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判断标准

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判断标准

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判断标准

抗菌药物药敏纸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它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提高治疗效果。那么,抗菌药物药敏纸片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它是一种特殊的纸片,上面涂有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在实验室中,将患者的细菌样本培养在琼脂平板上,然后将纸片放在平板上。如果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那么在纸片周围会形成一个无菌圈,即细菌无法生长。通过观察纸片周围的圈的大小和数量,就可以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那么,抗菌药物药敏纸片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1. 无菌圈的直径:无菌圈的直径是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无菌圈的直径越大,说明细菌对该抗菌药物越敏感。一般来说,直径大于等于21mm的无

菌圈被认为是敏感的,小于等于14mm的无菌圈被认为是耐

药的。

2. 抗生素浓度:在实验中,纸片上涂抹的抗菌药物的浓度也会影响判断结果。通常情况下,浓度越高,无菌圈的直径越大,说明细菌对该抗菌药物越敏感。

3. 抗生素类型:不同种类的细菌对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敏感性也不同。因此,在进行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实验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抗生素类型。常见的抗生素类型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

4. 细菌培养时间:细菌培养时间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细菌培养时间越长,无菌圈的直径越大,说明细菌对该抗菌药物越敏感。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抗菌药物药敏纸片的判断结果。例如实验室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环境条件等都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总之,抗菌药物药敏纸片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观察纸片周围的无菌圈大小和数量,可以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然而,在进行实验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判断。只有准确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才能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药敏试验方法

一、纸片扩散法 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二、稀释法 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lg2)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 2.1 琼脂稀释法首先制备含抗菌药物的琼脂稀释平板。再接种待测菌株,然后是结果判读。 2.2 肉汤稀释法 三、抗生素浓度梯度法 四、自动化仪器法 一、实验材料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可去生化试剂店购买,做不同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做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普通营养琼脂或麦糠凯培养基。做沙门氏菌可选择血清培养基。 药敏试纸:购买或自制(详见实验准备)

细菌:待做药敏试验的细菌 仪器:接种环、酒精灯、打孔器、牛津杯、移液器、滴头 二、实验准备 2.1 药敏片的准备:购买或自制 2.1.1 制备方法:取新华1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6毫米直径的圆形小纸片。取圆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经15磅15-20分钟高压消毒后,放在37℃温箱或烘箱中数天,使完全干燥。 2.1.2 抗菌药纸片制作: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青霉素瓶内加入药液0.25毫升,并翻动纸片,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翻动纸片时不能将纸片捣烂。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温箱内过夜,干燥后即密盖,如有条件可真空干燥。切勿受潮,置阴暗干燥处存放,有效期3-6个月。 2.2 药液的制备(用于商品药的试验):按商品药的使用治疗量的比例配制药液;如商品药百病消按其说明量治疗量0.01%饮水,可按这个比例配制药液,可取10毫克加入10毫升的水中混匀。此稀释液即为用于做药敏试验的药液。 三、实验操作方法 3.1 药敏片法 3.1.1 在“超净台”中,用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细菌涂布到平皿培养基上。具体方式;用灭菌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分别在平皿边缘相对四点涂菌,以每点开始划线涂菌至平皿的1/2。然后,找到第二点划线至平皿的1/2,依次划线,直至细菌均匀密布于平皿。(另:可挑取待试细菌于少量生理盐水中制成细菌混悬液,用灭菌棉拭子将待检细菌混悬液涂布于平皿培养基表面。要求涂布均匀致密) 3.1.2 将镊子于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略停,取药敏片贴到平皿培养基表面。为了使药敏片与培养基紧密相贴,可用镊子轻按几下药敏片。为了使能准确的观察结果,要求药敏片能有规律的分布于平皿培养基上;一般可在平皿中央贴一片,外周可等距离贴若干片(外周一般可贴七片),每种药敏片的名称要记住。 3.1.3 将平皿培养基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效果。 3.2 牛津杯法 3.2.1 在“超净台”中,用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细菌涂布到平皿培养基上。具体方式;用灭菌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分别在平皿边缘相对四点涂菌,以每点开始划线涂菌至平皿的1/2。然后,找到第二点划线至平皿的1/2,

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判断标准

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判断标准 抗菌药物药敏纸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它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提高治疗效果。那么,抗菌药物药敏纸片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它是一种特殊的纸片,上面涂有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在实验室中,将患者的细菌样本培养在琼脂平板上,然后将纸片放在平板上。如果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那么在纸片周围会形成一个无菌圈,即细菌无法生长。通过观察纸片周围的圈的大小和数量,就可以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那么,抗菌药物药敏纸片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1. 无菌圈的直径:无菌圈的直径是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无菌圈的直径越大,说明细菌对该抗菌药物越敏感。一般来说,直径大于等于21mm的无 菌圈被认为是敏感的,小于等于14mm的无菌圈被认为是耐 药的。

2. 抗生素浓度:在实验中,纸片上涂抹的抗菌药物的浓度也会影响判断结果。通常情况下,浓度越高,无菌圈的直径越大,说明细菌对该抗菌药物越敏感。 3. 抗生素类型:不同种类的细菌对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敏感性也不同。因此,在进行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实验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抗生素类型。常见的抗生素类型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 4. 细菌培养时间:细菌培养时间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细菌培养时间越长,无菌圈的直径越大,说明细菌对该抗菌药物越敏感。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抗菌药物药敏纸片的判断结果。例如实验室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环境条件等都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总之,抗菌药物药敏纸片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观察纸片周围的无菌圈大小和数量,可以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然而,在进行实验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判断。只有准确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才能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实验6:纸片扩散法测定微生物的药敏性

实验6 抗生素等对细菌的药敏性检测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in vitro (圆盘滤纸片法disc diffusion test)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抗生素及化学试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掌握不同化学试剂的作用原理、常用浓度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抗生素,能选择性的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凡是抗菌谱即抗菌范围不广泛的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结核菌、立克次体等均无疗效,故青霉素就属于窄谱抗生素。原来窄谱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经过改造,产生了许多半合成的青霉素,扩大了原来的抗菌范围,如氨苄青霉素,不但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而且对革兰氏阴性菌也很有效,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效果也不错。不同化学药品或同一化学药品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能力不同,此外,试剂浓度、作用时间及环境条件不同,其效果也不同。应用前需进行试验,灵活选择。 三、实验器材 1、菌种:培养24~28 h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斜面菌种。 2、培养基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液 3、仪器与其他用品:无菌平皿,无菌吸管(1ml),酒精灯,接种环,涂布棒,无菌滤纸片,无菌镊子,记号笔, 消毒棉球和培养箱。 四、实验步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操作为例) (1)菌液制备:将待检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16~18小时,然后挑取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纯培养菌落,悬于3ml生理盐水中,混匀后与菌液比浊管比浊。以有黑字的白纸为背景,调整浊度与比浊管(0.5麦氏单位)相同。 (2)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倒平板,注意平皿中培养基厚度均匀,倒3套平板。(平板厚度均匀,滤纸片大小一致) (3)涂平板:无菌操作,用无菌棉棒儿蘸取菌液(金葡)。将多余菌液在液面上方管壁内轻轻旋转挤出,涂布在MH琼脂平板整个平面三次,每次旋转60度,最后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均匀。平板加盖室温干燥3分钟。 (4)标记:将上述平板皿底用记号笔分成若干等分,分别标明一种药敏片的名称。纸片序号对应的药品:1.氨苄青霉素(penicillin); 2,链霉素;3氯霉素,4庆大霉素Gentamycin. 5 四环素

2020 年版 clsi 药敏结果判定标准

2020年版CLSI药敏结果判定标准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不断丰富,临床微生 物药敏测试也逐渐成为临床诊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作为全球范围 内最具权威性的医学实验室标准化组织,对药敏结果的判定标准更是 备受关注。2020年版CLSI药敏结果判定标准的发布,为临床医学实 践带来了新的指引,对于提高药敏测试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指导意 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和传播,以及抗菌药物使用 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药敏测试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变得愈发凸显。制定并更新药敏结果判定标准尤为重要。2020年版CLSI药敏结果判 定标准在保留传统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对药敏结果的解读提出了更加全面和明确的要求。 2020年版CLSI药敏结果判定标准在对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的解释上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对于不同类型的细菌,不同的抗生素类别,甚至不同的抗生素药物,都提出了具体的MIC判定值。这不仅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也为药敏测试结 果的解释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 2020年版CLSI药敏结果判定标准还对疑难菌株的处理提出了更加具

体的要求。在临床实践中,有些患者所感染的细菌可能具有多重耐药性,对于这类疑难菌株的处理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新版药敏结果判定标准对于这类情况提出了更加灵活的解释和建议,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另外,2020年版CLSI药敏结果判定标准还在技术标准和结果报告的要求上进行了相应的更新。具体包括对药敏测试所使用的试剂、培养基和仪器设备的要求,以及对药敏结果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的规定。这些更新不仅有利于提高药敏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清晰和易懂的结果报告,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2020年版CLSI药敏结果判定标准的发布,为临床微生物药敏测试提供了更加明确和全面的指导,有利于提高药敏测试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相信新版标准的推行将会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对2020年版CLSI药敏结果判定标准的发布感到十分欣喜。这不仅标志着临床微生物药敏测试领域的不断进步,也为我们撰写相关文章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有益的素材。希望随着新版标准的推行,更多的临床医生能够从中受益,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精准的支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不断丰富,2020年版CLSI药敏结果判定标准的发布对医学实验室和临床诊疗产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评定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评定标准抗菌药物敏感性评定是指衡量一种药物对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微生 物的抑制或杀灭效果的过程。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制定了一套标准,用于评估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这些标准可帮助医生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并防止多药耐药的产生。 首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评定标准包括两个主要指标: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和 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简称MBC)。 MIC是指抑制细菌生长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而MBC是指杀死细菌所需的 最低药物浓度。通过测量和比较MIC和MBC值,可以确定细菌对抗菌药物 的敏感性。 其次,世界卫生组织为不同种类的细菌指定了特定的敏感性分类。根 据抗菌药物对不同细菌的抑制或杀灭效果,将细菌分为敏感、中度敏感和 耐药三类。如果细菌对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并显示出明显抑制或杀死的效果,则称为敏感菌株。如果细菌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敏感性,则称为中度敏感菌株。如果细菌对抗菌药物显示出抵抗能力,即药物无法抑制或杀死细菌, 则称为耐药菌株。根据这些分类,医生可以选择最适合的药物来治疗感染。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还提供了一些抗菌药物敏感性评定的具体操作指南。这些指南包括药物溶解浓度的准备、细菌培养和细菌分离等步骤。为 了准确评估细菌的敏感性,医生应该遵循这些指南,并进行实验室测试。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建议。 鼓励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药物,以减少多药耐药

抗菌药敏试验的意义

药敏试验的意义: 1.查出耐药,减少治疗错误,便于医生选择个体化疗方案、节省费用。 2. 进行耐药监测,为医院感染控制部门提供防治依据,为经验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3.利用耐药监测结果控制抗菌药物应用,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延长新药使用寿命。 4. 为新药的研究和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药物敏感试验规则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规则是德国和欧洲标准,而我国主要以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 ),即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 的规则为标准,这个标准主要包括CLSI 纸片扩散法(M2 )和需氧菌稀释法(M7 )。(三)、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参照标准 1.标准的正确使用 M100 –即新表M100-S17 ,每年更新1 次;包括M2 和M7 文件,M2 –即纸片扩散法(DD) 文件M2-A9 ,M7 –即MIC 文件M7-A7 。M2 、M7 文件每3 年更新一次;使用文件时应注意文件是否已更新,避免使用旧文件造成判断结果失误。 2.获得文件的方法 如果购买厂家的纸片可向厂家索取标准,每年国际化会议也会颁发此文件的中心内容。 (四)、CLSIM-100 表内容:CLSIM-100 表主要包括版本中的更新要点、各版本抗菌药物分组、M2 纸片扩散法用的表、M7 MIC 用的表、M7 MIC 用的表及词汇表等内容。 2007 年主要更新内容 有关“或”的章节,即同类抗生素能否相互替代的问题;耐药性的增长及连续发生株的测试原则;不适于尿中分离菌的药物,大环内酯类的说明;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的更新部分;质量评估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更新。 (五)、试验与报告中抗菌药物的选择 M-100 表将抗菌药物分成A.B.C.U.O 组 1 、表1 和表1A 中所列A 组药物被认为对特定菌群的常规的首选试验组合以及常规结果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药物。 2 、B 组包含一些临床上重要的,特别是针对医院内感染的药物,也可以用于首选试验。但是,它们只是被选择性地报告,例如当细菌对A 组同类药物耐药时,可以选用。其他报告指征可包括以下几点:特定的标本来源( 如对脑脊液中的肠道杆菌用三代头孢菌素或者对泌尿道的分离菌株用TMP/SMZ) ;多种细菌感染;多部位感染;对 A 组药物过敏、耐受或无效的病例;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向感染控制组报告。 3 、C 组包括替代性或补充性抗菌药物,可在以下情况进行试验:某些单位隐匿局部或广泛流行的对数种基本药物耐药的菌株;治疗对基本药物过敏的患者;治疗少见菌的感染( 如氯霉素对沙门菌属或某些假单胞菌属) ;为流行病学目的向感染控制组报告。 4 、U 组(“泌尿道”) 列出了某些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抗微生物药( 如呋喃妥因和某些喹诺酮类药物) 。除泌尿道,其它感染部位分离的病原菌不用此组药物进行试验。 5 、O 组(“其它”) 对该组细菌有临床适应症但一般不允许常规试验与报告的药物。 6 、Inv 组(“研究性”) 对该菌群作研究用且尚未经FDA 批准的药物。 (六)、试验操作的基本原则 1. 临床标本不能直接做药敏试验,目的以准确结果回报临床。 2. 不应在同一平板做混合菌药敏试验。 3. 与感染无关菌株(定植菌)不做药敏试验。 4. 判断标准:一菌一药一规则。 二、方法分类简介及标准化操作流程 药敏试验分为以下实验方法:纸片扩散法、Etest 法、琼脂对倍稀释法、肉汤对倍稀释法、仪器法。 (一)纸片扩散法 主要介绍内容包括:纸片扩散法的原理、培养基的制备、接种物的制备及接种、贴药敏纸片、孵育与判读。 1 、KB 法原理:将干燥的浸有一定浓度抗菌药物的滤纸片放在已接种一定量某种细菌的

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

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 若只根据是否出现抑菌环而不考虑抑菌环的直径大小来判断细菌是否对抗菌药物敏感的实验方法,其结果是不正确的。而纸片扩散法试验是应用标准的方法学原理,根据抑菌环直径大小与最低抑菌浓度的相关性,结合临床上已知敏感或耐药菌株的状态,其结果是可靠的。WHO推荐K-B法,其目的在于技术的简单和可重复性。本法特别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也可用于快速生长的致病菌,但不适用于其他细菌,如嗜血杆菌、奈瑟菌、专性厌氧菌及酵母样菌等。 无论用哪种方法接种,只要质控菌株的抑菌环在预期范围内,均可按同一解释标准报告结果。但并非从感染患者分离到的微生物都必须做敏感试验,对于污染、机体共生的正常细菌群和那些与感染无关的细菌,可不必做敏感试验,只有那些被认为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应先分离提纯、鉴定菌种后再做敏感试验。 试验方法: 一、试验材料: (一)培养基: Kirby-Bauer法指定用Mueller-Hinton琼脂。多年大量的有关敏感试验的方法学研究,均采用该培养基;维持细菌正常发育,绝大多数细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此培养基不拮抗抗菌药物活性以及商品的批次间差异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培养基。若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

时,须在培养基中加5%的脱纤维羊血,制成血平板。测嗜血杆菌及淋病奈瑟菌的敏感性时,在培养基中须加入1%血红素和 2.5mg/ml 辅酶I后应校正pH 7.2~7.4。 制备MH琼脂平板应用直径90cm平皿。在水平的实验台上倾制。琼脂厚为4mm,允许误差为土1mm。琼脂凝固后,应测一下pH。琼脂于板应放4℃保存,在7日内用完。若当天不用,用塑料袋密封包装贮藏于冰箱(2-8℃)。 每批平板都应抽样,在30-50℃下培养24h或更长时间检查是否被感染。 MH琼脂培养基配方(1L): Beef Extract 2.0g Acid Hydrolysis of Casein 17.5g Starch 1.5g Agar 17.0g Final PH 7.3 at 25℃ 高压灭菌后立即水浴冷却至45-50℃。 (二)药物纸片 抗菌药物纸片直径约为6.00~6.35mm,每片的吸水量约20μl。采用K-B法,纸片的药物含量必须与该法规定的一致,不得任意更改。药物纸片可以购买,也可自制,用前必须做质量鉴定。用以下两个指标判定纸片的质量: 1、片间差:是衡量不同纸片含药是否均一的指标。 测定方法:以质控菌株接种M-H琼脂平板,一块平板上贴6张相同的纸片。35C过夜培养后,记录6个抑菌环直径,其最大和最小之

药敏试验抑菌圈直径判断标准

药敏试验抑菌圈直径判断标准 一、药敏试验操作步骤 1、制作待检菌液 在超净工作台内挑取培养18-24h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的菌落,悬于含3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后与比浊管比浊,调整浊度至0.5麦氏标准(相当于1-2*10 cfu/ml)。 2、接种细菌 在超净工作台内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挤压去掉多余的菌液,均匀涂抹整个平板表面,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用接种环密集划线法也可以)。 3、贴药敏片 将涂抹均匀的培养皿底部用记号笔做好标记,眼科镊子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待冷却后,镊取各种购买或自制的药敏片,分别贴于相应的位置上,用镊子轻轻按压纸片使药敏纸片与培养基表面密贴。药敏纸片应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分布,各纸片距中心距离大于24mm,纸片距边缘距离大于15mm,这样一个直径90mm的培养皿可贴7个药敏纸片。 4、培养 最后将贴好药敏纸片的平板倒置于37℃±1℃恒温培养箱,培养

16-18h后取出,观察结果。 二、结果观察与判定 1、抑菌圈直径观察 抑菌圈直径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的边缘为限(变形杆菌可蔓延生长至某些抗微生物的抑菌圈内,表现为一种细薄微弱的生长,形成一层明显的抑制性生长环,对于这种情况应忽略不计;对于磺胺类药物,应忽略抑菌圈内轻微的细菌生长,少于20%的菌苔,以明显的边缘为抑菌圈直径)。 2、根据药敏片周围抑菌圈的大小,判定药物的敏感度 敏感:表示被测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常用量该抗菌药物治愈。 中介:表示被测菌株对常规用药体液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的反应率低于敏感菌株,使用高于正常给药量有疗效。 耐药:表示被测菌株不能被常用剂量药物抑制,临床疗效不佳。 3、判定 不同菌株结果判定标准不同;不同药物判定标准不同。最终判定结果应以WS/T125-1999列表中对应的标准为准。也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判定:

葡萄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葡萄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葡萄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敏结果的准确。 2.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葡萄球菌属的细菌。 3.选药原则 在本规程所列受试抗菌药物主要根据以下因素选择。 3.1现行版本的CLSI M02和M100对葡萄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的要求。 3.2本单位处方手册中的抗菌药物名册。 3.3本单位上一年度葡萄球菌属细菌耐药监控数据。 4.质控 纸片药敏试验应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埃希菌ATCC35218(用于β-内酰胺/β-内酰胺抑制剂合剂)进行质量控制,质控菌株可接受的抑菌圈范围参见现行版本的CLSI M100-A19。 5.材料和仪器 M-H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药敏纸片,无菌棉签,35℃孵育箱,测量尺。 6.操作步骤 根据CLSI M2-A10和M100-S19制定本操作步骤。 6.1菌液制备从孵育了18~24小时的非选择性培养基(如血琼脂)平板上,挑取单个菌落,直接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悬液作为接种物,将浊度调整至0.5麦氏标准。

应在接种物制备后15分钟内接种M-H琼脂平板。用无菌棉拭蘸取菌液, 在管内壁液面上方旋转紧压,将多余菌液挤去,然后在琼脂表面均匀涂布接种3 次,每次旋转平板60°以确保接种菌的均匀分布,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 6.2接种好的平板可敞开盖子在室温下干燥3~5分钟(不要超过15分钟), 然后用纸片分配器将纸片放入琼脂表面并轻压,使纸片与琼脂表面完全接触。各 纸片中心相距应大于24mm,通常150mm平板至多放置12个纸片,90~100mm 平板至多放置6个纸片。由于某些药物在纸片放入琼脂平板后几乎立即扩散,所 以一旦纸片放入后就不能再移动,若要重新放置,可用一个新的纸片放在平板的 另一个位置。 6.3应在纸片贴好后15分钟内将平板倒置放入35℃孵箱,若超过15分钟 将使纸片中的抗菌药物提早扩散。非苛养菌的药敏解释性标准是建立在这些菌株 在空气中孵育的基础上,一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的抑 菌圈直径受CO2的影响有较大的改变,所以本菌属细菌不能孵育在CO2孵箱。 7.判断标准 见表5-50. 表5-50 葡萄球菌属细菌纸片扩散试验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mm) 药敏纸片备注 敏感中介耐药

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操作标准

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操作标准 4.3 标准比浊管 用硫酸钡比浊管(0.5麦氏比浊标准),标定接种菌液浓度。比浊管制备方法如下:(1)0.048mol/L BaCl2,(1.175% w/v BaCl2·2H2O)0.5ml,加到99.5ml的0.18 mol/L(0.36N)H2SO4(1%v/v)溶液中,制成比浊管;(2)用光径为1cm的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吸收来标定比浊管。 0.5麦氏标准比浊管在625nm波长的吸收光度应为0.08-0.1;(3)选管径与制备菌液试管相同的螺口试管,每管分装4-6ml;(4)将试管帽拧紧,放室温暗处保存;(5)用前,将比浊管在旋转振荡器上混匀。如出现大颗粒,应更换;(6)每个月更换比浊管或复检比浊管的浊度。 5 操作步骤 5.1 制备接种菌液 5.1.1 增菌法步骤如下:(1)选琼脂平板上形态相同的菌落至少4-5个,用接种环挑其顶部,移至4-5ml肉汤或大豆酪蛋白消化液中;(2)置35℃培养至菌液浓度达到或超过比浊管浓度(一般需2-6小时),浓度约1-2×108CFU/ml;(3)用生理盐水或肉汤校正菌液浓度,与比浊管相同。可用光电比浊。目测比浊须在适当光照下以黑色线条为反衬。 5.1.2 直接菌悬液法步骤如下:(1)做常规药敏试验,可直接用过夜培养的菌落(必须用无选择性培养基平板,如普通琼脂培养基)在盐水或肉汤中制备接种菌液。菌液浓度调至0.5麦氏管;(2)此法适用于在肉汤培养基中生长不好的细菌如嗜血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的甲氧苯青霉素或苯唑青霉素的耐药试验;(3)当用此法做复方磺胺药的试验时,从平板上直接挑菌落时会携带相当量的拮抗剂,造成敏感菌株的抑菌环内出现轻微的生长菌膜。 5.2 接种平板步骤如下:(1)校正的菌液须在15分钟内使用。用一无菌棉试子蘸取菌液并在上端管壁旋转挤压几次,去掉过多的菌液;(2)用试子涂布整个琼脂平板表面,反复涂布几次,每次将平皿旋转60度,保证涂布均匀。(3)将平皿盖打开3-5分钟,使培养基表面的水份吸收掉。然后贴药敏纸片;(4)注意:避免用过浓的菌液,禁用未经稀释菌或其他不标准菌液接种平板。 5.3 贴纸片(1)接种平板后,贴上药敏纸片。用镊子或针尖压一下纸片使其与培养基表面贴牢。纸片要贴得均匀,纸片与纸片中心距离不得小于24mm。原则上,直径150mm得平板贴12张纸片,直径100mm平板贴5张纸片。纸片贴后不应再移动,因为有些药物会立即扩散;(2)贴上纸片15分钟内,须把平板倒放在35℃恒温箱中。因为抑菌环解释标准是在普通环境中标定的,所以除嗜血杆菌和淋病奈瑟氏菌外,平板不可放在高CO2的环境中。CO2与某些因素作用可使抑菌环增大。 5.4 读取结果(1)经16-18小时培养后,观察结果。菌液浓度适合且涂得好,抑菌环规则,细菌呈融合生长。如果出现单个菌落,说明接种量小,需重做试验,测量抑菌环直径须包含纸片直径:手持平皿从背面目测检查每块平板,借反射光(黑色无放光背景),用卡尺、普通尺或特制的模板量取抑菌环直径,单位为毫米。培养基中如果加了血液,须打开平皿盖,借反射光,从正面量抑菌环。如果是葡萄球菌或肠球菌,须培养24小时后,经投射光检查苯唑青霉素和万古霉素的抑菌环内有无耐药菌株的生长。抑菌环内有任何生长的表现都表明是耐药菌株。(2)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的区域为抑菌环边缘,有很难辨认的细小菌落不算。如抑菌环内有大量细菌生长,须再移植出来,重新鉴定,重新做药敏试验。变形菌在某些抗菌药物纸片周围可弥漫生长到抑菌的区域内,当抑菌环边缘清楚,弥漫生长不算。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药的拮抗剂会支持细菌生长,因而测这类药时可忽略轻微生长(80%以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之药敏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一、纸片扩散法 又称Kirby-Bauer(K-B)法,由于其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具有灵活性,且花费低廉,被WHO 推荐为定性药敏试验的基本方法,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一)实验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二)培养基和抗菌药物纸片 1、抗菌药物纸片选择直径为6.35mm,吸水量为20µl的专用药敏纸片,用逐片加样或 侵泡方法使每片含药量达规定所示。含药纸片密封贮存2~8℃或-20℃无霜冷冻箱内保存,β-内酰胺类药敏纸片应冷冻贮存,且不超过一周。使用前将贮存容器移至室温平衡1~2小时,避免开启贮存容器时产生冷凝水。 2、培养基水解酪蛋白(Mueller-Hinton,M-H)培养基是CLSI采用的兼性厌氧菌和需氧 菌药敏试验标准培养基,pH为7.2~7.4,对那些营养要求高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链球菌等需加入补充物质。琼脂厚度为4mm。配置琼脂平板当天使用或置塑料密封袋中4℃保存,使用前应将平板置35℃温箱孵育15分钟,使其表面干燥。(三)实验方法 实验菌株和标准菌株接种采用直接菌落法或细菌液体生长法、用0.5麦氏比浊管标准的菌液浓度,校正浓度后的菌液应在15分钟内接种完毕。操作步骤如下: 1、接种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内壁将多余菌液旋转挤去后,在琼脂表面均匀涂抹 接种3次,每次旋转平板60度,最后沿平板內缘涂抹一周。 2、贴抗菌药物纸片平板置室温下干燥3~5分钟,用纸片分配器或无菌镊子将含药纸片紧 贴于琼脂表面,各纸片中心相距》24mm,纸片距平板內缘》15mm,纸片贴上后不可再移动,因为抗菌药物会自动扩散到培养基内。 3、孵育置35℃孵育箱16~18小时后阅读结果,对苯唑西林和万古霉素敏感等应孵育24 小时。 (四)结果判断和报告 用游标卡尺或直尺量取抑菌圈直径(抑菌圈的边缘应是无明显细菌生长的区域),先量取质控菌株的抑菌环直径,以判断质控是否合格;然后量取试验菌株的抑菌环直径。根据CLSI 标准,对量取的抑菌圈直径作出“敏感”、“耐药”、“中介”的判断。 (五)质量控制 对于肠杆菌科细菌,M-H琼脂,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液法,相当于0.5麦氏标准的细菌浓度,35℃+-2℃,空气,16~18小时观察结果,质控菌株推荐为大肠埃希菌A TCC25922,大肠埃希菌A TCC35218(为监控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抑制剂纸片用);对于铜绿假单胞菌A TCC35218;对于葡萄球菌属细菌,16~18小时观察结果,测苯唑西林、甲氧西林、萘夫西林和万古霉素需24小时,试验温度超过35℃不能检测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推荐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5923,大肠埃希菌A TCC35218,纸片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不可靠;对于肠球菌属细菌,16~18小时观察结果,测万古霉素需24小时,推荐质控菌株为粪肠球菌A TCC29212;对于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推荐质控菌株为流感嗜血杆菌A TCC49247,流感嗜血杆菌A TCC49766,大肠埃希菌A TCC35218(测试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时);对于肺炎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之外其他链球菌,培养基为M-H琼脂+5%羊血,35℃+-2℃,5%CO2,20~24小时观察结果,推荐质控菌株为肺炎链球菌A TCC49619.

超全的细菌药敏总结

超全的细菌药敏总结 一、什么情况下做药敏试验 做药敏试验的原则是只对与感染相关致病菌或可能致病菌做药敏试验,否则将导致不必要的治疗。做药敏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标本来源 (1)无菌部位标本分离的细菌最具临床意义 如脑脊液、血液、体液和骨髓等。血、无菌体液标本中分离的任何细菌均需做药敏试验,除外血培养单次分离的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包括路登葡萄球菌);除外无菌体液中分离的芽孢杆菌属。如果多次培养分离出以上所示同一种细菌,仍需做药敏试验)。 (2)来自正常菌群或污染部位的标本 需做药敏试验的情况如伤口、脓肿和来自其他污染部位标本,培养生长1或2种中量或大量可能病原菌;质量合格痰标本培养生长1或2种中量或大量可能病原菌。对正常菌群或污染菌不做药敏试验。 2、不能预测治疗用药的敏感性 如伤口分离的化脓链球,因通常对青霉素敏感,不用做药敏试验;如伤口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敏感性不可预测,需做药敏试验。 3、定量培养

以下情况需做药敏试验: (1)中段尿标本菌落计数>10^5CFU/ml,且分离到1种或2种可能致病菌;女性有临床症状患者分离到1种致病菌,菌落计数≥10,000CFU/ml;从65岁以上患者留置导尿管取尿标本,菌落计数>10,000CFU/ml纯培养;直接导尿或膀胱镜等采集尿标本,纯培养或分离到2种致病菌,每种菌的菌落计数均>1000CFU/ml。 (2)静脉插管尖端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个菌落。 4、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和定量 正常菌群的存在和定量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通常对纯培养细菌做药敏试验,混合细菌生长是否做药敏试验不确定。需做药敏试验的定量培养支气管镜采集标本: 保护毛刷标本生长≥10^3CFU/mL、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生长≥10^4CFU/mL(或半定量为中量/大量并多于正常菌群)分离培养出的下呼吸道致病菌、厌氧菌(只限保护毛刷标本)、定量计数≥10^3~10^4CFU/mL纯培养物、任何数量的铜绿假单胞菌等。 5、患者年龄 分离自特定年龄组的一些细菌有必要做药敏试验,如痰培养正常菌群中存在中量流感嗜血杆菌,2岁儿童患者需做药敏试验,而成年患者不做药敏试验。 6、独特的宿主因素 (1)正常免疫患者遵循一般规则;免疫抑制患者对一些条件致病菌也需做药敏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