜对着白光灯管,看到灯管不再是洁白无暇的了,而是呈现出多彩的光芒。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发生? 解释现象:白色的光经过了三棱镜的折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面的光从一侧到另一侧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就叫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发现的,牛顿一生有很多贡献,他的成功伴随着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牛顿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母亲每天都要派他去集市上卖农产品,不过牛顿天生热爱学习,就悄悄地躲在树丛后面看书,舅舅发现以后,被牛顿执着的学习精神打动,终于同意让他进入学校学习。牛顿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了改变世界的科学巨人,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解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分析: 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折射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因此,有时我们能看见太阳光和小水珠建造起的——彩虹。 2、光的三原色 提问:要是让你组织一场晚会,为了达到色彩缤纷的效果,你会用到几种颜色的灯光? 科学家从阳光经过色散后得到的其中色光中找出了三种色光,并且由这三种色光的混合,可以得到其他所有颜色的光,这三种色光的颜色分别是红、绿、蓝,它们叫做“光的三原色”。色光的混合规律见下图: 回家后思考:用一个放大镜观察电视机的屏幕,会发现屏幕是由很多组微小的亮点组成,观察一下,每一组亮点都是由哪几种颜色的亮点组成的? 3、物体的颜色 (1)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 色光的混合 白色的阳光照射在同学们的身上,为什么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确看到五彩斑斓的色光?

《8.走进彩色世界》习题 一、选择题 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 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2、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 A、红橙黄 B、红绿蓝 C、黄红蓝 D、红白蓝 3、下面是色光的混合,混合后的颜色正确的是() A、红色和绿色混合,得到靛色 B、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黄色 C、绿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 D、黑色、绿色和兰色混合,得到白色 4、透过蓝色的透光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观察黄色物体,呈现绿色 B、观察白色物体,呈现蓝色 C、观察红色物体,呈现红色 D、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都呈现蓝色 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月亮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6、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7、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8、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黄、绿、蓝 9、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中,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大气层吸收掉了 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中,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都被反射回去了 C、空中漂浮着大量的微小物或小水滴,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太阳光遇到这些微小物或小水滴发生散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等色光散射较小穿过了大气层,而蓝光散射较大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8走进彩色世界练习 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情境中,利用红外线工作的仪器是() A. 验钞机 B. B超检查 C. 电视机遥控器 D. 超声测速器 2.彩虹是由于太阳光通过空气中的水滴时发生多次折射和反射后形成的气象奇观,这 一现象也可以说明太阳光并不是单纯颜色的光,它是由哪七种色光组成的,依次排序是() A. 红、黄、橙、绿、蓝、靛、紫 B. 红、橙、黄、绿、蓝、靛、紫 C. 红、橙、黄、蓝、绿、靛、紫 D. 红、橙、黄、绿、靛、蓝、紫 3.某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 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B.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早晨人们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太阳光色散了,故看到的太阳是不真实的 B. 彩虹形成时空气中的水珠形同于三棱镜

C. “海市蜃楼”的形成与光的混合有关 D. 颜料的三原色就是色光的三原色 5.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 白色光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 B. 不可见光是人们假想的光,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C.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 红色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 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合理的是() A. 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 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D.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进行遥控 8.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白光只有通过玻璃棱镜后,才会发生光的色散 B. 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 光的色散现象中,光屏上位于上面的总是红光 D. 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也会发生色散 9.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扬州市的著名景观“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 光在空气中传播方向一定不发生改变 C. 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 一束光与镜面成30o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o

《走进彩色世界》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张大丰 八年级的学生对颜色认识非常的熟悉,但对物体颜色的形成的原理还不是特别的清楚。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3)知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光色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的主要方法。 (2)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科学家的生前故事的学习,感染科学巨人们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树立为真理、为人民而服务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光的色散。 【教学难点】 透明物体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反射的光决定 的。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 一、引入 我们的世界五彩斑斓、多姿多彩,设想一下要是没有五颜六色的光,我们的世界将会成 为什么样子?课件展示,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 对于常人来说,光有五颜六色,而且还能发生折射和反射等现象,那么请大家思考,白 色的光照在三棱镜上,折射光线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新课讲授 1、光的色散 将三棱镜对着白光灯管,看到灯管不再是洁白无暇的了,而是呈现出多彩的光芒。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发生? 解释现象:白色的光经过了三棱镜的折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在白 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面的光从一侧到另一侧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 紫。这种现象就叫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发现的,牛顿一生有很多贡献,他的成 功伴随着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牛顿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母亲每天都要派他 去集市上卖农产品,不过牛顿天生热爱学习,就悄悄地躲在树丛后面看书,舅舅发现以后, 被牛顿执着的学习精神打动,终于同意让他进入学校学习。牛顿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 终于成为了改变世界的科学巨人,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解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走进彩色世界》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走进彩色世界》 【学习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了解色散现象,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二、选择性目标 了解物体的颜色 【课前助学环节】 通过课前助学单的三个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查阅资料,创设物理场景、巩固已学知识、自学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课前任务1:提供四个星球的黑白简笔画图案及英文名称,让学生查阅资 料并用彩色画笔为它们着色。 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确定星球的中文名并用彩色画笔着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星球中英文名称的对比以及对英文原意的了 解,让学生认识到颜色和星球命名之间的联系。本环节完成难度小,通 过巧设悬念留白,让学生既自己完成了本节课的引入情景的创设,也激 发了学生探究本节课知识的兴趣。 二、课前任务2:完成玻璃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光路图

设计目的:通过复习回顾已学知识点,为本节课的问题讨论做铺垫。三、课前任务3:自学教材了解本节课基础目标的基本概念 设计目的:提前自学完成基础目标知识点,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 【课中学习环节】 一、激趣引入: 1、展示课前助学单任务1,情景引入。 2、交流讨论课前助学单任务3,展示课前自学成果 3、播放微课视频,了解本节知识相关物理学史。 设计目的:通过课前助学单的展示交流,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一)光的色散 活动1:光的色散 观察现象: 讨论1: (1)为什么白光透过三棱镜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色散现象,而用普通的玻璃不能观察到? (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彩虹的产生原理

设计目的:创新实验,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强光手电、A4打印纸、三棱镜,让学生自己动手感悟光的色散这一经典物理实验,结合课前助学单任务2和实验现象设问讨论,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光的色散这一知识点。 (二)彩色的世界 活动2:物体的颜色 观察现象: (1)白光照射有色不透明物体你看到了什么? (2)白光照射有色透明物体你看到了什么? 讨论2: (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的色光决定的。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的色光决定的。 设计目的:创新实验,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强光手电、A4打印纸、彩色卡纸,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物体的颜色,通过实验现象自主突破相关难点,通过现场实验,验证讨论环节的猜想。 三、光的三原色 活动3:彩色的影子 观察现象: 讨论3:为什么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可以制造出彩色的影子? 设计目的:通过演示实验与阅读教材相结合,完成基础性目标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