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

王鹤云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科学资源,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国际组织的相关文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做了直接或间接的描述。笔者认为,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象征,是人们进行创造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具有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体系:

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例如,有相当一部分民间文学就是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之间流动的见证,我们可以从中活态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生活风貌、道德习俗和思想禁忌。非物质文化遗产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承载了过去,孕育着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同遥远的祖先沟通,看到他们的身影,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辨认出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脚印。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群体或不同民族的文化积淀,反映了人类社会漫长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和传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它所代表的是鲜活的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一个民族或群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或群体的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生存方式,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或群体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或群体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体现出该民族或群体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成为该民族或群体存在的标志和发展的根基。不同的民族或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共同丰富、充实和维系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更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精神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脱离具体的民族历史和社会环境,它蕴涵着所属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沉淀着发展的经验、生存的智慧,这些维系民族或群体血脉的因素反过来又世代塑造并延续了该民族或群体一脉相承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群体意识,使这种文化的价值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得以展示和存续,成为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识别标志。因此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的“活”体现,具有传承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存在发展的生命动力、精神依托,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科学价值。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多的跨学科、跨领域的文化特征和知识属性。它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保留和反映,是后人获取科技信息的源泉。许多民间习俗保留着原始文化的粗犷和纯真,对于研究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另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含有相当程度的科学因素和成分(如中国的传统医药、传统酿酒技艺),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为后人创新奠定了基础。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本身具有较多的科学容,还给我们提供极其丰富的史料和极有学术价值的资料,是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种学、学、文学、艺术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始源和开展研究的主要对象。

审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丰富的表演艺术、口头文学、生活习俗、服饰礼仪、传统工艺,它们或是纯粹的艺术,或者包含着艺术和美的成分,无论是口头文化、体形文化、口头与体形的综合文化,还是造型文化,都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展示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生活风貌、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它们历经岁月沧桑,流传至今,充分说明其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其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孕育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技巧,更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触动人的情感。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储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是进行文化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的源泉。

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传统技艺、艺术精品资源,是开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行为规,更是教育年轻一代正确地为人处事,培养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要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鲜活、生动地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熏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能力,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传授自己宝贵技能的过程,以及研究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职业的专家,在学校、社会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也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

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涵丰富,它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信息,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不仅传递着文化特征,同时也是音乐、戏剧、电影、广播、电视、旅游、饮食、服饰制作、制药业等产业发展取之不尽的资源。在世界围,具有美学、历史价值的民间艺术产品的生产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产业。许多地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项目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文化旅游经济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能影响政治进程。不论是文化的话语权,还是文化的解释权、享有文化的程度,都是和主体的权力拥有程度有关。可以说,文化的任何变动、文化存在结构的任何变动,都意味着一种权力的变动,一种政治关系的变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产物,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土壤。文化环境的弱化或缺失不可避免地将在精神层面上恶

化甚至于摧毁人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一个民族存亡与否,其标准不仅仅是政治的盛衰、战争的胜负,而且包括文化的保存与发展。正如喀布尔博物馆的大门上所写的:“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在这个由资本化、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所支撑的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互相激荡。西方国家凭借着经济上、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不断挤压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可以说,这是一种以民族文化为武器的政治斗争。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国际竞争中的优势资源,起着维系民族生存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

程惠哲

如何达致社会和谐?这是当今利益主体多元、生存竞争激烈、扬个性自由的时代所无法回避的全球性的实践和理论命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积累、传承文化并加以创造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规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一种基本力量,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社会和谐价值与作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发展,可以促进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和谐,调整个体的精神世界,协调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族群关系、国家关系、地区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从而达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谐。

从历史上来看,中华民族是与人为善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传统。“和”字常用来指家庭、国家、天下等社会单位部井然有序、协调一致的状态;“谐”字则更加强调相宜、融洽的含义。儒家思想中对此论述颇多,如孔子讲“和为贵”、“为政以和”、“和而不同”,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主“和则一,一则多力”;他们并且提出了“”的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从哲学上来讲,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共同生存、相互协作的亲和状态,虽有对立,但更强调统一性。从社会学上来说,和谐是一个过程,是事物发展运动的善与美的理想存在状态及其表现。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是自由、公正、诚信、友爱,富有生机、安定有序、环境美好的社会,是一个人与心灵、他人、社会、自然和平共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主要是人对社会的价值认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通过推动价值认同而达成人与社会和谐的巨大优势和重要作用。下面就具体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原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社会和谐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原因

1、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有大量传统伦理道德资源,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向善程度,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文明程度。因为伦理道德为

人类社会的平稳运行提供基本的秩序和保证,是协调个体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调节方式和手段,是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平衡机制。《全球伦理宣言》强调了伦理道德的这种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价值和作用,明确指出“对人的行为,已经有一些古老的准则,……它们是一种可以延续的世界秩序的条件。”因此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通过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与人为善、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天人合一等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容,就会极助益于我们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

群体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和目标,而文化认同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每一个社会、族群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定文化,这些文化成了维系他们拥有共同情感经验、共同生活习俗、共同伦理准则的重要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些文化中重要的、鲜活的、发挥重大影响的主要部分、重要成分,因而在促进社会认同、族群凝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很强的社会和谐价值。

2、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使个体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社会就是基于共同生产活动的人类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而社会或族群也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个体,标准和方法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的文化。这决定了“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待孩子长大成人,能参与各种活动时,该社会的习惯就成了他的习惯,该社会的信仰就成了他的信仰,该社会的禁忌就成了他的禁忌。”因此,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其实也就是个体学习族群独特文化,接受、适应并在这种文化中成长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接受了族群的独特文化,也就是对这个社会进行了价值认同,通过个体有效地融入社会而达致社会和谐。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鲜活的、多样丰富的文化资源就有重要的社会认同、社会和谐的价值和作用。因此,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社会价值认同过程、社会和谐实现过程,就是该族群的独特文化代代相传、儿相继的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亦即人的社会价值认同过程中,个体一方面要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等;另一方面又要将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规潜移默化地变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化,完成社会价值认同、达致社会和谐。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文化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认同作用、社会和谐价值。

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关注、所认同的行为文化、伦理文化、风俗文化等,大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围,也正是个体在谋求社会认同中所要学会和遵守的。这再次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和谐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愈来愈突出,给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同国家、民族也越来越认识到了保持自身固有文化特性的重要性,因为这涉及到该国家、民族文化的继续存在和确立,牵涉到他们的文化主权的确立、文化价值的认可以及在世界上众多民族、国家中独特文化地位的存在和尊严。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乃至标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精神的源泉,是民族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容。因此,在现代工业文明和消费文化的

强势冲击下,如何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维系民族凝聚力,保持社会的安定和谐,就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普遍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维系民族认同、延续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社会和谐价值与作用。因此,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社会认同作用、社会和谐价值,就有助于保持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性、文化尊严,有助于这些国家、民族中人民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有助于保持并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形成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有助于产生社会和谐。每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都会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所保留和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传统文化容,规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是维系民族团结、巩固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是民族凝聚力、社会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源泉。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它们是维护民族独立、尊严,促使民族崛起、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鲜活体现,是民族情感、民族心理的寄托;不同民族所创造、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渗透在这些民族广大民众的骨肉血脉之中,融化到他们日常衣食住行之中的民族共有共享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量的民族文化传统,反映和表现了民族共同思维习惯、生活风习,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共识、社会认同。因此,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象征,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对民族文化认同、社会和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和谐价值的主要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不仅能促进人与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能促进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和谐。

1、就个体的人的层面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促进自我与心的和谐,也能促进自我与他人的和谐,这是社会和谐价值中的人与心、人与他人的和谐。

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口头传说和故事的容,主要突出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旨,安分守己、恪守礼法而不是逾礼违规、悖反伦常,知足常乐、安贫乐道而不是贪得无厌、利欲熏心,明礼诚信、乐于助人而不是背信弃义、刻薄寡恩等思想,尽管有些说教在实际中会带来一些息事宁人、没有是非的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这些方面的容在促进人心的平和、人际关系的友爱方面还是产生了明显效果的。由于这方面的传说和故事不胜枚举,在此就不予列举。

在当今竞争高度激烈的社会条件下,人与心的和谐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2006年8月6日,温家宝总理向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祝贺九十五岁寿辰,二人在探讨和谐问题时,重点谈的就是人与心的和谐。季羡林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心和谐。” 温家宝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

荣誉。”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人与心的和谐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社会和谐价值中汲取资源,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使人们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误,经受得起失败的打击和考验,承受得起生活的重担、磨练和苦难,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坚强的人。

2、就个体的人与集体、社会的层面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社会和谐价值在促进人与社会和谐方面的表现。例如,2005年冬本人在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时了解到,该省有一个地方,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尚无刑事犯罪案件发生。这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这个地方就是布依族聚居的黔南州贵定县音寨。据当地有关人士分析,这一奇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音寨一带一直未中断当地特有的“三月三”、“六月六”歌会等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活动有关,正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举行,很好地起到了崇尚道德、弘扬正气、凝聚民心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当地的人民平安、社会和谐。

3、就人的集体与集体的层面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促进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和谐。

族群与族群的和谐方面,例如我国土族地区普遍流行藏传佛教,在省县就出现了土族、藏族共同参加当地最盛大的节日“六月会”的景观,这对土族、藏族人民在当地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无疑具有重要保护和推动作用。

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和谐方面,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国际性、共享性的特点,例如蒙古长调、马头琴是我国和蒙古国,木卡姆是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国,柯尔克孜族口传史诗《玛纳斯》是我国和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国共同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顺应并利用它们的这种共生共有共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并促进不同民族、国家、地区间的文化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其民族团结和国际交流的凝合剂、催化剂的作用,使跨民族、跨国家、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成为共创、共有、共享这些文化财富的所有民族、国家、地区的共同责任与义务,使这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形成良好的交往合作关系。例如在2005年末公布的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我国和蒙古国政府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在这一过程及今后的共同保护中,已经并将继续发展两国在这方面的友好合作,从而加强两国的密切联系,促进两国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促进这一地区的和谐与繁荣。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国家间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民族间联系沟通的粘合剂。在大力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对外文化交流,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弘扬、展现光辉灿烂、魅力独特的民族文化,既有利于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和了解,增进友谊、培养感情,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

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促进地区和谐稳定、推动国际交往与合作,是有可靠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的,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可能拥有相同或相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长调、木卡姆等。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具有人类意识和普世价值,可以成为一个国家、民族联系世界的纽带,因此通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开展国际交往与合作,可以

拓宽国际交往的渠道,促进国际交往的发展,维护世界和谐稳定。例如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建立合作和互助的国际技术、财务机制,动员国际社会履行共同的义务。此外,重视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对我们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们在国际化语境中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保护、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还有助于尊重人类发展中实际存在的文化普遍性,帮助弱势群体和族群防止文化破坏,这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在国际交往中的体现。

4、就人的个体、集体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禁忌文化是藏族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藏族禁忌文化中有许多禁忌就是为了防止人们肆意破坏自然,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藏族关于善待自然的禁忌主要有:不许在神山上乱砍乱伐乱挖乱猎,这可以防止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山地生态系统失衡;不许随便在神湖中游泳、捕捞,这可以防止污染水源、水域生态系统失衡;不许随意在草原上放牧搬迁、挖土取土、猎杀鸟兽,这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草场遭受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等。正是由于对自然的敬畏,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有了青藏高原这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

其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社会和谐价值中,也有许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容。例如白族的“绕三灵”,就是在每年的特定时间里,白族人民踏苍山游洱海,融入大自然,激发起对自然的热爱和善待之心。壮族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则有丰富的自然崇拜文化,他们崇拜日月星辰等天体,崇拜风火雨雷等自然现象,崇拜蛙、鸟、花、树等动植物。正是基于万物有灵观念的发自心的自然崇拜,使壮族人民把自然视为人类的好伙伴而不是对手和敌手,从而使得壮族地区较好地做到了天人和一、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涵盖了人与心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族群与族群的和谐。正如前边分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谐价值,能有力地促进人与心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和谐。因此,为了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坚强,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的人,为了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为了促进国际和平、地区安宁,我们要切实重视并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与作用,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遗产保护根在教育

――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与构想

柯玲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批或有一代代热爱文化遗产、懂得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人。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扬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现代化更具有中国特色,作者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构想。文章对国民俗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容、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民俗课程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俗课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14(2007)02-0097-06

随着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举国上下对我们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或熟视无睹的文化现象开始密切关注。我们在庆贺首批五百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的同时,更应思考怎么去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属于民俗文化畴,笔者以为,培养具有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新一代具有更为重要、更为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文化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一、我国民俗教育的现状

民俗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而特殊的社会存在,是人类特殊的伴生物。社会中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在他们身上,都烙有这样或那样的民俗印记。一般而言,民俗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流行的不成文的规矩,一种流行的模式化的活世态生活相。民俗与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不同,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宝塔”构制中,民俗处在最底层,如同尚未提炼的矿石,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生态的意识团。在人类社会结构里,它处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中间环节,以两栖型的形式,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许正因为如此,民俗很少被有意识地纳入学校教育的视野中,而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依靠民间传承(主要是口耳相传)形成的民间传统文化。

但是,传统往往也有“难传”的时候,外族入侵、国战争以及所谓的“文化革命”就曾使某些传统失传,许多优秀传统今天只能见于典籍、方志等文献了。那些被当做“四旧”破除、砸烂的有不少是平淡的绚烂。改革开放以后,西风再次东吹,人们不得不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又一次深深反思,于是有识之士惊呼:我们的许多优秀传统已经到了濒危的境地!一个民族突然有了找不着根的忧虑,这是一件十分可怖的事情。

与此同时,我们的党和政府也在反思我们民族的文化前途。党的“十六大”发出了“扶持党和国

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号召。这一号召极推动了我国民俗文化事业的发展。自此,学校教育中也更为关注民族文化教育。这不仅表现在“民族精神教育”主题的不断被强化,也表现在不少省份开始意识到地方文化以及区域民俗风情对于现代教育的特殊意义。一些省市或学校开始编写某一区域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教材;有些学校着手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创编校本教材;在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教学容中有意渗透一些民俗文化容。但如果把这个行动称之为“民俗教育”的话,现状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

第一,课程地位不明确。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已在关注素质教育,但终因须过升学考试关的压力,课时计划的限制,以及各个学校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素质教育往往停留在应景甚至作秀的层次上。民俗教育无疑应该纳入“素质”的围,但因为大多是“应景”,因此即使在设有民俗类课程的学校里,民俗课程也往往跟其他次要课程一样被随意取舍、占用,成为应付上级检查或展示学校素质教育实绩的一种形式。能真正认识到民俗教育课程的育人素质地位的很少。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除了大学的民俗学学科点之外),民俗教育大多呈现杂乱无序状态。几乎没有循序渐进、统筹安排的教学计划。教育部门虽然也意识到学校教育在传承民俗文化上的特定作用,但因为忙于应试,尚无余暇抽调专门力量从事民俗课程建设的研究和设计。

第二,课程容真伪混杂。因目前尚无一支专业的民俗教育师资队伍,从事民俗教育者自身的民俗理念尚待更新,素养尚待提高,民俗教育教学容设置存在不少问题。如:真伪民俗容往往鱼龙混杂,容易造成谬种流传、贻误子弟的消极影响。再如,把“民俗”简单归结为旧时代乡下人的土特产,或大讲民俗事象中的无知、愚昧、荒谬等等陋俗成分,这在已具有一定辨析能力的学生当中,很容易造成对民俗的鄙视、误解和拒斥心理。

第三,水平参差不齐。全国各地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也带来了民俗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民俗资源丰富的地区,学校民俗教育的水平却不一定同步。有些省市喊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启动了不少文化“工程”,却遗忘了学校教育这个重要阵地。高等教育中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席也很严重: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民俗文化教育仅限于二十几所高校所设的民俗学学科点,而这些学科点也才刚刚开始尝试开设中国民俗通识课程。原本应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循序渐进、系统开设的民俗教育课程,却在前期缺少基本知识积累的情况下,先在大学设起学科点。更有一些学校的民俗学学科点属于乘风上马之类,尚无深厚的学科基础。从接受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来看,我国的民俗教育的水平极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民俗教育不平衡,高等教育阶段的民俗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民俗教育也不平衡,甚至表现出反常“倒挂”。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也为了我国的民俗学科稳固地发展,我们的民俗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

总之,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民俗教育缺乏调研,缺乏地位,缺乏系统,缺乏学科意识。而为

现实也为将来、为今人也为子,民俗教育不可或缺,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已是刻不容缓。

二、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必要性

民俗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民俗教育和生活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往的民俗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的家庭、族群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实施:长幼一起活动机会较多,口耳相传,耳濡目染之中,孩子学会、领悟到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现在的家庭模式和教育模式早已不同于从前:大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一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从3岁入幼儿园,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等等,他们失落了众多亲身感受民俗的机会,与民俗生活越来越疏远,以至对重要民俗事象不甚了了或一知半解。从教育的全面科学发展看来,在文化教育链条上,现行的学校教育中有必要补上缺失了的人生这一课,否则,孩子长大成人后容易因“先天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将文化传承纳入学校教育环节之中,既是适时之需,也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理由如下:

首先,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需要。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人类的文化是有层次之分的,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形而上层面的精英文化外,很大一部分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它包括了一国或一族民众的生活技艺、口承语言艺术、文化心理模式等在的庞大容。它是人类文化的基石,支撑并衍生出人类的整个文化大厦。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将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都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围之。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容大半都和民俗有关,这些遗产急需保护和传承,完全可以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设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民俗课程进行教学。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接力,学校教育是文化接力的最为有效的形式。确立了民俗文化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就同时肩负着传授民俗文化、民俗知识的重任。

保护民间文化是全民的大事,也是事关千秋万代的事业。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在我国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2006年起,每年的6月10日,成为我国法定的“文化遗产日”。在第一个保护日活动中,各地、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各类民间团体纷纷以不同寻常的热情投入其间。但实事地讲,这一切似乎与学校发生的联系较少。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文化生态的一再被破坏,无数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正濒于消亡的境地,我们民族的精神灵魂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危机。保护民间文化传统,让它们成为种子在一代代人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让它成为人生必修课走进学校,让它成为课程教材走进课堂,走进民俗传承的历史链条之中。

其次,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需要。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世界性的文化趋同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俗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行动,体现了现代人对曾支撑民族精神家园的精神文明形态及价值的重新审视和认知、依恋和追寻。民族精神作为各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和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民俗传统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始终是各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民俗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显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的特有标记。我国优秀民俗传统中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可能蕴涵着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万年活态的文明史。民俗传统也常常是我国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是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激发新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往往是以特定的无形或有形的民俗为载体的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独特的“我们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集体无意识和有意识构建的人格体现。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既是凸现民族个性的需要,也是塑造学生人格的有效手段。

第三,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接受民俗知识的需要。

从民俗学的定义看,美国当代著名的民俗学家阿伦?邓迪斯指出:“自1846年威廉?汤姆斯最早使用了民俗学(Folklore)这个词语以来,关于民俗学定义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很多定义侧重在‘知识'(lore)方面,也有一些侧重在‘民众'(Folk)方面。显然,和任何学科一样,学科的定义不免有歧义,但是,总的倾向,大多数的意见还是明确的,主要是有关人民知识的学问。”事实上,大多民俗事象确实是民众生存方式、生产、生活知识、智慧、经验的展演以及独特的民俗思考原型的体现。民俗学国际术语Folklore,我国学界也曾译做“民间知识”、“民间智慧”。

从本质上说,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以传授各科知识为主,现行的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中,文理知识分别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为依托。民俗的广延性使它和众多的学科分支有联系,但“世俗性”又常常将它的科学性和知识性遮掩。甚至有人直接将民俗等同于迷信,这是对民俗的曲解。当然,完全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民俗,可能会露出某个民俗事象形成中的无知、愚昧、荒谬。可是,它并不是个体的失误,它是一定民众群体在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同感心理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共同的选择、凝聚和升华。所以,民俗知识

是生活化、技艺化或者仪式化了的知识。民俗教育的短缺,已经使今天的年轻一代常常不能很好地认读自己的胞衣文化,等到发现很多“拿来”的原来竟是“自产”的,才惊叹自己差点丢弃了先辈留给我们的许多极其宝贵的遗产。幸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如果马上行动起来,按知识门类来整理我们的民俗传统,再分别纳入相应阶段的教育之中,我们的教育将更完整、更健康。

三、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可行性

20世纪初日本民俗学的建设和拓展,对日本的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日本民俗学鼻祖柳田国男先生因而称民俗学为“济世之学”、“国学”,因此,和民俗密切相关的文化学科几乎遍及日本所有的学校。日本的民俗研究和保护成为当今举世公认的完备发达的学科。欧美的民俗学研究也异彩纷呈,并越来越朝着应用的方向发展,和现实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民俗本身是包罗万象的,它的版图与生活一样广博,因而民俗给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也给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诸多便利。具体地说有如下几条:

1.与素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教育受众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是进入新时期以后,教育部门针对弊病百端的“应试教育”而采取的举措。

“素质”一词有几层涵义,它可以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也可以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先天的特点,当然也指人品、素养等等。而对于“素质教育”的涵目前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诸方面的教育。柳斌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办事,教会学生健体。而民俗文化或民俗知识本身就是一种素质,它既有文化素质,也有技能素质,还有思想素质等等。民俗与生活的水乳交融,使得民俗具有了显著的“素质”特征。从育人这一点看,民俗教育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不谋而合。

2.与校本课程相连的多样性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三级课程之一,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比如学

校组织结构优化、教师在岗培训、教育资源选用和社区参与等多种相关措施。与一般的校本课程相比,民俗校本课程有着其他课程难以企及的优势。民俗的多样性使它获得了多向延展的空间,而民俗的渗透性又使它可以衍生出主题不同、容各异、多姿多彩的校本课程。

3.与基础课程相通的知识性

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的便利还因为民俗具有与众多学科知识的相通性,它本身既可以作为传统知识传授,同时也不乏“现代”因子。

民俗容极为丰富驳杂,包括了有形的物质民俗、伴随人生成长的人生社会民俗、人们的心意信仰民俗以及游艺竞技民俗等。仅物质民俗就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如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品等等。各类民俗之和就更是天文地理无不涉及了,我们可以毫不夸地说,貌不惊人的民俗中包含了各科知识,且不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今天,民俗同样可以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柱。我们可以对民俗披沙拣金,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去条分缕析,将民俗知识渗透到教学之中。

4.与区域文化结合的生动性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俗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区域性,民俗文化从属于一定的区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和凸现地方特色并不矛盾。中华文化正是千姿百态的地方文化互相辉映的结果。正因为如此,针对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的国情,教育部门很难制定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程标准,从而不得不一再放宽要求,允许地方教材的差异性的并存。这给各地根据区域文化特色编写教材提供了方便,一些乡土教材应运而生。生动有趣的地域风情不应停留在一般介绍的层面,而应深入到民俗层面进行分析,结合学校教育知识的系统性,将地域民俗有机地纳入到日常的基本素质教育之中。比如说,体育就是一门受时空条件限制规约较多的课程。各地各族可在《课标》的指导下融入民俗体育容,让民俗体育更便捷地走进学校课堂。这样做,既弘扬了地方特色文化,又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还能赢得当地学生的喜爱。从全国围来看,这样做又使得我们的体育教学体现出更为浓重的地方文化色彩,也使得我国的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四、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构想

民俗知识作为人生必修课进入学校教育体系,成为整个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应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它既可以以基础文化课程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作为研究性拓展课程开设,还可以以实践课程或生活课程的形式实施。民俗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容,从实施过程到评价体系都有着比较鲜明的特点。

首先,关于民俗课程目标

教育目标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也是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它具体表现在教学设计上。现有学校教育课程或以认知目标为取向,或以行为目标为取向,还有的以人格目标为取向。民俗课程因民俗的综合性、混合性,其课程目标也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总体而言:学校教育中的民俗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是让受教育者通过对民俗课程的学习,感知、了解和接受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认识自己在民俗传承中的义务和责任,热爱和保护我们的民俗资源。

其次,关于民俗课程容

由于民俗知识的丰富驳杂,在不同程度的受教育者中,民俗课程的教学容设置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以及留学生,对象不同,要因人而异。但从教材角度看,应该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使不同层次的教材、教学呈现出系统性、系列化。

如:幼儿阶段的民俗教学容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编排中。教师可以选择各地生动活泼而又悦耳动听的童谣配以声像或者图画,让孩子们在琅琅上口的歌谣吟颂中想象、感受、体验歌谣所述说的故事或情境。许多看似简单浅显的童谣,不仅具有歌谣的诗情画意,而且还暗含了锻炼儿童认知能力的特殊功能。

再如:小学阶段,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民俗课程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互动色彩的主题,让孩子在活动中习得,在参与中接受并思考。我们来看一个某小学的民俗采风校本课程的容设计,从课程容到课程目标,配套十分完整,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某种启发。

课程主题:民俗采风

一、课程架构

二、课程目标

(一)能了解家乡的来历,并能说出有关的传说。

(二)能指出与传说相关的历史遗迹。

(三)培养欣赏古迹之美,并知道爱护、维护古迹的原貌。

(四)能主动收集并研读家乡的传说故事。

(五)能说出家乡有哪些小吃。

(六)能说出家乡小吃名称的由来及特色。

(七)能介绍并与人分享家乡的小吃。

(八)认识谚语的由来,并了解其代表的意义。

(九)认识过年的风俗,并了解春联的由来及代表的意义。

(十)能掌握春联正确的贴法。

(十一)能欣赏并体会谚语和春联之美。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上学期。

活动节数:共十五节(每节40分钟)。

再如:在留学生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这是新形势下全球汉语热潮掀起之后,汉语作为文化推广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留学生开设的中国民俗课程与对中国学生的有所不同。因为留学生了解中国民俗主要是出于兴趣或实用的需要,“入乡问俗”、“入境而禁”是每一个身处异域的人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因此,为留学生设置的中国民俗课程的教学容将主要介绍我国的一些特色民俗,并可以配以适当的图片或利用光盘,以增强生动性和现场感。

总之,民俗课程的容会呈现出显著的区域特征和生活色彩,将相关知识巧妙融合于特定的民俗事象、民俗场景或民俗活动之中,真正实现寓教于俗,寓教于乐。

再次,关于民俗课程的实施过程

笔者构想要使民俗教育真正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关键还在于如何实施以及以怎样的过程实施。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早已被国外课程研究专家们意识到。在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探讨中,也许我们更能了解课程变革的实际,解释学习结果以及影响学习结果的可能决定因素。比之于其他教育课程的改革,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实施过程显现出更强的可操作性。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每一次民俗课程的开设,从课程计划到课程采用再到课程实施都可以有异彩纷呈的主题设计,有比较明确的考评目标。具体到不同层级的学生,可采用的教学手段更是千变万化。

对学龄前儿童可以采用教唱民俗歌谣、学讲民间故事、临摹民俗图画、排练民俗游戏等手段,让孩子在活动中理解、感受我们的民俗文化传统。

对小学生可以组织其搜集整理民俗歌谣,演练民俗游戏,观看民俗音像资料等,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接受。

对中学生可以指导其完成民俗田野作业,让学生在研究中理解、发现、领悟、评析民俗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对于大学生、研究生则可以结合其专业方向,引导其梳理、挖掘、研究民俗和相关专业的深层关系。将民俗中可贵的专业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考察,把握民俗中那些亘古不变的民族

情结。

当然,在其他科目中设计渗透于基础课程的民俗主题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比如文史类课程如何吸纳民俗文化,利用好民俗文化,不仅是关系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也直接影响着有中国特色的文科课程建设,影响着文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一旦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树立了民俗教育理念,或者在各科的教学容中有意渗透民俗因素,那么,在各类课程的学习中,知识间融合将在学生的接受过程中自行发生,如果再有全局性的民俗渗透教材的辅助,自然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

最后,关于民俗课程评价体系

因为民俗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容以及实施过程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评价体系的独特性。

一是民俗课程的评价对象具有多样性。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构成了课程评价的对象。民俗课程的方式既可以像一般理论课程那样一章一节地表述,也可以是一项具体的民俗保护行动,还可以是一次走访或调研等等。因此,民俗课程的教学活动和结果也就会呈现出多种形式,既可以是一次书面形式的答卷或小型论文,也可以是一次民俗调查报告,还可以是亲自采集的民俗声像资料……

二是民俗课程的评价标准具有差异性。由于民俗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性,因此,对于民俗课程价值的认定或特色的肯定,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因为民俗课程的地区差异,评价民俗课程的尺度也可以因地制宜;另外,因为民俗课程进入专业视野以后,还会受到专业的制约,因而对民俗课程的评价又可能因为学科视角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结论。虽然,从大的学科分类来衡量,民俗学被归入法学界域,但事实上,民俗的触须几乎触及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三是民俗课程的评价途径和方法具有灵活性。紧承上文,评价标准的随机性导致了评价途径和方法的灵活性。我们既可以用理性的分析,也可以用感性的领悟,既可以用审美的眼光来赏析某一民俗课程的美学意义,也可以以应用的尺度来评价某一民俗课程的实用效果和社会效应。

五、结语

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与构想,是笔者结合我国当下民俗学学科发展态势和我国教育改革及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而产生的一点思考。民俗课程本身的广涉性决定了它和许多学科的亲和性和交融性,并且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民俗学不仅仅和人文学科关系密切,它和理工

学科的结合也十分紧密。民俗中所包孕的科学价值的研究和开发还是一块处女地。按照课程教学理论,一门课程的诞生至少应具备社会需要、学科需要和学生需要三个条件。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除却笔者所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外,民俗课程也是应这三个“需要”而产生的。当然,要落实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的构想,需要民俗学专家、民俗工作者和课程研究者们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设置民俗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一整套民俗课程模式,有计划地编写各类民俗教育教材等等,这将是一项巨大的教育工程。但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又是一件教育后代、传承文化、光大民族本色的大事,所以,笔者深信它必将得到民众们的大力支持!

(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文中涉及的图表、公式、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容请参见纸媒原刊)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事物的功能决定事物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含有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审美资源、科学资源、伦理资源、教育资源、经济资源,并相应地具有认识历史、传承文化、进行审美体验、增加科学知识、培养和谐观念、扩大教育范围、创造经济收益等功能,这些多种多样的功能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谐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具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它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与体系性 1、丰富性: 作为活态历史、文化活化石和多种学科研究的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多方面重要价值,不是单一、静止的,而是多样、动态、系统的,构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的价值体系,其中主要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认同价值、科学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再生价值、纪念价值、收藏价值等。这些价值既不是完全等值的,也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有深层与表层、历时与共时之分,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与重要时代价值之分。 2、体系性: 把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和谐价值、审美价值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是因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没有这些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就失去了意义。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是该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它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科学的而非迷信愚昧的;审美价值是价值取向,它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美好的并且能给人美感的,而不能是丑陋残忍血腥的;和谐价值是价值目标,它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通过促进群体价值认同而带来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达到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教育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它既认可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同时又通过讲授、学习使其传承下去并得以宣扬传播;经济价值则在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潜在经济因素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点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特点:系统性活态性(它包括文物、遗址、建筑群) 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遗址,墓葬,建筑、石刻、石窟、壁画及近现代的不可移动性文物如石窟、可移动性文物如各个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 文化遗产:祖辈创造出来的保留至今的历史遗存。 文化遗产学是一门新兴的职业性学科,涵盖十分广阔,内涵丰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有利于文化传承的的多样性,丰富性。 概念: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传的文化传统表现形式如口头传说叙述,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知识的探索,婚俗节庆礼仪风俗、传统手工技能还包括与上述形式相适应的文化空间。 特性:时间性,空间性,文化性。 文化线路:代表了人类的迁徙与流动:代表了一定地区内国家和地区贱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 意义:促进了文化的思想之间的交流,但是他必须集中在一个与其有历史联系与文化遗产相关联的动态系统性。 产业遗址:农业遗址、工业遗址,商业遗址 文献遗产:世界记忆工程 产生条件:可能性,具有丰富的资源、必要性保护和传承 独特的视野和视角 第一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的探索,告诉我们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深杜挖掘,告诉我们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规律的探索,告诉我们该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组织的形成 第一阶段:20C三十年代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提出并倡导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人类的遗产。

第二阶段四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并设立国际资金来保护国际遗产。 第三阶段持续20多年的抢救努比亚遗址的救援和活动是催生世界遗产公约诞生的直接诱因。 2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 在国际社会拯救阿布辛贝勒神庙活动的影响下对文化遗产的法定保护进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议程上来,世界文化遗产概念也已成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个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国际遗迹和遗产委员会)就保护文化遗产起草了一个公约,同时美国和世界自然遗产联盟合作,对自然遗产保护进行归纳,并提议将自然遗产保护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同一个法律中。 世界遗产的内容: ①却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条件。 ②指出缔约国在确定了潜在遗产方面的责任,以及他们在保护这些遗产时所起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完)汇总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空间:“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传承主体:指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或传承群体,即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着具有重大价值的可以延续和发展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技术、本领,并且具有最高水准层次的个人或群体。 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要义是民族意识,任何民族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自我。一旦丧失其结果必然是被异族同化。文化自觉就是指某一文化圈内的民众从意识上对自己的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自我珍视。 如何培养文化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是文化活化石,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这样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延续,又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规划、建设。 1.迫切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3.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不断努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和解放文化生产力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需求。 4.要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和“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相结合,将文化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相结合。 5.培养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最重要的是将宏观的理论建构与微观的生活世界相统一。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便众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文化”得到整体性保护,这标志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整体性,活态性,保护的新阶段。 民间文学: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区别:①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了遗产的物质存在形态、静态性、不可再生和不可传承性,保护也主要着眼于对其损坏的修复和现状的维护;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遗产,注重的是可传承性(特别是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突出了人的因素、人的创造性和人的主体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范围包括: (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传统表演艺术; (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技能;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其他人类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自然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区别在于: 1.自然遗产是通过自然力量的作用形成的,由于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普世价值,所以才需要保护,其形成的动因和过程都是大自然自身的变化,并没有主观的人的因素的参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无论其创造,还是其传承,都需要有人的参与,离开了人的参与,根本就谈不上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2.自然遗产的产生和存在主要是大自然自身变化的结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人类的创

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_3000字

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批准中国珠算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成为中国第30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此前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教科文组织在其网站上介绍说,中国的珠算是一套历史悠久的、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方法。珠算通过传统的口述和自学等方式世代传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并且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而珠算申遗成功之后,相关专家表示说,此举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在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加深对珠算的了解,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下面,小编将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盘点如下:

2001年 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03年 中国古琴艺术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2005年 1、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通知 【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京政发[2006]44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11.19 【实施日期】2006.11.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京政发[2006]4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8项),现予公布。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保存了丰富多彩的富有北京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紧抢救和保护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宣传和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

意义。 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京政办发〔2006〕1号)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切实做好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二00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48项) 一、民间音乐(共计5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 BJⅡ-1 智化寺京音乐北京文博交流馆 2 BJⅡ-2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天坛公园管理处 3 BJⅡ-3 京西幡乐头沟区文委 4 BJⅡ-4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通州区文委 5 BJⅡ-5 顺义曾庄大鼓顺义区文化馆

中国非遗都有哪些

中国非遗都有哪些 中国48处世界世界遗产.至2014年6月,中国已有47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使我国世界遗产增加至47处,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50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1、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 文化遗产 4、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文化遗产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文化遗产 7、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 12 文化遗产12、山东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 文化遗产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12 文化遗产 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1994.12 文化遗产

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景观 17、苏州古典园林1997.12 文化遗产 18、山西平遥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19、云南丽江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 20、北京天坛1998.11 文化遗产 21、北京颐和园1998.11 文化遗产 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3、重庆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遗产 24、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文化遗产 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2000.11、明孝陵(江苏南京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区)2003.7、盛京三陵(辽宁沈阳市)2004.7 文化遗产 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 文化遗产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 文化遗产 28、云冈石窟2001.12 文化遗产 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2003.7 自然遗产 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1 文化遗产 31、澳门历史城区2005 文化遗产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 自然遗产 33、中国安阳殷墟2006.7.13 文化遗产 34、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6.27 自然遗产(2014..6.23增补二期) 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2007.6.28 文化遗产

浅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b16165263.html, 浅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马佳泽 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8期 摘要:乐作舞是红河州哈尼彝族自治州的民族舞蹈,乐作舞的动作基本上来自于哈尼族人民劳作的动作的改编,长期以来也有极少数人对该项目进行研究而且累积了许多的研究成果。为了使哈尼族民俗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本文将研究乐作舞的起源研究、乐作舞套路及其特点研究、乐作舞舞蹈动作研究、乐作舞的传承于传承方式研究、乐作舞的传承危机及原因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随着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运动方式出现人们越来越喜欢流行的运动方式,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渐渐被人们遗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即将消失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与保护。乐作舞是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各个少数民族舞蹈编制起来的舞蹈,动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同时也加强人际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乐作舞;物质文化遗产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乐作舞的开展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网上搜索了许多关于乐作舞的参考文献和少数民族舞蹈的相关书籍来采集与自己研究题目相关的资料 2.实地考察法。通过到当地进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乐作舞的历史文化及开展情况 3.访谈法。通过对红河州有关乐作舞的领导及老师进行面对面访谈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乐作舞简介 “乐作舞”是红河州地区哈尼族和彝族的一种少数民族舞蹈,起源于洪河流域。乐作舞是大家一起来跳的意思,是哈尼彝族群众根据晒荞子的踩荞舞改编的。据说也有千年历史,据《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哈尼族简史》还有当地的一些原始资料的介绍,乐作舞应该起源于农耕时代,但要早于哈尼族民众的开始种水稻的时间[3]。那是哈尼族和彝族群众都大多以种荞 麦为主,加上当时的劳动力不发达,收获荞麦都需要全村的不管老人妇女小孩都齐上山收割,

非遗博览园规划思路

国家非遗博览园概念性规划 思路 引言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弥足珍贵。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日益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不断拓展,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 截至2011年11月,我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共有29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在此之前,全世界共有213项代表作名录,其中中国的“非遗”数量占到了13%,位居世界第一。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有7万项。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2012年国家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历史文化发展的“根”,强化保护文化发展“根系”意识,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保护好文化的“根系”,壮大“根系”,带来文化产业的“枝叶”繁茂。而“国家非遗博览园”就好似粗壮的树干。建成后的“国家非遗博览园”将是全国规模最大、涵盖整个非遗文化产业全域性的国际性文化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项目拟选址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九龙山,项目定位为国家非遗保护重点工程、国家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打造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聚集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集散地和国家5A级旅游产业基地。据初步测算,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旅游人次可达1000万,年销售收入过1000亿人民币(含贸易额),安排就业人口约2万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一期,2014年全部完成施工。项目将密切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也是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北京作为中国首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非遗重地和经济文化发达的超大都市,在中国、亚太和全世界极具影响力,可以满足建设国家非遗博览园的需要,易于形成文化产业,得到更大的效益。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建设国家非遗博览园,是国家意志的高度体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篇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不但世代相传,还在人和历史、自然的影响互动下,被不断地再创造。目前总共有7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占了22项,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已拥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能够反映某地区、某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能被世界瞩目,还能被更好地保护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 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名录,从今年开始申报每年举行一次,数量也不再受限制。 一.2001年申报成功 1、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二.2003年申报成功 1、古琴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演奏是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它成了一种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而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实际上,古琴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因为它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 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古琴的演奏有三种基本技巧:散、按、泛。“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泛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法奏出,音色富于变化。 三.2005年申报成功 1、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11月2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我国政府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全票通过,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案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知识。小组合作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报。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民间艺术。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小组合作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报。 设计理念: 通过自己在课前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些。小组的合作学习也是推动学生主动去了解知识的活动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关资料: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二)讲授新课: 1、龙泉窑青瓷 (1)出示龙泉窑青瓷图片 (2)龙泉窑青瓷制作过程 2、传统木 3、浙江泰顺溪东桥 中国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是中国古代匠师在几千年的营造过程中积累形成的 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它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所以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称为中国桥梁建筑技术的“活化石”。

4、雕版印刷技艺。 5、兰亭集序(书法唐摹本)晋代王羲之。 提问:你能从“道”字的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演变中感受不同书法的艺术特点吗? 学生:…… 6、如来佛观音菩萨像(西藏唐卡) 作业要求: 1、你有哪些想了解、不熟悉的文化遗产? 2、收集一些中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 3、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同学们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 归纳小结: 口头传承; 表演艺术; 社会风俗; 传统手工艺技能。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人民在从事民族生活生产中产生的,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的体现,基本依靠身口相传而得以延续,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使人类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创造力。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介绍精神价值的体现独特性活态性民族性 正文: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劳动、智慧的结晶,它以一种非物质的形式使祖先文明得以保护和传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尤其在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风格类型多种多样,分布与发展也各具特色,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蒙古的长调牧歌,侗族的大歌,彝族的阿诗玛,维吾尔族的十二卡姆等。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既有高山大川,又有丘陵平原;既有江南水乡,又有北方草原,这使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地方色彩浓郁。而有些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至,也使得这些民族文化以原生态的形式保存下来,每次接触它们,都能让人产生返璞归真的感觉。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五大类: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人类一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的代表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发明于宋代的“青州白丸子”被誉为中医发展的活化石。它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每两年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为了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我国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同时,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的通知 (京政发〔2007〕1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5项),现予公布。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拥有丰富多彩的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做好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人文奥运”丰富内涵,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公布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京政办发〔2006〕1号)有关要求,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特别要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将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07年6月20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105项) 一、民间文学(12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 BJI—1 北京童谣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宣武区图书馆 2. BJI—2 颐和园传说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海淀区文化馆3. BJI—3 圆明园传说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海淀区文化馆4. BJI—4 香山传说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海淀区文化馆5. BJI—5 八达岭长城传说延庆县文化馆 6. BJI—6 卢沟桥传说丰台区文化馆 7. BJI—7 永定河传说石景山区文化馆 8. BJI—8 八大处传说石景山区旅游局

中国非遗都有哪些

中国非遗都有哪些 中国48处世界世界遗产、至2014年6月,中国已有47处自然文化遗址与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使我国世界遗产增加至47处,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50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1、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 文化遗产 4、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文化遗产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 7、12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 7、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 12 文化遗产12、山东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 文化遗产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12 文化遗产 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遗产 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景观 17、苏州古典园林1997、12 文化遗产 18、山西平遥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19、云南丽江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 20、北京天坛1998、11 文化遗产 21、北京颐与园1998、11 文化遗产 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3、重庆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遗产 24、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文化遗产 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2000、11、明孝陵(江苏南京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区) 2003、7、盛京三陵(辽宁沈阳市)2004、7 文化遗产 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 文化遗产 27、四川青城山与都江堰2000、11 文化遗产 28、云冈石窟2001、12 文化遗产 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2003、7 自然遗产 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1 文化遗产 31、澳门历史城区2005 文化遗产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 自然遗产 33、中国安阳殷墟2006、7、13 文化遗产 34、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6、27 自然遗产(2014、、6、23增补二期) 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2007、6、28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历史传承价值:历史传承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价值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1.从根源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集团或个人的创造,面向该集团并世代流传,它反映了这个团体的期望,是代表这个团体文化和社会个性的恰当的表达形式”。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认识价值:科学认识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主要表现在: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还指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 审美艺术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可以为新的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 当代许多影视、小说、戏剧、舞蹈等优秀文艺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审美艺术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社会和谐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主要表现在:1.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而社会或族群也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的个体,标准和方法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的文化。 2.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将会极大地助益于我们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开发价值: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主要表现在: 1.经济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地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后,这些地区就有条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宣传力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使之更加安心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2.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定义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民族民间口述身授、世代相传的无形文化遗产。这种无形文化遗产蕴藏着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历史文化,因此它代表着民族普遍的文化认同和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由于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交通愈加便捷、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等多种因素,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遗产面临更严峻的破坏。为了保存这些文化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合作,在2001年开始了“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申请。当年,包括中国昆曲艺术在内的19个代表作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定。这种申报工作其后每两年进行一次。截至2018年,中国入选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40项,其中最早入选的几批包括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族乌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木卡姆”是伊斯兰音乐中的一个特有名称,含有“曲”、“调”、“古典音乐”之意。木卡姆的分布地区很广,种类繁多。在中亚、西亚、南亚、北非等地区都有木卡姆。相传维吾尔族祖先从渔猎、畜牧时期就创作了在旷野、山涧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这种歌曲后来不断融合、演变发展,形成了组曲──木卡姆。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能完整演唱新疆十二木卡姆的艺人已经屈指可数。1950年代和1970年代之后,新疆自治区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几次大规模收集、整理木卡姆。现在,对新疆十二木卡姆的保护更加强了。 蒙古族长调同样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在花香风甜的季节里,蒙古牧民骑上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举目遥望,碧草连天,闲云自飘、牛羊盖野。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充分享受心灵的自由,牧民们的歌声悠长舒缓。有人说蒙古族长调的最大魅力在于它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到2013年为止,中国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如《格萨尔》史诗;表演艺术,如昆曲、古琴;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如端午节;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如中医针灸;传统手工艺,如剪纸;举行文化活动的场所或时间等。 中国政府于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518项保护对象。政府也在逐步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保护”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它包括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考察和清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评定、通过建立数据库等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和保存、对传承人的扶植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弘扬,以及做好传承工作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 关于“非遗”,往往侧重于个别少数民族的、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人口基数小的民族文化的抢救,这当然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突破个别民族、局部区域、特定时间、某个行业的“非遗”,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发掘对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成员有普遍影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覆盖,不分男女、贫富、行业、信仰等差别在全社会广泛适应的“非遗”呢? “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也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

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务院决定从2019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中国物质文化遗产 地域名称 长城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甘肃敦煌莫高窟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山东泰山安徽黄山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西藏布达拉宫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江苏苏州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北京天坛重庆大足石刻福建武夷山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 (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云南三江并流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批准时间 1987.12 1987.12 1987.12 1987.12 1987.12 1987.12 1990.12 1992.12 1992.12 1992.12 1994.12 1994.12 1994.12 1994.12 1996.12 1996.12 1997.12 1997.12 1997.12 1998.11 1998.11 1999.12 1999.12 2000.11 2000.11 2000.11 2000.11 2001.12 2019.7 2019.7 1 遗产种类 文化遗产(附1)文化遗产(附7)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文化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 文化遗产(附2、附3)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金震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特殊品格,在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本文梳理中国“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分析这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存和发展中的历史脉络及现实情况,从而揭示“非遗”纪录片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内容:民族瑰宝的影像呈现 “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非遗”纪录片用真实的镜头语言纪录下“非遗”项目最质朴和原生态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呈现精湛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形式,每种艺术形式又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千姿百态,色彩迥异,“非遗”纪录片呈现出了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河北魏县、肥乡县、馆陶县的冀南四股弦与河北邢台巨鹿县的四股弦合并为四股弦,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四股弦》详细反映了四股弦属于板腔体系,兼有曲牌体,其唱腔优美,通俗朴实、诙谐风趣。在表演形式上生动、活泼、粗犷,道白用京白,唱腔真嗓吐字,假嗓甩腔,舒展奔放,朴实高亢,善于塑造各种英雄人物。再如海口广播电视台摄制的13集海口“非遗”系列纪录片对海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真实记录,反映了流传于海口地区的“舞虎”、“琼剧”、“海南民歌”、“斋戏”等十几个“非遗”项目的历史、形成和特色,承载着海南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受众充分感受到海口“非遗”在表演上神奇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2)纪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