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统计学复习提纲

统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统计方法可分为:1。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是用图、表、统计量等方式对已有数据的特征进行描述。内容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描述性分析。目的: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2。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统计学分支,是指利用这种概率关系,由样本统计量推估总体参数。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数据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按计量尺度分:1。分类数据: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2。顺序数据:对事物类别顺序的测度,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3.数值型数据:对事物的精确测度,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1。观测的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2.试验的数据:在试验中控制试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而得到的。按时间状况分:1.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2.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3.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的概念。

总体: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的集合。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4。变量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类型和特点:1.分类变量的取值只有类别属性之分,无大小。2.顺序变量的取值除类别属性之外,还有等级、次序的差别。3.数值变量的取值:数值.应用:分类数据和数值数据都可以计算众数,但数值数据还能计算平均数,前者却不能。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1.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普查:1.为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全面调查。2.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3.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4。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5.应用范围比较狭窄。抽样调查:1.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2.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未知数字特征。3。最常用的调查方式。4。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2。统计数据的具体收集方法有哪些?

数据的搜集方法:1.询问调查: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电脑辅助调查、座谈会、个别深度访问。2。观察实验:观察法、实验法.

3.调查方案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等。调查目的应说明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确定要向谁调查;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说明的是调查的具体内容。

4。什么是问卷?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设计问卷的提问项目应注意哪些问题?封闭型问题答案的设计主要有哪些方法?问卷中问题顺序的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卷是用来搜集调查数据的一种工具.一般由开头部分、甄别部分、主体部分和背景部分组成。设计问卷的提问项目应注意:提问的内容尽可能短、用词要确切通俗、一项提问只包含一项内容、避免诱导性提问和否定形式的提问、避免敏感性问题等。封闭型问题答案的设计方法有:两项选择法、多项选择法、顺序选择法、评定尺度法、双向列联法五种。问卷中问题顺序的设计应注意:问题的安排应具有逻辑性、问题的顺序应先易后难、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开放性问题放在后面、版面格式的设计等。

5。统计数据的误差种类。

1.抽样误差:所有样本可能的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性差异。在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2。非抽样误差:除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样本观察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6。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1.精度: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2。准确性: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3.关联性: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4。及时性: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5.一致性: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6。最低成本: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第三章数据整理与展示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数据的预处理:1。数据的审核:检查数据中的错误。2。数据的筛选: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据.3。数据排序:升序和降序,寻找数据的基本特征.

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结果均表现为类别,这类数据本身就是分了类的,因此整理时主要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计算各类别的频数、比例、比率以及百分比等,同时给出频数分布。常用的图示方法有条形图和圆形图等。

3.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

数据分组的方法有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组距分组的步骤:1。确定组数:组数的确定应以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为目的。在实际分组时,可以按Sturges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K,即:组数=1+[lg(n)/lg(2)]。2。确定组距:组距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即: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3。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4.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2。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3.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数据特征的测度:1.集中趋势:众数、中位数、均值。2.离散程度: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3。分布的形状:偏态、峰态。

2。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

均值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其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它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而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1.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2。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影响,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3。平均数:易受极端值影响,数学性质优良,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

4。简述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或标准差的适用场合。

1。异众比率: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众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2.四分位差: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中位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3。方差或标准差:用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常用测度值,衡量均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

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

1.什么是抽样分布?

在重复选取容量为n的样本时,由每一个样本算出的该统计量数值的相对频数分布或概率分布,称为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2。抽样均值抽样分布的两个主要特征值是什么?他们与总体参数有什么关系?

特征值是:数学期望和方差.这两个特征一方面与总体分布的均值和方差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抽样方法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有关,无论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始终等于总体均值,而样本均值的方差则与抽样方法有关,在重复抽样下,样本均值的方差为总体方差的1/n,在不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样本均值的方差则需要用修正系数(N-n)/(N—1)去修正重复抽样时样本均值的方差。

3.样本统计量的分布与总体分布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原有总体是正态分布,无论样本容量大小,样本统计量也服从正态分布。如果原有总体是非正态分布,当n为大样本时(n>=30),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n增大时,不管原来的总体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都将服从于正态分布.当n为小样本时,其分布则不是正态分布,这时就不能按正态分布进行推断。

4。什么是置信度?

将构造置区间的步骤重复很多次,置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概率)称为置信度.如抽取了100个样本,根据每一个样本均构造了一个置信区间,这样,由100个样本构造的总体参数的100个置信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了总体参数的真值,而5%的置信区间则没有包含。这里,95%这个值被称为置信水平(或置信度).

5。什么是参数区间估计?

参数区间估计的含义:估计总体参数的区间范围,并给出区间估计成立的概率值。P (θ1≤θ≤θ2) =1—α.其中:1—α(0〈α<1)称为置信度;α是总体参数未在区间内的比例,其取值大小由实际问题确定,经常取1%、5%和10%.置信区间是[θ1,θ2],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度越大(估计的可靠性越大)相应置信区间也越宽(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越大,估计越不精确)。

第六章假设检验

1.什么是检验统计量?什么是标准化检验统计量?

根据样本观测结果计算得到的,并据以对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作出决策的某个样本统计量,称为检验统计量.标准化检验统计量=(点估计量-假设值)/点估计量的抽样标准差。

2.什么是显著性水平?它对于假设检验决策的意义是什么?

在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大于或等于其计算值的概率,称为P值,也称为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一般是在原假设成立条件下,所规定的小概率的数量界限.对应拒绝域的面积大小.该面积对应的底边代表z的取值区间.也就是统计量处于该区间,则否定H0.

3。统计学中是如何表述假设检验的?

统计学中表述假设检验思想为:对某总体抽样,如果根据样本计算的某个统计量表明在原假设H0成立的条件下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就否定H0,并接受其对立面H1。反之,如果在H0成立的条件下,根据样本所计算的某个统计量发生的可能性并非很小,则接受原假设。

4.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陈述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数值。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α,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决策:若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内,拒绝原假设H0,否则不拒绝原假设H0.双侧检验:|统计量|〉临界值,拒绝H0;左侧检验:统计量<—临界值,拒绝H0;右侧检验:统计量>临界值,拒绝H0。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解释相关关系的含义,说明相关关系的特点。

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其特点是:1。变量间关系不能用函数关系精确表达。2。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当变量x取某个值时,变量y 的取值可能有几个,各观测点分布在直线周围。3。可以用散点图粗略判断相关,用相关系数定量判断相关程度。

2.简述相关系数的取值及其意义。

取值及其意义:相关系数r:对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度量1。r的取值范围是[-1,1]。

2.|r|=1,为完全相关(r=1,为完全正相关,r=-1,为完全负相关)。3。r=0,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相关.4.-1≤r〈0,为负相关。5.0

3。解释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估计的回归方程的含义及回归方程的作用。

1.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和误差项的方程称为回归模型。2。描述因变量y的平均值或期望值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的方程称为回归方程。3.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据样本数据球出的回归方程的估计称为估计的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的作用:对未知情况进行估计和预测.如果已经根据样本数据建立了回归方程,并且该方程通过了各种检验,可以用它预测从现有样本数据中找不到的值。

4. 什么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区别。

回归分析:1.根据样本数据,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2。对这些关系式的可信程度进行各种统计检验,并从影响某一特定变量的诸多因素中找出哪些因素的影响显著,哪些不显著。3。利用所求的关系式,根据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取值来预测或控制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取值,

并给出这种预测或控制的精确程度。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区别:1。相关分析中,变量x变量y处于平等的地位;回归分析中,变量y称为因变量,处在被解释的地位,x称为自变量,用于预测因变量的变化。2。相关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x和y都是随机变量;回归分析中,因变量y是随机变量,自变量x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的确定变量。3.相关分析主要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回归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变量x 对变量y 的影响大小,还可以由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

《统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计数与统计实践活动。 二、统计的发展 1、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17世纪)【“有实无名”的统计学】 创始人:英国的威廉·配第(政治经济学之父) 代表作:《政治算术》——统计学诞生的标志; 文中针对英、法、荷兰的国情,利用数字、重量、尺度的方法,并配以朴素的图表(现代统计学广为采用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三国国力的比较,但没有使用“统计学”一词。 2、德国的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18世纪)【“有名无实”的统计学】 代表人物:康令、阿亨瓦尔 康令在大学开设“国势学”课程,以文字技术和比较为主,反映各国的国情国力;阿亨瓦尔继承和发展了康令的思想,并于1749年首次使用“统计学”代替“国势学”,认为统计学是关于各国基本制度的学问,但缺乏数字和内容。 3、数理统计学派(19世纪) 代表人物:凯特勒(比利时)(古典统计学的完成者,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 代表作:《社会物理学》——他将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 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统计的三个含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资料(成果)和统计学(理论)。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三、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第四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统计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有限的比如人口数、企业数,反之比如大海里的鱼资源数。 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注: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随着统计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二、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 1、统计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字来表示的,如性别、籍贯、工种等; 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用数字来表示的,如年龄、身高、收入等。 2、统计指标: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 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规模、总数量的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结构、比例、强度等质方面的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又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分为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相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用文字来描述的,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一般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而标志值一般是经过测量、观察直接取得的。标志一般不需要说明时间、地点、条件,但完整的指标必须说明时间、地点、条件等。 联系:大多数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综合而来;例如,某企业的工资总额是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0×1分=10分)二、判断题(10×1分=10分) 三、单项选择题(20×1分=20分)四、简答题(2×6分=12分)五、计算题(4题共48分) ·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总论 P.2 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统计”一词包含三种涵义,并且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工作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y ) P.11—P.13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结合课件相关内容) 量化尺度特征功能举例 1、定类尺度确定类别分类民族的测量 2、定序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分类排序考试成绩等级的测量 3、定距尺度确定类别排列顺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无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智商的测量 4、定比尺度确定类别有序排序测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有绝对零点分类排序加减乘除体重的测量何谓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两者有何区别?1定类尺度是确定事物类别的计量尺度---高一个层次 2定类只能区分不同性质的现象并予以归类---可将所区分的类别按高低,大小,好坏,强弱,优劣等顺序做有序排列。 3定类不能进行数的比较和数学运算--能进行大小比较。 何谓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两者区别定距尺度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某些数值相差的距离的尺度---最高的数据计量尺度 缺乏绝对零点---有,0 2. 0只表示一个值,即0值---0是绝对零点,表示没有 3.只能加减,不能乘除---加减乘除,高层次的各种统计分析。 P.13—P.14 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总体 1、概念总体(也称为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同质个体的集团)。 2、特点·客观性·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1、总体单位除了必须具备同质性外,还必须具备1、差异性(或变异性)性,否则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 统计学复习提纲 一、期末考卷题型 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计算题 二、知识点复习 1. 统计学分类、指标、变量、参数、统计量等概念,以及各种统计图形; 2.统计数据的相关内容,以及测量数据分布的测度的描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 3. 调查的各种方式; 4. 组距数列的相关概念。 5. 置信区间的相关概念,以及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区间估计; 6. 估计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时的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 7. 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 8. 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相关知识; 9. 一元、二元回归模型的EXCEL操作结果的解释以及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10. 时间序列的各种分类;平均速度等指标、移动平均法的概念等;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和季节指数的计算; 11.统计指数的相关概念,制作综合指数要点和原则,综合指数、平均指数的计算。

1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 一.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1.算术平均数。也叫均值,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主要适用于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但不适用于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 2.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用Mo表示。主要用于测度定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是先根据出现次数确定众数所在组,然后利用下列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M?L?0f?f?1?i (f?f?1)?(f?f?1) 3.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Me表示。主要用于测度定序数据的集中趋势。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先根据公式 N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2N?Sm?1中位数的近似值: M?L?2?i efm4.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x?Me?Mo,数据是对称分布; x<Me<Mo,数据是左偏分布; x>Me>Mo,数据是右偏分布。例题1:某地区有下列资料: 人均月收入400以下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合计要求计算算术平均数、众

体育统计学复习提纲

体育统计学复习提纲 一、填空部分 第一章绪论 1、根据统计研究得具体研究目得而确定得同质对象得全体,称为总体。总体具有三个性质,分别就是、、。 2、有10个运动员,现随机抽5人进行专业素质测试,共有种不同得组合。 3、一个骰子有六个面,在一次摇动实验后,出现3点或6点朝上得概率就是。 4、从概率得性质瞧,当m=n时,P(A)=1,则事件A为必然事件。当m=0时,P(A)=0,则事件A为不可能发生得事件 5、在一个密闭得盒子中有8个乒乓球中,其中5个白色与3个黄色得球,随机摸取2个乒乓球,刚好摸到一白一黄得概率为。 6、从概率性质瞧,若A、B两事件互不相容事件,则有:P(A)+ P(B)=P(A+B)。 7、体育统计中,总体平均数用表示,总体方差用表示,总体标准差用表示。 第二章统计资料得整理 1、在对连续型数据进行频数整理时,要确定组距及各组组限,设置各组组限得基本原则就是:、。 2、“缺、疑、误”就是资料审核中得内容。 3、对正态分布总体得数据进行审查时,常用±3S法对可疑数据进行筛查,这种方法就是资料审核中得过程。 4、体育统计得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就是以去推断得特征。 5、频数分布可用直观图形表示,常用得有与两种。 6、统计资料在收集过程中,要求做到、、。 7、资料得审核得基本内容就是审核资料得准确性与完整性,一般要求分三个步骤来完成,即:、、。 第三章样本特征数 1、现测试10名学生得引体向上成绩分别为:1 2、10、8、 3、8、9、8、3、9、3。则其众数就是与。 2、绝对差就是指所有样本观测值与平均数差得之与。 3、自由度就是指能够独立自由变化得变量个数。因此,对于服从正态分布,样本量分别为 n1与n2得两个样本得均值就是否相等进行检验时,其自由度就是。 4、要从甲、乙两运动员中选取一人参加比赛,若要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应考虑:、、三个方面。 5、在体育统计中,对同一项目,不同组数据进行离散程度比较时,采用;对不同性质得项目进行离散程度比较时采用。 6、已知:某中学生运动队得立定跳远=2、6m, S1=0、2m;原地纵跳=0、85m, S2=0、08m, 成绩更稳定得项目就是。 7、有一名运动员,在竞赛期内20次测试结果,100米:=12″, S1=0、15″;跳远成绩:=5、9m, S2=0、18m。成绩更稳定得项目就是。 第四章动态分析 1、在动态数列中,以某时间得指标数值作为基数,将各时期得指标数值与之相比称为

统计学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的科学,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 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描述统计:描述统计学是研究为了反映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而需采用的数据采集 方法、数据加工整理方法、数据综合分析方法,计算各项指标反映数据的构成和分布 等方法以及用一定形式的表式和图形把结果显示出来的方法等。 3.推断统计: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 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作出以概率形式表达的 推断。 4.总体(Population):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又称母体。 5.个体(Element):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6.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即总体的一个子集。 7.参数:(Parameter):总体参数,指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一些统计指标。如总体 平均值或期望值,用符号μ表示;反映总体分散情况的指标如标准差,用σ表示;反映某事物两特性总体之间关系的统计指标为相关系数,用ρ表示;表示两特性之间数 量关系的统计指标是回归系数,用β表示。 8.统计量(Statistic):是样本的函数,只跟样本有关,与总体参数无关。如样本平 均数(X)、样本标准差(S)、样本相关系数(r)、回归系数(b)等。可以用统计 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或进行假设检验。 9.随机现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或观察,其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事先无法确定,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10.定类尺度:也叫类别尺度或列名尺度。只能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如性别(男、女)、学历、企业性质、职业、地区等。 11.定序尺度:也叫顺序尺度,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它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 12.定距尺度:也叫等距尺度或间隔尺度,不仅能将事物分为不同类型并进行排序,而且还可以准确地指出类别之间的差距是多少,表现为数值。如考试成绩百分制;温度等。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复习内容统计数据数据搜集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 复习内容:第一章:统计数据;第二章;数据搜集;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第六章:假设检验;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第九章:指数。 重点内容: 第一章统计和数据 (1)统计的概念和应用(2)统计数据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 (3)统计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变量。 第二章数据搜集 (1)数据来源: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2)调查设计:调查方案设计和调查问卷设计 (3)统计数据质量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1)集中趋势的测度:平均数;中位数和分位数;众数 (2)离散程度的度量:极差和四分位差;平均差;方程和标准差;离散系数 (3)偏态与峰态度量:偏态系数;峰态系数 第五、六章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1)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点估计与区间估计(2)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和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3)样本容量的确定(4)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5)总体均值的检验:大样本检验方法;小样本检验方法。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1)变量间关系度量:相关关系的描述和测度;散点图与离散系数。 (2)一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3)利用回归房产进行估计和预测 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1)时间序列的分解和描述:图形描述;增长率分析 (2)预测方法的选择和估计 (3)平稳序列的预测: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 (4)趋势序列的预测:线性趋势预测;非线性趋势预测

统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统计方法可分为:1。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是用图、表、统计量等方式对已有数据的特征进行描述。内容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描述性分析。目的: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2。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统计学分支,是指利用这种概率关系,由样本统计量推估总体参数。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数据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按计量尺度分:1。分类数据: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2。顺序数据:对事物类别顺序的测度,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3.数值型数据:对事物的精确测度,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1。观测的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2.试验的数据:在试验中控制试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而得到的。按时间状况分:1.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2.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3.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的概念。 总体: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的集合。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4。变量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类型和特点:1.分类变量的取值只有类别属性之分,无大小。2.顺序变量的取值除类别属性之外,还有等级、次序的差别。3.数值变量的取值:数值.应用:分类数据和数值数据都可以计算众数,但数值数据还能计算平均数,前者却不能。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1.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普查:1.为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全面调查。2.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3.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4。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5.应用范围比较狭窄。抽样调查:1.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2.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未知数字特征。3。最常用的调查方式。4。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2。统计数据的具体收集方法有哪些? 数据的搜集方法:1.询问调查: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电脑辅助调查、座谈会、个别深度访问。2。观察实验:观察法、实验法. 3.调查方案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等。调查目的应说明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确定要向谁调查;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说明的是调查的具体内容。 4。什么是问卷?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设计问卷的提问项目应注意哪些问题?封闭型问题答案的设计主要有哪些方法?问卷中问题顺序的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统计学 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提纲 1.下列数据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学生的性别 B.学生的年龄 C.学生的专业 D.学生的住址 答案:B 2. 在国有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调查项目 答案:C 3.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 简单分组 B 平行分组 C 复合分组 D 再分组 答案:B 4.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A. 人口出生率 B. 恩格尔系数 C. 产值利率值 D. 工农业产值比 答案:B 5.下面四个平均数中,只有()是位置平均数 A.算数平均数 B.中位数 C.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答案:B 6.累积增长量等于()。 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B. 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C. 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 D. 逐期增长量之差 答案:C 7.若价格指数下降,销售额指数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 A. 下降 B. 不变 C. 上升 D. 为零 答案:C 8、统计预测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未来,从( )方面进行的预测 A. 质量 B.性质 C.数量 D.理论 答案:C 9、为了研究某城市的居民收入状况,把该城市按人均年收入分组,其中最后两组是1800~2000元,2000元以上的,则最末一组的组中值是( )。 A、2000元 B、2200 C、2100 D、2150 答案:C 10、假如各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那么算数平均数会( )。

A、增加到5倍 B、增加5个单位 C、不变 D、不能预期平均数的变化 答案:B 1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答案:A 1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答案:B 13.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值本身,这一标准称为( )。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准确性 答案:A 14.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102%×105%×l08%×107%)—100% B.B.102%×105%×l08%×107% C. 2%×5%×8%×7% D. (2%×5%×8%×7%)—100% 答案:A 15.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上时,则z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r=O B.=1 C.—1<r<1 D.0<r<1

统计学B复习资料

《统计学B》复习资料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统计研究过程 第二章:统计计量 区分总体和总体单位 区分标志的类别 区分指标的类别 区分标志和指标 第三章:统计资料搜集 辨别统计调查的种类 一些统计术语的含义 (调查时间:统计资料的所属时间 调查期限:进行统计活动的时间起止 调查对象:总体调查单位:总体单位填报单位:必须具有填报资料的能力) 第四章:统计资料整理 组中值、组限的求法 编制组距式数列 茎叶图的画法 第五章:统计比较分析 计划完成程度 强度相对数

第六章:数据分布特征测度 离散趋势测度与集中趋势测度的内涵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以及性质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应用 众数、中位数的算法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众数出现次数最多,中位 数先排序然后找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据, 03() e x M x M -=-) 方差、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 是非标志的成数及标准差 峰度和偏度的含义(偏度与0比较,大于0是右偏分布,小于0是左偏分布;峰度与3比较,大于3是尖顶峰分布,小于3是平顶分布) 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 几种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含义 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的算法 季平均法求季节指数 第八章:统计指数 相对数联系 因素分析 第九章:抽样推断 求置信区间 第十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回归分析

二、补充名词 1.定类数据:又称分类数据,表现为类别,但不区分顺序,对应属性标志中的列名水准; 定序数据:又称顺序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顺序,对应属性标志中的顺序水准; 定距数据: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运算,对应数量标志中的间隔水准; 定比数据: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对应数量标志中的比例水准。 前两类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不能用数据表示,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后两类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能够用数值来表现,因此也称为定量数据、数量数据、数值型数据。 2.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分配数列,也称分布数列或次数分布。 3.截面数据: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上的数据,例如:2017年全国各省粮食产量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上的数据,例如:2001-2017年湖南省的粮食产量数据; 面板数据:是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综合起来的一种数据类型。有时间序列和截面两个维度,当这类数据按两个维度排列时,是排在一个平面上,整个表格像是一个面板。例如:2001-2017年全国各省粮食产量数据。 4.判定系数:也叫确定系数或可决系数,是在线性回归中,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之比值。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复习总要求:结合每章节后客观题和作为作业布置的计算题)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1、统计的三个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P5 三个含义:统计工作(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活动),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基础; 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物。 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它来源于统计实践,又高于统计实践,反过来指导统计实践。 2、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2、总体性3、具体性4、社会性 3、统计的作用(功能):1、信息功能2、咨询功能3、监督功能 4、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与工作过程. 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哲学唯物辩证法、社会经济学、数学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及其他相关的方法 统计工作过程P10-11:(统计任务、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管 理),三个阶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各环 节常常是交叉进行的. 重点掌握内容:(能联系实际进行判断) 5、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P11—16 (1)总体与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简称总体。 总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或差异性) 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无限总体 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2)标志与指标.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分为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指标(统计指标)是说明现象总体量的特征的概念。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数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总量指标 质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相对水平、工作质量—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指标和标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是:第一,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第二,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不一定是可量的。标志则有两种,一种是数量标志,另一种是品质标志,其表现是概念或文字说明。两者的联系是:第一,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没有标志就没有指标;第二,指标与标志如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一样可以相互转化。 (3)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变异:一般意义上为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具体表现上的差别.包括质(性质、属性)的变异和量(数值)的变异。严格上仅指品质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值:变量的数值表现。 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统计学复习提纲

统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统计学的含义: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科学 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1)从定性到定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特点 (2)从个体到总体 (3)从已知量的描述到未知量的推断 3.统计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构成的整体,它是由特定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统计研究对象全体。 4.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或基本单位。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统计指标:综合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数值。) 5.统计指标与标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反映的范围大小不同。统计指标说明的是总体数量特征,而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2)表述形式不同。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而标志既能用数值表示,也能用文字表示。 (联系)(1)具有对应关系。(2)具有汇总关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第二章、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1)准确性(2)及时性(3)全面性(4)效益性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项目和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3.重点调查: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在被调查项目的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的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易于确定,选择很少受主观因素影响,调查单位较少,花费少,并能及时获得所需资料。

4.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特点:能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搜集有关数字资料和具体生动的情况,由于调查单位少,调查项目比较多,所搜集的资料也丰富,易于迅速总结,及时提出报告,因此可以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且比较灵活。 典型调查与重点调查的区别:(1)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的性质不同 (2)典型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侧重点不同 5.抽样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这一部分单位的调查资料,从数量方面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 第四章、综合指标 1.总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特点:是由统计单位标志值汇总而成,是对总体认识的起点,是总体范围大小的直接体现,是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构造的基础。 2.总量指标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 主要区别:时期指标是一段时间内积累的总量,而时点指标是某一时刻的总量,它反映总体已经存在并经常变化的数量状态在某一个具体时刻的表现。时期指标的数值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并且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如产量、产值、成本、利润等);时点指标的数值不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且指标数值没有可加性(如人口数、资产占用额等)。 3.相对指标的意义:又称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相对比所得到的比率或比值,用以反映现象发展的速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比例关系、计划完成程度等数量关系。 例题4-5 书62页 4.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1)保持所对比指标之间的可比性 (2)将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结合运用

统计学基础复习大纲

统计学基础复习大纲

统计学基础复习大纲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分组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 C.产品按质量分组 D.企业按行业分组 2. 某省教育主管部门要了解所属高校教学设备的使用状况,则统计研究的总体单位是() A.该省每一所高校 B.该省全部高校的全部设备 C.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设备 D.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教学设备 3、要研究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A某校的全部学生 B某校的每个学生 C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D某校某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4、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则总体是() A某市的所有企业 B某市的每一家企业 C某市的所有工业企业 D某市的每一家工业企业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的人口是统计指标 6、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 ) A.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B.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 C.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 D.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 7. 某商场销售电视机,2004年共销售6000台,年末库存100台。这两个指标是(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8. 下列调查方法中,主要用于推算总体指标的调查方法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 普查 9. 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之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确定 D.无关 10. 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

生物统计学 名词解释

统计学名词解释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与第二章概率论基础 1总体:指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由研究对象中的所有单元组成的。总体中包含单元的数目称作总体容量(或大小)用N表示。 2个体: 3样本:是指按照抽样规则所抽中的那部分单元所组成的集合。 4样本含量: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用 n表示,称为样本含量。 5随机样本:总体是唯一的、确定的,而样本是不确定的、可变的、随机的。6参数: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称为总体参数。常见的总体参数主要有:总体总和;总体均值;总体比率;总体比例等。 7统计量:反映样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称之为统计量。统计量是n元样本的一个实值函数,是一个随机变量,统计量的一个具体取值即为统计值。主要样本统计量有:样本总和、样本均值、样本比率、样本比例等。 8准确性 9精确性 10必然现象 11随机现象:带有随机性、偶然性的现象. 12随机试验:如果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且事先不能肯定会出现哪一个结果,这样的试验称为随机试验. 13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 14概率的统计定义:验后概率,在相同条件下随机试验n次,某事件A出现m次(m

20标准正态变量 21双侧概率(两尾概率):把随机变量X落在平均数μ加减不同倍数标准差σ区间之外的概率称为两尾概率,记做α。 22单侧概率(一尾概率):随机变量X小于μ-kσ或者大于μ+kσ的概率,称为一尾概率,记做α/2. 23贝努利试验:二项试验,满足下列条件:一次试验只有两个可能结果,即“成功”和“失败”,“成功”是指我们感兴趣的某种特征;试验是相互独立的,并可以重复进行n次,在n次试验中,“成功”的次数对应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24返回抽样 25不返回抽样 26标准误:平均数抽样总体的标准差,标准误的大小反映样本平均数y的抽样误差的大小,即精确性的高低。 27样本平均数的抽样总体:样本平均数的集合构成的一个新总体, 28中心极限定理:把和的分布收敛于正态分布这一类定理都叫做中心极限定理。第三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指标:用于衡量实验效果的指示性状称为实验指标,或观察项目。是一种判据。2因素:实验中,凡对实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都称为因素。 3因素水平 4试验处理:事先设计好的实施在实验单元上的具体措施,简称处理。 5试验单位:在实验中接受处理的实验载体 6重复:在实验中,将一个处理实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单位上 7处理效应:是处理因素作用于实验单位的反应,是研究结果的最终体现。 8误差:使观察值偏离处理的真实值的偶然影响。 9系统误差: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当条件改变时,按照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的误差,是可消除的。 10 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的变化没有确定的规律,是无法消除的。 11实验设计的三个原则:重复、随机化、局部控制Fisher三原则。 12 完全随机设计:根据实验处理数将全部实验单元随机分成若干组,然后再按

生物统计学复习提纲

生物统计学复习提纲 生物统计学复习提纲(2021) 第1章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集合)。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 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根据观察数据之间有无缝隙(gap),常将数据分类为离散型变量(有缝隙)与连续 型变量(无缝隙)两大类。 参数: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采用希腊字母分别记为μ、σ。固定的常数 统计量: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采用拉丁字母分别记为 X 、 S ,为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第2章统计描述 ①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 变量值集中位置,即平均水平指标。常用描述集中 趋势的统计量有: 1. 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简称均数 (mean) 2. 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适用条件:呈倍数关系的等比资料或对数正态分布(正偏态)资料;如增长速度、抗体滴度资料 3. 中位数 (median),反映一批观察值在位次上的平均水平。 4. 众数(mode),适 用于大样本;较粗糙。 5. 调和均数(harmonic mean),反映变量不同阶段的平均增长 率或平均规模。几种平均数之间的关系 算术平均数 > 几何平均数 > 调和平均数 ②离散趋势(tendency of dispersion): 变量值围绕集中位置的分布情况,即个体观 察值的变异程度。常用的变异指标有: 1.极差(Range)(全距)。 2.百分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Percentile and Quartile range。上面两个指标没有考虑到每个观察值的变异。

3.方差Variance: 也称均方差(mean square deviation),观察值的离均差平方和的均值。总体和样本的方差分别记为σ2,S2。 (X?X)?X???X?n样本方差S?∑=n?1n?1 4.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方差的正平方根;其单位与原变量X的单位相同。总体和样本的方差分别记为σ,S。 22225.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Sx。 6.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SE):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记为Sx。可用于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标准误与总体标准差σ有如下关系:Sx?σ/n 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特征时,对于正态分布,应选用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对于偏态分布应选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 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是把原始观测值(亦称得分,score)和均值之差除以标准差;得到的度量称为标准得分(standard score,又称为z-score)。 z?score?x?xS 例:假定两个水平类似的班级(一班和二班)上同一门课,但是由于两个任课老师的评分标准不同,使得两个班成绩的均值和标准差都不一样。分数的均值 标准差一班 78.53 9.43 二班 70.19 7.00 那么得到90分的一班的张颖是不是比得到82分的二班的刘疏成绩更好呢?张颖的标准得分为(90-78.53)/9.43=1.22 刘疏的标准得分为 (82-70.19)/ 7.00=1.69 第3章常见的概率分布 一、二项分布 若一个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是k= 0,1,…,n,且相应的取值的概率为: P(X=k)= Cnk?k(1??)n?k 则称此随机变量X服从以n、?为参数的二项分布,记为X~B(n,?)。 二、泊松分布 当二项分布中n很大,π很小时,二项分布就变成为Poisson分布,所以Poisson分布实际上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 ??x e?P{X?x}?x?0,1,2,? x! ?为大于0的常数,X服从以?为 参数的Poisson分布 X~P(?)

医学统计学-复习提纲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统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节医学统计学的含义 1、医学统计学定义医学统计学(statistics)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是: 关于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2、医学统计学研究方法: 通过大量重复观察,发现不确定的医学现象背后隐藏的统计学规律。 3、医学统计推论的基础: 在一定条件下, 不确定的医学现象发生可能性,即概率。 第二节、统计学的几个重要概念一.资料的类型 1、计量资料(数值变量): 对每一观察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所得的资料。 一般有度量衡单位,每个对象之间有量的区别。 2、计数资料(分类变量): 对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型分组计数所得的资料。 每个对象之间没有量的差异,只有质的不同。 3、等级资料(有序分类变量): 对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型分组计数,但各属性或类型之间又有程度的差别。 注意: 不同类型的资料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同;三类资料类型可以 1 / 3

相互转化。 二、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的所有观察对象某项变量值的集合 1、有限总体: 只包括在确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有限个观察对象。 2、无限总体: 没有时间、空间范围的限制,观察对象的数量是不确定的,无限的三、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对象,其某项变量值的集合。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四、随机事件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事件。 亦称偶然事件。 五、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记作P,其取值范围 0P1,一般用小数表示。 P=0,事件不可能发生必然事件(随机事件的特例);P=1,事件必然发生;P0,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愈小;P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愈大六、小概率事件习惯上将P0.05 或P 0.01 的随机事件称小概率事件。 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七、参数和统计量参数: 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一般用希腊字母表示统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A.doc

统计学基础复习提纲A 一、名词解释 1.书本第6页,数值型数据 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称为数值型数据。数值型数据是使用自然或度量衡单位对事物进行计量的结果,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因此,数值型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 2.书本15页,抽样调查 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称为抽样调查。 3.书本119和123页,相关关系和相关系数 A、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B、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对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强度的度量值,称为相关系数。 二、填空 1.书本第5页(3个空),统计数据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 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三种。 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需要审核数据,对于通过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应主要从完整性和 准确性两个方面去审核;对于其他渠道取得的二手数据,应着重审核数据的适用性和 时效性。 3.时间序列中除去趋势、周期性和季节性之后的偶然性波动,称为随机性或不规则波 动。 三、简答题 1.书本23页,设计调查问卷的提问项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第一,提问的内容尽可能短。如果提问的问题太长,不仅会给被调查者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会使其感到厌烦,从而不利于对问题的回答。特别是访问调查中使用的问卷,提问的部分过长,会使被调查者忘记开头的内容,不利于对整个问题的理解和回答; 第二,用词要确切、通俗。问卷中的用词一定要保证所要提问的问题清楚明了。 用词是否确切,可参照5W1H准则; 第三,一项提问只包含一项内容。如果在一项提问中包含了两项以上的内容,被调查者就很难回答; 第四,避免诱导性提问。问卷中提问的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而应保持中立。 语词中不应暗示出调查者的观点,不要引导被调查者作出何种回答或如何选择。引导性提问容易使被调查者从心理上产生顺应反应,从而按照提示作出回答或选择; 第五,避免否定式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肯定陈述的提问,而不习惯否定陈述的提问。否定式提问会影响被调查者的思维,或者容易造成相反意愿的回答或选择,因此,在问卷中尽量不要使用否定式的提问; 第六,避免敏感性问题。敏感性问题是指被调查者不愿意别人知道答案的问题。问卷中要尽量避免提及敏感性问题或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被调查者可能会拒绝回答,或者采用虚报、假报的方法来应付回答,从而影响整个调查的质量。 2.书本46页,简要谈谈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 答:首先,条形图的每一个矩形表示一个类别,其宽度没有意义,而直方图的宽度

自学考试《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00042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统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统计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认知工具。本课程就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统计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其分析计算内容较多,在考试命题中将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初步根据具体任务和条件从事社会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掌握对各种数值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的方法,掌握对各种数值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统计概念,统计学的特点;掌握统计工作的过程以及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理解统计学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 统计学性质和特点 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学中几个概念

三、考核要求 (一)统计学性质和特点 1、识记:统计概念、统计学特点。 2、理解:统计三种涵义关系。 (二)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统计工作过程 1、识记:统计工作四个阶段。 2、理解: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三)统计学中几个概念 1、识记: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及变量概念。 2、理解: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转换关系;标志与指标的区别;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区别。 3、应用:指标分类。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及统计调查的五种方法。了解统计整理步骤,掌握统计分组作用及组距变量数列编制方法。了解统计表的构成、编表的规则。 二、考核知识点 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组织方式 统计分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