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与考古学的本土化

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与考古学的本土化

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与考古学的本土化
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与考古学的本土化

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与考古学的本土化

周大鸣

【作者简介】周大鸣(1958年1月生),男,湖南湘潭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内容提要】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是由自身独特背景和学术环境所决定的,在辩证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民族志材料解释,复原考古学材料,从民族考古发展到民族考古学形成了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强烈特色。

【关键词】考古学民族学民族考古本土化

“民族考古学”,自80年代开始在我国的讨论多起来。众多学者对民族考古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定义、内容、方法、理论、范围及发展史都已做过论证(注:容观琼:《值得提倡的民族志类比分析法——“民族考古学”介绍》,《中南民族学院》1984年第3期;容观琼:《关于民族考古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问题》,《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张寿祺:《论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兼及对西方哲学“整体论”的分析和批判》,《中山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民族学和考古学两门学科历史的回顾,叙述早期的民族考古活动,论证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是自身独特背景和学术环境所决定的。由此可见西方学科进入中国后本土化的过程,亦可见人类学对考古学影响的过程。

一.中国近代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形成

民族学与考古学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但在西方它们成为独立的学科都是在19世纪上半叶。而我国近代考古学和民族学的形成,都是在本世纪“五四”运动前后。

所谓近代考古学,是指考古工作者通过地面调查和考古发掘去发现文化遗

迹,加以整理,并据以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近代考古学的形成,在西方(欧洲、北非、西亚)是1840~1870年,19世纪末30年代是成熟期(注: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安志敏校:《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美国近代考古学的形成则稍晚些。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是与五四运动中新文化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是伴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而来的(注:夏鼐:《五四运动和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考古》1979年第3期。)。

人类的考古活动很早就开始了。在古代中国,古物在统治者手中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政治意义,私人也竞相收藏古物,作为古玩。宋代形成的“金石学”到清乾嘉时期大大发展,其重在器物收集、文字考据,目的欲在鉴赏。也有不少著述,如梁代顾煊的《钱谱》,唐代徐浩的《古迹记》,宋徽宗的《宣和博古图》,吕大临的《考古图》,欧阳修的《集古录》等等。中国古代的学者,为了著述的需要也研究古物,访寻古迹。如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除引用丰富的史传、碑志之外,还亲自考明了许多古城、古迹的沿革。司马迁著《史记》也访问了许多史迹(注:卫聚贤:《中国考古学史》,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这些可以说是考古学的萌芽。

到晚清初期有所谓“罗(振玉)王(国维)之字”,他们利用甲骨、铜器简牍、石经和墓志等,做了大量整理工作。中国近代考古学批判地继承他们的成果。

本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的考古学已经开始渗透到中国,但是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来的。英、德、俄、法、日等国纷纷派遣探险队到新疆和甘肃西部、东北、内蒙古进行探险工作,这些探险队常常以考古为名,掠夺古物,也做了些考古调查和发掘,如敦煌、楼兰、居延等地的考古发现(注:荆三林:《考古学通论》,第二篇《考古学史的发展》,郑州大学讲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以后国内学者把历史、民族、考古相结合的边政研究。

历史学也是考古学的重要来源。如五四运动后兴起的古史辩派,吸取了西洋

史籍考订法和史事考据法。顾颉刚先生意识到要建立新的史学,必须依靠民俗学(包括民族学)和地下考古的发现(注:顾颉刚:《古史辩》,朴社一九二六年六月初版。),先秦诸子(包括儒学)和两汉经师所制造出来的“三皇五帝”的古史体系因为经受不住史证,而被怀疑、抛弃。

“五四”运动以后,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近代考古学在我国兴起,1922年成立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研究室,1923年成立古迹古物调查会,并开始了对仰韶遗址(1921年)、甘肃洮河流域史前遗址(1923~1924年)、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1921年)、殷墟(1929年)等考古学文化的调查和发掘。

民族学知识的萌芽,同样可以上溯到很远的时代。我国《史记》不仅记载了中国广大土地上的各民族状况,还包括东亚许多民族的资料。另外还有《诗经》、《楚辞》、《山海经》、《蛮书》、《百夷传》等以及大量的杂史、地方志。古人也很早就认识到民族共同体间的差别。史书上记载的民族已多达“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但古人不能合理地解释这种差异。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关于民族起源的,如纳西族的长篇叙事诗《创世纪》就描述同一个母亲生下了藏族、纳西族、白族三个民族的祖先。

我国近代民族学的兴起时间与考古学大致相同,是本世纪初开始的,也就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而兴起的。但直到1926年,蔡元培先生发表《论民族学》一文提出“民族学”的名称(注:蔡元培:《论民族学》,《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1927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下设民族学组。主要活动是广西凌云瑶族调查(1928年)、台湾高山族调查及研究(1929年)、东北赫哲族调查(1930年)、湖南西部苗族调查(1933年)(注:陈永龄、王晓义:《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民族学》,《民族学研究》第1集,民族出版社1981年。)、云南彝族调查(1928年,中山大学)(注:周大鸣:《中国的早期民俗学研究活动及其成就》,《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早期民族学的形成,一方面从西方引进了各种民族学理论和方法,同时继承

了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丰富的材料。蔡元培先生指出,民族学不但要继承古籍中丰富的材料,同时与人类学、人种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早期民族学研究调查中已注意到民族学的资料和考古学资料的关联。

二.中国早期民族考古活动

民族学与考古学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但它们成为独立的学科都是在19世纪上半叶。而我国近代考古学和民族学的形成,是本世纪“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两门学科形成后,在平行发展中出现了交叉,在接触点上产生相互作用。而这两门学科中的相互作用,我们称之为“民族考古”。早期民族学活动可以分为两类:

1.考古学印证民族学的问题

在我国追溯早期人文科学的学术史,往往会提到王国维先生。王国维(1877~1927年)是我国近代大学者,开创了许多学科的学术潮流。王国维先生是最早开考古证民族史之先河。如他在《匈奴相邦印跋》一文中,从匈奴相邦玉印考证“其形制文字均类先秦古玺,当是战国讫秦汉之物”,又谓“此印年代较古,又为匈奴自造,文字并同先秦”,这些结论为后来考古发掘所证明(注:林斡:《王国维对匈奴史的研究》,余大钧:《论王国维对蒙古史的研究》,《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这种以“考古证民族史”的方法多为后来历史考据学家仿效,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古代民族的形成来源上。如对北方民族史的考证(注:孟世杰:《戎狄蛮夷考》,《史学年报》1929年第1期;胡君泊:《匈奴源流考》,《西北研究》1933年第8期;董柱臣:《匈奴西迁与欧洲民族之移动》,《学艺》1942年第2期;郑师许:《匈奴先世鬼方猃狁与殷周之交涉》,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集刊》1943年第1期。),东南沿海民族的探索(注:卫聚贤等人成立的“吴越史地研究会”(1936年)并主编《吴越文化论丛》(商务印书馆),关于东

南吴越民族的研究文章多裁于此丛书,如卫聚贤的《吴越释名》、《吴越民族》、《太伯之封在西关》、《中国古文化由东南传播于黄河流域》,陆树栅的《吴越民族文身谈》等。),楚民族的来源(注:胡厚宣:《楚民族源于东方考》,《史学论丛》第1册,北京大学潜社出版1933年;蒙文通:《古代民族移徙考》,杨向奎:《夏民族起于东方考》,《禹贡》半月刊第七卷第六、七合期,1937年;罗香林:《古代越族考》,《文史学研究所月刊》第一卷第二期,1933年第2期。)等等。其代表人物有孟世杰、方壮猷、胡厚宣、徐炳旭、卫聚贤、蒙文通、杨向奎、罗香林等等。其文字多见于《古史辩》论集、《禹贡》半月刊等刊物中。

2.民族学印证考古学问题

最早提出这种方法和研究的是蔡元培先生。蔡先生在《美术的起源》(1920年)一文指出:“考求人类最早的美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古代未开化民族所造的,是古物学的材料。二是现代未开化民族所造的,是人类学的材料。”这里所说的“古物学”,即指考古学,“人类学”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民族学”。在文章中,他鉴于古代文物是“静的,且往往有脱节处”,因此不得不借助于民族学材料来加以说明。认为“考求美术”的原始,要用现代未开化民族作主要研究材料。

蔡元培先生还开创了用人类学方法研究人种、民族和文化,说要利用体质人类学研究民族的体质特征,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探讨民族文化的差异(注:蔡元培:《美术的起源》,《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胡起望:《蔡元培和民族学》,《民族学研究》第一集。)。

林惠祥先生是一位人类学家,是我国最早注意到运用民族学材料解释考古遗物的学者之一。在1929年调查台湾少数民族时,除了收集高山族各类民族学资料外,还注意收集考古学材料,并调查了园山贝丘遗址。运用民族学材料对“雷公斧”作出正确解释。同时据台湾普遍发现的新石器遗址中的石器、陶器、骨器、

贝器,证明台湾番族与大陆之联系(注: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刊,1930年。)。

早期民族考古学活动主要表现在几个专题上,试举几例。

一是西南地区发现的悬棺葬(或称“岩葬”)的研究。本世纪20~40年代,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一种与中原不同的葬俗——悬棺葬。对于这种时代延续长而发现与中原以外的考古学遗物,研究者确认这是古代某民族的葬俗。但究竟是哪个民族的葬俗呢?于是一些学者从古代文献中寻找有关民族活动的记载,调查这种葬俗分布区域的现代民族的风俗(主要是葬俗)与悬棺葬的联系。用以证实其族属。葛维汉、郑德昆等认为是白人(注:葛维汉:《四川古代的白人坟》(1932年)秦学圣译等三篇文章。)。向达认为是苗族的葬制(注:向觉明(向达):《中国崖葬制》,《星期评论》第二十七期,重庆,1940年。),而方欣安认为最早起于埃及和波斯,后传入中国西南(注:方欣安:《所谓蛮洞》,《星期评论》第15期,重庆,民国三十年。)。

把考古学文化与地方民族史结合研究,首推卫聚贤及同人。1936年,卫聚贤与同人组成“吴越史地研究会”,结合当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如良渚文化,探索吴越民族的族源(注:孟世杰:《戎狄蛮夷考》,《史学年报》1929年第1期;胡君泊:《匈奴源流考》,《西北研究》1933年第8期;董柱臣:《匈奴西迁与欧洲民族之移动》,《学艺》1942年第2期;郑师许:《匈奴先世鬼方猃狁与殷周之交涉》,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集刊》1943年第1期。)。

此外还有些学者把一些普遍发现的考古学遗物,与古代民族相联系,作为某一古代民族的文化特质,如罗香林先生考证铜鼓是越族的文化特质之一(注:罗香林:《古代越族考》,《文史学研究所月刊》第一卷第二期,1933年第2期。)。

周口店,北京猿人发现地,是早期最重要的考古基地之一。在对北京猿人及旧石器文化的研究中也运用了当地民族学材料。如在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头骨化石,许多头骨上都有人为砸击而成的裂纹,有人根据当地一些原始民族中存在的

食人之风,认为北京猿人时代已经存在食人(注:吴汝康先生对北京人遗址进行分析后得出食人的结论。)。在发现山顶洞人的洞里,发现一批穿孔兽牙、穿孔的海蚶壳、穿孔的小石珠、穿孔小砾石、穿孔鱼骨和有刻沟的骨管等。以穿孔兽牙最多,大多制作精美,在上面还发现染成红色。在一些“落后部落”中,喜戴装饰品的风尚比“先进民族”要盛行得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永久性的如文身,安置耳、鼻、唇的穿塞饰物;再有一类是不固定的,如发饰、颈饰、腰饰和四肢饰等。因此山顶洞人的穿孔器类应该是装饰品(注:贾兰坡、黄慰文:《周口店发掘记》,天津科学出版社1984年。)。

本世纪40年代,一些考古学家,如夏鼐、曾昭燏、冯汉骥等人都提倡用民族学材料解释考古学遗物。如夏鼐先生对寺洼文化的墓葬研究,“据此分析了寺洼文化的内涵,并提出将出土遗物和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以研究少数民族早期历史的方法”(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把历史唯物主义用于历史研究。对民族考古也有一定的影响,如蔡元培、郭沫若、翦伯赞、尹达等先生。

郭沫若先生1929年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其自序中说:“本书的性质可以说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续篇。”“研究的方法便是以他为向导。而于他所知道的美洲印第安人、欧洲的古代希腊罗马之外,提供出来了他未曾提及一字的中国古代”(注: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张寿祺文:认为恩格斯的《起源论》是当时所得的考古资料和民族学资料,对古代社会的发展加以论证,包含了“民族考古”的成果。)。郭老在此书中综合了古籍、史经、传说以及当时能找到的考古学材料、少量民族学材料编写成中国古代史。这种治史之书在我国是第一部。

尹达先生于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在延安完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也提倡科学地综合研究,注意把民族资料与考古发现相结合开展原始社会史研究的

重要性(注:尹达:《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1979年。)。

翦伯赞、范文澜先生在编史中也运用民族志材料结合出土实物论证南方系统的民族,补历史记载之不足。

以上简述了我国早期的民族考古活动。从考古学和民族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在这两门学科的形成之始就已开始了交叉——民族考古活动。这一点也构成中国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一重要特色。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

1、历代史籍为我们留下来丰富的民族志遗产。但这笔遗产是杂乱无序的,需要我们整理。所以考证民族史从很早就开始了,利用新发现的考古实物考证民族史是自然的。

2、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研究人文科学都离不开“民族”,民族在研究历史和考古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3、近代考古学者与民族学者有着共同的渊源——大都受过西方文化人类学的训练。很多都是民族学、考古学双修。正是由于这一共同渊源,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两门学科结合比较研究,因而成为民族考古的先驱者,许多后来成为民族考古学家(注: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

三.从民族考古到民族考古学

民族考古不等同于民族考古学似无疑问。笔者认为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民族考古仅是民族学与考古学的交叉,而民族考古学则是两门学科的整合,从考古学中分裂出来的一门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学科,自然有自己的理论、方法、研究领域,或者说要有构成一门学科的主要因素。正如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所说的“民族志资料与考古学实物结合起来,就会创造一个结合的整体,从而形成了称之为民族考古学的研究领域”(注:容观琼:《值得提倡的民族志类比分析法》,《中南民族学报》,1984年第3期。)。

所谓民族考古学究其实质是把人类文化的历时与共时研究加以相互结合。其理论基础是要通过类比分析的方法,从当代社会的观察与近代这种观察积累的材

料中,寻求有助于我们解释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系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复原没有文字记录或只有语言不详记录的以往人类历史的全貌(注:Patty Jo Watson:"The Idea of Ethnoarchaeology:Notes

andComments".Ethnoarchaeology Edited By Carol

Kramer.P277,ColumbiaUniversity Press,N.Y.1979.)。这种理论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这就是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是全世界各民族所共有的、全世界各民族从古到今都经历过大致相同的进化阶段。根据社会历史发展不平衡的规律,那些“社会活化石”(即现代民族志材料)可以与考古学实物类比复原古代历史。但要进行类比分析必须有研究基础:一是大量民族学调查和完整的记录,同时民族学家要注意记录和收集对于考古学家解释文化遗迹与遗物意义有价值的资料。二是科学的考古发掘揭示出来的文化遗迹和遗物以及考古学文化所反映的文化序列和分布。这样在正确的分析和解释了物质遗存背后表现出来的文化意义后,考古学家才可能致力于进一步研究史前时代人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组织、家庭形态、整体的经济结构与上层建筑结构)(注:Michael

B.Schiffer"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Ethnoarchaeology",Explorations in Ethnoarchaeology Edited By R.A.Gould.University of NewMexico Press Albuquerque,1978,P299。)。有别于传统的考古学家、民族考古学家在探究古代文化的物质遗存同时,也观察与分析当代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居民的物质文化,并在类比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力求全面地解释一个地区的史前文化面貌与特定文化遗物的背景和意义。民族考古学研究的是具有联系的物质文化体系,通过把考古遗存与现代民族志(特别是考古学家亲自获取的民族志材料)、历史文献有机结合一起进行研究(注:Carol Karmer:Village Ethnoarchaeology:Rural Iran in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P4.Academic Press N.Y 1982。)。

但要看到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是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民族考古可以说是

民族考古学的初级阶段或者说是萌芽阶段。在民族考古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总结,相关学科的发展,研究队伍的壮大,势必发展成为民族考古学。

条件成熟的时期终于到了。 1949年解放后,迎来了民族学和考古学的黄金时代。考古学:史前遗址和青铜遗址在全国各地的发现、古代文化分区工作的开始、多学科合作对许多考古遗物、遗迹的解释。民族学:通过以民族识别为目的调查和研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排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文化序列。中国民族考古的特色得以继承和发展。考古学、民族学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开展民族学材料与考古学实物资料的对比研究。新的基础、新的理论、新的研究者终于导致了民族考古学的产生。

民族考古学的形成有一个积累的过程。50年代以林惠祥先生为代表,他就我国东南地区和南洋及太平洋诸岛发现的有段石锛,运用现代台湾和太平洋诸岛的民族志资料,论证其发明、发展及用途,研究南洋民族与我国华南古民族的历史关系,也是他运用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资料的成果(注:林惠祥:《南洋马来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梁钊韬先生也运用考古学文化结合民族学和历史文献资料阐述有关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与古代吴越民族以至现代少数民族关系(注:梁钊韬:《我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的分期和年代探讨》,《考古》1959年第9期。)。

到60年代这一学科的研究成果增多了。如对云南晋宁石寨山文化的研究,首先运用考古学方法,认识到这是一种有别于其他的地方性文化。但对这一文化所反映的社会面貌和族属等问题的讨论,正是运用民族考古学方法才使之深入,获得今日之成果。冯汉骥先生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属问题试探》一文中,利用铜器上的人物图像来探索他们的族属关系,辨认出当时滇东北的民族聚落情况,“滇族”是这一文化的主人和创造者(注: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属问题试探》,《考古》1959年第9期。)。汪宁生先生则从

另一文化特征(主要是发饰)作出类比分析,得出四类人与今天云南各族之间的因袭关系(注:汪宁生:《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像所见古代民族考》,《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二是对半坡仰韶文化的研究,利用民族志材料对其葬俗、社会性质进行类比研究(注:宋兆麟:《云南永宁纳西族的葬俗——兼谈对仰韶文化葬俗的看法》,《文物》1964年第4期;《云南永宁纳西族的住俗——兼谈仰韶文化大房子的用途》,《考古》1964年第8期;李仰松:《佤族的葬俗对研究我国的远古人类的葬俗的一些启发》,《考古》1961年第7期;张忠培:《元君庙基地反映的社会组织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9年,此稿写于1964年。)。

民族考古学在“文化大革命”中断一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得到了迅速扩展。有关论文和专著出版增多。明确意识到民族考古学对复原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尹达先生为《史前研究》创刊号撰文谈到,30年来民族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石兴邦同志对这个问题阐述得更具体,明确民族志资料是“社会活化石”、是古代社会的记实。它对现在氏族部落状况的研究,可以解开古代社会之谜,成为复原人类早期历史的依据(注:石兴邦:《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有关古代社会的考古研究工作》,陕西《人文杂志》1981年第1期。)。中国人类学会的成立,对推动民族考古学学科的发展,对综合类比研究,起着一定的作用。其具体研究以河姆渡文化最为典型,运用民族材料对比研究河姆渡的古代实物资料,解释和复原当时的经济生活。如对干栏的复原、纺织技术的复原、生产工具的复原和功用的解释等等。其专著可以宋兆麟等人著《中国原始社会史》为代表。

梁钊韬、张寿祺著文《论民族考古学》在国内首次使用了这一学科之名,并对这一学科的理论方法、形成进行了论述。接着客观琼先生发表《值得提倡的民族志类比分析法——“民族考古学介绍”》一文,对民族考古学的形成、历史进一步论述,特别是对国内的民族考古学活动进行了总结。随着在中山大学人类学

系招收文化人类学专业“民族考古”方向硕士研究生,并开设“民族考古学”的课程,民族考古学也成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重点研究方向。这些,标志着民族考古学的真正形成。1992年,容观琼和乔晓勤先生整理出版了《民族考古学初论》的专著,书中对这一分支学科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列出研究个案(注:容观琼、乔晓勤:《民族考古学初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民族考古学的成熟。

哈佛大学的张光直先生也多次呼吁进行民族考古学或“人类学的考古学”的研究。他在北京大学的考古学专题讲座中说:“考古学方法的设计和使用离不开民族学。一则是人与物之间有机联系关系的蓝图在民族学的情况中是可以详细画出来的,可以给只有‘物’或只有一部分物可用的考古学以参考。二则是民族学可以提供多种变异的很多蓝图,作为研究现在或与后世现象有所不同的古代现象的参考”(注: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他还建议文物考古工作者熟读民族学和“修重部头的民族学课”。

俞伟超先生在介绍国外新的考古学思潮的同时,对中国考古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的《考古学新理论论纲》用“十论”概括了对考古学发展的反思,不仅概括了聚落考古学、环境考古学、计量考古学和新考古学,同时还强调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将文化观、全息观、价值观融入考古研究。他强调考古学不仅要研究“物”还要研究“文”,“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是一个极具普遍意义的概念,它进入一个学科,常常变成一种认识工具,使人们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客体有更好的把握。文化这一概念进入考古学,扩大了考古学文化的畛域,使研究者对考古文化作出整体性的思考,这正是科学进步的一种表现”(注: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四.结论

中国民族考古活动比西方晚得多,但其发生却与我国民族学、考古学同步,这构成中国近代考古学发展史上一重要特色。这一特色的形成,其一是离不开中

国肥沃的“土壤”,即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其二是世界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的相继传入给中国土壤施加了肥料。中国历史上播下的“考古学”(金石学)、“民族学”的种子与西方近代考古学、民族学结合,在“五四”运动的催化下,发芽、生长,而两门学科本身的发展,研究对象的部分重合,研究者多受过两门学科双重训练,使两门学科的相交是必然的发展。但是,早期两门学科各自还发展不充分,两门学科的相互印证还没有上升到理论化和系统化,因而称之为“民族考古”而非民族考古学。

1949年解放后,考古学与民族学的黄金时代到来了。考古学的发展,必然会从单纯研究遗迹、器物中跳出来,研究实物所反映的意义、文化创造者。而我国丰富的民族学材料又提供了最好的类比材料。这样,一大批学者在辩证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民族志材料解释,复原考古学材料,终于迈向了民族考古学的轨道。

中国从民族考古到民族考古学的发展,是沿着自己的道路走出来的。与此同时兴起的西方民族考古学,可以说是与我国的民族考古学“殊途同归”。(一)兴起的时间大致相同,西方民族考古学是二次大战以后才逐渐形成的;(二)指导理论的相似性,西方这门学科是受“新进化论”影响,主要以“文化唯物论”作为指导,而“新进化论”的产生是受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核心思想,即“承认全人类文化发展具有共同规律性”的影响;(三)都是以复原古代社会为目的,西方把这门学科研究限于史前,而中国扩大到文字记载不详的青铜时代。

中国的民族考古学已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这些研究仍可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区域性民族考古学研究。中国是一个民族多元和文化多元的国家,考古学上的分区分系研究已相当深入,而这种研究离不开民族考古学。如在吴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研究显示出这种趋势。费孝通先生主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可以说是区域性民族考古学研究的典范(注:费孝通主编:《中华

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区域性考古学研究的意义在于:1)为各地区传说时代或史载不详的民族提供大量考古学物质文化背景,丰富了对文化渊源、族源的认识,如对百越、百濮、氐羌的研究。

2)揭示华夏汉民族族源主体的若干民族的文化渊源,如对先夏文化、先商文化、先周等文化的研究表明了文化来源的多样性和形成过程的复杂性。3)揭示古代民族的活动范围、迁移路线和文化变迁等。如宿白先生从考古发现论证了拓跋鲜卑从东北兴安岭一带迁往平城、洛阳的路线和过程(注:宿白:《魏晋南北朝考古》,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材。)。

(二)边疆地区的民族考古学研究。边疆地区今天以少数民族分布为主,在古代这些地区的人群不断与中原民族交往,考古发现将寻找到民族关系与文化渊源。如新疆、东北、内蒙古、西南、东南的民族考古(注:李遇春:《建国以来新疆地区民族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民族研究动态》1988年第1期;李逸友:《内蒙古北方民族考古工作的进展》,《民族研究动态》1987年第1期;申戈:《云南民族考古发掘与研究概述》,《民族研究动态》1987年第2期;干志耿:《黑龙江考古与民族历史》,《民族研究动态》1988年第3期;谢端琚:《青海民族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民族研究动态》1988年第1期;蒋廷瑜:《广西民族考古研究综述》,《民族研究动态》1988年第1期。)。王明珂先生所著《华夏边缘》,利用族群理论阐释考古学和民族史的资料,论证了华夏生态边界和族群边界形成的过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他论证了青海河湟地区、鄂尔多斯及邻近地区、西辽河流域地区从旧石器文化向农业社会发展,又从农业社会向游牧社会发展,以及这些地区的民族逐步成为华夏边缘的过程(注: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三)以某种或某类特定的物质文化为核心,形成富有特色的民族考古学专题。这些专题研究将考古学发现,结合民族民俗文物与民族民俗志记述综合研究,揭示若干民族共同的文化创造,族际的文化借用、文化传播。如细石器的分布、

流传与狩猎技术、游牧民族的研究。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与北狄、匈奴、鲜卑等游牧马上民族的关联,几何印纹陶与古代百越的关系,等等。如吴春明先生根据印纹陶文化的谱系和序列分析了东南地区古代土著民族与地域的关系和土著民族发展史;此外他还把东南地区一些特定的物质文化作为东南土著人文特征加以讨论(注:吴春明:《中国东南土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四)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的研究。一些学者利用侗族、壮族等民族志材料和考古材料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注: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李富强:《“蛮荒”稻香——壮族农耕文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更多的学者利用民族志的资料探讨考古发现的工具的功能、性质。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引进酋邦的概念,打破了我国早期国家不是由部落社会直接转化而来的观念,而是古代酋邦在政治上演变的产物(注:容观琼:《人类学方法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当然用民族考古学的方法复原文明的过程、家庭与亲属制度的发展、聚落的形成等。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考古学成长的道路和所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中国民族考古学将有更为美好的背景。首先,随着国际间学术的交流,可以向西方新考古学、民族考古学学习理论和方法不断充实自己的学科;同时有着比西方民族考古学更好的研究条件,这就是56个民族的民族志材料和祖国大地上遍布的考古文化和发掘资料,为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也就是我们深信民族考古学能在历史文化研究中肩负重任的理由。

转自《《东南文化》》(南京)2001年03期第8~14页

中国考古学通论教案

中国考古学通论教案 中国考古学通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1( 遗物。 2( 遗迹。 3( 遗址。 4( 考古学文化 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年代的基本概念 相对年代:绝对年代:

分期方法。 二分法:三分法:六分法 考古学研究方法 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1)、叠压关系。 (2)、打破关系 (3)、共存关系。 二、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 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2)、器物的分型。 (3)、器物的分式。 4(器物组合与分期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 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文化区。 2(文化系统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 导论 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1(遗物。 2(遗迹。 3(遗址。 4(考古学文化 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年代的基本概念 相对年代:绝对年代:

分期方法。 二分法:三分法:六分法 考古学研究方法 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1)、叠压关系。 (2)、打破关系 (3)、共存关系。 二、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 1 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 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2)、器物的分型。 (3)、器物的分式。 4(器物组合与分期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文化区。

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 ——兼论梁思永先生对中国考古地层学的贡献 提要: 考古学乘西学东渐之风于20世纪初期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至现在贡献巨大,解决并正在试图解决很多重大课题,例如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人类起源演进问题等,而考古学最根本的基础即是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在世界考古学层面上其地层学发展脉络较为清晰,但是作为世界考古学中的中国考古学,其地层学的发展脉络相对而言较为模糊,就其渊源问题有些语焉不详。学术界一般认为自梁思永先生发掘后冈遗址考古地层学始真正得以确立1。但是学术界并没有明确中国考古地层学发展与世界考古地层学的关系,并认为考古地层学“在相当程度上是经验问题和技术传统问题”2,但是对于作为新兴的中国考古学的技术传统,学界并没有给出清晰结论。这样,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在考古学史上显得比较突兀,似无源之水或者说源头不甚清晰。 在世界考古学层面上,考古地层学的发展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其经过是被誉为地层学革命的20世纪初新大陆考古,考古地层学原理得到广泛应用。而此时正是中国考古学筚路蓝缕之时。 本文除了试图厘清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脉络外,主要目的还在于试图考察影响中国考古地层学发展变化的学术背景(包括考古学在内的整个社会科学的学术背景)以及世界考古学的发展。是经验积累导致地层学发展,进而促进了整个考古学的发展?还是考古学试图解决的问题的变化致使考古学需要新的获取资料的手段,从而带来考古地层学的发展?这似乎是那个著名的二律背反“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的问题。 1栾丰实等《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10 p22 2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三联出版社1997.6p151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古学概论 遗迹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通常分为房屋、水井、陶窑、村落、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 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最初来自地质学,是指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在考古发掘中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考古地层学主要有先后关系和共存关系两种基本情况。 人类居住在一地,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 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后者是指它们的作成距今已有多少年。断定相对年代,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地层学断代的要旨,是先确认各文化层次序的先后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然后再以各层所含的遗物断定各层的绝对年代;类型学断代的要旨,是将遗物或遗迹按型式排比,把用途、制法相同的遗物(或遗迹)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出一个“系列”,从而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断定绝对年代,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无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则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如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 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称为放射性碳素断代;一般适用的年代范围是5万年以内;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是该方法的创始人。 我们将以青铜作为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和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叫做青铜时代。 利用航空摄影和航天摄影探寻到的遗迹大体可分为三类:根据土色明暗判别的,如坑穴、壕沟、道路等;阳光斜射阴影显示的,如堤坝、坟丘、城墙等;植物的绿色深浅差异判断,如村落、都市、运河等。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 中国很早就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产生于1000年前的北宋,到清代更为发达,形成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下面由为你整理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考古学诞生标志 1928年10月董作宾前往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1929年,李济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近代考古学知识和发掘经验的学者,被聘任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同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及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分别成立。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从事考古研究的学术机构。 新生代研究室的周口店发掘 1929年在裴文中的主持下,发现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随后,发现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得到确认。1933年由裴文中和贾兰坡发掘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殷墟等项发掘 1928~1937年间进行了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开始发掘小屯遗址的时候,发掘水平不高,主要目标是有字甲骨,还缺乏分辨复杂遗迹的能力。1930年,在国外专攻考古学专业的梁思永学成归来,不久参与山东历城县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辨识

了仰韶文化以外的又一种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龙山文化。梁思永后又进行安阳后冈遗址的发掘,从地层上解决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相对年代问题。他还参加小屯遗址的发掘,在发掘方法上有明显的改进。 从此,殷墟发掘走上科学的轨道,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在小屯村一带,先后发现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获得22000多片有字甲骨和其他珍贵文物;又在侯家庄商王陵区发掘10座规模特大的商代大墓以及上千座“人牲”祭祀坑,从而为中国考古学和中国上古史的研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科学资料。与此同时,又发掘浚县辛村西周卫国墓地、汲县山彪镇和辉县琉璃阁的战国时期魏国墓葬,以及日照两城镇、永城造律台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 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广泛采用 国际上从5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放射性碳素断代的方法,被视为史前考古学中一场划时代的革命。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8年后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65年底建成中国第一个放射性碳素断代实验室,1972年开始公布年代数据。后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也相继建立这种实验室。各实验室已公布考古年代数据10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史前时期。放射性碳素断代已成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必要手段。这为建立各种文化类型的年代序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科学根据。在探寻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进行夏文化的探索和先商、先周文化的研究方面,放射性碳素断代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他几种断代方法,例如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断代、钾-氩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章节题库】(第6章 夏商周考古)【圣才出品】

第6章夏商周考古 一、名词解释 1.偃师商城 答:偃师商城是商代早期城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商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平面近长方形,城墙四周有5座城门,城内有纵横交错的道路若干条。在大城的西南部,还有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小城。大城、小城的建筑方法一样,都是先挖基槽,然后层层夯筑而成。小城的年代早于大城,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城内有密集的宫殿建筑群,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可早到二里岗下层早期,邹衡先生认为是太甲桐宫。 2.利簋 答:利簋,又称“武王征商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周武时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其特征为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器内底铸铭文4行32字,铭文载武王伐商之事。因而为西周铜器断代提供了重要标准,而且证实了古文献对武王伐商史事的记载。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3.甲骨文字 答:甲骨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公元前14~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

兴起以后,甲骨文还绵延使用了一段时间。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成,上承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4.妇好墓[川大2006年] 4.妇好墓 答:妇好墓的墓主是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1976年发现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墓圹为长方形竖穴,南北向,墓内有二层台和腰坑,有棺椁、殉人、殉狗。墓内出土大量铜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所出带铭文铜器为武丁时期断代的标准器物。妇好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晚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盘龙城 答: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发现,1974、1976年进行较大规模发掘,其位于湖北省黄陂县叶店。年代约为公元前15世纪前后,属于商代中期的城市遗址。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了解商代文化的分布、城市性质、宫殿的形制和建筑技术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古城位于府河北岸高地偏东南部,平面略呈方形。遗迹的分布状况表明,城内仅有宫殿,具有宫城形制,城外侧则是居民区和手工业区,表明该古城尚属早起城市的形态。 6.人祭 答:人祭是用活人来祭祀祖先(人鬼)、神灵或自然界万物,主要流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在中国,人祭约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河南陕县邯郸涧沟、河南洛阳王湾、陕西沣西客省庄的遗址中,曾发现龙山文化杀祭坑。到了东周时期,已逐渐衰落,且越来越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秦汉及其以后保留了献俘的传统,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可编辑)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 中国考古学通论 参考书目: 张昌倬主编《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之恒著《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 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 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 刘庆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考古学概论》结构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 第三章:夏商周考古、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 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第六章:古器物与考古专题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 第一节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 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1)“古学”: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 (2)“考古”:北宋中叶 11世纪 ,吕大临编撰《考古图》一书,将“考”

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最早出现。但其研究的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因此我国古代出现的“考古”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有较大区别。 (3)科学上的“考古学”:科学上的“考古学”这一名词,也就是我国要学的考古学这门学科,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Archaeology. 考古学是一门近代才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它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具体说,在欧洲19世纪中叶以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2、考古学的定义: 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是这样表述考古学定义的:“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我们认为夏鼐先生的表述是准确的。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1、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遗存、文物),是物质的遗存。 这是考古学与狭义的历史学的最大区别。狭义的历史学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以研究人类历史,而考古学主要研究的是实物资料。考古学和历史学,是历史科学(广义历史学)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犹如车的两轮,鸟之两翼,不可

田野考古学_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之定位 一、学科诞生的标志 发掘是田野考古的核心容,是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考古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 能否独立主持、科学完成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是界定是非考古学家的标准。田野考古的基本容: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田野考古报告的整理 考古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利用考古文献来研究问题 二、学科发展的基础 1、材料基础 获得考古学研究的材料,遗存是通过发掘获得。 从考古材料出发,被考古材料牵着鼻子走,以材料为基础。 例子:忠培: 60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巨大变化:考古材料,考古发现的积累速度与规模已远远超越了考古研究的速度与程度 田野发掘材料的爆炸性增长,研究滞后于考古材料的发现 2、实证基础 考古发掘对解决学术问题的争论 仰韶文化与历城城子崖龙山文化的早晚 后岗小屯殷墟商文化 30年代梁思永先生发掘后冈三叠层,从根本上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早晚问题。 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文化西来说 40年代,夏鼐在宁定阳洼湾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根本上否定了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理论。在齐家文化的墓葬填土中发现两块典型仰韶文化的彩片。得出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 3、理论基础 考古学许多理论的形成是从田野发掘中得来的。 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 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田野考古学不断科学化和蓬勃发展基础之上的。(考古学文化定名理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文明发生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 四、学科交叉前沿 埋藏地下的遗存进行田野考古发掘,与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测绘学 全部遗存都是以物质形式存在。因此许多用来进行鉴定和检测的仪器设备都有可能运用考古学中。 自然遗存对考古学以外的学科提供研究材料 文化现象对许多人文学科有研究,蕴含多方面的文化容 技术手段 五、公众关注的热点 电视传媒关注的热点节目之一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一、课程名称:《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 三、适用对象:(专业、年级)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72 五、学分:4 六、任课教师:陈洪海、郭梦、豆海锋 七、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考古学的性质、特点、内容,中国考古学的发生发展历史。着重讲述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三个阶段的古代物质文化及人类文明发展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秦汉及以后的考古学内容打下基础。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考古学的定义、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基本内容。第二章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从人类体制特征和人类文化的演进两个线索来讲述,并要求学生掌握各中国范围内各地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特征。第三章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从早到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区域范围内新石器时代的重要考古学文化。第四章夏商周考古,重点是以城址和墓葬为代表的遗址、遗迹特征,此阶段重要的遗存代表青铜器的特点,以及中原以外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与分期 一、考古学的定义 二、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第二节考古学研究方法 一、考古地层学 二、考古类型学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测定年代技术的应用 二、勘测技术的应用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中国考古学简史 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二、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 三、现代考古学的发展 第二章旧石器时代考古 第一节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一、旧石器的制作方法与鉴别 二、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地点 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第二节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一、何谓化石 二、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 三、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第三节中国的旧石器文化的区系分布 一、东北区 二、西北区 三、华北区 四、华中区 五、华南区 六、西南区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考古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一、磨制石器 二、陶器 三、农业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20200627205223)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 09 历史教育090103016 许玮琳 在世界范围内,考古学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近200 年的历程。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概括为萌芽期、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基本成熟期、转变期、全面成熟期和继续发展期。 萌芽期(文艺复兴至19 世纪20 年代) 萌芽期的主要特点是搜集和研究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文物,调查欧洲古代遗迹、北美印第安人遗留下的古迹。从研究古物的意义上说,中国从宋代开始的金石学 传统可以被认为是考古学的萌芽,但并未涉及古代遗迹的研究,也没有直接发展成为近代考古学。 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19 世纪20 年代至20 世纪20 年代) 形成期以19 世纪20 年代北欧学者西蒙森和汤姆森相继提出的“三期说”,即把古代按照生产工具的质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时期的观点,并由 汤姆森按这一分期陈列博物馆的文物,及发表专著进行阐释为代表。地质学中按土质、土色区分地层的方法被引入考古学,成为“考古地层学”,它使考古学的研究摆脱了古物学仅仅研究遗物形态本身的局限,走上了科学的轨道。这一时期,在埃及、两河流域和 欧洲展开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如对著名的意大利庞培遗址的发掘。 初步发展期(1867 年至1918 年前后)的考古发掘逐渐科学化,挖宝式的发掘受到批评。按层位发掘,准确记录一切遗物的出土位置并将它们全部收集、充分及时地公布发掘成果为人们所推崇。与此同时,出现了被称为考古学两大基本方法之一的“考古 类型学”,即根据遗物的形状和纹饰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以阐明这些遗物之间内 在的关系。考古地层学的普遍应用和考古类型学的出现是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考古学理论则主要是运用相关学科的传播论和进化论。 基本成熟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 基本成熟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30 年代末)的标志是考古学理论的丰富和创新、考古工作范围的扩展和重大发现的增多。这一时期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发现,在一些考古工作开展较早的地

中国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作用。 年时所提出,共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因为欧洲探险家将铁直接引进,使美洲直接从石器时代跳至铁器时代 2铜石并用时代 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又称金石并用时代。为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铜器的文化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石器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采用冷锻和冶铸两种技术成器,多属小型工具和饰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产生的合金铜。 3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作为认识问题的手段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4盟誓春秋时期诸侯或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而举办的一种具有制约作用的礼仪。先挖好小坑,歃血为盟,将盟书与牺牲者埋入坑中,如有违背,便如此牲。史书有多处记载反映当时的政治形势,主要的盟誓遗址有侯马盟誓遗址和温县盟誓遗址。 5“列鼎制度”,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鼎以及伴随的其他铜器如簋等都是“礼器”,在“礼不下庶人”的周代丧葬制度中,是贵族的专利品,一般平民陪葬的则是日用陶器。 这种以陪葬礼器组合来“辨等列、明尊卑”的制度,在周人墓葬的考古发掘中获得证实。湖北京山相当于王国君的高等贵族墓,随葬九鼎八簋;上村岭虢国墓中,相当于公卿大夫的中等贵族墓,随葬七鼎六簋或五鼎四簋;同地相当士的末流贵族墓,随葬三鼎二簋或一鼎一簋。与此相配合的是:五鼎或五鼎以上的贵族,可随葬真车真马;而五鼎以下的贵族,只能随葬象征性的车马器;同时,三鼎或三鼎以上的贵族才能用双重椁。 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 7经幢石料制作的建筑物,上刻佛教经文或佛像。经幢:读音jīng chuáng ㄐㄧㄥㄔㄨㄤˊ。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由于印度佛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田野考古学-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之定位 一、学科诞生的标志 发掘是田野考古的核心内容,是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考古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 能否独立主持、科学完成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是界定是非考古学家的标准。田野考古的基本内容: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田野考古报告的整理 考古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利用考古文献来研究问题 二、学科发展的基础 1、材料基础 获得考古学研究的材料,遗存是通过发掘获得。从考古材料出发,被考古材料牵着鼻子走,以材料为基础。 例子:张忠培: 60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巨大变化:考古材料,考古发现的积累速度与规模已远远超越了考古研究的速度与程度 田野发掘材料的爆炸性增长,研究滞后于考古材料的发现

2、实证基础 考古发掘对解决学术问题的争论 仰韶文化与山东历城城子崖龙山文化的早晚 河南安阳后岗小屯殷墟商文化 30年代梁思永先生发掘安阳后冈三叠层,从根本上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早晚问题。 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文化西来说40年代,夏鼐在甘肃宁定阳洼湾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根本上否定了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理论。在齐家文化的墓葬填土中发现两块典型仰韶文化的彩陶片。得出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 3、理论基础 考古学许多理论的形成是从田野发掘中得来的。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田野考古学不断科学化和蓬勃发展基础之上的。 (考古学文化定名理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

论、文明发生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 四、学科交叉前沿 埋藏地下的遗存进行田野考古发掘,与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测绘学 全部遗存都是以物质形式存在。因此许多用来进行鉴定和检测的仪器设备都有可能运用考古学中。 自然遗存对考古学以外的学科提供研究材料 文化现象对许多人文学科有研究,蕴含多方面的文化内容 技术手段 五、公众关注的热点 电视传媒关注的热点节目之一 社会成功人士对考古工地和文物库房产生浓厚兴趣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受民众关注 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的《公众考古学》出现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 随着中国历史进程的不断演变,几代人在数十年的风雨坎坷中终于发掘出了近现代考古学,并且其在我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下面由为你整理的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作为世界上文明发达较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进行古代遗迹的考察和古代遗物的研究。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产生于1000年前的北宋,到清代更为发达,形成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和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考察队,潜入中国边疆地区活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中国考古学的体系。 早期的中国考古学 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朦胧地懂得收藏古物的价值,甚至在当时东周京都洛阳建起了一个类似今日博物馆的“守藏室”至公元10世纪的宋代,我国金石学研究颇为发达,有志者开始编纂专注出版。例如:北宋元祐七年吕大临编纂的《考古图》,既绘有器形图,还记录了每器的尺寸、名闻和出土地点。它比起1842 年丹麦青年考古学家沃尔索(worssae)所著的《丹麦早期古物》(The

Prime Ual Anfig uifes of De nm ark) —书足足早了11 个世纪。 此后,又有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图》(1123)、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欧阳修的《集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等等,不胜枚举。清代一来,分门别类的著作如雨后春笋,除继北宋以来的金石著作外,又增添了钱币、玉器、陶瓷器、碑刻??…等等,其 中古文字研究成果尤为突出。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是世界上建立博物馆最早、出版古物研究专著最早、萌发考古思想最早的 国家。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切努力并不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考古学,至多只能说为近代考古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考古学的传入 19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已经日渐兴盛。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讲到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比附。 1898年安阳小屯村再次发现有字甲骨文,1900年敦煌石窟发现储存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他文物的藏经洞,这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两项惊人发现,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是1926年从美国学习人类学归来的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的发掘。 1927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成立,北京大学教授徐炳昶(旭生)被 推选为中方团长,黄文弼代表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参加该团去新疆进行考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摘要) 第一章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以研究古代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艺术品和礼器等。按其质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器、木器、漆器和丝棉织物等。 三、考古学研究的作用 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文字未出现的史前时代的研究,完全依靠考古资料。对于文字出现后的王朝时代,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资料少有记载,更需依赖考古资料。 第二节考古学文化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特征性明显的文化遗存。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是考古学文化命名中最常见的做法。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面貌及特征;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演化;文化时代和分期;相邻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等。 第三节考古时代的划分 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基本上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并行的。 一.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约1、2万年至1万年。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物作为食物,生产经济尚未出现。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角器和蚌器。 (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以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产生作为标志的。此外,稍晚时期,陶器也开始出现。人类生活的居住地逐渐以洞穴转为人工营造的地穴或半地穴式,乃至平地起建的房屋。 二、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和锡或铅的合金。但因为铜料珍贵,所以青铜出现后,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青铜主要用来制造兵器、礼器和上层社会人物的生活用品。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夏代。 三、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系指青铜时代以后,生产工具和武器主要以铁为原料的时代。中国的人工冶炼铁技术始于西周晚期,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铜柄铁剑、铜内铁援戈和铜铁叶矛,是迄今所知最早人工冶铸的铁器。战国时期以后,铁器在生产、生活领域广泛使用,至汉代,铁器基本取代青铜器。 第四节考古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一、考古调查 野外调查是发掘的准备工作。调查分普查和重点调查两种。普查是了解某一地区所有的文化遗存,重点调查则是根据确定的学术课题有选择地进行调查。调查之前要查阅有关古代文献和发表的考古书刊资料,以决定调查的范围。调查中要注意自然的断崖等,观察分析,听取当地群众的反映,河流沿岸,尤其两河交汇处附近,宜于人类生活之地是调查的关键之地。调查中要携带必要得用具,做好文字记录、绘图和照相等工作,并要采集陶器、石器、铜钱、建筑构件等标本。 二、考古发掘 当前进行的考古发掘多是配合基建工程,凡在基本建设范围之内的文化遗存尽可能都要发掘,此外还有为解决学术问题而进行的发掘。发掘前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发掘执照,筹集资金,组织专业人员,雇用民工,准备发掘用具、仪器、文具,以及安排食宿等。 田野发掘之前,必须先进行钻探,了解地下文化遗存的情况,以便确定发掘地点。遗址发掘采用探方法,自上而下按地层堆积情况逐层下挖,遇有灰坑、房址等,要根据开口层位以及打破关系,先发掘年代最晚的,再发掘年代最早的。小型墓葬的发掘一般也按探方法,大型墓葬可先钻探出边框,确定地层与邻近的遗迹的关系后,按墓葬范围发掘。发掘要随时做记录,绘探方内遗迹图,重要遗迹现象要照相,出土物要编号,记录作标。大型墓葬发掘要注意地表有无封土、祭祀性建筑等。每日发掘的情况须做日记。 三、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的编写 考古发掘所获资料应填写探方登记表,灰坑、房址、墓葬、小件器物登记表等。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 “五·四”运动前后,西学东渐,在带来“科学”、“民主”思想和先进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来西方人的妄自尊大,一些西方学者鼓吹“中国文化西来说”;国内也有人妄自菲薄,否定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发生动摇。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追根溯源,寻找实据,证明古史,重建民族自信,成为攸关国家命运的一件大事。此后不久,一批中国学者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开始了对周口店、殷墟等古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国考古学应运而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考古得到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就设立了国家文物局,并颁发了保护古代文物的法令;恢复了周口店、殷墟两项中断多年的考古发掘;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大学设置考古专业;各省区市也相继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当地的文物保护和清理发掘工作。在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实践中,各地考古队伍日益健全起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田野考古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发掘水平得到提高。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考古工作者对史前时期的半坡、北首岭、庙底沟、屈家岭、北阴阳营等遗址和大汶口墓地,对商周时期的二里头、郑州、丰镐等遗址和洛阳东周城、侯马晋城、汉唐两京城址、元大都遗址及其他重要遗址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发掘。在辉县琉璃阁的发掘工作中,首次成功地剔剥出一座完整的车马坑,受到西方考古学家的赞誉。 改革开放后,我国考古事业走向繁荣。1979年4月成立了中国考古学会,其后一些省区市也相继成立了地方考古学会及相关的研究会;考古学得到迅速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引进科技手段,开拓了水下考古和航空摄影考古领域;大遗址考古发掘得到加强,黄河流域所作重点发掘尤多,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也有多处遗址发掘,西南边疆、北方大漠也都发掘过史前遗址,数量之多,分布之广,规模之大,前所未见。 田野考古达到较高的科学水平。原始聚落遗址和氏族公共墓地的发掘,力求全面地揭露布局情况,复原当时社会生活全貌;古代城址的勘察,着重了解整体规划,确定城垣范围和城门位置,探寻主干大道和重要建筑遗迹;对那些古今重合的城市,则充分利用文献资料,根据现存的古建和可以肯定的旧街道等遗迹,结合以重点钻探、发掘,较好地复原古城的平面布局;清理大型墓葬时,妥善处理糟朽不堪的漆木器、丝织品、帛书、帛画,使之得到较好保存;对于散乱的玉衣、铠甲、简牍,在清理过程中,特别注意各个零件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仔细观察和做好记录,以复原它们的整体。考古发掘还扩大到古代矿场、作坊、窑址、工场和沉船、桥梁等。 我国考古工作者积极探寻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为全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作出重要贡献。他们对中国境内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和研究,揭示出了一二百万年以来直立人、早期智人至晚期智人在中国境内的进化过程及其生存活动情况;对中国农业起源的考古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充分的证据证明距今1万年以上;理清了广阔地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序列,建立了史前文化的系列和编年框架,提出了区、系类型的考古学理论;随着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史前村落的揭露,对聚落形态的研究有了新进展;对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获得重大成果,引起了世界考古学界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关注;在豫西及晋南地区对夏文化进行了连续、深入的探索,找到了夏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在郑州地区发现了二里岗文化遗存,从而确认了早商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和其他重要遗址、墓葬的发掘也获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甲骨、简牍、帛书等文献又有许多新的发现,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大批重要史料。 从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汉三星堆的发现与发掘,临潼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西安汉

谈学习《考古学通论》感受

谈学习《中国考古学通论》感受 老师:耿纪朋学生:王浩学号:20093108047选修《中国考古学通论》这门课,是因为身为校友的姐姐推荐耿纪朋老师的课,所以对历史感兴趣的我选择了这门课程,以前对于考古学的知识接触很少,对于考古学还比较陌生,有些具体的概念完全不清楚,所以我决定选修这门课,丰富自己的知识。 通过第七周的课程学习,我对于这门课程有了以下感受: 考古学是通过发掘和调查古代人类的遗迹遗物和文献来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门人文科学,并且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范围是古代,所以它与近代史和现代史实是无关的。考古学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一般指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古代人类遗物、自然遗物等)。考古学的重要目的是复原人类历史,研究过去的历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阐释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并且我们从已经发掘出来的古代文化遗产,知道了从千万年历史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社会发展规律,而这种规律必定对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无可比拟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此外考古学能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文化,从而帮助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并且坚定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并重新引导世界文明潮流的信心和决心。还有,考古学让我丰富了更多的知识,知道保护历史文明的重要性。 当今是个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生活、学习的年代。快餐文化,正如名字所说,讲究一个“快”字,因而其难免粗制滥造,落下“肤浅”的毛病。而广大读者,包括大学生们,都抱着一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来读书、学习,并且将这种做法、态度带到了学术研究中,这种做法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灾难。而《考古学通论》要教给我们的,却是“敢于怀疑、刨根究底”的精神,因为考古学这个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由不得半点虚假。“敢于怀疑、刨根究底”的精神,正是这个快餐时代的大学生们所欠缺的,学习《考古学通论》,有助于提升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我们这方面的素养。 这门课让我获益匪浅,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一定的考古学基础知识,让我加深了对考古学这门科学的认识,也提升了我对于历史学的见解。在当今改革开放,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背景下,学习《考古学通论》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特别是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

中国考古学通论 参考书目: 张昌倬主编《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之恒著《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 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 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 刘庆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考古学概论》结构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 第三章:夏商周考古、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 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第六章:古器物与考古专题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 第一节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 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1)“古学”: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 (2)“考古”:北宋中叶(11世纪),吕大临编撰《考古图》一书,将“考”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最早出现。但其研究的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因此我国古代出现的“考古”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有较大区别。 (3)科学上的“考古学”:科学上的“考古学”这一名词,也就是我国要学的考古学这门学科,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Archaeology. 考古学是一门近代才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它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具体说,在欧洲19世纪中叶以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2、考古学的定义: 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是这样表述考古学定义的:“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我们认为夏鼐先生的表述是准确的。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1、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遗存、文物),是物质的遗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