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际经济经习题第六章 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国际经济经习题第六章 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国际经济经习题第六章  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国际经济经习题第六章  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第六章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1.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那些?最佳关税如何确定?

答案提示: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改善贸易条件、抽取垄断租金。

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2.试评价幼稚产业的三种判断标准。

3.试析幼稚产业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提示: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低,大部分工业产业不具备国家竞争力。发展中国家通过选择幼稚产业进行保护,有利于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和长期福利,加速工业化进程,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意义。

4.如果自由贸易下国内市场完全由外国厂商垄断,那么征收关税除了可抽取一部分外国厂商的垄断利润外,是否还可导致国内的一些潜在厂商(或投资者)进入市场?为什么?答案提示:可能,因为关税将提高此种产品的国内售价,有可能使得国内技术稍差的投资者由本来无利可图变成可以获得利润,这样,国内生产者将进入市场。

5.如何看待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略。

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市场结构的?

答案提示: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

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口补贴;二是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使得本国厂商的实际成本下降,相应的利润函数也发生变化。本国、外国厂商的反应函数也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市场均衡。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改变市场结构,使得本国在原来没有优势的产品中获得优势。

7.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保护能否使某一行业由进口替代部门转变为出口部门?为什么?

答案提示: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保护无法使国内企业的边际成本随着

国内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即国内企业无法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优势以变成出口部门。

8.试根据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解释出口补贴政策的制定过程。

答案提示: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

我们把利益集团分成三种: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和消费者群体。对于出口补贴政策,出口部门是支持的,进口替代部门和消费者虽然不支持此项政策,但是从此项政策中受到的直接损失不明显,也不会激烈反对。另外,需要考虑的还有民族情绪。

9.根据幼稚产业论,新兴产业在成长壮大之后应取消保护,但为什么现实中一些产业在成长之后仍然继续享受保护?

答案提示:原因在于,一方面,有的产业在经过保护以后并没有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所以需要继续保护,另一方面,受到保护的产业虽然已经具备竞争力,但是不愿意失去既得利益,所以要求继续给予保护。

10.假设现有三套政策选择:进口保护、出口鼓励、进口保护与出口鼓励同时使用,你认为哪一套政策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么?

答案提示:进口保护。对出口部门来说,对进口替代部门的保护虽然不利于本部门,但影响效果是间接的;对消费者而言,限制进口虽然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但消费者不易组织起来。而出口鼓励措施要增大财政支出,不易实施。

国际贸易和实务第三章习题答案解析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版) 》 主编:赵登峰江虹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8月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南北贸易 2、外部 3、产业内 4、历史或偶然 5、产品生命周期 6、收入水平 7、林德 8、贸易模式 9、对外贸易乘数 10、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 11、自由贸易政策 12、《综合贸易法》 13、进口替代政策 14、出口替代政策 15、规模经济 16、最优关税 17、知识产权保护 18、大低 19、先发优势 20、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 2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2、劳动密集型 23、战略性贸易理论 24、竞争效率 25、政府干预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问答题 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有什么区别?产业内贸易是怎么发生的? 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之间的区别有: (一)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而产业内贸易则是以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 (二)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根据贸易前同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差来确定;如果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差异产品的生产与产业内贸易,贸易前相对价格就不能准确预测贸易模式。 (三)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都获得收入。 (四)在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条件下,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易的一种替代品;而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条件下,要素流动带来了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兴起。从这点来说,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有: (一)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差异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并且成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并不一定要有规 模效益,只要产品存在着多样性,就足以引起产业内贸易。 (二)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并对产业内贸易模式具有较强解释力。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别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 场。这样,就使研制新产品的费用和设备投资分摊在更多的产品上,可以节约研发 费用,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三)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重叠需求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决定了重叠需求范围较大,贸易关系较密切,对发达国家之间的 产业内贸易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出口那些技术先进的新产品,同时进口那些技术 比较成熟的工业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五)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主要从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外部规模经济产生

第六章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上)

第六章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上) 本章的学习重点: 1、贸易差额论的理论与政策。 2、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的异同点。 3、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与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的异同点。

第一节贸易差额论 一、历史背景 贸易差额论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现的国际贸易理论。 这一时期的商业资本不断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商业资本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对外贸易。于是便出现了反映这种商业资本向外扩张要求的理论,即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实行外贸扩张。

二、理论思想 (一)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贸易差额论是以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为基础的。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代表财富,一国是否富裕,主要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金银数量。国家一切经济政策和经济活动的目的都应是为了获取金银。 (二)保持外贸顺差是增加金银的主要途径认为增加一国的金银拥有量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开采金银矿藏;二是通过对外贸易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 贸易差额论认为增加金银的主要途径是对外贸易。 内贸不能增加一国的金银总量。 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才会使外国的金银流入国内。.

(三)贸易差额论的两个阶段 1、早期的贸易差额论 早期的贸易差额论者非常片面地解释和实施“外贸顺差”政策,极力主张通过国家严厉的行政手段来增加金银财富。严格控制外国工业品和奢侈品的流入,金银一旦流入国内就绝对不允许再流出,违者处以重罚。 早期贸易差额论的主要特点,是要求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任何交易都不允许出现逆差,以此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2、晚期的贸易差额论 认为外贸保持总体顺差就可以。 他们与早期贸易差额论者的一个明显区别是不反对把金银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在对外贸易中只要始终坚持多卖少买的方针,金银就会以外贸顺差的形式流入国内,就能达到保持本国货币收入不断增长的目的。.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共12页文档

1.汇总世界各国的进出口统计数据后,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相比较( ) A.二者总是相等 B.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C.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D.有的年份出口总额大,有的年份出口总额小 2.按照赫—俄原理,一国应该进口( ) A.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B.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C.绝对成本低的商品D.比较成本低的商品 3.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出口( ) A.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B.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C.绝对成本高的商品D.比较成本低的商品 4.主张限制进口、奖励出口,以有利于本国生产厂商发展的政策是( ) A.重商主义政策B.贸易自由政策 C.进口导向政策D.保护贸易政策 6.普惠制的主要原则之一“普遍的”,其含义是( ) A.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B.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C.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D.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7.卖方信贷是指( ) A.卖方对买方的信贷B.卖方银行对买方的信贷 C.卖方银行对卖方的信贷D.买方银行对卖方的信贷 8.在自由贸易区中( ) A.成员对非成员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 B.成员对非成员保持独立的关税壁垒 C.成员间执行共同的经济政策 D.成员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10.WTO的成员之间产生贸易纠纷,应该( ) A.在WTO内,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 B.在起诉国按照WTO的法律规定来解决

C.在被诉国按照WTO的法律规定来解决 D.在国际法院内,按照WTO的法律规定来解决 12.WTO的非歧视原则体现于( ) A.反倾销条款B.公平竞争条款 C.反补贴条款D.最惠国待遇条款 1.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进口额的依据一般都是() A.CIF金额B.CFR金额 C.FOB金额D.CPT金额 2.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 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 3.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时期的产品属于() A.技术密集型产品B.资本密集型产品 C.劳动密集型产品D.资源密集型产品 4.主张通过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来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是() A.幼稚产业保护政策B.战略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D.超保护贸易政策 6.普惠制的主要原则之一是“非歧视的”,其含义是() A.发展中国家应对所有发达国家给予普惠制待遇 B.发展中国家应对所有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出口给予普惠制待遇 C.发达国家应对所有发展中国家给予普惠制待遇 D.发达国家应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惠制待遇 7.买方信贷是指() A.卖方对买方的信贷B.卖方银行对买方的信贷 C.买方银行对卖方的信贷D.买方银行对买方的信贷 10.由于我国国内的商品要上缴17%的增值税,因此,我国对于进口商品也要征收17%的增值税,这是依据国际贸易条约中的() A.最惠国待遇条款B.国民待遇条款 C.反倾销条款D.保障条款 1.一国某一时期的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六章习题答案

—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版) 》 主编:赵登峰江虹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8月 第六章 ) 一、填空题 1、自由贸易区 2、关税同盟 3、贸易转移 4、贸易创造 5、降低 6、《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7、墨西哥 ( 8、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9、内部的开放性 10、部门一体化_ __全盘一体化 11、水平一体化__垂直一体化__ 12、小岛清__ 13、完全经济一体化 14、货币政策_ 15、维纳(Jacob Viner)(或音译为范纳)_ _李普西(R. G. Lipsey)@ 16、部门一体化 17、全盘一体化 18、水平一体化 19、垂直一体化 20、协商_ 21、南方共同市场_ 22、北美自由贸易区 23、经济技术合作方面_ | 24、《东盟宪章》 25、_21_ 二、判断题

… ~ 四、问答题 1、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答:(一)按照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来划分,有 ①自由贸易区 ②关税同盟 ③共同市场 ④经济同盟 ⑤完全经济一体化 } (二)按照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分为: ①部门一体化 ②全盘一体化 (三)按照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有: ①水平一体化 ②垂直一体化 ? 2.试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因。 ②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③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维护自身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一、单选题 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D ) A 、李嘉图B、赫克歇尔C、里昂惕夫D、亚当.斯密 2、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 A )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多国贸易 D、双边贸易 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 B ) A、欧元表示 B、美元表示 C、本国货币表示 D、日元表示 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 ) A、FOB计价 B 、CIF计价C、CFR计价D、EXW计价 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B ) A、3.3万亿美元 B、1.6万亿美元 C、1.7万亿美元 D、1.5万亿美元 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 )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D、对外贸易值 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C )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国境贸易 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A ) 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C、交纳税费D、订立合同 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 C )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易货贸易 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D )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 11、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 D ) A、2% B、4% C、10% D 、20% 二、多选题

贸易保护理论

第六讲贸易保护理论 贸易保护理论始于重商主义,经过汉密尔顿、李斯特、凯恩斯、普雷维什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与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的贸易保护理论。贸易保护理论是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本章将系统介绍贸易保护理论及其发展,为全面分析贸易保护政策提供理论框架。 第一节贸易保护理论的演进 一、重商主义 1 5~1 7世纪是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为适应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理论即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货币的惟一形态。根据对待金银的态度和获取金银的手段不同,重商主义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 早期的重商主义也称为货币差额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塔福德和法国的孟克列钦。他们认为,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就是获得对外贸易顺差,因此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必须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以使金银流人本国,并将其储藏起来,不再投入到对外贸易。同时,为了增强国力,应阻止本国金银货币外流,禁止金银输出。在贸易保护的政策主张上,大多奉行出口垄断、进口高关税和外汇管制等举措。 晚期的重商主义也称为贸易差额论,其主要代表是英国的托马斯·孟。他批评了早期的重商主义禁止货币流出,将货币储藏起来的不明智做法,主张将货币投入到有利可图的对外贸易中,认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只有保持贸易顺差,才可能增加货币并使国家富足。但一国追求贸易顺差的办法应是保持本国对外贸易总额的顺差,而不必使对每个国家的每笔交易都保持顺差。为了实现对外贸易顺差,托马斯·孟提出发展英国工场手工业、航运业、殖民扩张以及保护贸易等政策主张。并同时增加了以优惠条件鼓励工业原料进口、以退还税款方式鼓励商品输出以及对出口生产厂商发放奖金或补助等辅助性措施。 二、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保护理论 1 8世纪后期~1 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西欧各国和美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当时英国的工业水平最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最强,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获取丰裕而廉价的原料,需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极力倡导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当时工业处于落后地位的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学家竭力主张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当时贸易保护理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2017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1、简述全球贸易一体化的现状。 1、国家竞争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国际分工?它对国际贸易有什么作用? 3、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二、简述题 1、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2、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简述题 1、什么是关税?关税与国内税有何区别? 2、什么是财政关税与保护关税?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关税的种类有哪些? 4、简述各国海关征收关税的几种方法。 5、进口税主要分几种?各自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6、简述反倾销税? 7、普惠制给惠国的自我保护措施有哪些? 1、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 3、出口贸易 4、进口贸易 5、有形贸易 6、无形贸易 7、直接贸易 8、间接贸易 9、转口贸易 10、过境贸易 11、复出口 12、复进口 13、净出口 14、净进口 15、总贸易 16、专门贸易 17、贸易值 18、贸易量 19、贸易差额 20、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21、国际贸易国别结构 22、顺差 23、逆差 1、国际分工 2、垂直型国际分工 3、水平型国际分工 4、里昂惕夫之迷 1、超保护贸易政策 2、自由贸易 3、保护贸易 1、关税 2、财政关税 3、差价税 4、反倾销税 5、海关税则 6、复式税则 7、自主税则 8、从价税 9、名义关税 10、有效关税 1、非关税壁垒 2、进口配额制 3、国别配额 4、自主配额 5、协议配额 6、自动出口配额制 7、进口许可证制 8、海关估价 9、进口押金制度

第五章非关税壁垒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1、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 2、特种进口许可证在申请程序上,一般比公开许可证要麻烦。() 3、复汇率制是一种数量性的外汇管制。() 4、在外汇管制的3种形式中,成本性外汇管制最为严格。() 5、国内税制度是一种比关税更灵活、更易于伪装的贸易政策手段。() 6、进口配额项下的商品都必须提供原产地证明书。() 7、有定额许可证比无定额许可证限制作用更大。() 8、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技术法规、标准的规定直接限制出口。() 三、填空题 1、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1季度、半年或1年)内,对于某些商品的()或()所加以直接的限制。 2、从进口商品许可程度看,进口许可证一般又可分为2种:一种为();另一种为()。 3、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通过()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的一种制度。 4、绝对配额有2种方式:()和()。 5、许可证制度是一种()措施。 四、单选题 1、一些发达国家制订的种种复杂的技术标准之所以能有效地限制进口,是因为()。 A、外国产品不易达到其技术标准 B、各出口国技术标准不一,因此需统一标准 C、其技术标准保密 2、绝对配额与相对配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对进口数量的控制上 B、对关税的征收上 C、对进口商品价格的控制上 D、对附加税和罚款的处理上 3、在制定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上,通常采用()程序,制定手续比较迅速。 A.立法B.管理 C.自主D.行政 4、非关税壁垒措施越来越多地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使用。下列的措施中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是()。 A.最惠国待遇 B.普惠制待遇 C.按普通税率征税 D.利润汇出限制 五、多选题 1、绝对配额在实施中可分为()。 A、全球配额 B、国别配额 C、关税配额 D、自动出口配额制 2、“自限协定”所规定的出口配额主要有()。 A、总限额 B、分组限额 C、留用配额 D、个别限额 E、磋商限额 3、进口配额制是一国对进口外国商品实现数量限制的措施,其形式多样。若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只限数量,不限金额,则受此限制的出口国或出口商为了扩大该商品在该国的出口额,应采用下列哪项措施?()A、增加商品数量B、提高商品质量和档次 C、降低商品价格 D、改进商品包装 4、一些国家为了限制某种商品进口,而对此商品征收国内税,是因为()。 A、它比关税更高 B、它比关税更灵活、隐蔽 C、它通常不受贸易条约的约束 D、其制订和执行属于本国政策

第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绝对成本论 战略性贸易政策 GATT WTO 二、简答题 1.简述二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2.简述H-O理论的主要内容。 3.GATT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的四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论述题 1.何谓自由贸易政策?其理论依据有哪些? 2.试述GATT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四、思考题 1.WTO面临哪些挑战?其前景如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绝对成本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创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方面,他提出了绝对成本论,亦称绝对利益论或绝对优势论。斯密认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因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夺取他国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 GATT),简称关贸总协定或总协定,是在美国的策动下由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正式生效的关于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 WTO——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简称世贸组织。它是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纪贸易组织协定》于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原关贸总协定,并按照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达成的最后文件所形成的一整套协定和协议的条款作为国际法律规则,对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监督、管理和履行的正式国际经济组织。 二、简答题 1.战前,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一直较高,1938年初级产品比重达到59.2%,工业制成品占40.8%。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为满足制造业和人们的生活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和食品等造成的。战后,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其趋势是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从1953年起,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造成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不可再生的原材料的节约,并发明了以廉价原材料合成的复合材料,从而减少了资源缺乏的国家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2)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带来了制成品贸易的增加。(3)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各国消费中食品、低附加价值品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耐用消费品等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2.要素禀赋理论(也称H-O理论)认为,一国应出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换句话说,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资本充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经济经习题第六章 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第六章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1.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那些?最佳关税如何确定? 答案提示:最佳关税收入的来源是:改善贸易条件、抽取垄断租金。 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2.试评价幼稚产业的三种判断标准。 略 3.试析幼稚产业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提示: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低,大部分工业产业不具备国家竞争力。发展中国家通过选择幼稚产业进行保护,有利于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和长期福利,加速工业化进程,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意义。 4.如果自由贸易下国内市场完全由外国厂商垄断,那么征收关税除了可抽取一部分外国厂商的垄断利润外,是否还可导致国内的一些潜在厂商(或投资者)进入市场?为什么?答案提示:可能,因为关税将提高此种产品的国内售价,有可能使得国内技术稍差的投资者由本来无利可图变成可以获得利润,这样,国内生产者将进入市场。 5.如何看待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略。 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市场结构的? 答案提示: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 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口补贴;二是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使得本国厂商的实际成本下降,相应的利润函数也发生变化。本国、外国厂商的反应函数也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市场均衡。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改变市场结构,使得本国在原来没有优势的产品中获得优势。 7.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保护能否使某一行业由进口替代部门转变为出口部门?为什么? 答案提示: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口保护无法使国内企业的边际成本随着

贸易保护理论与实例(3个)

贸易保护理论与实例(3个) 一、李斯特的贸易保护学说 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对十九世纪德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后,德国有了统一对外的关税政策,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最初几年,关税同盟的政策是相当温和的。以棉花和毛纱为例,税率仅从6%上升到8%。到40年代初,“面对英国占压倒优势的工业力量,为了使德国日益兴起的工业获得发展,有理由认为加强保护是必要的。”因此,1841年李斯特的著作发表以后,在德国引起强烈反响,他的学说“立刻为关税同盟工业圈所接受,极大的促进了这一时期的保护关税运动,”税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843年棉纱进口税提高50%,1844年毛纺织品提高33% ,金属、皮革制成品提高了一倍。另一方面对机器和工业原料却尽量地减免关税。这些措施有效地抵制了英国竞争,使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得以健康快速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德国资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加强了反对封建制度的力量。正如马克思指出,“保护关税成了它(指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政权的武器,是它聚集自己的力量和实现国内自由贸易的手段。”在这个意义上,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不自觉地充当了推动德国社会转型的动力。以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为显著特征的这一时期在德国历史上被称为“李斯特时代”。 二、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从促进出口的重点转向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以后的很长时期内,其政策措施的重点是鼓励出口,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各国市场竞争加剧,剩余空间有限,尤其是遇到国内经济不景气时,新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重视起对本国进口市场的保护。以美国为例,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增长率从1999 年的4.1%降至2001年的0.3%,于是美国政府加强了进口保护:一是借助WTO规则,滥用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条款。1995年WTO成立以来,美国的反倾销立案数直线上升,1998年37起;1999年和2000年各47起;2001年则高达74起;20002年共75起。二是恢复传统关税与配额手段,2002年5 月美国单方面决定对部分进口钢铁加征30%的关税,11月又对从中国进口的三种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三是高筑技术壁垒,阻挡外国优势产品的进口。据WTO 统计,2002年上半年,仅仅因为技术壁垒,美国和欧盟的进口分别下降了6%,而日本的进口下降幅度则超过10%。事实上,新贸易保护主义从来没有在一个时期单独采用鼓励出口或保护进口的一种方式,而是两者结合使用。1980年,美国进口产品的大约1/8就属于保护范围,而到了80年代末,该数字达到了1/4。新贸易保护主义又在向传统的进口保护措施回归。 为什么重新重视起进口限制?这依然发源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与重商主义不同,凯恩斯主义将贸易顺差与就业、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一国的贸易顺差可以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促进增长。汉森、萨缪尔森指出一国的出口与国内投资一样,也具有乘数效应,而进口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与就业的作用。凯恩斯理论给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国家干预的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对外经济政策等。根据这一思想,新贸易保护主义要求政府加强进口管制,如实行配额制、要求生产国自动限制出口、规定最低进口价格等;同时采用经济手段,诸如优惠贷款、出口补贴等措施来鼓励出口;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关对外贸易法规来干预贸易活动从而达到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保护和促进国内生产、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凯恩斯主义又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国贸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 B.保护贸易 C.国家干预 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 2 、绝对利益论提出的国际分工基础是各国间()的差异。 A.比较成本 B.绝对成本 C.要素禀赋 D.要素组合比例 3 、在相对利益论中,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的差异。 A.产品比较优势 B.产品垄断优势 C.产品密集程度 D.产品保护程度 4、提出比较优势论的是经济学家()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和俄林 D.海默和金德尔伯格 5、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A. B国同时生产X、Y 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 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X、Y 产品,B国不生产 6、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A.生产并出口资本资本密集型产品 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C.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 7、根据H—O定理,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后,各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 A.逐渐增大 B.趋向一致 C.保持不变 D.呈不规则变化 8、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 B. 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 D. 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 9、根据海默--金德尔伯格模型,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必须具备() A.产品的比较优势 B.产品的绝对优势 C.垄断优势 D.要素禀赋优势 10、“顺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要求对外直接投资以()为起点。 A.绝对劣势产业 B. 比较劣势产业 C. 绝对优势产业 D. 比较优势产业 11、如果跨国公司将一般市场交易导致的外部经济性变成内部化,那么它就可以获得()。 A.所有权优势 B.内部化优势 C.区位优势 D.垄断优势 12、当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但缺乏区位优势时,该公司会采用()方式进行对外扩张。 A.对外投资 B.技术转让 C.出口贸易 D.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 13、技术差距论认为,贸易的可能性来自于()与()之间构成的时间差。 A.掌握差距,摹仿差距 B.需求差距,反应差距 C.反应差距,掌握差距 D.需求差距,摹仿差距 14、反应差距和需求差距之间的时间差越长,技术创新国活动的贸易利益就会()。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考试试卷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考试试卷

《国际贸易》(第1单元-第13单元)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中国生产手表需要8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工作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要9和1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 A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 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D 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2.假设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劳动人数比美国少40人,生产每单位呢绒比美国少10人,则下列错误的是()。 A 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 英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 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 美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分工是()。 A 替代型国际分工 B 混合型国际分工 C 水平型国际分工 D 垂直型国际分工 4.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指出,()。 A 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 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 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获利更多

D 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5.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主要政策主张是()。 A 禁止货币出口 B 禁止贵重金属外流 C 奖出限入,包装贸易出超 D 由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 6.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 A 世界出口总额 B 世界进口总额 C 一国进出口总额 D 国际贸易量 7.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可以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流量,是因为()。 A 它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 B 它以货币金额表示 C 它只计算有形贸易 D 它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8.假定A国生产X和Y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00和120单位劳动,B国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90和80单位劳动,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B国不生产 9.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在它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也越大。 A 初级产品 B 工业制成品 C 工业原料 D 都不是 10.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5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7000亿美元,当年国际贸易总额为()万亿美元。 A 7.9 B 3.5 C 7.2 D 3.7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 内容提要 本章介绍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内容、类型以及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历史演变过程,并分析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新趋势。 学习目标 1.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内容、类型; 2.了解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历史演变过程; 3.了解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新趋势。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内容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 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所实行的各种政策的总称。它从总体上规定了该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对外贸易政策从世界范围考察,即国际贸易政策。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 1.内容一般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国别或地区政策等。(1)对外贸易总政策是一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的对外贸易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政策是对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制定的政策。(3)国别或地区政策是各国或地区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2.从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内容来看,一般而言,它主要包括一国的关税制度和政策、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做法、鼓励出口的体制和手段、管制出口的政策和手段以及一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和政策等。这些范围内的有关体制、政策和基本做法都反映着上述三个方面的含义,构成了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对此,以下各章将分别予以详述。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性质 是国家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国家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四)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各国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行为不加任何干预,即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 三、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依据

国贸理论简答题

1、试分析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主要因素:①一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②国家经济规模的大小;③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发展程度;④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加工贸易的层次;⑤汇率的变化等。 2、为什么说仅考察商品贸易条件还无法判断一国贸易得益的变动情况? ①因为商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并不必然导致收入贸易条件发生同方向变化;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引起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这不妨碍贸易得益增加;③需求弹性高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可能引起出口量大幅度上升,这将增加出口国的得益。 3、试分析贸易差额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外贸相对有利,出口产品竞争力强,有充足的国际支付手段,币值稳定;而逆差则对国际收支构成压力,缺乏国际支付手段,威胁宏观经济稳定;②但长期、巨额顺差不一定有利,因大量资源闲置国外,增加本币升值压力,诱发贸易争端;③逆差也许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在高速增长时期对国外资源运用得好有利于经济发展,还可为今后的顺差奠定基础。 4、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从哪些方面反映一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①反映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②反映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③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 5、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为什么?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是在很多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例如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市场完全竞争,没有贸易障碍等。但事实上各国并非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各国间存在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这些因素阻碍了各国相同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因此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6、简述产品生命周期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以解释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个阶段的特点。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7、简述并评价要素禀赋理论。 (1)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2)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3)要素禀赋理论通过对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贸易的最优格局和利益等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和好处。 (4)但是要素禀赋理论是短期、静态分析方法,以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资源数量既定为分析基础,另外这个理论忽视了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8、简述并评价比较优势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 (2)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3)比较优势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

第五章贸易保护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保护关税论主张以()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产业。 A、关税,农业 B、非关税,制造 C、关税,制造 D、关税,幼稚 2、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问题。 A、获取交换价值 B、发展生产力 C、增加社会财富 D、提高福利水平 3、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 A、一般保护理论关税,农业 B、超保护理论非关税,制造 C、战略性贸易理论 D、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4、当一国将所增的出口收入用于国内消费和进口时,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就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 C、边际进口倾向 D、边际投资倾向 5、李斯特认为,处于农工阶段的国家应采取的贸易政策是:()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 C、管理贸易政策 D、超保护贸易政策 6、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保护对象包括:() A、幼稚工业 B、成熟工业 C、衰落工业 D、以上三项都包括 7、“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贸易“的主张是()提出的。 A、李斯特 B、亚当·斯密 C、休谟 D、大卫·李嘉图 8、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A、保护幼稚工业 B、保护成熟工业 C、保护垄断工业 D、保护衰退工业 9、重商主义属于() A、自由贸易理论 B、保护贸易理论 C、超保护贸易理论 D、管理贸易理论 10、《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是:() A、凯恩斯 B、大卫·李嘉图 C、托马斯·孟 D、威廉·斯塔福 二、多项选择题 1、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B、强调生产力的发展 C、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应采取不同贸易政策 D、拥有比较成本说 E、提倡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 2、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表现为() A、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倍增效应 B、顺差对国内投资的倍增效应 C、逆差对国民收入的倍缩效应 D、逆差对国内投资的倍缩效应 3、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将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五各阶段,他主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平台题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一、单选题 1-1. 如果要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该国各种商品的交换活动,则称为( C ) A. 国际贸易 B. 总贸易 C. 对外贸易 D. 出口贸易 1-2. 至于计算世界各国(地区)的进口总额会()出口总额,是因为大多数国家统计出口额是以()价格计算的,统计进口额时是用( A )价格计算。 A. 高于;FOB;CIF B. 低于;FOB;CIF C. 高于;CIF;FOB D. 低于;CIF;FOB 1-3. 一国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进口量小于出口量称为( B )。 A. 贸易逆差 B.净出口 C. 净进口 D. 贸易顺差 1-4. 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的国际货物贸易统计方法是( C )。 A. 收入法 B. 支出法 C. 专门贸易体系 D. 总贸易体系 1-5. 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 C )。 A. 净进口 B. 过境出口 C. 转口贸易 D. 总贸易 1-6. ()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依据,( A )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A. 总贸易;专门贸易 B.专门贸易;总贸易 C. 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D. 过境贸易;转口贸易 1-7. 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商品进出口额之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 A )。 A. 对外贸易依存度 B.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C. 对外贸易条件 D. 对外贸易地理结构 1-8. 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 D )的总和。 A. 对外贸易额 B. 有形贸易额 C. 进口贸易额 D. 出口贸易额 1-9.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 A. 净出口 B. 净进口 C. 贸易差额 D. 对外贸易 1-10. 划分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标准是( A )。 A. 商品形态不同 B. 贸易过程中是否使用单证 C. 是否以现汇方式作为清偿手段 D. 关境和国境 1-11. 不具备物质形态的商品的交换活动,统称为无形贸易,例如( B )。 A. 纺织品贸易 B. 旅游贸易 C. 农产品贸易 D. 石油贸易 1-12. 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B )。 A. 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 B. 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C. 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 D. 本年度出口额高于上年度出口额 1-13.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被称为( A )。 A. 对外贸易额 B. 对外贸易量 C. 国际贸易额 D. 国际贸易量 1-14. 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是( C )。 A.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商务》复习题

《国际商务》复习题(16.10)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5分二、多项选择题:10分三、填空题:10分四、名词解释:15分五、简答题:30分六、论述题:20分 第一章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超保护贸易主义 2.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是 B A.重农主义 B.重商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马克思主义 3.属于贸易保护理论的是 A A.贸易乘数理论 B.绝对成本论 C.比较成本论 D.要素禀赋说 4.将取之于对外贸易中的货币仅作为财富珍藏下来,而不再投入对外贸易流通的理论称之为 A A.货币差额论 B.贸易乘数理论 C.贸易差额论 D.贸易平衡论 5.将货币当作资本,以便从对外贸易中得到更多货币的理论称之为 C A.货币差额论 B.贸易乘数理论 C.贸易差额论 D.货币平衡论 6.晚期重商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B A.斯塔福德 B.托马斯·孟 C.博丹 D.孟克列钦 7.提出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经济学家是 D A.斯塔福德 B.托马斯·孟 C.凯恩斯 D.李斯特 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的贸易保护政策是 A.早期重商主义 B.晚期重商主义 C.超保护贸易主义 D.新贸易保护主义 9.属于贸易保护理论代表人物的是 D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凯恩斯 10.凯恩斯的代表作是 D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1.为证明增加新投资对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好处,凯恩斯提出了 B A.重商主义学说 B.投资乘数理论 C.比较成本理论 D.保护幼稚工业学说 12.属于自由贸易理论的是 C A.贸易乘数理论 B.货币差额论 C.绝对成本论 D.贸易差额论 13.属于自由贸易理论代表人物的是 A A.亚当·斯密 B.托马斯·孟 C.李斯特 D.凯恩斯 14.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国际贸易发生与发展必然性的理论是A A.绝对成本论 B.比较成本论 C.重商主义 D.要素禀赋说 15.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是 B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D.《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16.提出依附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D A.凯伦 B.格鲁贝尔 C.巴拉萨 D.萨米尔·阿明 17.认为在劳动要素的质的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有利于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理论是 D A.依附理论 B.绝对成本论 C.比较成本论 D.人力技能与人力资本理论 18.提出偏好相似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B A.俄林 B.林德 C.赫克歇尔 D.凯恩斯 19.从需求方面,即由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同来解释国际贸易商品流向的理论是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