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级日语2课文翻译

高级日语2课文翻译

高级日语2课文翻译
高级日语2课文翻译

第一课 蜂

我家的庭院,被一个一人来高的方格篱笆分成东西两部分。篱笆的东侧对着的是客厅、书房以及二楼的日式客厅。另一面的西侧则是被孩子的房间、我自己的起居间和赋闲隐居用的房间三面相围的内院。内院中只是在靠近篱笆的地方有个小小的花坛,这个每边三间(一间约为 1.8米)大小的方形空地就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去处,也是我们夏日乘凉的地方。 在这方格篱笆上缠绕生长着野生的白蔷薇,夏天一到,就在那里爬满了牵牛花和多花菜豆。在上面还缠着自然生长的王瓜,各种颜色的叶子长得密密麻麻几乎毫无空隙。早晨打开门,红色、藏青色、浅蓝色、黄褐色各种各样的牵牛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十分美丽。傍晚的时候,王瓜淡雅如烟的花朵从繁密的植物中露出来,引来蛾子嘬食。蔷薇的叶子虽然隐而不见,但从篱笆根的顶上伸出了好几条长势喜人的新芽,每天眼看着长个不停(每天都能亲眼见证他的生长)。而且,附着在上面的牵牛花和豆蔓好像没有止境般地朝着天空竞相生长。

在如此旺盛生长的植物的茂密叶子中,有一个陈旧发黄的奇怪东西从即将枯掉的蔷薇的小枝上垂挂下来。那是一只蜂巢。

记得我首次发现这个蜂巢是在5月末的时候,好像那时篱笆上的白蔷薇已经凋谢,牵牛花和花豆终于开始长出了子叶以外的叶子。我在修剪谢了花的枝桠时发现了它,仔细一看,才刚刚拇指头般大小,还只是一个刚开始筑的巢。一只强健的黄色蜜蜂正紧紧地附在上面忙碌着。

发现蜜蜂后,我把正在院子里玩的孩子们叫过来看,对于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即使是这样的东西也是很稀奇的。大孩子们知道蜂毒的可怕,他们对懵懂无知的小孩子连告诫带吓唬地七嘴八舌说个不停。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惹怒了蜜蜂被蜇了耳垂,把三七草的叶子揉碎涂抹在上面的事情。当时,没有人知道要用氨水来涂抹伤口。

总之,在这样的地方有蜂巢是很危险的。所以我想把它打掉,但觉得在蜜蜂不在的时候做比较安全,于是当天就没有对它采取行动。

那之后的四、五天,我完全忘了此事。一天早晨,孩子们都去上学了,我独自留在家里。当我有事来到庭院时,突然想起了它,走过去一看,蜜蜂和前些日子一样,正将身体倒挂在蜂巢下方工作着。蜂巢大概有20来根六角形的蜂窝管,蜜蜂正在加长其中的一根。它用嘴衔着六棱柱形蜂窝壁的一端,不停地绕壁旋转着,它旋转后的蜂窝壁伸长了近2毫米。新伸长的部分很是显眼,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与上方陈旧的灰黄色截然不同。

沿蜂窝壁旋转一周把它加长后,蜜蜂更加认真地变换一个姿势,慢慢把头探进刚刚做成的洞穴里,它小心翼翼地慢慢弯曲着身体,把头钻到看不见为止,然后又很快地钻了出来,就好像确认了洞的大小后才放心。接着又马上开始着手相邻的另一根窝管。

虽然我已到了这把年纪,但在此之前并没看过蜜蜂筑巢的详细过程,因此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直看得很仔细。这幼小昆虫的杰作可谓巧夺天工,看着看着,我便再也没有了想要残忍地破坏它的念头。

从那之后,每当我去庭院时都会特意去看看,见不到蜜蜂的时候很少。每次看到都感觉

到六棱柱形的蜂窝壁在渐渐加长。

有时,我还看到蜜蜂嘴里衔满了大量的灰色泡状物质,并且不做加长蜂窝壁的工作,而是把头伸进穴中进行管壁内的加工。但是,这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在里面做着什么,我全然不知。

这期间,我被某件工作分散了注意力,暂时忘了蜜蜂的事。大概是过了半个月后,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便走过去看,但这次非但没看到蜜蜂,而且筑巢的工作与以前看到的相比似乎也毫无进展。意外之余我还感到了一种特别轻微的落寞。

从这之后,尽管光阴荏苒,可我再也没见到蜜蜂的踪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做了种种想象。是在街道上被附近的孩子抓住了?还是被我所不知道的自然界的天敌吃掉了?但是我还是觉得这只蜜蜂迷路于一户陌生人家院落里的树丛之中,现在正在遥远的某处漫无目的地飞翔。

好朋友死后,我只要独自漫步街头,就经常会在脑海中突然栩栩如生地想象出他也正同样慢步在东京某处的情景,感到难以形容的失落和孤单。这只蜜蜂也让我在脑海中产生了与此相似的幻影。那飞舞在耀眼阳光中,闪闪发亮的蜜蜂幻影让我特别强烈地感受到了失落和孤单。

有一天,我在跟S聊天时顺便说到了这件事,而S却做出了与我截然相反的解释。他认为蜜蜂可能是因为环境恶劣才放弃筑巢的念头而转移它处。这种说法或许也是对的,实际上, 这个篱笆两侧面对的是宽广的空地,风吹雨淋的,又频繁有人接近,所以对蜜蜂来说并不是筑巢的理想场所。但是蜜蜂真的会在筑巢中途放弃凭自己的本能或经过智慧判断选定的地点,迁移到他处吗? 这个问题若不向专家们好好咨询一下是不会明白的。

如果S的判断是正确的话,我也许就是在凭借自己的想象,硬要杀死可怜的蜜蜂,然后通过一首以蜜蜂之死为题的小诗来品味一种简单的伤感情绪。但是不管怎样,我对随随便便就无情地打破了我的幻想的S不能不抱有小小的不满。并且认识到从这细小琐碎的事情当中也能表现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差别。

今天再到院子里去看,发现就在蜂巢的上方一只漏斗蜘蛛结了一张网,上面脏兮兮地布满了枯叶和灰尘。虽说是蜂巢,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因无人居住而荒芜破败的老屋。蜂巢的正对面错落地盛开着鲜红的美人蕉,使它愈发显得惨淡和凄凉。

我想,不管怎样也要把这个蜂巢保留到明年夏天。我有种预感,到了明年,这个破旧的蜂巢或许会发生什么故事。

第二课 日本人的表情

融入生活的语言

日本人是不愿意把什么事情都讲得一清二楚的,这种倾向己经变得像生活原理一般正广泛渗透融入到日本人的语言生活当中。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些实例。

首先,是“京都茶泡饭”这个词。不过这并不是指有名的高级日式餐厅的茶泡饭,而是指语言方面的茶泡饭。家里来了客人,因临近用餐时间客人欲起身告辞,此时京都人会挽留客人说“我这里什么都没为您准备,但至少请吃点茶泡饭之类的”。如果即使这样客人

仍执意要回去的话,他们甚至会哭着恳求你说请留下来,哪怕吃碗茶泡饭也好。一旦客人盛情难却打算接受对方的款待说“啊!既然如此…”,那可就麻烦了。主人就会慌慌张张地叫外卖什么的,开始做准备,并且客人还会给人留下不懂礼仪的坏名声,很久很久也挽回不了声誉。客人应该不论主人怎么说都要回答“下次吧”或是“是吗?尽管您特意准备了但…”,然后告辞,这才是符合礼仪的作法。以上说的就是赫赫有名的“京都的茶泡饭”。总之,对方拜求你做的并不是他真心想要你做的(因为并非真情实意的恳求),因此不知道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

这些用法,不了解是不行的,但有时是即使了解了也不一定知道个中原因。假设就某事进行交涉时听到京都人或大阪人回答说“那件事,请让我考虑一下” 。那么,这句话的含义与“考虑中”这种表面意思相反,是表示拒绝的回答。但它却让听者觉得讲话人将给予慎重考虑,并期待之后或许会有令人满意的答复。东京等外地人事后催促他们给予答复时,有时会因“不对,我很早以前就答复你了”的回应而气愤不已。凭借让对方抱有某种期待,以令对方不当场受到任何伤害,或许这句话确实缘于这种良苦用心,但同时的确也是一个极其棘手的词汇(很容易让人误会的说法)。英语中也有let、me、thank、it、over这样的表现,在表示委婉的拒绝时经常使用。另外,去购物时让对方拿来各种各样的商品给自己挑选,然后回答说“要回家和老婆商量一下,所以…”。这种说法就等同于说不买。难以启齿时的心理,确实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但也许是大同小异的。

“向前看”“妥善处理”

作为“认真考虑”的共通语,有必要提一下“妥善处理”这种表达。这个词在日美纺织谈判中成了问题,在国际上出了名。在佐藤?尼克松会谈上,佐藤首相就纺织品出口问题回答说“妥善处理”,而美方将其理解为已经达成协定。之后,佐藤坚持说不记得做过承诺。对说与没说的争论经过调研后才明白,原来美方把佐藤所说的“妥善处理”认为已经达成了协定。不知道我们首相在美国国会上有没有说过“以积极的姿态处理” 总之,他就是想要“妥善处理”。即与“认真考虑”相同,完全没有要做的打算。可能他当时确实抱有“我们会尽力而为,但并不保证” 这样的善意吧。我不知道这句话如何译成英文,不过它却像“京都的茶泡饭”一样容易引起误会。双方争论不休的问题就以这样的解释不了了之(得到了解决)。

话虽如此,但是听详细凋查过此次会谈内容的人说,在与尼克松会谈时,我们佐藤荣作首相情绪异常高昂,除了表示“妥善处理”外,好像还反复多次说了“我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之类的话。如果录音资料留下来也许就会酿成大问题,但为了避免到底说没说的无休止的争论,最后按惯例(官方)给出了一种善意的解释,那就是在“妥善处理”一词在翻译上产生了误解。

另外,佐藤首相的儿子佐藤信二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您父亲的政治信念是什么” 的问题时,回答说“是克服了日本人遇事总要分个青红皂白的坏习惯,他没有那样做。”日本人的特点是不喜欢黑白分明(语言模棱两可、暧昧不清),这正如大家在本章中详细看到过

的一样。但是,世上还是有些人相信日本人有喜欢黑白分明的习惯。这是错误的,也许佐藤荣作正向他儿子评价的那样是个任何事情都不明确表明态度的人。如果这就是作为首相长期在政坛如鱼得水、与各方保持平衡距离的秘诀的话,我们日本的政治就会到处充满“京都的茶泡饭”“认真考虑”“妥善处理”这样的想法和语言。据说在日本国会进行辩论的要领就是不要被人抓住话柄。因此,回答得模棱两可或是莫名其妙就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才能。在这点上,佐藤首相或许正如他儿子所言,是个优秀的政治家。

直言不讳(心直口快、口无遮拦)

另外还有,当你去催促对方想要他还钱的时候,会说“有事到这附近,所以顺便过来看看你。”当你想要别人还书时,就会说“孩子写作业要用…”像上面这样,想让对方返还东西时,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这成了一种合乎礼仪的表达方式。如果有人把自己的想法原封不动老老实实地讲出来,就会被批评为“不懂人情事故的说法”“傲慢无礼的腔调

”“呆板拘谨的语气“不懂含蓄的口吻”“直言不讳的讲话方式”等等。也有可能对方会挑衅似地和你争吵道“你说得再直截了当不过了啊”(“你说话可真够不客气的啊”)。“说得清清楚楚,有什么不好呢”,这样认为的人通常会被冠以讨厌鬼、直言居士(炮筒子)、大久保彦左卫门等绰号。

对普遍性价值观的敬而远之

这种“不喜欢事事都要分个青红皂白”的倾向,不仅仅只表现在语言上,与对政治、宗教等普遍性价值观敬而远之的倾向也关系密切。

经常有美国人问我:“神道,佛教的经典好不好懂?”,基督教的圣经由于经过多次改写,语言浅显易懂,所以只要是接受过初等教育的人,教义和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姑且不论,书的内容肯定是能读懂的。日本这方面的情况怎样呢?“我认为佛教的经典即使是大学毕业的普通知识分子读后也会觉得莫名其妙。神道的祈祷文,如果你仅知道文语语法也是理解不了的。这一类的东西,只有专家才明白。”听我这么一说对方便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不,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才更难得呢,试图了解的时候就会令人产生神秘的、宗教性的感动。”我这么回答后,对方越发显得一头雾水。

并不仅仅是经典, 学园纷争盛行时的立式标语牌也是相当难以理解的。据说,大多数人看不懂也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好像连写的人本身都不明白它的意思,有点像是恶作剧。听我这样一解释,就会有人用因费解而求助的神情看着我,接下来我又补充道:“我觉得宗教、政治之类,就该是这个样子。在美国,那是哪年来着?哈佛决定毕业证书不再沿袭原来的拉丁文而改为英语。学生被激怒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政府出动了警察,发射了催泪弹,参加的学生大概有两千名。对了,在同一天,还爆发了反对肯尼迪进攻古巴的示威游行,但参加者只有四百名。果然还是读不懂的拉丁文更难得、更重要。总而言之,不是自我夸耀,普通的日本人就该读不懂经典。

远离政治?远离宗教

在日本有“不触犯鬼神,鬼神就不见怪” “秀才遇到兵, 有礼说不清” 之类的远离政治?远离宗教的传统。《年轻人》(石坂洋次郎)作为昭和十年~昭和二十年间的青春小说异常畅销。在这部小说中,关于主人公间崎远离政治的描述,有下面这么一个场景。

我认为自己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个性是有各种原因的,家庭过于和睦也是其中之一。

兴奋、感动、独自天真幼稚地深入思考,一直以来我家里是没有类似这样的独处时间和环境的。在我不经意间兴致勃勃(饶有兴味)地开始某个学术性话题时,妹妹们就会立刻对我冷嘲热讽地说:“快听、快听,哥哥又有高论!”这并不是开玩笑或是兄妹间的相互骄纵。我们各自钻研自己的学业,有时也会用闲聊似的口吻来谈论各种严肃的问题。但是一旦情绪严肃激动起来(谈及政治、宗教)的话就不行了。她们当中就会有人摆出一副告诫的冷淡模样,或是露出嗤之以鼻的不屑神情。

在30年前的中产阶级家庭中,这样的氛围是很常见的。对于国家、社会和人类来说重要而且深刻的问题,不管你懂也好不懂也好,在交流中一般都不会被提及。提出这种郑重其事的话题是幼稚,俗气(不入流、不通人情世故)的行为。所以,不知不觉之中自由被独裁剥夺也就不足为奇了(理所当然了)(被人这样说也没办法,被说成这个样子也只能认可),不仅如此,正如本章所写的一样,那种遇事不想辩明是非的行为方式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语言表现也就宿命般地(注定会、必然)具有这种倾向,而且,这种倾向或多或少也表现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

美国也有“灰色区域”

最后我想补充的是,这一类问题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例如,最近在美国,关于限期退休制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企业方面对于废除限期退休制度反应冷淡(热情不高、不感兴趣、并不赞成)。理由有很多,其中经营者最讨厌的理由是他们必须劝人退职。如果允许职员无休止地工作下去,总有一天体能会达到极限。如果本人意识到这一点,主动提出退职的话还好,但也有不少是由经营者劝退的。也就是说,在日本所说的“辞退”不得不由经营者来做。经营者们不愿意经常去做这样不愉快的事情,这是他们不赞成改制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国,虽然他们表面上对此事显得很理智冷静、满不在乎,但实际上还是把能避则避的心态放在首位。而且,教导人们在拒绝对方时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方面的书也曾一度畅销。“遇事不究死理”的心理,只是在程度上存在差异,这在美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印证。

无独有偶,我的孩子在骑自行车时被推倒,脚骨折了。这是一个住在附近的与我儿子同年级的顽皮孩子做的。当时,劝我请律师起诉要求赔偿的全都是日本人。我的邻居夫妻二人都是律师,在法律事务所工作,而且因为他家也有和我家同龄的孩子,所以我们关系很好。但是他们却全然没有劝我起诉索赔。我考虑到对方就住附近,而且医药费又有保险公司交付,所以并没打算要求他们赔偿。其结果是最后我终于明白,在美国邻里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是不会随便(轻易、胡乱)去讲理的地方讲理的(付诸法律、分清责任、

辨明是非),这样的心理美国人也是有的。如此说来,那些劝我聘请律师索赔的日本人是不是变得太美国化了呢?现实生活中,我所认识的日本人经常因为车子问题起诉邻里谋求赔偿。但我觉得他们的这种美国化太过机械、太过表面了,这主要是贸然断定美国是不管任何事情都要弄得是非分明的结果。(注:美国人、日本人都有辨明是非的心理要求,但美国也不是不管任何事都这样做,也有取舍,归根结底是程度问题。)

英语中也有灰色地带这么个词。介于白与黑之间的灰色部分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点上任何地方都相同。其大小或者对此的心理强烈程度,会因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即便是在律师比日本多很多倍的美国也不胡乱地滥用法律。这些虽然是极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还想在这里补充说明。

第三课 礼仪

形式重似生命

日本人任何时候都不忘礼仪,这已经成为了传统,不管是语言上还是文化上都不允许没规没矩。一个计程车司机对插队到前面的另一个司机大声嚷嚷时,乘坐在被插队的那辆计程车上的外国人向同乘的日本朋友问道,他到底说了怎样粗暴的话啊? 听完回答之后, 外国人终于明白:日本人无论受到怎样的欺负都不会忘记礼仪。这位司机说的是:“你这该死的家伙!”

日本人经常会被认为沉默寡言,不爱多说话。但是他们在采取某种行动之前,大多会用语言事先向对方传达自己的目的,这也被当作是一种礼仪。

在餐桌就座后,拿起筷子之前,必须表明承蒙款待的态度——说我要不客气了(开始吃了)。这可不是因为受邀赴宴才这样说,即使是在自家吃饭也要说同样的话。即便是给全家人做饭的是自己,也还是要这样说。和朋友去饭店也是一样,厨师在厨房,反正听不见,而且又是自己付钱,那么倒底要向谁尽礼仪呢?实际上这不是问题,只不过是一种习惯罢了。用完餐离席时也是一样,那时要说:“承蒙款待,非常感谢(太好吃了)”即使不好吃也要这样说。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心口不一(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表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这是不需要理由的礼仪规范。

去别人家拜访时也是有规矩的,如果是去办公室的话,即使是该办公室的主人约定的会见,也要对自己的贸然打扰而道歉,说“打扰您了!”

“我回来了!”这句话并不是大声向没有出门迎接的夫人喊叫的语言,开完会回来时会说,从学校回来时也会对母亲说。同样,“我走了”这句话即使在你非常明确要出门时,也要特意说一声。

透过修辞看本意(品读修辞背后的含义)

日本人的彬彬有礼由各种各样方式表现出来,去裸泡露天温泉时,唯一能够表现出他们彬彬有礼的就是一块小小的浴巾。因为只有抹布大小,所以要想遮住全身免得被好事者窥探是不可能的。所有人在温泉里都只是露出头来,和周围的浴客们兴致盎然地快乐交谈。大多数都是头顶一块叠得方方正正的毛巾。虽然不知是否有遮盖的必要,但作为礼貌的象

征就蒙住那么一块小天地。

日本人对待金钱也特别谨慎小心。当然,钱是为了使用才存在的,但他们在用钱时尽量不引人注目。因为几乎不怎么使用支票,而且信用卡也不像美国那么普及,所以日本人身上经常带有很多现金。只不过他们会让人们看不出来身带巨款而己。如果借了钱,还钱时轻易不要把现金直接毫无遮掩(大明大摆)地交给对方,那是非常失礼的。符合礼仪的作法是还钱时把钱整齐地装进信封里。遇到用信封不合适的时候,可以用代替信封的东西包住,即便是纸巾之类的东西也无所谓,绝对不许送出沾满污垢皱皱巴巴的钱,事先要去银行更换成崭新的钞票。

更令人吃惊的是,钱作为礼物经常被广泛使用。在参加婚礼或是葬礼时,把钱包好送给对方是司空见惯的,开支票,或是把现金汇到对方的银行账户上也是一种礼仪。要把取来的崭新的钱放到钱袋里,亲手交给对方。炫耀自己出手大方或是以恩人自居都是很没礼貌的。

日本人在语言交往中互相之间会说些毫无用处的语言,介绍兄弟时会特意加上“愚蠢

”这个形容词,发言时会事先声明说“自我愚见”,帮助别人时肯定会事先说“虽是微薄之力”。

遇到这样的情形,就只能解读语言背后的含义了。要完全抛开表面的语言,推测出隐含在背后的真意。在日本,语言越谨慎有礼就越会被认为是文雅谦逊的人,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教养可以根据他语言的文雅谦逊程度。不用理会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凭借他语言的谦逊程度判断即可。

“对不起”本来是表示谢罪的词,正如字面所表示的那样,是表示“(错在自己)无法辩解”的意思,但实际上却常常能够听到。很多情况下是单纯地表示“你好”,有时也代替“谢谢”,对给人添麻烦表示歉意。日本人动不动就使用这个万能词汇,几乎每天都数不胜数。“对不起”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因此在事态达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时,就会使用“实在抱歉”,这是因为它虽与“对不起”极其相似,但却包含着真诚道歉的心情。 为了完成工作而请同事帮忙时,也会说“对不起”,走进没有店员职守的面包店时,因为不声不响地进去会显得很尴尬(难为情),所以,一般都要说声“对不起”。实际上这时候应该说“你好,请问有人吗?”但如果那样说的话,听起来就好像是在责难没有出来迎接客人的店员。在日本,(像这样)带有双重意味的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低点,再低点

如果能够正确地鞠躬,就会被认为家教良好且受过教育。作为局外人的外国人就算不鞠躬,不懂得鞠躬的方法也不要紧。但是,如果是日本人,光看相互间鞠躬时的情形,就可以知道两人之间的身份高低(上下级关系)。公司新职员,特别是被分配做接待工作的新职员,更要受到正确的鞠躬方法的培训。手要放到身体两侧还是放到前面,何时抬头比较好,弯腰的角度大约多少度为佳,这些内容必须掌握。

因为对方没有抬头而一直行鞠躬礼这个古老的笑谈也许已成过去,但是即使在现在,也

还会经常听到彬彬有礼的日本人在人行道上长时间不停地鞠躬,从而影响到了他人的通行。不过,日本人会很自然地学会掌握鞠躬后抬起头来的时机,就像西方人懂得应该何时放开握着的对方的手一样。

相互鞠躬行礼时,目光很少交汇。日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与人目光对视。鞠躬致礼时,寒暄、感谢、赔罪等语言几乎都是低着头向地面说的,所以,对方的话当作耳旁风就行了。因为那是冲着大地母亲发的,要紧的是自己的头一定要比对方更接近地面。边鞠躬行礼边听对方说话尽管很难做到,但很多人都能应付自如。

顾客就是上帝

日语里“客”这个词有两种含义,即“购物的客人”和“需要招待的客人”,而且还信奉“顾客就是上帝”。不论是在银行、商店或是旅馆,如果客人没有得到上帝般的对待,那么顾客就有权利倾诉(发泄)不满。

顾客是绝不会被催促的,就算是马上就要闭店关门了,也可以花时间挑选商品直到心满意足为止。不管用了多少时间,在离开时等待你的仍然是店员有礼貌的鞠躬,而且还会恭敬地对你说“欢迎下次光临”。细雨连绵的日子,在顾客即将离店时,店内广播就会播送这样的话:“今天您能冒雨光临本店,不胜感激。”

近来由于经济不景气,所以超市等处为了削减经费开支,呼吁顾客自带购物袋。但百货商店却不会这样做。店员们设想到顾客购物回家途中或许会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形,会用薄的包装纸层层包装,之后再用带有百货商店商标的稍稍结实点的包装纸包好,最后再用与包装纸颜色相配的缎带捆扎。这样,已经包装好的你所购买的商品就可以放进漂亮精致的带回家时用的纸袋里了。(携带用纸袋必须和商品大小基本相同,用一个大的袋子来装一个小东西是不合适的)。尽管包装整齐而且动作麻利快如闪电,但当店员把袋子递给顾客时还不忘有些夸张地道歉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严格遵守时间,不论对待怎样的顾客都要忍耐,这是至高无上的命今。开店时间如果是上午七时,到时就一定要开门营业。你不在家时商家送货上门,你只要打一个电话,商家就会当天再次送过来。在日本,出故障的自动售货机之类的事情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品质管理确实做得非常周到细心,因为这关系到顾客的满意程度。即使只有一点小小的缺陷,客人也会吹毛求疵。次时最重要的就是迅速应对。例如,即使只是茶杯底部刻着的生产商的名字稍微有点倾斜,也会被看作是残次品。裤子、裙子的花纹图案在缝合处也不能错位,即使是腰间侧兜的内侧、别人看不到的隐藏在里面的接缝处也是如此。送货上门来的光洁闪亮的新车,即使只是在前挡风玻璃上存有一点点脏物,顾客也必定会小题大做地大吵大闹。

补盖敬称章

寄信,也有各种各样的规矩。信封上收信人的姓名必须写得工工整整。刚大学毕业的新职员会经常被指派写信封上的收件人姓名和住址。如果不按照规定格式书写,就会被命令

全部返工。

在收件人姓名的后面不加敬称或者职务是非常失礼的。局长、部长、科长、样[1]、先生等敬称和职务,不管怎样都是不可缺少的。“先生”除了适用于教师之外,也可以对医生、政治家使用。

与此相反,自己名字后面加职务是不成体统的,因为写信人必须要向收信人表现出谦逊的态度。即使是社长给职员写信也是一样,这已经成了惯例。

假设你想要申请护照。这时,除了要提交申请文件之外,你还会被要求附加上一张写有自己名字和住址的给你回信时用的明信片。事先在明信片上只写自己的名字,后面不加“样”。负责颁发护照的工作人员会一张张地在明信片上盖上只刻有一个“样”字的章,以此通知护照已顺利发出。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杜绝不带敬称章的明信片从政府部门发出,哪怕是万分之一也不行。日本每年将近有1700万人出国,虽然我们认为如果能省略这项并不怎么重要的工作该是多么轻松,但还是非这样做不可。就这样,护照发放机关的工作人员每天不停地坚持在收件人名字后加盖“样”字印章,每年要盖几百万张。

大胆发出声响

和日本人吃饭时总觉得声音嘈杂,因为几乎没有人被教导说不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讲话

,而吃东西要发出声音也己经成为了自古以来的传统。吧嗒嘴是表示食物很好吃时的一种肢体语言。

吃面食(或是平时喝茶时)最好多发出声音。土生土长的东京人做此动作时潇洒自如

,恰到好处的咀嚼节奏令音乐家们都羡慕不已。

因为这已经近似于习惯,我们对此无可奈何,所以也只能习惯它或者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不管你如何精通日语,如果没有养成这个国家吃东西时发出声音这一饮食习惯的话,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日本人。

以酒为纽带

日本人一旦喝了酒,那么不管多无耻的行为都会被接受。日本社会里极受重视的旧习俗、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或是上下级关系,都会在酒精的作用下被抛到九霄云外。一旦喝醉了,日本人(包括少数女性)就会暴露出本性。这时候不管做了什么都可以得到宽恕。即使吐在了上司的鞋上,或是向身边异性令人生厌地求爱,第二天早上仍然可以若无其事、清清爽爽地去上班。

引发了交通事故的司机竟可以辩解说是因为自己喝醉了,这并不是太久远的事。只要司机下车时显现出烂醉如泥的状态,便不会被追究责任。但是,现在这样荒唐的作法己经行不通了。血液中酒精浓度不是零就不准许驾车。

喜欢喝酒的人俗语被叫作“左撇子”,在日本,“习惯用左手”被视为不懂礼节,上学期间会被矫正,之所以这么称呼喜欢喝酒的人,就是因为当他们稍稍饮酒过量时就会自然而然地用左手端杯。

同事同伴之间,不在一起推杯换盏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情意的。相互之间只有变成共同畅饮到深夜、唱跑了调的卡啦ok的关系,感情才会越来越深。因为是出于这样崇高的目的才喝得烂醉如泥,所以不论做什么都会得到社会的宽容。

但是,车轻人开始反对这样的习惯,他们会说“在聚会上开怀畅饮?开什么玩笑

!”(比起无拘无束的喝酒,)他们更喜欢独自静静地坐在电脑桌前,虽说如此,在和朋友欢聚时饮料也还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在这种场合只要有草霉奶昔或者春黄菊茶也就足够了。虽然年轻一代不主张喝酒的人有增无减,但是在日本这个国家,饮品是构筑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东西。

分类符号是挂羊头卖狗肉

日本人很喜欢送礼,特别是盛夏和年关时。夏天赠礼季节的礼品被称为“中元礼品”,冬季赠礼季节的礼品被称为“岁暮礼品”。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为送给谁、送什么而大伤脑筋。但是,在圣诞节只会和关系非常亲密的人互赠礼物,半年一次的礼物如同一种社会义务,因此这也成为人们的一块心病。

以前是冒冒失失地去对方(恩师或前辈)家中拜访,态度谦恭地亲手奉上礼物,而最近都是让百货公司直接配送,使用送货上门服务已成为主流。但即使这样,(送礼)也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一点并没有变。

比起礼品的内容来更重要的是它的形式。因此,互相赠送的礼品不要太个性化,既不要干涉对方的事物,同时也不要把自己的个性强加于人,企业中担当重要职务的人之间更是如此,因为归根结底都是以密切关系为目的。应该避免送那些独出心裁的、有独创性的、标新立异的东西。适合送的有肥皂、毛巾、冼涤剂、海苔、保存食品、茶、曲奇、面食、食用油、红酒、啤酒、白兰地、水果、蔬菜等等。但是,如果选送蔬菜和水果,并不是什么都可以,而是要那些平常很少吃到的,外观漂亮的才行。(在日本,对于蔬菜和水果来说,比起味道来人们更重视外观。比起嚼起来脆脆的苹果,日本人更愿意接受色泽光润鲜艳的精致的网纹甜瓜,而且还必须使用叉子,吃得优雅)。

中元和岁末季节,不论哪个商场都很热闹,顾客们一边在拥挤不堪的商场内逐个卖场依次转悠着,一边选购礼品,在卖场一角特设一个柜台,顾客们为了办理配送礼品的手续而在那排队等候。礼品一旦疏忽了包装就缺少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舍不得花钱的人来说很幸运,因为百货店的包装纸只要花点钱就可以买到,所以想要让自己的礼品显得质优价贵再简单不过了。比起装入纸袋的金表来说,收到用三越百货的包装纸包起来的2千克黄油更让人高兴。

自古以来,就不允许当着赠送人的面打开礼品包装。假设你因工作关系拜会对方,你一边说着一点小东西而已,一边亲手递上礼物。于是,对方就会在夸大其辞地表示感谢的同时,把你送的礼品放到身边。如果他当场就打开包装,哪怕是瞬间不经意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啊!又和上次送的一样啊!),你的良苦用心就会受到无情打击,因此也会变得困窘尴尬。如果这样的话,送礼之人会颜面尽失,所以是决不允许的。

但是,因为现在不想要火腿罐头就不接受礼物,这也是很失礼的。日本人一旦接受了别人的馈赠,就觉得亏欠了对方,因此就一定要还。而且为了礼貌周全防备万一,对收到的礼品会给与稍高的估价,这样在互赠礼品的过程中,礼品的价格会渐渐升高,而且还会漫无止境地持续下去。双方相互体谅,不让对方有亏欠感,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课 手工做的陀螺

我在农村出生、长大。小时候,用从竹丛砍来的竹子做高跷,用柞树、

橡树之类的树枝做成一端尖尖可扎入地面的木棒做游戏。对如何选择做高

跷的竹子以及怎样捆扎脚踏的横木动了很多脑筋,登上去保持身体的平衡,

体会向地面扎木棒的技巧,从游戏之中学会了面对大自然的智慧。

高跷和木棒是手工自制的玩具,此外,别的玩具都尽可能手工制作。似乎觉得制作玩具时的那种快乐心情反而会比玩玩具时更加强烈。但是,也有少数是自己做不了的,只能去买,像嵌着铁箍的陀螺,用粗铁丝做的滚铁环等等。

这种陀螺大多是博多陀螺,(玩时)虽然需要点技巧,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缠上麻绳,在做出抛出动作的同时回拉麻绳使其转动的话,也并不太难。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得差不多。因此孩子们就会聚在一起,展开陀螺大战游戏。首先一个孩子使自己的陀螺尽可能快而稳地旋转,另一个孩子以那个旋转着的陀螺为目标,在使自己的陀螺旋转的同时,用力撞向对方的陀螺,效果好的话(玩得好的话),旋转中的对方的陀螺会因为自己陀螺上的铁箍而弹射出去,停止旋转,最后只剩下自己的陀螺悠然旋转着。但是,如果不能这样一举解决问题的话,就用绳子让两个旋转着的陀螺互相靠近,像斗鸡一般相互碰撞。旋转力强的陀螺会打败旋转力弱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游戏过程中,会渐渐掌握撞击对方陀螺的诀窍,陀螺铁轴的前端和铁箍的边缘也好像跟自己的指尖浑然一体(达成了默契)。

到了能让陀螺如比转动的时候,怎么接在手掌心里,如何让绳子缠在旋转着的陀螺上之类的技巧也就都会了。用手掌接住就是要在把陀螺抛出去的瞬间将绳子稍稍拉向手边,并不太难,让绳子再缠上去就更简单了。但若说到比这更高难的陀螺技艺,村子里没有人做出来让我们见识过,而且,陀螺艺人也从来没有到村里来过,所以,对松井源水的陀螺技艺小时候全然不知。

可是,这并不仅仅只是转陀螺的问题。不论是什么技术,那些令人惊叹的技巧一旦成为受人关注的对象,在乡下就看不到了。在城市偶尔能碰到这样身怀绝技的人,因此在城市里会形成乡下所没有的传统技艺。城市里的孩子们聚集到这些难得一见的身怀绝技的人的周围,拜他为师开始学习。然而,乡下的孩子并不知道师傅是怎么回事,根本没有拜师学艺的习惯,无奈之下乡下的孩子们只好自学。但是,因为自学是一种即使发生了错误也没人为你纠正的学习方式,所以有时会陷入严重的错误当中,这是以前乡下孩子们所背负的最大不幸。

但是,这种不幸有时也会转变为幸运,因为没有师傅,大自然有时候就会直接担当起师傅的重任(扮演师傅的角色)。就拿陀螺来说,我认为不是旋转陀螺的技术,而是制作陀螺

的经历,即采摘橡子做陀螺的经历,比起学习松井源水式的旋转陀螺技巧,教会了我们更多的东西。如果不去采集橡子,就不会产生如此令人怀念的回忆;如果这与制作陀螺关系不密切,我们就不会那么热衷地去寻找橡子、加工橡子。

这里所谓的橡子,指的是栎树或槲树的果实。在东京,把小的橡树的果实也称为橡子,但在我们村里并不这么叫。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橡子和橡树的果实是不一样的东西。由于我们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热衷于橡子陀螺的制作,所以,在我们眼里橡子和橡树的果实成了价值上相差甚远的东西。橡子,即栎树或槲树的果实,其长度和直径均为

2cm左右,圆溜溜的,颜色和栗子相同,会让人觉得大小合适、形状匀称、颜色漂亮,用来做陀螺再好不过了。与它相比橡树的果实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它长度不超过1cm, 直径只有其长度的一半,整体看来体形过小。不仅如此,相对于它的长度来说粗度还不够(还不够饱满),所以明显地呈细长形,显得很不匀称。另外,橡树的果实呈黄绿色,给人以瘦弱寒酸之感。这样的认知自然来自于处理这些果实将其制成陀螺时的感觉。陀螺的轴是把竹子削细后做成的,其粗细和长短与普通的小牙签差不多,这样刚好与栎树的果实大小相当,削起来也方便(顺手)。因此,制作陀螺的轴,把轴插进橡子里这样的加工过程就会让人觉得非常自然、顺利。与此相比,制做一个与橡树的果实大小相配的细轴无疑是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因为对它不感兴趣,所以大家一般都不用它来做陀螺。有这种体验的人理所当然地就会觉得栎树和槲树果实大小及形状看起来很舒服,而橡树的果实就没有那样的感觉了。

橡子和橡树的果实都带有一个碗形的壳斗,但是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橡树果实的壳斗总苞片呈瓦状排列,即使从外部看感觉也像碗。而橡子的鳞片像刺毬一样呈线状

,长势茂密,从外表看不出碗的形状。从轮廓鲜明清晰地呈现出小碗的形状这一点来说

,橡树果实的壳斗确实好很多。但是,引起我们这些孩子们兴趣的,并不是壳斗的形状

,因为在得到橡子时它是被壳斗包覆着的,所以在剥开壳斗取出橡子,看到它完整形态的时候,也就自然会看到壳斗碗形的凹穴。因为得到橡子的幸福感在这一瞬间才达到顶点

,所以,橡子底部异常新鲜的感觉和刚刚还紧紧地包裹着橡子底部的壳斗里面的异常新鲜的感觉,与这种幸福感是密不可分的。

说到这种幸福感,我认为很有必要提一提采摘橡树果实的过程。我们并不是捡拾落到地上的橡子,而是要爬到橡树上去摘。这方面在我的记忆中栎树和槲树的感觉是树皮又厚又有明显的裂纹,因为树皮一点都不滑,所以脚很容易搭住,非常利于攀爬。而且枝杈很多

,所以爬上去摘橡子也从来没有感到过危险。但是,当初爬上去的到底是栎树还是槲树

,即使现在想来也还是搞不清楚,反正是这两种树中的一种.

从树上摘下被壳斗包裹着的橡树的果实,把橡子从壳斗里取出来的瞬间,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原因之一就是这时橡子的形状会清楚地呈现在眼前,由此便决定了它作为陀螺是否品质优良。作为陀螺是否品质优良是由各种各样的条件决定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此之前紧紧地镶嵌在壳斗里的橡子底部的形态。这部分不像上部和中部那般光滑,感觉就像我们的脚掌和手心,与别处纹理不同。这个像脚掌的心部分是宽阔平坦,还

是狭窄突出,橡子陀螺的品质由此而大相径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为陀螺来说,这部分就相当于脸面的位置。把转轴从这部分的正中间插入,使橡子的尖头朝下,当以橡子为陀螺转动时,转轴周围像脚掌般的那部分会急速旋转,而其侧面橡子中央突出来的部分则显得转速稍慢。也就是说,做成陀螺后,原来橡子的底部部分就变成了陀螺的脸面,所以还是尽可能大一点、平坦一些为好。但是,刚刚摘取下来的橡树的果实是否具备我们所期望的那种形态,不把橡子从壳斗里剥出来看是不知道的。因此,我们在那一瞬间非常紧张。

不过,橡子陀螺的好坏并不仅仅由此而决定,中部鼓起的形状以及头部的尖度也至关重要,栗色的色调在感觉上也不可忽视。另外,转轴做得如何,将其插入时的要领掌握得是否得当等等都决定了橡子作为陀螺的价值。因此,当我们看到具备了这些优良条件的陀螺漂亮而又巧妙地旋转的时候,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幸福

第五课 印度之旅

去印度大约有一个月左右。所谓的为了彻查恒河干戈特里山冰川,我尾随着一支由十二个人编成的徒步探险队穿行山中。从利希特西到鲜为人知的干戈特里山,连绵的三百公里的大溪谷之旅对于五十五岁的身体是会有强烈反应的,但总算平安回来了。将恶性的痢疾作为特产带回来,过了两周还是一副模糊不清的的状态。

总之是震慑于惊人的广大的印象。摇晃在充斥着四十度热风的巴士上,一路前行,景色仍然没变。零星矗立着低矮的大树,说不上耕地说不上荒地的泛红的原野,一边让我们可以看见地平线一边无际地延伸。那片炙热的人烟稀少的大地上,一个头顶巨大草把身穿红色纱丽的农妇挺直身体孤单前行。或者,在干燥的发红的小丘上,立着四根柱子铺上草遮光的小屋中,一张棕榈床上一名男子在悠然午睡。周围的羊在寻找着贫瘠的草。即使在车里也是眼睛模糊脑袋膨胀一时神志不清,但向着窗外憋见这样一瞬的光景,不由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就这么不懂意味地直到现在还烙印于心中难以舍去。

一看到那光景,便总觉得对于在东京纸上谈兵的人生这样那样地去思考,是傻得不得了的。在路上睡觉,或在路旁放一张床并在那生活的同伴,以一种完全与报纸、广播、电视,还有冰箱、洗衣机没有关系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墙壁、屋顶、床,更别说连插座都没有的地方,即使那样还有人能悠闲自在地活着,这样的事实大部分都压倒般地给我留下印象。

这些同胞们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呢?这也许是一种精彩的人生吧。----那样一想头便感觉很奇怪。说到裹体,也就是一块布,在路旁生火在石头上烧恰巴提吃,以此为生。每天就靠两卢比活着,这样的极限的简朴的生活方式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

不仅仅是贫穷的生活,那里生活的多样性,与自然的和谐,比什么都要悠闲的地方让我感到困惑。这种事是至今为止在欧洲旅行中绝对感受不到的。而且接近这些近乎裸体的人连一次危险感都不曾有过。甚至感觉到是在某种同类中作为其中的一员而有的安心感。

诶,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很好地活着啊。

这么想的同时,与其相反,战后三十五年一味的追求舒适度最终失去生活的直接性(虽

然这也是暧昧的措辞),想起自己在东京平庸单调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安排。而且如今我仍在那摇晃中难以自拔。印度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即使只体验过那种生活一次的人,或是完全熟视无睹并将脸朝向欧洲,或是将更加深入其中并从中得出什么结论,我预想也就只有这两种想法。总而言之是让人从根本上怀疑文明的概念,强迫人重新研究在印度究竟有什么。

在原野中出现的矮草屋顶的村庄。傍晚,那个村庄的每家每户门前,闻惯了猪和牛臭气的人们聚在一起乘凉。孩子们在井边冲凉。漂浮着水绵的的水坑里浮现着黝黑发亮的水牛。屋顶上停留着孔雀。远处的田野上还有骆驼在耕田。瞥一眼这般光景,似乎有什么意味在我心中深深烙印。

傍晚六点半,太阳一落下泛红的地平线,黑暗开始迅速蔓延,到七点时天已经全黑了。一旦天黑,周围便马上变得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令人毛骨悚然的黑暗开始张超般包围这边,不由得有一种天地之间自己一个人被抛弃似的的孤独不安袭上心头。远处闪过微弱的光,那是多么令人怀念的,像是依赖的信号。那所谓的黑暗也是我久久难忘的感触。 问题是扬弃这个印度性的世界和欧洲性的世界之前有怎样的可能性上,虽然那似乎与开始要扬弃近代的当今日本的我们的问题也有关联,这样的大问题在黑暗中,不安的我毫无办法。

回来之后,久违地带狗出去散步。在附近的公园,穿着短裤的中年妇女们在打网球,孩子们穿着制服在打棒球,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在摇摇晃晃地跑步,游泳池那边发出水声和少男少女高亢的尖叫。这种司空见惯的光景对来说我并不熟悉反而异样,我很诧异自己为何会对这种什么都没有的景致感到惊讶。思考片刻,才明白自己是惊讶于这些人的营生是与生存的必要没有直接关系的行为。

我的眼里还深刻地留有旅行中作为很平常的人见到的印度少年们的身影。穿着脏兮兮的运动裤在烈日下推排子车的少年,在茶店收拾客人酒杯清洗的少年,姐弟三人在小小售货车前站柜台的人们,对我倒不如说是异样的。我再次认识到,在印度,无论大人小孩所有的营生都直接与生存的必要联系在一起,我感叹日本的和平和丰富。与此相比,的确,印度的穷人们都直接置身于低级生存。但是,另一方面,跑步的中年男子和少男少女也在这个国家不得已地过着沿着轨道跑似的狭小的固定的生活方式,与此相对,就不得不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的确更多彩。至少生活的直接性是在他们那的。

第七课 尽头

幸田文

正如前刊野田宇太郎所写的那样,我的父亲在三枚桥出生,父亲也并不是总是住在那,还有出生在隅田川的对岸,虽不住在上野,可是通过父亲经常提起的话语,从孩提时候开始我就对上野很熟悉,父亲怀有的对上野的哀愁和感激,似乎也深深的渗入孩子的我的心里。大多数的年轻人不太喜欢老人们回忆往事,父亲上野的故事,或许是因为在我还没成年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听过父亲年幼时的故事,已经完全渗入我的心里。是木楮和莲花的故事。

往深山里走的话,有几棵大的木楮树,夜晚的时候过时都落了下来,早上很早就拿着袋子去捡,去的很早是为了在别的孩子还没来之前去捡。于是,和兄弟还有附近的孩子几个人组成小组出出发,看见茂密的木楮目标就哇的一声争先恐后的冲上去,我的父亲差点撞上上吊死的人的脚,吓了一跳,慢慢往上看,接着听说就一溜烟地跑掉了,体察那时候的心情,虽说可以同情,还觉得非常滑稽愉快,于是才有了怀念上野茂密的山的心情。

莲花的趣味和木楮的趣味是不一样的,听说父亲的眼睛不好,八岁的时候几乎就不能呆在白天的光亮里,就藏在壁橱里,上野的深山里供奉这对眼病很灵验的日朝神,爷爷觉得父亲可怜,把他抱在人力车上载着,一大早就带着父亲去祈愿,用得来的水给他洗眼睛,纯真的想着今天会痊愈吗,明天又会怎么样呢,带着希望睁开眼睛,朝阳似乎一下子刺了进来,希望落空了,回家的路上就失魂落魄,即使这样还是继续拜祭,一天,一如既往提心吊胆地睁开眼睛,突然一下子看见红白的莲花,难过的不得了,我虽然不知道瞎子的痛苦,可是闭上眼睛就知道眼前的黑暗与心灵的沉重,如果要去体察父亲那个少年的喜悦的话,比起睁开眼睛的幸福,不如亲身体会每天失魂落魄还坚持进香的悲哀,红白的莲花对于女儿的我确实是很新鲜的东西

父亲与孩子最早也有二十年,晚的话有四十年的间隔。所以父母亲古老的回忆经常让年轻的女儿和儿子觉得厌烦。我很开心幸好我对父亲年幼的回忆能够完全的接受,木楮和莲花对于我来说,我觉的像是被赠送并喜爱的遗产似的,父亲给的而且是来自上野的遗产,我最近有事经常要去动物园,经过不忍这个地方,我就会想今年遗产的莲花又开了而眺望,莲花让很多人想到菩萨,而我想到的是盲人少年。

卖糖咯,横街的,是个很好的叫卖。好像是保证了繁荣的叫卖,第一次听的时候就这么觉得,从过去的语言线索里并不会想到糖果糖果能扩展到商业化,经历我们生活中多少代的浸透传承,想到糖果这种点心根深蒂固的时候也就是感觉到繁荣昌盛。糖果啊,横街的,是强有力的叫喊,我无家可归来到千叶,从暂住的地方回到东京马上就去看了,那时的铭感难以忘怀。包括我在内,站在那一脚,无论谁都没有外行和内行的隔骇。而且每个人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在工作着。卖东西的人既像内行又像外行,买东西的人也既像内行又像外行。都充满活力的做着买卖,道路上从行李里扔出的垃圾,稻草绳和报纸剪下的碎片已堆积如山,一位当时还不是包装纸等的时代,那个垃圾山上尽是用的不能再用的纸屑。这似乎可以看作这条街如何充分不浪费发挥的作用,另一个强烈感受到的是,买的人不辞劳苦的挨家挨户的走是当然的,这里每个店里卖的人也是频繁的走动着,我深刻明白好卖是因为店员连做都不坐下来一直忙碌着。虽说能行千里的是老虎,我感叹这个充满活力的横街的人们到底有一天里能走多少里的力气啊。

我经常回去那里,垃圾每天都会处理却似乎每天都有新的堆积起来,总是把道路堵塞,可是,明显垃圾在变化。这说明这里的经营状态跨入了第二阶段。竹子的皮,薄板,纸,袋子。和绳子这些东西很早的出没在这,很快的被整理掉了。同时,买的人也变成了内行,也开始可以准确的区分来买的人是内行还是外行,横街继续扩张,越来越繁荣,事到如今,我可以很准确的知道来玩那个行人脚步的快慢。偷偷地自我满足着-只要听到卖糖咯

,横街的就回想起繁荣,对于我来说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车站这个地方一定有尽头,尽头就是车站。上野车站也是这样,从三轮来也好,从浅草来也好,从神田,日本侨来也好,从各个线来也好,尽头就是上野车站,我这样认为,——是十五六岁的时候吧,夏天,我为了去信州来到车站,我是想要送狗的,那是一只神经非常敏锐的很大的母狗,因为讨厌人群而趴在地上不动,很大抱又抱不动,时间又很赶,觉得很可怜又不能动粗,那时候有个老人给我拿来一个输送箱,总算赶上了发车时间,那时候我也深感自己已经老了,有时被广播站和电视台邀请,那是个万事都以时间为重的的节目,要是被告知三十秒后出场的时候,我就有紧张的毛病,最后,连重要的总结词都会忘掉,相反,想起那只狗时的紧急,车站严守的时间观念,虽然是难看的回忆,确实令人怀念的上野车站。

说到电视,由于那件事,从上野车站警察那听到有关离家出走人的故事,说道离家出走人所带物品的特征,一定带着东京地图,即使依靠地图走,什么也做不了,最后还是失魂落魄的回到车站。车站虽然什么都没有,却有着眼睛看不到的吸引力。我这样认为吧,那儿至少有尽头的感觉,巨无霸的东京,连离家出走的人感觉都给不了的话也太冷淡了。

在上野的保卫室里,抱着行李还是孩子的姑娘被收留着,好像害怕周围的气氛,抬头不认生的是对我说道“阿姨,坐在这儿吧”。“我很孤独请坐这儿吧”。坐下的话从那包袱皮,散发出难以言表的豆酱的味道。尽管陌生的我,被邀请坐到隔壁的话,对于这么独立

,心地善良的孩子能带给她些许的精神安慰吗?

上野车站,不能说是肮脏的离家出走的人的车站等等。那里是考验东京以及东京人的地方。

第八课 小鸟到来的庭院

庭院的梅花已经盛开了,从梅花的花瓣的间隙可以看到沙沙摇动的橘红色的箱子,那是父亲做的牛奶箱鸟巢。以鸟巢中的花生粒为目标,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对白眼鸟来啄食。

淡淡的草绿色的一对白眼鸟在亲密地啄食着饵料,就在要躲开的时候来了一只整齐的黑色的羽毛的小鸟。听说是白脸山雀。

“报纸的剪报起了作用啊。”

“真的是啊,很可爱呢。”

依靠在母亲床旁边的父亲边捣碎着作为饵料的花生边点点头。

交杂着防止褥疮的气垫的低吟着的机械声,研体钵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从玻璃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告诉我们已经春暖花开了。

“相扑的时间到了。”

父亲急急忙忙地按着电视的遥控器。

在叠洗过的衣服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所谓幸福是什么呢?

母亲在十年前做了心脏手术。那是她62岁的时候。而半年后因为严重的脑溢血而倒下了。 经过一年的入院生活,回到了家里,一直看护着看病的生活过了9年。父亲和我不知不觉成为了看护的老手了。

母亲病倒时才是小学生的我的女儿和儿子,现在已经是大学生和高中生了。现在也是强力的助手了。虽然已经过了10年,但我还一直看护下去。

我就是这样去考虑的。

母亲骨折了。那是去年,刚进入12月不久的时候。连痛的地方都说不出痛了,我们发现的时候是两天以后。急急忙忙地送入了医院。

用窗帘隔开的狭小的床。旁边的的患者的心电图的声音,呼唤护士按钮的旋律,护士跑步的声音。在病房靠墙的地方才勉强有一个坐的空间。

“又来了呢。”

我边注视着母亲的脸边说道。已经不想来第二次医院了。在9年前入院的时候,已经不愿去想医院了,但是那样是不可能的。发生了意料不到的事。

转院到有整形外科的医院,近年末的时候做了大腿骨的手术。虽然引起了并发症的贫血输了血,但担心的褥疮总算了避免了,照这样下去的话应该在正月就能够退院了吧,家里人都是抱着好转的希望。

但是,突然从父亲那里接到了难以置信的电话。

现在,从医生那里得知,母亲得了癌症。好像是癌症的转移造成的骨折。根本束手无策。从骨折地方细胞组织来看,说是刚刚诊断出的。

对于出乎意料的发展,我和父亲都混乱了。母亲是近乎十年疗养的身体。得到24小时的看护而活下去。旁人来看的话,应该是听天由命的过了很长的日子吧。

但是,正是因为多年的照顾而成为家庭的羁绊。正是因为看病的慰劳而培养了生命的深度。

太可怜了,女儿也说儿子也说,而且连丈夫也哭了。与其说是绝望,更是懊悔。作为一个区区的人类有着心脏病,脑溢血和癌症,老天不开眼啊——虽然弟弟责备地说不要说那样的话,我也难以忍受。

与病人的家族的动摇没有关系,日子继续过着。医生的判断是最长就半年了。

年末,正月——在忙乱的日子里留在医院的患者是悲伤的。手术后的洗澡因为低烧而错开了洗澡的时间。这次又因为突然加进的正月休息日而延长了一个礼拜的时间。

在除夕的时候突发奇想,在母亲的枕头边放满了纸尿片。在两瓶妈妈柠檬的空瓶子里放入热水,试着洗头发。这样黏黏的头发来过年是肯定不行的,我要尽力让母亲的头发洗出泡泡。

“是啊,做的好做得好。”

对床的岛田太太一口气一口气地回答着。

“恩啊,这样洗还这是好办法啊。这样洗的话,就能好好地洗头发了。”

岛田太太因为低肺病而很痛苦。连动一动都会引起呼吸困难。听说现在除了做肺移植没有其他办法了。虽然也想连她的头发一起洗,但是因为在严重的接连喘气中没有勇气去帮忙。

“你妈妈真幸福啊。”

岛田太太轻轻地嘟囔一声。幸福吗?在我心中反复回荡着。因为母亲是癌症晚期。

正月虽然过去了,但母亲的低烧还在继续。说可能是肿瘤的热度。睡觉的时候很多,时常陷入极度贫血,每次这个时候就要输血了。某一天,尿袋变的全红了,我慌慌张张地跑到护士值班室。

但是,护士说“因为插入了导尿管是吧,不管怎么样细菌都会变得容易进去。”

一点惊讶的样子也没有第二天查病房之后再开的药。

有次因为虚汗,母亲的睡衣变得湿漉漉的。想要替她换,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因为晚上是较少的看护体制,也顾忌按响呼叫铃,就暂时等待寻房。

“护士,我母亲睡衣湿了。可以帮我一起给她换衣服吗?”

啊,现在我有别的事情要做。过一下交班的人会过来,那时候你拜托他们吧这样简单地被拒绝的时候,我已经不准备把母亲放在医院,下决心要把母亲带回家去。

“你虽然这么说,但这次不会像之前那样过去的。”父亲说着憔悴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确实,冷静想一想,这种频繁的输血和极度的衰弱, 会增加与希望相反的不安。该怎么做呢,会变成什么样呢?

不能留宿的夜晚,离开病房是很痛苦的。虽然很想睡觉,因为想回家而半睁开眼睛。不能说话的母亲竭尽全力用眼睛诉说着:

“我已经不能回家了吧。”

晚上过了9点在冷清的医院大门口,不经意间有人说:

“友子的手术怎么样了。”

那是这家医院的访问护士樱井洪亮的声音。不止是没有好转,在说实际上是患上了癌症的时候,她哭了起来。

因为会去看医院的住院患者和在家疗养的患者,很了解母亲的她一瞬间也说不出了话。 “回家去吧,在家里疗养,给友子亲人的力量,我也会尽全力协助的”她握着我的手一口气说完。

外面下起了雪,那是很重的湿湿的雪。

一月十八号,出院。在久违了的平静的冬天的早上,不怎么见面的护士长亲自用担架送母亲上车。

“很难受的吧,但要坚持下去啊。”

在家会很好吧,榻榻米上能平静吧,庭院中很安稳吧。

母亲一个月的住院生活就像台风刮过一样,留下了大块的伤疤。不用说复原,已经像沙土一样瓦解了。即便如此,后面的事情也不知道。下过大雨之后也可能一次性崩塌,也可能继续晴空万里。

“诶,好多小鸟。”

每隔一天就来的樱井,提高了冒冒失失的嗓门。出院以后第一次的采血检查意料之外的好。报告的时候她的嗓门也变尖了。

“庭院里面来了好多麻雀啊。”

说着,靠近母亲给她测血压。

“那是因为把爷爷奶奶的剩粥晒干了喂给他们吃。”这边还有百眼鸟和白脸山雀过来的呢,父亲自豪地指向梅花树。

安静平稳祥和地过着日子。梅花散落了,樱花的季节也过去了,母亲十分的健康。烧退了,也不撒血尿了。令人忧虑的贫血也治好了。

新萌芽的绿色草丛中。麻雀们再梅花树的鸟巢中进进出出,这让父亲很是烦恼。

我说:

“挂上牌子,写上麻雀禁入内。”

不知道母亲听不听得懂,适时地发出咯咯咯的笑声,我和父亲也跟着笑了起来。

第九课 故乡

冒着严寒,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现已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

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并非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

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

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

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

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

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

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

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

搬家的事。宏儿没有见过我,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

但我们终于谈到搬家的事。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了,又买了几件家具,此

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

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是的。”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

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

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

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

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

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弓京〕捉小

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

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

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

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

鬼见怕也有,观音手⑸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

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

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

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

高级日语第二册课文翻译

第一课蜂――寺田寅彦 1、我家的庭院被较高的竹篱笆墙分割成东西两片。东边那一片正对着会客室,书房, 以及楼上的和室。与此相对的西边那一片,则被孩子的房间,我的房间以及老人隐居的房间三面围住,形成了内院。在内院里头,除了有一个挨着篱笆的花坛,还有一块只有三间(长宽三间,一间约合 1.8 米)的空地,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夏天则成为纳凉 的地方。 2、这竹篱笆墙上缠绕着野生的白蔷薇,一到了夏天,这里爬满了牵牛花和多花菜豆。在 这上面还挂着自然生长的土瓜,各种叶子密密麻麻地互相挤挨着,几乎毫无缝隙。早上, 一打开房门,朱红色,深蓝色,浅蓝色,黄褐色,各色的牵牛花盛开着,美不胜收。到了 傍晚,土瓜那淡烟灰色的花朵,正从叶丛中窥探着,引来蛾子的攀顾。蔷薇的叶片似乎隐匿不见,却从篱笆顶上冒出区区几根新芽,势头强劲地伸展着,眼看着它们日长夜长。牵牛花和多花菜豆的藤蔓又与之纠缠在一起,向着空中,向着空中,到处可以看见它们在竞相伸展。 3、在这长势旺盛的植物的茂密枝叶中,枯干的蔷薇的小枝条下面,垂挂着一束烟灰色的奇妙的东西,这便是蜂巢 4、我第一次发现这个蜂巢,是在五月末,记得那时篱笆上的白蔷薇已经凋谢,牵牛花 和多花菜豆除两片子叶以外,其他的叶子才刚开始长出来。在修剪花儿落尽的枝叶时,我不经意间留意到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大小与大拇指头相当,刚开始建造的小东西, 一只黄色的,似乎很强壮的蜂子正紧紧地抓住它工作着。 5、一发现蜂子,我就将在内院玩耍的孩子们叫过来看。在都市长大的孩子,是难得看 见这样的稀罕物的。年龄稍长的孩子们已经知道有毒蜂子的厉害,就对什么也不懂的弟弟又是告诫又是吓唬。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曾被激怒了的蜂子刺伤了耳垂,用三七草的叶子揉碎之后敷在上面。那时候,谁也不知道可以将阿莫尼亚药水涂伤口这样的事。 6、总之,我想在那地方挂着蜂巢是件危险的事,还是将它打下来为好。不过,只有趁 蜂子不在的时候干才安全,这么一想,那天就随它去了。 7、之后的五六天里,我将这事忘在了脑后。有一天早上,孩子们去上学了,我一人 在家,走进院内,顺便来到蔷薇下,突然想起什么,朝那里瞅了一眼,只见蜂子还是跟前 些日子那样,正倒悬在蜂巢下面忙碌着。估计有二十来只蜂子,正在填补六角形蜂巢正当中的一支管状物。它们用下颚衔着六棱柱形蜂巢壁的一端,一圈又一圈地兜圈子,蜂巢壁增长了两毫米。这新增的部分看上去十分显眼,熠熠生辉,与上面的烟熏似的颜色显然 不同。 8、将蜂巢壁持续地填补了一圈,蜂子又调整了身体的姿势,将蜂巢抓得更牢,徐徐将自己的头朝刚筑成的蜂穴钻了进去。它们更加用心地慢慢将身体弓了起来,直钻到看不见脑袋,不大一会工夫又钻了出来。看上去它们要探明蜂穴的大小之后方才开始安心下 来,然后马上着手邻近的管状物。 9、我活了一大把年纪,还从未详尽地见过蜂子那样的举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观察的过程中,实在下不了决心去残忍地破坏这小小昆虫巧夺天工的杰作。 10、从那以后,我在去庭院时,经常特意去那儿瞅一眼,蜂子离开的时候很少。每次 去看,六棱柱形的蜂巢似乎渐渐增大了。 11、有些时候,由于蜂子下颚之间积攒了一大堆灰色的发泡物质,显得十分显眼。然 而它们不是在扩大蜂巢,而是将头扎进巢穴中,打理内部工作。不过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到 底是什么,我一无所知。 12、有段时间,我因为一些事情分心,暂时忘了蜂巢的事。大约过了近半个月,有一

(完整版)《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20662B0 课程属性:必修 学时:146学时学分:7 先修课程:中级日语、日本文学史、日本概况、日语实用语法 考核方式:考试 使用教材: 陆静华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陈小芬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季林根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主要参考书: 陆静华、陈小芬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六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皮细庚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八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季林根、皮细庚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周炎辉主编,《日语语法词法·句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高级日语是一门综合技能的课程,它涉及日语的听、说、写、读、译等多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日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更进一步熟练掌握日语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熟练地掌握日语语法体系,使学生达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交流协会设立的“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的2级水平。 本课程是“中级日语”课程的继续,教学重点从一、二年级的讲解词汇、语法、句型逐渐过渡到分析文章、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心理文化,从而掌握地道的日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分析文章、

句子结构,还要介绍大量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避免“中国式日语”的出现,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日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高级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较高的听、说、写、读、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日语交流信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正确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社会文化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 1.读一般性日语文章,能理解作品的主要内涵和意境;能较好地归纳、概括其主要内容;能独立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文章结构、语言技巧及问题修饰。 2.对于相当日语能力测试一级水平的文章,借助工具书、参考注释能读懂大意。 3.能用日语写出格式标准、语言基本正确、内容明了的书信、调查报告等各种文体的文章;能写内容充实,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说明文、议论文和论文。 4.能翻译用现代日语撰写的各种文章、书籍。 5.能用日语较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与日本人自由交谈。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学时共分配在三个学期完成,即大学3年级上、下两学期,大学4年级上学期。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的具体日语水平,各学期的具体学时也不同。三年级上学期72学时,三年级下学期54学时,四年级上学期20学时。

标准韩国语2课文翻译

第1课紫禁城 (1) 陈文殊:你去过紫禁城吗? 朴智英:没,还没去过呢.但在照片和电影里看过几次. 陈文殊:一定要去次啊. 朴智英:紫禁城是哪个时代的王宫呢? 陈文殊:是明清2代的王宫.现在一部分是博物馆用于绘画,陶瓷等的展示.(2) (在紫禁城) 朴智英:这幢建筑真是雄壮啊.是什么地方啊? 陈文殊:这幢紫禁城最雄壮的建筑叫太和殿.是皇帝登基大典和国家主要活动的地方. 朴智英:好象很悠久了啊.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呢? 陈文殊:1406年之1420年建造的. 朴智英:建筑里面可以进去吗? 陈文殊:当然可以.进去看看吧. (走进太和殿) 朴智英:在这里照张像吧. 陈文殊:建筑里面不准照相.去外面拍吧. 第2课预订 (1) 职员:你好.大韩航空. 洪丹:本月15号去济州岛的飞机票可以预订吗? 职员:下午的票已经买完了,只有上午的了. 洪丹:都有几点票呢? 职员:有早上8点,9点,10点的票. 洪丹:那么,请给预订10点的票吧. 职员:回来时打算怎么办呢?购买往返票的话,会便宜一些哦. 洪丹:那么,请给预订17日下午5点左右的吧.可是,要怎么购买飞机票呢?职员:15日早点来机场购买,或者,那之前去旅行社,航空社买都可以.(2) 职员:谢谢.济州新罗饭店. 洪丹:我想预订下周星期六,星期天两天住的房间. 职员:想要几个人住的房间呢? 洪丹:我一个人住的. 职员:请说下姓名,住所. 洪丹:名字是洪丹,住所在汉城市钟路区贯铁洞12-15号. 职员:预订好了. 洪丹:因为想看大海,可能的话,请给预订窗临大海的房间. 第3课将来计划 一.课文 (1) 洪丹:晶喜,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啊?

高级日语1课本学习知识翻译(5课)

第一课世界の中の日本语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并无广泛使用的世界通用语,英语、法语、拉丁语等语言虽然在一定区域内广泛通行,但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覆盖全世界。确切的说,有一些语言在地球的某些地域内成为了地区通用语。比如苏联地区的俄语,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汉语——主要指的是其中的“普通话”,东非地区的斯瓦希里语等。至于日语,则正站在成为地区通用语这条道路的起跑线上。在东亚、东南亚、西太平洋一带,日语越来越成为沟通交流的语言纽带。随之而来的是日语学习者的增加,以及日语的普及。 然而问题是存在的。使用地区通用语的人和不使用的人之间,是无法顺利交流的。以日语为例,日本人与中国人,日本人与泰国人,日本人与澳大利亚人之间,就无法使用日语交谈。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一个泰国人和一个澳大利亚人相遇,或许他们会使用日语交流。所谓的“国际语”便是这么回事。遇到外国人时用什么语言与其沟通,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日本人在和泰国人对话时常使用英语,而遇到意大利人时说法语比较方便易懂,这种现象使人们开始思考此类问题。当然对英语人群和法语人群不需要进行研究,这是因为英语和法语已经相当的国际化了。简单的说,日语被外国人用来互相交谈之日,便是日语成为国际语之时。 于是,可以确切引出一条重要的结论:日语将不仅仅属于日本民族,我们不能再继续把它作为私人财产来占据,必须将其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来看待。 不仅是日语,日本文化也是如此。例如柔道,这项日本特有的运动,长久以来都被看作是日本人的专利,但随着其在欧洲国家的普及,柔道也走进了奥运会。起初,日本选手尚能保持在奥运会上的优势,但荷兰选手格辛克的出现打破了日本人的垄断。柔道现已国际化了。日常生活方面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寿司,不再只有日本人才能享用了。在经历了种种演化之后,寿司在美国风行一时,据说仅加利福尼亚就有数千间寿司店在经营,食客自然大都是西方人。寿司也已经国际化了。 柔道和寿司在不同的文化里发展,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将不再记得它们起源自何处。其实,所谓文化即是如此。某一个文化现象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间传播,于是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也许,日语起航离开自己的母港,驶向远方的日子已经接近;更何况一部分日语词汇早已到达了彼岸。3 {: M( M! F" c0 y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又一个重要的结论。我们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日语,并把它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与此同时,当非日语地区的人用日语和我们交谈时,我们会觉得耳朵里听到的日语非

标准韩国语第1册课文翻译

第13课1. 你好?我是王丹。 你好?我是李世民。 李世民先生是韩国人吗? 是的,韩国人。王丹是中国人吗? 是的,我是中国人。 2. 你好?许正姬 你好?陈文洙。陈文洙先生是学生吗? 我是汉城大学学生。专业是韩国历史。 3. 你好?我是金永浩 你好?我是王龙,很高兴见到你。 金永浩先生是学生吗? 不是。我在公司上班。王龙先生是学生吗?是的,我是大学生。 第14课1. 你好,王丹 你好,洪丹。去哪里? 去学校。 那么和我一起去吧 2. 陈文洙先生,最近忙什么? 学习韩国语。 在哪里学韩国语?

在汉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学习韩国语。 3. 请读 请写 请认真听 请跟着做 请提问 请回答 请看黑板 知道了吗? 有问题吗? 第15课1. 王龙先生,昨天做了什么? 在家读书了。李世民先生做了什么? 我见了朋友。 见谁了? 见了朴民洙先生 和朴民洙先生做了什么? 看了电影。然后聊天了。 2. 洪丹,昨天去了景福宫和博物馆吗? 去了景福宫。但是没能去博物馆。 为什么没能去博物馆? 没有时间。金智英做了什么? 我在家打扫了卫生。然后稍微休息了。

第16课 买东西 1. 快请进。 有面包和牛奶吗? 是的,有 要两块面包和一瓶牛奶。 在这里, 多少钱? 950元。 2. 大叔,这苹果多少钱? 500元。 那苹果多少钱? 那个是800元。 要那个苹果5个。 4000元。 给您钱。 慢走。请再来。 再见。 第17课 一天的工作 1. 王丹早晨6点起床。先做晨练。然后洗脸。8点吃饭。8点半去学校。9点到下午1点学习韩国语。1点半和朋友们一起吃饭。下午和韩国朋友一起去图书馆。

高级日语二课文翻译

蜂 ――寺田寅彦 我家的庭院被较高的竹篱笆墙分割成东西两片。东边那一片正对着会客室,书房,以及楼上的和室。与此相对的西边那一片,则被孩子的房间,我的房间以及老人隐居的房间三面围住,形成了内院。在内院里头,除了有一个挨着篱笆的花坛,还有一块只有三间(长宽三间,一间约合1.8米)的空地,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夏天则成为纳凉的地方。 这竹篱笆墙上缠绕着野生的白蔷薇,一到了夏天,这里爬满了牵牛花和多花菜豆。在这上面还挂着自然生长的土瓜,各种叶子密密麻麻地互相挤挨着,几乎毫无缝隙。早上,一打开房门,朱红色,深蓝色,浅蓝色,黄褐色,各色的牵牛花盛开着,美不胜收。到了傍晚,土瓜那淡烟灰色的花朵,正从叶丛中窥探着,引来蛾子的攀顾。蔷薇的叶片似乎隐匿不见,却从篱笆顶上冒出区区几根新芽,势头强劲地伸展着,眼看着它们日长夜长。牵牛花和多花菜豆的藤蔓又与之纠缠在一起,向着空中,向着空中,到处可以看见它们在竞相伸展。 在这长势旺盛的植物的茂密枝叶中,枯干的蔷薇的小枝条下面,垂挂着一束烟灰色的奇妙的东西,这便是蜂巢。 我第一次发现这个蜂巢,是在五月末,记得那时篱笆上的白蔷薇已经凋谢,牵牛花和多花菜豆除两片子叶以外,其他的叶子才刚开始长出来。在修剪花儿落尽的枝叶时,我不经意间留意到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大小与大拇指头相当,刚开始建造的小东西,一只黄色的,似乎很强壮的蜂子正紧紧地抓住它工作着。 一发现蜂子,我就将在内院玩耍的孩子们叫过来看。在都市长大的孩子,是难得看见这样的稀罕物的。年龄稍长的孩子们已经知道有毒蜂子的厉害,就对什么也不懂的弟弟又是告诫又是吓唬。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曾被激怒了的蜂子刺伤了耳垂,用三七草的叶子揉碎之后敷在上面。那时候,谁也不知道可以将阿莫尼亚药水涂伤口这样的事。 总之,我想在那地方挂着蜂巢是件危险的事,还是将它打下来为好。不过,只有趁蜂子不在的时候干才安全,这么一想,那天就随它去了。 之后的五六天里,我将这事忘在了脑后。有一天早上,孩子们去上学了,我一人在家,走进院内,顺便来到蔷薇下,突然想起什么,朝那里瞅了一眼,只见蜂子还是跟前些日子那样,正倒悬在蜂巢下面忙碌着。估计有二十来只蜂子,正在填补六角形蜂巢正当中的一支管状物。它们用下颚衔着六棱柱形蜂巢壁的一端,一圈又一圈地兜圈子,蜂巢壁增长了两毫米。这新增的部分看上去十分显眼,熠熠生辉,与上面的烟熏似的颜色显然不同。

高级日语第一册课文翻译第一课世界の中の日本语

第一課世界の中の日本語(翻訳) 第一课在世界中的日语 如今,世界上还没有行成可以全球通用的语言。虽然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之类使用度很高的语言存在,但其中还没有哪一种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不如说,现状是其它各种语正作为世界上某地区的通用语(即中介语)而被使用。例如,苏联的俄罗斯语、中国及东南亚的中国话、特别是其中的普通话,另外还有东非地区的斯瓦西里语之类,这些都作为某范围地域内的通用语被人们使用。如今日语应该是已经开始成为这种通用语了吧。在东亚、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各地区,日语正在开始成为能够互通意思的语言的一种。日语已达到了这种程度,日语学习者开始增多,日语也开始普及开来。 在此重要的是,这种部分地域通用语并不是指在以该语言为母语及不以该种语言为母语的两种人之间进行意思疏通的语言。拿日语来说,在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日本人和泰国人之间、日本人和澳大利亚人之间,日语并不是作为地域通用语被使用的。当然,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存在,但重要的是,例如泰国人和澳大利亚人之间的谈话是用日语进行的。真正的国际语正是这样的语言。 我们在和外国人交流时便开始寻找能够互通的某种语言。于是便会发生泰国人与日本人用英语进行交流,日本人与意大利人用法语进行交流之类的事情。这当中进行的交流并不是发生在英语国民和非英语国民、法语国民和非法语国民之间的。因此可以说英语和法语是国际化的。之所以说日语正在走向国际化,是因为日语也可能像英语、法

语那样被运用于外国人之间的交流了。 诚然,这种状况可以引导出重要的结论------日语已经不再是日本民族的私有财产了。我们正渐渐地不能把日语作为私有财产来独占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不得不把日语作为与其他民族的共有财产提供出来了。 而英语和法语在很久之前就这样了,英语不再是英国人的私有财产,法语也是如此。这类语言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共有财产。所谓的中介语正是这样的语言。 不仅是日语,日本文化中的各种要素也开始发生这种变化。例如,柔道原是日本固有的运动项目,人们都认为柔道正是日本的私有财产,然而,柔道却在欧洲等地被广泛传播,于此同时还被纳入了奥运会的项目。不仅如此,在最开始的时候,即使在奥运会的柔道比赛项目上日本选手也始终保持着优越地位,然而,荷兰选手黑辛格的出现却打破了日本对该项目的统治地位。柔道已经国际化了。 在衣食住方面也发生了同样的现象。现在,寿司已不再是日本人的私有财产了。事实上,伴随着各种各样变化的产生,寿司在美国已十分流行,据说仅加利福利亚州就有数千家寿司店。当然,去吃寿司的几乎都不是日本人。寿司也不再是日本的私有财产了。 或许,柔道和寿司作为国际共有财产在各文明之间漂流时不久它们的源地便被人们忘却的时代正在到来。文化原本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要素从原本文化体中分离出来,在其它文化中漂流的时候获得了国际性乃至跨文化性。如今,日语或许也迎来了扬帆踏上这漂流之旅的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全部课文翻译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课文翻译 第13课 1. 你好?我是王丹。 你好?我是李世民。 李世民先生是韩国人吗? 是的,韩国人。王丹是中国人吗? 是的,我是中国人。 2. 你好?许正姬 你好?陈文洙。陈文洙先生是学生吗? 我是汉城大学学生。专业是韩国历史。 3. 你好?我是金永浩 你好?我是王龙,很高兴见到你。 金永浩先生是学生吗? 不是。我在公司上班。王龙先生是学生吗? 是的,我是大学生。 第14课 1. 你好,王丹 你好,洪丹。去哪里? 去学校。 那么和我一起去吧 2. 陈文洙先生,最近忙什么? 学习韩国语。 在哪里学韩国语? 在汉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学习韩国语。 3. 请读 请写 请认真听 请跟着做 请提问 请回答 请看黑板 知道了吗? 有问题吗? 第15课 1.

王龙先生,昨天做了什么? 在家读书了。李世民先生做了什么? 我见了朋友。 见谁了? 见了朴民洙先生 和朴民洙先生做了什么? 看了电影。然后聊天了。 2. 洪丹,昨天去了景福宫和博物馆吗? 去了景福宫。但是没能去博物馆。 为什么没能去博物馆? 没有时间。金智英做了什么? 我在家打扫了卫生。然后稍微休息了。 第16课 买东西 1. 快请进。 有面包和牛奶吗? 是的,有 要两块面包和一瓶牛奶。 在这里, 多少钱? 950元。 2. 大叔,这苹果多少钱? 500元。 那苹果多少钱? 那个是800元。 要那个苹果5个。 4000元。 给您钱。 慢走。请再来。 再见。 第17课 一天的工作 1. 王丹早晨6点起床。先做晨练。然后洗脸。8点吃饭。8点半去学校。9点到下午1点学习韩国语。1点半和朋友们一起吃饭。下午和韩国朋友一起去图书馆。在图书馆认真学习。一般晚上6点左右回到寄宿房。晚上给朋友们写信。然后听音乐。11点睡觉。

吴侃高级日语第一册第一课世界中的日语课文翻译

第一课世界中的日语 梅うめ棹さお忠ただ夫お如今,世界上还没有形成广泛的世界语。虽然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被广泛使用的语言,但是,这其中的任何一张语言都没有覆盖到全世界。不如说,目前的现状是其它诸种语言正作为世界上某地区的通用语(即中介语)而被使用。例如,苏联的俄语、中国及东南亚的汉语、特别是其中的普通话,另外还有东非地区的斯瓦西里语之类,这些都作为某范围地域内的通用语被人们使用。日语的现状就是日语已经开始成为这种部分的通用语了。在东亚、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各地区,日语正在开始成为人们互相表达意思的通用语之一。这种情况越成为可能,学习日语的人就越增加,日语也开始普及开来。 在此重要的是,这种部分地域通用语并不是指在以该语言为母语及不以该种语言为母语的两种人之间沟通思想的语言。拿日语来说,并不是说在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日本人和泰国人之间、日本人和澳大利亚人之间用日语交流。当然,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存在,但重要的是,例如泰国人和澳大利亚人之间的谈话是用日语进行的。所谓国际语正是这样的语言。 我们和外国人说话的时候,首先会互相打听彼此用什么语言可以沟通。于是便会发生泰国人与日本人用英语进行交流,日本人与意大利人用法语进行交流之类的事情。这当中进行的交流并不是发生在英语国民和非英语国民、法语国民和非法语国民之间的。英语和法语在这种意义上就是在国际化了。日语成了国际语就意味着日语也可能像英语、法语那样被运用于外国人之间的交流了。 由此可以引导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日语已经渐渐不再是日本民族的私有财产了。我们现在不能再把日语当作我们的私有物品独自占有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不得不把日语作为与其他民族的共有财产加以提供。 而英语和法语在很久之前就这样了,英语不再是英国人的私有财产,法语也是如此。它们是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的人的公共财产。所谓的中介语正是这样的语言。 不仅是日语,日本文化中的各种要素也开始发生这种变化。例如,柔道原是日本固有的运动项目,人们曾经觉得只有这个才是日本人独有的财产,然而,柔道却在欧洲等地被广泛传播,于此同时还被纳入了奥运会的项目。不仅如此,在最开始的时候,日本选手在奥运会上还保持着优势,然而,荷兰选手黑辛格的出现却打破了日本对该项目的垄断。柔道已经国际化了。 在衣食住行方面也发生了同样的现象。现在,寿司已不再是日本人的私有财产了。事实上,寿司正发生着多种多样的变化,在美国已十分流行,据说仅加利福利亚一个州就有数千家寿司店。去吃寿司的人当然大多数不是日本人。寿司也不再是日本的私有财产了。 柔道也好寿司也好,作为国际性的共有财产,在世界多种文明的长河里漂流的过程中,最终连自己的起源在哪里都被遗忘了,这样的时代也许即将到来。文化原本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要素从原来的脉络上脱离之后,将会一边在其他文化的长河中漂流,一边获得国际性

高级日语2 第五课 翻译

第五课印度之旅 去印度将近一个月。为了探究恒河的起源甘戈特里山冰川,我跟随十二人的登山队,在山间行走。从利西凯西到人迹罕至的甘戈特里山,在连绵三百公里的大溪谷的旅行,可真够我五十五岁身体受的,不管怎样平安地回来了。将恶性痢疾当作礼物带了回来,已经有两星期有余了,还迷迷糊糊的。 总之,我被那难以想象的无边无际的印象给镇住了。四十度的热浪灌进了颠簸的大巴,走到哪里景色都一成不变。散落着的低矮的树木竖立着,耕地也好荒地也好,原野上到处是无尽的红土。地平线望不到边的延续着。在这灼热的毫无人气的大地上,一位身穿红色丽莎服,头顶巨大的草捆,身体挺得笔直地孤零零走着的农妇。还有在干枯的红褐色土丘上,在用四根柱子支起的,顶上铺着草遮阳小屋里,放着一张用棕榈编织而成的床,一个男人正悠然的午睡着。那周围有羊群在贫瘠的草地里走动着觅食。我在大巴里,头晕眼花神志不清。向窗外一瞥,那一瞥所见到的一瞬间的风景,就像什么重大的事情那样给我留下印象,其意义我至今未明白,但它给我的印象却萦绕在心,挥之不去。 看过了那样的情景,想起在东京纸上的人生这呀那呀,不得不觉得无聊。在路边睡觉,就在路边放上一张床生活的人们,大体上过着一种与报纸,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等什么都毫无关系的生活。在墙上,屋顶上,地板上连插座什么的都没有的地方,即使那样人们却悠然自得地生活的事实,给我的印象是几乎压倒一切的。

究竟这里的人们以什么为生?这样也是完整的一种生涯吗?——如果这样考虑的话,我脑袋似乎就变得十分奇怪可笑了。身上只裹着一块布,在路旁生火在石头上烤馕吃。日均两个卢比生活下去的极其简朴的生活方式,我越看越感到害怕。 困惑我的,不仅仅是贫困,还有那里生存的多样性,与自然的和谐,无论什么也比不上的悠然自得的程度。这样的事在我去欧洲的旅行中,是绝对感受不到的。而且,混迹于这些近乎一无所有的人们中间,也从未感觉到一丝儿的危险。在什么样的同类中,同样是在一个人的情况下,会有这样的安全感呢? 唉,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生活呢。 在这样思考的同时,与它相反的一面,在战后三十五年,我们一味追求舒适生活的最后,丧失了生存的直接性(但这是较暧昧的语言)。在生活单调刻板的东京,我想起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现状,然而至今我尚未摆脱这种摇摆不定。印度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国度。体验过一次那样的生活的人,是完全背过身去面向欧洲,还是从中得出更加深刻的结论呢?我预感只能选择其一。不管怎样要从根本上怀疑文明的概念,在印度要求重新思考。 原野上出现的低矮的茅草屋村落。傍晚,在村里的家家户户屋前,人们不在乎猪和牛的臭气,在一起乘凉,。孩子们在水井边洗澡,漂浮着青泥的水塘里,黝黑的发光的水牛浮在水中。屋顶上栖息着孔雀,远处的田野里骆驼还在耕地。一瞬间看见的风景,其中有着怎样的意义,至今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上。

高级日语第一册课文翻译第二课

同一屋檐下 年老了要选择居住方式的时候,会有哪种形式呢?是和孩子一起住,独居又或者是住养老院……呢?一种和以前的居住形式都不同的,和他人相互扶持成火灾在同一屋檐下的全新的“最后的住处”这种形式如今逐渐诞生了。 速水澈 在仍然保留着水田和旱田的神奈川县伊势原市的郊外,一片能眺望到富士山的略高的地方,有一所名为“榉树”的集体住宅,在那里生活着三位老人和两位医大的学生。 大约20块榻榻米大小的起居室上下两层空间被打通,并且装有天窗,给人一种开放感。一楼是和式房间,二楼分别有三间铺木质地板的房间,加上厨房和卫生间大约有30平米。共同洗澡间有个舒适宽敞的丝柏质浴盆。房租6万5千日元。包括伙食费全部一起12万5千元。 做菜是由住在附近的房东岩崎弘子(58岁)负责,做饭,做酱汤,盛饭等等就由居住在这里的全体成员分担。大家围坐在餐桌旁热热闹闹得就像一个大家庭。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谈笑说些“那里的医生经常给我看病,真是风度翩翩啊”。之类的话。 居住近两年的秦女士(72)说:(住在这里)有一种有人陪伴的感觉。我就在这里养老送终了。 曾经一个人独自居住在东京?四谷的秦女士,三年前失去了至亲的

男友。当时她感到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不知道将来该去投靠谁。那个时候,住在伊势原的妹妹告诉秦女士说榉树之家在招募居住者,虽然当时她很犹豫要不要离开住了30几年的四谷,但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她说:“来了太好了。以前吃住都很不规律,现在一日三餐都规规矩矩地进食,原本40公斤体重都增加了10多公斤。” 秦女士在那里也交到了新朋友。很早就住在伊势原的老人们也聚集在岩崎在起居室里开办的绘画书信教室里,擅长绘画的秦女士很享受一个月两次的绘画书信课堂。 白天,榉树之家的玄关是不上锁的。住在附近的一些老人闲逛到这里,大家就一起聊天。(现在榉树之家)成了一个面对地域开放的集会场所。 年轻的居住者也很享受这里的生活。东海大学医学部的木矢绚子(19)来自广岛。去年春天,入学的时候就开始住在这里。木矢说“虽然和大家年龄层不同,但是可以轻松地谈笑,懂得了怎么跟同性女性交流。”木矢早上离开的时候都会对在起居室的秦女士们说“我要出门了”。 岩崎是因为照顾婶婶(86)的经验而想到创办“榉树之家”的。 近十年前,没有子女的叔叔婶婶从千叶搬到了伊势原。要想给上了年纪的夫妇租房实在是太困难了。因为既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又要考虑支付能力。后来总算找到了房子,但是八个月左右之后叔叔就去世了。岩崎说:自从叔叔去世之后,我就开始经常在半夜接到婶婶的电话,一想到她如果倒下了之类的事,心就跳得厉害。并且婶婶经常会打电

标准韩国语课文翻译1

标准韩国语课文翻译 第一册 第13课问候(自我介绍) 一、课文 (1) 王丹:你好,我是王丹。 李世民:你好,我是李世民。 王丹:李世民,你是韩国人吗? 李世民:是的。我是韩国人。王丹,你是中国人吧?王丹:是的,我是中国人。 (2) 陈文殊:你好啊,徐晶喜。 徐晶喜:你好,陈文殊。你是学生吗? 陈文殊:是的,我是北京大学的学生。 徐晶喜:我是汉城大学的学生。主修韩国史。 (3) 金永浩:你好,我是金永浩。 王龙:你好,我是王龙。很高兴见到你。 金永浩:很高兴见到你。 王龙:金永浩是学生吗? 金永浩:不是。我在公司上班的。王龙你是学生吧?王龙:是的,我是大学生。 第14课学校 一、课文 (1) 洪丹:你好,王丹。 王丹:你好,洪丹。去哪里啊? 洪丹:去学校。

王丹:这样啊,我们一起去吧。 (2) 金永浩:陈文殊,最近忙什么呢? 陈文殊:在学韩国语呢。 金永浩:在哪里学习韩国语啊? 陈文殊:在汉城大学语言研究所学习韩国语呢。(3) 请朗读。 请写。 认真听。 请跟着做。 请提问。 请回答。 请看黑板。 知道了吗? 有问题吗? 第15课叙述过去 一.课文 (1) 李世民:王龙,昨天忙什么呐? 王龙:在家里看书。李世民,你(昨天)忙什么?李世民:我(昨天)见朋友去了。 王龙:见谁? 李世民:见朴民秀。 王龙:和朴民秀一起都忙些什么? 李世民:看电影,还有聊天。 (2) 金志永:洪丹,昨天去景福宫和博物馆了吗? 洪丹:去景福宫了,但没去博物馆。 金志永:为什么没去博物馆?

洪丹:没时间。金志永,你都忙什么了? 金志永:我在家里打扫卫生,还有,稍微休息了下。第16课买东西 一.课文 (1) 店主:欢迎光临。 顾客:(给我)面包和牛奶。 店主:好的。 顾客:2个面包,1瓶牛奶。 店主:给你(拿好)。 顾客:多少(钱)? 店主:950元。 (2) 顾客:大叔,这种苹果多少(钱)? 店主:500元。 顾客:那种苹果多少(钱)? 店主:那种800元。 顾客:那种苹果我买5个。 店主:共4000元。 顾客:给你钱。 店主:再见(请慢走)。欢迎再惠。 顾客:再见(请留步)。 第17课一天的生活 一、课文 (1) 王丹早上6点起床。 先做晨练。之后,洗漱。 8点吃早饭。 8点半去上学。

《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20662B0 课程属性:必修 学时:146学时学分:7 先修课程:中级日语、日学史、日本概况、日语实用语法考核方式:考试使用教材: 陆静华主编,《日语综合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年陈小芬主编,《日语综合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年季林根主编,《日语综合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年主要参考书: 陆静华、陈小芬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六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年皮细庚主编,《日语综合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年 季林根、皮细庚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年周炎辉主编,《日语语法词法·句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高级日语是一门综合技能的课程,它涉及日语的听、说、写、读、译等多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日语专业的专业

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更进一步熟练掌握日语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熟练地掌握日语语法体系,使学生达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交流协会设立的“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的2级水平。 本课程是“中级日语”课程的继续,教学重点从一、二年级的讲解词汇、语法、句型逐渐过渡到分析文章、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心理文化,从而掌握地道的日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分析文章、 句子结构,还要介绍大量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避免“中国式日语”的出现,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日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高级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较高的听、说、写、读、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日语交流信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正确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社会文化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 1.读一般性日语文章,能理解作品的主要内涵和意境;能较好地归纳、概括其主要内容;能独立分析文章的思想观

标准韩国语课文翻译第三册

第三册翻译 第1课自我介绍 (1) 王丹:智英,从你自己做饭来看,你是来自地方的吧. 李智英:是啊.庆尚北道安东是我的故乡.我一直住在那里呢,直到高中毕业.王丹:那么,方言几乎不会说吧. 李智英:一开始很严重,但经过努力,已经改了很多了呢. 王丹:是吗?那么,父母亲还在故乡吗? 李智英:是的 妹玫艿苊且苍谀抢锷涎 兀?br> 王丹:这样啊.智英最近老是泡在图书馆看来,是在做求职准备吧. 李智英:是的.在做求职准备呢,忙得不可开交. 王丹:打算去哪里求职呢? 李智英:运用一下专业,想去贸易公司求职呢. 王丹:可是,听说最近求职很困难啊? 李智英:是的.好象渐渐的更难了.所以说最近我也清晨去英语会话学院听课,晚上去计算机学院听课呢. (2) 大家有和韩国人见面问候交谈的经验吗?这样的经验有的外国人中,韩国人因为会问很私人的问题,所以总是搞得情形很是慌张. 韩国人会问初次见面的人很多各种各样的个人的问题.一般从姓名开始,到年龄,居住地,家庭情况,是否结婚,有没理想的朋友,兴趣等.为了了解那个人的必要,会问更多的问题.被问到这种问题的外国人,会变得很是慌张.因为这个,韩国人很容易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 可是,被问到这种问题的外国人,请不要认为(韩国人是)很不礼貌的.这是韩国人向对方表示关心的方式.特别地,韩国人对于初次见面的人,问年龄这样的事是为了正常地运用韩国语的敬语式,因为互相知道年龄是必需的. 第2课天气预报 (1) 王丹:天气很热吧? 秀美:是啊.什么鬼天气嘛,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热.但是,比昨天好多了.昨天因为实在是太热了,只能坐在电风扇前一动不动.中国夏天也这么热吗? 王丹:是啊,也很热.但是国家很大,不是全国都热的呢. 秀美:我要是能住在没有夏天的地方就好了.梅雨天也很讨厌,很热的天气也讨厌,还有,出很多汗的天气就更是讨厌了. 王丹:这样啊?我夏天的时候喜欢在海里游泳,水果也很多,很好呢.那么,秀美,又没有下雨,你为什么带着雨伞出来啊? 秀美:早上乌云密布,看起来好象要下雨,所以就带雨伞出来了,可是没下雨呢.王丹:早上天气预报收听了,今天不下雨.只是早上有点阴沉,已经逐渐晴朗起来了. (2)

标准韩国语第一册课文翻译

第13课 1. 你好?我是王丹。你好?我是李世民。李世民先生是韩国人吗? 是的,韩国人。王丹是中国人吗?是的,我是中国人。2. 你好?许正姬 你好?陈文洙。陈文洙先生是学生吗?我是汉城大学学生。专业是韩国历史。 3. 你好?我是金永浩 你好?我是王龙,很高兴见到你。金永浩先生是学生吗? 不是。我在公司上班。王龙先生是学生吗?是的,我是大学生。 第14课 1. 你好,王丹 你好,洪丹。去哪里?去学校。 那么和我一起去吧 2. 陈文洙先生,最近忙什么?学习韩国语。 在哪里学韩国语?在汉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学习韩国语。 3. 请读请写请认真听请跟着做请提问请回答请看黑板知道了吗?有问题吗? 第15课 1. 王龙先生,昨天做了什么? 在家读书了。李世民先生做了什么?我见了朋友。见谁了?见了朴民洙先生和朴民洙先生做了什么?看了电影。然后聊天了。 2. 洪丹,昨天去了景福宫和博物馆吗?去了景福宫。但是没能去博物馆。为什么没能去博物馆?没有时间。金智英做了什么? 我在家打扫了卫生。然后稍微休息了。 第16课买东西 1. 快请进。 有面包和牛奶吗?是的,有

要两块面包和一瓶牛奶。在这里,多少钱?950元。 2. 大叔,这苹果多少钱?500元。那苹果多少钱?那个是800元。要那个苹果5个。4000元。给您钱。慢走。请再来。再见。 第17课一天的工作 1. 王丹早晨6点起床。先做晨练。然后洗脸。8点吃饭。8点半去学校。9点到下午1点学习韩国语。1点半和朋友们一起吃饭。下午和韩国朋友一起去图书馆。 谢谢. 20. 季节和天气 (1) 韩国的春天美丽. 天空是蓝的. 天气也温和. 开很多迎春花和杜鹃花. 人们去赏樱花. (2) 王丹喜欢什么季节? 我喜欢冬天. 是吗? 我也喜欢冬天. 北京冬天的天气怎么样? 冬天很冷. 王丹, 看窗外. 哎呀, 下雪了. 雪真漂亮. 我们出去打雪仗吧. 好. 我们还要堆雪人. (3) 斯蒂文, (你的)故乡是哪里? 我的故乡是夏威夷. 夏威夷的天气如何? 天气很好. 夏威夷也下雪吗? 夏威夷不下雪. 总是夏天的天气. 想尽快回到故乡. 21. 顺序 (1) 洪丹, 什么时候来韩国的? 两个月之前来的.

吴侃高级日语第一册第七课当世学生的脱书本性课文翻译

第七课当今学生的“脱书本”性 土屋繁子 在现在的大学生当中,有人每年读两百本左右的书,我也遇到过每周读一册企鹅丛书的英文系学生。但是在大学生人口增加的今天,如舆论所评价的,普通的大学生是不怎么读书的。我在关西和首都圈的好几所大学执教二十多年期间,觉得这一倾向一点点变得明显了。周刊杂志、漫画、教科书和参考书,再加上少许畅销书,就是这一时期普通大学生的读书构成。 有些学生因为中小学时被要求读课题图书(指定书目),还要写读后感,所以从那以后就变得讨厌读书,而真正凭借自己的兴趣不断涉猎的学生确是凤毛麟角。但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对于漫画的涉猎是兴趣所致。所以如果把漫画也纳入读书范围进行考虑的话,或许可以说以前和现在有什么变化。 当今的时代,即使不读铅字的书,一般的知识通过报纸、广播、收音机、电影、电视等渠道也可以充分、甚至过度获得,学生们的生活几乎不存在障碍。有的学生在教室里用磁带录下老师的声音以代替记笔记,有的不抄写黑板上的字而是用相机咔嚓一下拍下来。 但是,即便如此,是作为英国文学教师,因为作为研究对象的作品大都是文字书写的作品,所以不得不想方设法让学生阅读文字作品。而现状是,阅读文学作品原著,整体上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即使读译著,也是如此。 去年,一位女子大学的学生对我说“请介绍几本适合二十岁女孩子读的书。”我一时无言以对。竟然有学生向老师这样提出,那口气就像希望老师推荐小学生读物一样,实在始料未及。 还是第一次有人自我定位为“二十岁的女孩子”,感觉怪怪的。被这么一问,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还有哈代的《苔丝》等大概算“适合二十岁的女孩子”的了。但是如果说这些作品是适合女孩子的话,一定会立即遭到各方的非议。结果我对她委婉地说教一番,但作为女孩子难道就不准备读其他的作品吗 社会上的十佳畅销书信息,在这种意义上似乎成了学生们便利的读书指南。对于在琳琅满目的书中完全不懂应该读什么的年轻人来说,如果出手购买畅销书的话会感到特别安心。这样一来,就出现一种状况:几乎没有读过古典文学作品的学生也读过不少村上春树和吉本芭娜娜的书。 过去学生爱读的畅销书中也有我所爱读的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丹?杜?加尔的《蒂博一家》,赫塞的《车轮下》和《狄米安》等等,描绘了独特且充满智慧的青春形象。但当今学生的爱读书目恐怕是和畅销书大致重合的。在入学考试面试时,问到“你喜欢看什么书”时,会得到“夏目漱石的书”这样应付面试的公式化的答案。而问到“喜欢的车型”或“喜欢的设计师”时,就会套出好多鲜活的答案。 仔细听了一个自称喜欢莎士比亚的大一学生的话,原来他指的都是面向孩子而改编的故事。《李尔王》是小女儿考狄利亚孝敬父母的故事,不知何故结局皆大欢喜;《威尼斯商人》没有前后脉络,只是波西法官样子很酷等等。尽管如此,暂且认为用四年时间这些学生把自己的认识纠正过来还是可以的。但问题是,在临近毕业前,会有倔强的学生写道“莎士比亚的小说……”。我为他们做各种善意的辩解——因为他们错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原作是小说,或者因为小时候读过的、听过的莎士比亚故事印象过于深刻。但是作为一个确实教过英国文学史的教师来说,这种解释站不住脚。大学生的底线已经沦落至此了吗,我不禁想发一句牢骚。 但是,一般来说,即使和原著有所偏离,但是改编作品、电影、电视还是会引导相当数

高级日语2第八课翻译

庭院开满了梅花。从梅花的花瓣的间隙可以看到沙沙摇动的橘红色的箱子,那是父亲做的牛奶箱鸟巢。以鸟巢中的花生粒为目标,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对白眼鸟来啄食。 淡淡的草绿色的一对白眼鸟在亲密地啄食着饵料,就在要躲开的时候来了一只整齐的黑色的羽毛的小鸟。听说是白脸山雀。 “报纸的剪报起了作用啊。” “真的是啊,很可爱呢。” 依靠在母亲床旁边的父亲边捣碎着作为饵料的花生边点点头。 交杂着防止褥疮的气垫的低吟着的机械声,研体钵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从玻璃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告诉我们已经春暖花开了。 “相扑的时间到了。” 父亲急急忙忙地按着电视的遥控器。 我叠着衣服,想着幸福是什么。 母亲在10年前做了心脏手术。那个时候62岁。然后半年后,因为严重的脑出血而倒下了。 经过了一年的住院生活,回到了家里,我一直守在母亲身边照顾她已经有9年了。父亲和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看护病人的内行。 母亲倒下的时候,我那还是小学生的女儿和儿子,现在已经是大学生和高中生了。现在也有了强力的帮手。再过10年我也能护理下去。 就在这么想的时候。 母亲骨折了。去年,进入阴历12月的时候。当我们注意到母亲

疼痛的不能说出来的时候没事两天后的事了。母亲被急救送到了医院。 一张用窗帘隔起来的狭窄的床。隔壁患者的心电图的声音,呼唤护士的按钮的声音,护士走路的声音。在病房的靠墙边好不容易找了一个空隙坐。 “又来了。” 我一边看着母亲的脸说。以前说过再也不来这里了——医院。九年前住院的时候,医院再也不愿意了。但是不能这么说。意外的事件是想不到的。 但这时却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刚才医生找我谈过了,你妈妈得的是癌。这次的骨折似乎也是由于癌症转移引起的。还说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我们都手足无措。母亲已经养了近十年的病。日常都由我们24小时照看她。在旁人看来,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或许早该听天由命了吧。 可是,正因为我们照顾母亲这么多年,家人间才能建立起心灵相通的羁绊。这因为我们如此守护着母亲,才能体会她照顾抚养我们长大是多么不易。 “太可怜了!”我的儿女都这么感叹,甚至连丈夫也哭了。比起绝望,更多的是不甘。心脏病、脑中风和癌症,上天把这三大病魔都强加在母亲一人身上。不公的神啊。弟弟告诫我,不能说这种对上天不恭的话,但我实在无法忍受这残酷的事实。 和病人的家族的动摇没有关系,日子也继续这样过着。医生认为

高级日语1-课文翻译-(1-5课)

高级日语1-课文翻译-(1-5课)

第一课世界の中の日本语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并无广泛使用的世界通用语,英语、法语、拉丁语等语言虽然在一定区域内广泛通行,但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覆盖全世界。确切的说,有一些语言在地球的某些地域内成为了地区通用语。比如苏联地区的俄语,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汉语——主要指的是其中的“普通话”,东非地区的斯瓦希里语等。至于日语,则正站在成为地区通用语这条道路的起跑线上。在东亚、东南亚、西太平洋一带,日语越来越成为沟通交流的语言纽带。随之而来的是日语学习者的增加,以及日语的普及。 然而问题是存在的。使用地区通用语的人和不使用的人之间,是无法顺利交流的。以日语为例,日本人与中国人,日本人与泰国人,日本人与澳大利亚人之间,就无法使用日语交谈。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一个泰国人和一个澳大利亚人相遇,或许他们会使用日语交流。所谓的“国际语”便是这么回事。遇到外国人时用什么语言与其沟通,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日本人在和泰国人对话时常使用英语,而遇到意大利人时说法语比较方便易懂,这种现象使人们开始思考此

类问题。当然对英语人群和法语人群不需要进行研究,这是因为英语和法语已经相当的国际化了。简单的说,日语被外国人用来互相交谈之日,便是日语成为国际语之时。 于是,可以确切引出一条重要的结论:日语将不仅仅属于日本民族,我们不能再继续把它作为私人财产来占据,必须将其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来看待。 不仅是日语,日本文化也是如此。例如柔道,这项日本特有的运动,长久以来都被看作是日本人的专利,但随着其在欧洲国家的普及,柔道也走进了奥运会。起初,日本选手尚能保持在奥运会上的优势,但荷兰选手格辛克的出现打破了日本人的垄断。柔道现已国际化了。日常生活方面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寿司,不再只有日本人才能享用了。在经历了种种演化之后,寿司在美国风行一时,据说仅加利福尼亚就有数千间寿司店在经营,食客自然大都是西方人。寿司也已经国际化了。 柔道和寿司在不同的文化里发展,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将不再记得它们起源自何处。其实,所谓文化即是如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