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对城市布局的影响摘要:城市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文因素的影响。城市布局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人文因素的差异出现了很大的不同。本文将就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对美国和阿拉伯城市布局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让人们可以更加了解这两个不同语境国家的城市和街道分布的差异。

关键词: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美国;网格式布局;阿拉伯;内外式布局

一、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

语境作为语言学概念,是由德国语言学家w egener于1885年最先提出来的。w egener 认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实际使用而产生的,语言的意义也只有根据语境才能确定。他指出。语境概念包含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说话时的客观情景,二是受话者能够直接联想到的各种成分或因素,三是人的整个心态,尤指交际双方对各自身份的意识程度。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亦译为强环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亦译为弱环境文化)最早由爱德华·霍尔1976年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根据霍尔的观点,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在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由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来传递,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记忆深处,显性的语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人们对交际环境的种种微妙之处较为敏感。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在交际时,大量的信息由显性的语码负载,隐性的环境传递出相对少量的信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路斯迪格(M.W.Lustig)等学者曾加以概括如下: 高语境文化:(1)内隐,含蓄;(2)暗码信息;(3)较多的非言语编码;(4)反应很少外露;(5)圈内外有别;(6)人际关系紧密;(7)高承诺;(8)时间处理高度灵活。 低语境文化:(1)外显,明了;(2)明码信息;(3)较多的言语编码(4)反应外露;(5)圈内外灵活;(6)人际关系不密切;(7)低承诺;(8)时间高度组织化。 简而言之,高语境文化的交际,有时显得秘而不宣、藏头露尾;低语境文化的交际,显得多言而冗余、宣而累赘。不同的文化对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美国,往往口齿伶俐,善于口头表达的人更吸引人;而在韩国,更受信任的却是口头表达稍显木纳之人。在低语境文化里,人们往往对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视而不见;而在高语境文化里,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行动、交往速 度、交往地点、难以言说的情绪、微妙的手势及其他周围环境细节等都是丰富的信息符号,给敏感的交际者以无限的信息与内涵。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 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 古迪肯斯特等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属于低语境文化的国家有:德国、瑞士、美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加拿大。这些国家的文化都是重视具体细节安排与精确的时间表,不 注重环境的作用。他们的行为系统源于亚里斯多德的逻辑与线形思维。同时具有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特点的国家有:法国、英国、意大利。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美洲土著、美洲墨西哥以及拉丁国家。中国语言本身即属于高语境文化系统,如查汉语字典中几千个单独的汉字,这些汉字会随着搭配词的不同而不同。这里的搭配词可以说是单独汉字的“环境”。日本 的茶道更是绝妙地传递了其非言语信息。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面临着一系列不足和困境,城市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与命题。城市文化发展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中文化因素的强调等多方面关系,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它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 具体到城市而言,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 Lew is Mum 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所说:“古代的社区过于稳定,它墨守成规旧俗,不愿采纳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古代人类有意突破这种保守社区的孤立和封闭状态,那么对此问题能够找到的最好答案莫过于

城市这一发明了。”“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纵观历史,城市最早产生于古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大规模的近代工商业在城市中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大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的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现代化城市或信息化城市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的摇篮和容器,成为文明生长的肥沃土壤,逐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品格。 “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 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发达,城市文化也随之一日千里包罗万象,形成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建造城市,城市同样反作用于人类,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物质要素表达出来,又依靠个人而存在发展下去,在此意义上,城市自身和人类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就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城市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是赋予城市朝气和独特性

当高语境文化遇到低语境文化

当高语境文化遇到低语境文化 ——以电影《刮痧》为线索 内容摘要:美国梦,这是无数历经千难万阻抵达这方热土的移民们心中共有的梦想,《刮痧》中的男主角许大同就是其中的一员。但这看似美丽的梦想背后,却隐藏着骨肉分离的痛楚以及文化被践踏的辛酸。虽然影片以一个比较圆满的方式结尾,但在大同和妻子简宁抱头痛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来自东方的新美国人的美国梦似乎破灭了至少已经不是影片开头主人公在获奖台上讲的那样。那到底是什么令大同一家在精神和肉体上这样纠结?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文化的不同。一个是来自东方的高语境文化,一个则是本土味儿十足的低语境文化。 关键词: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观念体系文化误读认可 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种、培养、驯化,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ard Tylor)在《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 1871年)一书中,首次将文化运用传播的概念来研究,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它几乎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囊括了而且比较复杂。“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①总而言之。文化就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烙印,是人们进行特出价值取向的结果。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根据爱德华.霍尔提出的“高 ——低语境”理论,我们可以在《刮痧》中找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一、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语境,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语言的环境,而语言是由一个个字词构成,语言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除非将所要表达的语言寓于一定的环境中,即语言只有置身于其所属的文化和社会的语境中才会有全面的意义。比如,在婚礼上,按照正常的思维,宾客们都会聊些祝福新人的话,而这时一个人突然谈论一些悲伤地话题,那么这个人则很可能会被排斥,如果话语太过背离人们的思维,那么这个人极有可能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当然,如果在葬礼上,兴高采烈地谈论趣闻毫无顾及他人的悲伤之情,那么这样的人也难逃被排斥的命运。所以,语言一定要置于一定的环境中才会发挥其作用才会有意义。就像遗传生物学里讲的那样,生物的表现性,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地,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根据对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对比,爱德华.霍尔提出了高、低语境文化。 高语境文化是将信息的意义寓于传播环境和传播参与者的关系中,强调信息的含蓄性和依靠传播环境表达其真实的意义。中国、日本就属于高语境文化。比如,当一个小孩儿长得很可爱是,中国人常常会说“这孩子真讨人厌”,说出的话语和要表达的意义完全是相反的。另外,中国人较擅长运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例如,当一个人和其他人交流时,其他人都对他的话语保持沉默,但此时的沉默确实在表达各自的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完整版)高语境与低语境high

高语境与低语境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当两种不同文化交际者交际时,由于交际双方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与背景各异、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有别,人们会对同一词、同一句话、非语言行为和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联想和不同的所指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也就在所难免。因此,要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首先要理解不同文化的模式及沟通方式。 High-context is one in which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is already in the context,while very little is in the message。高语境文化强调以间接方式表达思想、观点和交流内容,直接表达不仅会显得太唐突,草率,还会给人留下做事不认真,决策不慎重的印象,尤其在讨论问题、提出不同观点或向对方提出请求时,强交际语境文化交际者言语表达婉转、含糊,担心会冒犯对方或让对方丢脸。 高语境文化有如下几大特点:“我们”为主; 螺旋式逻辑思维; 间接交际方式; 地位趋向方式; 语境为基础的理解; 理解责任在听者。 高语境文化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等. 例子:两个朋友对话 A:最近手头有点紧… B:我也不宽裕。 A说手头有点紧,意思就是想跟B借钱;而B说手头也不宽裕,就是说没钱借给A。两个人说的都比较含蓄,说话都有点拐弯抹角,但是高语境国家的人都懂他们的意思。 Low-context is just the opposite to high-context。低语境文化强调通过语言表达进行沟通与交流,所有信息或观点都反映在语言表达之中,而且表达方式直截了当,毫不含糊。任何人想通过暗示方式、间接方式或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不仅达不到沟通目的,还会被认为是在回避问题,甚至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在低语境文化国家里,沟通的目的是彼此交流信息,因此发话者有责任让听者正确理解其语言表达内容,所以他们说话直来直去,说话内容都在言语之中,毫不掩饰。 低语境文化的特点是:“我”为主;线形逻辑思维;直接交际方式;个人趋向方式;语言为基础的理解;理解责任在发话者。 低语境文化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 例子:就拿高语境的例子来说,如果A没钱,去找B借,他们的对话则变成 A:我想和你借点钱 B的回答肯定是借或者不借,绝对不会像高语境国家的人那样拐弯抹角。 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交际方式,也正是这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不同语境文化沟通者在交流时会发生交际障碍,也容易产生误解。 以中国人讲“面子”这一文化传统为例,中国人对人对事比较婉转曲折,生怕伤了自己和别人的面子。 相反,美国人则坦诚和直率,举止言谈直言不讳,不善于转弯抹角。对他们来说,问题的实质和利益的所在,远比保全“面子”更重要。

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理论 摘要 产业布局理论是阐述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经济现象的理论。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 产业布局理论-形成 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 1、杜能的《孤立园》。1926年,法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并不是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域)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运近,亦即集中化程度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成反比,为此,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尽管杜能的理论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也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但他的农业区位理论给西方许多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者以深刻的启发,杜能也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被誉为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认为,运输费用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选择运费最低点上。韦伯还考虑了其他两个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劳动费、运费)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会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 ②聚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 益和企业外部经济效益的增长。 产业布局理论-发展 1、成本学派理论 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阿尔弗雷德·韦伯之后是胡佛。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线路运营费用、是距离的函数;站场费用、则不一定。在此基础上他对阿尔弗雷德·韦伯的理论作了修改: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法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2、市场学派理论。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城市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以为,想要城市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还要重视城市文化、解放文化力。换句话说,缺乏文化魅力的城市不能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当把进一步认识城市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怀此愿望,本文就我国城市文化印象、存在的文化误区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瞻望,谈谈一孔之见。 一、城市文化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我国大城市迅猛发展,中小城市缓慢发展,小城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城市里的棚户区被大量改造,狭窄的道路拓宽了,黑烟滚滚的工厂烟囱被拆除了,一座座立交桥出现了。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高档住宅楼和居住区星罗棋布,旧城区和“夺中城”旧貌换新颜,开发区跃然而上。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每当我们到达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景象。可以说,这是我国城市

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辉煌。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如果从文化的高度与深度来考量,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能不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对笔者所到过城市的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水泥的城市、失忆的城市、堵车的城市、热饼的城市、分异的城市与脆弱的城市,这些都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文化现象。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世界与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世界与精神文明。上海世博会提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是要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的境界,既要安居乐业,又要赏心悦目,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满足。一座城市如果生产蓬勃发展,经济发达,但缺乏城市文化或文化畸形,那么绝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城市。我们常说,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竞争。 所谓“水泥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一座座水泥森林。人们生活在远离自然的水泥环境中,出门是楼,回家是楼,到处是楼,给人一种封闭、压抑、冷漠的感觉,从而产生对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渴望。二是城市地面的水泥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地面的透气性、渗水性大大降低,城市缺乏生气。城市道路是水泥路面,人行道是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立交桥和高架桥穿越城市,城市城市的护堤也是水泥砌筑的,城市广场的水泥覆盖率很高,城市以园也出现水泥化倾向。三是人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高层住宅楼里,早出晚归,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少,邻里之间不相往来。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显得十分单调、

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解决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矛盾的新途径 ——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姓名:赵睿班级:园硕09-4 学号:3095546 摘要: 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正确的城市规划方法的指导,本文在明晰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和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出现矛盾的基础上,对一种更为前沿和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方法——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展开理解,尽管城市发展依旧面临许多问题,这一创新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无疑将给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带来一场冲击和震荡。 关键词: 传统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城市主题文化,理论建设,城市建设 正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单一“土地使用功能”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的传统城市规划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了。由于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模式僵化和理论滞后,传统城市规划理念与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相互脱节,导致中国城市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构、形象单一。特别是导致“千城一面”、“特色危机问题”,及功能与结构混乱问题的主要根源,就是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形成的“性质——规模——空间布局”为模式的物质空间规划方法所造成的,是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建立在一种不确定基础上造成的。为此,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简称概念性规划,被引入我国城市规划之中。但经过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未能弥补传统城市规划的种种不足,城市功能混乱,城市无序扩张加重,城市特色危机越演越烈等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有效的遏制。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关于城市总体发展目标意图、发展步骤、实施方案、落实重点的研究、设计和昭示。由于其内容的战略性和综合性,它已成为指导城市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指导其他城市空间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的首要依据。但是,在实践中,战略规划所运用的理念和方法、执行程序和运用工具都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由于城市战略规划本身的研究不充分、规划不准确,更造成了战略规划的“软约束性”,影响到实施的有效性。相比较城市的总体规划或控制行详细规划等空间规划,城市战略规划从形式到内涵,从方法及理论,从机制到落实措施,都显得远未成熟,亟待创新。 纵观国内外同类研究,在新世纪之初集中形成了一大批围绕城市战略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总结的研究成果。这正反映了城市战略规划在全球化和城市世纪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产业布局影响因素识别 从区位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对我国产业布局及变化的动态考察,识别区域产业布局及战略性调整影响因素。重点从区域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体制因素和路径依赖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1.自然因素。 根据工业区位论和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先天因素。自然资源禀赋就是指某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类产业的自然资源丰度及组合优势。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在工业化初期,产业布局必将优先考虑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有优势的地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正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弱化。

2.社会经济因素。 根据现代区位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增长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位势、人力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市场因子及生态因素、政治军事因素等。其中经济位势是一种综合性质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由于集聚、辐射、增长能量强大的核心经济区或大城市或同等增长能量的经济区或城市的存在,某一特定地区或城市与这些地区或城市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的能量落差,或呈现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或呈现协调互动的互补关系,对区域产业布局影响很大。 3.体制因素。 资源禀赋只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各种资源怎样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却取决于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改革趋向深入,体制创新已经成为一项地区间产业竞争的关键增长要素。 4.科技因素。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地保护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的保护 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向大型化、经济化、现代化的发展,正日益侵蚀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城市文化特色正在消失。在当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相似,昔日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城市面貌迅速消退。城不分大小,地不分南北,千城一面,趋于同一。人们从绝对的经济角度、旅游角度强调城市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城市的另一面——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是公共交流的介质和文明社会的结晶。正如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没有文化,城市就失去了她的精神维系。 一、城市文化的内涵 城市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综合地反映了社会与历史、经济与科技、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哲学观念与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状况。我们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要素来把握其内涵。 从城市文化构成的实体性要素来看,城市文化是指一个城市的地域(包括气候、独特的自然环境、公共环境等)特征,现存建筑及其风格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城市文化的实体性要素是一个国家的城市区别于其他国家城市,一个国家的某市区别于另一城市的具体标识,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外在的、易学的,可变的,它特别体现在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建筑风格上。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罗浮宫和圣母院,埃及开罗的金字塔,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金色大厅”,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等,无一不是这些城市的象征。

从城市文化构成的人文性要素来看,城市文化是指一个城市独特历史,市民的价值观(或称城市精神)、民俗民风、组织制度、日常性和季节性的文化活动等直接相关的种种文化现象、文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城市文化的人文性要素是一座城市的底蕴和内涵,是一个城市个性特征的内在表现,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内在的、独特的、可持续的。一个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这个城市除开“钢筋水泥的森林”显示的经济实力外,和其它城市没有任何差别和不同。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实力城市,如果缺乏了文化意义的“江南水乡”的支撑,它简直就可以说是一架经济机器。 从文化的实体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的关系来看,实体性要素是第一性的,是显性的,容易在短时间内奏效;人文性要素是第二性的,是一个特殊地域的人们经过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物化的共同的观念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不完全是显性的,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实体性要素决定人文性要素,人文性要素反作用于实体性要素。 今天的世界上有许多城市己经失去了固有的品质和个性,这些粗看起来好像是全球化的冲击和城市化带来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其实这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了城市文化的实体性要素,追求短期的显著的效果,而不愿意投资于城市文隐性的、短期内无法看到效果的人文性要素所致。特别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这一问题尤为严重。一些著名的古城在追赶所谓的“城市美化运动”过程中,毁灭了自身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而只求高楼大厦构成的钢铁森林,不关心城市居民精神生活,而只追求城市的经济效益,结果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协调,失去了自身原有的特色,成为追求利润的奴隶。 二、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城市内外逐渐被大块面的商品房充

从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视角浅析英汉句型结构

第32卷第2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32, No.2 2012年2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February. 2012, 089~090 从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视角浅析英汉句型结构 杨晓倩,韩 晨 (贵州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部,贵州 贵阳 550001) [内容提要]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文化得以产生和传承,同时文化在词汇的发展和使用,讲话规则,篇章结构文体风格等方面也影响着语言。在文化领域的研究中,Edward T. Hall从感知和交流方面研究文化之间的异同,历史性的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根据交流中所传达的意义是来自交流的场合还是来自交流的语言将文化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其中认为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美国文化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本文则试图从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视角出发,来分析英汉句型结构的差异。同时,解析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中英句型结构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2)02-0089-02 自从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历史性的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这一概念之后,大多学者就跨文化交际中的行为差异及其文化冲突论证并运用了此模式,鉴于以往对语言结构的研究都是基于纯粹的语言学层面,本文则试图从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视角出发,来分析英汉句型结构的差异,在进一步论证霍尔关于高低语境文化的观点的同时,试图解析造成高低语境文化下汉英句型结构差异的最终原因。 1.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人类学家霍尔从感知和交流方面研究文化之间的异同,根据交流中所传达的意义是来自交流的场合还是来自交流的语言,将文化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他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到:高语境的交流或信息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即指大多数信息都已经体现出来了,只有极少的信息清楚地以编码的方式进行传达。低语境交流正好相反,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即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方式进行传达。 根据霍尔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由于高语境行为源于过去,受传统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变化缓慢,具有高度稳定性,所以在高语境环境下,人们进行日常交流时,他们并不需要详细深入的背景信息,一致的信息会获得对外环境的一致反应,句子的意义没有必要一定包含在话语之中,人们可以通过手势,空间的使用甚至沉默等非语言交流的方式来提供信息,所以在高语境环境下,通过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就可以获得信息,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用话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而在低语境环境下,人们缺少相同的经历,所以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详细的背景信息,相比之下它主要依靠逻辑、推理、思维和语言表达,是一种直接的外在的言语交流,话语本身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信息,语境和参与者方面只包含极少的信息。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低语境环境下人们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截了当,从字面就能理解说话人的意义,交际信息对语境的依赖性小。 2.高低语境文化的汉英句型结构 霍尔模式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理论价值显而易见,而很少从语言角度来审视文化语境性,霍尔指出任何事物都被赋予了高、中、低语境的特征,文化也不例外,不同语境下的文化,其文化观念、思考模式和语言结构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同时每一种语言又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上层文化的影响。语言有共性结构也有异性结构,共性结构体现文化的共性,异性结构体现了它们的差异性,所以下文将从高低语境文化的视角来剖析汉英句型结构的差异。 2.1句型结构 在某种程度上说,英语有综合语的特征所以它的语法是硬的,汉语是分析语所以语法是软的,反应在句型结构上,英语句子偏语法,受形式逻辑制约,在结构上可以分为SVO 三部分,因此英语句型必须有主语作为说话人的陈述对象,说话者必须向听者讲明自己要叙述的对象,将信息清楚地显露在语言结构中,听者可以直接理解说话人的意思,主谓结构是其句子的核心。汉语句子结构偏语义,受阴阳逻辑的制约,结构上可分为话题和说明两部分。下面从高低语境的角度来剖析两者的差异。 2.1.1主语显著和主题突出 1)(你又找老王借钱了?)这样的事情T,你不能总麻烦他C。 2)(..)You can’t always bother himCwith such mattersT. 3)有饭T大家吃C。(=如果有饭的话,那就让大家吃吧) 4)Let everybody share the foodC if there is anyT.(连淑能,1993) 句1)的话题“这样的事情”同述题没有语义限制关系,因而不用是严格的主语。但是这样的结构无疑是正确的,能有效地传输信息。句3)为紧缩句,虽无明显的句法标志,同样能表达明确的语义关系。这两个结构之所以成为普遍接受的句子是因为符合话语原则:有话题及其评述的内容。但是,句2)则采用主语You及相应的动词词组构成句子,后补的话题用介词词组,由于整个句法框架的制约只能充当附加语。句4)采取复句形式(借用连词if),表示一定的句 [收稿日期]2011-12-07

第十一章 产业布局与集群

第十一章产业布局与集群 本章首先讨论了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产业布局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论述了产业集群的成长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产业布局的集群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在长期的产业布局理论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探索并形成了不少有关产业布局的理论,本节重点讨论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环境学、生态学理论。 一、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它是一种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布局。 从产业布局的研究对象看,产业布局就是将资源在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之间配置的过程。从产业布局的目标来看,就是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最优配置。资源的有效配置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即与人类的无限需求相比,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及社会财富,都是有限的。因此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如何有效配置资源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选择,成为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对象。 从纵向方面考察,产业布局是同一产业在各地区的配置与关联;从横向方面考察,是集聚于同一地域空间的各产业的关联与组合。从静态地考察,产业布局是指产业生产力在一定地域空间的分布状态;从动态地考察,是产业生产力诸要素在空间上的安排部署和调整,是政府对产业在空间上的规划、部署、协调和组织。① 产业布局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从经济资源出发考虑产业布局,忽视从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结果必然造成三大系统的运行失调。其重要理论原因是 江曼琪:《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对产业布局优化内涵理解的片面性,认为产业布局优化的根本评价标准就是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便是实现产业布局的最优。作为产业布局对象的资源,不仅包括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还包括自然环境资源。自然环境与人类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一方面提供给人类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容纳、贮存和净化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环境也是一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因此,可以将产业布局所配置的资源统称为环境经济社会总资源。只有把资源配置真正理解为对环境经济社会总资源的配置,才能使产业布局的结果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完全意义上的产业布局优化应该是建立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① 产业布局的内涵决定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既要遵循经济学规律,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又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以环境学、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空间分布、组合与优化的规律,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发展时期与理论内涵的差异,产业布局区位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产业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不断扩大,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分析和重新解释产业空间布局、经济分布及地区间经济差异问题,为经济活动提供指导。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孤立国圈层理论) 其中心思想是农业经营方式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料件,还必须把运输因素考虑进去。杜能的理论假定主要有:所分析的对象为一个简单的孤立国;惟一城市位于中央;农业土地经营方式与农业部门地域分布,随距离城市市场远近而变化,其变化取决于运费的大小;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利息在孤立国中是均等的;交通费用与市场远近呈比例。 “杜能圈”:杜能分析“孤立国”内,如何分布农业才能从一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他认为,利润π是农产品价格(P)、农业生产成本(C)和农产品运往市场(T)的函数,即π=P(C+T)。他用此公式计算出各种农作物组合的 ①刘家顺、杨洁、孙玉娟:《产业经济学》,245-26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高低语境文化与英语写作教学 课程名称:语言、文化与翻译 任课教师姓名:冒国安 研究生姓名:单菲菲 学号:200816432 年级:2008级 专业:外部教学与翻译 学院(部、所):大学外部教学部 任课教师评分: 年月日

高低语境文化与英语写作教学 单菲菲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与社会文化有之密切的联系。在对语境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中,霍尔认为,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都要受到语境的影响。他把语境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的语境性,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两类。笔者将从语言结构和语篇构建方面分析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体现,并提出其对语言教学中写作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语言结构,语篇构建,写作教学Abstract:Language is the social phenomenon. Language and social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Among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xt and culture, Hall views that human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s affected by context. He divided context into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and then analyzed the cultural context. Thus he divided culture into high-context culture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this paper, I’ll analyze h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context culture and low-context culture affect language from the aspect of language structure and textural organization, and how it affects Key words:high-context culture, low-context culture, language structure, textural organization,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在对语境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方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E. T. Hall)独创性地提出自的语境观,他把语境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霍尔认为:“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信息中。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语境的类型决定了交际活动的所有方面,包括语言的使用。这意味着,在高语境中,绝大部分信息存在于语境或非语言环境中,语义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中,因此语言的作用可能很小,人们通常主要靠语境来理解语义,而在低语境中,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语义主要通过语言来传达。霍尔用高低语境的不同来分析文化的多样性,他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两类,大部分亚洲文化以及拉美文化、非洲文化可被看作是高语境文化;而美国、德国、瑞士及多数北欧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霍尔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就处在天平的高语境一方”,而“美国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较低的一方”(Hall,1988)。中国文化具有高语境特性而美国文化具有低语境特性。 霍尔提出的高低语境观点,对语境和文化的研究起着重要意义,对我们在语言的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自从霍尔的理论传入中国以来,引起很多学者的兴趣。很多学者以霍尔的理论为基础做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如林群从高低语境交际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唐德根,章放维将霍尔的这一理论与语言学家Yule的关于会话方式划分的理论结合在一起,阐述了进行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方式的准则;有的学者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其对翻译及教学的影响,如张鲁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目标 产业布局理论是产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学习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后要进一步了解它的影响因素,从而对产业布局理论的知识了解更完善,在调查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时有依据。 二、教学重点 在本节中共分为五个部分,由于在这些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最突出的因素,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就将就此部分做重点的阐述。、 三、教学方法 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途径,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经济理论和思想来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导入;产业布局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有着其特有的规律,任何事物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有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那么今天我们就谈谈这些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主要内容: 1、地理位置因素:这是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沿海和内陆的发展我们就可以明白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1)对第一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 农业受光、热、水土等条件的严格制约 农业受当地运输条件及相应的市场供求制约 (2)对第二、三产业布局的直接影响 产业≠能源基地、矿产和其他原料地 产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地第三产业 例如:郑州:“中国铁路心脏”之称,中原地区最大城市。它拥有6区5市1县,其中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国家级新区、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由于郑州属中原地带土壤肥沃加之过去重农抑商的思想,使得那里成为了多次建都之地,拥有这方面历史文化的影响再加上这里便利的交通,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2、自然因素:自然条件:未被利用以及被利用的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 自然条件中被人利用的部分。 (1)自然资源对第一产业的决定性因素 土地、气候、水、生物共同综合作用 (2)自然资源对第二、三产业布局的间接影响 通过第一产业发挥作用 第二产业:采掘、重型机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 厂址选择:地形、面积、工业用水 第三产业:旅游业(依山傍水风景宜人之地) (3)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大格局 向最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布区集中专业化生产 (4)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稳固的地质基础是制造业、建筑业发展的前提。平原区、山区、盆地为例展开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