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

《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又名《绚丽的数学之花》)

(中文、英文版本、各50分钟)

在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北京星际远航文化传播中心受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委托,由世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担任最高科学顾问,创作了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中文、英文版本、各50分钟)。中国中央电视台以特别节目向全球播放,中国新华社以多种语言播发通稿,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先后播放,受到社会公众热烈欢迎。

与此同时,应社会要求,北京星际远航文化传播中心将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中文、英文版本、各50分钟)制作成了音像制品《绚丽的数学之花》,在中国出版发行,受到欢迎。

中国数学家将音像制品《绚丽的数学之花》作为中国独特的数学文化礼品馈赠给各国数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团作为礼品,赠送给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著名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北京星际远航文化传播中心还将《绚丽的数学之花》捐助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安康计划项目。

音像制品《绚丽的数学之花》通过五个省的电子音像教材招标,被认定为中小学正式推荐电子音像教材,中国上千所大学和中小学配备了音像制品《绚丽的数学之花》,根据社会的反馈,效果非常好。

2003年,《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为“对外电视节目奖”二等奖。

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中文、英文版本、各50分钟)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报道。

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又名《绚丽的数学之花》)集数学历史、数学文化于一体,汇数学思想、数学精神于一身,充分应用图像表现形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博大精深的数学世界,介绍了人类数学发展史,数学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从原始数、形的起源到现代通讯和信息时代,数学与天文,数学与生命科学,数学与艺术、建筑,数学与产业革命、经济、军事,数学与教育、中外数学家、国际数学家大会,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丁石孙、吴文俊漫谈数学研究、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精神,通过展示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来源于自然的充满趣味的数学背景材料,让观众自由翱翔在奥妙无穷的数学王国中。

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又名《绚丽的数学之花》中文、英文版本、各50分钟)表现的数学文化知识点基本涵盖了教育部制订的最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年级至9年级要求介绍的数学背景知识;例如1-3年级的数的概念的起源,数的原始表示法;4-6年级的各种计算工具,特别是计算机的发明、演进历史与数学家的卓越贡献;7-9年级的数学家的介绍、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建筑、CT技术、天气预报。

中国的目标是建立21世纪数学大国,中国数学文化在世界数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制作与播出填补了中国数学文化影视产品的空白,它的播出在中国师范教育、数学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数学教师、小学、中学、大学学生、社会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又名《绚丽的数学之花》)

(中文、英文版本、各50分钟)

中国推出第一部数学文化电视片21日开始播出:

青少年数学夏令营中也播放了这部电视片。电视片由北京星际远航文化传播中心和武汉电视台联合制作,英文版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VCD版本已在新华书店发售。(完)

数学之光

中国推出第一部数学文化电视片

新华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陈勇)在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举办期间,中国发行了第一部数学文化电视片,并从21日开始陆续由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播出。

制片人称,这部名为《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专题片将有助于促进数学教育和数学知识的普及。

这部电视片从“数的起源”开始,着重介绍了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以及数学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片中对历届数学家大会和历史上的著名数学家也作了介绍。

制片人赵立萍说,这部电视片的摄制得到了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的支持,组委会推荐著名华人数学家陈省身作为最高数学顾问,并推荐了数学史、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三个领域的专家担任顾问。

数学家大会组委会证实,陈省身、吴文俊等著名数学家分别在这部电视片中露面,谈数学的意义、数学研究的手段和数学思想方法。在本届数学家大会的周边活动--青少年数学夏令营中也播放了这部电视片。

电视片由北京星际远航文化传播中心和武汉电视台联合制作,英文版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VCD版本已在新华书店发售。

绚丽的数学之花

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解说词

序篇

人类历史长河源远流长,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大自然以它那天工鬼斧的神力,将我们雕凿成不同的肤色,上万个民族。在这太阳系存在智能生命的蓝色星球上,我们操持着形形色色的语言,使用着千姿百态的文字,

创造了各领风骚的文明。可是,当我们乘现代文明的交通工具在小小地球村漫游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1234567890───这神奇的十个数字是联系我们五大洲四大洋的共同纽带。

主题一从原始数、形的起源到现代通讯和信息时代

神奇的数学──宇宙的诗篇,美妙的数字──动人心弦,开创出一个又一个人类新时代。当现代文明的分分秒秒令千千万万双手敲击电脑键盘的时候,谁会想到正是这普普通通的十个手指揭开了我们数字文明的第一幕。

数学──探索宇宙真谛的共同语言!

数学──人类文明的象征!

数学科学是人类长期以来研究数、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而形成的庞大科学体系。

数学的起源来自人们对自然万物数和形的认识。

据考古专家考证,人类创造文字之前,就已经形成数的概念。史前人类最初是用石头、竹片、树枝、贝壳等实物记录数目的,以后发展到结绳记数。

中国《周易》一书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结绳方法遍及世界各地,在希腊、波斯、罗马、巴勒斯坦以及伊斯兰国家都有记载或实物标本,这种古老的结绳制度在秘鲁高原印地安部落一直流行到19世纪。

由于结绳的不便,人们在新石器时期开始在石头、木棍或骨头上刻痕以代替结绳,并逐步演变成了各古老文明创造的不同数字。

随着数字和数码的诞生,产生了记数方法和进位制,这是因为当数目很大时,简单地刻痕记数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

人类历史上曾经流行过许多进位制:2、5、6、10、12、16、20、60等基数都曾经作为基本进位单位。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数字作为基数?这个问题曾经引起历代学者的浓厚兴趣。

亚里士多德推测十进位制可能与人有十个手指有关,古代中国人和埃及人早就习惯了十进位制。

可是,玛雅人流行20进制,巴比伦人偏爱60进制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

二进位制的应用和普及则与现代信息社会休戚相关。

1679年,与牛顿共享创立微积分盛誉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撰写了《二进制算术》,成为2进位制的发明人。他还特地制作了一个纪念章,献给对2进制感兴趣的奥古斯特公爵,上面用拉丁文写道:“从虚无创造万有,用一足够了!”

1689年数学家莱布尼茨在罗马认识了从中国回国的传教士白晋,得知中国古老的《易经》的《经》部由64个卦组成,每一个卦由被称为阳爻(─)和阴爻(--)的两种符号,以不同排列组合构成。莱布尼茨欣喜若狂。他从古老的东方《易经》中得到了二进制的有力佐证,更坚信一切数都可以由0和1创造出来。

虽然2进位制在莱布尼茨时代曲高和寡,可是却实实在在地流传至今,它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普及和信息网络革命,迸发出震惊环球的神威。

莱布尼茨的梦想终于成真了!

0作为记数法中的空位,在位值制记数的文明中不可缺少。

早期巴比伦楔形文书和宋元以前的中国筹算记数法,都留出空位表示零,只是没有符号。

公元前3世纪,巴比伦人曾引进专门记号表示空位,玛雅20进制记数中也有表示空位的符号,但他们的表示方法并不完善。

印度人起初也是用空位表示零,后记成点号,最后发展为圈号─0。

公元550年印度天文学家瓦拉哈米希拉论述了0的加减运算。

公元628年婆罗摩笈多在《宇宙开端》中写道:“

负数减去零是负数,正数减去零是正数,零减去零什么也没有……”

公元8世纪印度数码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又传至欧洲。

公元1202年斐波那契在《算盘书》中,正式介绍:“这是印度的九个数码:987654321,

加上阿拉伯人称之为零的符号0,任何数都能够表示出来。”

从此以后,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到16世纪,0不仅和它的九个兄弟变成了当今世界通用的数码,而且还同2进位制一起构成电子计算机运算程序的编码基础。

用机器代替人工计算始终是人类的梦想与追求,数学和数学家们对计算工具的发明,特别是对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创新,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的数学家发明了算盘。

1642年,数学家帕斯卡发明了第一台加减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

1674年,数学家莱布尼兹在巴黎科学院当众演示了他发明的世界第一台能够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机械计算机。

1834年,数学家巴贝奇研制成功了机械式的差分机和分析机。

进入20世纪,电子管的出现,为计算机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

英国数学家图灵为解决数理逻辑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相容性以及数学问题机械可解性或可计算性的判别,提出了理想计算机理论。

图灵的理想计算机由3部分组成:一条带子,并分成许多小方格、一个读写头、一个控制装置。整个计算机的动作从读写头视读带子上的第一个方格的数据开始,一旦计算结束,机器就进入一个特别的停止状态,运算过程的任何结果都记录在带子上。

图灵机从理论上预示了计算自动化的可能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图灵本人曾亲自参与研制成功了破译密码的专用电子管计算机。

1945年6月,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等提出了一份全新的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用记忆数据的同样记忆装置储备执行运算命令,使全部运算成为真正的自动化过程,开辟了计算机发展的新时代。他亲自参与设计了世界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仪与计算机”(ENIAC)。该计算机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功率150千瓦,于1946年投入使用,专门应用于弹道计算。

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霍普创造性的汇编程序,为计算机软件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0年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和气象学家首次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气象预报标志着计算机应用于科学实验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数学家的努力、数学的发展创造了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不断创新,又加速了数学的革命。电子计算机经过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后,正向着高速度、高智能、小型化、廉价化方向迅速发展,开拓出了无限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市场空间。

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体积已经缩小到第一代计算机的数万分之一,速度提高到每秒65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能力,功能突破了传统的单纯数字计算范围,个人电脑、手提电脑已经普及到了环球各地的千家万户。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等各种新型计算机的不断开发,连同网络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加速了数学和计算科学的发展,使数学从科学的后台走向前沿,使数字化深入到了人类几乎所有的活动,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伽利略说:“宇宙是一直对我们的目光开放的,

但是我们如果不首先学懂它的语言,并学会解释用来书写它的那些符号,就不能了解它。它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1234567890十个奇妙的数字,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智慧的灵光一

旦触摸到神奇的数学,必将奏响辉煌的乐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王选教授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数学的神奇魔力,他基于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信息压缩技术,应用于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谱写了中国印刷业灿烂的篇章。

主题二:数学与天文

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每个时代都有一个神奇的梦,

当我们面对满天繁星的迷幻夜空,我们的梦都化为一缕缕轻盈的风飘向那浩瀚无垠、神秘莫测的苍穹……

宇宙从哪里来,宇宙到哪里去?

几万年来,两大问题牵绕着无数人的心。几千年来,科学之王──数学为探索宇宙的奥秘,履建奇功。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在中国、巴比伦、印度和玛雅,已经发现了太阳、月亮、行星运行的规则,所谓天圆地方是我们的祖先对宇宙认知的基本概念。从亚里士多德直到托勒密,人类一直以为地球静止不动地位于有限宇宙的中心,宇宙是由天球壳层组成,行星和恒星镶嵌在壳层上。

1543年,天文学家哥白尼改变了传统世界,他宣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包括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行。哥白尼的挑战,引起中世纪传统宗教势力的激烈抵抗,熊熊烈焰焚毁了布鲁诺的躯体,终身软禁囚困了伽利略的心魂。

0多年后,开普勒通过科学观测和归纳,于1619年公布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为哥白尼“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687年,英国著名数学家牛顿应用他发明的最新数学工具──微积分,发现了万用引力定律,推演出了太阳系的运动规律,为哥白尼“日心说”取得决定性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维烈根据牛顿基于微积分开创的天体力学原理和相关数据,从数学上推算出一颗未知行星──海王星在太空中的位置。1846年9月23日晚,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在亚当斯和勒维烈计算的位置只差一度之处找到了海王星。

辩的事实强有力地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数学成为人类思想解放的有力武器!

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它改变了人们现存的时空观。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数学和数学家的贡献引人注目。为了实现广义相对论的目标,爱因斯坦花费了3年时间,寻找必需的数学工具,最后在数学家格罗斯曼的介绍下,他掌握了以黎曼几何为基础的绝对微分学,1915年11月25日,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终于导出了广义协变的引力场方程,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运用数学工具改变了宇宙的图象!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全图:空间是弯曲的,由此产生一个有限的宇宙,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够接近其边界。它生成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那次爆炸把宇宙送了现在的膨胀历程。最初宇宙如豌豆一样大小,10亿年前,第一批银河系诞生,50亿年前太阳系出现,200亿年后宇宙将达到最大膨胀,350亿年后奇点快速激增,400亿年后宇宙大挤压,最后收缩至原来的奇点。以后又开始一个新的大爆炸,产生一个新的宇宙……

这正是宇宙的无穷之旅!

主题三数学与生命科学

“数学的思维与想象是无边际的,但是另一方面,现实世界是由可发现和不可发现的事物构成的,而数学是唯一的一种科学,它能够通过对可发现事物的观察通向对不可发现事物的想象,这正是数学力量的奥秘之处。”意大利数学家德乔吉关于数学论述正在被生命科学的发展所验证。

今天,数学──宇宙的神钥已经打开了生命的奥秘之门。在我们的身体里,心血管系统网络、骨骼的设计、基因分子结构的组成,DNA中的双螺旋线的发现,心率不齐领域内的混沌理论的应用、无不根据数学原理进行探索,纽结理论中的发现和来自各种几何学的概念更被证明为遗传工程研究中的无价之宝。

用微分方程建立生物模型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轰动性成果。

1952年建立的描述神经脉冲传导过程的数学模型霍奇金──哈斯利方程和1958年建立的描述视觉系统侧抑制作用的哈特莱因──拉特里夫方程,都是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引起了数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浓厚兴趣。这两项工作分别获得了1963年和1967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数学家拉东创立的积分变换方法成为CT技术的数学模型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重建人体图像的难题。1964年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科马克发表了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吸收量的数学公式,应用拉东积分解决了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理论问题。英国工程师亨斯菲尔德据此研制出了第一台计算机X射线扫描仪──CT层析仪,使医生在不损伤病人身体的情况下,观察其体内不同部位的断层图像或三维图像,便于医生对疑难病症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

1979年,科马克和亨斯菲尔德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生命科学和数学一样,跋涉了几千年的崎岖路程,现在,在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的强大推动下,生命科学已经驶进了日新月异的高速轨道。

主题四数学与艺术、建筑

数学──人类心灵的美丽乐章。

自古至今,数学也始终默默地伴随着艺术,为它提供丰富的灵感之源和坚实的创造支柱。

神奇的数字──0.618早在古希腊人建造的巴特农神殿和雕刻中就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今天无论绘画、雕塑、摄影,还是建筑、设计、舞蹈领域,艺术家们都在自觉地应用着这一神奇的数字,创造更多的传世佳作。

尽管至今人们对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众说纷纭。可是达.芬奇运用严谨的数学分析方法创造艺术珍品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文艺复兴时期,投射原理产生了射影几何概念,并应用于表现三维的绘画世界。今天,创新的数学思想打开了艺术家们多维空间的丰富想象力,计算机艺术更深深冲击着人类的习惯视觉和传统思维。21世纪的艺术大师将是充分掌握计算机艺术的大师。

建筑是一种使结构表达深邃思想和运用数学知识的科学艺术。达.芬奇曾经说过:“力学是数学科学的乐园,因为我们在这里获得数学的果实。”几千年来,数学一直是建筑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源泉,是建筑设计与创新的宝贵工具。

当我们倘佯在人类建筑的历史长廊中流连忘返的时候,怎不为将这粗陋简单的泥砖土瓦雕琢成传世永恒与辉煌的鬼斧神工所感动、所钦佩?但是,当我们在享受着这一件件艺术瑰宝带来的惠泽时,可曾想到这些宏大的建筑珍品里面隐藏着数学的奥妙?

主题五数学与产业革命、经济、军事

当晨曦悄悄揭开沉睡的夜幕、大地苏醒,百鸟欢唱的时刻,每个人又要面对紧张忙碌的生活压力和司空见惯的数学问题:时间──上班、下班、吃饭、休息都要准时准点。空间──办公室、住宅、车船飞机,无时无刻不把我们置于一个三维、四维甚至是无限维的领域。当我们利用现代手机、电脑网络越洋跨海进行通信联络的时候,可曾想到是美妙的数学将这密密麻麻的信息网络布置的丝丝入扣合情合理?

我们在紧张的生活中,抽空嬉戏的时候,可曾想到这些奇妙的幻方、棋盘凝集了多少代数学大师们的心血?当我们热衷于男欢女爱生儿育女,听任人类自然繁衍而无动于衷的时候,怎会想到数学早已揭示了人口将按照自然规律增长的秘密。

数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突出地反映在人类历史上三次重大产业革命的主体技术都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了数学科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微积分的发明成为17、18世纪以机械运动为主题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的重要先导。

数学物理学家泊松、安培、高斯、麦克斯韦等,应用数学分析发展了电磁理论,为以发电机、电动机、现代无线电通信为主体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准备。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基础的信息革命,更与数学的发展相辅相成。数学家直接发明和发展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利用归功于爱因斯坦应用数学工具揭示了质能转化的秘密。空间技术的发展处处都留下数学家勤劳的身影。长期以来数学隐藏在诸学科的后面,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今天数学更是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了前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信息社会,数学与经济的结合日益密切,无数经济问题需要数学来解决,经济的发展又不断向数学提出新的挑战。

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得益于数学。博弈论大师、著名数学教授约翰.纳什提出的“纳什均衡”及其后续理论不仅影响了数学界,而且改变着整个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面貌。1994年,约翰.纳什教授因为对“非合作博弈均衡分析以及对博弈论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全球性市场的形成,更需要数学为经济航母保驾护航。世界经济体制在信息社会中正处于深刻的变革时期,数学已经迎来了无限光明的前途。

高科技的核心就是数学,重大技术创新的推动力在于一切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数学化:核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空中交通管制控制、期权定价和期权模型、全局勘察信号和图像的处理、战略储备物资的管理和运筹、复杂网络的稳定性、大气和海洋的数学建模、机器人研制和应用、人类基因组分析、宇宙数据的解释、复合材料的设计系统、地震的分析和预测……

数学的贡献举世瞩目,数学人才价值连城,数学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

2002年至2006年五年内,美国加大了对数学的资金投入,从目前的1亿美元增加到5亿美元;为此各国纷纷效仿,加入到新一轮的激烈国际竞争中,数学科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夺21世纪的战略制高点。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中国武圣孙子在他那部不朽的兵书《孙子兵法》中宣示了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在于掌握敌军的秘密。因此,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保密与窃密,加密与破密构成人类战争史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上演了无数场动人心弦的悲喜剧。密码编制与破译离不开数学,更离不开数学家聪慧的大脑。军事密码学的发展和完善,加速了密码分析的数学化和电脑化,推动了计算机应用的新天地;现在,数论──上世纪高居于象牙之塔的纯数学理论已经直接应用于密码编码的实践中。

数学家们在战争中开创出许多全新的研究领域,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和美国数学家维纳研究火炮自动跟踪,形成随机过程的预测和滤波理论。1948年,维纳开创了新的科学领域──控制论,为人造卫星的轨道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运筹学的应用更保证了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21世纪世界军事革命的大趋势是军队装备最新式数字化的高速先进通信系统、敌我识别装置、全球定位系统。军队的数字化系统通过悄无声息、图文并茂、适时传递的方式极大地改善情报的获取与传递,便于指挥控制,使每个单兵在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在战场上所处的具体位置,及时同各方保持联系,取得支援。在数字化战场上,由于战场信息传递和作战速度加快,军事统帅将迅速有效地利用陆、海、空、天、电多维战斗和侦察平台,动用精确打击武器,彻底摧毁敌方目标。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世界军事革命中,数学和数学家更有了用武之地。

主题六数学等于辉煌的机会

数学等于辉煌的机会!

今天,在地球上的任何国度,数学都是学生们必修的主科,是每个国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已经成为人类基础教育的主题。人类从洪荒时代的结绳计数,到今天电脑控制星际远航,无时无刻不受到数学的惠泽和影响。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发达的国家无不重视数学和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是开发人脑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今天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就业压力,每个青少年必须作出自己抉择。

历史告诉我们凡是高度重视数学和抽象思维的民族,必然产生千千千万万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

1957年苏联首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惊美国朝野上下,为此美国通过国防教育法,要求政府和社会,支持教育改革,从此大批资金投向科学教育和数学教育,结果后来居上,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登月,1981年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面对新世纪现代数学飞速发展的挑战,数学教育和普及应该怎么办?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必须作出自己的回答。

几千年的数学长河,从远古的一个点一条线开始,经初等算术、几何、代数、三角,逐渐演变成高度抽象统一的科学体系,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何、现代三角学等现代数学学科不断涌现,终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学科学王国。

现在,数学正在向包括从粒子物理到生命科学、从航空技术到地质勘探在内的一切科学领域进军;数学物理、数理化学、生物数学、数理经济学、数理语言学、数学考古学,数理心理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层出不穷。数学核心领域的扩张,数学的空前广泛应用,计算机与数学的相互影响已经成为现代数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牛顿曾经谦虚地声称:“假如我曾经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宇宙王国群星灿烂,金碧辉煌,数学王国博大精深、人杰地灵。数学家们一代又一代,百折不挠、勤学苦思,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笛卡尔、高斯、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罗巴切夫斯基、庞加莱、希尔伯特、哥德尔……江山代有人杰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也是数学的早期发祥地,从公元前后到14世纪,中国数学经历了东西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三次发展高潮。

公元前2世纪,中国最早的天文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已叙述了一般形式的勾股定理。

公元前1世纪,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记载了最古老的负数概念及线性联列方程组的消元解法等一系列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

公元3世纪,赵爽的“弦图”,证明勾股定理。

公元3世纪,刘徽创“割圆术”计算圆周率,并用无限小方法计算立体体积。

公元5世纪,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准确到小数后7位,并和他的儿子建立了相当于近代“不可分量原理”的“祖氏原理”。

公元11世纪,贾宪发明“贾宪三角”,也称“杨辉三角”,即近代所称的“巴斯加尔三角”。

公元13世纪,秦九韶解一次同余方程组的“中国剩余定理”。

公元13世纪末14世纪初,李冶、朱世杰的“天元术”和“四元术”是代数的先驱。

现代,以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江泽涵、华罗庚、陈省身、许宝禄、苏步青、陈景润、丘成桐、林加翘、吴文俊等为代表的千千万万个数学家们更为现代数学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作出杰出卓越的贡献。

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队参赛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中学生代表队自1985年参赛以来,多次取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2001年在美国举办的第4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的6名中学生全部获得金牌,再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总体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数学,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圣殿,数学,神秘而又简洁的人类心音,从混沌天地,结绳记数,到文明初始,易之以书契,自然万物无时无处不激荡着洪荒天穹深邃的回声。在神奇的天书被千万个独行的智者破译的日子,终于迎来了全球数学家携手相聚的黎明,1897年在风景秀丽的瑞士苏黎士,208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学家共聚一堂,举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数学家的盛会。

从此全世界的数学家们联合起来!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数学的真谛,宇宙的前程。

不断地探索,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庞加莱猜想、……

未来有无数个世纪难题待攻克;

潜心地钻研,菲尔兹数学奖、沃尔夫奖……

数学皇冠上的灿烂明珠终属英杰。

2002年8月──几代中国数学家奋力拼搏赢来的机遇,一百年来首次在中国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

这是时代的使命,古老的东方挑起了未来的嘱托;

这是世纪的盛会,智慧精英又开始新的攀登;

这是伟大的挑战,人类将迎接更加灿烂的黎明!

超越吧!宇宙的精魂,

超越吧!时代的精英,

自由翱翔──摘取那天庭最灿烂辉煌的星辰!

(字幕上打出)

谨以本片:

献给2002年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献给全世界千千万万个献身于伟大数学事业的人们!

欢迎订购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中、英文版本)VCD,联络邮箱:mailto:dasa999com@https://www.sodocs.net/doc/609099241.html,">dasa999com@https://www.sodocs.net/doc/609099241.html,

关于数学文化的相关信息链接

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001]

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1.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曾注《周髀算经》,《周髀算经注》 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数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 2.朱世杰(公元1300年前后)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 和《四元玉鉴》(1303)。 3.祖暅,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 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4.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 家。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5.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杭州)人,中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生平履历不详。(一)主要著述 《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乘除通变本末》,《田亩比类乘除捷法》,《续古摘奇算法》,其中后三种为杨辉后期所著,一般称之为《杨辉算法》。 6.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云南弥勒人,他是中国近代数学研 究和教育的奠基人。 7.许宝騄(19l0.9.10一1970.12.18)是中国数学家,生卒于北京.许宝騄是中国概率统计领域内享有国际声誉的第一位数学家。他的主要工作是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两个方面。 8.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编写了著名的《农政全书》。《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第一部自拉丁文译来的数学著作还有《数理精蕴》。 9.吴学谋是中国数学家,生于广西柳州。 10.汪莱(1768一1813),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参两算经》的最早的数学作品。1796一1798年,汪莱先后与自己的同乡好友巴树谷、江玉讨论数学,完成《弧三角形》和《勾股形》两部书稿。1789年,巴树谷将此两书合为一帙刊行,取名《衡斋算学》,这就是汪莱数学著作的最早刊本。

伟大数学家名人名言

伟大数学家名人名言 导读: 1.观察可能导致发现,观察将揭示某种规则、模式或定律。波利亚 2.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康托尔 3.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托尔 4.数统治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5.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 CF高斯 6.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 L克隆内克 7.上帝是一位算术家雅克比 8.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9.上帝是一位算术家。雅克比 10.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柏拉图 11.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GD伯克霍夫 12.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无名氏 13.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和万能性及他对时间和文化背景的独立行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A埃博 14.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CG达尔文

15.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JH京斯 16.可以数是属统治着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数的四则运算则可以 看作是数学家的全部装备。麦克斯韦 17.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 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史密斯 18.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D 希尔伯特 19.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 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AN怀德海 20.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 会摇动尾巴。AL柯西 21.纯数学是魔术家真正的魔杖。诺瓦列斯 22.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 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A.N.怀特海 23.我曾听到有人说我是数学的反对者,是数学的敌人,但没有 人比我更尊重数学,因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业绩。――哥德 24.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 25.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

1900年巴黎数学家大会上的讲话

数学问题 ――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会上的讲演 大卫?希尔伯特 我们当中有谁不想揭开未来的帷幕,看一看在今后的世纪里我们这门科学发展的前景和奥秘呢?我们下一代的主要数学思潮将追求什么样的特殊目标?在广阔而丰富的数学思想领域,新世纪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新方法和新成果? 历史教导我们,科学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我们知道,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后来或者得以解决,或者因为无所裨益而被抛到一边并代之以新的问题。如果我们想对最近的将来数学知识可能的发展有一个概念,那就必须回顾一下当今科学提出的、期望在将来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在,当此世纪更迭之际,我认为正适于对问题进行这样一番检阅。因为,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不仅促使我们追溯过去,而且把我们的思想引向那未知的将来。 某类问题对于一般数学进展的深远意义以及它们在研究者个人的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正如人类的每项事业都追求着确定的目标一样,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意志,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 想要预先正确判断一个问题的价值是困难的,并且常常是不可能的;因为最终的判断取决于科学从该问题得到的获益。虽说如此,我们仍然要问,是否存在一般的准则可借以鉴别出好的数学问题。一位法国老数学家曾经说过:“要使一种数学理论变得这样清晰,以致你能向在大街上遇到的第一个人解释它。在此以前,这一数学理论不能被认为是完善的。”这里对数学理论所坚持的清晰性和易懂性,我想更应以之作为对一个堪称完善的数学问题的要求;因为,清楚的、易于理解的问题吸引着人们的兴趣,而复杂的问题却使我们望而却步。 其次,为着具有吸引力,一个数学问题应该是困难的,但却不应是完全不可解决而致使我们白费力气。在通向那隐藏的真理的曲折道路上,它应该是指引我们前进的一盏明灯,最终并以成功的喜悦作为对我们的报偿。 以往的数学家惯于以巨大的热情去致力解决那些特殊的难题。他们懂得困难问题的价值。我只提醒大家注意伯努利提出的“最速降落线”问题,在公开宣布这一问题时,伯努利说:经验告诉我们,正是摆在面前的那些困难而同时也是有用的问题,引导着有才智的人们为丰富人类的知识而奋斗。以默森、帕斯卡、费马、维维安尼等人为榜样,伯努利在当时杰出的分析学家面前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好比一块试金石,通过它,分析学家们可以检验其方法的价值,衡量他们的能力。伯努利因此而博得数学界的感谢。变分学的起源应归功于这个伯努利问题和相类似的一些问题。 如所周知,费马曾断言丢番图方程(a、b和c为整数)除去 某些自明的情形外是不可解的。证明这种不可解性的尝试,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子,说明这样一个非常特殊,似乎不十分重要的问题会对科学产生怎样令人鼓舞的影响。受费马问题的启发,库麦尔(Kummer)引进了理想数,并发现了把一个循环域的数分解为理想素因子的唯一分解定理,这一定理今天已被戴德金和克罗内克推广到任意代数域,在近代数论中占有中心地位,而且其意义已远远超出数论的范围而深入到代数和函数论的领域。 说到另一很不相同的研究领域,请大家注意三体问题。由庞加莱引进到天体力学中来的那些卓有成效的方法和影响深远的原则,今天也被实用天文学家所确认和应用,而它们正是起因于庞加莱对三体问题的研究,他重新研究了这个困难问题并使它更接近于解决。 上述两个问题――费马问题和三体问题――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两个相反的极端。前者是纯推理的发现,属于抽象数论的领域,后者则是天文学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是理解最简单的

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

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 (ICM 2002 北京) 一 ICM2002 我国做45分钟报告的数学家 第24 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2 年8 月20 日至28 日在北京举行,有101 个国家和地区的4270 余名数学家参加了会议,其中1%来自澳洲,3%来自非洲,56%来自亚洲,16%来自美洲,24%来自欧洲。 ICM2002大会其间,马宁()领导的程序委员会以及19个国际专家组选出20个大会报告和174个特邀报告,代表了近期数学科学领域中的前沿成果与重大发展。菲尔兹奖和奈瓦林纳奖获得者的报告无疑将是大会学术活动中最精彩的部分。作1小时大会报告的20 名国际知名数学家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丹麦、俄罗斯等国,他们的报告代表了当今国际数学发展的最高水平。ICM2002大会45分钟分组报告共有逻辑、代数、拓扑、数论等19 个学科组,学术交流内容涵盖十分广泛,有174名学者在各学科组作了邀请报告。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这个4年一次的难得的大聚会,大会提供一切可能的学术交流条件。凡已注册登记者均可报名作15分钟的专题报告,大会予以安排。1114人作了15 分钟的小组分组报告,张贴了93 篇墙报,报告(含张贴墙报者)总人数超过1400 人。 在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我国大陆被邀请作45分钟报告的数学家有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冯康、张恭庆、马志明等。陈省身、丘成桐等华人数学家曾被邀请作1小时大会报告。 ICM2002大会有3名华裔数学家作1 小时大会报告,他们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田刚,华人数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肖荫堂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张圣容,有12位我国大陆数学家作45分钟邀请报告,他们分别是:丁伟岳、王诗宬、龙以明、曲安京、严加安、张伟平、陈木法、周向宇、洪家兴、郭雷、萧树铁和葛力明,ICM2002会议是历史上华人数学家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 二 ICM2002 卫星会议、公众报告情况 ICM2002举行了46 个卫星会议,为大会增添了风光。这些卫星会议分布在中国的26个城市以及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和越南的6个城市。几乎每一个卫星会议都是国际合作的成果,一些菲尔兹奖、沃尔夫奖(Wolf Prize)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参与使得这些卫星会议更加引人注目。尽管举办卫星会议一直是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惯例,但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扩大了卫星会议的规模,并使之对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圆满成功更有意义。

世界著名数学家简介-手抄报

幻灯片1 世界著名数学家简介刘徽 03 世纪 笛卡儿 16 世纪 洛必达 费马 牛顿 莱布尼兹 伯努利 17 世纪 泰勒 麦克劳林 欧拉 拉格朗日 柯西 傅里叶 高斯 18 世纪 阿贝尔 雅可比 狄利克雷 19 世纪 维尔斯特拉斯 斯托克斯 (点击名字可显示简介) 华罗庚 20 世纪 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 幻灯片2 刘徽(约225 – 295年)

他撰写的《重 我国古代魏末晋初的杰出数学家. 差》对《九章算术》中的方法和公式作了全面的评 注, 在数学方法和数学 指出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 他的“割圆术”求圆周率 理论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的方法: 割之又割, 以至于不可割, “割之弥细, 所失弥小, 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它包含了“用已知逼近未知, 用近似逼近精确”的重要极限思想. 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 幻灯片3 笛卡儿(1596 – 1650)

法国哲学家, 数学家, 物理学家, 他 1637年他发 是解析几何奠基人之一. 表的《几何学》论文分析了几何学与 代数学的优缺点, 进而提出了“另外 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的方法”, 给出了几何问题的统一 把几何问题化成代数问题 , 作图法, 从而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恩格斯把它称为数学中的转折点. 机动目录上页下页返回结束 幻灯片4 费马(1601 – 1665) 法国数学家, 他是一位律师, 数学 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他兴趣广泛, 博 览群书并善于思考, 在数学上有许多 重大贡献. 他特别爱好数论, 他提出

的费马大定理: 至今尚未得到普遍的证明. 他还是微积分学的先驱 , 费马引理是后人从他研究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方法中 提炼出来的. ",2"无整数解方程时当n n n z y x n =+>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幻灯片5 牛顿(1642 – 1727) 伟大的英国数学家 , 物理学家, 天文 他在数学上的卓越 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1665年他提出正 贡献是创立了微积分. 并于1671 流数 (微分) 术 , 次年又提出反流数(积分)术, 他

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排行榜

数学是课堂上讲授的基本科目之一,数学是理解我们宇宙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数学使人类能够登上月球,探索DNA的秘密,产生了电力,发明了计算机,所以没有数学我们就什么都不是。数量,质量,时间是生活的基本要素,我们的一天从数学开始,以时间的形式结束。 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数学家,他们的广泛的工作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提高我们今天的生活。他们的非凡作品总是被欣赏,他们的发现和思想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拥有卫星、手机和汽车。以下是10位最伟大的数学家。这个名单是根据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他们的贡献和永恒的影响。 10、毕达哥拉斯的萨摩斯 萨摩斯的毕达哥拉斯是一位爱奥尼亚的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创始人。他经常被认为是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数学家和科学家,但他以毕达哥拉斯定理而闻名于世。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勾股定理是最早被广泛研究的超前数学之一。这个定理的重要性直到现在才被否认,因为它是大多数其他数学定理的基础,他的伟大理论导致了几何学的发展,因此他被誉为现代数学之父和伟大的数学家。

9、斐波那契 1170 - 1250 斐波那契也被称为斐波纳契是一位意大利数学家,他被一些人认为是中世纪最有才华的数学家。他以引进斐波那契数列和欧洲阿拉伯数字系统而闻名。还有许多其他的数学概念是以斐波那契命名的。他的作品在这一领域被采用,并被认为是现代数学领域发展的主要贡献。 8、威廉?莱布尼兹1646 - 1716 威廉·莱布尼茨是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在哲学史和数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的职业生涯最初是作为律师,后来由于他的兴趣,他对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数学上,他的

兴趣领域是神学,但他后来发明了微积分。他是最多产的机械计算器发明家之一,也是第一 个在1685年描述了一个风车计算器的人。 7、艾萨克牛顿1642 - 1727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被广泛认为是最鼓舞人心的科学家之一,在科学革命中扮演着榜样的角色。牛顿还对光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制定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和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一道发明了微积分。他的工作有助于推进数学的每一个分支。对于 任何指数都有效的广义二项式定理,他也很欣赏。因此,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国际数学家大会颁发的四项奖项

国际数学家大会颁发的四项奖项 现在国际数学家大会颁发菲尔兹奖、奈望林纳奖、高斯奖、陈省身奖四项奖。 一菲尔兹奖 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开幕式上颁发菲尔茨奖,它以终生致力于数学研究的菲尔兹教授的名字命名。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至多四名,只授予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表彰数学上的重要贡献,授予的原因只能是“已经做出的成就”,如此苛刻的获奖条件使获得菲尔茨奖的难度超越了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只是一枚金质奖章和1500美元的奖金,与诺贝尔奖金的十万美元相比是微不足道,但是在各国数学家的眼里,菲尔兹奖所带来的荣誉可以与诺贝尔奖媲美。 菲尔兹奖由国际数学联盟主持评定,只在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国际数学联盟的日常事务由任期四年的执行委员会领导进行,近年来,这个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二人,秘书长一人,一般委员五人,都是由在国际数坛上有影响的著名数学家担任。每次大会的议程,由执委会提名一个九人咨询委员会来编定。菲尔兹奖的获奖人,由执委会提名一个八人评定委员会来遴选。评委会的主席也是执委会的主席。菲尔兹奖的评委会首先每人提名,从全世界第一流数学家中遴选,集中提出近四十个值得认真考虑的候选人,然后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广泛听取各国数学家的意见,最后在评定委员会内部投票决定本届菲尔兹奖的得奖人。因此,就权威性与国际性而言,任何其他的奖励都无法与菲尔兹奖相比。 菲尔兹奖自1936年设立以来每4年在大会开幕式上由主办国国家元首颁奖,截至目前共有17个国家的52名数学家得奖,其中美国得主最多,共有13名,其次是法国人(12名)和英国人(7名)。

二奈望林纳奖 国际数学家大会从1982年开始颁发奈望林纳奖,每4年一次,一次只有一位获奖者,得奖者不大于40岁。奈望林纳奖奖励在在计算机科学的数学领域(比如计算机科学、程序语言、代数分析)最杰出的数学成就。金制奖章上刻着拉尔夫·奈望林纳等的头像。1950年,奈望林纳成为第一位将计算机的使用引入芬兰的数学家。 奈望林纳奖1981年由国际数学家大会执行委员会设立。1982年4月接受赫尔辛基大学的馈赠,以纪念在1980年过世的芬兰数学家罗尔夫·奈望林纳而命名。奖项为一面金牌和奖金。 奈望林纳奖自1982年开始颁发,至2010年共有八人获奖。 1982年,美国数学家罗伯特·塔尔杨,他在计算机科学的数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对算法设计和算法分析有重要建树。 1986年,英国数学家L.瓦利亚特,他对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每一个分支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有关计算问题的理论是他最重要、最深刻的贡献。 1990年,苏联数学家A.A.拉兹博洛夫,他对计算复杂性理论有重要建树,特别是对单调布尔函数的复杂度做了很好的工作。 1994年,以色列数学家A.威治森,他在关于零知识证明方面的工作极有成就。 1998年,美国数学家肖尔,他对量子计算算法有重要贡献。 2002年,印度数学家M.苏丹,他在概率可析验证明、最优化问题的不可逼近性以及纠错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乔恩·克莱伯格(Jon Kleinberg),他的工作为重要的实际问题带来了深刻的理论见解,它们已成为认识和管理今天日益增多的网络世界的核心。从网络分析和线路安排、数据挖掘到几何比较和蛋白质结构的分析,他的工作横跨多个领域。除了对研究的基础性的贡献外,他还深入思考技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2010年,美国人丹尼尔·斯皮尔曼(Daniel Spielman)。因其在线性规划中的平滑分析、基于图的代码算法以及数值计算中图论的应用而获奖。 三高斯奖 国际数学家大会从2006年开始颁发高斯奖,以后每4年一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高斯奖设立的正式通告发布于“数学王子”高斯诞辰225年之际2002年4月30日,并以其名字命名。获奖者由国际数学联盟遴选的评审团评定。 高斯奖是德国数学联盟与国际数学联盟联合颁发,并由德国数学联盟管理的国际性数学奖项,该奖由一枚奖章和奖金(1万欧元)组成,其奖金来源是1998年柏林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经费结余。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

课件3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 课件编号:ABⅤ-3-4-1. 课件名称: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 课件运行环境:几何画板4.0以上版本. 课件主要功能:配合教科书“3. 4 基本不等式: 2b a a b + ≤”的教学. 课件制作过程: (1)新建画板窗口,选择【线段】工具,画一条水平线段,选择线段两端点,按Ctrl+K,加注标签并用【文本】工具改为A1、A2. (2)选择点A1,单击【Transform】(变换)菜单的【Mark Center】(标记中心),选择线段A1A2和点A2,单击【Transform】菜单的【Rotate】(旋转),弹出“Rotate”对话框,如图1,把“Fixed Angle”栏改为90o,单击【Rotate】,选择旋转所得点,按Ctrl+K,加注标签并用【文本】工具改为A4.选择点A2,单击【Transform】菜单的【Mark Center】,选择线段A1A2和点A1,单击【Transform】菜单的【Rotate】,弹出“Rotate”对话框,把“Fixed Angle”栏改为-90o,单击【Rotate】,选择旋转所得点,按Ctrl+K,加注标签并用【文本】工具改为A3.选择点A3、A4,按Ctrl+L连成线段. (3)选择线段A1B4,单击【Construct】(构造)菜单中的【Point On Segment】(线段上的点),为所构造点加注标签并用【文本】工具改为A.选择点A1,单击【Transform】菜单的【Mark Center】,选择点A,单击【Transform】菜单的【Rotate】,弹出“Rotate”对话框,把“Fixed Angle”栏改为-90o,单击【Rotate】,选择旋转所得点,加注标签A′. (4)依次选择点A、A4,单击【Transform】菜单的【Mark Vector】(标记向量),选择点A2,单击【Transform】菜单的【Translate】(平移),弹出“Translate”对话框,如图2,单击【Translate】完成,选择平移所得点,加注标签并改为C.(5)依次选择点A2、A′,单击【Transform】菜单的【Mark Vector】,选择点A3,单击【Transform】菜单的【Translate】,弹出“Translate”对话框,单击【Translate】完成,选择平移所得点,加注标签并改为D.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介绍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 第一位:华罗庚 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 数学的开创人!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 庚无疑是天分最为突出的一位! 华罗 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他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 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 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 的中都做出卓越贡献。在这些数学领域他或是创始人或是开拓者! 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如华引理、华不等式、华算子与华方法。另外华罗庚还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简称“华杯赛”)就是为了纪念和学习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

现代微分几何的开拓者,曾获数学界 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他对整体微分几 何的卓越贡献,影响着半个多世纪的数学 发展。他创办主持的三大数学研究所,造 就了一批承前启后的数学家。 在微分几何领域有诸多贡献,如以他命名 的“陈空间”,“陈示性类”,“陈纤维从”。 一位数学家说“陈省身就是现代微分几何。”这是对他的最好评价!

世界著名微分几何学家,射影微分几何学派的开拓者,40、50年代开始研究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60年代又研究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70年代以来在中国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计算几何!为中国数学走向现代化做出巨大贡献! 第四位:陈景润 华罗庚的学生!数论学家,歌德巴赫猜想专家!离解决歌德巴赫猜想即“1+1”问题,最近的人,证明了“1+2”陈景润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那就是歌德巴赫猜想,他也一直只专注于这个领域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迄今为止,歌德巴赫猜想依然是世界级难题!众多数学家认为用现有数学理论系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除非出现新的数学观念,新的数学理论系统!

首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

首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 丘成桐,国际著名数学家,祖籍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1949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同年随父母到香港。父亲曾在香港香让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任教。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无忧无虑,成绩优异。但在他14岁那年,父亲突然辞世,一家人顿时失去经济来源。尽管丘成桐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但他仍然以优异成绩在1966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 1969年初,刚刚从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学位的萨拉夫博士,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执教。丘成桐的杰出才能及表现给萨拉夫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萨拉夫的推荐下,伯克利分校录取丘成桐为博士研究生,并授予IBM奖学金。于是,丘成桐放弃中文大学学士学位,提前退学,于1969年秋到伯克利。他的导师是著名微分几何学家陈省身。70年代左右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几何的中心,云集了许多优秀的几何学家和年轻学者。 在陈省身教授的亲自指导下,丘成桐于1971年获博士学位。丘成桐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应邀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的一年中,他结识了许多年轻的世界一流数学家,包括著名的美国数学家费弗曼。丘成桐在这里受益匪浅,他完成了两篇论文,一篇是关于保形变换的,另一篇是关于常平均曲率子流形的,分别发表在《微分几何杂志》与《美国数学杂志》上。1972年秋,年仅23岁的丘成桐应邀来到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担任副教授,又完成了几篇论文。其中至今仍

具影响的是与劳森合作的关于标量典率与群作用关系的文章。在1973年美国数学会举行的微分几何大会上,丘成桐做了三个学术报告,以卓越的能力和杰出的贡献,向数学界显示了自己在微分几何领域的领先水平。这一年是丘成桐数学事业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他完成了题为《完备黎曼流形上调和函数》的著名论文,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篇文章是他数学生涯的转折点。 丘成桐教授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从此名声鹊起。这一猜测是由著名几何学家卡拉比在1954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的。具体内容如下:设M是紧克勒流形,ω为其克勒形式,给定任意表示第一陈示性类C1(M)的实闭(1,1)型形式ρ,则存在唯一的克勒度量,满足: (1)其对应的克勒形式与ω决定相同的上同调类; (2)其里奇形式与给定的(1,1)型形式ρ相同。 这种克勒度量的唯一性早在50年代即为卡拉比本人证明,实际上是偏微分方程极值原理的应用,但存在性一直悬而未决。卡拉比猜测的成立等价于一类复蒙日-安培方程的可解性,由于蒙日-安培方程是完全非线性的,其求解一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1976年底,丘成桐用强有力的偏微分方程估计解决了这一问题。丘成桐还把微分方程应用于复变函数、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在解决“卡拉比猜想”的同时,他还证明了负定第一陈类的紧克勒流形上克勒-爱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

国际数学家大会和我们_数学论文

编者语:此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些不太熟悉的情况,如国际数学家大会,数学与诺贝尔奖,......希望大家能读一下,开扩一些眼界,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仅需要掌握好知识,还应该有意识地增长自己的见识,有开阔的眼界,这是很重要的,希望中学教师和中学生朋友把思维开放一些。这次我们介绍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源由,本文是摘自前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张恭庆院士的文章。 1998年8月15日,德国的德累斯顿(Dresden)市晴空万里,气候宜人。几座零星高耸的大厦座落在庄严古朴的哥特式建筑之中,为这座历史名城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位于易北河畔的白勒威(Bellevue)旅馆,融古典与现代风格于一体,显得华贵高雅。来自59个国家与地区的129名数学会代表和30名观察员,云集大会议厅,正在举行国际数学联盟(InternationalMathematicalUnion即IMU)代表大会。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确定将于2002年举行的下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CongressofMathematicians简记作ICM)的会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辨论之后,决定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在申办国中国和挪威之中作出选择。下午两点半,当大会主席宣布中国以99票压倒多数取得在北京举行ICM的主办权时,会场暴发出热烈的掌声。会后,许多国家的代表纷纷涌向与会的中国代表,握手致贺。这是国际数学家大会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之后,第一次将要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召开。又由于它将是本世纪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世界数学史将因此而掀开新的一页。 国际数学家大会是世界数学家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盛会,每四年召开一次,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一般在四千人左右。为期十天的会议,其主要内容是进行学术交流,并颁发两项数学奖,即:菲尔兹(Fields)奖和亲瓦林纳(Nevanlinna)奖。学术交流的形式很多,主要是由大会程序委员会邀请的大会(Plenary)报告(l个小时)和分会(session)报告(45分钟)。近几届大会把数学分为19个方面。一般说来,除数学史和数学教育而外,从每个方面选择一位有重要贡献的数学家作大会报告,综合介绍该方面近些年来最重要的成就。对每个方面又组织分会,邀请若干名(各分会名额不等)在近四年中作出突出研究成果的数学家作分会报告,介绍该领域中各个方向上的重要进展。因为这些报告都是由在学术上有权威地位的数学家组成的程序委员会提名邀请的,所以从总体上看、其报告内容都很精彩,并能较全面地反映出近四年中数学各分支的最重要进展。对于精力旺盛、渴望了解数学前沿的数学家来说,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在这十天的会议中可以学到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ICM出版的会议录一直是标志数学现状的重要文献。为了充分利用这个四年一次的难得的大聚会,大会提供一切可能的学术交流条件。凡已注册登记者均可报名作15分钟的专题报告,大会予以安排。愿意寻觅知音讨论问题的数学家也可在专设的场所,以“大字报”的方式,把自己的结果写出来,吸引有兴趣的与会者当面交流。 以外,大会还安排各种特别讲座。例如,未被邀请作报告的菲尔兹奖或亲瓦林纳奖的获奖者往往会应邀作特别讲座,妇女数学家组织也设有专门讲座,邀请杰出的女数学家讲演,等等。 与会者还可以自由结合,举行专题小会。凑上几个志同道合者便可借教室当作会场,只须事先在布告栏及每日新闻上发个通知以吸引听众。地区性的数学联合会和对数学教育改革有兴趣的学者也不放过机会,抽空召开园桌会议,商讨工作、交流看法。 许多数学家对新的软件有天然的爱好,国际数学家大会便成了展示新软件的盛大场所。书展也是数学家大会的一景。各出版商都争着在会场设置摊位,陈列新书,当场出售。与会者往往利用报告间隙和休闲时间去“逛书市”。 大会第一天上午是开幕式,因其隆重,主办国的元首一般都要派代表致辞祝贺,该国科、教方面负责人也要到会讲话,开幕式上还要颁发两奖。闭幕式则于最后一天下午举行,一般由IMU主席致闭幕词,与会代表要向东道主国致谢词,另外,下届主办国要对各国数学家致欢迎词。

历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简介

国际数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CongressofMathematicians),是数学家们为了数学交流,展示、研讨数学的发展,会见老朋、结交新朋友的国际性会议。是国际数学界最大的盛会。 一般四年举行一次(除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停顿外)。首次大会举行于1897年,至今共举行了21次。出席的数学家的人数,最少的一次是208人,最多的一次是4000多人。 每次大会一般都邀请一批杰出数学家分别在大会上作一小时的学术报告和学科组的分组会上作45分钟学术报告,凡是出席大会的数学家都可以申请在分组会上作10分钟的学术报告,或将自己的论文在会上散发。 现将历次大会简介如下: 第一届国际数际数学家大会时间:1897。地址:瑞士苏黎世。参加人数:208人。主席:K.F.盖泽尔(Geiser,瑞士数学家、苏黎世工学院教授)。在大会上作报告的数学家共有4位:J.H.庞加莱(但他因病缺席,由J.弗兰纽尔(Franel)替它宣读论文)A.胡尔维茨(Hurwitz),C.F.克莱因,G.皮亚诺(Peano)。这次大会以J.H.庞加莱报告的《关于纯分析和数学物理》及C.F.克莱因报告的《目前高等数学问题》,著称于世。 第二届国际数际数学家大会时间:1900年。地址:法国巴黎。参加人数:229人。主席:J.H.庞加莱。C.埃尔米特(Hermite,法国数学家)担任名誉主席。大会上作报告的数学家共有4位:M.康托(Cantor),M.G.米塔——列夫勒,V.沃尔泰拉(V olterra),J.H庞加莱。这次大会以D.希尔伯特在历史与教育两组联席会上的讲演《未来的数学问题》(在刊印的讲稿中,他共列出23个问题,但他在实际讲演中,因时间关系只讲了其中10个问题,即1,2,6,7,8,13,16,19,21,22),确立了这次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数学史上的地位。他认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讨,可以期待科学的进步。” 第三届国际数际数学家大会时间:1904年。地址:德国海德堡。参加人数:336人。主席:H.韦伯(Weber,德国数学家)在大会上作报告的数学家共有4位:G.格林希尔(Greenhill),P.班勒卫(Painleve),C.塞格雷(Segre),W.沃廷格(Wirtinger)。这次大会正值德国著名数学家C.G.L.稚可比(Jacobi)诞辰100周年,在H.韦伯致辞后,海德堡大学的数学教授L.柯尼希贝格(Konigsberger)作了纪念C.G.L.雅可比的纪念演说,他在演说中对C.G.L.雅可比作了高度的评介。大会期间还展出了近十年来的数学文献,数学仪器和模型。 第四届国际数际数学家大会时间:1908年。地址:意大利罗马。主席:P.布拉塞纳(Blaserna,罗马科学院院长。)意大利国王亲临开幕式会场以表祝贺、欢迎。被邀请在大会上作报告的数学家共7位:J.H.庞加莱,已达布(Darboux),D.希尔伯特,C.F.克莱因,V.沃尔泰拉,G.韦罗内塞(Veronese),S.纽科姆(Newcomb)。但是,D.希尔伯特和C.F.克莱因都谢绝了邀请;J.H.庞加莱因病也未能亲临大会作报告。这以大会上颇具特色的活动是颁发卡西亚(Cuccia)奖,一枚金质奖章和3000法朗,此奖“以奖赏推进代数挠曲线研究的重要论文”。

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 《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又名《绚丽的数学之花》) (中文、英文版本、各50分钟) 在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北京星际远航文化传播中心受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委托,由世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担任最高科学顾问,创作了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中文、英文版本、各50分钟)。中国中央电视台以特别节目向全球播放,中国新华社以多种语言播发通稿,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先后播放,受到社会公众热烈欢迎。 与此同时,应社会要求,北京星际远航文化传播中心将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中文、英文版本、各50分钟)制作成了音像制品《绚丽的数学之花》,在中国出版发行,受到欢迎。 中国数学家将音像制品《绚丽的数学之花》作为中国独特的数学文化礼品馈赠给各国数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团作为礼品,赠送给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著名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北京星际远航文化传播中心还将《绚丽的数学之花》捐助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安康计划项目。 音像制品《绚丽的数学之花》通过五个省的电子音像教材招标,被认定为中小学正式推荐电子音像教材,中国上千所大学和中小学配备了音像制品《绚丽的数学之花》,根据社会的反馈,效果非常好。 2003年,《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为“对外电视节目奖”二等奖。 中国首部数学文化电视片《超越—献给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中文、英文版本、各50分钟)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报道。

国际数学家大会简介

国际数学家大会简介 国际数学家大会ICM是由国际数学联盟(IMU)主办的,每四年举行一次,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召开对全世界的数学家来说,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在1998年8月举行的国际数学联盟成员国大会决定在中国北京召开ICM2002 。 4000数学家北京开盛会菲尔兹大奖20日下午揭晓 北京晚报 今天的人民大会堂,因全球4000多位数学家的到来,空气里仿佛都蹦跳着数字。已有100多年 历史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第一次来到北京,今天(2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 很少有这样一个专业会议引起了如此多普通人的关注,全球数学界的精英差不多都来了。 在今天开幕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除了霍金、纳什还有一批重量级人物:6位菲尔兹奖的获得者。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只授予40岁以下的对数学发展有卓越贡献的人,每届仅奖励2人至 4人,是全世界每一位数学家梦想的最高荣誉。目前全世界仅有40多人得过此奖,华人世界里也只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一人得过此奖。本届菲尔兹大奖今天下午揭晓,此前有猜测说,将在本次大 会上作报告的中科院院士田刚极有可能成为获奖的第一位中国人,但实际情况是,田刚已超过了40岁。 四年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每次都会邀请一批代表着数学科学中最重大成就与进展的数学家做1 小时大会报告和45分钟邀请报告,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冯康、张恭庆、马志明等六人曾被邀请 作报告。在今年的大会上,除了田刚外,还有两位华人科学家也将做大会报告,11位大陆数学家将做 邀请报告。 虽然是学术性会议,国际数学家大会并没有忘记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对普通公众进行一次数学大 科普。除了著名的霍金、纳什的公众报告外,纽约大学教授Poovey22日晚将在国际会议中心为北京人 做一场公众报告,吴文俊院士也将在8月27日下午2时在中国科技馆做一场公众报告。数学家大会期间,有关单位还将举办少年数学论坛、数学夏令营、中国古典数学玩具展等活动。 当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的同时,46个卫星会议也将在中国北京、日本京都、俄罗斯莫斯科、 韩国浦项和庆州、越南河内等32个城市举行 我国数学家为何与菲尔兹奖无缘? 专家剖析三原因 北京青年报

部分中外数学家及其伟大的贡献

部 分 中 外 伟 大 的 数 学 家 及重 其大 贡祝玉婷 献

部分中外伟大的数学家及其重大贡献 祝玉婷 摘要:本文中,简要的列举了一些中国以及国外的一些伟大的数学家故事,包 括他们的生平介绍,有趣的故事以及他们的重大贡献,让我们对数学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我们既能有用他们的眼光去解决日常生活、相关学科和工作中的问题又能独立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让我们能理性地思考问题,合理地作出判断,能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和社会。而对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教会我们如何观察、尝试、收集信息、合情推理、建立猜想、验证与证明。这种研究方法的熏陶,将使我们终生收益。 中国的数学家们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在灿烂的文化瑰宝中数学在世界也同样具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中国古代算术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涉及的思想方法,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下面首选我想谈谈我国数学家在数学方面的贡献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一.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 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终生未做官。他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 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 《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我国最早明确主

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

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 诺贝尔奖金中为什么没有设数学奖?对此人们一直有着各种猜测与议论。每年一度的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和医学奖,表彰了这几个学科中的重大成就,奖掖了科学精英,可谓举世瞩目。不设数学奖,对于这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岂不是失去了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评价重大成就和杰出人才的机会?其实,数学领域中也有一种世界性的奖励,这就是每四年颁发一次的菲尔兹奖。在各国数学家的眼里,菲尔兹奖所带来的荣誉可与诺贝尔奖金媲美。 菲尔兹奖是由国际数学联盟(简称IMU)主持评定的,并且只在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简称ICM)上颁发。菲尔兹奖的权威性,部分地即来自于此。所以,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联盟”与“大会”。 一、十九世纪以来,数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新结果层出不穷。面对琳琅满目的新文献,连第一流的数学家也深感有国际交流的必要。他们迫切希望直接沟通,以便尽快把握发展大势。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苏黎世召开了。紧接着,一九○○年又在巴黎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在两个世纪的交接点上,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了承前启后的二十三个数学问题,使得这次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迎接新世纪的会议。 自一九零零年以后,大会一般每四年召开一次。只是因为世界大战的影响,在一九一六年和一九四○ ——一九五○年间中断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第一次大会是一九五零年在美国举行的。在这次会议前夕,国际数学联盟成立了。这个联盟联络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数学家,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数学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组织进行四年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及其他专业性国际会议,颁发菲尔兹奖。自此以后,大会的召开比较正常。从一八九七年算起,总共举行了十九次大会,其中有九次是在一九五○ ——一九八三年间举行的。 联盟的日常事务由任期四年的执行委员会领导进行,近年来,这个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二人,秘书长一人,一般委员五人,都是由在国际数坛上有影响的著名数学家担任。每次大会的议程,由执委会提名一个九人咨询委员会来编定。而菲尔兹奖的获奖人,则由执委会提名一个八人评定委员会来遴选。评委会的主席也就是执委会的主席,可见对这个奖的重视。这个评委会首先由每人提名,集中提出近四十个值得认真考虑的候选人,然后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广泛听取各国数学家的意见,最后在评定委员会内部投票决定本届菲尔兹奖的得奖人。 现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已是全世界数学家最重要的学术交流盛会了。一九五零年以来,每次参加者都在两千人以上,最近两次大会的参加者更在三千人以上。这么多的参加者再加上这四年来无数的新成果,用什么方法才能很好地交流呢?近几次大会采取了分三个层次讲演的办法。以一九七八年为例,在各专业小组中自行申请作十分钟讲演的约有七百人,然后由咨询委员会确定在各专业组中作四十五分钟邀请讲演的名单约二百个,以及向全会作一小时综述报告的人选十七位。被指定作一小时报告是一种殊荣,报告者是当今最活跃的一些数学家,其中有不少是过去或未来的菲尔兹奖获得者。 菲尔兹奖的宣布与授予,是开幕式的主要内容。当执委会主席(即评委会主席)宣布本届得主名单之后,全场掌声雷动。接着由东道国的重要人士(当地市长、所在国科学院院长、甚至国王、总统),或评委会主席授予一块金质奖章,外加一干五百美元的奖金。最后由一些权威的数学家来介绍得奖人的杰出工作,并以此结束开幕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