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①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金融风险作为各类风险的集中表现,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国有银行商业化和企业化改革,首先通过揭示出大量不良资产的累积和银行资本金的严重缺失而将我国的金融风险问题凸显于世。随后,1998年通过财政发行2700亿特种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通过设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万多亿不良资产,2003年末用现存资本核销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损失类不良资产、继而又运用450亿美元外汇和黄金储备对两行进行注资,从2003年开始,当局又花费大量资财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2005年又用总值达3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和外汇储备注入中国工商银行,如此等等,逐渐揭露出我国金融风险的严重程度。在此期间,一些外国机构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也间或见诸报端,它们提供的数据和不无夸张的估计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而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以极其尖锐的形式强化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担心。

面对如此严重的金融风险,人们自然要探究其形成的原因。朝野的目光最初主要集中于金融部门本身。于是就有了大量的有关金融部门的违纪、腐败、以及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以至于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金融腐败及其治理问题不仅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更连续数年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案的首选焦点。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枢纽,它在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同时,也反转来强烈地受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影响,因此,表现在金融部门的严重的风险,有相当的部分事实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的集中和综合的反映。

这样一种认识,推动人们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这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深化了人们的认识。根据此次调查,在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

①( 本文系“中国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课题的总报告。课题主持人:李扬、王国刚、刘煜辉。课题组成员包括:易宪容、曹红辉、胡滨、余维彬、周子衡、尹中立、杨涛、黄国平、袁增霆、沈可挺、彭兴韵、殷剑峰、曾刚等。本报告部分执笔人:李扬、刘煜辉)

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的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力的约占1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则占全部不良贷款的20%。这项调查研究的意义有二。其一,它首次定量地刻划了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从而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以及在更广领域中解决金融风险问题提供了一条可以依凭的线索;其二,它首次用数据告诉世人:形成巨额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原因,不仅来自金融部门自身,还广泛地来自作为金融部门运行环境的非金融部门,而且,用调查的数据来衡量,来自后者的因素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基于人民银行的调查以及其后的一些相关研究,人们清楚地看到,造成银行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的原因,远比人们直观感受到的要复杂得多。在大概念上,这些原因可以分为金融部门自身和金融部门经营环境两大类。前者既归因于金融部门自身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不完善和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也归因于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不力乃至监管不当。后者涉及的范围更广。举凡法治不完善、计划与行政的不当干预、各类不合金融规律的政策性安排、地方政府的参与和干预,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信用环境、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等等,都可能对金融风险的形成和发展带来或强或弱的影响。这意味着,在制定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或者,如人们常说的,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战略时,我们不仅应强调加强金融部门的自身建设,同时也应强调改善那些作为金融部门服务对象同时也构成其生存条件的各类非金融的环境。

分析深入到这一层面,金融生态的概念事实上已经呼之欲出了——正像一切科学门类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就需要找到适当的数学表达方式一样,在分析金融风险成因的过程中,当风险的各种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渐次被揭示出来,当各类原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联已经被初步认识之后,人们就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更为成熟、更为全面、更为系统、更能刻划其本质的科学范畴来对之加以分类和描述。经过近两年的热烈讨论,理论界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金融生态正是这样的科学范畴。

二、金融生态界说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在国内,周小川博士(2004)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他指出:应注意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来支持和推动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徐诺金(2005)则试图在周小川的基础上直接用生态学概念分析金融生态系统的特征,并探讨了中国当前的金融生态状况。除此之外,叶德磊(2004)、魏革军(2004)也从不同角度探讨过与金融生态相关的问题。

既然是一个仿生概念,金融生态的概念就可以从自然生态的概念中引申出来。按照生态学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eco-system)指的是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自然界中固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各类生态系统基本上都是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或称之为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其中,生物群落则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小型消费者)构成。详见图2-1。

在自然界中,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是彼此依存和相互影响的,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它们结合为统一的大系统。没有物理环境,生物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因而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和条件;失却生物,环境就是无生命的物质堆积。在一个健康、成熟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相互生成,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作为生物群落,它们又同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之间进行着永不止息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种循环和流动保持着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便得以存在和发展下去。

可见,分析并刻划生态系统的原则有三。其一,按照某一特性并根据分析的需要,对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要素进行科学分类,集合出若干具有共同特性的子系统,由以刻划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其二,探寻各子系统之间的依存、制约、生成和动态平衡关系,刻划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其三,在把握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基础上,从总体上刻划生态系统维持、嬗变、演化的动态平衡过程。毫无疑问,我们在界说金融生态系统时,必须遵循上述原则。

参照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分析,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构造原理以及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我们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两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详见图2-2。

这里的金融主体,指的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它既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些直接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主体,也包括那些以制定政策、确定规范、进行调控和实施监管为职能,从而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同时也直接影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供应之种类、规模、价格、质量、范围等的金融决策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

这里的金融生态环境,则指的是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

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在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也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影响的。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构成金融主体的服务对象和活动空间,它决定着金融主体的生存条件、健康状况、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金融主体则以其生产并分配信息、引导资源配置、提供管理风险之手段的强大功能,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反作用。

然而,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不同,金融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和子系统都是由活动着的人群(居民、企业、政府、国外)或者人群活动的积淀(社会、经济、法治、文化、习俗等等)形成的。换言之,金融生态系统无所不在地带有人的印记,“人”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核心,所以,金融生态系统又有着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首先,人是社会的人,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天然具有“社会性”或“外在性”。因此,尽管我们可以效法自然生态系统,在概念上将金融生态系统分别为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两大类,但是,人的经济交易和社会交往,以及在这些交易和交往过程中的“溢出”效果,却使得金融生态环境呈现出比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得多的情形。例如,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主体”与“环境”的边界是清晰的(生命和非生命),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人的活动既存在于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金融主体之中,又存在于消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之中,同时,

还会强烈地影响作为金融主体活动之环境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法制环境、文化传统等等。因此,在金融生态体系中,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界限常常并不十分明晰,而且,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经常的、立体的和多样化,从而是更为复杂的。因此,改变人,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人在其中活动的各种各样的制度,是优化金融生态体系的核心内容。

其次,由于在本源的意义上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决定着金融业的发展,所以,在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分析的重点应当置于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主体的行为及运行结果的影响方面。我们看到,不同的环境要素会对金融主体产生不同的约束并决定其选择空间,从而使得金融主体的行为出现不同的特征。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有效防止金融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其将各种成本内在化到自己的治理结构之中。这就是一个金融运作成本低、效率高,对金融主体行为具有良好的正向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的制度结构。因此,所谓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要对现存制度结构的缺陷进行改造、优化,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有效地抑制和根除金融主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基础,使之更有利于金融主体去追求降低金融运作成本和提高效率。

简言之,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创造力的仿生学概念,它借用生态学的理论,为我们理解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它以比较完整且科学的分析结构告诉世人:金融体系绝非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更广泛地还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等基本环境要素,还涉及这种环境的构成及其变化,以及它们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因此,管理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应当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工作;而且,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通过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来提高金融效率和管理金融风险,可能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三、本项研究的技术路线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习俗乃至地理环境存在很大差别,地区差异一向就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现象。此外,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政府推动、主要依靠政策规范和法令来展开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多年的实践表明,由此转轨经济格局而形成的各地区经济、金融、社会、法治以及其他制度环境差异是影响银行贷款质量乃至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的系统性因素之一。如果按照信贷资产质量来衡量,中国的区域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率居然能相差10倍以上。这种状况的形成,当然不可能从宏观层面,而只能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这种区域结构层面找到原因(关于中国金融生态研究的理论立足点我们将在后续的系列报告中刊出)。在我们看来,我国各地区之间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其根本原因。

鉴于此,在中国经济体内研究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的立足点应当放在地区层面上。中国的地区又可以分为若干级次,因此,理论上说,省(地区、直辖市)、城市(地级)、县乃至乡镇均可作为分析的对象。

本报告选择城市作为基本的分析对象。我们的理由是:第一,依据对GDP 的贡献来衡量,中国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是由城市承载的,因而评价城市金融生态有着较大的实践意义;第二,从功能上看,城市总是构成某一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它与其周边地区形成了物资、人员、资本、信息相互交流的有机整体;第三,分析的对象应当是一个有着清晰的边界,自身形成可以识别并区别与其他地域的整体功能的经济体,而城市正是这样一类经济体。相比起来,省(区)主要是一个地理和社会的概念,它的经济意义更多是一个松散的若干地域经济活动的简单加总;而县域经济则或者过小,或者事实上被覆盖在相邻的城市经济之下。

根据我们建立的中国金融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见后续系列报告),本报告确定了如下9项用以评价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它们分别是:(1)经济基础、(2)企业诚信、(3)地方金融发展、(4)法治环境、(5)诚信文化、(6)社会中介发展、(7)社会保障程度、(8)地方政府公共服务、(9)金融部门独立性。

(一)方法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揭示并描绘某一事物的多方面特征来对该事物进行全面勾画。同理,我们在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时,也要筛选出能够反映该经济现象的多维度指标,并把这些指标通过某种方式集合起来。如果将指标看成变量,而将被评价对象看成一个几何上的高维空间上的一个点,则该点的位置是由这些变量共同决定的。换言之,从几何角度来看,综合评价的对象就是高维空间中的一些点,综合评价问题也就是确立一套评估基准,对这些点做出总体评价,确定它们的具体位置,并对选定的若干点进行排序。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建立在对评估对象有较为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的。这种评价方法的潜在前提,是对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力度等均有明确或者大致明确的定性判断。故此,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的逻辑顺序便是:首先确立各维度的权重,而后将各子维度简单线性加总,形成综合评价指标。其中,权重之确定,或通过专家评定法(属于主观判定方法),或通过因子分析法(属于纯客观方法)。一般说来,专家法在评判时可能因指标太多而无法综合和分别考虑,所定权重存在粗糙、不准确的弊端;而因子分析法则可能会遇上无法采集数据或数据瑕疵(异常数据关系)的问题,从而使得评估结果与现实逻辑产生矛盾。

对于处于转轨阶段的中国经济而言,各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极端不平衡,政治、法律、社会诚信状态和制度建设差异巨大。在纷繁复杂的不良贷款形成机制中,归因于生态环境的因素到底应该包含哪些方面,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尚不为我们所尽知,或者说非常模糊。对一个陌生领域进行初始研究的阶段,若简单采用传统的具有统一形式的结构化(参数化、线性)评估方法来评价,在理论上可能失之粗糙,在实践上则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这样做极易陷入权重确定方式的无谓争议,从而减损评价结果的科学性。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了非结构化(非参数化)评估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技术。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作为一种前沿分析工具,其要旨是根据一组关于输入-输出的观察值来估计所谓“有效生产前沿面”。理论上可以证明,DEA有效性与相应的多目标规划问题的Pareto有效解(或非支配解)是等价的。DEA可以度量一组多维输入变量(在以一组输出变量为基准的情况下)在一个多维空间所能达到的最优包络。如此,如果我们能够确定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各项因素,然后对它们进行有效组合,便能获得最大程度地解释不良贷款形成的生态环境因素的数据包络。

显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来研究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取决于我们对构成金融生态环境诸因素的把握。换言之,我们对这些因素认知得越准确、越全面,数据采集的质量越高,最后获得的综合结果就越接近于事物的本质。这意味着,在最终确定金融生态环境的各项构成因素并确定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向之前,我们的研究必须经过一个通过“试错”来筛选因素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任务可以被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全部可以想得到的可能影响因素输入模型,逐一检验它们对“产出”即城市金融资产质量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第二阶段,通过对所有结果进行比较,舍去相对不重要的因素,最终确定那些对金融生态环境产生确定且重要的因素;第三阶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得出全部分析结果。

要言之,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以城市金融资产质量状况(由测评指标测度生成)为产出,以城市金融生态的九个构成维度(由分析性指标体系生成)为投入,构建了一个刻画“金融生态环境边界”的超曲面,进而得出了刻画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分析了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各子要素对综合评价指数的贡献。

我们认为,以上数据处理方式回避了传统评价方式的诸多争议,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对金融生态环境诸构成要素尚不知晓因而确定这些要素成为全部研究之基础和起点的初始研究阶段,采用这种方法无疑是科学且合理的。

(二)数据的采集

本项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各地区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客观指标,直接取自2000~2004年《中国城市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相关部委的专业年鉴、可以收集到的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城市统计年鉴等。这些数据都属于国家标准统计数据。

2、在央行调查统计司、金融市场司及研究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所取得的全国291个地级市的信贷质量、结构以及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的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我们对城市金融生态现实表征测度的基础。

3、国内一些研究单位先前从事的相关研究的一些数据和成果,诸如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的《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关于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关评价结果,国民经济研究所的《地区市场化进程报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2003~2004年度中国城市政府电子政务情况的评价结果等等。

4、问卷调查。本次研究中,我们在央行调统系统的调查通道内,对区域经济、金融、司法、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等等若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考虑到问卷调查实施的现实可行条件,本报告只选取了国内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和相对可比性的50个大中城市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了8000份问卷,累计回收6753份有效问卷。

(三)分析的路径

本研究的主旨是要回答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即,我们不仅要回答各被评价城市当前的金融生态环境在某一期间内居于何种状态,更要通过一个因果分析的过程来回答各该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为什么会处于这种状态。毫无疑问,后者是我们的分析重点,这就是说,本项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为改善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比较可靠的政策依据。

为充分体现这一主旨,本项研究设计了如下递进的三层分析架构。

1、第一层次:城市金融资产质量等级测度

这一层次分析的要旨是:从经济产出角度设计一套表现指标,主要利用现有金融体系的数据,形成“测评(显示性)指标体系”。所谓测评指标,指的是各区域业已形成的金融资产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银行部门的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以及表外业务的质量)。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处理,我们得到测度各城市金融资产质量综合状况的分值。很显然,这套指标最直接反映了各城市信用风险差异的历史和现状,可以视为反映各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现实状况的指标体系。利用这套测评指标体系,我们即可对各城市的金融资产质量(或者说是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做出评价并相应排出顺序。这个评价及其排序自身就有很强的分析意义。其一,它们综合且直观地显示了各城市金融资产质量状况及其表现形式、以及在被评价城市中的相对地位;其二,它也构成了银行部门地区信用评级的一个基础;其三,作为本项目研究的“产出”方,它构成我们进一步分析我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一。

不过,在使用这套评价指标时必须注意如下两点:

第一,城市金融资产质量的好坏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正如本研究自始至终所强调的那样,其中既有金融部门自身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即所谓金融生态主体的因素,也有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即所谓体制性因素,如政府、法律、中介、诚信文化、地区经济基础的差异等等。在分析的意义上,城市金融资产质量指标只能反映、但却不能解释那些导致不良资产形成的金融生态环境因素。而正如本报告所指出的,金融生态环境因素可能是影响我国金融资产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金融资产质量指标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各个城市金融资产质量的现实状况。但是,同样由于这种质量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而在年度间它们表现出不稳定的状态。这一点,从附录B中2003年和2004年该指标排位的波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说到根本上,造成各城市年度金融资产质量排名呈现较大波动

性,即带有明显的偶发性事件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1)该指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经济周期因素对其影响较大。举例来说,在经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很多潜在的风险性因素可能被暂时掩盖;而当经济景气周期发生变化,这些潜在风险因素就可能立即显现,并立即改变各城市金融资产质量。这意味着,单一时期的金融资产质量并不能完全、及时、准确地反映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2)该指标易受偶发性因素的冲击。诸如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的波动等国际因素的冲击,都会显著改变一些资源型城市的资产质量;而国家各种差别性政策的出台,也会大大改变受政策影响的各城市的金融资产状况。在这种偶然且比较剧烈的波动中,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这种稳定的制度因素的影响,往往会被掩盖。比如,在金融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中,石油城克拉玛依的不良率极低,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推断该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就优于上海;再如,国家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各种优惠和倾斜政策的采取,可能使这些地区金融资产质量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改善,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就此推断这些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改善。诚如周小川行长所说,地区金融生态的改善是一种“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不会发生得很快,而是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总之,对于本报告而言,城市金融资产质量评价只是评价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第一个步骤,它全面地告诉了我们一些“果”,但却短于分析其中的“因”。为了全面揭示影响城市金融资产质量的金融生态环境因素,我们的分析还须进一步深入。这就有了本项研究的第二个层次的分析。

2、第二层次: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解释性指标

在这个层次的研究中,我们主要是从要素投入角度设计了一套解释性指标,从而形成了评价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分析(解释性)指标体系”。分析(解释性)指标体现反映的是构成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第二层次的研究事实上是对第一层次形成之“果”进行“因”的解析的过程。

经过反复“试错”和筛选,我们最终确定了九大类因素(维度),分别从经济基础、法制环境、地方政府诚信、社会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企业诚信、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等角度刻划了这些影响金融资产质量的金融生态环境之“因”。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九大类因素的每一类都是由一系列基层指标生成的,而每一基层指标又都是从一个具体的侧面来刻画同一类因素。由于此类基层指标甚多且关系杂乱,我们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它们进行了处理。我们首先采用主成分法来提取共同因子,然后以共同因子构造新的综合变量。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意义不明确的一些特定因素在主成分分析中被有效剔除了。

建立这一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对各地区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各类因素做出评价和分析。这套指标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它既构成了我们对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也为未来对市政债券发行等地区融资活动做进一步信用评级提供了基础。

3、第三个层次:评价指标的合成

在第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合成了反映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数。具体而言,我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以金融资产质量状况(测评指标)为产出,以城市金融生态的九个构成维度(分析性指标)为投入,构建了一个刻画“金融生态环境边界”的超曲面,得出反映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标。同时,我们还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各类子要素对综合评价指数的贡献。

(四)与有关成果的映证

上述分析显示,在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确是影响金融资产质量高低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通过对2003年和2004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因素大致能够解释70%以上的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其中,2003年为73%,2004年为77%(详见图5-1、图5-2)。这与2003年央行所做的一次有关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形成之原因的分析结论基本上吻合(在那次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有80%是由银行体系之外的因素造成的)[1]。

不过,除了选取的因素更为全面之外,本项研究与2003年央行调查还存在着重大的方法论的区别:其一,央行的调查基本上是一项诸因素的分类归纳,属于抽样统计分析的范畴,而本研究所采用的则是技术上居于前沿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其二,央行的调查主要依据银行体系的数据,侧重从“果”的方面来归纳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而本研究则以金融数据为评价的起点,主要采取银行体系之外的数据,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了几乎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侧重从“因”的方面来刻画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

本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可如图5-3所示。

四、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构成要素的贡献弹性

本项研究的出发点,是为改善我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可资依凭的线索。为更充分体现这一政策目的,在提供了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九项要素评价指标以及综合评价指数的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分析了各要素对总体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这就是各要素的贡献弹性。

所谓要素贡献弹性,是指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各要素对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影响程度。它反映的是一个边际的概念,即一个要素的单位增加可能导致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程度。换言之,贡献弹性系数反映了各要素的变化对于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之影响力的大小。这意味着,分析贡献弹性,对于确定改善

城市金融生态的对策或政策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50个大中城市样本所形成的包络曲面的要素贡献弹性,可以看到,我们确定的九大类构成要素对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力(要素贡献弹性)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法治环境(贡献弹性0.194961),

地区经济基础(贡献弹性0.176118),

地方金融发展(贡献弹性0.135523),

金融部门独立性(贡献弹性0.121773),

诚信文化(贡献弹性0.121435),

社会中介服务(贡献弹性0.087197),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贡献弹性0.071088),

企业诚信(贡献弹性0.060456),

社会保障程度(贡献弹性0.031447)。

以上数据显示:城市法治环境、地区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和诚信文化等五项因素的贡献弹性总和达到75%左右,足见它们是决定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最重要因素。

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金融生态环境研究

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金融生态环境研究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角度,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战略层面的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示范区内承接产业转移的1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估。揭示了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心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品质的差异分布状态,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经济的区域差异日益明显。消除这种差异,必须加快在各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和承接。由于产业转移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金融支持,因而资金要素是实现产业转移目标和提升产业转移绩效的关键。由于金融支持的力度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呈正相关,所以金融生态环境是产业转移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仿生概念,是指对金融的生态特征和规律的系统性抽象,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价值关系。从广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对产业转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实现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之间资金、信息的科学流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产业转移风险。 近年来,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考察的文献较多。郭伟(2007)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种角度,对武汉市和上海市的金融生态环境作出量化评价并做对比;陈学华、张文政(2007)以井研县近10年来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为基础,探讨了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欧阳宗旨、常庆(2009)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考察;胡滨(2009)以黑龙江省13个地市为例,采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法,评估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水平。这些研究只是对局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单纯考察,未能与产业转移相联系。尽管有些学者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如张荣刚、梁琦(2006);也有些学者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如吴成颂(2009);但这些研究只是定性的逻辑分析,缺乏实证分析的支持。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金融生态环境与产业转移联系起来,运用实证方法考察产业转移中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及进呈现状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创建金融平安区的连续及历史沿革,我市自2002年开展金融平安区创建工作,已经经受了6年创建历程,一是根据“横向到边,纵向究竟”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组织体系,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组织,完善了工作责任制,细化了工作目标;二是开展了创建宣扬,通过发表电视讲话、张贴宣扬标语、悬挂条幅、开拓宣扬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宣扬,并组织了送100场电影下乡活动,强化了宣扬效果,提高了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三是化解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实现了不良贷款的“双降”,2002年全辖不良贷款下降4639万元,下降12%;建立了金融机构间的联动机制,强化了银行债权管理,遏制了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认定逃废银行债务7笔,523万元,均得到了落实。四是优化了经济金融环境,疏通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乐观开展创建金融示范一条街和信用村创建活动,11家金融网点(机构)被评定优秀称号,82个行政村被评定为信用村,占比30%;10632个农户被评定为信用户,占比8.6%。创建工作的开展有效引导了金融机构有效信贷投入,商业银行不断加大了对沙河酒厂、天安集团重点企业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得到了健康进展。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金

融领域,提出了金融生态这一名词。创建金融平安区工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2007年我市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创建工作,出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方法,制定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及创建规划和总体工作目标,金融业得到了较快进展,金融在地方经济进展中的作用逐步增加,金融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县域经济基础条件差、金融进展起点低,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整体状况,还仅仅处于创建工作的初级进展阶段,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未得到有效发挥,特殊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1、非法集资现象时有发生,涉及人员多,金额巨大,成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严峻障碍。自2004年界首市发觉非法集资活动以来,已经间续查处了宁夏绿色大地农牧有限公司、安徽亿源科技开发公司、安徽亿源科技开发公司、成都丽金花玫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亳州兴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多起以基地农业为旗号的非法集资活动。这些非法企业往往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大肆进行广告宣扬,极具诱惑力,同时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哄骗性广阔人民群众。如成都丽金花玫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先后非法汲取公众存款9523万元,涉及群众2900多人,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 2、社会整体信用意识和金融意识还比较淡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拖欠银行贷款难清收难度大,不利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①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金融风险作为各类风险的集中表现,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国有银行商业化和企业化改革,首先通过揭示出大量不良资产的累积和银行资本金的严重缺失而将我国的金融风险问题凸显于世。随后,1998年通过财政发行2700亿特种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通过设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万多亿不良资产,2003年末用现存资本核销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损失类不良资产、继而又运用450亿美元外汇和黄金储备对两行进行注资,从2003年开始,当局又花费大量资财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2005年又用总值达3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和外汇储备注入中国工商银行,如此等等,逐渐揭露出我国金融风险的严重程度。在此期间,一些外国机构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也间或见诸报端,它们提供的数据和不无夸张的估计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而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以极其尖锐的形式强化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担心。 面对如此严重的金融风险,人们自然要探究其形成的原因。朝野的目光最初主要集中于金融部门本身。于是就有了大量的有关金融部门的违纪、腐败、以及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以至于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金融腐败及其治理问题不仅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更连续数年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案的首选焦点。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枢纽,它在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同时,也反转来强烈地受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影响,因此,表现在金融部门的严重的风险,有相当的部分事实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的集中和综合的反映。 这样一种认识,推动人们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这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深化了人们的认识。根据此次调查,在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 ①( 本文系“中国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课题的总报告。课题主持人:李扬、王国刚、刘煜辉。课题组成员包括:易宪容、曹红辉、胡滨、余维彬、周子衡、尹中立、杨涛、黄国平、袁增霆、沈可挺、彭兴韵、殷剑峰、曾刚等。本报告部分执笔人:李扬、刘煜辉)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城市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价,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整体评价 1. 经济基础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首先关注经济基础。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并且金融业在国内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 金融市场 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活跃度不断扩大,证券、期货、外汇等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使得城市金融市场更加繁荣。然而,金融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加,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 3. 金融创新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金融创新成果丰富。互联网金融、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业态的崛起为城市金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金融创新的风险需要引起重视,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 4.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还需考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的贷款和融资活动对于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向热点行业和地区倾斜的问题。 三、问题与挑战 1. 金融风险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金融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扩张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风险也日益增加。需要强化监管,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韧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2. 金融不平等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着金融不平等问题。金融资源和服务的分配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和人群难以享受金融发展的红利。需要加强金融普惠和金融包容,推动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3. 金融监管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还应关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仍存在着监管职责不清晰、监管手段滞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 四、可持续发展路径 1. 加强风险防范

区域金融生态评估体系及广东实证

区域金融生态评估体系及广东实证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一、区域金融生态评估系统 金融生态是指金融生态主体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状态。金融生态系统主要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三部分组成(基本结构见图1)。 图1 金融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 (一)指标体系 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状态指标和结构指标两类。 1.金融生态状态指标。金融生态状态指标主要包括地区金融运行的各方面,综合反映了金融生态状况的好坏与运行效率的高低,是判断金融生态系统是否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存在哪些问题和进行相应决策的基础。利用状态指标,可对金融生态状况进行量化,构成一个金融生态指数,进行连续性观察考核。 2.金融生态结构指标。金融生态结构指标包括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个结构模块。通过构建这三个模块的指标体系,建立结构指标指数,可很大程度上解释金融生态状况形成演变的原因。

(1)主体指标。金融生态主体,是指具有自身生存动机和利益追求的、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和根据自身需要去作用环境的行为主体或组织单位。如银行、证券、保险、民间借贷等金融机构和组织。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地区金融主体实力和金融生态进化演变动力的重要方面。这一类指标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盈利和创新能力等指标。 (2)环境指标。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主要由经济基础、法制环境、诚信环境和地方行政环境等因素构成。 经济基础。从本地区经济规模、结构、发展水平及稳定性等方面来评估经济基础及其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②法制环境。从金融债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司法公平、公正和执法效率问题以及对金融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等角度来衡量地区法制环境。 ③诚信环境。选取逃废金融债权及征信体系建设情况来衡量地区诚信环境反映。 ④地方行政环境。从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及行为规范性、对金融产业的政策支持及干预程度等方面来考察地方政府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3)调节指标。主要反映宏观当局各种政策调整的外部调节效应及银行业自身生长、破产衰败等内部调节效应对该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 以上各类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金融生态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关于优化全市金融生态环境的调研报告9.17

关于优化全市金融生态环境的调研报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则经济活,经济兴则金融兴。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事关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和配置效率,事关全市经济社会能否更好更快发展。近期,调研小组对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就破解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内容及含义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界定 要搞清楚金融生态环境的这个概念,不得不首先提到“金融生态”这个概念,大多数文献说是周小川首先提及,但他本人多次强调自己并非提出金融生态的第一人。据相关资料显示,白钦先等(2001年)最早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他们指出,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开发利用过程和效率状态则构成一国经济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还阐述了维持、保护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作用,得出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前提的结论,从而为金融生态理论的提出和深入研究破了题。不过,把生态学理论引入金融学并且系统而深入地分析金融生态问题的还是周小川(2004年)。他认为“金融生态”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这对金融生态及金

融生态环境的系列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之后,徐诺金(2005年)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及运行情况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由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构成的硬环境和由社会习俗、文化传统等构成的软环境。李扬等(2005年)认为金融生态环境是指由政府、企业、居民等消费群体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等体制、制度和文化、习俗等传统环境。总的来说,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抽象变得具体,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生态环境的内容 金融生态环境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运行环境的形象 描述,主要包括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行政管理体制、中介服务体系、银企关系以及人文地理等内容。 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 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二、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之二 前言 从理论上说,在统一的经济体内部,不仅市场应当是统一的,而且各经济主体赖以活动的制度环境也应当没有重大差异。因此,在这样的经济体内,因信用等级不同而出现的微观经济主体间的个体风险差异是存在的,因经济周期影响和经济结构变动而造成的产业之间的风险差异也是存在的,但在该经济体内部的各个地区之间,不应当存在比较明显的风险差异。用上一节阐述的概念来说,在统一的经济体内的各个地区之间,不应当存在明显的金融生态环境差异。我们认为,这可能正是在世界各国的金融学研究中至今很少见到关于金融生态文献的基本原因。 但是,中国的情况却显然不是这样。图3-1显示,如果按照信贷资产质量来衡量,中国的区域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率居然能相差10倍以上。这种状况的形成,当然不可能从宏观层面,而只能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这种区域结构层面找到原因。在我们看来,我国各地区之间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其根本原因。 这种状况的存在清楚地说明,在中国,为了提高金融效率和管理金融风险,我们的视野必须延伸到地区之间的差异这个结构层面上,换言之,地区间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问题,应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我国地区间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进行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博士(2004)曾对此做过较为全面的总结。他指出,中国各地区的金融生态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第一,各个地区对银行业务进行行政干预的程度不同;第二,各个地区在司法和执法方面对维护债权人权益的力度不同;第三,各个地区的商业文化有所不同;第四,权力部门(如军队武警公安部门)在各地区参与经营活动的程度不同;第五,商业银行过去实行贷款规模管理不利于资金流动。 出于不同的分析目的,国内其他学者也曾深入探讨过我国客观存在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和金融资源的差异问题。他们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间金融生态环境的显著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区域间地理、历史、人文传统的差异、其所拥有的客观性经济发展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别、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差异等(魏后凯,1992,1997;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Raiser,1999;胡鞍钢、王绍文,1999;Demurger,2001)。 问题不止于此。深入分析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便不难看到,除了上述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战略性、体制性因素等主观原因同样不可忽视。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政府推动、主要依靠政策规范和法令来展开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因此,中央政府在推进改革过程中的非均衡性策略性选择、以及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级政府行为的差异,势必对各地区经济、金融、社会、法治以及其他制度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 总之,中国的地区间发展的非均衡状态以及由此造成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归因于多方面因素。其中,经济地理与文化差异,地区经济发展路径的差异,中央政府所主导的非均衡区域发展策略,以及现行分权体制下各级政府行为的差异等,是最主要的四项因素。 一、经济地理与文化的差异 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古人早已知晓环境常常对主体活动的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此处从橘到枳的变化,归因于淮南与淮北的生态环境的差别。将这里阐释的自然生态的道理引申到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分析之中,我们认为,经济地理与文化(历史、传统、习俗、伦理规范、道德习惯等)的差异,是造成各地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非制度因素。 研究显示,地理、历史、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制度变迁的难易程度、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比方说,东北地区特有的“黑土意识”熏陶的富庶感,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人们的依赖心理,减损了人们创新的冲动;西北“黄土文化”粗犷的文化惯性,加重了粗放式经营倾向,而“重实轻文”的价值取向则弱化了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如此等等。可见,地域文化结构的特殊性及其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可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 我们不妨举几个地区的例子来做说明。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篇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办事处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办事处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全覆盖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围绕全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金融信用为着力点,不断加大“区域信用、农村信用、企业信用和社区信用”四大信用工程创建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配合,商行服务,社会参与,企业自律”的工作方针,收到明显成效。金融机构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年末全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亿元,各项贷款亿元。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不良贷款比例均控制在以下,信用村达到%,信用农户占比%。信用社区达到%。a级以上信用企业达到个,占与金融机构有信贷往来企业数的%。全处金融机构收贷、收息率均达到%以上。全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量到质的转变,社会公众诚信观念明显增强,金融生态环境、司法环境、行政环境、中介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和金融内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处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 一、完善工作机制,营造创建氛围。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保障。我们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迅速成立了以***同志为组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骨干力量

成立专班,设定专门的办公地点。20XX年月日,办事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部署,研究解决全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为金融信用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办事处将金融生态 环境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XX年安排万元资金用于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同时,办事处党委把金融知识纳入中心小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学习,聘请金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增强领导班子成员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创建行为。办事处制订了《建设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方案》,明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培育诚实守信文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工作思路、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推动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办事处组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信用黑名单曝光制度及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对失信者实行各金融机构联合制裁,金融机构限制其开户、结算和办理信贷业务。对因主观原因发生违约,或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金融机构降低其信用等级,司法机关及有关职能部门依法采取约束、限制等措施,使失信行为受到严厉惩罚。 3.开展宣传教育,培育诚信文化。结合金融惠民工程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并在大学生村官和乡村能人中间聘请了13名德才兼备的金融教育青年志愿者,长期不懈地宣传征信知识。20XX年4月,围绕全市组织开展的金融知识进农村大型宣传活动,办事处抓住“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这一主题,一是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宣传农村金融政策、调查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情况、推介涉农信贷新产品。

中国绿色金融报告2023

中国绿色金融报告2023 简介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绿色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绿色金融在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报告将重点关注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规模、政策环境、市场创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1. 绿色金融概况 绿色金融是指将金融资源投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金融活动。尤其是在应 对气候变化、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通过提供资金和金融产品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战略引导和市场的需求,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 绿色金融市场规模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22年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人民币。目前,中国还在不断推动绿色信贷、 绿色保险和绿色股权投资等领域的发展。预计到2023年,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 将继续扩大。 3. 绿色金融政策环境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其中包括《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为绿色项目和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和优惠政策。 4. 绿色金融市场创新 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创新从多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债券市场的创新,包括绿色债 券和碳排放权交易。其次是绿色信贷的创新,包括绿色贷款和绿色供应链融资。第三是绿色保险的创新,包括绿色保单和环境污染责任险。这些创新措施推动了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5. 绿色金融风险管理 绿色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其中包括环境风险和可持续 性风险。环境风险主要指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导致的资产贬值风险。可持续性风险主要指由于缺乏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当考虑而导致的公司形象受损和业务受阻风险。因此,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成为保证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一、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城市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本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二、调研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调研目的和方法 1. 调研目的: (1) 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2) 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中的具体实践和经验。 2. 调研方法: (1) 实地调研: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采访相关部门和 人员,了解他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做法和成果; (2)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统计数据,探讨生态文明建 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四、调研结果和分析 1. 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1)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善城 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 优化升级,使城市经济发展更加环保、节能、低碳; (3) 保护生态资源: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保护城市周边的 自然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安全性; (4) 塑造城市软实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将提升城市的 知名度和形象,有利于吸引投资和人才。 2. 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中的实践和经验: (1) 建设生态园区:许多城市都在建设生态园区,如广州的黄 埔江生态园区、北京的亦庄生态园区等,通过生态修复、绿化景观打造和生态产业培育,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2) 推广可再生能源:一些城市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如 深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等,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问题;(3) 进行生态保护修复:一些城市对湿地、森林等生态环境进 行保护和修复,如杭州的西湖保护区、沈阳的森林公园等,恢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服务功能。 五、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应在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分析报告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分析报告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的重点关注领域。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状况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发展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 一、概述 绿色金融是指为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项目筹集资金,并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之一,在绿色金融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二、行业分析 1.政策环境: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等,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2.市场规模: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国内商业银行 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5.37万亿元,同比增长23.6%。预计未来几年绿色信贷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3.产业链结构: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中的角色主要是为绿色产业提供融资支持。产业链上游包括环保行业、清洁能源等项目;下游包括绿色金融服务相关的机构和企业。商业银行需要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4.竞争格局: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竞争格局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一些地方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也在积极开展绿色金融服务。 5.发展趋势:未来几年,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绿色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机遇和挑战将进一步增多。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强

2024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

2024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是对世界各大城市营商环境的 评估和排名。以下是一份超过1200字的报告。 根据2024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以下是全球最具竞争力和 最友好的城市之一 第一名:新加坡 新加坡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而且持续多年在榜首。这得益于其政府提供的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的法规体系以及强大的 基础设施。新加坡努力吸引外国投资者,因此资本可以流动,吸引为数众 多的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办事处。此外,政府还鼓励创业者,并提供各种 支持,使得新加坡成为了亚洲创业中心。 新加坡的政府还非常注重教育和科技发展。大量的投资流入教育部门,确保人才能够持续产生。与此同时,政府还支持科技创新,并鼓励本地企 业进行研发,从而提高了国家的竞争力。 第二名:香港 香港是一个独特的城市,它的政治制度与中国内地不同,拥有自由经 济和低税收政策。这使得它成为投资者和企业家的首选地点之一、此外,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自由的货币和资本交易环境,使得国际 企业可以方便地进行业务拓展。 香港也注重技术创新和教育发展。与新加坡一样,香港的政府通过投 资于教育部门和科技创新,吸引人才和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名:伦敦

作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伦敦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伦敦的金融市场和投资环境非常成熟,吸引了许多全球金融机构的办事机构。此外,伦敦还是欧洲最具吸引力和多元化的城市之一,吸引了许多国际学生和专业人士。 伦敦的政府也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且投资于科技创新和发展。伦敦各地区的技术孵化器和创业中心吸引了许多初创企业,使得伦敦成为了一个创新的城市。 虽然以上城市在全球范围内被评为最具竞争力和友好的城市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而且,城市的营商环境不仅仅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投资,还取决于教育系统的质量、基础设施的发展和高效的行政管理。因此,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以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金融)

金融工作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报 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及各位市人大代表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xx市金融工作局积极依法履职、依法行政,将营商环境作为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并结合当前开展的“万人助万企”活动,切实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去年以来,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数、新增数、保费收入等多项金融数据创下历史佳绩;金融机构为全市企业、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等减费让利x亿余元;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指标屡创新高;以智慧金服为核心成功申报xx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建立全省首家不良贷款清收中心; “xx模式”继虞城签约后,xx市又与智慧金服开展深度合作, 的复制推广再次迈出重要步伐;发挥智慧金服平台特色,打造我市金融纠纷诉调对接中心;积极践行xx学习教育活动安排,荣获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歌咏比赛一等奖。截至x月底,全市金融业实现税收x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的x%,全市新增融资达到x亿元(其中,直接融资x 亿元,间接融资x亿元),环比增长x%。 抓好工作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联合人行xx中支、xx银保监分局等单位共同做好获得信贷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成立合法权利度指数、企业融

资便利度、信用信息深度指数、征信机构覆盖面等x个专题组,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落细。 存贷规模恢复性增长。截至x月底,全市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x亿元,较年初新增x亿元,增速x%。全市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x亿元,较年初新增x 亿元,增速x%。全市本外币余额存贷比、新增存贷比分别为x%、x%,其中,余额存贷比位居全省第x位,信贷资金利用效率提升明显。 多层次资本市场加速发展。通过上市专班、市级领导分包联系企业制度,企业挂牌上市“绿色”通道等方式,“一站式”解决企业存在问题。截至目前,龙蟒佰利已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有望成为我市第一家“A+H”股上市企业;皓泽电子上市申请材料已获深交所受理;江河纸业计划x月份通过辅导验收并递交上市申请材料;科瑞森计划x年x月份提出上市申请;云台山旅游正加快推进辅导备案。 直接融资水平再上新台阶。市投资集团已成功发行两期共计x亿元的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总规模x亿元的创新基金债已递交发改委,总规模x亿元的焦投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已完成工商注册;市建投集团总规模x亿元的私募债首期x 亿元已成功募集;xx城市发展投资集团x亿元的公司债首期x亿元已成功募集。上市公司龙蟒佰利、风神轮胎、多氟多分别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x亿元、x亿元、x亿元。截至x 月底,全市直接融资较年初增加x亿元,环比增长x%。地方金融机构实力壮大。x年,xx中小担保公司在全市融资担

太原市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太原市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1. 引言 太原市是中国山西省的省会,也是该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太原市的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对山西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金融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本文将对太原市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行业结构、发展趋势等方面。 2. 市场规模 太原市金融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根据太原市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太原市金融业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4%。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2.8万亿元,居全省第一位。这表明太原市的金融行业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3. 行业结构 太原市的金融行业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其中,银行业是太原市金融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大银行在太原市都设有分支机构,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证券业和保险业也发展迅速,在太原市设有多家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担保公司等。 4. 发展趋势

太原市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金融科技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开始在太原市的金融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太原市出现了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以数字化、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金融科技的兴起将进一步改变太原市金融行业的业态和生态。 4.2 金融对外开放 太原市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也在逐步提高。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太原市的金融机构开始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业务和国际合作。目前,太原市已成为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在华北地区的重要据点。 4.3 金融监管的加强 近年来,太原市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加强风险防控,遏制金融风险的发生。太原市金融监管部门加强行业内部合规和风控要求,提高金融机构的治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4.4 绿色金融的发展 太原市政府提出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目标,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太原市的金融机构开始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

中国绿色金融研究报告

的中国绿色金融

一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一)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更加明晰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逐步探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要推广绿色信贷、排污权抵押等融资,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信贷、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担保、环境强制责任保险、环境影响评估、国际合作等方面具体提出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方案。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我国要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2016年3月,“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再次写入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定义了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体系,指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从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发展绿色保险、完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支持地方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方面建立多层次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由此,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2016年是中国和全球的绿色金融元年。中国发布了全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并且各类绿色金融创新大量涌现。 (二)绿色金融发展概况 在中国的倡导下,在国际合作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2016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正式将七项发展绿色金融的倡议写入公报。绿色金融首次写入杭州G20峰会议程。G20会议对政府通过绿色金融带动民间资本进入绿色投资领域达成全球性的共识。许多国家面临财政资源的制约,中国为全球在绿色投资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战略框架和政策指引。在2017年7月举办的德国G20峰会上,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再次受到全球关注。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而开展的经济活动,即对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未来要通过这种创新性的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及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和碳金融等金融工具,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推动力。“十三五”期间,我国潜在的

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报告

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报告

一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项目简介 1.项目主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经济总量超过50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钢铁、煤炭、水泥、棉花、谷物产量高居世界首位,中国正在向着世界强国迈进。在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全中国600多座新兴城市的崛起。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这600多座城市现已聚集了全国人口的40%,国内商品零售总额的65%,全国GDP的80%。未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不仅会影响到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也会对中国实现经济腾飞和商品经济向信用经济的转变带来深远影响。 开展“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的目的是优化城市信用环境、为构建和谐小康社会服务。“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项目是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的一项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它是顺应我国社会体制改革潮流,为建立公民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开展的,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项目依据 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项目是为了加强我国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和谐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升我国城乡的综合竞争力,依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贯彻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报告中关于“要推进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坚持依法行政”,做到“诚实守信”“通过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等重要指示的一项研究活动,它将对未来我国城市环境特别是信用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3.评价主体 中国城市信用环境评价研究项目采用国际通行的第三方评价模式,评价主体是以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为牵头单位的一批国内知名学术研究机构,包括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伦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信用研究中心等单位。 为了更好地开展项目研究,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联合几十家全国行业组织、社团、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