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步骤如下资料

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步骤如下资料

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步骤如下资料
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步骤如下资料

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步骤如下: 1、辐射材料的选择

辐射诱变育种效果的好坏与照射材料本身关系很大,实践证明:凡是选材恰当,收效就快而好,例如已经育成的水稻原丰早,小麦鄂麦6号,大豆铁丰18号,花生粤油22号等都是选择综合性状比较好的品种,通过辐射处理克服1-2个不良性状而获得成功的。在辐射材料的选择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辐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其需要改良的性状,如提早成熟期,增强抗病性,改善品质,矮化等。

第二,辐射处理材料,一定要综合性状优良,仅仅存在个别不良性状,如熟期迟、植株高、不抗病、品质差等,而这些性状又是辐射诱变中比较容易出现突变的性状。

第三,把辐射诱变与杂交结合起来,如对杂交当代或低世代材料进行辐射处理,或者将亲本花粉经辐射处理后再行杂交,也可利用突变体进行互补杂交。

第四,把辐射诱变与单倍体育种结合起来,如把准备接种用的材料,用辐射处理来提高诱导率和分化率,或以愈伤组织和花粉植株作为辐射诱变材料。这样,既可以提高突变率又可以加速纯化,进一步缩短育种年限。 2、日照量的选择

在一定的照射量范围内,突变率随照射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是,辐射的损伤效应也相应提高。因此,一定要选用适宜的照射量,达到既有较高的突变率又有足够的群体供选择。 要选择适宜的照射量,这就要考虑作物辐射的敏感性,考虑各种作物的“半致死照射量”“临界照射量”和“致死照射量”等指标。所谓“半致死照射量”即经过照射后植株成活率占50%的照射量,“致死照射量”即经过照射后引起全部植株死亡的照射量;照射后植株成活率占40%的照射量称“临界照射量”。通常采用“临界照射量”作为辐射诱变育种的适宜照射量,但也有用“半致死照射量”或高于“半致死照射量“。另外,不同照射量率也有不同的辐射生物效应。在同一照射量的情况下,有的照射量率高的出现死亡,照射量率低的生长正常,也有的恰恰相反。所以不但要注意照射量的高低,还应注意采用适当的照射量率。 几种主要作物的照射量范围如表1。 3、辐射处理的方法

辐射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外照射,二是内照射。

(1) 外照射 就是应用X 射线、γ射线和中子进行辐射处理。照射的器官有:

种子:可以用干种子、湿种子和萌动种子。

花粉:可以采摘穗子或花枝进行照射,也可以直接收花粉粒置于指形管内进行照射。 子房:除掉花药中的雄蕊,照射后再用正常花粉进行授粉。 营养器官:用鳞茎、块茎、枝条、接芽等,进行照射。 (2) 内照射

第一, 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35S 等配成一定比强溶液进行浸种或其它处理。 放射性同位素比强计算公式为

t 0

N K

N =。N 0为原比强,N t 为工作时比强,K 为常数,可以用小时数查表,也可以用

T

t

查表(t 为出厂后经过的天数,T 为半衰期)。例如原比强为1.4微居里/每毫升,经过8天后工作比强为:

946.048

.14

,1N t ==

微居里/毫升(K 查表为1.48) 第二, 取放射性同位素施于土壤,使作物吸收。

第三,取放射性同位素溶液注入植物茎秆叶芽、花芽等部位。

第四,供给作物14CO2,使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14C同化到代谢产物中去。

第五,用棉花球浸入放射性溶液中或取放射性溶液做成膏药再敷贴在花芽或植物生长点上,使之产生芽变。

采用上述方法,需要有一定的防护设备,并要严防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处理过的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尚带有放射性,不能作食用或饲用。

4、辐射后代的选育

辐射后代性状遗传特点和杂种后代不完全一样,因此,后代的处理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选择的基本方法和育种程序是基本相同的。

(1)辐射一代的选育辐射一代是由辐射处理过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通常用M1表示(也可根据应用的射线种类如X射线、γ射线、中子等分别用X1、γ1、n1表示)。经辐射处理的M1植株,由于受射线的抑制及辐射损伤,常常表现种子发芽较慢、成苗率低、植株发育延迟、生长矮小等特点,特别是在高照射量下表现更为突出。例如大豆经15,000γ照射后种子的胚根、胚芽虽能膨大,但不能出土,有的出土后很快就死亡;水稻经30,000γ照射后常出现白花苗;小麦经20,000γ照射后,出现双穗,穗颈扭曲,小穗丛生;玉米出现返祖现象;高粱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育现象,抽穗困难;棉花真叶皱缩等等。以上这些形态变异通常是不遗传的。另外,由于种胚是多细胞的,在照射种子时,不是胚的全部细胞都发生改变,变异只发生在胚内的部分细胞,因此由这些细胞长成的分蘖或枝条才有变异,而其余细胞长成的分蘖或枝条则仍然是正常的,这样的植株称为“嵌合体”。M1代产生的变异一般在表面上看不出来,也就是说变异多呈隐性状态,只有经过自花授粉,在同质结合的情况下,变异

才表现出来,因此,在M2代会出现各种分离。

M1代种子应按品种、处理和照射量分小区稀播,以便观察和分株选苗,同时播种未经照射的原品种作为对照。

M1植株的组织是异质的,变异呈隐性状态,因此,M1代一般不进行选择,而是根据辐射处理后成活株的多少,材料的变异程度和人力、物力条件,按小区混收或分株分穗收获,下代混播或按株、穗分行播种,以便于观察和选择。如果材料过多,工作量过大,也可以采用一株一穗一粒法、一株二穗二粒法和一株三穗三粒法,或以更少量的种子留种。但一般供M2代种植的植株数应不少于1000株。

收获脱粒后材料,要按照处理、单株或单穗编号、登记,妥善保存,以备下代播种。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高粱等M1代应注意套袋隔离,自交留种。

(2)辐射二代的选育辐射二代(M2)是分离最大的一个世代,能遗传的变异大多在M2代表现出来。在M2代应根据育种目标,进行严格的单株选择,大量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单株。

M2代怎样种植和选择,应根据M1代收获情况而定。M1代分株分穗收获的,M2代以株行或穗行种植,同时种植对照种,以便于比较鉴定。选择时首先进行株系或穗系比较,然后在优良的株系、穗系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优良单株。M1代混合收获的,M2代就混合种植,选择时根据育种目标挑选优良单株,或者根据育种的不同要求,按各种主要性状的不同表现,分类型进行混合选择(即集团选择法)。分株分类型选择的材料须分别收获、脱粒、编号,供下一代继续鉴定。

在M2代中,除分离出明显的变异类型,如早熟、矮化、抗病等,还会出现形态差异小的类型,如穗形、粒形等不同,这些变异也可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对明显和不明显的变异,都应注意选择。

M2代还可根据早熟变异的特点,采用混播少本丛插法,然后进行选择;根据矮秆变异的特点,进行苗期鉴定,选取叶间距短,叶片较宽而短,叶色浓绿的植株。如果进行抗病育种,从M2开始应进行人工接种鉴定。

(3)辐射三代及其以后各代的选择M3代也是一个分离世代,但比M2代分离要小,变异也比较明显,其分离率与采用的照射量的高低及照射处理材料的遗传稳定程度有关。同一品种,照射量高低与分离比率成正相关,照射量高的比照射量低的后代分离比例大;同一照射量处理杂种后代比推广种分离比例大。据有些单位试验结果,在M2代获得的变异类型,不少在M3代就可以稳定。

M3代种植M2代选株,每一选株种一至数行,同时隔一定距离种植对照行,除注意观察记载选育目标的性状外,还要注意记载综合性状。M3代应以选择优良的系统为重点。如果中选的优良系统中还有分离,可再选择优良的单株,供下一代继续鉴定评选。对M3代表现优良并已趋于整齐的系统,可按系统为单位,混收脱粒,进行初步测产,同时选留一定数量的单株在下一代继续以株系为单位种植,进行鉴定评选,待该品系优良性状基本稳定,再扩大繁殖。

辐射处理的材料,通常到M4代遗传性已基本稳定。M4代以系统为单位种植,即M3代的每一优良单株种一至数行,在M4代以选择优良、整齐的系统为主,当选的优良品系在下一代进行产量比较和初步繁殖。如果M4代系统内植株间仍存在差异,还要继续进行单株选择,直至基本稳定。M5、M6代的种植与选择方法与M4代相同。

辐射后代的处理方法,虽与常规育种不完全相同,但其选择的基本方法,以及M3代以后的选系产量比较、异地选育、多点试验、加速世代等一系列育种程序及试验区大小,株行距,种植方式等均与常规育种相同,可以参照采用。

以上各辐射世代的处理方法,一般适于自花授粉作物。高粱、谷子等异花授粉作物也

可以用。但是,这类作物天然杂交率比较高,在品种不纯的情况下,M1代就有可能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所以在M1代就可选择。为了避免天然杂交,辐射早代中符合需要的植株,要在开花期套袋隔离,以后各代可在隔离区选择。利用辐射方法选育玉米自交系,在辐射处理后,从M1起就应套袋自交,直至自交系性状稳定后,再在隔离区内繁殖,选配组合。

(4)辐射处理无性繁殖器官后代的选育用射线照无性繁殖器官,诱发变异的特点有二:一是无性繁殖器官经过辐射以后,幼芽的体细胞会发生变异,发育成变异的幼芽或枝条,并可通过无性繁殖的方法遗传给后代,因此,不会发生象有性繁殖那样复杂的分离现象。二是无性繁殖作物在遗传性上大多是异质的,因此,变异一经发生,在当代就表现出来。

一般经过辐射处理的无性繁殖器官在萌发过程中,发生变异的细胞分裂较慢,生活力弱,生长发育不如正常细胞。为了给发生变异的细胞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促使它增殖,让变异表现出来,可采用多次剪顶芽、剪侧枝的办法,促使其茎部长出更多的侧枝,然后分别栽插或嫁接,以增加选择的机会。

无性繁殖作物M1代就可产生分离,而且产生的变异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给后代,稳定较快。因此,辐射处理后优良变异材料的选择,主要在M1代进行,然后分系比较,再选择优良品系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和繁殖。

诱变育种技术

诱变育种技术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因子,促使育种的原始材料的遗传性发生变异,从而选出优良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它包括物理的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两种。 辐射诱变是指利用γ-射线、X-射线、β-射线、中子、无线电微波、激光、紫外线等物理因子,照射植物的种子、植株和其他器官,使它们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通常称为突变,然后选择符合人们需要的植株进行培育,从而获得新品种。化学诱变则是利用一些化学药品,来浸泡和处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促使突变的发生,从而选育出新的品种。 诱变育种是相对于利用自然突变选种(穗选、株选)而言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由于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作用,它们的遗传物质也会发生变异。但由于自然条件下的各种引起变异的因子的强度较缓和,自然突变的频率较低,发生的变异数往往满足不了育种选择的需要,所以现代育种中往往采取较强的诱变强度,让突变的发生数大大增加,从而加快育种进程。 诱变育种的优点在于: 能大幅度提高植物的变异牢,扩大变异范围:自然突变率一般在十万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而诱变处理后的突变频率可高达 1/30左右,比自然突变高1000~10000倍,同时引起的变异类型多、范围广。如印度用γ-射线处理蓖麻,获得了生育期由270天缩短到120天的特大变异株系。

能改良品种的第一性状,而保持其他优良性状不变:对于一个具有多种优良性状而只希望改进某一两个性状的品种,采用诱变育种最为有效,它较之利用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容易收到满意的效果。如通过辐射,把燕麦的抗锈病特性和对叶枯病易感性分离开来,培育出了抗锈病又不易感染叶枯病的新品种。 引起的变异稳定快,育种年限短;诱变处理后的子代分离少、稳定快,一般在第三代就可稳定,而杂交育种的某个性状的稳定往往要在第五到第七代。对于一年只能生长一季的农作物来说,意味着缩短育种时间2~4年。 能改变作物的育性,有利于杂种优势的发挥:在常规的杂交育种中,往往要用较多的时间和人力去除掉母本的雄蕊,避免自交现象的发生。用诱变处理母本的种子,可以选育出雄性不育的植株,形成雄性不育系,供杂交育种时使用。由于杂交后的第一代往往表现出杂种优势,发挥了父、母本的各自的优良品质,用它们的子一代作种子来生产,其产量及其他性状往往很好。所以我国现在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小麦,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我国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诱变育种的中心是利用各种诱变剂提高作物的突变率。但是诱变剂的剂量是一个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并非剂量越大越好,要明白诱变剂的处理是建立在对原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损伤基础上来加大突变率的,它们的处理对细胞是有伤害的。选择一定的诱变剂量很重要,诱变育种中有相应的三个名词或俗语,那就是“致死剂量”、

核辐射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核辐射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核辐射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讨论了电子束辐照和γ射线辐照在工业废水,废气及於渣处理的机理及其应用,说明了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其它技术和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指出了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环境保护核辐射技术环境污染治理γ射线电子束 正文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

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核辐射主要是α、β、γ 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 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污染物的辐射处理方法是利用γ射线及快速电子对环境污染物进行 辐照。辐照时体系可产生物理化学效应,化学效应及生物学效应等。核辐射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应用面广,可用高能射线对燃烧废气、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消化污水及固体废物等进行处理都已取得良好 效果。辐射能有效地的降解三废中的有机物;杀死废物中的有害病毒,有害微生物;提高污泥的沉降和过滤性能;节省大量能源。辐 射不会带来二次污染,安全可靠,特别对于那些常规方法难以处理 的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辐射技术在治理环境废水中的应用 废水处理主要有下面的四个方面: 1.降低废水中的生化需氧量fBOD)和化学需氧量(COD)o

2.使废水更稳定,使难以降解的化合物转变成比较容易被生物或化 学氧化的形式降解。 3.消灭废水中的病菌,病毒及有害微生物,设法破坏有毒化合物。4.改善废水中固体成分(污泥)的处理和运输。 用辐射方法可以完全解决上面的问题,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采用γ射线或者加速电子对污染物进行处理时,一方面,高能射线 可以与污染物直接作用,引起它们分解和改性;另一方面,高能射 线可以与介质(水和空气)发生作用产生一系列的自由基、离子、水 合电子及离子基等,这些粒子具有相当高的活性,能与污染物发生 氧化或还原作用造成有机物的降解。通常情况,在高能射线辐照下,纯水会发生如下反应

核辐射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核辐射在农业育种方面的 应用及发展 学院:水建学院 班级:水工112班 姓名:俞奇 学号;2011012158

核辐射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辐射诱变育种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中子、质子或者射线等物理辐射诱变因素对种子进行辐照,诱发其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行为变异,从而得到可供利用的突变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本文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辐射诱变,育种,机理,应用 【正文】 辐射诱变育种是人为地利用射线、x射线或者是中了、激光和离子束等物理诱变因素,诱发植物遗传变异,从而在短时问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以供直接生产利用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f张小静和陈富,2008,现代农业科技,(13):14.15,17)。该技术的问世,虽然只有数十年的历史(程薇,2007,湖北农业科学,45(5):660.663),但因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所以发展迅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王丹等,2009)和林木(刘刚等,2009)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紫外线:辐射源是紫外光灯,能量和穿透力低,能成功地用于处理花粉粒。 ?电磁辐射和中子:容易穿透植物组织。 ?X射线:辐射源是X光机。X射线又称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它不带电核,是一种 中性射线。 ?γ射线:辐射源是60Co和137Cs及核反应堆。γ射线也是一种不带电荷的中性射线。 ?中子:辐射源为核反应堆、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根据中子能量大小分为超快中子、快 中子、中能中子、慢中子、热中子。 ?β射线:辐射源为32P和35S。β射线是一束电子流,产生与X或γ射线相似的作用。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927年,美国的Muller教授(白成科等,2003)发家Stadler又相继发现了x射线对玉米和大麦的诱 变效应,并随之开始了将这种诱变应用于植物育种的试验研究;1934年,育种专家D.Tollenear(张小静和陈富,2008,现代农业科技,(13):14—15,17)用x射线的诱变效应

我国辐射诱变育种的现状分析

我国辐射诱变育种的现状分析 王志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北京100094) 我国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 到六十年代后期, 我国的育种专家在农作物析品种选育上获得成功; 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 大批农作物新品种被陆续育成, 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如: 水稻原丰早, 水稻浙辐802, 小麦山农辐63, 小麦扬辐6号, 大豆铁丰18, 棉花鲁棉一号等都曾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特别是水稻浙辐802曾连续9年居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第一位. 利用辐射诱变育种技术育成新品种的年播种面织达到900万公顷, 约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0%. 在新疆, 利用辐射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的春小麦品种长期占全疆春小麦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 迅速发展为作物育种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我国核农学的其他研究领域相比, 诱变育种研究所产生的科研成果最多, 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最直接. 与世界各国相比, 中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在植物突变品种的育成数量, 突变品种的种植物面积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方面, 均以较大优势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数据, 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的2316个作物新品种当中, 中国科学家育成的新品种达到625个, 约占世界总量的27%. 一. 发展现状 近5年来, 在科技部和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的支持下,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得到继续发展. 我国的诱变育种专家在提高农作物新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深入开展诱变育种机理研究以提高辐射诱变育种的诱变效率等方面, 继续做出不懈努力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在辐射诱变育种的诱变效率等方面, 育成一批高产, 优质, 多抗, 综合性状优良, 适应当前国内各个不同生态区域农业生产需求的农作物新品种;5年间, 仅国家攻关项目内育成新品种的推广面积就超过1亿亩; 与此同时, 创制出二千多份优异突变新种质, 新材料, 经过对其利用价值进行评价鉴定, 已有相当一部分作为育种资源被育种学家作为原始材料用于新品种选育, 并获得了良好的育种效果;通过对新诱变因素的诱变效果及其诱变育种方法的研究, 推动了诱变育种方法研究在深度和广度的进步; 突变体鉴定技术得到改进, 鉴定效率得到提高; 利用空间环境进行的诱变育种研究也已取得重要进展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更为突出的是我国的农业科学家研制开发出属国内外首创的新方法和育种工具材料. 主要进展如下: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技术育成国内第一个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中原单32号. 该品种产量高, 品质好, 绿杆成熟, 适于青储, 氨化和微生物发酵处理. 中原单32号玉米不仅籽粒蛋白含量较高,

放射防护学习检测复习过程

自我检测 1、核衰变的类型主要有α,β,γ三种,其中α粒子的电离能力最强;而γ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强。 2、1Ci = 3.7 ×1010 Bq 3、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核数或活度因衰变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4、放射性活度指单位时间内放射性核素发生自发核衰变的次数;其衰变规律可表示为:。 5、氢的同位素有3种。 6、放射性核素经2个半衰期后,其活度将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 7、1Bq表示每秒一次核衰变。 8、α、β、γ射线的理化特性为_______bd_____。(多选) A. 穿透能力α> β> γ B.穿透能力α< β< γ C.电离能力α< β< γ D.电离能力α> β> γ 9、对于一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bd A. A代表该原子核质量数 B.Z代表原子核质子数 C.这个核子处于稳定态 D.N = A –Z 10、以下关于钴的同位素,说法正确的是?(多选)bcd A. 60Co是钴的天然同位素之一 B.钴的同位素可由反应堆或加速器生成 C.天然界中存在的59Co是一种金属

D.60Co在工业上常应用于食品等的杀菌、消毒,医疗上常应用于放射治疗 11、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___b_____。 A. 20 mSv/年; B. 2.4 mSv/年; C. 5 mSv/年 1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__b______。 A. 核电; B. 医疗照射; C. 氡子体 13、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当量a A. 其中2/3来自内照射 B. 其中2/3来自外照射 C. 其中2/3来自宇宙照射 14、γ光子能量大于1.02MeV时,与物质相互作用可发生电子对生成效应。 15、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损失能量的主要方式有:(多选)ab A. 电离与激发 B. 轫致辐射 C. 弹性碰撞 16、γ光子是通过次级效应与物质发生作用,次级效应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多选)acd A. 光电效应 B. 轫致辐射效应 C. 康普顿效应 D. 电子对效应

核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医学中的应用

核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医学中的应用 年级姓名: 2015级郜苏徽 学院专业:经管经济类 学号: 2015014481 课程名称:核技术安全与应用 任课教师:吕金印 日期: 2015/11/28

核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医学中的应用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类郜苏徽 2015014481 核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重要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核技术视为科技制高点,并进行大力开发应用。通常人们将核技术划分为核武器技术、核能技术和民用非动力核技术。 自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随后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核素,以及1899年至1900年α、β和γ射线的发现以来,人类对辐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建立了核科学。核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农业、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核技术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高科技领域之一。在此就核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和医学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1、核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核技术在工业上主要有三方面的运用:工业辐照、核子仪与放射性测量、工业射线探伤。 1.1工业辐照 又称辐射加工,是指利用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对物质和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种核技术。辐射加工通常包括γ辐射加工(钴60和铯137为辐射源)和电子加速器辐射加工(电子束和X射线)。我们常用辐照装置进行物质的消毒,例如说医院对医疗器械、血液样品、药物产品等的消毒,食品加工产对食品保鲜等等。 1.2核子仪与放射性测量 核子仪是一种测量装置,由一个带屏蔽的辐射源(具有放射性或能放出X射线)和一个辐射探测器组成。射线未穿过物质或者与需要分析的物质相互作用,为连续分析或过程控制提供实时数据。因此核子仪在工业中运用十分广泛,例如说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的控制。我们常用的几种核子仪如:①核子密度计,它的用源一般采用铯137(其活度范围一般在1.85GBq,50mCi左右),对大直径的管子的测量用钴60较多,而对几厘米直径的细管用镅241源。在烟草行业中,用β射线源测量连续卷烟机中烟草的密度。②测厚仪,利用γ射线对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厚度进行测量(其测量范围为:镅241放射源,0.15~4mm;铯137放射源,2.5~60mm;钴60放射源,4~90mm)。在工业制造过程中,经常采用表面保护和表面精加工技术。③料位计,它的作用的对物料位置高度进行测量,主要采用γ射线源。对堆积密度小的物料(如泡沫塑料)或少量物料(如管中牙膏)的测量,用β射线源。

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步骤如下资料

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的步骤如下: 1、辐射材料的选择 辐射诱变育种效果的好坏与照射材料本身关系很大,实践证明:凡是选材恰当,收效就快而好,例如已经育成的水稻原丰早,小麦鄂麦6号,大豆铁丰18号,花生粤油22号等都是选择综合性状比较好的品种,通过辐射处理克服1-2个不良性状而获得成功的。在辐射材料的选择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辐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其需要改良的性状,如提早成熟期,增强抗病性,改善品质,矮化等。 第二,辐射处理材料,一定要综合性状优良,仅仅存在个别不良性状,如熟期迟、植株高、不抗病、品质差等,而这些性状又是辐射诱变中比较容易出现突变的性状。 第三,把辐射诱变与杂交结合起来,如对杂交当代或低世代材料进行辐射处理,或者将亲本花粉经辐射处理后再行杂交,也可利用突变体进行互补杂交。 第四,把辐射诱变与单倍体育种结合起来,如把准备接种用的材料,用辐射处理来提高诱导率和分化率,或以愈伤组织和花粉植株作为辐射诱变材料。这样,既可以提高突变率又可以加速纯化,进一步缩短育种年限。 2、日照量的选择 在一定的照射量范围内,突变率随照射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是,辐射的损伤效应也相应提高。因此,一定要选用适宜的照射量,达到既有较高的突变率又有足够的群体供选择。 要选择适宜的照射量,这就要考虑作物辐射的敏感性,考虑各种作物的“半致死照射量”“临界照射量”和“致死照射量”等指标。所谓“半致死照射量”即经过照射后植株成活率占50%的照射量,“致死照射量”即经过照射后引起全部植株死亡的照射量;照射后植株成活率占40%的照射量称“临界照射量”。通常采用“临界照射量”作为辐射诱变育种的适宜照射量,但也有用“半致死照射量”或高于“半致死照射量“。另外,不同照射量率也有不同的辐射生物效应。在同一照射量的情况下,有的照射量率高的出现死亡,照射量率低的生长正常,也有的恰恰相反。所以不但要注意照射量的高低,还应注意采用适当的照射量率。 几种主要作物的照射量范围如表1。 3、辐射处理的方法 辐射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外照射,二是内照射。 (1) 外照射 就是应用X 射线、γ射线和中子进行辐射处理。照射的器官有: 种子:可以用干种子、湿种子和萌动种子。 花粉:可以采摘穗子或花枝进行照射,也可以直接收花粉粒置于指形管内进行照射。 子房:除掉花药中的雄蕊,照射后再用正常花粉进行授粉。 营养器官:用鳞茎、块茎、枝条、接芽等,进行照射。 (2) 内照射 第一, 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35S 等配成一定比强溶液进行浸种或其它处理。 放射性同位素比强计算公式为 t 0 N K N =。N 0为原比强,N t 为工作时比强,K 为常数,可以用小时数查表,也可以用 T t 查表(t 为出厂后经过的天数,T 为半衰期)。例如原比强为1.4微居里/每毫升,经过8天后工作比强为: 946.048 .14 ,1N t == 微居里/毫升(K 查表为1.48) 第二, 取放射性同位素施于土壤,使作物吸收。

放射卫生学复习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名词解释:天然放射源、人工辐射源、松散型污染,控制区、监督区、医疗照射、职业照射,封闭源,开放源(选三个) 1、人工辐射源:人工生产的能释放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经过加工提炼的天然辐射源 2、天然辐射源:自然界存在的能释放出放射线的物质 3、松散型污染:既非固定性污染,污染物与表面结合差,可轻易转移的污染 4、控制区: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防护措施或安全手段的任何区域,以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 污染扩展和防止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 5、监督区: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措施的安全手段的、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 区域。 6、医疗照射:在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被检者或病人受到电离辐射的内、外照射。 7、职业照射:除了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所排除的照射以及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予以豁免的实践或辐射源所产生的照射以外,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的照射。 8.、封闭源:永久地密封在包壳内并于某种材料紧密结合的放射性物质 9、开放源:非密封的,与环境介质接触的放射源 二:1、人类受到在照射包括哪些?天然辐射有哪些类型? 天然照射与人工照射。天然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陆地辐射、增加了的天然照射、天然本地照射致人类有效剂量) 2、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天然、人工、宇生、原生、氡等)致成人年有效剂量,以及新建房屋和 已建房屋氡浓度的要求。 天然:2.4mSv 宇生放射性核素的年有效剂量,14C 是12μSv,22Na 是0.15μSv,3H 是0.01μSv,7Be 是0.03μSv。 原生放射性核素(即天然放射性核素):外照射:0.46mSv,内照射(Rn 除外):0.23Rn 人工辐射源人均年有效剂量:医学X 射线诊断:0.4mSv 大气层核试验:0.005mSv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0.002mSv 核能发电小于0.2μSv 人工辐射源对职业人员的照射年有效剂量:0.6mSv Rn 致成人年有效剂量:1.2mSv(室内:1.0mSv;室外:0.095mSv) 3、放射防护的目的?辐射防护发展几个阶段特点 目的: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 ?防护发展几个阶段特点:1928 年,“国际X 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成立 ?1930 年,出现加速器,防护跟不上 ?1934 年,国际X 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提出以每天0.2R 或每周1R 作为“耐受剂量” ?1942 年,美国建成反应堆,防护需要激增 ?1950 年,“国际X 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更名“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耐受剂 量”下降为每周0.3R,同时易名“容许剂量” ?1953 年,导出90 种放射性核素最大容许浓度 ?1958 年,ICRP 第1 号出版物,公布剂量限值5rem(50mSv) ?1977 年,26 号出版物,从放射生物学、剂量限制制度、辐射防护标准等方面提出许多 新建议 ?1990 年,60 号出版物,我国新的防护标准等效采纳其中剂量限值 ?

核辐射农业应用研究的进展与发展战略_综述_

浙江农业学报A cta A griculturae Zhej iangens is7(6):494-498,1995核辐射农业应用研究的进展与发展战略(综述) 沈守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杭州 310021) 提 要:从辐射诱变育种、辐照食品、辐射不育防治害虫和低剂量辐射刺激提高产量诸方面的成果、成就论述了核辐射农业应用的研究进展;评述我国核技术农业应用现状及其与国际先进水平所存在的差距。提出紧密围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大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加强核农学基础性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战略设想及联系浙江实际,近期研究工作的重点领域。 关键词:核辐射;农业应用;进展;发展战略 Advances in application of nuclear irradiation in agricult ure and developmental strategy:Shen Shou-jiang(I nstitute f or A pp lication of N uclear Ener gy in A g ricultur e,Zhej iang A cademy of A gr icultur al Sciences,H ang z hou,310021) Abstract:T he pr esent pa per descr ibed t he advances in A pplicatio n o f nuclear irr adiatio n in ag riculture in the aspects o f ir radiation-induced mutatio n br eeding,ir radiated foo d,ir radiat ion ster ility to pr e-vent har mful insects,and ra ising cr op pro ductio n by low dose stimulating.T he present state o f the application of nuclear technique in agr icult ur e in o ur co untr y and the differ ences fr om the dev eloped lev el of the w or ld w er e also ev aluat ed.T he key pr oblems aiming at dev elo ping co unt ry side economics and ag riculture in w ide sense,the combination w ith new and adva nced techniques,dev elo pm enta l stret egy to str engthen ag ro no my fo undations especially in connect ing w ith the local situatio n o f Zhe-jiang pr ov ince,and the impor tant field in the nea r future w er e put fo rw ar d. Key words:Nuclear irr adiatio n;A pplicatio n in agr icultur e;A dvancea;D evelopmental st rateg y (一)核辐射农业应用的进展 核辐射农业应用研究,是核农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研究利用放射性核素、反应堆、加速器等产生的各种射线对农业生物及其产物的作用规律。已涉及的内容包括:利用核辐射诱发农业生物遗传变异,改良作物(简称辐射诱变育种);利用核辐射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效应进行农产品、食品的贮藏保鲜,杀虫灭菌防治病虫害。 1.辐射诱变育种 辐射诱变育种是利用各种射线(包括其它理化诱变因素)诱发植物遗传基因突变,促 收稿日期:1995-05-25进基因重组和核外突变,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创造植物新种质,选育新品种。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始于20年代末,60年代末由基础性研究转向实际应用阶段,7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FAO/IAEA)联合处的不完全统计,截止1991年世界上已有52个国家,在140多种植物上育成推广品种1400多个,并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各种类型的有益种质资源。我国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比国外起步晚30年,但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至1993年我国已在37种植物(其中农作物31种)上育成突变品种408个,年推广种植面积约900万ha,育成的品种数量和种植面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试题

科目: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考试用时: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错选不得分) 1. 以下哪个标记是为“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的标识:( ) A. B. C. D. 2. 原子核半径尺度为:( ) A. 10-15 m B. 10-12 m C. 10-10 m D. 10-6 m 3. β衰变一共有多少种模式:(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4. 在下列给出的屏蔽材料中,屏蔽γ射线宜选用以下哪种:( ) A. 聚乙烯塑料 B. 混凝土 C. 有机玻璃 D. 铝合金 5. 原子核所带电性为:( ) A. 电中性 B. 负电 C. 不带电 D. 正电 6. 以下不属于γ射线与物质作用机制的有:( ) 姓名:_ _ _______ 单位/部门:_ __________ 岗位:___ __ ___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线 - - - - - - - - 内 - - - - - - - - 不 - - - - - - - - 得 ____ 岗位:___ __ ___ -- - 内 - -- - - -- - 不 - - - - - - - -得

A. 光电效应 B. 碰撞散射 C. 康普顿散射 D. 电子对效应 7.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 A. 居里 B. 毫克镭当量 C. 贝克勒尔 D. 伦琴 8. 下列数字中,有可能是组织权重因子W T 的是:( ) A. B. C. 20 D. 9. 有效剂量的单位是:( ) A. 戈瑞 B. 伦琴 C. 希伏 D. 拉德 10. 以下哪一个是放射性货包的标识:( ) 下列属于职业照射的情况是:( ) A. 客机飞行员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B. 乘坐头等舱的商务精英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C. 核电厂职员工体检时所受的照射 D. 普通公众所受的来自土壤、建筑物的放射性照射 12.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 姓名:_ _ _______ 单位/部门:_ _ _________ 岗位:___ __ ___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 线 - - - - - - - - 内 - - - -- - - - 不- - - - - - - - 得

医学辐射防护学复习提要

题型 单项选择题(30-40分)、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各20-30分左右。 考试时间(要安排在期末考试之前)请学习委员提前告诉我,不要安排在周末与晚上。教室由我联系,学习委员落实。 以下红字部分为重点内容,但不可局限于此,万一挂万漏一,俺不负责任。 辐射防护学复习提要 第一章概论 一、基本概念 医学辐射防护学、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二、主要内容 辐射的医学应用、放射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辐射防护相关组织 第二章核辐射的物理基础 一、基本概念 核衰变、核素、同质异能素、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活度、衰变常数、增值系数 二、主要内容 X射线发生原理、放射性衰变类型 第三章人体辐射计量学 一、基本概念 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待积剂量、集体剂量、功率密度 二、主要内容

电离辐射剂量、非电离辐射剂量的应用 第四章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原理 一、基本概念 传能线密度、相对生物效能、氧效应、温度效应、辐射防护剂、辐射增强剂 二、主要内容 靶学说、靶效应模型、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类型、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作用: 化学基础: 自由基 发展过程: 原发作用过程(直接、间接)、继发过程第五章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一、基本概念 躯体效应、遗传效应、确定性效应、随机效应、旁效应、间期死亡、增殖死亡、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畸变 二、主要内容 细胞存活曲线参数的意义、生物剂量、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 第六章电离辐射对造血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内容 电离辐射出血综合证的机制、免疫系统放射敏感性特点

第七章放射损伤的临床疾病(全章) 一、基本概念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内照射放射病、关卡效应 二、主要内容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类型、典型进展;外照射慢性放射病临床表现;核素的体内分布规律;内照射放射病的临床特点、救治特点。 第八章放射性复合伤与中子损伤 一、基本概念 放射性复合伤 二、主要内容 放射性复合伤基本特点和生理学基础、中子损伤的生物学基础、中子细胞损伤特点、中子急性放射病特点。 第九章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一、基本概念 个人剂量限值、剂量约束、潜在照射、干预(P229)、预防、缓减、行动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二、主要内容 辐射防护的目的、基本原则、辐射场所的分级、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基本方式(途径)、审管机构的职责(表9-11) 第十章临床诊断中的防护 一、基本概念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料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复习资 料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单元原子与辐射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发现 1、X射线谁发现的答案:威廉·康拉德·伦琴。 2、贝克勒尔发现了什么现象答案:贝克勒尔从铀矿中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3、哪位科学家提出了放射性术语答案:玛丽·思克多夫斯卡·居里。 4、居里夫妇发现了哪两种放射性元素答案:钋和镭。 5、哪位科学家分离出纯的金属镭答案:居里夫人。 第二节电离辐射防护基础 1、什么是辐射答案:携带能量的波或粒子。 2、什么是电离辐射答案:指其携带的能力足以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 3、电离辐射有哪些答案:分为直接电离辐射(β粒子、质子和α粒子)和间接电离辐射(光子,γ射线、X射线)。 4、哪些电离辐射不带电答案:包括光子(γ射线、X射线)、中子等。 5、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区别为射线携带的能量和电离能力,而不是射线的数量。 第三节原子和原子核 1、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原子由原子核及绕核旋转的电子构成。 2、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都是多少答案:电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1amu,中子的质量=1amu。 4、原子为什么呈现电中性答案:核外电子带一个电子电荷的电量,极性为负;核内的质子也带有一个电子电荷的电量,极性为正。电子和质子的数量相等,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呈现电中性。 5、原子核的质量不等于核内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和,为什么答案:原子核质量总是小于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组成某一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之和与该原子核实际质量之差称为质量亏损。 第四、五节放射性与辐射 1、同位素指的是什么答案: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 2、235 92U 143 中,各个数字和字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235是核子数,是质子数和 中子数之和;92是质子数,143是中子数。 3、什么是衰变答案:衰变是是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而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 4、活度的单位是什么答案:活度的单位为贝克勒尔(Bq)或居里(Ci)。 5、电离辐射都有哪些类型答案:电离辐射主要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和中子。 第二单元辐射剂量与生物效应 第一节辐射的应用及其危害

三基三严-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考试题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总共10 分)1.核素和同位素。 2.韧致辐射。 3.外照射和内照射。 4.吸收剂量: 5.平均电离能: 二、选择题(每题2分,总共20 分) 1.1896 年,法国科学家()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成为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核变化的情况,通常人们把这一重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的开端。 A ?卢瑟福 B ?贝克勒尔C.汤姆逊D ?居里夫人 2.下列人体组织和器官中哪一种的辐射敏感性最低:() A ?心脏 B ?淋巴组织 C ?肌肉组织 D ?骨髓 3.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力最弱() A . 丫光子 B . B粒子C. a粒子D .中子 4. 丫光子把全部能量转移给某个束缚电子,使之发射出去,而光子本身消失的过程叫做()A .电子对效应B .康普顿效应C.光电效应D .穆斯堡尔效应5.世界人口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中,居于首位的是() A .大气层核实验 B .医疗照射C.地下核试验D .核能生产 6.在相同能量的下列射线中,哪种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A. a射线 B. B射线 C. 丫射线 D.质子7.在下述医疗照射中,每次检查的有效剂量最大的是哪种?() A . CT B.血管造影C.介入治疗D.胸部X射线透视 8.在医学上X射线可用于透射的机制是() A .穿透能力强 B .电离能力强C.射线能量大D .不同组织的吸收不同 9.辐射致癌属于那种效应:() A .急性B.遗传C.确定性D.随机性 10.剂量率与点源距离的关系:() A .正比B.反比C.平方正比D.平方反比 三、填空题(每空1分,总共20 分)

1. X 射线在医学上的用途较广,目前主要有两种诊断方式:__________ 和 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射线机主要包括:和。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辐射源按起因分为: _____ 、和三类。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受到的照射的辐射源有两类,即: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主要的人工辐射源是: 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辐射防护检测的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检测有四个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丫射线与物质发生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光电效应、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四、判断题(每题2分,总共20 分) 1. 地球上的天然辐射源都是来自宇宙射线。 () 2. 原子核的质量等于组成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质量之和。() 3. 放射性衰变符合指数衰减规律。() 4. B粒子的能谱是连续的。() 5. B衰变不仅放出B粒子,还要放出一个中微子。() 6. 大多数气体探测器都工作于有限正比区。() 7. 闪烁体都很容易潮解。() 8. 吸能核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阈能。() 9. 发生自发裂变的条件是自发裂变能Qf,s< 0。() 10. 一种粒子与某种原子核的核反应反应道只有一个。() 五、简答题(每题10 分,总共30分) 1. 什么是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2. 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应用中,必须遵循辐射防护的哪三原则? 3. 辐射防护的四个标准是什么?

核辐射诱变育种应用

题目核辐射诱变育种应用学院生命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 班级生计114 姓名王楠 学号2011013957 2012年4月15日

【摘要】辐射诱变育种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中子、质子或者射线等物理辐射诱变因素对种子进行辐照,诱发其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行为变异,从而得到可供利用的突变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本文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辐射诱变,育种,机理,应用 【Abstract】 Radiation mutation breeding is in manually controlled conditions,using the neutron and proton or physi cs such as is a ray radiation mutagenesis factors on the seeds irradiation,induce the chromosome number,structure and behavior variation,thus obtains the available for mutants,and on this basis to further cultivate Dew germplasm resources of a new kind of breeding technology.This article based on rice,wheat,soybeans,flower,wood materials such as do irradiation test to rely on,summarized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achievement which ob— tains in the radiation mutation breeding aspect,has analyzed this technical action mechanism,the characteristic the superiority,the applicable scope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and has made the forecast to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Its primary intention lies in enhances the people to radiate the mutation breed—ing technology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application value,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prospect understand—ing,and provides for this technology’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refers and uses for referenc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m physics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quality.【Keywords】Radiation mutagenesis,Breeding,Mechanism,Application 【正文】 辐射诱变育种是人为地利用射线、x射线或者是中了、激光和离子束等物理诱变因素,诱发植物遗传变异,从而在短时问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以供直接生产利用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f张小静和陈富,2008,现代农业科技,(13):14.15,17)。该技术的问世,虽然只有数十年的历史(程薇,2007,湖北农业科学,45(5):660.663),但因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所以发展迅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王丹等,2009)和林木(刘刚等,2009)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紫外线:辐射源是紫外光灯,能量和穿透力低,能成功地用于处理花粉粒。 *电磁辐射和中子:容易穿透植物组织。 *X射线:辐射源是X光机。X射线又称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它不带电核,是一种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