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的内涵就是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相统一。所谓历史的东西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三,作为客观现实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的东西,就其内容来说具有生动的、多样的、丰富的特点,既有现象也有本质,既有个别也有一般,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各种事物的发展史和不同的认识发展史都有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就其过程来说,它是迂回曲折的,有时间顺序,一去不复返,总的方向是前进发展的,但它的发展是渐变和飞跃、顺向和逆转、前进和倒退的统一。所谓逻辑的东西是指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等主观的东西。历史的东西是第一性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东西。逻辑的东西是第二性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反映。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客观基础。逻辑的东西由历史的东西所派生,是对历史的东西的理论反映和概括。逻辑的东西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等特点,它撇开了历史东西中的现象、个别性、偶然性,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具有稳定性、必然性的特点,它揭示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线索,而又不是重复历史发展的自然形态。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的一致关系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带有必然性的。我们知道,每一客观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通过现象在其历史的发展中表现出来的。要认识事物本质,把握其规律,形成对事物现实的认识,就必须从反映其本质和现实的历史着手,通过历史认识现实,通过历史表现出来的现实认识其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只能依据客观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能够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去认识事物。因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逻辑的东西)与客观事物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历史的东西)是一致的。没有客观事物演化的历史,也就没有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历史和逻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段话精辟概括了历史与逻辑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历史的起点和逻辑的起点是一致的。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

因此,历史发展从哪里开始,思维的逻辑起点也应该从哪里开始。要在思维中

再现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应从商品开始,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

历史的起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性质,应该从鸦片战争开始,因为这是中国沦

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起点。理论的真理性,反映了逻辑顺序与历史发展顺

序的吻合。所以,只有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才能踏上寻找真理的道路。

第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以实践发展水平为基础,在实践中实现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是就人类的实践活动所能及的范围和水平

而言的。人类的思维进程是随着实践水平的发展逐渐接近客观事物的自然发展

史,实践发展到哪里,思想才能跟随到哪里。同样,对商品本质的深刻认识,

只有到商品生产、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时代才有可能。

第三,历史和逻辑是有差别的统一。逻辑对历史的反映,不是机械的照像和简单的复制,而“是经过修正的”反映。在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着无数的细节

和偶然的因素,贯穿其中的历史必然性,不是以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的,而是

通过大量的偶然、偏差和曲折为自己开辟道路。如果逻辑把历史的一切细节都

包罗无遗,就会陷入繁杂的现象罗列,不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论

思维的任务,就是依据历史事实,经过抽象概括,抛弃细节,舍末求本,从大

量偶然性中抓住基本线索,形成理论体系,把握历史内在的本质规定。因此,

它是“修正过的”的反映。但这种“修正”,又不是对历史的歪曲,“而是按照

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逻辑思维的进程必须在总体上符合历史的

真实进程。

第四,第四,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互渗透,互相包含。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原则,应用到具体的研究和叙述中去,就体现为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

统一。所谓历史的方法,是按对象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和研究对象的历

史发展规律性的方法。所谓逻辑的方法,是把事物的历史进程以逻辑的形式再

现出来,从理论的形态上把握对象,揭示其规律的方法。两者在大致上虽有区

别,但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又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含的。实际上,逻辑

的方法与历史方法都不能以纯粹形式存在,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地存在着,

只是所占成份多的那一方,代表了方法的性质。例如,在运用历史的方法时,

并不是不加选择地、绝对地追随历史的自然进程,而是既有选择也有重点,这

就需要从事实的本质与规律性的角度去考察和衡量,因而也就意味着运用逻辑

的方法。在运用逻辑的方法时,也不能仅限于抽象的领域,而是要求历史的佐

证,需要不断地接触现实,因而也就意味着运用了历史方法。同样,在历史认

识、历史研究中,固然以历史方法为主,但这种历史方法的本身就渗透或包含

了逻辑的方法方面的因素与内容。

第五,第五,历史方法与逻辑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在认识与研究过程中,在使用历史方法获得对事物大量的具体、生动、形象、细节的

认识后,要触及事物的深层本质与长远规律的认识时,往往需要借助于逻辑的

方法。同样,当逻辑的方法认识了事物的部分的某一层次本质与规律,又要去

认识其他部分和其他层次的本质与规律时,这就又需要接触现实,收集、认识

材料,从而将逻辑的方法转化为历史方法。历史认识、历史研究的情况也是如

此。由此可见,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总是对立而又统一地联系着,共同构

成了统一的辩证思想方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和环节。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在实践过程中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实践是“历史和逻辑”的基础。一方面,实践首先创造了人类历史,是人类历史的来源。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先满足吃喝住穿以及其它的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也就是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逻辑思维是在实践中发展锻炼起来的。历史与逻辑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实践的产物。人们通过实践掌握历史的内在规律,即历史的逻辑。

人们对于各种事物的逻辑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源于实践的经验。人们通过实践逐步掌握历史的内在规律性,实践推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不断向前发展。“历史与逻辑”的辩证关系,需要通过实践来考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此描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和发展真理。”

2.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是有侧重的。有的主要采用逻辑的方法,有的主要采用历史的方法。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历史的方法决不能只限于对历史自然进程的描述,而是要揭示其发展规律,这就不能离开逻辑分析。逻辑分析必须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的描述必须以逻辑为依据。离开逻辑来描述历史,就分不清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把历史看成是一些偶然事件的堆积。同样,逻辑分析必须以历史的实际发展为依据。逻辑离开历史,就会使人的认识失去了客观依据,达不到对事物的系统的历史分析。因此,任何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都必须采用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应该既能反映客观对象的历史过程,又符合人们逻辑思维的规律。只有遵循历史的线索,才能建立具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主观结构的逻辑系统;只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才能抓住历史的根本,具有令人信服的论证的力量。科学的认识和方法论要求把“历史与逻辑”辩证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理论科学永远立足于历史和现实的坚实基础之上,才能使历史科学具有雄辩的逻辑力量。因此,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既要按照科学本身的逻辑体系,努力掌握前人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又要在掌握逻辑体系的同时,学习本学科发展的历史,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进行研究的借鉴。

总之,思维的逻辑过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过程是相一致的。但这种一致绝不是形而上学的同一,而是辩证的统一。逻辑的东西是经过修正的,历史的东西是用概念等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的东西。这种理论上的“修正”并不违背历史,而是以更加严密的逻辑形式深刻地再现历史过程的规律性,这就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的实质所在。没有历史的逻辑,只是空洞的形式逻辑;没有逻辑的历史,只是无根的事实历史。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反对把思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逻辑和历史等等对立和割裂开来。它既适用于对大自然的认识,也适用于对社会历史认识,既适用于对宏观事物的认识,也适用于对某一具体事物和某个人的微观认识。

因此,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要更加注意掌握和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事实上,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原则的制定,都离不开对历史本身的了解和分析,同时又都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作出的新的科学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些新的理论,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文献法的提出课题或假设是指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研究设计首先要建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义方式,将课题或假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复的文献研究活动,它能解决专门的问题和具有一定的意义。引用其他文献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结合市场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营销情景和营销过程,建立真实的营销感受和寻求解决营销问题的方案。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

矛盾研究法:依据对立统一规律,我们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

新视角或多视角研究法:

1.从生态文明视角下解读中国梦

2.

定性定量分析法:

2

排版:如第三页第三行字体跟其他行字体有明显差异

论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论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收入《全国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精选精评·哲学卷》,周国平主编,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年)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梳理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在哲学史上的发展脉络,澄清这一思想自身的概念界定和论述方式,强调这一思想在理性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 历史逻辑现实统一历史的可能性绝对精神理性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 正如恩格斯所说,“伟大的历史感”,是“黑格尔思想方法……的基础”,在黑格尔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的哲学体系中,无论是逻辑学、自然哲学、历史哲学还是精神哲学,都贯彻着事物依据辩证法的运动发展轨迹,都体现着历史中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逻辑和绝对精神发展中的逻辑在历史进程中外化的表现形式。在《哲学全书》导言中,黑格尔指出,哲学之最高目地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在这里,黑格尔所指的“思想”、“经验”和“理性”、“现实”,对应的正是绝对精神自身运动的逻辑与世界变化发展的历史。因此,对黑格尔思想体系的真正把握,就不能离开对“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一观点的理解。 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思想,其论述最早见于1807年发表的《精神现象学》,并在之后始终贯穿于他对哲学史、政治史等绝对精神发展进程的论述之中。在《历史哲学》的开头,黑格尔更是明确地提出:“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个合理的过程。”(《历史哲学》绪论,三联出版社1956年,47页)并在全书中以这一观念为基础展开他对世界历史(主要是政治史思想史)的陈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一观念的正式提出,对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意义都是划时代的。正如柯林武德所说:“任何只读过《历史哲学》本身的人,都不能不认为它是一部深刻独创性的和革命性的著作,在书中历史学第一次充分成就地走上了哲学思想的舞台。”(《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29页) 对任何观念的考察,都不能离开其历史沿革与发展轨迹,而对黑格尔这样在哲学史上有着巨大和深远影响的哲学家,探究其基本思想轨迹的传承流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所以,本文的任务在于阐述三方面的问题: 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一思想从何而来? 在黑格尔的体系之内这一观念意味着什么,如何表现其自身? 这种统一性的观点在整个理性主义的大体系之中意味着什么,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起到了何种影响?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四)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也是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对于帮助人们正确地把握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东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现实本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史、哲学史、语言发展史等)。逻辑的东西则是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等。所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指人的思维的逻辑进程或理论体系的逻辑行程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相一致的。 这种统一或一致的根据就在于,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对历史的东西的反映,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它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 逻辑的东西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统一的。历史的起点同时也是逻辑的起点,事物的实际历史发展从哪里开始,人们考察事物的逻辑思维也就应当从哪里开始,思维的逻辑进程或理论体系的逻辑行程应当是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反映。 逻辑的东西与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统一的。由一系列概念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的逻辑体系,并不直接就是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反映,而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的概括。例如,在力学的理论体系中,速度、加速度、力、功和能等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关联,就是与力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基本符合的,是这门学科本身的理论发展的一个缩影。逻辑不过是人类认识史的浓缩和凝结,逻辑对客观现实的历史过程的反映是以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为中介的。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机械的统一或完全的等同,而是一种 有差别的统一。逻辑在总体上是反映历史的,但它可以不必与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绝对一致。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深刻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客观逻辑,逻辑范畴在理论体系中的排列可以离开历史发展的自然次序。 逻辑和历史的有差别的统一,也决定了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之间的有差别的统一。 历史的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历史规律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时,人们必须追随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分析重大的历史事件,考察与之有关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甚至还要研究历史发展中的某些偶然的因素和细节。逻辑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事物的发展进程以逻辑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撇开那些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在比较纯粹的形态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因而它比起那种包罗一切的历史描述来能更深刻地反映客观历史过程的规律性。显然,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是两种有着重大差异性因而不能混淆的方法。 然而,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历史的方法离不开逻辑的方法,因为运用历史的方法并不就是完全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和历史人物出现的次序而把它们简单地列举出来,它同时也需要对历史材料进行逻辑的分析,使历史的叙述服从于对历史规律的揭示。同样,逻辑的方法也需要用历史的方法来补充。逻辑的方法实质上是分析和综合的方 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是撇开了偶然因素的历史方法。而且,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作的逻辑分析及其结论,还需要不断地用历史事实加以印证,这样才能使人完全信服。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的内涵就就是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相统一。所谓历史的东西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与科学实验)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三,作为客观现实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的东西,就其内容来说具有生动的、多样的、丰富的特点,既有现象也有本质,既有个别也有一般,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各种事物的发展史与不同的认识发展史都有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就其过程来说,它就是迂回曲折的,有时间顺序,一去不复返,总的方向就是前进发展的,但它的发展就是渐变与飞跃、顺向与逆转、前进与倒退的统一。所谓逻辑的东西就是指思维规律与思维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与理论体系等主观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就是第一性的,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东西。逻辑的东西就是第二性的东西,就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反映。历史的东西就是逻辑的东西的客观基础。逻辑的东西由历史的东西所派生,就是对历史的东西的理论反映与概括。逻辑的东西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等特点,它撇开了历史东西中的现象、个别性、偶然性,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与规律性;具有稳定性、必然性的特点,它揭示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基本线索,而又不就是重复历史发展的自然形态。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的一致关系不就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就是带有必然性的。我们知道,每一客观事物都就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是通过现象在其历史的发展中表现出来的。要认识事物本质,把握其规律,形成对事物现实的认识,就必须从反映其本质与现实的历史着手,通过历史认识现实,通过历史表现出来的现实认识其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只能依据客观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能够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去认识事物。因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逻辑的东西)与客观事物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历史的东西)就是一致的。没有客观事物演化的历史,也就没有对其本质与规律的认识。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历史与逻辑在本质上就是一致的,历史就是逻辑的基础与内容,逻辑就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就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经过修正的,然而就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段话精辟概括了历史与逻辑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历史的起点与逻辑的起点就是一致的。逻辑的东西就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历史发展从哪里开始,思维的逻辑起点也应该从哪里开始。要在思维 中再现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应从商品开始,因为商品就是资本主义 历史的起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性质,应该从鸦片战争开始,因为这就是中国沦为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起点。理论的真理性,反映了逻辑顺序与历史发展顺序的 吻合。所以,只有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才能踏上寻找真理的道路。 第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就是以实践发展水平为基础,在实践中实现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就是就人类的实践活动所能及的范围与水平 而言的。人类的思维进程就是随着实践水平的发展逐渐接近客观事物的自然发 展史,实践发展到哪里,思想才能跟随到哪里。同样,对商品本质的深刻认识,只有 到商品生产、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时代才有可能。 第三,历史与逻辑就是有差别的统一。逻辑对历史的反映,不就是机械的照像与简单的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的内涵就是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相统一。所谓历史的东西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人类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三,作为客观现实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的东西,就其内容来说具有生动的、多样的、丰富的特点,既有现象也有本质,既有个别也有一般,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各种事物的发展史和不同的认识发展史都有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就其过程来说,它是迂回曲折的,有时间顺序,一去不复返,总的方向是前进发展的,但它的发展是渐变和飞跃、顺向和逆转、前进和倒退的统一。所谓逻辑的东西是指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等主观的东西。历史的东西是第一性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东西。逻辑的东西是第二性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反映。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客观基础。逻辑的东西由历史的东西所派生,是对历史的东西的理论反映和概括。逻辑的东西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等特点,它撇开了历史东西中的现象、个别性、偶然性,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具有稳定性、必然性的特点,它揭示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线索,而又不是重复历史发展的自然形态。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的一致关系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带有必然性的。我们知道,每一客观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通过现象在其历史的发展中表现出来的。要认识事物本质,把握其规律,形成对事物现实的认识,就必须从反映其本质和现实的历史着手,通过历史认识现实,通过历史表现出来的现实认识其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只能依据客观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能够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去认识事物。因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逻辑的东西)与客观事物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历史的东西)是一致的。没有客观事物演化的历史,也就没有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历史和逻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段话精辟概括了历史与逻辑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历史的起点和逻辑的起点是一致的。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 因此,历史发展从哪里开始,思维的逻辑起点也应该从哪里开始。要在思维中 再现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应从商品开始,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 历史的起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性质,应该从鸦片战争开始,因为这是中国沦 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起点。理论的真理性,反映了逻辑顺序与历史发展顺 序的吻合。所以,只有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才能踏上寻找真理的道路。 第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以实践发展水平为基础,在实践中实现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是就人类的实践活动所能及的范围和水平 而言的。人类的思维进程是随着实践水平的发展逐渐接近客观事物的自然发展 史,实践发展到哪里,思想才能跟随到哪里。同样,对商品本质的深刻认识, 只有到商品生产、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时代才有可能。

逻辑与非逻辑关系

三、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一)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在思维创造性的本质上是统一的。 思维创造性的过程是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相互联系、协作互补的过程。非逻辑思维方法属于人们内在的是接受人类文化遗产的教育,继承科学的文化遗产,同时发现其问题和不足,从而形成新的思想,引出新的概念,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在这个过程里,起作用的主要是逻辑思维方法。二是接受社会实践的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之后,人们就会使用比较法、分类法、分析法、综合法等逻辑思维方法,从感性的经验材料中,抽象、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来,这个抽象、概括的过程,也就是运用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这说明,创造性思维首先应有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才能在知识发展的长河中,由逻辑引路承前启后、推陈出新。 在运用逻辑思维方法的时候,经常也要发挥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作用。因为逻辑思维方法虽然是严密的、一丝不苟的,但现实事物是非常复杂的,以致仅仅根据某种逻辑程序就想进入科学的迷宫是不够的。因此,按部就班的格式化、古板化的逻辑思维方法,就需要灵活的非逻辑思维方法来帮助。而非逻辑思维方法正好具有这样的灵活性,它不受固定格式的约束,也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因而可以渗入任何思维过程,并综合其在关键时刻,帮助“断路”的逻辑思维方法重新接通,促成思维质的飞跃。 可见,思维创造性的过程也就是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是同一思维过程中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二)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在思维创造性的过程中是统一的 首先,思维创造性发展的过程是统一的。一个具体的思维运动,总是表现为向着某个目标前进的运动,这个运动虽然会因思维主体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是仍然遵循着一般的规律,符合理性认识有关逻辑的要求。思维的过程有着自身的逻辑可循,因而,对于思维创造性的一般过程是应该加以研究和把握的。思维创造性的过程也就是断路——通路——再断路——再通路的反复过程。 而非逻辑思维方法作用的发挥,又要以逻辑思维方法作为前提。逻辑思维 方法表现为思维过程中量的积累,非逻辑思维方法表现为思维过程中质的 飞跃,两者是紧密联系,协同互补的。 (三)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在思维创造性的目标上是统一的 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二者在思维创造性的本质上,在思维创造性的过程中,在思维创造性的目 标上都是统一的。因而,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既不能只重视 逻辑思维方法而偏废非逻辑思维方法,又不能只重视非逻辑思维方法而忽 视逻辑思维方法,只有在强调逻辑思维方法的同时,又注重非逻辑思维方 法,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正确地发挥思维创造性的作用,取得创造性 成果。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一、逻辑与历史 历史是事物的发展过程。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历史也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所以,历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人类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三是作为客观现实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即人类的认识史。 逻辑是理论的顺序和行程。逻辑是对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对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或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和总结,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它由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它揭示了事物或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而撇开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和偶然性。 二、历史的与逻辑的辩证统一 在人类思想史上,黑格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相统一的思想。他指出:“在哲学历史上所表述的思维进展的过程,也同样是在哲学本身里所表述的思维进展的过程,不过在哲学本身里,它是摆脱了那历史的外在性或偶然性,而纯粹从思维的本质去发挥思维进展的逻辑过程罢了。”(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

年)又说:“哲学在历史上的发展必须与逻辑哲学的发展相一致。”(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331页)恩格斯认为,“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紧地平行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方法进行了批判改造,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这一基本方法。具体说来这一方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理论的逻辑行程和客观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科学理论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而理论系统的逻辑行程应当是客观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二者应当是一致的。而且,由于事物的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认识的发展顺序也应当是由简单到复杂。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即是说,历史的起点和思想的起点是一致的,逻辑的推演根源于历史事实本身之中。所谓逻辑的推演,是指思维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借助于辩证思维的基本范畴、具体概念、向辩证推理、辩证理论和辩证观念的推移和转化的完整过程。所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辩证统一

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两方面浅析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辩证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方法论包含两方面:经济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马克思(或恩格斯,具体忘记了,也没查到)曾说过:“我是站在经济分析的角度去分析阶级关系。”我校周作芳副教授讲科学社会主义时引述,每一次阶级对立、对抗乃至斗争的结果,都会推动历史的进步,阶级斗争最终将导致无产阶级的诞生,而无产阶级斗争的结果是消除阶级斗争。在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现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两方面,浅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辩证统一。 (一)经济关系 斯大林曾信誓旦旦得说:“苏联的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理由有二:(1)生产资料不是商品;(2)劳动力不是商品。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却首先发生在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的俄国。斯大林体制过高估计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从而低估了社会主义事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列宁在1920年说过:“现在已经五十多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是不能希望看到共产主义社会了,那时候他们都死了。至于现在十五岁的这一代人,就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社会,也要亲身建设这个社会”。诚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激情,但过分的理想主义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战略选择和决策的失误,唯意志论和形而上学盛行,违背了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过这样的错误,即大跃进运动,各种对钢产量、粮食产量的增产计划,各种霸气侧漏的新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让人大跌眼镜。中国也曾错误估计了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速度和可能。 回到斯大林的论点,我认为严格得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确实不是商品,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复杂,使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似乎也可以定义为商品了。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给他的局限是明显的。与当代技术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相反,在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时代,马克思看到的是:“现代工业愈来愈以不需受任何教育就干得了的简单劳动代替复杂劳动,这只是通过使个人从属于资本,只是通过压制工人本身的智力和专业的发展来实现的。”这种情形下的工人几乎谈不到智力发展,劳动力的价值往往仅限于生活资料的价值。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者为了实现劳动力所有权的经济利益,必然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来看待,从而可以自由支配归自己所有的劳动力。而在劳动者并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情况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简述社会科学方法中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优秀通过的课程论文 摘要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辩证思维的重要原则。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门科学知识体系,都离不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这个原则既带有规律的性质,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是人类科学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厘定历史与逻辑的科学内涵,考察历史和逻辑的关系,探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前言 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思想,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形式提出来的。他认为,整个宇宙和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绝对观念的外部表现,“历史上的那些哲学体系的次序,与理念里的那些概念规定的逻辑推演的次序是相同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34页)由此,他提出了关于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深刻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在批判地改造黑格尔哲学的同时,也批判地改造了他关于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思想,抛弃了黑格尔强加给这一思想的唯心主义成份,使这一思想成了科学的方法论的原则。并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为我们正确运用这一原则和方法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灵活而正确地运用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与原则的一部光辉著作。 关键字 历史逻辑统一马克思黑格尔 正文 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包含着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着的两个问题。第一是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统一的问题;第二是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相统一的问题。 一.首先,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是统一的。 所谓历史的东西,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所谓逻辑的东西,是指人的思维对上述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反映,亦即历史的东西在思维过程中的再现。 真正科学的认识应当是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从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考察事物,历史地看问题,就是要使我们思维的逻辑与历史进程相一致。换句话说,就是逻辑的东西必须符合历史的东西,思维运动的逻辑必须和思想发展史相符合。 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统一,是指作为理论形态的逻辑体系、思想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历史应当是一致的。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2页)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而不是绝对的同一。因为无论是客观现实的历史,还是人类认识的历史,它们的发展常常是复杂的、曲折的,其中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有发展中的主流,也有发展中许许多多的支流;有前进的运动,也有暂时倒退的现象。逻辑的进程只有撇开历史发展中的那些偶然因素,才能

如何理解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1、如何理解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一种建构辩证思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要前后连贯,要与事物的历史发展在根本上保持一致。 (一)逻辑方法的实质、特点、要求 (1)逻辑方法的实质性描述 逻辑的方法就是理论思维的方法,是以概念、判断、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构成理论体系,从纯粹的、抽象的形态上去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必然性,在揭示客观事物整体的规律性、本质性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再现客观事物的发展历史进程的一种方法。 (2)逻辑研究方法的特点 第一,逻辑的方法是从事物成熟的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入手进行科学概括的方法。第二,逻辑的方法是能动地反映历史的方法。第三,逻辑的方法是以抽象概括的理论形式探寻事物本质的方法。第四,逻辑的方法抛开了事物的具体的历史形式以及各种偶然纷杂的现象和细节,进行抽象的推断,不可能将客观事物发展的一切具体的发展细节和状况都进行研究,不可能生动地、形象地体现出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往往会陷入纯粹的逻辑判断使研究变的空洞无物,也有可能陷入肤浅的经验主义的研究,所以逻辑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其局限和不足,需要历史的方法来补充。 (3)逻辑方法的合理性原则与有效性原则 逻辑的思维方法具有严密的思维体系和逻辑结构体系。这一说明方法利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范畴,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以系统的理论思维去呈现事物的完整性。这些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范畴或说是形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配合、由此及彼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这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是有现实的客观依据的,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特性、内在联系的反映,是思维主体认识研究的结果。逻辑说明方法的结构体系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展开深入的,能够客观准确的如实再现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说,这一结构体系体现了逻辑方法的要求,坚持并遵循了逻辑方法的合理性原则。

逻辑学的历史演变

逻辑学在科学与哲学中的作用 纵观古今,逻辑学包含几个分支学科。比较重要的是形式逻辑、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本文重点探讨形式逻辑和普通逻辑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一、形式逻辑 1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逻辑。 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是亚里士多德。后人编辑的《工具》, 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正位篇》和《辨谬篇》, 是他的逻辑学著作的汇编。它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研究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的三段论理论; 第二, 把三段论和归纳应用于辩论的辩证 推理理论;第三, 把三段论和归纳应用于科学推理的科学证明论;第四, 语法理论和语义理论;第五, 关于思维形式与存在形式的关系的本体论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1) 三段论理论 研究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 具体地说,,研究推理过程中从前提到结论的形式和规律。现在说的“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 由此得来。三段论理论实际上就是演绎推理的形式与规律的理论。 卢卡西维茨《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用现代的形式逻辑的方法把它整理成一个严格 的公理系统。 (2) 科学证明论 作为一门科学的出发点的原始命题必 须是真实的、必然的。原始命题有: 公理—事物的普遍规律, 如矛盾律、排中律;假设一假定基本术语所表示的事物是存在的,如点、线、面;定义—科学中的术语必须有定义, 否则这门科学就是不可理解的。科学证明从前提到结论必须是合乎逻辑的, 也 就是必须使用逻辑推理( 主要是三段论推理) 。科学证明论实际上就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公理方法。由于亚里士多德第一个系统地探索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 建立了第一个演绎推理的逻辑系统即三段论理论, 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证明论, 所以他被称 为西方逻辑之父。在他那里, 逻辑被认为是获得知识的工具。 2.欧几里得几何学的逻辑体系。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把前人已有的几何学知识搜集起来, 是用公理方法建 立起演绎数学体系的典范: 从少数几个基 本假定( 定义、公设、公理) 出发, 通过逻辑推理, 证明一系列定理。因而它实际上就是几何学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如下: ( l) 五条公理或基本概念, 如等量加等量总量仍相等、整体大于部分。 ( 2) 五条公设, 如两点之间可作一直线、所有直角彼此相等。 以基本概念与公设为大前提, 用三段 论证明几何学的467 条定理。 欧几里得几何学用公理化方法建立演 绎逻辑体系的道路, 不仅影响了西方数学 发展的进程、数学理论的性质、数学证明的特点, 而且影响了后来西方科学发展的进程。它的公理方法和逻辑体系具有数学方法论意义。在西方,《几何原本》的发行量几乎与《圣经》一样多, 在两千年中一直被用作教科书, 被认为是学习几何知识和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的典范教材。在我国, 最早在1607年由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 定名为《几何原本》, 他们只译了前6 卷(内容是初等几何),,1857 年伟烈亚力和李善兰才将后9 卷(内容是数论和立体几何)译出。 3 爱因斯坦的评论 爱因斯坦认为: 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 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 即: 希腊哲学家发 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 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他称赞《几何原本》是西方科学摇篮中的奇迹, 因为它是第一 个典型的演绎逻辑体系, “这个逻辑体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推进, 以致它的每一个 命题都是绝对不容置疑的, 如果它不能激 起你的热情, 那末你就不是一个天生的科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 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之一。这一方法要求在认识事物时,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虽然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唯心辩证法体系中首次提出的,但古代的一些军事理论家从战争史中概括战争指导规律时,就已经不自觉地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合理成分,使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不再是用来描述观念或概念的自我运动与发展的方法,而成为理解包括战争现象在内的整个社会历史现象的重要科学手段。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把研究战争史和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极其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争指导方针和作战原则,其中便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供了运用这一方法于军事领域的范例。 军事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是通过一定的历史过程得以充分展现的。因此,考察军事事物的本质及规律通常有两种方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是研究事物历史的自然行程的方法,即通过揭示事物历史发展过程再现发展的规律。为了具体再现事物的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思维需要跟随历史发展中出现的曲折阶段及具体细节前进。如运用历史方法考察一场战争,就需要考察这场战争的完整过程,包括由于偶然因素或突发事件影响而出现的曲折发展。逻辑的方法,以概念或范畴逻辑地再现事物发展的本质及规律。为了以抽象的形式再现事物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思维需要舍弃历史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和曲折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和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如运用逻辑的方法分析一场战争,就不必再现战争的自然行程,不必去详尽地描述那些偶然或突发事件,而是通过概念或范畴间的逻辑联系来揭示它的规律性。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各有特点,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历史的方法是逻辑的方法的基础,没有对事物发展历史的考察,逻辑的分析便会脱离实际,流于空泛;逻辑的方法是历史的方法的依据,没有对事物发展的内部逻辑关系的分析,历史的考察就会成为杂乱无章的事实堆砌。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在思维过程中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在运用逻辑的方法研究军事事物发展规律的同时,实质上就是在对历史进行概括;在运用历史的方法研究军事事物历史进程的同时,也要通过逻辑分析确定史实之间的必然联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体现了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之间的本质联系,它把对事物的逻辑分析建立在对事物的历史过程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以连贯的历史事实为根据;并用对事物的逻辑分析指导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把逻辑分析贯穿于历史的考察之中。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考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实质上是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辩证思维过程。譬如,毛泽东在研究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过程中,在充分考察战争的实际过程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概念和范畴,如强与弱、进攻与防御、持久与速决、内线与外线、集中与分散、主动与被动等等,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理论上再现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在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进行逻辑抽象和概括的过程中,毛泽东又紧密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进程,并运用实际战例对理论结论进行检验,从而科学而具体地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在思维中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要求是:①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的历史进程相统一。事物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的逻辑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维的逻辑进程的进一步展开,则是事物的历史进程在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和本质的反映。逻辑的发展不应限于纯抽象的领域,而应有历史作实证,并不断接触现实,接受现实的检验。但以历史起点为逻辑起点,以历史的进程为逻辑的进程,绝不是再现历史的具体过程,而是撇开历史的偶然因素和具体细节,按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组织历史材料,从而具体地、历史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②思维的逻辑进程与思维的历史进程相统一。思维的逻辑进程是对思维的历史进程的概括,而思维的历史进程是思维的逻辑进程的基础。思维的逻辑进程是以概括的形式再现思维的历史发展。早期的军事理论,往往从感性的具体出发,去描述军事实践的总体画面。近代以来,特别是到了现代,军事理论强调对军事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继出现了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以及关于各军种、兵种的军事理论等。后来,随着哲学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又开始用联系的、系统的观点重新在思维中构造关于军事实践的整体画面。这一过程与人们认识军事事物的过程相吻合。军事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之初是未经分解的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 逻辑方法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典型性,它摆脱了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从最能体现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因素入手进行研究;二是抽象概括性,它在研究历史时,撇开了曲折过程和偶然现象,以一系列概念、范畴和前后一贯的理论体系反映出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是一切科学方法的两大类。前者从客体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中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后者则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再现历史和确定客体的规律性。它们在方法论上有不同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又是统一的。其统一性正是表现在二者的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上。 第一,两种方法都是为了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只不过逻辑方法是采取理论论证的形式,而历史方法则是采取事实描述的形式。理论论证必须以考察具体事实为基础,否则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事实描述也必须以逻辑联系为依据,遵循历史的内在逻辑,反映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变成杂乱无章的史料堆积。 第二,这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能以纯粹的形态,单独存在于认识过程中。它们是互相渗透的。历史方法离不开运用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离不开理论指导作用。运用历史法考察和表述客体对象,必须遵循客体对象的内在联系,即借助于逻辑的方法。逻辑的方法也离不开历史的方法,运用逻辑方法考察的任何历史客体,都有其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作为发生、发展过程的结果而存在的,这种结果的继续发展又会导致另一种结果,因而总是表现为历史的东西。 第三,运用历史方法研究历史,必须借助于逻辑方法。逻辑的方法对历史事实经过抽象概括,抛弃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抓住必然;抛弃曲折和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它以理论形式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可以对历史的方法起指导作用。 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相统一的方法是现代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的统 辩证逻辑的方法之一。历史的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历史(包括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等);逻辑的指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概括的反映。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思维的逻辑应当概括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在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时,要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历史规律性;在安排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顺序时,必须符合被考察对象历史发展的顺序。 关于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思想,首先是由G.W.F.黑格尔提出来的。他认为逻辑概念的发展与哲学体系的发展是一致的。但是,他把每一种哲学体系仅仅看作是绝对理念发展的特殊阶段。因此,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只是停留在纯粹思想的范围,其实质乃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批判改造了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使之成为科学的辩证逻辑的方法。 基本内容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基本内容大体包括:①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2页)。②科学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关于对象认识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各门科学的概念、范畴的发展与其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③思维科学的理论与认识史、思想史相一致;个体的思维规律与整个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相一致;儿童智力发展规律与整个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相一致。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包含着差别。因为历史发展常常包含着无数的细节和偶然因素,甚至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表现其规律;思维的逻辑则是对 历史的总结和概括,它撇开历史发展的各种细节和偶然因素,以“纯粹”的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它是“经过修正的”历史。 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运用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要求在科学研究中辩证地处理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相互关系。历史方法是依照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其规律,属于描述性的方法。逻辑方法则用概念、范畴、理论等形式概括反映对象发展的规律,属于理论思维的方法。逻辑方法侧重从“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考察对象。它具有以下的重要的意义:①只有当被考察的对象发展到成熟、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的时候,才能看清楚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才利于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②获取有关对象发展到最高点的知识,是了解该对象的过去历史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成熟点看对象的过去,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对象发展的内在联系,包括那些处于萌芽状态或表现得模糊不清的东西。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关系表现在:①逻辑的分析要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的描述要以逻辑联系为依据;②任何一门科学不能只用历史方法或逻辑方法,即使是以历史方法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