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有关三角形及其概念经典习题

有关三角形及其概念经典习题

有关三角形及其概念经典习题
有关三角形及其概念经典习题

11、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知识精读】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中的几条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

(2)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

(3)三角形的高(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垂心)

3. 三角形的主要性质

(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 补充性质:在?ABC中,D是BC边上任意一点,E是AD上任意一点,则

?=?。

S S S S

????

ABE CDE BDE CAE

A

E

B C

D

三角形是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三角形又是多边形的一种,而且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在几何里,常常把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去研究多边形。实际上对于一些曲线,也可以利用一系列的三角形去逼近它,从而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去研究它们。因此,学好本章知识,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 三角形边角关系、性质的应用

【分类解析】

例1. 锐角三角形ABC 中,∠C =2∠B ,则∠B 的范围是( ) A. 1020?<

分析:

因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所以090?<

又∵∠A 为锐角,()∴=?-+∠∠∠A B C 180为锐角 ∴+>?∠∠B C 90

∴>?390∠B ,即∠B >?30 ∴?<

例2. 选择题: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60°,另两个外角的比为2:3,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分析:由于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其中一个角已知,另两个角的比也知道,因此三个外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进而可求出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60° ∴另两个外角的和等于200° 设这两个外角的度数为2x ,3x ∴+=23200x x 解得:x =40 2803120x x ==, 与80°相邻的内角为100° ∴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应选C

例3. 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

12,求证:∠∠C B <1

2

A

E

B

C F

分析:欲证∠∠C B <

1

2,

可作∠ABC 的平分线BE 交AC 于E ,只要证∠∠C EBC <即可。为与题设AB AC ≤1

2

联系,又作AF//BE 交CB 的延长线于F 。

显然∠EBC =∠F ,只要证∠∠C F <即可。由AF AB AC <≤2可得证。 证明:作∠ABC 的角平分线BE 交AC 于E ,过点A 作AF//BE 交CB 的延长线于F AF BE F EBC FAB ABE //,∠∠,∠∠∴== 又∵BE 平分∠ABC ,∴∠EBC =∠ABE ∴∠F =∠FAB ,∴AB =BF 又∵AB +FB >AF ,即2AB >AF

又∵AB AC AC AF ≤∴>1

2

, ∴>∠∠F C ,又∵∠∠F ABC =1

2

∴<∠∠C B 1

2

例4. 已知:三角形的一边是另一边的两倍。求证:它的最小边在它的周长的

16与1

4

之间。 分析:首先应根据已知条件,运用边的不等关系,找出最小边,然后由周长与边的关系加以证明。

A B

C

a b

c

证明:如图,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其中a c =2, b a c a c >-=,2 ∴>b c

因此,c 是最小边,∴

因此,a b c c c c ++<++23,即c a b c >

++1

6

() ∴++<<++16

1

4()()a b c c a b c 故最小边在周长的16与1

4

之间。

中考点拨:

例1. 选择题:如图是一个任意的五角星,它的五个顶角的和是( ) A. 50

B. 100

C. 180

D. 200

A

B

C

D

E

G F

分析:由于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知识,所以需要我们把问题转化为三角形角的问题。

解: ∠∠∠,∠∠∠C E AGF B D AFG +=+=

∴++++=++=?∠∠∠∠∠∠∠∠A B C E D A A G F

AFG 180 所以选择C

例2. 选择题: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7,则第三边x 的范围是( ) A. 大于2

B. 小于12

C. 大于2小于12

D. 不能确定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应有7575+>>-x ,即122>>x 所以应选C

例3. 已知:P 为边长为1的等边?ABC 内任一点。 求证:

3

2

2<++

E

F

B

C P

证明:过P 点作EF//BC ,分别交AB 于E ,交AC 于F , 则∠AEP =∠ABC =60°

∠∠∠EAP EAF APE <=?∴>?

6060

在?AEP 中,

∠∠,∠∠,∠APE AEP AE AP AFE ACB AEF >∴>==?=?

6060

∴?AEF 是等边三角形 ∴=AF EF

()()() AE AP BE EP BP PF FC PC AE EB EP PE FC AP BP PC

AB EF FC AP BP PC AB AF AC AP BP PC

PB PA PC AB AC >+>+>???

?

?++++>++++>++++>++∴++<+=2 ()∴+>+>+>???

?

?∴++>++=∴>++>

PA PB AB PB PC BC PC PA AC PA PB PC AB BC AC PA PB PC 23232

题型展示:

例1. 已知: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任意一点,E 是AD 上任意一点。求证: (1)∠BEC >∠BAC ; (2)AB +AC >BE +EC 。

A B

C D

E

F

分析:在(1)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即可证出在(2)中,添加一条辅助线,

转化到另一个三角形中,利用边的关系定理即可证出。 证明:(1)∵∠BED 是?ABE 的一个外角, ∴>∠∠BED BAE 同理,∠∠DEC CAE >

∴+>+∠∠∠∠BED DEC BAE CAE 即∠∠BEC BAC > (2)延长BE 交AC 于F 点

AB AF BE EF

EF FC EC

AB AF EF FC BE EF EC

+>++>∴+++>++又

即AB AC BE EC +>+

例2. 求证: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相邻外角的平分线所夹的角等于45°。

已知:如图,在?ABC 中,∠=?∠∠C EAB ABD 90,、是?ABC 的外角,AF 、BF 分别平分∠EAB 及∠ABD 。 求证:∠AFB =45°

A B

C E

D

F

分析:欲证∠AFB =?45,须证∠∠FAB FBA +=?135 ∵AF 、BF 分别平分∠EAB 及∠ABD ∴要转证∠EAB +∠ABD =270°

又∵∠C =90°,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问题得证

证明:∵∠EAB =∠ABC +∠C ∠ABD =∠CAB +∠C

∠ABC +∠C +∠CAB =180°,∠C =90°

∴+=+++=?+?=?∠∠∠∠∠∠EAB ABD ABC C CAB C 18090270 ∵AF 、BF 分别平分∠EAB 及∠ABD ()∴+=

+=??=?∠∠∠∠FAB FBA EAB ABD 121

2

270135 在?ABF 中,()∠∠∠AFB FAB FBA =?-+=?18045

【实战模拟】

1.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8,12+x ,求x 的取值范围。

2. 已知:?ABC 中,AB BC =,D 点在BC 的延长线上,使AD BC =,∠=BCA α,

∠=CAD β,求α和β间的关系为?

A

B

C D

α

β

3. 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P 点,∠=?BPC 134,则∠=BAC ( ) A. 68°

B. 80°

C. 88°

D. 46°

A

B

C P

4. 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BC 边上高,AE 平分∠BAC 。 求证:()∠=

∠-∠EAD C B 1

2

A

B

C

D E

5. 求证: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平分线所成的角等于第三个外角的一半。

【试题答案】

1. 分析:本题是三边关系的应用问题,只需用三边关系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三边长分别为3,8,12+x ,由三边关系定理得: 51211<+

∴<<∴<<421025

x x

2.

解: AB BC BCA BAC =∴∠=∠=,α 又 AD BC AD AB =∴=,

∴∠=∠D B ,又∵∠=∠+∠BCA D B ∴∠=-∴∠=-D B αβαβ,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 2180ααβ+-=? ∴-=?3180αβ 3.

解: ∠=?BPC 134 ∴∠+∠=?PBC PCB 46 又∵BP 、CP 为∠B 、∠C 的平分线

()∴=

=∴+=+∴+=??=?

∴=?--=?

∠∠,∠∠∠∠∠∠∠∠∠∠∠PBC ABC PCB ACB PBC PCB ABC ACB ABC ACB BAC ABC ACB 121

2

1

2

2469218088 4.

证明:∠∠∠EAD EAC CAD =- ∵AE 平分∠BAC ,∴=

∠∠EAC BAC 1

2

又∵AD ⊥BC ,∴=?∠ADC 90 ∴=?-∠∠CAD C 90

又 ∠∠∠BAC B C =?--180

()()∴=

-=?---?-=-∠∠∠∠∠∠∠∠EAD BAC CAD B C C C B 1

21

2180901212

()∴=-∠∠∠EAD C B 1

2

5.

证明:如图,设?ABC 的∠BAC 和∠AB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

E A

B D

C G

∠∠∠∠∠∠FAB ABC ACB EBA BAC ACB

=+=+

()

()∴+=

+=++∠∠∠∠∠∠∠DAB DBA

FAB EBA ABC BAC ACB 1

21

2

则()∠∠∠ADB DAB DBA =?-+180

()()()=++-

+-=+∠∠∠∠∠∠∠∠ABC ACB BAC ABC BAC ACB ABC BAC 1

2

1

2

又() 121

2

∠∠∠ACG ABC BAC =+

∴=∠∠A D B A C G

1

2

三角形的概念 预习单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线段中,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1.5cm,2.5cm,4cm (B)2cm,4cm, 5cm (C)2cm,2cm,2cm (D)2cm,2cm,2cm 2、在ABC ?中,已知 90=∠-∠A B ,那么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3、已知在ABC ?中, 30=∠B ,? =∠50C ,那么=∠A 度。 4、已知在ABC ?中,? =∠+∠120B A ,那么=∠C 度。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4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等于 度。 6、已知在ABC ?中,AB=4,AC=6,那么边BC 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7、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AB=5cm,AC=8cm,那么BC= cm. 三、简答题 8、已知ABC ?中,,C B A ∠=∠+∠试判断ABC ?的形状,请说明理由。 9、如图,已知在ABC ?中,? =∠50ABC ,? =∠70ACB ,延长CB 到D ,使BD=AB ,延长BC 到E ,使CE=AC ,求DAE ∠的度数。 D 学习任务单 【课前练习】 1、已知五条线段的长度是1cm 、2cm 、3cm 、4cm 、5cm ,那么任取其中三条线段,能构成 个三角形。 2、已知在ABC ?中,AB=3,BC=7,那么第三边AC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在ABC ?中,AB=3,AC=7,AD 是边BC 上的中线,那么中线AD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如果腰长为x, 底边长为y ,那么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是 ,定义域是 。 5、已知在ABC ?中,?=∠25A ,? =∠70B ,那么=∠C 度。 6、如图,已知在ABC ?中,AD 平分BAC ∠,交边BC 于点D ,如果?=∠45B ,? =∠70BAC ,那 么=∠ADC 度。 【例题选讲】 一、选择题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那么第三边a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53<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 (一)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节复习的目标是: 1. 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根据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求线段的长或两线段的比,了解黄金分割。 2. 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证明,会分线段成已知比。 3. 能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有关的计算与证明题。 4. 能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的重点内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本节的难点内容是利用判定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以及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相似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题中时常与四边形、圆的知识相结合构成高分值的综合题,题型常以填空、选择、简答或综合出现,分值一般在10%左右,有时也单独成题,形成创新与探索型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重要知识点介绍: 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 ::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 d 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 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 ±±a b c d a b b c d d =?= ③等比性质: ……≠……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 ===+++?++++++=()0 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 则 ,,,…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 DF ===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 一、将军饮马 例1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9,点E 在CD 边上,且DE=2CE ,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PD 的最小值是( ) A 、3 B 、10 C 、9 D 、9 【变式训练】 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4,∠DAC=30°,点P 、E 分别在AC 、AD 上,则PE+PD 的最小值是( ) A 、2 B 、2 C 、4 D 、 2、如图,∠AOB=30°,P 是∠AOB 内一定点,PO=10,C ,D 分别是OA ,OB 上的动点,则△PCD 周长的最小值为 3、如图,∠AOB=30°,C ,D 分别在OA ,OB 上,且OC=2,OD=6,点C ,D 分别是AO ,BO 上的动点,则CM+MN+DN 最小值为 4、如图,C 为线段BD 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 ,D 作AB ⊥BD ,DE ⊥BD ,连结AC ,CE . (1)已知AB=3,DE=2,BD=12,设CD=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AC+CE 的长; E B C A D P 第2题 B O A P C 第1题 B O A C N 第3题 E

(2)请问点C满足什么条件时,AC+CE的值最小并求出它的最小值; (3)根据(2)中的规律和结论,请构图求出代数式的最小值 二、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例2(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10cm,则它的周长为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10cm,则它的腰长为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和8cm,则它的底边为 【变式训练】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周长为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则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为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50°,则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为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边的夹角为25°,则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5、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为5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则腰长为 6、在三角形ABC中,AB=AC,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40°,则底角∠B的度数为 7、如图,A、B是4×5的网格中的格点,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 B A

新初二等腰三角形基本 概念与性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 新初二 教材版本 浙教 课称名称 等腰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使学生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推理。 ⑵学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证明和计算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 等腰三角形(★★★)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级基本性质; 2、会运用‘‘三线合一’’性质进行解题; 知识结构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

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已知:如图,ABC ?中,AB CD AC AB ⊥=,于D 。求证: DCB 2B AC ∠=∠。 A 1 2 D B C E 3 解析:欲证角之间的倍半关系,结合题意,观察图形,BAC ∠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于是想到构造它的一半,再证与DCB ∠的关系。 证明:过点A 作B C AE ⊥于E ,AC AB = 所以BAC 2 1 21∠=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 因为 90B 1=∠+∠ 又AB CD ⊥,所以 90CDB =∠ 所以 90B 3=∠+∠(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相似三角形经典模型总结 经典模型 【精选例题】“平行型” 【例1】 如图,111EE FF MM ∥∥,若AE EF FM MB ===, 则1 11 1 1 1 :::_________AEE EE F F FF M M MM CB S S S S ?=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 【例2】 如图,AD EF MN BC ∥∥∥,若9AD =, 18BC =,::2:3:4AE EM MB =,则 _____EF =,_____MN = 【例3】 已知,P 为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点,过点P 的 直线与AD ,BC ,CD 的延长线,AB 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G ,H 求证: PE PH PF PG = M 1F 1E 1M E F A B C M N A B C D E F P H G F E D C B A

【例4】 已知:在ABC ?中,D 为AB 中点,E 为AC 上一点,且 2AE EC =,BE 、CD 相交于点F , 求BF EF 的值 【例5】 已知:在ABC ?中,12AD AB = , 延长BC 到F ,使1 3 CF BC =,连接FD 交AC 于点E 求证:①DE EF = ②2AE CE = 【例6】 已知:D ,E 为三角形ABC 中AB 、BC 边上的点,连接DE 并延长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BD DE AB AC = 求证:CEF ?为等腰三角形 【例7】 如图,已知////AB EF CD ,若AB a =,CD b =,EF c =,求证: 111c a b =+. F E D C B A 【例8】 如图,找出ABD S ?、BED S ?、BCD S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F E D C B A 【例9】 如图,四边形ABCD 中,90B D ∠=∠=?,M 是AC 上一点,ME AD ⊥于点E ,MF BC ⊥于点F 求证: 1MF ME AB CD += F E D C B A A B C D F E F E D C B A

27课时《三角形概念和性质》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复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中位线。 2.加深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三角形性质解决 题。 3.通过练习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技巧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条线、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你还记得我们学过三角形的哪些概念和性质吗?(引出课题) 二.基础知识梳理 1.三角形分类 (1) (2) 2. (1)三角形中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三角形的外角与其内角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1)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线?它们交点有什么性质?这个交点叫三角形的什么心? (2)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它们的交点有什么性质?这个交点叫三角形的什么心?(3)三角形有几条高线?它们的交点与三角形有什么位置关系?这个交点叫三角形的什么心? (4)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它们有什么性质?它与三角线中线有什么区别? 说明: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都是。(填“直线”、“射线”或“线段”)

(引导学生回顾并口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用多媒体同步展示) 二.课堂互动 考点1 :三角形的定义 例1:(09柳州)如图所示,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 个 D .4个 A C E D 思考:若过A 点有4条线段,则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过A 点有5条线段,则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过A 点有n 条线段呢? 练习: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考点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例1.为了估计池塘岸边A 、B 两点的距离, 小方在池塘一侧选取一点O ,测得OA=15米, OB=1O 米,A 、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 5米 B .10米 C .15米 D .20 米 归纳: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例2、在△ABC 中,AC =5,中线AD =7,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29 B 、4<AB <24 C 、5<AB <19 D 、9<AB <19 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思路:在解三角形的有关中线问题时,如果不能直接求解,则常将中线延长一倍,借助全等三角形知识求解,(或作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作辅助线的方法。 练习1.已知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a 、b ,且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L a 33>> B 、a L b a 2)(2>>+A B

三角形基本概念与性质 一、考点梳理 1、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外角和等于360°. (3)三角形的任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2、三角形中的四条特殊的线段是:高线、角平分线、中线、中位线. (1)内心: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到各边的距离相等. (2)外心: 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 相等. (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3、等腰三角形 性质:(1)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判定:(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01802?-n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二、课堂精讲 5、(2012广东)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 5 B . 6 C .11 D . 16 6、(2012湖南郴州)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cm B .4cm ,6cm ,8cm C .5cm ,6cm ,12cm D .2cm ,3cm ,5cm 7、(2012滨州)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8、(2007广东)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9、(2008广东)如图1,在ΔABC 中,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且∠A +∠B=120°,则∠AN M= ° 10、(2008广东)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3+,则ΔABC 的周长是___________ 11、(2010广东)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 A .120o B .135o C .140o D .144o 12、(2012肇庆)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6 B .18 C .20 D .16或20 A M N B C 图1

四年级数学奥数班第十二次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二.教学目标 1 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把握三角形的概念,学习三角形各部分的名 称强化对三角形定义的理解 2演示准确画三角形高的步骤,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3通过图片展示,展现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 能正确的按不同方法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图形特征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及三角形分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教案、三角板、直尺、纸条 六教学过程 1作业检查及讲解,对作业情况进行评比奖励 2 课程导入 提问“老师知道同学们生活中最擅长的就是观察了,那有没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你平时都注意到哪些东西是由三角形构成的呢?举手,老师将奖励答得最多的同学两张贴纸”展示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分享我在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3新课讲解 (1)理解三角形定义 如板书所示: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 对比分析

未封闭未首尾依次相连在同一直线上 (2)三角形的性质 a高的画法:以量课桌为例,桌面到地面的距离叫做桌子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高就是地面平行的一边与顶点的垂直距离 做一做:任意在本子上画一三角形,做出它的一个高 b三角形稳定性 探究实验:准备一个四边形画框,用力拉动,画框变成平行四边形,(结论: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再在中间加一根木条,变成两个三角形,画框固定了(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c认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案例观察:小明有三条路去学校,路线一:小明走中间一天直接到学校;路线二:小明从家先到邮局再去学校;路线三:小明从家先到商店,再去学校,请问那条最近?你知道为什么吗?(附板书)得出结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实践验证:剪出长度分别为6、7、8 ;4、5、9;3、6、10cm的三组纸条,看看能否摆出完整的三角形? (3)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度分: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按边长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以及与它密切相关的性质,并且能够按照不同的方法对它进行分类,那么呢,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所以呀,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多观察,在下节课上课之前呢,老师将请同学们给大家分享自己新的发现 八作业布置 P141赛点题库1、2 P149考点题库5

第一讲:三角形的基本定义 一、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位顺次连接而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如图,三角形ABC 表示为△ABC ,与点A 相对的边可表示为线段a ;直角三角形ABC 可表示为Rt △ABC 2、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 ①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均为锐角 ②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2)按边分 ① 不等边三角形:三边均不相等 ②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边(特殊: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a-b <c <a+b (2)三个内角和为180°:∠A+∠B+∠C=180°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4、三线: (1)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一共有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的角平分线交对边于一点,这点与角的顶点间的线段;三角形共有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三角形共有三条高线,锐角三角形三高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三高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三边的延长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 请画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A B C a b c

典型例题一:三角形角的关系 例1:已知:如图1,D 是BC 上一点, ∠C =62°,∠CAD =32°,则 ∠ADB = 度. 此题的依据: 例2:(2013?湘西州)如图2,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 = 度 例3:(2013?昭通)如图3,AB ∥CD ,DB ⊥BC ,∠2=50°,则∠1= 度 例4:在下列条件中:①∠A+∠B=∠C ,②∠A ∶∠B ∶∠C=1∶2∶3, ③∠A=900-∠B , ④∠A=∠B=1 2 ∠C 中,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典型例题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例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4cm 、5cm 、6cm B 、2cm 、3cm 、5cm C 、4cm 、4cm 、9cm D 、12cm 、5cm 、6cm 例2:(2013?南通)有3cm ,6cm ,8cm ,9cm 的四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最多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例3:为估计池塘两岸A 、B 间的距离,杨阳在池塘一侧选取了一点P ,测得PA=16m ,PB=12m ,那么A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5m B .15m C .20m D .28m 例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6,第三边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 周长为 变式训练 1、已知ABC △的三边长a b c ,,,化简a b c b a c +----的结果是( ) A.2a B.2b - C.22a b + D.22b c - 2、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 和7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3、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典型例题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典型例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 (一)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节复习的目标是: 1. 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根据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求线段的长或两线段的比,了解黄金分割。 2. 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证明,会分线段成已知比。 3. 能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有关的计算与证明题。 4. 能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的重点内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本节的难点内容是利用判定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以及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相似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题中时常与四边形、圆的知识相结合构成高分值的综合题,题型常以填空、选择、简答或综合出现,分值一般在10%左右,有时也单独成题,形成创新与探索型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重要知识点介绍: 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 d 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a b c d a b b c d d =?= ③等比性质: ……≠……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 ===+++?++++++=()0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 一、将军饮马 例1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AB=9,点E 在CD 边上,且 DE=2CE 点P 是对角 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 PE+PD 的最小值是( ) A 3 — B 、10 一 C 、9 D 、9 — 【变式训练】 1、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D=4,∠ DAC=30 ,点 P 、E 分别在 AC AD 上,则 PE+PD 的最小值是( ) 2、 如图,∠ AOB=30,P 是∠ AOB 内一定点,P0=1Q G D 分别是 OA OB 上的动点,则△ PCD 周长的最小 值为 ______________ 3、 如图,∠ AOB=30,C, D 分别在 OA OB 上,且0C=2 0D=6点C, D 分别是 AO BO 上的动点,贝U CM+MN+DN 最小值为 4、如图,C 为线段BD 上一动点,分别过点 B , D 作AB 丄BD, DEl BD 连结 AC, CE (1) 已知AB=3, DE=Z BD=12设CD=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AC+CE 的长; (2) 请问点C 满足什么条件时,AC+CE 的值最小?并求出它的最小值; (3) 根据(2)中的规律和结论,请构图求出代数式 的 最 小值 二、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例2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8cm 和10cm,则它的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____________ 8cm 和10cm,则它的腰长 为 (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__ 28cm 和8cm,则它的底边为 【变式训练】 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cm 和7cm,则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4倍,则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为 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150°,则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边的夹角为 25°,则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__________________ 第1题 D 、4 M D B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中的几条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

(2)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 (3)三角形的高(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垂心) 3. 三角形的主要性质 (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 S S ABE ?? 基础。 考点/易错点2 三角形边角关系、性质的应用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锐角三角形ABC 中,∠C =2∠B ,则∠B 的范围是( ) A. 1020?<

又∠C =2∠B ,∴?<?∠∠B C 90 ∴>?390∠B ,即∠B >?30 ∴?<

相似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图,D、E分别是AB、AC上两点,CD与BE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使△ABE和△ACD相似的是() A.∠B=∠C B.∠ADC=∠AEB C.BE=CD,AB=AC D.AD:AC=AE:AB 2.如图,△ACD和△ABC相似需具备的条件是() A. B. C.AC2=AD?AB D.CD2=AD?BD 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AC的中点,,则和△AED(不包含△AED)相似的三角形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已知点P是Rt△ABC的斜边BC上任意一点,若过点P作直线PD与直角边AB或AC相交于点D,截得的小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D点的位置最多有()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5.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若∠AEF=90°,则一定有() A.△ADE∽△ECF B.△BCF∽△AEF C.△ADE∽△AEF D.△AEF∽△ABF 6.在△ABC中,∠ACB=90°,用直尺和圆规在AB上确定点D,使△ACD∽△CBD,根据作图痕迹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AB,AC边上,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AED=∠B,②∠ADE=∠C,③,④,⑤AC2=AD?AE,使△ADE与△ACB一定相似的有()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EC=3:1,连接AE交BD于点F,则△DEF的面积与△BAF的面积之比为() A.3:4 B.9:16 C.9:1 D.3:1 9.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ME⊥AM,ME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若AB=12,BM=5,则DE的长为() A.18 B.C. D. 1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接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 ①BE=2AE;②△DFP∽△BPH;③△PFD∽△PDB;④DP2=PH?PC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S 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E、BD,且AE、BD交于点F,S △DEF =4:25,则DE:EC=() △ABF

特殊三角形(习题) 例题示范 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 =∠D =60°,AB =BC ,AD =CD ,点E 在边BC 上,点F 在边CD 上,且∠EAF =60°. 求证:△AEF 是等边三角形. 【思路分析】 ①读题标注: ②梳理思路: 要证△AEF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EAF =60°,只需证△AEF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考虑证AE =AF ,可以把这两条线段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 观察图形,连接AC ,可以把线段AE 和AF 分别放在△ABE 和 △ACF 中.结合题中条件∠B =∠D =60°,AB =BC ,AD =CD ,可知△ABC 和△ACD 均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 =∠ACF =60°, ∠BAC =∠EAF =60°,因此∠BAE =∠CAF ,进而得证△ABE ≌△ACF ,证明成立.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连接AC . ∵∠B =∠D =60°,AB =BC ,AD =CD ∴△ABC 和△DAC 是等边三角形 ∴AB =AC ,∠BAC =60°,∠ACF =60° ∴∠1+∠3=60°,∠B =∠ACF ∵∠EAF =60° ∴∠2+∠3=60° ∴∠1=∠2 ∴△ABE ≌△ACF (ASA ) ∴AE =AF ∴△AEF 是等边三角形 巩固练习 1. 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为一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BE ,连接DE , 则∠BED 的度数为________. 60° 60° 60° F E D C B A F E D B A 3 2160° 60° 60°F E D C B A

2.如图,在△ABC的外部,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点A为直角顶点,作等 腰直角三角形ABD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CE,CD与BE交于点P,则∠BPC 的度数为________. 3.如图,在Rt△ABC中,∠C=90°,∠A=30°,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DE=2,则AC的长是________. 4.如图,在△ABC中,∠ACB=90°,D在BC上,E为AB的中点,AD,CE相 交于F,且AD=DB.若∠B=20°,则∠DFE的度数为________. 5.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15°,过C作CD⊥AB,交BA的 延长线于点D.求证:AB=2CD.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运用经典题型 考点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例1、如图,△PCD是等边三角形,A、C、D、B在同一直线上,且∠APB=120°. 求证:⑴△PAC∽△BPD;⑵ CD2 =AC·BD. 例2、如图,在等腰△ABC中, ∠BAC=90°,AB=AC=1,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 重合),在AC上取一点E,使∠ADE=45° (1)求证:△ ABD∽△DCE; (2)设BD=x,AE=y,求y关于x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值范围,并求出当x为何值时AE 取得最小值? (3)在AC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ADE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A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 1)求证:△ADF∽△DEC; 2)若AB=4,3 3 AD,AE=3,求AF的长。 A B C D F

考点二:射影定理: 例4、如图,在RtΔABC中,∠ACB=90°,CD⊥AB于D,CD=4cm,AD=8cm,求AC、BC及BD的长。 例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E是AB的中点,F是AD上的一点,且AF= 1 4 AD,EG⊥CF于点G, (1)求证:△AEF∽△BCE;(2)试说明:EG2=CG·FG. 例6、已知:如图所示的一张矩形纸片ABCD(AD>AB),将纸片折叠一次,使点A与点C重合,再展开,折痕EF交AD边于E,交BC边于F,分别连结AF和CE. (1)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2)若AE=10cm,△ABF的面积为24cm2,求△ABF的周长; (3)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2AE2=AC·AP若存在,请说明点P的位置,并予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B C D E F G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6秋?期末)如图所示,以BC为边的三角形共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找出图中的三角形. 【解答】解:以BC为边的三角形有△BCE,△BAC,△DB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定义.注意:题目要求找“图中以BC为边的三角形的个数”,而不是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 2.(2017?鱼峰区模拟)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周长为12cm,则它的最短边长为() A.2cm B.3cm C.4cm D.5cm 【分析】设大小处于中间的边长是xcm,则最大的边是(x+1)cm,最小的边长是(x﹣1)cm,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即可求得x,进而求解. 【解答】解:设大小处于中间的边长是xcm,则最大的边是(x+1)cm,最小的边长是(x﹣1)cm. 则(x+1)+x+(x﹣1)=12, 解得:x=4, 则最短的边长是:4﹣1=3c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周长,理解三边长的设法是关键. 3.(2016秋?临河区期中)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3个B.4个 C.5个D.6个 【分析】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图中的三角形为:△ABD,△ACE,△DCE,△ACD和△ABC,有5个三角形,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概念,解题时注意: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2017?)在△ABC中,∠A,∠B,∠C的度数之比为2:3:4,则∠B的度数为() A.120°B.80°C.60°D.40° 【分析】直接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出∠A,∠B,∠C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角和定理得出答案. 【解答】解:∵∠A:∠B:∠C=2:3:4, ∴设∠A=2x,∠B=3x,∠C=4x,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基础) 【学习目标】 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能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形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要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要点诠释: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 { 2. 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等等. & 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相似三角形经典习题 例1 从下面这些三角形中,选出相似的三角形. 例2 已知:如图, ABCD 中,2:1:=EB AE ,求AEF ?与CDF ?的周长的比,如果2cm 6=?AEF S ,求CDF S ?. 例3 如图,已知ABD ?∽ACE ?,求证:ABC ?∽ADE ?. 例4 下列命题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1)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3)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例5 如图,D 点是ABC ?的边AC 上的一点,过D 点画线段DE ,使点E 在ABC ?的边上,并且点D 、点E 和ABC ?的一个顶点组成的小三角形与ABC ?相似.尽可能多地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并说明线段DE 的画法. 例6 如图,一人拿着一支刻有厘米分画的小尺,站在距电线杆约30米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约12个分画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手臂长约60厘米,求电线杆的高.

例7 如图,小明为了测量一高楼MN 的高,在离N 点20m 的A 处放了一个平面镜,小明沿NA 后退到C 点,正好从镜中看到楼顶M 点,若5.1=AC m ,小明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为1.6m ,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楼房的高度(精确到0.1m ). 例8 格点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是相似三角形,说明理由. 例9 根据下列各组条件,判定ABC ?和C B A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1),cm 4,cm 5.2,cm 5.3===CA BC AB cm 28,cm 5.17,cm 5.24=''=''=''A C C B B A . (2)?='∠?='∠?=∠?=∠35,44,104,35A C B A . (3)?='∠=''=''?=∠==48,3.1,5.1,48,6.2,3B C B B A B BC AB . 例10 如图,下列每个图形中,存不存在相似的三角形,如果存在,把它们用字母表示出来,并简要说明识别的根据. 例11 已知:如图,在ABC ?中,BD A AC AB ,36,?=∠=是角平分线,试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关系说明AC DC AD ?=2 .

特殊三角形 一、知识结构 本章主要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勾股定理、HL 定理等知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等腰Rt 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特殊三角形 二、重点回顾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两腰_______;等腰三角形两底角______(即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_____);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这三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这三线为同一条线段;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_图形,它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有____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_____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_____)。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各条边______,各内角_______,且都等于_____;等边三角形是______图形,它有____条对称轴。 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有____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三个角都是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个角都是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______的______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_______;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______;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________(即勾股定理)。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_______ 6.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