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三农问题一直是得到社会,政府高度关注的话题。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国家的民生的稳定,也关系到中国能否真正的释放内需,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解决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是切实的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兄弟“兜里有钱,心中不慌”,农村,农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关于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可考虑得有很多,本分选取最关键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城镇失业率,国家财政的农业支出。对这些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进行定量研究,反应出对我国农民增收共享度比较高的因素,以为政策的制定而资金投入提供依据。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自古就是个农业社会,耕种文明在中国有着超过3000年的历史,这种背景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是深远的,一直持续至今的。封建王朝的每次更迭,无不是因为农民起义暴动,中华人民共和的建立也是工农阶级打拼出来。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人口有7亿4千万,在我国的人口结构中仍然占据最大的比重。可以说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在党和国家的高层决策中也一再的把三农问题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提高农民收入,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可以执牛耳的关键点。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活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的推动农村稳定带动国家

稳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高可靠的政治基础。7亿4千万的农民兄弟同时也是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如果能够切实保障农村的医疗,住房,教育,再提高农民收入,将会释放出来巨大的购买力。这无疑是符合国家提高内需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同样也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减小城乡差距,减少国民收入差距,有利于把国家的收入分配结构调到更合理的阶段。

农民收入确实是经济层面,社会层面都关心的话题。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是国家一直高度关注,并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的活动。但究竟通过怎样的方式可以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是通过继续保持GDP增长,通过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来提高收入;还是调整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收入的比例;还是国家进行转移支付,直接进行补贴和财政投资。这种选择考验决策者的智慧。如果能定量性的分析出,各种因素的影响力,这对下一步的决策,已经更有效的提升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都有巨大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提出研究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研究影响农民收入因素研究课题的重要性。

本文还总结了国内外对于农民增收及城镇居民增收的研究分析成果,又结合中国农村问题特有的国情,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国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农业税负担占农业总产量比例逐年下降,由1957年的11.6%下降到1978年的4.4%,直至下降到1989年的2.7%,从1989年以来比例一直徘徊在2.3%至2.6%之间。由于农业税负担比例下降,有效地推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2004年4月14又进一步的减免农业税费,增加国家财政对于农业的支持。

经过以上综述研究,确定了影响农民收入的几个要素: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城镇失业率,国家财政的农业支出。建立模型,用真实的数据

进行分析,不断地优化模型,并给出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首先对模型所涉及的变量进行分析与假设,借助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各个因素对我国农民增加收入的影响,并给出政策性建议。

四,模型分析

该部分主要围绕,变量选择综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模型的结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来分析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一)模型变量的选择

在总结国内外对于收入增长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又根据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及真实性,本文选取了以下的变量作为研究对象。

⑴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主要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构成。该数据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我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能够反映出中国一定时期内的资源配置,产品的需求供给等宏观形势。而总的经济变化,尤其是增长是会带来溢出效应的,即整个经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会或多或少的在经济增长中的益处。比如,GDP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肯定会提高城镇居民对于农产品的保留价格和需求数量,这些都为农民兄弟带来很多的商机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同时,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也会带动农村的企业,手工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的途径。

⑵物价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是以食品及生活用为主要的测量对象,而城镇居民消费的食品及生活用品几乎全部都来自于农村。食品的价格上涨无疑会增加作为消费品提供者农民的绝对收入。

⑶外出务工人员的汇款,主要由城镇失业率反映。城镇的主要流动人口是由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兄弟及劳动密集性工厂的雇佣工人构成,而他们职业稳定性差,所以城镇失业率的起伏,较大程度是因为进城务工人员的流动产生的。而开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劳务汇款,既外出打工者汇回家里的工资,成为很多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就业情况产生波动,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外出打工人员的劳务汇款。

⑷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与投入。这部分主要是由国家财政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和城乡的基础设施投资构成的,这种投资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产生溢出效应,让很多农村的劳动力从中得到经济好处。

⑸农民的收入情况。这个因素主要就是由历年农民的货币收入构成,农民收入的增加即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又可是释放出购买力,促进内需。

对于变量的解释和阐述如表4.1。 表4.1变量类型及表现数据

(二)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本文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建立模型4-1

1234I G C U R

αββββ=++++(4-1)

I=income农民的货币收入

G=GDP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C=CPI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

U=失业率

R=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通过将数据输入进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模型的F统计量为410.040,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模型是显著的。

对模型系数的回归分析如下: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城镇登记失业率T检验效果不明显,反映出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不大,所以我们尝试去掉城镇登记失业率再次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图:

拟合度进一步提升,R方值提高到0.992

进一步进行系数回归得到下图:

(三)模型的结果分析解释

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家财政的农业指出,三个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可以显著的影响到被解释变量。所以得出带系数的模型的如下:

=+--

1454.0820.3211.0520.743

I G C R 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长最关键的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而CPI和国家财政收入呈负相关,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结果,对于这种结果进行如下解释:

1.可以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发式最核心还是,国家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就是GDP的值,可以看出GDP增长的溢出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农民的确会在经济的增长和经济流通中获得货币好处。

2.CPI与农民收入是负相关,说明通货膨胀的产生,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不仅不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反而会减少农民的收入,这也符合经济学的一个现象:通货膨胀是穷人的通货膨胀。

3.国家的财政支出也与农民收入成负相关,说明基础设施的投入并没有切实的使农民得到利益和好处,这与我们的预期是相反的。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看出对农民收入起到关键作用应该是维持宏观经济的总体良好运行,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国家财政的投入也应该以直接的转移支付和货币直接支付为主,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的收效不大,这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因为基础投资的带动作用有可能是长期持续,短期不明显的。

六.参考文献

[1]项继权,2004《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中国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的调查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

[2]周黎安,陈烨,2005《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经济研究》第8期

[3]周批改,2006《中国农村税费制度的演变和改革—社会分层角度的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4]周立三,2000《中国农业地理》,科学出版社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5 % ,但二元经济结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农村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70 %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不发达,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势必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障碍。正确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其中,农民收入增长是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力图应用适当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有关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和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根源,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增长影响因素计量模型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though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9.5% on average, but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bring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is still outstanding. The 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70% of China's population is much, unreasonabl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economic underdevelopment, and farmers' income growth slow is bound to become an obstacle to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Correctly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SAN nong" issue is China's economy out of trouble, the key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le growth. Among them,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is the core, also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tries to apply the appropriate to the related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status quo of farmers' income were analyzed, and find the root cause, and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farmers' income, and on this basis on how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revenue growthInfluencing factorsEconometric model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选择

摘要:“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因此,研究农业结构、农民就业、农民素质、农民负担、体制因素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已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占总人口近70%的农村居民,在社会消费品的购买份额中却不足40%。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1998年开始,农户家庭经营的生产费用开支连续下降,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增长乏力。生产投入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必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一、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结构 1、近几年,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非农业收入的增长,而来自于农业的收入绝对额已持续减少。2000年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为784元,比上年减少98元,下降11.2%。种植业收入大幅度减少主要是由于粮食减产和价格下降,全年农民出售粮食平均价格比上年下降了15%。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快增长,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则相对滞后。从生产者角度看,农民手中的低质量农产品大量积压,价格一再下降使农民利益不断流失,收入增长趋缓。从消费者角度看,城镇居民(尤其是高收入阶层)所需要的高质量农产品和个性化农产品却严重供给不足,生产者收入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都无法实现。 3、我国已加入WTO,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国内有些农产品价格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而质量却比较低。 (二)农民就业 1、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超常规高速增长之后,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合乎逻辑地放慢。由于增长速度的放慢,就业增长也随之下降。加上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金趋密,就业弹性明显下降。 2、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0.9%,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我国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素质 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即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虽在逐步提高,但增幅不大。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但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低,受传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商品意识淡薄,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导致农民的生产行为常常是走在市场需求变动之后。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转产慢,受洪涝、干旱、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影响,农民又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常使得农产品需求反差过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反过来又导致市场行为扭曲。 (四)农民负担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实行占有全部工农业劳动者剩余价值,投入以重工业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高积累分配政策和制度;另一方面实行过度提取农业剩余,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和对城市进行补贴的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和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弃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改革了高积累的分配政策和制度,使国民收入分配不断向城乡居民倾斜。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已经占国民总收入的60%以上。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五)体制因素 1、财政体制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和核心问题。我镇农业人口众多,农民增收问题已经成为龙市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两大战略任务。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是关系到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也是农民发展经济的首要目标。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能量释放的减弱及结构性矛盾的突出,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呈现4个特征。? 1、从绝对量看,绝对额增加较多,幅度较大。? 2、从相对量上看,农民收入增长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3、从结构上看,存在两个下降。一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农业纯收入所占比重下降。农民收入的多元化,非农业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对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二是农民实物性纯收入所占比重有所下降。随着农业生产及农村多种经营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商品率不断

提高,农民实物性收入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货币收入比重上升。? 4、价格政策的作用,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从1979年起,国家大幅度提高了18种主要农副产品的收构价格,我国粮价呈现出一种全面上涨的趋势。1978年1995年,5 种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指数都上升了5倍以上,并且在后10 年里呈加速度上升。1978年1984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年均增长%,其中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年均提高了%。同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年均递增%。据测算,六年间农副产品提价直接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占年纯收入增长额的%。1985年1989年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年均提高了12%。同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涨了%。据测算,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额中,有80%来自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1992年1996年国家连续三次提高粮食收构价格,这是农民收入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总之,1978年至今,在政府提价政策的指导下,一方面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 二、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 众所周知,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已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以注重效益为内涵的调整,再提高阶段,继之而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10级02班姓名:蒙清新指导老师:邓李林学号:20100342048 摘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如今改革开放的航船已驶过三十几个春秋,中国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本文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内江市的农民收入现状及增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内江市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制约内江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成因,充分说明农民工收入状况造成的严重影响及需要迫切解决的紧迫感。我们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收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农民工收入情况增长问题影响改变 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地改变着郯城人民的命运。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有时墙壁也会掉土。还不时听见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书,都没有上过学校。即便上了学校,一两年也就辍学了。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小时候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割机,播种机,全部是人工,每当农忙时节,你便会看到地里忙忙碌碌的,大人小孩,手操镰刀,弯着腰一把一把的收割,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冒着炎炎烈日,时间就是生命啊,若遇上大雨那一年的功夫就化为泡影了,那时完全是靠天吃饭。现如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也不断优化。经过了三十年的努力拼搏,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今天,在衣、食、住、行、用等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直接反映了我国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以来,我国提出的农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跨入小康社会,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中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一、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课题 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国内总产值、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和化肥施用量、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性研究。 二、郑重申明 用于此项研究的相关数据是从国研网、国家统计局网站等可靠网站获得,数据具有权威信。 三、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步骤) 1、引言 2、理论假说 3、样本数据 4、建立模型 5、图形展示 6、模型分析 7、检验假设 8、结论及政策建议 四、引言 农民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它事关国家粮食的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下,农民增收将从本质上减小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理论假说 1、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增加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将下降,这是由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引起的。 2、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2000 年之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2000 年以后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此解释变量的数据是以1978 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是反映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一般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 3、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等。从理论上讲,农业属于弱势部门,国家财政的支持有利于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当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越多,即在化肥的边际效益还大于其边际成本时,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则农业收入越多。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民收入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六、样本数据

最新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张颖经济学基地班 40501105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收入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近年来农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不断下滑;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极低;农民收入的来源由以农业收入为主转向来源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的严重失衡,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扩大,使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也制约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严重阻碍了我国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研究现状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探讨,学术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农业、农村本身入手,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村经济来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托达罗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应改变“重工业、轻农业”的现状,要重视对农业的投资,大力开发、挖掘农村本身的就业潜力。叶祥松、罗海平(2006)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宁(2006)认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应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方面加大力度。陈颂

东(2006)提出,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应该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取向。二是认为农业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歧视,是因为城市阶层在政治上具有过大的影响力。农民虽然人数众多,但对于政策的影响力却很小,缺乏政治力量,由此便形成农民人数众多而政治影响力微弱这种所谓“数量悖论”(M·Olson,1985)。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应从政策和制度因素入手,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创新,给予农民国民待遇来促进农民增收。实际上,这两类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理论基础 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如国家财政的投入,国家税收的减免,农村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等等。另外还有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解决农民收入的办法在农村之外。现有的研究大都从理论上进行说明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关于农民收入主要决定于农村之外的说法,大多都是从中国的二元结构出发,说明农村劳动生产率不高,需要依靠城市化和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来解决,而且也是根本的解决农村居民收入的办法。但很少做有关实证的分析,特别是把转移劳动力与农村自身的发展联合在一起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本因素。由于数据难于统计,在此将农民的农业外收入不加入模型,可能会造成模型的不准确。 四、模型设定 通过参考诸多相关文献,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状况,选取农业税收,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农副产品收购价指数,作为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考虑建立如下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 X4+u 其中:Y代表农民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摘要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在于增强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348-01 Limit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ics and Increasing of Farmers′Income LI Hai-xia (The Quality and Safety Test Center of Agriculture-Food in Zhoukou City of Henan Province,Zhoukou Henan 466099)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comparatively well-off society,emphases lay in country and farmers. To enhance rural economics 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was crux for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in country. The main factors of limited rural economics and incomes of farmers were researched,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农民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07信息刘建梅0135 农民人均收入和消费的分析 一、研究目的 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困扰国家政府的一大难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由1994年的1340.28元上升到2008年的4761元。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也由1994年的1150.42上升到2008年的3560.27元。但是在我国GDP快速增长、工业产品物价不断提高,农产品物价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居民在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日用品、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消费支出方面不断增大。满足农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低要求。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提高的幅度有多大?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民消费水平的上升的相关程度有多大?这是我分析的目的。 二、模型设定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应该被考虑进去,再考虑到各个地区人均收入以及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不同,选用了全国各地区平均人均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作为计量数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比如利率和汇率的变化、CPI的变化,都会影响农民的消费水平。因此农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以及生产价格指数也应该加以考虑。因此,准备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消费模型可设定为 式中,Y t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2 t为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X3t 为每年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X4 t 为每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u t为随机误差项。表1是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的中国农村居民1994——2008年的收入、消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数据。 表1 1994——2008年年度数据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与对策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2-11-28T11:22:34.450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2年11期供稿作者:张晔[导读]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采取十大举措,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张晔/山东省郓城县农业局【摘要】认真贯彻中央的会议精神,把“三农”工作落到实处,分析了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农民的收入,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农民;收入;措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采取十大举措,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十六界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把“三农”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继而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三农”的重中之重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本文将试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并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做出思考。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传统农产品太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现有果业和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不能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农产品的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较弱,加工增值少,大量农产品作为初级产品低价出售,有部分甚至由于滞销而报废。由于农业龙头企业少、种植大户不多、农产品市场较窄,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未能真正形成农业生产的有效产业链。 二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地理、气候、种养传统等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竞争力,通过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落实对“龙头”的扶持政策,引导他们做大做强做优。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领更多的群众创业致富。二是要完善“龙头”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密切的经济协作关系,带动本地农产品基地建设。三是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着力探索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组建农产品专业协会,发展农产品中介组织,在农户、企业与市场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 比如:我们郓城县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能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群,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木材加工、棉纺织、畜产品加工、搪瓷、钢球制造和酒类包装这六大产业在一定地域集聚,并把木材加工、棉纺织、畜产品加工确定为发展民营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并努力做大做强。目前,全县木材加工业户已发展到6100余家,板材生产线620条,科技木材生产线50余条,木材加工从业人员7.2万人,并在黄安镇、唐庙乡形成一个总面积11平方公里、200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聚集的块状产业;全县畜产品加工企业达178家,畜产品加工从业人员达1.7万人,形成了以潘渡镇、郓城镇等乡镇为主的畜牧产品加工业板块。位于黄河岸边的李集、黄集和侯咽集等三个乡镇就拥有钢球生产企业120家,年产钢球15万吨,年实现营业额12亿元,成为闻名全国的钢球生产基地。所以,各级政府要最大限度地放宽政策,放开领域,为全民创业提供宽松优质的创业环境。举办创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增强群众创业技能、致富本领。通过发放贷款扶持企业,发放小额贷款扶持群众,满足全民创业的资金需求。 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规模发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条件,不可能走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小城镇地处农村,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使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三)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县、乡政府要积极的把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依托县域资源、市场需求、社会关系等,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开办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为他们提供足额贷款满足群众的资金需求,最大限度的放宽政策、放开领域,为群众提供宽松优质的创业环境。我们郓城县31个执法部门全部进入中心集中办理审批事项,实行承诺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重拳纠风治乱,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132起违法行为进行了公开曝光,142名干部职工受到严肃处理,20名违纪人员被清理出执法队伍。切实为群众解决养老、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问题,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为增加农民的收入尽职尽责。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几点思考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几点思考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有从实际出发查找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安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下面我就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 1、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在中央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支农力度,农村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明显增加,但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进步等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投资增幅很小,推动生产发展的资本要素动力不足。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加快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解决农业投资主体缺位,农民自身发展缺钱的问题,既是有效发挥政府主导新农村建设作用的关键,也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 2、农户生产经营粗放 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户种植结构单一,基本处于传统农业经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生产规模过于狭小,规模经营还只是极少数;二是生产手段落后,

由于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原因,仍然是以人畜力为主,机械化水平不高;三是科技含量低,农户缺少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防治等技术;四是管理粗放,尤其是缺少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以及经济核算,在很多地方仍旧是“种地在人,收成在天”。 3、农民组织程度低 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障碍。近一两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目前已接近30个,会员总数约5000多人,带动农户10000多户。但普遍存在规模不大、管理制度不健全、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在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资金、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如何鼓励、引导和支持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既需要国家从法律上保障,更需要我们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从制度上解决根本问题。 4、农民的隐性负担过重 据分析,农民的收入主要支付于农业生产资料、婚丧喜庆费用、医疗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居高不下,远远超过了“三减免、三补贴”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农业生产费用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部分。民间婚丧喜庆费用增长,修祠堂盖宫庙,搞迷信活动等费用支出让农民日渐感到吃力。再次就是医疗费用的支出,虽然农村都实行的医保,但是农民一旦生大病,大头的医疗费用还是要自己支付,尤其是主要劳动力生病

(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2016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 分析情况汇报 一、上半年农民收入情况及分析 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元,较去年同期的2790元增加265元,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198.5元,较去年同期的187.16元增加11.34元,增长6%;经营性收入658.3元,较去年同期的632.5元增加25.8元,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农业经营性收入65.8元,较去年同期59.1元增加6.7元,增长11.3%,林业经营性收入31.9元,较去年同期28.3元增加3.6元,增长12.7%,牧业经营性收入165.6,较去年同期156元增加9.6元,增长6.2%,第三产业经营性净收入395元,较去年同期389.1元增5.7元,增长1.5%;转移净收入1637.6元,增加219.46元,增长15.5%;财产性收入560.6元,较去年同期552.2元增长8.4元,增长1.5%。从结构上分析,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速放缓;转移净收入增速加快;财产净收入增幅较小。 1、农业生产总体向好,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落,经营性收入增速放缓 受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放缓的影响,我县当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偏低,红芸豆市场价3.0元,

同比下降1.0元,下降25%;谷子市场价1.6元,同比下降1.03元,下降39.3%;12种主要农产品价格较2015年同期全部下跌,跌幅最高的为黄瓜、张杂谷3号、黍子,跌幅分别为-53.3%、-44%、-43.5%。跌幅最低的为豌豆、大豆、绿豆,跌幅分别为-10%、-9.7%、-1.7%。全县种植面积最大、占农民收入份额最多的玉米跌幅也达到26%。由于龙头企业,小杂粮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加工率低,种植业收入无法提高,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增长。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据上半年对六种主要农资价格的监测,呈现“两升四降”:碳铵、棚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7%和2.5%;尿素、复合肥、地膜、农用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4%、2.6%、0.1%、16.3%。 玉米价格下跌,羊产业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受到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下跌以及国内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和国家下调临储玉米收购价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从去年9月份开始快速下跌,我县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当前玉米平均市场价0.85元/斤,同比下降0.3元,下降26%,羊产业持续低迷,养殖户因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罗广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12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切实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存在的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武乡县农民收入也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增长速度缓慢,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所以,针对武乡县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武乡县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增收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8;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2-0024-04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就等于抓住了农村工作的关键,就会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武乡县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对武乡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武乡县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1.农民的纯收入增长不稳定。据对武乡县农民收支情况调查得到的有关数据,武乡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846元,到了2017年为5 586元,2014—2017年武乡县农民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1 852元。但是在2016—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从变化情况看,2016—2017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年减少84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对生活消费的支出增多。近年来,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种植业抗御大灾大害的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台风侵袭、农产品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fd75253.html,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作者:陈博王彦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31期 摘要:农民的收入是推动我国各项全面发展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宝鸡市全面落实党对乡村的发展制定的各项政策,使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依然迟缓,农民收入相比较于其他地区仍偏低,农民各自内部的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依然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建议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影响宝鸡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宝鸡市部分地区农作物收成不理想,农业方面的收益无法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部分家庭的经营性生产总体水平不高,以至于农民的收入增长有所缓慢。 (二)市场因素 1.销售市场制度不完善,安排不合理。 2.品牌多,产品少,宝鸡市近几年围绕粮食,家畜,水果和蔬菜这几个主要的产业,创建了大概50多个品牌。这些品牌的创建虽然提高了宝鸡市地区的知名度,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品牌在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品牌的市场机制不完善,不仅出现了品牌多,产品少的局面,同时也产生了有牌无品,品牌不名,产品的结构单一,国外市场的知名度不高和所形成规模的不多的情况。 (三)经营因素 1.土地规模不合理。宝鸡市目前土地的流转具有的特点分别是:一是流转方式的灵活多样。二是流转主体的多元化。三是自发流转是主流。 2.龙头企业的数量多。近期,宝鸡市公布了第七批重点龙头企业的名单,被认定为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有大概31家,其中有3户国家级的,7户省的,21户市级的。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宝鸡市的知名度比以前有了一定的提升,龙头企业的数量在陕西省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 (四)科技因素

2019年整理--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世人所瞩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随经济的发展亦有很大提高。但居民收入在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且变得越来越突出,开始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解决这一问题,逐步形成一个随经济发展使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机制。 一、近一时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农

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主要由这两部分支撑,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据有关专家测算,1979—1996年农业增收中增产占其增长比重的11.9%,而涨价因素则高达88%。而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产品的价格近几年连续下降,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另外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影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二、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 指导教师: 2011年 6 月

(空2行) 目录(4号黑体,居中) 1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1章,小4号宋体,行距1.25—1.5倍)……… 1 2 ××××××(正文第2章)…………………………………………………Y 2.1 ××××××(正文第2章第1条)………………………………………Y 2.2 ××××××(正文第2章第2条)………………………………………Y 2.X ××××××(正文第2章第X条)………………………………………Y 3×××××(正文第3章)……………………………………………Y ………………………………………(略) X ×××××(正文第X章)………………………………………………………Y 结论…………………………………………………………………………………Y 参考文献………………………………………………………………………………Y 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条”二级标题即可; 2.X表示具体的阿拉伯数字。

第三步:进行模型的结果分析,对模型进行经济解释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的年份的收入进行预测。 第二章建立回归模型并估计回归系数 1.设定模型 农村居民纯收入以及其主要收入构成数据表2.1 建立模型最小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1/13 Time: 18:38 Sample: 1997 2011 Included observations: 15 X1 0.900367 0.184675 4.875406 0.0009 X2 1.369304 0.165974 8.250109 0.0000 X3 0.010014 0.003231 3.099489 0.0127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和核心问题。我镇农业人口众多,农民增收问题已经成为龙市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两大战略任务。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是关系到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也是农民发展经济的首要目标。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能量释放的减弱及结构性矛盾的突出,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变化呈现4个特征。? 1、从绝对量看,绝对额增加较多,幅度较大。? 2、从相对量上看,农民收入增长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3、从结构上看,存在两个下降。一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农业纯收入所占比重下降。农民收入的多元化,非农业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对促进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二是农民实物性纯收入所占比重有所

下降。随着农业生产及农村多种经营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农民实物性收入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货币收入比重上升。? 4、价格政策的作用,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从1979年起,国家大幅度提高了18种主要农副产品的收构价格,我国粮价呈现出一种全面上涨的趋势。1978年1995年,5种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指数都上升了5倍以上,并且在后10年里呈加速度上升。1978年1984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年均增长%,其中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年均提高了%。同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年均递增%。据测算,六年间农副产品提价直接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占年纯收入增长额的%。1985年1989年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年均提高了12%。同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涨了%。据测算,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额中,有80%来自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1992年1996年国家连续三次提高粮食收构价格,这是农民收入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总之,1978年至今,在政府提价政策的指导下,一方面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 二、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 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03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03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03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02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城乡收入比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2.56:1,1983年缩小到最低,为1.82:1;然后不断扩大,到19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