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论文.小学语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讷河市龙河镇康庄学校王臣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强的情感性,是认识与情感统一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运用具体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祖国的认识,以艺术形象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和心灵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何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这个坚定的信念,是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要完成这个任务。不能靠教师的主观说教和灌输,而要通过语言训练的同时有机渗透,不断强化,不断调控,才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度。

经过精心挑选的小学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动人的形象,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是进行德育的好教材,特别有不少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英雄,先进人物的文章,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等,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品。我们应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一、以人物形象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人物的。有写革命领袖的,如《八角楼》《一夜的工作》《朱德的扁担》等;有写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如《詹天佑》《李时珍》《黄道婆》;有写革命烈士的,如《刘胡兰》《囚歌》《黄继光》;有写英雄群体的,如《狼牙山五壮士》《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有写先进人物的,如《手》,《饲养员赵大叔》;有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着悲惨生活的儿童的,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等。其中有的是真人的记载,有的是典型的塑造。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刘胡兰》一课,刘胡兰挺着胸膛,大义凛然,从容走向铡刀的高大形象,以及她斥责敌人的句句铿锵有力的壮语,会使学生受到崇高品质的感染。又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学生通过对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离别祖国的复杂感情,借助对事件和景物的描写所表达的强烈爱国之感,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的句子,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之际心中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如《小珊迪》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无比憎恨资本主义制度,对比之下,生活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多么的幸福,热爱祖国的情感会油然而生。

二、从情感人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情感人手,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内心体验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年级小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逐渐趋于平衡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创设情景,使学主人境人情,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瀑布》一课,我们根据诗歌语言凝炼,含意深刻,跳跃性大的特点,教学时运用幻灯,录像,把诗中描写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颜色和像“珍珠的屏”的形态上感受瀑布的美,想象瀑布声、形、色的具体形象,感知瀑布磅礴的气势,加深对诗的语言的理解,由此产生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

儿童的情感在认识中产生,并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升华,因此,在培养情感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就必须“情思结合,激情明理”,重视从“动情”到“晓理”的过渡。我们在教《视死如归》一课时,引导学生

思考:课文是写王若飞的,为什么还要写大青山?”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王若飞崇高的精神境界,我们抓住文中“巨人似的”比喻词,想象苍茫暮色中大青山的雄姿,映衬王若飞同志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想象王若飞背对敌人的枪口远眺大青山时的所思所想,让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大青山的坚不可摧,王若飞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从课文中描写的“景”感受人物的“情”,进而去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确立“共产党人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观念。使学生的思想经历从“动情”到“晓理”,从“明理”到“立德”的飞跃。

三、以美景感染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描绘和赞美了祖国秀丽的自然景观。其中有《桂林山水》《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长城》《观潮》《梅雨潭》《海上日出》《日月潭》等等。课文中描写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景物,已经融进了作者赞美之情,不再是纯客观的景物,而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课文中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情感,对学生无非是一种熏陶感染,会情不自禁的赞叹祖国之美。如《瀑布》是著名的叶圣陶老先生被壮丽的景色深深陶醉,写下的诗歌。教学时,可放录像,听浪声风声、瀑布声,还可放录音,让学生练读:自由读、伴乐读、背诵。要求读得入情入景,陶醉于美景中,自然他们的心灵得以美化,爱国之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又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描绘了“甲天下”的山和水。山:奇、秀、险;水:静、清、绿。人坐船行之,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文中这美的动态与美的静态高度结合,构成广阔而深邃的意境,给人一种清丽恬静、朴素、清新的美感。祖国有这样美的山山水水,有谁又

会不去热爱她呢?

四.感情朗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朗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特别是通过感情朗读,对作者洋溢于文中字里行间的爱国主义意境更容易受到陶冶,情感更容易被激发。在教学《人桥》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弄懂“人桥”是怎样搭起来的:机枪边的战士是怎样帮助大部队通过“桥”这两个段落后,一边出示幻灯图片,一边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音乐,让学生先展开想象,再感情朗读课文。这样很容易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一幅解放军战士泡在冰河中,“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板”,大部队在他们的肩上、头上、胳膊上飞速地跑向对岸的情形。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思想上受到感染,内心得到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五、以深情陶冶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情是文章作者进行创作的基础和动力,每篇课文都洋溢着作者的真情,表现着作者的爱和憎。教学中,把课文中的情挖掘出来,表现出来,也就是用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打动学生,使他们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发展爱国主义情感。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作者满怀激情的描绘了一碧千里的树海,又按一年四季的变化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春天生机勃勃;夏天花木繁多;秋天果实累累;冬天雪景壮观。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图,课文不但写出了大自然的美,更重要的还写出了小兴安岭美而不空,她不仅是个大花园,而且是一个宝库。有数不清的山珍、野果、珍禽、异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各地,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如《草原》《可爱的草塘》等,读着这诗情画意的文章,学生一

定会为这外在的美和内含着更美的东西所陶醉,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可爱,熔铸成热爱祖国江山的情感。

六、结合语文课外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意识是从认识开始,沿着情感、意志、行为的内在程序而形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代替教育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语文课要通过语言训练,结合开展适合儿童特点,易于学生接受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的认识,既懂得“为什么要爱”,又懂得“怎样去爱。”几年来我们组织的活动有:“我爱中华考察团”、“祖国各处留下我的足迹”等的少先队活动;“我爱祖国山河美”图片展览:“爱我中华,爱我家乡”微型报设计:“我爱家乡的特产”;作文比赛:“爱祖国,知国情”;知识竞赛:“给香港小朋友介绍我的家乡”;书信大赛;以及“小记者手记”、“夏令营专辑”等。通过各种有效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灵中深深扎下根。使思想教育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收效甚好。不少的学生还在全国“金星杯”爱祖国爱家乡作文大赛中获大奖。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文章作者:讷河市龙河镇康庄学校王臣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双湾镇中心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当代小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着四化建设的成败和祖国的兴衰。 本学年度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小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 2、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当前小学生对祖国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名人,甚至是本地的名人,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他们如何爱国,什么样的行动爱国,平时的行为应如何做才是爱国不甚了解。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小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以此激励小学生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相信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帮助小学生了解祖国的途径很多。如结合班校会进行国情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建设成就;指导小学生收看新闻等电视节目,开展社会调查,使小学生感受祖国四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做到结合教学讲历史、讲传统;结合教学讲爱国民族英雄和科学家、艺术家的卓越贡献;结合教学

讲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结合教学讲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无比正确;结合教学讲爱国主义理论、远大理想和奋斗精神,等等。 4、不管采用什么途径都要引导小学生在生动的对比鉴别中提高认识。如,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使小学生认清新旧社会两重天和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事实;通过向老人请教,以前的老一辈人的生活水平和现在的我们的生活水平对比,使小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发展,我们经济的突飞猛进离不开我们祖祖辈辈的辛勤劳动;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使小学生认清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通过对比教育激发小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增强实现四化的信心,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阶级斗争的观点和爱憎分明的情感。 5、爱祖国是指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祖国的事业而献身的一种崇高而炽烈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小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联系的,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帮助小学生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帮助他们了解我国近代所以落后,并客观地分析它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的精神。 6、在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时,还要考虑小学生情感的特点,帮助他们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克服情感的肤浅性、波动性,使他们懂得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民族的情感、阶级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感情,又要指导他们自觉地“调节”、克服脆弱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首先要以生动形象的事物、形成强烈的刺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小学生的认识特点一般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为21世纪培养的新学生首先应该是富有民族气节,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近几年来,中学生、大学生崇洋媚外,伟法乱纪屡见不鲜,这正说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基础薄弱。因此,从小学开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基础是新世纪的需要,也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凭借教材进行应该是主渠道。语文,渗透德育教育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尊敬守法,做新世纪有用人才的教育。根据小学语学科的性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明确内容的广泛性 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如《日月潭》、《黄山奇石》、《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等反映我们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幅员辽阔;《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反映新世纪祖国崭新的社会新风尚;《英雄王二小》、《珍贵的教科书》等反映祖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时英勇反抗的民族精神。这一篇篇教材构成了一个个德育教育的整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祖国的山、水、物等一个个事例,逐步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了解,深化对祖国人民的认识,以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二、语文科的特殊性 语文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辨证统一。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要在渗透上下功夫,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爱国激情的感染,从中接受教育。 三、德育教育要注意阶段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分年段,因人而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德育教育的阶段性。认真做到德育教育要有阶段、有顺序。根据小学生知识差距,心理差异,年龄跨度,一般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低年级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中年级,要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激发他们的爱热情,如: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高年级,除教材中的课文外,还要通过一些课外阅读、习作、时事政治等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四、德育教育要讲求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要挖掘教材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又要延伸好教材内容,鼓励学生重在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教育,从活动中树立优秀的思想。要对学生树立德育榜样,积极鼓励学生要向榜样学习,从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形势下我国留学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留学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讲话中提到,“希望大家坚守爱国主义精神,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然而, 关键字: 正文: 根据教育部(2004年留学工作年鉴》公布的数字,自1978年到2003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70.02万人,留学国别108个。仅2003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的数量就有11.73万人之多,其中自费留学占93.05%。2002年9月5日,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出席科协2002年年会发言时透露,目前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比率约为36%。另据统计,自费留学生回国率只有4%左右。以上数字中还没有加人数量激增的未成年留学生队伍。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曹国兴司长曾经在出国留学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宣称:“l8岁以下的所谓的小留学生并不能称为留学生。”据曹司长介绍,这些学生只能把他称作是出国学习的未成年人或者是未成年人出国学习,而且出国留学的人数统计中也不包括18以下的学生。但目前未成年人留学风潮却是不能忽视的,不少人估算,如今未成年留学生已经占到自费留学生人数的一半。在南方一些城市,办理出国留学的中学生甚至占到所有出国人员的70%至80%。 首先是经济上的损失。 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万人才流向发达国家。1961至1985年,英、美、加三国就从人才流人中获益1000亿美元。美国是人才竞争的最大赢家,获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1,3以上是外来移民。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承认,技术移民“带来的经济利益,使美国变得更加富强”。20世纪90年代,韩国海外学人回归率达60%,中国内地海外学人回归率仅为31.25%。台湾海外学人回归率高于90%,上海的回归率却只有20%。目前在美华人逾16.5万,在日本逾 10万,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各6万人,在德国、英国均逾万人。华裔虽只占美国人口的0.2%,但美国名牌大学系主任1,3是华裔。美国一流科学家、工程师有12万人,华裔就占3万人,而且多数在软件业。硅谷2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华人占6万名。海外华人不仅资金雄厚,而且知识财富特别丰富。 其次是知识和人才方面的流失。 在这一方面,我们以清华北大为例。来自新华社的数据表明: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2000年更是突破干人大关,达1120多人;2001年继续保持在干人以上,而且每年都是持续增长的势头。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其中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国,比例高达78%。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接近20%,其中有

如何在历史课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在历史课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学科包含着十分 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这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防止道德滑坡,使学生增 强识别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先进与落后的能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健康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 是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爱国主义;渗透;自豪感;责任感;自信 一、化简为详,引用具体生动史料激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师在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重大的历史人物时,应把简单的史料扩充开来, 铺开场面、渲染气氛,生动具体地进行讲述,制造历史事件的波澜。有声有色地描述爱国英 雄的光辉形象,淋漓尽致地揭露民族败类的卖国行为。通过教师启发诱导和情绪感染。以及 引人入胜的教学。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并且深化到自己的感情中去,占为已有。例如讲述 在鸦片战争中,广州虎门的守将关天培,在琦善拒发援兵时,仍孤军奋战。受伤数十处,血 流如注,仍继续战斗,忽从背后飞来一炮弹,穿透他胸膛才倒地。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 战役里,邓世昌船沉之后拒绝士兵送来的救生圈,同时拔开用嘴衔着他辫子的爱犬,放弃那 苟且偷生的希望,宁可自杀殉国的壮举。缅怀这些民族英雄,他们誓死抗击外来侵略,为国 捐躯的爱国精神,通过形象地讲述,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且化感情为力量, 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 二、运用比较的方法,深化爱国主义思想。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时它们又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历史现象也是一样,既是 千差万别,但又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因而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以不同的角度使学生鉴别历史的 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增加对民族英雄和对祖国的感情。如进行古 今比较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懂得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吃人现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情况,以及通过中外对比,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 制度的比较,使学生憎恶一切旧社会制度,从而懂得珍惜现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 义制度,增加对祖国的感情。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中还可以利用正反对比,例如在中法战争:冯子材在前线英勇抗击法军节节胜利,而李鸿章却发电报鸣金收兵,停战求和使中国人不败 而败。讲述到中共“一大”代表时,我们突出李汉俊,邓恩铭等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相反 的周佛海等却叛变革命,成为头等汉奸。通过鲜明对比,突出爱国者形象。揭露卖国贼的奴 颜媚骨丑恶面貌。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判断美丑,树立光辉的爱国主义形象。 增强民族自尊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者,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思想。 三、在历史教学中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英雄的伟岸 通过中国现代史的教育和教学,使学生明白中国人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 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一部中国现代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强盛而斗争 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历史。其中, 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活动至今还闪耀着光芒,而这些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 四、利用乡土史料,唤起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热爱祖国的人民,有热爱祖国的山河和历史文化。家 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所以爱家乡也是爱祖国。所以在讲述历史知识的同时,还需重视发挥乡 土史料,讲述当地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能使学 生从家乡的历史看到祖国历史上的成就,从祖国的历史上知道家乡的过去及其有祖国历史上 的地位,从而看到亲切生动、贴近生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发生在当地的例子从古至今,举不 胜举,从这些更具体更贴近的事例中,学生会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为家乡的历史成就感 到骄傲,通过这些更为亲切的乡士史料,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感情,进一步唤起他们对祖国的 热爱,从而受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或具体感受这些史实,都有利于激化和升

关于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各班级: 为全面贯彻我院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我系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坚定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认同,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感受、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履行爱国主义责任和义务。 三、基本原则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做到结合实际,合理安排,有的放矢。坚持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国家观、价值观。

四、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结合“红五月”,深入开展五四爱国运动主题演讲比赛活动。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题,突出思想内涵。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全体参与,不断引导学生怀爱国之情、树报国之志。 第一、深入开展文明礼貌月,开展学雷锋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责任人:王霞 第二、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开展“忆党史、感党恩”、“话改革、看成就”系列活动。 责任人:周胜利 第三、结合“红五月”,深入开展五四爱国运动主题演讲比赛活动。 责任人:李元宝 第四、组织学生参加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责任人:范波 第五、结合纪念“12.9”运动,举办一次爱国主义知识竞赛; 责任人:

【K12学习】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教案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教案 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以下是xx收集的,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目的: 1、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正视当前现实,反对霸权,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3、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守法观念. 4、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 二、具体步骤 主持人展示一些材料,以激起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女:4月2日,四川成都一家日本超市伊藤洋华堂遭到当地市民的冲击。一批高呼抵制日货口号的市民用砖块、玻璃杯将店门玻璃和招牌砸烂。部分记者用日本牌子的摄像机和照相机采访,也遭到示威者的干预。 男:4月3日,深圳市举办反日街头签名活动,很快演变

成反日游行示威.同日在广州,约3000人在日本驻穗总领事馆外集会。情绪激动的人群在游行途中向日本餐厅投掷鸡蛋,砸烂门窗,并跳上路边的日本汽车踩踏. 女:在上海,两名日本大学生在一个餐厅里被人用啤酒杯和烟灰缸击中头部,被送进医院. 男:以上的一些过激行为授人以柄.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再次批 评中国政府,不肯道歉和赔偿,人民以为爱国就可以无法无天,令人觉得中国不是法治国家。 男:最近,日本就专门找了一些国际媒体的记者,进入其驻北京的大使馆和上海总领事馆参观,展示其被示威民众破坏的情况,这就是企图向外界宣传中国人的「可怕」形象。如果我们被热血掩盖了理智,逞一时之快,这正好中了他们的圈套。 女:4月9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政府要求示威群众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不搞过激行为。 学生发言: “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前段时间的反日情绪? 男: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国际形势及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我国对日本的政策,正确理解、拥护中央的决策部署,1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外交部长李肇星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育人教育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人类步入 21 世纪,“人本思想”已深入人心,在实施主体教育的今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研究教法、教材,而应更多的关注“人”。只能关注学生心灵,了解并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促进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事学生迁移默化的收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古诗、阅读、作文中渗透德育。 一挖掘古诗中蕴含的德育 小学语文新大纲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共八十篇,诗歌自古就是传统和弘扬中华文化最形象的载体,诗歌更是千百年来塑造炎黄子孙人格气质最独特而有效的方式,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从远古到明清,无论是庙堂高宇或是街头市井,人们无不是出口言诗,开口唱诗,是诗歌让我们的祖先秉承了天地间最灵动的智慧,诗歌让中华大地如此人杰地灵,而成为人类灿烂眩目的文明古国。事实上我们祖先的实践已经证明,诗歌是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审美志趣等各种人们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大力倡导教育的今天,诗语文教

学如能较好的利用诗歌这股清泉去浇灌儿童的心智,一定可以绽放鲜艳的花朵。 1 以音乐育情 情感的又一特点是情境心。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人们常说的“触境生情”、“睹物思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这个意思。创设喜悦环境,教师可引导学生领略环境的美,使学生或得美的享受和其实,精神得到充实,情感和性格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音乐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高尔基曾经说过:“歌就是力量,就是战斗的号角,就是人的思想火花”,如我在讲李白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边朗诵,一边放出《千鸟齐鸣》的轻音乐,那委婉动听的乐曲,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仿佛身临其境,仿佛听到了春天鸟的鸣叫,他们的思绪飞向了远方,有的孩子说小鸟在叫“这儿的景色太没了,这么美的环境洗望类不要破坏它,让我们在这儿打我永远居住吧!”还有的孩子说小鸟在叫“准天的气候暖河,流失发芽,小草变绿,真美”。这是我展出一幅有关春天的图,使想象和现实中看到的结合了起来,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浓了,更加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旦道德形象深入学生的心灵,就会向明灯样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通过这样的引导我发现了孩子们身边的纸屑少了,有了爱护环境的意识。 2 积累古诗、淋浴孩子心灵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 全文如下: 一、以“三个一百”抓爱国情感的内化 内化就是入心入脑,它是行为的原动力。“三个一百”指百首爱国歌曲、百篇爱国故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这“三个一百”要求学生在校六年中,要必唱、必讲、必看。我们力图通过开展“三个一百”活动使学生了解祖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了解爱国的历史 人物和革命英雄人物,了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 翻“三座大山”的奋斗史,了解当今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使其知我中华,爱我中华,从 小立下报国之志。 几年来,“三个一百”活动己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工程。今年,我们结合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开展了“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香港百年沧桑”系列讲播等活动,激 发学生铭记国耻,立志振兴中华。为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我们还开设了 “今日格言”,诸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等格言,都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闪光道德思想的充分体现。 我们力求让每位学生在小学六年中,能背诵百则爱国名言。这些内容将成为他们终生爱国、报国的内驱力。 二、以“三会两节”抓爱国行为的外化 外化即外在表现,它以内化为源泉,是爱国情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流露,是爱国 的一种自觉行为。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三会两节”抓爱国行为的外化。 “三会”指晨会、班会、队会。“两节”指国庆节和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利用晨 会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小学德育纲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每周一和重大纪念日的晨会时间,坚持进行“国旗下讲话”,坚持按国旗法升降国旗。利用班队会举办“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会”、“爱我中华” 知识竞赛、“百歌颂祖国”歌泳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艺术节、国庆节期间,同学们以歌舞、书画、诗歌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在祖国怀抱里茁壮成长的幸福情感,抒发各自报效祖 国的宏伟志向。 三、以“三线一面”抓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化 “三线”指课堂教学、社区教育和社会实践,“一面”指“三线”一体,统一制定德 育目标,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全方位开展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层面。课堂教学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几年来,我们制定了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分科计划,把爱国 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其中,思想品德课尤其发挥了 应有的主渠道作用,运用思品课教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知情、明理、导行。如《坚持 民族气节》、《我爱祖国》、《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在校园内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国庆节”期间,我校积极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加深学生对祖国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在新的世纪中健康的成长。下面就所开展的活动情况作一小结,以求改进和指正1、在国庆节前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全体在校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国58周年的到来。 2、要求各班开一次以“热爱祖国,放飞理想”为主题班会。讲解祖国几十年来的重大变化及现代社会中的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国庆节”期间各班积极利用板报开展宣传。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准备活动,更了解国庆节,认识到祖国是指全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母亲,通过墙报宣传的方式为祖国庆祝生日,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4、以“庆国庆、迎奥运,树新风”为主题的大型文体活动,各班级进行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弘扬“拼搏、团结、奋进、健身、文明、进步”的精神,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激励学生团结一心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

5、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等方式查一查,找一找,收集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等,制作精美的手抄报。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国情,增长学生的综合知识,培养学生生活的热情与学习的激情、爱国的情感。 通过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加了对祖国的感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学校决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活动主题:了解新中国建立历史,为祖国立志成才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 1、国旗下的讲话: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8日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内容: 1、7:40师生集中完毕,7:50准时举行升旗仪式; 2、由领导讲话,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广大师生奋发向上,为此次爱国教育活动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3、请学生代表讲话,表明爱国、爱学校的决心,激发同学们参加此次活动的热情。 2、主题队日: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的精神,充分发挥班会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交流,共同提高育人水平,增强德育的时效性,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 活动地点;各班级安排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各班于活动时间开展与“学典型、争先进、树新风”主题有关的活动,并准备做好相关记录。 活动要求: (1)、主题要做到三个结合:与学校提出的“学典型、争先进、树新风”相结合;与本班德育实际相结合;与学生思想特点相结合。做到大着眼、小取材、重实效。同时做到突出主题,重在创新。 (2)、主题班会可涉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法及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习惯养成、诚信、环保、安全等。 3、板报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 参加人员:全校各年级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 活动内容:由各班学生出板报,以“爱国主义”为大主题,各班各定小主题进行。 二、活动要求: (1)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做到紧密围绕主题,突出思想内涵。 (2)此次爱国主义活动宣传要做到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着力深化。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在这里,我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志愿军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以及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中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想要战胜沙漠必须付出巨大代价。其次,启发学生,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我们人类人为造成的,再联系实际,谈谈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土地沙化之苦,我们该如何做呢?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识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先

(德育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德育研究 当今世界,有哪个国家的公民,会在异国的土地上,羞辱自己的同胞和伟大祖国?我的阅历虽然不算丰富,到过的国家和地区也不算多。但我发现,这样绝情无义、冷漠愚蠢的人,几乎都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国人。他们喝祖国的奶水长大,吃祖国的粮食成人,却如此怪异,身上竟没有一点儿中华民族的情感、尊严和气节!每当这个时候,我心头总是愤怒中夹杂着悲凉。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怎么会培养出了如此的异类? 圣洁的奥运火炬正在世界传递。这是中华民族的荣耀啊!我们的先人奋斗了多少年,才有今天的扬眉吐气时刻!但是,那些民族的败类,以民主和自由为幌子,在敌对势力鼓惑下,竟然敢破坏火炬传递。他们以为自己是民主的斗士,是自由的扞卫者。其实,这是一种愚昧和羞耻!这种政治表演分明是在自取其辱。我感到痛苦的是,这类如此低劣的人,竟是自己的同胞!他们反对的,竟是他们自己的祖国! 中华民族有广阔的原野,美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高贵的气节,英雄的儿女。我们是无愧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们的教育曾经领先于世界,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让多少国家的伟人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但今天,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为什么那么多的民族异类,会从我们中间产生?原因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反思! 在许多国家的中国大使馆门前,在中国人容易积聚的地方,总有一些熟悉的身影在游动,在叫喊,在咆哮。这些人不以自己的举动为耻,反以为荣。他们令人熟悉

的面容却是那么的狰狞!为什么我们见不到来自其它国家的同类者?难道那些国家都是天堂?难道那些国家的人民都是圣人?应该不是。但为什么他们却不这样?我们不值得深思吗? 也许中国人太多,难免有素质不高者;也许中国人太善良,太单纯,容易受到敌对势力和邪恶势力的诱惑;也许我们的同胞过于柔弱,受到了邪恶势力的胁迫;也许有些同胞曾经有过冤屈和不快,缺少宣泄的机会;也许有些同胞在国外生活艰辛,衣食无着落,反对祖国能得到些某些势力的经济奖赏;也许只有也许。但这些都不是理由。因为类似的问题,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类似的行为,却只出现在我们的一些同胞身上!那原因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根源在于,我们的一些国人缺少最基本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缺乏起码的感恩心、责任心和民族自尊心。这些人习惯于索取和被宠幸,对自我利益极度敏感,惟我独尊,对别人的感受和利益却漠不关心。这些人习惯于苛求别人,对自己的缺点和陋习却麻木不仁,我行我素而不知羞耻。这些人习惯于口号类的表态,似乎自己是救世主,但却是行动的矮子,丝毫不顾及自己的生活小节,言谈举止颇为粗俗。我们“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这不应该进行深刻反思吗? 应该是我们的教育工作出了问题,是全社会的教育工作出了问题,从政府到学校,没有把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做好。我们的大人和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民族自尊心教育,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中国人的底线是什么?就是不要因为个人的恩怨而背叛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尤其不能在异国的土地上羞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的政府没有意见呢?他们的表现为什么都和我们中的一些异类不同?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总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2019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明确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把儿童、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也可以融入音乐、美术、戏剧等形式,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活动的比重。 我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时代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对于民族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建设成就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全科

1、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语文课 我校课程研究院经过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细致研究,结合我校学生现在所用的课本,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和语文拓展学习融入到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让学生们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了解到更多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学生通过细致的文字解读,加深对于传统文化或者各类历史故事的理解。 另外,语文组将爱国主义教育列为学期学习目标的其中一项,不再是单一的某个片段的传递,二是让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完整学习,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融合贯穿进去,是学生能够完整的了解所学知识,更深刻的感受爱国主义的冲击。 2、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音德美 除了语文课之外,小学的课堂中,音乐课、思想品德课、美术课,都能够将爱国主义将于进行融入。 音乐课上老师会教授我们的民族传统歌曲、爱国主义歌曲等,让孩子们在音乐中体会爱国主义的澎湃;老师们还会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各位伟大的民族作曲家、歌唱家,让他们了解相应的历史人物事迹;其次,多彩的民族乐器的视听和接触尝试演奏,也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感官。 3、班会课程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体育课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体育课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内容多、范围广,牵涉到情感、行为、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让人感到无从入手,有的甚至认为只是讲讲大道理。其实不然,在教育过程中陷于窘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本文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试图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作一点浅显探索,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求同存异。 一、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爱国信念 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就是把“希望”和“结果”转化成坚信不移的观点,进而成为一种信念。主要方法有:1.把学习体育和国家利益相联系,使学生初步懂得体育和:“国力”,体育和“国成”,体育和“国民”的关系。2.把体育和民族精神相联系,初步树立民族意识,知道体育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质量的体现。3.把自己学好体育和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小树立学好体育,增强体质;用好体育,服务社会;终身体育,报效祖国的好思想,逐步培养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二、通过培养集体意识增强爱国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集体视为国家的一个“细胞”。由此可见,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体育课中,“集体”是教师教学、学生练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的一些活动和练习大都在集体之中完成。由于教学的特殊性和组织形式的多变性,导致集体与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平凡接触,学生对集体间的竞争和对抗,胜与负比较敏感,情感流露比较真实。因此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我们可以通过编队、分组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集体的理解;通过集体行

动“齐步走——立定”、“四面转法”等,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懂得个人和全局的关系。还可以通过“拔河”游戏或球类比赛等,培养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逐渐加深对集体构成的认识,更加热爱自己的集体。 三、通过行为训练培养良好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能表现行为活动的内容莫过于队列队形练习了。“队列队形练习”统一性强,动作一致规范,一举手,一投足,都给人们留下一种严肃、神圣、振奋之感,它是精神的象征,行为的写照。军人的队列队形和各种规范动作,更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崇拜心理、好胜心理,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的同时逐步给他们灌输解放军战士的爱国主义行为和思想,让他们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像解放军战士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在队列操练中,还可以适当穿插呼喊一些有教育意义并能振奋精神的口号,例奴,“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 锻炼身体,振兴中华!“等。这种方法既能帮助学生振奋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能使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对形成正确的形体姿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通过游戏教学创设情境 “游戏是小学生比较偏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小学游戏教材中,多数游戏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思想性,有情节,又有对抗和竞争,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很受学生欢迎。但是,这种教育要根据游戏的内容和特点切合实际地进行,做到既要挖掘游戏的思想内容,又不牵强附会。教师对游戏的选择要准,渗透要实,方法要多,可采用”故事法“、”演练法“等,创作出一定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教”冲过火力网“这一游戏时,教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注意德行统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内容及基本要求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红线,以“五爱”(爱自己、爱他人、爱家、爱校、爱国家)教育为基本内容,规范养成教育、道德品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及民主法制、国防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和德育框架。 开展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发展新中国和发扬优秀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通过各种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立新中国的奋斗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增强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的思想。具体活动要求: 1、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了解在各次抗争中涌现出来的爱国英雄的事迹。 2、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3、出一期“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发挥班级黑板报的宣传作用,将爱国主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落实到实处,创造学生亲手制作爱国的机会。 4、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爱国教育影片,更直观、更形象地认识爱国英雄的伟大,感悟爱国精神的可贵,得到更深刻的教育。 8、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含义,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国的公民,懂得热爱祖国既是公民的道德要求,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9、初步了解家乡的资源、人口、民族、环境,初步了解祖国的古代文明史,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热爱和平、富于革命传统、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学习祖国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和优秀事迹。 10、知道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知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了解爱青春、爱集体、爱祖国的关系。 1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学法、守法、护法。 12、初步了解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斗争史、创业史、建设史,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明确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13、对已自尊自爱,珍惜青春年华;对人互尊互爱,珍惜同学友谊。 14、热爱班级、学校,逐步培养热爱祖国和各族人民的情感。 15、热爱家乡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建设家乡和祖国的志向及责任感。

浅谈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熊孔小学薛梅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祖国未来的发展,牢牢记住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了解祖国的历史,展望祖国的未来。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光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从小让学生建立爱国主义情感,将来才能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爱国主义历史小学生教师影响深远 一、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1、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 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大部分是很好的,通过对学生升国旗、奏国歌仪式时的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的行为观察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能做好,大部分学生能跟着一起唱国歌,知道国歌的全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2、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课后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国歌的全名,部分学生唱不全国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连我国有哪四大发明都不知道。《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振奋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对国歌的遗忘,无论如何都是教育的一种缺失。 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是爱国的,对自己的祖国是有感情的,但这种感情不持久,就像喜欢某种玩具,今天喜欢,明天就不喜欢了。还有受现代社会因素的影响,家长传输给孩子不恰当的观念,总是把国

外描述得很好,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的好,是学生自己的祖国失望,从而影响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有,由于受到现在一些抗战剧的影响以及历史知识的缺乏,对侵略战争错误认识,相信电视剧里一些比较夸张的剧情,认为中国当时抗战能够胜利是非常轻松的,也使得学生对中外关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二、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型,社会对个人的文化要求与个人的文化素养之间产生差距。现代社会是全球经济的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产生较大的冲击,尤其是青少年本身就容易被新鲜、刺激的事物所吸引,民族文化在许多青少年的心中被逐渐被淡化,越来越多的人心里只看到物质的东西,更有少数人产生了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思想。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精神文明建设让位于物质文明建设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开始广泛存在。这些复杂因素的国际多元化主流价值取向对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强大冲击,助长了小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极端的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滋生。 (2)应试教育的弊端造成学校教育的德智失衡。我国的主流教育为应是教育,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学业水平的高低,导致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国家近期虽出台了许多关于高考改革的政策,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应试教育的本质并没有变,学生依然是为了考而学,而不是为了“学”而学,高考的指挥棒并没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北重实验小学陈占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就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它贯穿在人类一切交际活动中,发挥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功能。蒋仲仁先生认为,“语文科对品德培养负有更大的责任。语文就是中小学的主要学科,教学的时数最多,师生接触最多,教师从语文课对学生思想了解最多。更重要的,语文这个学科的性质规定了应负的品德培养的责任”。可见,德育也应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尽管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但就是有一点不容置疑: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一、认真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要想上好每一节课,课前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高尚,刚正不阿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率美的古今诗歌等。它们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她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例如,《去年的树》一课,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共四次对话,分别展现了小鸟与大树的约定、与树根、与门

先生、与小姑娘询问并寻找树的不同场景。此课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在课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寻找到课文教学的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进行场景表演,并在小鸟望着灯火内容时配上音乐,让学生自然地走进课文,深深地感悟到小鸟与树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感染,深深地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更加珍惜同学间的友情。 二、充分上好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意图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结合传授语文知识与培养能力时加以渗透。 1、课堂导入,渗透德育。要上好一堂课,课堂导入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授《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瞧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录像,初步领略壮丽的景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观瞧后的感受,再问学生:您们想不想走进课文,有更深地了解?这样,学生在领略过壮丽景观后,又会带着好奇心走进课文来学习新知识。 2、抓住重点词句,渗透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渗透德育,例如,在教学《颐与园》一课时,我通过颐与园的全景图投影,并配上柔美的音乐,来牵动学生的情感,然后再揭题。我先指导学生一边听读,一边重点思考作者从几方面观瞧颐与园的美丽景色,并要求学生划出有关语句。随着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学生们的情感已完全融汇在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当她们对美丽的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