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平台模型架构

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平台模型架构

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平台模型架构
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平台模型架构

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平台模型架构

一、引言

当今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中呈现出信息泛滥和知识更新周期短的现象,知识管理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环。虚拟企业是基于共识目标而组成的动态协作组织,成员参与的流动性与各成员之间地域分布的离散性决定了组织内各类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能够及时、准确的交流和共享成为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

同时,虚拟企业的组建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随着互联网步入Web2.0时代,网络能够提供快速高效地获取和共享信息的途径,而Wiki作为Web2.0中重要的知识协作技术彻底改变了知识的获取和转移模式,其自由便捷的交互方式更使得广大互联网用户从受众转变为传播的主体,给知识共享带来了新的契机。

在此形势下,如何搭建一个基于Wiki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来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则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议题。

二、虚拟企业建设知识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虚拟企业网络化动态联盟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知识管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价值链中知识的传播共享和创新应用的管理上,以使整个组织的知识在流动中不断增值。因此,一个开放、协作式的知识共享平台在虚拟企业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一)虚拟企业发展的需要。竞争的全球化和不断加快的产品创新速度使得知识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需求。在

此环境下,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组织形态,虚拟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依赖于彼此间的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想要提升整个组织的优势竞争力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成员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和优势共享,而搭建促进知识转移和共享的互联平台是实现企业联盟优势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是虚拟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

(二)虚拟企业动态组织形态的需要。虚拟企业是由多个各具专长的敏捷型企业围绕共同的项目而组建的动态联盟,旨在面对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时能够迅速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因而在一定时间内其组织是可重组和可扩充的,各成员企业间则呈现出跨地域分布式并行协同合作的形态,需要依托强有力的信息网络技术突破空间的限制来进行有效的知识流管理和充分的技术交流,进而在联盟成员间建立起信任合作的关系,这同样需要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知识共享平台来实现。

(三)成员企业及个体员工间沟通创新的需要。成员企业之间以及员工间的沟通都是基于知识进行的,知识分享有利于挖掘并传递隐藏在企业及个体员工中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知识资源。据调查,目前企业员工主流的学习方式:一是在互联网中学习;二是向有经验的同事讨教。在基于Web2.0 技术的知识共享平台上,信息能够快捷及时的沟通,联盟成员可分散在全球各地进行协同合作;企业员工能够通过平台获取专业知识、自由地分享经验、共同构建专业知识库。

广泛的讨论能够促进个人思维的活跃和集体智慧的产生,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创新和优化。

三、基于Wiki 的知识共享平台模型架构

为使知识共享得以成功地实施,实现对显性知识的有序管理和对隐性知识的不断挖掘和沉淀,虚拟企业首先需要建立知识共享平台的模型架构,它是一个以虚拟企业知识流动过程为基础,利用Wiki 技术和管理技术搭建起来的Web2.0 体系结构。

(一)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的架构体系

基于Wiki 的系统一般采用多层分布式结构,本文提出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模型的体系结构包括四个层次:数据管理层、应用支撑层、服务实现层、门户接入层,不同层次分别提供实现知识共享功能所需的各种技术和方法。

1、数据管理层。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全面整合虚拟企业的数据和知识资源,位于底层的数据管理层存储各类数据资源,是虚拟企业的Wiki 知识库,包括了组织内部的业务数据库、文档库和外部的互联网在线数据库等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

该层通过规范化的元数据管理机制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和检索,处理数据存储位置的分配,如知识点的修改历史、知识的链接和用户资料等内容可存放于主数据库中,详细正文可存于外部共享存储群中等;同时,该层还提供数据连接、转换服务和获取服务,向上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是开放式共享系统的基础平台层。

2、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提供丰富的各类通用应用及基础服务构件以快速地构建上层应用,即从软件技术的角度支撑知识共享管理应用过程中的知识识别、搜集、组织、共享、应用和创新的动态

过程。它提供基础的服务构件,如接口管理、内容管理、Wiki引擎、工作流引擎、知识仓库、应用中间件、结构管理和安全管理等,从整合、协同、管理和服务各方面提供支持以实现知识共享平台的界面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及流程集成。其中,Wiki引擎可以对资源进行形式化描述、为资源增加语义标注处理,用以完成Wiki 页面向HTML 页面的转换以及Wiki 页面编辑版本记录的保存等功能,从而使Wiki 知识库获得更新。

3、服务实现层。服务实现层是知识共享平台的核心,由Wiki 提供的支持面向联盟企业群体的协作式创作技术来有效引导广大企业员工自由分享个人经验并发挥群体智慧参与到平台的互动和创造中。该层面向各成员企业提供了各种具体知识服务的逻辑处理,包括企业及个人知识库的管理、成员企业的协同工作流程管理、目标项目管理、项目知识的发布、推送、检索、群创和评审、项目需求信息分析、贡献率统计、数据挖掘等能够给予知识共享平台提供有效管理和支持的服务实现。

4、门户接入层。虚拟企业“一站式”的知识服务门户,是一组具有相同标准和规范体系的网站群,用来管理平台及子站点的请求和响应,为各成员企业及公众用户提供统一的登录入口和身份认证,通过整合平台的远程访问、无线访问和单点登录方式,为接入点的不同应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实现对知识共享平台跨时空的实时在线支持。

(二)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的协同工作模式。基于Wiki 的

知识共享平台的架构建立给虚拟企业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的平台和技术环境,当使用该平台进行基于知识共享的成员企业协同创造时,通常会遵循以下的模式展开:

首先,由联盟中的核心企业根据当前的合作项目内容,通过平台创建一个新的知识项目,并针对项目的知识要点从平台所维护的各成员企业专家库中遴选技术专家加入项目组,根据各人的专业领域分配项目流程中相应的关键环节任务,初步组建起项目的核心成员组。

其次,项目初创完成后,将在平台上以Web主页或者内容推送的形式发布新项目的公告,召集各企业第一线的员工主动参与项目。到了约定的协同工作时间,项目组成员可通过互联网络或无线移动设备等多种方式接入到知识共享平台进行“面对面”的知识交流和协同的技术创新讨论,平台上对于每个人每一次的经验和知识的分享行为都将进行个人贡献值的统计和实时排行。

再次,在项目建设过程的非协同工作时间段,各成员企业的员工随时随地进入知识共享平台都能轻松获取与项目相关的大量信息资源,发现与自己有共同关注点的员工,这利于有创新意识的员工就特定主题进行创新研究时获取知识并形成以项目组为核心的主题知识社群,同时通过在社群中广泛充分地交流和讨论,能够促进个人隐性知识的外显化和广泛传播,实现基于知识共享的跨时空项目协同共建。

最后,对于项目组成员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创新的技术知识,虚拟企业需要组织行业权威专家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制定制度奖励贡

献了经验知识的员工,从而形成一个尊重个人创作,鼓励信任合作的团队精神,员工乐于分享新知并持续学习和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结束语

基于Wiki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是一个以传递知识、促进知识集成和创新、增值企业智力资产、有效协同各成员企业快速完成市场任务的网络化知识服务平台,它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的挑战,提升了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是虚拟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波,黄敏.高科技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实施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0.10.

[2]谭观音,左泽平.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模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0.

[3]魏青,郭东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框架模型及其软件架构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大数据下的资源整合和知识共享(上)2020考试答案

大数据下的资源整合和知识共享(上) 1.本讲提到“互联网+”行动将重点促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相结合。(10.0分) A.金融业 B.旅游业 C.现代制造业 D.林业 我的答案:C√答对 2.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战略。(10.0分) A.全面发展 B.工业强国 C.制造强国 D.创新强国 我的答案:C√答对 3.本讲提到,“工业 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10.0分) A.立体化 B.数据化

D.方便化 我的答案:B√答对 4.本讲提到,除了3“V”,大数据还有一个隐含的特征,称之为()。(10.0分) A.价值洼地 B.价值增值 C.数据总量 D.数据更新 我的答案:A√答对 1.本讲中,大数据的3“V”特征是指()。(10.0分)) A.vast B.volume C.velocity D.variety E.vapor 我的答案:BCD√答对 2.本讲提到,通过利用不同的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云计算的云可分为()。(10.0分)) A.数据云

C.私有云 D.混合云 E.电子云 我的答案:BCD√答对 1.大数据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要将大数据方法结合传统的推理预测方法,才得到一个更加精确的结果。(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工业4.0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是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传感器融合的系统,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互联网+”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的新形式和新业态,“互联网+”就等于“互联网+传统行业”。(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4.以纸牌屋为例,Netflix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电影题材、挑选演员、播放形式,再根据这些内容拍摄用户感兴趣的电影。(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IT知识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IT知识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大学生从网络上了解更全面更新鲜的需求,基于Web的IT知识共享系统应运而生。本文在深入分析IT知识共享系统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技术与方法等基础上,采用Eclipse、Tomcat、Java等开发工具,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Web的IT知识共享系统。该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网站IT知识发布的动态管理, 使得对网站信息的管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也满足了人们对IT 知识方面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 知识共享; Eclipse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 Web-based IT knowledge-sharing system has emerged to satisfy college students' need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fresh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et.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of IT knowledge sharing system, this paper uses Eclipse, Tomcat, Java and other development tool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 Web-based IT knowledge sharing system. The system can better realize the dynamic management of website IT knowledge release, which makes the management of website information more timely and efficient, improves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satisfies people's needs for IT knowledge. Key word: Internet; Knowledge sharing; Eclipse

知识共享平台的联系纽带设计

26 知识共享平台的联系纽带作为信息携带物、特定媒介,是知识共享的“发动机燃料”,是转换、触发和支持工具。它既是知识共享平台的媒介,又是一种通过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创造和应用可靠知识来促进知识创新的动态行为模式。在知识共享理论研究中,常把联系纽带战略上等同于最新的信息技术,抹杀了知识的社会性。实质上,信息技术是融合、传播现有信息和显性知识的有效工具,它对知识背景、内容的社会网络共享以及隐性知识的共享则是鞭长莫及,更不能提供处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集成的、全方位的方法。相当多的企业在引入信息系统后,其知识共享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美国每年因此浪费了数目相当惊人的信息技术投入。 1 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知识共享平台联系纽带的研究主要是虚拟纽带的研究,即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显性知识共享的支持作用,重点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知识库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知识共享体系中的应用来提高知识共享的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交流提供了容量大、速度快、使用方便的多媒体平台,促进了组织内部的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换。牛根义(2011)认为,个人和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换是通过知识共享技术来实现的,在线知识库和及时通讯的应用为知识交流和获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虽然各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兴建信息技术设施,但是先进的信息系统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并未有效保障知识共享的顺利发展。在企业运作中,知识共享的力度往往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员工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共享,贡献个人知识与信息。Almashari(2002)等人所做的研究表明,78%的员工不愿意把个人的知识拿出来共享,由此,企业中重金兴建的信息管理系统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Roberts(2000)曾经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反而会降低知识共享的程度,因为遥远的时空距离使人们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在共享隐性知识的时候尤为如此。 信息技术在知识共享方面所解决的主要是显性知识的共享。对隐性知识来说,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仍然是企业中知识共享的常用有效渠道。路琳(2007)通过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同特点的分析,提出信息技术在知识共享中,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Haldin Herrgard (2000)提出显性知识的共享可以由IT系统直接完成,而在共享隐性知识时,IT系统充其量只能帮助人们找到知识的拥有者。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从技术观点出发,在功能上大都是对以往企业文档管理的拓展,对企业隐性 知识共享平台的联系纽带设计 宋燕飞 郭 兵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摘要: 文章在研究中区分了实体纽带和虚拟纽带,并在SECI 模型的基础上,试图理清设计知识共享平台联系纽带的逻辑思路。研究表明,在知识共享中,虚拟纽带主要处理显性知识的共享,实体纽带主要解决隐性知识的共享,两者相辅相成,而纽带设计中的新信息技术为企业构造出虚拟三维交流空间和员工信任、包容的人际网络,营造活跃的知识共享氛围,有效促进知识共享的广度和深度。关键词: 知识共享;实体纽带;虚拟纽带;新信息技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026-042012年第29期(总第236期)NO.29.2012 (CumulativetyNO.236)

1 西门子四步走 创建全球知识共享系统

西门子四步走创建全球知识共享系统 哈佛商业评论Sven C. Voelpe 2009-08-04 https://www.sodocs.net/doc/4c15017280.html,/html/s7/200908/04-9064.html 过去数年中,许多全球性企业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知识分享系统。然而,许多投入应用的知识共享系统都失败了。与大多数企业不同,西门子公司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从1998年开始,西门子公司最大的事业部——信息和通讯网络公司(ICN)开始在其内部建立知识共享系统,经过4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阶段,ICN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全球性的知识共享。 第一阶段:架构雏形 ICN要创建一个不仅能够处理显性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员工将他们个人的隐性知识也贡献出来的系统。为此,ICN首先建立了一个互动的架构:共享网,其中包括知识图书馆、为回复“紧急求助”而开设的论坛,以及用于知识共享的平台。 其次,选择一个合适领域作为切入口也是知识共享系统成功的关键之一。ICN的共享网团队选择了首先为销售人员和营销团队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系统,因为它们通过知识共享所得到结果是立竿见影的。 许多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流于失败,原因在于它们没有注意到整个项目的组织因素。而西门子在共享网的概念形成阶段,就收集了所有将要使用共享网的国家的经理和员工的意见。这一做法使该系统能够考虑到不同地域公司的文化差异,并为随后该方案的全球推广直接铺平了道路。 第二阶段:全球推广 要成功地让共享网络获取全球员工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西门子采取了一种既能够把全球的知识资源聚集到一起,又可以保留跨文化差异的方法——“全球本土化”的解决方案:当总部和各地的分公司共同制定共享网的战略方向时,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在慕尼黑总部进行。然后,共同制定出的战略方向以及系统的主要战略性维护会落实到各地分公司。 为了把这个架构落到实处,西门子分别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当地公司里选出共享网经理,还分别设立了共享委员会,全球编辑,IT支持人员和用户热线,他们和全球各地的投稿者一起组成了一个既注重全球总体战略,又关注各地分公司文化的“全球本土化”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共享网经理们尤其起到了一个跨文化“黏合剂”的作用。 第三阶段:给系统注入动力 要让员工们向共享网提供和获取解决方案,共享网团队必须持续不断地给系统注入动力。这包括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两个方面。 一开始,西门子推出了一个“上级奖励制度”,作为知识共享的一种短期推动力。但这种制度虽然在初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共享网的推广,但由于它没有真正地奖励那些知识贡献者,从而难以发挥长期持续的激励作用。于是,共享网经理们决定把重点更多地放在参与者身上,并推出了网上奖励制度。参与者会因为质量高的投稿获得共享网“股票”。 事实上,直接把股票换成实物奖励的用户一直较少,投稿的数量和质量等资料的公开化使投稿者可以获得人所共知的“专家地位”,这一点日渐成为员工积极利用共享网的内在动力。 第四阶段:向整个集团扩张 在营销销售等部门获得成功后,共享网开始向研发部门扩展。

知识共享及结构分析(doc 10页)

知识共享及结构分析(doc 10页)

共享知识携手共进 某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公司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目前拥有员工9000余人。2000年某以辉煌的业绩 取得了世界的关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2000年全球前100名最佳科技公 司排行榜上,某集团排名第八,作为大陆厂商首次在排行榜中荣登前10强。 目前公司致力的领域主要包括六大业务群组,即:为个人和家庭客户提供 各种接入端设备和ISP、ICP信息服务的消费IT、手持设备、信息运营业务群组; 为企业和大行业客户同样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IT业务群组和IT服 务业务群组;在QDI主板业务的基础上构筑部件/合同制造业务群组,以期发展 更大规模的制造业。 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某集团目前正逐步由以制造业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领域向价值链的高端:信息、服务、投资公司等领域进军。适应公司高端业务运营的需要,知识管理与共享应运而生。 一、知识共享及其结构分析 知识共享是企业员工个人的显、隐形知识与组织的显、隐形知识相互转化 的过程。相对于知识管理其他环节而言,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而又最 难以实现的一环。在一个公司里,如果新增知识不能同现有知识加以联系,或 不能为员工所利用,知识是没有价值的。然而,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天生具有竞 争性,而且当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又是鼓励内部员工的竞争,将使得员工之间 的沟通成为障碍,由此导致信息知识的“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增加知识

先进的技术也必须适于企业的实际应用。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知识共享的目的就是通过企业员工的沟通、交流,形成企业知识的顺畅流动。因而,知识共享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参与。员工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员工的分享意愿、员工间有无共同语言、员工间的信任等。 当然,仅仅有技术和员工还是不够的。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企业,既具备了先进的技术,也有一流的人才,但却无法进行有效地知识共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组织制度的不合理。技术基础比较容易建立,现在已经有一些可以应用于知识管理方面的软件,如Lotus Notes、Dataware公司开发的软件包、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等;有技术、有创造力的员工也较易获得。相对于技术和员工而言,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构建工作既是一个常被人们忽视的,又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其中,组织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是否有一个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环境,即企业文化;是否存在知识共享的阶层迷信,所谓阶层迷信,即依据职位的高低来评价知识的品质;企业组织结构,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结构,例如:分权集权、正式非正式等形式的组织结构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是不同的。 技术、员工、组织三个因素并非作为一个单独因素影响企业知识共享,而是整合为一个整体,协同作用于共享过程,这就形成了知识共享的三维图,如图3-1。

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平台模型架构

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平台模型架构 一、引言 当今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中呈现出信息泛滥和知识更新周期短的现象,知识管理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环。虚拟企业是基于共识目标而组成的动态协作组织,成员参与的流动性与各成员之间地域分布的离散性决定了组织内各类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能够及时、准确的交流和共享成为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 同时,虚拟企业的组建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随着互联网步入Web2.0时代,网络能够提供快速高效地获取和共享信息的途径,而Wiki作为Web2.0中重要的知识协作技术彻底改变了知识的获取和转移模式,其自由便捷的交互方式更使得广大互联网用户从受众转变为传播的主体,给知识共享带来了新的契机。 在此形势下,如何搭建一个基于Wiki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平台来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则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议题。 二、虚拟企业建设知识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虚拟企业网络化动态联盟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知识管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价值链中知识的传播共享和创新应用的管理上,以使整个组织的知识在流动中不断增值。因此,一个开放、协作式的知识共享平台在虚拟企业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一)虚拟企业发展的需要。竞争的全球化和不断加快的产品创新速度使得知识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需求。在

此环境下,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组织形态,虚拟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依赖于彼此间的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想要提升整个组织的优势竞争力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成员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和优势共享,而搭建促进知识转移和共享的互联平台是实现企业联盟优势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是虚拟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 (二)虚拟企业动态组织形态的需要。虚拟企业是由多个各具专长的敏捷型企业围绕共同的项目而组建的动态联盟,旨在面对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时能够迅速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因而在一定时间内其组织是可重组和可扩充的,各成员企业间则呈现出跨地域分布式并行协同合作的形态,需要依托强有力的信息网络技术突破空间的限制来进行有效的知识流管理和充分的技术交流,进而在联盟成员间建立起信任合作的关系,这同样需要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知识共享平台来实现。 (三)成员企业及个体员工间沟通创新的需要。成员企业之间以及员工间的沟通都是基于知识进行的,知识分享有利于挖掘并传递隐藏在企业及个体员工中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知识资源。据调查,目前企业员工主流的学习方式:一是在互联网中学习;二是向有经验的同事讨教。在基于Web2.0 技术的知识共享平台上,信息能够快捷及时的沟通,联盟成员可分散在全球各地进行协同合作;企业员工能够通过平台获取专业知识、自由地分享经验、共同构建专业知识库。 广泛的讨论能够促进个人思维的活跃和集体智慧的产生,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创新和优化。

知识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实施_建议书

知识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2011年2月

目录 一、知识管理的意义 二、企业知识管理目标 三、知识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特征 四、知识管理项目实施步骤 五、知识管理人员职责与要求 六、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平台 七、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政策保证 八、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和难点 一、知识管理的意义 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1993年提出我们正由后工业时代走向知识经济社会。企业

赖以求存和发展的核心利润源从实物型资产演变为以金融/ 财务型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主。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实物型资产和金融/财务型资产依然重要,但管理及运作这些资产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为重要,发展比较超前的企业群体中企业的核心利润源和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一些高价值无形资产。成功的企业往往是那些不断创造新知识的企业。他们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是知识,知识代替了传统的资本、自然资源和简单的劳动力,成为基本经济资源。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创造、积累和使用知识。同时,由于企业经营及管理(包括企业管理层的能力、企业战略、机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制度、业务管理流程、企业文化等)所体现和依赖的也是无形的知识及经验,因而对企业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就必然是以无形的知识资产为管理目标的。 但是现在,在我们的企业中对知识管理仍采用分散管理的形式,企业知识四处散落并且难于寻找,这种知识管理的方式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是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并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由于知识的不成体系,开展新项目或某些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时缺乏,信息 充分的知识库给工作带来困难,致使工作效率低下。 ●员工跳槽离开公司将企业知识带走,或员工升迁、换岗时知识流失。 ●新员工上岗时缺乏指导,适应工作比较困难。 目前公司将各事业部对分公司的区域管理工作的战略定义在虚线的业务指导方面,区域管理的方式定义在培训和顾问的角色上,因此,对于各事业部当前管理的重点应当一方面放在建立规范、流程、完善工作单据,给分公司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操作制度,另一方面将已有的工作经验和成果转化为一个大家可以共同分享的知识平台,给分公司提供工作策略和方法,因此建立一个知识库势在必行。 我们在企业内部推行知识管理,旨在将散乱的知识进行集成整合。推行知识管理可以构建企业知识资讯网,通过企业内知识社群的运作,强化知识分享的文化与行为规范,促使员工归集、存取、分享与应用知识,通过资讯科技将人与资讯进行充分结合,创造知识分享的文化,从而加速人员学习、创造和运用知识。毫无疑问,将知识管理引入企业是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的战略举措。 同时,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也是创造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创造性的知识管理系统几乎能够在任何业务部门起到提高效率、产量和增加收入的作用。好的知识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帮助企业做如下事件: ◆鼓励自由的思想交流,推动创新。 ◆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使产品和服务能更快上市,增加收入。 ◆认识到员工知识的价值,并因此对他们给以奖励,从而增加员工的保留率。 ◆通过去除多余的和不必要的流程,使运营更顺畅并缩减成本。 ◆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企业与个人共同提高。

大数据下的资源整合和知识共享(上)2020年

1.本讲提到,除了3“V”,大数据还有一个隐含的特征,称之为()。(10.0分) A.价值洼地 B.价值增值 C.数据总量 D.数据更新 我的答案:A√答对 2.本讲提到,大数据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也对()构成严重威胁。(10.0分) A.个人隐私 B.个人安全 C.个人信用 D.社会公平 我的答案:A√答对 3.本讲讲到,云计算是一种按()付费的模式。(10.0分) A.会员 B.下载量 C.使用量 D.使用空间 我的答案:C√答对 4.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战略。(10.0分) A.全面发展 B.工业强国 C.制造强国 D.创新强国 我的答案:A×答错 1.本讲提到,通过利用不同的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云计算的云可分为()。(10.0分)) A.数据云 B.公有云

C.私有云 D.混合云 E.电子云 我的答案:ABCDE×答错 2.本讲提到,《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就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坚持(),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10.0分)) A.创新驱劢 B.提高产量 C.智能转型 D.强化基础 E.绿色发展 我的答案:ACDE√答对 1.工业4.0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是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传感器融合的系统,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互联网+”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的新形式和新业态,“互联网+”就等于“互联网+传统行业”。(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3.”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它将来会替代传统行业。(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4.大数据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要将大数据方法结合传统的推理预测方法,才得到一个更加精确的结果。(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知识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建议

知识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建议

知识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2011年2月

目录 一、知识管理的意义 二、企业知识管理目标 三、知识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特征 四、知识管理项目实施步骤 五、知识管理人员职责与要求 六、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平台 七、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政策保证 八、知识管理实施的关键和难点

一、知识管理的意义 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1993年提出我们正由后工业时代走向知识经济社会。企业赖以求存和发展的核心利润源从实物型资产演变为以金融/ 财务型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主。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实物型资产和金融/财务型资产依然重要,但管理及运作这些资产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为重要,发展比较超前的企业群体中企业的核心利润源和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一些高价值无形资产。成功的企业往往是那些不断创造新知识的企业。他们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是知识,知识代替了传统的资本、自然资源和简单的劳动力,成为基本经济资源。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创造、积累和使用知识。同时,由于企业经营及管理(包括企业管理层的能力、企业战略、机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制度、业务管理流程、企业文化等)所

体现和依赖的也是无形的知识及经验,因而对企业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就必然是以无形的知识资产为管理目标的。 但是现在,在我们的企业中对知识管理仍采用分散管理的形式,企业知识四处散落并且难于寻找,这种知识管理的方式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是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并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由于知识的不成体系,开展新项目或某些 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时缺乏,信息 充分的知识库给工作带来困难,致使工作 效率低下。 ●员工跳槽离开公司将企业知识带走,或员 工升迁、换岗时知识流失。 ●新员工上岗时缺乏指导,适应工作比较困 难。 目前公司将各事业部对分公司的区域管理工作的战略定义在虚线的业务指导方 面,区域管理的方式定义在培训和顾问的 角色上,因此,对于各事业部当前管理的 重点应当一方面放在建立规范、流程、完 善工作单据,给分公司提供切实可行的工

知识论坛促进企业知识共享

知识论坛促进企业知识共享 1 背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互信、融洽的知识分享精神,是推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实现知识增值的快捷途径。 炼油企业以创新和发展的视点,建立了“炼油化工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局域网在线交流平台,推动资源共享,挖掘隐形知识潜能,激活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热情,促进人才成长。成为积累企业专业管理经验、沉淀企业文化精华、培养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炼油知识论坛,是炼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筹建于2007年,成形于2008年,现有专业技术学组24个,技术论坛分3大版块16个子版块,会员2730人。炼油企业知识论坛投用三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导向和高度重视下,在各专业技术学组专家的大力支持与会员的积极参与下,作为炼油企业科技人员之间无级别交流、无障碍交流的通道,越来越贴近公司生产经营与发展,论坛围绕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与运行装置优化生产开展主题讨论,逐渐成为炼油企业人在各个专业领域展现智慧的平台,成为炼油企业的“网上科技人员之家”。 2 预期目标 ⑴当前目标:让每一位进入知识管理系统的科技人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都有所收获,同时对知识有所贡献。提供脑力激荡的场所,有效激发科技人员的潜能,挖掘隐性知识。 ⑵长期目标:建立一个独具炼油企业特色的科技思想宝库,让炼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成为企业创新文化的百科书,逐渐形成员工就象寻求知识上“百度”搜索一样,寻求炼油企业企业知识就到炼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查询的氛围。 ⑶长效目标:沉淀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一方面成为显性知识的图书馆,另一方面积累炼油企业好的专业管理经验、沉淀企业文化精华,培养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 论坛建设的难点与优势 知识论坛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要广开言路、发动技术讨论,体现论坛知识交互的功能和价值,必须认识自身潜力和优势,调动积极因素。 3.1 难点 ⑴对知识论坛的认识不够。 ⑵人数受控,增量有限,专业技术人员不善交流。 ⑶潜在的技术壁垒意识、谨言慎行的人文特点、敝帚自珍的惜售心态,尤其竞争日益激 烈的环境下,技术讨论、文献共享,多少有些悖逆。 ⑷内部论坛的会员,大家相互熟悉,有部分科技人员担心自己说错话,讲错观点而不 愿意发言,往往更愿以游客身份进来看看。 ⑸专业技术人员事务繁忙。 3.2 优势: 公司领导的导向与重视是知识论坛最有力的推手。公司领导在各种场合要求团体会员、专业技术学组积极参与科技论坛、知识论坛,提高参与度、参与面,建议各专业技术学组结合日常工作,每月组织一次学术交流探讨活动;技术开发处、生产处、机动处等专业处室带头参与,对鼓励技术人员交流、分享,促进论坛的活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知识论坛作为公司唯一的BBS,对于炼油企业科技人员、生产技术人员而言,有其独特

知识共享案例分析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课程作业 告 ——知识共享制度和激励机制分析报告 撰写者:钱建飞 学号:1201762 班级: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2年12月9日

目录 目录...................................................................................................................... II 1 概述.. (1) 1.1 研究背景 (1) 1.1.1案例介绍 (1) 1.2 知识共享情况介绍 (3) 1.3报告研究的意义 (4) 1.3.1理论意义 (4) 1.3.2实践意义 (4) 1.3.3研究对象的范围 (5) 2 知识共享问题的提出 (6) 2.1 知识共享的作用 (6) 2.1.1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 (6) 2.1.2知识共享是充分利用知识的前提 (6) 2.1.3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催化剂 (6) 2.1.4 案例引入 (7) 2.2 阻碍知识共享的因素分析 (7) 2.2.1.个体的心理因素 (7) 2.2.2.组织文化和制度因素 (8) 2.2.3.信息技术误区 (8) 2.3 知识共享的基本方式 (8) 2.3.1.编码化方法 (9) 2.3.2.个人化方法 (9) 2.4组织内知识共享策略 (10) 2.4.1.创立组织知识共享的文化,在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10 2.4.2.降低组织成员知识基础的差异性,减少由于员工对知识共享评价 的差异性带来的损失 (10) 2.4.3.设定原则,甄选具有潜在价值的共享知识 (11)

知识共享论文知识共享模式论文:浅析知识共享的模式

知识共享论文知识共享模式论文:浅析知识共享的模式[摘要]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部分,是知识管理的难点所在。本文主要阐述了知识共享的主要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简单评价,最后提出在选择知识共享模式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模式影响因素 一、知识共享的主要模式 依据不同分类标准,知识共享实现模式可分为多种。本文重点叙述下面三种模式. 1.按知识流动方向划分。(1)以单向知识传递实现知识共享的模式。原创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保持不变,是恒量。传递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线性知识流动,接受者完全属于被动的接受和应用。如中国的祖传秘方,知识的应用只是单纯地复制。原创知识不是恒量,而是变量。知识在传递过程中接受者主动接受,传递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纵向单向知识流动。这种模式的知识传递路线可以是“一师多徒”,形成金字塔形的知识传递辐射面。(2)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知识传递模式。双向传递体现了知识按等级逐级传递并反馈的互动机制。但只有纵向传递,同层级信息不交换、知识不共享。知识的原创者往往成为权力的拥有者或知识的最大拥有者,无法实现人人平等。(3)多向知识传递方式形成网络化的知识共享模式。这种模式能实现横向联系,多维互动,

每个人都可能是知识的原创者、接受者、再创者及传播者,大家互为老师、互为学生,从而形成一个“共享圈”(community of pracitce)。圈内的成员获得知识的机会是均等的,是一种多赢的、成本最小和传输知识效率最高的知识共享模式。 2.主体参与共享模式。(1)基于团队任务的知识共享模式。此种模式是指一个团队从工作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并将其系统化地在团队中进行共享的一种模式。一个团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知识通常是以共有知识的形 式出现的,而不被某一个体所独占。(2)基于运作流程的知识共享模式。此种模式是指与组织运作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改善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的知识共享模式。通常而言,组织的运作流程中已经被文件化的制度、操作规范、技术参数等显性知识的共享并不难,结合于流程改进中的隐性知识共享才是值得特别关注的。(3)非正式的知识共享模式。此种模式指个人、组织通过非正式的途径及方式,如电子论坛、专家问答、技术交流等来共享知知识。 3.威客模式。威客模式源自英文witkey,意思是个人的智慧、知识、专业专长可以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入的模式,其代表网站有google的answer、雅虎的知识堂、新浪的爱问、百度知道等网站。成熟的威客模式的形态是悬赏系统+博客系统+文章定价系统+交易系统。学者dixon将知识

企业知识共享机制及平台情况说明

企业知识共享机制及平台情况说明 企业一直重视信息化建设,从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配备、规章制度以及资金投入方面都给予了有力保障。经过多年的数据和信息积累,企业已经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一直以来企业关心进行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将信息上升到知识层面,努力为决策支持提供服务。 企业于2001年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下设办公室,与经济信息中心合署办公,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经济信息中心按照国家局“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要求,重点抓好信息知识获取的制度和过程,保证了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 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沉淀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是通过江苏烟草专卖营销管理系统(重点是客户经理工作平台)、企业内部论坛(网站)来实现。2003年6月,企业在全系统实现了卷烟分销系统的统一,通过该系统,卷烟、零售户、零售户订单以及配送仓库、车辆等信息实现了共享和沉淀。2006年,全省烟草商业系统进行专卖营销系统软件的统一,原南京卷烟分销系统中所沉淀的信息、知识被迁移到新系统中,原有知识得到了继承和共享,员工只要能接入企业内部网站,就可以获取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信息,同时实现信息的在线沟通。 其次在全系统内实现了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以及资产管理系统的统一,并且三个系统之间真正做到了无缝连接,即基于同一数据库的独立运行系统。以资金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分别反映资金的各种不同物理、价值等形态,当上述形态发生任何变化时,通过上述任一对应系统进行记录后,对应的变化过程、结果都将在其他系统中及时体现。人力资源系统实现了多角色平台管理,主要包括员工工作平台、CEO平台和经理人平台。通过员工平台各员工可以在线查看各自档案信息、薪资信息,CEO平台可以查看公司总体的团队信息及相关人事统计信息,经理人平台可以完成相应的人事处理流程,查看公司的人事统计信息。 最后是通过办公自动化及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行政公文和请示报告等的共享和沉淀。企业上下行文在完成了正常流转后,既可以实现自动归档,员工需要查询档案,则可以自行设置查询条件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档案的查询。

如何有效进行知识共享

共享知识携手共进 某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 企业集团。公司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目前拥有员工9000余人。2000年某以辉煌的业绩取得了世界的关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 的2000年全球前100名最佳科技公司排行榜上,某集团排名第八, 作为大陆厂商首次在排行榜中荣登前10强。 目前公司致力的领域主要包括六大业务群组,即:为个人和家 庭客户提供各种接入端设备和ISP、ICP信息服务的消费IT、手持设 备、信息运营业务群组;为企业和大行业客户同样提供针对性的产 品和服务的企业IT业务群组和IT服务业务群组;在QDI主板业务 的基础上构筑部件/合同制造业务群组,以期发展更大规模的制造 业。 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某集团目前正逐步由以制造业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领域向价值链的高端:信息、服务、投资公司等领域进军。适应公司高端业务运营的需要,知识管理与共享应运而生。 一、知识共享及其结构分析 知识共享是企业员工个人的显、隐形知识与组织的显、隐形知 识相互转化的过程。相对于知识管理其他环节而言,知识共享是知 识管理中最重要而又最难以实现的一环。在一个公司里,如果新增 知识不能同现有知识加以联系,或不能为员工所利用,知识是没有 价值的。然而,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天生具有竞争性,而且当企业内

部的激励机制又是鼓励内部员工的竞争,将使得员工之间的沟通成为障碍,由此导致信息知识的“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增加知识共享的难度。 如何有效进行知识共享,提高知识共享水平呢?许多企业通常做法是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建立公司的Intranet,然而,令企业迷惘的是:这些先进设备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为什么呢?以管理集成的观点来看,知识共享并不是一个由单因素技术决定的过程,而是诸因素,如员工、组织、技术集合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该整体的运行状况决定于各要素自身以及各要素的集成情况。 约瑟夫·哈林顿(Joseph Harrington )1973年在《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一书中,首次提出计算机集成制造的概念,其内涵是:借助计算机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进而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根据哈林顿关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的观念,结合管理理论与实践,我们把管理集成的内涵定义为:管理集成是一种理念,是构成管理系统的方式,也是解决复杂系统管理的综合方法。管理集成的两个基本点:一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是管理的有机整体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系统观;二是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各种管理实践促进企业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观。管理集成的核心是知识。 管理集成理念在知识共享中的反映是知识共享三维图,这三维包括:技术、员工和组织。 知识共享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数据仓库、文件管理系统、数据采掘、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获取信息中隐含的知识;二是,利用网络技术(Internet、

大数据下的资源整合和知识共享(上)

大数据下的资源整合和知识共享(上) 张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次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一下什么是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有哪些本质特征。然后在大数据时代下,它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个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法的兴起与普及,现代人类社会数据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有数据表明,现在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一年增长50%,也就是说每两年翻一番,所以说这个速度增长得是非常快的。同时,数据的体量也是很大。那么IDC就是国际数据公司,美国的市场调查公司预测,,在2020年全球的数据会达到35个ZB。ZB是什么级别呢?就是一万亿的GB。因为我们都知道,电脑的内存一般都是由GB来标示的,这样数据是非常大的,海量。 此外数据的类型也非常多。比如说互联网上,原来有传统的结构化数据,保存在数据库里面。现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很多非结构化数据,比如说,新闻、论坛上的一些文本数据,还有视频、音频、用户的点击流、行为数据等,这些数据非常复杂。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大数据这一概念就应运而生了。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它给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大数据带来的大问题。这些大问题,是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解决的。所以给人工智能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人工智能作为大数据的技术的核心,它承载着解决这些大问题的关键所在。这里指到的人工智能,主要指的就是大数据的存储技术,比如大数据的挖掘技术,还有继续学习,以及大数据的展示,就是可视化,今天来谈一谈大数据的技术。 首先给各位解释一下一些热词。比如说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云计算,什么是物联网,什么是工业4.0,还有我们时下热炒的中国制造2025,以及最后给出一个大数据的定义。然后分析一下国际上,对于大数据的案例以及涉及的相关技术。大数据涉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今天主要讲一下大数据与政治、文化娱乐,还有公共卫生之间的一些关键。第三部分,着重对大数据的一些实际项目,进行深入解析,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智慧城市,第二个方面是智能社会。 一、热词解释 (一)“互联网+”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是由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政府报告中指出,“互联网+”代表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从而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行动将重点促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这里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产业创新。

埃森哲的秘密--全球知识共享网络

埃森哲的秘密 作为知识创造型产业,软件企业的生产过程难以控制,高涨的人员流动率给软件企业带来远甚于传统产业的影响。如果一个软件企业能够做到把个人知识迅速转化为组织知识,那么核心人员的流动将不会成为企业致命的危机。 有一位国内咨询公司的老总对记者说,麦肯锡的顾问没有什么神奇的,关键是他们背靠一个经年积累的资料库,他们可以在里面为任何一种情况找到类似的案例,以此为基础迅速做出个性化的判断—这就是知识管理的力量。 知识管理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真正在企业里贯彻执行的却寥寥无几。知识管理是一个花架子吗?软件企业怎样才能建立一个中看又中用的知识管理系统? 针对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表明,72%的经理承认在他们的企业中知识没有被再利用,88%的员工没有机会从经验总结中受益或接触行业最佳实践。很多企业虽然开始认识到员工的知识是其最宝贵的财富,但缺乏把知识变成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很多企业领导者还不能回答下面的问题:怎样把分散的、为单个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变为系统的、为整个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企业中有价值的知识究竟在何处?什么样的企业行为会干扰知识的分享?怎样克服这些障碍? 在这样的环境下,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必然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更多地转向知识管理和加强协作能力来应对知识经济提出的挑战。将现有组织、知识、人员和流程与知识管理和协作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发挥稀缺专业技术的作用,更有效率地运行信息驱动程序,达成外部及内部团队的高效运作,及优化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因此,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业界所认识。如同Gartner Group所述,“随着信息技术带来的经济和组织上的变化,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知识管理能帮助企业实现的主要利益包括:鼓励思想自由流动,利于创新;缩短回应客户时间,改善客户服务质量;加速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的时间,增加盈利;承认员工拥有知识的价值,并给予奖励,增加员工留用率;清除多余的或不必要的流程,简化运作和降低成本;重复利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缩短决策的时间等。除此之外,避免由于人员流动造成的知识流失,更是知识管理的一个关键效用。埃森哲在对多个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在企业的主要业务领域,知识管理和绩效紧密相关。 KX的巨大力量 在全球任何地方,一名埃森哲的新员工不会因环境陌生而无所适从,一切将从KX黄页开始。KX,Knowledge Xchange,埃森哲的知识管理系统,被称为“全球知识共享网络”。KX黄页提供多种查询途径,是查找信息最便捷的方式。通过KX黄页可以迅速找到所需资料库,加入到个人工作站中。资料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全球同步随时更新。资料库包括图书库/实务帮助、论坛、行业分析及其它等类型,可以按照不同市场/行业和/或服务领域分门别类。 点评:实际上,这个看起来只是资料检索的例子并不能很好的吸引软件企业的眼球。但是如果你深入了解埃森哲建立这个资料库的过程和原则,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资料库的作用。 这都是KX的功劳, 就是它实现了对策略、人员、流程和技术的充分结合。明确的全球知识管理策略:认为知识资本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知识管理工作具有战略意义;知识管理的战略意图是成为将思想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引擎;知识管理的具体任务是创造、获取、综合、分享、使用信息、见解和经验,以达成

企业中的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 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姓名:张子尧 学号:11992735

知识管理 ——营造知识共享的环境要素浅析知识共享是指员工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人的经验扩散到组织的层面。这样在组织内部,员工可以通过查询组织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反过来,员工好的方法和工具通过反馈系统可以扩散到组织知识里,让更多的员工来使用,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 而企业文化、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几个要素。 (一)我认为企业文化是能形成知识共享环境的关键因素,所以重点讨论企业文化在知识共享中的作用。 文化是企业和员工共有的记忆、信念、期望和行为准则,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中每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毫无疑问,企业文化能够保证知识共享环境形成的关键。 一、为什么企业文化如此关键? 首先,学习和分享都是社会活动,它们总是发生在人们之间;其次,实践必定是根植于员工、文化和环境之中的,必定是极其复杂和丰富的。这也就决定了,任何肤浅的描述都会是苍白无力的。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示范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最后,为了避免毫无知觉的机械的知识转移,必须将拥有专家知识的人们联系起来,使他们不断充实和改进知识,推动知识的转移和发展。 不管是哪种企业文化,建立共同的义务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家都将分享知识和帮助他人作为一种自然的义务,才能使知识顺畅地流动起来。接收者必须信任和尊重施教者的知识,才有兴趣和信心来学习;而施教者也必须足够的慷慨,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接受者学习和利用知识。很明显,这些只有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协调一致的氛围下才可能发生。 二、以人为本的文化 知识管理必须是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最终有一天会变成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这种竞争优势是很容易被复制的。而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却是极难被学习和转移的,所以人以及人脑中的知识才是真正持久的和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既是你已经拥有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人也是极其重要的。毕竟再先进的系统也是由人开发的,而且它们需要优秀的人来使用和维护它们。 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企业中,无一不将员工视为他们最有价值的资产。他们不断吸引优秀的人才,通过严格的测试筛选出最强者,提供培训以使员工始终处在最佳的状态。他们尊重员工,把员工视为利益相关者而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他们关心员工,帮助员工成长,把职业发展看成是一种投资而不是费用。这些公司营造出重视员工的企业文化,而员工也因此乐意将自己的知识与公司共享。可以说,这是一种双赢的和鼓舞人心的文化。 三、如何创建支持共享的企业文化 1、企业要相信人们希望共享:人们希望自己的知识被使用;人们希望帮助自己的同事;人们希望从自己尊重的人那里学习知识。 2、高层发挥带头做用 高级管理层必须亲自参与到传递实践的过程中,并且在共享知识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必须在会议、演讲和谈话中,表明自己鼓励共享的立场;必须提供支持,以创建鼓励共享的策略。 3、鼓励知识的自由交易 企业必须创建自由的知识分享平台,提供知识交流的合适场所和机制。员工完成职责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