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 新文化运动岳麓版课后练习第九篇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 新文化运动岳麓版课后练习第九篇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课后练习第九篇

第1题【单选题】

李华同学在复习课上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名称应该定为( )

A、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改革

C、民族统一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 ①主阵地是《新青年》②代表人物有李大钊、李鸿章、鲁迅、张之洞等③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④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这样一幅对联“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该对联评价的人物是( )

A、孙中山

B、李大钊

C、鲁迅

D、陈独秀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与下图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主要相似之处是( )

A、批判儒家思想

B、促进思想解放

C、提倡白话文

D、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论从史出:上海被称为东方梦巴黎,这座国际性都市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变化,请把史实或结论补充完整。(1)结论:这里最早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实:______(2)结论:这里见证了

______的发展历程。史实: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3)结论:这里见证了______的兴起。史实:1915年,陈独秀在这里创办《新青年》,在《警告青年》一文中提出“民主”“科学”口号。(4)这里见证了______的爆发。史实:1919年6月以后,运动中心从北京转到这里,工人罢工推动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5)这里见证了先进政党的建立。史实: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问答题】

材料一: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二:梁启超在《科学精神和东西文化》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对于科学的态度,有根本不对的两点:其一,把科学看太低了,太粗了。多数人以为:科学无论如何如何高深,懂得不算稀奇,不懂得不算耻辱。其二,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他们以为只有化学、数学、物理、几何等等才算科学,殊不知所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只要够得上一门学问的,没有不是科学。我们若不拿科学精神去研究,便做哪一门子学问也做不成。中国人因为始终没有懂得“科学”这个字的意义,所以五十年很多人奖励学制船、学制炮,却没有人奖励科学;近十几年学校里都教的数学、几何、化学、物理,但总不见教会人做科学。①近代史上,哪个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这个运动为什么要高举这两面大旗?②近代史上,哪个运动大力奖励“学制船”“学制炮”?至少列举三个例子说明这个运动在“学制船”“学制炮”方面的成就。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的内涵和作用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8题【改错题】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向封建礼教发动猛烈攻击,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答案】:

【解析】:

第9题【材料分析题】

我国古代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我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自14世纪上半叶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精神时代的到来。持续近300年的文艺复兴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将欧洲从中世纪(指封建社会)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陈独秀等知识精英,以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为舞台,针对当时中国的现状,高举两面大旗,进行启蒙宣传,反对一切旧文化,由此掀起了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被称之为的“新文化运动”。

——人教网·历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并说明其思想对以后哪个朝代最先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新的精神时代”的思潮是什么?说出文艺复兴在“将欧洲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列举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根据材料是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面大旗”是指什么?列举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不包括材料中涉及到的人物)。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所起作用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四: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实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材料五: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警磨,零该勿底燕变的是中国人的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一中“汉阳铁厂”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你还知道其他民用企业吗,请列举一例。“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什么口号?

材料二中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指什么?并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材料三所反映的陈独秀先生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从材料四中,列举“社会风尚的革新”的表现一例。近代中国出版业。中,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材料五中提到了中国近代前期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它们分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事件?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思想解放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材料二: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材料三:胡适在1923 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材料四: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再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关于和谐的一种观点。

材料二中的“改良”和“革命”这两次历史事件在思想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中《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著名杂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

材料四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它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0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重要演讲中强调:中国发布了愿景与行动的纲领性文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已经签署,丝路基金已经着手实施具体项目,一批多边或双边大项目合作正稳步推进。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在深圳、珠海等地的谈话》(1992年)

从纪念章①图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②图中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③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图中的历史人物。

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就是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领导下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①从学习的内容上看,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变化?②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根据材料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建立,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已经从资本输入转为资本输出,实现这一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此次谈话有何重大意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什么新的主张?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

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中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19世纪中叶,中国在备受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小红同学通过对上面表格的分析与探究,绘制了四次运动指导思想演变示意图,请你帮她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认为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自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国人逐步认识到,救亡图存是我国人民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但是如何才能救亡图存,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看法,也进行了不同的实践。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A派,首先意识到了中国在军事和经济技术层面的落后,于是以“B”、“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自救运动;而C和D为代表的一批改良派知识分子,却主张从政治层面进行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民国成立后,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又从思想文化层面发起了一场E运动。他们以《民报》为主要阵地,高举着民主和自由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反动逆流发起了猛烈进攻,特别是1917年以后,陈独秀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预示着中国革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请将上述材料中的字母处所代表的内容填写在下面。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上述文段中的叙述出现了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错在______,应改为______;

②错在______,应改为______;

③错在______,应改为______;

在政治层面上,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政治改良运动以外,资产阶级还领导了一次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请写出这场革命运动的基本信息(包括运动名称、爆发时间、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指导思想),并对这场革命的结果做简要评价。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技术层面到政治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探索救亡图存的活动历程,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探索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