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

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

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
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a5536047.html,

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

作者:詹华山

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20年第03期

[摘要]与过往浅层次、项目式、短期性的工学结合相比,新时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层次、长期性、一体化的产教融合模式,具有全新的内涵和特征。文章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逻辑主线,提出要以产教两端的身份认同从供需分离走向战略伙伴、价值追求从项目合作走向持续发展为实践引向。针对当前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所面临的生态体系不完善、职教端与产业端的供需不匹配和资源不对等、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可以从加快产教融合的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产教两端的资源建设和对接、构建开放性的育人架构等方面进行纾解。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生态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国家提倡职业教育办学走“工学结合”道路的时间算起,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已经持续了近30年。2014年,我国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峰值,教育规模已经接近普通教育,标志着职业教育已经从外延式扩张阶段进入内涵式提质增效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以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主线的新时期。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出台,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

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政策主张。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

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出台,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供给

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要求

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是工学结合的升华,拥有全新的逻辑、内涵和特征。在此背景下,笔者深入分析新时期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逻辑主线和价值引向,系统梳理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现在以及未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思想指导和方法论借鉴。

一、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的逻辑主线

与传统意义上的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相比,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的整合和贯通,是教育与产业的战略性联盟。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能够将职业教育供给端与产业需求端融为一体,打造横跨教育与产业两大领域的现代教育体系。而要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必须明确其逻辑主线。

(一)共同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的落脚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说明书

XX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XX技术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ICT学院说明 山西省各高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山西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加速培育ICT产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升院校校企合作水平,促进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专业发展,做大做强服务区域经济能力,XX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特推出校企合作项目“ICT学院”,以下是具体内容:一、ICT学院简介 XX公司ICT学院,全称XX公司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是XX公司为打造ICT 人才产业链,推动ICT领域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为社会培养ICT领域的人才,满足产业链对人才的长期需求而设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 二、合作内容 (一)构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 1、ICT类专业内容建设 面向新经济改造升级ICT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专业,制定面向ICT领域进行专业改造升级的模块化参考课程体系。建设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工科专业,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XX公司深度参与的“产学研”共同体。

2、双师型教师提升计划 围绕产业前沿技术,为高校教师提供学习和实践产业最前沿技术的机会与平台,提升教师对产业前沿技术的敏感度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3、联合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一批面向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在线课程资源,快速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校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动在线课程资源与在线教育支撑工具在课程上的广泛应用。 4、推进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 建设一批面向ICT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的实训教学科研平台,为高校师生提供与产业真实场景结合的实训科研平台服务。 5、建立能力评价机制 通过XX公司ICT大赛、XX公司职业认证与课程结合等模式,建立ICT类人才能力评测体系,客观评价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成果的参考指标体系。 6、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 XX公司一直倡导构建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共同体,聚合人才、聚合技术、聚合商业、聚合服务,最终助力山西省ICT产业可持续的繁荣发展。从2012年开始,XX公司开始与全球高校合作开展“XX公司ICT学院”,每年为ICT产业链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每年的双选会旨在为合作伙伴输送人才,并帮助合作院校解决毕业生实习、就业等核心问题,从而建立起ICT产业链中企业、院校、平台、人才之间互动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拉近ICT行业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 7、社会服务

中兴通讯政企业务产品方案-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签约

中兴通讯政企业务城市巡展-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签约 4月16日,在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国际论坛的“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一期)”签约仪式上,30所本科院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框架性意向协议,成为首批入围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合作院校。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峰、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健洲、中兴通讯教育合作中心张勇主任、北京华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炳宇出席并见证了签约过程。中兴通讯副总裁常金芸和各院校代表完成了签约。 中兴副总裁常金芸和院校代表达成合作

为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需求,鼓励中国企业在信息化及工业4.0时代建立全球竞争优势,2014年12月6日,中兴通讯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典型企业,与教育部签署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协议,支持20所院校建立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并共同探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再次成为助推我国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进程中的主力。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与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健洲亲切交流 经过为期数月的周密部署,该项目得到全国相关院校的积极响应,短短几个月时间,共收到省教育厅及教委推荐的215所本科院校的申报书,其中,有区域转型试点院校,也有985、211院校,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充分体现了各高校协同推动国家产教融合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经教育部规划司与中兴通讯的协商,双方共同决定将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规模从20所院校扩充到60所。根据申报通知的具体要求及各申报院校同企业沟通协商的基础,项目评审专家组对申报院校进行了材料评审和远程视频答辩,依据价值、双赢、可持续及综合平衡的原则,最终推荐30所院校作为首批入选院校签署框架性意向协议,具体项目执行协议由中兴通讯同各入选院校进一步协商签订。 “在签约仪式前一天,我听完了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健洲先生关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演进’的全程演讲,非常认同演讲中提及的重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通过加快统筹管理、专业调控等方式促进高校错位发展等观点,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与中兴通讯合作的信心。”签约仪式上,校方代表表示道。 教育战略是服务国家的战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中国企业在信息化及工业4.0时代建立全球竞争优势,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将对此形成基础人才支撑。从全球经验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路径。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a5536047.html,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作者:李扬 来源:《办公室业务》2016年第11期 【摘要】职业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外的产教融合起步较早,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发展较为成熟。中国国内的产教融合在政策支持方面的力度尚不够完善,因而其发展并不明显。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内产教融合的发展,文章重点研究了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几种典型支持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支持 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产教融合具有了新的内容和富有特色的地方。当前,根据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二是人才培养的主体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依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来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第三,职业学校应该按照自身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综合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等。 研究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创新自身的办学体制,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对于企业和行业来说,可以为其提供更广泛的实用性的技能型人才,推动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以致进一步促进整个市场经济发展。 一、国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 根据相关考察分析,在国外,关于产教融合的集中典型的模式主要是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以及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一)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美国在1996年开始实行“合作教育”的模式,大学新生入 学之后,开始进行半年的学习,继而在学校和小企业之间进行两个月的岗位技能学习培训和专业课的学习,等到毕业前的后半年进入学校,进行集中学习以及准备毕业事宜。 美国这种产教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需要而实行的,此外还受到多元文化并存以及政府实行的教育机会均等政策,保障公民基本教育权利所致。美国的传统意识中并不重视职业教育,所以其发展速度较慢。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的经济一度停止增长,通货膨胀严重,而日本此时经济发展却十分景气,美国政府研究之后发现这是由于日本政府对于员工的教育的重视。因此,美国政府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美国政府花费众多的财力以及物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逐步实行产教结合。另一方面,一改传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 甲方: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 为落实《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教职成(2018) 1号)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8) 48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 4号)和《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省人大(2019〕18号)等文件精神,推动双方资源统筹与共享、技术创新与服务、人才交流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文化传承与发展、党团建设等方而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意向: 一、合仔念则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学共贏、协同发展 二、合仔境? (一)共建共享校企共同体基地 合作双方可根据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选择共建校内外(包括跨境)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培训中心、企业(产业)学院和创新创业中心/基地等,为校企协同培养学生、企业员工培训和服务社会提供实践场所。 (二)共建共享产学研合作平台

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利用双方资源,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傅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开发产品,服务企业发展,共建产教融合型示范企业,提高双方的社会美誉度。 (三)共建混编教科研团队 通过高层次人才互聘(产业教授进学校,教授、博士进企业等方式)共建混编教科研团队,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和科研项目,共同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推进学徒制人才培养 根据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校企合作设置专业、研究制定专 业标准,开展专业建设。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培养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联合培养,共同申报国家校企协同育人项目。 (五)优先推荐、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 基于校企双方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等现实利益的相应回报。在尊重学生本人意愿的前提下,企业有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的权利,学校有优先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的义务,优秀学生有优先选择高端就业岗位的机会,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贏。 三、取方的权钊知文.务 甲乙双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合作,具体合作以本协议的《附加协议书》形式进行约定。 (一)甲方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日前,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意见》把“坚 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指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过程。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力,已成为困扰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难点和瓶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成为职业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着力点和工作主线。笔者结合2015年9月参加新 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的体会,就职业院校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双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职业院校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技能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从企业角度看,通过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满足人力资源及技术提升需求,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长期坚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 《意见》中强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这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应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把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作为目标,把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为努力方向。在办学策略上,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合市场、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的一整套办学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将其总结为“卓越办学要素”。学院通过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部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成员来自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董事会预判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学

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探索

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探索 [摘要]:依托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所需岗位技能,探索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建有:智能制造基础性实训室、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室、柔性制造单元实训室、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室、智能制造名师工作室、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创客教育中心。构建了“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 [关键词]: 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前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强国梦。随着“制造业强国梦”的提出,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已经悄然来临。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重要的模具工业基地。“十二五”期间,无锡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 化、高端化为引领,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2015年8月,无锡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要把无锡打造成“国内一流制造业强市”。在“中国制造2025”新的形势下,不仅要求我院高职教育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要能将我院和新吴区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对我院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建设能与之相匹配的集“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 1.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定位 坚持“立足高新区、依托高新区、融入高新区、服务高新区”的办学宗旨,积极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行动,彰显“双元培养、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围绕无锡高新区建设“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的总体目标,依托无锡高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德商会双元制培训中心,构建“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通过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投入机器人先进技术与设备,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开发智能制造实训能力体系与实训课程项目,构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协同研发纵横向智能制造技术应用课题,移植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着力开展“四技服务”;引入创客教育,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由点及面,促进课堂改革;实现“四合作、五对接”,保障“技术、设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三个同步发展。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公共开放型实训平台,在高职院校中具有引领与示范效应。 2.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2.1 智能制造基础性实训室 与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开发型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基础性实训室。按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教学要求和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建设场地200M2,建有工业机器人多功能基础教学工作站、工业机器人多工

产教融合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产教融合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 招 标 文 件 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 二○一八年一月

目录第一章招标公告 第二章投标人须知 第三章任务书 第四章评标原则及评标办法

第一章招标公告 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就以下项目进行招标,现诚邀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有关事项如下: 一、单位名称及地址: 1.单位名称: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招标人”)2.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二村11号 二、招标项目的名称、资金来源、项目概况、招标内容: 1.项目名称:产教融合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项目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二村11号 3. 资金来源:自筹 4. 项目概况:国家发改委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根据重庆市《关于编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科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学校积极编报了科能学校校企合作综合楼建设项目,该项目已经通过市发改委评审,进入项目库,项目要求学校必须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为使校企合作综合楼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地块优势,发挥更大作用,学校拟配套建设产教融合教学实训基地。 该项目拟建于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校内,总建筑面积约为14662平方米,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资金来源为学校自筹。 项目拟建汽车类、电工电子类、制造类、矿山工程安全类、健康类、经贸服务类等与重庆地方经济发展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引企

入校、校企融合共建实习实训项目基地。同时,配套建设部分宿舍。 5. 项目内容:(1)本次招标内容是对产教融合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前期研究,并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等要求,编制符合实际需要的产教融合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为编制报告而进行的所有调查、踏勘、资料收集、现场勘察等工作。(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应结合重庆市、沙坪坝区城市发展规划及与校企合作综合楼的配合。 6. 项目工期:15个工作日。 7. 项目要求:该项目通过市发改委审核为项目完成标准,项目达到完成标准即付全款。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法人资格,或其分支机构; 2. 投标人与招标人过去3年内无合同履约纠纷; 3. 投标人具有工程咨询资质; 4. 本项目不允许联合体投标; 5. 在以往没有因腐败或欺诈行为而被政府有关部门或甲方宣布取消投标资格。 四、最高限价:4万元 五、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 1. 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18年1月5日13:30 2.开标时间:2018 年1月5日13:30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日前,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意见》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指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过程。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力,已成为困扰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难点和瓶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成为职业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着力点和工作主线。笔者结合2015年9月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的体会,就职业院校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双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职业院校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技能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从企业角度看,通过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满足人力资源及技术提升需求,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长期坚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 《意见》中强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这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应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把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作为目标,把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为努力方向。在办学策略上,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合市场、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的一整套办学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将其总结为“卓越办学要素”。学院通过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部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成员来自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董事会预判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学

产教融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现状与对策

产教融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现状与对策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产教融合的生 产性实训基地可以有效利用校企双方的优质资源,有助于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职 业素养,推进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实践表明,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依托哈尔滨铁路局校企合作 建立产教融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哈尔滨铁路客户服务12306分中心,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 源互用、利益共享,彰显了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一、产教融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特征 1.实习环境真实化。产教融合型生产性实训项月的选取必须来自于企业的生产项目,设 备与生产厂家设备完全一致,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车间进行设计与建造,实训过程严格根据 企业生产的操作规程来进行,产生经济效益,实训过程就是产品的企业生产实际过程,生产 环境真实化。 2.基地功能多元化。校企双方筹资共建的产教融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具备多功能性,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学生、专业教师、企业技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真实 操作、真实生产。 3.“双师型”队伍建设简单化。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产教融合的生产实训基地,打造产教 兼容的校企“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教师及时掌握铁路运输发展趋势,使教师既能解决教学 实际问题又能解决铁路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 二、产教融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1.国家政策与企业发展需求不协调。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较弱,与职教发达的国家如 德国相较相差甚远,而企业是以产能与效益求生存的,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因此,不论基地 是建在校内还是建在企业,在既无法律规定,又无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企业不愿深 入进行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 2.资金投入与基地建设需求不协调。尽管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相对普通高等 本科院校而言,国家财政对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支持力度要小得多,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 的办学成本远远高于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地建设中产教 的实质融合。 3.高职教育与产业转型需求不协调。目前高职院校整体师资力量较弱,大多年轻教师从 高校毕业就来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生产经验,不能较好地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不能把握行业动态与生产性技术前沿。 三、产教融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策 1.建立产教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生产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需求和专业建设发展要求为依据,根据专业建设模式,营造企业真实氛围,选择与专业相符 合的课程特色建设实训基地,学生可真实操作、真实生产。 2.建构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实习实训为载体、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课程 体系,其主要特色有:(1)课程内容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的高职特色。(2)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将知识点、技能要求与具体工作任务联系起来,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合集:职业教育论文 相关热搜: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产教融合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但诸如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问题也凸显。在分析产教融合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区别的重要特征。经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形成一些固定形式,并取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应总结以往经验,拓宽内涵、创新形式,以达到培养高

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与教育一体,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发、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一体发展。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根本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解决职业学校老师实际操作不足的缺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对地区经济的繁荣、产业升级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的需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

XXXXXX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工程建设项目规划 为贯彻国家和临沧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根据《临沧市教育局转发临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十三五”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工程和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规划文件的紧急通知》相关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编制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临沧市农业学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从而明晰学校产教融合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和举措、建设内容、实施效益、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保障七个方面,确保项目规划科学合理、工程实施成效明显、管理措施具体可行、建设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规范健全。在新起点上把学校产教融合项目工程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确保完成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的达标验收工作,并借此契机,更好的推进我校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建设工作,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和服务工作,更好的为建设天地人高度和谐的“大美临沧”做出贡献。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XXX学校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城郊,地处民族边疆地区,属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XXXXX学校是一所集农业中专教育、师范类学前教育、理工类中专教育,农业函授本、专科学历教育,农业技术、计算机技术培训和农业及计算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园林学校”等40余项荣誉称号,2003年11月省政府授牌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一)学校基础设施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学校于2013年1月新建并完成了新校园的整体建设搬迁工作。学校新校园占地101亩,建筑面积19280平方米,绿化面积28500平方米,校园绿化率42.4%。规划并建设有学生教学区、住宿生活区、食堂、实训基地及学生专用运动场。固定资产总值9800多万元。多媒体教学设备34套,图书馆藏书22116册,学校有标准教室50个,标准计算机室5个,配备教学电脑300余台套;配备茶艺室、评茶员试验室、茶叶初制加工车间、兽医试验室、解剖、病检、病理等设施设备,配备有栽培试验室、种子试验室、土肥试验室、标本室、植物生理试验室、镜检室等试验室,建有汽车修理、工程机械、电子钢琴、钢琴、画室、形体训练等综合实训基地。内设“云南省第176职业技能鉴定所”和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三个函授站。尽管学校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还不具完备,但是学校各个基础功能设施都在不断改善中,并有很大的发展条件和空间。 (二)学校办学规模及师资力量现状 新校园投入使用后,极大的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在校生规模都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升。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我校各级各类在校生人数2837人,其中:全日制中专在校生2036人,函授专本科在校生801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现有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62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12人,本科学历5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任教师中有“双师型”教师47人,占专任教师的76%,且实训开出率达100%。

职教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职教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等一系列举措。来自《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机制,现有合作企业近16万家,校均超过120家。笔者认为,虽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是遍地开花,但仍应“深化”,方能建立融学校教育、科研攻关、企业经营、服务地方等于一体的产教融合体系。 产教融合出现冷热两极 职业院校的宗旨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办学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在教学、实训等方面需要企业参与;企业的发展需要技能型人才,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等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双方的刚性需求,决定了产教融合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是职业教育的命脉。但产教融合的现状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当前“学校热情、企业冷淡”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较难保障,付出多、回报少且存在学生实训安全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其次,产教融合的环境不佳。部分地方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够、支持不足,地方教育等部门没有很好地发挥协调、指导、规范的作用,使职业院校难以充分利用政策、信息等资源,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产教融合滞后于产业发展与转型,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各地、各院校建了许多高水平实训基地或校级实训基地,但由于与产业贴合度不够,滞后于企业技术革新,“设备买回来就落后”的现象经常出现。 构建校企共赢的制度体系 学校培养人才,企业生产产品,只有构建双方互利共赢的制度体系,产教融合才能深化。 首先,要树立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合作理念。对职业院校而言,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对接企业的技术革新需求,与企业进行技术、产品等研发合作,以校企协同攻关实现“双赢”。 其次,重塑职业教育的治理架构。产教融合,不是院校和企业两家的事情,参与其中的,除了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包括相关行业机构、社会组织、培训机构等。必须搭建全产业链式的平台。在这个治理架构中,政府部门的职责不可缺位,应该着力于落实相关政策,指导学校育人适应地方发展战略等,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转型发展。 再次,在产教融合的实现方式上,需要更多探路者。值得一提的是,办学体制方面的改革创新。国家可通过财政支持、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率先参与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可以发展混合所有制,引入民营资本,探索股份制、企业化管理,通过企业文化、标准的输入,建立与市场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主动求变的具体途径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从这一点审视产教融合,作为培养人才主体的职业院校需要不断改革,求新求变。

产教融合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第 32 卷 第 7 期2019 年 7 月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Vol.32 No.7 Jul.2019 产教融合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沈灿钢,孙晓明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 214405) 摘?要:面对《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引入智能制造领域先进技术,借鉴先进工程经验与人才培养经验,构建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的应用与实践,在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师资应用技术能力、人才评价等各方面得到提升,以期促进专业建设及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关键词:校企合作;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2;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97(2019)07-0022-03 Research?and?Practice?on?the?Construction?of?Intelligent?Manufacturing?Innovation?Training?Based?on?Industry-Education?Integration SHEN?Can-gang,SUN?Xiao-ming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Jiangyin 214405,China) Absrtact: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talents in , ,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cooperated with corporations, introduced advanced technology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rew lessons from the cutting-edge engineering experience and talent training, and built a base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Thanks to the engagement and improvements of the training base, the college receives fruitful performance in various aspects: teaching course system,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talent evaluation and so on. Thus, the college will see to a better professional skill training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y in the near future. Keywords: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Training Base;Innovative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Specialty Construction 0?引言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推进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战略培养相关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学院整合实训资源,前期依托江阴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目前通过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等单位深度合作,构建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 该实训基地构建于智能制造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引入智能制造领域先进技术,借鉴先进工程经验,目前拥有两个中心,即“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和“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通过该实训基地的应用与实践,以期在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资源、师资应用技术能力、人才评价等各方面得到加强与补充,在专业建设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途径进行有益探索实践。1?智能制造创新实训基地构建 1.1?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 前期,依托江阴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已经与西门子公司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主要建设了“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SMSCP)实训室”“小型自动化实训室”“西门子全集成工业网络实训室”等相关实训室。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见图1) 。 图1?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该中心面向智能制造领域,体现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TIA)理念,融合西门子在工控领域最新技术标准 收稿日期:2019-05-19 作者简介:沈灿钢(1981- ),男,江苏靖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自动化技术促进苏南制造业转型升级缓解招工难”(基金编号:2016SJD79002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外合作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背景下高职自动化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C-b/2016/03/18);江苏省高校教改课题“以SCE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促进高职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JSJG381).

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5432-“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创新研究

“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创新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物流是一门系统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物流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产教融合的物流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内外部支持体系欠缺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物流产教融合活动并没有产出预期价值成果,在实践层面仍存在着利益主体相关度有差异、合作质量不高、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由于产教融合是一种涉及多主体、多要素相互交织的复杂育人模式,其高质量运行必是多元因素良性互动合力的结果。同理,出现育人质量不高、效果堪忧也非单一不良因素引起的。 2.课题界定 (1)核心问题及主要概念 物流教育产教融合是指物流产业和物流职业教育融为一体,职业院校和物流行业企业共同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发挥育人双主体作用。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内容选择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教育教学环节,改变职业院校作为育人单一主体、而物流行业企业参与或协助的被动局面,要求双方共同作为育人主体、积极作为,实现物流专业设置与物流产业需求、物流课程内容与物流职业标准、物流教学过程与物流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等四个环节对接。 (2)研究所涉及的对象范围 产教融合的物流实训基地的创新研究,是基于物流行业引领性企业的产业发展对适用人才及研发、培训的迫切需求,有效创建实现物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环境,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与物流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等方面形成开放合作、融合办学的格局,实现互动共赢功能的校企协同共生发展模式。 (3)重要理论观点与实施构想 2015年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及《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均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并阐述高职院校通过“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未来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实施建议上,物流产教融合要实现物流产业和物流教育两者真正融合、一体化发展,做到产中有教、教中有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同时,“国家应该从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同时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创新”。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有关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研究大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大量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各个模式的理论研究;二是大多学者的产教融合概念等同于校企合作;三是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扮演有很多研究,尤其是美、日、澳大利亚三国政府的职能尤为突出;四是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集中政府推动企业与学校两个主体结合的政策研究颇多。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多,产教融合研究少;二是相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散见在有关研究当中,没有系统化、深入的研究。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为了更好地适应物流产业转型发展,全面提升物流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湖北物流产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必须有效破解学校与产业脱节、专业与岗位脱节、教学与生产脱节三大难题。××××××

皖江经济带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1 皖江经济带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立足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对接皖江经济带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需求,充分发挥试验区先试先行功能,以制度创新为目标,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建立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学校为基点的产教融合改革推进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招生就业等方面更加契合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引领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为皖江经济带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任务 (一)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工程 通过设计和实施“产教融合型城市培育项目”“产教融合型行业培育项目”“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项目”等,创新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和实施载体,建立健全政府统筹、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权责明确、共同协作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各市职业教育错位发展,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

格局。 1.产教融合型城市培育项目。发挥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中的主导作用,支持鼓励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城市,积极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在统筹协调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资源布局、条件保障和政策措施方面积累有益经验。项目内容包括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标准、市级产教融合专项投入机制、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发挥、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方面开展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2.产教融合型行业培育项目。支持鼓励我省产业集聚区的行业联合本地区中高职院校、产业园区,促进园区的人力资源建设、技术技能积累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对接,建立产业、行业与职业院校的协同发展机制。项目内容包括发布地区行业相关产业的专业布局、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校企各类需求精准对接,组织各类产教对接活动等。 3.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项目。重点培育150家左右专业建设参与度高、协同育人贡献大的产教融合型企业。项目内容是对入选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的组合式激励,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教学、师资培养环节等,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争取试点部分企业列入国家职业教育“十百千”产教融合试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