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1导学案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1导学案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1导学案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1导学案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一、原子的结构:

归纳: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产生三种不同现象的原因:

(1)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

(2)少数α粒子的会改变原来的方向而发生偏转。

(3)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知识梳理一】

1.原子的构成:

(一个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不显电性)

(一个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核外的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两者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电性。原子核同整个原子比较所占的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上,核外电子质量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电子在原子内很大的空间里围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2. = = (在原子中)

【活动天地2-3】

所获得的信息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2);

(3);(4)。

分子原子

相同点

不同点

联系

【反馈练习一】

1.原子是由()构成的

A.质子和中子

B.质子和电子

C.原子核和电子

D. 中子和电子

2.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

A.体积大小不同

B.质量不同

C.分子能独立存在,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二、相对原子质量

【知识梳理二】

1.相对原子质量:以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同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 + .

【反馈练习二】

1.已知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10-26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列式计算)

2.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

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③”处应填()

A.291 B.174 C.117 D.57

【课堂检测】

1.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5

B.49

C.66

D.164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教案-新版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以及原子质量的计算。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3、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乐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原子质量计算。 2、教学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3、[教学过程] 一、原子的构成 1.提问:(1)什么是分子、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1)猜想:原子不能分。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

19世纪末前的科学家,如道尔顿。当时人们都认为原子不可分 其实,原子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实心的球体,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 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原子结构模型图 (2)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想一想原子弹的爆炸? 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科学研究还发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表1)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主备人:冯兴洲编制时间:9 月22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2、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去探究客观规律; 情感目标: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学习重点、难点】:认识原子的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创设情景]先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 然后教师简要结合国际形势“印巴核竞争”,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 的象征……继而“问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再现】:贰佰多年前,道尔顿提出,当时人们很是认同他的说 法;时光飞逝,到了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带电的;他认为原子虽小但仍然可分,并提出了“西瓜学说”,西瓜子好比,瓜肉好比;日月如梭,1911年卢瑟福通过实验否定了汤姆森的说法,那么他认为原子是什么样的呢?[引导探究]:用投影出示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史料图片及文字说明,并提出新问题: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 1、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簿而不改变原来的方向,这说明 2、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这说明 3、极个别的又被反弹回来,说明 [活动探究]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原子的结构有了更新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44页,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呢? [交流讨论]: 1:原子是由和两个部分构成。 2:原子核是由和两个部分构成。 3:原子是由、、三种微粒构成的。 4:其中带正电的有;带负电的有;不带电的有。 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子虽然由一些带电的微粒构成,但它并不显电性,我的理由是……【交流讨论】:根据原子中各种微粒的带电情况,“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有何数量关系? [课堂小结]:小组交流“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什么? 【课堂检测】 1、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C.电子是原子的构成部分 D.原子中的正电荷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2、关于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内容,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内

原子的构成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 原子的构成复习学案 主备人:曹洪芝 序号: 【知识梳理】: 一、原子的构成: (一)卢瑟福实验: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1)大多数 ; ; (2)少数 ; ; (3)极少数 ; ; 1、概念:_________ ___中的最小粒子。 ①质量和体积都__ _ ②不断____ (二)原子 2、基本性质: ③有______ ④相互间存在______ ________ ______ (带正电,) 3、构成 (_____ ) ______ (不带电,氢原子中没有) ______ (带负电) (三)在原子中,质子数= = 。 (四)为什么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跟踪练习一】: 1、 “卢瑟福实验”实验不能.. 获得的结论是( ) A .原子核质量较大 B .原子核体积很小 C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D .原子核带正电荷 2、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电子 C .中子、电子 D .质子、中子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成 B 、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C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质子111各,中子161各,则 核外电子数是( ) A 、111 B 、272 C 、50 D 、161 二、原子中的电子: 1、电子的分层排布: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 能量低的离核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 。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是 ,它有 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3、最外层电子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由 电子数决定的! (2)稳定结构: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时(氦元素为2个)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这样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概念:带电的___________。 原子失电子形成______离子(带______电):核电荷数______核外电子数 形成 原子得电子形成______离子(带_______电):核电荷数____核外电子数 4、离子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构成的物质 如________、_________等 【跟踪练习二】: 1、原子结构中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电子层数 B 、质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中子数 2、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 B . C . D . 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4、如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是11 B 、最外层电子数为1 C 、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核外电子总数为10 5) A 、、

32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2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 从原子结构模型、理论的发展历程中,让学生体验假说、模型、实验等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的结构; 2.知道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依据现象分析本质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原子的结构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过程】

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结构的发现 2知道原子的结构 【情境导入】 1945年7月16日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

呢? 二.自主探究:了解原子的结构 问题1:从资料上看原子结构的发现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阶段的核心观点和探究方法。

过渡:那么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又是如何认识原子结构的呢? 【阅读】教材第5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描述原子的构成,充分想象原子的空间结构。 原子的构成 厂| ____ (带一个单位的_____ ) 原子三(带—电)[ _________ (不带电) (____) L_________ (带一个单位的___________ ) 2 .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归纳:原子中 核电荷数= __________ 数= _________ 数 3.小组合作: 根据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你能找出哪些规律? 思考讨论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资料上的几位科学家的原子结构理论有哪些不足?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 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1.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典型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过程 方法1.通过想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通过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Nacl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1.通过张青莲教授的史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结构特点,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离子符号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原子的构成,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这节课要继续想象并探索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教师讲述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 【问题1】根据内容描述,画出原子的构成。 运用教材图3-9,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原子的构成”有关知识。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画出原子的构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问题2】根据论文描述,你认为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引入新课】那么原子核外的电子到底是如何运动的呢?我们一起看看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学生猜想,并发表意见:围绕一个中心运动,不会离开原子; 好像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运动速度特别快……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 环节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阅读】阅读教材P54第1-2自然段和图3-10,并提炼出核心内容。阅读教材,完成阅读作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讲解】 原子核与原子的相对大小关系。 以氧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为例讲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并讲解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层的划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基本规则。倾听,理解:原子核很小,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一个很大的空间作高速运动。 倾听,理解核心内容:能量较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较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从里到外,依次记作层、第二层……第七层,分别用、L、、N、o、P、Q七个符号表示。倾听,理解,记录。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 【讲述】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简明、方便的表示核外

《原子的构成》教案

原子的构成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⒈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⒉知道同位素概念。 过程方法: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自己提出问题、并自主地跟同学交流、自己完成讨论结果的方法,教师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地总结出规律。 情感态度: 让学生充分体验交流讨论、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有关知识的同时又体验自己学习后获得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设计: 展示图片: 原子结构图 引入新课: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这三种粒子的质量大小、带电荷情况等方面有什么差异?请同学们运用教材表1-8中的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 阅读表1-8,比较三种粒子的质量大小、带电荷情况。有同学会问:什么是相对质量? 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 原子核 质子中子 电性和电量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31相对质量1/1836 1.007 1.008 (2)归纳总结 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

(3)填写下表: 原子质子 数(Z)中子数 (N) 质子数+中 子数(A) 相对原 子质量 F 10 18.998 Na 12 22.989 Al 14 26.982 交流讨论: ⑴若用X表示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的质量数,用A Z X表示图中的原子组成分别为: ⑵质量数的概念:。 (3)电性关系: ⑷质量关系 整理归纳: ⒈原子的构成是本节重点,我们需要掌握的关系式: ⑴A Z X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A Z X q p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A:质量数; Z:质子数; q:原子个数; p:电荷数。 ⑵电性关系: 原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Z)=核内电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Z)=核内电子数—电荷数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原子是___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在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微粒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微粒的带电性质 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 (2)1/1 836 1 1 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答案: (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 4.1 200多年前,_________提出了“没有人能够将_________再分”的论断。1897年_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_。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_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原子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答案:道尔顿原子汤姆生电子卢瑟福原子核核外电子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3 .2 原子的结构 第二课时教案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3、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2、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构成(一)学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构成(一) 【我想学】—知识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 2. 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我要学】—探究突破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注意:1.电中性的粒子有 . . 。 2.氢原子的中子数为 。 【我乐学】—训练内化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中子数为72。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72 B.19 C.53 D.125 4.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5.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它们不相同的是( ),相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质子数 C.原子质量 D.中子数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想一想]1.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如何分层排布呢? 2.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时每一层排多少个电子呢?应遵循什么规律? [填一填]1.迄今已发现的原子核外电子至少 层,最多 层,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 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 个)。 2.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具有 个电子(最外层为第1层,如氦原子则具有 个电子)。 3.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如下图表示Mg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箭头所指表示什么意思?

12 Mg 【我乐学】—训练内化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 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⑤ D.③⑥ 2.在原子的原子核里,质子数等于 ( )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中子数 3.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考古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的含量来推测古生物的年代。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核外有8个电子 B.其核内有6个中子 C.核电荷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4.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 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5.下图为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弧线表示,10表 +1028 示,2,8表示。 【我好学】——反思体会 1.我的收获:。 2.我还存在的问题:。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原子的结构 (1)卢瑟福推测原子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电子在______外“很大”的空间内运动。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构成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______,都比电子的质量______,因此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______上。 (2)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方便简明地表示______。在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①圆圈表示______,②圈内的数字表示______,③弧线表示______,④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______。 (3)在原子中,______=______=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个______原子的实际质量的______作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原子的______,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其计算公式为:相对原子质量=______,其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相对原子质量还近似的等于______之和。 3.离子 在化学反应中,有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带______电荷的______,如多数______ 原子;有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变成带______电荷的______,如许多______原子,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是______的。有的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如______ 的原子。 4.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______。 m,则实际质量为g n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g ______。若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核内中子数为N,其核外电子数是______。6.已知溴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全章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离子;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 学习活动设计: 【回忆再现】 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 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2.翡翠的主要成份是硬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翡翠是一种纯净物 B.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硬玉含有10个原子 D.翡翠由钠、铝、硅、氧四种元素构成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2MnO 4 2-: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 B.维生素C(C 6H 8 O 6 ):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含20个原子 C.Ar:可表示1个氩分子由1个氩原子构成 D.2O:表示2个氧原子 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假药案件,造成了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而该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假药的原料即来自于江苏 泰兴化工总厂的假“丙二醇”。其真丙二醇的化学式为C 3H 8 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 B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是76 C.丙二醇充分燃烧的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D.丙二醇分子中含有13种元素6.下列化学符号与名称相符合的是【】 A.氧元素O 2 B.氯离子C1-C.碳酸钠NaCO 3 D.金AU 7.化合物MCl 2 中,M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可能为【】A.1 B.10 C.11 D.12 8.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种元素。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021年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学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学案新人教版 一、学习准备 1.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水分子破裂成________和_________,每两个氢_______构成一个氢_______,每两个_________构成一个____________,大量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别构成了氢气和氧气。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画出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认识原子内部结构 1、认识电子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带电荷,它的质量很。从而证明了原子是可分的。 2、卢瑟福α粒子实验现象解释:温馨提示:α粒子带正电、质量较大 ........;金箔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1)大多数 ..金箔而不改变方向,说明原子是否为实心球体? ...α粒子能够穿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极少数 ....,说明原子构成是否像乒乓球一样,内部完...α粒子被反弹回来 全是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数带正电 ..,说明什么问题? ...的α粒子发生了偏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小结】原子中心有,体积,质量,带电。原子中带负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原子核的结构 1、感知原子核的小 观察图片:原子的构成示意图,从图片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原子核能否再分 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一个______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________不带电。一个_______的质量相当于一个______质量的1/1836。________和________的质量大约相等,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上。 活动三:探究原子中各粒子数量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学案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学习重难点】重点:原子的组成 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但原子 。由此可得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二、自主学习指导:知识点一:原子的结构 1、英国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他意识到,________是所有物质的原子共有的粒子。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提出了原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________在________外一个“很大”的空间里运动。 2、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的体积________,既是这样原子核仍是可以再分的。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因此原子核带________,其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________。不同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________,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 3、原子(不显电性) 思考: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分类 有的物质是由____微粒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微粒构成的。注意分子、原子在图示上的区别。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 氢气 氧气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____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荷) ______(______电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荷)

3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学案 2

-2 原子的构成 【我思我学】 1、想一想:①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定义的?它和原子的质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核外电子的运动具有什么特征?不同电子层是怎样形成的呢? ③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和核内质子数有什么关系? 2、试一试:①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2.657×10-26千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 1.993×10-26千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的总和。H2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③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④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氢的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 B、氢原子必然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氢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电子 D、氢原子中必须有一个电子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掌握相关计算。 2、知道:离子与原子之间是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的,并注意电荷数与得失电子数的关系。能以食盐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3、学会: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并记住下列离子符号(H+、OH-、Cl-、Na+、Ca2+、Mg2+、SO42-、CO32-)。 二、方法指引: 1、你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吗?如何应用呢?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一”符号为“1”,通常省略不写。由于在原子的结构中,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约相等,而电子的质量很小,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可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原子的质量约等于质子和中子质量之和。因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近似等于碳12原子质量的1/12,则一个质子或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为1。故根据原子相对质量的定义可得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因为任何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12的原子质量的相比较可得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的构成教案7

原子的构成 教案 A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培养学生善于想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体验思考讨论的探究学习的历程,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原子的构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点评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景] 先播放1964年10 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然后教师简要结合国际形势“印巴核竞争”,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继而“问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 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二、新课启导 ⒈原子的构成 [猜 想] 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 [交流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小球。 学生2:原子像一个乒乓球。 学生3:像我们家的樱桃。…… [点拨转入]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 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子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 [问题激疑]那么原子究竟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 [引导探究] 教师播放flash 动画:(动画部分内容: 居于中心的一个运动着的“球体”,几个“微粒”围绕“球体”在运动) 从形象生动的 图片资料和国际形势入手,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感到兴奋,探究之欲油然而生。 以讨论探究问题入手,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大学生的参与面,暴露了学生的原始思维。 教师的点拨及时,使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误差,学生惊讶,求知的欲望高涨,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氛围。 切入正题及时!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变抽象为具 体,变微观为宏观,纠正了学生思维上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教案(第二课时)

第三节认识原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重点、难点 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系统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原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第二课时为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在上一节课对原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的认识,知道原子很小,由此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原子和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在讲授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可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简单计算让学生加深理解。 在小结时,重点应放在分子、原子的比较上。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一般不会感到很难,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相对和绝对之间如何转化,掌握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相对原子质量法(原子的质量非常小,用通常的质量单位来度量不方便,建立一个更小的单位——碳单位来度量,使得原子质量的数值更接近平常数值的大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微观物质世界的能力。 ●教学流程设计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如何表示原子的质量? 教师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 学生练习———————————巩固相对原子只哦量的意义和计算对全节进行总结巩固———————————掌握分子、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教师]1.什么是原子?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2.原子有哪些性质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设问】我们已经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呢? 【讲述】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 [学生]体会原子的质量很小,猜想能否换一种表示方法。 [教师]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麦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应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三、相对原子质量 【投影】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深对原子的真实质量,加深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教师]相对原子是原子质量的真实质量吗? 【讲解并投影】注意: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SI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一般不写出)。 [学生]领悟相对原子质量,加深对相对质量的理解. [教师]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吗? [讲解并投影]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SI 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一般不写出)。 [学生]领悟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真实质量的区别。 [教师]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相对原子质量可从书后附录Ⅲ中查到。 [学生]阅读书后附录Ⅲ:相对原子质量表,知道如何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师]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定了铟、锑、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1995年精确测定了和的相对原子质量,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

2.3原子的构成 第一课时 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原子结构发展史,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形成化学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同时培养严 禁的科学态度。 3、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意义。 课前巩固: 1、以水为例说出一条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各举一个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例子?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自主学习: 一、原子结构发现历程 1、道尔顿的原子模型,汤姆森发现原子中有更小的粒子,是_______其原子模型图为。 现象结论 ①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 运动方向 ②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 (1)原子是由和构成的。 (2)在原子中质量最小的微粒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2、查课本p38,完成下图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碳7 碳8 氧8 8 钠11 11

铁26 26 30 发现规律: (1)核电荷数= (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氢原子中子; (4)不同类的原子的不同;(5)质子数不一定等于。 练习: 1、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决定与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3、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4 B.58 C.82 D.140 三、核外电子的运动 1·、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圆圈表示、圆圈内的数字表示②弧线表示,氮原子有个电子层; 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氮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④第一层上电子的能量比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2、右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质子数为,有个电子层, 核外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为。 3、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排布 第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第二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最外层不超过个。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或多于个,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个。 课堂检测: 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中,找到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有。 (2)、带正电荷的粒子有。 (3)、带负电荷的粒子有。 (4)、不显电性的粒子有。 (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有。 2、下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完成填空: X = ,a= ,b=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其原子符号 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难点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分层、结构示意图,不同元素的规律) 教学方法 示范讲解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的构成,知道了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内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数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我们又知道了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探究新知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板书]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读图并计算】再次读图3-9并计算原子半径大约是原子核半径的多少倍?

【抽生回答】原子核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 【讲解】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计算就会得出原子核的体积就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假设一个原子有一座一百多层的摩天大厦那么大,那么原子核就相等于楼体中间的一个小小的门把。如果把原子比做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可见原子核比整个原子小得多。所以,相对来说,原子里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绕核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作高速运动。 【视频】电子绕核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作高速运动。 【过渡】那么,电子在核外的运动有什么特点?会不会碰着呢?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呢?是不是象行星绕太阳那样旋转呢? [回答]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是有规律的。 【讲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它不象行星围绕 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 现在发现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离核越近能量越低。最外层 电子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 [讲解]展示PPT中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进行分析讲解。 【过渡】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什么意义?请看图3-11 【讲解】小圈及小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 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过渡]我们知道了原子核外电子是在一定的轨道中绕着原子核运动的,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几种特殊元素的原子结构。看看他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板书]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 [提问]同学都知道哪些稀有气体元素呀? [回答]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鼓励]很好,回答正确。 [过渡]通过PPT展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 [提问]从刚刚我们看到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同学们觉得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哪些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给学生十分钟时间分组讨论,并点名个别同学起来回答。 [讲解]稀有气体元素电子结构的特点是:最外层电子数8个(氦2个)达到稳定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