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先秦历史研究必读书目

先秦历史研究必读书目

先秦历史研究必读书目
先秦历史研究必读书目

必讀數目(很重要)

说明

一、本表假定为历史研究所第一组培养研究生及研究实习员之用,以先秦史为中心,希望循序渐进,在这个基础上达到独立研究的期待。

二、先秦史的资料十分零碎,问题又十分复杂,每研究一个问题时必须掌握这问题的全部资料,加以贯穿,再作真伪和是非的考辨,分别其时代性和地方性,然后可以确定某些事实,故必须继承宋、清两代的考据学而再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加以发展。

三、先秦史料距今已二三千年,语言和文字都有重大的变化,如不掌握变化的规律,既易作出望文生义的误解,又加上二三千年来的传写,或同音假借,或字形讹变,或脱简脱字,或错简增字,成为许多不易解释的纠结。清代学者从音韵、文字、训诂、文法、校勘诸方面打好研究古籍的基础,这个方法是正确的,我们应当接受他们的成果,所以本表就照着这个次序而排列,希望后学们逐步取得这些必要的工具,益加精进,恢复古史和古书的真面目。

四、研究先秦史固应取材于先秦时代传下来的资料,但先秦史事缺佚过多,且今存先秦书籍没有不经过汉代人的编订,其中杂有大量的汉人笔墨和思想,故必应与秦、汉史作并合的研究,然后可以作出适当的分析,以秦、汉的还之秦、汉,先秦的还之先秦。

五、本表分诵读书和翻览书两大类,诵读书务求其要,翻览书务求其博;得其要则可执简御繁,得其博则易全面解决问题。诵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钻读,不可有取舍;又必须自首迄尾,不可用删节本,这就是研究所的训练和大学训练的不同地方。翻览书可以自由浏览,不加限制,但总须全部翻阅一遍,认识全书内容,方易在研究时选取所需要的资料。

六、上两类书中又各分古典及工具两小类。古典大致为汉以前传下来的资料,工具大致为研究先秦史所需的技术;但有的也只是时代先后和阅读缓缓之分,并无严格的界限。

七、古今书籍繁多,所应参考的何可胜道,本表所列当然必有挂漏。学者应随时注意周围可以接独(触?)到的书籍和图片,勿为此表所局限。各大图书馆中所藏的善本和孤本书,并当随时借用。

八、近世东西洋各国资产阶级学者研究“汉学”,虽或怀成见,或抱野心,对史料甚多歪曲之处,但亦有掌握丰富的资料,作出切实的研究,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也甚多特殊的见解,并足为我国人借鉴之用,亦须随时留意,加以批判接

1受。

九、初学读古书,为了语言文字的障碍,必须有导师。可是现在的要求,在使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相结合,需求于导师的条件尤高,远不是从前的经师设帐授徒可比。例如读尧典、禹贡、夏小正。月令、考工记等篇,必须请天文、历法、地理、地质、生物、农业、工业等各科的专家来指导,才能知道哪些是古人观察实际事物的科学知识,哪些是古人凭着主观猜测的臆见。这样,才可以判别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拟请哲学社会科学部妥为安排,先在本学部所辖的哲学、文学、语言、考古、经济、法律、民族研究所组织人力,再扩充到自然科学,工农业、医学、音乐各方面;其有各大学教授或书局编辑适宜于担任各课目的,商请各该校局借聘数月,使从学青年能够放开眼界,取得系统的知识,不受工作人员力量的限制。(本表虽只限于历史研究所第一组而他所他组也有同样的情形,聘请导师的事是全学部的,应当统筹办理。)

十、本所训练青年工作人员,有政治学习、理论学习、外语学习和劳动等项,不可能专力从事业务。就以业务而言,尚有集体编纂书籍和实地调查等项,也不可能专力读书。读书时间既不能占得太多,可是应读书籍实在不少,所以在这十年里边,必应抓紧时间,勤学苦练,务使十年后确可达到付(副?)研究员的程度。

按:

本参考书目共分为八个学程,每个学程都有一个重点,所读之书分为“诵读书”和“翻览书”两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古典”和“工具”两项。因为本论坛不能贴表格,只好用下列方式陆续贴出。

杠头

第一学程,重点为文学及神话,年限一年。

诵读书:

xx:

诗经(xx、xx笺、xx集传)

xx(xx注、xx补注、xx集注)

xx(xx、xx、xx懿行笺疏)

xx传(xx、xx校)

工具:

方言(xx、xx疏)

xx(xx愐等)

2音学五书(xx)

诗声类(xx)

六书音韵表(xx)

xx(xx)

xx古音义(xx)

翻览书:

xx:

文选(xx注)

xx集(xx编)

古xx(章樵注)

xxxx(xx编)

工具:

全xx三代xx六朝文(xx编)

全xx三代xx六朝诗(xx编)

xx草木鸟兽虫鱼疏(xx)

离骚草木疏(xx)

本草纲目(xx)

xx书钞(xx)

艺文类聚(xx)

初学记(xx)

纪元编(xx、xx)

xx举例(xx)

疑年录汇编(xx)

第二学程,重点为春秋xx,学程一年。诵读书:

xx:

春秋xx(xx、xx正义)

国语(xx解、xx正义)

论语(xx集解、xx正义)

工具:

3说文解字(xx注)

玉篇(顾野王)

翻览书:

xx:

世本(商务印书馆编八种本)

xx(何休注)

xx(xx注)

xx书(xx校)

xx春秋(xx)

xx家语(xx编)

工具:

春秋释例(xx)

春秋世族谱(xx)

春秋大事表(xx)

春秋地名考实、乡党图考(均xx)

绎史、xx事纬(均马骕)

xx考证(xx)

xx家语疏证(xx)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均王国维)

xx集语(xx辑)

说文通训定声(xx)

第三学程:

重点为战国xx,年限一年。

诵读书:

xx:

战国策(高诱注、xx补注)

墨子(xx、xx正义)

xx(xx倞注、xx集解)

xx(xx集解、xx集解)

xx(xx、xx疏、xx集解)

管子(尹知章注、郭沫若等校)4吕氏春秋(高诱注、许维遹集释)尚有老子、xx、xx、xx等书

工具:

xx(xx,xx正义)

xx(xx疏证)

翻览书

xx:

百子全书(崇文书局本)

群书治要(xx)

xx(xx)

汉书艺文志(xx)

xx经籍志(xx)

工具:

xx考(董说)

国策地名考(程xx等)、

周季编略(黄式三)、

xx改制考(康有为)、战国

先秦xx年考辨(xx)、

战国xx(xx)、

经籍纂诂(xx)

崇文总目、

郡斋读书志(xx)、

直斋书录解题(xx)、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简明目录(xx等)、

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邵懿辰)、四库提要辨证(余嘉锡)、书林清话(xx)

第四学程:

重点为xxxx,年限一年。

诵读书:

5xx:

史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

汉书(xx注、xx集解)

xx(xx、xx集解)

xx(高诱注、xx集解)

工具书:

助字辨略(xx)

经传xx(xx)

古书疑义释例(xx)

xx(xx)

翻览书:

xx:

xx(xx校)

xx(xx证)

说苑、新序、列女传(均xx)盐铁论(xx,xx集解)

潜夫论(xx、xx笺)

风俗通义(xx)

xx(xx、xx校)

汉魏丛书(xx等刻)

十种古逸书(xxxx辑)

二酉堂丛书(xx辑)

xxxx考释(xx等)

工具:

汉纪(xx)、后汉纪(xx)、

秦会要(孙楷、徐复校补)、两汉会要(徐天麟)、汉制考(王应麟)、史记志疑、汉书人表考(均梁玉绳)、东洋天文学史大纲(新城新藏)、乐律全书(朱载堉)、中国农学史(万国鼎)、权度量衡实验考(吴大澂)、中国货币的起源及发展(王毓铨)、太平御览(李昉等)、玉海(王应麟)、四部全刊(张元济等编)、鸣沙石室古佚书(罗振玉编)、古逸丛刊(黎庶昌刻)、中国丛书总目(上海图书馆

6编)

第五学程:

重点为商、xx史事及经学,年限一年。

诵读书

xx:

尚书(伪xxxx、xx传、xx疏)

逸周书(孔晁注、朱右曾校释、孙诒让校补)

周易(xx、xx集解)

xxxx(xx证)

工具:

甲骨学商史编、文字编(xx)

两周xx文辞大系(xx)

金文编(xx)

尚书骈枝(xx)

尚书新证(xx)

翻览书

xx:

古经解汇函(xx等编)

七纬(xx在翰辑)

十三经注疏(xx刻)

经典xx(xx)

xx书(xx辑)

汉学堂丛书(黄奭辑)

xxxx书(xx辑)

尚书xx疏证(xx)

xx尚书撰异(xx)

工具:

宋、清金文著录表(王国维)、宣和博古图(宋宣和中敕编)、历代钟鼎彝器款识(薛尚功)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阮元)、古籀拾遗(孙诒让)、甲骨文字研究、金文丛考(均郭沫若)、通志堂经解(徐乾学等编)、经苑(钱仪吉编)、御纂七经(清康熙至乾隆中敕编)、皇清经解下续编(阮元、王先谦编)、经义考(朱彝尊)、历

7代石经考(张国淦)、汉石经残字集录(罗振玉编)、魏三体石经残字(陈乃乾编)、唐石经(陕西博物馆存石)、七种孟子考文补遗(山井鼎等)、传经表、通经表(均洪亮吉)、今古学考、古学考(均廖平)、新学伪

经考(康有为)、周礼古学考(李滋然)、汉儒通义(陈澧)、清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江藩)、经解入门(崔适)、五经通论(皮锡瑞)

第六学程:

重点为古代社会史,年限二年。

诵读书:

xx:

仪礼(xx、xx培翬正义)

xx(xx、xx正义)

大xx(xx注、xx补注)

小xx(xx、xx澔集说)

孝经(xx刊误、xx关注疏)

工具:

仪礼经传通解(xx、xx)

礼经释例(xx)

礼书通故(xx)

三礼图(xx崇义)

仪礼图(xx)

群经宫室图(xx)

考工记图(xx)

车制图考(xx)

翻览书:

xx:

五经异义疏证(xx)

驳五经异义疏证(xx)

xxxx考征(xx)

汉官六种(xx编)

汉律考(程树德)

工具:

礼书、乐书(均陈祥道)、唐六典(李林甫等)、通典(杜佑)、文献通考(马端

8临)、五礼通考(秦蕙田)、清会典(清乾隆、嘉庆时敕编)、礼经通论(邵懿辰)、礼说(惠士奇)、求古录礼说(金鹗)、周官禄田考(沈彤)

第七学程:

重点为古代地理及史学,年限一年。

诵读书:

xx:

水经注(xx集校)

括地志(xx、xx辑)

历代四裔传(翦伯赞辑注本、未全)

xx(xx、xx通释)

文史通义(xx)

工具:

历代舆地图(xx)

水经注图(xx)

水经注疏(xx等)

xx读史地图(箭内亘)

翻览书

xx:

xx锥指(胡渭)

百衲本二十四史(商务印书馆)

元和xx志(xx、严观拾遗)

xx寰宇记(乐史)

汉书xx传补注(xx)

大唐xx记(xx)

工具:

通志(郑樵)、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李兆洛)、清一统志(嘉庆时敕编)、水道提纲(齐召南)、蓬莱轩舆地丛书(丁谦)、二十二史札记(赵翼)、二十五史补编(王伯祥编)、隶释、隶续(均洪适)、金石萃编(王昶)、八琼室金石补正(陆增祥)、语石(叶昌炽)

第八学程:

重点为考证学,年限一年。

诵读书:

9xx:

梦溪笔谈(xx、xx校证)

xx类(xx编)

xx日抄(xx)

困学纪闻(xx、xx等七家笺)工具:

日知录(xx、xx集释)

十驾斋xx(xx)

读书杂志(xx)

经义述闻(xx)

癸巳类稿(xx)

东塾读书记(xx)

籀广+顷述林(xx)

观堂集林(xx)

翻览书

xx:

xx集(xx)

xx大全集(xx)

xx漫录(xx)

xx随笔(xx)

考古编、演繁录(均程xx)考古质疑(xxxx)

习学记言(xx)

工具:

xx集(xx)、

经韵楼集(xx)

抱经堂文集(xx文弨)、

潜研堂文集(xx)、

通艺录(xx)、

述学(xx)、

xx东壁遗书(xx)、

研+手经室集(xx)、

xx集(xx)、

10定盦全集(xx)、

陔馀xx考(xx)、

札朴(xx)、

过庭录(xxxx)、

艺风堂文集(xx)、

xx校刊群书叙录(xx)、

积微居xx小学论丛(xx达)、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均xx)、xx大典(xx时敕编)、

古今图书集成(清康熙时敕编)11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金融研究生必读书目和经典文献-国际金融学

金融研究生必读书目和经典文献-国际 金融学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理论作者出处 1、购买力平价理论卡塞尔Cassel,G. 1916,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ign exchanges”, Economic Journal 26,March: 62-5 2、资产组合平衡分析Branson Branson,” Asset market and relative prices in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1977 3、利率平价理论 4、一价定律Izard Isard, p. 1979, “How far can we push the law of one pr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 5、特里芬难题特里芬Triffen,R.1960, “ Golden and dollar crisi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6、M-F模型Mundell R.A Mundell R.A ,“The appropriate us e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 IMF Staff Paper, 1962 7、格雷欣法则Thomas Gresham 1560, Thomas Gresham 1869,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 London: bliss, sands and Co. 8、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 麦吉Magee, S., 1973, “Currency contracts, pass-through , and devaluation” 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ity” 9、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亚历山大Alexander, S. S., 1952, “effects of devaluation on a trade balanc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Vol.2:263-78Alexander, S.S.,1959, “A simplified synthesis of elastic ties and absorption approach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9:22-42 10、最优货币区理论(optimal currency areas) 蒙代尔Mundell,R.A.1961, “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 mber:657-65 11、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方法(Elasticities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查尔斯.比克迪克Bickerdike, C.F.1920, “The instability of foreign exchange” ,Economic Journal 30,March:118-22 12、抵补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 parity) 凯恩斯Keynes,J.M,1923 “A tract on monet ary reform”, London: Macmillan 13、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ner Condition) 马歇尔Marshall,A.1923 “Money, credit and commerce” London: Macmillan 14、货币贬值的吸收方法悉尼.亚特兰大Alexander,S. 1952, “Effects of a devaluation on a trade balanc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 aff Paper 2 :263-78 15、货币贬值的货币方法蒙代尔Mundell,R.A. 1971, “monetary theory” pacific palisades: Good year 16、国际收支依赖性经济模型斯旺Swan, T.W. 1960, “Economic control in a dependent

中学历史教师必读书目

东莞市柴松方名师工作室、第二批中学历史学科带头人团队推荐阅读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1、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张荫麟:《中国史纲》新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版 3、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版 6、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宋、明、清)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 3、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4、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3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林华国:《义和团运动史事考》 7、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 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徐中约:《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郭德宏,王秀鑫《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1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沈志华等人编

世界史参考书目 1、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两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英艾瑞克.霍布丝鲍姆江苏人民出版社 6、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大象出版社,2006年 7、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历史理论: 1、王家范《史家与史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 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韩震主编《历史观念大学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教育学、心理学 1、[美]阿妮塔·伍德沃克,陈红兵译《教育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美)帕默尔著吴国珍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4、(美)英特拉托《我的教学勇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其他: 1、候建新:《社会转型时期西欧与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3、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美)洛温著,马万利译《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

历史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书目: 经学: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春秋公羊传注疏孟子正义经学历史(皮锡瑞)经子解题(吕思勉)春秋繁露谷梁传新学伪经考白虎通五经异义礼记 史学: 正史(按顺序):后汉书(今文,好懂)史记汉书明史(要分辨秽史)三国志 断代: 先秦:先秦史(吕思勉)先秦史(翦伯赞)先秦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战国史(杨宽)以及刘起于关于尚书的研究还有先秦思想史十讲(忘了谁写的) 秦汉: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翦伯赞)秦汉史(钱穆)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秦帝国的崩溃(李开元)以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始皇传汉高帝传光武帝传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单传诸葛亮大传 二十等爵制(西岛定生)察举制度史稿(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阎步克)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严耕望) 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若)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北魏政治史(张金龙)魏晋南北哦朝史讲演录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严耕望) 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宋辽西夏:宋代经济史(漆侠)王安石传(梁启超)邓广明的一些书祖宗之法(邓小南) 元明清: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孟森)南明史(司徒林)(顾城)南明痛史 民国:民国史(李新)民国十年(唐德刚)袁世凯传(唐德刚)我只读了这些,或许还有一些忘记了,可以问我。我只注重秦汉和魏晋时期的史事。中华民国史(张宪文)子部:荀子集释论语集释 集部:杜工部集 理学: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朱子大传 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中国古代小说的文献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的文献研究 程毅中 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首先离不开文献的整理。因此近百年来的古代小说研究,文献学研究的成果占了很大比重。我在这里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摸索,试作一 古代小说的概念非常宽泛,历来史志书目所著录小说的范围广狭各不相同。如郑樵所说,小说常与传记、杂家、杂史、故事相混。古人所谓的小说,我们今天很难给它定性。我们想编一部新的古代小说书目,就会在收书标准上遇到很大的麻烦。我曾试图编一本古小说简目,想把已经失传的书也包括在内。不想只是现存的书都无法定性,已经失传的书如果只凭前人书目的著录就太宽大无边了。 中国古代目录学上的小说家类是一个模糊概念,各家取舍不同。我们恐怕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整合,求同存异,逐步取得多数人的共识。总的设想是宋元以前从宽,明代以后从严,因为明代以后中国小说的主流已经被通俗小说所取 宋元以后,以话本为基础的通俗小说日益兴起,于是古代小说就有了两大系

统。现在很多学者把文言小说之外的白话小说称作通俗小说,可能是为了区别于“五四”以后的白话小说。但文言小说里也有通俗的作品,而且文言与通俗不是对应的并立关系。因此我在使用两分法的时候,参照诗史的传统,把古代小说也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然后再按不同的标准细分小类,这个提法曾得到了一些 古代小说的分类,刘知几《史通?杂述》篇曾提出“偏记小说”的名称,又细分为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都邑簿十个小类,把目录学上小说家的范围扩大了,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视为古体小说。明代胡应麟把小说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六类,还是范围太宽。《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分为三个属类,即杂事、异闻、琐语。馆臣们对前人书目著录的小说作了一些调整,但杂事之属的作品还是太杂了,从现代的图书分类学来衡量,绝大多数都算不上小说了。现代的图书分类法,一般在小说类之下,再分古代作品和现代作品,在古代作品下又分笔记、话本平话、章回等小类。笔记又是一个模糊概念,可以包括志怪、传奇、杂事笔记等等。对于笔记小说,各人理解不同。我觉得与其用一个十分模糊的笔记小说的概念来通称所有的古体小说,还不如沿用《四库全书》的办法把杂事和异闻分成两个小类倒更为人熟悉一些。当然,完全属于历史琐闻性质的笔记可以归入史部,属于考据辨证性质或综合类的笔记可以归入子部杂家。《四库全书》的编者就已做过这样的调整工作,我们应该做得更精确一些。 (我已写了《漫谈笔记小说及古代小说的分类》一文,刊于本刊2003年第3期,请参看。) 古体小说往往一书之中众体兼备,很难给它定性。我们在为辞书或百科全书

老师推荐研究生必读书目

上海财大经济学社推荐书目 经济学入门读物: 格莱斯皮,经济学专业英语基础:图示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点评:在英国被用于相关专业的大学预科教育,图文并茂、价格低廉、清晰明白,非常适于初学者学习。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点评:尽管第17版中译本已经出版,第18版也已经在国外推出,但这本再版次数最多的经典初级教科书的第16版中译本仍然是最容易找到的。根据已经掌握到的信息,第18版增加了不少时髦内容,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关注。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点评:全新体系结构的一本教科书,而且所配教辅读物比较齐全。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点评:曼昆入门教材曾被寄予超越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厚望,该版本的缺点是价格过于昂贵,而且编辑对作者的介绍还犯了可笑的低级错误。相比之下,梁晶工作室的第二版更容易获得。 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点评:用现代经济学基本研究规范解析中国经济学和中国经济改革的一本佳作。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点评:除却对新型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思想的介绍外,起首几章还精炼地综述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规范。

史普博,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点评:平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对树立坚定的自由市场经济理念非常有帮助。 唐·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点评:详述了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和学术规范,并且以实例讲解了如何开展经济学课题研究。 一些经典著作: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分类整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分类整理 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史专业: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史专业: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就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大学考研机构! 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公司,高校任教,读博,出国。 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招收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共有两个专业招生,即中国史和世界史。学术型硕士学费总额2.4万元。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其中中国史25人,世界史17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0%-70%。应试生差额复试比例为200%。复试权重为50%。

中国古典文献学(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献学 主讲金小栋 导论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的含义的历史演变 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 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 文献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即文献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统一体。 文献的载体 一、龟甲文 二、金石 三、竹木 四、帛 五、纸(四)古代纸书的装帧形式 卷轴装 旋风装 梵夹装 经折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古书版面及线装书的有关术语 1、卷轴装 初期纸书在形式上效法帛书,将写好的长条纸书,用木或竹作轴,粘于最后一幅纸上,从尾向前卷起,卷成一束。这种书籍装帧形式称为卷轴装。 采用卷轴装的手写纸书,一般称为卷子。故卷轴装又叫卷子装。 卷轴装所流行的时代是南朝到五代时期。 2、旋风装 又叫龙鳞装。它大约起于唐代而盛于北宋。旋风装有两个特点:一是纸的正反两面都书写,可发节省纸张缩小卷轴的体积,也就是扩大了书的容量;二是逐页错开一定距离粘在卷底上。以一长条卷纸作底,除首页因单面书写,全幅裱于卷端外,其余因双面书写,以每页右边无字空处,逐页向左鳞次相错地粘在首页末尾的卷底上,看去好似龙鳞。收藏时从首至尾卷起,外表完全是卷轴的装式;但打开时,除首页全裱在卷底,不能翻阅外,其余均能逐页翻转。 3、梵夹装 梵夹装原本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制,而是古代中国人对古印度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帧形式的一种称呼。梵夹装的具体装订方式是,将写好经文的贝多树叶,依次摞成一摞,在摞的上、下各夹配一块与经叶大小长短相同的经过刮削加工的竹片或木板。然后连板带经穿一个(在中间)或两个(居两端靠里)洞,穿绳绕捆或打扣,一部梵夹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板夹之,一是所夹为散叶。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古代“文献”概念中,“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第一章) 2、请阅读下面给出的材料,然后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1)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 (1)请你根据历史文献学知识,说出古代“文献”的概念。 (2)请你用所掌握文献学知识,评评郯子在这个对话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3)郯子所说的凤鸟等各种鸟,包括“五鸠”、“五雉”、“九扈”,都是不同的鸟名。你根据郯子所作的阐释,你可以知道郯子是一个么样的人。 2)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评论,以及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1)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2)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体现了我国古代“文献”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这里的“献”还有没有古代文献中的“献”的含义? 3)“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

英美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大全

英美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如果你希望走学术之路,请按下列书单阅读一些初步的书目。这里开列的是中文书目,红色标注为必读书目,未标注的也为重要的通识性基本书目。暂时没有开英文书目,原因有三,一是从中文书目中可以推导自己应该读哪些英文书目,二是“阅读量要求”部分已经涵盖了相当的英文阅读量,三是课题教学有相应的英文阅读书目要求。当然,我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推出英文书单。 阅读量要求: 1. 熟悉掌握西方重要文论家的重要文论30部(篇以上) 2. 研究小说要求阅读英美小说20部以上 研究诗歌要求阅读英美重要诗人30人以上 3. 通读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文学发生背景、基础理论、专题研究15部(篇) 4. 自己打算研究的作者的著作和相关研究成果30部(篇)以上 5.一套比较权威的文学史书籍 1.文学与宗教: 《拯救与逍遥》,刘小枫著,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宗教与文学》,加德纳著,江先春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杨慧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伯尔等著,徐菲等译,上海三联书1995年。

《欧洲中世纪诗学》,陆扬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诠释学、宗教、希望》,特雷西著,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天路、人路:英国近代文学与基督教思想》,卞昭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弗莱著,郝振益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神力的语言》,弗莱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文学理论 《西方文论关键词》,赵一凡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和《西方文论史》(红色封面) 《二十世纪美国文论》,盛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镜与灯》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也可参阅下列书籍: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丛书”(共9册),王岳川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精神分析文论》 《形式主义文论》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 《存在主义文论》 《接受反应文论》 《后结构主义文论》 《女权主义文论》 《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

历史阅读推荐书目

历史阅读推荐书目 一、史学理论与方法 .《葛剑雄文集(全册)》葛剑雄 .《史家与史学》王家范 .《治史三书》严耕望 .《为历史学辩护》[法]马克·布洛赫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杨宁一 二、中国史 .《国史概要》樊树志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全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通史》吕思勉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中国史稿地图集》郭沫若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许倬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代精神》《中国文化十二 讲》钱穆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叫魂——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晚清七十年》唐德刚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找寻真正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杨天石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 .《西行漫记——外国人笔下的红色中国丛书》(美)埃德加·斯诺 .《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苏生文赵爽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 .《跌荡一百年》(上、下)(全二册)》吴晓波 .《"大跃进"运动纪实》阳雨 .《“文化大革命”简史》席宣金春明 .《历史三调 : 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美]柯文杜继东.《北洋军阀史》来新夏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加拿大] 卜正民 .《中华文明史(共册)》袁行霈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苏同炳 .《剑桥中国史(全十册)》[美] 费正清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黎东方讲史(全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时代》傅高义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步平荣维木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 .《毛泽东传》[美] 罗斯·特里尔 .《革命年代》高华 .《中华文化史(上下)》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十五讲》张岂之 .《孙中山传》尚明轩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李剑农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的历程》李泽厚 .《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谭其骧 .《筚路维艰 :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萧冬连 .《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 .《世纪映象:衣食住行百年图史》严昌洪 .《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中日韩三国共同历史编纂委员会 .《中国艺术史》[英] 迈克尔·苏立文 .《图说中国绘画史》[美] 高居翰 三、世界史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人类文明的演进(上、下)》齐世荣主编 .《英国通史》钱乘旦 .《德国史纲》孙炳辉、郑寅达 .《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世纪末》[美]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著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大国的兴衰——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美] 保罗·肯尼迪 .《光荣与梦想——美国社会实录》[美] 威廉·曼彻斯特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五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六卷)》[英] 丘吉尔.《战争改变历史——年以来的军事技术、战争及历史进程》[美] 马克斯·布特 .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沈志华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共三册) : 苏联历史专题研究()》沈志华主编 .《巨人的陨落 : 世纪三部曲》[英] 肯·福莱特于大卫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世界:一部历史》(美)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 .《西方那一块土 : 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钱乘旦 .《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赵林 .《克伦威尔传》[英]查尔斯·弗思 .《拿破仑》[德] 艾密尔·鲁特维克 .《法国史演义》刘宗绪 .《牛顿传》[美] 詹姆斯·格雷克

历史地理研究生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一、古籍类: 历代正史的地理志(郡国志、地形志)、河渠志 古代有关河南的地理专著,如《梦华录》、《洛阳牡丹记》、《洛阳伽蓝记》等 郦道元:《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赵尔巽(清)等:《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稿本》,中华书局,1957。 二、现代论著类: 河南省志·地名志 河南省志·人口志 河南省志·区域建置志 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 河南省志·黄河志 《河南通典》、《河南大百科全书》、《河南大辞典》等 尚士英等审订,常剑峤、朱友文等编著《河南省地理》,河南教育出版社 刘祖望等《河南旅游资源》,河南人民出版社 申畅《河南文化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杨玉厚《中原文化史》,文心出版社 杨文衡《中华文化通志·地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单远慕《中华文化通志·中原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程遂营《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戴庞海《中原文化大典·地理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地名委、城乡建设局、崔敬一、郭顺祥、彭子伊、冷文等编《洛阳历代城池建设》(1985)),内部发行,对洛阳历代的城池建设情况作了较系统地叙述,并搜集了历代洛阳城池建设有关图版一百幅,按时期分类予以编排。73页 苏健主编:洛阳古都史,401 页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地理志》, 211 页

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张驭寰:《中国城池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程有为、王天奖等:《河南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文楷、毛继周等:《河南地理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杜石然、范楚玉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尚世英:《河南省地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王成祖:《中国地理学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洪世年等《中国气象史》,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 孟令俊《洛阳古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徐金星《洛阳通史》等 许登文《商丘览胜》,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于希贤《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略》,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罗哲文:《长城》,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王庸:《中国地理学史》,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唐锡仁、杨文衡:《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士光:《中国八大古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杨慎《山海经补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中华书局,1962年版。 萧樾《中国历代的地理学和要籍》,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盛福尧等《河南历史气候研究》,气象出版社,1990年版。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孝聪《历史城市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7年。 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王育民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月第1版,1993年12月第2次印刷。 张全明、张翼之:《中国历史地理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t987年版。

尚书流传与研究史

尚书流传与研究史 上古资料政治哲学思想经典从汉代的今、古文经学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王学论争,到唐代以古文尚书为蓝本的《尚书正义》问世;从宋代开始对古文尚书的疑辨、元明之际拥蔡倒蔡之争和梅鷟《尚书考异》出现,再到清代王夫之终结宋学时代、阎若璩辨伪成功,《尚书》不仅在文本的传说与传承方面存在分歧,而且文本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汉书·艺文志》记载,“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从《汉书·艺文志》记载中可以看出《尚书》就是记言语录性质的官方档案,包括诰语、誓词、政令等,由王官记之,可以说《尚书》就是上古的历史文献汇编。 先秦时是《尚书》从孕育到初生的重要阶段。成书前,《尚书》是分散典藏的政府档案。“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商时文献档案保存的王官制度就已经建立,左史记录王的言论政令,右史记录王的政治活动。随着历史档案堆积愈多,为方便管理,上古史官给每篇立名,如盘庚迁殷的政令诰命以《盘庚》为名,并且以朝代做出划分,于是就有了《夏书》《商书》《周书》,这说明《书》的前身就是政府的档案文献,而且应该是记述浩繁规模庞大,由于竹简易于腐烂不易保存,政治的变动又造成历史文献的浩劫,《书》流失毁损下散民间,到了孔子之时已经残缺不全了。而孔子很可能为追缅圣朝也为教学所需对《书》做了整理编纂,于是春秋战国之时《书》作为儒家经典广为流传。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为宣扬论证自己的学说,往往引用古文献,《书》的很多篇章的以保存在诸子著作当中。当然诸子在引用当中为使之合乎自己的观点以显得早有成例,经常对《书》的记述做加工改造,这在一定程度上玷染了原典。《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和《禹贡》三篇,是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儒家搜集资料编造而成的有关尧舜以及禹的《书》篇,也是《尚书·虞夏书》的主体内容。战国时,《尚书》的《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已经基本齐备,《尚书》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了,最早编成的《尚书》的定本完成了。 《尚书》大约在战国末期定型之后,其流变经历了一个复杂独特的过程。秦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听从李斯的谏言禁绝民间私藏儒家典籍,焚书坑儒,诗书首当其冲在民间的流传遭到沉重的打击。但秦博士是可以藏儒家经典的,不但完好保存了典籍,还对《书》重新修辑整理,列序百篇。秦末农民战争,项羽火烧咸阳宫,政府所藏文化典籍遭到重创,化为灰烬,《书》也不能幸免。幸好秦博士伏生将《书》藏于墙壁当中,才得以流传下来。汉初取消禁书令后,伏生将其取出,由于竹简腐朽损毁仅余二十八篇,后又将此二十八篇献与汉文帝。伏生所保存的《尚书》为隶书写成,称今文《尚书》。此二十八篇和武帝时民间所献的《太誓》一篇共二十九篇被立为学官。今文《尚书》共分为三家系统,即夏侯胜的大夏侯氏学,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学,欧阳高的欧阳氏学。西汉时集大夏氏学和欧阳氏学的小夏侯氏学最为兴盛,到了东汉时因为欧阳氏学大师桓荣为明帝之师,明帝对老师推崇备至,欧阳氏学显盛东汉一朝,后来汉石经所刻《尚书》便是欧阳氏本。今文经学家为保住功名利禄对今文经做了繁琐的“章句”和空疏的"传”“说”的解释,今文经学越来越孤陋无用,逐渐衰落。 古文《尚书》发现于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的旧宅,从墙壁里发现了许多竹简,后来经孔安国整理被认定是《尚书》,较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对于孔壁出本西汉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说明:我们为有志于科学技术哲学学习和研究的同学列了一个300本书的阅读书目,其中30本标有*的为必读书目。在此基础上,请各研究方向的导师为您的学生再选15本左右的参考书目。哲学的魅力就在于对经典的研读。我们希望通过读书培养大家学习科技哲学的兴趣,及早了解学习本学科的进路。但是,读书毕竟是学习、研究的一个方面,要想真正深入研究,还必须自己多动脑筋、多向导师和同学请教。对于近年来新出的一些好书,也希望导师能够及时推荐。 *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 * 2、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1年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1年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 5、马克思:《数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5年 6、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 7、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60年 8、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9、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81年 *10、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 *11、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95年 *12、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14、莱斯特:《化学的历史背景》,商务印书馆1982年 15、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16、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

民俗学必读书目

1,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大学问家,他的几乎每一篇民俗学方面的文章都是经典,即使有些文章的立论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他的思想方式仍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先生著作等身,他的学术思想,几乎总是能够站在民俗学的前沿位置上,不断引领学术走向。但我认为,钟先生最有价值的学术贡献是《文集》中的民间文艺学卷,无论从学术史的角度还是从论文的当下价值上来说。 3,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先生著述不多,惜墨如金,自然,惟一的著作的份量也就重了。刘先生以思辨见长,是他这一辈人中极少数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我认为他的《民间故事的生命树》是解放后难得一见的严格的学术论文,可惜没有来得及收入此书。 4,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这本书还有许多别的版本。看看孔氏的写作方式,如果我们拿到这个选题,我们会怎么做?肯定是这样的:1,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涉案地理范围。2,事件的性质、作为“巫术”的历史流变,以及事件的文化意义。3,事件的起因。4,事态的发展。5,产生的结果。6,事件的社会意义和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中间一定会夹杂许多面目可憎的,可能大家都看不懂的所谓“理论分析(套用)”。(哈哈,我说的是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结构,并不表示正在读贴的你就是这样。) 5,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季先生这本小书,许多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但大家手笔,了了数语,论证虽不必尽详,却能给人许多启示。4,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世纪”。 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 ……体现了中国民俗学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本人就是看了此书才立志投身民俗学的。 7,特纳编:《庆典》,方永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此书教人如何理解民俗文化事象的意义。 8,基思·托马斯:《巫术的兴衰》,芮传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此书教人如何分析民俗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9,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此书教人从社会制度入手理解民俗和宗教现象。 10,史宗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了解当代宗教人类学很好的入门书。 11,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 ……巴赫金使民俗学具有了思想的力量和历史的穿透力 12,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建议自己买一本) 不用解释了吧? 13,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建议借别人的来看) 弗洛伊德著,常宏、徐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经典之一,对口头传播的研究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对民俗学来说,其作用更胜于《图腾与禁忌》之类。 14,《话说民间文化》,钟敬文,人民日报出版社,很薄的一小本,内容精要,值得研究者、爱好者一读。 15,《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钟敬文,中华书局。钟老的民俗学思想体系在这里有充分的展示与表述。

档案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给学生指定的档案学阅读书目 国内著作及教材: 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吴宝康、丁永奎,《当代中国档案学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裴桐等,《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曾三档案工作文集》,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 李统祜、徐绍敏,《档案法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汇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陈兆祦、王英玮,《文件与档案管理》, 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陈永生,《档案学论衡》,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 周学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辑哲,《维系之道—档案与档案管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韩玉梅主编,《外国档案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陈智为等,《档案行政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吴宝康,《论新时期档案学与档案事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陈智为、王英玮,《档案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何嘉荪、傅荣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国档案出版社 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冯惠玲主编《电子文件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健主编,《电子时代机构核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2月版译著及译文集: 缪勒等[荷兰],《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印 T. R谢伦伯格[美],《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 布伦内克[德],《档案学――欧洲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历史》,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印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档案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彼得.凡尔纳主编,《现代档案与文件管理必读》,中国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中国档案学会学术部、《档案学通讯》编辑部编印 《第十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 《外国档案法规选编》,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 陈兆祦等,《六十国档案工作概况》, 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戴维. 比尔曼[美]《电子证据――机构电子文件管理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补充:

民间历史文献论坛综述

第九届民间历史文献论坛综述85第九届民间历史文献论坛综述 2017年11月25—26日,由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九届民间历史文献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 一、主题演讲。李孝悌通过梳理近代上海茶园、戏园和新舞台的发展概况讨论上海的戏曲改革。刘志伟阐述对民间会社与齐民社会的转型过程,以及这个进程中形成的国家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思考。行龙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集体化时代基层农村档案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进行阶段性反思和总结。张乐天根据当代中国民间私密性资料提出从个体与家庭、社会秩序及历史演化三方面重新理解当代中国的议题。王振忠利用新见契约文书厘正清代藏书家汪启淑的生卒年代,考察汪氏的商业经营活动与社会生活。钱杭以新编山东《莱芜吕氏族谱》为例探讨宗族分“门”与联宗的实践过程和结果。 二、地方社会。钞晓鸿以明代《祁县志》为例探讨地方志的辑佚情况及其学术意义。刘光临考察宋明温州军事动员机制的变化及其对地方社会的影响。李文良探析清代台江内海港口地区的环境变迁与社会样态。陈贤波根据《立雪山房文集》解读黄蟾桂治盗方略的生成背景和政治考量。李平亮利用《津市万寿宫志》探讨江西商人的乡籍和行业构成以及万寿宫与地方秩序的关系。廖涵以《江西省大志·楮书》为中心讨论明代江西的官营造纸及其影响。徐斌总结学界对圩田、垸田与沙田的研究理路,提出从水的角度重审水域围垦史的设想。 三、历史图像。于薇认为裴秀“制图六体”以晋初禁断图谶星气为政治背景,后被转化为测量方法而忽视其原生时代语境。赵永磊考订《唐月令》的成文时间和日躔中星的历术依据,分析《唐月令》与唐代祭祀的关系。连瑞枝透过朝官、流寓、土官对云南地方史叙述的差异展现文本的多元性和人们适应新文化时的复线思维。唐晓涛讨论桂西狼兵狼人调迁前后郁江中游社会关系的解构与重构。吴玲青由《瑯峤图记》勾勒台湾番界外的生活实态以及生番、闽人、粤人和土生囝的相互关系。石文诚探讨明清之际沈光文家由遗民到移民的生存策略和发达之路。梁心揭示出近代社会调查的多方语境及其塑造乡村形象的思想背景。温海波从杂字的编纂、出版、流通和消费反思明清乡民的识字能力及其意义。 四、契约账本。杨建庭通过比较元明清运输契约范文和实物分析商业发展与契约书写的关系。吴丽平考证民国北京房产交易契书的样式和内容。陈瑶依据1934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