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4

中国环保产业 2008.11

公报

Bulletin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污染减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污染治理,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56.8亿吨,比上年增加3.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6.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4.3%,比上年增加2.7%;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10.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5.7%,比上年增加4.6%。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1.8万吨,比上年减少3.2%。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11.1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7.0%,比上年减少5.8%;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70.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3.0%,比上年减少1.7%。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32.4万吨,比上年减少6.3%。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34.1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5.8%,比上年减少19.8%;生活氨氮排放量98.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4.2%,比上年减少0.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1.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2.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上年减少4.7%。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140.0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6.7%,比上年减少4.4%;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8.1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3.3%,比上年减少6.6%。烟尘排放量986.6万吨,比上年减少9.4%。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771.1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8.2%,比上年减少10.8%;生活烟尘排放量215.5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1.8%,比上年减少3.9%。工业粉尘排放量

698.7万吨,比上年减少13.6%。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87.4%和81.8%,分别比上年提高5.1和0.8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7.6亿吨,比上年增加15.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1%,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截至2007年底,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31个,总面积15188.18万公顷。

2007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3387.6亿元,比上年增加32.0%,占当年GDP的1.36%。其中,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资552.4亿元,比上年增加14.2%;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1367.4亿元,比上年增加78.2%;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67.8亿元,比上年增加11.6%。

一、废水排放及治理

1.废水排放总量(亿吨) 556.8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246.6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310.2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 1381.8

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511.1

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870.73.氨氮排放总量(万吨)

132.4 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 34.1

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

98.3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1.7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826.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49.1

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编者按: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9月发布了200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全文如下。

中图分类号:X820.9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5377(2008)11-0004-03

5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2008.11

公报

Bulletin

二、废气排放及其治理

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 2468.1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2140

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 328.12

2.烟尘排放总量(万吨)

986.6 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771.1

生活烟尘排放量

215.53.工业粉尘排放量(万吨)

698.74.工业燃料燃烧SO 2排放达标率(%) 87.45.工业生产工艺SO 2排放达标率(%) 81.8

三、工业固体废物

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亿吨) 17.6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万吨) 110311.5

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2.14.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万吨) 24119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万吨)

41350

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 1196.77.“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亿元) 1351.3

四、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1.污染治理项目投资总额(亿元) 3387.6 其中: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 552.4

“三同时”项目环保工程投资额 1367.4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 1467.8

2.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当年GDP(%)

1.36

五、工业污染治理

1.当年施工污染治理项目数(个) 136642.污染治理项目当年完成投资额(亿元) 552.4 其中:治理废水 196.1 治理废气 275.3

治理固体废物

18.3

六、自然生态保护

1. 自然保护区个数(个) 2531 其中:国家级 303

省级

780

2.自然保护区面积(万公顷) 15188.18

3.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 15.194.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个数(个) 3205.已批准国家级生态市县(区)个数(个) 66.已批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个数(个) 425

七、环境管理

(一)环境法制

1.当年颁布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数(件) 82.当年颁布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数(件) 203.当年颁布环境保护地方性政府规章数(件) 32

4.当年做出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数(起)

1013255.当年受理的环境行政复议案件数(起)

5206.当年做出判决的环境犯罪案件数(起) 3(二)排污申报核定

1.一般工业企业排污单位申报核定户数(户)

229569

2.污水处理厂(场)申报核定户数(户) 1212

(三)排污费征收

1.排污费解缴入库户数(户) 6357212.排污费征收金额(亿元) 173.6(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当年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数(个) 280500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 99.1(五)“三同时”执行 1.当年建成投运项目数(个) 947742.“三同时”执行率(%)

96.953.化学需氧量增减量(吨/年) 14083.424.二氧化硫增减量(吨/年) 718915(六)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 1.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数(项) 241132.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投资额(亿元) 326.43.关停并转迁企业数(个)

257334.已发放排污许可证数(个) 148320

5.已发放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数(个) 11076.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当年完成数(个)

1430

7.机动车环保检测车辆数(万辆) 3867.88

(七)环境监测

1.环境监测仪器数量(台(套)) 965982.环境空气监测点位数(个)

3033

6

中国环保产业 2008.11

公报

Bulletin

2.污染与破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3016

八、环保系统能力建设

1.各级环保系统机构数(个)及人数(人)

11932;176988

其中:国家级 42;2266

省级 345;10847地市级 1818;40154县级 8154;118751乡镇 1573;4970

2.各级环境监测站数(个)及人数(人)

2399;49335

其中:国家级

1;104

省级 39;2871 地市级 347;14944

县级 2012;31416

3.各级环境监察机构数(个)及人数(人)

2954;57427

其中: 国家级 1;41

省级 33;820

地市级 357;8610县级 2563;47956

4.各级环境科研所数(个) 243 其中:国家级 3 省级 28

地市级

212

说明:各项统计数据未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

3.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数(个) 83484.近岸海域监测点位(个)

6225.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的城市数(个) 3126.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重点企业数(个)

36873

(八) 环境监督执法及违法案件查处

1.现场监督检查总次数(次) 32201162.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立案数(件) 1299113.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结案数(件) 998204. 环境违法行为处理追究责任人数(人) 399

(九)污染源自动监控

已实施自动监控企业总数(个) 11420 其中:水重点企业数 2241 气重点企业数 1605

污水处理厂数

799(十)环境科技

1.当年设立的科研课题数(项) 18222. 科研课题经费数(亿元) 4.33.当年获科学技术奖励数(项) 99 其中:国家级 7

省(部)级一等

94.当年颁布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数(项) 26(十一)环境保护产业

1.当年环保产业年收入(亿元) 2332.82.当年环境服务年收入(亿元) 693.3

(十二)环境宣教 1.召开新闻发布会(次) 5262.发布新闻通稿(篇) 566773. 组织宣传活动(次) 93214.创建绿色学校(所) 253325. 创建绿色社区(个)

8429(十三)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1.各级人大、政协环保议案、提案数 119922.已办理人大、政协环保议案、提案数 11726(十四)突发环境事件 1.突发环境事件次数(次) 462 其中:水污染 178 大气污染 134 海洋污染 4

固体废物污染

58

深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08-4-10 2007年,深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改善,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本地生产总值676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23亿元,下降17.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3444.74亿元,增长14.5%;第三次产业增加值3314.44亿元,增长15.0%。第一、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1%、50.9%和49.0%。 表1 初步核算本地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指标2007年比上年增长(%) 本地生产总值6765.4114.7 第一次产业 6.23-17.3 第二次产业3444.7414.5 #工业3270.0515.1 第三次产业3314.4415.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83.3432.4 批发和零售业639.839.0 住宿和餐饮业115.44-1.4 金融业720.3247.8 房地产业567.04-4.8 其他888.4710.0 根据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79221元,比上年增长12.4%,按国家外管局公布的供计划统计用的人民币对美元折算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0628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0.38万元/人,增长7.7%。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各项税收收入622.60亿元,增长3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27.96亿元,增长27.4%。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25.78亿元,增长 0.7%;科教文体卫生支出168.89亿元,增长29.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9.73亿元,增长11.1%。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3.4%。统计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见表2。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9年)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主题,以做好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环保工作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参与宏观调控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污染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较好地完成了2009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09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89.7亿吨,比上年增加3.1%。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4.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9.8%,比上年减少3.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55.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0.2%,比上年增加7.6%。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77.5万吨,比上年减少3.3%。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9.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4.4%,比上年减少3.9%;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37.8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5.6%,比上年减少2.9%。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2.6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2.3%,比上年减少7.7%;生活氨氮排放量95.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7.7%,比上年减少2.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4.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214.4万吨,比上年减少4.6%。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5.9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4.3%,比上年减少6.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48.5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5.7%,比上年增加5.6%。烟尘排放量847.7万吨,比上年减少6.0%。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4.4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1.3%,比上年减少6.0%;生活烟尘排放量243.3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8.7%,比上年增加5.4%。工业粉尘排放量523.6万吨,比上年减少10.5%。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1.7%和89.0%,分别比上年提高2.4和2.5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7.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7.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截止2009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41个,总面积1477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7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7万公顷。 2009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4525.2亿元,比上年增加0.8%,占当年GDP 的1.35%。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0亿元,比上年增加39.5%;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442.5亿元,比上年减少18.4%;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1570.7亿元,比上年减少26.8%。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环境污染状况 1.污染物排放 (1)废气 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不含乡镇工业)11.4万亿立方米(标)。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80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4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83万吨,比上年下降5.5%。 (2)废水 199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365.3亿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5.5亿吨,比上年下降1.8%。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81万吨,比上年增长9.4%;重金属排放量 1697吨,比上年增长 4.7%;砷排放量 1038吨,比上年增长 14.4%;氰化物排放量2548吨,比上年增长2.8%;挥发酚排放量5442吨,比上年增长8.9%; 石油类排放量55748吨,比上年下降10.l%。 (3)工业固体废物 199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含乡镇

工业)6.2亿吨,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19亿吨,其中排入江河的工业固体废物为0.07亿吨,较上年有所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 亿吨,占地55697公顷。 (4)乡镇工业近年来,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迅猛,污染呈加重趋势。据有关部门测算,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43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6.6%;工业粉尘排放量580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 49.9%;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 16.2%。与 1989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调查结果的可比指标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65.4%,工业粉尘排放量增长23.4%,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56.9%。 2.环境质量 (1)大气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在89一849微克/立方米之间,北方城市平均407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25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据85个城市统计,45个城市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以兰州、吉林、焦作、万县污染为重。据84个城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20—64.61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北方城市平均为 24.76吨/平方公里.月,南方城市平均为 10.57吨/平方公里·月,有57.3%的城市超过了暂

《201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4年,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稳中有进,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36.11亿人次,收入3.03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5.4%;入境旅游人数1.28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053.8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07亿人次,旅游花费896.4亿美元;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73万亿人民币。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6.6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39%。旅游直接就业2779.4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873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19%。 一、国内旅游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6.1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城镇居民24.83亿人次,农村居民11.2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0311.8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4219.76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092.11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39.7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75.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40.2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16.9亿元。 二、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人数12849.8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636.08万人次;香港同胞7613.17万人次,澳门同胞2063.99万人次,台湾同胞536.59万人次。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562.20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081.27万人次;香港同胞2587.45万人次,澳门同胞420.75万人次,台湾同胞472.74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1053.8亿美元。 三、出境旅游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07亿人次。 ——经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的总人数为3914.98万人次,增长16.7%,其中:组织出国游2476.32万人次,增长18.7%;组织港澳游1059.87万人次,增长7.2%;组织台湾游378.79万人次,增长34.5%。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新增国家为:乌克兰。 ——出境旅游花费896.4亿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08年3月3日 2007年,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深入挖潜扩能,大力提高客货运量,强化安全基础,狠抓节支降耗,增加经济效益,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 客货运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货物运输。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1.4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见图1);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3797.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42.59亿吨公里,增长8.4%(见图2)。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1.3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物周转量23536.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21.45亿吨公里,增长8.4%。 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1219万吨,比上年增加91万吨,增长8.0%;完成行包周转量260.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1.14亿吨公里,增长8.8%。

重点物资运输。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力支持。全国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54374万吨,比上年增运16510万吨,增长12.0%。全国355家直供电厂库存用煤保持在合理水平,顺利完成了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完成石油运量1531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化肥及农药运量8919万吨,比上年增运860万吨,增长10.7%。完成粮食运量11245万吨,比上年增运461万吨,增长4.3%。完成棉花运量394万吨,与上年持平。完成集装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5年2月26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中国环境现状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区形成8个总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的超产区,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7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187.3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1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23.5%;国内旅游人数16.10亿人次,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24.7%;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09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旅游业总收入1095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2.6%。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稳步发展,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 ——入境旅游人数达13187.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其中:外国人261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香港同胞7794.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澳门同胞2318.6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0%; 台湾同胞46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47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2139.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 港澳同胞2929.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 台湾同胞402.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强劲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6.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镇居民6.12亿人次,农村居民9.9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550.3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220.23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82.65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06.93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2.47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1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6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7年,外国入境市场有较快增长,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均有一成以上幅度的增长。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61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 ——亚洲市场依然独大,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增长18.2%,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1.5%,市场份额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其中: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洲际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速,入境人数同比增幅均达到两位数。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入境人数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7.7%、13.1%、14.1%和29.1%。 ——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和人均天花费较之上年均有增加。2007年,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0天,比上年增加0.1天;人均天花费为196.39美元, 比上年增加21.32美元,同比增长12.2%。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公报

2010年环境统计年报(中国环境统计局?) 综述 2012-01-18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环境质量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比上年增加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氮氧化物排放量1852.4万吨,比上年增加9.4%。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6.2亿吨,比上年增加16.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4亿吨,比上年增加14.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5.7亿吨,比上年增加20.5%;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98万吨,比上年减少2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全国共统计了城市污水处理厂2881座,比上年增加689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2.9%,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2012-01-18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 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8.5%,比上年增长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1.5%,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4.8万吨,比上年减少1.1%;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3.3万吨,比上年减少4.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氨氮排放量93.0万吨,比上年减少2.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3%,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0.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7%,比上年增加8.0%。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2.8%,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烟尘排放量225.9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7.2%,比上年减少7.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3.1%和89.8%,分别比上年提高1.4和0.8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88个,总面积1494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8万公顷。 2010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6654.2亿元,比上年增加47.0%,占当年GDP的1.67%。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24.2亿元,比上年增加68.2%;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397.0亿元,比上年减少10.3%;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2033.0亿元,比上年增加29.4%。

我国环境状况年度公报

更多资料请访问.(.....)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环境污染状况 1.污染物排放 (1)废气 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不含乡镇工业)11.4万亿立

方米(标)。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与上年差不多持平,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80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与上年差不多持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4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83万吨,比上年下降5.5%。 (2)废水 199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365.3亿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5.5亿吨,比上年下降1.8%。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81万吨,比上年增长9.4%;重金属排放量 1697吨,比上年增长 4.7%;砷排放量 1038吨,比上年增长 14.4%;氰化物排放量2548吨,比上年增长2.8%;挥发酚排放量5442吨,比上年增长8.9%; 石油类排放量55748吨,比上年下降10.l%。 (3)工业固体废物 199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含乡镇工业)6.2亿吨,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19亿吨,其中排入江河的工业固体废物为0.07亿吨,较上年有所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 亿吨,占地55697公顷。 (4)乡镇工业近年来,我国乡镇工业进展迅猛,污染呈加重趋势。

据有关部门测算,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43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6.6%;工业粉尘排放量580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 49.9%;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 16.2%。与 1989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调查结果的可比指标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65.4%,工业粉尘排放量增长23.4%,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56.9%。 2.环境质量 (1)大气全国都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在89一849微克/立方米之间,北方都市平均407微克/立方米,南方都市平均25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据85个都市统计,45个都市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以兰州、吉林、焦作、万县污染为重。据84个都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20—64.61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北方都市平均为 24.76吨/平方公里.月,南方都市平均为 10.57吨/平方公里·月,有57.3%的都市超过了暂定限值。污染严重的都市有包头、焦作、鞍山、大同、唐山、哈尔滨、太原和石家庄。据88个都市统计,二氧化硫浓度年际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5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出境旅游市场增速放缓。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收入3.42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3.0%;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7.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6.6%;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 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为4.9%;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直接就业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一、国内旅游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0.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城镇居民28.1亿人次,农村居民11.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4195.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7610.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584.2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57.0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85.5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54.2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长假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61.3亿元。 二、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人数1338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其中:外国人2598.5万人次,下降1.4%;香港同胞7944.8万人次,增长4.4%;澳门同胞2288.8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549.9万人次,增长2.5%。

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7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 國家旅遊局(2008年8月) 2008-9-10 11:35:55國家旅遊局政策法規司字型大小:[大中小] 選擇背景色: 2007年,我國旅遊業發展勢頭良好,三大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全年共接待入境遊客13187.33萬人次,實現國際旅遊外匯收入419.19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5%和23.5%;國內旅遊人數16.10億人次,收入7770.62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增長15.5%和24.7%;中國公民出境人數達到4095.4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6%;旅遊業總收入1095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2.6%。 一、入境旅遊業實績 2007年,我國入境旅遊市場繼續穩步發展,主要統計指標同比均有所增長: ——入境旅遊人數達13187.3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5%。其中:外國人2610.9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6%;香港同胞7794.8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5%;澳門同胞2318.68萬人次,比上年下降5.0%; 臺灣同胞462.7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9%。 ——入境過夜旅遊人數達5471.9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6%。在入境過夜旅遊者中,外國人2139.8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2%; 港澳同胞2929.9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8%; 臺灣同胞402.1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7%。 ——國際旅遊(外匯)收入達419.1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5%。 二、國內旅遊業實績 2007年,我國國內旅遊繼續強勁增長,出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均維持兩位數的增長。 ——全國國內旅遊人數達16.1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城鎮居民6.12億人次,農村居民9.98億人次。 ——全國國內旅遊收入7770.6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4.7%。其中:城鎮居民旅遊消費5550.39億元,農村居民旅遊消費2220.23億元。 ——全國國內旅遊出遊人均花費482.65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城鎮居民國內旅遊出遊人均花費906.93元,農村居民國內旅遊出遊人均花費222.47元。 ——在春節、“五一”、“十一”三個“黃金周”中,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17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16億元。 三、入境旅遊客源市場情況 1、外國市場 2007年,外國入境市場有較快增長,與上年相比,各洲來華人數均有一成以上幅度的增長。全年入境外國遊客2610.9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6%。 ——亞洲市場依然獨大,亞洲各國入境總人數比上年增長18.2%,占入境外國人總數的61.5%,市場份額比上年增長0.3個百分點。其中:韓國繼續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國。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8.5%,比上年增长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1.5%,比上年增加6.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4.8万吨,比上年减少1.1%;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3.3万吨,比上年减少4.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氨氮排放量93.0万吨,比上年减少2.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3%,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0.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7%,比上年增加8.0%。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2.8%,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烟尘排放量225.9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7.2%,比上年减少7.2%。工业粉尘排放量448.7万吨,比上年减少14.3%。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3.1%和89.8%,分别比上年提高1.4和0.8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1亿吨,比上年增加1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6.7%,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为2588个,总面积1494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268万公顷。 2010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6654.2亿元,比上年增加47.0%,占当年GDP 的1.67%。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24.2亿元,比上年增加68.2%;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397.0亿元,比上年减少10.3%;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2033.0亿元,比上年增加29.4%。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1 主要表现 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一九八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 1983年4月29日 一九八二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继续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全年社会总产值①为9,894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工农业总户值为8,29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国民收入初步计算为4,24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市场繁荣兴旺,物价基本稳定,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新的进展。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过多,资金使用分散;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中经济效益差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不少地方能源供应不足,交通运输比较紧张。 一、农业 一九八二年,由于在农村继续推行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多数地区气候条件较好,农业生产获得了大丰收。一九八二年农业总产值为2,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大大超过计划增长4%的要求。扣除农村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办的工业产值304亿元,农业总产值为2,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在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作物栽培)为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林业为110亿元,比上年增长8.5%;牧业为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渔业为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副业为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主要农产品产量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计划。粮食总产量35,343万吨,完成计划106%,比上年增长8.7%,比历史最高年的一九七九年33,212万吨增长6.4%。棉花总产量359.8万吨,完成计划119.9%,比上年增长21.3%。油料总产量1,181.7万吨,完成计划128.6%,比上年增长15.8%。粮食、油料产量中,大豆、芝麻因主要产区受灾比上年减产。黄、红麻因滞销积压,播种面积缩减,产量比上年减少。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一九八二年一九八二年比 一九八一年增长% 粮食 35,343 万吨 8.7 其中:稻谷 16,124 万吨 12.0 小麦 6,842 万吨 14.7 薯类② 2,668 万吨 2.7 大豆 903 万吨 -3.2 棉花 359.8 万吨 21.3 油料 1,181.7 万吨 15.8 其中:花生 391.6 万吨 2.4 油菜籽 565.6 万吨 39.2

2007年国家统计公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 图表:200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2%,二手住宅价格上涨7.4%;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

图表:2003-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净增加1040万人,新增加120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6.9%。

图表: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282亿美元 全年税收收入4944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11813亿元,增长31.4%。 图表:2003―2007年税收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2017.08.22 住建部发布)

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 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1]公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第一年。全国城乡建设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加快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城市(城区)建设[2] 概况[3] 2016年年末,全国设市城市657个,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93个,县级市360个。据对656个城市和2个特殊区域统计汇总[4],城市城区户籍人口4.03亿人,暂住人口0.74亿人,建成区面积5.43万平方公里。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5] 2016年完成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17460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88%。其中,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园林绿化投资分别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的43.3%、23.4%和9.6%。

城市供水和节水 2016年年末,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03亿立方米/日,比上年增长2.2%,其中,公共供水能力2.39亿立方米/日,比上年增长3.4%。供水管道长度75.7万公里,比上年增长6.5%。2016年,年供水总量580.7亿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60.7亿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81.6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220.5亿立方米。用水人口4.70亿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76.9升,用水普及率98.42%[6],比上年增加0.35个百分点。2016年,城市节约用水57.6亿立方米,节水措施总投资29.5亿元。 城市燃气 2016年,人工煤气供气总量44.1亿立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1171.7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078.8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6.5%、增长12.6%、增长3.8%。人工煤气供气管道长度1.9万公里,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55.1万公里,液化石油气供气管道长度0.9万公里,分别比上年减少13.0%、增长10.6%、减少3.3%。用气人口4.57亿人,燃气普及

20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

20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314”总体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农业生产恢复性增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1.65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32.22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47.95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9:44.6:42.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22元,比上年增长15.2%。

图1 直辖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9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8%;渝东北翼完成686.70亿元,增长15.4%,占全市的16.7%;渝东南翼完成225.70亿元,增长15.4%,占全市的5.5%。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1%。主要食品价格中,猪肉上涨49.8%、油脂上涨32.3%、禽类上涨34.3%、蛋类上涨20.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2%。 图2 直辖以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单位:% 表1 2007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620.8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753.67万人,比上年减少3.0%;第二产业就业325.99万人,增长5.8%;第三产业就业541.20万人,增长3.9%。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7.51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1.70万人,16.7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