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分析研究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现象的原因

分析研究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现象的原因

分析研究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现象的原因

一、引言

二、CPI与PPI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三、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的原因

1.供需关系错位

2.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孪生魔咒

3.移动性与粘性价格差异

4.市场力量与政府干预

5.国际贸易与汇率变化

四、案例分析

1.我国2010年至2019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2.美国2002年至2015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3.欧盟2012年至2018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4.日本2000年至2015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5.印度2014年至2019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五、结论与建议

引言: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反映国

民经济总体价格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然而,CPI与PPI之间往往存在明显的“剪刀差”现象,即CPI持续上升,PPI却出现下降或上涨相对较小

的情况。这种现象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和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对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CPI与PPI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CPI是反映城市居民家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的一

种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为选取一定基期的商品篮子与消费者支出权重作为基础,测算同一时期内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PPI则反映了工业品和型材原料的价格变动,是国民经济

中重要的价格指标,其计算方法为加权平均数法,即将各类产品的价格变动率和其各自的销售额权重相乘,再将结果相加得到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的原因:

供需关系错位:

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的首要原因在于供需关系出现错位。在

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但CPI与PPI涵盖的商品和服务有所不同。CPI以居民家庭为统计对象,重点反映日常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而PPI则反映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当市场产生过剩时,生产者不得不降低价格以促销,而这与CPI反映的日用消费品和服务价格

走势不一致,从而产生了剪刀差现象。

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孪生魔咒:

CPI与PPI之间的关系还与生产成本和价格之间的“孪生魔咒”

密不可分。当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时,生产者就不得不不断上调价格以保持利润,而这种价格上涨不一定被CPI所反映。此外,现代经济中许多产品的成本远比价格更为灵活,而不少企业将成本上涨转化为降低产品品质和规格,这也导致了CPI

与PPI持续脱节。

移动性与粘性价格差异:

CPI与PPI的产生剪刀差还与价格的移动性和粘性有关,移动

性价格指的是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的价格,而粘性价格则指的是难以快速改变的价格。CPI更为关注移动性价格,而PPI则含有更多的粘性价格成分。当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时,移动性价格往往更为敏感,而粘性价格则需要时间来适应变化,从而导致CPI与PPI脱节。

市场力量与政府干预:

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还受到市场力量和政府干预的影响。在市场力量作用下,商品和服务价格应该由市场供需关系实现自发调整,但是政府的种种干预政策、招投标价格管控以及管制行业价格歧视等干扰了市场价格的自然形成,而这种干预常导致CPI与PPI之间出现剪刀差。

国际贸易与汇率变化:

国际贸易和汇率变化也是引起CPI与PPI剪刀差现象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大量的进出口贸易首先反应的是PPI的变动情况,同时不少出口商品被转化为中间产品或生产资料进行再次加工,这些都导致了全球范围内PPI的变化。而由于货币的流通性,不同区域和国家之间的汇率变化也牵涉到货币购买力的不同,因此汇率变化也导致了国内经济数据中CPI与PPI剪刀差的出现。

案例分析:

以我国、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的CPI与PPI为例,分别进行了案例分析。

我国2010年至2019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自2010年以来,我国CPI与PPI之间的剪刀差有所扩大,尤

其是在2017年以后表现更加明显。这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

断转型,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加快,促使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变化更为明显,而这些更多反映在PPI中,与日常消费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中,常各自特殊原因产生价格变动如“上涨食品、燃料和其他基础物资供应短缺、制定政策调控通胀等,导致CPI与PPI之间出现剪刀差现象。

美国2002年至2015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从2002年到2015年,美国CPI与PPI的剪刀差呈现双向波动

的走势,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美国经济体系的服务业比重较大,而非货币性行业发展迅速,而PPI则更多和工业生产相关。此外,美国也多次实施货币政策和经济刺激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对CPI和PPI的影响相对明显导致剪刀差现象产生。

欧盟2012年至2018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在欧盟的统计区域范围内,2012年用于投资的PPI指数持续

低迷,与此相对的是,几乎同时期税后CPI指数涨幅非常有限,导致CPI与PPI之间出现剪刀差现象。由于欧元区内部国别不同,市场形势不尽相同,因此研判欧盟的经济情况需要从不同角度上进行解读。

日本2000年至2015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日本是一种出口为主要经济特点,PPI的变动受到全球范围内

价格波动和国际贸易情况的影响比较大。CPI涉及到的消费品

和服务与出口有相对独立性,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消费重心不断转移的情况下,日本的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也日

益凸显。

印度2014年至2019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在印度的CPI和PPI之间,2014年以来一直存在巨大的剪刀差,原因在于政府的一系列经济、贸易以及消费政策调整所影响的是国家经济结构不均衡,同时,PPI的类型和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总体的经济质量和实现净收益的难度。

结论:

总体上,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的原因涉及到市场供需状况、

生产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价格的移动性和粘性、政策和行业干预以及国际贸易和汇率变化。有赖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的定向调控,才能有效地解决CPI与PPI之间的剪刀差现象。建议加强政府管理和市场监管,避免政策的过度影响而形成不必要的扭曲。同时,应建立有效的信息透明机制以及更加有利于市场信息流动的环境,增加信息的公开性,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模式和市场预期。

CPI和PPI的相关关系分析

CPI与PPI的相关关系分析 一、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的关系分析 1、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其编制意义是什么?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简称CPI)是度量一种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品的变动情况,它是宏观经济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同时也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水平评价。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相对数,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 编制意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采用定基指数,消除了以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存在的翘首影响,从而使现性的价格指数具有可比性,也便于各方面用户的理解和使用,它更符合我国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现实要求,对于我们把握市场价格规律,改善价格总水平调控,强化价格监督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2、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 PPI主要反映工业产品第一次进入流通环节的价格变化,是生产企业之间或生产企业与商业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的价格变化;而CPI主要跟踪消费市场上进入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因此,从生产——流通——消费的价值链来看,PPI是CPI的上游,并形成PPI上升推动CPI上升,PPI下降拉动CPI下降的传导关系。通常称之为正向传导。由于价格机制在信号传导上的时滞,PPI的变化要领先于CPI的变化。 PPI通过传导机制影响CPI的程度和时效还要受市场环境、定价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来说,在卖方市场下,企业具有较强的定价权,成本上升将直接导致商品涨价,PPI上涨能够较充分地传导到CPI;在买方市场下,企业定价权较弱,这导致PPI上涨通常只能部分传导到CPI。PPI变化引致CPI变化的正向传导,在价格上涨时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而CPI变化引致PPI变化的逆向传导,在价格上涨时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型价格上涨。进一步,当消费激增导致CPI快速上涨,并拉动PPI上涨后,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反过来将再次推动CPI上涨,构成了价格的螺旋式攀升。 3、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的相关分析。 首先,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SPSS之中,做出其对应的散点图并对其做相关性分析,得到如以下图1和表2所示的散点图和相关性分析表:

分析研究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现象的原因

分析研究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现象的原因 一、引言 二、CPI与PPI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三、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的原因 1.供需关系错位 2.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孪生魔咒 3.移动性与粘性价格差异 4.市场力量与政府干预 5.国际贸易与汇率变化 四、案例分析 1.我国2010年至2019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2.美国2002年至2015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3.欧盟2012年至2018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4.日本2000年至2015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5.印度2014年至2019年CPI与PPI的剪刀差现象 五、结论与建议 引言: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反映国 民经济总体价格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然而,CPI与PPI之间往往存在明显的“剪刀差”现象,即CPI持续上升,PPI却出现下降或上涨相对较小 的情况。这种现象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和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对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CPI与PPI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CPI是反映城市居民家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的一

种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为选取一定基期的商品篮子与消费者支出权重作为基础,测算同一时期内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PPI则反映了工业品和型材原料的价格变动,是国民经济 中重要的价格指标,其计算方法为加权平均数法,即将各类产品的价格变动率和其各自的销售额权重相乘,再将结果相加得到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的原因: 供需关系错位: CPI与PPI产生剪刀差的首要原因在于供需关系出现错位。在 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但CPI与PPI涵盖的商品和服务有所不同。CPI以居民家庭为统计对象,重点反映日常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而PPI则反映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当市场产生过剩时,生产者不得不降低价格以促销,而这与CPI反映的日用消费品和服务价格 走势不一致,从而产生了剪刀差现象。 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孪生魔咒: CPI与PPI之间的关系还与生产成本和价格之间的“孪生魔咒” 密不可分。当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时,生产者就不得不不断上调价格以保持利润,而这种价格上涨不一定被CPI所反映。此外,现代经济中许多产品的成本远比价格更为灵活,而不少企业将成本上涨转化为降低产品品质和规格,这也导致了CPI 与PPI持续脱节。 移动性与粘性价格差异: CPI与PPI的产生剪刀差还与价格的移动性和粘性有关,移动

CPI影响因素分析

金融学院2010级 统计学本科学年论文设计框架 题目: CPI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姓名:某某 分院(系):金融学院 指导教师:张某 完成时间: 2013 年 2 月 28 日

1、课题的意义 CPI(全称为Consumer Price Index),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城乡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调整和节奏把握上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 CPI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调整和节奏把握上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国家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可用的手段有加息,紧缩银根,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增加生产,平抑物价等等。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假如通货膨胀率受到控制而下跌,利率亦同时趋于回落,反而会利淡该地区的货币了。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CPI增幅大幅度下降,甚至在2009年2月出现了负增长。文章围绕CPI是否会进一步走低,以及经济形势的未来发展为主要研究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对此轮物价波动做出其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阐述。通过对我国2007年6月份至2009年2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统计预测,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CPI都会出现负增长,但期间也

PPI与CPI的传导效应分析

PPI CPI 题目:PPI 与CPI 的传导效应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水平已成为反映经济运行状况 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与消费者物价指数 ( CPI)是最常被使用的两个指标,其间的关系也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将就PPI 与CPI 之间的传导效应展开分析,旨在探究PPI 的变化如 何影响CPI ,并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PPI 和CPI 的概述 PPI 是指生产者物价指数,是反映生产流通领域货物和劳务市场上价格变化趋势的指数。PPI 作为反映商品生产价格变动的指标,主要涉及原材料、半成品、最终成品等三个层次的价格变化,具有较强的供给面特征。而CPI 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消费者购买物品和劳务服务市 场价格变化的指数。CPI 涉及购买物品的品种和价格变化,具有更强的需求面特征。 二、PPI 与CPI 的传导效应 1.供给面传导效应 PPI 的变化,对于成品价格的影响传导至CPI,主要依赖于生产成本的变化。生产成本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价格变化,二是人工成本的变化。当原材料和半成品价格上涨时,生产成本的上涨 需转嫁到最终产品的价格上。而当工资上涨时,生产成本增加,厂商会 采取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来维持生产。因此,PPI 的上涨将刺激CPI 的上涨。 2.需求面传导效应

当PPI 上涨时,可以预期,企业的盈利水平将受到影响。特别是在 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很难通过产品价格调整来维持原有的利润率。 这就需要企业在寻找其他的成本节约措施。若通过削减成本,尤其是人 力成本,可能导致受到影响的员工收入下降,进而影响其消费能力,使CPI 下降。不过,在市场中预期通货膨胀时,大部分企业会认为适当提高产品价格,可以保持其利润水平。此时,需求面上CPI 将会上涨。 三、国内外的PPI 与CPI 及其传导效应分析 1.国外 在发达国家,PPI 对CPI 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短期内。由于生产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把成本增加转嫁给消费者,因此生产成本的上涨对CPI 的 影响通常仅限于短期内。例如,PPI 的上涨会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企业的利润水平将得到恢复而不会影响到CPI。 2.国内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生产设备落后、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等原因,PPI 与CPI 之间的传导效应不显著。但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企业竞争力、市场流通速度等方面的提升,使得PPI 显著影响CPI。例如,2011 年下半年,全球‘第三次通货膨胀’显著影 响了我国的物价。其中,原油、黄金、铜等商品的价格上涨使PPI 上升。此时,对于如何掌握住制造业企业的PPI,调控其涨幅始终是稳定消费物价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政策建议 1.加强实时监控 针对国内企业数量多、经营方式多样等特征,鼓励政府部门建立全面、高效的信息披露平台。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在较 短的时间内提交PPI 与CPI 的稳定数据。这有助于有效监控PPI 和CPI 之间的传导效应,避免出现不合时宜的政策调控。 2.严控人民币汇率

ppi和cpi之间联系

ppi和cpi之间联系 CPI和PPI的关系如下:PPI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而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PMI及PPI是先行指标,CPI是滞后指标,前两者对后者会有一定的传导性,PMI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并处于上升通道时,经济有逐渐过热的趋势,传导至CPI,表现为通胀压力。PPI向CPI的传导则在于,中间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终端商品价格的上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CPI的构成中,最大头的是农产品价格,而非工业品价格,而PPI所影响的更多是工业产成品的价格,在这种结构性差异下,PPI对CPI的传导性并不强。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

情况,是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生产者物价指数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PPI指数越高,说明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越大,物价就会上涨;PPI指数比预期指数低,则说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cpi ppi剪刀差

cpi ppi剪刀差 cpi:消费物价指数 ppi:生产价格指数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简写为cpi,就是充分反映与 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数据出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做为观测通货膨胀水平 的关键指标。 ppi 又称作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 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完成阶段:商品至 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原始阶段:商品 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就是来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就是充分反映某 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关键经济指标,也就是制订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 的重要依据。 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总体来说,基本建设cpi目的就是介绍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 变动对经济社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用户各级政府制订政策和计划、展开宏观调控的 须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价格问题历来是各级政府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各界高 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大体说来cpi主要有三个用途: 一就是做为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一个经济指标,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更多决策 依据。通货膨胀(或宽松)的特征整体表现之一就是物价水平的持续并广泛地下跌(或上升),这个物价水平的变动通常就是通过cpi去叙述。因此,cpi就是度量通货膨胀(或宽松)的 一个主要指标,也就是我国展开宏观调控管理的关键参照依据。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 预期的关系。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所 以说,cpi是宏观经济分析、价格总水平监测以及制定货币政策、价格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就是用作国民经济核算。在gdp核算中,为剔出价格因素的影响,用居民消费价格 指数对现价指数展开削减。

PPI与CPI走势持续分化的原因分析

PPI与CPI走势持续分化的原因分析 论文报告 目录 一、引言 二、PPI与CPI的定义 三、PPI与CPI的走势 四、PPI与CPI分化的原因分析 1.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 2.供需关系的变化 3.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 4.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平衡 5.货币政策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 1.中国2015年PPI与CPI走势分析 2.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PPI与CPI的分化原因分析 3.日本2000年代PPI与CPI的变化分析 4.欧元区2020年PPI与CPI的分化原因分析 5.巴西2017年PPI与CPI疫情影响分析 六、总结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的重要问题,而制造业和消费品价格指数则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两个重要指标。制造业价格指数(PPI)是生产企业销售产品价格总水平的统计,而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则是消费者购买一定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的指

标。PPI与CPI在很多时候会出现分化的情况,这对于国家宏 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的制定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PPI与CPI分化的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二、PPI与CPI的定义 PPI和CPI都是价格指数的一种统计方式。PPI反映了生产者 购买大宗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它是一种衡量制造业成本的指标。CPI反映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是反映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指标。这两个指标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制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PPI与CPI的走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PPI和CPI走 势持续分化。以中国为例,PPI在2011-2016年间呈下降趋势,而CPI却呈上升趋势。美国金融危机期间,PPI开始下降,而CPI却上升。日本和欧元区也出现过PPI和CPI走势分化的情况。 四、PPI与CPI分化的原因分析 1.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 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产生PPI和CPI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国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部分传统产业会陆续退出市场,而新兴产业则会逐渐崭露头角。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价格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高科技电子产品等新兴行业价格则有望上涨。因此,产业结构上的调整会导致PPI和CPI在数量和价格上的分化。

CPI与PPI之间传导路径的实证分析

CPI与PPI之间传导路径的实证分析 CPI与PPI之间传导路径的实证分析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PPI处于产业链的上游,CPI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二者之间的传导路径应是由PPI向CPI传导。而且因为本钱加成的存在,CPI的涨幅一般都大于同期PPI的涨幅。但是,2000年以来,PPI与CPI频频出现“倒挂〞现象,引发了众多学者对之前的价格传导机制的质疑。本文利用VAR模型以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得出CPI与PPI是双向因果关系,二者之间的传导路径是相互的。 关键词:CPI;PPI;VAR模型;相关系数 1.引言 PPI和CPI作为两个重要的价格指数,在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居民消费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上通常将二者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程度、衡量国家宏观经济情况的重要指标。研究CPI与PPI之间的传导路径,有助于控制并引导CPI 与PPI保持在一个健康合理的水平,缩小二者之间的“剪刀差〞,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开展。 传统价格传导理论认为,价格波动一般都是从上游的生产环节PPI向下游的消费环节CPI 传导的,且CPI的涨幅一般都会大于PPI的涨幅①。但观察我国近年来CPI与PPI的数据发现,事实与这一规律并不完全吻合,PPI与CPI屡屡出现“倒挂〞现象。例如,2021年5月,PPI同比上涨8.2%,涨幅比同期的CPI高出0.5个百分点;6月反超1.7个百分点;之后几个月,“倒挂〞现象愈演愈烈。这一轮价格上涨一直持续到2021年11月才缓和下来,PPI与CPI之间的“倒挂〞也一直持续到2021年10月才结束。 PPI与CPI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倒挂〞现象?二者之间的传导路径到底如何?本文在已有研究的根底上,选取2000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CPI和PPI月度同比增长数据,利用VAR 模型,探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传导路径。 2.CPI与PPI之间传导路径的理论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主要经历了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阶段,价格传导是通过商品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以及消费领域三个阶段进行的。从价格链条上看,价格传导主要分为本钱推动和需求拉动两大路径。 2.1CPI向PPI传导的路径 CPI向PPI的传导属于需求拉动型,即下游产品价格的波动向上游产品传导,表现为:消费领域的商品价格通过需求变化反作用于该商品的生产领域,影响其生产规模及相关产品的出厂价格。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大于供应时,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涨,下游厂商对上游商品的需求也会增加,相关投入品的价格也会上涨,最终这种价格上涨也会传导到上游商品的价格上。例如,当人们对房子的需求大于供应时,房价就会上涨,相关建材用品也会跟着涨价,这就是需求拉动型价格传导。 2.2PPI向CPI传导的路径 PPI向CPI的传导属于本钱推动型,即PPI中相关指标的价格变化通过本钱影响CPI中相关

(2020-2022)三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2生产劳动与经营Word版含解析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及其成因;提出企业应对这种压力可采取的积极办法。 【答案】压力:成本增加、销售困难。 原因:以原油、铁矿石等工业基础原材料为代表的国际大宗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高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造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购进的原材料成本增加;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较低,居民消费乏力,导致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困难。 措施: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生产经营灵活、机动、适应性强的优势,努力开拓产品的市场和销路;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企业要推动供给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及其成因,并提出企业应对这种压力可采取的积极办法。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压力及其成因: 有效信息①PPI变化趋势→以原油、铁矿石等工业基础原材料为代表的国际大宗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高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造成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购进的原材料成本增加→成本增加。 有效信息②CPI变化趋势→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较低,居民消费乏力,导致我国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困难→销售困难。 措施:有效信息:以原油、铁矿石等工业基础原材料为代表的国际大宗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高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但PPI上行并未驱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步上行以及题中图→制定正确的经营

cpi和ppi

cpi和p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英文简称,“PPI”则是工业生产者 出厂价格指数的英文简称。前者衡量的是与生活领域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走势,后者反映的是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前者属于消费端,后者属于生产端。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CPI的相关数据由统计局负责,并在每个月10号左右公布上一 个月的数据。 01如何造出“CPI” CPI数据的统计、得出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确定一篮子商品和服务。 商品和服务在不在这个篮子里,这得由统计局研究确定,不能乱选。一般选取的都是对居民生活影响比较大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比如猪肉、果蔬等。 目前,这个篮子里的商品和服务包含了8个大类、268个小类。 其中的8大类是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 第二步是确定每一类商品和服务的权重。 进入篮子里的商品和服务并不是“平等”的,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大,谁的地位就高,权重就大。这就像高考科目的分值,语数外就是要比物理化学的高。

不过,“权重”的确定不是张口就来的。它是根据各种商品和服 务的开支在总开支中的占比来确定的。并且,占比数据采用的是之前的调查资料。 比如2月份的总开支是100元,其中猪肉消费了10元,医疗保 健消费了5元。那么,猪肉的权重就是10%,医疗消费是5%,其它商品和服务的则是85%。 到了3月份,猪肉的价格上涨了10%。那么根据之前2月份的权重算,它会让CPI上涨1个百分点(0.1*0.1=1%)。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不断波动的,所以权重的大小也会随之而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三步是根据调查数据计算CPI的环比、同比情况,并公布相关数据。 环比是这个月的数据与上个月相比的值,同比是与上个年度同一个月相比的值。 比如今年1月份的CPI是12%,2月份的是13%,那么2月份的 环比=0.13/0.12-1=8.3%,比上个月增长了8.3个百分点。 而去年2月份的CPI是11%,那么今年2月份的同比 =0.13/0.11-1=18.2%,比去年2月份增加了18.2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PPI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包含了42个工业行业大 类以及1300多个基本分类的工业产品价格。 生产资料一般指的是用于工业生产活动的中间消耗品,比如煤炭、

2008年以来cpi变化及原因分析

2008年CPI变动的原因分析 2008年1~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累计上涨6.3%,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高于年初确定的4.8%的调控目标,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回调的影响,2008年CPI呈现前高后低,加速回落态势。 1.食品价格回落和翘尾因素减弱拉动CPI高位回落。 2.居住价格涨幅回落是影响CPI走势的重要因素。 3.成本提高使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呈加速上涨态势。 2009年CPI变动的原因分析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累计下降0.7%,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负增长。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明显区别往年。 首先,翘尾因素和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影响全年CPI走低。 其次,居住价格同比大幅下跌加剧了CPI的下行。 第三,消费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抑制CPI价格上涨。 第四,各种公共产品价格改革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综合影响有限。 第五,社会普遍关注的投放巨额货币的实际流向分散了CPI上涨的压力。 2010年CPI变动的原因分析 尽管4月份的CPI同比上涨2.8%仍低于3%的“警戒线”,但有分析人士指出,5月份CPI同比增速超过3%已是大概率事件,通胀压力正在逐步显性化。相当多的机构据此认为,6-9月很可能就是央行启动加息的时间窗口,而一个月后的5月份的CPI数据或将成为央行加息与否最具决定意义的指标。 4月CPI上涨2.85%,因为前期政府大量的投资货币以拉动经济复苏导致货币投放量较大,另外,受西北旱情和东北严冻的影响农产品将大幅减产,导致蔬菜等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PPI上涨6.8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在缓慢增长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恢复。而对欧洲经济或有二次探底的可能。 2011年CPI涨5.4% 远超调控目标 https://www.sodocs.net/doc/7019304978.html,2012年01月13日06:07 手机免费访问https://www.sodocs.net/doc/7019304978.html,|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176)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CPI、PPI、PMI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分析

CPI、PPI、PMI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SVAR模 型的分析 赵怡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日渐繁多。这一变化固然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也增加了经济增长预测的难度。由此,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经济走向,了解经济运行态势显得尤为重要。将价格指数CPI、PPI与采购经理指数PMI相结合,且用月度的工业增加值来代替季度的GDP指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 模型来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预测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了CPI、PPI、PMI三个指标的新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With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arket competition becomes fiercer than ever before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also increasing. This change brings more opportunities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economic growth forecast. Therefore, timely and accurately to grasp the trend of market economy and to learn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thesis combines the price index CPI, PPI and Purchase Managers Index (PMI) to discuss the above problem, and the quarterly GDP index is replaced by the monthly industrial added value in addition. In this paper, a new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forecast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 and the result suggest that the new model has the better fitting effect and prediction effect.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近十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大宗商 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经济运行和走势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近十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 近十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波动加剧”的运行态势。其主要特点有三: 一是主要农产品价格在经历“低位平稳运行”后,呈现出“高位、大幅波动”态势。 整理2000年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价格的月度数据发现,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三大谷物在内的国际农产品在近十年来的价格走势中,以2006年为界,前后基本呈现“低位平稳运行”和“高位、大幅波动”两大运行态势。2006年前,无论玉米、小麦、大豆还是大米,价格基本呈低位运行态势,仅在2003-2004年间出现过一轮较为明显的波动。但2006年后,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呈现波动加剧且中轴抬升的态势。2010-2011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再次急速攀升,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接近于2007-2008年间的峰值。当前,大多数国际农产品价格出现回落苗头,但价位仍处近年来高位。 这一走势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全球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在推动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在推动耕地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生态不平衡等农产品供应减少。农产品供需紧张不断推升价格

上涨;二是近年来货币流动性的充裕,众多资金涌入国际大宗农产品领域,投机炒作助长价格上涨。 二是主要能源品价格呈“波动式上行”态势。 从2002年以来的布伦特原油和澳大利亚煤炭离岸价看,近十年来国际能源品价格基本呈波动上行态势。其中,原油价格已经历三波上涨,分别是2002-2004年、2004-2006年、2006-2008年,且每波上涨均推动原油价格驶入一个更高的价位运行。虽然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初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但从2009年至今的运行情况看,原油已步入新一轮价格上涨波动之中,当前原油价格高位波动。 煤炭价格大体经历三波上涨,分别是2002-2004年、2004-2008年、2010-2011年。煤炭在每波上涨中,先是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平稳运行之后,再急速上扬。但2008年后煤炭价格走势基本与原油保持一致,从当前来看,煤炭价格略有回落,但仍处较高位。分析波动上行走势的原因,一是由于能源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发展在加大原油、煤炭等能源品需求的同时,能源开采不足、不可再生、主要输出国限产等却在约束供应扩张;二是近年来国际流动性充足与美元贬值等期货投机因素在作用;三是中东动乱等地缘政治不稳定也在加剧能源价格上涨。 三是主要金属价格自2006年后呈现出“加速上涨”态势。 2000年以来LME铜、铝和COMEX黄金的月度价格数据显示,国际主要金属价格在2004年前长期处于一种低位平稳运行状态,2004年后,特别是在2006年以后出现价格“加速上涨”的态势。其中,主要有色金属铜、铝的价格在经历2000-2004年的“低位平稳运行”、2004-2007年的“大幅攀升”后,展现出“波浪式上行”态势。2010-2011上半年间铜、铝价格持续上升,铜价再创新高,铝价也接近历史高位,此后略有回落,目前仍处较高位。总体来看,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变化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发展影响。2004年世界经济从“9.11”事件中强劲复苏,伴随着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上涨,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也开始持续攀升,并于高位波动运行,此后伴随2008年后期金融危机的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考 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数据。从同比数据来看,CPI上涨0.8%,PPI上涨9.5%,PPI与CPI 剪刀差高达8.7个百分点,创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大差值。从2021年1月PPI与CPI剪刀差由负转正至今已连续回升8个月。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剪刀差的锁链是() ①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下滑 ②疫情导致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升幅不高 ③企业投资萎靡不振→失业率持续上升→居民收入继续下降 A.①→③→②B.②→①→③ C.③→①→②D.②→③→① 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我国经过全面治理期,目前已经临近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并有望2050年前后度过拐点。由此可见,我国() A.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始终成正比关系 B.人们对高质量环境的需求是环境改善的根本原因 C.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会让我国顺利度过拐点 D.我国实施的碳中和、碳达峰政策有助于拐点的出现 3. 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曾深刻地写到,“关于可以把资源用在什么种类的国内产业上,其生产能力有最大价值这一问题,每一个人处在他当

时的地位,显然对其经济利益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者好得多。”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政府的宏观调控最终是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 B.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需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 D.政府科学有效的治理是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基础 4.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后,在政府和企业养老之外个人养老金又被称为养老第三支柱,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共同组 以下关于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的影响路径,推导合理的是() A.拓宽养老渠道——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险需求 B.帮助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增加转移性收入——让老年生活更有保障和质量 C.补齐养老保险短板——优化养老保险结构——健全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 D.引导居民稳健投资——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5. 根据下列供应链示意图,在当前我国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经济压力的形势下,下列所给措施中有助于保持我国供应链稳定的有() ①优化收入分配,提高资本和信息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专题二十六2022年全国CPI和PPI2023年高考政治必备时政热点解读与考向预测

2023年高考政治必备时政热点解读与考向预测 专题二十六2022全国CPI和PPI 一、【热点直击】 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2022年以来,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物价保持平 稳运行。国家统计局12 1、CPI数据: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2022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1.8%;食品价格上涨4.8%,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2.6%,服务价格上涨0.6%。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上涨0.5%,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1%。 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

2、PPI数据:同比涨幅回落 2022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4%。2022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1%。国家统计局表示,12月份受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影响,PPI环比由涨转降。同时,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5%。生产资料价格由持平转为下降0.6%;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涨0.1%转为下降0.2%。据了解,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了国内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8.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3.5%。从同比看,PPI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个百分点。 二、【情况解读】 1、CPI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CPI、PPI同比涨幅缩窄,消费、投资同比增速降低

L 2021年7月经济数据预测表1 : 2021年7月主要数据预测一览表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因内一投资(房地产、基这、制造业)、 消青 海外一进出口 CPI ♦■・♦♦♦■« .、 一 . J PPI •…信贷 ■ ■ t ♦ . (…社M 和M2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2.国内宏观经济跟踪及预测 2.1. 总量经济 总量经济指标包含: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基建以及制造业)、消费以及工业增 加值等分项。针对不同分项我们预判结果有所不同。 2.1.1.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三大投资构成: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三大投资。 对三大投资的定性分析如下:2021年7月,基数持续回升,同时影响三大投资同比增幅 缩窄。国内疫情反复,多个省份受到影响,或将拉低制造业增长速度。2021年7月政治 局会议重申“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财政或将继续通过减税降费支撑中 小企业恢复。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降低,收于15%左右。房地产政 策延续高压调控,住建部、发改委等八部门明确指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我们预计2021年7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持续回落,收于10%左右。 上半年政府债发行进度缓慢,2021年6月已经出现发行加速,预计2021年7月政府专 项债发行延续加速势头。同时2021年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 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表述较为保守,下半年基 建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能有限。我们预计2021年7月基建投资涨幅收窄,收于 5 %左 右。综合来看,我们预计2021年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降低,收于10.5%左右。 图1:基本面分析框架 需求附三驾马车( 宏现经济 价格因素(价) 金融数据(资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