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地理学讲义_第7章

经济地理学讲义_第7章

经济地理学讲义_第7章
经济地理学讲义_第7章

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Ⅰ.区域的概念

区域的概念最早为地理学所使用,而且一直为地理学研究的中心概念。

地理学:区域是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和均质性特征来划分(如沙漠地带、冰缘地带均称为区域),然而其边界往往是连续性和均质性遭到破坏的过渡带。简言之,区域就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经济地理学: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

Ⅱ.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的内涵

1. 区域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空间”,这个“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

2. 区域有大小、层次或等级之分,进而组合成区域系统或等级体系。

3. 区域可分为同质区域和集聚区域。

同质区域是依据所研究的某一种或某类经济活动、经济要素等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划分的区域(如农业专业化地区,土地里利用类型区);

集聚区域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内在功能联系的强弱程度而划分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

4. 区域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区域的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区域的功能,对内表现为组织区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对外表现为是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中扮演某个角色。

5. 区域对外都表现出特有的经济个性,是一个经济实体。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在发展方面相互影响和制约。

6. 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有由形成、发展、成熟、衰退或再生等阶段所组成的生命周期,演变过程大致相同。

Ⅲ.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从两条路径进行:

1. 以单个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其内部的结构、功能,以及发展的一般规律;

2. 以若干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区域之间的经济空间组织问题。

第一节区域经济结构

相关概念

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结构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区域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industry):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凡是有投入和产出的经济事业都叫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一、区域产业结构模式及演进理论

(一)三次产业分类(克拉克产业分类)

1.分类

1)克拉克产业分类

1940年,英国学者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产业: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包括广义的农业;

第二产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产,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

2)AIS分类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tznets)在1971年出版的《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解释了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动条件与结果,并提出了与三次产业划分类似的产业分类,即将经济活动分为:

农业(Agriculture):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与狩猎业;

工业(Industry):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水、运输和通讯业;

服务业(Services):服务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房地产、政府与国防、其他服务。

取三大产业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该分类法被称为AIS分类法。

AIS分类法在世界上被广泛采用。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基本上是采用这一分类法。

3)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我国直到1988年才开始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

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

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

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

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

警察等。

4)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了统一各国的产业分类,联合国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Indexes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考虑社会产品与劳务的种类、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相似性、统计上的需要和方便等因素,这一标准分类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项: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在每个大项下面又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又分为若干小项,各小项又分解为若干细项。大中小细四级都规定了统一的编码。

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与三次产业分类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将上述十大项进行组合就可十分方便地得到三次产业分类。此外,这种分类比较规范,便于进行国际或区际比较。

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配第(佩蒂)-克拉克定理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基本内容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首次提出,并由克拉克(C. G. Clark)于1941年经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因此,这一理论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其基本结论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由此导致社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的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库兹涅茨法则(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自20世纪40年代始根据各国的历史资料对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系统考察。这些研究成果收进了《现代经济增长分析》、《各国经济增长》等书中。

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

⑴库兹涅茨法则基本概念

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又称比较劳动生产率)=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其中: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某产业(部门)国民收入/全部国民收入;

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某产业(部门)劳动力/全部劳动力

⑵产业结构演化原因——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

⑶库兹涅茨法则的基本内容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农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且不断下降(但是英美等国在1970’s以后,农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已接近或超过1)。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经济发达国家这两个比重都处于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且不断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都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速度快于其国民收入相对比重,说明第三产业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点。(1970’s后西方发达国家这两个比重都在上升,都在50%以上,称为经济服务化现象)。服务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但呈下降趋势。

库兹涅茨法则表明,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表现为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

在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到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⑷理论评述:

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地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3)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霍夫曼定理(工业化阶段理论)

该理论在1931年由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 Hoffmann)提出,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⑴霍夫曼比例

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比例=—————————

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⑵工业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霍夫曼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指数为5 (±1) ;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霍夫曼指数为2.5(±1);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大致相同,霍夫曼指数为1(±0.5);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指数小于1。

可见,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逐渐下降的。

⑶霍夫曼的分析结论

霍夫曼对20多个国家1880~1929年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比重的数据进行了归纳,并得出结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资本资料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上升的必然趋势;到20年代末期,

在英、美、法、德、比利时等处于工业化中期末的国家中,资本资料工业产值与消费品工业产值的比值已经大致齐平,处于工业化第三阶段;

进入第二阶段的有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

处于第一阶段的有智利、印度、新西兰等国;

尚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第四阶段。

霍夫曼进而预言,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以后,资本资料工业产值的比重将继续上升,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在当时通行的国民经济只包含工业和农业两个主要的产业部门的分析框架下,这也就意味着,资本资料工业在工业化后期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部门。

⑷理论评述

在工业化前期,消费资料主要是轻纺工业部门生产的,资本资料主要是重化工部门生产的,因而,霍夫曼对工业结构的研究实际上是在分析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实际情况表明,霍夫曼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在工业化前期是基本符合现实的。

由于霍夫曼在分析时将消费资料工业等同于轻工业,将资本资料工业等同于重化学工业,因此霍夫曼定理仅在重化学工业与轻工业间适用,即霍夫曼所揭示的是重化学工业化的经验法则。

4)后进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雁行形态说

⑴理论的提出

1932年,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他的一篇题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的文章中提出了著名的“雁行模式”。

赤松要认为:日本的工业化遵循着“雁行模式”发展,即日本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受国内的资源与市场的约束,只有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向工业国输出消费性商品,与工业国交换输入工业设备,然后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替代性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并进一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⑵基本内容

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

①进口阶段。在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靠进口满足需求;

②国内替代阶段。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

③出口阶段。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

因此,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按照“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其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

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

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⑶基本结论

赤松要以棉纱、棉布代表消费品工业,以棉纺织机械代表生产资料工业,并以过去半个世纪世界棉纺织工业的经验,证明两者均沿“雁行模式”发展。“雁行模式”即外贸主导型的对外经济开放,对日本工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落后国家的发展过程是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日本是这一模式成功的典型——日本从纺织工业开始进行工业化,然后实行重工业化。

⑷雁行形态模式的变型

第一个变型:

?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消费资料产业生产资料产业,农业轻工业重工

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

第二个变型:

?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粗制品精制品;

?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

最终使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二)产业功能分类

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

1.主导产业

(1)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主导产业也不一样。

(2)功能: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开展区际分工

的主体;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

(3)主导产业的选择(教材P. 176-178)

1)高比较优势系数

2)高产业关联度

3)高需求收入弹性

4)高生产率上升率

5)高产业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了以上5个方面的特征,即具有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

?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农业、矿业、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并开始生产

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的技术的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农用机械。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业。

?区域经济发展成熟期,区域经济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

2.关联产业

(1)概念: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2)类型:

前向联系(下游)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

后向联系(上游)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

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它服务的产业。

(3) 关联产业配套

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关联产业,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与主导产业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在一个区域内,要发展有条件或基础的关联产业,不然,就会重蹈“大而全”、“小而全”的覆辙。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3.基础性产业

(1)概念: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2)类型:

生产性基础产业:包括能源工业(煤炭和原油开采、水电、火电、核电生产等)和基本原材料工业(如钢铁、建材、石化等)等产业。

生活性基础产业: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产业。

社会性基础产业: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

(3) 基础性产业配套

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基础性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发展。

4.支柱产业

(1)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2)特点: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可能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3)发展对策:对支柱产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改造支柱产业,使它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早衰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

5.潜导产业

(1)概念: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

(2)发展对策: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并且在技术引进、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植,创造条件促使其逐步发育、壮大。

(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该分类根据产业对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产业类型。

1.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3.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如传统的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

4.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大,如高新技术产业。

要素集约度产业演进趋势:

资源密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

(四)其他产业分类

1、技术先进性产业分类

⑴传统产业:指所采用的技术属于传统技术,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发展缓慢或者萎缩的产业,如发达国家的煤炭采掘、纺织、钢铁、造船、一般机械制造等产业。

⑵高新技术产业:指所采用的是现代高技术或者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如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工程产业、海洋开发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咨询服务业等。

2、发展前景产业分类

⑴夕阳产业: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者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

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逐渐下降的产业。

⑵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断上升的产业。

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1、理论依据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产业结构起着资源“转换器”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

2、区域产业结构评价的步骤与标准

第1步:评价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是否对应。

标准1: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

第2步:评价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

标准2: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第3步:评价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

标准3: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内部各个产业之间应该联系紧密,发展协调。

第4步:评价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标准4: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5步: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标准5: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体现在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

第6步: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标准6: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有高结构性效益。

第二节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区域空间结构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一般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一)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

1、概念: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

2、类型: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城市等。

3、重要性: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

4、特点:点有规模等级之分等级体系

(二)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线

1、概念: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

2、类型:交通线、通讯线、能源供给线、给排水线、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

3、重要性:

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

4、特点:线可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同类线之间往往相互连接,功能互补。

(三)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

1、概念: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是连接空间结构中点与线的载体。

2、重要性:网络能够使连接起来的点和线产生出单个点或线所不能完成的功能。

3、类型:

单一性网络:由单一性质的点与线所组成。

综合性网络:由不同性质的点与线组成。

(四)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

1、概念: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

2、类型: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

区域空间结构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一起所构成,其组合模式有7种:(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1996)

“点—点”: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

“点—线”: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

“点—面”: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

“线—线”:构成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

“线—面”:组成产业区域系统。

“面—面”: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

“点—线—面”: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

1、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由此产生种种经济活动。

2、区域空间结构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包括①节约经济,②集聚经济,③规模经济,这些经济效益都是依托空间结构而取得的。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点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

(1)点的形成:在区域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不同,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由此产生了经济活动的集聚点。

(2)增长极的出现:区域中已形成若干个经济活动集聚的点,由于在经济活动的行业构成、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区位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它们之间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若有个别经济发展较好的点得到某种发展机遇,就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当它发展到经济规模和居民点规模都明显超过其它点时,它就成为区域的增长极。

(3)极核的产生:增长极一经形成,其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使这些要素不断向增长极集聚,这种集聚必然伴随区域内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的集聚,于是就产生区域要素流动的极化过程。极化过程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2.点轴式空间结构

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点轴系统的发展(参见下面图示):

(1)点的发展:在区域发展的初期产生的增长极,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其结果就带动和促进这些点的发展。

(2)轴线的形成:从供需关系看,增长极与周围的点之间建立起了互补关系,为此会建设连接其间的各种线路。这些线路的建成,一方面更加利于增长极和相关点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及相关点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于是,沿线地区就逐渐发展成区域的经济活动密集区,成为区域发展所依托的轴线。

(3)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点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随着增长极和轴线上点的规模不断增大,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它们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再现上述点轴形成的过程。这样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3.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

网络的形成过程: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点与点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同时网络又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由此构成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1)叶大年的经济地理的对称原理

2000年我国地学家叶大年在《地理与对称》一书中提出了地理学的对称原理,在此基础上,于2001年总结出了5条经济地理的对称原理:

①一个区域如果在地质构造上有对称性,它在地形和地貌上和矿产资源上也会有对称性;

②一个区域在地形地貌和矿产资源上有对称性就会导致经济地理上的对称性,经济地理上的对称性,可以直接反映在城市的对称分布上;

③区域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特别是年降雨量)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程度;

④人们的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也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程度;

⑤一个区域经济地理以对称或色对称为理想状态,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个自然条件不对称的区域不可能发展为对称的经济地理格局,经过努力只能发展为色对称的格局。

(2)城市的对称分布在地图上表现为:(来自:叶大年《从布拉维格子到城市的对称分布》)

①沿铁路、公路和河流城市等距离分布,即具有一维平移对称性;

②在一个区域内,城市呈现出格子状分布的特征,即具有二维的平移对称性;

③一个城市周边最邻近的同级城市的数目成为城市的配位数,一个足够大的区域内,城市的平均配位数恒等,即具有统计的6次旋转对称;

④以一个大城市为中心城市会呈现出靶形分布的特征,即具有统计的旋转对称性;城市的靶形分布结构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莫斯科型,即靶心城市先形成,靶圈城市后形成;另一种是郑州型,即靶圈城市先形成,靶心城市后形成;

⑤城市分布的对称性往往是有缺陷的,恰恰这些地方就可能是新兴城市崛起的地方。

(二)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式(参见教材第九章P.237的相关内容)中心—外围理论(即核心—边缘理论),是上个世纪2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后来中心—外围的概念与分析方法被引入到区域经济研究之中,并且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的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其中,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 R. 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

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有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中心对外围产生统治作用的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中心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

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如中心工资水平的提高,就会使外围面临相应地提高工资水平的压力,或者是被迫增加出口来弥补进口增长的资金压力。因此,外围的自发性发展过程往往困难重重。

更重要的是,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使外围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可见,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

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外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出现。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

(2)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在构建中心—外围理论的基础上,弗里德曼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相应的区域空间组织也表现为4种不同的形式:

①工业化前的阶段。此阶段因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内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地区之间互不关联,彼此孤立,不成系统。

②工业化起始阶段。资源与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形成城市,进而成为区域的中心,而广大农

村地区则成为边缘的外围地区。因外围的资源不断地向中心地区流动,中心与外围地区发展出现不平衡。

③工业化成熟阶段。中心城市发展很快,外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加速向中心流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差距迅速扩大。

④后工业化阶段。外围地区产生的次中心逐步发展,并最终发展到与原中心区相抗衡的规模,达到相互平衡。整个区域最终变成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体系,实现均衡发展,中心—外围结构消失。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图示

右图中:

a. 前工业阶段:均质无序,存在若干地方中

心;

b. 过渡阶段:单一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

c. 工业化阶段:若干不同规模的中心——外

围结构;

d. 后工业化阶段:中心—外围结构消失,实

现空间一体化。

2.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988年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先生在《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其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包括四个阶段:

(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区域内的居民点呈散布状态;区域空间结构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且比较稳定。

(2)过渡阶段: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发生在城市,因而导致区域内部的空间不平衡,远离城市的边缘地区仍然处于极不发达状态。(下图b)

(3)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区域经济开始进入强烈动态增长期。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网络深入到区域的各个部分;在上一阶段形成单一“中心—边缘”结构逐步演变为多核心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等级体系开始形成,边缘落后地区也因此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下图c)。

(4)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区域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形成,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就业、收入、消费水平和选择机会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消失。城镇居民点、服务设施及其影响范围都已形成各自的等级体系。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各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结构在较高的水平上重新达到“平衡”状态。(下图d)

图示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阶段(京津唐地区为例)

(资料来源: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1988)

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一) 区位指向

1、概念: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2、类型:

(1)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农业和采矿业

农业、采矿业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受自然因子的制约最强烈,属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如商品粮生产基地、石油生产基地、山西煤炭化工基地等。

(2) 原料地指向——高物耗的钢铁、建材、木材加工、重型机械制造、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等;

一些物耗高的产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粗炼、建材、森林工业、重型机械制造、化纤、制糖、罐头、乳肉加工、水产加工、以及茶叶、棉花、毛皮的初步加工等,其区位多指向原料地。

(3) 燃料动力指向——高耗能的火力发电、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石油化工等;

一些高耗能的产业,包括火电站、铝、镁、钛等有色金属精练,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生产和石油化工等,其区位一般指向能源地,如在煤矿附近建设坑口电站、水电站附近建有色冶金基地等。

(4) 劳动力指向,包括两类:

廉价劳动力指向——纺织、服装、制鞋、烟草等;

高素质劳动力指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

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产业,主要包括纺织、制鞋、缝纫、制药、塑料制品、烟草等,其区位一般指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地区;而高科技产业如电子、新型材料、宇航等,

其区位一般指向劳动力素质很高的地区。

(5) 市场指向——服务业、部分食品和饮料工业、部分化学原料工业,以及对市场行情波动敏感的行业;

市场指向型产业主要指为当地消费者服务的产业,如食品、服装等,以及第三产业。一般多集中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6) 运输指向——某些经济活动趋向于选择运费最低的区位。

又称为交通枢纽指向。有许多产业分布在综合运输枢纽、海港、河港、铁路枢纽、航空港附近,形成“临海型”、“临河型”、“临空型”布局,如一些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炼油、微电子等。

3、作用

一般情况下,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主要是受其区位指向的制约,表现出点状、线状、面状分布形态,这些即为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可见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二) 集聚与扩散机制

1.集聚机制

(1)概念: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2)形成原因:

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

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为了加强联系,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

③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效益,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3)作用:产生集聚引力区域经济在空间上发生一系列变化:

①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中心)的形成发展。

②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③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

(4)集聚效应的系统划分(补充)

①内部效应:指在一个地区内企业内部已有的和新加入者的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②外部效应:指在经济主体(企业、居民户、公共机构)之间形成的聚集效应,又可分为两类:

局域化效应:指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形成的效应。它对企业来说是外部效应,对

行业来说是内部效应。

城市化效应:形成于各种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以及不同行为主体之间,指在一个区域内由经济活动的总体环境产生的对经济主体活动成果形成的那些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2.扩散机制

(1)概念: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2)作用: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扩散形成的原因:

①避免集聚不经济;

集聚不经济: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发生的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

②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包括:

?集聚地区的企业、经济部门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主动到周围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新

的发展据点;

?部分企业和经济部门为了减小竞争压力,只得到其它地区开辟新的市场;

?集聚地区在进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被淘汰下来的部分不宜发展的企业和经济部门,

只有到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去寻求立足之地;

?集聚地区主动与其它地区开展合作,从而引起部分资源、要素、企业等向其它地区扩

散。

③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

如日用品工业、原材料工业、农业等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

④政府的政策作用。

地方政府会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订出一系列政策,诱导和鼓励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等向其它地区扩散。

(4)扩散的类型(第一版教材内容)

①就近分散:即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②跳跃式分散:即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

③等级扩散:即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

④随机扩散:即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的扩散。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三) 空间近邻效应(P.192)

1.概念: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具有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

2.产生原因:

⑴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

⑵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多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

⑶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

3.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⑴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由近及远)。

⑵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在利用资源、要素,开发市场等方面)。

⑶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分工协作)。

第三节城市与区域关系(补充)

一、城市的一般特征

(一) 城市的概念

城市就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

(二) 城市的一般特征

1.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该概念强调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2. 城市性质——城市的主要职能。它反映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体现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及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和确定城市性质:一是城市的宏观影响范围;二是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三是城市的其它主要职能。因此城市性质的表述往往可分为相应的三个层次,如“江西吉安是江西省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以电子、农林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京九铁路沿线的贸易旅游口岸,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三话分别代表了城市性质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属性。

3.城市规模——城市的大小,又可分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一般地,都是根据城市市区的常住人口和建成区范围分别标识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城市的一般特征实际上是城市发展状况的典型反映。研究城市的特征,可以分析和把握城市发展的情况,同时,还可根据城市特征对城市进行分类、分级,进而研究不同类型、等级的城市的发展规律,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

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

城市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是一个区域内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化、独立发展,并在空间上趋于集中而形成的。

区域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经济基础支撑、市场需求、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多种约束。在一般情况下,区域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供给种类、供给能力,区域市场的需求结构和潜力,会制约城市的经济结构类型及发展前景;区域的经济基础一方面通过影响区域对城市发展的投入而影响城市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城市在经济发展上产生新的需求而影响城市发展经济及开展行政服务的机遇;区域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计划等也能够影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城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区域的环境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则限制了城市发展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区域对城市在所有这些方面的影响直接地制约着城市的职能、性质的形成与变化,制约着城市规模的增长与变迁,最终制约着城市的发展速度。

总之,城市生存于区域之中,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自然环境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区域发展和环境变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城市发展的轨迹。城市的发展、兴衰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三、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一) 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

城市是区域中最具发展实力和活力的组织,通过与区域所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对区域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区域中城市的兴衰,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往往引起区域整体的发展出现相应的波动。

城市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

首先,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区域中的第二次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生产各种工业产品,满足区域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其次,城市是区域的流通中心。在城市中汇集着众多的商业企业,它们依托城市开展批发、零售和进出口业务,组织区域内的商品流通,实现各种各样的供需关系,使区域的生产与生活能够顺利进行。

第三,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与管理中心。城市可以为区域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如金融、保险、通信、咨询,文化娱乐等),同时又对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行使行政管理,维持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保障区域的正常发展。

第四,城市是区域的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城市中集中了区域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各种职业教育等教育和培训机构,为区域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区域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第五,城市是区域的对外交流中心。城市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以及相对优越的投资环境,成为区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进行对外开放的枢纽。

第六,城市是区域的创新中心。城市中汇集了区域的绝大多数研究与开发机构,集中了区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1

《经济地理学》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概念题:

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 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概念题: 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 3.简述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4.试述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 5.简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 6.试述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的。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 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基本涵义:第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第二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区位主体:占有某区位(场所)的事物(人类活动)。 3.区位理论的类型与体系 由于研究区位论的着眼点不同,区位论可分为多种类型: (1)广义区位论与狭义区位论 从狭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就是个别工厂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属经济地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明理论,属于人文地理学理论。 (2)微观区位论与宏观区位论 从微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个别对象或者群组对象某一侧面的最佳区位,例如某一工厂的运输区位,或者劳动区位等。 从宏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即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来研究整体的区位或类型。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区位,日本关东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区位,我国西安的历史旅游网点区位等等。 (3)静态区位论和动态区位论 从静态与动态上看,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静态区位论,即以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地分析区位,尤其是以距离因素孤立地分析区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这是静态的均衡模式的区位论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动态的区位论研究,即从发展上进行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而且与行为科学和区域科学结合在一起,利用计量方法寻求多因素的最佳区位,以廖什(A. Losch)的―经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conomic Geography 课程代码:0508312 学分:2 学时:34 适用对象:本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专业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自然地理学 考试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经济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着重分析和研究人地关系、全球与地方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距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实务性。 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为: (1)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 (2)掌握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了解影响经济地域体系的诸多要素,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经济地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各阶段特点、基本规律,培养从时空耦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掌握产业分类体系、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5)掌握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6)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和动力因素。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与经济地理学相关的书籍、期刊,撰写读书报告,并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辩论、讨论,以进一步清晰本学科的相关概念、范式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总学时为34,其中讲课30,课堂讨论、专题分析4学时。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有关书籍、期刊,撰写小论文。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熟悉经济地理学发展历程,掌握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关系,了解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企业、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的调查分析方法等。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七章 课堂笔记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七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本章将考察若干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区际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三个部分。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知识点整理 一、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该学说是他在《不发达国家中的投资政策与“二元性”》一文中提出的,后又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进一步作了阐述。 极化效应:1 随着北方发展,南方的生产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2 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3 南方初级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由于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 涓滴效应:1.北方吸引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2.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对南方有推动作用。 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优势。 (二)、梯度推移学说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学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所谓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 1、梯度推移理论基本观点 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 兴旺部门: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 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 衰退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 因此主导部门为兴旺部门,则为高梯度区域,反之为低梯度区。 2、引入区域经济研究(70年代末) (1)梯度开发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经济技术的梯度,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根据区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 (2)反梯度开发战略: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在的梯度,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而定。 (3)中间突破战略:中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主要生产基地,主张重点建设中部,带动两翼。 从总体上看,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区域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形式同时存在着3种:梯度式推移、跳跃式推移、混合式推移),其他推移方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区域或特殊时期。 (三)、中心—外围理论 使用“中心”和“外围”这一对概念分析世界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的经济贸易格局和经济发展格局,并提出解决他们之间不平等关系的政策设想。 “中心”居于统治地位的原因:(1)贸易不平等,推行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经济权利因素集中在中心;(2)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均集中在中心,使外围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 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外围关系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还认为中心有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中心的成长。它们分别是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 主导效应: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向中心的净转移。 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5)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与篇章安排 1.何谓经济地理学?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与其意义。 6.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7.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8.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9.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5)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五节交通与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4)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1.概念题: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重点整理by老眠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3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第三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 、概念题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全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5分) 第一章绪论(5分) 一、名词解释 1.商业地理: 2.史志描述 3.货殖列传 4.结构主义地理学 5.经济地理的制度与文化转向 二、简答题 1.简述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答:文献描述,知识积累。 2.简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答:(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从企业到区域到全球化。(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20世纪以前)、实证主义分析(60年代)、行为伦分析(60年代末)、结构主义分析 3.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10分) 一、名词解释 1.连接度 2.供应商园: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3.R&D经费: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4.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通过技术交流等知识共享方式,可以使相关企业从新信息的生产价值中获得相当的利润,这可以理解为技术与知识的溢出效应。 5.知识与技术的“黏性”: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公共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向的关系,私人净投资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私有资本的增加,间接原因是生产活动的学习效应。 6.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7.外部经济效果 8、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9、交通网分散度: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10、机场产业区:包括机场关联产业和与空运相关产业,空运相关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和信息关联产业。 二、填空 1.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经济地理学习题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 A.《史记》 B.《山海经》 C.《禹贡》 D.《汉书》 2、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的产生。 A.人文地理学 B.商业地理学 C.农业地理学 D.工业地理学 3、20世纪上半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此时期,引入的经济活动区位论包括 A.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B.克里斯塔勒的以商业为主的“中心地理论” C.廖仕的“区位经济论” D.配鲁的“增长极理论“ 4、依据本教材的观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A.经济活动的内容 B.经济活动区位 C.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D. 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二、填空题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研究阶段。分别为:,和。 2、17世纪中叶,最具影响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是苏格兰学者1889年出版的《商业地理手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俄国科学家在《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 4、本书从研究,和三方面概括了20 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前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问题有两种不同观点,以致形成两种学派。一是以巴朗斯基,萨乌仕金等为代表 的,另一是以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的。 7、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是。 三、判断题 1、17世纪中叶,欧洲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之一。() 2、以前苏联学者萨乌什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着重研究区域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配置规律。 3、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就是单纯的经济环境。() 4、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中历史最悠久的分支,区域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 5、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所持的观点主要倾向于欧美学者的观点。() 四、简答题 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4.简述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以及各种思维方法所强调的观点。 五、论述题1、结合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谈谈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作用。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由()A.杜能 B. w.高次 C.韦伯 D.哈特向 2、“区位因子”最早由()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A.格林哈特 B.哈特向 C.艾萨德 D.韦伯 3、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纳为三种,即()A.运费 B.资本 C.劳动力成本 D.集聚 4、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以及原材料价值和其在产品成本中构成状况等反映。 A.种类 B.可替代性 C.运费大小 D.可运性 5、劳动力因子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对经济区为产生影响A.劳动力特色 B.劳动力素质 C.劳动力成本 D.劳动力移动 6、现代经济活动主要围绕市场而开展的,以获取更多()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 A.高科技劳动力 B.商业信息 C.市场份额 D.技术因素 7下列选项中,属于产业环境要素的有()A.产业聚集 B.生产服务 C.基础设施 D.人文环境 8、场所的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有着重要影响,这里的可进入性主要指() A.地理可进入性 B.经济可进入性 C.制度可进入性 D. 社会可进入性 二、名词解释1、区位2、区位理论3、区位主体4、区位条件5、区位因子 三、判断题 1、古典与现代区位理论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有所差异。() 2、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3、经济活动的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4、地理可进入性即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这里的地理位置主要指数理地理位置。()4、交通技术与手段决定空间相互作用的深度与广度,交通技术与手段的进步是改变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6、一个地区的交通网密度越大,意味着该地区交通越为便利。() 四、简答题1、简述区位理论及其基本内涵?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并对各指标作简要说明。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和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经济地理学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经济地理学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差不多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判 第二节廖什(市场)中心地理区位论 一、廖什市场区位论 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三、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三、在都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本章讨论与交流—— 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 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 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都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 探究“决定都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假如存在,那么又是如何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小知识 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究那个缘故,什么缘故都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都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旧不明白而已。”克氏自小对地图感爱好,自进入大学后,他除从事地理学外,还熟知经济学,专门对韦伯区位论感爱好。这为他构建他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探讨了市场、交通、行政原则阻碍下中心地空间系统。 二、明白得中心地理论的差不多概念 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2、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地职能。 4、中心性——相对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总量与自身消耗之差)。 5、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同意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畴。 6、商品服务范畴(上限与下限) 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畴示意图 专门提示: 当商品服务下限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当两者相等时,商品服务部门猎取正常利润;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自身职能。 7、中心地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与特点 高级中心地——分布的数量少,提供的商品档次高,服务范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低级中心地,则与高级中心等级相反。中级中心地——其特点介于高低两级之间。 2)中心地等级的关系 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低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与职能是相对应的;高等级中心地兼有低等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分布秩序与空间结构是中心地论的核心。 8、经济距离:指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畴大小的。可用单位商品的费用或时刻或劳动力表示,但消费者的行为也有阻碍。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中心论的假设条件 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 2、人口平均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 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 5、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 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 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作业讲义

【第一章作业题】 ●题型 ◆不定项选择题(选做) ◆填空题(选做) ◆简答题(选做) ◆判图题(必做) ◆实练题(必做) ●布置作业时间:09月19日,统一上交作业时间:09月30日晚24时。 ●交作业模式:所有同学均采用电子版,直接做到每题要求的合适位置上。最 后交作业的WORD文档标题为:某某班+第一章作业+学号+姓名+时间。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A )。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 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E )。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A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D)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7.下列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ABCDE )。 A.旅游地理学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商业地理学 E.农业 地理学

8.下列关于地理比较法,说法错误的是( C )。 A.经地学比较方法按其比较内容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分析问题两个不同侧面 C.运用比较法时,要注意对象属性的不同,在相似属性的对象比较科学意义不大 D.运用比较时,要注意数据资料的统计范围、时间 9.下列属于系统的特征的有 ( ABCD )。 A.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B.子系统目标服从高层次系统的目标 C.系统的结构性表现为内部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或秩序 D.为了维持系统内部的平衡,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0.关于抽样考察与典型考察,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二者都是非全面的考察方式 B.抽样考察对考察对象是有意识的,典型考察对象却是任意的 C.典型考察是通过典型数据推论分析总体,抽样考察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D.二者都可克服全面考察工作量大的缺点,轻便灵活,节约人财物 二.填空题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2.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是介于、和的一门边缘科学。 3.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泒和泒。 4.1760年,俄国学者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学科名词,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本质及其构成,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科的形成。 5.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核心问题是 6.经地学科体系包括的经济地理学和的经济地理学。前者又叫 或普通经济地理学,后者又叫经济地理学。 7.交通运输两重性表现为:既是工农业生产的,又是一个的部门。

《经济地理学》课程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课程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3、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5、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新进展。 6、经济地理学可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哪些现实问题。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区位的含义。 2、区位理论的内涵。 3、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4、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含义。 5、影响生产活动区位的主要生产要素。 6、土地经济区位的含义及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影响。 7、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8、能源及能源革命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9、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0、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1、知识经济的含义。 12、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3、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4、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5、规模经济的含义。 16、产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7、政府如何通过制定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18、区域可进入性的含义及类型。

19、区域如何通过改善可进入性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20、交通运输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21、交通网密度、连接度、通达度的含义。 22、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区位选择的特点。 23、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布局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传统区位理论 1、经济区位理论的内涵。 2、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3、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 4、原料指数的含义。 5、胡佛运输区位论的核心思想及对现代运输与贸易的启示。 6、廖什市场区位论的核心思想。 7、中心商品、中心地、补充区域的含义。 8、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所揭示的在市场、交通、行政三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空间系统模型。 9、中心地理论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产业区位布局原理 1、农业的涵义与特点。 2、现代农业的特征及类型。 3、影响农业区位布局的主要因素。 4、现代城郊农业园区区位布局因素。 5、工业的含义与特点。 6、影响工业区位布局的主要因素。 7、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布局产生的影响。 8、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区位布局要求。 9、现代工业区位布局的基本趋向。 10、商业的含义及作用。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_经济地理学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廖什(市场)中心地理区位论 一、廖什市场区位论 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三、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本章讨论与交流—— 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 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 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 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小知识 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克氏自小对地图感兴趣,自进入大学后,他除从事地理学外,还精通经济学,尤其对韦伯区位论感兴趣。这为他构建他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探讨了市场、交通、行政原则影响下中心地空间系统。 二、理解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2、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地职能。

4、中心性——相对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总量与自身消耗之差)。 5、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6、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 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围示意图 特别提示: 当商品服务下限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当两者相等时,商品服务部门获取正常利润;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自身职能。 7、中心地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与特征 高级中心地——分布的数量少,提供的商品档次高,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低级中心地,则与高级中心等级相反。中级中心地——其特征介于高低两级之间。 2)中心地等级的关系 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低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与职能是相对应的;高等级中心地兼有低等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分布秩序与空间结构是中心地论的核心。 8、经济距离:指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可用单位商品的费用或时间或劳动力表示,但消费者的行为也有影响。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中心论的假设条件 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 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 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 5、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 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 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