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金

经济环境因子指标

法律环境因子指标

信用环境因子指标

制度环境因子指标

调控能力指标

经济增长能力指标

企业效益指标

投资相关比率指标

金融债权胜诉率

区域财政收入/区域GDP

区域财政支出/区域GDP

区域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利用外资占比

资产报酬率

区域内企业亏损率

金融债权实际执行率

偿债能力指标

社会信用指标

资产负债比率

流动比率

企业欠税比率

政府债务比率

政府债务拖欠比率

政府主导金融生态建设情况

区域内金融体系完善情况

区域内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和自律情况

资本充足性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

资产状况不良贷款率

估计贷款损失率中长期贷款增长率资产总额增长率拨备覆盖率

金融主体内

部指标盈利能力

存款平均利率增长率

贷款平均利率增长率

收入支出比率

票据贴现增长率

流动性

存贷比率

中长期贷款比率

贷款周转率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计算

一、金融生态环境因子指标

1.经济环境因子指标

1.1调控能力指标

①区域财政收入/区域GDP。该比率能反映区域经济的稳健运行状况,同时也能

反映政府调控能力的大小。

②区域财政支出/区域GDP。该比率能够反映区域经济的收支能力。

1.2经济增长能力指标

①区域GDP增长率

区域GDP增长率=(区域内年末实际GDP一上年年末实际GDP)/上年年末实际GDP ②通胀率

通胀率=(本年度物价一上年度物价)/上年度物价

1.3投资相关比率指标

①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报告期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②利用外资占比

利用外资占比=区域利用外资总额/全国利用外资总额

1.4企业效益指标

①净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②区域内企业亏损率

区域内企业亏损率=区域内亏损企业数/总企业数

2.法率环境因子指标

①金融债权胜诉率指区域金融机构胜诉债权总额占起诉标的总额的百分比。

②金融债权实际执行率指区域报告期经过法院执行收回的贷款总量占依法收贷应收回的贷款总量的百分比。

3.信用环境因子指标

3.1偿债能力指标

①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②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③企业欠税比率

企业欠税比率指区域报告期全部企业欠税总量占其应缴税金总量的百分比。

企业欠税比率=报告期企业欠税总量/企业应缴税金总量

3.2社会信用指标

①政府债务比率

政府债务比率指区域报告期政府性债务总量占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政府债务比率=报告期政府性债务总量/区域GDP

②政府债务拖欠比率。指区域报告期政府性债务拖欠总量占政府性债务总量的百分比。

政府性债务拖欠比率=报告期政府性债务拖欠总量/政府性债务总量

4.制度环境因子指标

①政府主导金融生态建设情况。包括是否建立政府主导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是否提出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意见和目标,区域产业政策与宏观调控要求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政府对金融业务的不正当干预等。

②区域内金融体系完善情况。包括是否建立区域内金融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支付清算体系等。

③区域内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和自律情况。包括是否成立行业自律组织,自律组织是否正常发挥作用,中介机构有无统一的规章管理制度等。

二、金融主体内部指标

1.资本充足性指标

①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一扣减项)/(加权风险资产一12.5倍市场风险资本金一减值准备)

②核心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一扣减项的50%)/(加权风险资产一12.5倍市场风险资本金一减值准备)

2.资产质量指标

①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次级+可疑十损失类贷款)/总贷款余额

②估计贷款损失率

估计贷款损失率=(正常类贷款xl%+关注类贷款xZ%+次级类贷款x20%+可疑类贷款x40%+损失类贷款x100%)/贷款余额

③中长期贷款增长率

中长期贷款增长率=中长期贷款增加额/期初中长期贷款余额

④资产总额增长率

资产总额增长率=资产总额增加额/期初资产额

⑤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总额

3.盈利能力指标

①存款平均利率增长率

存款平均利率增长率=存款平均利率增加额/期初存款利率

②贷款平均利率增长率

贷款平均利率增长率=贷款平均利率增加额/期初贷款利率

③收入支出比率

收入支出比率=总支出/总收入

④票据贴现增长率

票据贴现增长率=票据贴现增加额/期初票据贴现率

4.流动性指标

①存贷比率

存贷比率=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

②中长期贷款比率

中长期贷款比率=中长期贷款余额/贷款总额

③贷款周转率

贷款周转率=贷款增加额/期初贷款余额

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报告

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报告

一天津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金融生态环境指金融业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金融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因素,广义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而狭义上包括法律、政府管理制度、行业准则、会计准则、银企关系等因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对整体经济运行状况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建立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金融以及经济的发展。 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金融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天津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稳步前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地区整体发展稳中有升,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稳步推进。地区经济和产业的良好发展给金融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是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基础,增强了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2018年天津市地区GDP为18809.64亿元,较上年增加了3.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72.71亿元、7609.81亿元和11027.12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了0.1%、1.0%和5.9%。在去产能方面,天津市全面落实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年度任务。2018年第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8.5%,同比增加了1.4个百分点,生铁产量降低了0.5%,粗钢产量增加了6.4%,增长率同比降低了13.4个百分点。在去杠杆方面,天津市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57.9%,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小值。在降成本方面,天津市新出台了一批政策措施,企业运营成本正在逐步降低,已经出台的降成本政策使企业成本在2018年降低了约600亿元,天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8年每获得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所耗费的成本为84.01元,较上年减少了0.91元。 第二,金融业稳步发展。2018年天津市金融业增加值为1966.89亿元,较上年增加了 7.2%。具体来看,存贷款余额继续增加,到2018年末,天津市金融机构(含外资)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4084.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7.9%;存款余额为30983.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0.1%。在证券市场发展方面,2018年天津市证券市场发展平稳,年末证券账户为516.7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了8.2%;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增加了18家,累计为259家;各类证券交易额为37183.74亿元,较上年降低了14.6%,股票交易额、债券交易额、基金交易额以及期货市场成交额分别为17661.73亿元、16930.48亿元、2526亿元和66614.89亿元,分别较上年降低了20.8%、13.5%和增加了58.1%、10.2%。在保险市场发展方面,2018年天津市保险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共获得原保险保费收入559.98亿元,较

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

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

谢振忠1,2 农村金融生态评价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建立适宜的指标体系,再为全部指标(或通过特定方法选出的部分指标)赋予权重,从而得出目标区域的金融生态综合评价结果,继而进行横向、纵向、静态和动态等对比,为优化区域金融生态提出策略和建议。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在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将总目标划分为农村经济环境、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法信环境3个子目标。 (一)农村经济环境 评价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首先要考察农村的区域经济环境。这里,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农民生活3个维度来考察农村经济环境,设立12个指标。 1.经济水平的衡量指标。区域GDP增长率:区域GDP是一定时期内,区域内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农业GDP增长率:反映农业的发展态势,是第一产业较前期增加的产值与前期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农业投资产出率:是从投资效率的角度反映农业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通过区域报告期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比值计算得出。 农业就业率: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这是一个逆向指标。 地方财政收支比:是地方财政总收入与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值,反映区域经济实力。 2.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反映农业在所有产业中的地位以及农业对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贡献。 农村非农产业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非农产业是指乡镇企业和农户非农产业经营。这一比值反映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水平。 3.农民生活的衡量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农业部制定的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报表中的“农民人均所得”。 农村消费率:是农村居民个人消费和农村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农村国民支出总额的比率。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①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金融风险作为各类风险的集中表现,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国有银行商业化和企业化改革,首先通过揭示出大量不良资产的累积和银行资本金的严重缺失而将我国的金融风险问题凸显于世。随后,1998年通过财政发行2700亿特种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通过设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万多亿不良资产,2003年末用现存资本核销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损失类不良资产、继而又运用450亿美元外汇和黄金储备对两行进行注资,从2003年开始,当局又花费大量资财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2005年又用总值达3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和外汇储备注入中国工商银行,如此等等,逐渐揭露出我国金融风险的严重程度。在此期间,一些外国机构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也间或见诸报端,它们提供的数据和不无夸张的估计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而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以极其尖锐的形式强化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担心。 面对如此严重的金融风险,人们自然要探究其形成的原因。朝野的目光最初主要集中于金融部门本身。于是就有了大量的有关金融部门的违纪、腐败、以及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以至于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金融腐败及其治理问题不仅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更连续数年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案的首选焦点。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枢纽,它在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同时,也反转来强烈地受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影响,因此,表现在金融部门的严重的风险,有相当的部分事实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的集中和综合的反映。 这样一种认识,推动人们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这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深化了人们的认识。根据此次调查,在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 ①( 本文系“中国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课题的总报告。课题主持人:李扬、王国刚、刘煜辉。课题组成员包括:易宪容、曹红辉、胡滨、余维彬、周子衡、尹中立、杨涛、黄国平、袁增霆、沈可挺、彭兴韵、殷剑峰、曾刚等。本报告部分执笔人:李扬、刘煜辉)

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论文

金融生态环境分析论文 一、金融生态理论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运行环境的形象描述,而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要素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狭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以及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通过资金媒介和信用链条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 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保值增值,促使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金融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其将各种成本内在化到自己的治理结构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金融生态链。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要素的优化配置。 金融生态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功能不畅,都会影响整个金融生态圈的良性循环或金融业的运行效率。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无论是对金融业的发展还是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对经济社会各方面有宏观、透彻、准确的掌握,能带

动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业控制着国家的信贷资源,只有加强对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个体微观经营行为与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 才能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要推动金融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 的功能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金融稳定和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的 重要保障。从金融生态的角度看,政府、公司属于环境因素,但从政府、公 司等角度看,金融业则是它们的环境因素。金融风险的累积不但削弱了金 融职能,而且也影响到金融业的正常发展。更严重的是金融风险的累积最 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这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2022年 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这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 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暴,导致全球闹股灾,从而使很 多国家的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 体系失去了信心。因此,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健康发展 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最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社会诚信的重要载体,是对债权人的保护。金融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特殊行业,金融生态状况折射了社会诚信水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构建诚信社会的强大动力。金融生态建设和金融 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将为自身和社会诚信建设创造条件。同时,金融生 态状况的改善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良好的诚信机制。在公司债券市场上,无论是信息披露还是信用评级,如果缺乏诚信基础,那么就不具有存在 的价值。尤其是投资者在债券市场获取信息方面不占优势,其权益无法得 到保障。只有诚信才能构筑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所需的生命线,让投资者和 融资者在公司债券市场上能够进行理性的博弈。此外,良好的金融生态是

区域金融生态评估体系及广东实证

区域金融生态评估体系及广东实证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一、区域金融生态评估系统 金融生态是指金融生态主体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状态。金融生态系统主要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三部分组成(基本结构见图1)。 图1 金融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 (一)指标体系 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状态指标和结构指标两类。 1.金融生态状态指标。金融生态状态指标主要包括地区金融运行的各方面,综合反映了金融生态状况的好坏与运行效率的高低,是判断金融生态系统是否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存在哪些问题和进行相应决策的基础。利用状态指标,可对金融生态状况进行量化,构成一个金融生态指数,进行连续性观察考核。 2.金融生态结构指标。金融生态结构指标包括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个结构模块。通过构建这三个模块的指标体系,建立结构指标指数,可很大程度上解释金融生态状况形成演变的原因。

(1)主体指标。金融生态主体,是指具有自身生存动机和利益追求的、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和根据自身需要去作用环境的行为主体或组织单位。如银行、证券、保险、民间借贷等金融机构和组织。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地区金融主体实力和金融生态进化演变动力的重要方面。这一类指标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盈利和创新能力等指标。 (2)环境指标。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主要由经济基础、法制环境、诚信环境和地方行政环境等因素构成。 经济基础。从本地区经济规模、结构、发展水平及稳定性等方面来评估经济基础及其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②法制环境。从金融债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司法公平、公正和执法效率问题以及对金融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等角度来衡量地区法制环境。 ③诚信环境。选取逃废金融债权及征信体系建设情况来衡量地区诚信环境反映。 ④地方行政环境。从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及行为规范性、对金融产业的政策支持及干预程度等方面来考察地方政府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3)调节指标。主要反映宏观当局各种政策调整的外部调节效应及银行业自身生长、破产衰败等内部调节效应对该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 以上各类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金融生态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金 融 生 态 环 境 因 子 指 标 经济环境因子指标 法律环境因子指标 信用环境因子指标 制度环境因子指标 调控能力指标 经济增长能力指标 企业效益指标 投资相关比率指标 金融债权胜诉率 区域财政收入/区域GDP 区域财政支出/区域GDP 区域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利用外资占比 资产报酬率 区域内企业亏损率 率 金融债权实际执行率 偿债能力指标 社会信用指标 资产负债比率 流动比率 企业欠税比率 政府债务比率 政府债务拖欠比率 政府主导金融生态建设情况 区域内金融体系完善情况 区域内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和自律情况

资本充足性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 资产状况不良贷款率 估计贷款损失率中长期贷款增长率资产总额增长率拨备覆盖率 金融主体内 部指标盈利能力 存款平均利率增长率 贷款平均利率增长率 收入支出比率 票据贴现增长率 流动性 存贷比率 中长期贷款比率 贷款周转率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计算 一、金融生态环境因子指标 1.经济环境因子指标 1.1调控能力指标 ①区域财政收入/区域GDP。该比率能反映区域经济的稳健运行状况,同时也能 反映政府调控能力的大小。 ②区域财政支出/区域GDP。该比率能够反映区域经济的收支能力。 1.2经济增长能力指标 ①区域GDP增长率 区域GDP增长率=(区域内年末实际GDP一上年年末实际GDP)/上年年末实际GDP ②通胀率 通胀率=(本年度物价一上年度物价)/上年度物价 1.3投资相关比率指标 ①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报告期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②利用外资占比 利用外资占比=区域利用外资总额/全国利用外资总额 1.4企业效益指标 ①净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②区域内企业亏损率 区域内企业亏损率=区域内亏损企业数/总企业数 2.法率环境因子指标 ①金融债权胜诉率指区域金融机构胜诉债权总额占起诉标的总额的百分比。 ②金融债权实际执行率指区域报告期经过法院执行收回的贷款总量占依法收贷应收回的贷款总量的百分比。 3.信用环境因子指标 3.1偿债能力指标 ①资产负债率

中小企业绿色金融 绿色融资项目评价通则 标准

中小企业绿色金融绿色融资项目评价通则标准 摘要: 一、引言 1.绿色金融的背景和意义 2.中小企业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绿色融资项目评价通则概述 1.评价通则的目的和意义 2.评价通则的主要内容 三、绿色融资项目评价流程 1.项目筛选与申报 2.项目评估与审查 3.项目批准与融资支持 4.项目实施与监管 5.项目评价与反馈 四、绿色融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1.环境效益指标 2.经济效益指标 3.社会效益指标 4.技术创新与应用指标 5.政策合规性指标 五、评价方法与权重分配

1.评价方法的选择 2.权重分配原则 3.具体评价方法与应用 六、评价结果与应用 1.评价结果的公布与传播 2.评价结果对项目改进的指导作用 3.评价结果对政策制定的参考价值 七、中小企业绿色融资项目评价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及评价需求 2.评价过程与结果 3.案例评价成果与应用 八、总结与展望 1.绿色融资项目评价通则的作用与成效 2.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3.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正文: 一、引言 1.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绿色金融旨在通过金融手段和机制,引导资源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领域配置,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小企业绿色融资项目评价通则应运而生,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规范和指导。

2.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绿色融资项目的评价,有助于识别和推广具有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绿色项目,引导中小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与推广。 二、绿色融资项目评价通则概述 1.评价通则的目的和意义 绿色融资项目评价通则是为了规范中小企业绿色融资项目的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推动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通过评价通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绿色项目的融资可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项目的竞争力。 2.评价通则的主要内容 绿色融资项目评价通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项目评价的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结果的应用等。 三、绿色融资项目评价流程 1.项目筛选与申报: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根据评价通则,对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进行筛选和申报。 2.项目评估与审查:评价机构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查,确定项目的绿色属性、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 3.项目批准与融资支持:通过审查的项目将获得政策支持和融资保障,金融机构根据项目评价结果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 4.项目实施与监管:项目单位按照评价通则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并接受政府、金融机构等各方的监管。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之二 前言 从理论上说,在统一的经济体内部,不仅市场应当是统一的,而且各经济主体赖以活动的制度环境也应当没有重大差异。因此,在这样的经济体内,因信用等级不同而出现的微观经济主体间的个体风险差异是存在的,因经济周期影响和经济结构变动而造成的产业之间的风险差异也是存在的,但在该经济体内部的各个地区之间,不应当存在比较明显的风险差异。用上一节阐述的概念来说,在统一的经济体内的各个地区之间,不应当存在明显的金融生态环境差异。我们认为,这可能正是在世界各国的金融学研究中至今很少见到关于金融生态文献的基本原因。 但是,中国的情况却显然不是这样。图3-1显示,如果按照信贷资产质量来衡量,中国的区域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率居然能相差10倍以上。这种状况的形成,当然不可能从宏观层面,而只能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这种区域结构层面找到原因。在我们看来,我国各地区之间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其根本原因。 这种状况的存在清楚地说明,在中国,为了提高金融效率和管理金融风险,我们的视野必须延伸到地区之间的差异这个结构层面上,换言之,地区间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问题,应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我国地区间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进行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博士(2004)曾对此做过较为全面的总结。他指出,中国各地区的金融生态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第一,各个地区对银行业务进行行政干预的程度不同;第二,各个地区在司法和执法方面对维护债权人权益的力度不同;第三,各个地区的商业文化有所不同;第四,权力部门(如军队武警公安部门)在各地区参与经营活动的程度不同;第五,商业银行过去实行贷款规模管理不利于资金流动。 出于不同的分析目的,国内其他学者也曾深入探讨过我国客观存在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和金融资源的差异问题。他们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间金融生态环境的显著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区域间地理、历史、人文传统的差异、其所拥有的客观性经济发展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别、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差异等(魏后凯,1992,1997;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Raiser,1999;胡鞍钢、王绍文,1999;Demurger,2001)。

[工作总结]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打造信用建始助推经济开展 ——建始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22 年 9 月 21 日〕 2022 年,建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环绕全县经济社会开展大局,以金融信用为着力点,不断加大“区域信用、农村信用、企业信用和社区信用〞四大信用工程创立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配合,商行效劳,社会参预,企业自律〞的工作方针,收到明显成效。金融机构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 39.53 亿元,各项贷款 16.79 亿元。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信用乡镇达 60% ,不良贷款比例均控制在 20%以下,信用村到达 71% ,信用农户占比 80%。信用社区到达 100%。A 级以上信用企业到达 71 个,占与金融机构有信贷往来企业数的 78.9%。全县金融机构收贷、收息率均到达 98%以上。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量到质的转变,社会公众诚信观念明显增强,金融生态环境、司法环境、行政环境、中介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和金融内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开展。 2022 年初,顺利通过“湖北省最正确金融信用县〞考核验收。 县政府成立了以副县长为 组长,县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农村金融效劳全覆盖工作领导小

组, 2022 年 5 月 19 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部署,研究解决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艰难和问题,为金融信用创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政府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022 年安排 20 万元资金用于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县财政安排1000 万元预算资金归还政府承诺的银行贷款本息。同时,县委把金融知识纳入县委中心小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学习,聘请金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增强县“四大家〞领导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五年 规划?、 ?金融教育十年规划?后,今年又出台了?建始县推进农村金融效劳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哺育老实守信文化、改善农村金融效劳的工作思路、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推动创立工作有序开展。为推动创立工作顺利开展,县信用环境创立领导小组创办了 ?金融简报? ,以此为阵地适时通报创立工作的发展情况,交流创立工作典型经验,推介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对影响信用环境和创立工作发展缓慢的,赋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同时,县政府组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信用黑名单暴光制度及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对失信者实行各金融机构联合制裁,金融机构限制其开户、结算和办理信贷业务。对因主观原因发生违约,或者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金融机构降低其信用等级,司法机关及有关职能部门依法采取约束、限制等措施,使失信行为受到严厉惩罚。 结合金融惠民工程的开展,

生态环境知识:金融投资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金融投资与生态环境保护金融投资与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随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内上推动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政府和企业均在不断积极行动,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而在这背后,金融投资也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新形式。 一、金融投资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 金融投资是各类主体为增加财富而进行的活动之一。在过去,金融领域主要关注的是资产收益和投资回报率,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不在其中。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增强,金融投资的范围也在逐渐拓展,将社会和环境问题逐渐纳入到了其投资考量的因素中来。 生态环境保护和金融投资之间的联系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环境问题的识别

金融投资者可以对那些与环境有关的问题进行识别并加以关注。例如,某个地区可能存在水资源短缺,严重污染等环境问题,而基于对这种情况的认识,投资者能够以其自身的经验和知识来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进行投资,从而促进环保建设。 2、投资机会的发现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技术支撑,相关的产业和项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不少的投资机会。这包括绿色能源、清洁技术、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回收等领域。通过金融投资,投资者能够掌握这些机会,并为产业和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3、投资策略的创新 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许多独特的投资策略可供选择。例如,投资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技术等绿色能源领域的企业,通过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来融资等。这些策略既具备了一定的风险和回报控制能力,又能够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金融投资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践与案例

关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意见

关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意见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当前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不仅关系到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也关乎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意见。 优化金融监管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金融监管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严格执行监管规则。同时,监管部门还应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及时识别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优化金融服务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金融机构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客户体验。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此外,金融机构还应注重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金融素养,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优化金融市场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金融市场应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防范金融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此外,金融市场应推动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促进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流动性。 第四,优化金融创新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金融创新是

推动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需要合理引导和监管。金融创新应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风险管理,避免盲目追求创新而忽视风险。同时,金融创新应注重技术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提高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优化金融法制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金融法制建设是金融发展的基础保障,应加快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同时,加强金融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服务、完善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创新和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实现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分析

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分析 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市场的运作机 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政策以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网络等方面的综合体系。一个良 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而恶劣的金融生态环境则会阻碍资本的有 效配置。 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体现在市场的信息效率上。金融市场的信息对资 本配置非常重要,只有信息有效流通和准确传递,才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良好的金融 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使投资者能够准确获得有关资产价格、经 济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判断和配置资本。相反,恶劣的金融生态环境容易导致 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风险和回报,从而影响资本配置效率。 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市场的竞争程度和效益水平也有重要影响。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 环境可以促进市场参与者的竞争,加强市场的效率和创新能力。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和融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佳的资本配置方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良好 的金融生态环境还有助于防止市场垄断、操纵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增强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相反,恶劣的金融生态环境容易导致市场的扭曲和不健康发展,影响资本配置的竞争性和效率性。 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机构的运营和服务水平也有重要影响。金融机构是资本配置的重 要中介者,在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它们的运营和服务能力直接影响资本配置效率。一 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使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多样化、 高效率和低成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有效促进资本的配置。相反,恶劣的金融生态环 境容易导致金融机构的失信、违法等不良行为,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影 响资本配置的效率和稳定性。

创业贷款生态环境成本指标

创业贷款生态环境成本指标 创业贷款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创业者提供的资金支持,以帮助 其开展新业务或扩大现有业务。然而,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创业贷款 还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成本。本文将探讨创业贷款生态环境成本的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创业贷款可能会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创业者通常需要大量的资 金投入来开展新业务,例如购买设备、租赁场地等。这些投资可能会导致 更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成本指标是创业 贷款的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是评估创业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可能导致的环境 风险的过程。在进行创业贷款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以要求创业者提 交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以评估其业务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环 境管理计划。这样可以减少创业贷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创业贷款还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为了获取贷款资金,创 业者可能会过度开采自然资源或大量使用能源。这不仅会导致资源枯竭, 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因此,另一个生态环境成本指标是创 业贷款的资源消耗评估。 资源消耗评估是评估创业项目所需要的资源量以及可能导致的资源过 度利用的过程。金融机构在审核创业贷款申请时,可以要求创业者提交资 源消耗评估报告,以评估其业务对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程度,并提出相应的 资源管理措施。这样可以避免创业贷款过度消耗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 负面影响。

此外,创业贷款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创业者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可 能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污水,从而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另一个生态环 境成本指标是创业贷款的废物和污水管理。 废物和污水管理是评估创业项目产生的废物和污水的种类、数量和排 放途径,以及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的过程。金融机构在审批创业贷款时, 可以要求创业者提交废物和污水管理计划,以减少废物和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为了减少创业贷款的生态环境成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创业贷款的监管,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标 准和评估指南,确保创业者在获取贷款资金时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金融机构要求:金融机构在审核创业贷款时,应要求创业者提交环 境影响评估报告、资源消耗评估报告以及废物和污水管理计划,并根据评 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贷款条件。 3.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创业者改善生产工艺,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并引导其实施绿色生产。 4.公众参与:金融机构可以鼓励公众参与创业贷款的评估和审批过程,以确保透明度和公正性,并倾听公众对创业项目的环境关切。 总之,创业贷款的生态环境成本是不可忽视的,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加强监管、要求评估和制定条件、 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引入公众参与,可以有效降低创业贷款的生态环境成本,实现可持续创业的目标。

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分析

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金融生态环境在资本配置效率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金融生态 环境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和金融文化等方面,对于促进资本配置效率发挥 重要作用。 金融市场是资本配置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着资本投资方向和效率。金融市场的规模、发展程度和交易活跃程度等因素,对资本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 市场可以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和交易平台,降低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发达的股票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和改善经营效益。在金融市 场发达的国家,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比例更高,而且融资成本更低。金融市场的信息 披露和监管也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环节。信息披露透明度高、监管法规严格的市场 有助于有效监督企业,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金融机构是资本配置的重要参与者,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也非常明显。金融机构作 为中介机构,通过提供融资、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服务,直接参与到资本配置过程中。一个 健康、稳定的金融机构体系能够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创 新的金融服务,降低金融中介成本和风险,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金融机构的规模、资本充 足率、风险管理能力等因素对于资本配置效率有重要影响。一个具有稳定资本金、风险管 理能力强的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险,为企业提供更稳定的融资服务,从而提高了资 本配置效率。 金融监管是保护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资本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金 融监管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防控金融风险。一 个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能够保证市场公平、透明,减少市场失灵和金融风险,提高 资本配置效率。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水平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运行,从而间接影响资 本配置的效率。金融监管强化了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有助于提 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效,从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金融文化也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影响。金融文化包括金融知识水平、金融风险意识和 金融行为规范等方面。一个具有良好金融文化的社会能够培养出理性的投资者和懂得风险 管理的企业家,减少不理性的投机行为和市场泡沫,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金融文化的差异 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需求,从而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金融生态环境对于资本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 提高融资渠道和交易平台的效率,降低金融中介成本和风险,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共同努力,改进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等 方面,提高金融文化水平,营造健康、稳定和有利于资本配置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 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 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因此, 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 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 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 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 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 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 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 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 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 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 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 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

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则是指其中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其中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 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 化的前提和基础。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 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 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 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 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的要求。 (一)促进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要求 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 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 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 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 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 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 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 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 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实施方案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增大金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优化提升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为目标,深化金融改革,高效配置金融资源,增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积极展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着力破除影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促动经济金融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充分激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总体目标 统筹推动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为主要内容,全面展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激发县域展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动性,有效改善县域金融生态和融资环境,推动县域金融业实现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得到显著增强,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持续优化,促动全县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 三、重点工作

(一)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1.打造诚信政府。规范政府诚信行为,建立政府守信践 诺制度,切实履行向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等各类社会主体做 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合同、协议。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事 业单位依法依规限时偿还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逾期欠款。 2.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广泛推动诚信建设,引导企业重 信誉、守信用、讲信义,向金融机构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和 经营信息。制定法制宣传计划,展开企业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意识。 3.增强个人诚信建设。增强个人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健全个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信用记录,促动个人信用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共联。引导企业家增强依法合规经营自觉性,增强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社保缴纳等法律义务意识。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与个人信用状况和评级相结合的 融资授信服务,对诚实守信的个人在授信额度、 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 4.展开金融失信结合惩戒。法院定期向政府相关部门、 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通报涉金融领域严重失信被执行 人名单,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依法向社会发布。相关职能 部门在政府采购、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融资信贷、债券发 行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信用惩戒。推动银行机构与融资担保、 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商业保理、典当行等地方金融从业机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试稿

20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试稿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生态环境是落实、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切实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保增长、促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既能吸引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资金流入*,满足我市经济发展对各类资金的需求;也 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推动我市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我市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竞争能力。 一、*市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市自20加入全省首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试点以来,在市委、市____高度重视下,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规划目标,采取配套措施,使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全社会诚信意识和金融意识不断增强,金融贷款质量有所提高,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发挥 了积极作用。据调查统计,20年末,全市贷款余额达到 899318万元,比试点前的20年增加127518万元,增长16.5%,其中,按四级分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20年减少11276万元,下降21.1%,不良贷款率减少10.5个百分点。20年末, 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共实现账面利润6054万元,比20年末增加2606万元,增长75.6%;实现gdp2.88亿元,占全市gdp 的1.63%,占第三产业gdp的4.55%,已成为地方经济仅次于

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和房地产业的第三大服务业;全市金融机构共实现税收5454万元,已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问题 近几年来,尽管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其它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存贷款项差距大。*历年信贷投放总量偏低,贷款投向结 构不合理,工业贷款严重不足,20年末,全市贷款余额仅89.9亿元,而各项存款余额173.5亿元;存贷差比例为1.9:1。 2、不良贷款比例大。截止20年3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51.37亿元,占比达55.94%;其中商业不良贷 款占比达61.06%,较全省平均水平高49.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名。而且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中,银行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 就达27.06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52.86%,潜在损失巨大。 3、信贷资源配置难。一是由于我市经济效益差、金融生态环 境差,全国性银行机构在条条配置信贷资源时面临较大困难;二 是由于我市企业规模小、产权不明晰、资产负债率高、有效抵押 资产不足、缺乏社会信用评级等,与金融部门的信用评级标准不 对称,获得信贷资金较为困难;三是我市主要依靠银行____, ____方式单一,____工具匮乏,难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要求。 4、不良贷款清收难。据统计,20年末,全市____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直接负债累计高达25.49亿元,____控股类间接性债务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