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中专中职论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文/张新胜庞芬只

摘要:本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中职有机化学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构建与中职学校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密切校企协作,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医药产业一直是国家和苏州市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2013年的统计报告显示,医药产业已成为苏州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支撑。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为了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与苏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笔者在学院的领导下,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在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

中职药剂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药剂专业技术,具有从事医药工程岗位工作的操作能力,能够适应生产、经营、管理一线要求的技能型、操作型初级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课程改革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二是实验、实训条件与生产企业有一定差距,设备类型及先进性均需进一步完善。三是该专业师资不足,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失衡,青年教师中具备生产实践经验的较少,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有机化学专业课改措施

从2013年至今,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以下六点改进措施,力求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1.以“够用”为度,增加实用的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

笔者学校根据课改“16字方针”(德育为先、因材施教、贴近企业、突出能力),在专业课程大纲、教学目标及专业课校本教材的选用上首先进行改革。专业课程大纲设置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广泛调研,使开设的课程能满足企业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又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经过两年的摸索,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分为四大块:基础内容,专业相关内容,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内容,实验及实践内容。

教材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没有创新的教材,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会困难重重。传统教材有严重本科化的痕迹,对技校学生来说知识太难、太深,内容太多。学生拿着厚厚的教材一筹莫展,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度,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将学习内容更为实用作为目标。在实践中,通过校本教材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校本教材中精简和更新了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按照内容少而精、增加学生自主性的原则,根据课程的特点,在精、新、易懂上做文章。还以实施实验选修和设计为切入点,推动教学改革,完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2.增加实践性课程,减少理论授课时间

实验室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笔者学校加

大了对专业实验室教学设备的硬件投入,使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教学计划上,增加了实验的时间,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增加学生在时间上的自由度,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以我为主”,在教师引导下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制订方案、动手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增加企业实践的机会,减小学生和企业的距离

课改的方向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专业岗位技能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就业,也关系到企业对学校培养对象的认同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同。笔者所在专业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市内的医药生产和销售等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企业实习让学生认识药剂专业的行业概况,初步了解处理流程,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扩大知识视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习期间感受企业氛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为学生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4.增加考核的方式,避免“一卷定终身”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改思路。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对学生考核采取以能力为主的多方位综合评价。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培养机制和考核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中职生,其教育应是就业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所以笔者认为考试不应该把考查学生的记忆力作为重点,而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为指向。针对学生考试搞突击的局面,笔者学校在课改过程中将考核形式多样化,用开卷考、口试、实验操作考试、调查报告或小论文代替传统考试。多样的考试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让他们真正理解、掌握、运用书中的知识;同时便于老师在命题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试题的灵活

性,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5.增强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对象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这些方法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启发学生自觉运用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去探索新的理论和形成新的概念。

笔者学校积极探索项目课程下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化教学工作。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把形象性与生动性、科学性与启发性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教学环节,形象、直观地理解所学到的课程知识,拉近与知识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6.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网络时代,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课程建设现代化的标志。笔者学校教师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等教学课件,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直观化,克服时空限制,因材施教,使知识、信息迅速传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校内外相关的网络资源,作为该课程教学的参考资料,包括电子书籍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的实验环节中,笔者学校充分运用视频影像,把学生的操作拍成视频,让学生观看,查找自己的不足,加深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小结

两年来,笔者学校以教师能力提升、课程设置、校本教材编写、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实训实验能力提升、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夯实专业发展基础,使人才的培养既具有鲜明特色,又方向明确。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今后笔者学校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真正建立一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今后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二是以有机化学项目为模式,开发技术实训项目,增加仿真的实训场所,使学生在学校就能见到技术现场情景,摸到技术现场设备。三是在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进行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高红武,王资,王宜明等.高职高专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2]李金成.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改革初探[J].中国冶金教育,2002(2).

[3]张承中,王志盈.加强学科建设带动环境工程专业全面发展[J].环境教育,1996(3).

(作者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中职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13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旅行社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备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5.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学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证、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计算机操作员等1或2种职业书。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导游 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计调、外联 1.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网点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岗位业务。 2.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工作。 3.掌握旅游产品知识,能开展业务洽谈,能采购、组合、销售产品。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

浅析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有机化学,它的实践性和社会应用性很强,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处处显现出有机化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机化学作为高职院校化学专业四大化学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就目前而言,有机化学在材料化学、能源化学、制药工程、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中均有所体现。有机化学在化学学科领域中最为活跃,发展也异常迅速,致使教材内容大幅度增加。对教师而言,在完成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已然是势在必行。通过借鉴优秀同行的教学经验,再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一些尝试对有机化学教学进行改进。 标签: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一、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清晰,教学内容陈旧 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的体系不够清晰,过于庞杂,大部分是在简单地模仿理科化学课程体系,课程内各章节和知识点之间衔接不尽合理,一些地方知识体系严重脱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在理念和概念上都偏老化,陈旧的知识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没有融入最新的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最新发展的概念和知识,不能适应新的科技发展需求。其次,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知识点重复,内容繁杂、条理不够清晰且理论性较强,关于实用性的设计和实验较少,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化学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目前,绝大多数化学教师多采用单向传授知识的方法,缺乏事例、缺乏互动,教学方式单一刻板,学生的兴趣不高,面对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多为被动地接受,缺少兴奋点,理解层次浅,容易遗忘。高职有机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化学这种应用型学科,更应该注重通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目前大多数化学教师只是注重理论知识和概念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较为沉闷,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少量的实验课也是较为简单的程序化展示、刻板的验证性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低,不能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浅谈电负性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f313193714.html, 浅谈电负性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史瑞欣孙才英于朝生彭涛安立华廖丽霞施连旭张岩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对元素电负性在大学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利用电负性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学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师在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教学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负性;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92-02 在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内容繁杂、抽象、易懂难记,更难以应用,因此往往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难点[1]。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各类有机反应 发生的原因、反应历程及相关规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反应机理。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元素电负性的意义,并以它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灵活地运用这一概念去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有机化学的其他理论知识,在学习中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电负性概念最早由Pauling(鲍林)在1930年提出,定义为“分子中原子将电子吸引向它 自身的能力”[2]。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化学家对电负性的研究经久不衰,至今已提出几十种电负性标度[3-7]。在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对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及基团电负性的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电负性在大学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希望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电负性是学生建立有机化学思维方法的基础 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有机化学时,会明显感到与中学化学的学习存在比较大的区别,中学有机化学教材的编写基本上沿用的是实验感知式和事实陈述式的叙事方法,主要是基于表象和经验的归纳与概括,鲜有对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深入探究[8],因此很多学生会沿用这种思维习惯,认为大学有机化学的学习主要也是靠对各类有机物化学性质及其反应式的死记硬背。在这种情况下,应从开始学习有机化学时就要向学生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思想。为了使学生不会对结构与机理问题产生畏难心理,在学习本课程的最初阶段,从一个学生并不陌生并且容易理解的角度开始分析有机化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的电负性正是学生开始试着去分析有机化学问题的一个合适的开端。在介绍电负性这个概念时,笔者会向学生强调,电负性的本质是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主要是价电子)。对于学生来说,以学生已有的物理与化学的知识储备,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困难。以此为出发点,学生会继续学习共价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方式、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

《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

说课目录 1.说教材:脉络体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说学情:学生所学专业、学生特点 3.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学法、教学手段 4.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创新点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邵世刚老师主编的《旅游概论》第一章旅游概述里面的第一节内容旅游的产生、定义及内容。我的说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教材内容的脉络体系) 1、基础 《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学生了解旅游的入门课程。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前位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是中职学生课程中一定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次说课选取第一章第一节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发展产生历程,为后面学习旅游的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旅游从迁徙、旅行到旅游的产生过程 理解商人与旅游产生的关系 掌握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旅游的产生过程,掌握旅游的含义,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配合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旅游学科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旅游的定义。 旅游源自旅行(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2、难点: 旅行、游览、旅游的联系与区别。 二、说学情 学生所学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的航空和铁乘方向,将来她们所从事的行业要求学生们掌握一定的旅游相关知识和基本素养,这也决定了旅游相关知识对同学们的重要性。 学生特点:全班学生女生居多,且学习基础都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注重课堂的生动性。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相应的知识,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2)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主要是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每组学生派代表发言,教师给出评价,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优点,指出不足,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实习的策略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实习的策略 我国教育事业虽然蓬勃,但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满意率却不理想,因此必须加强中职旅游学生的专业教育,特别是旅游专业的专业意识、专业态度和专业习惯,在通过课堂常规教学、角色模拟扮演、专业技能展示、社会实践服务和榜样评比示范等途径来培养。实践性教学是中职学校根据自身专业培养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进行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教学。作为培养应用型一线人才为主的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紧紧围绕实践教学,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够。 一些中职学校对实践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停留在简单的实践技能教学上,实践性教学的架构体系没有形成;中职旅管专业大部分课程还是以教师课堂讲授模式理论灌输为主;旅游职业教育思想仍然落后;部分中职旅游专业教师缺少教学与市场相结合的意识;实践教学配套教材中的实践内容与传统教材大同小异,没有突出自身技能特色等。 2.课堂实训时间不足,效果不佳。 中职旅游教育以培养一线服务管理人才为主,旅游管理涉及面广,综合性、系统性强。但许多中职学校对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比如,目前的实践教学往往只能针对其中的某一项内容进行实习,不能达到系统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全面锻炼其专业技能的目的。学生对旅游管理还是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同时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实训时间严重不足,而且分散,无法保证专业技能的掌握,往往是在某项专业技能还未掌握或还不熟练的情况下,实训就结束了。学生看似面面俱到,什么都学了,但往往学得不深不精,实训结束后就抛到脑后去了,这就大大降低了中职旅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3.毕业实习内容单一,技能要求不高,侧重酒店实习。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和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代码:13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游社、旅游景区、主题饭店、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旅游社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发证机构 专业(技能) 方向 1 导游员 导游资格证书 国家旅游局 旅行社导游、 旅行社计调、 外联 2 旅行社计调员 旅游计调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 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3 旅行社外联员 旅游咨询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4 景区讲解员 景区讲解员(初级) 地方旅游行政主管部门 5 展览讲解员 展览讲解员(初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则、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信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6.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计算机操作员等1或2种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导游 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计调、外联 1.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网点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岗位业务。 2.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工作。 3.能掌握旅游产品知识,能开展业务洽谈,能采购、组合、销售产品。 七、主要持续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 八、课程结构

中职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企业从传统的单一技能型人才需求向复合型、国际型的高素质人才需求转变,但是原有的专业设置造成受教育者知识和智力倾向的片面化,对于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局限性知识和技能缺少必要的延展度,缺少不可复制的专业核心能力。因此,以课程改革为载体推进中职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现代化建设,成为必然的选择。 (2)专业建设的要求专业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拓展,随着新的创意旅游形式的诞生,企业发展模式的变化,一方面,旅游服务与管理企业不断向高星级方向发展,出现了象许昌会展中心等大型的会展业综合性服务基地;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旅游成为农村旅游的一个亮点,出现了农家乐、农业生态园、主题公园等形式的旅游景地,这就需要一批会策划、会经营、会营销的服务与管理人才,因此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原来的狭隘的专业结构,充分整合、优化原有内容,拓展延伸其他领域,彰显现代服务特色,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本专业课程改革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学校根据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先期已经做了一些课程改革研 究工作,但专业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目前学校旅游专业课程改革中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 1.专业建设和发展中遭遇到社会传统观念的误导。一方面,家长、学生认为宾馆服务是吃苦的伺候人的职业;另一方面,宾馆、饭店在用人

制度上确实存在只聘用年轻人的倾向。 2.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在考证取证上有了一定突破,但拥有“双证型”的教师还是偏少,尤其是真正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更加缺乏。 3.教学模式、方法陈旧,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部分教师只停留于按照传统的教学进度来完成任务,忽视学生的实际,忽视社会、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缺乏合理处理教材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远离学生与行业,教学效果低下。 4.课程内容与行业的变化不一致,缺乏动态的调整与改造。5.程实施过程中重专业知识、技能的突击训练,忽视技能的常态化训练及人文素养、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本专业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学校针对行业及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原有的“空乘服务与旅游管理”传统专业为核心,进行新课程开发,拓展专业领域,坚持“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原则,重点培养能适应高标准旅游服务与管理、旅行社、景点服务等旅游部门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按照“三以一化”的要求,课程建设与专业调整同步进行,以专业主干课程为建设重点,逐步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课程改革适应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四、加强领导,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1.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专业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王玉敏 副组长:寇思敬朱小明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中专中职论 文

浅谈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加”“减”法 文/张新胜庞芬只 摘要:本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中职有机化学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构建与中职学校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密切校企协作,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医药产业一直是国家和苏州市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2013年的统计报告显示,医药产业已成为苏州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支撑。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为了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与苏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笔者在学院的领导下,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在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 中职药剂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药剂专业技术,具有从事医药工程岗位工作的操作能力,能够适应生产、经营、管理一线要求的技能型、操作型初级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课程改革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二是实验、实训条件与生产企业有一定差距,设备类型及先进性均需进一步完善。三是该专业师资不足,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失衡,青年教师中具备生产实践经验的较少,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有机化学专业课改措施 从2013年至今,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以下六点改进措施,力求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1.以“够用”为度,增加实用的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 笔者学校根据课改“16字方针”(德育为先、因材施教、贴近企业、突出能力),在专业课程大纲、教学目标及专业课校本教材的选用上首先进行改革。专业课程大纲设置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广泛调研,使开设的课程能满足企业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又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经过两年的摸索,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分为四大块:基础内容,专业相关内容,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内容,实验及实践内容。 教材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没有创新的教材,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会困难重重。传统教材有严重本科化的痕迹,对技校学生来说知识太难、太深,内容太多。学生拿着厚厚的教材一筹莫展,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笔者学校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度,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将学习内容更为实用作为目标。在实践中,通过校本教材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校本教材中精简和更新了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按照内容少而精、增加学生自主性的原则,根据课程的特点,在精、新、易懂上做文章。还以实施实验选修和设计为切入点,推动教学改革,完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2.增加实践性课程,减少理论授课时间 实验室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笔者学校加大了对专业实验室教学设备的硬件投入,使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教学计划上,增加了实验的时间,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建立开放型

如何提高中职旅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中职旅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标签:中职教育;旅游学科;有效教学 中职学生的最大问题是普遍缺乏学习的信心,尤其是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学习基础差是一个客观不利因素,但更严重的是他们自暴自弃的心理。被中考淘汰的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是“学渣”,基础太差,上课听不懂,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来读中职学校也是家庭和自己的无奈之举。在这种心理情绪的影响之下,他们依旧会保持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依旧会保持一些懒散消极的坏习惯。 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帮助中职学生重拾信心,要求我们必须拿出真诚的态度,真诚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中职学生虽然文化课基础不好,但对师生感情依然是很敏感的。当你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容易建立起信赖关系,学生也就可能由信赖你而喜欢你,进而接受你传达给他的信念,从而做出行为上的改变。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和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在这一点上更为突出。他们普遍更加感性,如果他们不喜欢一个老师,那么,不管这个老师教学教得多么认真卖力,也往往不买账。反之,一个被学生普遍喜欢的老师,往往在说说笑笑间,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效率还很高。 其实,中职学生依然有很多性格上的闪光点:有的热情,有的善良,有的坚韧,有的幽默,有的感恩,等等。如果我们不把眼光老是盯在他们的成绩上,我们就会发现,这其实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也是一群可塑性很强的教育对象。所以,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更应该具有宽广包容的教育情怀,我们更应该具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以及一颗柔软慈爱的感化之心。 三、钻研教材,备好教材 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力求制订出明确、具体而又符合生情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要以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安排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重要载体,是众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对教材要深入钻研,充分挖掘教材的精髓和内涵,才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深入浅出。 四、关爱学生,大胆创新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心,谈不上教育。中职教师更要关爱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将期望传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关爱学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重。中职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饱受打击和嘲讽,他们在普通中小学教师甚至家长的眼中是所謂的“双差生”。中职学生对师爱的渴望,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

浅谈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改革

浅谈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改革 发表时间:2013-07-03T10:20:17.64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1期作者:何玲[导读] 正确认识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是当前中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十分重视的现实问题。〔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快速发展,但在教学观念上,部分学校缺乏对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认识,其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沿袭本科院校以学问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与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出现严重脱节,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其课程体系还存在着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是当前中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十分重视的现实 问题。 〔关键词〕中职专业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行业,具有很强的事情性,服务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从业者服务的对象是旅游者,服务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变化性。因此,它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而实训教学是介于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训之间的一种衔接的中间地带。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实训教学,并积极探索和建构实训教学模式。 1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1.1 体现能力本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当代教育有四根支柱,它们是当代青年学生顺利通向 21 世纪的护照。这四根支柱就是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发展),并强调只提培养技能不够,而是要培养能力。国家教育部也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战线的教育改革必须面向二十一世纪,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摆脱传统的职业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束缚,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和具有我国特色的新的中等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模式。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这些都与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为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变革传统的以知识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围绕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1.2 培养专门人才。即双元制教学模式中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培养高质量技术工人的职业教学模式。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双元制实验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在于它的社会性,双元制实验能否成功,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实习设备,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配备了技能娴熟的师傅,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了解生产的全过程,保证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感及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胆借鉴双元制经验,培养职业型人才,培养知识面广,技能全面,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并使培养的学生日益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让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走上领导岗位。 2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2.1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策略。做法:进行行业和培训需求的分析,这是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的过程,行业审定方法涉及行业部门分析,以建立行业形象和清楚描绘各工种应做的具体工作的范围。选择旅游的同时进行数据收集,让中职旅游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针对旅游行业的需求现状进行数据收集,其好处是由于涉及了旅游行业并让行业了解此事,使得教师在职教课程改革中有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并且会致力于该改革中来。教育产业化的形成使教育走上了市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选择要求越来越高。经常关注市场动态,经常进行职业分析,更新课程与培训内容;注意培训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出产品。 2.2 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智力上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带领学生进行旅游知识的学习, 可通过提问、简述、讨论、归纳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是学生自学的 “指导者” 、 “引导者” ,引导学生围绕所要掌握的内容专注的自学,不放任自流;积极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自学方法, “授之以渔” ,容忍学生出错,引导和激励他们尽情地参与和练习。 2.3 加强实践操作的策略。选好理论知识与实践培训的最佳结合点。在用 “导向—— —中心—— —实践—— —实习” 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师时,根据理论学习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技能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旅游实践操作能力,适时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训练,学习场地等。另外,与旅游企业协作也是加强实践操作的重要举措,旅游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协作可弥补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为旅游企业提供了后备技术大军和管理顾问。 2.4 加强实习指导的策略。通过对旅游企业人才市场需要的调研,细分人才市场并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确定旅游教学“目标市场”—— —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如:是技能型人才,还是理论型人才;是适应各部门的万能型人才,还是专门性人才。对旅游人才市场调研之后,针对教学目标市场的需求,具体地组织课堂教学。在这一阶段时间内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学生录取基本素质要求和人数、教学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课时设置、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专业选择、师资配套等,依据教学组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教学操作。对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定要保证学生毕业时的各项素质及文化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最后一定要进行质量评估,这一阶段既是对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成功的检验,同时也是下一阶段市场调研的内容之一。检验判断标准是旅游企业、人才市场对所培养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即学生就业率、工作业绩等情况。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县职业高级中学

[过程,教学]浅谈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浅谈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分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同时也与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国防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学科密切相关。作为高校化工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学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有机化学涉及内容繁多,包括多种有机物质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典型反应机理及相关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在面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时不知从何着手,渐渐产生排斥心理,在学习上变得松懈、被动。 有机化学课程是高校化学及相关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对后继课程的学习,为了保证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结构决定性质 有机化学涉及的化合物很多,而且每一个化合物中的官能团也很多,有的是一个,二个,三个乃至更多,各种反应千差万别。许多同学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不知道如何入手?有些同学单纯的去记反应,这样记忆力在好的学生也不能把有机化学中的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反应都记住。即使记住了,还有搞混淆的情况存在! 在讲授每一类化合物(这类分子里只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学性质时,首先对它的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对某一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得知该类化合物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例如在讲到醛酮的化学性质时我们首先来分析它的结构:羰基氧上有孤对电子可以与质子结合,所以它有弱碱性;羰基碳由于氧的电负性比碳大使得羰基碳具有电正性,因而可以与亲电试剂结合,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醛氢由于直接与羰基相连可以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氢由于羰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得-氢具有弱酸性,可以被碱夺去形成碳负离子,进而作为亲核试剂发生反应。这样学生就可以把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记住了,而不用单纯的去背反应了。 单一官能团的性质讲清楚了,当讲到含有多官能团化合物时,单一官能团所引发的反应就不用再讲了,只要将两个官能团结合在一起所引起的新的反应讲一下就可以了。这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时只要刻意的去记住某些化合物的某些特殊反应和特殊性质就可以了,这样学起有机化学就轻松多了。 2通过提问式教学来引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由于有机化学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对每一问题要求学生理解,单靠任课教师的讲解学生未必理解得很透彻。采用提问式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首先给出对学生一些实验事实,让学生从事实中发现问题,进而有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来解决。如烯烃与卤素加成反应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首先给出学生这样一个反应事实,然后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烯烃与卤化氢加成的碳正离子中间体历程来解释。解释不了?学生就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单单停留在反应方程式的表面,更加深了对反应机理的理解。并可以把这一理论进行扩展,在其他章节的学习中进行应用。这样教师在讲解其他的亲电加成反应时就会轻松多了。 3采用对比迁移式教学手段节省课时;采用课后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

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培训 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龙榕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 摘要:有机化学知识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必备的重要基础知识。目前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不重视实验课程、评价机制缺乏等问题。所以,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为了培养更多具有良好有机化学基础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必须深化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主要从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我国大学生基础有机化学的水平。 1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本内容枯燥 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主要按照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课本中的教学知识非常枯燥,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较多,形式非常单一。面对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1.2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普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原本就生硬的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非常有限。此外,也有许多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但是他们只是利用准备好的PPT课件进行简单讲解,而有些PPT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师讲解速度很快,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够扎实,学习效率不高。 1.3不重视实验课程 对于许多高校来说,基础有机化学的实验课只是一个附属课程,可有可无,实验设计简单,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效果不佳。 1.4评价机制缺乏 多数学校采取的评价机制就是强。教师教学,学生复习,考试前划重点,学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背诵就能应付轴,很难真正学到知识。 2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具体策略 2.1设计悬念,培养学习兴趣 基础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比较抽象,面对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需要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用设计悬念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针对相关的知识设计好导课的内容,将导课内容设计得引人入胜,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加强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基础有机化学的内容要想让学生学习得牢固,必须加强练习。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在完成基础有机化学内容教学后,应该设置相关的练习,采取边讲边练的策略,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通过简单的答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这种教学策略,能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讲解透彻,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重视实验,激发学习潜力 实验教学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实验教学内容,将基础知识的运用结合到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在实验中检验理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习潜力。 2.4多种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基础有机化学中关于物质结构的分析、化学性质等,采用传统的模型演示,或者通过图片讲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包括文字、动画、视频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手段。此外,时下比较流行的微课、慕课等,都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5教研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和研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教与研有机结合,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效果才能更好。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如果教师只传授课本知识,那将是非常落后的教学方法,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教师应该将最新、最前沿的热点知识融入教学,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也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既能掌握基础有机化学知识,也能接触到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 3结束语 总之,为了改变基础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本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不重视实验课程、评价机制缺乏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悬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练习,巩固学习成果;重视实验,激发学习潜力;多种途径,提高学习效率;教研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锋,黎妍文,李永莲.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47(06):143-144. [2]池秀梅.“有机化学”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 教文汇(上旬刊),2017(05):38-39. (收稿日期=2019-03-19) 《湖北农机化》2019年第10期

探索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专业礼仪课程的改革之路

探索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专业礼仪课程的改革之路-旅游管理 探索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专业礼仪课程的改革之路 谢雨辰 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专业的礼仪课程设置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后再锦上添花。本文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的教学方法,要求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使学生能在将来的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中职学校礼仪课程的定位 近年来,我们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越来越强调与就业相结合,各类学校为此都争打“技能牌”。面对同类竞争者专业技能都很突出的现状,我们的学生如何从中脱颖而出,我认为还是要重视礼仪素质的培养。但是,目前旅游服务专业礼仪课程的开设还未受到高度重视,有些学校只是在餐饮技能课中穿插礼仪教学,有些学校开设的礼仪课程只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忽略了礼仪技能的运用。我认为旅游职业学校开设的礼仪课程应该是为实现教育目标,培养职业综合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理应结合旅游服务岗位的实际,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以提高其礼仪各项技能的应用能力。为此,我们在大量吸收国内外礼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旅游服务岗位所需的基础礼仪理论和各项要求,力争使改革后的礼仪课程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突出可操作性。 二、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礼仪课程内容新颖,知识面广。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胆改革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现有的礼仪实训室

和校外实习场所,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已有礼仪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学生礼仪素养真正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案。 (一)教学方案的改革 教学方案要顺应最新的教学理念,服务培养目标,体现教学特色,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为了确保学生在掌握礼仪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礼仪技能,改革后的教学方案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的讲授,一部分是技能实训的设计。 第一部分是系统讲授六大模块的礼仪理论知识。 模块一:走进礼仪之邦——初识礼貌礼节; 模块二:注重规范得体——塑造个人形象; 模块三:心系宾客至上——掌握岗位礼仪; 模块四:力求有礼有节——涉外礼宾服务; 模块五:尊重各地民俗——服务切记问禁; 模块六:了解宗教礼仪——尊重信仰差异。 第二部分是礼仪实训课程的设计。 礼仪实训的设计是旅游服务专业学生掌握礼仪技能的关键环节。礼仪技能体现在仪容、仪表、仪态等方面。因此,根据旅游服务专业学生未来的岗位要求,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礼仪技能分解到各个实训项目中。实训课的设计包括实训目标、实训准备、实训过程、实训反馈四个部分。 1、实训目标。在课前要制定礼仪实训的具体目标,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个礼仪实训项目的内容和要求,规定培训时间,使实训指导教师和参训学生能够有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 导游服务(高铁服务、航空服务)专业课程 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生,旅行社从业人员或有志于从事高铁服务与航空服务的社会型人才。 (二)、学制:三年 (三)、学制形式:全日制 二、培养目标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为现代化城市提供配套的高铁、航空营运综合人才,该专业主要掌握高铁、航空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旅游基本理论与知识,注重人员素质和能力开发包括公关能力、组织能力、涉外经营能力等。面向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国际及部分国内机场,从事空中乘务、机场安检、值机、VIP贵宾、票务等方向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较好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包括旅游概论、饭店概论、旅游管理基础、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

扎实的掌握旅游导游实务、会展旅游实务、旅游线路设计、景区营销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经营和管理、旅游礼仪、餐饮服务和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等专业知识技能。 (二) 能力结构及要求 具有胜任旅游公司导游、业务外联、计调经营、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票务接待、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基层管理、人力资源部培训、酒店营销策划、公关策划等旅游企业的业务接待及管理工作能力,毕业生要求获得导游资格证、前厅中级服务员证书、餐厅服务员证书。 毕业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分析本专业书刊、技术资料的能力;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应用、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Office 办公软件工作;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1、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

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导游业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及导游人员的主要课程,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本文对目前导游业务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教学改革方法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导游业务教学方法 《导游业务》课程是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核心课程,在全国导游人员资格笔试和面试中作为必考科目之一。它在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综合技能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导游业务”课程教与学的成功关乎学生能否树立现代导游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掌握导游工作人员的技巧,能否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 一、《导游业务》的课程分析 《导游业务》以导游服务为核心,全面介绍与之相关的业务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导游的基本概念、导游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导游员的职责、素质要求、导游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导游服务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有清楚的认识;熟练掌握导游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导游员对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办法、导游过程中各类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及各种导游的技能与方法,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导游服务水平、应变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习和实习后,即可从事导游工作。 《导游业务》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导游业务知识,还要充分发挥该课程涉及面广、时代感强、灵活形象的特点,使之成为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及导游人员综合素质的一条途径。 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导游业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但《导游业务》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即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学生的能力也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导游业务》课程的很多知识,理论层次要求不深,但知识点琐碎,每个知识点都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仅仅通过教师枯燥的讲解加简单的示范,实际上是“老师难讲,学生貌似听懂了,一旦具体运用却什么也不会”的两难局面。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习效果差。 此外,《导游业务》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习与导游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不同岗位的导游工作程序,掌握导游的带团技巧、讲解技巧、导游生活服务等技巧,尤其是对带团技巧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需要进行丰富的实战演练才能获取,单纯的理论讲授, 缺乏实践性,学生只掌握知识的浅层次意思,并不能灵活运用,将来面对实际工作,仍然是束手无策。因此,社会对导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急需与目前较落后的教育教学之间的矛盾,使得导游业务的教学改革成为必然。 三、《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过程应实行精讲多练,理论讲授侧重基本理论的阐述和导游职业素养的训练, 但要力戒满堂灌的授课方法,而宜采取启发式教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