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但实际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00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都洛阳,因宫城城门产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之名即延用至今。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潜溪寺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由最高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对当时皇家贵族发愿开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将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合称为宾阳三洞。宾阳三洞因统一规划、有计划开凿且并排布局而得名。这三座洞窟从公元500年开凿直到523年停工,历时长达24年还未完工,史书记载用工多达80多万。中间的为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从南向兹依次为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世佛弥勒佛。

宾阳中洞的窟顶是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顶部,地面雕刻着大型莲花,周边是莲花花瓣、水波纹和其它装饰图案,如同鲜艳美丽的地毯式样子。这种形式使人很自然联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主佛释迦牟屁,造像手法已和北魏鲜卑族拓拔部固有的粗犷敦厚之风有所不同,而是吸收了中原地区汉民族文化的成分和当时南朝所流行的“清瘦俊逸”的风尚,形成了迁都洛阳后佛教造像“秀骨清像”的艺术形式。主佛体态修长,面容清瘦,眉目疏朗,嘴角上翘,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服饰已脱去了云冈石窟中双领下垂式袈裟和偏袒右肩式袈裟,改为中原地区褒衣博带的形式,衣裙下部雕作羊肠纹拖在基座前部,一层一层折叠着。这种雕造风格迅速在全国流行开,成为北魏时期佛教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造像特色。

这种造像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接近了许多,正是孝文帝改制在龙门石窟造像上的反映。

中洞窟门内前壁两侧下层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北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为文昭皇太后及嫔妃礼佛图。这两幅作品,精美绝伦,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而去,现分别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1978年,当人们拆除宾阳中洞的清代所建砖券门时,雕凿于北魏时期造型鲜为人知的天王造像显现在人们面前。朋友们请看,当时在窟门过道两壁上发现的就是三头四臂的帝释天王和四头四臂大梵天王浮雕。

宾阳中洞完成于六世纪中叶,它显示了当时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高超水平。

伊阙佛龛之碑-----李泰与宾阳南洞朋友们,我们现在所看的这块大碑,名为“伊阙佛龛之碑”,由唐太宗时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中央令、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这通碑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形奇伟秀美,是唐楷书法艺术的珍品。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碑文中并有大量粉饰、美化李泰之语。因此,结合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的史实可知,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和用心。需要说明的是,这通碑原应为此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宾阳南洞下面我们参观宾阳南洞。宾阳南洞是在北魏未完工的基础上,为唐代早期又继续开凿的洞窟,所以在造像艺术上承北魏刚健之遗风,下开盛唐活泼生动之气象。主尊像阿弥托佛面部丰润,嘴唇厚大,衣纹自然、流畅。这一期间的宝座都是呈方形直角,到了盛唐才趋向于莲花束腰须弥座的形式。

洞内龛像密布,其中太宗贞观年间的题记达19处,为中国石窟中贞观题记最多的一窟。众多的造像题记为研究初唐的石窟造像艺术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摩崖三佛龛朋友们,我们面前的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崖壁上为三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材为中国石窟所罕见。该窟无题记,结合文献研究,该窟应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宣扬武氏为弥勒下凡,以利于稳固政权。它开凿于武周政权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发生了张柬之策动的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该窟随即中辍,因此,窟中造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

万佛洞万佛洞因洞内窟壁上雕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而得名。窟顶莲花周围刻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千尊像龛”的题记,表明这个洞窟完工于公元680年的十一月三十日,主持修造者是大监姚神表和内道场的智运禅师。

主佛阿弥陀佛的造像手法体现了唐代盛行的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时尚,表现出一种雍容大度、仪态轩昂的造像风格。人物波状的发纹、丰满圆润的脸部轮廓、垂肩的双耳、宽厚的双肩、简洁流畅的衣纹都表明盛唐的雕刻技艺在这一时期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主佛端坐于仰覆莲束腰须弥宝座上,在宝座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托重力士,他们的肌肉突出,富于动态,与主佛的静态,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南北两壁雕刻的一万五千多尊高约4厘米的小佛,把整个万佛洞装点成西方佛国中佛祖弘扬佛法、众生虔诚聆听的场面。在窟顶碑刻题记的外侧是凌空飘舞的飞天,这飞些天手捧供果,翩翩起舞,与它对应的是窟内南北两壁壁基下部的伎乐人。每侧墙壁下部各有6位伎乐人,手持空篌、法锣、羯鼓,一方面为研究唐代音乐提供了史料,另一方面,它们与窟顶飞天上下呼应,营造了一种西天极乐世界里,歌舞升平,万人成佛的场景。

万佛洞前后两室,窟门外两侧为二力士,前室南北壁原来刻有龙门石窟体形最大、造形最为精美的护法狮子两尊,20世纪30年被盗,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窟门外南壁上部刻有一观音菩萨,面部丰润,体态健美左手提净瓶,右臂向上弯曲持佛尘搭于右肩。她那扭动的身躯、微斜的头颈、丰满的胸部,形成了优美的曲线,显得含蓄、端庄,是唐刻观音菩萨的杰作。

双窟万佛洞下的这两座洞窟因并排雕凿且有共同的前室而得名“双窟”。北洞中是三世佛造像,主尊为释迦牟尼,南北两侧是二弟子、二菩萨以及过去佛和未来佛。三世佛的造像题材表现了佛教世界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双窟的南洞里,雕凿的主佛是弥勒佛,南北两壁上雕有小千佛。弥勒和释迦牟尼分列在南北两个洞窟,称作双窟,它们完工于同一时代,所以在人们的想象中是当时的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共同临朝执政的一种局面。在这个历史时期,武则天实际上是掌管朝廷的重权,奏章都由她来批阅。武则天在这一时期,为了积极树立自己就是弥勒下世这一思想,但又有碍于李治在位的实际情况,所以就把释迦牟尼和弥勒共同雕凿于南北两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双窟并列的局面。

莲花洞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洞窟称为莲花洞。因洞顶有一朵保存完好、直径达3米多的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洞内造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为释迦牟尼带领两个弟子游说讲经之像。主佛采用高浮雕手法,两侧的弟子迦叶、阿难用浮雕手法,对比鲜明。迦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手持锡杖,胸部肋骨暴露,细腻地表现出这位佛教继承人经过艰辛岁月,长途跋涉的形象。他右手拄着的锡杖上带有九个响环,震地有声,据说是佛教中一种法器。人们听见响环的声音,就知道佛祖到来,出外叩拜佛祖、倾听佛法。

二弟子的头像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现都存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窟顶莲花周围环绕着飞天,她们手捧供果和其它的器皿,显得飘逸洒脱,在《妙法莲花经》里曾有这样的记载:飞天是佛教中的香因神,说是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表现了佛教中飞天和伎乐人营造出欢乐和谐的场面。

洞窟南壁左上部层层排列了几层小型佛像,据说这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高度仅有2厘米,五官清晰,刻画细腻。南壁壁面上排列了许多佛龛,龛楣装饰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帷帐式的,有的是火焰纹,有表现文殊与维摩诘对座辩法的故事,还有礼佛图的形象。在龛楣细部,有忮乐人、飞天,有莲花化生出来的菩萨;有线刻的,有浅浮雕的。其中一对飞天,她们的衣裙向上卷起,飘飘荡荡的形式好象一朵盛开的莲花,而两个飞天的面部正是莲花的花蕾。外侧是一些伎乐人向她们飘飞过来,荡起的衣裙好象莲花的枝蔓一样,表现了一种绿柳丝绦万千条景象。

这个小龛龛楣是火焰纹的造型,它的火焰向内收,到中间再向上形成火苗的苗头,火焰纹之上南北两侧各一组众生听法像,这个浮雕表现了文殊菩萨和维摩诘辩法的情景。它的上部是帷幕,帷幕是中国民俗画常有的表现形式,在这里我们看到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佛雕艺术形式。

窟外门楣为火焰纹,中间刻有一个兽形铺首,雕工精湛。左上方有明代河南巡抚赵岩题“伊阙”二字。

奉先寺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奉先寺。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像精美、技艺精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据于唐玄宗开元十年刻就的《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于高宗咸亨三年(672年)捐助脂粉钱两万贯,工程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年)。整个大像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一铺九尊大像,主尊“大卢舍那佛”坐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相丰满圆润,方额广颐,眉若弯月,双目俯视,炯炯有神;略作微笑,两耳长垂,衣纹简练,灵活而又储蓄的眼睛显得更加秀美,整尊造像,给人一种庄严典雅、肃穆宁静之感。左侧迦叶,身首虽残,但仍显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右侧阿难,浓眉细眼、年轻睿智、虔诚大方、充满自信,宛如一聪慧少所形象。二菩萨衣饰华丽,端庄而矜持的表情,天王严肃威武而双硕壮有力的神情,力士坚毅勇猛而双暴躁的性格,以及那无所谓惧倾力承托的地鬼,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其雕凿规模、艺术设计、人物塑造、雕像造型方面的成就,反映了唐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审美时尚、美学理念和唐代美术所达到高度艺术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及艺术家心目中神化的“圣贤”形象,从另一侧面又折射出了当时社会佛教发展的盛况和唐代国力的强大。因此,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既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又是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古阳洞朋友们,参观完奉先寺,我们将继续参观南面的古阳洞。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其中有十九品就在这一洞窟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孝文帝开始在龙门为其祖母冯太后

开窟造像祈福作功德,王公大臣、贵族、官僚、武官将相继在窟内造像,这就形成了古阳洞内最早的一批造像,从而开始皇家营造龙门的第一斧第一凿,揭开了创建龙门石窟的第一篇章。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洞窟就是古阳洞,它是利用天然溶洞扩凿而成的。正壁主佛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面相长圆,较为瘦削。头顶还塑了一个发冠,发冠本身是道的产物,这是在清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回北京途中路过龙门留下的,所以当地也有人称古阳洞为老君洞。

主佛两侧的菩萨上身微微后倾,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身着长裙,造型厚重,比例匀称,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北侧墙壁上排列了三层大型佛龛,最上面一排的造像与云冈石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佛像都是结跏趺坐,形体较显浑厚。如果说它还保持着云冈石窟的特色的话,那么第二层交脚弥勒的造像,则体现了北魏时期龙门石窟造像秀骨清姿的艺术格调。人物瘦小,细腰,双腿交叉坐于台座上。北壁最上部的佛龛雕凿于北魏景明三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佛龛残损的身躯,佛头高32厘米,被人盗走后,现在为私人收藏。最下部的一排佛龛,造像风格表现出雍容大度的特点,可能是唐早期的作品。不同时期的造像集中在同一洞窟里,说明了古阳洞雕凿时间之长,绵延朝代之久。

龙门石窟中有许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们从这2800多块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称为“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十九品。“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国宝。

北魏造像峻拔瘦硬的风格与魏碑斩刻奇肆的风格艺术内涵相通。历史上书法家发现了碑刻题记的价值,却又把雕像视为工匠的艺术。相反,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对北魏石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魏的雕刻代表了人类宗教艺术的一个高峰”。

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两侧刻有古代药方而得名。此洞北魏晚期创建,经东魏和北齐,直至唐初仍有雕刻,因此在雕刻艺术上呈现不同时代的多种艺术风格。洞内主佛、二弟子、二菩萨和洞外二力士及窟门八角束腰莲花柱均为北齐所雕造。该洞是龙门石窟中具有北齐造像风格的唯一大型石窟。北齐时期的雕像头部硕大,身躯如柱,给人以臃肿、笨拙的感觉。

洞口过道两侧石壁上刻有药方近140个,治疗40种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涉及科别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神经科、肿瘤科、泌尿科等。所用药物多是我国农村常见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制剂方法有丸、散、膏、汤

等。

药方洞石刻药方刻于唐代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它记录了我国古代医药的成就,在研究我国医药学上有重要价值。

皇甫公窟皇甫公窟因北魏胡太后母舅皇甫度开凿而得名。主佛释迦牟尼高3.18米,身穿褒衣带式的袈裟,衣饰用平直九刀刻法,衣裙有棱有角,坐在莲花座上。面部已经残损了,头上还留有高肉髻,右足外露,足掌向上;右臂平举,手掌上扬;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作满足人们愿望的与愿印。有趣的是,这尊大佛竟有有6个手指,据说是按照孝明皇帝的形象塑造的。由此可以看出皇甫度以佛事向皇帝献忠心的良苦用心。

皇甫公窟南、北壁基下保存有具有极高价值的礼佛图浮雕,这两幅浮雕人物图案带有浓重的绘画意味。北壁皇帝礼佛图东起前三人为比丘,前两个比丘正俯身向香炉内添香,第三位是年长的高僧,左手托钵作前导。第四人为一老妇,头饰华丽,身穿长裙大袖,左手持一莲蕾,徐步向前。弟八人为一青年男子,头戴笼冠,身穿宽袍大袖的长袍,右手托钵,有趣的是其身后还有一男童为他提衣摆。这一男一女无疑是孝明皇帝和胡太后。这一作品用写实的手法把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气质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余的宫女有的手举华盖,有的手拿莲蕾,虔诚严肃,徐徐而行。南壁则为皇甫公夫妇礼佛图。

左右二菩萨半结跏趺坐在菩提树下,坐树下思维状。菩提树树干弯曲,枝繁叶茂。树的上方又分别刻有一组罗汉像,罗汉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合十或手持莲花。

围绕着窟顶的莲花有八个伎乐,她们衣带飘扬,手持琵琶、笙、排萧等乐器,翱翔云间,由此看出在北魏时期,这些乐器就已经非常盛行了。

擂鼓台南洞参观完西山的洞窟,请朋友们继续参观东山的洞窟。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称为“擂鼓台三洞” 。南边的这座窟为擂鼓台南洞。洞内方形座台上的佛像被称作“大日如来”在密宗里“大日如来”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主佛头戴佛冠,臂戴臂钏,脖子戴项圈,穿袒右肩式袈裟,整个造像保留了外来造像艺术风格。

佛端坐在束腰方形台座上,这种台座在武周时期是比较流行的式样。从正面看,佛头部微微向下倾斜,目光向下俯视,和礼拜者的眼神交流,流露出一种关爱世人的殷殷之情。主尊丰润的右臂搭于盘起的右膝之上,舒闲的神态、优雅坐姿都体现出佛的从容、恬静。从侧面看这尊大佛的形态,头微微向前倾斜,肩向后仰,腰向内收,臀部依其坐势显得收放有序,胸部向前隆起,腰部三道环形的衣纹线条又显现出腰部肌肉的健康有力。整个佛的造像极富质感,也正符合古人所说的:肌理细腻,骨肉亭匀。

在四壁上有高约36厘米的菩萨坐像,层层排列着有760尊之多,端坐在四周的墙壁上,神态肃穆安祥,似乎正在聆听佛弘扬佛法。菩萨在古印度都是男性的形象,传入中国后,逐渐塑成了女性的形象。

创造者对人物的形态美把握得相当适度,简洁明快的线条和人体造型的健康都表现了当时的雕凿者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及美学理想。

擂鼓台中洞中间的这座洞窟称为擂鼓台中洞,又叫“大万五佛洞”,因洞中造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且比西山万佛洞小千佛稍大而得名。主尊为弥勒,整尊造像采取高佛雕手法,背光为龟甲形背屏,周围环绕着伎乐人/飞天、骑象和骑狮的童子。

主尊端坐在束腰方形高台坐上,台坐下部延伸出两朵莲花,每朵莲花上站立着一尊菩萨,整个造像浑然一体。主尊佛头20世纪30年代被盗,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洞窟雕凿完成于武周时期,是为武氏政权歌功颂德的。西山的双窟是弥勒与释迦牟尼并坐,当时武则天还没有成为一朝之君,表明她与李志一个天皇一个天后并列的身份,而在这一洞窟中,以弥勒佛为主尊,表明她已破天荒地成了一位女皇。

看经寺: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看经寺,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石窟,整个窟室的平面设计基本上呈方形,与同一时期其它洞窟最大的不同是该窟正壁上没有主像,而是在洞窟地面中央建坛,上置佛像供人拜佛。据考证,该窟为禅宗开凿,洞窟造型为禅宗曾人打坐礼佛的禅堂。

窟内墙壁上部有一些不规则的零星造像,在北、东、南三壁下部雕有唐代最精美的一组29尊浮雕罗汉像。释迦牟尼去世之后,将传法的任务叫给了迦叶,迦叶寂灭后交给了阿难,之后传莫田地,传商那阿修,最后至二十九组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是北魏时期自天竺来中国的曾人,被后代的佛教禅宗奉为第二十九代传人。看经寺这二十九尊传法的罗汉,恰好与《历代法宝记》所载西土二十九祖先相吻合。

窟内现二十六尊罗汉像保存完好,每尊罗汉像高约1.8米,与真人等高,神态各异,性格刻划入微,有饱经风霜而又睿智的、执着而又聪慧的、慈祥善良的、凶猛严历的、诙谐幽默的、严肃认真的,无不栩栩如生,是龙门石窟中现存最完整的一组罗汉群像雕刻。

龙门石窟虽然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的大量宗教、美术、书法、音乐、医药、建筑等事物石料,使龙门石窟成为一做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古老的艺术、优美的环境、方便的交通、完善的旅游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和游人纷至沓来。

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5篇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以 下是小编整理的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5篇,欢迎阅读参考! 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1) 大家好,我是炫光旅行社的程导,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的洛阳市,洛阳是中外闻名 的古城。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邻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 开凿,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他和郭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共同组成了我 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或是天然形成的洞,用来藏身或藏食物。 龙门石窟的雕刻,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形象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 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易风化和大面积脱裂。 好,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 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2)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现在我来给各位当导游,参观闻名于世的“龙门石窟游览区”。我们今天参观的龙 门并非山峡交界之处、黄土高原之上、对峙黄河两岸,横出天汉的龙门;并非边陲春城、滇池湖畔、一岸独立、万丈深渊的龙门;我们今天要看到的是中原大地上九朝古都之郊,经悠悠千载,历沧桑万代的一颗中华山水明珠——洛阳的龙门石窟。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龙门两山,壁立相峙,高耸巍峨佛寺衬松柏,栈道连亭阁,龛 塔窟碑,蜂穴密布,蔽石遮岩。非常美丽! 希望各位珍惜时光,保重自己,洛阳龙门石窟永永远远恭候各位的再次光临。谢 谢各位! 龙门石窟导游词200字(3) 大家好!欢迎朋友们来到龙门石窟参观游览,我叫张甡喆,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 以叫我小张,希望大家在龙门石窟玩得愉快。

龙门石窟概况

龙门石窟概况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 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香山)、西(龙门 山)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似天然门阙, 故古称"伊阙"。1961年,龙门石窟(含白居 易墓)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嗣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诸朝,断续营造达500余年,现存伊河两岸山崖峭壁间的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多数为北魏和盛唐两个时期的雕刻作品。 1999年,洛阳市人民政府投资近两亿元,对龙门石窟周围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改造。2002年3月,成立了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对石窟、香山寺、白居易墓实行统一管理,并筹措资金近一亿元,在龙门石窟南北架设了两座公路大桥,拓宽了景区内南部河道,修复了香山寺古建筑设施,计划2003年4月,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届时,将会以石窟、寺院、墓园合为一体的旅游景象出现。那时,中外来宾可以在香山寺钟声的伴随中,漫步于水面涟漪的伊河河畔,驻足于佛龛之前,一览龙门众多景观。 龙门石窟地处中原,便利的交通为中外宾客来洛阳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近几年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龙门石窟面貌一新,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02年,龙门石

窟年收入达35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85万人次。 龙门石窟是河南人民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中外宾客,欢迎您们在闲暇之余,在洛阳牡丹盛开的季节,来洛阳观光,领略龙门石窟这一古代人民留下的文化遗产。

英语导游词龙门石窟

Longmen Grottoes tourguide word: Hello, Confucius said, has the friend to come from the distantplace, delight. Today, I am precisely have this kind of feelings toreceive fellow friends the arrival. Luoyang, is the historical famous city which the Chinese and foreignis well-known. She has glorious historical, bright cultural and themultitudinous cultural relic historical site. In order to cause fellowguests at Luoyang period can has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to thisancient city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he historical site, is riding ina carriage the scenic spot visit on the way, I Luoyang's history andthe Longmen Grottoes approximate situation, will make the simpleintroduction to everybody. Luoyang is located west Henan Province, theYellow River middle reaches Nanan. Because of is situated at northshore the Luohe river to acquire fame, Italy is positive for the Luoriver water. Luoyang in the history once was the city which the multitudinousdynasty founds a capital, is known to be "nine faces the ancientcapital". In this more than 1,000 years historical perpetual flow,Luoyang once the long time took Chinese the politics, cultural, theeconomical center. Today, we visit the world famous Longmen Grottoesthen are one of multitudinous cultural relic historical sites. The Longmen Grottoes, in the Luoyang Nanjiao's Dragon Gate mountainpass place, are apart from the urban district 12.5 kilometers, too and19 years opens cutting from Northern Wei Dynasty, up to now some morethan 1,500 years history, it with the Dunhuang Mogao Caves, the Datongcloud hillock rock cave, together has composed our country famousthree big rock caves art treasure house. Dragon Gat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rring States timecalled "Iraq Xiangshan (Dongshan) (Xishan) the thing confrontswith Longmen Mountain, the Iraqi water from the average, has formed agrand gate Latter because is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empiresouth, also calls Dragon Gate. So-called "rock cave", is the hole which opens cutting on the cliffcliff is straight, perhaps natural forms the pit hole, with hides orstores food and the thing. As early as in primitive society, thepeople have used the natural pit hole description zoomorphism and thelife scene, however by the phenomenon appears and the placewhich as the buddhist, the clergy worships buddha and leads a piouslife, actually is starts Buddhism after ancient India to appear. As a result of wooded mountain lonesome and quiet, mystical, rock cave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the rock cave uses the templeconvenience according to Shan Diaozao which the bricks and stonesbuilds to be more durable than, therefore appeared the collectionbuilding, the drawing, the vulture in ancient India has chiselled artto accomplish This kind of art, does missionarywork the activity along with the clergy to spread to our country theborder area and the inland, with our country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 traditional each kind of artistic technique style fusionconnection, becomes our country one kind of unique carving, thecolored drawing on pottery craft. We must look today the LongmenGrottoes are one of in our country multitudinous temple grouptreasures. The Longmen Grottoes group carving, the advantage which said besidesfront, but also has the noticeable natural condition. The Iraqi waterboth banks cliff all belonged to the Paleozoic Era cambrian period andthe Ordovician discipline lime rock layer. Its lithical hard, thestructure is

400字的洛阳龙门石窟范文.doc

400字的洛阳龙门石窟范文 你们有没有看过佛教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闻名中外的洛阳龙门石窟呢? 下面是我为你们推荐的几篇400字的龙门石窟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龙门石窟导游词一 尊敬的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陪同大家游览龙门石窟。 为使各位游客能对洛阳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初步的了解,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途中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龙门石窟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龙门石窟脚下,我们下车,首先沿着伊水西

岸游览西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千佛窟。千佛窟只有一间屋大小,高三四米,两旁石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像,说他是千佛库真是名副其实。这些小佛像大的有三四厘米,小的却只有两厘米,可别看它们的个头儿像个小不点儿,但都雕刻的很精细,虽然数目众多,但是排列的却非常整齐。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龙门石窟最有名的地方————奉先寺。这里共有九尊佛像,其中中间的佛像最大。这尊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它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 由于时间的关系,龙门石窟西山的讲解到处结束,给大家留出一些自由时间,龙门石窟还有更多的美景:东山上的石窟、香山寺、白园大家可以再去细细游赏!希望大家玩得开心、不虚此行。 龙门石窟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龙门石窟风景区。我叫薛明千,大家可以叫我小薛,今天我来做大家的导游,我来自雏鹰旅行社。希望在我的带领下你们会旅途快乐。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洞窟之一,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

400字的洛阳龙门石窟范文

你们有没有看过佛教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闻名中外的洛阳龙门石窟呢? 下面是为你们推荐的几篇400字的龙门石窟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龙门石窟导游词一 尊敬的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陪同大家游览龙门石窟。 为使各位游客能对洛阳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初步的了解,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途中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龙门石窟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龙门石窟脚下,我们下车,首先沿着伊水西岸游览西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千佛窟。千佛窟只有一间屋大小,高三四米,两旁石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像,说他是千佛库真是名副其实。这些小佛像大的有三四厘米,小的却只有两厘米,可别看它们的个头儿像个小不点儿,但都雕刻的很精细,虽然数目众多,但是排列的却非常整齐。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龙门石窟最有名的地方——奉先寺。这里共有九尊佛像,其中中间的佛像最大。这尊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它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 由于时间的关系,龙门石窟西山的讲解到处结束,给大家留出一些自由时间,龙门石窟还有更多的美景东山上的石窟、香山寺、白园大家可以再去细细游赏!希望大家玩得开心、不虚此行。 龙门石窟导游词二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_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1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来龙门游玩,与其说是视觉的盛宴,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朝拜。充满灵性的石窟静卧在古老的河畔,沐浴在蔚蓝的天空下,历史的沧桑凝重与艺术的感官冲击,让人在感叹先人的智慧创造的同时,对宗教的信仰与艺术的震撼,也油然而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可通过飞机、火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到达景区。最为便捷的方式是乘坐火车到洛阳站,再转乘公交到达景区。乘坐飞机到达洛阳北郊机场,再转乘公交,也较为方便。龙门石窟景区内以电瓶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也可乘坐游船代步。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2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历经东西魏、隋唐至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共有约10万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卢舍那佛像)。 1 / 3

龙门石窟以伊河为界,分为西山和东山石窟两部分,西山石窟开凿于北朝和隋唐时期,东山石窟全部开凿于唐代,西山石窟是龙门最精华的部分,其中包括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和古阳洞中的“龙门二十品”。 西山石窟中的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寺内中间的卢舍那佛像,据说是按照女皇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这也是石窟中最受游人喜欢、知名度最高的佛像。 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堪称书法奇珍。古阳洞中保留了“龙门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 龙门石窟东山的香山寺,是武则天时代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生前经常来此游玩。白居易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将他葬于香山寺以北,这就是今日的白园(白居易墓园)。 游览龙门石窟,一般步行即可,线路多为:景区大门-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在每年的4-10月期间,游客还可以夜游石窟,在如梦如幻的灯光衬托下,万尊佛像更显气象万千(夜游只开放西山石窟和香山寺)。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3 龙门石窟可谓西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它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2 / 3

河南景点导游词文档6篇

河南景点导游词文档6篇Henan scenic spot guide words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河南景点导游词文档6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河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河南景点导游词文档 2、篇章2:河南景点导游词文档 3、篇章3:河南景点导游词文档 4、篇章4:龙门石窟导游词文档 5、篇章5:洛阳白云山导游词文档 6、篇章6:嵩山少林寺导游词文档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小泰为大家带来河南景点导游词。 篇章1:河南景点导游词文档

集江南水乡与北国田园风光于一体,被誉为“北方三峡”的青天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部博爱县境内,系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的十佳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景区面积106 平方公里,由大坝、大泉湖、三姑泉、西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等七大游览区、308个景点组成。 青天河之水天上来,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青山绕 碧水,绿树掩古寺,飞泉流瀑,如诗如画。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然长城及世界奇观石鸡下蛋;有中原独一无二的高山峡谷湿 地景色;有最大出水量每秒7立方米、洞径2.18米的“华夏第一泉”三姑泉及由此泉水形成的长达7.5公里的大泉湖。这里碧波荡漾,妩媚婉约,水随山势,百转千回;野鸭随水势,掠 过水面,水天一色;两岸绿色掩映,猕猴嬉戏其中,湖内行船 荡舟,舟移景异,船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如游漓江,似进三峡,置身其中,您将从生活压力中解放出来,得到最畅快最松驰的休闲。进入西峡,两岸青峰翠岭,水面一平如镜,杨柳临溪傍水,荆林神韵通幽,古朴小舟伴着暮归的老牛和牧童,一片田园牧歌式的风光呈现在眼前。而游程中,产生于7000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规划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规划 更新时间: 2006-08-09 09:35:45.0 作者: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阅读次数: 91 项目分类:旅游规划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下,距洛阳13千米。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峭壁上,南北延绵约约一千米,现存大小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龙门石窟石质之优良,窟龛、造像和题记之多,自然山水环境之优美,都居国内石窟前列。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合称为我国三大石窟宝库。龙门石窟具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意义;在亚洲石窟艺术群中地位十分重要;其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我国石窟中独具风格。 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龙门石窟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12.46平方千米,已划入洛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一、基本景点规划原则 以石窟文物保护、进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协调为基本规划原则。规划成果包括三个部分:石窟区总体规划、中心区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内容涵盖文化遗产、风景名胜、保护规划等多方面问题。 二、龙门石窟保护规划 根据调查研究和石窟保护需要 1、增加绝对保护区,以加大保护力度,从根本上保持窟区整体空间风貌。 2、根据新的状况,分别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进行了调整。 3、为了保护石窟地下安全,防止煤矿等地下开采对石窟岩体稳定性的破坏,以及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紊乱,恢复“泉水四溢”的自然景象,划定地下安全保护区,面积10.79平方千米。 4、分别确定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安全保护区的保护内容、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精品文案范文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很荣幸能为大家做导游!我们今天游览的景区是龙门石窟。我想,您也许游览过风景秀丽的颐和园,观赏过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可今天游览的龙门石窟,会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虽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经过后人的修整,至今仍保存得很完整,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请各位在遵守规则、保持清洁的前提下细细观赏。 现在,我们已来到西山石窟脚下,前方的洞穴叫万佛洞,两旁洞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说它是万佛洞,可真是名副其实。这些小佛大的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却只有两厘米高,别看它们个头小,却都雕刻精细,排列整齐,虽然数目很多,但却排列得井然有序。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是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大家一定要慢慢地欣赏,细细地品味。 接下来,我们就到了龙门石窟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奉先寺,这里有九尊佛像,中间一尊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他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 龙门石窟有佛像十万余尊,佛洞两千多个,我们已经欣赏完了。再回头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观吧,是否还有些依依不舍呢?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400字(二) 尊敬的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陪同大家游览龙门石窟。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龙门石窟脚下,我们下车,首先沿着伊水西岸游览西山。

洛阳导游词

·洛阳市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汉魏故城遗址,首先我先对洛阳概况对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两岸,伊洛盆地的北边,南有伏牛,北有邙山,西有肴涵之固,东有嵩岳之险,四面环山,形胜甲于天下,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下面这几句话就是对洛阳最好的概括:一城之下皆是宝,二水出自洛阳城,三土产自邙山头,四面八方我为中,五都荟洛是奇观,六合之内聚灵气,七大古都排第一,八大八小十六景,九朝古都洛阳城。 第一句一城之下皆是宝,在中国有做城市叫做西安,他的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一,在西安东边有个城市,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他就是洛阳。我们洛阳是我国地下文物最为丰富的一个城市。早在一万年以前,我们这里已经进入了比较繁荣与昌盛的母系氏族社会,而这种繁荣与昌盛一直持续到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建立。从夏到后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或迁都于此。古诗有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古代多少荣辱兴衰都已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也埋藏在了洛阳土层之中,仅洛阳出土的碑刻墓志就有四万多块,有学者说仅这些碑刻墓志就可以建成一座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艺术馆。曾经轰动考古界的东周天子驾六车马坑,因天子驾六车马坑闻名于世界。,而北邙山上的古墓博物馆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收藏古墓葬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在洛阳许多地方都不能随便向下取土,因为随便一挖就可能挖到宝贝。洛阳出土的数不清的文物和那些尚未知晓的文物瑰宝和我们脚下的这方水土融合在一起,使得脚下的这方水土显得更为深沉与厚重。古人云,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我们洛阳就是因为位于洛河以北而称之为洛阳,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河就是洛阳的母亲河洛河,在其两岸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滨河公园,全长20公里。我们现在走的是洛阳桥,我们现在回头看,有没有一种置身于黄浦江畔的感觉:洛河----黄浦江,中原明珠----东方明珠,高楼林立。。。。。。我们现在从上海回到洛阳, ·我们的第二句话是二水出自洛阳城。第一水就是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杜康酒,我们洛阳汝阳县是酒祖杜康发迹的地方,在此他酿造了杜康酒,在周朝时就被封为国酒。第二水是洛阳水席,为什么叫水席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独特的上菜顺序,既带子上朝,以粥带唐,上一道,吃一道,撤一道,整个宴席如行云流水般,第二个原因要从我们洛阳人的饮食风俗说起,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打招呼和外国不一样是问喝汤了没,反映了中国吃文化,那我们洛阳则是问喝汤了没,说明我们洛阳人爱喝汤,早晨我们有牛肉汤,洋肉汤,驴肉汤,豆腐汤,八宝粥,不翻汤等。那么洛阳人也把爱喝汤这种爱好带到了最丰盛的宴席当中,使得每道菜都汤汤水水的,因此称之为洛阳水席。大家现在不要急,我们今天中午就要到洛阳最有名的真不同酒店去品尝这俩个水。 @@ 各位朋友现在已经··点了,等一会我们就要去用中餐了,不过还有一段车程,我顺便给大家讲一下我门洛阳的特色美食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是文明古国创造并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烹饪文化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前面说过“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烹饪文化也得从洛阳说起,早在商代时期武庚的宰相伊尹也就是出仕们拜的鼻祖,就是我们洛阳人,洛阳的伊河就是因他而命名的。我们中国菜很讲究,一桌子菜叫做席中国现有两大席,一个是“满汉全席”,另一个就是我们洛阳的“水席”水席历史悠久这还得从唐朝时期的武则天说起。洛阳水席的头道菜是“牡丹燕菜”也叫“假燕菜”。传说武则天当政时期洛阳东关外地里长出一个大白罗卜,长有三尺人们把它看作吉祥之物献给女皇,武则天交与御厨烹制御厨苦思冥想,设计出了独特的加工方法,他经过多道加工,然后掺入山珍海味烹制而成,武则天品尝之后感觉香美爽口,很有燕窝汤的味道,就赐名为“假燕菜”宫廷和官场的喜好引领了民间的时尚,从此以后人门不论“婚丧嫁娶”还是待客娱乐。都把“假燕菜”作为宴席的头到菜。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访问,洛阳名厨为他们做了一道清香别致的的“洛阳燕菜”。只见一朵洁白如玉色泽夺目的牡丹花,浮于汤面之上,菜香,花鲜,赢的了贵宾拍手叫绝,周总里风趣的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开牡丹花。”所以后来人们又把燕菜称为“牡丹燕菜” 来到洛阳就不得不向大家介绍“水席”我们洛阳饮食的特色瑰宝,历史悠久,古今驰名千百年来,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20xx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晚上的石窟看起来是非常现代的,好像一座城堡,充满了神秘感。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第1篇: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洛阳龙门石窟,现在我们就在龙门的入口,不要心急,我们立刻就进去领略里面那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20xx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它们详实描述了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大家都知道龙门石窟已经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相信大家都是为了这个慕名而来。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 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远远看过去,石窟安静伫立在那里,前面的湖面跟它挺有默契的,都是静静的。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可能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

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20xx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 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宾阳洞,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大概公元386~520xx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0xx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像含笑凝眸,温柔敦厚。洞中还雕刻着众菩萨,弟子听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窟顶飞天仙子的刻画也十分传神。 我们沿着栈道继续前行,会经过珍珠泉、万佛洞、药方洞(内有许多济世药方)、莲花洞等洞窟,其中又以莲花洞为特殊。莲花洞是继宾阳三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此雕刻的非常精美,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0xx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据说,人大会堂的顶灯就是仿它而做。这里除了大佛造型细腻外,最大的看点是南北它是龙门两壁上方各有似为“法华经”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个高度仅有2厘米左右。他们就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好了,我们现在前往奉先寺。它是龙门石窟的精华部分。或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接待各位朋友的到来的。 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为使各位来宾在洛阳期间能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乘车去景点参观的途中,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 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长时间地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今天,我们去参观的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

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 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

洛阳龙门石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洛阳龙门石窟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其居天下之中的良好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促使古代各朝统治者选择在此建都,因此,洛阳作为都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繁荣发展,其中龙门石窟就是古代佛教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佛教中国化的象征。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北魏统治中心从塞北向中原转移的时期。之后,历代统治者在北魏开凿的龙门石窟基础上,进行了长达千余年的开凿,逐渐形成了绵延长度达1千米,大小洞窟2300余个,各类佛像10万余尊的庞大石窟群。特别是在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统治者的心理诉求与佛教发展达成一致,开启了佛教造像的高潮,这一点也可在佛像的艺术特征中窥见一二。那么,由此可见,龙门石窟的佛像雕刻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洗礼,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对于今天仍不可磨灭,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如今洛阳龙门石窟作为一处具有鲜明价值的景点,其发展建设与保护历年为国家所重视,在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风行,各地区加紧对当地的资源开发,以吸引游客,然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石窟雕像遭到了很大的损害。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龙门石窟文化遗产资源的分析,来探究对其保护的价值所在以及对其保护的策略。 一、石窟价值 龙门石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

龙门石窟讲解词分析

龙门石窟景区讲解词 欢迎各位来到世界遗产龙门石窟参观游览,我是大家的讲解员XX,很高兴为各位讲解。接下来我们边走边讲,我把龙门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座龙门大桥,1960年动工修建,1962年建成通车,全长303米,它是仿照河北赵州桥而建,是一座三孔空腹式石拱桥,桥上的“龙门”二字是陈毅元帅题写的。龙门大桥原是一座公路桥,但为了减少来往车辆对石窟所造成的粉尘、噪音、震动的危害,2003年4月龙门景区实行了封闭运营,也对龙门大桥实行了美化、亮化,使这座原本车水马龙的公路桥变成了一座游人如织的观赏桥。1995年焦枝铁路复线洛阳龙门段建成通车,龙门隧道向保护区外迁移700米,从而减少了火车震动对龙门石窟文物的影响。前方就是龙门石窟的北大门,它是仿汉代的双阙建筑,上面“龙门石窟”四个字是郭沫若先生的笔迹。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龙门石窟景区,洛阳龙门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它为于洛阳市新城区六公里处,这里是两山夹一水的地形,河以东是香山,河以西的是龙门山,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前后,大约在公元493年,它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代。距今1500多年的历史。其中北魏雕凿的洞窟占30%,唐代的洞窟占60%,其他的朝代占10%。龙门石窟现存窟龛有2300多个,碑刻题记2800多块,其中有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均为书法精品。佛塔80座,造像将近11万尊,其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

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龙门石窟在1961年首批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荣登全国5A景区之例。龙门石窟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是我国石窟中风景最为秀丽、环境最为优美的。 希望各位游客在参观游览中爱护环境,爱护文物。景区内的垃圾已实行分类回收、分类处理,若游客需扔废弃物可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扔弃。 潜溪寺潜溪寺是因寺下泉水涌流而得名,是初唐的一个洞窟,洞中主佛像是阿弥陀佛,他面部丰满,双肩宽厚,衣纹简洁、流畅。站在他左边的是大弟子迦叶,右边的为小弟子阿难。在弟子两侧的分别是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龙门石窟雕刻较精美的佛像之一,两位菩萨同主佛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主要对象。 宾阳三洞宾阳三洞,是北魏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皇家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是北魏的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及母亲文昭皇后做功德而建造。开凿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到了802366个,后来因发生了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宾阳中洞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窟顶为一朵浅浮雕的莲花。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原是古印度国的一位王子,与我国孔子大约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

龙门石窟导游词大全文档2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大全文档2篇Longmen Grottoes tour guide 编订:JinTai College

龙门石窟导游词大全文档2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河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龙门石窟导游词大全文档 2、篇章2: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文档 篇章1:龙门石窟导游词大全文档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邻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他和郭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共同组成了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下面是带来的,仅供参考。 200字龙门石窟导游词一:

大家好!欢迎朋友们来到龙门石窟参观游览,我叫张甡喆,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小张,希望大家在龙门石窟玩得愉快。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出口处,距市区12.5公里。 现在,我们前往万佛洞,因洞内有15000尊佛像而得名,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有莲花,主尊佛为阿弥陀佛,他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正在向弟子们说法。 前方就是古阳洞了,喜欢书法的游客一定不要错过哦。 好了,龙门石窟的主要洞窟已经介绍完了,待会儿我们将穿越龙门桥,跨过伊河,到河对岸去观赏西山龙门石窟的全景,希望大家保护环境,我们11:30在石窟广场会合,谢谢大家! 200字龙门石窟导游词二: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去参观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现在,我将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个介绍。 龙门石窟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始开凿,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迄今已有1500余

洛阳龙门石窟观后感

洛阳龙门石窟观后感 导读: 洛阳龙门石窟观后感 文/清一愚人 龙门石窟,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从自然特点来看,两岸山崖之间伊河从中穿过,故古称伊阙(PS:伊阙之战,战国时代秦国名将白起曾在此地全歼韩魏联军24万),而实地观察其景确实颇有气势,又在古都洛阳南郊如同南天门一般,由此可说,“龙门”之谓,非虚言也。 至于雕刻的各种石窟,即使是我这种对佛教史、石窟建造、雕刻艺术等方面并不了解的人也同样叹服其数量之多、地位之重、工艺之精湛、内容之丰富。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公元494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可以想见,距今最早要有1500年之久的古代,修建营造这些石窟是十分艰难的。尤其是最为出名、最为壮观修建于唐高宗时期(公元675年完工)堪称龙门石窟标志的“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所雕佛像恢弘壮丽,却让人“敬而不惧”,极具美感和艺术性,称之为栩栩如生也不为过。在没有电钻、雷管、炸药、升降台的一千多年前,这样的工程只能是“国家工程”,是要以无数工匠付出的汗水甚至鲜血为基础,外部要有深厚的文化环境以及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实力才能实现,故我称之为文明结晶、盛世杰作!

香山寺,被称作洛阳八景之冠,的确不错,我今日也才终于知道白居易香山居士的由来(因其晚年隐居于此故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旁蒋介石也曾修建住宅,不得不说此地修的办公室比南京总统府里的宽敞舒适,而挂的老蒋照片也多了一点。 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白居易之墓比白马寺中狄仁杰(一说武后男宠薛怀义)的某梁国公之墓都要豪华。在此地也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致敬白居易的纪念碑。日本的纪念碑是高度评价和感激白居易的,因为白居易的作品确实深刻影响和启发了日本文学,例如在写于十一世纪的日本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引用白居易诗歌多达九十多次。 由此我又有两点感想,一是如同苏东坡所言“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以及曹孟德之子曹丕所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体现的,很多政治家,军事家在当时无论权势再如何滔天,对于千百年后都是浮云罢了。而真正能够直击涤荡心灵的,还是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生时并不得志的李杜、梵高还是白居易,在后世通过时间证明了他们永恒的值得为人永远记住的价值(这其中也包括曹孟德,他同样是位相当杰出并留有深渊影响的文学家)。二是也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对于古代整个东方世界的深刻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是持续至今,浸润在每个人骨子里的。所以,身为中国人的你我他们,应当具有理所应当的文化自信! 旅行不仅仅是游历,也是磨砺。无论大雨,还是酷暑,都为旅行带来的极大不便,但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王荆公曾云:“世之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