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渔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只在唐朝一代,就有王维的“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韩愈的“频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和张志和的“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等;清朝翰林学士查慎行曾在皇帝面前赋诗“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具有“烟波钓徒查翰林”的美誉,真是脍炙人口。人们甚至愿意把蔑视皇帝权威的严子陵也看作“富春江上一钓徒”,至于另外在诗文中提到的“渔夫形象更是不胜枚举。这么多的“渔夫”形象散布在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中国文学中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对“渔夫”形象津津乐道呢?

一、渔夫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夫”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夫》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夫(父)。作者具体写了渔夫跟孔子的答对,结果是孔子“对渔夫礼拜有加”。这一典故在《论语》中不见,显然是作者把他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攻击儒家。但这篇文章中的渔夫形象并不丰满,因为作者只是单纯描述了一段论辩性语言.

最早确立”渔夫“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作者假托屈原。后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实的,就全文收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见高中课文六册《屈原列传》),作品中,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含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夫”的形象。渔夫见了屈原便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他巧妙地接过屈原话中“清”“浊”“醉”“醒”的比喻,就势加以生发,引出“掘泥扬波”“哺糟啜醴”的新比喻,试图用迥然相反的人生来开导屈原。

屈原是一个奉行“杀身成仁”的积极入世者,而国王的专制统治体系,则使他的理想屡屡受挫;而“渔夫”这一形象,则是一个持顺乎自然、随遇而安态度的高蹈时俗之外的高士。他开导屈原不要执着于是非之争,要效法圣人“不凝滞于物”,代表的是一种道家的处世思想,“渔夫”的形象已不再是一个以打鱼为生的人,他劝导屈原的话以及在“鼓槌而去”时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我足”就证明了他不是一个等同于一般渔夫的“渔夫”,而是一个有一定学识的隐士,这种隐士,“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知其可为亦不为”,显然是道家“顺应自然”思想的反映。

“渔夫”形象的另一个出处是民间关于姜子牙(姜尚)的传说。不过这一传说出现得比较晚。大约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周朝初年姜子牙在渭河上垂钓的传说。他用无饵的直钩在水面三尺上的半空中钓鱼,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负命者上钩来!”(负命者:负有天命的人)后来终于被周文王得知,在他八十高龄的时候被任命为相(事见北宋《武王伐纣评话》)所以这一形象又具有有才能、有抱负的文人等待时机的意思。

二、渔夫形象出现的背景

传统上,文人中普遍存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这其实是一种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混合的产物。古人信奉“舍生取义”,但当自己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即便“舍生”也难以“取义”的时候,我们的文人就相信起了老庄,不为外物役于心。许多隐士往往经历这样一个生活过程:当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候,他们向往的是驰骋政坛,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当他们在仕途或生活中失意的时候,他们在思想上往往就自觉不自觉地“易帜”了——以道家“独善其身”的旗号来作为自己逃避现实的理由。他们往往说自己看破了红尘,其实这种看破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衡。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普遍产生了一种渴望踏入仕途的“官本位”心理。这种心理在文人思想中更是占主要地位。而文人这种心理的普遍性必然与中国社会长期一人独裁的专制统治相抵触、交锋的结果,便是文人在施展自己政治理想过程中的处处碰壁。许多文人因为这种碰壁被夺去了生命的权利。于是另外的人便只好寄寓山林,垂钓于景色优美的湖畔,暂时以闲淡的生活来慰妥自己难以平静的心灵,或伺

机而起,再度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举一例子来说。大诗人李白在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向往并寻找着踏入仕途的机会。他“遍干诸侯”“历抵卿相”,游名山,访道士,期望有人能在朝廷为他说话,得到朝廷的重用。天宝元年,李白受道士吴筠推荐,被玄宗征召入京,他就认为施展自己的抱负,“达”天下的机会到来了,于是唱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但他的性格并不适合从政,于是不久就被“赐金还山”。但李白并不了解这其中有他性格的原因,所以就感到自己不得“志”了,于是就在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的同时,唱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句子,表现了他思想上的转折,当官不成,就做渔夫。当然作“渔夫”是暂时的,因为这时的李白仍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诠释“渔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总之,“渔夫”形象是中国社会专制统治与文人政治理想矛盾的产物,是在儒家与道家思想夹缝中成长出来的一种变态的形象。因为这种形象能够概括几千年专制统治中文人普遍的经历和思想,因而长期以来也就一直成为文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精心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 “渔父” ·竹竿》 鱮。”[2]辞· ”渔 独醒, 自己的“ 渔父作 达超远,顺其自然,远离俗世的渔父于是就用自己的思想对屈原进行引导。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个人理想不可自拔?既然这样的追求让人痛苦并根本无法在现实中立足,那还不如顺应现实,顺应一切,超乎自然天地之外,人就会在世间闲适自处,无欲无求,也就不会有理想失落后那么多的苦痛与悲愤。但是屈原没有因渔父的这么一段劝说而做任何动摇,他身体力行着的,是对道,义的追求,是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虽然屈原并不是儒家思想的信徒,但他所践行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其实是与儒家的思想追求相一致的。屈原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既然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无法实现,那就为这样的一个美好理念而殉道吧!“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的意志是这样的坚定,信仰是如此的牢固不可动摇。渔父面对这样的“顽徒”,最后报之无耐的莞尔一笑。他临走之前大声高歌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唱出了一个出世的智者的感悟与人生态度。一句大智大慧的话语,透露着旷达与淡然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吋£ 切呎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 的意象之一。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 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 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鱮。”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一个一心想着辅佐君王,为国家的兴盛尽其所能,满腔爱国情怀的人,却被小人谗害至流放。义臣遇不到明君,心里是何其的悲愤与失落!在屈原的理想这般失落,人生追求这般无奈与痛苦之际,一位渔父”踏浪而来。渔父见到屈原时脱口而出: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渔父一见面就准确的判断出屈原的身份,说明 他并未对世事一无所知,而应该是相当了解。屈原作为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的贵族官员,以他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为何会流落至这种人迹罕至的江边?渔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屈原自己的回答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是多么自负与自傲的回答,将自 己的清”醒”与世人的浊”醉”截然对立开来,自己的清”与醒”不为世人的浊”醉”所容,也没有人能理解或者倾听他心中的那份执着的理想与追求, 心中充满着悲痛与失落,字里行间流露着难掩的痛苦与无耐!一个执着于政治理

渔夫形象

渔夫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 向? 渔夫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是因为:首先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诗歌样式。也就是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主要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从楚国的乐曲和民歌中汲取营养,打破四言诗的传统体制,开创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诗派也称“骚体”诗。把先秦诗歌推向高峰。《楚辞·渔夫》记述这样的故事。 故事中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渔父是一位高蹈(高蹈:超脱)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

情。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 因此,“渔父”的意象成为触发文人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 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其次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渔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只在唐朝一代,就有王维的“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韩愈的“频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和张志和的“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等;清朝翰林学士查慎行曾在皇帝面前赋诗“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具有“烟波钓徒查翰林”的美誉,真是脍炙人口。人们甚至愿意把蔑视皇帝权威的严子陵也看作“富春江上一钓徒”,至于另外在诗文中提到的“渔夫形象更是不胜枚举。这么多的“渔夫”形象散布在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中国文学中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对“渔夫”形象津津乐道呢? 一、渔夫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夫”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夫》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夫(父)。作者具体写了渔夫跟孔子的答对,结果是孔子“对渔夫礼拜有加”。这一典故在《论语》中不见,显然是作者把他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攻击儒家。但这篇文章中的渔夫形象并不丰满,因为作者只是单纯描述了一段论辩性语言. 最早确立”渔夫“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作者假托屈原。后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实的,就全文收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见高中课文六册《屈原列传》),作品中,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含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夫”的形象。渔夫见了屈原便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他巧妙地接过屈原话中“清”“浊”“醉”“醒”的比喻,就势加以生发,引出“掘泥扬波”“哺糟啜醴”的新比喻,试图用迥然相反的人生来开导屈原。 屈原是一个奉行“杀身成仁”的积极入世者,而国王的专制统治体系,则使他的理想屡屡受挫;而“渔夫”这一形象,则是一个持顺乎自然、随遇而安态度的高蹈时俗之外的高士。他开导屈原不要执着于是非之争,要效法圣人“不凝滞于物”,代表的是一种道家的处世思想,“渔夫”的形象已不再是一个以打鱼为生的人,他劝导屈原的话以及在“鼓槌而去”时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我足”就证明了他不是一个等同于一般渔夫的“渔夫”,而是一个有一定学识的隐士,这种隐士,“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知其可为亦不为”,显然是道家“顺应自然”思想的反映。 “渔夫”形象的另一个出处是民间关于姜子牙(姜尚)的传说。不过这一传说出现得比较晚。大约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周朝初年姜子牙在渭河上垂钓的传说。他用无饵的直钩在水面三尺上的半空中钓鱼,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负命者上钩来!”(负命者:负有天命的人)后来终于被周文王得知,在他八十高龄的时候被任命为相(事见北宋《武王伐纣评话》)所以这一形象又具有有才能、有抱负的文人等待时机的意思。 二、渔夫形象出现的背景 传统上,文人中普遍存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这其实是一种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混合的产物。古人信奉“舍生取义”,但当自己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即便“舍生”也难以“取义”的时候,我们的文人就相信起了老庄,不为外物役于心。许多隐士往往经历这样一个生活过程:当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候,他们向往的是驰骋政坛,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当他们在仕途或生活中失意的时候,他们在思想上往往就自觉不自觉地“易帜”了——以道家“独善其身”的旗号来作为自己逃避现实的理由。他们往往说自己看破了红尘,其实这种看破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衡。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普遍产生了一种渴望踏入仕途的“官本位”心理。这种心理在文人思想中更是占主要地位。而文人这种心理的普遍性必然与中国社会长期一人独裁的专制统治相抵触、交锋的结果,便是文人在施展自己政治理想过程中的处处碰壁。许多文人因为这种碰壁被夺去了生命的权利。于是另外的人便只好寄寓山林,垂钓于景色优美的湖畔,暂时以闲淡的生活来慰妥自己难以平静的心灵,或伺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唐诗宋词中有各式各样的“渔翁”,他们大多数因遭遇挫折而看透世事,从而希望过一种“侣鱼虾而友麋鹿”般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对世事的不满,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1.《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诗中写的是一个孤寂忧愤的渔翁形象。 2. 《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诗描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却又失意的孤愤。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第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玩赏称赞。 3. 《垂钓》白居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紧接着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颈联中的“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即圆满与空虚。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渔樵耕读,“渔“位于首。“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见,水有这种美德,也正暗含着道家的追求。 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而此舟又一定是小舟。苏轼在《赤壁赋》中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五是“钓”。儒家要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钓”就意味着要有耐心,要把握火候,等待时机。意味着隐者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而耐心等待,不急不躁这一境界也正是隐者所追求的。 三、渔父意象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渔父意象对历代诗歌创作的影响最为深远。中国是诗的大国,诗歌中以渔父为意象的非常多。以唐朝为例,王维诗中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李白诗中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柳宗元诗中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仅从这三位诗人的诗句中,就可以想象出渔父意象的影响力。 其次它对我国的散文、小说、戏剧创作都有影响。散文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那个忘路远近的武陵渔人。小说如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阮氏三雄。戏剧如京剧中的《打渔杀家》。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楚辞渔夫中屈原和渔夫的人生态度 引言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在《离骚》中,屈原通过渔夫的形象,展现了他和渔夫在人生态度上的异同。本文将分析《离骚》中的渔夫形象,并与屈原的人生态度进行对比,探讨他们对生活、命运和追求的看法。 渔夫的人生态度 渔夫是《离骚》中的一个重要形象,他代表了普通人的生活态度。渔夫的生活简单而安稳,他以捕鱼为生,过着勤劳而规律的生活。渔夫对待生活充满了乐观和满足,他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着捕鱼的乐趣。渔夫并不追求权势和富贵,他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状态,对外界的诱惑和纷扰保持着淡然的态度。 渔夫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一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哲学。他并不追求物质的繁华和社会的虚荣,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和谐上。渔夫的人生态度可以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追求,他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屈原的人生态度 与渔夫不同,屈原的人生态度更加复杂和深刻。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的文人,屈原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现实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他对于国家的兴衰、民生的艰难以及自己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关注。 屈原的人生态度可以用”痛苦的追求”来形容。他对于社会的不公和政治的黑暗感到痛心疾首,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改变现状。然而,他的理想和努力却遭到了挫折和背叛,最终导致了他的流亡和自杀。 尽管屈原的人生经历充满了痛苦和悲剧,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于理想和追求的坚持。他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正义的渴望,对于命运的反抗和挣扎。屈原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追求着更高尚的目标和意义。 屈原与渔夫的对比 屈原和渔夫在人生态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渔夫以平凡而安稳的生活为乐,他对于外界的纷扰和权利的追求保持着淡然的态度。他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体验着生活的美好和乐趣。 而屈原则是一个追求理想和真理的人,他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现实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他对于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感到痛苦和无奈,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于自

谈谈渔夫对后世的影响作文

谈谈渔夫对后世的影响作文 屈原的《渔父》与楚辞中的其它作品中的宏大的神仙世界相比,其艺术成就相对是逊色的。幻想的神话世界无疑蕴含了一种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形象感染力。相比之下,屈原的《渔父》更具说理成分而大大减弱了艺术性。这与屈原表达的“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也要保持自己清白节操的主旨密切相关。但如果从思想内涵的角度而言,《渔父》对中国诗歌传统与文学传统的影响,就一点也不能小视了。必须注意到《渔父》中有两个文化原型或者说母题,贯穿了整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是清浊之辩既梦与觉,二是渔父意象。 《渔父》中有关清浊、梦觉的辩论,是中国文学中最经典的表述之一。这就是以“梦”与“觉”对应,以梦为梦化、为迷醉、为浊、为醉;以觉为醒悟、为生觉、为苏世、为独醒,喻指精神的醉和醒悟。这成为了中国文学中清官思想的源头。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把自已政治上的不得势,归于自已“清”与“醒”。因为独”清”,独“醒”而被流放。屈原在这里显然表达出已超出了万物的思想观念达到道的境界,采取的是十分明显的黄老道家入世观念,矛头指向的是当下的,现世的,此岸的政治;而渔父所言:圣人不凝滞于物,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虽然也并没有超出这种入世情怀,但却具有明显的老庄道家情怀为屈原指出了一条现实超脱的道路。《渔父》之后,清官与清流思潮,基本上成了历代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历代文学大多鲜有出其窠臼者。 而后世中以渔父为艺术“原型”触发情思的诗作多,从王维的“竹喧归烷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到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从柳宗

楚辞渔夫屈原的形象

楚辞渔夫屈原的形象 1. 引言 楚辞渔夫屈原是古代中国的伟大文化人物,他的形象在中国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屈原是楚国的诗人、政论家、文化传承者,被誉为楚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于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楚辞渔夫屈原的形象,包括他的背景、才华、成就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2. 屈原的背景和生平 屈原,名平,字原,《楚辞》中的五观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家、文化人物。屈原出生在今天湖北省的曾国,是曾国君的后裔。他年少时聪明好学,天资聪颖。后来,屈原进入楚国官场,担任楚国左徒、上卿助等职务。 然而,屈原的政治事业并不顺利。因为楚怀王不重用屈原,而赏识权臣范蠡,导致屈原感到沮丧和失望。于是,屈原辞去了官职,选择了隐居的生活。 在隐居期间,屈原思考人类的道德和政治问题,并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著名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屈原的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思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3. 屈原的才华与成就 3.1 文学成就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伟大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楚辞》中,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诗歌集之一。屈原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文学风格和思想内容上都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壮丽的辞章、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描绘了屈原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也抒发了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思考。 除了《离骚》之外,屈原还创作了许多其他著名的诗歌作品,如《九歌》、《天问》等。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而广泛传播和赞赏。

3.2 政治思想与影响 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政论家。他在隐居期间深思熟虑地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意见和主张,为楚国的政治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屈原的政治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天问》中。他通过对天地和自然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政治体制应当建立在儒、墨、法三经之上,通过德治、法治和仁治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 屈原的政治观点对于后世的政治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4. 屈原的形象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屈原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人物之一。屈原的形象与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屈原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诗歌、文学和艺术的重视。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造诣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屈原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思想和哲学的追求。屈原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考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屈原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英雄和自由精神的追求。屈原在面对政治挫折和个人困境时,选择了忠于自己内心的信念,表达了对自由和人性尊严的追求。 5. 总结 楚辞渔夫屈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形象之一,他通过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政治思想,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屈原的形象与中国文化中的诗歌、艺术、思想和自由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关。他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象征和代表,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屈原的形象和作品对于后世的文化交流和理解也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播屈原的形象和作品,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参考文献:

楚辞渔夫的名词解释

楚辞渔夫的名词解释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由楚国的文人所创作,内容丰富多样,其 中以渔夫的形象和意义深为人知。渔夫在楚辞中常被用来寄托人们对自由、宁静、回归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一些哲理和智慧。下面,我将对楚辞中的渔夫进行一些名词解释,探究其背后的含义。 首先,渔夫在楚辞中常被赋予自由的形象。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往往受 到各种束缚和限制,渔夫则是其中的一种特例。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漂泊江湖,自由自在地捕捞鱼虾。渔夫在江湖中穿梭,没有固定的居所,没有劳累的工作,仿佛与世隔绝。这种自由的状态在楚辞中被赞美为“随意纵横的飘然”,使人们渴望能够逃离现实的束缚,拥有与渔夫相似的自由生活。 其次,渔夫的形象也带有一种宁静、纯净的意味。在喧嚣的尘世中,渔夫常常 选择远离喧嚣,到江湖中静心垂钓。在楚辞中,渔夫常常被描绘为早晨沉静的场景,清澈的水面映照出初升的太阳,静谧而安宁。这种宁静让人心旷神怡,使人们向往渔夫那种与自然共处,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同时,渔夫也蕴含着一些哲理和智慧。他们在与自然界互动的过程中,逐渐领 悟到人生的真谛。在楚辞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描绘了渔夫在夜晚看到的月亮和露水的美景,从而引出了一种离乡怀旧、对故乡思念的情感。渔夫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与哲人墨子的“兼爱非攻”有些类似,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领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和生命的价值。 此外,渔夫的形象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用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在楚辞中, 渔夫常被描述为对物质享受不过度追求的人。他们以自然为伴,舍弃了尘世的浮华,选择了与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这给了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那就是在快节奏和功利主义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坚守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不被物欲所迷惑。

楚辞 渔夫的名词解释

楚辞渔夫的名词解释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被誉为“中国的诗之王国”。而其中,最引人 入胜的莫过于楚辞中的渔夫形象。渔夫在楚辞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命运的思考。下面,就让我们来对楚辞中的渔夫进行一番名词解释。 起初,渔夫在楚辞中的形象并不突出,只是作为平常百姓的代表出现。渔夫以 自己的耕种之力、智慧和毅力勤勉工作,以追求物质财富,支持家庭生活。在《离骚》中,渔夫被描绘为“拔山盖世之勇士”,他体现了以劳动为基础的人民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在后来的发展中,渔夫的意义逐渐超越了普通的职业劳动者。在楚辞中,渔夫逐渐成为了一种境界,一种思想的象征。他既是勤劳务实的化身,也是对人生的思考者。渔夫意味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活中种种繁杂琐碎的批判,以及对命运的深思。 在《九辩》中,屈原将渔夫与“天”进行对比,将其视为追求个体情感解放的象征。渔夫在捕鱼的同时,也随波逐流地遨游于大自然之中,他没有别的追求,只希望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渔夫在诗歌中被描绘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存在,他像一只小鱼,游弋在湖泊之中,与自然互动,同行相逐。 渔夫的形象还在《九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在这部诗集中,渔夫从劳作 转变为了一种具有神秘、超凡意义的存在。他通过钓鱼来触及自然中的某种力量,他的鱼篓成为了一个立足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交汇点的神秘圣地。渔夫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传递着诗人对生活、对人性、对命运的思考。 此外,渔夫形象还带有一丝浪漫主义的意味。在楚辞中,渔夫有时候被描绘成 为一个孤独的、追求自由的人,他选择了远离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他在湖泊边

楚辞渔夫的名词解释

楚辞渔夫的名词解释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中涵盖了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而 其中的楚辞中有许多关于渔夫的描写,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渔夫艰辛劳作的生活,还蕴藏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本文将围绕楚辞中渔夫的名词解释展开论述。 在楚辞中,渔夫一词常常与江湖水墨画面相呼应,悄然揭示着渔夫在大自然中 谦卑的姿态和毅力的精神。渔夫在楚辞中常常被描绘成与江水相依的形象,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莫过于《九歌·湘君》中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 句诗以极富形象感的文字,表达了渔夫在湘江的辗转苦辛,通过渔阳鼙鼓的节奏,形容了渔夫在江水之中探索生存的艰难与坚韧。 渔夫在楚辞中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他们不仅是渔业的从业者,更是受 命于江水的使者。楚辞中常常以渔夫为主角,描写了他们对家庭,对爱人的思念和忠诚。比如《九歌·湘君》中的“家临九江水,来船系门楣,诚知此去意,遣作渔夫归”,这句诗通过描绘渔夫为了回家而奋力划船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楚辞中的渔夫也是个性的体现。他们勇敢面对江水的洪水和风浪,用坚 韧的意志与如鬼魅般的鱼儿搏斗。在楚辞的《离骚》中,渔夫被描绘成与鲤鱼争锋的形象,以此表达了他们永不言败、勇往直前的精神。可以说,渔夫是楚辞中最为形象化的代表之一。 除了对渔夫形象的描写,楚辞中也融入了关于渔夫生活哲理的阐述。在楚辞的 作品中,渔夫常常被描绘成追求自由与自在的人物形象。比如《离骚》中的“汨乎 汨乎,彼行彼行。忧心忡忡,忖度北行”。这句诗通过描绘渔夫在水中划船的场景,表达了他们追寻自由的渴望和坚持。 此外,楚辞中也融入了对渔夫生活态度的讨论。他们在面对身处江湖的艰辛和 不确定性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楚辞的《九思》中就有一句“轻舟已过万重

《沉醉东风·渔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沉醉东风·渔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朴一生悠游不仕。 ①忘机友:机,机巧、机心。忘机友即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 (1)这首元曲抒发哪两种情感,请加以简析。(4分) (2)“点秋江白鹭沙鸥”意味醇厚,请结合全曲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一是不与达官贵人为伍,二是甘心淡泊宁静的生活。作者先借江景之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点秋江白鹭沙鸥”,表达对渔民生活的向往之情;再直抒胸臆“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忘”,表达不愿与达官贵人为伍之情。(情感、分析各2分) (2)“点秋江白鹭沙鸥”一是图画之美(色彩),以江之“青”和天之“蓝”为底,衬托鹭之“白”;二是以静写动,“点”字,由形容词“点点”变为动词“点缀、飞翔”,由静变为动,显现生机,以示喜爱之情;三是意境之美,以无限的秋之天空、江之无际来衬托“点点”之小鸟,境界阔大,营造了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意境;四是以“白鹭、沙鸥”自况,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神往。(任写两点得4分) 二: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本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答案:①用“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絢丽多姿画面,提供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②从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情致;③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笔。(每点1分)

《渔歌子》课文解读

《渔歌子》课文解读 韩愈的《渔歌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名篇,它以优美的诗意描述了自然景色和渔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本文将从诗歌的结构、主题、形象描写等方面对《渔歌子》进行解读。 一、诗歌结构的解读 《渔歌子》是一首七言古体诗。整首诗共有四节,每节分别为八句、八句、八句和十六句。诗的篇幅逐渐增长,形成了一种层层递进,逐步展开的结构。这种结构上的变化给诗歌带来了层次感和节奏感,使诗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第一节描绘了船上渔唱、渔夫和自然景色,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共鸣感。第二节继续描绘渔村的安宁与和谐,凸显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第三节转变了描写对象,从渔夫转向村民,以群体的形象来呼应渔夫生活的艰辛和他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最后一节则以黄河为象征,通过描绘河水的汹涌和奔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呼唤改革的精神。 二、主题的解读 《渔歌子》主要展示了韩愈对当时农村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幻想。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渔村生活,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谐乡村生活的向往,并对当前的丑恶现实感到痛心。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使得诗歌具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歌通过黄河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弊病的批评与警示。黄河在诗中既是一种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隐喻。通过黄河的汹涌和奔腾,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统治阶级的不满,同时也呼唤大家的改革精神和拯救社会的责任感。 三、形象描写的解读 《渔歌子》中的形象描写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上。最初的描写是船上渔唱,诗中通过描绘垂钓的画面和渔夫的声音,将读者带入了船上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乐于劳作的乐趣。 诗中还描绘了渔夫的形象,渔夫们勤劳而乐观,他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仍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种形象凸显了农民阶层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的黄河形象则寓意丰富。黄河的汹涌和奔腾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变革,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同时也呼唤人们的改革精神。 四、结语 《渔歌子》是一首优美的古体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示了韩愈对农村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幻想。诗歌通过层层递进的结构、积极向上的主题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强烈的视觉与心灵上的感染,使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和体验其中的情感与思想。

唐诗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及意义探析

唐诗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及意义探析 1. 引言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繁盛的时期之一,而其中的唐诗更是千古绝世之作。在唐诗中,许多优秀的诗人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描绘和深刻刻画,展现了各 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丰富多样的含义和思想。本文 将探讨唐诗中人物形象描绘所承载的意义,并分析其在文学和社会背景下所反 映出来的价值观。 2. 唐诗中各类人物形象的描绘 2.1 宫廷女性 唐代宫廷女性是唐诗中常见的一个人物群体。她们通常被描述为美丽、婀娜多姿,并有着高尚、纯洁或悲苦的情感。比如《长恨歌》中杨贵妃被描绘成妖媚 动人、引发倾国倾城之恋;而《渔家傲》则将贞节烈女张飞仙赋予了坚贞不屈 的形象。 2.2 社会底层人物 唐诗中也大量描绘了社会底层人物,如农民、渔夫、手工艺人等。这些形象通 常被赋予朴实、真挚、劳苦的特点。在《登鹳雀楼》中,王之涣描绘了一位行 为高尚、为生活辛勤奋斗的渔夫形象。

2.3 文人雅士 文人雅士在唐诗中也常出现,他们通常被塑造成有着深邃思想和高尚情怀的形象。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描述了兄弟相忆之情,表达了对友谊和同道精神的珍视。 3. 这些人物形象所承载的意义 3.1 美学追求 唐诗中对人物的描绘常常追求美学上的完美与和谐。通过对宫廷女性的描绘展示美丽与纯洁,并通过反差衬托出社会底层人物朴实而真挚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对于美感和纯正品格的追求。 3.2 阶层关系 人物形象的描绘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阶层关系。通过塑造不同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人物形象,唐诗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分工和阶级观念。 3.3 社会风貌与民俗文化 通过对农民、渔夫等底层人物形象的描绘,唐诗表现出对当时社会风貌和民俗文化的关注,展示了他们艰辛劳作和纯朴生活方式。 4. 综合分析与结论 唐诗中的人物形象描绘既是诗人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追求的体现。通过对宫廷女性、社会底层人物和文人雅士等

古代文学中的渔夫意象

古代文学中的渔夫意象 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 (一)早期的名士钓翁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访得之,子陵不受封。"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

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明代萧良《龙文鞭影》里记有两个潇洒而又清醒的渔父——————"放歌渔者"和"鼓枻诗翁"。唐时崔铉任江陵太守时,有楚江渔者,不言姓氏,钓于楚江,得渔则换酒,辄自放歌。人问曰:"君隐者之渔耶?"对曰:"姜子牙、严子陵以为隐者,殊不知钓其名耳。"去而不顾。宋时卓彦恭尝过洞庭,月下有泛舟,一老翁棹其旁,卓问有鱼否,答曰:"无鱼有诗。"乃鼓枻而歌曰:"八十沧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问其姓名,不答而去。面对世人的追问,一个"去而不顾",一个"不答而去",这两位渔父算得上是真正的隐者了。 (三)道家学派的代言人 1.庄子之《渔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以《渔父》为篇名虚构了一位打鱼老者的隐士形象。文章写一个"须眉交白,被发揄袂"的捕鱼老人和孔子对话全过程。他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应该各安其位,才是最好的治理。这位老渔翁言论其实体现了道家的思想:既然万物已有天定之位,那么于个人而言,再也没有比不"多事"、保持心灵清净无为更与天道相符的了。渔父作为庄子虚构的

《渔父》阅读答案

《渔父》阅读答案 《渔父》阅读答案「篇一」 [宋]徐积 水曲山隈①四五家。夕阳烟火隔芦花。渔唱歇,醉眠斜。纶竿蓑笠是生涯。 (选自《词综》) [注]①山隈:山的弯曲处。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渔者形象?请简要概括。(2分) (2)作者是如何借“夕阳烟火隔芦花”之景来抒情的?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2分)塑造了一个洒脱自在的渔者形象。(意思对即可。) (2)(4分)借写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芦花掩映村落这一清幽美景,表现出小渔村的安谧静美,表达作者对小渔村的喜爱,巧妙地将作者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融于景中。(意思对即可。) 赏析: 在溪水弯弯的山坳里有四五户人家,这里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生活宁静恬淡。夕阳西下,光线微弱,山村转暗,映衬之下,白色的袅袅炊烟更为醒目。村落隔在一片白茫茫芦花之后,掩映在夕阳残照的迷茫淡淡烟雾之中,既显得山村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的安定祥和,又给人以桃花源似的`神秘幽静。 山村隔于一片白色芦花之外,更突显水曲山隈处的荒僻,自然状态的气息更为浓重。这和秋天、暮色的格调是一致的。如果“四五家”不是“隔芦花”,而是由绚丽的山花和茂密的稻菽围绕,氛围则大不相同了。 《渔父》阅读答案「篇二」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这首词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作用。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 (1)这首词的“诗眼”是“出红尘”(答“出”亦可,2分)。“出红尘”统领全词,开篇定下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领起下文描写他远离官场后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最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2分) 《渔父》阅读答案「篇三」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 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吴镇《渔父①》 注:①本词是吴镇临摹荆浩《渔父图》之后写下的十六首《渔父》词中的一首。 (1)在“风触湖心一叶横”这句词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3分) (2)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触”字用得最好。(1分)“触”指的是“触碰”,微风轻轻触动湖水,水中的一只小舟随晚风飘荡,(1分)体现了幽清明静的意境。(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