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组工干部学习心得体会

组工干部学习心得体会

组工干部学习心得体会

做一名思考型组工干部,虽然有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把学习与研究、工作与总结紧密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编辑的组工干部学习个人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你!

组工干部学习心得体会当前,“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正在全国深入开展,这不仅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组工干部队伍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组工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成为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过硬队伍,不仅要有坚定的执行力,更要有敏锐的创造力;不仅要苦干、实干,而且要会干、巧干;不仅要会动手,更要会动脑,要善于做一名多思、爱思、善思的组工干部。

一、要重视思考的价值。思考是我们学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提出要“慎思”;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多思出智慧”;中国有一句成语叫“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些都说明思考不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密不可分。实践也充分证明,如果我们在学习工作中呆板僵化、机械简单,不注重思考,不善

于分析,我们就可能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做复杂,把容易的事情做繁琐,或者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是劳而无功,甚至越忙越乱,错误连连,最后落得领导不满意,同事和群众也不满意。

思考是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党的组织工作的任务、内容、对象、方式、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统作法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就要求组工干部开动脑筋,敏于思考,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还要对组织工作的历史和现状、趋势和规律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做到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清晰,自觉地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创造性和预见性。

思考是成为高素质组工干部的根本要求。从目前的情况看,广大组工干部能够积极认真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执行力是很强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组工干部在深入思考方面还存在不足。有的不善于把握大局,不会用联系的、发展的、系统的观点处理问题,就事论事,抓工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的不善于抓具体,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工作缺乏科学性;有的没有真正掌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习惯于靠经验办事,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等,可以说,这些都是

与高素质的组工干部格格不入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表率”。作为担负着为党和国家选人用人重任的组工干部也应该做到多思、善思,在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上走在前列。

二、要挤出思考的时间。当前,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转轨、体制转变、产业转换的深入,社会分层加快,社会分工更细,组织工作也面临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诸多考验,可以说任务更重、工作更细。凡在组织部门工作过的同志也都会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在组织部门事务最忙、加班最多、压力最大。客观地说,繁琐的具体事务极大地消耗了组工干部的体力和精力,让我们很难有丰富、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闲人出思想”,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思考、反复的求索和充分的酝酿是很难有新举措、新观点的。但工作忙、事情多决不能成为我们不思考或不刻苦思考的借口。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因此,组工干部要善于利用时间,善于分配时间,更要学会挤时间。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夜深人静,无论是忙碌之后的放松还是紧张之余的消遣,哪怕是一个小时、半个小时,甚至几分钟,我们也要经常地想一想,我们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可以学到些什么,有什么规律可寻;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下一步怎么做

更好等等。不管有事没事、是忙是闲,只要我们挤出时间,多问几个为什么,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会变得越来越轻松,并从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要明确思考的重点。首先要对我们正在从事的具体工作进行认真思考。我们每天所做的可能都是些领导交办的程序性的工作,比如干部考评、督办查办、联络协调等,按部就班也可以完成。但是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寻找其中的规律,我们就可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甚至对一些左右为难的工作,如果我们本着务实的、以人为本的态度,不怕麻烦,不避责任,站在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我们就会找到一种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大家都满意的效果。其次要对组织工作整体运行规律进行思考。组织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我们从事具体工作的时候,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阵,而要从组织工作全局去谋划、去执行,既要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又要系统考虑、把握组织工作的方向、政策、内容和方法,以局部工作的落实推进整体工作的开展,实现整体效能的最大化。第三要对制度创新、理论创新进行深入思考。理论并不神秘,它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基层一线往往是理论萌芽的温床。组工干部从事大量具体的工作,会接触许多鲜活的素材,有着从事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在抓好具体工作落实的同时,还要关注党建和组织工作的前沿理论问题,及时研究党建和组织

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以大无畏的勇气和胆略进行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对党的组织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

四、要掌握思考的方法。科学的思想方法是我们认识规律、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组工干部要紧紧围绕组织工作的整体目标和各自工作实际,既从宏观又从微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乃至正反两面去分析、解决问题,学会辩证思考。要学会多向思维。爱迪生曾说过,“你考虑的可能性越多,就越容易找到真正的诀窍,越容易成功”。我们在对问题或事物的思考过程中,如果不拘泥于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或范围的约束,而是从现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地向多方向扩展,多提几个假设,多问几个假如,我们考虑问题就会更加周到全面,甚至会有独到的发现。要学会横向思维。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我们在做某一方面工作的时候要学会运用跳跃性、启发性的思维方式,借鉴、利用其他方面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去发现富有创新性的目标或答案。同时还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组织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缜密思考,把情况弄透,把矛盾弄清,形成推动工作的思路和办法。要学会纵向思维。牛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可以发现新定律。”李

瑞环同志也曾说:“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原苏联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提出,要“研究,研究,再研究。”这说明事物的本质往往是深藏不露的,只有反复地思考体会,才能挖掘出表象下的本质来。所以,组工干部不仅要善思、勤思,更要苦思、深思。研究一个问题,要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钉子”精神,肯钻肯挤,尽量挖掘问题中的已知因素,掌握事物间的联系,探寻其中规律,形成正确的概念、制度和理论。要学会侧向思维。侧向思维就是从外部信息的特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跳出组织看组织,跳出党建抓党建”,从外围着手,从侧面去想,或者“左思右想”、“旁敲侧击”,搜集出有价值的信息,并把它的价值最大化。要学会逆向思维。俄国作家罗蒙诺索夫说,“为了能够真实和正确的判断,必须把自己的思想摆脱任何成见和偏执的束缚”。在工作实际中,我们面对组织工作的难点、疑点问题,如果从正面找不到办法,想不出结果,我们就应该打破常规,反其道而思之,就可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做一名思考型组工干部,虽然有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把学习与研究、工作与总结紧密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一

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表率。

组工干部学习心得体会近日,《新闻联播》播出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的先进事迹,他用34年让荒山变成致富山,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但由于积劳成疾,不幸因心脏病去世。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批示,中组部追授李保国“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育人楷模。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据李保国妻子回忆,他在离世前夕,还在忙着修改学生的毕业论文。这34年中,他不断地往返于太行与学校之间,行程再紧,也从来没有耽误过一次学生的课。目前,李保国教授亲自带出的硕士、博士有67人,他们势要接好导师的“扶贫棒”,实现导师绿山富民的遗愿。

“杠头”精神。李保国同志脾气比较倔,只要是对的,他就坚持。乡亲们以前种果树都是自然生长,不修剪,不疏果,但李保国同志为了果树增产、传播新技术,要求乡亲们剪枝、疏果,常对乡亲们说“必须听我的”,正是因为有了李保国的“杠头”精神,新技术得到了落实,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乡亲们脱贫致富。

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说:“他是农民的儿子,看不了山区农民过苦日子,他想用自己学到的这点知识,为山区农民做点事,为社会做点事”。于是,李保国全身心的扑在太行山扶贫事业上。30多年来,他总是奔波

在路上。每年他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身影几乎遍布整个太行山脉……打造出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一串闪光的名字。35年来,李保国在太行山区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亿元。李保国用矢志不渝拔穷根的奋斗精神,因地制宜搞科研的执着精神,树立起了“太行新愚公”的经典形象。

优秀共产党员。最初前南峪的山地土层薄,不涵水,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但李保国不畏困难,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将过往的8000亩荒山秃岭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五百佳”提名。他这种要干事、干成事以及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李保国,他不仅是一位让学生赞叹受益匪浅、出色的博士生导师,而且是一位心系太行山生态治理、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科技专家,更重要的是一位用行动毕生践行党员誓言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用他的精神、事迹点亮更多党员心中的“明灯”,号召更多的党员全面投身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中国梦。

组工干部学习心得体会35年如一日,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这就是李保国这位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生的真实写照。对党忠诚、百姓情怀、扎实苦干……这些都是李保国等

一些优秀党员身上的闪光点。但铸就这些闪光点的,则是在这个浮躁时代中的坚守。

只有坚守,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人的一生有很多岔路口,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决定了你的大致走向和最终的目的地。人的一生也会有很多诱惑,是被牵着鼻子走,还是保持真我,决定了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李保国也是一样,他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为的是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他成就感的来源。他说:“我累点不算什么,如果通过我的技术早一点让这些果树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增收几千斤苹果,一斤就按两块钱算,那也不得了呀,一个人辛苦一天,增收几千万元,多值,多有成就感!”

只有坚守,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可能做过各种工作,但只有尊崇自己的内心,踏实地坚持下去才能得到应有的成果。在岗底村,李保国和普通村民一样,抡锤、放炮、挖坑、搬石头,苦干一年,建成100亩高标准水平梯田,种上了绿油油的苹果苗。这就是一位农业教授完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后对自己的定位。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俯下身子,放下了架子,做出了别人没有的成绩。所以河南省愚公故里济源市一位副书记参观后,挥笔赞叹:愚公故乡在济源,愚公精神在岗底。

选对方向固然重要,坚持走完全程才是最关键的。作为党员同样也是如此,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且为之奋斗一生,是每一位党员应有的追求。

组工干部学习心得体会依托党校阵地,开展“点题式”培训。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重点对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等村干部、骨干党员开展集中轮训。科学制定培训方案,精心选定政策法规、村级管理、种养技术、市场营销等课题,党员、干部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解决什么问题,就学什么。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点播式”培训。利用全乡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优势,开展在线培训,推行自主点播,个性化、自主化学习,下载各类专题片、技术讲座等。紧扣党员群众需求,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依托农家课堂,开展“点菜式”培训。按照“就近、便利”原则,依托党员中心户,把发展种养项目相同、家庭住址相邻的党员编为一个培训小组。确定设施养殖等实用技术作为培训项目,让学员自主点“菜”培训,使“农家课堂”成为农村实用技术传播的新课堂。同时,开展技术上门服务活动,乡政府从科技、农牧、林业等部门邀请技术骨干,组建“流动党校”队伍,根据农村党员需求和邀请,到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田间地头讲授技术、传递致富信息。

如何强化组工干部培训,本人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开班培训。充分利用党校培训平台,邀请专家学者、市县领导就政策法规、公文写作、业务知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知识对组工干部进行定期培训辅导,提高组工干部的综合素质。

顶岗培训。为了提高组工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专门制定了组工干部顶岗培训计划,结合工作表现和平时考核,将品行好、能力强的年轻组工干部选送到上级部门顶岗培训,接受锻炼。

下乡培训。结合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组工干部到农村基层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建立了组工干部实践培训基地,让组工干部轮流驻村,帮助村上制定规划、发展产业、推动发展。

入户培训。制定了组工干部挂钩帮扶制度,要求组工干部每次入户走访,都必须重点了解联系点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和需要反映的问题等情况,对上级有关重要的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并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参与上级组织部门和本单位实施的重大课题调研内容'>调研,每名组工干部每年必须撰写两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以确保调研工作有实质性的收获,避免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每次入户必须认真写好民情日记,把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向部领导反映,为部领导科学决策组织工作提供依据。

帮带培训。通过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机关“老组工”与年轻组工干部结对学习的形式,让老同志通过示范带动、口头传授、实践指导等方式帮助年轻干部坚定思想,提高觉悟,增长才干,从而增强组工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