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

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

①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

②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③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正走向商业化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

④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

⑤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1、控制

一般含义“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控制有两层含义:

(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

(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控制研究

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

(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

(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

第一,传播功能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由于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这样,也就不可能提出和处理充满冲突和需要根本变革的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传播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决定了传播功能研究的式微。现在,传播功能已经列入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播学研究范围十分宽广,传播功能研究仅是有关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众多的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之时,传播功能研究也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一、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发表了《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提出了富有新意的有关传播功能的分析。

默顿和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功能的分析,他们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有三种:授予地位的能功、重申社会准则功能、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1、授予地位的功能

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事实表明,当个人或社会政策一旦获得大众传播的好评时,其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也就提高了。这就是说,大众传媒能使个人和集体的地位合法化,从而授予个人和集体声望并提高其权威性。

由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提出。任何人、团体、各种社会活动、问题、意见、产品等,只要得到大众传播的广泛报道,就会成为社会大众所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与社会地位。

2、重申社会准则功能

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在“大众”社会里,大众传媒的这种公开揭露的功能已形成制度,传媒往往迫使公众采取一定程度的行动去反对他们曾经在私下予以容忍的偏向。“宣传弥合‘个人态度’和‘公共道德’之间的差距。它使人们不能继续回避问题,迫使人们采取一元的而不是双重的道德标准。”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提出。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将背离公共道德和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曝光于社会面前,从而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至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起到重申社会准则并促使人们共同遵守的作用。

例如:贪官污吏怕被媒体曝光的例子。

3、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所谓“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是大众传播的一种最典型的功能障碍,是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以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这种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虚幻的满足,反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从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

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提出。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为人们提供了形形色色地大量信息,人们沉醉在这些信息之中,减少了直接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和可能,结果只会满足于被动地知识积累,丧失了社会活动能力,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

二、其他人提出的传播的功能

1、怀利在1942年提出报纸有5种功能,即:(1)提供消息素材,(2)分析消息,(3)当有些消息不一致时,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参照系,(4)消遣,(5)向世界传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2、1987年,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新增了一项“动员功能”。他把“动员功能”界定为“在政治、战争、经济发展、工作和有时在宗教等领域内,开展适合社会目标的运动。”

3、1993年沃森和希尔在《传播与媒介研究辞典》中列出了传播的8项功能。它们是:(1)工具性,(2)控制,(3)信息,

(4)表达,(5)社会接触,(6)缓解焦虑,(7)刺激,(8)角色联系。

什么是信息?

1、信息有三种情况:

(1)一般性说法,信息是情报、资料、知识等等。

(2)信息概念的实质:美国数学家兼通讯工程师申农运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方法研究信息处理,正确定义了作为科学概念的信息,他把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

(3)从哲学角度探讨信息的本质、本源。其讨论焦点集中于信息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或仅仅是其自身的问题。

2、美国巴克兰德提出对信息的三种含义:

(1)作为过程的信息:当某人获取信息后,他或她的认识也随之改变。

(2)作为知识的信息:信息也可指作为过程的信息所告知的东西。

(3)作为事物的信息:信息一词也可指如数据和文献之类的物体。

阿特休尔与《权力的媒介》

阿特休尔的理论属于批判学派。

在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两个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经验学派关注传播过程受众一方及传播效果问题;批判学派关注传播者一方及对传播的控制问题。

阿特休尔研究的是传播者及其如何控制传媒,所以是批判学派。

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所著。基本观点: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媒介历来都是受到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都是为某种权势卖力的“吹鼓手”。这些摆布传媒的权势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可能体现为政治上的党派集团,也可能是经济上的利润指标。不管形式如何千差万别,媒介总归都是某种权势的媒介。阿特休尔写道:“此书的主要论点之一是,新闻媒介历来没有发挥过独立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力的操纵。”“新闻媒介好比吹笛手,而给吹笛手乐曲定调的是那些付钱给吹笛手的人”。

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有四种:官方形式;商业形式;利益关系形式;非正式形式。(P139)

在官方形式里,报刊、电视、广播的内容是由规定、条例和法令决定的。有些新闻媒介可能本身就是国营企业,有些可能受政府规定支配,还有些可能被一整套限制措施所操纵。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摆脱官方控制。所不同的则是来自于准许范围内的自治程度的差异。在商业形式中,新闻媒介内容反映广告商及其商业伙伴的思想观点,这些人常常本身就是新闻媒介的所有者和出版商。在利益关系形式里,新闻媒介的内容反映金融企业、或政党、或宗教团体、或追求特殊目标的其他各类组织的利益。在非正式形式中,新闻媒介的内容则以反映亲朋好友的利益为目的,他们或者直接提供资金,或者运用他们影响来确保人们能聆听到吹笛手演奏的乐曲。

潜网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些初出茅庐、刚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即是如此。他们充满理想,朝气蓬勃,无所顾忌,敢做敢当,然而时隔不久,他们就会感到自己的手脚似乎被一张无形而有力的潜网所束缚。久而久之,屡屡碰壁,他们的热情便日渐冷却,锐气也日渐消磨,最终就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安分守己,将自己逐渐地融入那张潜网。这张潜网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

美国布里德提出的。在报社内部始终存在十分微妙,又十分强劲的网络。一方面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播意图得以顺利贯彻;另一方面又防止新来的从业人员对既定的行规的干扰。媒介组织内的潜网,是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的折射。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责,而这种控制是潜移默化的,被称为“潜网”。

卢因的把关理论有什么意义?

在卢因之前,西方新闻界已经倡导“客观原则论”。记者只能是现实的记录者。卢因认为绝对的客观与公正是不可能的。批驳了“客观原则论”。

信息匮乏

社会上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求,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展。具体地说,信息量低的后果是:

1、信息的匮乏,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使经济社会停滞不前,无法分亨世界各国已开发出来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2、信息匮乏导致社会发展受阻,科技落后,民族便处于愚昧状态。

3、信息匮乏,则文化教育水平下降,阻碍了知识的不断更新。

4、信息流量过低,则会让一些不健康信息趁虚而入。如果教育水平普遍低下,精神文明得不到倡导,便会使相当一部分人追求庸俗的甚至下流的文化内容。

新闻和信息的关系:

如何判断一个信息是不是新闻?

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

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新闻是由信息衍化而来的。而又具备其自身特点的,而且新闻最终目的仍在于传递信息。所以我们认为,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闻的结构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新闻并不是信息,新闻是一种用以交换和传递的信息。信息不是新闻,必须是具备一部分条件,信息才是新闻。新闻和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即使作为信息而言,新闻也只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尽管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新闻有它自身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形态的信息。

新闻的特点:

(1)新闻要求时效性;而信息不要求有时效性。

(2)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的问题作比较完整、全面的反映和表达,并通过连续报道和运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各种体裁的报道来配合事物总体的发展过程。而信息则不要求完整。

(3)新闻要求公开传播,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而其他不少信息在公开的程度上和传播的覆盖面上,则远远逊色于新闻这类信息,或称为“小传播”的信息。凡是具备公开传播的信息才是新闻。

(4)新闻虽然和其他信息一样,由语法信息构成最基本的信息层次,但在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层次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鲜明的倾向性。从信息的三个层次上看,新闻在语法层次上与其他信息一样;而在语义层次、语用层次上,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从信息理论来看,新闻是一种信息,那么:

①新闻中的信息量是可以度量的。

②控制论提出了信息反馈这一重要原理,即信息的流动多半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③新闻的提取、制作和传递,和其他信息一样,需要物质和能量,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介和载体才能进行传播。

传播学引入信息科学的重要意义。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渗透和介入的过程,是渐进的、由点到面和不断扩展的。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1、对传播模式和一些理论有重要影响。传播理论产生的初始阶段,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就提出了一般传播系统模式,阐明了信息由信源经渠道到达目的的传播过程,深刻而明白无误地揭示了传播系统的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确立了传播过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有序性。

2、在方法论上给传播学以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信息科学带有浓厚的方法论性质。传播学所使用的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和控制实验法等主要研究法,都离不开足以解决传播系统问题的信息科学所提供的科学方法。

3、对传播学理论构架的设想产生有力的冲击。信息科学对传播学建立理论构架影响是60年代以后的事。系统论囊括范围更宽广,抽象程度更一般,更适合作为传播学的理论构架。

信息的特性

信息具有的特性:共享性、扩散性、传递性、扩充性、浓缩型、替代性。

1、信息的共享性有两层意思:一是信息交换的双方,即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可以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二是信息在交换或交流过程中,可以同时为众多的接受者所接收和利用。

2、信息的扩散性:信息富于渗透力,力图冲破保密的非自然束缚。

3、信息的传递性:信息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到传递。

4、信息的扩充性:信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际应用而不断得到扩充、积累和增长。某一具体信息可能由于时间的变迁而失去利用的价值,但就整个传播过程而言往往又是有用的信息。

5、信息的浓缩性:信息可以被集中处理,即通过归纳、概括和综合,使之系统化、抽象化、规律化,在浓缩和筛选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和学问。

6、信息的替代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信息可以发展和延伸物质资源,也可以取代资本,因而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信息高新科技使得传媒业中哪些界限出现了模糊化的趋势?

①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无线广播台上网,实现图声并茂,打破电视一枝独秀的局面。网络版报刊的发行靠电子技术。

②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人类传播中出现了电子对话式的信息流通形式。在人际传播中,正越来越多地利用机器硬件、媒介机构上网,处于输入端的受众,不同于往日传统大众传播中的“面”,而是对信息内容与信息符号形式组合有着很大选择权的无数个“点”。

③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受众成员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的“把关人”,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承担起比以往更多的责任。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 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 ①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 ②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③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正走向商业化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 ④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 ⑤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1、控制 一般含义“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控制有两层含义: (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 (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控制研究 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 (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 (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 第一,传播功能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由于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这样,也就不可能提出和处理充满冲突和需要根本变革的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传播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决定了传播功能研究的式微。现在,传播功能已经列入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播学研究范围十分宽广,传播功能研究仅是有关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众多的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之时,传播功能研究也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一、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 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 A.邓析 B.邹衍 C.惠施 D.墨瞿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 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 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统计 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 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B.玄学 C.般若学 D.涅槃学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玄学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 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 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两税法的作用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 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 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 (民放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 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 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A.修身B,勤业C.孝梯D.尊师 4.《诗经》编成于 A.春秋时切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 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 A.“正心”B“修身”C“平天下”D“治国”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 C.坚持语文平等 D.坚持语文分类

8.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止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 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0.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 A.黄帝、鲧、高辛,尧、舜 B.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C.黄帝、仓颉、高辛、尧、舜D、黄帝、高辛、尧、舜、蚩尤 11.中国铁器的普遍使用始于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 A.民间推选制 B.官员推荐制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D.门阀世族世袭制 13.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 A.人定胜天的观念 B. 物竞天择的观念 C.天人之分的观念 D.天人合一的观念 14.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汉字是 A.岩壁文 B.石鼓文 C.青铜文 D.甲骨文 1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的是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16.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 A.唐代初年 B.北宋初年 C.明代初年 D.清代中期 17.中国农业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 A.水利开发 B.农具应用 C.农业政策 D.农耕灌溉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 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 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 羌 B. 吐蕃 C.鲜卑 D. 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 中原文化 B. 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 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 社会生活 B. 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 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 七百年 B. 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 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 政治观念 B. 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 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1

C.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 《本草纲目》 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 公元 2 世纪 B. 公元 6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D. 公元 12 世纪 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 宗族 B. 家庭 C.什伍里甲 D. 个人 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 明代 B. 宋代 C.汉代 D. 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 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15.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周易》 B. 《管子》 C.《商君书》 D. 《韩非子》 16.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程颐 C.王阳明 D. 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 应 ( ) A. 止于至善 B. 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 德育和智育并重 2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传播概述 【名词解释】 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与传播活动规律得学科。 人际传播:至少两人之间进行得个人与个人之间得传播活动。 工具性传播:人类进行传播就是为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展开与自身生存与发展相关得一切行为。 麻醉作用:与大众传播媒介得接触,耗费现代人大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行动,并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即沉溺于被动得信息积累. 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就是现实。类似“自我达成得寓言”,即如果个人根据对状况得错误理解而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之成为现实。 【简答题】 传播得本质 形态多样性(使用符号不同)、时空遍布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行为伴随性(实物传播、贯穿性)、极端重要性(传播得本质) 大众传播 职业化得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得技术手段向不特定得多数人传送信息得行为或过程。其主要优点为:快、广、多、好(清晰度、保真度)。 传播得四大功能 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地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得变动 协调社会各部分——以 【论述题】 传播得定义 (一)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得额分享 (二)影响说:强调就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得过程 (三)“仪式"说:强调就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得仪式 (四)“符号“说:强调传播就是符号得流动 拉斯维尔得5W模式 5W: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 5W,传播结构(过程)中得5个要素与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5W,传播学得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5W模式得问题: (1)单向/双向(无反馈):线性模式,将传播堪称就是单向传达信息、呈直线形态得过程。但传播使双向得。 (2)孤立/联系:割裂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得联系 (3)静止/变动:“讯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e、g、噪音) (4)环节/要素:“效果”并不一定出现,传播可能无效,因此只就是环节。 申农—韦弗得通信模式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_浙江省7月自考试卷_1

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_浙江省2003年7月自 考试卷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湖北自考网3月14日整理 课程代码:0064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传播学的学科特点是_______、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发展性。 2. 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包括语言传播革命、书写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_______和互动传播革命。 3. 信息侵略一旦突破了_______的防线,后果将不堪设想。 4.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的横向方法指的是控制论方法、_______、系统论方法“三论”方法。 5. 区别和认识各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可以运用_______、参与程度、传播速度、保存时间、媒介威望、传播过程等六种尺度和标准进行分析。 6. 广播可以一边做事一边收听,被人们称为_______媒介。 7. 求新求快、求实重尊、求知得趣、求富重乐、求近重软、求曲重奇、求深重活、求真重美是受众_______的八种表现。 8. 中国大陆在传播学研究中出现的值得重视的研究倾向是重复性、依赖性、_______、实用性。 9. 运用赞扬法要注意四点:真心诚意、明确具体、符合实际、

_______。 10. _______、符号、信息是传播媒介的三个构成要素。 11. 媒介信息的主要特征为新闻性、_______、知识性、价值性、真实性、时效性。 12. 非语言符号的作用有补充作用、_______、强调作用、否定作用、重复作用、调节作用。 13. 对于传播者和决策者,在传播谋略策划中,最困难的不是做决策、想主意,而是充分地占有、正确地把握_______。 14. 因为新闻报道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信仰体系,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现实中完全没有成见、像白纸一般的_______报道是不存在的。 15. 意见领袖的形成因素包括价值、信源、知识面、_______、人际交往、社会地位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符号用来代表什么,叫做( )。 A. 符号的形式 B. 符号具 C. 能指 D. 所指 2. 亚历山大·戈德所说的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属于传播的定义的( )。

传播学概论自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自学大纲 课程概述 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它是多学科分化整合的结果。80年代以后引入我国,90年代后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演进的历史、信息传播的形态、特点、过程、模式及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中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及前瞻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活动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一)学习目的: 1、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的历史、特点及形态; 2、熟悉信息传播的过程、模式及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透过传播表象,掌握传播原理及规律,并能用抽象的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媒介现象和问题。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传播学是多门学科交叉整合的结果,与新闻学、政治学、经济学、广告学、 公关学、语言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多媒体及网络科学等关系密切。 自学方法 一切的理论都来自实践,其存在的意义也在于实践,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应该成为我们学习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理论的学习是手段,目的在于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并能运用理论去分析看待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虽然《传播学概论》本身是理论课,但不能以背诵理论为最终目标。从实际效果考虑,如果仅仅会背诵而没有理解,考完即忘,则纯粹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考虑到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边工作边学习的同学,他们不像全日制大学生那样有充足的时间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简化理论阐述,运用浅显语言,增加案例分析,提供多方视点。但是,尽管如此,如果想深入学习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仅仅阅读本教材还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建议大家注意以下方面: 1.阅读相关的传播学作品和理论原著,尤其是教材中提到的理论著述。限于篇幅,教材中引用、解释的语言有限,需要同学们发挥积极主动性课外学习。阅读量越大,对理论的理解越透彻。 2.如果有兴趣的话,尝试对当今出现的一些媒介现象进行分析。多多翻阅业内核心期刊杂志,发现问题并用自己的所学去加以解释,同时比照其他专家学者和从业者的观点。这将对理论学习极有助益,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亲和力。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 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真题

2019年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真题(4)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上世纪70年代末起,多次到我国访问并带来了有关传播学信息的学者是( ) A、施拉姆 B、卢因 C、拉斯韦尔 D、霍夫兰 2、《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的作者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 A、麦克卢汉 B、霍夫兰 C、布雷多克 D、梅罗维茨 3、最早分析传播过程中“噪音”问题的是( ) A、拉斯韦尔模式 B、德福勒模式 C、布雷多克模式 D、申农—韦弗模式

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把具有发信、受信、编码和译码功能的个人和团体称为( ) A、信源 B、传播单位 C、信宿 D、反馈机制 5、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 A、客观、系统、定量 B、全面、准确、完整 C、客观、系统、定性 D、全面、准确、规范 6、控制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和( ) A、控制组 B、实验观测 C、实验组 D、实验条件 7、首次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 A、丹尼尔 B、赖特 C、麦奎尔 D、怀特 8、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被称为( ) A、“工具说” B、“游戏说”

C、“社交说” D、“麻醉说” 9、从整个社会系统看,信息流通渠道中的主要把关人是( ) A、记者 B、广播电视 C、编辑 D、传播媒介 10、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一种理论的发展,这种理论是( ) 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报刊的极权主义理论 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ll、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 A、身体语言 B、类语言 C、自然语言 D、生成语言 12、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认为语言在语义上有三个特征,其中不包括( ) A、语言是静态的 B、语言是抽绎的 C、语言是有限的 D、语言是归纳的 13、为无线电通讯进入实用阶段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 )

自考必过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 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 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 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 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 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 人的心态部分。 2.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 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 现,其中就含有规律 性,成为某一历史时 期、某一国家(民族或 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 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 情,这些现象就称为文 化事象。 3.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 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 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 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 全部文化遗产。 4.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 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 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 精神。 5.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从 公元1400年到1900年 划为第三个气候时期, 为寒冷时期,因为这一 时期明清现代我国多 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 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 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故 而得名。 6.分封制:西周建立后, 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 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 立诸侯国家,史称封 建,所形成的社会制 度,就是分封制。 7.永嘉之乱:永嘉五年 (311年),匈奴贵族刘 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 虏晋朝皇帝,西晋灭 亡,史称“永嘉之乱”。8.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 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 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 的税制改革,内容是把 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 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 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 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 续。 9.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 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 佛教、道教、穆斯林、 景教、阴阳先生、萨满 教巫师户同等级。 10.中国的生产经济文 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 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 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 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 态,又称农业文明。 11.家庭:指共同居住、 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 的社会集团。 12.家族:是由出生和婚 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 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 缘关系。 13.赌胜:实质是打赌, 碰运气,刺激人们从感 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 的愿望。如触摸某寺庙 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 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 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 一种定向的神赐。 14.宗法制:是中国古代 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 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 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 趋完备。 15.分封制:是与宗法制 密切相关的封建制度。 简言之就是分地以封 诸侯。国王将土地分封 给诸侯,诸侯将所得的 土地分封给大夫,大夫 又将它分封给士,士则 直接组织庶人进行生 产活动。 16.春秋决狱:即以《春秋》 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 律,《春秋》经义不但成 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 性甚至还高于法律。其 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心 理动机的判定。以善恶 动机论罪,为人们的主 观臆断打开了方便之 门。 17.整体思维:是指把天 地、人、社会看做密切 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 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 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 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 互依存的联系。 18.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 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 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 维方式。 19.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 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 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 象及其变化。 20.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最高价值原则,其含 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 最高的德。 二.选择题知识点。 1.文化的界定。文:① 本义是“错画”,也 就是花纹。②引申为 后天形成的品德、修 养。③在政治领域 里,引申为“文治教 化”。④天文指的是 自然现象和规律,人 文指的是社会现象 和规律。“化”的本 义是改易。 2.广义的“文化”定义 是以人类与非人类 的分野作为立论的 依据。狭义的文化又 称人文文化。 3.中国文化又称中华 文化、华夏文化、炎 黄文化,它属于国别 文化。 4.文化的特点:民族 性、区域性、历史性、 创造性、时代性。 5.教材将文化归纳为 两个层次:上层文化 和底层文化。 6.文化的历史传播,上 层文化是以文字典 籍为媒体的,而底层 文化主要靠口头传 承。 7.文化是一个历史概 念。 8.中国传统文化,指的 是以中华文化为源 头、中国境内各民族 共同创造的、长期历 史发展所积淀的文 化。 9.文化传统具有稳定 性、延续性、普遍性、 可变性。 10.《中国文化概论》是 一门兼顾历史的关 于中国国别文化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 论课程,是中国传统 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11.教材对文化分科采 用四分法:生产生活 文化、制度文化、思 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语言文字文化。 12.中国境内,地势西高 东低,地形呈阶梯状 分布。地势最高的是 青藏高原,号称“世 界屋脊”。 13.陕西关中地区是四 塞之地,黄河在它的 西、北、东三面环绕, 南面是秦岭山脉,西 北有六盘山、贺兰

自考2002年《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02年《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强调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关系的传播效果理论是() A.“议程设置功能”理论B.“培养”理论 C.“意见领袖”论D.“沉默的螺旋”理论 2、J·赖利和M·赖利创建了() A.控制论模式B.5W模式 C.德福勒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 3、直接导致“魔弹”被否定的理论是() A.有限效果论B.新的强效力论 C.适度效果论 D.信源的可信效果论 4、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普遍性B.抽象性C.有效性D.指说性 5、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有限效果论B. 议程设置论 C. “魔弹”论 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6、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领袖人物是() A.卢卡奇 B.葛兰西 C. 霍夫兰 D.霍克海默 7最早提出“把关”概念的是() A.卢因 B. 霍克海默 C.施拉姆 D.拉斯韦尔 8、“沉默的螺旋”理论着重研究() A.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 B.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 C.大众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D.大众传播同舆论及社会心理的关系 9、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完善了() A.怀特的把关研究 B. 霍夫兰的把关研究 C.布里德的潜网研究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10、符号制作涉及到信息流通过程的()

A.译码B.编码C. 编码和译码D.反馈 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媒介即信息 C.冷、热媒之分D.全球一家 12、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 A.认识连贯论B.实用论 C.使用与满足D.可获得性(易锝性)论 13、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康德 B. 施拉姆 C.申农 D.维纳 14、梅罗维茨的理论认为,应当把情境视为() A.信息系统B.社会系统C.环境系统D.组织系统 15、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直接性B.一次性C.延迟性D.及时性 16、大众传播最典型的功能障碍是() A.麻醉精神的功能的失调B.娱乐功能的失调 C.文化传递功能的失调D.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 17、“魔弹”论出现于() A.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B. 20世纪初到30年代 C.20世纪初到40年代D. 20世纪初到50年代 18、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何事情,而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这种观点是()A.传播功能的自我中心说B. 传播功能的工具说 C.传播功能的“游戏”说D. 传播功能的“发展个性”说 19、控制论模式使传播模式从“从单项直线性”变为() A.多维单项性B.双项直线性C.单项循环性D. 双项循环性 20、传播者对信流通所进行的干预称为() A.受控B.操控C.施控D.遥控 21、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B. 抽样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 22、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态度是() A.中立B.肯定C.否定D.批判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10月) 第一部分代年考题 1.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2.九流十家: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 3.血缘九族制:(1)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 (2)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4.家天下:(1)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家族的代兴与衰亡。 (2)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对宗法血缘关系进行强力破坏,可是她并没有摆脱宗法关系的控制,她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 5.中庸:(1)“中庸”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2)“中庸”的含义是指可常行常见的最高的德。 6.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7.“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8.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 9.引经注律: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10.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她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11.文化内涵: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从属于某一领域,可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都能够属于文化范畴;这些事物对于文化学来说,主要关注它们人文性的一面;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12.“三皇五帝”:“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她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文化创造者。“五帝”是皇帝、颛顼、高辛、尧、舜。 13.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业为本的原则和指定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勤农观是和统治者具备农耕灌溉与农业历法等知识结构分不开的。 14.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人们一般将隋大业三年(6 )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科举制度不但造就了中国的官僚阶层,而且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科举制度对传统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5.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意在发掘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内涵。 1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17.《阿房宫赋》:作者杜牧。该作品的撰写虽是带有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历史实情:“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是对统治阶级滥砍乱伐林木,在北方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揭露。 18.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据此而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19.什伍里甲制度:是古代中国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最早是春秋齐国推行。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闾里治安。后代里甲制由此发展而来,并长期成为国家基层社会的人身控制形式。 20.仁爱孝梯:仁者,爱人也;梯者,顺也。仁爱孝悌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处理家庭成员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大基本准则,是中华

中国文化概论 自考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全)1-30 1.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的含义⑴文的本主是错画,也就是花纹的意思⑵化的本义是改易⑶文化很早就已合成 2.广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点⑴是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⑵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⑶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3.狭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求⑴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⑵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历史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⑶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的区别:文化现象所反映的是文化展过程中的外中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而文化则指的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发概括的认识产物 5.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表现在:多元性在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境内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统一性在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化就是在统一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其形成原因⑴有着共同的文化源⑵多元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互相促进⑶汉族文化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6.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上层文化是由统治阶级和上层文人创造的,其传播途径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是由广大人民创造的,它主要是*人们的口头才得以传播的;联系:无论是上层文化不审底层文化,它们的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虽然在后代有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互相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这由这两个文化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就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 7.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传统文化指历史上贵留下来的所有人文精神的总和,是全部的文化遗产,带有整体性。文化传统就比较概括一点,它指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产生,并与那个时代相适应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又通过不断的传承逐渐积淀下来,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就带有各个时代的普遍特性。 8.文化传统有那些性质和特点:特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时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性质: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9.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基于文化的本源和沿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 从而认为讲究传统文化即是复古,甚至认 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 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忽略了 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 分,一但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 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 目标是不一致的 10.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⑴一切 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 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⑵ 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 自身的传统 1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如何对待西 方文化: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 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 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 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 文化相融合,它便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 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 一。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与西方文 化截然对立的,而应该是吸取精华,去其 糟粕,洋为中用,才是符合时代文化潮流 的。 12.如何掌握中国文化的理论体系:⑴有关 文化的一般概念⑵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 理环境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 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⑷有关中国文化分科 的知识⑸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⑹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13.地理地人类文化发展当中的作用:地理 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 着自然提供给它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 化的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因此, 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环境方 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的是, 为了解文化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 的,文化与地理是互动的。越是早期,人 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地理条件; 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 响越深。同时,地理对人文的影响,也不 是简单的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其间还有 复杂的中介内容 14.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自西向东构成了 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 原;第二阶梯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第 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 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 中国东部地区。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 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欧亚大 陆,东南面向太平洋 15.中国古代的几条交通线:我国古地理专 家从新石器文化遗址的颁布,发现了远古 中国的交通线。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 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 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 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一条在太行山以东 不远,北起河北的曲阳,南至河南新乡, 都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存 在。另一条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列 西的一条,则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 向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16.中国近千年气候变迁的趋势和分期:五 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具体 表现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 一个比一个低。主要有温暖期、寒暖交错 期、方志时期(寒冷时期)、仪器观测期。 18.气候变化与饥荒有没有直接关系?为 什么?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是有直 接关系的。中国的灾害性气候非常多,旱 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关的蝗灾 病虫害等。特别是自中国的气候转入寒暖 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大水之后 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 19.从地理条件说明中国为什么不能走古 希腊式的文明道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 然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 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 多去流河汊所形成的河曲湿润地区。地理 特征决定着中国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腊式的 文明道路。古希腊文化产生于地中海的半 岛和岛屿,各地理单元都有着很大的独立 性,而地理环境的独立性决定着每一个地 域上的人口构成的相对单纯;而且那里不 太适宜农业,这又决定着它经济上对外依 赖性,海上贸易及掠夺盛行,曲此一个商 业形态的城市民主文明得以形成。而中华 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 大地域上的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 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 功依*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和融合。中国 的文明道路既不同于古埃及、巴比伦,更 不同于古希腊,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 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20.中国大一统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天在 大一统的观念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统 治者追求统一而逐渐形成的。分裂与统一 是中国历史的两在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 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 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 流。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 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 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 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 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论, 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 作用 21.中国文化的地缘特征:中国文化的地缘 特征不同于现代的观念。它所指的是当中 国文化中民调整期怕,与北方范围更加的 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的角度 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该特别注意 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的地缘关系,那里蔵着 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 22.中国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移动的趋 势: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 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 的后方。实际上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 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 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 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 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 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 当着对峙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 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 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23.元明清时期中国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 是互相对峙的形势:元明清时期,南北对 峙的现象起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 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 面。北方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 单一农业经济占上风;而在南方,早已经 过去这样的阶段而进入农工商留全面兴旺 的局面。处在北方的王朝政治中心,它的 立国精神都是陈旧的得小农的,因此它从 来不懂得在国家政策上保护南方经济的发 展势头,从而南对峙,变成政治与经济上 的对立和矛盾,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真正 开始 24.九州的划分及不足:九州分别是冀、讼、 青、扬、荆、豫、梁、雍。不足之处在于 由于时代限制,中国其他的地理上自成一 体的区域没有涉及到。 25.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 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 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们的生存质量和状 态。因为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 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 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 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西方有史学家曾 经提出自然的挑战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原 因。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 兴起,就不能理解了 26.典范人物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典范人物 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 文化特色。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 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感知, 乡土意识由此而来,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 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得 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典范人物是 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27.司马迁史记里把中国划分为:天下划分 为四大基本的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 的。一是山西地区(即关中)二是山东地区 (大臻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三是 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28.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主要特色是: 地域文化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外在条件的 变化,可以使一个地方经济及附着在经济 之上的文化现象兴衰起落。精神方面,一 些没有被一方人民重视的东西,也容易淡 漠甚至遗忘。新的因缘,则带来新的现象。 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新现象,是东南 沿海一带因海洋贸易所发展起来的一些影 响一方的商业都会,如广州、福州等,在 与西方的商贸往来中,文化观念首先发生 变化。近代革命先从南方兴起,不是没有 道理的,那里得风气之先 29.中国古代文化基干包括:先秦时期主要 有三大区域文化,即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 源于在晋的法家文化和源于南楚的道家文 化及楚辞文学。它们后业经过汇集融合, 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30.地域文化是隋唐文化的一个重要资源: 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 的灾难,但我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 保存之功实在不小。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 带的凉州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 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 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 相当大的作用。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 源论稿中,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的一 脉重要的资源 31.中国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观点:孟子的 不违天时的观念。孟子的一些言论在古代 有相当的代表性,明显的包含的保护自然 的意识在内。不过,总体看来,古代许多 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都是与其他观 念相关的行为 32.中国古代是如何重视土地的深度利用 的:先秦时期的魏国曾有李悝的尽地力之 教,由政府督导农民提高单位亩产量,表 现出信纸经营的特点。汉武帝时期曾有 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亩 产量。区田法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深度 利用土地的意识加强,导致了一种量力而 行的经营观念的出现。西晋的傅玄和北魏 的贾思勰,都提出过注重提高单位产量, 而不过分依*开垦土地增产增收的主张。 33.运河的开通和使用对两岸人民的经济 生活的影响:⑴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 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 ⑵历代统治者为保证漕运畅通,甚至严禁 东北、山东一带的农民引用沿线支流溉田, 致使广大的华北地区河道淤塞、沟渠荒废, 农业经济日趋停滞 34.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同时有哪些失误: 主要是土地的过度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 开采。 35.山西为何历来天下形势之说:⑴山西高 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 着一条宽平的谷地,即汾河谷地⑵山西高 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蒙古高原是一 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 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⑶太 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 地区。 36.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和作用①自 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人们的 生存质量②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③ 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 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种情 况下生产的区域文化最具有历史的深度和 广度和高度④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 他的乡亲,中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 土意识。 37.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 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 运河的开凿。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 国的地利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 精神的体现,也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体 现。 38.大一统文化观念与地域文化观念是否 冲突?它们的关系:没有冲突。中国这样 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