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屈原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离骚》之前的代表之作。这篇作品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描述一个渔父的故事,展现了屈原对社会风气和人情冷暖的深刻触动。渔父的品质也成为了这篇作品的核心。

在《渔父》中,屈原通过描写渔父的坚贞不屈和高尚品质,呼喊着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呼吁。渔父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渔父坚守正义。在故事中,渔父看到有人欺负弱小的鱼,立即挺身而出,为鱼们伸张正义。他用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保护了弱者,展现出他对正义的坚定信念。这种不畏强暴的品质在屈原笔下得到了高度赞扬。

其次,渔父有同情心。当渔父看到捕鱼者以残忍手段对待鱼儿时,他心生怜悯之情,感受到了鱼儿的痛苦和不幸。他深切理解弱者的苦难,表现出他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众生的关怀之心。这种同情心让他能够真正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从而更加坚定地呼吁正义和善良。

此外,渔父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当渔父发现世人对他的善行不以为然时,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继续着自己的善举。他并不追求声

名利禄,而只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对善良的追求,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强大的道德力量。

屈原通过渔父的形象,呼吁人们应该具备坚守正义、同情他人和无私奉献的品质。他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勇敢地追求真理和善良。渔父的品质成为了屈原作品中的道德典范,也传递着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关切和呼唤。这种品质的追求,不仅体现了屈原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屈原的经典诗词《渔父》

屈原的经典诗词《渔父》 《渔夫》 战国?屈原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赏析】 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而诗人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一致的。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两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其中“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思想对后世道家道教影响极大。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两句,是《渔父》中的名句,交代了屈原自己被流放的原因:天下都是浑浊不堪的,

只有我清澈透明,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世人都是迷醉的,唯独我清醒,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么多人都在同流合污或随波逐流,那么多人都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什么屈原就做不到?因为他的理想是至高至洁的,不允许沾有一丝的污浊思想;况且,他是一个纯粹之人,更不懂俗世庸人的“装糊涂”。然而,正是由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的性格,他才遭人妒忌诽谤,以至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而屈原恰恰又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因此,屈原没有听从渔夫的忠告,甘愿“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这两句显示出屈原的忠君爱国的崇高品质。 扩展阅读:屈原的文学成就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渔夫形象

渔夫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 向? 渔夫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是因为:首先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诗歌样式。也就是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主要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从楚国的乐曲和民歌中汲取营养,打破四言诗的传统体制,开创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诗派也称“骚体”诗。把先秦诗歌推向高峰。《楚辞·渔夫》记述这样的故事。 故事中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渔父是一位高蹈(高蹈:超脱)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

情。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 因此,“渔父”的意象成为触发文人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 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其次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

渔父屈原赏析

渔父屈原赏析 渔父屈原赏析 《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性。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渔父屈原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章旬》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在《楚辞》中,《渔父》已作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据此,则认定屈原作《渔父》,又可上推至刘向时。后世认同屈原作《渔父》,影响较大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但此说漏洞颇多。从外证来说,司马迁在《史记·屈贾列传》中引述《渔父》文字时,只是作为行文的一部分,而并非作为屈原的原作转引。王逸《楚辞章句》在明确指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后,又说“楚人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则作者又非屈原而成了“楚人”。从内证来说,《渔父》中的屈原表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以下当是赴湘自沉的一幕,似不可能再有心绪用轻松的笔调续写“莞尔而笑”的渔父。何况全文采用第三人称,亦与屈原作为此文作者的身份不合。故近人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郭沫若说:“《渔父》可能是深知屈原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屈原赋今译》)按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接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间的某一江边、泽畔;其时屈原的情况是正心事重重,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引言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在《离骚》中,屈原通过渔夫的形象,展现了他和渔夫在人生态度上的异同。本文将分析《离骚》中的渔夫形象,并与屈原的人生态度进行对比,探讨他们对生活、命运和追求的看法。 渔夫的人生态度 渔夫是《离骚》中的一个重要形象,他代表了普通人的生活态度。渔夫的生活简单而安稳,他以捕鱼为生,过着勤劳而规律的生活。渔夫对待生活充满了乐观和满足,他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着捕鱼的乐趣。渔夫并不追求权势和富贵,他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状态,对外界的诱惑和纷扰保持着淡然的态度。 渔夫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一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哲学。他并不追求物质的繁华和社会的虚荣,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和谐上。渔夫的人生态度可以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追求,他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屈原的人生态度 与渔夫不同,屈原的人生态度更加复杂和深刻。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的文人,屈原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现实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他对于国家的兴衰、民生的艰难以及自己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关注。 屈原的人生态度可以用”痛苦的追求”来形容。他对于社会的不公和政治的黑暗感到痛心疾首,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改变现状。然而,他的理想和努力却遭到了挫折和背叛,最终导致了他的流亡和自杀。 尽管屈原的人生经历充满了痛苦和悲剧,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于理想和追求的坚持。他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正义的渴望,对于命运的反抗和挣扎。屈原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追求着更高尚的目标和意义。 屈原与渔夫的对比 屈原和渔夫在人生态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渔夫以平凡而安稳的生活为乐,他对于外界的纷扰和权利的追求保持着淡然的态度。他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体验着生活的美好和乐趣。 而屈原则是一个追求理想和真理的人,他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现实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他对于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感到痛苦和无奈,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于自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解本文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即人物评传的特点,明确本文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3、将本文屈原的诗歌结合起来阅读,从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现在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上。 4、重点的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词义的运用等等。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难点: 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阅读全文,理清全文记叙的线索。 教学步骤: 一、由《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导入新课,并回顾学过的屈原的诗歌:《离骚》与《涉江》堪称姐妹篇,让学生背诵两篇诗歌中诗句,明确屈原思想的内核:正直与爱国 政治理想诗人形象 美政民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驰……食玉英 ( 唯美情结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刚直不阿,一身正气不能变心……固将愁苦……董道…重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二、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明确课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分四部分进行 记叙把表示这四个部分的段落做上记号,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三、学生参照注释,阅读课文,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内容层次:全文以屈原 活动的时间为序,第一部分(1——3自然段) 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 黜——迁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 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 身后影响 四、布置作业:熟读翻译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3、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屈原《渔父》的深远影响

详解屈原的《渔父》 《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或战国时期楚国的人而作。蔡靖泉《楚文学史》亦引以上观点。主张各异,但说服力似还不充分。也有人力主《渔父》《卜居》为屈原之作,如朱熹、洪兴祖、王夫之等。全文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两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其中“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思想对后世道家道教影响极大。 战国中晚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明争暗斗异常激烈,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秦国以其强盛的国力,远交近攻,企图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作为楚国具有政治远见,“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政治家、外交家,屈原对当时风云变幻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胸怀美政理想,主张对内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则联齐抗秦,使楚国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他协助楚怀王,尽力国事,不啻鞠躬尽瘁。他的这种忠直磊落,终为嫉贤妒能的群小所憎恶,在一片谗谄声中,他失去了怀王的信任,遭疏远离职:然屈原“虽放逐,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

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变也。”当秦国采用种种手段欺哄楚国,国家处在危难之时,屈原依然奋不顾身,面对佞臣的毁谤直言进谏。顷襄王即位后,“不恤其政”,宠信奸诈卖国的子兰、靳尚之流,使“群臣之间,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致使“良臣疏斥,百姓心离”,屈原又遭贬斥,流放江南,国家朝政更加黑暗腐败,丧失了与秦国对抗的能力。即使如此,他始终没有停止过忧国忧民的一腔赤诚,没有放弃过忠君爱国的信念追求,将自己的灵魂、生命紧紧地与楚国系在一起,当他无限伤痛地看到楚国难以挽回的颓势和衰亡,深感自己回天乏力时,便只有投身江水,与国同亡了。 《渔父》就是一篇真实反映屈原被流放之时的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作品。有人将它划归屈原之作,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作者离屈原必不甚远,而且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人。”东汉王逸则更具体地推断:“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应答。”并认为这篇作品是“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总之,《渔父》不拘何人所作,它确实是在当时楚国的社会背景下,以屈原的经历为基础而写成的。不仅真实地体现了屈原崇高的爱国情感和道德操守,还具有积极丰厚的人文意义和价值。 作品开头,生动描绘了一个忧心国事、憔悴潦倒的诗人形象,他身怀远大抱负,有志于楚国的强盛和一统天下,但屡遭奸邪诋毁,终为君王不容,“怒而迁之”。这犹如飞鸟剪去双翅,骏马缚住四蹄,猛士被逐出为国效忠的战场,被剥夺了政治权力的屈原只能眼睁睁地

楚辞渔夫屈原的形象

楚辞渔夫屈原的形象 1. 引言 楚辞渔夫屈原是古代中国的伟大文化人物,他的形象在中国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屈原是楚国的诗人、政论家、文化传承者,被誉为楚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于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楚辞渔夫屈原的形象,包括他的背景、才华、成就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2. 屈原的背景和生平 屈原,名平,字原,《楚辞》中的五观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家、文化人物。屈原出生在今天湖北省的曾国,是曾国君的后裔。他年少时聪明好学,天资聪颖。后来,屈原进入楚国官场,担任楚国左徒、上卿助等职务。 然而,屈原的政治事业并不顺利。因为楚怀王不重用屈原,而赏识权臣范蠡,导致屈原感到沮丧和失望。于是,屈原辞去了官职,选择了隐居的生活。 在隐居期间,屈原思考人类的道德和政治问题,并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著名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屈原的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思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3. 屈原的才华与成就 3.1 文学成就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伟大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楚辞》中,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诗歌集之一。屈原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文学风格和思想内容上都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壮丽的辞章、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描绘了屈原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也抒发了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思考。 除了《离骚》之外,屈原还创作了许多其他著名的诗歌作品,如《九歌》、《天问》等。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而广泛传播和赞赏。

3.2 政治思想与影响 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政论家。他在隐居期间深思熟虑地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意见和主张,为楚国的政治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屈原的政治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天问》中。他通过对天地和自然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政治体制应当建立在儒、墨、法三经之上,通过德治、法治和仁治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 屈原的政治观点对于后世的政治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4. 屈原的形象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屈原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人物之一。屈原的形象与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屈原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诗歌、文学和艺术的重视。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造诣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屈原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思想和哲学的追求。屈原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考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屈原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英雄和自由精神的追求。屈原在面对政治挫折和个人困境时,选择了忠于自己内心的信念,表达了对自由和人性尊严的追求。 5. 总结 楚辞渔夫屈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形象之一,他通过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政治思想,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屈原的形象与中国文化中的诗歌、艺术、思想和自由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关。他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象征和代表,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屈原的形象和作品对于后世的文化交流和理解也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播屈原的形象和作品,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参考文献:

屈原列传中渔夫所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

屈原列传中渔夫所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 《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性。从文体的角度看,在楚辞中,唯有此文、《卜居》以及宋玉的部分作品采用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的写法已比较接近。 前人说汉赋“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在文体演变史上,《渔父》无疑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的。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接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间的某一江边、泽畔;其时屈原的情况是正心事重重,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在这部分中,渔父上场,并开始了与屈原的问答。对渔父不作外形的描述,而是直接写出他心中的两个疑问。一问屈原的身份:“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官名),显然渔父认出了屈原,便用反问以认定身份。第二问才是问话的重点所在:“何故至于斯?”落魄到这地步,当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由此一问,引出屈原的答话,并

进而展开彼此间的思想交锋。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由此引出渔父的进一步的议论。针对屈原的自是、自信,渔父提出,应该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榜样,并以三个反问句启发屈原“淈泥扬波”、“哺糟歠醨”,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的道路。他认为屈原不必要“深思高举”,从思想到行为无不高标独立,以致为自己招来流放之祸。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屈原在《离骚》中就曾旗帜鲜明地表示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渔父》中的屈原,正是这样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 司马迁将《渔父》的文字作为史料载入屈原的传记中,当也是有见于所写内容的真实性,至少是符合屈原一以贯之的思想性格的。全文的最后一部分,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再次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他唱的歌,后人称之为《渔父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八十三卷将此歌作为《渔父歌》的“古辞”收入),也称《沧浪歌》或《孺子歌》。歌词以“水清”与“水浊”比喻世道的清明与黑暗。所谓水清可以洗帽缨、水浊可以洗脚,大意仍然是上文“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意思,这是渔父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的一种

屈原与渔父文言文

屈原与渔父文言文 1. 文言文屈原与渔父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屈原满腹愁容说道:"整个世道都是污浊的,切只有我一个人是清白的,众人都喝醉了,却只有我是清醒的,因此被放逐." 渔夫劝告道:"凡聪明的人都不受外界的拘束,他能够随着世俗的变化而变化,整个社会都是污浊的,为什么不随波逐流而助波推澜呢?众人都喝醉了,为什么不一起吃那酒糟~喝那薄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般的高尚才德,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面对渔夫的话,屈原苦笑着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新者比浴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作为人,谁又能让自己洁白的身体蒙受尘垢的污染呢?宁愿跳进那长流的江水,葬身在江鱼腹之中又怎能让春节的品

德去蒙受世俗尘垢的污染呢?" 最后,屈原怀石沉江! 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撑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 渔夫的思想是大众化的,即明哲保身,庸碌处事。 而屈原则是英雄式的,理想主义式的,他想要力挽狂澜,救国救民,如果做不到也要保持自己的节操,永不随波逐流。 望采纳!谢谢! 2. 渔父屈原原文 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3. 翻译关于屈原的文言文:《渔父》 屈原满腹愁容说道:"整个世道都是污浊的,切只有我一个人是清白的,众人都喝醉了,却只有我是清醒的,因此被放逐." 渔夫劝告道:"凡聪明的人都不受外界的拘束,他能够随着世俗的变化而变化,整个社会都是污浊的,为什么不随波逐流而助波推澜呢?众人都喝醉了,为什么不一起吃那酒糟~喝那薄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般的高尚才德,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面对渔夫的话,屈原苦笑着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新者比浴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作为人,谁又能让自己洁白的身体蒙受尘垢的污染呢?宁愿跳进那长流的江水,葬身在江鱼腹之中又怎能让春节的品德去蒙受世俗尘垢的污染呢?" 最后,屈原怀石沉江!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一、中屈原的苦难人生 中屈原,楚国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他生于一个 贫苦的渔夫家庭,父母双亡之后,他无依无靠,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 谋生。他一边在江湖中捕鱼,一边用心灵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句。然而,他的才华并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他的作品很少见到公开 发表。而他的忧郁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更是遭到了江湖中人的 嘲笑和讥讽。 二、渔夫的坚持与人生态度 相对于中屈原的悲剧一生,渔夫的人生态度更显淡然与豁达。在江湖 中摸爬滚打的他,见过了人间百态,也体验过了人生的起起伏伏。然而,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垮,而是选择了用平淡的心态面对和接受人生 的挑战。他深知人生充满了无奈和变幻,但他从不对此抱怨和诉苦。 相反,他选择了靠自己的努力谋生,并且享受其中的乐趣。他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捕到属于自己的鱼,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中屈原与渔夫的人生态度的对比 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中屈原深受社会所限,无法

逃脱命运的束缚。他才华横溢,却因为社会的偏见而黯然无光。他的 人生经历充满了困顿和痛苦,而他对此的鞭策和反抗,却并没有改变 他的命运。 渔夫则选择了接纳和释放,在不顺利的环境下仍然积极面对生活。他 的人生格言是享受生活,用心灵与世界交流。他没有对命运的不公抱怨,只是默默地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四、结语 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面对困境和挫折,是否选择抱怨和消沉,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和态度。只有积极面对和改变,我们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在屈原的悲剧人生,还是渔夫的平淡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态度,用心灵 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我们从中屈原和渔夫的故事中汲取力量,用积极的态度和努力去追寻我们的幸福。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渔父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说课稿(精选3篇)

《渔父》说课稿 《渔父》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渔父》说课稿(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渔父》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将课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难点】 1. 屈原的精神及理想的理解。 2. 反衬和对话手法的运用。 3. 背诵第三小节或全文 【教学方法】 点拨法、对话模拟法,问题探讨法 【媒体设计】 情景录像和配音朗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引 “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难为。 二、解题 1、关于本文: 见教材P75注释①。补充:《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

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 2、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 3、屈原与楚辞: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三、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1段:既:“已经”,或“以后”。行吟(于)泽畔。举世:全世,整个人间。古今异义――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是以见放:被。

《渔父》赏析

文章起笔“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枯槁,形容憔悴”。 游于江潭,首先是一种强烈的暗示,暗示屈原即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是他人生中最后的时光。给文章笼上一层悲凉的氛围。 游是一种无目的地,散漫地走。也在写屈原的心境,有目标固然不会“游”,如果能够“徘徊”,虽然痛苦,也说明还有所期待。但是屈原是心烦意乱,不知所措漫无目的的“游”。 在古人进退之间,山和水有一种奇特的含义。山往往代指隐逸,代指平静(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写到水,往往是一种忧愁。从孔子的时间流逝,到后世以水喻愁,到苏轼,张若虚对水慨叹人生哲理.水既含有永恒性,又不断变化,不断消逝,这些特征都是对人生感慨的集中概括。屈原流放,选择面对浩淼的大江,作者行文不一定是刻意为之。但是不经意间包含着一种文化的选择,选择向天地哭诉,选择向天地质问,选择赤裸裸地展露自己的痛苦。也就是说水和此时的屈原的精神是内在相通的。 还有一层含义,屈原流放,心神错乱,不知取道,顺着水走或许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行吟泽畔。首先可以看到屈原的率真。他不能把哀伤藏在心里,即使没有一个人倾听,他也要吐露出来。其次也可以看出屈原的痛苦,不是痛苦至极,也不会像疯子一样行吟。 颜色枯槁,形容憔悴这两个词用在屈原身上显得格外惨淡。屈原是一个尤其洁身自好,喜欢装饰自己的人。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都追求完美。他自己说“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样一个格外喜欢自我修饰的人如今“颜色枯槁,形容憔悴",只能说明他的精神已经崩溃,丧失了积极的心态,对人生充满了幻灭感。 “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枯槁,形容憔悴。”四个词写得太好了。 总得来说,这个屈原依然是一个“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依然是一个与世俗决裂的屈原,也依然是一个脆弱,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的屈原。四句话把屈原全部的个性都暗示出来. 这个屈原也是一个反常的屈原。他不再有犀利的言辞,也不再有华美的服饰和俊朗的外表。从一个翩翩佳公子一落成为披头散发口中念念有词顺着江流乱走的疯子。 所以渔父见到之后才格外惊诧:“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都这副德行了渔父依然能够认识他,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年代.说明屈原的知名度,也说明了屈原之得人心。 渔父的话含有一层惊讶,也含有一层惋惜。子非三闾大夫与?从口气推断,渔父很确定这个人是三闾大夫,但是他依然不敢肯定的说。心目中的三闾大夫跟眼前这个疯子差距太大了。何故至于斯?为什么到了这里?为什么落得今天这步田地? 屈原曰:“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依然十分率真,不管是认不认识,只要有人问心事,他就说。 屈原也依旧十分单纯。如果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可能会把具体时间来龙去脉从前到后讲一遍。但这显然不是屈原,事情的来龙去脉在他看来根本就不重要。再他看来这就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所以他对事情的总结就是“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也十分伤感。这两句话失去了他往日的雄辩,失去了往日的气势。虽然

屈原《渔父》读后感_读书笔记范文

屈原《渔父》读后感_读书笔记范文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屈原渔夫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里知道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通过一些学习,还知 道了屈原不单单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二十世纪中叶,他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只因从小过惯了端午节,听惯了对屈原的赞美,所以心中早就树立了屈原的高大美好 的形象,他那种爱国,为明忠贞而投身汨罗江的情怀早已深深地震撼了我。虽被流放,但 依旧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足以证明。虽被流放,但依 旧忧国忧民,“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表达了他的爱国情。 此时《渔夫》将屈原的正面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勾勒出一个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的诗人形象,反衬出诗人精神形象的高大。通过渔夫和 屈原的对话,展开了思想交锋,把屈原的内心矛盾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 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江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使屈原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的形象跃然纸上。 有人说渔夫更加明智,能够做到与世推移,而屈原过于清高,是不为世俗所容的,投 江而死是他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我看来,不论屈原能否被那个时代所容纳,还是在当今时代能否生存,他的品质都是当时和现在所缺少的。正是因为像屈原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被称为伟人。正是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怀,才会有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屈原的品质是高尚的,才需要我们一直推崇和学习。那么相比那些当时能否被容纳,在当今是否可以生存这些物质上的讨论又算得了什么呢? 即使屈原因为社会因素、时代因素投身汨罗江,但是能够在一个举世皆浊、众人皆醉 的时代做到保持本心,那么在我看来他的死是无憾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 于鸿毛,用之所途也。”屈原为人生追求而死,为祖国而死,这是多高的泰山也无法比拟的。一些人所谓的“清高”只是他的理想追求,只是他不肯随波逐流的形容词。 如果非要说屈原在当今时代会是个失败者,但是我想说他会是未来的成功者。时代在进步,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像屈原一样有人生追求,并为之执着的群体。不要总是用时代的局限来掩盖屈原的闪光点,不要用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评价这个人的价值,我们应该看 重这个人身上的品质精神。

《楚辞-渔父》原文及译文赏析

渔父 屈原〔先秦〕 原文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赏析 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章句》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在《楚辞》中,《渔父》已作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据此,则认定屈原作《渔父》,又可上推至刘向时。后世认同屈原作《渔父》,影响较大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但此说漏洞颇多。从外证来说,司马迁在《史记·屈贾列传》中引述《渔父》文字时,只是作为行文的一部分,而并非作为屈原的原作转引。王逸《楚辞章句》在明确指出“《渔父》

《楚辞》卷七《渔父》

《楚辞》卷七《渔父》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渔父 [楚辞·卷七]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作品介绍] 《渔父》是《楚辞》中的一篇文章。相传为屈原所作。本文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著,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

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注释] ①既放:指屈原被楚襄王放逐。游于江潭:指在江边漫游。潭:原指深渊,这里指江边。行吟泽畔:指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 ②颜色:指脸色。形容:指体态容貌。枯槁:枯瘦。 ③三闾(lǘ)大夫:楚国官名,掌管楚国贵族屈、景、昭三姓贵族谱牒等事物。 ④见放:被放逐。 ⑤凝滞于物: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与世推移: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王逸注为“随俗方圆”,即随波逐流。 ⑥淈(ɡǔ)其泥:搅动泥沙。淈:搅乱。扬其波:扬起水波。此句意为推波助澜,随波逐流。 ⑦哺其糟:吃酒糟。啜其醨:喝薄酒。此句亦随波逐流,变本加厉之意。 ⑧深思:指思虑深远。五臣注:“谓忧君与民也。”高举:行为高尚,不同于一般世人。深思高举,正是屈原独醒独清的具体表现。自令放为:让自己遭放逐呢?为:疑问语助词。 ⑨新沐者:刚刚洗过头发的人。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新浴者:刚刚洗过澡的人。振衣: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⑩察察:洁白的样子。 汶(mén)汶:污浊的样子。 湘流:湘水,流经今湖南省。赴湘流:指投江自杀。 皓皓之白:指纯洁高尚的品格。 莞(wǎn)尔:微笑的样子。鼓枻(yì):敲击船桨。 沧浪:水名,在今湖南省境内。蒋骥以为“本沧浪二山发源,合流为沧浪二水。”濯:洗。缨:系结帽子的丝带。 《沧浪歌》又见于《孟子·离娄》,可能是流传于江湘一带的民歌。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