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构式语法 陆俭明

构式语法 陆俭明

构式语法 陆俭明
构式语法 陆俭明

一种新的语法研究方法论——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

构式语法的思想最早是由格语法的创始者Fillmore(1990)提出来的,后经Adele E. Goldberg(1995)和Paul Kay(1995)等学者的研究而越见深入,其中以Goldberg 的研究成果最引人注意,她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学者,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泰斗LAKOFF 的高徒,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她的博士论文是《A Construction: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后经整理在美国出版,现在成为构式语法理论的代表性著作。本书今年三月已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译者吴海波,书的中文译名是《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

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是:假设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 C 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Goldberg所说的构式范围比较广,不仅包括一般所说的句式,也包括成语、复合词、语素等。从句式这个平面说,按Goldberg 的构式语法理论,句式有独立的语义,因此一个句子的意义,并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所能推知,句式本身也表示独立的意义,并将影响句子的意思。

举例说明。现汉中有一类表示存在义的句式(存现句):NP1+V+着+NP2,如(A)台上坐着主席团,(B)墙上挂着一幅画。这种句式有三个特点:1、主语和宾语的置位。2、B类句式的施事者的隐藏。3、按说句法成分的语义角色不同,所造成的语法意义有差异,但A类句式的宾语角色是施事,而B类句式的宾语角色是受事,但是两种句式的语法意义一致,怎么解释这种现象?针对这三个问题,生成语法学有三种理论解释:一是“句式变异说”,二是“动词变异说”,即由一元变为二元,三是“轻动词说”。其中以第三种理论的解释力最广,简单地说,就是假设该句式中存在一个轻动词,台上v主席团坐着,墙上v一幅画挂着,其中的轻动词v表示“存在”,但在表层结构中缺省,因此造成了后置动词的前移,最终形成了该类句式。轻动词理论确实可以解释上述三个问题,但是该理论最致命的缺陷在于,由假设所造成的理论循环论证:如果问,存现句是怎样形成的,可以回答,是因为句中有个轻动词;试再问,句中为什么有个轻动词,又会回答,因为它是存现句。很明显,这种假设在科学论证中是很危险的,实际上它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实质。

现在可以用构式语法来解释,这样的句式可以称作“存在构式”,该构式有三个构成要素:存在物+存在处所+存在方式,这三个要素在词汇层面上投射为NP1NP2和V着,在认知层面上则投射为一个存在的场景,按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该场景的意义并不能由词或词素的结构组合来推知,而是该构式本身就具有这样一种意义,是独立存在的。

还有一类构式相似的句式,即“一锅饭吃了十个人”“一条板凳坐了五个人”“五十个字写了一天”等这类“供用句”(蔡维天),这类句式是施事和受事在语形层面上的置位,汉语是“施—动—受”序列的语型,那么这类特殊句式用其它理论就很难得到满意的解释。但是用构式语法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类句式可以叫做“容纳构式”,它的构成要素是:容纳量+容纳方式+被容纳量,而且被容纳量超出容纳量的预计。这个容纳量可以是一维的时间,可以是二维的平面,还可以是三维的空间。

再举一例,汉语中有一类形容词性的祈使句式:(A)谦虚一点儿!细心一点儿!高一点儿!远一点儿!(B)*骄傲一点儿!*粗心一点儿!*帅一点儿!*棒一点儿!袁毓林认为B类句式不成立,能进入A类合格句式的形容词必须是[非贬义][可控]的。但是语言研究恰恰是“说有容易、说无难”,像“粗心一点儿!/帅一点儿!”这样的语例在当今的口语中还是较常见的,比如“你一直那么认真干啥,这次就粗心一点儿吧!”“(在照相)你再帅一点儿嘛!”其实这些“例外”的语例和“合格”的语例都属于同一种构式,不妨称为“变化构式”,其构成要素是:周而复始的量、系列性的量+变化,其中的“量”要经过语用的“优选”来得到,即说话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

以上三种句式语例是陆俭明老师结合汉语实际分析得出的。但同时也提出了两个疑问:

1、印象中,构式语法似乎都是用来解释特殊句式的,那么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常式句”是否也有构式呢?比如“张三吃了一个苹果”,这类句式应该是什么构式呢?如果这类常式句不用能用构式来分析,那只能说构式语法还不是一种普适性的理论。针对这类句式,陆老师提出了“事件构式”的设想,当然还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未论证。

2、构式义是独立的,但是它是从何而来的?这个问题Goldberg等学者都没有解释,陆老师的解释是这样的:客观存在的事件通过感官感知而形成认知图式——认知图式投射到人类语言层面形成意义框架——意义框架投射到一个具体语言——根据构式意义的需要在词库中物色具体词语而构成具体的句子。

除此之外,陆老师也谈到了构式语法的几个理论缺陷:

1、Goldberg提出的构式的范围太广,从语素到复句都是构式,如此一来,语法就成为了构式的“清单”,这样就等于取消了组合的规则,特别是抹杀了句法层面上构式与构式之间的相关性。

2、放弃了投射的观点和与之相关的组合规则,实际上等于取消了语言中组合和聚合的关系。这样说可能会以为我们抱守旧理论的陈规,但问题是构式语法并没有提出可以代替这些旧理论的新理论。

3、构式语法认为构式就是形式和意义的对应体,但到底形式是指什么样的形式,意义是指什么样的意义?拿语素来说,语素的形式只能是语音,它的意义则是符号所指称的客观实体,但在句法层面上,形式则是一种词类序列,意义则是一种语义配置,很显然,语素的形式和意义同句子的形式和意义不是同质的,那么,不同语言单位的构式是否就是不同的构式呢?这样一来,该理论体系内部就会产生很多无法解决的矛盾。

最后,陆老师指出,他认为在科学界目前还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可以包打天下”的理论,每一种理论在当下或今后都会显现它的局限。当然,局限并不是缺陷,只能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能解决问题,但经过这个时期之后,它必然会有其不能解决的新问题出现。比如牛顿力学理论在提出之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被奉为不可推翻的经典,但随着科学的发展,这样的经典也终于发现了它的局限,即在宏观低速运行的物理世界是这样,但超出了这个范围就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这样通过对微观高速运行的物理世界的研究,量子力学理论得以诞生。但科学的发展并未止步,我们又发现了量子力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即超物质世界的“黑洞”现象,这样就促使着我们继续探索,科学也正在是这种反复被“证伪”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着。当然,这也跟人的认知能力有关,比如我们都知道一个点的运动会形成一条线,一条线的运动会形成一个平面,一个平面的运动又会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空间,而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的运动会形成什么东西?我们描绘不出来。这也是人类目前认知能力的局限。

在报告结束之际,陆俭明先生提出了做学术的“十二字方针”:继承——借鉴——怀疑——假设——探索——求真。与大家共勉!

构式语法 陆俭明

一种新的语法研究方法论——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 构式语法的思想最早是由格语法的创始者Fillmore(1990)提出来的,后经Adele E. Goldberg(1995)和Paul Kay(1995)等学者的研究而越见深入,其中以Goldberg 的研究成果最引人注意,她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学者,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泰斗LAKOFF 的高徒,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她的博士论文是《A Construction: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后经整理在美国出版,现在成为构式语法理论的代表性著作。本书今年三月已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译者吴海波,书的中文译名是《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 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是:假设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 C 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Goldberg所说的构式范围比较广,不仅包括一般所说的句式,也包括成语、复合词、语素等。从句式这个平面说,按Goldberg 的构式语法理论,句式有独立的语义,因此一个句子的意义,并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所能推知,句式本身也表示独立的意义,并将影响句子的意思。 举例说明。现汉中有一类表示存在义的句式(存现句):NP1+V+着+NP2,如(A)台上坐着主席团,(B)墙上挂着一幅画。这种句式有三个特点:1、主语和宾语的置位。2、B类句式的施事者的隐藏。3、按说句法成分的语义角色不同,所造成的语法意义有差异,但A类句式的宾语角色是施事,而B类句式的宾语角色是受事,但是两种句式的语法意义一致,怎么解释这种现象?针对这三个问题,生成语法学有三种理论解释:一是“句式变异说”,二是“动词变异说”,即由一元变为二元,三是“轻动词说”。其中以第三种理论的解释力最广,简单地说,就是假设该句式中存在一个轻动词,台上v主席团坐着,墙上v一幅画挂着,其中的轻动词v表示“存在”,但在表层结构中缺省,因此造成了后置动词的前移,最终形成了该类句式。轻动词理论确实可以解释上述三个问题,但是该理论最致命的缺陷在于,由假设所造成的理论循环论证:如果问,存现句是怎样形成的,可以回答,是因为句中有个轻动词;试再问,句中为什么有个轻动词,又会回答,因为它是存现句。很明显,这种假设在科学论证中是很危险的,实际上它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实质。

构式语法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构式语法理论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构式表示与人类经验有关的重要情景”,“是语言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语法有生成性,但“非转换的”,一个个语法格式,亦即构式,并不是如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说的那样由生成规则或普遍原则的操作所产生的副现象(epiphenomena);除包含在语法格式即构式之内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外,“构式本身也有意义”,不同的构式有不同的构式意义;任何一个构式都是形式和意义的对应体。Goldberg认为,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结合体,而且其形式和意义的任何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其他的构式中预测,就称之为构式。 构式分为实体构式和图式构式。其中,语素、词、复合词以及全固定的习语叫做实体构式(substantive construction),这些构式在词汇上是固定的(lexical fixed)的,即其组成分子不可替代,而半固定习语以下的构式都被称作图式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Fillmore,Kay & O’Connor,1988)这样就使得实体构式到最抽象的图式构式一起构成了一个连续体,通常情况下实体构式只有一个实例,而图式构式则包括部分或全部开放的结构或抽象句型。在图式构式中,实例例释(instantiated)某个图式构式,而这个图式构式则允准(license)这些实例。 构式语法主要有三个特点:单层面—不可逆性、信息的综合性和共性—遗传等级模式。单层面—不可逆性是指构式语法认为它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转化(no derivation),Kay(1995)认为,当且仅当某种语言中存在一套构式,而这些构式能够组合起来产生一个句子的表层结构和语义的确切表征式,这个句子才被语法确认为合格。 信息的综合性是指构式语法认为句法意义跟语义和使用的条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语义和语用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在这个理论中,每个句式的具体句法形式跟意义和用法这两个方面的归约性是直接相关的。 构式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该体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构式与构式之间一般来说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构式之间的共同点构成这些构式之间的共性,这些共性本身也是一个构式,该构式的特性通过遗传关系传给更加具体的构式,这

(完整版)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一、意象图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意象图式(ImageSchema)是认知模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研究意象图式对于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 解意义、实行推理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意象和图式原是两个独立的 概念。18世纪时康德讨论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感 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制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王寅,2007:172)。而 意象常被视作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代一种心理表征,即人们在看 不到某物时却仍然能够想象出该物体的形象和特点,而这正是在没有 任何外界事物提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在心智中猎取这个事物的印 象的一种认知水平。 Lakoff和Johnson(1987)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个概念。他们将它定 义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持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 个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Johnson,1987:xiv)Gibbs 和Colston(1995)描述意象图式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而Oakley(2004)认为它则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 对感性经验实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李福印,2007:81)认知语言学 家们赞同意象图式是基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的,并且先于人类语言。 换言之,“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并且 认知过程包括: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所以,意象图式只不过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认知语言学的哲学 基础是体验哲学,即“经验是在我们持续通过与变化的环境互动之中 产生意义的体验性感知运动和认知结构的结果”(王寅,2007:37), 其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所以,意象图式也是基于 体验,与现实世界互动,并抽象出来的一种形而上的结构。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陆俭明)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 *苏丹洁 陆俭明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 提要本文就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研究、语法教学不能囿于 “主—谓—宾”“施—动—受”这一传统的句法研究和教学思路。第二,在语法研究中要树立 “从认知角度去认识语言共性和个性”这一观念。第三,“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补充性的句法研究与教 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一方法建立在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共性基础之上, 在分析和教授一些汉语句式方面,优于传统的思路。文章对上述观点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认知共性语言共性构式语法“构式—语块”理论语法研究与教学 一传统的语法分析思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的语法理论,不管是形式派、认知派还是功能派,基本上都是从古希腊语言学传统 发展而来的, 只是每一流派的研究角度、所用术语、所要达到的期望值不同而已。它们在对句子结构的描写上,都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路— ——句法上的“主—谓—宾”(主语—谓语—宾语)、语义上的“施—动—受”(施事—动作—受事),但这一思路难以涵盖、解释一切句法结 构。 我们看到,当前发展迅速的应用语言学对其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1存在句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问题 现代汉语里有一种存在句,其格式是:处所成分+动词+着+名词语①。或码化为:NPL +V +着+NP 。例如: A 组:(1)门口站着三个孩子。 B 组:(5)墙上挂着两幅地图。(2)教室里坐着许多学生。 (6)花瓶里插着一束玫瑰花。(3)床上躺着一个病人。 (7)门上贴着一副对联。(4)桌子底下趴着一条小狗。(8)柱子上刻着一个“忍”字。 7 55* ①本文初稿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与杭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汉语国际教育‘三教’ 问题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杭州2009.10)上宣读,与会学者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世界汉语教学》匿名审稿专家也给予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本次发表对初稿作了较大的改动,本文错谬之处是作者的责任。 包括名词和名词短语。

概念的组织方式_意象图式_框架_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式

概念的组织方式:意象图式、框架、认知域或 理想化认知模式 谢 巧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摘 要]随着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的结合,概念的组织方式成为研究的对象:概念不是简单、散 乱的分散在我们的人脑里,而是根据人们的经验有规则地结合在一起的。Lakoff的图式(Schema)又称为意象图式(ImageSchema)、Fillmore的框架(Frame)、Langacker的认知域(CognitiveDomain)和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 (IdealizedCognitiveModal)都是概念的组织方式的重要术语。这些术语被认为有极大的相似性,甚至被认为是等同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在理解这些重要术语的基础上比较他们的相似性和不同点,以强化我们对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的理解与正确运用。 [关键词]意象图式;框架;认知域;理想化认知模式 [中图分类号]I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02 (2008)05-0087-03词汇表示概念,是概念的象征。传统的语义学用结构语义学 (structuralsemantics)、语义特征(semanticfeatures)和真知条件 (truthcondition)对词汇的意义进行分析。随着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的结合,概念的组织方式成为研究的对象:概念不是简单、散乱地分散在我们的人脑里,而是根据人们的经验有规则地结合在一起的。许多认知语言学家对这样的概念的组织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有他们的一些术语:Lakoff的图式(Schema)又称为意象图式(ImageSchema)、Fillmore的框架(Frame)、Langacker的认知域 (CognitiveDo-main)和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Cogni-tiveModal)。这些术语被认为有极大的相似性,甚至被认为是等同的概念。而笔者则在理解这些重要术语的基础上比较了他们的相似性和不同点,以便加强我们对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的理解与正确运用。一、意象图式(ImageSchema)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式(Schema)又称为意象图式(ImageSchema),是Lakoff在198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还一度称之为“动觉意象图式(kinestheticimageschema)” 。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赵艳芳,2001:68)。我们在我们的生理和物质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的意象图式,比如我们吃、喝,行和坐,其实就是把我们的身体看成是个容器,从而形成容器图式(ContainerSchema)或里外图式(In-outSchema)。我们的日常语言中都可以找到受 到这种图式影响的认知痕迹。下面一段话就是Johnson在第二章中对人起床后的描述:Youwakeoutofadeepsleepandpeeroutfrombe-neaththecoversintoourroom.Yougraduallyemergeoutyourstupor,pullyourselfoutfromunderlimbs,andwalkinadazeoutofyourbedroomandintothebathroom.Youlookinthemirrorandseeyourfacestaringoutatyou.这里面的in、out都来自同一种关系和结构,即我们上面提到的一种意象图式:容器图式。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in、out这样的词汇不仅仅用在表达物理概 念上还时常用来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 这说明人们从空间结构获得了这种图式,又将它用于对世界其他经验的建构,即将其他的非容器的事物、状态等也看作是容器,并根据它来进行认知和描述。而且基本上所 有的图式都可以在语言上体现具体的和抽象的行为。以原型理论来解释,我们可以将图式理解为原型结构,因为它概括地说明了同一原型的所有各例。人的经验中具有多种意象图式,Lakoff(1987)总 结了多种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ThePart-wholeSchema)、连接图式(TheLinkSchema)、中心-边缘图式(TheCenter-peripherySchema)、起点———路径———目标图式(TheSource-path-goalSchema)、上———下图式(TheUp-downSchema)、前-后图式(Front-BackSchema)、线形图式(TheLinerorderSchema)、力图式(ForceSchema)等等。二、框架(Frame)上个世纪70年代Fillmore提出框架(Frame)这 [收稿日期]2008-02-04 [作者简介]谢巧 (1980-),女,四川自贡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ofLiaoning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Institute 第25卷第5期2008年5月Vol.25No.5May2008 87??

构式与语块

从汉语存现句习得实验 看构式理论和语块理论 在第二语言语法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苏丹洁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 sudanjie@https://www.sodocs.net/doc/f93674559.html, 问题的提出 ?汉语存现句的课堂输入:初中级学习阶段 教材和教学法处理方式:“主动宾”传统式语法 但是 ?高年级L2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存现句的使用情况存在严重的回避性和错误性偏误。(见实验五) 研究的思路 ?陆俭明(2008、2009)指出,运用构式理论教学汉语语法“收效很好”。构式的划分单位是语块(苏丹洁,2009);语块教学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Wray, 2002; 靳洪刚,2004; 丁言仁,2005; 王立非,2006b)。 然而 ?构式与语块结合的研究目前国内尚较缺乏(段士平,2008): 理论方面,尤其是实证方面我们至今尚未见到。 本文的努力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将构式语法与语块结合起来的教学法——“构式-语块”教学法,并通过汉语存现句教学与习得的实验和问卷调查,说明这一教学法在汉语第二语言语法教学中的价值;最后着重讨论该教学法在汉语语法网络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Outline “构式-语块”教学法 ?1. 理论:定义和教学步骤 ?2. 实证:存现句教学的准实验和问卷调查 ?3. 启示:对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启发 定义(初步界定) ?“构式-语块”教学法指的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结合构式语法理论和语块理论进行语法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步骤 前课堂阶段 前课堂阶段

?1. 将语法结构转化成对应的构式; ?2. 概括所教构式的构式义(即“句式的语法意义”); ?3. 分析构式的语义配置,根据构式的语义配置将每个构式切分为若干个语块,得出该构式的“语块链”。 以存现句为例 存现构式:NPL+VP+NP 构式义:“表存在、出现或消失” 由三个语块构成: 存现构式的语块链=存现处所+存现方式+存现物。 A. 表示存在用“V着”等语块,如: “对面墙上挂着一幅画。” B. 表示出现用“V了”等语块,如: “前面来了一位老师。” C. 表示消失用“V了”或“V过”等语块,如: “动物园里死了一只老虎。” 课堂阶段: 避开“构式”术语,用易于接受的提法教学。 ?1. 用形象化的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该构式的“语块链”; ?2. 展示对应的语言实例; ?3. 引导学习者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记忆该“语块链”; ?4. 说明每个语块的内部规则; ?5. 结合练习训练学习者以语块的形式成功输出该语法结构。 Outline “构式-语块”教学法 ?1.理论:定义和教学步骤 ?2.实证:存现句教学的准实验和问卷调查 ?3.启示:对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启发 实验 ?性质:教学(准)实验 ?内容:存现句习得 ?对象:中山大学汉语L2外国留学生(共86人) ?时间:2009年4月到5月 ?方式:课堂教学和测试 ?授课者:笔者 ?做法:将自然班随机分为两组。

从意象图式看隐喻的构建与识解

然死亡,Arnie Klein表示他非常震惊,得知消息后坐在办公桌前足足五个小时不能动弹,于是Larry King对他的这样强烈的反应用附加疑问的提问方式向对方进行确认: 起始A(Larry King):A doctor should feel that way,right? 反应B(Arnie Klein):Well,that’s the only way I could feel... 又如,Larry King在开启Michael吸毒这一话题时,也采用了附加疑问的提问方式向对方进行确认: 起始A(Larry King):You’ve worked with addicts,have you not? 反应B(Arnie Klein):I wrote a book on heroin addiction.And I mean I think what’s happening with drugs now is a disaster.I mean when you look at the actor from the“Batman.”I mean look what happened to him. 在以上两段对话中,采访者通过陈述其假设—— —“作为医生应该会有这样的反应”、“你的病人里有瘾君子”再加上“是吗”的附加疑问(加下划线部分),邀请受话者确认其假设的正确性,这样便实现了向受话者寻求确认的话步功能。 常规的附加疑问句有两种,一类是反意的附加疑问句,另一类是非反意附加疑问句。如: He used to take pictures there,didn’t he?(反意的附加疑问句) You call this a day’s work,do you?(非反意附加疑问句) 由于现在语法学者把附加疑问句的范围加以扩大,采访者在用英语提问时,除了使用常规的附加疑问句提问方式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附加疑问句的不规则形式(见下划线部分),如: He is a nice man,don’t you think? She’s your daughter,am I right? He’s not on duty now,do you suppose? A good omen for poor English,eh? Those kids didn’t waste much time,hey? It’s a good film,what? You have to have chemistry to win,do you agree? You remembered the eggs,right? 四、结语 借助Amy B.M.Tsui会话语言描写框架,笔者对英语采访者提问的话语结构和特征进行了一些分析,发现采访者的提问和受访者的应答之间的连贯是通过其各组成部分功能的联结实现的。本文对采访者的语言进行话语分析确实证明,采访者在采访时如能充分了解和利用其访问语言的功能,除了提出问题这一单一的方式外,恰当利用“陈述+问题”、“陈述”、“附加疑问句”这三种方式进行访问,可以有效激发受访者的反应,实现传达给受众更多信息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取样均来自英语为母语的权威媒体(CNN,NPR)。本文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如能大量收集语料并进行量的分析,将有利于对采访者语言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代树兰.电视访谈的话语特色[J].扬州大学学报,2008,(1). [2]苗兴伟.会话话语中的意义磋商[J].解放军外国语学报,1996,(6). [3]苗兴伟.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J].外语学刊,1999,(1). [4]孙倚娜.会话分析·电视谈话节目·口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 [5]Amy B.M.Tsui.英语会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80. [6]Robert Siegel(with NPR),Yao Ming:Olympics Have Changed,http://https://www.sodocs.net/doc/f93674559.html,/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 90483768,May15,2008. [7]CNN LARRY KING LIVE,Interview with Michael Jack-son’s Doctor,http://https://www.sodocs.net/doc/f93674559.html,/TRANSCRIPTS/0907/08/lkl. 01.html,July8,2009. 摘要:隐喻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众多的学者和专家对隐喻的分类、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研究,与此同时,隐喻也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各种文体,但对隐喻的建构和识解方面涉及的并不多。隐喻意义是字面意义的延伸和抽象,意象图式作为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理解和认知复杂和抽象概念的基本结构,也是隐喻产生的机制和理解隐喻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出发,运用意象图式这一重要的认知手段对隐喻的构建和识解进行了分析,以求达到对隐喻更科学、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隐喻意象图式构建识解 1.引言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为广大学习者所熟知,古往今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1980年,美国两位学者https://www.sodocs.net/doc/f93674559.html,koff和M. Johnson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打开了现代隐喻研究的新篇章。他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隐喻概念,即隐喻已经不再单单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隐喻是一个概念系统,不再是零散的。那么何为隐喻?从认知语义学角度讲,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行为,它还是一种心理行为和精神行为。作为一种心理行为和精神行为,隐喻是以彼类事物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季广茂,1998)。意象图式作为一种隐喻的构建模式,同样也是人类以彼类事物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一种体现。从认知学上讲,意象图式与隐喻认知都属于认知的手段和方式,二者密切联系。对隐喻建构和识解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意象图式—— —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在人类建构和识解隐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意象图式去理解分析隐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意象图式的概念和类型 2.1意象图式的概念 Johnson(1978:xiv)这样定义: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的不断再现的动态形式,这种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Oakley(2004)这样定义:简单说来,意象图式是为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由Oakley的观点可以看出意象图式是理解隐喻这一认知概念的一种模式。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可以看出对意象图式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但核心和本质是一样的。大体总结来说,首先,意象图式相对于意象来说,它是抽象的和概 从意象图式看隐喻的构建与识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李娇 91

认知语言学 构式语法

1.2.3. 普通习语(pieces)按常见方式排列 第三种常规习语是由根据普通组合原则组合成的普通词项构成的,但这些原则都归属于成语解释。大量满足这些条件的习语包括hang/tie one on(意为“喝得大醉”),pull someone?s leg(取笑某人),和tickle the ivories(弹钢琴)。此范畴内的常规习语包括诸如某人拿起一盘饮料说now watch me drop it之类玩命词组及传递反面信息的修辞疑问句,如:Who?s gonnamake me? Am I invisible? When did I say you could do that?等。 2. 常规习语:以let alone为例 我们对研究常规习语很感兴趣。吸引我们的常规习语包括语法、语法外型和编码、解码型。这些类型不但包括前文中提到的the X-er the Y-er句型,而且也包括像例14表达中显示的结构: (14)a. There goes Charlie again, ranting and raving about his cooking. b. Look who?s here! c. what with the kids off to school and all d. Why not fix it yourself? e. He?s not half the doctor you are. f. Much as I like Ronnie, I don?t approve of anything he does. g. He may be a professor, but he?s an idiot. h. Him be a doctor? i. What do you say we stop here? j. It?s time you brushed your teeth. k. One more and I?ll leave. l. No writing on the walls! m. That?s not big enough of a box. n. It satisfied my every wish. 在断定上面每个句子都例证了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或常规习语前,我们认为每个句子都可以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否定的回答。(1)此表达显示了根据已知的独立词汇构成性质和语法结构而完全预测的属性吗?(2)此表达值得在语言普通词库中列出并值得视为固定词组吗?也许没必要指出怎么去回答这两个问题有时是难以确认的。 细想例14h,它阐述了我们可能称为Incredulity Response Construction。这个特殊的句子例证了在Akmajian 1984中详细讨论的一无限大的英语句子集(Your brother help me? Her write a novel about the Spanish Inquisition?,…)。这些句子包含了一个主句,其主语使用宾格而谓语动词则用原形。如果某人讲得一口流力的英语但却从未碰到过此无限大集中的句子,很明显他就不能一个个地习得此集中的句子,而必须学会一普通规则,此规则需用特定的语用力量与特殊的句法形式(其显著特征是非名词性主语与非限制性主动词)相匹配。(粗略地讲,必须使用这些句子来挑战或质疑说话者刚刚提出的命题。)能完成此项任务的词或词组是无限的。这种规则我们称之为“常规习语”或“特殊的语法结构”。 2.1 引言 本文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结合词组let alone,使用英语中的语法策略,阐明对语法结构语用、语义和句法上的分析。当然,我们探究let alone结构性质的目的,是想发现这些性质能否构成让我们感兴趣的半独立语法结构类型的一个好例。let alone表达法拥有语言中其他许多结构类型和词条的性质,因此关于这些性质能否被看作是例示独立语法结构的争论还需要认真处理。我们认为let alone句型具有很多这种特殊表达家族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属性,

构式语法理论

构式语法理论 1.“构式”的内涵及其产生的理论背景 内涵: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20世纪90年代由Charles J. Fillmore,Paul Kay 和Adele E.Goldberg 等人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它是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构式”的本义是“建筑”“构筑”,即把两个或多个部件组构到一起成为一个更大的单位,后来有了“构造”的意思。目前,最为流行的是Goldberg的定义:“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或“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 理论背景:(1)上个世纪60 年代Fillmore 的格语法( Case Grammar,Fillmore 1968,Dirven and Radden 1987) 演变来的;(2)1970 年代后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George Lake (1977) 建立的生成语义学或格式塔语法( Gestalt Grammar)。 2.“构式”的核心思想、类型、主要支派及研究重点 核心思想:研究语言的形式离不开对意义和功能的审视,形式和意义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构式意义既是语义信息,也包含焦点、话题、语体风格等语用意义,并且所有这些与构式的关系都是约定俗成的,是构式本身所具有的表达功能。构式是一种对语言的全息解释(图示2—1): 图2-1 类型:(1)实体构式(substantive constructions):语素、词、复合词及全固定的习语(2)图示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s):及物、不及物、双及物、“把”字句、“被”字句等抽象句型。

从认知角度看IN的基本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

从认知角度看IN的基本意象图示及其隐喻扩展 摘要: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示及空间隐喻理论,研究英语中的方位词in的基本意象图式和隐喻意义。研究表明,in的核心意义来自其在空间范畴中的意象图示,这种基本的意象图示可分为静态图示和动态图示两种。通过隐喻机制的作用,这种基本意象图示得以扩展,从而实现了in从空间范畴向“时间”、“社会关系”、“范围”、“视听”等多种抽象范畴的投射,由此延伸出大量的隐喻意义,从而形成了in的多种语义的网络体系。 关键词:in;意象图示;隐喻;空间隐喻;概念隐喻 隐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语言现象,正如理查德所言,每三句话中就有一个隐喻。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将某个已知领域的经验投射到另一未知领域,从此来认识未知对象的认知方式。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之所以能发生投射,是因为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认知和语言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促进,一方面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另一方面语言记录促进了认知的发展。在浩瀚的英语词汇中,方位词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其用法却很多。词汇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静止的,而方位词在运用中却体现了动态的特点。传统语言学主要对方位词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描写、概括和分类,但没有涉及方位词语义形成的理据和机制。而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兴的语言学

研究视角——认知语言学,却为方位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1]。空间方位是人们最初、最基本的认知,这些空间感包括:上/下;前/后;左/右;深/浅;部分/整体;中心/边缘等,人们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投射到时间、数量、社会地位、情绪、状态、变化、原因、目的等得抽象概念上,形成了空间概念。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示及空间隐喻理论,研究英语中的方位词in的基本意象图示和隐喻意义。 一、意象图示理论及概念隐喻 意象图示(image schema) 是认知语言学中广泛使用的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Lakoff 认为意象图示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它们都是根据人们自己的身体经验推理出来的;其次,它们都是从具体域到抽象域的投射。Lakoff 总结了多种意象图示,例如:“容器图示”(container schema),部分——整体图示(the part-whole schema),连接图示(the link schema),中心边缘图示(the center-periphery schema),起点——路径——目标图示(the source-path-goal schema),线性图示(linear order schema)等[2]。Langacker根据认知语法理论,提出意象图示是由射体(trajectory, TR),标界(landmark, LM)和路径(PA TH)构成的,表示TR和LM之间的动态、静态关系。TR为主体,LM为参照物,PA TH为TR经过的路径。 意象图示是一种源于具体生活经验的认知结构,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认知的基础上构成的,是人们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更抽象的结构概念的基础。换句话说,无论一个词语的意义有多复杂、多抽象、

构式语法理论

一种新的语法研究方法论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构式语法的思想最早是由格语法的创始者Fillmore (1990)提出来的,后经 Adele E. Goldberg(1995)和 Paul Kay (1995)等学者的研究而越见深入,其中以Goldberg的研究成果最引人注意,她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学者,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泰斗LAKOFF的高徒,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她的博士论文是《A Construction: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后经整理在美国出版,现在成为构式语法理论的代表性著作。本书今年三月已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译者吴海波,书的中文译名是《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 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是:假设C 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 C 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Goldberg所说的构式范围比较广,不仅包括一般所说的句式,也包括成语、复合词、语素等。从句式这个平面说,按 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句式有独立的语义,因此一个句子的意义,并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所能推知,句式本身也表示独立的意义,并将影响句子的意思。 举例说明。现汉中有一类表示存在义的句式(存现句):NP1+V+着+NP2,如(A)台上坐着主席团。(B)墙上挂着一幅画。

这种句式有三个特点:1、主语和宾语的置位。2、B类句式的施事者的隐藏。3、按说句法成分的语义角色不同,所造成的语法意义有差异,但A类句式的宾语角色是施事,而B类句式的宾语角色是受事,但是两种句式的语法意义一致,怎么解释这种现象?针对这三个问题,生成语法学有三种理论解释:一是“句式变异说”,二是“动词变异说”,即由一元变为二元,三是“轻动词说”。其中以第三种理论的解释力最广,简单地说,就是假设该句式中存在一个轻动词,台上v主席团坐着,墙上v一幅画挂着,其中的轻动词v表示“存在”,但在表层结构中缺省,因此造成了后置动词的前移,最终形成了该类句式。轻动词理论确实可以解释上述三个问题,但是该理论最致命的缺陷在于,由假设所造成的理论循环论证:如果问,存现句是怎样形成的,可以回答,是因为句中有个轻动词;试再问,句中为什么有个轻动词,又会回答,因为它是存现句。很明显,这种假设在科学论证中是很危险的,实际上它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实质。 现在可以用构式语法来解释,这样的句式可以称作“存在构式”,该构式有三个构成要素:存在物+存在处所+存在方式,这三个要素在词汇层面上投射为NP1NP2和V着,在认知层面上则投射为一个存在的场景,按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该场景的意义并不能由词或词素的结构组合来推知,而是该构式本身就具有这样一种意义,是独立存在的。

构式与意象图式

构式与意象图式 陆俭明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摘 要:以Goldberg 为代表的构式语法理论虽已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有个很本质的问题,至今尚缺乏讨论,那就是:构式义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构式本身会具有独立于词语的意义?本文旨在说明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构式是人的认知域所形成的意象图式在语言中的投射,构式义就来源于人的认知域里所形成的意象图式。第二,构式并不像Goldberg 所说的那样具有多义性。构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句式不同,句式可以具有多义性,而构式由于它是/形式)意义的对应体0(form 2meaning pair),对构式的这一界定决定了构式具有单义性的特点。 关键词:构式语法;构式义;认知域;意象图式 中图分类号:H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9)0320103205 收稿日期:2009201216 作者简介:陆俭明,男,江苏省吴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司文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规模中文树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0(06JJD 740001)。 本文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纪念胡裕树先生诞辰90周年语言的描写与解释国际学术研讨会0(2008年7月14)17日)上发表。 一、关于构式语法理论 Adele E.Goldberg(1995、2003、2006)论述的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ction grammar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它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源于菲尔墨(C.J.Fillmore,1982,1988,1990)的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的一种语言研究理论与方法,它一问世,立刻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这种理论的价值在于: (一)对/主要动词决定句子的全部形式与意义0这一普遍观点进行了否定,并以丰富的语料论证并阐释了/构式本身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0,且这种意义没法从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已知的其他构式所推知。G oldberg 这一观点是符合语言事实的,有助于推进语言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二)对转换生成语法的动词论元结构理论提出了挑战,区分了动词框架(即转换生成语法所说的/动词的论元结构0)和构式结构这两个有联系但又有本质区别的概念;相应地,将动词框架内动词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称为/参与者角色0 (participant role,先前转换生成语法称为/动词的论元0),而将构式内动词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称为/论元0。拿汉语里的存在句为例))) (1)a.台上坐着主席团。 b.台上放着玫瑰花。 例(1)是同一构式的两个实例。从动词框架说,a 句有一个作为行动元的施事参与者角色/主席团0,有一个作为状态元的处所参与者角色/台上0;b 句有一个作为行动元的受事参与者角色/玫瑰花0,有一个作为状态元的处所参与者角色/台上0,施事参与者角色则隐含着。从构式角度说,例(1)a 、b 句是同一个表示存在的构式的实例,都有两个论元,一个是存在物(a 句的/主席团0、b 句的/玫瑰花0),一个是存在的处所/台上0。Goldberg 所作的上述区分,也有助于推进语言研究。 (三)对语言的应用研究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具体说有二: 第一,这种理论将提醒我们不要将句法格式(即构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误归到格式中某个词 第46卷第3期2009年5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 ni versi ty (Philosophy and Soci a l Sciences )Vol.46,No.3 May 2009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

提要本文从构式的不可推导性出发,通过探讨不可推导性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提出了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的区分并界定了它们的基本性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语法功能和修辞动因的连续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修辞构式的不可推导性是如何产生的,它对于修辞构式的必然性和积极作用,不可推导性造成的修辞构式对一个规定性场景的依赖以及由此形成的研究方法取向等问题,目的是将两种构式分析为一个连续统,将语法学和修辞学整合为一个学科统一体。在后半部分,文章借鉴了构式语法的研究方法并加以调整,从构式的整合和构式义的引申两个方面研究了修辞构式的形成。对前者,主要研究了角色关系的变化和侧重关系的调整;对后者,主要研究了构式义因为规定场景的依赖和默认条件的丢失而引起的引申,在修辞构式的视野中以案例的方式发现并研究了一些修辞现象。 关键词构式的不可推导性语法构式修辞构式修辞动因构式的整合构式义的引申 本文并非尝试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中展开一项具体的研究,而是借助从构式的某些性质获得的启示并利用构式这一概念,将修辞学的研究本体与语法学的研究本体描述为一个连续统,进而思考这两个学科可否作为一个学科统一体在研究方法上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一、从不可推导性看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 1. 构式:可推导的与不可推导的 构式义不能从它的组成成分推导出来,已经被认为是构式的一项最为基本、甚至是决定性的性质。然而这一论断很容易受到质疑,陆俭明先生在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一书的中文版序中就已经提出,构式义如果是不可推断的,“那么这种构式义是什么赋予的?”为什么从“‘张三吃了个面包’、‘李四种了棵树’、‘王五喝了杯咖啡’这些句子 “那所代表的构式”上我们感觉不到那种不可推断的构式义?如果它们确实不具有这种构式义, 么为什么有的构式能表示独立的语法意义,而有的却不能?”陆先生的提问非常深刻,可以说已经涵盖了本文所要讨论的全部对象。 语法的可推导性其实是一个无须多加论证的显豁事实,语言之所以是结构的而不是整体性的,就在于结构能够带来可推导性。有了它,有限数量的语言项目才能在组合中传递无穷复杂的信息,语言的理解才无须完全依赖整体记忆的语言项目,而变成一个可分析、可推论的有条理的过程。 不过构式语法看来并非要否定语法的这一基本性质,不可推导性之于它只是为了强调构式存在的独立性――“构式本身具有意义,该意义独立于句子中的词语而存在”(goldberg,2007:1)。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构式语法选择的几乎全都是以非典型方式使用语言而造成的例句,从它们的构成成分确实无法推出构式的整体意义,相反需要构式将意义加在构成成分上以获得语义的协调。可事实上构式语法并没有,看来也不可能否认典型句子中这种推导关系的存在。有学者便指出,goldberg也承认投射理论在解释动词较为典型的句法表现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沈园,2007:77)。例如: (1)chris rave pat a ball,(克里斯给了帕特一个球。) (2)pat put the ball on the table,(帕特把球放到了桌子上。)就是“从动词语义推知句法结构的典型例子”,因为这里的动词give和put是以典型的方式被使用的。 goldberg(2007:48)甚至指出,“最典型的情况是与动词相联的参与者角色和与构式相联的论元角色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动词自身意义与构式意义相同,因此构式意义完全是多余的……”。陆俭明先生认为在“张三吃了个面包”等句子上感觉不到

现代汉语作格结构的生成语法解释

现代汉语作格结构的生成语法解释 现代汉语中像“冰融化了”“门开了”之类的句子,过去都被误解成“无标记被动句”,这种只考虑语义,不考虑句法的思路是有问题的。这类句式应该被看成“作格结构”。转换生成语法在对作格结构进行研究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从最新的“最简方案”理论入手,以“特征核查”等为手段,我们可以为现代汉语作格结构的句法生成提供一个全新的解释。 标签:作格结构功能语类特征核查句法生成 一、“无标记被动句”说之误 (1)冰融化了。 (2)衣服打湿了。 (3)玻璃碎了。 (4)信已经发了。 (5)文章已经发表了。 例(1)~(5),从表面看似乎和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结构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其相似点在于,它们都是受事(或客体)作主语,似乎都有表示被动的意味,只是句子中没有出现“被”字而已。所以,有很多学者把这些句子视为被动句,将其称为“没有被字的被动式”“自然表明的被动句”,或是“无标记的被动句”。但如果仅仅从语义的角度判定句式的同一性,是不妥的。首先,“被”字句一般都有其主动的对应形式,如: (6)a.张三打了李四。b.李四被张三打了。c.李四被打了。 (7)a.张三拆了那座房子。b.那座房子被张三拆了。 c.那座房子被拆了。 然而,例(1)~(5),并非都有对应的主动句形式。如例(3)的主动句形式不能改为“张三碎了玻璃”。 另外,“无标记被动句”说也无法解释清楚为什么在例(1)~(5)中,除了例(1)和例(2)可以插入“被”字外,其余均不能插入,如例(3)、(4)、(5)对应的变换句: (3’)*玻璃被碎了。(4’)*信已经被发了。(5’)*文章已经被发表了。 如果说,“被”是表被动的显性标记,那么为什么有的“无标记被动句”可以插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