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狄尔泰:精神科学的自主性和生命意义的诠释学

狄尔泰:精神科学的自主性和生命意义的诠释学

狄尔泰:精神科学的自主性和生命意义的诠释学
狄尔泰:精神科学的自主性和生命意义的诠释学

狄尔泰:精神科学的自主性和生命意义的诠释学

第一节狄尔泰的问题意识和生平著作

当我们疏理近一百五十年来西方哲学发展线索的时候,很难绕过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他是一位从近代哲学转向当代哲学的承上启下的哲学家。他充分揭示了十九世纪各种哲学倾向中的弊端,而他自己提出的克服这些弊端的新的哲学构想虽然还不成系统、不够完整,甚至还有自相矛盾之处,但他的这些创意构成了二十世纪新的哲学尝试的出发点。

狄尔泰看到了十九世纪欧洲三种主要哲学倾向中的弊端。

首先是思辨的形而上学的弊端。这种思辨的体系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发展到登峰造极地步。它的弊端表现为用一种思辨的哲学方法取代了各个不同领域中特殊学科的特殊方法,把各具特色的特殊学科强行纳入到形而上学的体系中去,以一般性抹杀个体性,以哲学思辨替代科学研究。

以孔德、斯宾塞、穆勒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起来反

对这种思辨的形而上学。他们强调科学是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的,通过归纳建立普遍性的命题,找出现象间的规律,从而能对同类现象的再次出现作出预言,并对所建立的普遍命题是否有效进行证实。他们主张这种在自然科学中取得成功的方法应推广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去,任何学科要想赢得科学的地位,必须应用这种实证的方法。

以兰克(L. V. Ranke)和德罗伊森(J. G. Droysen)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一方面反对思辨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又反对实证主义。他们主张人文现象在本质上不同于自然现象。人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独特的个性。自然现象是永远重复的,人的历史现象是不重复的。自然现象有普遍的规律性可寻,而人文现象没有普遍的规律性可寻。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每一个社团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每一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思辨的形而上学把丰富多彩的人文现象抽象化为一般概念,扼杀了人文现象的个性,而实证主义则把活生生的人物化为自然之物。

狄尔泰深受历史主义的影响,但他也充分意识到历史主义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为了克服相对主义

的弊端,他主张在人的意识的内知觉中寻找人文现象的确定性。人的意识包括感知、情感、意志诸方面。实证主义只以感觉经验为基础研究科学,狄尔泰认为这样的做法太片面了。人的全面的经验应包括人的各种体验。人通过对自己的内在意识的反省,通过自己的内知觉,是可以把握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各种体验的。狄尔泰相信内知觉具有确定性,内知觉提供了以研究人文现象为对象的“精神科学”的牢靠的认识论依据。另一方面,狄尔泰又禀承了历史主义学派所持人文现象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观点,主张以人类交往、文化、历史的生活共同体(Lebensgemeinschaft)为基础研究人文现象。这里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人的内在体验与人的生活共同体的关系如何?如果说人的内在体验是依赖于人的生活共同体的,而人文现象的意义又都是相对于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人的生活共同体的话,那么历史主义学派的相对主义的观点似乎依然成立,狄尔泰也就无法在每个人的意识的内知觉中找到人文现象的确定性的基础。相反,如果断定人的内知觉具有确定性,而人文现象的意义又是相对于人的生活共同体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的,那么以人的内在体验为基础确定历史等科学的确定性似乎又存在问题。狄尔泰对这两者的关系的解答还不够明

晰和令人满意。

胡塞尔正是抓住了狄尔泰动摇于笛卡儿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批评狄尔泰的“精神科学”依然缺乏科学的严格性。而他自己的所谓“严格科学”是建立在把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路线推向极端的先验唯心主义现象学的基础上的。然而,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个类似于狄尔泰的问题,即“先验意识”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海德格尔哲学致力于阐明人的存在与人的包括知、情、意在内的整个体验的关系,可以说这是寻求对狄尔泰的哲学中包含的问题的一个解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狄尔泰是推动德国哲学从十九世纪的语境转向二十世纪的语境的关键人物。

狄尔泰于1833年11月19日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比布里希村(Biebrich am Rhein)。他的前辈中很多人从事法律的或牧灵的工作。他父亲曾任拿梭的宫廷牧师。按照他的父母的期望,他于1852年在海德堡大学注册学习神学。那时正值1848年革命失败后保守势力反攻倒算的时期。1853年,他的老师费舍(Kuno Fischer)因在神学上具有泛神论的自由主义思想而被免职。狄尔泰因而转往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期间,狄尔泰开始觉得神学过于狭隘,从而对历史和哲学也表现出极

大兴趣。他聆听了历史学家兰克(L. V. Ranke)、哲学家特伦德伦堡(Trendelenburg)、语言学家伯克(Boeckh)的课。正是在兰克等人那里,狄尔泰受到十九世纪德国历史主义思想的影响。1856年夏天,他遵循他父亲的意愿在威斯巴登(Wiesbaden)通过第一个神学考试;并于同年年底在柏林通过国家设立的中小学教职考试。随后他去柏林的一所著名的中学任职授课。但时间不长,1857年底他就离开该校,全心全意地从事于大学学习。

1860年,狄尔泰写了一篇关于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的论文——《在与旧的新教解释学争论中的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系统》(Das hermenentische System Schleiermachers in der Anseinandersetzung mit der ?lteren protestantischen Hermeneutik),该文不但获了奖,也赢得了施莱尔马赫家族对他的信赖。随即他便受邀完成施莱尔马赫书信集的出版工作,并受命写作施莱尔马赫传。

1864年狄尔泰在特伦德伦堡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理》(Die principiis ethices Schleiermacheri),获博士学位;并于同年以《伦理意识分析探索》(V ersuch einer Analyse des moralischen Bewu?tseins)(载于《狄尔泰全集》德文版第六卷,

第1-55页)的论文获得在大学的执教资格。1867年狄尔泰应邀任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1868年秋他去基尔(Kiel)大学任哲学教授,1871年秋转往布雷斯劳(Breslau)大学任哲学教授。1883年狄尔泰应召去著名的柏林大学接替洛采(H. Lotze)的哲学教授席位。在那里他一直执教到1908年春季学期。

狄尔泰著作很多,其中最早使其扬名的著作是《施莱尔马赫生平》(Leben Schleiermachers)。该书第一卷发表于1867年和1870年,收录于《狄尔泰全集》第十三卷,第1和第2分册。该传记的特点是把施莱尔马赫的思想发展和历史地位与他所处的时代的精神风貌联系起来。狄尔泰写道:“我以伟大的德国精神运动为背景展开叙述,这场运动以莱辛(Lessing)和康德为开端,以哥德、黑格尔和施莱尔马赫之死告终结。只有在这样的条件、关联和特征之中才能理解施莱尔马赫的历史地位”。1

狄尔泰正面阐述自己哲学思想的最重要著作是《精神科学导论》(Einleitung in Die Geisteswissenschaften)。该书在1883年出版了第一卷:《试论社会及其历史研究的基础》,其宣告的《试论精

1W. Dilthey,Gesammelte Schriften,Bd.8 /I,S.XXXVI.(《狄尔泰全集》分别由不同的编辑者编辑,第1

至12卷在1914-1936年间由Leipzig /Berlin的出版社出版,随后1966年起由Stuttgart /G?ttingen的出版社

神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第二卷在他有生之年从未出版。但狄尔泰在1883年后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认识论、心理学和诠释学的论文,它们可视为狄尔泰尝试完成这第二卷的准备性著作。

狄尔泰的著作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有关传记、文学评论、美学和教育学的著作,另一类是较有系统的哲学著作。第一类著作在文艺理论、史学和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在第一类著作中,除以上提到的有关施莱尔马赫的传记外,有关莱辛、歌德、荷尔德林等人的传记也脍炙人口。在第二类著作中,除《精神科学导论》外,还有他死后出版的《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构造》(Der Anfban der geschichtlichen Welt in den Geisteswissenschaften)。从1905年至1909年,狄尔泰向普鲁士科学院宣读了三篇关于精神科学基础的论文(Studien zu Grundlegung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这些论文以及相关的课堂讲稿构成上述这本著作的主干部分。该书对了解狄尔泰的认识论,特别是对作为该认识论基础的“描述的心理学”很重要。

狄尔泰的许多重要著作,要么只出版了第一卷,要么还处于残篇状态,因而他以“半本书”的作家或“无头无四肢的雕像”艺术家闻名。这一情况除与他兴趣广泛、工作繁忙有关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思想

中的张力,他意识到他的哲学构想中存在某种矛盾,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克服这些矛盾的道路。

狄尔泰死于1911年10月1日。他的全集据我所知已经出版了十九卷,至今仍有遗稿在编辑出版之中。第二节精神科学的自主性

“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en)这个概念表现出狄尔泰哲学思想的特色。要把这一点说清楚,最好是把它与穆勒、历史主义学派、黑格尔主义、康德及新康德主义的观点相比较。

狄尔泰在《精神科学导论》中谈到他是参考了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穆勒的相关用法选择“精神科学”这个用语的:“包含在科学这个概念中的东西,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用自然科学这个名称来表示,另一类说来也怪,至今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称呼。我跟随这样一些思想家的做法,他们用‘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en)这一术语称呼这全部知识的第二类。一方面是因为这一表达已经通过特别是穆勒的《逻辑体系》德译本的广泛流传成为习惯并被普遍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我们所能选择的各种术语中,它是相比较而言最为妥当的。”2

我们知道,穆勒在《逻辑体系》中把与自然科学相区别的另一类科学称为“道德科学”(the moral Sciences)。3希尔(J. Schiel)在把穆勒的《逻辑体系》翻译成德文时用“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en)来翻译“道德科学”(the moral sciences)。在穆勒那里,“道德科学”包括社会科学、政治科学、民俗学、有关人性和人的性格形成的科学、有关心理规律的科学等。广义上理解的道德科学这个概念可能来源于柏拉图对知识的划分。他把知识分为“辩证法”、“物理知识”和“道德学说”三大类。受柏拉图的影响,在英国哲学传统中,“道德科学”成为一个与“自然科学”相配对的术语。英国哲学家洛克、穆勒、怀特海都使用这一广义上的道德科学的概念。在德国的哲学传统中,“自然”这个概念主要是与“精神”相配对的,所以“精神科学”这个概念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

狄尔泰与穆勒的“精神科学”(“道德科学”)概念有相似之处,他们都不是用它来指一种自成体系的哲学,他们不想用一种新构造出来的形而上学去代替那些业己存在的有关人的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各门特殊学科。他们称这些学科为“精神科学”或“道德科学”,是因为这些学科具有某种共性,即都涉及人的精神活

动和社会行为,并且他们都指望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们。

然而,在什么是科学方法的问题上,表现出狄尔泰与穆勒的分歧。在穆勒看来,“道德科学”并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自然科学中获得广泛成功的方法,即经验实证的方法,原则上也完全适用于“道德科学”。只不过道德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更加复杂,道德科学不能做到像自然科学的推导和预言那样的精确性,但其近似的真理性已经能满足人类实践的需要。

狄尔泰在谈到他与穆勒的科学观的区别的时候曾作如下简要概括:“经验而不是经验主义”。4狄尔泰和穆勒都主张科学要从经验出发,要有经验的依据。但是狄尔泰认为穆勒的经验概念太狭隘。穆勒只承认外在的感性经验,不承认体认和内知觉的经验。狄尔泰认为,经验应该包括这两者,而且体认和内知觉的经验比起外在的感性经验来具有优先性。因为体认和内知觉的经验是人对其生活中的知、情、意的总体性的直接知觉,具有完整性和生动性。外知觉只表现出人所面对的外部世界,而内知觉则表现出人的全部生活。

在《精神科学导论》中狄尔泰还把内在经验或体

验作为区分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标志。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基础是外知觉或感性经验,自然科学正是建立在对外在的事件的经验观察和经验证实的基础上的。精神科学的认识论基础是体验(Erlebnisse)。正是通过内在经验或体验,各门精神科学才获得它们的内在的关联性和统一性,才能作为一种自主的科学屹立在自然科学之旁。

狄尔泰之所以选用“精神科学”这个术语概括与自然科学相对峙的另一类科学,是因为他强调在这一总称下所包括的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写作、艺术史等学科都以内在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即都在“意识事实”中找到认识论的根据。

“只有在内在经验中,在意识事实中,我才能为我的思想找到牢固的抛锚地,并且我敢说,没有读者能在证明中离开这一点。一切科学都是经验的科学,但是一切经验都将追溯到产生它们的意识的条件,即我们的本性的整体中去,并在那里找到它们确确实实的有效性。因而,我们认识到不可能退回到这些条件之后,因为这样做如同不用眼睛看,或如同在自己的眼睛后面投射认识的目光。我把这一立场称为认识论的立场;现代科学不能承认除此之外的立场。对我来说愈加明显的是,正是出自于这种立场,精神科学的

自主性(die Selbst?ndigkeit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才得以建立。”5

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还在于,精神科学不只是由描述性的经验陈述和概括性的理论命题组成的,而且还包括价值判断和伦理规范。为了了解价值判断和伦理规范,用自然科学的那种经验观察、逻辑的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理解其意义。一个人为什么要这样行动呢?他这样做的价值何在?他是按照什么样的伦理规范来指导他的行为和进行评价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包括知、情、意在内的我们自己的体验出发,同时要设法体认别人的体验,这就要设法了解各自的处境,文化传统和社会的风俗习惯等,要设法了解有关的行为主体的动机、情感和思考方式等。这样解释就成为促进理解的重要方法。

狄尔泰在其著名的“描述的和分类的心理学的观念”(Ideen üder eine beschreibende Psychologie)(1894)6一文中以说明(Erkl?ren)和理解(V erstehen)之间的区别来刻画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在任务和方法论上的差异:我们说明自然,但是我们理解心灵的生活。7

5Dilthey,GS Bd. 1,S. XVII.

6该文收录于《狄尔泰全集》德文版第5卷,第139-240页。

他的基本思想是:自然作为一个外在的、陌生的世界处于我们的对立面。自然现象是重复发生的,处于因果的关联中。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在自然界所发生的事件,我们通过归纳、假设、逻辑推导和求证,试图找到它们的普遍的规律性,并用某种数学公式表述它们,从而能对它们的再次发生作出预言。自然科学所做的这一系列工作就是对自然现象的“说明”。我们的精神活动是我们能直接体验到的活动,我们的文化世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我们的行为和作品包含意义和价值。文化的世界处在意义的关联中。因此精神科学的任务就是去“理解”我们的心灵的生活及其文化作品。

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的概念容易使人联想到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的概念,而且某些黑格尔主义者还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意义上使用“精神科学”这一名称,即在他们那里“精神哲学”与“精神科学”是同义词。狄尔泰的“精神科学”与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及黑格尔主义者的“精神科学”有什么区别呢?黑格尔按照他的概念运动正反合的辩证法构造了一套精神哲学的形而上学框架,它包括主观的精神哲学(人类学、现象学、心理学)、客观的精神哲学(法哲学、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绝对精神的哲学(艺术、宗教、

哲学)。狄尔泰不是像黑格尔那样在各种具体的人文和社会学科之外建立一套哲学体系,然后把这些具体的学科强行纳入到这套体系中去,而只是试图为这些具体学科奠定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这些具体学科原封不动地还在那里,也没有一种外来的框架去套它们。狄尔泰只是想在这些具体的学科之中找到那些业己存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共性,狄尔泰是去揭示和疏理那些人文和社会研究者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的方法和认识论的途径,而不是把这些认识方式和方法强加给他们,更不是为他们提供形而上学的概念框架。

由于这一差别,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狄尔泰所使用“精神科学”概念为复数(Geisteswissenschaften),而黑格尔主义者所使用的“精神科学”为单数(Wissenschaft des Gerstes或Geisteswissenschaft)。对于一个黑格尔主义者来说,“精神科学”意味着“精神哲学”,因此只能有一门哲学的精神科学。

黑格尔的这种形而上学遭到德国历史主义学派的批判。历史主义的学派反对黑格尔从概念的辨证运动出发解释历史的做法,主张认识必须以经验为出发点,历史研究必须以原始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他们还主张,

必须从历史的视角出发考察人的整个精神生活,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看问题的视角。早年的狄尔泰曾加入历史主义学派的行列,为这一学派对历史意识的解放而欢欣鼓舞。但是狄尔泰不久就意识到在历史主义学派中还缺失了某种重要的东西。在一切都是视角问题,一切都是相对的之中,还有没有普遍性和确定性可言呢?在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体系崩溃之后,文学、历史、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之间还有没有统一性可言呢?狄尔泰正是在这一思想史发展的关键时代提出他自己的精神科学的概念。他企图重建精神科学的自主性,而这一重建是对历史学派批判黑格尔的再批判。

为科学奠定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是康德哲学,特别是新康德主义哲学的重要议题。狄尔泰很崇敬康德。他在1867年任巴塞尔大学教授的就职讲演中甚至宣称,康德已经一劳永逸地规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8然而狄尔泰之所以崇敬康德,并不是因为康德哲学中的先验唯心主义成分,而是因为康德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贡献。

在狄尔泰从事哲学活动的年代,也是新康德主义在德国兴盛的年代。新康德主义学派主要分为马堡学

派和西南学派二支。其中马堡学派的领袖如柯亨(Hermann Cohen)和纳托普(Paul Natop)批驳以穆勒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观点。他们认为,认识不仅仅是经验的观察和证实,以及逻辑的归纳和演绎,认识必定要运用概念,而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制约人的认识,它们是人的认识的可能性条件。因此康德的先验学说可为科学提供非实证的但却极严格的认识论基础,即使在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势头中也不失其重要地位。那么什么是这种认识论的基础呢?这在马堡学派看来就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阐明的“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先验范畴是科学的认识论的基础。

新康德主义的西南学派也想为科学阐明认识论的基础。不过,他们更为关心的不是自然科学,而是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西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凯尔特(Heinrich Rickert)使用“文化科学”(Kulturwissenschaften)这个术语来概称它们。他们认为,文化科学中突出的问题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能为自然科学提供认识论的基础,但还不能为文化科学提供认识论的基础。为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开发人的心智活动的不同的理性层面,这是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等著作中从事的工作。

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的构想与新康德主义有相似之处。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导论》最初是作为一项有关“历史理性批判”的研究工作而展开的。9显然,这有延续康德思路的意味。狄尔泰像新康德主义者一样批评穆勒的认识论思路太狭隘,主张人的认识活动不是单纯的反映,而是要运用概念的。人在运用逻辑形式进行推理之前,首先要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且逻辑的推理也不是纯形式的归纳和演绎的推理,而是要用到因果关系等范畴的。狄尔泰主张穆勒的逻辑和方法论要与康德的范畴学说结合起来。他写道:“从批判的立场出发得出的结论是,逻辑必须包括康德称之为先验感性论和分析论的那种研究。”10但是这并不无条件地意味着回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立场上去。他申明,认识论研究的出发点不是一个抽象的认识主体,而是一个具有思想、情感和意志的活生生的人,这样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受一定的历史观和文化的影响的。狄尔泰写道:“但就精神科学而言,还必须指出,心理的和心理物理的事实之构成理论的基础,不是只就个人而言的,而且还是就文化系统以及外在的社会组织而言的,并且还必须9Dilthy,“An den Grafen Paul Y orck von Wartenburg”,(致约克·冯·瓦腾堡),GS Bd. 1,S. iX.

立足于每一阶段中的历史观和分析。因而,只有那种对它们如何给予我们的方式以及对它们所具有的自明性加以研究的认识论才能真正奠定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11

狄尔泰与康德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他对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上。康德试图揭示那些用以解释我们的经验和制约我们的思想的基本概念,即所谓“范畴”,并断言这些范畴是先于我们的经验和思想的。狄尔泰赞成康德的前半个论断,但反对康德的后半个论断。他认为我们在观察事物和进行思想的时候确实要运用范畴,但是范畴不能超出经验。范畴归根结底是以经验为前提,经验决定了范畴的特性。不是我们的经验去适应范畴,而是范畴必须适应经验。范畴来自于经验。在此“经验”不应从康德的狭义的定义上去理解,即把经验仅仅规定为感性的经验,而应从广义上去理解,即从人的历史生活中所获得的一切体验。因此当把认识论的任务理解为探寻构成人的认识的基础范畴的时候,我们就必须研究人的生活。人和人的精神生活不能仅仅归约为自然的存在物,而必须从其历史的存在出发进行解释。因而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途径和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狄尔泰是在意识到十九世纪实证主义、历史主义、新康德主义等诸种哲学流派的缺陷之后提出他的精神科学的概念的。“精神科学”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狄尔泰提出的,穆勒的“道德科学”、黑格尔主义的单数意义上的“精神科学”、新康德主义的“文化科学”都属于这一论域。但是狄尔泰在有关精神科学的基础、任务和方法论上有其独道的见解。他主张,精神科学的基础是经验,但这一经验是从广义上理解的经验,即既包括外在的感性经验,又包括内在的体验。精神科学的任务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是“说明”,而是“理解”,即理解人的精神生活及其社会活动和文化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精神科学不是单纯去阐明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和有什么规律,而且还赋有教育人的使命。精神科学的方法不单是阐明人如何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如何运用逻辑的方法进行推理,而且还要阐明这些概念和方法如何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阐明它们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特征,从而使人们对不同历史时代和文化环境中精神活动的作品有深入的理解。这一方法就是狄尔泰津津乐道的“诠释学”方法。

第三节诠释学方法

“诠释学”(Hermeneutik)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词“hermeneuein”,意为“解释”、“注释”,诠释学研究解释的技艺,是一种有关如何通过解释增进理解的学说。狄尔泰在“诠释学的起源”12一文中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诠释学的来龙去脉,并交代了他自己的诠释学观点与其先驱者之间的差别。狄尔泰指出,诠释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在欧洲,它起源于对古希腊的经典和希伯来的圣经的解释。那时人们相信,在荷马史诗和圣经等著作中,包含着隐秘的真理内容和深奥的意义,它们是用隐喻等方式表述的,诠释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寓于形象之中的精神内涵揭示出来,使读者能够明白。这里涉及到许多解读文本的语言学、修辞学的技巧,也涉及到神学家的信仰,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洞见,以及人们的理解方式。

文艺复兴以来诠释学迈入一个新阶段。由于语言、生活环境和民族性的不同,此时期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社会和中世纪社会。这时诠释学注意到要考虑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勾通的问题。并且,那时诠释学家开始考虑阐明对神学的和人文的

12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载于《狄尔泰全集》(德文版)第5卷,中译文见洪汉鼎主编的《理解与解

试谈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

【论文关键词】:生命;表达;理解;解释【论文摘要】:生命解释学历来是狄尔泰解释学理论研究的重点。纵观他的所有理论著作,我们发现他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论述生命解释学的:一,表达;二,理解和解释。正是从这些论述中,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得到了充分地展现。狄尔泰是二十世纪德国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二十世纪重要的解释学家。他认为理解就是对"一直固定了的生命表现的合乎技术的理解。"[1]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固定了的表现对其中生命的领会。在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中,表达、理解和解释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者接下来就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获得对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的进一步认识。一、表达(一)生命表达:理解的直接对象狄尔泰在其理论中提出理解和解释活动的直接对象是生命表现或表达,这是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的基础。他在早期认为,通过体验和反省固然可以实现自我认识,但是心理事件是不断变化的,生命是无法直接观察的,如果不借助某种表现或表达,我们就不能准确的体验。事实上,每一种体验、每一种认识和意志活动都倾向于产生一种表达,特别是那些潜藏于内心的意识需要通过表达或表现才能被我们认识到。所以,如果没有对表达的理解,反省是一个迟钝的工具。只有建立在表达之上,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清晰、稳定和有深度。所以,狄尔泰特别注重表达对于理解、对于整个精神科学的作用。(二)精神表达:生命表达的普遍特征接着,狄尔泰又提出"生命表现出现于感觉世界,同时又是一种精神性东西的表达。因此,生命表现使我们能够对这种精神的东西有所认识。" [2] 这里,狄尔泰向我们展现了一切表达或生命表达的普遍特征,即它们都意谓着什么,它们都代表或指向在它们自身之外的东西。就是说,一切表达都有所表达,一切表现都有所表现。于是表达和表现就有了双重特征,它们既不是纯物理现象,也不是纯心理现象,而是二者的混合物。微笑的背后传递的是一颗愉悦的心,有形的符号后面是作者思想、情感、意志的流露。表达的这一特征为理解的可能性奠定了初步基础,它构成了精神解释精神的中介,构成了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经验的中介。因此,狄尔泰大大拓宽了生命表现的范围,人类的一切活动,一切作品甚至人类历史本身都是作为精神的客观化,作为生命表现而存在的。(三)表达的类型可见,狄尔泰的表达概念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表达作为理解和解释活动的基础,不仅在于表达是理解的直接对象,还在于理解的不同方式和结果取决于表达的不同类型或等级。因此,狄尔泰根据生命表现的不同等级,把表达分为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语言表达,它包括约定俗成、以语言文字出现的一切。它的优点是可以精确地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另一个人。"仿佛通过搬运,判断毫无改变地从作出判断的人的所有物转变为理解判断的人的所有物。这就为每一个逻辑上完善的思想关系确定了理解的基本特征。" "在这里,理解只涉及思想内容,而这一内容在每一关系中都是自身等同的。"[3]这类表达构成了人类及其作品的大部分内容,也是传统认识和理解活动所关注的一种表达类型。但在狄尔泰看来,这类表达也有不足之处,它没有表达出心理生命的丰富性和特殊性。因为狄尔泰认为,心理生命是流动的,而概念、判断和推理则是凝固的;内心体验是唯我独有的,语言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一旦通过概念和判断将人的体验纳入到语言中,这个体验已是经过"剪裁"的体验了。 [!--empirenews.page--] 第二个类型是行为表达。他谈到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为了传达什么而去行动,但是大多数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对于一个外在的观察者来说,可以通过行为来推知另一个人的精神内涵。比如,在通常情况下,拿着锯子向一棵树走去的人是想伐木,举起锤子的人是想钉钉子。这里,表达与被表达者之间的关联往往是约定俗成的,而且,与第一类表达相比,它更能表达一个人的意图。但是行为并不能表达心理的全貌,狄尔泰把行为中的意图和动机区分开来。拿锯子的人意图是想把树放倒,但动机可能极为不同,伐木可能是为了要木材,可能是为了锻炼身体等等。意图是行为者的直接目的,而动机是行为者实施该行为的原因。所以,面对行为这类表达,我们也必须谨慎从事。这就构成了行为表达的一个不足之处,即行为不仅受动机支配,还受外在环境制约。

脑与认知科学

脑与认知科学的区别 脑科学和认知科学都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人脑的本质。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人脑心智活动过程的科学。 一.本质上的区别 脑科学是智能科学的本质基础。大脑是人类的核心,是人类高级于其他物种的本质所在,是人类智能的发源地。众所周知,人们的一切思维、行为都受到了脑的控制。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大脑,让它来支配我们完成各种事务。脑科学的研究是为了赋予机器与人类相近的智能系统,所以要想让机器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我们必须要着手于大脑的探究。? 认知科学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中间体。诺贝尔奖的得主弗兰西斯?克里克在其著作《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中提出“人的精神活动完全由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的行为和构成及影响它们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性质所决定”。因此建立认知科学的激励的一个更深刻的原因是,人们要深入研究人自己的大脑和精神世界。顾名思义,认知科学是研究人认识和适应周围世界的过程以及与认知过程有关的神经系统及大脑的机理,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作为智能科学的中间体,它以脑科学研究为基础,同时也反作用于脑科学,并未智能科学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研究内容的区别

人类从三个不同层面全面的研究大脑。第一个层面是生物学家和精神网络专家的战场,第二个层面是脑波技术专家和系统论专家的战场,第三个层面是哲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战场。脑科学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神经网络复杂构建中的单 个元件神经元以及神经元通信问题的研究。 2.脑科学对有关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的 机制的研究。 3.发育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是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4.脑高级功能的研究。主要包括:感觉整合与认知的形成机 理;脑高级功能的功能定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与机理;大 脑神经网络功能连接属性及其动态分析等。 5.脑科学的研究是实现超极人工智能的必要前提。脑科学从 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和整体水平对脑功能和疾 病进行综合研究,并从脑的发育过程了解脑的构造和工作 原理。 认知科学研究目标旨在探索智力和智能本质,建立认知科学和新型智能系统的计算理论,解决对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的若干理论基础和智能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 下面对认知科学的研究方面进行总结。 1.学习与记忆过程的信息处理 2.思维、语言认知问题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第34卷 第2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4 No.2 2013年3月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Mar.2013 DOI: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1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王向清,黄玉兰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 要: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不但继承了儒家经典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对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儒学经典解释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转变。对孟子“知人论世”历史解释学方法论和“以意逆志”的心理解释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的具有“设身处地”之了解及哲学史家之见的“释古”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解释学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3)02-0001-06 作者简介:王向清,男,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玉兰,女,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可以说是贯穿于其整个的学术生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的问世,到四十年代《中国哲学简史》的出版,再到生命临终时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的完成,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而冯先生之所以终其一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进行不断挖掘,逐层深究,对自己的哲学史著作不断调整、改写和升华,这都源于他对“哲学史”的理解。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说:“历史有两个意义。……一是本来的历史,即人类社会在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总名。一是写的历史,即以历史家对人类社会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研究为根据,把过去本来的历史描绘出来,把已经过去的东西重新提到人们的眼前。……本来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写的历史是主观的认识。……主观的认识总不能和其所认识的客观对象完全符合。所以,……写的历史也不能与本来的历史完全符合,……写的历史永远要重写。”[1]1-2哲学史是哲学的历史,因此哲学史也要不断地重写,这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有明确的表述:“历史有‘历史’与‘写的历史’之分;哲学史亦有‘哲学史’与‘写的哲学史’之分。写的历史,与历史既难符合,则写的哲学史,亦难与哲学史相符。……则所谓写的历史及写的哲学史,亦惟须永远重写而已。”[2]14而且由于写的历史是主观的认识,哲学史是有关哲学的历史,那么写的哲学史也是主观的认识。主观的认识就必然参杂了个人的思想和见解,所以,写的哲学史其实是对本来的哲学史的一种重新理解,重新阐发。一部哲学史著作的完成就是哲学史作者对哲学的历史的解释过程,反映了作者的解释学理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三个版本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反映了冯先生解释学思想和方法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冯先生解释学的思想和方法主要是对儒学文化经典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对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的儒学经典解释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转变。对孟子“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历史解释学方法论和“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的心理解释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的具有“设身处地”之了解及哲学史家之见的“释古”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 *收稿日期:2012-11-06 在线杂志:http://skxb.jsu.edu.cn

生物技术应用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

生物制药技术中心实验室 建 设 方 案 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水平,推进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验室工作“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引入有效的竞争激

励机制,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高水平的实验技术平台,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目标 2006年12月学院为了适应21世生物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资源共享理念的需要,在学校高校中率先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详详细细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将原生物科学系中心实验室更名为生物技术应用中心实验室并隶属该实验实训中心管理。 生物技术应用中心实验室下设化学、生物化学、畜牧业生产技术应用、生物化学制药与检测技术、园艺技术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生物技术应用等6大类18 个实验室,承担我院生物制药、食品营养与检测、畜牧兽医、园林和园艺5个专业、多层次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任务。并利用该中心实验室,开展了食品检验工、花卉工、园艺工、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验检疫员、药物分析工和药物制剂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每年接纳学生约2000人,年均总实验人时数在109500万左右。 中心实验室累计投入170万元购置了一大批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增强了实验教学手段,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实验技术水平,为培养适应21世纪国家建设与社会 发展需要的、具有高技能、高素质创新、实践性生物技术人才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技术平台。 中心实验室形成了独立设课与管理的运转模式。各实验室由生物技术应用中心实验室实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仪器设备共享,全面负责生物科学系各专业专业基础、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和各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鉴定工作。同时,不断增加从事实验教学的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优化实验教学体系、调整实验内容,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获得了良好的技能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综合技能能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院系的共同建设和发展,先后取得了具有积极示范推广意义的科技成果,即xxx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xxx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 和创新,获xxx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突出的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促进了畜牧兽医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xxxx》和《xxxx》于2004年和2006年分获省级精品课程)。本中心设施齐全先进、实验教学团队优秀、管理体制规范高效、环境人文安全,实验教学成绩显著,2004年和2006年度被评为xx省优秀实验室。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生 物技术应用中心实验将向海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目标迈进。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是西方解释学现代发展的最大代表,不仅在于他创立了哲学解释学,更重 要的在于他将解释学理解为一种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随着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其思想迅速传播和应用于哲学、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文学评论 和宗教等人文社科领域,“‘解释学’成了现代思想中的一个‘流行词’”①,形成了世界性的一种 新哲学形态和“显学”理论。那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来说,伽达默尔的 解释学实践哲学又具有什么样的建设性意义呢?作为一种对话的“本文”,作为一种交流的“对象”,它又会在交流的参与中向我们显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意义的理解与追求呢? 显然,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解释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汤一介、黄俊杰教授 等为代表),二是中国的实践哲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张汝伦教授等为代表)。自从20世纪 80年代在我国展开了对西方解释学特别是对伽达默尔哲学研究以来,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着 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着力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广泛运用于对哲学、宗教、伦理学、 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着手探讨“创建中国解 释学”及重新认识中国实践哲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一、解释学与“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从有“史”走向有“学” 西方解释学历史悠久,可上溯古希腊与中世纪,有赫尔墨斯对神的旨意的解释与传达的 神话,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解释,有奥古斯丁关于解释对于理解神之旨意的意义研 究以及对于解释问题零散研究的系统化等努力,特别是在西方有着很长一段时期的对《圣经》解释的历史传统,1654年J·丹豪色最早采用“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用作书名。 不过,真正说来,解释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近100多年的事情。自从19世纪施莱尔 马赫、狄尔泰等人将解释学作为一般解释学、作为方法论的解释学之后,解释学才获得了 自身的特殊意义,解释本身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被加以研究而形成了丰富的解释学理论。随后海德格尔从其基本本体论出发,赋予了解释学以本体论性质,而伽达默尔则将这种具有 本体论性质的解释学上升为一门哲学解释学来研究。这就表明,从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史来看,“学”与“史”是分开的,有解释的“历史”不等于有解释的“学”(即解释理论)。因为“一种 ‘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其研究的对象有了理论和方法上的自觉(即自觉地把它要研 究的对象作为‘对象’来研究,并能为社会普遍所接受的系统的理论与方法)”①。 同样,中国的“解释学问题”可谓由来已久,甚至比西方有更长的历史,但“迄今还没有一套 自觉地把‘解释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且与西方解释理论有所不同的理论体系”②,其根本原 因在于,尽管中国对本文意义的解释古已有之,也非常普遍,但始终没有将解释本身作为对象 来加以研究,没有形成关于解释的一套基本原理和理论。因此,可以说,虽然中国存在着十分 明确的解释实践活动,但却一直不曾有过独立的解释学理论,因而,作为一门理论学科,解释学 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在中国解释学问题上,可以说,有漫长的解释史却无一般的解释学。

解释学与荣格心理分析

收稿日期:2006206212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E BA030412) 作者简介:赵冬梅(1975—),女,博士,华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申荷永(1959—),男,博士,华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1月第1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Jan .,2007No .1 解释学与荣格心理分析 赵冬梅,申荷永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分析心理学在许多方面方都受到了实在论的困扰,而解释学的方法却克服了这个困难。 如荣格虽不是一个实在论者,但他仍不能超越他那个时代世界观的影响,认为自己理论的主要概念是不依赖人类解释过程的实体。因此,分析心理学一直未能摆脱实在论本身的问题,而这些又恰恰制约了分析心理学临床应用。解释学从分析心理学获得启发,如果分析心理学与后现代主义的若干要素的相融合,将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性别、神话和欲望的实质。同时通过对深度心理学的普遍性问题的研究,大幅度地推进我们关于人的成长和人类解释过程的认识。 关键词:心理分析;解释学;原型;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608(2007)0120099204 一、解释学的基本假设 解释学(Her meneutics )又称诠释学或释义学, 是当今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作为与实证主义哲学对立的思潮,经狄尔泰引入心理学后,对西方心理学尤其是人文科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西方心理学寻求独立的科学地位的过程中,实证主义和现象学方法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西方心理学的百年发展史,特别是自精神分析学创立之后,解释学方法论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也被称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第三势力”。哲学解释学经过伽达默尔(H.G .Gada mer )和利科(P .R icoeur )的进一步发展,由古典解释学发展为现代解释学,特别是利科将其与现象学、结构主义、日常语言哲学和精神分析学融合了起来,使之与现象学一起构成与实证 主义方法论的对立[1]80286 。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或释义学,在古希腊是指阿波罗神庙中对神谕的解释,在中世纪则是用以对圣经或古典文献进行诠释或注释的具体方法。18世纪上半叶,德国宗教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将其转变成 研究统一的、一般性的理解问题的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另一位哲学家狄尔泰将解释学推广到历史领域,认为,解释的对象不只是典籍文献,更主要的是人类的实际生活和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生命解释学。古典解释学向现代解释学的转变始于海德格尔(M.Heidegger ),他认为解释学应研究“只有通过理 解才存在的那种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是什么。”[2] 但是伽达默尔和利科对此加以纠正,认为解释学不仅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本体论,同时也是认识论和方法论,因为理解问题是一切知识领域的共同问题。因而现代解释学是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的统一体。 解释学的基本假设是:1.“文本”(Text )的理解问题[3] 。“文本”是指人类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所 形成的语义形式,如一首诗、一个梦、一次对话、一本书等等。它是有内在结构的整体,不能分解为构成它的元素。2.解释学达到的是对意义的理解,意义的理解遵循整体性原则。狄尔泰的古典解释学强调理解生命的意义,即理解生命各部分对于生命整体的关系。现代解释学则强调理解“文本”的意义,并认为构成“文本”的个别符号的意义只有在“文本” — 99—

解释学与中国哲学

解释学与中国哲学 景海峰 随着解释学(Hermeneutics,又译诠释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的日益深入,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本诠释的方法,它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极大重视。除了译介和阐发伽达默尔、利科尔等解释学大师的理论之外,海内外学者也试图在普泛化理解的背景下,把解释学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结合起来,并尝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诠释论体系和诠释学方法。下面我们以傅伟勋、成中英、黄俊杰、汤一介等4位先生的工作为例,来看一下这股趋势的一般状况和可能发展的前景。 一、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 在华人学者当中,傅伟勋教授(1933—1996)是最早将解释学理论引入中国哲学研究和中西哲学比较的先驱之一。早在1972年,他因探讨老子之“道”所蕴含的哲理而首次触发诠释学的构想。197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俱乐部宣读《创造的诠释学:道玄与海德格》。1983年,在长篇学术自传《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中首次用简易的文字记述了“创造的诠释学”的架构。1984—1988年间,在海峡两岸多次以“创造的诠释学”为题发表正式演讲。1989年,撰成《创造的诠释学及其应用——中国哲学方法论建构试论之一》,为此说最具系统之长篇。随后,应用创造的诠释学方法于大乘佛学及儒学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方法论建构,具有十分广阔的学术背景,除了对现象学、辩证法、实存分析、日常语言分析、解释学等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的一般化吸纳之外,还结合了中国传统的考据学和义理之学的方法,对大乘佛学教相判释、胜俗二谛、言诠方便等种种教理方法亦有融汇。 创造的诠释学(Creative Hermeneutics)共分为5个层次。第一是“实谓”层次,探讨原典实际上说了什么。这一层面的核心是原初资料,从版本考证、原文校勘到语词定夺、文法疏通,均属纯粹客观的校雠工作,不涉及到“创造”。“实谓”的寻考是诠释的基础和起点,但非重点,它只是为诠释的展开提供较为真实可靠的材料。第二是“意谓”层次,探问原典想要表达什么(或它所说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这一层面开始发生主体移位,研究者的诠释意向初步显现,进入狄尔泰所谓“随后体验”的状态。通过语义澄清、脉络分析、前后文意的贯通、时代背景的考察等等功夫,尽量“客观忠实地”了解并诠释原典和原思想家的意思,探问其意向、意指如何。第三是“蕴谓”

人体生命科学馆脚本2

廊坊市人体生命科学馆坐落于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内,是在人体解剖楼基础上建设的一座集教学、科研、科普宣传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建筑。人体科学馆占地面积现约900平方米,有陈列标本约600件,经学科专家精心设计分为五个标本展区和一个人文及学术展区。走进人体科学馆,可以领悟生命孕育过程之艰难曲折,赞叹人体形态结构之精妙绝伦,感悟健康之弥足珍贵,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呵护健康,努力攀登医学科学的高峰。(展馆设计图:人体科学馆----楼道----依次进入每个展区) 生命(人体发生之旅):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卵细胞受精后开始分裂发育形成胚,经过两个多月的发育形成具有人形的胎儿并逐渐长大,历经266天。(胚胎动画)1-8周胚胎对环境因素敏感,易导致先天畸形。本展厅收藏了从第1个月至足月各个发育阶段的胚胎及部分畸形标本。(图1-8)胎儿骨骼透明标本是通过透明剂特殊处理,使标本折光系数与透明剂接近,可见内部结构,展品晶莹剔透。(图9)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本展厅展示运动系统骨、关节、骨骼肌及运动系统相关疾病(如颈椎增生)标本,普及运动与健康相关科普知识。(图10-14)其中生物塑化标本是利用塑化技术,在真空条件下使塑化剂取代生物组织内的水分硬化而成。其无味、直观、耐用、可永久保存,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其逼真的造型姿势,动感的艺术效果,是人体与艺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图15-19) 人体与健康:本展区详尽展示了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从消化系统的食管、胃、肝、胰到呼吸系统的鼻、喉、气管和肺;(图20-22)从

泌尿系统的肾、膀胱到生殖系统的睾丸、卵巢、子宫;(图23-25)从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到全身大大小小的血管;(图26-28)从结构小巧的眼耳到复杂的指挥中枢大脑。(图29-31)还展示了部分病理标本及良好生活习惯与健康科普知识。人体内有血管、气管、胆管等多种管道系统,管道铸型技术是将填充剂注入官腔内,待硬化后将组织清除,所剩填充物即铸型标本。全身整动脉铸型、各局部血管铸型,各个器官管道铸型到多器官管道联合铸型标本,以色彩鲜明的表现形式彰显人体复杂管道的立体构筑。(图32-36、28) 断层解剖标本:影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断层标本是影像诊断的基础,本展区有人体连续三个方位的断层标本约150余件,从冠状面、水平面、矢状面连续显示人体结构,为医学影像学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标本。(图37-42) 人文及学术展区:本展区包括解剖学发展史,本学科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介绍;学院本学科发展史,老教师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学科主要的学术科研成果及发展前景,留空白随时添加;将全馆标本拍照后,制作成电子图谱,用触屏方式,便于参观者浏览。 人体科学馆的建立了却了几代解剖人半个多世纪的夙愿,它是天使的摇篮,医学从这里开始,健康从这里开始。(展馆设计图:与开始顺序相反)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阐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即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时间距离等,特别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循环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前理解、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前理解来自同事情本身的关联,并根据完满性前把握这一预设而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对事情本身的正确理解。正确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则可以同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所谓客观解释划清界限,又同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所谓主观解释表明分歧。本文还探讨了诠释学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的发展,认为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虽然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发展而来,但由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从而超出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本文作者特别提示,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 【关键词】伽达默尔/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理论发展而来的,但由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使之

超出了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 一、诠释学循环(der hermeneutische Zirkel) 精神科学的循环结构①在诠释学里很早就形成了一种解释的循环结构,这种结构在诠释学里被称之为诠释学循环(der hermeneutische Zirkel)。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古代修辞学早就认识到整体与部分所谓诠释学循环,即要理解语句,首先要理解其中的语词,而要理解语词,又必须先理解语句。宗教改革派路德和他的追随者曾把这种从古代修辞学里所得知的观点应用于理解过程,并把它发展成为文本解释的一般原则,即文本的一切个别细节都应当从上下文关系以及整体所目向的统一意义,即从scopus(整体结构)上加以理解;反之,整体结构的统一意义又必须从一切个别细节去理解。当把这一原则用于对《圣经》的理解时,他们反驳罗马教会独断论对《圣经》的解释,认为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乃是对《圣经》理解和解释的唯一正确原则:一方面对《圣经》的整体理解指导着对个别细节的解释,另一方面,《圣经》这一整体也只有通过对个别细节的理解才能获得。从这里,新教改革派提出《圣经》是自身解释自身的所谓《圣经》自解原则(Schriftprinzip)。 对于古代修辞学这种整体与个别的诠释学循环,伽达默尔在他的《论理解的循环》(1959)一文中写到:“我们必须从个别

关于狄尔泰生命解释学

关于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生活、体验、时间的读书报告 一、历史理性批判草稿 1、觉识、实在性:时间 狄尔泰将精神世界在主体中的建构如何使关于精神实在的知识成为可能作为历史理性批判的任务,为了表明体验中被体认到的事态的实在性,我们必须说明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范畴”一词。“我们归之于客体的各种谓词包含着不同的体认模式。指谓这些模式的概念,我称之为范畴。”1形式范畴是关于一切实在的陈述的形式,真实(实在)范畴包括的成员被用于整个实在,它们起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实在范畴缘起于我们的生命。生产关联体、力量和价值都被用来描述精神生活。“生活中的时间性是生活的第一个范畴规定物,也是一切其他范畴规定物的基础,‘生命行程’一词已经指明了这种时间性。时间通过我们的意识的综合整体,而为我们存在着。”2体验概念包含时间性,体验是一段时间序列,关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知识起源于体验,体验是一切知识的前提。狄尔泰在这里用了很多句子描述时间,时间概念是通过体验而最终形成的,时间被经验为现在的无休止的前移,在同一瞬间,将来变为现在,又没入过去,现在是一个满含实在内容的时间因素,我们通过各种表象而拥有过去和将来,这些表象之所以为我们存在着,仅仅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从现在回顾过去,是记忆中的图景,根据它们对于我们意识的价值,我们对其进行排列,时间越加流逝,我们的记忆越加模糊,而将来的图景也是不确定的。当回顾过去时,我们是很矛盾的,人们为过去所决定,但又否定它,幻想着它本来可以是另一个样子,而面对将来时,由于现在的实在性范畴与可能性范畴结合,我们觉得未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思维在对于时间的体验中所遭遇的矛盾产生于知性的非穿透性。甚至时间进展中的最小部分也仍然涉及时间的流逝。现在从来都不存在,我们经验为现在者总是包含着对于刚才的现在者的回忆。”3过去在现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通过记忆实现的,过去被包容进现在,时间之流中构成了一个现在性的统一体者,这是体验的一种最小单元。 “由于体验是时间进程中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在它尚未构成思想的清晰的对象之前,就已经随着时间之流(狄尔泰又称之为生命之流‘Fluss des Leb2ens’)成为过去,所以,这样的体验是思想无法直接把握的。因为根据生命本身的法则, 我们所观察到的每一个生命瞬间,都是我们注意力所固定下来的记忆的瞬间,而不再是时间之流或生命之流本身,思想对它是不可能直接穿透的,狄尔泰把这种情况称为‘二律背反’。”4关注破坏了体验,但是体验、表现和理解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抓住一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我们再体验这种活动。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既出现于时间之中,又不为外物所扭曲的表现。 2、生活、时间、生活关联体 由于意识的统一性,我们体认到关联体,生活本身是一种结构关联体,这种关联体得到体认,乃是因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就是解释学循环。“一切理解方式所共有的内容是,从对于确定—非确定的部分的体认出发,尝试把握整体的含义,然后再回过头来,更准确地规定各个部分。”5整体和部分的同一。生活 1《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狄尔泰文集第3卷,安延明译,人大出版社,2010年,第178页 2同上书 3同上书,第179页 4<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谢地坤,《哲学动态》2006年第3期 5《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狄尔泰文集第3卷,安延明译,人大出版社,2010年,第207页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定位报告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B6a-B6c地块 项目定位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暂定名称 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二期) 2、建设地点 北京昌平区生命园西路55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B6a-B6c地块 3、地块指标 总占地14.6万平米,总建设规模22万平米,其中,地上17万平米,地下5万平米,容积率1.2,绿化率不低于40%,限高48米,局部30米。该地块土地使用性质为教育科研用地。 二、“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整体建设思路 1、“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一期(A5a-A5b地块) 产品设计以类住宅产品为主,产权以全部出售为目的,为公司快速回笼资金。 2、“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二期(B6c-B6d地块) 以创建新型国际老年养生文化园区为主题,同时为培育国内养生养老文化市场提供教育、研究、示范、培训平台。为配合新型老年养生社区建设,增设北大国际小学,北大国际幼儿园,完善整个产业链条。 充分利用项目地块土地资源,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分期实施的“三统一,一分期”方法进行科学化开发建设,为首都建设一处为老年人全方位服务的国际化的老年社区。要建成为规模适当、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先进配套、各项标准达到国际一流并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综合性老年养生社区。并以此为基础,在整合北大优势资源的前提下,将养生、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不断开拓市场,将老年养生社区开发模式化,系统化、连锁化,产业化。 3、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各地分区

充分利用北大资源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土地储备资源,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养生文化基地连锁企业,为北大资源集团寻求新的未来发展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新的养生场所和就业机会。 三、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二期)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可突破土地使用性质对资金的束缚 2、项目建设满足集团资产自持升值及资金平衡需要 四、产品功能划分 该地块划分为养老项目和国际小学2个部分 1、养老社区(“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二期) 根据养老社区的功能需要,项目将建设养生养老中心、康复娱乐中心、配套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四大中心功能区,同时建设环境优美的中心绿化区及道路市政工程。 1)养生养老中心 建筑面积共13万平米,其中家居养生养老用房,建筑面积8万平米;酒店式公寓养生养老用房,建筑面积5万平米。 2)康复娱乐中心 建筑面积共1.5万平米,包括室内体育场馆,温泉康乐中心等,如室内网球馆、羽毛球馆、桌球室、沙弧球、太极球、综合健身恢复器械、水疗中心等。 3)配套服务中心 建筑面积共7.1万平米。 其中包括: 配套酒店及中西餐厅2万平米 超市、银行、邮局0.5万平米 会展中心0.5万平米 老年大学0.5万平米 宗教场所0.2万平米 图书馆0.3万平米

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思想

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思想 一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当代解释美学代表人物。1900年生于德国马堡,1922年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并于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来到弗莱堡大学,见到在那里任教的胡塞尔,对现象学发生浓厚兴趣。1937年开始任教于马堡大学,1938年转到莱比锡大学任教,1946-1947年曾任莱比锡大学校长。1949年到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同年又去海德堡大学任教。从1949年至去世前一直为海德堡大学教授。曾主持过久负盛名的德国《哲学评论》杂志工作。伽氏一生著述甚丰,主要集中在哲学美学和历史哲学两个领域,其哲学解释学就在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1960年出版《真理与方法》一书,此书为其代表作,构思最长,影响最大,曾多次再版,并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发行。此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诞生,并成为现代哲学解释学的经典著作,也奠定了伽达默尔作为现代哲学解释学大师与著名哲学家的地位。本书正如其副标题所说"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即着重于揭示人类精神活动中的"理解"现象的一系列特征。本书由三部分组成,即从艺术、历史和语言三个部分,阐明理解的基本特征。特别是第一部分"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着力对艺术经验的本体论进行分析,揭示艺术经验的哲学真谛,并展开了"理解"现象一般特征的分析。本书的书名《真理与方法》准确地说,应是《真理或方法》,也就是在真理和方法之间加以选择。实际上,伽氏反对把真理与方法划等号,而是试图凭借解释学本体论深入探讨真理问题,第一部分就是着重探讨"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关于方法与真理的关系,伽氏说道:"因而本书所关注的是,在经验所及的一切地方和经验寻求其自身证明的一切地方,去探寻超越科学方法论作用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1)可见,本书的主旨就是超越启蒙主义以来理性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而去探寻真理的经验。关于艺术问题,他又说道:"为了拒斥受科学的真理窒息的美学理论而保护我们由艺术作品所获得的对真理的经验,本书的探讨就开始于一种对审美意识的批判。"(2)他又一次对理性主义真理观影响下的美学理论与审美意识给予了明确的批判。同时表明,他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由艺术作品所获得的对真理的经验"。 伽达默尔写作《真理与方法》的时代背景,应该是十分明确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正是"二战"之后,人类又面临着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一方面社会取得了进步,另方面人类的生存危机却愈加深重。因此,伽氏所面临的首先是物质进步与精神危机的矛盾。他说:"当科学发展成全面的技术统治,从而开始了'忘却存在'的'世界黑暗时期',即开始了尼采预料到的虚无主义之时,难道人们就可以目送傍晚夕阳的最后余辉--而不转过身去寻望红日重升时候的最初晨曦吗?"(3)在这里,伽达默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物质与精神矛盾的图景。一方面,科技全面发展,但科技统治却使人类"忘却存在"而进入"世界黑暗时期"。面对这样的矛盾,应该怎么办呢?是像尼采那样因"上帝已死",而目送傍晚夕阳最后的余辉呢?还是转过身去寻望红日重升时候的最初晨曦呢?显然,伽氏是取后者的态度,试图以现代解释学理论去克服当代物质进步与精神危机的矛盾,通过改变人的生存状态而去迎接最初的晨曦。伽氏所面临的另一问题就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所谓人文学科在德语文献中称作"精神科学"。在传统的理论中、包括德国弗莱堡学派的理论中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对立的。在德国,精神科学这个概念最早由狄尔泰提出。以后,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W·文德尔班在其《自然科学史》一书中,又进一步对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作了区分。弗莱堡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李凯尔特及其它理论家也都作了不同的阐述。但都立足于两者的对立。当然,在实际生活中,科技拜物教的进一步泛滥,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解释学

解释学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hermeneutics),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它也许被描述作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 “文本”的概念“文本”的概念被扩展为书面文件。例如:讲话、表现、艺术作品和事件。因此,任何一个人都在细说或者诠译“社会文本”。 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哲学体系、方法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有关解释学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它作为一种哲学学派形成于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释义学" 早在人类远古文明时期就已存在如何理解卜卦、神话、寓言意义的问题。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已涉及理解和解释的问题。“解释学”一词的词根hermes就来自古希腊语,其意为"神之消息"。当时,人们已把如何使隐晦的神意转换为可理解的语言的研究看作一门学问。中世纪的A.奥古斯丁、卡西昂等哲学家在对宗教教义进行新的解释时,逐步把以往对解释问题的零散研究系统化。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如何直接理解圣经本文的原则与方法的问题,对解释学研究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在法学、历史学、语言修辞学等传统研究中也一直涉及解释学的问题。“解释学”一词于1954年首次出于J.丹豪色的著作中。但在18世纪以前,有关如何正确理解文意内容的研究往往被称作"释义学"。这类研究往往从实用性出发,实际上是一些零散解释规则的汇集。亦泽“阐释学”、"释义学”、“诠释学”。广义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涉及哲学、语言学、文学、文献学、历史学、宗教、艺术、神话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等问题,反映出当代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各门学科之间相互交流、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既是—门边缘学科和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又是一种哲学思潮。狭义指局部解释学、一般解释学、哲学解释学等分支、学派。局部解释学泛指任何本文注释(包括备往今来的法律、《圣经》、文学、梦和其他形式的本文解释的规则和方法的理论体系。从古希腊人解释荷马的史诗和其他诗作开始.欧洲的古典学者就有注释古代文献的传统。中世纪后期形成了有关《圣经》经文和法律条文解释的“古典注释学”和考证古代典籍的文献学。一般解释学是对本文的理解和解释的—般方法论研究。它不同于各种局部形式的解释学,其目的在于建立以连贯—致的理解哲学为基础的一般而普遍的方法论。代表人物为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和意人利哲学家埃米里奥·贝蒂。埃米里奥贝蒂为了响应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发表《作为精神科学的普遍方法的释义学》和《普遍解释是人文科学的方法》(1967)两书,试图建立以考察多学科中解释的模式为基础的普遍“理解”方法,规定一套解释的标准。哲学解释学泛指对理解和解释的现象的各个层次和各种情况的研究,它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对方法沦、对理解中意识形态的作用以及对不同形式的解释的范围和假定等的哲学“反思”。哲学解释学有两种形式;(1)分析的解释学。涉及理解和解释、思维机器和日常语言等问题。它均一般解释学不问,虽然也涉及方法论,但是主要属于哲学性质。(2)人文主义的哲学解释学。其代表人物包括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和德里达等人。他们根据现象学的传统及其对客观知识的批判,对本文解释的条件进行反思。伽达默尔和德里达根据海德格尔对存在——神学传统的批判研究,力图在形而上学问题的具体情况中理解解释。利科与前两入不同,试图调和德国的解释学传统和语言分析哲学、心理分析学、结构主义思潮,认为本休论只存在于解

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

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 在西方解释学的发展过程中,狄尔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充分 认识到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而且把解释学由单纯的文 本研究扩展到对现实世界中的人(Mensch)的研究,创造了所谓“生命解释 学”(die Hermeneutik des Lebens)。狄尔泰因此不仅赋予了解释学以方法论 的意义,而且还承认解释学就是哲学的过程,从而使解释学具有了认识论的意义。正是在狄尔泰的努力下,解释学才由传统解释学进展到当代的伽达默尔的 所谓哲学解释学。 一 作为施莱尔马赫的再传弟子,狄尔泰的哲学生涯开始于施莱尔马赫研究。还是 在读书期间,他撰写的《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的独特贡献——与以往这门科学 所做的工作之比较》探讨的就是解释学在施莱尔马赫那里的重要意义。在这篇 论文中,狄尔泰第一次注意到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思想,着重研究了施莱尔马 赫用解释学的方法探讨基督教思想的问题。他发现,施莱尔马赫运用了分析和 解释柏拉图的方法去考察基督教的理念,对世界采取浪漫主义的解释,尤其是 在解释新约保罗书信上,这点表现得尤为明显。该论文1860年获得施莱尔马赫 基金会颁发的双倍奖金,狄尔泰不仅借此完成学业,而且从此开始编辑施莱尔 马赫书信集,并且撰写他的早期主要著作《施莱尔马赫传》。对狄尔泰来说, 这篇论文获奖并不是重要的,真正重要的,这是他的哲学生涯的真正开端。他 自己在获奖15年以后曾说过,他就这篇论文所做的工作引导他构造自己的基本思想。 如果说狄尔泰早期对解释学的重视还不是自觉的,那么,从19世纪60年代中 期开始,他在建构自己的精神科学体系时则有意地把解释学当做精神科学的最 重要方法。特别是在他把“体验”、“表达”和“理解”当做精神科学的核心 内容予以诠释时,解释学在他那里就作为全部精神科学的重要方法而得到彰显。这时,“理解”概念获得进一步的阐明,“理解”不只是帮助我们对理应认识 的内容的把握,而且还涉及有关这个内容的普遍有效性。“表达”在他那里也 得到严格的规定,它与生命内容应当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狄尔泰以为,正是通 过对这些概念加以规定并形成特定的方法,“解释”作为一门学问才得以确立,并且经过体系化,它在本质上真正成为对“确定的生命表现进行理解的学问”。 ①“解释”这个概念现在不只是解释的艺术,而且还是理解的科学,认识生命 的方法。这样,解释学就是作为“对在文字上固定下来的生命表达进行理解的 技巧学。”②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施莱尔马赫对它的认识。 1900年,狄尔泰受到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之启发,开始了由精神科学到解释 学的“转向”。他在《解释学的兴起》中着重从语文学上讨论解释技巧的历史,同时关注解释过程的本质。他在这里赋予了解释学更加重要的意义。概念和范 畴现在不只是被应用在说明生命事实之中,而且还在这种说明之中反过来对概 念和范畴进行考察;解释不再像它原初那样仅仅是对某个人的个性或某部重要 的历史著作的特点加以挖掘,而是发展为对一切“精神创造”(Schoepfung des Geistes)加以阐释,并且直接深入到人类生命本质。 现在,对狄尔泰来说,原先把解释学当做一种方法去探讨“精神世界”已经过 于狭小了,他主张建立一种“系统组织的解释学”,要把应用于生命理解的概 念和范畴扩展到对它们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理解,通过对生命世界的分析和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