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患者的疼痛管理题库7-2-10

患者的疼痛管理题库7-2-10

患者的疼痛管理题库

7-2-10

问题:

[单选]患者女,40岁,术后主诉中度疼痛,认为麻醉药会成瘾,不愿接受治疗,这反映了()。

A.疼痛治疗的非主动性

B.疼痛反应的差异性

C.疼痛知识的局限性

D.疼痛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E.疼痛评估的偏差性

问题:

[多选]关于PCA技术参数,叙述正确的有()。

A.负荷量是最大的有效镇痛浓度

B.单次给药剂量是每次按压PCA键所给的镇痛药剂量

C.锁定时间是2次PCA按键给药之间的时间间隔

D.单位时间最大剂量指最大单位时间内的使用量

E.背景剂量可以减轻患者的操作负担,改善镇痛效果

问题:

[多选]下列使用PCA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A.PCA泵应高于心脏水平位置

B.PCA泵不可在高压氧舱内使用

C.自控键应由护士选定何时按压

D.使用PCA泵时尽可能使用单独静脉通道

E.硬膜外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

(辽宁11选5 https://www.sodocs.net/doc/fc12556732.html,)

问题:

[多选]阿片类药物典型的戒断症状有()。

A.立毛肌收缩

B.血压降低

C.流涕

D.肌震颤

E.渴求药物

问题:

[多选]关于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的TIME原则,叙述正确的有()。

A.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初次使用吗啡剂量为30~60mg

B.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需通过调整初次剂量方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C.爆发痛出现时应使用速效吗啡,剂量为前次用量的50%

D.当患者疼痛控制不理想时,观察2~3d后再提高每日用药剂量

E.阿片类镇痛药物剂量的调整设有极限,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只要镇痛效果大于不良反应,就可以加量

问题:

[多选]WHO提出癌痛药物治疗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口服给药

B.按需给药

C.注意具体细节

D.个体化给药

E.一阶梯药物疼痛控制效果欠佳时选用三阶梯药物

问题:

[多选]ICU镇静治疗的指征主要包括()。

A.疼痛

B.焦虑

C.躁动

D.谵妄

E.睡眠障碍

问题:

[多选]理想的镇静药的特点有()。

A.起效快

B.半衰期短,无蓄积

C.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D.代谢方式依赖肝、肾功能

E.价格低廉

疼痛管理制度77216

呼吸内科癌性疼痛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的对象为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对于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在门诊部和医务部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制度的方法执行。 2.医生和护士协作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进行疼痛评估的护士应为本科注册护士。处理疼痛的医生应为本科执业注册医生。 3.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时主要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来评估疼痛,对于无法用数字分级法进行疼痛自我评估的患者(如4岁以上幼儿、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等),则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见附图)。对昏迷等意识 障碍患者使用FLACC量表评估(见附表)。 4.医生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和患者情况,决定疼痛治疗措施。 5.医生应对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疼痛治疗仍无法控制的,应请疼痛专家(麻醉科、肿瘤科)会诊。 6.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的结果及疼痛治疗的措施和结果等记录在病史中。 7.在疼痛治疗前,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在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和家属的要求及其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情况。 8.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疼痛管理知识的介绍,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参与疼痛治疗过程。教育患者和家属的过程记录在病史中。 9.临床医生应学习和更新疼痛的相关知识和诊疗常规,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二、疼痛评估与处理流程 1.建立以护士为基础的疼痛筛选模式: (1)患者至门诊部就诊时,预检护士和值班医生应尽快进行疼痛筛查,并记录于就诊卡上。 (2)患者入院8小时内,护士进行首次疼痛筛查,此后每天2PM进行疼痛评估。 (3)在疼痛筛查和评估中,若发现:首次主诉疼痛,或疼痛评分≥3分的患者,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处理措施。 (4)对疼痛评估评分≥5分的患者,护士q4h评估疼痛1次,直至疼痛评估评分<5分。 特殊情况按医嘱执行疼痛评估。 (5)对于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护士应追踪评估(静脉或肌内注射后30分钟,

疼痛管理制度77322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 疼痛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的对象为住院患者、骨科门诊患者。 2.医生和护士协作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进行疼痛评估的护士应为本院注册护士。处理疼痛的医生应为本院执业注册医生。 3.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时主要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来评估疼痛,对于无法用数字分级法进行疼痛自我评估的患者(如4岁以上幼儿、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等),则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见附图)。对昏迷等意识障碍患者使用FLACC 量表评估(见附表)。 4.医生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和患者情况,决定疼痛治疗措施。 5.医生应对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疼痛治疗仍无法控制的,应请疼痛专家(麻醉科、肿瘤科)会诊。 6.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的结果及疼痛治疗的措施和结果等记录在病史中。 7.在疼痛治疗前,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在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和家属的要求及其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情况。 8.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疼痛管理知识的介绍,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参与疼痛治疗过程。教育患者和家属的过程记录在病史中。 9.临床医生、护士应学习和更新疼痛的相关知识和诊疗常规,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二、疼痛评估与处理流程 1.采用恰当的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的疼痛: (1) 0-10分数字评分法; (2)视觉模拟评分法; (3)脸谱法; (4)疼痛描述法。 2.建立以护士为基础的疼痛筛选模式: (1)患者入院8小时内,护士进行首次疼痛筛查,此后每天2PM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于入院评估单上。 (2)在疼痛筛查和评估中,若发现:首次主诉疼痛,或疼痛评分≥3分的患者,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处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第十二条重症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第十三条重症医学科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第三章质量管理 第十四条重症医学科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重症医学科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医疗、护理、医院感染等管理部门应履行日常监管职能。

疼痛管理

骨科疼痛管理 一总则 1 无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有得到合适的疼痛评价和止痛的权利。 2 医生与护士协作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将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加以评估。进行疼痛评估的护士应为本院护士;处理疼痛的医生应为本院执业医生,并通过医院“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 3 疼痛筛查和评估: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疼痛强度评估工具。 4 医生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和患者情况,决定疼痛治疗措施;对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5 在疼痛治疗前,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时考虑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及其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情况。 6 根据规定记录疼痛筛查和评估结果、疼痛治疗方案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7 经疼痛治疗仍无法控制的,应向医院疼痛治疗小组提出会诊要求。 8 医生及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相关知识介绍,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参与疼痛治疗。 9 医生及护士应学习和更新疼痛的相关知识和诊疗常规,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二疼痛评估与处理流程 1 建立以护士为基础的疼痛筛选模式: 1.1 疼痛筛查:医院对所有住院的患者进行疼痛筛查,筛查记录在入院护理记录单上。 1.2 筛查与评估的频度:入院新患者在入院后8小时内进行首次疼痛筛查,此后每日(10:00或16:00)评估一次,评估的结果记录于体温单或护理记录单上。 1.3 疼痛筛查和评估中,若首次主诉疼痛或疼痛评分≥5分的患者,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处理措施。 1.4 疼痛评分≥5分时,护士q4h评估疼痛,直至疼痛评分<5分。 1.5 对于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镇痛治疗方案更改后、非消化道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后30min、口服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后1小时护士应再次评估患者对疼痛治疗的反应,及是否有疼痛治疗相关并发症,并在护理记录单或疼痛记录单上记录。 2 建立以首诊医生和病区医生为基础的疼痛处理模式: 2.1 对于护士报告的首次报告疼痛、疼痛评分≥5分的患者,首诊医生或病

第十六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管理【精选】

第十六章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管理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此时者处于()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浅昏迷 E.-深昏迷 2.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深浅反射均消失,此时患者处于()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浅昏迷 E.-深昏迷 3.脑出血并发脑疝时,瞳孔的变化是() A.双侧瞳孔变小 B.双侧瞳孔变大 C.双侧瞳孔不等大 D.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E.双侧瞳孔无变化 4.危重患者护理中首先观察() A.意识状态的改变 B.有无脱水、酸中毒 C.T、P、R、BP、瞳孔 D.肢体活动情况 E.大小便情况 5.护理昏迷患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测口温时护士要扶托体温计 B.用王纱布盖眼以防角膜炎 C.保持病室安静,光线宜暗 D.防止患者坠床用约束带 E.每隔3h给患者鼻饲流质2h 6.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直径的范围是() A.1mm以下 B.1.0~1.5mm C.2~5mm D.5.5~6mm E.6mm以上 7.观察患者昏迷深浅度的最可靠指标是() A.生命体征 B.瞳孔反应 C.肌张力 D.皮肤的温度 E.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8.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 A.20~40次/分 B.40~60次/分 C.60~80次/分 D.80~100次/分 E.100次以上 9.为成人进行人工呼吸时呼吸频() A.5~7次/分 B.8~10次/分 C.11~13次/分 D.14~16次/分 E.16次/分以上 10.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最适用于() A.老年患者 B.中年女性患者 C.牙关紧闭患者 D.口腔严重损伤患者 E.婴幼儿 11.心脏按压时,按压部位及抢救者双手的摆放是() A.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手平行叠放 B.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手垂直叠放 C.胸骨左缘两横指,双手平行叠放 D.胸骨左缘两横指,双手垂直叠放 E.心前区,双手垂直叠放 12.急性中毒患者,当诊断不明时,应选择的洗胃液是() A.1:15 000高锰酸钾 B.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C.牛奶 D.3%过氧化氢 E.2%~4%碳酸氢钠 13.吞服强酸、强碱类腐蚀性药物的患者,切忌进行的护理操作是() A.口腔护理 B.洗胃 C.导泻 D.灌肠 E.输液 14.成人洗胃灌注量每次应为() A.200ml B.300~500ml C.500~800ml D.800~1000ml E.1000~1200ml (二)A2型题

病情观察与危重病人管理试题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管理试题 (一)A1型题 1、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此时 患者处于()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浅昏迷 E、深昏迷 2、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深浅反射均消失,此时患者处于()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浅昏迷 E、深昏迷 3、脑出血并发脑疝时,瞳孔的变化是() A、双侧瞳孔变小 B、双侧瞳孔变大 C、双侧瞳孔不等大 D、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E、双侧瞳孔无变化 4、危重患者护理中首先观察() A、意识状态的改变 B、有无脱水、酸中毒 C、T、P、R、BP、瞳孔 D、肢体活动情况 E、大小便情况 5、护理昏迷患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测口温时护士要扶体温计 B、用干纱布盖眼以防角膜炎 C、保持病室安静,光线宜暗 D、防止患者坠床用约束带 E、每隔3h给患者鼻饲流质 6、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直径的范围是() A、 1mm以下 B、1.0~1.5mm C、2~5mm D、5.5~6mm E、6mm以上 7、观察患者昏迷深浅度的最可靠指标是() A、生命体征 B、瞳孔反应 C、肌张力 D、皮肤的温度 E、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8、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

A、20~40次/分 B、40~60次/分 C、60~80次/分 D、80~100次/分 E、100次以上 9、为成人进行人工呼吸时呼吸频率为() A、5~7次/分 B、8~10次/分 C、11~13次/分 D、14~16次/分 E、16次/分以上 10、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最适用于() A、老年患者 B、中年女性患者 C、牙关紧闭患者 D、口腔严重损伤患者 E、婴幼儿 11、心脏按压时,按压部位及抢救者双手的摆放是() A、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手平行叠放 B、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手垂直叠放 C、胸骨左缘两横指,双手平行叠放 D、胸骨左缘两横指,双手垂直叠放 E、心前区,双手垂直叠放 12、急性中毒患者,当诊断不明时,应选择的洗胃液是() A、1:15000高锰酸钾 B、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C、牛奶 D、3%过氧化氢 E、2%~4%碳酸氢钠 13、吞服强酸、强碱类腐蚀性药物的患者,切忌进行的护理操作时() A、口腔护理 B、洗胃 C、导泻 D、灌肠 E、输液 14、成人洗胃灌注量每次应为() A、200ml B、300~500ml C、500~800ml D、800~1000ml E1000~1200ml (二)A2型题 15、赵某,昏迷3天,眼睑不能闭合,护理眼部首选的措施是() A、按摩双眼睑 B、热敷眼部 C、干纱布遮盖 D、滴眼药水 E、用生理盐水纱布遮盖 16、患者,女性,误食灭鼠药(磷化锌)中毒,被送入急诊室,此时为患者洗胃最好选用()

疼痛管理小组

疼痛管理小组 为了使患者成为临床医疗、护理和社会医疗保障工作的中心,得到高质量和舒适的服务,提倡建立一种人性化的医疗制度,即在无痛的条件下从事各种医疗和护理工作。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是指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按需按压镇痛泵的启动键,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设定量的镇痛药物,使患者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弥补了以前单一的镇痛方法和忽视每个患者存在的个体差异,并解决了以往难以维持镇痛药的血药浓度稳定等问题。但由于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镇痛方式不全面,镇痛期间观察指导不足,使患者对PCA 的认识不到位,自身对镇痛泵的使用不当,出现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疼痛管理小组(acute pain service,APS)是通过团队运作,对急性疼痛,尤其是对手术后患者、产妇或其他急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治疗进行管理使手术后疼痛的患者得到统一和高效以及全程的有效管理。 实施以护士为基础、麻醉医师为督导的术后疼痛管理模式。该模式基于以下观点:术后疼痛管理是需要多学科的互相协作,包括外科医师、麻醉医师、临床药师、护士的共同努力,其中护士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管理模式: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医师为督导,由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参与的疼痛管理模式(NBAS-APS)。 二.试点科室:普外1科、普外2科、骨外1科、骨外2科四个病区。 团队:麻醉医师数名

临床药师1名(王金萍) 外科医师一科一名 4个试点科室全体护士; 麻醉科、护理部进行质量监督、控制 三.任务和作用: 1.建立临床镇痛规范和指南。 2.指导术后镇痛的实施(如PCA)。 3.教育和培训相关人员。 4.坚持每日查房(daily round)。 5.监测镇痛治疗效果及相关副作用护。 四.意义: 1.医院的医疗资源能更好整合和利用。 2.规范化的术后镇痛、无痛检查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3.麻醉科可以以最少人力发挥最大作用。 4.选择个体化镇痛方案,使副作用减到最少,预防并发症,使病人满意。 五.APS的组建和各级人员职责: 麻醉科主任任组长,成员有麻醉科医生、临床药师和病房护士。 组长职责:全面负责APS的管理,协调各科室间的关系,针对外科不同专业提出个体化多模式术后镇痛方案,组织各级人员培训工作,处理疼痛治疗中的纠纷和相关问题。 2.麻醉科医生职责:

疼痛管理制度66447

疼痛管理制度66447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 疼痛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的对象为住院患者、骨科门诊患者。 2.医生和护士协作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进行疼痛评估的护士应为本院注册护士。处理疼痛的医生应为本院执业注册医生。 3.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时主要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来评估疼痛,对于无法用数字分级法进行疼痛自我评估的患者(如4岁以上幼儿、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等),则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见附图)。对昏迷等意识障碍患者使用FLACC量表评估(见附表)。 4.医生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和患者情况,决定疼痛治疗措施。 5.医生应对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疼痛治疗仍无法控制的,应请疼痛专家(麻醉科、肿瘤科)会诊。 6.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的结果及疼痛治疗的措施和结果等记录在病史中。 7.在疼痛治疗前,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在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和家属的要求及其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情况。 8.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疼痛管理知识的介绍,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参与疼痛治疗过程。教育患者和家属的过程记录在病史中。 9.临床医生、护士应学习和更新疼痛的相关知识和诊疗常规,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二、疼痛评估与处理流程 1.采用恰当的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的疼痛: (1) 0-10分数字评分法; (2)视觉模拟评分法; (3)脸谱法; (4)疼痛描述法。 2.建立以护士为基础的疼痛筛选模式: (1)患者入院8小时内,护士进行首次疼痛筛查,此后每天2PM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于入院评估单上。

患者对疼痛管理的评价

患者对疼痛管理的评价 随着对急性疼痛病理生理的深入认识,已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药物 应用于临床进行疼痛处理,但是仍有40%~70%的外科患者术后 疼痛未得到有效的减轻[1]。术后疼痛管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术 后疼痛的评估不足以及患者个体对疼痛的体验不一致,缺乏系统的随 访以及对疼痛评估的详细记录,医患间缺少互动等。随着护理模式的 持续转变,护士在术后疼痛管理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骨科 术后患者常存有剧烈的疼痛,疼痛不仅对生理、心理形成影响,同时 在一定水准上影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2]。为了解骨科患者 对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评价,作者采用术后疼痛管理策略及临床质量 评估量表(TheStrategicandClinicalQu alityIndi-catorsinPostoperativ ePainManagement,SC-QIPP)[1,3]对 178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调查,了解骨科患者术后痛疼处理的情况 以及反馈意见,旨在为术后疼痛管理提供合理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骨科 病房住院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18岁,有基本 的认知能力,住院时间>48h,患者知情同意并愿意参加本研究。 入选患者中问卷资料齐全者178例,男103例、女75例,年龄 53~68(59.2±12.2)岁。疾病类型:股骨骨折16例,髌骨骨折13例,肱骨骨折19例,上肢挤压伤18例,骨盆骨折1 0例,骨肿瘤40例,脊柱肿瘤62例。均为手术患者,其中骨折固 定术76例,肿瘤切除术102例。患者住院15~32d,平均23.5d。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术后疼痛管理策略及临床质量评估量表(S CQIPP)[1,3]进行调查,此量表主要用来评估术后疼痛管

疼痛管理制度

一、总则1.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的对象为住院患者、急诊患者和门诊患者。对于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在门诊部、急诊部和医务部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制度的方法执行。2.医生和护士协作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进行疼痛评估的护士应为本院注册护士。处理疼痛的医生应为本院执业注册医生。3.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时主要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来评估疼痛,对于无法用数字分级法进行疼痛自我评估的患者(如4岁以上幼儿、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等),则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见附图)。对昏迷等意识障碍患者使用FLACC量表评估(见附表)。4.医生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和患者情况,决定疼痛治疗措施。5.医生应对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疼痛治疗仍无法控制的,应请疼痛专家(麻醉科、肿瘤科)会诊。6.疼痛筛查和疼痛评估的结果及疼痛治疗的措施和结果等记录在病史中。7.在疼痛治疗前,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在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患者和家属的要求及其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情况。8.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疼痛管理知识的介绍,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参与疼痛治疗过程。教育患者和家属的过程记录在病史中。9.临床医生应学习和更新疼痛的相关知识和诊疗常规,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二、疼痛评估与处理流程1.建立以护士为基础的疼痛筛选模式:(1)患者至急诊部就诊时,预检护士和值班医生应尽快进行疼痛筛查,并记录于就诊卡上。(2)患者入院8小时内,护士进行首次疼痛筛查,此后每天2PM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于体温单(3)在疼痛筛查和评估中,若发现:首次主诉疼痛,或疼痛评分≥3分的患者,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处理措施。(4)对疼痛评估评分≥5分的患者,护士q4h评估疼痛1次,直至疼痛评估评分<5分。特殊情况按医嘱执行疼痛评估。(5)对于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护士应追踪评估(静脉或肌内注射后30分钟,口服用药后1小时),并记录结果。2.建立以首诊医生和病区医生为基础的疼痛处理模式:(1)对于护士报告的首次主诉疼痛,或疼痛评分≥3分的患者(或门急诊报告疼痛的患者),医生应及时对其进行疼痛评估,内容包括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既往疼痛病史,药物滥用史等,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评估结果必要时记录在门急诊病历或住院病程录中。护士报告后,病房医生原则上应当在2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在疼痛评估表上签名,紧急情况应立即评估。(2)临床医生在疼痛评估后,应筛选出需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制度可行的疼痛治方案,并记录在门急诊病历或住院病程录中。(3)疼痛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案、治疗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持续的疼痛评估指标、评估时间(频率)等。(4)制定疼痛治疗方案依据的原则是:有效消除疼痛,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把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对于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临床医生应根据疼痛治疗方案按时进行持续的疼痛评估和记录,每天至少评估1次。并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疼痛治疗方案。(6)医生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管理知识的介绍,教育过程记录在病史中。(7)为慢性疼痛患者制定出院后疼痛管理方案,并在病程录及出院记录中作好记录。3.建立由疼痛专家(麻醉科、肿瘤科)作为支撑的疼痛咨询模式: 经规范化疼痛处理,若患者的疼痛仍得不到有效缓解,此时可向疼痛专家进行专业治疗咨询。 三、疼痛处理原则1.设立疼痛控制目标:(1)疼痛强度评分≤3分;(2)24小时内突发疼痛次数≤3次;(3)24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的次数≤3次。2.制定疼痛评估原则(1)患者的主诉时诊断患者有无疼痛及疼痛程度的主要依据。(2)全面评估疼痛了解肿瘤及疼痛病史、疼痛性质、程度,疼痛对生活的影响,治疗史及相关的化验检查。(3)动态评估疼痛评估治疗期间疼痛的发作、治疗效果及转归。3.遵循疼痛治疗原则(1)采取综合措施治疗疼痛:以药物为主,非药物疗法为辅。

患者的疼痛管理题库7-2-10

患者的疼痛管理题库 7-2-10

问题: [单选]患者女,40岁,术后主诉中度疼痛,认为麻醉药会成瘾,不愿接受治疗,这反映了()。 A.疼痛治疗的非主动性 B.疼痛反应的差异性 C.疼痛知识的局限性 D.疼痛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E.疼痛评估的偏差性

问题: [多选]关于PCA技术参数,叙述正确的有()。 A.负荷量是最大的有效镇痛浓度 B.单次给药剂量是每次按压PCA键所给的镇痛药剂量 C.锁定时间是2次PCA按键给药之间的时间间隔 D.单位时间最大剂量指最大单位时间内的使用量 E.背景剂量可以减轻患者的操作负担,改善镇痛效果

问题: [多选]下列使用PCA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A.PCA泵应高于心脏水平位置 B.PCA泵不可在高压氧舱内使用 C.自控键应由护士选定何时按压 D.使用PCA泵时尽可能使用单独静脉通道 E.硬膜外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 (辽宁11选5 https://www.sodocs.net/doc/fc12556732.html,)

问题: [多选]阿片类药物典型的戒断症状有()。 A.立毛肌收缩 B.血压降低 C.流涕 D.肌震颤 E.渴求药物

问题: [多选]关于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的TIME原则,叙述正确的有()。 A.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初次使用吗啡剂量为30~60mg B.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需通过调整初次剂量方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C.爆发痛出现时应使用速效吗啡,剂量为前次用量的50% D.当患者疼痛控制不理想时,观察2~3d后再提高每日用药剂量 E.阿片类镇痛药物剂量的调整设有极限,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只要镇痛效果大于不良反应,就可以加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