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修改方案)

一、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跟、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为颈椎病。

二、一般原则

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它疾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3、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

各型颈椎病诊断原则:

除上述原则外,各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分别为:

1、颈型:

(1)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2)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线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3)应除外颈部其它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它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2、神经根型:

(1)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5)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症、肘管综合症、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2)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3)除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椎动脉型: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型眩晕。(2)旋颈试验阳性。(3)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多伴有交感症状。(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6)除外颈动脉Ⅰ段(进入颈、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7)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6、其它型: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

颈椎病手术适应证(修改方案)一、一般原则:

1、一般而言,颈椎病的手术指征是相对的。颈椎病手术比较复杂,有一定风险,因此手术指征应严格掌握。

2、目前认为:颈椎病手术治疗主要达到减压与重建稳定的目的,对于脊髓本身不可逆转的病损没有治疗意义。

3、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考虑患者的职业、年龄、患者机体状况对手术的耐受性,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态度。

4、颈椎病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二、各型的手术适应证

1、颈型:原则上不需手术,只有极个别病例经长期非手术疗法无效、而且严重地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者,可考虑手术。

2、神经根型:原则上采取非手术治疗。(1)正规而系统的非手术治疗3-6

个月以上无效,或非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反复发作,而且症状比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者。(2)由于神经根病损导致所支配的肌肉进行性萎缩者。(3)有明显的神经根刺激症状、急性剧烈疼痛、影响睡眠与正常生活着。

3、脊髓型:原则上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又无手术禁忌症,应手术治疗。对于椎管较宽而症状较轻者,可以采取适宜的非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诊,无效或加重则手术治疗。

4、椎动脉型:具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手术。 (1)颈性眩晕有猝倒史,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2)颈选择性椎动脉造影或DSA证实者。

5、交感神经型: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证实为节段性不稳或椎间盘膨出者可考虑手术。

6、其它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受压者):如因骨赘压迫与刺激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应将骨赘切除。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第二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一、颈椎病的定义及诊断原则二、关于颈椎病的分析三、关于颈椎病的手术治疗问题四、关于非手术治疗问题五、关于颈椎病病情及疗效评价的标准问题中华外科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于1992年10月5日至10日在青岛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10个医疗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各抒己见,气氛非常活跃。

第一次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84年,桂林)至今已有8年,颈椎病的诊断水平及治疗技术均有很大发展。与会代表包括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放射科、理疗科、中医科等多学科的同道,从而使座谈会的讨论更加广泛、深入。这对于今后颈椎病的进一步研究及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将产生积极影响。本次座谈会根据近年来颈椎病的研究及大量临床实践,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现将讨论内容概述如下:

一、颈椎病的定义及诊断原则

经过讨论,多数代表同意第一次座谈会确定的有关颈椎病定义的基本内容。即:颈椎椎间盘组织退变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为颈椎病,其英文名称为Cervical Spondylosis。在文字表述上,有代表主张将"椎间盘组织退变"改为"椎间关节退变"或"椎间盘退变"。改而研制,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基本内容,(1)颈椎间盘退变或椎间关节退变;(2)累及其周围组织;(3)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确立颈椎病的诊断时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2)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3)影像学改与临床表现相对应,即影像学所见能够解释临床表现。各种影像学征象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仅有影像学检查所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不应诊断为颈椎病。放射科医师可根据X线表现对颈椎的退行性变进行描述,而颈椎病的诊断则应由临床医师作出。

二、关于颈椎病的分析

经过激烈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第一次座谈会的临床分型方案仍然适用。即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其它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

颈型颈椎病可依据:(1)颈部症状及压痛点;(2)X线有颈椎曲度改变、不稳定等表现;(3)应除外颈部其它疾患(如落枕、肩周炎、肌筋膜炎等)。有代表提出颈痛除可因椎间盘退变刺激窦椎神经而引起(称椎间盘源性疼痛)外,还可由其它原因引起,而这些原因常常不易与椎间盘退变因素相鉴别,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应加以注意,严格按照前述诊断依据进行鉴别。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仍沿用第一次座谈会制定的标准,即(1)与病变节段相一致的根性症状与体征;(2)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一致;(4)痛点封闭无显著疗效;(5)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症、网球肘、腕管综合症、肘管综合症、肩周炎等)。

本次会议对第一次座谈会所制定的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做了一些修改。为了避免重复,将原标准中的第一条概括为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将第四、第五条取消。修改后的标准为:(1)具有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2)影像学检查显示

椎管狭窄、颈椎退行性改变;(3)应除外肌萎缩侧索硬化、椎管内肿瘤、末梢神经炎等其它疾病。

在讨论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时许多与会代表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代表对椎动脉型是否存在提出了疑问,认为钩椎关节增生达到1cm时才能对椎动脉构成压迫,而这种情况实际上很少见。有代表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中可有交感神经因素参与作用,因而椎动脉型不如称为神经血管型。也有代表提出:椎动脉型与交感型同属一种类型,因为椎动脉周围有大量交感神经纤维组成椎动脉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表现可能系因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而产生。但多数代表主张目前仍按原来方案进行诊断。但考虑到椎动脉血流图对此型诊断的实际意义不大,故将原方案中第七条:"椎动脉血流图及脑电图仅有参考价值"取消,并建议在诊断标准前面加上"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具体诊断标准如下:(1)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2)旋颈征阳性;(3)X线片有异常所见;

(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5)应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6)除外椎动脉V1、V3段供血不全、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等;(7)确诊、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此外,有代表提出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于诊断椎动脉供血不全亦能有所帮助。

部分代表认为,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发育型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应与颈椎病区分而列为独立的临床疾病。因为这些疾患的发病原因与颈椎病有所不同,病理特点与颈椎病的定义亦不相符合,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有轻重不等的颈部外伤史,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破裂或突出而无颈椎骨折或脱位,并有相应临床症状者。至于慢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的关系,代表们则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慢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应列入颈椎病之中。有人则认为慢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并不相同,前者一般发病年龄较轻、病情发展较迅速、病损范围仅1-2个椎间隙,X线检查亦无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二者应属不同的两种疾病。会议对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诊断问题统一了以下看法:(1)椎管测量应采用侧位X线片;(2)测量椎体及椎管的中矢径,并以二者的比值作为诊断依据;(3)椎管中矢径与椎体中矢径的比值≤0.75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出现相应的脊髓受累症状者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有代表指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之所以出现临床症状,通常的原因是合并有椎间盘退变,颈椎管狭窄可能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在确立诊断时椎管狭窄及椎间关节退变这两个因素都应予以注意。当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退变性改变存在时,应同时列出"颈椎病"的诊断。

有代表提出将颈椎失稳症作为一个独立的诊断名称,认为有些脊髓病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就是颈椎失稳,且单纯颈椎融合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多数代表认为,颈椎不稳定在颈椎病患者中很常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但它是颈椎椎间关节减退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现象,是椎间盘退变的继发改变,也是颈椎病的范畴。有代表提出,颈椎不稳定的判断可以根据以下条件作出:椎体后缘连线与滑移椎体下缘的连线的交点至滑移椎体后缘之距离≥2mm或椎体间成角>11°或椎体滑移(向前+向后)达2-3mm为不稳定。

三、关于颈椎病的手术治疗问题

与会代表就颈椎病手术的原及各型颈椎病的手术指征展开了热烈讨论,认为目前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前路、后路两大类术式。前路手术的目的是(1)彻底减压;(2)稳定颈椎。其手术指征为:(1)无椎管狭窄的各型脊髓型颈椎病;

(2)其他各型颈椎病经系统非手术治疗后疗效不巩固或无效者(含节段性不稳定)。手术方式主要是椎间盘切除加椎体间植骨,另外还有椎体次全切除加相邻椎间盘切除加大块植骨。但后者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手术切除范围可根据:(1)神经根损害的节段;(2)X线片显示的退变及不稳定节段;(3)脊髓造影有梗阻的节段;(4)CTM、MRI显示有椎间盘突出的节段来决定。术中采取颈中立位、清醒麻醉(针麻、局部麻醉、颈丛阻滞)、减少操作震动、右侧颈前横切口等措施,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植骨方式则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后路手术的目的是扩大椎管、解除脊髓后方的压迫,同时尽可能减少颈椎后部结构的损伤。后路手术的范围应根据:(1)椎管中矢径与椎体中矢径的比值<0.75的节段;(2)神经系统损害节段;(3)脊髓前后方受压的节段;(4)CT、CTM、MRI所示脊髓受压的节段来确定。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绝大多数颈椎病应采取非手术治疗,而只有少数(主要是脊髓型)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在确定每位患者是否手术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颈椎手术比较复杂,有一定风险,因此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2)颈椎病手术是以减压与重建稳定性为目的,对于脊髓本身不可逆转的病损没有治疗意义;(3)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考虑患者职业、年龄、患者机体状况对手术的耐受性、以及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态度;(4)颈椎病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1.颈型的手术指征:同意第一次座谈会确定的方案,即颈型颈椎病原则上不需要手术治疗。

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且严重地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的个别病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指征:原则上应采取非手术治疗,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这可以手术治疗:(1)正规而系统的非手术治疗3-6个月以上无效或非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反复发作且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者;(2)由于神经根病损导致所支配的肌肉进行性萎缩者;(3)有明显的神经根刺激症状,急性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睡眠与正常生活者。

3.脊髓型的手术指征:已确立诊断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如无手术禁忌症,原则上应采取手术治疗。然而对于椎管较宽而症状较轻者,可先采取适宜的非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诊,无效或逐渐加重者则行手术治疗。

4.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术指征仍沿用第一次座谈会的规定。

5.交感型的手术适应证目前尚难确定。

第一次座谈会确定的手术禁忌症均属一般外科手术的禁忌症,而非颈椎病手术特有的禁忌症,故不再作为专项列出。

关于手术方式问题,许多代表介绍了各自的手术治疗经验,但普遍认为不同手术方式各有其适应证,原则上应以达到减压与稳定为目标,对于不同病例可针对其具体情况,选择损伤少、操作简便的术式。

四、关于非手术治疗问题

关于非手术治疗,讲座非常活跃。许多代表介绍了硬膜外封闭治疗颈椎病的经验,主要用于脊髓型以外的其它各型颈椎病。常用药物为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加上皮质类固醇、维生素B1B12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有代表还将这一疗法用于脊髓型颈椎病,但是疗效不巩固。

对于颈椎病引起的急性疼痛症状,有代表报告采取脱水疗法即甘露醇加激素(地塞米松10-15mg/日)静脉滴注,持续一周,据称能有效地缓解症状。有代表报告了大量或长期应用类固醇引起骨缺血坏死和硬膜外粘连的病例并建议慎用类固醇药物。

本次座谈会上有的代表介绍了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经验,也有代表报告大剂量短时间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多数代表认为手法治疗有引起急性脊髓损伤的危险。因此,手法治疗应制定较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症。(1)明显的节段性颈椎不稳定;(2)发育性颈椎管狭窄;(3)后纵韧带骨化症。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非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同时指出,应加强非手术治疗的研究工作。不同治疗方法应有其各自的适应证、禁忌症,在治疗方法、疗程设计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应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五、关于颈椎病病情及疗效评价的标准问题

为了客观的评定脊髓病损的程度,有利于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便于交流和研究,需要制定我国有关脊髓型颈椎病病情的评定方法与标准。与会代表讨论了"颈椎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法(40分法)"。该评定方法主要从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疾病痛苦程度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附表)。根据患者能否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将计分分为四个等级,与中残联制定的肢体残疾标准相一致。

与会代表认为"40分法"除适用于脊髓受损的颈椎病,亦适用于后纵韧带骨化症、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且此评定方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由尿失禁变为排尿困难,评分增加3分,但是从生活质量的提高来看,对患者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仍需要导尿)。因此有代表建议仍以两侧分别评定为宜,但应改为利侧守、非利侧手。有代表建议性功能情况也应包含在评分之内。总之,"40分评分法"的建立使颈椎病的病情及疗效评价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供做大家参考、试用,并在今后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完善。

颈椎病个案报告

中华护理学会 危重病护理文凭课程 个案研究 护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后的体验 学生:蔡丽月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 日期:2013年3月20日

内容: 1. 前言P3 2.病例P4 3.发病机制及其处理P5-11 4.解释罗伊适应模式(RAM)P12-16 5. 本个案选择罗伊的适应论(RAM)的原因P17 6.利用罗伊适应模式的概念去为病者进行体检P18-36 7.讨论 P36-37 8.总结P37-38 9.参考资料P38

1)前言 20世纪70年代,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提出的同时,新的护理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而整体护理的观念也正被世界各国护理工作者所接受。许多新的临床护理理论体系被引进来。如奥伦的自理模式,罗伊的适应模式,纽曼的系统模式,生命过程护理模式、适应模式、行为系统模式、人际关系模式、自理模式以及多元文化模式。这些模式总的特点是突破了以疾病为中心的限制,转向以人、环境、健康、护理为基本概念,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各环节系统化的模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护理模式。 不同的护理模式反映了不同的观点,尤其在ICU中选择适合的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指导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 在下面的病例研究中,我将应用罗伊的适应模式。在此研究中,将对病人疾病及此模式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评估病人的刺激及行为,并应用护理诊断(包括目标、护理措施及评价),同时,对病人的问题及反应进行回顾。在最后,将对选择的护理模式的积极面及消极面进行讨论。

2)病例摘要 患者孙自强,男,80岁,于双手麻木15年余,加重伴行走不稳2月余,2008年诊断“颈椎病”口服药物治疗,疗效一般。后逐渐出现双上肢麻木,无力,精细动作减退,下肢发沉,行走不稳,踩棉花感明显。腰腹部束带感,四肢麻木,以上肢为重。小便不畅加重,大便干燥。为进一步治疗到三院就诊。 经检查以“脊髓型颈椎病”收住院。于3月18日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C4- 5 ACDF手术治疗。手术顺利,全麻未清醒,自气管插管处接呼吸机辅助呼 吸,参数为SIMV+SP 潮气量450ml/次,F:15次/分,FiO 2 45% PEEP 。切口置引流管一根,引流通畅引出少许血性液体,颈部制动。于3月19日患者颈部切口渗血量多,急送手术室行伤口探查术,术毕平车返回ICU病房。 全麻清醒,呼吸平稳,血气示,PaO 2180mmHg, PaCO 2 35mmHg。予停止呼吸机, 改为鼻导管氧气吸入2L/分。转普通骨科病房继续冶部。初步诊断:1、C3-7间盘突出,C4/5间盘突出,继发椎管狭窄。2、慢性心房颤动。3、2型糖尿病。4、高血压I期,高危。5、腔隙性脑梗死。6、前列腺增生。7、右侧腹股疝修补术后。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55年,长期服药,血压控制在125/75mmHg,2型糖尿病25年,空腹血糖控制在L之间。房颤10余年,体检时发现,无症状。2012年行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腔隙性脑梗20余年,无症状及后遗症。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精神疾病,否认其他手术、外伤、输血病史。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 生于北京,久居本地。无未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无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无吸毒史,无吸烟饮酒史和牧区,适龄结婚,家人体健。有家族性房颤史。

颈椎病疑难病例讨论

2012年第二季度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2012年6月20日 地点:针灸科护士站主持人:王桂燕(主管护师)参加人员: 患者姓名:刘玉萍性别:女年龄:40岁病历号:0120656 诊断:项痹 讨论记录: 主管护师王桂燕:今天我们针对项痹病人6床刘玉萍进行病例讨论,讨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项痹病人的护理。现在请管床护士周敏汇报病例。 管床护士周敏汇报病史: 患者,刘玉萍,女,40岁。因“颈肩部疼痛伴上肢麻木1月”于2012年6月10日入我科。入院诊断:项痹病查体:T36.5C P82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神清合作,颈肩部压痛,双上肢麻木,活动不利,颈部僵硬,,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属风寒痹阻型。入院后治疗:给予丹参活血化瘀,针刺运动、艾灸更对症治疗。今天是入院第11天,患者诉肩背部疼痛,双上肢仍有麻木,饮食二便调。 主管护师王桂燕: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护士周敏: 1.疼痛与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有关 2.焦虑 3.知识缺乏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疼痛有哪些护理措施? 护师李坪:因患者属风寒痹阻型,所以起居应注意保暖,避免空调温度过低,加强局部保暖,避免在阴冷潮湿环境中运动及生活,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疲劳。 观察疼痛及麻木情况,用手掌搓热后放于颈部及大椎穴,用艾条灸大椎、风池、足三里穴,以缓解疼痛。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焦虑,有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卫芳:因疼痛和双上肢麻木,患者担心预后,所以容易出现焦虑。首先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易心烦、焦虑,应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知识缺乏有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卫芳: 1.饮食宜偏温性,忌生冷,如葛根、狗肝菜、干姜、樱桃等。 2.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护士周敏: 1. 注意纠正日常生活、工作、休息时头颈的不良姿势保持颈部平直。 2.选择正确的睡眠体位和适当的枕头。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5.有高血压病史者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

颈椎病的基本知识

颈椎病的基本知识 药学部张晓芳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颈椎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分型】 1、颈型:①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X 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③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①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②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④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⑤除外颈椎外病变(胸

颈椎病病人健康知识宣教

颈椎病病人健康知识宣教 一.术前指导: 1.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食物,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休息:卧硬板床休息,颈部制动。 3.训练:⑴前路手术病人应进行气管推移训练,第一天先从右往左推移1-2分钟,逐日增加,2-3天内达到推移气管10分钟不产生呛咳和呼吸困难。 ⑵后路手术病人应进行俯卧训练,第一天先俯卧半小时,逐日增加,2-3天内达到能保持俯卧3小时,呼吸功能训练,达到在俯卧位下仍能进行良好的呼吸活动。 4.如截瘫或已行颅骨牵引的病人,按“截瘫指导”或“骨科牵引指导”。 二.术后指导: 1.体位:⑴前路手术的病人—颈围护颈,不要做点头或左右摆动动作,因摆动过大易造成植骨骨片脱落而引起脊髓受压。 ⑵后路手术的病人—颈部不受压,即头部垫枕,颈部悬空不受压,此种体位应坚持至少3个月。 2.注意:⑴前路手术病人如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⑵后路手术病人应保持不扭曲、压迫引流管,保持其通畅。 3.饮食:头3天少量多餐流质饮食,以后改半流质或普食。 4.服药应研粉,用温水送服。

5.功能锻炼:不全瘫病人,应活动能活动的肢体;全瘫病人,应按摩上、下肢肌肉,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同时进行各关节被动活动。 三.出院指导: 1.饮食:多进含钙质丰富的食物。 2.出院后坚持戴颈围,减少颈部活动,3个月内颈部不受压。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颈部及四肢肌力。 4.寒冷天注意避免寒冷刺激,防感冒。 5.保持正确姿势,如伏案工作时间长,要每隔1小时作1次颈部多方向运动。 6.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头偏向一侧。 7.对颈部,每日早、晚进行自我按摩,采用指腹压揉法和捏揉法,增进血液循环。 8.带药回家,按医嘱服用。 9.每1-2月来院复查1次。

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本病可分为颈型、痹痛型、瘫痪型、眩晕型,以颈型及痹痛型多见。 1.颈型:中年以后体质渐衰,肝肾气虚,如兼有气血亏虚或劳损、外伤等因素,可致经筋松弛,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颈背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转,头痛等间断发作。 2.痹痛型: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外感风寒及劳累可明显加重症状,表现为一侧肩臂疼痛,麻木、酸胀、无力等。 3.瘫痪型:肝肾久虚,筋骨萎弱,渐觉肢体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温,肌肉萎缩。如兼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则症状加重,肢体萎废,二便失控。 4.眩晕型:肾水亏损,肝阳上亢,致头目眩晕,尤以位置性眩晕为特征,伴头痛、头重脚轻、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偶有气血俱弱、气陷而突然晕厥跌倒者。 西医诊断: 颈椎病诊断标准: 1.颈型 (1)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 痛

点; (2)X 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具有“双边”、“双突”、“切凹”、“增生”; (3)除外颈部扭伤(落枕)、肩周炎、风湿性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 (1)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试验阳性; (3)X 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和骨赘形成; (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 (5)临床表现与X 线片上的异常所见在节段上相一致; (6)除外颈椎骨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 (1)临床上有脊髓受压表现,分为中央及周围两型。中央型症状先从上肢开始,周围型症状先从下肢开始,又分轻、中、重三度; (2)X 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多有骨质增生,椎管矢状径出现狭窄; (3)除外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

蜂疗治疗颈椎病有疗效

小编的话: 广州的王先生是一名办公室人员,平常老对着电脑处理文件,时间久了之后患上了颈椎病,就觉得这脖子整天木乎乎的难受,并且手指也发麻,影响到了工作,试用偏方无数,但不怎么管用。最后听说了蜂疗,便试了一下,结果取得奇效。本文由39蜂疗网提供。 就诊背景: 2013年的4月份开始,王先生便老觉得这脖子发直,发硬,活动脖子的时候就觉得里面的关节还是什么啪啪的直响,他也知道是由于长期对着电脑的缘故,但是没办法,看着一旁摞着高高的文件,苦笑一下便去敲键盘了。到了6月份的时候,这脖子越来越难受,手指就跟过电一样的麻,最后实在没办法便去了医院。 诊疗过程: 医生听完了他的描述之后便知道他患上了颈椎病,开检查让他去拍片子。片子出来后,医生指着片子告诉他:你看看生理曲度变直,这几个锥孔都变小了,所以压迫到了神经根,导致你出现了手麻的现象。给他做了颈部的牵引。牵引完之后,王先生觉得舒服了点,但回去一工作便又不行了,之后用了不少偏方,但收效不大。后来听说蜂疗治疗颈椎病不错,便去了蜂疗门诊。 蜂疗病例简录:

就诊时间:2013年11月21日姓名:王XX 年龄:45岁 性别:男工作单位及住址:广东省广州市 主诉:颈椎病,手麻5月余 现病史:患者因颈部不适到医院检查,确诊为颈椎病,现在双手麻木五个多月,颈部牵引收效不大,用其他偏方治疗无效。 过敏史:无 专家病例分析: 本次分析是对王先生颈椎病病例的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但此案例是根据个人体质辩证论治,请勿模仿!如果您还需要详细了解,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权威蜂疗专家交流。最后衷心的祝愿您早日康复! 通过问诊及脉诊,发现王先生的舌质比较红,苔白,脉象比较弦,辩证其为邪热客于颈部,导致血热津亏,颈部失养而导致。法应散热行气布津。 患者蜂蜇治疗过程: 王先生在过敏试验中并没有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医生选取了肩井、风池、大椎等几个穴位进行了蜂蜇,每个穴位5次,每三天一次。没想到效果特别明显,一次之后便觉得脖子那种发硬发痛的感觉就减少了不少,坚持做了5次,脖子的酸楚疼痛的那些不适感减轻了80%,手指麻的症状也似乎消失了。

颈椎病病例模板

患者王英,女性,53岁,汉族,已婚婚,农民,主因:间断性颈项部疼痛1年,加重伴双手麻木1周。于2016/05/21 10:46以“颈椎病”收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 1.病史:患者自述于入院前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部疼痛,尤以劳累及伏案工作后加重,曾前往临洮县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颈椎病,口服中药汤药及中成药(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以后病情时重时轻,每遇劳累及受凉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于本次入院前1周前因劳动后以上症状加重,同时伴双手麻木,为进一步诊断治疗,今日来我院住院治疗,门诊查体后遂以“颈椎病”收住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头晕及头痛、无胸闷及心慌、无咳嗽及咳痰、无腹痛及腹泻,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 2.查体:T:37.1℃ P:60次/分 R:20次/分 BP:13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意识清楚,慢性病容,表情痛苦,步入病房,主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苍白、出血斑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形状正常,无畸形,头发分布均匀,头部活动自如。五官端正,双眼结膜无充血、水肿、出血及黄染,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耳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正常。鼻外观正常,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红润,无紫绀、疱疹、皲裂、溃疡及色素沉着,牙龈无红肿、溢脓、出血、溃疡,咽部充血水肿,无异常分泌物,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舌型未见明显异常,舌面无异常,舌运动无震颤、偏斜。未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运动如常,触觉语颤两侧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范围正常,心尖区无抬举样搏动,有压痛,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形,外周血管无异常。腹部形态正常,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胆囊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及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腹水征阴性,双肾区及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叩击痛。全腹肠鸣音正常,3-4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肛门直肠未查,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发育正常无畸形,颈椎各棘突及棘突胖压痛(+),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顶试验(+)。四肢无畸形、水肿、肌肉萎缩。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颈椎病的基本知识

颈椎病的基本知识 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与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临床症状】 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

颈椎病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附件1: 项痹诊疗方案 【定义】 项痹是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正虚,经气不利等所致。以项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有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2)旋颈试验阳性,多伴有交感症状;(3)X线片多有颈椎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增生等颈椎退变表现;(4)应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除外椎动脉Ⅰ、Ⅲ段供血不全、颅内病变、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1、神经根型 ⑴一侧或双侧手臂麻木无力、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 ⑵皮肤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分布,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肌张力减低,肱二头肌、上肢前臂肌、大小鱼际、骨间肌可有轻、中度萎缩。 ⑶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⑷颈椎X线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线变直、反弓、“S”形或成角、项韧带钙化等。 ⑸肌电图检查:可显示纤维电位,正相电位等。 ⑹应排除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或胸腔出口综合征。

2、椎动脉缺血型 ⑴多见于中年人,病程缓慢,无明显外伤史。 ⑵有持续性头痛(或偏头痛)、头昏、耳鸣、恶心、呕吐或出现一过性眩晕,甚至突然昏倒。 ⑶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⑷颈椎X线检查: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体移位或颈曲异常。 ⑸多谱勒、B超可见椎动脉走行变异,管径变小,每分钟血流量减少等。 ⑹眼震颤图检查:呈阳性。 3、脊髓型 ⑴多见于中、老年人。 ⑵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肢体麻木、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⑶霍夫曼征阳性(Hoffmann)或可疑阳性,伴或不伴下肢肌张力增高。 ⑷X线片:显示椎间关节移位,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曲变异。CT、MRI提示硬脊膜、脊髓受压或椎管狭窄。 ⑸腰椎穿刺:奎氏试验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加。 4、交感神经型 ⑴常伴有颈椎病神经根型的症状及阳性体征。

颈椎病病历

入院记录 姓名:陈芳职业:退休 性别:女工作单位:江苏中液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年龄:71岁住址:淮安市健康西路39号 婚姻:已婚供史者:患者本人(可靠) 出生地:江苏省淮安市入院日期:2016年05月26日10时35分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6年05月26日11时00分发病节气: 小满后六天 主诉: 颈肩部疼痛十年,加重伴右上肢疼痛三天。 现病史:患者十年前,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后出现颈肩部疼痛,夜间疼痛加重,休息后好转,每天早晨起床时出现颈部僵硬,活动约半小时后缓解,疼痛加重时口服止痛药,外用膏药后,疼痛略缓解。三天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自觉颈部酸胀疼痛加重,疼痛反射至右侧肩部、右侧上肢至手腕部,不能正常持物,夜间多次被痛醒,影响睡眠。床上翻身时,头身不能正常协调完成翻身动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现为求系统正规保守诊治,遂在家属陪同下至我院就诊,门诊行相关检查后,拟“颈椎病”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头晕,无晕厥,无胸闷心悸及胸痛,未见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刻下,患者神志清,精神尚可,颈肩部疼痛严重伴双上肢麻木,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随社会。患者对()过敏。 个人史:出生于淮安本地,生活条件可,无日本吸血虫病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有烟酒嗜好。 婚育史: 月经史:适龄婚配,配偶体健。1450

家族史: 否认家族成员传染病病史及遗传病病史。 望闻切诊: 神志清楚,面色暗红,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体格检查 T:36.3℃P:60次/分R:18次/分BP:120/85mmHg 神志清楚,面色暗红,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营养中等,扶入病房,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 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颈静脉未见怒张;胸廓对称,无压痛,双肺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位于胸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心脏各瓣膜未及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60 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明显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及,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专科检查 疼痛视觉模拟数评分(V AS)8分,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无明显侧弯;颈部肌肉僵硬,颈椎活动受限:前屈:25°、后伸:20°、左旋转:20°、右旋转:25°、左右侧屈:15°;颈5/6、颈6/7棘突间压痛明显,压之右上肢麻痛加重明显,左上肢加重不明显,双上肢肌力正常,旋颈试验阳性,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左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右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左侧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双侧霍夫曼阴性,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暂缺。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痹症

骨病基本知识颈椎病

骨病基本知识——颈椎病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颈椎病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其退行性病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寒。 一、颈椎病致病原因 颈椎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但下列因素在颈椎病的产生和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 (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反复落枕者患病率也较高。另外,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再者,有些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加发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3)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病人往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往往较重,合并骨折、脱

位者则给治疗增加困难。 (4)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 (5)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各种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情况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 (7)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8)精神因素: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病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颈椎病的症状也更为严重。 (9)环境因素、气候潮湿、寒冷。 二、颈椎骨、关节及主要循环动脉的正常解剖结构 (一)椎骨——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组成。椎体和椎弓围成椎孔,各椎骨的椎孔连接起来(椎体之间,椎弓之间分别借软骨和韧带封闭),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 椎体呈短圆柱状,椎弓呈弓形,由一对椎弓根和一对椎弓板构成,椎弓根是椎弓连于椎体的缩窄部分,根的上下缘各有一个切迹叫椎上切亦和椎下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椎弓根后方的骨板为椎弓板,两侧的椎弓板在中线结合构成棘突,在正中线上突向后方或后下方。横突、由椎弓根和椎弓板相接处伸向两侧,上关节突、下关节突,为椎弓根和椎弓板连接处分别伸向上方和下方的各一对突起,各关节突都有关节面,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和上位椎骨的下关

颈椎病诊疗指南

三.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 ~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 ~60 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五. 椎动脉型颈椎病 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挤压、使椎动脉的血流减少,但是对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从而保证椎- 基底动脉血流不受太大的影响。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 基底供血不全而 出现症状,因此不伴有椎动脉系统以外的症状。 第三部分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一.颈型颈椎病 1.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2.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3.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内侧,相当于颈3~颈6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 二. 神经根型颈椎病 1.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3.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颈椎病病例模板

入院记录 姓名:职业: 性别:工作单位: 年龄:联系人: 民族:电话: 婚姻:联系地址: 籍贯:病史陈述者: 住址:入院日期: 发病节气:记录日期: 主诉: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2月余。 现病史:患者素有颈项部疼痛病史,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未予重视,休息后症状未见缓解,自服活血止痛药后颈项部疼痛缓解,双上肢麻木改善不明显,停药后复发,就诊于武警医院,行颈椎MRI提示:C6-7椎间盘轻度突出,为求系统治疗,遂于今日就诊我院,门诊以“颈椎病”收住本科。刻下: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颈椎活动轻度受限,双上肢下垂时麻木症状加重,平放时症状减轻,长时间低头及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缓解,双上肢肌力无异常,偶见头痛头晕,未见晕厥,无夜间加重,双下肢踩棉花样感不明显,纳可,眠安,二便可,舌质红,苔白,脉细数。 既往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有肝炎病史2年。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区居住史。平素生活规律,无吸烟史,无毒物接触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均健康。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以上记录与患者或家属叙述的客观事实相符合,请患者或家属确认签名: 体格检查 T:36.5℃ P:74次/分 R:20次/分 BP:11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楚,回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眼球无外凸、内陷。眉毛无稀疏、脱落。双眼睑无下

垂、浮肿,球结膜未见水肿,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形正常,无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口周无疱疹,口腔粘膜无溃疡,牙龈无红肿,伸舌居中,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颈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右侧呼吸动度正常,右侧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无异常搏动,心尖搏动点未见,触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74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右界(cm)肋间左界 (cm) 2 2 3 Ⅱ Ⅲ Ⅳ Ⅴ 2 3.5 5 8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cm) 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腹部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4次/分。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脊柱及关节无肿胀压痛,运动度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腹壁、二头肌、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存在。 专科检查:颈椎曲度变直,颈部肌肉僵硬,颈椎活动轻度受限,颈4-颈6棘间压痛(+),颈3-颈6棘旁两侧压痛(+),叩击痛(-),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叩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左侧(+)、右侧(+),旋颈试验(±),双上肢肌力正常,肱二、肱三肌腱反射正常,双侧霍夫曼征(-),余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片提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MRI片提示:C6-7椎间盘轻度突出。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项痹 气滞血瘀

颈椎病常用临床知识

颈椎病常用临床知识 颈椎病第一章:脊柱的应用解剖骨解剖脊柱共有个椎骨即颈椎个胸椎个腰椎个骶椎个尾椎个。 除第,颈椎骶骨和尾骨外其余椎骨之间解剖结构大同小异均由椎体椎弓上下关节突左右横突及棘突组成每个椎体共有个突起。 上颈椎结构特点:环椎有前后弓及两侧块组成。 前后弓环绕在齿突之前前有前弓结节后有凹形关节面与齿突相关节称环齿关节。 后弓有左右部分合成但无棘突仅留有后弓结节。 枢椎为最大的颈椎椎弓后有大而分叉的棘突及较厚大的椎板。 。 枢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称“齿突”:齿突在岁时与椎体融合环椎以此突做转动故第颈椎又名枢椎。 齿突与枢椎融合障碍者可形成独立的齿突骨这与齿突发育不良或齿突缺如都交易发生脱位齿突基部较细者受外力时也易产生基部骨折:枢椎上关节突关节面呈椭圆形向外下后倾斜有得于环枢关节旋转运动。 枢椎棘突分叉大而长当枢椎旋转移位时枢椎棘突随之偏外故临床上常用触诊该棘突以了解枢椎位置是否正常。 颈棘突常在其遮盖之下。 在触诊时不容易触摸到因此改用双手拇指触摸颈两侧的横突变化从横突是否对称有无隆起等来判断颈椎是旋转还是侧弯侧摆移位。

颈椎板厚而宽但椎弓跟却相对较小易发生骨折。 下颈椎结构特点:颈至颈各椎体略呈肾形。 椎体两侧缘后部高起形成两嵴称钩突。 相对钩突有限制椎体向侧方移动保持颈段稳定性的作用。 颈~的钩突呈矢状位与其相邻椎体间无椎间盘相隔形成钩椎关节。 钩椎关节后部临近脊髓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前壁邻接颈神经根或后神经节外侧为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丛。 当椎间盘退变狭窄时钩椎关节亦因退变而向各方向增生可挤压相邻结构特别是其后临的神经产生症状。 钩椎关节增生在侧位X线片可见后凸起正位片可见到关节密度增高间隙变窄钩突变尖增长或呈唇样增生斜位片可见其向椎间孔突起使椎间孔变形缩小。 :钩椎关节增生错位椎间盘变形或后关节错位等均可以导致椎间孔上下径或前后径变小从而压迫椎动脉交感神经节或脊神经根而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心律失常老年性肩周炎等脊柱相关病症。 颈椎的椎弓根扁平而两侧椎板在后中线相交形成棘突。 颈椎的横突扁而宽上有横突孔。 横突外端形成前后两结节分别附着颈长肌及中后斜角肌。 颈横突较长甚至形成颈肋部分患者可因此引起胸腔出口狭窄综合征产生尺侧及小指麻木持物易落小鱼际萎缩等症状。 由于颈~棘突分叉颈棘突又短难以凭触棘突来定椎体是否错位故可用双手拇指分别触摸双侧颈椎横突。

颈椎病健康宣教(最新知识点)

颈椎病健康宣教 (颈椎病) 健康教育 【简介】 ?颈椎病

定义: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以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少数有眩晕.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感谢聆听... 【发病机理】如图: 1.颈椎退行性改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 2、外伤因素 2.慢性劳损 所谓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 a。不良的睡眠体位

b.不当的工作姿势 c.不适当的体育锻炼 4、寒冷、潮湿:居住环境 【疾病分类】 (1)神经根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骨质增生的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上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一侧上肢节段的运动障碍或感觉麻木。 (2) 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颈椎椎管狭窄 颈椎间盘突出图例 ,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有的以上肢开始发病,向下肢发展;有的以下肢开始发病,向上肢发展。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难等. (3)椎动脉型: 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者,常伴有头晕、黑朦等症状,与颈部旋转有关。 (4)交感神经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者,临床上比较少见,而且常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混杂在一起,难 以鉴别。

(5) 其他型:指食管压迫型,吞咽有异物感,临床上非常罕见。 好发群体 1.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办公室人员:长期保持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导 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办公室人员易患颈椎病 致局部过度活动,损伤局部椎间盘、韧带等,易发生颈椎病。 2。头颈部外伤人员:头颈部外伤并不直接引起颈椎病,但却往往是颈椎病产生症状的加重因素,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造成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外加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甚至瘫痪发生。在不适当的颈部按摩也常有瘫痪发生的报道。...感谢聆听... 3.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4。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也是发病基础。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

颈椎病诊疗方案

【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项痹”范畴,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正虚,经气不利等所致。以项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4.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二)西医诊断标准 1. 颈型: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 2.神经根型: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3.脊髓型:出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管狭窄,并证实存在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颈脊髓压迫;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4.交感型: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对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如果行星状神经节结封闭或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后,症状有所减轻,则有助于诊断。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①耳源性眩晕:由于内耳出现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眩晕。如美尼耳氏综合征、耳内听动脉栓塞。 ②眼源性眩晕:屈光不正、青光眼等眼科疾患。 ③脑源性眩晕: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腔隙性脑梗塞;脑部肿瘤;脑外伤后遗症等。 ④血管源性眩晕:椎动脉的V1和V3段狭窄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嗜铬细胞瘤等。 ⑤其他原因:糖尿病、神经官能症、过度劳累、长期睡眠不足等。

疑难病例讨论颈椎病

姓名:黄水淑性别:女年龄:24岁床号:01 病历号:165846 入院时间:2014年08月28日16时50分 讨论时间:2014年09月02日16时00分 主持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科主任徐海龟副主任医师 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杨伟副主任医师孙楠副主任医师梁薇副主任医师黄飞鸿主治医师谢民住院医师邓泽民住院医师谢民住院医师黎艳芳护士长陈睿霞护师 讨论记录: 谢民住院医师:青年女患,因“反复下腹痛3年余,再发1月。”入院,3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小腹部酸胀痛,白带偏多,劳累后加重,伴月经量少,无其它明显不适,在多家医院按“盆腔炎”治疗,效果不佳。2012年3月在我院妇科以“左卵巢畸胎瘤”行手术治疗,术后予抗炎等治疗后出院,出院后仍时有小腹不适,间断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时好时坏。1月前小腹坠胀酸痛再次发作,伴腰酸、浑身疲劳感,无尿频尿急、月经不调等,休息、口服中药不能缓解,3天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头痛,无耳鸣,无黑朦、晕厥及意识障碍,影响日常生活。 入院查体:T:36.3℃,P:72次/分,R:20次/分,BP:125/75mmHg。高级智能活动无异常,情绪稍差,全身皮肤无苍白及黄染,未触及肿大浅表淋巴结,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及苍白,巩膜无黄染,唇红,口腔粘膜无溃破,伸舌无偏斜。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异常杂音。腹部平软,腹壁静脉无曲张,下腹部轻度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肾区叩击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2014年6月10日我院门诊彩超:盆腔积液;子宫、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凝血、肝肾功能、血糖、胸片均未见异常。 目前情况:腰骶、腹部中频脉冲电治疗、红外线治疗、中药薰药治疗消炎止痛;口服中药汤剂内服以活血通络、行气通滞为法;现患者精神差,小腹部胀痛减轻,纳可,眠差,小便调,大便溏。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查体:外阴已婚式,阴道畅,脓性分泌物多,宫颈Ⅱ°糜烂,宫体前位,大小正常,活动度欠佳,轻压痛;双侧附件增厚,压痛。

颈椎病诊疗规范-(1)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 【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分型】 1 颈型颈椎病 1.1 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做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1.2 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1.3 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 颈椎旁肌、胸1 ~胸7 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内侧,相当于颈3 ~颈6 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2.1 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2.2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2.3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2.4 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 交感型颈椎病 3.1 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3.2 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3.3 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 3.4 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3.5 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