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PL1167中文资料-2.4GHz无线射频收发芯片

PL1167中文资料-2.4GHz无线射频收发芯片

PL1167中文资料-2.4GHz无线射频收发芯片
PL1167中文资料-2.4GHz无线射频收发芯片

PL1167

单片低功耗高性能 2.4GHz

无线射频收发芯片

芯片概述:

主要特点:

PL1167是一款工作在 2.4~2.5GHz 世界通用 ISM频

段的单片低功耗高性能 2.4GHz无线射频收发芯片。

ψ 低功耗高性能2.4GHz无线射频收

发芯片

ψ 无线速率:1Mbps 该单芯片无线收发器集成包括:频率综合器、功率放

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解调器等模块。ψ 内置硬件链路层

ψ 内置接收强度检测电路输出功率、信道选择与协议等可以通过 SPI或 I2C接

ψ 支持自动应答及自动重发功能

ψ 内置地址及FEC、CRC校验功能

ψ 极短的信道切换时间,可用于跳频

ψ 使用微带线电感和双层PCB板

ψ 低工作电压:1.9~3.6V

口进行灵活配置。

支持跳频以及接收强度检测等功能,抗干扰性能强,

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并达到优异的性能。

内置地址及 FEC、CRC校验功能。

ψ 封装形式:QFN16/TSSOP16 内置自动应答及自动重发功能。

ψ

ψ

QFN16仅支持SPI接口芯片发射功率最大可以达到 5.5dBm,接收灵敏度可

以达到-88dBm。TSSOP16可支持SPI与I2C接口内置电源管理功能,掉电模式和待机模式下待机电流

可以减小到接近 1uA。

应用:

ψ 无线鼠标,键盘,游戏机操纵杆

ψ 无线数据通讯

ψ 无线门禁

管脚分布图:

ψ 无线组网

ψ 安防系统

ψ 遥控装置

ψ 遥感勘测

ψ 智能运动设备

ψ 智能家居

ψ 工业传感器

ψ 工业和商用近距离通信

ψ IP电话,无绳电话

ψ 玩具

1概要

性能强,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并达到优异的 性能。

PL1167 是一款工作在 2.4~2.5GHz 世界通 用 ISM 频段的单片低功耗高性能 2.4GHz 无线射 频收发芯片。

内置地址及 FEC 、CRC 校验功能。 该单芯片无线收发器集成包括:频率综合器、 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解调器等模块。 内置自动应答及自动重发功能。

芯片发射功率最大可以达到 5.5dBm ,接收 灵敏度可以达到-88dBm 。

输出功率、信道选择与协议等可以通过 SPI 或 I2C 接口进行灵活配置。

内置电源管理功能,掉电模式和待机模式下 待机电流可以减小到接近 1uA 。

支持跳频以及接收强度检测等功能,抗干扰

2特性

ζ 低功耗高性能2.4GHz 无线射频收发芯片 ζ 无线速率:1Mbps ζ 极短的信道切换时间,可用于跳频 ζ 使用微带线电感和双层PCB 板 ζ 低工作电压:1.9~3.6V ζ 内置硬件链路层 ζ 内置接收强度检测电路

ζ 封装形式:QFN16/TSSOP16 ζ 支持自动应答及自动重发功能 ζ 内置地址及FEC 、CRC 校验功能

ζ ζ

QFN16仅支持SPI 接口 TSSOP16可支持SPI 与I2C 接口

3快速参考数据

参数

数值

单位

最低工作电压 最大发射功率 数据传输速率 发射模式功耗@0dBm 接收模式功耗 工作温度范围 接收灵敏度 1.9 V dBm Mbps mA 5.5 1 16 17 -40 to +85

-88 mA ℃ dBm uA

掉电模式功耗

1

4管脚分布图

QFN16 管脚分布图如下:

说明:MODE管脚在芯片内连接到VSS,因此QFN16仅支持SPI接口。

TSSOP16 管脚分布图如下:

5管脚描述

Pin(QFN16) 管脚名类型描述

1 ANTB

ANT 天线天线接口

2 天线天线接口3,8,17 VSS 电源接地(0V)

4,5 6 N/C 悬空悬空不接

PKT 数字输出

数字输入

数字输入

发射/接收包状态指示位

复位脚,低电平有效

7 RSTB

SCSB

9 SPI接口从模式使能信号,低电平有效

从SLEEP模式唤醒芯片

10

11

12

13

14

15

16 SCK

SDI

数字输入

数字输入

数字输出

电源

SPI接口时钟输入

SPI接口数据输入

SPI接口数据输出(无效时为三态)

电源(3.3V)

SDO

VCC

VDDO

XOUT

XIN

电源 1.8V内部LDO输出,外接电容

晶振输出

模拟输出

模拟输入晶振输入

Pin(TSSOP16) 管脚名类型描述

1 2 3 4 5 6 AVSS

N/C

电源接地(0V)

悬空悬空不接

PKT 数字输出

数字输入

发射/接收包状态指示位

复位脚,低电平有效

接地(0V)

RSTB

DVSS

SCSB

电源

数字输入SPI:SPI接口从模式使能信号,低电平有效

从SLEEP模式唤醒芯片

I2C:从SLEEP模式唤醒芯片

SCK:SPI接口时钟输入

7 8 9 SCK/SCL 数字输入

SCL:I2C接口时钟输入

SDI/A4 数字输入SDI:SPI接口数据输入

A4:I2C接口地址位4

SDO/SDA 数字输出

数字I/O

SDO:SPI接口数据输出(无效时为三态)

SDA:I2C接口数据输入输出I/O

接口模式选择:

10 MODE 数字输入

Pin(TSSOP16) 管脚名

类型

描述

VSS :选择SPI 接口 VCC :选择I2C 接口

11 12 13 14 15 16

VCC 电源 电源(3.3V)

VDDO XOUT XIN 电源 1.8V 内部LDO 输出,外接电容 晶振输出 模拟输出 模拟输入 天线 晶振输入 ANTB ANT

天线接口 天线

天线接口

6结构框图

7最大额定值

参数

符号

范围

单位

VCC 供电电压

VCC

-0.3 to +3.6

V

参数

符号

VDDO V IN 范围

单位

V VDDO 供电电压 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 工作温度 仓储温度

-0.3 to +2.5 -0.3 to (VCC+0.3) -0.3 to (VCC+0.3)

-40 to +85 V V OUT T OP ℃ ℃

T ST

-40 to +125

注释:超过最大额定值可能损毁器件;超过推荐工作范围的芯片功能特性不能保证;长时间工作于 最大额定条件下可能会影响器件的稳定性。

8电气特性

(VCC=+3V ,VSS=0V ,TA=-40℃ to +85℃)

符号

参数(条件)

说明 最小值 典型 最大值 单位

工作条件 VCC T OP

VCC 供电电压 1.9 -40

3.3

3.6 85

V 工作温度 ℃

数字输入管脚

V IH V IL

高电平输入电压 低电平输入电压 0.8VCC 0 1.2VCC 0.2VCC V V

数字输出管脚

V OH V OL

高电平输出电压 低电平输出电压 0.8VCC 0

VCC V V

0.2VCC 常规射频条件

f OP 工作频段 2400

2482

MHz MHz KHz f XTAL 晶振频率

12 △f 1M R GFSK F CHANNEL

频率偏移@1Mbps 数据传输速率 信道间隔 280 1 Mbps MHz

1 发射操作

P RF 最大输出功率 0

5.5 22 dBm dB P RFC P RF1 P RF2 I VCC_H I VCC_L

射频功率控制范围 第一临近信道发射功率 第二临近信道发射功率 高增益时功耗 18

20

-20 -50

dBm dBm mA 16 12

低增益时功耗 mA 接收操作 I VCC 接收功耗

17 mA RX SENS

0.1% BER 时接收灵敏度

-88

dBm

9 SPI 接口

9.1 SPI 接口说明

PL1167收发芯片提供简单的 MCU 接口 SPI 模式,芯片的 SPI 接口只支持从模式。

SPI 接口包含 7个相关信号,如下表:

管脚

描述

RSTB MODE SCSB 复位脚,低电平有效

模式选择,为 0时选择 SPI 模式 SPI 接口从模式使能信号,低电平有效 从SLEEP 模式唤醒芯片 SPI 接口时钟输入 SCK SDI SPI 接口数据输入 SDO PKT

SPI 接口数据输出 发射/接收包状态指示位

9.2 SPI 命令格式

符号

最小 典型 最大 描述

T SSH

250ns

两次 SPI 命令时间间隔

符号最小典型最大描述

T ,T SSR 41.5ns

*1 SCSB与 SCK时间间隔

SSF

T A2D T H2L T R2R T SCK

地址与数据时间间隔

高低字节数据时间间隔

两个寄存器数据时间间隔

SCK时钟周期

*1

*1

83ns

注:*1—在读 FIFO数据时,至少需要 450ns等待时间;其它寄存器时 T3min = 41.5ns。

10 I2C接口

10.1 I2C接口说明

管脚RSTB MODE SCSB SCL 描述

复位脚,低电平有效

模式选择,为 1时选择 I2C模式从 SLEEP模式唤醒芯片

I2C接口时钟输入

I2C数据输入输出 I/O

I2C接口地址位 4

SDA

A4

10.2 I2C支持特性

I2C从模式选择支持与否

标准模式– 100 kbps

快速模式– 400 kbps

增强型快速模式– 1000 kbps 高速模式– 3200 kbps

时钟展宽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

10位从地址广呼方式地址软件复位

器件 ID

10.3 I2C命令格式

10.4 I2C器件地址

A6 A5 A4 A3 A2 A1 A0 R/W

0 1 A4 Pin 1 0 0 0 Read=1

Write=0

11控制寄存器

最新的推荐控制寄存器值参考《用户手册》,请联系供应商索取。

12典型应用

13封装

QFN16 封装

QFN16(4x4mm, 0.65mm pitch, Thinner) 封装尺寸

TSSOP16 封装

TSSOP16封装尺寸

14注意事项

为了持续改进产品的可靠性、功能或设计,保留随时更新修改的权利,并不另行通知客户。客户在下单前请确认所使用的是最新的完整版说明书。

最详细解读射频芯片

最详细解读射频芯片 传统来说,一部可支持打电话、发短信、网络服务、APP应用的手机,一般包含五个部分部分:射频部分、基带部分、电源管理、外设、软件。 射频部分:一般是信息发送和接收的部分; 基带部分:一般是信息处理的部分; 电源管理:一般是节电的部分,由于手机是能源有限的设备,所以电源管理十分重要; 外设:一般包括LCD,键盘,机壳等; 软件:一般包括系统、驱动、中间件、应用。 在手机终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射频芯片负责射频收发、频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带芯片负责信号处理和协议处理。那么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是什么关系? 1. 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的关系 先讲一下历史,射频(Radio Frenquency)和基带(Base Band)皆来自英文直译。其中射频最早的应用就是Radio——无线广播(FM/AM),迄今为止这仍是射频技术乃至无线电领域最经典的应用。 基带则是band中心点在0Hz的信号,所以基带就是最基础的信号。有人也把基带叫做“未调制信号”,曾经这个概念是对的,例如AM为调制信号(无需调制,接收后即可通过发声元器件读取内容)。 但对于现代通信领域而言,基带信号通常都是指经过数字调制的,频谱中心点在0Hz的信号。而且没有明确的概念表明基带必须是模拟或者数字的,这完全看具体的实现机制。 言归正传,基带芯片可以认为是包括调制解调器,但不止于调制解调器,还包括信道编解码、信源编解码,以及一些信令处理。而射频芯片,则可看做是最简单的基带调制信号的上变频和下变频。 所谓调制,就是把需要传输的信号,通过一定的规则调制到载波上面让后通过无线收发器(RF Transceiver)发送出去的工程,解调就是相反的过程。 2.工作原理与电路分析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为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在300KHz~300GHz之间。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高频(大于10K);射频(300K-300G)是高频的较高频段;微波频段(300M-300G)又是射频的较高频段。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031130217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射频的话,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 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一定义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内。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二概念 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结构 从结构上讲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目录 CC1000PWR 超低功率射频收发器 CC1010PAGR 射频收发器和微控制器 CC1020RSSR 射频收发器 CC1021RSSR 射频收发器 CC1050PWR 超低功率射频发送器 CC1070RSQR 射频发送器 CC1100RTKR 多通道射频收发器 CC1101RTKR 低于1GHz射频收发器 CC1110F16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0F32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0F8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16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32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8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50RSTR 多通道射频发送器 CC2400RSUR 多通道射频发送器 CC2420RTCR 射频收发器 CC2420ZRTCR 射频收发器 CC2430F128RTCR ZigBee?芯片 CC2430ZF128RTCR ZigBee?芯片 CC2431RTCR 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 CC2431ZRTCR 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 CC2480A1RTCR 处理器 CC2500RTKR 射频收发器 CC2510F16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0F32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0F8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16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32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8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20RHD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128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256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64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50RSTR 发送器 CC2590RGVR 射频前端芯片 CC2591RGVR 射频前端芯片 CCZACC06A1RTCR ZigBee芯片 TRF7900APWR 27MHz双路接收器 TRF6900APT 射频收发器 TRF6901PTG4 射频收发器

RFID相关射频芯片基本介绍与应用

RFID相关射频芯片基本介绍与应用 (一)RC530 概述:RC530是NXP 公司出品的应用与13.56MHz非接触式通信中高集成读卡IC系列中的一员,该芯片完全集成了在13.56MHz下所有类型的被动非接触式通信方式和协议。MFRC530支持ISO14443A所有的层。RC530的外围电路入图所示。该电路由接收电路和单片机接口电路两部分组成。由于RC530内部接收部分使用一个受益于副载波双边带的概念装入卡响应的调整。推荐使用内部产生的VMID电势作为RX脚的输入电势。为了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必须在VIMD脚接一个对地的电容C9,RX和VMID必须连接一个分压IC卡将回复自己UID,如果没有碰撞阅读器将收到完整的电路由R9,R10构成,而且天线与分压器间还需要用一个电容C10串接。由于IC卡工作在13.56Mhz下。石英晶体在产生用于驱动RC530和天线的13.56Mhz时钟时,还会产生更高频率的谐波。因此必须加上由 L1,L2,C11,C13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 (二)MF RC531 概述MF RC531 是应用于13.56MHz 非接触式通信中高集成读写卡芯片系列中的一员。该读写卡芯片系列利用了先进的调制和解调概念,完全集成了在13.56MHz 下所有类型的被动非接触式通信方式和协议。芯片管脚兼容MF RC500、MF RC530 和SL RC400。MF RC531 支持ISO/IEC14443A/B 的所有层和MIFARE? 经典协议,以及与该标准兼容的标准。支持高速MIFARE?非接触式通信波特率。内部的发送器部分不需要增加有源电路就能够直接驱动近操作距离的天线(可达100mm)。接收器部分提供一个坚固而有效的解调和解码电路,用于ISO14443A 兼容的应答器信号。数字部分处理ISO14443A 帧和错误检测(奇偶&CRC)。此外,它还支持快速CRYPTO1 加密算法,用于验证MIFARE 系列产品。与主机通信模式有8 位并行和SPI 模式,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式,这样给读卡器/终端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特性 高集成度的调制解调电路; 采用少量外部器件,即可输出驱动级接至天线; 最大工作距离100mm; 支持ISO/IEC14443 A/B 和MIFARE? 经典协议; 支持非接触式高速通信模式,波特率可达424kb/s; 采用Crypto1 加密算法并含有安全的非易失性内部密匙存储器;? 管脚兼容MF RC500、MF RC530 和SL RC400; 与主机通信的2 种接口:并行接口和SPI,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自动检测微处理器并行接口类型; 灵活的中断处理; 64 字节发送和接收FIFO 缓冲区; 带低功耗的硬件复位; 可编程定时器; 唯一的序列号; 用户可编程初始化配置; 面向位和字节的帧结构; 数字、模拟和发送器部分经独立的引脚分别供电; 内部振荡器缓存器连接13.56MHz 石英晶体;

PL1167中文资料-2.4GHz无线射频收发芯片资料

PL1167 单片低功耗高性能 2.4GHz 无线射频收发芯片 芯片概述: 主要特点: PL1167是一款工作在 2.4~2.5GHz 世界通用 ISM频 段的单片低功耗高性能 2.4GHz无线射频收发芯片。 ψ 低功耗高性能2.4GHz无线射频收 发芯片 ψ 无线速率:1Mbps 该单芯片无线收发器集成包括:频率综合器、功率放 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解调器等模块。ψ 内置硬件链路层 ψ 内置接收强度检测电路输出功率、信道选择与协议等可以通过 SPI或 I2C接 ψ 支持自动应答及自动重发功能 ψ 内置地址及FEC、CRC校验功能 ψ 极短的信道切换时间,可用于跳频 ψ 使用微带线电感和双层PCB板 ψ 低工作电压:1.9~3.6V 口进行灵活配置。 支持跳频以及接收强度检测等功能,抗干扰性能强, 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并达到优异的性能。 内置地址及 FEC、CRC校验功能。 ψ 封装形式:QFN16/TSSOP16 内置自动应答及自动重发功能。 ψ ψ QFN16仅支持SPI接口芯片发射功率最大可以达到 5.5dBm,接收灵敏度可 以达到-88dBm。TSSOP16可支持SPI与I2C接口内置电源管理功能,掉电模式和待机模式下待机电流 可以减小到接近 1uA。 应用: ψ 无线鼠标,键盘,游戏机操纵杆 ψ 无线数据通讯 ψ 无线门禁 管脚分布图: ψ 无线组网 ψ 安防系统 ψ 遥控装置 ψ 遥感勘测 ψ 智能运动设备 ψ 智能家居 ψ 工业传感器 ψ 工业和商用近距离通信 ψ IP电话,无绳电话 ψ 玩具

1概要 性能强,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并达到优异的 性能。 PL1167 是一款工作在 2.4~2.5GHz 世界通 用 ISM 频段的单片低功耗高性能 2.4GHz 无线射 频收发芯片。 内置地址及 FEC 、CRC 校验功能。 该单芯片无线收发器集成包括:频率综合器、 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解调器等模块。 内置自动应答及自动重发功能。 芯片发射功率最大可以达到 5.5dBm ,接收 灵敏度可以达到-88dBm 。 输出功率、信道选择与协议等可以通过 SPI 或 I2C 接口进行灵活配置。 内置电源管理功能,掉电模式和待机模式下 待机电流可以减小到接近 1uA 。 支持跳频以及接收强度检测等功能,抗干扰 2特性 ζ 低功耗高性能2.4GHz 无线射频收发芯片 ζ 无线速率:1Mbps ζ 极短的信道切换时间,可用于跳频 ζ 使用微带线电感和双层PCB 板 ζ 低工作电压:1.9~3.6V ζ 内置硬件链路层 ζ 内置接收强度检测电路 ζ 封装形式:QFN16/TSSOP16 ζ 支持自动应答及自动重发功能 ζ 内置地址及FEC 、CRC 校验功能 ζ ζ QFN16仅支持SPI 接口 TSSOP16可支持SPI 与I2C 接口 3快速参考数据 参数 数值 单位 最低工作电压 最大发射功率 数据传输速率 发射模式功耗@0dBm 接收模式功耗 工作温度范围 接收灵敏度 1.9 V dBm Mbps mA 5.5 1 16 17 -40 to +85 -88 mA ℃ dBm uA 掉电模式功耗 1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目录 CC1000PWR 超低功率射频收发器 CC1010PAGR 射频收发器和微控制器 CC1020RSSR 射频收发器 CC1021RSSR 射频收发器 CC1050PWR 超低功率射频发送器 CC1070RSQR 射频发送器 CC1100RTKR 多通道射频收发器 CC1101RTKR 低于1GHz射频收发器 CC1110F16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0F32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0F8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16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32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8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50RSTR 多通道射频发送器 CC2400RSUR 多通道射频发送器 CC2420RTCR 射频收发器 CC2420ZRTCR 射频收发器 CC2430F128RTCR ZigBee芯片 CC2430ZF128RTCR ZigBee芯片 CC2431RTCR 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 CC2431ZRTCR 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 CC2480A1RTCR 处理器 CC2500RTKR 射频收发器 CC2510F16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0F32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0F8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16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32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8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20RHD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128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256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64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50RSTR 发送器 CC2590RGVR 射频前端芯片 CC2591RGVR 射频前端芯片 CCZACC06A1RTCR ZigBee芯片 TRF7900APWR 27MHz双路接收器 TRF6900APT 射频收发器 TRF6901PTG4 射频收发器 TRF6901PTRG4 射频收发器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基础知识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基础知识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间电磁感应(Inductive Coupling)或者电磁传播(Propagation Coupling)来进行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被标识物体的目的。基本工作方法是将无线射频识别标签(Tags)安装在被识别物体上(粘贴、插放、挂佩、植入等),当被标识物体进入无线射频识别系统阅读器(Readers)的阅读范围时,标签和阅读器之间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通讯,标签向阅读器发送自身信息如ID号等,阅读器接收这些信息并进行解码,传输给后台处理计算机,完成整个信息处理过程。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本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综合利用的应用技术。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大致包括:芯片技术、天线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变换与编码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 一、基本概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电磁感应或者电磁传播)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图1所示为RFID系统配置示意图。 图1 RFID系统配置示意图 电磁感应,即所谓的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

磁感应定律,如图2所示。电磁感应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m。 图2 电感耦合 电磁传播或者电磁反向散射(Back Scatter)耦合,即所谓的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如图3所示。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超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915MHz、2.45GHz、5.8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3~l0m。 图3 电磁耦合 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在RFID的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被识别的物体上(表面或者内部),当带有电子标签的被识别物品通过阅读器的可识读区域时,阅读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将电子标签中的约定识别信息取出,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品或自动收集物品标识信息的功能。阅读器系统又包括阅读器和天线,有的阅读器是将天线和阅读器模块集成在一个设备单元中的,成为集成式阅读器(Integrated Reader)。 由上可见,为了完成RFID系统的主要功能,RFID系统具有两个基本的构成部

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贴 在媒体的特别关注下,已成为现今国内各业追逐的焦点。应接不暇的话题与争论。模糊了RFID的意义;但有一点能够肯定的是:RFID是全球供应链的〝润滑油″。而敏锐的商家们也纷纷表示如若愿及风险而放奔REID,后果势必是得不偿失。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系统〈AIDC或auto-ID〉, 也是条码技术的新生代产品。同时,低廉成本使得RFID标签对仓储型超市和〝智慧″标签应用系统及产品包装应用方面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 包装印刷 过去,RFID在商业,尤其是零售业中的应用一直因其高昂的成本问题 而难以普及。直到导电油墨的出现,它提供的全面成本瘦身解决方案才使这一窘境有所改善。 至此,RFID技术才开始真正启用于工业的发展。上个夏季,全球最大 的零售商,沃尔玛要求他们前100名的供货商于2005年前,实现所有供货商品的RFID标签粘贴,而其他供应商也只有多出一年的时间来达到这一要求。同年十月,美国国防部也向大约43000家供应商提出了从05年开始,供货商品包装上必须粘贴RFID标签的要求。 无疑,导电油墨的出现为柔印厂商建立起了可拓展的FRID标签市场。 导电油墨,顾名思义,有导电能力的油墨,所以它可以充当电线、电阻或天线。这种油墨中,均匀分布的某些导电粒子或是类似导电聚合物体的物质对柔性和刚性承印物均有导电作用。在RFID标签中,导电油墨充当天线的角色,接受来自RFID电脑中枢系统发出的无线电信息流。这种导电油墨更多的是用于印刷无法使用传统腐蚀方法制作的电路板。另外,使用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优质文档]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目录 CC1000PWR 超低功率射频收发器 CC1010PAGR 射频收发器和微控制器 CC1020RSSR 射频收发器 CC1021RSSR 射频收发器 CC1050PWR 超低功率射频发送器 CC1070RSQR 射频发送器 CC1100RTKR 多通道射频收发器 CC1101RTKR 低于1GHz射频收发器 CC1110F16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0F32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0F8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16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32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8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50RSTR 多通道射频发送器 CC2400RSUR 多通道射频发送器 CC2420RTCR 2.4GHz射频收发器 CC2420ZRTCR 2.4GHz射频收发器 CC2430F128RTCR ZigBee?芯片 CC2430ZF128RTCR ZigBee?芯片 CC2431RTCR 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 CC2431ZRTCR 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 CC2480A1RTCR 2.4GHzZigBee处理器 CC2500RTKR 2.4GHz射频收发器? CC2510F16RSPR 2.4GHz无线电收发器 CC2510F32RSPR 2.4GHz无线电收发器 CC2510F8RSPR 2.4GHz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16RSPR 2.4GHz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32RSPR 2.4GHz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8RSPR 2.4GHz无线电收发器 CC2520RHD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128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256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64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50RSTR 2.4GHz发送器 CC2590RGVR 2.4GHz射频前端芯片 CC2591RGVR 2.4GHz射频前端芯片 CCZACC06A1RTCR 2.4GHZ ZigBee芯片 TRF7900APWR 27MHz双路接收器 TRF6900APT 射频收发器 TRF6901PTG4 射频收发器 TRF6901PTRG4 射频收发器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常用无线射频芯片目录CC1000PWR 超低功率射频收发器 CC1010PAGR 射频收发器和微控制器 CC1020RSSR 射频收发器 CC1021RSSR 射频收发器 CC1050PWR 超低功率射频发送器 CC1070RSQR 射频发送器 CC1100RTKR 多通道射频收发器 CC1101RTKR 低于1GHz射频收发器 CC1110F16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0F32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0F8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16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32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11F8RSPR 射频收发片上系统 CC1150RSTR 多通道射频发送器 CC2400RSUR 多通道射频发送器 CC2420RTCR 射频收发器 CC2420ZRTCR 射频收发器 CC2430F128RTCR ZigBee芯片 CC2430ZF128RTCR ZigBee芯片 CC2431RTCR 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

CC2431ZRTCR 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CC2480A1RTCR 处理器 CC2500RTKR 射频收发器 CC2510F16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0F32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0F8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16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32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11F8RSPR 无线电收发器 CC2520RHD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128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256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30F64RHAR 射频收发器 CC2550RSTR 发送器 CC2590RGVR 射频前端芯片 CC2591RGVR 射频前端芯片CCZACC06A1RTCR ZigBee芯片TRF7900APWR 27MHz双路接收器TRF6900APT 射频收发器 TRF6901PTG4 射频收发器 TRF6901PTRG4 射频收发器 TRF6903PTG4 射频收发器

无线、射频收发模块大全

无线收发模块大全 本文中着重通过几种实用的无线收发模块的剖析为你逐步揭开无线收发的原理,应用和结构,希望对你有所裨益! 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 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这是DF发射模块,体积:19x19x8毫米,右边是等效的电路原理图 主要技术指标: 1。通讯方式:调幅AM 2。工作频率:315MHZ (可以提供433MHZ,购货时请特别注明) 3。频率稳定度:±75KHZ 4。发射功率:≤500MW 5。静态电流:≤0.1UA 6。发射电流:3~50MA 7。工作电压:DC 3~12V DF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

点不会发生偏移。 DF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比如用PT2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DF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DF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当发射电压为3V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当电压大于l2V时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这套模块的特点是发射功率比较大,传输距离比较远,比较适合恶劣条件下进行通讯。天线最好选用25厘米长的导线,远距离传输时最好能够竖立起来,因为无线电信号传输时收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一般实用距离只有标称距离的20%甚至更少,这点需要在开发时注意考虑。 DF数据模块采用ASK方式调制,以降低功耗,当数据信号停止时发射电流降为零,数据信号与DF发射模块输入端可以用电阻或者直接连接而不能用电容耦合,否则DF发射模块将不能正常工作。数据电平

你是否真的了解射频芯片

你是否真的了解射频芯片 一部可支持打电话、发短信、网络服务、APP应用的手机,通常包含五个部分:射频、基带、电源管理、外设、软件。 射频:一般是信息发送和接收的部分; 基带:一般是信息处理的部分; 电源管理:一般是节电的部分,由于手机是能源有限的设备,所以电源管理十分重要;外设:一般包括LCD,键盘,机壳等; 软件:一般包括系统、驱动、中间件、应用。 在手机终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射频芯片负责射频收发、频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带芯片负责信号处理和协议处理。那么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是什么关系?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的关系 射频(Radio Frenquency)和基带(Base Band)皆来自英文直译。其中射频最早的应用就是Radio——无线广播(FM/AM),迄今为止这仍是射频技术乃至无线电领域最经典的应用。 基带则是band中心点在0Hz的信号,所以基带就是最基础的信号。有人也把基带叫做“未调制信号”,曾经这个概念是对的,例如AM为调制信号(无需调制,接收后即可通过发声元器件读取内容)。 但对于现代通信领域而言,基带信号通常都是指经过数字调制的,频谱中心点在0Hz的信号。而且没有明确的概念表明基带必须是模拟或者数字的,这完全看具体的实现机制。言归正传,基带芯片可以认为是包括调制解调器,但不止于调制解调器,还包括信道编解码、信源编解码,以及一些信令处理。而射频芯片,则可看做是最简单的基带调制信号的上变频和下变频。 所谓调制,就是把需要传输的信号,通过一定的规则调制到载波上面让后通过无线收发器(RF Transceiver)发送出去的工程,解调就是相反的过程。 工作原理与电路分析

车联网 RFID射频识别

车联网 一、概述 “绿色汽车”、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旋律,然而,面对因汽车增多而日益突出的交通拥堵问题、安全问题,因此,汽车仅有“绿色”是不够的,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必须与车辆智能化相结合,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 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在人车路三者当中建立相互间的信息依存和共享的关系,从而对交通状态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与管理。所以,建立稳定的“路-车-人”关系网络,提供三者之间信息的高效交互功能,是实现智能交通的关键问题。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利用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通过在车辆和道路之间高效的信息通信,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实现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进而可以达到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目标。 二、关键技术 1.RFID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组成部分 RFID标签俗称电子标签,也称应答器(tag, transponder, responder),根据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式(有源)和被动式(无源)两大类。 被动式RFID标签由标签芯片和标签天线或线圈组成,利用电感耦合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原理实现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RFID标签中存储一个唯一编码,通常为64bits、96bits 甚至更高,其地址空间大大高于条码所能提供的空间,因此可以实现单品级的物品编码。当RFID标签进入读写器的作用区域,就可以根据电感耦合原理(近场作用范围内)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原理(远场作用范围内)在标签天线两端产生感应电势差,并在标签芯片通路中形成微弱电流,如果这个电流强度超过一个阈值,就将激活RFID标签芯片电路工作,从而对标签芯片中的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微控制器还可以进一步加入诸如密码或防碰撞算法等复杂功能。RFID标签芯片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射频前端、模拟前端、数字基带处理单元和EEPROM存储单元四部分。 读写器: 读写器也称阅读器、询问器(reader, interrogator),是对RFID标签进行读/写操作的设备,主要包括射频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两部分。读写器是RFID系统中最重要的基

各种无线芯片对比

TI各种无线芯片介绍与对比 TI低功耗射频产品 TI 可为低于1GHz 和2.4GHz ISM 波段频带的各种无线应用提供符合经济效益、低功耗且与ZigBee? 兼容的解决方案, 以及一系列基于标准高性能专利的射频集成电路。设计资源(如低功耗射频选择指南)将提供有关低功耗射频产品的技术信息,包括特性和优势、应用领域、常规特征和图表,以及TI 的超低功耗MCU 和辅助高性能模拟产品的选择表。 完整的在线资源(如低功耗射频开发者网络、电子新闻简报、培训研讨会、软件、开发套件和参考设计,以及产品样片和评估模块)可以帮助您鉴别最佳设计解决方案并加快您的产品上市时间。借助TI 的产品和设计工具,将新的低功耗射频创新更快地推向世界。 针对消费类电子中键盘/鼠标, VoIP 方案, 遥控和游戏配件及其工业应用中警报和安全, AMR 系统, 监控和控制, 家庭和楼宇自动化和医疗电子的产品: 2.4GHz 频段芯片: CC2500 ——针对2.4GHz ISM 频带低功率无线应用设计的低成本、低功耗2.4GHz 射频收发器。 CC2500 是真正的高集成度、多通道2.4 GHz 收发器,其设计适用于极低功耗的无线应用。该电路专用于频带为2400-2483.5 MHz 的ISM(工业、科学及医药设备)与SR D(短程设备)。 市面最低的系统成本:极少的外置元件需求,所需元件均为低成本类型;参考设计采用两层PCB布板,所有元件置于同一板侧;极少的占位面积(4*4mm),CC2500采用20引脚QFP封装。 超低功耗:接收模式:13.3mA,发送模式:21.2m A (0dBm输出功率);快速启动时间(0.5us)降低平均电流损耗;无线电唤醒功能实现超低功耗的自动RX检测。

采用SI4463射频芯片的无线数传解决方案

深圳市安美通科技有限公司 DVER 1.40 APC320低功耗小功率无线数传模块 APC320模块是高度集成低功耗半 双工小功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其嵌入 高速低功耗单片机和高性能射频芯片 SI4463,创新的采用高效的循环交织纠 检错编码,抗干扰和灵敏度都大大提高, APC320模块提供了多个频道的选择,可 在线修改串口速率,收发频率,发射功 率,射频速率等各种参数。 APC320模块工作电压为2.1-3.6V,可定制3.5-5.5V工作电压,在接收状态下仅消耗15mA。APC320模块四种工作模式,各模式之间可任意切换,在1SEC周 应用: z无线水气热表 z无线传感器 z集装箱信息管理 z自动化数据采集 z工业遥控、遥测 z POS系统,资产管理 z楼宇小区自动化与安防 z机器人控制 z电力高压高温监测 z气象,遥感期轮询唤醒省电模式(Polling mode)下,接收仅仅消耗几十uA,一节3.6V/3.6AH 时的锂亚电池可工作数年,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系统。 特点: z2000米传输距离(1Kbps) z频率410-440MHz,或868MHz,915MHz z-121dBm@1Kbps 高灵敏度 z100mW发射功率(可设置) z多频道可设,双256Bytes数据缓冲区 z零等待唤醒,具有空中唤醒功能 z高效的循环交织纠错编码 z四种工作模式,待机电流2.5uA z内置watchdog

APC320模块是新一代的多通道嵌入式无线数传模块,可设置多个频道,步进为1KHz,发射功率最大100mW,体积32.1mm x 18.3mm x 7.0mm,很方便客户嵌入系统之内,APC320模块具有较低的功耗,非常适合于电池供电系统。 APC320模块创新的采用了高效的循环交织纠检错编码,其编码增益高达近3dBm,纠错能力和编码效率均达到业内的领先水平,远远高与一般的前向纠错编码,抗突发干扰和灵敏度都较大的改善。同时编码也包含可靠检错能力,能够自动滤除错误及虚假信息,真正实现了透明的连接。所以APC320 模块特别适合与在工业领域等强干扰的恶劣环境中使用。 APC320模块内设双256Bytes大容量缓冲区,在缓冲区为空的状态下,用户可以1 次传输256Bytes 的数据,当设置空中波特率大于串口波特率时,可1次传输无限长度的数据,同时APC320 模块提供标准的UART/TTL 接口, 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bps 七种速率,和三种接口校验方式。APC320模块外部接口采用透明数据传输传输方式,能适应标准或非标准的用户协议,所收的数据就是所发的数据。 设置模块采用串口设置模块参数,具有丰富便捷的软件编程设置选项,包括频点,空中速率,以及串口速率,校验方式,等都可设置,设置方式有二种方式,一是通过本公司提供的设置软件RF-Magic 利用PC 串口即可,二是动态在线设置,用串口发命令动态修改,具体方法参见APC320 模块的参数设置章节。 引脚定义 APC320模块共有9个接脚,具体定义如下表: APC320 引脚定义 引脚定义方向说明 1 GND - 地 0V 2 VCC - 2.1V-3.6V,可定制3.5-5.5V 3 SET_A 输入(有弱上拉)参数设置A,上拉电阻约47K 4 RXD 输入(有弱上拉)URAT输入口,TTL电平, 上拉电阻约47K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简介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简介 本文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发展史,给出了RFID自动识别术语解释以及RFID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所对应的频段及产品特点。 一、概述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据业内人士预测,RFID技术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在新的产品与服务上带来30至100亿美金的商机,随之而来的还有服务器、资料储存系统、资料库程序、商业管理软件、顾问服务,以及其他电脑基础建设的庞大需求。或许这些预测过于乐观,但RFID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巨大市场是毫无疑问的。许多高科技公司正在加紧开发RFID专用的软件和硬件,这些公司包括英特尔、微软、甲骨文、SAP和SUN,而最近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一项"要求其前100家供应商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心发送货盘和包装箱时使用RFID技术,2006年1月前在单件商品中使用这项技术"的决议,把RFID再次推到了聚光灯下。因此可以说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正在成为全球热门新科技。 二、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历史 从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来说,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及信号传递),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雷达发射电磁波信号碰到目标后携带目标信息返回雷达接收机)。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可按十年期划分如下: 1940-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0-1960年: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0-1970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0-1980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 1980-1990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0-2000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射频芯片测试简介

射频芯片测试简介 射频/无线芯片相信各位射频工程师们都用的挺多的了,本文会介绍几种基本测试供大家参考,如果有写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射频/无线系统会同时包含一个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我们先介绍发射器的测试基础,接下来再介绍接收器的测试基础。 发射器测试基础 如图1所示,数字通信系统发射器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CODEC(编码/解码器) 符号编码 基带滤波器(FIR) IQ调制 上变频器(Upconverter) 功率放大器 CODEC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DSP)来编码声音信号,以进行数据压缩。它还完成其它一些功能,包括卷积编码和交织编码。卷积编码复制每个输入位,用这些冗余位来进行错误校验并增加了编码增益。交织编码能让码位错误分布比较均匀,从而使得错误校验的效率更高。符号编码把数据和信息转化为I/Q信号,并把符号定义成某个特定的调制格式。基带滤波和调制整形滤波器通过修整I/Q调制信号的陡峭边沿来提高带宽的使用效率。 IQ调制器使得I/Q信号相互正交(积分意义上),因此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干扰。IQ调制器的输出为是IQ信号的组合,就是一个单一的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经过上变频器转换为射频信号后,再通过放大后进行发射。 图1、通用数字通信系统发射器的简单模块图

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和专用应用芯片技术提高了数字系统的集成度。现在一块单一的芯片就集成了从ADC转换到中频调制输出的大部分功能。因此,模块级和芯片级的射频测试点会减少很多,发射器系统级和天线端的测试和故障分析就变得更加重要。 发射器的主要测试内容 信道内测试 信道内测试采用时分复用或者码分复用的方法来测试无线数字电路。复用指的是频率或者空间上的复用等。在时分多址(TDMA)技术中,一个信道可以定义为在一系列重复出现的帧里面特定的频段和时隙,而在码分多址(CDMA)技术中,信道定义为特定的码段和频段。信道内和信道外这两个术语指的是我们所感兴趣的频段(频率信道),而不是指频率带宽内信道的时隙或者码段。 发射器信道带宽是最先进行的测试,它决定了发射器发射信号的频谱特性。通过频谱的形状和特性可以发现设计上的许多错误,并能大概推算出系统符号速率的错误率。 载波频率测试用于测试可能引起相邻频段信道干扰或影响接收器载波恢复的频率误差。在大多数调制方式中,载波频率应处于频谱的中心。可以通过计算3dB带宽来判断中心频率。 信道功率测试用于测试有用信号在频率带宽内的平均能量。它通常定义为有用信号能量在信号频率带宽内的平均值,实际的测量方法随着不同的标准会有所不同。无线系统必须保证每个环节消耗的能量最少,这样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可以减少系统的整体干扰,二是能延长便携系统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严格地控制输出功率。在CDMA系统中,为了达到最大的容量,系统总的干扰容限也严格限制了每个单个移动单元的功率。精确发射功率控制对系统的容量,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至关重要。 占用带宽跟信道功率密切相关,定义为给定总调制信号功率的百分比所覆盖多少频谱。 时间测试常用于TDMA系统中的突发信号测试。这些测试主要用来评估载波包络是否能满足预期的要求,它们包括了突发信号宽度,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开启时间、关闭时间、峰值功率、发射功率、关闭功率以及占空比等。时间测试可以保证相邻频率信道之间的干扰以及信号开启或者关闭的时隙切换时的干扰最小。 调制品质的测试通常涉及到发射信号的精确解调并与理想的数学计算出来的发射信号或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实际的测量随着不同的调制方式和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方法。 误差矢量幅度(EVM)是应用最广泛的数字通信系统调制品质参数,它采样发射器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获得实际信号的轨迹。通常把输出信号解调后得到一个参考信号。矢量误差是指某个时间理想的参考信号与实际所测的信号的差别,是一个包含幅度分量和相位分量的复数。通常,EVM会采用最大的符号幅度分量或者平均符号功率的平方根。 I/Q偏置(固有偏置origin offsets)是由I/Q信号的直流偏置引起的,可能会导致载波反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详解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详解 本文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发展史,给出了RFID自动识别术语解释以及RFID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所对应的频段及产品特点。 一、概述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据业内人士预测,RFID技术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在新的产品与服务上带来30至100亿美金的商机,随之而来的还有服务器、资料储存系统、资料库程序、商业管理软件、顾问服务,以及其他电脑基础建设的庞大需求。或许这些预测过于乐观,但RFID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巨大市场是毫无疑问的。许多高科技公司正在加紧开发RFID专用的软件和硬件,这些公司包括英特尔、微软、甲骨文、SAP和SUN,而最近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一项"要求其前100家供应商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心发送货盘和包装箱时使用RFID技术,2006年1月前在单件商品中使用这项技术"的决议,把RFID再次推到了聚光灯下。因此可以说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正在成为全球热门新科技。 二、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历史 从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来说,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及信号传递),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雷达发射电磁波信号碰到目标后携带目标信息返回雷达接收机)。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可按十年期划分如下: 1940-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0-1960年: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0-1970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0-1980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 1980-1990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0-2000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