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伤寒及副伤寒

伤寒及副伤寒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教案续页

教案末页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与副伤寒 【概念】 伤寒和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与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以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减少为临床特征,以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副伤寒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一般症状较轻。 【病原学】 伤寒沙门菌与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均属沙门菌中的D群,有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芽孢,无荚膜,革兰染色阴性。本菌含菌体“O”、鞭毛“H”和表面抗原“Vi”抗原,在体内能诱生相应抗体。 伤寒沙门菌在自然环境中有较强的生活力,耐低温,加热60℃经15分钟或煮沸后即可杀灭。 【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见。青壮年及儿童多见,性别无明显差异。 1、传染源:是伤寒患者与带菌者。患者病后2~4周传染性最大。极少数可持续排菌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带菌者,为本病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播。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伤寒与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发病机制】 伤寒沙门菌进入消化道后,一般可被胃酸杀灭,若病原菌数量多或人体免疫力降低,未能被胃酸杀灭的病原菌进入小肠,并在肠腔内繁殖。 第一次菌血症:病原菌穿过小肠粘膜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继续繁殖 部分菌进入淋巴回流经胸导管进入血液 (此期也称潜伏期) 第二次菌血症:在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的伤寒沙门菌再次进入血流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相当于第1周(初期)释放内毒素 病程第2~3周 大部分随粪便排出部分再次穿过肠粘膜再次侵入肠淋巴组织 病程第四周产生严重炎症反应(相当于临床的极期) 病变愈合少数患者由于胆囊长期保留病原菌而成为带菌者 【病理特点】 伤寒的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最具特征性的是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第2周肿大的淋巴结从中央开始坏死;第3周坏死组织开始脱落,形成溃疡,深达肌层可致穿孔;第4周后溃疡愈合,不留瘢痕,不造成肠腔狭窄。 【临床表现】 伤寒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为4周,可分为4期。 1、初期 为病程第1周,大多起病缓慢。发热是最早的症状,体温于5~7天内上升到39℃以上;发热前可有畏寒,出汗不多。常伴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腹部不适、腹

第五章 伤寒

第三章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伤寒、副伤寒 一、学习要点 ㈠掌握伤寒的临床特征 伤寒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腹痛、腹泻、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㈡掌握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 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最为显著。 ㈢掌握伤寒极期的六大典型临床表现 伤寒极期的六大典型临床表现包括①持续发热体温梯阶样上升到达高热以后,多呈稽留热型。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抗菌治疗,热程可持续2周以上;②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由于内毒素的致热和毒性作用,患者表现为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耳鸣、重听或听力下降,严重患者可出现谵妄、颈项强直(虚性脑膜炎的表现)、甚至昏迷。儿童可出现抽搐;③相对缓脉成年人常见。并发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④玫瑰疹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病程7~14天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以下,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一般在2~4天暗淡消失,可分批出现。有时可变成压之不褪色的小出血点。认为是伤寒杆菌栓塞毛细血管所致,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出汗较多的患者,也可出现水晶形汗疹;⑤消化系统症状大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腹部隐痛,位于右下腹或弥漫性。便秘多见。仅有10%左右的患者出现腹泻,多为水样便。右下腹可有深压痛;⑥肝脾肿大大多数患者有轻度的肝脾肿大。 (四) 掌握伤寒的细菌学检查 伤寒的细菌学检查项目包括①血培养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90%,第2周后逐步下降,第3周末50%左右,以后迅速降低。再燃和复发时可出现阳性。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以及体温上升阶段采集标本,成人采血量不少于10ml,可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②骨髓培养在病程中出现阳性的时间和血培养相仿。由于骨髓中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伤寒杆菌较多,伤寒杆菌存在的时间也较长,所以,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稍高,可达80%~95%。对血培养阴性或使用过抗菌药物诊断有困难的疑似患者,进行骨髓培养更有助于诊断的确立;③粪便培养病程第2周起阳性率逐渐增加,第3~ 142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少部分也可通过微生物或感染性材料的胃肠道外接种传播。伤寒由伤寒沙门菌引起,副伤寒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沙门菌还可引起胃肠炎和败血症。伤寒沙门菌进入消化道后,未被胃酸杀灭的细菌进入小肠,在肠腔内碱性环境、胆汁和营养物质的适宜条件下繁殖。伤寒沙门菌入侵肠黏膜,经淋巴管进入肠道淋因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继续繁殖,再由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此阶段属潜伏期,患者无症状。伤寒沙门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内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相当于初期)。病程第2~3 周, 伤寒沙门菌继续随血流播散全身,经胆囊进入肠道,大量细菌从粪便排出。来自胆囊的伤寒沙门菌,部分通过小肠黏膜,再次入侵肠道淋巴组织,使原已致敏的肠道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炎症反应,加重肠道病变。在所有肠道病原感染中,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感染是最严重的,伤寒沙门菌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但伤寒持续发热的发生机制则主要是由于病灶中的单核-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所致。随着机体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作用的发展,细胞内伤寒沙门菌逐渐被消灭,病变亦逐渐愈合,患者随之恢复健康。少数患者在病愈后,由于胆囊长期保留病菌而成为慢性带菌者。副伤寒致病机制与伤寒类似。 从临床表现上看伤寒的潜伏期为7~23d,一般为10~14d。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和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梯形上升,可在 5~7d 内高达39~40℃。病程第2~3周常出现伤寒的典型表现,如高热、稽留热持续10~14d;出现明显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尚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等神经系 统症状,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病理反射等中毒性脑病表现;常有相对缓脉或有重脉;肝脾肿大;部分患者于病程7~13d皮肤出现淡红色玫瑰疹。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较多在本期出现。病程第3~4周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逐步下降。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通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 副伤寒甲、乙潜伏期为2~15d,一般在 8~10d。起病时可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2~3d后出现发热等伤寒临床表现,胃肠炎症状减轻。弛张型发热较多见,每天波动大,热程较短(副伤寒甲平均3周,副伤寒乙2 周),毒血症状较轻,但胃肠症状明显(副伤寒乙尤为多见)。玫瑰疹出现转早、较多、较大,颜色较深。 副伤寒丙临床表现复杂,起病急,体温上升快,不规则热型,常伴寒战。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型,其次为伤寒或胃肠炎型。热程一般约2~3周。 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伤寒、副伤寒甲乙丙均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直杆菌,大小0.7~1.5μm×2.0~5.0μm,多具有周鞭毛,能运动,无芽胞无荚膜。 兼性厌氧,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5~37℃,Ph6.8~7.8。它们对营养的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出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但沙门菌经人工传代后会从光滑型菌落逐步过渡为粗燥型菌落。不发酵乳糖,在SS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中心呈黑色。 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具有的抗原结构包括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及表面抗原。O抗原具有耐热性,能耐受100℃2.5h,它是分群的依据,其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

伤寒和副伤寒血清学检查

伤寒和副伤寒血清学检查 一.原理 用标准伤寒、副伤寒菌液与稀释的待测血清反应。根据凝集效价,判定待测血清中有无抗伤寒杆菌或抗副伤寒杆菌的抗体。在大孔反应板内进行试验,较传统的肥达反应和微量凝集法结果更清晰。 二.试剂 取伤寒O、H和副伤寒甲、乙丙诊断菌液(70亿菌/ml),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亿菌/ml。为便于观察,每10ml此种稀释菌液中,假如20.0g/L美蓝液5ul. 三.操作 1.取试管1支,加生理盐水1.8ml,待测血清0.2ml,是血清做1:10稀释。 2.在5排X10孔、孔径1.5cm的U型孔反应板上分别标以O、H、甲、乙、丙。 3.取1:10稀释的血清,分别加入各排的第1孔径中,每孔0.2ml。再取生理盐水1ml加入试管中,使血清作1:20稀释,混匀后加入第2孔径中,每孔0.2ml。再取生理盐水1ml 加入试管中…..,按此法连续稀释至第7列的5孔径(血清1:640稀释)。第8列孔家生理盐水0.2ml,作菌液对照。另设阳性血清对照。 4.各排分别加相应的染色菌液0.1ml,再补加生理盐水0.1ml。此时各孔液体总量为0.4ml。1~7孔血清最终稀释度为1:20~1:1280。 5.于混匀器上混匀1min,反应板加盖玻板,37摄氏度水浴过夜,次日观察结果。 四.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表现为液体澄清,蓝色细颗粒均匀平摊于整个孔底。阴性表现为蓝色菌体集中于一点,沉积于孔底,于菌液对照相同。以出现50%(2+)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的倒数为待测血清滴度。 五.参考值 与传统肥达反应相同,即O凝集价大于80,H凝集价大于160才有诊断价值。如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有4倍以上增长更有意义。但近期接种过伤寒、副伤寒菌苗者,其凝集价亦可升高。

伤寒及副伤寒

伤寒及副伤寒 (Typhoid F 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概述(Introduction ) 定义(definition) 中医学中,伤寒顾名思义指为寒所伤所导致的一系列症侯群,包括了四医学一系列有畏寒发热症状的疾病。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疾病-…伤寒(typhoid fever)及副伤寒,发热虽然是英临床特点之一,但是指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 styphi)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系列急性肠道传染病。 历史(history) 伤寒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现考证可能属'‘伤寒论”中缓脉型伤寒。 西医学的发展扎根于实证主义,其发展具有较好的续贯性。 1659年,英国内科医生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具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脾肿大、玫 瑰疹,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岀血和肠穿孔等临床特征的疾病,称之为typhoid fevers 1873英国内科医生William Budd阐明了伤寒的发病本质,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肠淋巴组织的增生、坏死,并提出一系列预防措施。 病原学(Etiology) 1877年几乎同时由徳国细菌学家Karl Joseph Eberth. 45.和Robert Koch从伤寒病人粪便中分离岀一种短小、有鞭毛、能运动杆菌,1884年徳国细菌学家GeorgT. A. Gaffly年进一步证实是伤寒的致病菌。 美国微生物学家cartnern在患有伤寒小鼠粪便中分离出鼠伤寒杆菌。 1885年美国病理学家及兽医Daniel E. Salmon d.在美国猪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他的贡献大, 1913学术界规泄将所有可运动的、有鞭毛、相似生物学结构和血淸型反应肠杆菌(enterobacteria ),命名为沙门菌。沙门菌属是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按照O抗原(菌体抗原)的成分可分50个群,按照H抗原(鞭毛抗原)成分进行 血淸学分型,目前有2000以上血淸型。对人类致病的有6个群及英代表菌属。可通过食物污染导致对人类和热血动物发生胃肠炎、肠热症、败血症等。 胃肠炎:甲型副伤寒杆菌--副伤寒丙(其他沙门菌) 肠热症: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伤寒、副伤寒甲、乙、丙 败血症:副伤寒杆菌C (脓毒血症,迁徙性脓肿)(肺炎型:鼠伤寒沙门菌等) 形态学(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D群,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长2-3微米,宽0.6微米,菌体周用有鞭毛,无夹膜,能 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上容易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上更容易生长(了解) 抗原构造(antigenic characteristics) 菌体抗原“O”,H抗原对辅助诊断有意义,含有Vi抗原的菌株在体内有抗吞噬和抗溶菌作用,Vi抗原抗体检测有助于伤寒慢性带菌者进行调查,对之可进行噬菌体分型,用于了解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生存能力: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在水而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 流行病学(Epidemioligy) 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也可经小便排出体外,患者自潜伏期末就可以从粪便中排菌,在病程34周时传染性最强,仍有半数病人在进入恢复期2周内排菌,持续排菌3个月以上,我们

伤寒和副伤寒的病原菌和治疗

伤寒和副伤寒的病原菌和治疗 一、伤寒和副伤寒的病原菌 伤寒和副伤寒是两种由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传染病,它们都属于肠道传播疾病。下面将分别介绍伤寒和副伤寒的病原菌及其特点。 1. 伤寒的病原菌 伤寒是由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菌主要存在 于患者的消化道,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给其他人。当感染者排泄含有该菌的粪便时,其他人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就可能感染。 沙门氏菌具有抵抗环境压力的能力,可以在水和土壤等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 在一些温暖且湿润的地区尤为常见。 2. 副伤寒的病原菌 副伤寒则是由席尔沙门氏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B、C)引起的传染病。 与伤寒类似,副伤寒通过摄入受污染食物或水源而传播。 席尔沙门氏菌在一些亚洲和非洲地区较为常见,其中又以B型最为多见。与伤寒相比,副伤寒的发病率较低,且通常症状较轻。 二、伤寒和副伤寒的治疗 伤寒和副伤寒是严重的传染病,在未经治疗时可能导致并发症和死亡。以下将 介绍两者的治疗方法。 1. 伤寒的治疗

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控制并减少伤寒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非常重要。常用于伤寒治疗的抗生素包括氯霉素、阿奇霉素、替扎林等,这些药物可有效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 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控制传播风险的关键措施。饮食上建议避免摄 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副伤寒的治疗 与伤寒相比,副伤寒的治疗方法类似。早期诊断和及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对于 控制疾病的传播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通常推荐选择对席尔沙门氏菌敏感性较好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避免接触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同样是预防副伤寒传播的重要 措施。此外,加强个人卫生、提高社区环境卫生水平也有助于预防副伤寒。 总结: 伤寒和副伤寒是两种由不同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主要通 过摄入被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而副伤寒则是由席尔沙门氏菌引起,其传播方式与伤寒相似。 对于这两种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基础。除此之外,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以及早期诊断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预防 和控制这两种疾病的传播,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 伤寒和副伤寒是两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临床表现相似,但副伤寒相对病情较轻。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需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综合来确定。以下是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病史询问 病史询问是伤寒和副伤寒诊断的首要步骤。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就诊目的、病程、症状的起始时间、是否接触过患者和携带者以及旅行史等。其中关键点包括是否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是否接触过沙门氏菌感染的动物,以及是否有其他肠道感染的症状等。 2.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伤寒和副伤寒的典型体征。其中包括: - 发热:常为持续性发热,傍晚高热,热退后出汗; - 皮疹:病程第2周出现,为树叶样、玫瑰疹或麻疹样皮疹; - 肝脾肿大: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 - 中毒面容:面色苍白、浆润,有眼圈发黑、眼神无神等表现;- 腹部触诊:可发现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 肠道出血:部分患者可出现便血、黑便等。 3.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伤寒和副伤寒诊断的关键步骤,包括病原学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等。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 - 血培养:从发热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沙门氏菌,是确诊伤寒 和副伤寒的金标准。血培养需进行多次,每次至少培养10 mL

血液,在发热早期血培养阳性率较低。 - 骨髓培养:骨髓培养比血培养对病原体的检出率更高。对高度怀疑伤寒和副伤寒但血培养阴性的患者可行骨髓培养。 - 血液生化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异常现象。 4. 影像学检查 对于伤寒和副伤寒并发症的诊断,如胆囊炎、肝脓肿等,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辅助。其中,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对内脏进行详细的检查,显示病变部位和大小。 综上所述,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需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来确定。但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列诊断标准是参考内容,具体诊断需要借助医生的专业判断和实际情况,建议患者如有相关症状要尽早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伤寒与副伤寒疾病研究报告

伤寒与副伤寒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伤寒与副伤寒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传染科 病症体征:发热,乏力,咳嗽,反应迟钝,高热,咽痛,腹胀,食 欲减退 疾病介绍: 伤寒与副伤寒是怎么回事?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 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脉缓,特征性中毒症状, 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伤寒 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增生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的病变 最为显著,副伤寒,分别由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它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与伤寒相同 症状体征: 伤寒与副伤寒有什么症状?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一)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75%~90%),发热是最早 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本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二)极期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1、高热高热持续不退,多数(50%~75%)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约10~14天。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较前更为明显,舌尖与舌缘的舌质红,苔厚腻(即所谓伤寒舌),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由于肠道病 多在回肠末段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是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患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 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此等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 温下降至逐渐恢复。 4、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20%~73%)或有时出现重脉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医学知识之伤寒

伤寒 一、疾病概述 伤寒(typhoidfever)和副伤寒(paratyphoidfever)分别是由 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临床主 要表现为:稽留热、伤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以及肝脾肿大,有 轻型和非典型患者之分。伤寒潜伏期为3~42天,平均为12~14天;副 伤寒为2~15天,平均为6~8天。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其中病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因慢性病原携带者时间可持续数年,甚至终身带菌,其流行病学 意义更加重要。伤寒、副伤寒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尿液排出病原,污染水源、食物、日常生活用品及苍蝇等,最后经口侵入易感者 机体而传播。 我国将伤寒和副伤寒列为重点防治传染病,目前其发病率和死亡 率都大幅度下降,其流行形式多为散发,暴发或流行只局限于某些地 区或单位。 预防和控制本病应针对性的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对患者采取“五早”;对传播途径做到“三管一灭”,特别是改水和 管水;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考试要点

(一)案例摘要 某乡2001年3月下旬至6月上旬,累计发生类似病例227例,该病临 床表现为: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严重者出现高热不退,体温高达3 9.5℃、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反应迟钝,部分病例胸腹部皮肤出现淡 红色斑丘疹。该乡人口数为14214人,卫生条件差,农民有喝凉水和在 水井随意洗手的习惯,部分农民又无固定厕所,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 根据以上情况,请你拟定调查方案,并进行疫情处理。 (二)制定调查方案 1.明确调查目的明确疾病的诊断;判断疾病的流行强度,分析疾 病流行特征;查明传染源、传播途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保护易感 人群,扑灭疫情。 2.选择正确的调查方法现况调查和病例对照调查。 3.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 (1)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病例个案调查;②核实病例诊断;③ 对疫情做初步判断,并提出相应防疫措施;④全面调查疫情,对发病 数量、流行特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疾病的流行强度;⑤提出 假设,并验证假设;⑥追踪传染源、分析传播途径、调查易感人群; ⑦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调查表的名称、编号;②一般项

伤寒与副伤寒(1)

伤寒与副伤寒(1) 伤寒与副伤寒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它们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之处。下面将分别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定义 1.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消化道传播,临床上表现为周期性高热、头痛、咳嗽、喉咙痛、腹痛、腹泻、便秘等。 2. 副伤寒 副伤寒是由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消化道传播,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症状轻微,病情较轻。 二、病因 1. 伤寒 伤寒杆菌是伤寒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和人际传播,一般在生活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易发生流行。 2. 副伤寒 副伤寒杆菌是副伤寒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和人际传播,发生

在生活卫生条件不良的地区。 三、临床表现 1. 伤寒 伤寒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腹痛、腹泻、便秘等,其中最为特征的症状是周期性高热,持续时间长达1-3周甚至更长。 2. 副伤寒 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症状较轻微,病情较轻。 四、治疗 1. 伤寒 伤寒的治疗主要是摄取大量液体,抗菌药物的应用也十分重要。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伤寒的研究也有所进展,如葛根黄芩汤、清胆汤等方 剂治疗伤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副伤寒 副伤寒的治疗与伤寒相似,但患者病情较轻,治疗效果较好,抗菌药 物的应用也非常有效。 五、预防 1. 伤寒 伤寒的预防主要是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不洁食物和生水,

注意饮食卫生等。 2. 副伤寒 副伤寒的预防措施与伤寒相似,也需要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不洁食物和生水,注意饮食卫生等。 总之,伤寒与副伤寒虽有区别,但二者都是传染性疾病,需要我们重视防治工作,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不洁食物和生水,提高自我免疫力,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伤寒副伤寒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其它公文

伤寒副伤寒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其它公文 伤寒、副伤寒是一种严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今年5月份以来,我市的局部地区特别是河山区伤寒、副伤寒疫情比往年明显上升,我区已确诊10例输入性副伤寒病例,分布涉及6个街道办事处,9个村居。为有效把握伤寒、副伤寒的突发疫情,保障宽阔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一、伤寒、副伤寒疫情判定标准1、临床诊断标准(1)持续性高热(可达40-41℃)为时1-2周以上。(2)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诊,肝脾肿大。(3)四周血象白细胞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消逝,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1)、(2)和(3)可作临床诊断。2、确诊病例标准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下列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1)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别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2)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0"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副伤寒鞭毛抗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3、暴发疫情标准在一个县(区)五天内发生10例(包括10例)以上的伤寒、副伤寒确诊病例。二、防治工作机构为做好伤寒、副伤寒的防治工作,区政府成立伤寒、副伤寒防治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的担当同志为成员,担当我区内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

要成立相应组织,担当辖区内的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区卫生部门要加强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的协调教导,落实防治措施、疫情调查处理和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等工作,并乐观自动当好政府的参谋。要成立由卫生防疫、医疗机构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教导小组,由区防疫部门次要担当人任组长,争论制定疫情把握方案,落实各项预防与把握措施。区财政部门要赐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急处理机制和疾病预防把握体系的正常运转,确保伤寒、副伤寒防治专项资金准时、足额到位。区宣扬部门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正确引导舆论,加强防治伤寒、副伤寒的宣扬工作,多做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卫生学问、公益性宣扬。要在区报、区有线电视台开辟专栏宣扬伤寒、副伤寒防治学问。区工商部门担当市场的管理整理及对经商人员监测、防病学问宣扬与预防服药、消毒措施落实。区训练部门要切实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预防把握工作,做好日常消毒、发热病人监测、饮水饮食卫生工作,确保校内不发生暴发疫情。区爱卫会要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训练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区建设部门要做好垃圾和污水处理、消毒等工作。区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淌人口管理及对扰乱防治工作开展的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防治措施与对策(一)加强疫情把握各部门要严格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隔离、早医治。1、早发觉。区卫生防疫站要加大对伤寒、副伤寒疫情的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

副伤寒诊疗指南

副伤寒诊疗指南

副伤寒诊疗指南 简介 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病情更轻、病程较短,副伤寒丙的临床表现较为特殊,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 疾病分类 伤寒型,急性胃肠炎型,脓毒血症型。 发病原因 副伤寒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副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如胃酸过低、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也是造成副伤寒发病的因素。 发病机制 副伤寒杆菌由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死则进入小肠,经肠黏膜侵入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菌血症。如机体免疫力弱,则细菌随血流扩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结等组织大量繁殖,至潜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开始出现发热、皮疹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同时细菌可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组织引起病变,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肾脓肿、脑膜炎、急性胆囊炎、心包炎等。细菌可经胆道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或经肾脏随尿液排出。 临床表现 ➢多发群体 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儿童的发病率较高。成年人的副伤寒以副伤寒甲多见。 ➢疾病症状

潜伏期8~10天,少数可为3~16天。 1.副伤寒甲及副伤寒乙:与伤寒的表现极为类似。但病情相对较轻,病程也较短。其临床经过可分为初期、极期、缓解期和恢复期。可有如下表现: ①持续高热,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②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 ③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对缓脉和重脉; ④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有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 ⑤肝脾大:多数患者有脾大,质软有压痛。部分有肝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肝功异常或黄疸; ⑥玫瑰疹。 2.副伤寒丙: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分为: ①伤寒型:临床表现与伤寒及副伤寒甲、副伤寒乙相似; ②急性胃肠炎型:以胃肠炎症状为主,病程短; ③脓毒血症型:常见于体弱的儿童。起病急,寒颤、高热,半数以上病人可出现迁徙性化脓性并发症。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偏低或正常,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对诊断及观察病情都有价值,其消长与病情相一致。血小板也可减少。 2.尿常规极期可出现尿蛋白及管型。 3.粪便常规在肠出血时有血便或潜血试验阳性。少数患者当病变侵及结肠时可有黏液便甚至脓血便。

伤寒和副伤寒

【概述】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我国法定为乙类传染病。WHO把伤寒作为一个全球性卫生问题。世界上总的发病趋势是下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发病率已降到0.4~3.7/10万,重点在输入病例的控制。WHO估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可高达540/10万,我国解放前伤寒流行严重、病死率高,解放后,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 80年代发病率50/10万, 90年代都在 10/10万以下,洪涝灾害的1998年发病率为4.8/10万,近年,伤寒的流行特点为:地区发病呈不均衡性,全年各月都有病例,但以夏秋季为高峰(8~10月),各年龄组均可发病高发年龄段为20~40岁,全国以散发为主,但有的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其中以水型暴发为主,食物型暴发约10~15%,从沙门氏菌收集到的菌种伤寒沙门氏菌25%,副伤寒甲占1%,副伤寒乙占2%,丙型副伤寒仅 0.4%。 【病原】 伤寒、副伤寒甲、乙、丙均为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1~3mm,宽约0.4~0.9mm,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为6.8~7.8。不分解乳糖、蔗糖、侧金盏花醇和水杨苷。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伤寒杆菌不产气),形成H2S,不产靛基质,不溶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乙酰甲基醇,能利用枸橼酸盐,还原硝酸盐,无苯丙氨酸酰氢酶,在氰化钾培养基上不生长。其抵抗力:在水中活2~3周,粪便生存1~2月,在水中冻土地可生存半年,加热60℃15分钟即死亡,5%石灰酸5分钟可杀死,其抗原构造,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Vi)三种。分型根据抗原构造,参考生化反应,如根据O抗原分型,伤寒杆菌在D群含O抗原9,12,和Vi;甲型副伤寒为A群含O抗原1,2,12,乙型副伤寒为B群,含O抗原6,7,和Vi。沙门氏菌属可发生自发性突变,其中有S-R变异其结果为O抗原消失。H-O变异:失去H抗原。V-W变异,Vi抗原消失,这三种变异较稳定,其他还有相位变异是可逆的。其致病性:不产生外毒素,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内毒素,其他还决定细菌的侵袭力,如Vi抗原。【临床症状】

副伤寒应急处理技术预案(试行)

*市伤寒(副伤寒)应急处理 技术预案(试行) 1前言 伤寒、副伤寒(以下简称伤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传染性强、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疾病负担较重,极易在发生地遗留下带菌者,进而成为新的传染源,导致伤寒发病绵延不断,甚至暴发流行。为及时发现我市的伤寒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省伤寒(副伤寒)应急处理技术预案(试行)》和《*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2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伤寒流行疫情和重大突发疫情,能迅速查清疫情,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3预案启动条件 凡发生伤寒暴发流行,即可启动本预案。 3.1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免疫学检查结果可作出伤寒临床诊断,但伤寒病例确诊则以检出伤寒致病菌为依据。 3.2 诊断标准

伤寒病人诊断标准,依据国家标准《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01-1995)执行。 3.2.1 疑似病例 在伤寒流行地区,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或反复发热3天或以上,体温≥38℃,伴头痛、乏力、腹部不适等症状,但实验室检验结果尚未明确的病例。 3.2.2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以下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的病例作为临床诊断病例: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或反复发热5天或以上,体温≥39℃,头痛、全身乏力、表情淡漠、相对缓脉、伴消化道症状或皮肤玫瑰疹或多系统受累表现,白细胞总数低或正常。 3.2.3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为确诊病例: (1)从血、骨髓、粪便、尿等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或副伤寒沙门氏菌; (2)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或副伤寒鞭毛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血清效价4倍以上增高。 3.3 暴发疫情标准 伤寒暴发是指一定地区一定人群中,在短时间内(一般指伤寒或副伤寒的最长潜伏期)突然出现较多的伤寒(副伤寒)病例,其发病率超过一般流行年的平均发病水平。根据我市伤寒控制和监测工作的需要,如在局部地区或单位(在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居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前言 伤寒、副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自从发现伤寒、副伤寒病原体以来,本病不论在临床或病原学方面均有很大进展,总发病率在趋向下降。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水平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每年仍有相当的发病数,小规模爆发流行时有发生。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的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指导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发病均具有实际意义。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利用我国在伤寒、副伤寒防治方面的成果,并使之在有关条目中得到表达。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复、翁心华。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伤寒、副伤寒的诊断原则(包括临床诊断标准与确诊标准)、诊断标准和防治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城市和农村各级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

构。 2 定义 伤寒(typhoid)、副伤寒(Paratyphoid)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3 诊断原则 伤寒、副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 4 诊断标准 4.1 临床诊断标准 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4.1.1、4.1.2和4.1.3可作临床诊断。 4.1.1 持续性高热(可达40~41C)为时1~2周以上。 4.1.2 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4.1.3 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 4.2 确诊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2.1 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 4.2.2 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

伤寒与副伤寒的预防健康教育讲座材料

伤寒与副伤寒的预防健康教育讲座材料 第一篇:伤寒与副伤寒的预防健康教育讲座材料 伤寒与副伤寒的预防健康教育讲座材料 1、什么是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或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多发于夏、秋季。儿童和青壮年发病较多。甲型副伤寒可以通过生活用水、食物、苍蝇、蟑螂接触等传播引起流行。其中通过水源传播的机会最大,是目前最重要的传播途径。该病菌可以随着病人或健康带菌者的粪便排出体外,生存能力很强,可在江、河、湖、塘水中存活1—3周,在粪坑或厕所中存活1—2个月,而且非常耐寒,在冰冻的环境可存活几个月或更久。 伤寒和副伤寒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中,发病后第2—4周由于持续排菌,所以传染性最强。恢复期及恢复后仍可继续由粪便排出细菌。细菌通过水源、海产品、瓜果、蔬菜、食具或苍蝇、蟑螂感染健康人。 2、伤寒和副伤寒的症状 开始有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症状,食欲不好,头痛等,发热,5—6日体温可达40℃,持续不退,表情淡漠,前胸和腹部上可有红色疹,肝脾肿大,有轻度压痛,重时可有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等合并症。有合并症者死亡率高。 3、得了伤寒副伤寒怎么办? (1)一旦得了伤寒、副伤寒应及时住院隔离治疗,千万不要到村级医疗站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造成更加严重的并发症,不要以为无关紧要,因为该病属于传染病,很容易引起家人的感染。(2)伤寒、副伤寒患者,可以到我县肠道传染病防治中心(县红十字医院)接受政府补助治疗。入院时只需缴纳1200元,其余费用由县财政统一支付,治愈出院。 (3)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伤寒、副伤寒平均治愈时间是15天左右,一定要坚持全程治疗,未全程或不规范用药会造成慢性带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