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

导读: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语文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成果迭出,形势令人振奋。但是,对于语文教育历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成果极少,可谓凤毛麟角。80年代以前,除了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其他突出成果则鲜有所闻。

鉴于这种情形,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对语文教育史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朱绍禹先生一再呼吁:研究语文教育,还必须研究历史,“通过对变化历程的了解,认清现状和把握未来趋势”。顾黄初先生也主张,革新的同时,“对传统,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开始有了深入,而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陈必祥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张隆华主编)、《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顾黄初著)、《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著)、《语文教学法漫论·历史借鉴篇》(曹洪顺著)等。

近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不断深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许多成果在分期问题上有着不小的分歧,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迄今为止,在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先后就有六种——

第一种以叶苍岑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通论》为代表,将中学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五四”以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期为第一时期,“五四”以后建国以前为第二时期,建国以来的语文教改期为第三时期。

第二种以陈必祥主编的《语文教育发展史》为代表,将清末语文单独设科前定为古代语文教育期,之后到“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

第三种以陈学法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语文教育史分为四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后为当代语文教育期。

第四种以顾黄初著《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为代表,以清末语文独立设科为界线,将语文教育史分为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两大时期,现代语文教育期又以新中国诞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建国前发展期又以辛亥革命和1932年课程标准颁布为界分为三个时期。

第五种以张隆华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代表,以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新中国诞生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解放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

第六种以曹洪顺、冯守仲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定为传统语文教育期,之后至新中国诞生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来为当代语文教育期。

上述分期法各不相同,六家中,将古代(传统)语文教育期的迄止界线定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三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一家;将现代语文教育期的起始界线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一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新中国诞生的有四家;近代语文教育的分期则六家皆不相同。所有这些分期法中,以通史分期为主要依据的有三家;某段分期按通史,某段分期按语文教育自身发展轨迹的有一家;分期中较多考虑到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特点的有二家。可见在分期问题上各家意见并不一致,可谓五花八门,众说纷纭。

然而,研究历史,必先涉及分期问题。分期问题乃是概括和揭示事物发展历史基本规律的重要课题,分期正确与否是对历史的研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分期更是深入研究历史的基础。分期不正确,或者不统一,就不易把握整个历史过程的走向和轨迹,既影响研究的深入,又会引起教学上的混乱。因此,在研究伊始,很有必要对分期原则进行一番讨论。

首先,我们认为,分期必须遵循“自身规律”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忽视这种自身规律,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有人认为,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或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无不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进行,语文教育也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发展的,因此可以一律按照通史分期。然而,这样的分期除了成为通史的注解和演绎,更因缺乏语文教育本身的个性,无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很难为人们所接受。语文教育史隶属于社会发展史而不等

于社会发展史,它既不是通史、革命斗争史,也不同于科技发展史或文学史。语文教育史之所以是语文教育史,就因为它是反映语文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历史。因此在分期时,必须充分考察语文教育自身的个性。以清末语文独立设科为例,这一事实的产生虽非社会政治的重大转折点,但它对于语文教育的发展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无疑应确认为语文教育史上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开端。

同时,分期应符合“社会关联”原则。我们强调自身规律性,与强调语文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性是并不矛盾的。社会上任何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都是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之中形成的,离开社会发展单纯寻求某一事物的自身规律,既不全面,也不可能。因此,确定语文教育的历史分期,应当在整个社会的宏观发展史中寻找自身的特殊规律,做到既维护学科尊严及自身个性,又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应当说,这两者在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例如,1919年的“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它对于语文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可以而且应当作为语文教育史上的分界线之一;又如1949年新中国诞生,从此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再如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时期,也带来了语文教改的新气象,因此它也应是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分界线。

第三,分期应掌握“注重特征”原则。作为历史上的一个发展阶

段,每一时期还应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否则分期就毫无意义。这就要求作为发展阶段上的每一时期,都应有其鲜明的特征,这种特征,正是区别于其他时期的真正个性,是之所以成为某一时期的根本原因。例如,语文独立设科前后两个时期的语文教育情况就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说此前是古文教育期,那么此后则应是文学设科期;“五四”运动前后两个时期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就有着重大的变化,如果说此前是文学设科期,那么此后则成为国语国文期;新中国诞生前后两个时期语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有着质的差异,如果说此前是国语国文期,那么此后则应是语文定名期。

此外,分期还应遵从“远粗近细”原则。我国的语文教育历史悠久,要对远古漫长的语文教育历史进行细致分期,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在划分时期时不能要求每一时期的时间跨度绝对相等或勉强近似。而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远粗近细的办法。例如,古代的经验是需要借鉴的,但就我们的现有认识而言,对于古代漫长岁月的语文教育,诸如言文教育和古文教育的情形掌握不多,也未发现更多实质性的变化,尤其因为语文独立设科乃是近代的事,所以对于古代语文教育的分期,至少今天应允许稍粗;相对而言,产生在现代和近代的历史经验则正是我们需要借鉴的最切近的教材,加上我们对于近现代的语文教育占有材料较多,分期就不妨稍细。当然,为了有利于清醒地把握历史的脉搏与走向,不致于陷入纠缠细枝末节的迷途,产生烦琐哲学的倾向,分期也不是越细越好。研究历史是为了指导今天,不论如何分期,都应更好地为今天提供有益的借鉴。从现有条件看,

如果将古代和近代语文教育史各分为两个时期,将现代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每一时期再理出若干阶段,似较适当。假如分得过粗,则过于笼统,不得要领;若分得过细,则内容繁杂,头绪紊乱,也不利于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说,“远粗近细”原则,也可以说是“便利教学”原则。

本着上述原则,本书试对语文教育史分期如下。

第一步,可把整个语文教育史划分为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三大时期:

——从文字产生至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这一时期既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也没有语文这一学科的名称,渗透在文化教育活动中的古代“语文”教育只是一种尚未成熟的前语文教育。

——从语文独立设科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为近代语文教育期。这一时期语文学科的前身文学科开始设立,真正的学科意义上的近代语文教育从此开始。

——从新中国诞生至今为现代语文教育期。这一时期把过去的国语国文合称为语文,语文科的教育任务逐渐明确,通过不断改革,现代语文教育出现了空前的新气象。

第二步,可将各大时期再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古代语文教育期包括言文教育期和古文教育期。其中从文字产生至奴隶社会中期为言文教育期,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结合劳动和生活所进行的言语和文字的教育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从奴隶

社会中期至语文独立设科前为古文教育期,这一时期进行的内容广泛的古文教育是语文独立设科的酝酿和准备。

——近代语文教育期包括文学设科期和国语国文期。其中从语文独立设科开始至“五四”运动前为文学设科期,这一时期开设了文学科,但学的仍多是文言。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诞生为国语国文期,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受新思潮的影响,有了很大的改进,国语国文课中的白话文大量增加。

——现代语文教育期包括语文定名期、语文波折期和语文革新期。其中从新中国诞生至1958年“大跃进”前为语文定名期,这一时期语文学科开始定名,教学目标明确,语文教育质量逐步提高。从“大跃进”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为语文波折期,这一时期由于政治运动不断,特别是在“文革”十年浩劫中,语文教育泛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受到很大的破坏。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为语文革新期,这一时期通过拨乱反正,深化改革,语文教育从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在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形成了大语文教育的良好趋势,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以上分期可列表说明如下:

┌言文教育期:文字产生?奴隶社会中期

古代语文教育期┤

└古文教育期:奴隶社会中期?语文独立设科

┌文学设科期:语文独立设科?“五四运动”

近代语文教育期┤

└国语国文期:“五四”运动?新中国诞生

┌语文定名期:新中国诞生?“大跃进”

现代语文教育期┤语文波折期:“大跃进”?十一届三中全会

└语文革新期: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样分期,与上述六种代表性的分期法均有不同,相比之下,与顾黄初、曹洪顺等先生的分法较为接近。各种分期之间的异同则可从下列附表中看出(附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分期比较》见下页)。

当然,历史研究中的分期不应该是绝对的,各个历史阶段间的动态演进和各个时期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必然的。认真地划分语文教育的历史时期,目的是为了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历史面貌,从发展规律的本质上了解和借鉴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更好地指导今天和今后的语文教育。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在统一分期认识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推动语文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不断深入。

中国语文教育史分期比较

──────────────┬───────────┬───────────┬───────────────────

│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

│(前语文教育期)│(始语文教育期)│(今语文教育期)

├───────────┼───────────┼──

─────────────────

本文分期│言文┆古文│文学┆国语│语文┆语文┆语文

│教育期┆教育期│设科期┆国文期│定名期┆波折期┆革新期

│(潜语文(准语文│(初语文┆(续语文│(新语文┆(泛语文┆(大语文

│教育期)教育期)│教育期)┆教育期)│教育期)┆教育期)┆教育期)

──────────────┼┼──┼────┼──┼──┼──┼──┼──┼──┼──┼──┼──┼──┼────

│文奴18401904191119191932194919561958196119661978

│字隶鸦语辛┐课新汉┐国┐十

│产社片文亥五程中语大民文一

历史时期│生会战独革四标国文跃经革届

││开争立命└准诞学进济└三

││始│设│运颁生分└调开中

││││科│动发│科│整始全

│││││││││││││会

──────────────┼┴──┴────┴──┴──┴──┼──┴──┼──┴──┴──┴──┴──┴────

叶苍岑主编││“五四”以│

《中学语文教学通论》分期│传统语文教学期│来语文教学│建国以来语文教改期

(1984)││期│

──────────────┼───────────┬─────┼─────┴───────────────────

陈必祥主编│││

《语文教育发展史》分期│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现代语文教育期

(1984)││教育期│

──────────────┼────────┬──┴─────┼─────┬───────────────────

陈学法主编││││

《语文教育学》分期│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当代语文教育期

(1989)│││教育期│

──────────────┼────────┴──┬─────┴─────┴───────────────────

顾黄初││┆┆┆

《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分期│传统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

(1990)││(建国前发展期)┆(建国后新发展期)

──────────────┼────────┬──┴───────────┬───────────────────

张隆华主编│┆│┆┆│┆┆┆

《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分期│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

(1991)│┆│┆┆│┆┆┆

──────────────┼────────┴──┬───────────┼───────────────────

曹洪顺冯守仲主编│││

《语文教育学》分期*│传统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当代语文教育期

(1993)│││

──────────────┴───────────┴───────────┴───────────────────

*分期与此相仿的还有:赵北柯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实用教程》;黄振中、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万恒德主编《中学

语文教学概论》;杨德如、沈长春主编《实用语文教育学》;王华敏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陶本一、王光龙主编《语文学科教育学》等,但具体分期则各不相同。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语文教育发展史1

语文教育发展史(作业) 题目:简述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语文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成果迭出,形势令人振奋。但是,对于语文教育历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成果极少,可谓凤毛麟角。80年代以前,除了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其他突出成果则鲜有所闻。鉴于这种情形,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对语文教育史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朱绍禹先生一再呼吁:研究语文教育,还必须研究历史,“通过对变化历程的了解,认清现状和把握未来趋势”。顾黄初先生也主张,革新的同时,“对传统,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开始有了深入,而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陈必祥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张隆华主编)、《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顾黄初著)、《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著)、《语文教学法漫论·历史借鉴篇》(曹洪顺著)等。近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不断深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许多成果在分期问题上有着不小的分歧,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迄今为止,在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先后就有六种——第一种以叶苍岑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通论》为代表,将中学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五四”以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期为第一时期,“五四”以后建国以前为第二时期,建国以来的语文教改期为第三时期。第二种以陈必祥主编的《语文教育发展史》为代表,将清末语文单独设科前定为古代语文教育期,之后到“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第三种以陈学法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语文教育史分为四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后为当代语文教育期。第四种以顾黄初著《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为代表,以清末语文独立设科为界线,将语文教育史分为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两大时期,现代语文教育期又以新中国诞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建国前发展期又以辛亥革命和1932年课程标准颁布为界分为三个时期。第五种以张隆华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代表,以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新中国诞生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解放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第六种以曹洪顺、冯守仲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定为传统语文教育期,之后至新中国诞生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来为当代语文教育期。上述分期法各不相同,六家中,将古代(传统)语文教育期的迄止界线定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三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一家;将现代语文教育期的起始界线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一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新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内容简介及评价

许书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内容简介及评价 《中学语文》杂志社总编:潘纪平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许书明教授最新力作《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于2016年9月由全国A级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本书内容由“古代语文历史分期研究、古代语文教育形态研究、古代语文教育本体研究、古代语文教育内容研究、古代语 文教材使用研究、古代语文教学论研究、古代语 文教育方法研究、古代语文名家教育思想研究、 古代语文民族文化研究、古代语文传承与创新研 究”等构成。这些内容即角度(层次),分属五 个结构板块:“分期论”(总领)、“形态论”(依 据)、“教学论”(主体)、“文化论”(特色)、“发 展论”(创新)。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意图: 一是客观再现古代语文教育综合性和丰富性的性 质和特点,二是厘清古代语文教育隐含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体系,三是体现母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关系。 二、研究内容与脉络层次 本书内容由十章构成,分属五大板块: 1、“分期论”:它是研究内容的统领,言文期和古文期的语文教育其形态、性质、特点和内容等是不同的。这就保证了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形态论”:它揭示古代语文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和内在的联系性。古代语文教育没有课程形态,但学校诞生后已有课程形态的萌芽。教育形态是语文教

育的存在方式。 3、“教学论”:古代语文不是独立的学科,但已有“语文教学论”的萌芽和发展轨迹。“本体”、“内容”、“教材”属于“课程论”的范畴,“方法”、“教学论”属于“教学论”的范畴,“名家研究”兼属于课程与教学论的范畴。教师既是课程资源,也是教学资源。 4、“文化论”:民族文化对母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代语文教育的文化性是鲜明的,将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紧紧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就能充分认识和把握母语教育的特点。 5、“发展论”:它为古今交汇点,着眼于古代语文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立足当代(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衔接古今(启示和借鉴),展望未来(明确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特点 本书从历史分期切入,按照古代语文教育在言文教育期与古文教育期两个阶段各自发展的脉络去探究母语教育的发展历史,既体现它与文史哲不分所呈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又清晰地描述出它在历史演变中的鲜明特点与发展脉络。 这个构思和立意从从古代语文教育的现象到本质,从语文课程的萌芽到教材使用和教学,从历史现状到未来发展,打破了传统教育历史研究的窠臼,不以历史分期为主线,而以探寻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目的。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以揭示其内在联系。阅读本书有助于对中国教育发展史宏观把握,将各个朝代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系统,详细的掌握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脉络。 一、语文独立设科的简要过程 人类历史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自从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之初,以“语言文字”为内容的“教”和“学”活动就从未停止过。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教育。“语言”和“文字”除了有传授统治者所需的政治文化方面上层建筑的理论的作用之外,人民大众也有借助语言文字传授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的需求。于是语文教育从最初只有官府贵族才能接受逐渐文化下移到民间,使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受到关于基本语言文字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孔夫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颜元等等,语文教育经过无数教育家的继承和发展变革,逐渐变成中国教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但是人们把“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和研究的历史却是十分短暂的。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世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语言文字”分科教学这种教学方法。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系统教学。八门必修课中首次出现关于语文教学的“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课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开设国文课。语文教学就不仅形成独立一门学科,而且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教育部从法令上规定了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地位。至此,语文学科的体系基本固定,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今日所见语文学科之规模。 二、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纵观中国教育思想史,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即融合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精华,又克服了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有三方面,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难以离开社会而独自存活。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目的使社会化,融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不仅做“社会人”,还要做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人,即做中国人。教育要使人传承中国文明、了解中国历史、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团结同胞、以自己

《中国语文教育史》孔子思想

盐城师范学院考查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语文教育史》 考查试卷 班级:134A班学号:13111105、2 姓名:陈小宇得分: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教育工作 的启示 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有教无类”—引导学生和谐发展:“德才并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培养形式。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思想教育工作启示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

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语文教育史论文

语文教育史论文 《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粗谈语文教学最终目的》 摘要: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们的先辈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 的特点。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目的的设定,也不能离开语文的这两个 基本属性。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 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关键词:中国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目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 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着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特点,我们最终要将语文教学的终点推向何方?即语文教学的最终目 的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你不曾深思过这一问题,那 么你的教学过程也只能是一叶浮萍,无根也就无归属感。为了让我 们的语文教学这艘航船最终有停靠的港湾,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语文 教学的目的。 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或许我们能从前辈的摸索探究中得到启发。中国历来是一个崇文重教的国家,语文教育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大致可以把中国语文的教育史分成两大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 史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它可以宏观地分为七个时间段:远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六朝、隋唐、宋 元以及明清。 远古至西周是语文教育的酝酿与萌芽期。这一时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所谓的“仓颉造字说”。文字的产生必然会促进教育的诞生,但最初的教育也只不过是家庭式的。随着学校的出现,于是教育也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 导读: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语文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成果迭出,形势令人振奋。但是,对于语文教育历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成果极少,可谓凤毛麟角。80年代以前,除了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其他突出成果则鲜有所闻。 鉴于这种情形,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对语文教育史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朱绍禹先生一再呼吁:研究语文教育,还必须研究历史,“通过对变化历程的了解,认清现状和把握未来趋势”。顾黄初先生也主张,革新的同时,“对传统,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开始有了深入,而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陈必祥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张隆华主编)、《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顾黄初著)、《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著)、《语文教学法漫论·历史借鉴篇》(曹洪顺著)等。 近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不断深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许多成果在分期问题上有着不小的分歧,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迄今为止,在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先后就有六种——

第一种以叶苍岑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通论》为代表,将中学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五四”以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期为第一时期,“五四”以后建国以前为第二时期,建国以来的语文教改期为第三时期。 第二种以陈必祥主编的《语文教育发展史》为代表,将清末语文单独设科前定为古代语文教育期,之后到“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 第三种以陈学法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语文教育史分为四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后为当代语文教育期。 第四种以顾黄初著《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为代表,以清末语文独立设科为界线,将语文教育史分为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两大时期,现代语文教育期又以新中国诞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建国前发展期又以辛亥革命和1932年课程标准颁布为界分为三个时期。 第五种以张隆华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代表,以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新中国诞生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解放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 第六种以曹洪顺、冯守仲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定为传统语文教育期,之后至新中国诞生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来为当代语文教育期。

中国语文教育史复习纲要(笔记条目)

中国语文教育史复习纲要——按专题梳理 (一)学制与学科的变迁(教育史范畴)【查】学制,广义的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等。我们现在所称的学制,是一种狭义的内涵,主要指修业年限。 ★1、癸卯学制1903 (学日本) 第一个实行了的学制,标志着近代教育的开始;设“中国文学”课,是语文单独设科的开始。1907年在该学制基础上,开设“国文”课。 2、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 (修订癸卯学制) 1920年改“国文”为“国语” ★3、壬戌学制1922年制定,1923年颁布(学欧美)【查】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属于6 3 3 学制,强化了中间部分,在该学制基础上,1923年诞生了《语文教学大纲》。4、戊辰学制1928 进一步对中等教育进行改革强化了师范教育和普通中学教育 (二)教学大纲(明确语文教育的目的要求、内容、程序及方法) 1、国语课程纲要(癸卯学制基础上)1923 “全国教育联合会”制定,基本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语文教育史上第一个大纲。 2、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1929 政府颁布,1932及1936年调整,一直沿用。 3、文学教学、汉语教学、作文教学,三纲分立。1955年文理分科后,弄了个全套纲要。 ★4、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63 建国后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大纲,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突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推动了语文教育的改革。 5、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78 继承上者(文革后,觉得文革前的制定比较成熟) 6、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87 (过渡性) 7、初中语文教学大纲1992 +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1996 ——两者衔接了新课改 (三)教材(教材制度:自由制、审定制、国定制,后两者为主) 1、清末蒋维乔《最新国文教科书》1903商务印书馆(以小学为主) 吴曾祺《中学国文教科书》1908 2、民国《共和国国文教科书》1914,开始出现白话文 3、五四后叶圣陶、顾颉刚等合编《初中国语教科书》——文白混编 沈星一《初级国文读本》——文白分编 4、国统区傅东华—复兴初高中《国文》,读写教材混编,知识短文的形式介绍写作知识 夏丏尊、叶圣陶《国文百八课》——单元教学,语文教学序列化 5、陕甘宁边区胡乔木《中等国文》 6、建国初游国恩《语文课本》 7、1956 文学、汉语分家 8、1958 大跃进教材 9、1961 十年制中学语文课本 10、文革时期各地自编教材 11、1982 《中学语文课本》 12、1993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高中语文课本》 (四)教法 1、清末——讲解、朗诵、背诵

学习中国语文教育史的意义

学习中国语文教育史的意义 暑假期间,我有幸成为一名研究生,参加中文系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其中欧阳芬教授为我们开设了《中国语文教育史》,感觉非常有意义。 首先,作为语文教育的常识,中文系的学生及中学语文教师应当了解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学了这门学科,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其次,历史上的语文教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借鉴这些经验,这对于今天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第三,过去的语文教育走过不少弯路,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总结历史的教训,避免再走弯路。 第四,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将语文教改不断推向深入。但教改必须是在对传统教育熟悉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我对传统教育有了全面的认识,这就有利于进行教改…… 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从20世纪初开始确立的语文学科,在将近80年的发展历史中,似乎存在着几条明显的轨迹。 一、“文”和“言”的分合 1919年,蔡元培在《国文之将来》一文中说:“国文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白话文与文言文的竞争。”因为语文学科归根到底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规律的学科。那么它所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语言呢?是学习古代通行的“死语”呢,还是学习“通行于今人喉舌”的“活语”呢?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当语文学科在新式学堂中独立设科之初,不管是定学科名为“词章”,是“中国文学”,还是“国文”,要学生读的、写的,仍然都是文言文,即蔡氏所谓的“死语”。在这个时期,“文”和“言”是分离的、脱节的。这种情况,对于培养和造就服务于现代社会的新一代国民是非常不利的,就连当时的国学大师梁启超也痛切地感到“言文不一致,足以阻科学之进步”,因此主张“及早造成一种国语,用以编纂教科书以利教育”。 从民国元年以后到五四运动兴起,鼓吹国语统一,提倡言文一致,成了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这股潮流,首先猛烈冲击着学校的语文教学。1916年,在“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第一次大会的时候,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黎锦熙等人联名提出了一个“国语统一进行方法”的提案,第一次公开亮出了改国民学校的“国文”课本为“国语”课本的主张。到1920年,教育部便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随后,又进一步规定初级中学“国文”科一律改名为“国语”科。于是,五四前后涌现出来的大批白话文学作品和白话翻译作品,连同一些古代优秀的白话小说之类,被编进了语文教科书。何仲英等人发表《白话文教授问题》等一系列文章,专门就白话文的教学进行理论探讨。这时,“文”和“言”长期分离的局面终于被时代潮流所冲破,二者在语文教学领域同时并存,汇为合流。 文言文和白话文同时并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二者的比例如何确定、教材如何组合的问题。这是另一种意义的“文”、“言”分合问题。在二者的教材内容安排上,当时大致有三种不同的主张。

《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归纳

《中国语文教育简史》之“诸子百家”教育思想笔记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敏 墨家 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墨翟关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问题,还提出了有名的三表或三法。。他在《非命上》先提出“言有三表”,三表或三法是“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墨家重视思维的发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 墨翟还特别重视“强说人”的积极教育态度。墨翟主张教师要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不仅有问必答,并须“不叩必鸣”。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墨翟把道德修养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他重视劳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一些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他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提倡勤劳和节俭,反对“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 参考书目 《墨子》:《修身》、《辞过》、《尚贤上、中下》、《兼爱上、中、下》、《非攻上、中、下》、《节用上、中》、《非命上、中、下》、《非儒下》、《耕柱》、《贵义》、《公孟》、《鲁问》、《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小取》、 孙贻让:《墨子闲诂》,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方授楚:《墨学源流》,中华书局,上海,1937。沈有鼎:《墨经的逻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儒家:孔子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政》),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德治具有感化力,才能影响人们的心灵,又有鉴于贵族道德的败坏和贵族世袭制度的腐朽,主张举用“贤才”,吸收平民中的“士”参与政权。还认为人才不能依靠自然成长,必须经由教育培养,故提倡“学而优则仕”(《子张》)。为此而创办私学,以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 孔子的世界观有唯心主义倾向,相信“天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又说“有生而知之者”(《季氏》)。但在教育实践中,则重视“学而知之”。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造出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教学特点: 1.注意个性差异。经常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智能性格的差异。《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 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亦离不开自然的法则。忽视这个特殊的规律,就不能很好的把握事物的本质。然而,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或者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历史条件的影响,所以分析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就要结合中国的历史来研究。语文教育史隶属于社会发展史而不等于社会发展史,它既不是通史、革命斗争史,也不同于科技发展史或文学史。语文教育史之所以是语文教育史,就因为它是反映语文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历史。因此在分期时,必须兼顾语文教育自身的个性。只有将这两个因素全部考虑在内,才能对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严谨的划分。基于以上所述,我将语文教育发展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从上古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古代语文教育期,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从1949年以来为现代语文教育期。 一、古代语文教育期 随着人类在地球的出现,伴随而至的是人类伟大的文明,在这文明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就是人类语言。正是这颗明珠人类社会从此有了语文教育,而它的萌芽始于原始社会,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变化的漫长历史时期。在原始社会,语文教育独立,人类都是在劳动中进行学习,经受教育,这一社会形态的语文教育称为“潜语文教育”。奴隶社会

和封建社会,我们的祖先已经把的教育从劳动中分化出来,人们通过语言学习各种劳动的技能,这时的语文教育被称作“前语文教育”。在古代语文教育时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教育与劳动的逐渐分离,并出现了专门的语言教育学校。古代语文教育期人类社会结合劳动和生活所进行的言语和文字的教育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从奴隶社会中期至语文独立设科前为古文教育期,这一时期进行的内容广泛的古文教育是语文独立设科的酝酿和准备。 二、近代语文教育时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军舰和大炮打开了中国闭锁的大门,中国社会开始逐步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鸦片战争没有起催眠的作用,反而起了警醒作用。”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在仅仅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急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变革。 近代语文教育期包括文学设科期和国语国文期。其中从语文独立设科开始至“五四”运动前为文学设科期,这一时期开设了文学科,但学的仍多是文言。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诞生为国语国文期,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受新思潮的影响,有了很大的改进,国语国文课中的白话文大量增加。 三、现代语文教育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进

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

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 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颁布了由洋务派首领之一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光绪二十九年是癸卯年,故该“章程”也被称为“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的颁布,使现代学校系统和教学制度有了制度的保证,为国文在新式学堂中单独设科奠定了基础。通常认为,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语文教育由此发端。至今,中国语文教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一百年,绝不算长;可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讲,一百年,其实并不算短。 回首百年,有许多为语文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值得我们感谢和铭记:王国维、梁启超、刘师培、陶行知、蔡元培、钱基博、徐特立、陈望道、刘半农、夏丏尊、叶圣陶、黎锦熙、吕叔湘、朱德熙、张志公、吕敬先、段力佩……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批优秀学者、语文教育家和勤恳务实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不懈努力,为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构建了理论,积累了经验,创造了业绩。当然,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无数叫不出姓名的、一直默默在一线耕耘的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语文教育事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回首百年,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吸取。无需具道,相信了解中国语文教育历史的人都会知晓,百年语文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时代的制约,受学科发展自身的限制,受不同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倾向的影响,中国语文教育在风风雨雨中所走过的道路是曲折和坎坷的,甚至曾走入灾难性的歧途。

回首百年,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对此,贯穿于百年语文发展中的各种争论就是最好的证明:文白之争,课程目标之争,读经之争,大众语之争,汉语语法之争,语言、文学分科之争,文道之争,学科性质之争等等,有些争论甚至延续到现在,仍未有定论。更有趣味的是,在语文学科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其他学科不曾存在、可能也不会存在的问题,即语文教育是否应该回到古代。或许,古老私塾的继续存在、读经活动的蔚然兴起就是这种意识的现实反应。这些现象的出现并引起相当一部分人的关注和共鸣,除了证明语文教育在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以外,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现在的语文教育是不尽如人意的。 而对语文教育的不满,作为社会群体意思的反应,显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发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一直延续到现在仍有余波的、社会多方参与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这一次讨论给中国语文界带来的影响无异于一场大地震。其作用,从学理的意义上讲,更多的是体现在提出了问题,问题的核心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从效果上说,它使许多一直沉睡其中的语文界人士纷纷觉醒——意识到语文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紧接着也产生了更大的困惑,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反复问着同样的一个问题——中国语文教育怎么了,今后的语文怎么教。有的学生竟然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高考,我还会学习语文吗?的确,在面对高考这道铁门槛时,教师和学生都不得不忽略所有的问题,因为面对高考,他们的答案只有一个——一丝不苟地应试。 看来,语文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境地。 当21世纪的曙光照临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的背景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全面启动了。作为基础教育各学科中的重中之重的语文学科也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不断抽条发芽,展现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

xx现代语文教育史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语文教育”丛书之一种,《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的任务是对清末民初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作历史的勾勒,为当今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料。全书内容的重点在中学,同时也兼顾到小学。 绪论 第一节现代语文教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的地位与意义 第二节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基本轨迹 第三节研究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的途径、方法 第一章清末民初社会大变革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发端 第一节封建科举制的崩溃与新学的兴起 第二节从《蒙学课本》到《国文》教科书 第三节晚清xx运动与通俗语文教育 第四节国文教授法专门研究的开端 第二章“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国语教育的蓬勃兴起 第一节民主与科学的文化教育革新思潮 第二节“五四”白话文运动与国语教育的倡导 第三节民国新学制与国语课程纲要 第四节国语、xx教材的建设 第五节国语、xx教学法探讨 第六节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与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第七节梁启超与叶圣陶早期作文教学专著

第三章20世纪3D年代国语国文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的深入 第一节特定历史时期的国语国文教育阵营 第二节课程标准的修订与讨论 第三节“审定制”与民间自编教材的勃兴 第四节xx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及其他 第五节xx、xx国文课外读物的编撰 第四章抗日后国统区的文化苦旅和国语国文教育 第一节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特殊的教育契机 第二节几种国语国文教科书的创编 第三节围绕“抢救国文”问题的论争 第四节语文教育家的理论建树 第五节国文教学期刊的双璧——《国文月刊》和《国文杂志》第六节国文教育的科学实验研究 第五章老解放区的国文国语教育 第一节老解放区的教育方针、体制和有关政策 第二节老解放区的国语、国文教材建设 第三节革新教学方法的广泛实践 第四节徐特立与程今吾对国语国文教育革新的贡献 第六章新xx语文学科建设与初步改革 第一节“语文”学科的基本建设 第二节全面学习前xx热潮中的语文教学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补充)

第一章秦汉时期的语文教育 秦汉时期,包括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的秦朝和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汉朝,是我国封建教育制度化和定型化的时期。秦始皇采取了“书同文”、“禁私学”、“以 吏为师”、“颁挟书令”等巩固统一的政策和措施。但“颁挟书令”导致了“焚书坑儒” 事件的发生,这是秦在文教政策上的重大失误,是一场历史性的灾难。“禁私学”、“以吏 为师”,实际上是取消了教育制度。既禁私学,又不设官学,说明秦朝对学校教育的作用认 识不足,也是秦王朝失败的原因之一。 汉初废除了秦时的书禁,开始了儒家经典的传授。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采纳 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学得到独尊的地位,经学文化也随之发 展起来。统治者使用经学治世,朝廷取士、学校育才均以经学为重要标准和基本内容,经学 与古代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 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即在语音、词汇等 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是一部以解释《五经》为主、通释群书语义的训诂汇编,写作于战国,成书于秦汉。因为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几百年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般人已经不大看得懂古书,需要有专门的学者来讲解,这就促进了训诂的繁荣。汉代的统 治者力图用儒家的经典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经学家们纷纷给先秦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作注解,并把这些随文而释的各种典籍的注解汇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体例分类编排起来。《尔雅》 就是这样一部训诂汇编。《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个,共19篇。前三篇是解释普通词语的,类似后世的语文词典。后16篇是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类似后世的 百科词典。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是作为教学用书,二是作为指导写作的“词语手册”。 扬雄《方言》 两汉交替之时的语言学家扬雄,用27年时间所著《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 汇的著作。战国时各国“言语异声”,方言差别很大。秦统一后“书同文字”,但语言不同。西汉政治上统一,经济繁荣,交往频繁,京师咸阳成为五方杂处的大都会。大量移民带来各 地方言,同时也学习京师的话,《方言》的成书对语言的融合和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起了很大 的促进作用。 《方言》有十三卷,卷一、二、三、六、七、十是词语部分,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等。其余各卷释衣物、器皿、农具、动物、车、船、兵器等。体例是每一词条之下,都列举有关 方言区的词,以“通语”解释。书中使用了一些术语,如“通语”(当时通行的语言)、 “某地语”(当时的某地方言)、“转语”(由于时地不同而语音发生变化的词)等。并提 出了“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重要命题,对“通语”和方言都有很深的研究。《说文解字》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著《说文解字》,历时20余年。汉代书体很多,用字混乱,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许慎为改变这种状况做出了杰出贡献。《说文解字》的意思就是解 释文,分析字。文和字的区别,许慎在叙文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即独体字为文,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