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大差距与社会和谐

三大差距与社会和谐

三大差距与社会和谐

文献标识码:A

一、三大差距扩大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制约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1.城乡差距扩大。从近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观察,城镇明显快于农村。特别是“十五”以来,随着城市改革的逐步推开和不断深化,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加快,2001 年增长速度由上年的5.5%上升到10.2%,2001 年到2004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7%。两者相差3.6 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比在1999 年为2.6:1,2000 年为2.79:1,2001 年为2.90:1,2002 年为3.23:1,2004 年为3.209:1。有人认为,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一差距将扩大为6:1。由此导致农民消费份额不断下降。[1]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低收入群体。1987—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4 年不仅低于城镇10%最低收入组,还低于5%困难户组的收入水平。按扶贫基金会说法,农村现有贫困人口3000 万人,低收入人口6000 万人,低收入群体9000 万人,占农村总人

口的11%。如果考虑目前统计的局限,将约1/4 生产性部分从

纯收入中剔除,那么,贫困人口将大增,由3000 万增至15000 万人,贫困率将增至19%。[2] 此外,前阶段一些地方政府乱征、滥征农田耕地,使4000多万农民处于无地、无业困境;2001 年,全国9460 万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13652 亿元财富,他们自身却不能享受社会保障。[3]

2.地区差距扩大。经过20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地区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国家XX局课题组

的研究表明,1980 年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别相当于中部的192%和西部的213%,80 年代期间差距有所缩小,但进入90 年代后差距再次拉大,至2002年,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中部的232%和西部的247%。14,截至2000 年,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是7682元、5165元和5481 元,

收入最高省与最低省间的收入之比为2.39:1;收入最高城市

与最低城市之比为4.88:1。目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更猛,而欠发达地区却发展缓慢,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愈演愈烈之势。

3.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体现在不同收入人群之间,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迅速提高。据国内一些专家研究,1980 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大约为0.3,1988 年上升到0.382,1994年达到0.434,首次突破国际公认的0.4 这一临界点,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则攀升到0.458。[5] 据中国社科院2005 年社会蓝皮书报告,2004 年中国基

尼系数超过0.465。

据联合国2004HDI报告,中国2001年基尼系数为0. 447, 最穷1/5 人口占总消费4.7%,最富1/5人口占总消费50%,贫富比差为10. 7: 1 。在中国人民大学2003 年的调查中,20%的最高收入人群占全部收入的54. 58%,而20%最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还不足1%(0. 79%)。从人均家庭收入来看,20%的最高收入组占有近60%(59. 35%)的全部收入,而20%最低收入组所占收入比重不足3%(2. 69%),高低收人比为22:1 。[6]

二、三大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客观原因的,是长期以来诸多矛盾累积的结果。这既与我国处在现代化的特定阶段和新旧体制的转型期有关,又与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相关联。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制度安排失衡。

1 .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尽管竞争、供求、价格等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给予商品生产者的机会是平等的,规则是也是平等的,但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经营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各不相同,市场机制作用所导致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便会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源,取得更多的利润,积累更多的财富;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得到的社会资源少,以至于会得不到相应的社会资源而亏本破产。市场机制作用导致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在我

国当前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并非罕见,尤其在个体私营经济中更是屡见

不鲜。

2.分配制度的改革引起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我国得以实施。这一分配制度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但也对居民收入差距带来重要的影响。从现象上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公平合理的:市场给予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机会和权利是平等的,各种要素参与生产与分配过程也都是遵守公平的市场规则。然而从实质上看,情况就不同了。由于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素质和种类不同,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就必然会有差距。在这里,收入分配的多少取决于要素所有者提供的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拥有的要素数量越多,质量越好,获得的收入就越多,而且越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反之亦然。而不同所有者之间拥有要素差异主要有:来自于代际之间财产的转移、遗产的继承和通过储蓄、资本市场的要素投资等差别,以及由于遗传的天赋、所受教育、工作经验的积累等个体特征差异产生的个人之间能力的差异。在存在这些要素差异的客观情况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必然会影响收入分配,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3.偏斜式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及其制度安排导致城乡差距扩大。

建国初期,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由

于资源稀缺,资本积累严重不足,我国选择了偏斜式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集中投向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工业领域。为了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设计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一是工农业产品的不平等交易。建国以来,国家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的形式不断从农业中提取经济剩余。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尚未得到根本上的制止,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农产晶的几次提价,却遭遇到生产资料更高的涨价。价格剪刀差在落后国家工业化初期是必须的,但长期推行,会严重阻碍农业发展,扩大城乡差距。[7] 二是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1958 年的《户口登记条例》,在我国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阻隔在本已有限的农村土地上。这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采取整齐划一严格管制的制度安排,扼制了由利益导向驱动的要素自由流动,既影响了效率,又有失公平,造成了长期以来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导致我国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产生。三是城乡政策不平等。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差异较大,国家的许多相关政策,城乡也有别。不少市民可以接受的优质教育、医疗保障、社保福利等待遇,而农民却无法享受。此外,农民进城就业、福利、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均无法获得平等权利。同工不能同酬,甚至已经受到歧视的低报酬还常常被拖欠。[8] 这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实施,经过几十年的积淀,终于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和“三农”问题的凸显。

4.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其政策实施导致地区差距的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根据“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由此带动全国发展”的大思路,我国将效率原则和效益目标放在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的优先地位,制定并实施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首先体现在20 世纪80 年代创办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和90 年代的上海浦东开发区,随后又相继设立一系列沿海开发区和开放城市。先后给予经济特区、开发区和开放城市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20 多年来,得益于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财政、税收、稀缺资源的优先供给以及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这些经济特区和沿海开发区、开放城市的建设成就斐然,经济飞速增长,同时带动了整个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开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距

离,改写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全国各省区经济发展的排列次序。例如,在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分别居全国的前 6 位,历经20 多年的发展后,东北三省的位置不进反退,原名列前茅的位置已被挤出,在全国的排列已处于后进地位。这种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及其引发的不同省区在全国经济发展排列次序的戏剧性变化,与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其倾斜政策密切相关。应该说,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实施“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 的战略是科学的、无可厚非的,实施的后果也是卓有成效的。问题在于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落后的地区,先富帮后富,这后半段的战略思路没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才导致了如今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所幸的是,中央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新一轮战略,希望通过新一轮战略的实施,在缩小地区差距上取得明显的成效。

另外,我国体制转轨时期某些政策法规的滞后和漏洞的存在,为某些善于钻政策空子的人提供了发财之机,拉开了收入分配的差距。当两种价格、两种利率、两种汇率同时存在的时候,便为两种人的暴富提供了机会:一种人是握有某些权力的腐败分子,借此机会大搞权钱交易;另一种人是善于收买腐败分子的投机分子,他们利用双轨制的漏洞,通过实现巨大的价差大发横财。这两种人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将巨额国有资产装入个人腰包。

三、构建和谐社会、缩小三大差距的对策选择1.强化转移支付,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思路是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这些地区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的这一思想和主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科学的。

在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国家重点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政策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东部地区获得国家的优惠政策,快速发展起来,拉开了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面对目前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政府应考虑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同时在项目投资、税收政策等方面向中西部倾斜,为中西部地区走上较快发展道路创造良好条件;东部地区作为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应遵照邓小平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路,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促进中西部地区较快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则应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注重市场培育和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加工增值能力,同东部地区协调发展。

2.加快城市化进程,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不仅在于农民负担过重,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有限的土地承载了过多的剩余劳动人口。只有将剩余劳动人口转移出去,土地的效率才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也才能相应地提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仰赖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取得了较快进展,特别是1998 年以来,城市化有加快趋势,年均

保持在1.5 至2.2 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至2003 年底,全国城镇化率达到40.53%。但与国外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达70%左右,全

球平均在50%左右。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为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顺利转移提供必要的条件。进而实施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较充分的资金保证,最终使三农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而要加快城市化进程,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措施: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制度环境。可以先设计农民工户口迁入城镇的规则,对于流入城镇多年,具有基本稳定生活来源,又有留城愿望的农民工应允许其户口迁入,同时推行相应的住房制度改革,让他们居者有其屋,从事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然后逐步向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开,加大城市化发展步伐。二是逐步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把迁入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逐步纳入社保范围,保证他们的基本人身权利。并在农民工子女聚集的地区建立相应的教育机构,使农民工及其子女能逐渐适应城镇工作、生活的新环境,逐步融入城市社会,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稳定发展。三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机制。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并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保障制度,为解决三农问题打造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3.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宏观调控,避免收入差距过大。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要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通过规范收入分配行为,缩小收入差距,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新分配格局。而要实现这一新的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宏观调控。

首先,公平社会资源或生产要素的个人拥有。由于人们占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不尽相同,对生产过程贡献及其带来的收益就会不一样。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传导机制揭示了一个重要原理,如果一开始生产要素的个人拥有存在不公平,那么,收入分配差距在过程的起始阶段就已经存在了,经过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的运行,其结果必然导致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在我国的改革进程中,应尽可能实行利益均等化,避免因公共资源不合理、不平等地传递给个人,形成个人拥有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不等而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中要把握好这一原则。

其次,健全财政税收制度,充分发挥财税杠杆的调节作用。一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职业的基尼系数差异,建立弹性的财政、税收微调制度,把基尼系数维持在0. 3〜0. 4左右,避免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二是加大对收入偏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而对收入偏高的行业、地区、职业等实行多层次、多领域的累进所得税制度,同时调整税种结构,逐步推出遗产税、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税种,并加大税收征管力度,避免偷税漏

税现象的频繁发生。三是优化政府财政支出,加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财政支出,创造有利于贫困人口就业的工作机会,促进中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再次,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完善的医疗、失业、养老保险、城乡互助等完备的社会保障体制。当前,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率,推进一体化、多层次、宽口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特别要重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制建设、失业保险体制建设,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二是加大社会保障税费征收工作,积极拓展筹资渠道。探索部分国有资产转增社保基金的办法,并进一步提高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三要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各类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监督力度,禁止克扣劳动者工资。要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最低工资制度与工资增长机制,确保工资、薪水随物价指数变动而变动和工资随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合理增长。

4.加快体制改革进程,消除寻租腐败和非法致富的土壤。当前,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寻租腐败和非法暴富得以存在的土壤和空间。特别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如政府职能改革,企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等,应加快推进,为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还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对于寻租腐败、知法犯法、非法致富者,要坚决惩罚,决不手软;对于各类灰色收入,要加强扼制;对于走私贩私,制毒贩毒,制

造假冒伪劣坑害百姓的不法行为,要坚决打击,没收其非法收入,以此减少那些不正常的非法暴富机会所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及其造成的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重庆落实胡锦涛“314”总体部署和促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之路。也充分体现了中共重庆市委的高瞻远瞩。三大差距本身不可避免,但是由于体制原因,加剧了三大差距,差距幅度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庆率先提出这个专题作为市委全委会主题,实在难能可贵,足以说了重庆模式在社会治理模式上的创新和进步,大胆开始了前瞻性的探索。但是笔者从公开的资料来看重庆缩小差距的具体政策措施可能与目标渐行渐远。重庆的主要做法:第一、缩小区域差距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人均最低财力不低于10万元;二是加大区域间交通设施建设;三是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第二、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措施:一是户籍改革;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均衡教育;第三、缩小贫富悬殊主要政策:一是开征新税种,如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二是调高最低工资;三是增加就医与创业机会四是强化国企业地位。 但是细节决定成败,到2015年,要实现全市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同步实现倍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措施中的几个具体措施值得商榷。 -----开征新税种与增加中低阶层财产性收入相矛盾 大家知道,我国居民绝大多数是举全家几代人之力才购买一套住房,且还是按揭。现在要扩大房产税范围、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忌不减少公民财产性收入吗?况且开征新税种应该得到人大授权才能进行。 ----最低工资占城镇职工平均收入30%比例偏低 重庆2010年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2944元,而重庆最低工资870元基本相当。按照重庆的物价水平最低工资基本不能维持简单的生存,所以重庆政府花大力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和谐社会 是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全面小康和 现代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富裕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牢牢把握经济建 设这个核心,实现经济繁荣富强。 一、抓住服务业这个薄弱环节,保持和谐的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经济质量改善、结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 增强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就三大产业来看,2004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 15.2∶53.0∶31.8,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比2002年下降了1.8%,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GDP较 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首先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的农业经济时代;其次是第二产业逐 渐成为GDP的主要构成部分的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 的发展,第二产业一统天下的地位又逐渐被服务业所取代的后工业时代。因为信息产业成了服务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因而又称为信息经济 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业比重的提升是劳动分工发展和深化的自 然结果,服务业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对其他产业提升效率和增强竞争力 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业能否有突破性地发展,将在很大 水准上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致使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占的比重不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 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当前,“全世界第一产业占5%,第二产业占32%,第三产业占63%。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其服务业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例差别也很大:34个低水平国家为36%,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

三大差距与社会和谐

三大差距与社会和谐 文献标识码:A 一、三大差距扩大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制约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1.城乡差距扩大。从近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观察,城镇明显快于农村。特别是“十五”以来,随着城市改革的逐步推开和不断深化,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加快,2001 年增长速度由上年的5.5%上升到10.2%,2001 年到2004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7%。两者相差3.6 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比在1999 年为2.6:1,2000 年为2.79:1,2001 年为2.90:1,2002 年为3.23:1,2004 年为3.209:1。有人认为,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这一差距将扩大为6:1。由此导致农民消费份额不断下降。[1]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低收入群体。1987—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4 年不仅低于城镇10%最低收入组,还低于5%困难户组的收入水平。按扶贫基金会说法,农村现有贫困人口3000 万人,低收入人口6000 万人,低收入群体9000 万人,占农村总人

口的11%。如果考虑目前统计的局限,将约1/4 生产性部分从 纯收入中剔除,那么,贫困人口将大增,由3000 万增至15000 万人,贫困率将增至19%。[2] 此外,前阶段一些地方政府乱征、滥征农田耕地,使4000多万农民处于无地、无业困境;2001 年,全国9460 万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13652 亿元财富,他们自身却不能享受社会保障。[3] 2.地区差距扩大。经过20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地区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国家XX局课题组 的研究表明,1980 年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别相当于中部的192%和西部的213%,80 年代期间差距有所缩小,但进入90 年代后差距再次拉大,至2002年,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中部的232%和西部的247%。14,截至2000 年,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是7682元、5165元和5481 元, 收入最高省与最低省间的收入之比为2.39:1;收入最高城市 与最低城市之比为4.88:1。目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更猛,而欠发达地区却发展缓慢,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愈演愈烈之势。 3.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体现在不同收入人群之间,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迅速提高。据国内一些专家研究,1980 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大约为0.3,1988 年上升到0.382,1994年达到0.434,首次突破国际公认的0.4 这一临界点,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则攀升到0.458。[5] 据中国社科院2005 年社会蓝皮书报告,2004 年中国基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和谐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和谐 在当今社会,社会不平等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阶层分化等都是常见的现象。社会不平等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社会动荡、犯罪率上升等。而实现社会和谐正是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社会不平等会导致社会动荡。当一个社会存在着极端的贫富差距时,富人和穷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对立。在这种情况下,富人可能会养成一种优越感,而穷人则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挫败。这种对立和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动荡,甚至可能引发暴力事件。因此,减少社会不平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之一。 其次,社会不平等会导致犯罪率的上升。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贫困和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更容易受到社会的边缘化和剥夺,这增加了他们从事非法活动的可能性。由于他们没有得到正当的教育和机会,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来维持生活。为了生存,他们可能会选择违法行为。因此,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有助于降低犯罪率,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社会不平等。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教育不仅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技能和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其次,政府应制定公平的税收政策,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富人应通过纳税来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而贫困和弱势群体应得到适当的援助和保护。另外,政府还应加强监管,打击贪污和腐败现象,创造一个公正透明的社会环境。 除了政府的作用,个人和社会组织也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来实现社会和谐。个人应该加强自我教育和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社会地位。同时,个人也应该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社会组织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呼吁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通过共同努力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十大政策三三制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十大政策三三制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社会和谐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之一,而政府的政策举措在实 现社会和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十大政策三三制是一项重要 的举措,旨在促进国家的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将探讨这项政策举措的 主要内容以及其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 一、三大领域:经济、环保和社会公平 十大政策三三制针对的是经济、环保和社会公平这三大领域。在经 济方面,政策鼓励发展创新型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以及提供公 平的机会和资源分配。在环保方面,政策着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保 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在社会公平方面,政策倡导人人 平等、机会公平,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正义。 这三大领域的政策举措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协同作用来推动社会和 谐的发展。 二、创新机制:分类别制度、联动推进 为了落实十大政策三三制,政府采用了创新的机制。首先是分类别 制度,即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例如, 在经济方面,就可以针对创新型企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其次是联动 推进,即多个政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形成政策的合力。例如,在环保方面,可以将绿色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这样的创新机制,政策的落实更加有针对性和协调性,从而推 动了十大政策三三制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社会参与:民主决策、多方合作 十大政策三三制不仅仅是政府的举措,还强调加强社会的广泛参与。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更加民 主和科学。同时,政府还鼓励多方合作,与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等 各界力量共同推进政策的实施。 通过加强社会参与,政策举措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力量 和政府力量共同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四、推动可持续发展:经济繁荣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在十大政策三三制的推动下,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得到了更 好的发展。政策鼓励发展绿色产业、节能减排,同时也加强环境监管 和执法力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在保 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动可持续发展,政策使得经济和环境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从 而推动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五、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公平与人民福祉的统一 十大政策三三制的最终目标是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 和人民福祉的统一。政策鼓励公平的机会和资源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社会保障。通过这些政策举措,人民的生活水 平得到提升,社会的和谐也得到进一步巩固。 总之,十大政策三三制是中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机制、加强社会参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缩小三大差距的内容

缩小三大差距的内容 面对连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三大差距,即财富差距、基础设施差距和知识差距。消除这三种差距,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将实施“缩小三大差距”。 首先,需要消除财富差距,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发展中国家可以考虑加大外资引进,制定有利于投资的政策,促进多元的直接投资;发达国家则可以扩大投资规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给予投资和援助,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推动资本流动。 其次,要消除基础设施差距。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为他们指明互联互通、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方向;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积极政策,利用国际资源,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此外,支持发展中国家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国际援助、多边债务调整、国际资源开发和外资引进等措施,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基础设施。 此外,要消除知识差距,发达国家可以与发展中国家一起开展多种培训和技术转移项目,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软件和硬件能力;发展中国家应主动改善本国的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以便结合国际新技术,推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缩小三大差距,应从双方发力,在政策、金融、技术和机制等方面共同合作,以保持两极分化的国际经济在发展中更加平衡。为此,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助于发展的政策,加强经济制度改革,改善贸易

及投资环境,建立投资奖励机制,发挥技术、设备和培训等多项援助,以便双方密切合作,实现财富、基础设施和知识的平等共享。当下全球经济正处于调整期,缩小三大差距是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各国政府应坚持的重要政策。 调整三大差距,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和知识优势,有效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全球增长的均衡发展。消除三大差距,建设和谐世界经济体,将成为国际社会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

社会问题的解决与促进社会和谐的措施

社会问题的解决与促进社会和谐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社会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教育资源不均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到的不仅仅是如何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促进社会和谐。本文将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并促进社会和谐的措施。 政府方面:政府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权力和责任去解决社会问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来引导社会的发展。例如,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环境保护法律,对污染行为实行惩罚措施。针对教育资源不均问题,政府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关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减少贫富差距,为弱势群体提供保障。 企业方面: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社会责任。企业需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企业需要积极投入环保、教育、扶贫等公益事业,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例如,企业可以加大环保投入,使用环保材料,开发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企业还可以积极参与教育扶贫等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的福利。 个人方面:个人是社会的最小组成部分之一,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个人要注重自身素质提升,承担社会责任,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注重环保,保护环境,减少浪费。个人还需要关注教育、扶贫等公益事业,多为弱势群体捐款、捐物等,关注社会福利事业

的发展。 总之,社会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合作才能够达到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和合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呈现美好的社会!

转型时期城乡差距与社会和谐研究

转型时期城乡差距与社会和谐研究 中图分类号:f21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6-000-02 摘要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差距过大,这种局面势必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从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的逻辑联系出发,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转型时期的城乡差距与社会矛盾的表现,然后,对城乡差距扩大下的社会矛盾进行了政治考量,最后,提出了协调转型时期城乡矛盾的机制,并提出了该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转型时期城乡差距和谐社会政治考量 一、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的内在逻辑 1.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持续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对其报酬的满意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与其他人的比较。当他在比较中发现自己应得而未得到某事物时,就会产生怨恨与不满,此即著名的相对剥夺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直接反映各阶层利益关系的收入分配状况往往比社会的物质发达程度高低更能影响社会稳定。而当前由于利益关系不协调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成员之间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之间的摩擦和矛盾,使社会离心力增大,社会震荡趋势加剧。但当今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特别是部分新富阶层的崛起是属于非常态的,其发展趋势已经背离了当初国家为打破平均主义,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初衷,这是人们生出不满和怨气的关键所在。

恰恰是这种深藏于现时物质利益矛盾中的深层次根源造成了人们 心理上一种难以遏止的“相对被剥夺感”和种种不安定情绪,这种普遍性公众社会心态失衡无疑会危及到我国社会的全面稳定。 2.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 势新特点,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个社会系统中,在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的影响下,社会差距将不断缩小,由社会差距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便能在此社会环境中得以协调。因此,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能够有效化解矛盾的社会。根植于市场环境中的阶层利益主体,需要新的结构来容纳;相应的利益矛盾和冲突,需要新的机制来表达、追求和维护。 二、转型时期的城乡差距与社会矛盾的表现 1.收入差距的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一直在飞速增长。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1996年为2.51∶1,1997年为2.47∶1;1998年为2.51∶1;1999年为2.65∶1;2000年为2.79∶1;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0∶1;2002年更是上升到3.11∶1。这主要是

着力缩小“三大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着力缩小“三大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缩小三大差距——贫富差距、发展差距和数字双重差距——来实现共同富裕。首先,通过深入分析三大差距的成因,阐述其背后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其次,介绍采取哪些政策及其相应的措施,以缩小这三大差距,分别为政府改革、社会参与、教育制度改革等;最后,总结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三大差距、共同富裕、政策、政府改革、社会参与、教育制度改革 正文: 缩小三大差距以实现共同富裕是维护全球和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三大差距指的是贫富差距、发展差距和数字双重差距。各国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及可持续发展。 一、成因与分析 贫富差距指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财富和物质资源的差异,通常由国家的财政政策,社会的分配模式及个人的行为习惯等因素造成。发展差距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多由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资源分配等因素导致。数字双重差距指的是在利用数字技术的机会方面存在的差异,往往由于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甚至是性别等因素而导致。 二、政策与措施 为了缩小这三大差距,各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政策和措施。首先,

采取政府改革,通过改善政府的决策机制、精准扶贫政策、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等措施,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加强社会参与,更广泛地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并加以利用,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此外,改革教育制度,加强贫困地区和穷困家庭的教育资源投入,以消除数字双重差距。 三、结论 以上政策和措施虽然有助于缩小三大差距,但除此之外,还应当采取更多的措施,以更有效地实现共同富裕,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现在,应用这些政策和措施以缩小三大差距并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各国应当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以统一方向来推进发展进程。其次,应重视加强贫困地区及穷困家庭的教育资源投入,以消除数字双重差距。此外,要加强社会参与,尊重民意,有效对接各社会群体,推动社会发展进程。此外,各国政府还可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转变社会分配模式,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应该强调的是,在实施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循证和可持续性问题,尤其是针对贫富差距、发展差距和数字双重差距等问题,要坚持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政策和措施能顺利实施,有效避免走入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大差距的缩小,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实施的过程中,国家也应该努力实施层面上的统筹协调,尤其是要尊重、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社会结构、历史等差异,做好统筹规划,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同时,国家也要通过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推进各地的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发展,以便尽快缩小三大

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政策实施的调研报告

关于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政策实施的调研报告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胡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是在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小组针对重庆市应对国家共同富裕等相关政策所作出的应对、改变进行了调研,并作出一下报告。 一、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和会议 2011年7月20至21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九次全委会,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措施。这次会议将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主题,是重庆市委在充分考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情况下,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课题。 2011年6月24-25日,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会议,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先后主持了研讨会。专家们围绕如何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怎样进一步实现和发展共同富裕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走共同富裕之路的理论本质、重大意义和实施路径等进行了讨论。 2010年12月,在重庆市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民生十条”之上提出“共富”理想。他说:“共同富裕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根本问题”,“少数人的富裕绝不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随后的2011年重庆市两会上,重庆在全国率先将降低基尼系数写入“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由0.42降到0.35。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民生导向、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三进三同”、“大下访”、“结穷亲”等工作,都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很多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值得学习和借鉴。重庆秀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任江河在行政中心会议室,召集全县20多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传达贯彻学习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就“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进行了专题学习讨论。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的决议》,就如何缩小“三大差距”提出了12条有理有据、货真价实,实在、可操作的举措。 重庆市永川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巴川江所作的《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建设幸福永川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共同富裕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二、各地区对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落实情况

缩小三大差距的内容

缩小三大差距的内容 当人们在谈论社会发展的时候,大家都离不开三大差距的概念,它们在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贫富差距、北方与南方地区差距、城市与农村差距。虽然这三大差距都让社会发展缓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优势:这个世界正在行动起来,试图缩小这三种差距。 首先,贫富差距。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差距,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也积极倡导社会公平。比如,政府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以及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也会实施财政政策,减轻中低收入家庭的负担;政府还会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以帮助最贫困的群体。同时,政府还会鼓励人们参与社会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投资,以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减少社会贫富差距。 其次是北方与南方地区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也是文化上的。政府采取双重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一个是促进南方经济发展,一个是预防北方经济发展过快。政府在南方地区不断加大投资,努力发展重点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南方地区的社会状况;同时,政府也要防止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过快,如通过政策手段精细化管理,加大北方地区企业税收等等。 最后是城市与农村差距。由于城市资源优势明显,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发展明显落后。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鼓励人们由农村到城市迁移,扩大投资,降低农村贫困水平,发

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等等。 缩小三大差距不仅有利于全民的福祉,还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政府,商业,民间等各方努力,缩小这三种差距不仅是一种政策,更是一种社会道德,一种崇高的责任。当我们团结一致,既关注大众利益,又注重个人利益,认真执行政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就能不断减少三大差距,实现全民共赢。

和谐社会的调查报告

和谐社会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和谐社会 近年来,中国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社会 方面却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社会治安状况等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但是如何实现和谐社会呢?本报告基于调查和研究,分析了 和谐社会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和谐社会的定义与特征 和谐社会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达到 协调、稳定、公正的状态。简单来说,和谐社会就是人们的生活 幸福、社会环境良好、公共秩序稳定、政治制度合理、经济发展 可持续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特征包括:一、人民幸福。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 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们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和空间,生活 稳定、安逸、幸福。二、社会稳定。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它的稳定体现在社会治安的良好状态,公共秩序的维持以及法律

的保障等方面。三、政治清明。政治清明是和谐社会的内在条件,它是保障社会和谐运转的重要保证。四、公正合理。和谐社会要 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公正合理,让人民感受到公平 的机会,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合法权利的得到保障。五、生态 平衡。和谐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它要求人们保护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 二、和谐社会现状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而实现和谐社会则需要经过 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已经取得了很 多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1、贫富差距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逐渐加剧,贫富差 距也越来越明显。有关调查显示,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身上,而且最富的5%人口的财富占全部财富的1/4以上。贫富差距 的扩大对于和谐社会的实现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构建和谐社会三大挑战与四大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三大挑战与四大问题 面临的三大挑战: (一)社会进展滞后于经济进展。不仅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进展本身也受到了严峻制约。 (二)经济进展不均衡。表现为城乡及区域经济进展差距在逐年扩大,农人增收难等,已经阻碍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因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进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阻碍日趋严峻。 必需解决的四大问题: (一)必需坚持“人民是制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制造环 境的主体”的理念。 (二)必需解决体制性障碍。 (三)必需强化政府的公共效劳职能,大力减少政府直接干与微观主体的行为。 (四)必需坚持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构建和谐社会,挑战在哪里?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理论上说,是

一个社会各阶级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 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伶俐才干、制造力取得充分发挥和全面进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和谐进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6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注视的庞大成绩,改革增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是当前仍面临问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十四 届三中全会提由了“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进展、统 筹区域进展、统筹经济社会进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统筹国内进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确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咱们要依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经济进展和社会进展并进的社会。可是咱们过去一段时刻,重增加,轻进展,造成社会进展严峻滞后于经济进展,不仅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进展本 身也受到了严峻制约,造成消费增加不力,要紧靠投资拉动增加的局面。经济进展是社会进展和进步的物质前提,可是, 经济进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加,经济增加若是不能同人民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高结合起来,不能增进 普遍的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就可能加重社会矛盾。因此,必需改变旧的GDP曾加观念,落实科学进展观,尽力形成经济与社会和谐进展的机制。 和谐社会应该是城乡和谐进展的社会。可是,最近几年 来,我国城乡经济进展差距在逐年扩大,农人增收难,专门是

社会差距与社会和谐

社会差距与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既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加 强体制创新的首选要义。当代中国要想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内生与外围寻找合理的路径支持。而中央提出的 “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路径指向,彰显了激发社会活力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理论基点、途径依托、体制保障三方 面的逻辑联结与思路偶合,从而使二者的关系研究在学理意义与实践价值两个层面从本质上便具备了指向归一、目的明确的可行性、客观性和实践性,即二者在确证人的本质层面的元语境下达到理论基点的统一,在外化与实现人的本质的外围领域达到路径支撑的归一,在坚持党的领导、三大规律的实现上达到目标指向的同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用全面思考问题的理念,把社会主义建设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把和谐社会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正确理解建设和谐

社会的内涵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重要执政能力之一。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出党、国家和全社会对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领域的差异与和谐以及两者关系的认识。 将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意味着对社会差异的承认,因为没有现实的社会差异,在近乎同质的基础上谈和谐,即使不能说没有意义,至少也是意义有限的。从逻辑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 差异社会的和谐状态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首先,市场就是交换,交换的前提是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既是差异的表现,也是差异的结果。没有差异就没有市场本身,反之,市场一旦形成,必然增强差异,并促使劳动分工不断细化。其次,不仅不同分工之间有差异,在同一种分工内也存在差异。作为一个竞争场所,市场要求所有参与者都时刻处于竞争之中,进行优胜劣汰。

从社会建设视角看三大差别的消灭

从社会建设视角看三大差别的消灭 袁雷 【摘要】Eliminat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urban and rural, mental labor and physical labor is a subject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three major differences are the products of development of old-style division of labor and private ownership, which restrict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members ' equality of free development and free la-bor. In the practic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three differences, we must develop socialist production, strengthen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overcome the traditional habits. On the basis of these, We can achieve the unity of the free labor and com-munity of free individuals, also every human 's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消灭工农、城乡和脑体三大差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 三大差别是旧式分工和私有制发展的产物,从根本上限制了社会成员平等自由发展和自由劳动的实现.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要消灭三大差别,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克服传统和习惯影响,进而真正实现自由人的劳动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统一,以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期刊名称】《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29)004 【总页数】4页(P70-73)

收入分配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收入分配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社会和谐是一个国家及其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收入分配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 要因素。合理的收入分配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然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往往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收入分配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首先,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贫富差距过大会 引发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最终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一个社会中,少数人拥有绝大部分的财富,而大多数人却过着贫穷的生活,这种不公平现象显然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可以使财富更加公平地分配给每个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其次,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收入不仅仅是实现物质需求 的手段,更关系到个人的尊严和自尊心。当个人的劳动被合理地反映在收入上时,他们会感到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进而增加自身的幸福感。相反,如果受制于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人们会感到不公平和不满,这将对社会和谐产生负面影响。通过优化收入分配,可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进而增加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度。 第三,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发展是相 互关联的。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往往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阻碍经济的发展。当少数人拥有过多的财富时,他们可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于投机和奢侈消费,而不是用于生产和创造就业机会。这将阻碍中低收入人群的经济增长机会,不利于整体社会的繁荣。因此,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可以实现财富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社会和谐提供坚实基础。 最后,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建立社会信任和公民意识。社会信任是社会和谐 的基础,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是建立社会信任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人们感到自己得到公正的回报时,他们将更加愿意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