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沙门氏菌检测血清学分型(选做)

沙门氏菌检测血清学分型(选做)

《畜产品检测技术》电子教材

沙门氏菌检测血清学分型(选做)

一、血清学分型操作步骤

(一)O 抗原的鉴定

用A~F多价O 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同时用生理盐水做对照。在生理盐水中自凝者为粗糙型菌株,不能分型。

1.被A~F多价O 血清凝集者,依次用O4;O3、O10;O7;O8;O9;O2和O11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判定O 群。被O3、O10血清凝集的菌株,再用O10、O15、O34、O19单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判定E1、E4各亚群,每一个O 抗原成分的最后确定均应根据O 单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没有O单因子血清的要用两个O 复合因子血清进行核对。

2.不被A~F多价O 血清凝集者,先用9种多价O 血清检查,如有其中一种血清凝集,则用这种血清所包括的O 群血清逐一检查,以确定O 群。每种多价O 血清所包括的O 因子如下:

O 多价1 A,B,C,D,E,F群(并包括6,14群)

O 多价2 13,16,17,18,21群

O 多价3 28,30,35,38,39群

O 多价4 40,41,42,43群

O 多价5 44,45,47,48群

O 多价6 50,51,52,53群

O 多价7 55,56,57,58群

O 多价8 59,60,61,62群

O 多价9 63,65,66,67群

(二)H 抗原的鉴定

1.属于A~F各O 群的常见菌型,依次用表1所述H 因子血清检查第1相和第2相的H 抗原。

表1A-F群常见菌型 H抗原表

2.不常见的菌型,先用8种多价H 血清检查,如有其中一种或两种血清凝集,则再用这一种或两种血清所包括的各种H 因子血清逐一检查,以第1相和第2项的H 抗原。8种多价H 血清所包括的H 因子如下:

H 多价1 a,b,c,d,i

H 多价2 eh,enx,enz15,fg,gms,gpu,gp,gq,mt,gz51

H 多价3 k,r,y,z,z10,lv,lw,lz13,lz28,lz40

H 多价4 1,2;1,5;1,6;1,7;z6

H 多价5 z4z23,z4z24,z4z32,z29,z35,z36,z38

H 多价6 z39,z41,z42,z44

H 多价7 z52,z53,z54,z55

H 多价8 z56,z57,z60,z61,z62

每一个H 抗原成分的最后确定均应根据H 单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没有H 单因子血清的要用两个H 复合因子血清进行核对。

检出第1相H 抗原而未检出第2相H 抗原的或检出第2相H 抗原而未检出第1相H 抗原的,可在琼脂斜面上移种1代~2代后再检查。如仍只检出一个相的H 抗原,要用位相变异的方法检查其另一个相。单相菌不必做位相变异检查。

3.位相变异试验方法如下:

(1)简易平板法:将0.35%~0.4%半固体琼脂平板烘干表面水分,挑取因子

血清1环,滴在半固体平板表面,放置片刻,待血清吸收到琼脂内,在血清部位的中央点种待检菌株,培养后,在形成蔓延生长的菌苔边缘取菌检查。

(2)小玻管法:将半固体管(每管约1mL~2mL)在酒精灯上溶化并冷至50℃,取已知相的H 因子血清0.05mL~0.1mL,加入于溶化的半固体内,混匀后,用毛细吸管吸取分装于供位相变异试验的小玻管内,待凝固后,用接种针挑取待检菌,接种于一端。将小玻管平放在平皿内,并在其旁放一团湿棉花,以防琼脂中水分蒸发而干缩,每天检查结果,待另一相细菌解离后,可以从另一端挑取细菌进行检查。培养基内血清的浓度应有适当的比例,过高时细菌不能生长,过低时同一相细菌的动力不能抑制。一般按原血清1∶200~1∶800的量加入。

(3)小倒管法:将两端开口的小玻管(下端开口要留一个缺口,不要平齐)放在半固体管内,小玻管的上端应高出于培养基的表面,灭菌后备用。临用时在酒精灯上加热溶化,冷至50℃,挑取因子血清1环,加入小套管中的半固体内,略加搅动,使其混匀,待凝固后,将待检菌株接种于小套管中的半固体表层内,每天检查结果,待另一相细菌解离后,可从套管外的半固体表面取菌检查,或转种1%软琼脂斜面,于36℃培养后再做凝集试验。

(三)Vi抗原的鉴定

用Vi因子血清检查。已知具有Vi抗原的菌型有: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

(四)菌型的判定

根据血清学分型鉴定的结果,按照表2或有关沙门氏菌属抗原表判定菌型。

表2常见沙门氏菌抗原表

E4 群

注:关于表内符号的说明:

{}={}内O因子具有排他性。在血清型中{}内的因子不能与其他{}内的因子同时存在,例如在O:3,10群中当菌株产生O:15或O:15,34因子时它替代了O:1 0因子。

[]= O(无下划线)或H因子的存在或不存在与噬菌体转化无关,例如O:4群中的[5]因子。H因子在[]内时表示在野生菌株中罕见,例如极大多数S.Para typhi A具有一个位相(a),罕有第2相(1,5)菌株。因此,用1,2,12:a: [1,5]表示。

_=下划线时表示该O因子是由噬菌体溶原化产生的。

沙门氏菌诊断血清说明书

沙门氏菌属(3种)诊断血清学试验 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163401706 目的 制定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使用程序,指导对沙门氏 菌属进行血清学分型。 原理 用沙门氏菌属的代表菌株制成灭活菌抗原分别或 混合免疫家兔所得的血清,经吸收出去非特异性凝集素 后制成,通过凝集试验原理供沙门氏菌属常见菌型定 型。 试剂及实验设备 1,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 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3种的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 2,试剂保存:2~8°C避光保存,防止冻结,在有效期 内使用。 实验步骤 1,产品在使用前最好恢复温度到室温。 2,由患者粪便或其他材料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初步生化检查,疑似沙门氏菌时,应先分别用各种多价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阳性反应时,再与相应的单价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作出诊断。在洁净玻片上用接种环滴加两滴彼此分离的生理盐水。 3,从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分纯的菌落,分别与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混匀。 4,用接种环滴加1~2滴血清(10-15ul)于玻片上一个菌落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中,另一个菌落与生理盐水的 5,混合液中加入一滴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6,用接种环分别混匀玻片上的两种混合液。 7,轻轻摇动玻片1分钟,观察。于1分钟内呈2+及以上凝集现象为阳性,1分钟内呈现2+以下凝集现象为阴性。 8,凝集结果判断标准如下:

注意事项 1.本产品只能作为沙门氏菌O抗原血清型判定的辅助方法,最终的判定需形态学、生化方法和血 清学方法共同进行。 2.本产品应避免冷冻。反复冻融会使血清产生沉淀。 3.本产品在保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浑浊或沉淀,这并不表示该产品已被污染。离心或者过膜去掉 浑浊或沉淀后,可以正常使用。 4.本产品含有0.3%叠氮化钠作为防腐剂,丢弃时需倒入下水管,并用大量的水冲洗下水管。 5.若待检菌株与本产品均无明显凝集现象,应将可疑菌落经2YT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12-16小时, 用1ml生理盐水洗下培养物,于121℃高压15分钟或水浴煮沸30分钟,再进行血清凝集反应。 6.若对照呈现明显凝集现象,说明所检菌株为粗糙型,应重新选取其他菌落进行凝集反应。 有效期24个月。 参考文献 1.《中国生物制品检定规程》 2.Ewing.W.H. Edwards & Ewing’s Identification of Enterobacteriaceae. 3.Carpenter K.P. (1968)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Pathologists Broadsheet 60. 生产企业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沙门氏菌检验

实验六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一、概述: 1.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芽孢,一般无荚膜,周身鞭毛,运动力强,具菌毛。 2.沙门氏菌需氧或兼性,10-42℃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 为6.8-7.8。 3.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污染肉类食物的几率很高。冷冻对沙门氏菌无杀灭作用,即使在-25℃低温仍可存活10个月左右。 意义: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在世界各国各类细菌性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常居前列。因此,沙门氏菌的检测是各国检验机构对多种进出口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 二、操作步骤: 1.前增菌——第一步使食物样品在含有营养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增菌,使受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 2.选择性增菌——在含选择性抑制剂的促生长培养基中间,样品进一步增菌的一个步骤。此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持续增殖,同时阻止大多数其他细菌的增殖。 3.选择性平板分离——这一步采用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抑制非沙门氏菌的生长,提供肉眼可见的疑似沙门氏菌纯菌落的识别。 4.生化鉴定——排除大多数非沙门氏菌,提供了沙门氏菌培养物菌属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5.血清学技术——对沙门氏菌属培养物进行血清学分型鉴定,确定菌型。 主要沙门氏菌有2000多个血清型,可先用多价血清鉴定,再用单因子血清鉴定,先有常见菌型的血清鉴定,再用不常见菌型的血清鉴定。 三、实验过程: 1.前增菌将样品鸡蛋壳用灭菌棉签查拭蛋壳后,将棉签上部剪掉,下部放入前增菌培养基BPW中,5个棉签放入150mL前增液中,将制备好的预增菌液于37℃培养8-18h。(样品液变浑浊即可)

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方法 一、样本采集 在采集样本时,应确保采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且无菌操作。通常采集食品、动物粪便、环境样本等。对于食品,应采集不同种类,如肉类、禽类、奶制品等。对于动物粪便,应采集新鲜样本,避免受到污染。环境样本应采集可能存在沙门氏菌的表面或水样。 二、增菌培养 增菌培养是沙门氏菌检测的重要步骤,目的是增加细菌的数量,使其更容易分离和检测。常用的增菌培养基有肉汤培养基和缓冲葡萄糖胨水培养基等。将采集的样本接种到培养基中,在37℃下培养18-24小时。 三、分离培养 将增菌培养后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如SS 琼脂、麦康凯琼脂等)上,在37℃下培养18-24小时。选择性培养基可以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有利于沙门氏菌的分离。

四、初步鉴定 对分离培养得到的单个菌落进行初步鉴定,包括菌落形态、染色特性、镜下形态等观察。同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氧化酶试验,以初步判断是否为沙门氏菌。 五、生化试验 生化试验是确定分离菌株是否为沙门氏菌的关键步骤。常用的生化试验包括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尿素试验、靛基质试验等。根据试验结果,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分类。 六、血清学分型 为了确定分离菌株的具体血清型,需要进行血清学分型。通过与已知抗血清进行反应,确定细菌的特异性抗原,从而确定其血清型。血清学分型对于追踪沙门氏菌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七、报告结果 根据以上各步骤的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并得出最终结果。对于疑似沙门氏菌的样本,应进行复核和确认。最终结

果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给相关单位或个人,报告应包括样本来源、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内容。同时,应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沙门氏菌检测血清学分型(选做)

《畜产品检测技术》电子教材 沙门氏菌检测血清学分型(选做) 一、血清学分型操作步骤 (一)O 抗原的鉴定 用A~F多价O 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同时用生理盐水做对照。在生理盐水中自凝者为粗糙型菌株,不能分型。 1.被A~F多价O 血清凝集者,依次用O4;O3、O10;O7;O8;O9;O2和O11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判定O 群。被O3、O10血清凝集的菌株,再用O10、O15、O34、O19单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判定E1、E4各亚群,每一个O 抗原成分的最后确定均应根据O 单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没有O单因子血清的要用两个O 复合因子血清进行核对。 2.不被A~F多价O 血清凝集者,先用9种多价O 血清检查,如有其中一种血清凝集,则用这种血清所包括的O 群血清逐一检查,以确定O 群。每种多价O 血清所包括的O 因子如下: O 多价1 A,B,C,D,E,F群(并包括6,14群) O 多价2 13,16,17,18,21群 O 多价3 28,30,35,38,39群 O 多价4 40,41,42,43群 O 多价5 44,45,47,48群 O 多价6 50,51,52,53群 O 多价7 55,56,57,58群 O 多价8 59,60,61,62群 O 多价9 63,65,66,67群 (二)H 抗原的鉴定 1.属于A~F各O 群的常见菌型,依次用表1所述H 因子血清检查第1相和第2相的H 抗原。

表1A-F群常见菌型 H抗原表 2.不常见的菌型,先用8种多价H 血清检查,如有其中一种或两种血清凝集,则再用这一种或两种血清所包括的各种H 因子血清逐一检查,以第1相和第2项的H 抗原。8种多价H 血清所包括的H 因子如下: H 多价1 a,b,c,d,i H 多价2 eh,enx,enz15,fg,gms,gpu,gp,gq,mt,gz51 H 多价3 k,r,y,z,z10,lv,lw,lz13,lz28,lz40 H 多价4 1,2;1,5;1,6;1,7;z6 H 多价5 z4z23,z4z24,z4z32,z29,z35,z36,z38 H 多价6 z39,z41,z42,z44 H 多价7 z52,z53,z54,z55 H 多价8 z56,z57,z60,z61,z62 每一个H 抗原成分的最后确定均应根据H 单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没有H 单因子血清的要用两个H 复合因子血清进行核对。 检出第1相H 抗原而未检出第2相H 抗原的或检出第2相H 抗原而未检出第1相H 抗原的,可在琼脂斜面上移种1代~2代后再检查。如仍只检出一个相的H 抗原,要用位相变异的方法检查其另一个相。单相菌不必做位相变异检查。 3.位相变异试验方法如下: (1)简易平板法:将0.35%~0.4%半固体琼脂平板烘干表面水分,挑取因子

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说明书

xx属诊断血清学试验操作程序 1.目的 制定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使用程序,指导对沙门氏菌属进行血清学分型。 2.原理 用沙门氏菌属的代表菌株制成灭活菌抗原分别或混合免疫家兔所得的血清,经吸收出去非特异性凝集素后制成,通过凝集试验原理供沙门氏菌属常见菌型定型。 3.试剂及实验设备 3.1xx属诊断血清: 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1种的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 3.2试剂保存:2~8°C避光保存,防止冻结,在有效期内使用。 3.3实验设备: 玻片、吸样枪、接种环、水浴箱、玻璃管、血平板、营养琼脂、电热高温接种灭菌器。 4.程序步骤 4.1将诊断血清于冰箱取出后平衡至室温。 4.2选择经初步生化检测符合沙门菌生物特性的疑似菌落。 4.3菌群分析 将经18~24h血平板上纯培养的待检菌,先用O多价A~F群血清进行凝集试验,如阳性,提示待检菌可能属于A~F群范围内,因97%以上的沙门菌都包括在A~F6个O群之内,如果不凝再使用其他O抗血清进行凝集试验,如与其中一种抗血清凝集,待检菌即属于相应的菌群。若与多价O抗血清不凝集,有如下3种可能:

①含有Vi抗原;②A~FO群之外的沙门菌;③沙门氏菌属以外的细菌。可按下述方法进一步检测,将纯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制成浓菌液,再分成2份。1份不经处理,为活菌液,另1份放100°C水浴中30min,为加热菌液。取活菌与Vi抗血清,取加热菌与Vi抗血清凝集,加热菌与Vi抗血清、A~F多价O 抗血清分别进行玻片凝集试验。根据结果作如下分析: ①活菌与Vi抗血清凝集,加热菌与Vi抗血清凝集者,可能属于C群或D 群菌,用O 7和O 9抗血清定群;②活菌与Vi抗血清不凝,可能属于A~FO群之外的沙门菌或其他菌属细菌,需进行生化试验定属,若符合沙门氏菌属细菌特征,可送CDC鉴定;③加热菌与Vi抗血清凝集,而与A~F多价O抗血清不凝集者,可报告为阴性。 4.4血清型分析 菌群确定后,分析被检菌的鞭毛抗原成分。先分析第1相鞭毛抗原,再分析第2相鞭毛抗原。第1相鞭毛抗原分析: 根据菌群分析结果,分别选用第1相鞭毛因子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第2相鞭毛抗原分析: 所用抗血清,通常是复合因子( 1、2、 3、5、 6、e、n、I、w)血清。单相菌,如第1相已确定,可结合菌群分析及生化反应结果判断血清型。如为双相菌,只分析出第1相鞭毛抗原,大多数也可结合菌群分析和生化结果判断血清型,必要时进一步探索第2相鞭毛抗原。若只分析出第2相鞭毛抗原,须进一步探索分析第1相抗原。探索另1相抗原可按下述方法和步骤进行。如“小内管”法,一支已融化半固体琼脂,插入一支无菌两端相通小玻璃管于培养基当中,长度稍高出半固体液面。待琼脂泠却凝固,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在日常微生物检验中,沙门氏菌比较常见,是一种致病性细菌,国家规定在 每25g的食品样本中不能检测出沙门氏菌,所以在检验沙门氏菌时,对试剂与培 养基有很高的要求,下面本文针对沙门氏菌的检验方式和注意事项作出简单介绍! 一、沙门氏菌检测的原因和意义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们国家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人中,有70%-80%左右的 人是通过沙门氏菌造成的。人体倘若含有过多的大量沙门氏菌的动物性食物,就 会造成细菌性感染,以此在毒素的影响下产生食物中毒,造成伤寒、胃肠炎及副 伤寒。而且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较多,肉、蛋和其他食物,从加工至销售的整个 过程当中都极易引发感染情况,所以准确、有效检验沙门氏菌有重大意义。 二、沙门氏菌的检验 (一)前增菌(无选择性) BPW(缓冲蛋白胨水)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增菌培养基,不包括任何抑制物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沙门氏菌。促使受损的沙门氏菌细胞复苏至相对平稳的生 理状态。 (二)选择性增菌 TTB(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内含有硫代硫酸钠,结合四硫磺酸钠,能够 对肠道共生菌进行有效抑制,而包含四硫磺酸钠还原酶的细菌,可以在这一培养

基当中生长繁殖;煌绿及胆盐能够控制大肠群菌、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而伤寒 沙门氏菌依旧可以生长。SC(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能够对其他和伤寒沙门氏 菌进行选择性增菌,其含有的亚硒酸结合蛋白胨内的含硫氨基酸,促使亚硒酸与 硫的复合物生产,对细菌硫的代谢产生干扰,进而减少肠球菌、变形杆菌、大肠 埃希氏菌的繁殖生长。 (三)分离培养基(选择性) ①BS(亚硫酸铋琼脂)内含亚硫酸铋指示剂,可对大肠菌群、革兰氏阳性菌 进行抑制,但不会对沙门氏菌的繁殖产生影响;其他沙门氏菌、伤寒杆菌可以借 助葡萄糖,还原亚硫酸铋,使其形成硫酸铋,使黑色菌落附近有黑棕色的环,对 光可看到金属光泽。BS的压力和温度不可过高,避免选择性下降,需在使用前配制,放置阴暗处储存,48小时后丧失选择性,储存不合理会造成色浅,表示效果 开始减弱,联合TTB、SC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 ②HE琼脂内的溴麝香草酚兰、胆盐、去氧胆酸钠等,可对革兰氏阳性菌繁殖 进行抑制;将檬酸铁铵与硫代硫酸钠运来检验H2S的形成,导致菌落中心为黑色;酸性复红及溴麝香草酚兰属于pH指示剂,发酵糖产酸的菌落表现橙黄色,不发 酵糖菌落表现蓝绿色。HE不可以高压灭菌,开水煮应在1分钟之内,通过水浴方 式冷却,可以储存24小时。 ③通常在对沙门氏菌进行快速筛选、分离时,采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其 原理主要是通过沙门氏菌显色基团和特异性酶的独特反应,游离出色原,进而将 沙门氏菌于培养基上表现出相应的颜色,而其他肠道杆菌颜色则不一样。 三、沙门氏菌检验的注意事项 (一)前增菌和二次增菌必不可少 食物内含有的沙门氏菌通常不多,且会同时存在很多菌种,前增菌能够恢复 受损菌,而增菌能够对部分杂菌的繁殖进行有效抑制,因此通过前增菌及增菌实 施筛选、培养操作,能够提高后续培养分离的检出率。 (二)注意典型或可疑沙门氏菌菌落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W4304沙门氏菌检验-检验操作程序及要点-传统鉴定-4-微教材

《农产品/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微教材 知识讲解 沙门氏菌操作程序及要点——传统鉴定 沙门氏菌操作程序及要点分为检验程序和操作步骤 一、检验程序 根据国标,沙门氏菌的检验程序为: 检样经无菌处理后,称取25 g(mL)样品加入到225 mL BPW中36±1℃培养8~18h;取培养物1mL 接种到10mL的TTB中同时取1mL 接种到10mL 的SC中,分别于42±1℃和36±1℃培养18~24h;取培养后的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于BS琼脂平板和XLD琼脂平板(或HE琼脂平板、显色培养基平板)中,于36±1℃培养18~24h,BS 需延长至40~48h;培养后挑取可疑菌落做生化试验。 挑取2 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赖氨酸脱羧酶试验管和对照管、供做靛基质试验的色氨酸肉汤、尿素(pH7.2),KCN试验管和对照管,同时划线营养琼脂平板——

如5项生化都符合——则直接判定为沙门氏菌——如五项中靛基质阳性——则补做甘露醇和山梨醇试验,如果两项均为阳性——为可疑沙门氏菌,但需结合血清学鉴定结果进行判定——如五项中H2S阴性——则需补做ONPG试验,ONPG阴性,同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为沙门氏菌——也可在三糖铁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初步判断结果后,使用商品化的生化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判定是否为沙门氏菌——如果5项反应中有2项以上不符合——则沙门氏菌阴性——最后报告结果 二、操作步骤 主要分为:1、样品处理与前增菌;2、增菌;3、分离;4、传统生化鉴定试验;5、系统生化鉴定试验;6、血清学鉴定。其中传统生化鉴定试验又分为三糖铁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靛基质、尿素和氰化钾试验、甘露醇、山梨醇以及ONPG试验三个部分。 本片以鸡肉为样品,演示沙门氏菌检验的样品处理和前增菌的操作过程。 1、前增菌: 在无菌室内,以75%酒精擦拭样品外包装,尤其是包装的开口处,用无菌剪刀在样品封口处剪开包装袋,换用一个无菌剪刀将鸡肉样品剪碎至无菌罐内,用无菌镊子称取25 g样品至盛有225 mL BPW的样品瓶中,再转入注明样品信息、检测人员以及检测日期的均质袋中,密封,用拍击式均质器拍击2 min。注意:若样品为液态,不需均质,振荡混匀即可;如需测定pH 值,用1 mol/mL的无菌NaOH 或HCl(调pH至6.8±0.2;均质完成的检测样品通过传递窗出无菌室,清理无菌室,打开紫外灯,辐照灭菌30 min。 将上述均质完成的检测样品放于预先设置36 ℃±1 ℃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8 h~18 h。 2、增菌: 将前增菌培养物通过传递窗入BSL-2实验室,在生物安全柜内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 1 mL,转种于10 mL TTB增菌液内,同时,另取 1 mL,转种于10 mL SC增菌液内。选择性增菌的目的是最大可能的检出沙门氏菌,原则上必须使用两种选择性增菌液,一种是抑制除沙门氏菌以外其肠道菌的生长,一种是在不影响其他肠道菌生长的情况下促进沙门氏菌的生长。注意区分两种增菌培养温度不同。SC增菌液经过培养后,肉汤没有变红,仍然需要转接分离平板;接种完成的物品通过传递窗出BSL-2实验室,清理BSL-2实验室与生物安全柜,分别打开紫外灯,辐照灭菌60 min。 将接种后的TTB增菌液和SC增菌液分别置于42 ℃和36 ℃培养18 h~24 h。 注意:下述步骤均在BSL-2实验室里的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相应的准备和工作要求同前所示。

沙门氏菌的检验步骤

沙门氏菌的检验步骤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它可以引起沙门氏菌属感染。 所谓的沙门氏菌属包括两个物种:Salmonella enterica和Salmonella bongori。这两个物种又包含了超过2,500种不同的血清型。 为了检测食物或其他样本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样本收集:收集来自可疑食物或其他可能被污染的样品,如肉、蛋、奶制品、水果、蔬菜或动物粪便。确保采集样品的方法是无菌的,以避免 污染。 2.前处理: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提高沙门氏菌的检测效果。 这可能包括样品的预处理、样品的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等。 3. 培养:将样品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如XLD(Xylose Lysine Deo某ycholate Agar)或SS(Salmonella Shigella Agar)等。这些培 养基可以选择性地识别并培养Salmonella属的细菌。 4.孵育: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通常是在37℃左右,孵育时间 一般为24至48小时。 5.形态特征观察: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的形态特征,如形状、颜色、大 小等。沙门氏菌通常形成呈灰白色、圆形、凹陷的菌落。 6.血清型鉴定:对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鉴定以确定其血清型。这通常 涉及到使用抗体和相应的血清反应,以确定菌株的亚型。 7.生化测试:对阳性菌落进行生化测试,如甲烷糖发酵试验和硫化氢 产生试验,以进一步确认其鉴定。

8.PCR检测:PCR是目前常用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之一、它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样品中的沙门氏菌DNA。 9.分子的子类型分析: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或肽核酸类似程序分析(AFLP),确定沙门氏菌的亚型。 总之,沙门氏菌的检验步骤包括:样本收集、前处理、培养、孵育、形态特征观察、血清型鉴定、生化测试、PCR检测和分子的子类型分析。这些步骤的目的是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并确定其类型和亚型,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 篇一:沙门氏菌生化鉴定 沙门氏菌生化试验判定步骤 三糖铁琼脂原理分析:本培养基适合于肠杆菌科的鉴定。用于观察细菌对糖的利用和硫化氢(变黑)的产生。该培养基含有乳糖、 蔗糖和葡萄糖的比例为10:10:1,只能利用葡萄糖的细菌,葡萄糖被分解产酸可使斜面先变黄,但因量少,生成的少量酸,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加之细菌利用培养基中含氮物质,生成碱性产物,故使斜面后来又变红,底部由于是在厌氧状态下,酸类不被氧化,所以仍保持黄色。而发酵乳糖的细菌(e.coli),则产生大量的酸,使整个培养基呈现黄色。如培养基接种后产生黑色沉淀,是因为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和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沉淀。底层产酸:是因为细菌分解糖类物质使酚红退色变黄。 斜面产碱,低层产酸:是细菌分解葡萄糖(不能分解乳

糖和蔗糖),由于量较少进而分解蛋白胨而产碱变红。因为底层是厌氧环境,葡萄糖分解慢,24小时培养后还没分解蛋白胨产碱;而斜面是需氧环境分解较快,一般8小时左右就把葡萄糖分解完(此时斜面也是酸性),但继而分解蛋白胨产碱,斜面又转为碱性。 2-志贺氏菌:都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多不发酵乳糖,不产生h2s。 4-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大多数能分解乳糖,不产生h2s。 3-沙门氏菌:能分解葡萄糖,不发酵乳糖,大多数产生h2s,多数产气。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1、试验管及对照管均要加一层约10mm厚的灭菌石蜡或矿物油以覆盖表面,此可使培养基中的溶解氧通过细菌消耗掉,并控制培养基的ph。 2、阳性试验管培养初期(10—12h)因发酵葡萄糖产酸变黄,继续培养由于氨基酸脱羧产生胺类而使培养基由酸变碱,故又由黄变为紫色。阴性试验管则始终呈黄色。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1)原理:某些细菌可产生氨基酸脱羧酶使氨基酸脱羧生成胺和二氧化碳。由于胺的生成使培养基 变为碱性,可用指示剂指示出来。(2)方法:将待检菌分别接种于1支氨基酸(赖氨酸,鸟氨酸或精氨酸)脱羧酶

沙门氏菌检测知识详解

沙门氏菌检测知识详解 一、沙门氏菌简介: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分为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和非伤寒沙门氏菌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沙门氏菌可引发伤寒、副伤寒、发热、腹痛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可因感染沙门氏菌而发病,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特别是高度易感婴儿(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婴儿、免疫缺陷婴儿等),一旦被喂食受沙门氏菌污染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极易被感染致病,出现发烧、腹泻等肠炎症状,严重的可能引发败血症,甚至死亡。 二、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 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6个亚属I-VI,亚属III称为亚利桑那菌。 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周生鞭毛,有动力(也有无动力的变种),需氧兼性厌氧,35℃~37℃为最适生长温度,pH6.8~7.8为最适,能在营养琼脂上生长,菌落直径2~3mm,圆形或卵形,无色半透明,液体培养基中混合均匀生长。 不发酵乳糖、蔗糖,不液化明胶,不能分解蛋白质,也不产生靛基质,不分解尿素,有规律的发酵葡萄糖并产生气体。 与埃希氏菌属的主要区别在硫化氢反应和乳糖反应。

对热及外界环境抵抗力中等,60℃20-30min即被杀死,普通水中不易繁殖但可存活2-3周,自然环境粪便中生存1-2月,干燥垫草中生存8-20周,冰箱中生存3-4月,-5℃存活10月; 对化学药品抵抗力较弱,对氯霉素敏感,5%苯酚5min即可杀死,胆盐、煌绿及孔雀绿抑制作用大但对肠杆菌抑制作用弱,可用以制备选择性培养基。 三、沙门氏菌抗原构造和分类: 菌体抗原,记为O抗原,多糖-类脂-蛋白质复合物,加热至100℃2.5h 不能被破坏,也不能被乙醇和0.1%石碳酸破坏,多糖决定O抗原特异性,用于分群。 鞭毛抗原,记为H抗原,蛋白质,不耐热,60℃15min或乙醇处理后被破坏,沙门H抗原有两种,第一相特异相,第二相非特异相,用于分型。表面抗原,要求掌握Vi抗原,糖脂,60℃30min或100℃5min即可破坏,可阻止O抗原与O抗体的特异性凝集反应,但Vi抗原被破坏后O抗体仍可和相应的O抗原凝集。 四、变异性 S-R初次分离菌株一般是光滑型,经长期人工传代培养,菌体特意多糖抗原丧失,在盐水中自凝。 H-O有鞭毛的细菌失去鞭毛的变异。 位相变异双相H抗原的沙门氏菌变成只有其中某一相H抗原的单相菌。

SSI丹麦国家血清研究院沙门氏菌血清分型

SSI丹麦国家血清研究院沙门氏菌血清分型SSI是丹麦国家血清研究院(Statens Serum Institut)的简称,是丹麦政府在1892年建立的一个公共研究机构,主要负责公共卫生领域的疫苗和血清制造、流行病学研究、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等工作。SSI是丹麦最主要的疫苗制造者和研究机构之一,其沙门氏菌血清分型工作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类能引起人和动物肠道感染的细菌,严重的感染可导致沙门氏菌感染症(Salmonellosis),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烧等。沙门氏菌血清分型是通过对沙门氏菌菌株进行血清学试验,将其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在疫情调查和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主要依据是它们的抗原结构差异。沙门氏菌细胞表面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抗原,一种是血清棒状抗原(O抗原),另一种是H抗原。O抗原为细菌细胞壁的组分,主要通过鉴定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抗原来进行分型;H抗原则是由鞭毛上的蛋白质决定的。因此,在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中,通常使用血清凝集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不同血清型的O、H抗原。 SSI作为拥有丰富经验和技术的研究机构,在沙门氏菌血清分型方面有着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他们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沙门氏菌血清分型方法和标准,为丹麦和其他国家的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监测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沙门氏菌血清分型的结果对于疫情的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血清分型,可以确定不同的沙门氏菌流行株,了解病原菌的变异性和分布情况,以指导针对性的疫苗研制和制定干预措施。此外,沙门氏

菌血清分型结果还可以为沙门氏菌感染源的溯源和追踪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公共卫生部门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总之,SSI作为丹麦国家血清研究院在沙门氏菌血清分型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他们的研究工作对于沙门氏菌感染的监测、防控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沙门氏菌科(Salmonellaceae)。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以引起沙门氏菌感染(Salmonellosis)。根据沙门氏菌的血清学特性,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其中最常见的分型方法是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是通过检测沙门氏菌外膜上的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s)来进行的。沙门氏菌的抗原决定簇主要包括两种类型:H抗原(鞭毛抗原)和O抗原(外膜多糖抗原)。根据不同的H抗原和O抗原的组合情况,可以将沙门氏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 H抗原是沙门氏菌鞭毛上的抗原决定簇,也是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H抗原的不同,沙门氏菌可分为多个血清型,如H1、H2、H3等。H抗原的特性决定了沙门氏菌的运动方式,也是沙门氏菌致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O抗原是沙门氏菌外膜多糖上的抗原决定簇,也是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根据O抗原的不同,沙门氏菌可分为多个血清型,如O1、O2、O3等。O抗原的特性决定了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草履虫凝集试验(Slide

Agglutination Test)和管式凝集试验(Tube Agglutination Test)。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将沙门氏菌菌株与相应的抗血清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确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 草履虫凝集试验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分型方法,通常用于初步鉴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该试验将沙门氏菌菌株与不同的抗血清混合,然后在玻片上进行观察。如果发生凝集反应,则可以确定该菌株具有相应的抗原决定簇,从而确定其血清型。 管式凝集试验是一种更为精确的分型方法,通常用于确认沙门氏菌的血清型。该试验将沙门氏菌菌株与不同的抗血清分别混合在试管中,然后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如果发生凝集反应,则可以确定该菌株具有相应的抗原决定簇,从而确定其血清型。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的结果通常以血清学公式的形式表示,其中H 抗原用小写字母表示,O抗原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沙门氏菌的血清学分型为:O4:H12,表示该菌株具有O4抗原和H12抗原。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对于研究沙门氏菌的流行病学特征、毒力因子的表达以及感染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致病特性和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感染提供重要依据。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是对沙门氏菌进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方法。通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 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致病菌,它可以引起人体多种疾病,如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等。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是对沙门氏菌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不同血清型别的沙门氏菌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性,为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基于沙门氏菌的抗原性质,主要通过凝集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来进行分类。目前常用的分型方法主要有Kauffmann-White方案和Ewing方案,其中Kauffmann-White 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疫情监测中。 Kauffmann-White方案根据沙门氏菌的鞭毛抗原(H抗原)、鞭毛相联抗原(Hd抗原)和表面抗原(O抗原)的不同组合来进行分类。其中,鞭毛抗原主要分为H1-H56型,鞭毛相联抗原主要分为Hd1-Hd30型,表面抗原主要分为O1-O181型。根据不同的抗原组合,可以将沙门氏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别,如O1:H1、O1:H2等。 Ewing方案则是根据沙门氏菌的鞭毛抗原和相联抗原进行分类。它将鞭毛抗原分为a、b、c等不同的抗原型别,将相联抗原分为z1、z2等不同的抗原型别。通过对不同的抗原型别进行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血清型别,如a:z1、b:z2等。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在食物中毒

事件中,通过对沙门氏菌的血清学分型,可以追溯病原菌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疫情的扩散。此外,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还可以用于监测菌株的变异和流行趋势,为疫苗研发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虽然在临床和疫情监测中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唯一的分类方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基因分型方法对沙门氏菌进行分类。这些基因分型方法不依赖于抗原性质,而是通过分析沙门氏菌的遗传信息来进行分类,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沙门氏菌血清学分型是对沙门氏菌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不同血清型别的沙门氏菌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性,为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虽然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分类上具有优势,但血清学分型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在临床和疫情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相信沙门氏菌的分类方法将会更加完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沙门氏菌血清型的正确书写格式

一、概述 沙门氏菌是一种寄生在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给人类,引起食物中毒和胃肠道疾病。由于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众多,正确书写其血清型成为临床医学和科研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介绍沙门氏菌血清型的正确书写格式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沙门氏菌血清型的基本概念 1. 沙门氏菌的分类 沙门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沙门氏菌病和肠炎等疾病。根据O抗原和H抗原的组合形式,沙门氏菌可分为不同血清型。 2. 沙门氏菌血清型的意义 沙门氏菌血清型的不同代表了不同的致病菌株,对于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追踪及疫苗研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正确书写沙门氏菌血清型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 三、沙门氏菌血清型的正确书写格式 1. 沙门氏菌血清型的表示方法 沙门氏菌血清型的表示方法通常为“O抗原+H抗原”,其中O抗原代表细菌的外膜抗原,H抗原代表细菌的鞭毛抗原。如O4:H12表示该沙门氏菌株的O抗原为4型,H抗原为12型。

2. O抗原和H抗原的书写规范 (1)O抗原的书写规范 O抗原应以大写字母“O”开头,后跟阿拉伯数字表示型号,如O4。(2)H抗原的书写规范 H抗原应以大写字母“H”开头,后跟阿拉伯数字表示型号,如H12。 3. 血清型书写格式示例 正确的沙门氏菌血清型书写格式应为“O抗原+H抗原”,如: O4:H12。在正式文献、研究报告和临床诊断中,应严格遵循这一格式。 四、关于沙门氏菌血清型书写的注意事项 1. 注意大小写 在书写沙门氏菌血清型时,应注意O抗原和H抗原的大小写格式。大写的“O”和“H”有助于准确识别并避免歧义。 2. 注意数字和符号 在表示O抗原和H抗原的型号时,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并用英文冒号“:”分隔,避免使用其他符号或文字造成混淆。 3. 注意全称和缩写 在一些场合,为了简洁与准确,人们可能会采用缩写形式表示沙门氏 菌血清型,例如“4:12”表示O4:H12。但在正式书面文献中,应尽量使用全称以确保准确无误。

沙门氏菌鉴定和分型方法比对研究

沙门氏菌鉴定和分型方法比对研究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以引起沙门 氏菌感染。为了对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和分型,通常采用多种方法。本文将 对沙门氏菌鉴定和分型方法进行综述比对。 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传统的微 生物学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血清学方法和耐药性检测。形态学观察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沙门氏菌细胞的形态特征,如形态、 大小、颜色等。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包括酶活性检测、发酵反应、气体产生 和产物生成等。血清学方法主要通过血清学试验检测菌株表面的抗原特性,如凝集试验和血清型试验。耐药性检测主要针对沙门氏菌对抗生素的敏感 性进行检测。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沙门氏菌的鉴定和分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FGE(脉冲场凝胶 电泳)、MLST(多位点序列分型)、MLVA(多位点重复序列分析)、SNP (单核苷酸多态性)等。PCR可以快速筛查并鉴定沙门氏菌的存在,对于 流行病学调查起到重要作用。PFGE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分型方法,可以对 沙门氏菌进行亚种和菌株水平的分型,并且可以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有力 手段。MLST是一种基于菌株基因组序列的分型方法,通过分析多个基因 的序列差异度,可以对不同的沙门氏菌菌株进行区分,从而研究它们的起 源和传播途径。MLVA是一种分析菌株重复序列变异的方法,可以对菌株 进行快速鉴定和分型,尤其适用于传播链的追踪。SNP是一种常用的分子 标记方法,通过检测位点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对不同的沙门氏菌进 行鉴定和分型。

总结起来,沙门氏菌的鉴定和分型方法包括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和分 子生物学方法。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血清学方法和耐药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PFGE、MLST、MLVA 和SNP等。相比之下,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准确性不高 的问题。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快速鉴定和定 义沙门氏菌的不同亚种和菌株。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研究场 景下都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说明书

沙门氏菌属诊疗血清学试验操作程序 1.目 制订沙门氏菌属诊疗血清使用程序, 指导对沙门氏菌属进行血清学分型。2.原理 用沙门氏菌属代表菌株制成灭活菌抗原分别或混合免疫家兔所得血清, 经吸收出去非特异性凝集素后制成, 经过凝集试验原理供沙门氏菌属常见菌型定型。 3.试剂及试验设备 3.1沙门氏菌属诊疗血清: 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企业生产规格为11种沙门氏 菌属诊疗血清 3.2试剂保留: 2~8°C避光保留, 预防冻结, 在使用期内使用。 3.3试验设备: 玻片、吸样枪、接种环、水浴箱、玻璃管、血平板、营养 琼脂、电热高温接种灭菌器。 4.程序步骤 4.1将诊疗血清于冰箱取出后平衡至室温。 4.2选择经初步生化检测符合沙门菌生物特征疑似菌落。 4.3菌群分析 将经18~24h血平板上纯培养待检菌, 先用O多价A~F群血清进行凝集试验, 如阳性, 提醒待检菌可能属于A~F群范围内, 因97%以上沙门菌都包含在A~F6个O群之内, 假如不凝再使用其她O抗血清进行凝集试验, 如与其中一个抗血清凝集, 待检菌即属于对应菌群。若与多价O抗血清不凝集, 有以下3种可能: ①含有Vi抗原; ②A~FO群之外沙门菌; ③沙门氏菌属以外细菌。可按下述方法深入检测, 将纯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 制成浓菌液, 再分成2份。1份不经处理, 为活菌液, 另1份放100°C水浴中30min, 为加热菌液。取活菌与Vi抗血清, 取加热菌与Vi抗血清凝集, 加热菌与Vi抗血清、A~F多价O抗血清分别进行玻片凝集试验。依据结果作以下分析: ①活菌与Vi抗血清凝集, 加热菌与Vi抗血

清凝集者, 可能属于C群或D群菌, 用O7和O9抗血清定群; ②活菌与Vi抗血清不凝, 可能属于A~FO群之外沙门菌或其她菌属细菌, 需进行生化试验定属, 若符合沙门氏菌属细菌特征, 可送CDC判定; ③加热菌与Vi抗血清凝集, 而与A~F多价O抗血清不凝集者, 可汇报为阴性。 4.4血清型分析 菌群确定后, 分析被检菌鞭毛抗原成份。先分析第1相鞭毛抗原, 再分析第2相鞭毛抗原。第1相鞭毛抗原分析: 依据菌群分析结果, 分别选择第1相鞭毛因子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第2相鞭毛抗原分析: 所用抗血清, 通常是复合因子(1、2、3、5、6、e、n、I、w)血清。单相菌, 如第1相已确定, 可结合菌群分析及生化反应结果判定血清型。如为双相菌, 只分析出第1相鞭毛抗原, 大多数也可结合菌群分析和生化结果判定血清型, 必需时深入探索第2相鞭毛抗原。若只分析出第2相鞭毛抗原, 须深入探索分析第1相抗原。探索另1相抗原可按下述方法和步骤进行。如“小内管”法, 一支已融化半固体琼脂, 插入一支无菌两端相通小玻璃管于培养基当中, 长度稍高出半固体液面。待琼脂泠却凝固, 用接种环取1~2环待抑制相H抗血清, 放入小内管琼脂表面, 然后接种被诱导菌株于小内管含抗血清琼脂层面, 35°C孵育4~6h或过夜, 取小内管外半固体琼脂层生长培养物, 接种于平板或直接做凝集反应, 可取得待诱导相菌株。有些种确定是靠鞭毛抗原中微小差异来分析, 所以取得丰富鞭毛抗原培养物十分关键。 4.5将经18~24h血平板上纯培养待检菌, 用生理盐水制备2麦氏单位菌悬液, 取 诊疗血清20μL于洁净玻片上, 然后取20μL待检菌悬液与血清混匀, 轻轻摇动玻片, 1min内展现显著凝集者为阳性, 呈均匀浑浊者为阴性, 每次凝集试验均应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试验。 4.6依据其生化反应和与O抗血清、Vi抗血清、H抗血清凝集结果对照沙门 氏菌属中国常见菌型诊疗抗原表, 确定沙门菌菌型。 4.7沙门氏菌属中国常见菌型诊疗抗原, 见附表

沙门氏菌检验 (2)

沙门氏菌检验 1.范围 本法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2.设备和材料 处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冰箱:2℃~5℃。 2.2 恒温培养箱:36℃±1℃,42℃±1℃。 2.3 均质器。 2.4 振荡器。 2.5 电子天平:感量0.1g。 2.6 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250mL。 2.7 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2.8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2.9 无菌试管:3mm×50mm、10mm×75mm。 2.10 无菌毛细管。 2.11 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2.12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培养基和试剂 3.1 缓冲蛋白胨水(BPW)。 3.2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 3.3 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 3.4 亚硫酸铋(BS)琼脂。 3.5 HE琼脂。 3.6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 3.7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 3.8 三糖铁(TSI)琼脂。 3.9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 3.10 尿素琼脂(pH7.2)。 3.11 氰化钾(KCN)培养基。 3.12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3.13 糖发酵管。 3.14 邻硝基苯β-D-半乳糖苷(ONPG)培养基。 3.15 半固体琼脂。 3.16 丙二酸钠培养基。 3.17 沙门氏菌O和H诊断血清。 3.18 生化鉴定试剂盒。 4.检验程序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见图1。 42℃±118h~24h 36℃±1℃,18h~24h 5.操作步骤

5.1 前增菌 称取25g(mL)样品放入盛有225mL BPW 的无菌均质杯中,以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置于盛有225mL BPW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若样品为液态,不需要均质,振荡混匀。如需测定pH值,用1mol/mL无菌NaOH或HCl调pH至6.8±0.2.无菌操作将样品转至500mL锥形瓶中,如使用均质袋,可直接进行培养,于36℃±1℃培养8h~18h。 如为冷冻产品,应在45℃以下不超过15min,或2℃~5℃不超过18h解冻。 5.2 增菌 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1mL,转种于10mL TTB内,于42℃±1℃培养18h~24h。同时,另取1mL转种于10mL SC内,于36℃±1℃培养18h~24h。 5.3 分离 分别用接种环取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一个BS琼脂平板和一个XLD琼脂平板(或HE琼脂平板或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平板)。与36℃±1℃分别培养18h~24h(XLD平板、HE琼脂平板或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平板)或40h~48h(BS琼脂平板),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各个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见表1。 表1 沙门氏菌属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5.4 生化试验 5.4.1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2个以上典型或可以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先在斜面划线,再于底层穿刺;接种针不要灭菌,直接接种懒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于36℃±1℃培养18h~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在三糖铁琼脂和懒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沙门氏菌属的反应结果见表2。 表2 沙门氏菌属在三糖铁琼脂和懒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的反应结果 5.4.2 接种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的同时,可直接接种蛋白胨水(供做靛基质试验)、尿素琼脂(pH7.2)、氰化钾(KCN)培养基,也可在初步判断结果后从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36℃±1℃培养18h~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按表3判定结果。将已挑菌落的平板储存于2℃~5℃或室温至少保留24h,以备比必要时复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