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方剂学祛湿剂祛湿化浊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方剂学祛湿剂祛湿化浊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方剂学祛湿剂祛湿化浊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五节祛湿化浊剂

萆薢分清饮(原名萆薢分清散)

《杨氏家藏方》

萆薢分清石菖蒲,草梢乌药智仁具;

或加茯苓共煎煮,淋浊流连自可除。

【组成】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各9g)

【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混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

陈氏萆薢分清饮,黄柏茯苓术菖蒲;

莲子丹参及车前,湿热淋浊宜早图。

组成:川萆薢二钱(6g)黄柏炒褐色石菖蒲各五分(各2g)茯苓白术各一钱(各3g)莲子心七分(2g)丹参车前子各一钱五分(各4.5g)

功用:清热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湿热白浊。症见小便混浊,尿有余沥,舌苔黄腻。

【鉴别】萆薢分清饮两方皆用萆薢、石菖蒲利湿分清,均可治疗白浊。但《杨氏家藏方》萆薢分清饮配以益智、乌药,功可温暖下元,主治下焦虚寒之白浊;《医学心悟》萆薢分清饮则伍黄柏、车前子以清热祛湿,功可清热利湿,主治下焦湿热之白浊。

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

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组成】白术土炒,一两(30g)山药炒,一两(30g)人参二钱(6g)白芍酒炒,五钱(15g)车前子酒炒,三钱(9g)苍术制,三钱(9g)甘草一钱(3g)陈皮五分(2g)黑芥穗五分(2g)柴胡六分(2g)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之带下证。带下色白,清稀无臭,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方剂学课本趣味方歌速记口诀

第一章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麻子炒杏仁――(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 2、桂枝汤――大嫂炒姜汁――(大枣3枚、芍药9g、甘草9g、生姜9g、桂枝9g)。 3、九味羌活汤――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黄弟兄租新房子干活)――(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羌活,川芎)。 4、香苏散――甘肃皮箱(陈香炒苏叶)――()。 5、加味香苏散――陈兄生娇子,老象慢惊风――()。 6、小青龙汤――少将甘心为妈下跪――(麻黄,五味子,干姜,芍药,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7、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 百部甘草紫箢)。 二、辛凉解表剂。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银翘散――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竹叶,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薄荷,银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10、柴葛解肌汤――柴葛三更起,指说秦腔高(葛芩要借白纸糊草墙)。――()。 11、升麻葛根汤――升麻哥炒芍药(草药生根)――()。 三、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穷――(独活,人参,羌活,桔梗,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川芎)。 13、再造散――再造散用桂枝汤,欺负穷人抢新房――()。 14、参苏饮――申诉,陈根目前只办三更令(婶叔根前领陈香,只借半夏草)――()。 15、加减葳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 第二章、泻下剂 一、寒下剂。 16、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17、大黄牡丹汤――牡丹东逃将军笑(大黄牡丹忙摘冬桃)――()。 18、大陷胸汤――谁笑将军(芒硝遂军)――()。 二、温下剂。 19、温脾汤――黄夫人炒姜(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甘草,干姜)。 20、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姜豆黄――()。

164首经典常用方剂歌诀

164首经典常用方剂歌诀, 第一章解表剂 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量,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19.黄龙汤方歌: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逐水 20.十枣汤方歌: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三章和解剂 21.小柴胡汤方歌: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

方剂学祛湿剂温化寒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方剂学祛湿剂温化寒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四节温化寒湿剂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苓桂术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 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去。 【组成】茯苓四两(12g)桂枝三两(9g)白术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鉴别】苓桂术甘汤与五苓散中皆有茯苓、桂枝、白术三药,均有温阳化饮之功,用于治疗痰饮病。五苓散以泽泻为君,配伍茯苓、猪苓直达下焦,以利水渗湿为主,主治饮停下焦之脐下悸、头眩、吐涎沫等症;苓桂术甘汤以茯苓为君,配伍桂枝温阳化饮,四药皆入中焦脾胃,主治饮停中焦之胸胁支满、头眩、心下悸等症。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著汤) 《金匮要略》 肾著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 伤湿身重与腰冷,亦名甘姜苓术汤。 又: 甘姜苓术主肾著,身痛腰冷又何虑。 【组成】甘草二两(6g)干姜四两(12g)茯苓四两(12g)白术二两(6g) 【功用】祛寒除湿。 【主治】肾著病。身重,腰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 【鉴别】苓桂术甘汤与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组成仅一药之差。但前者重用茯苓为君,配伍桂、术、草,重在利水渗湿,兼以温阳健脾,是治疗痰饮病之代表方;后者重用干姜为君,配伍苓、术、草,意在

温中祛寒,兼以渗湿健脾,是治疗寒湿肾著病之常用方。 真武汤《伤寒论》 真武汤壮肾中阳,苓芍朮附加生姜; 少阴腹痛寒水聚,悸眩瞤惕急煎尝。 【组成】茯苓三两(9g)芍药三两(9g)白术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9g)【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 1.阳虚水泛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畏寒肢冷,腹痛,下利,或咳,或呕,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2.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 附子汤(《伤寒论》) 少阴阳虚附子汤,人参白术苓芍藏; 体痛背寒肢逆冷,温阳益气自复康。 组成: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15g)茯苓三两(9g)人参二两(6g)白术四两(12g)芍药三两(9g) 功用:温经助阳,祛寒化湿。 主治: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鉴别】附子汤与真武汤药物组成仅一味之差,均可治疗阳虚水湿泛溢之证。但前者重用附、术,并配伍人参,重在温补脾阳而祛寒湿,主治阳虚寒湿内盛所致之痹证;后者附、术量减半,并佐以生姜,重在温补肾阳而散水气,主治阳虚水湿泛溢之证。 实脾散《严氏济生方》 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 草果姜附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组成】厚朴去皮,姜制,炒白术木瓜去瓤木香不见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一两(各30g)甘草炙,半两(15g)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方剂学之祛湿剂

方剂学之祛湿剂 祛湿剂 第一节燥湿化浊 1、藿香正气散 【组成】大腹皮(6g)白芷(6g)紫苏(6g)茯苓(6g)半夏(6g) 白术(6g)陈皮(6g)厚朴(6g)苦桔梗(6g)藿香(9g)甘草(6g)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方歌】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 第二节利水渗湿 2、五苓散 【组成】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①蓄水证。②水湿内停证。③痰饮证。 【方歌】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茯苓;桂枝温通助气化, 利便解表烦渴清。 3、防己黄芪汤 【组成】防己(12g)黄芪(15g)甘草(6g)炒白术(9g)【功效】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气虚之风或风湿证。 【方歌】防己黄芪金匮方,术甘姜枣共煎尝;此治风水与诸湿,身重汗出服之良。 第三节清热祛湿 4、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18g)栀子(9g)大黄(6g)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方歌】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湿热蕴结在肝胆,清热利湿退黄良。 第四节温化水湿 5、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甘草(6g)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内停。 【方歌】苓桂术甘是经方,中阳不足痰饮猖;悸眩咳逆胸胁满,温阳化饮功效彰。 6、真武汤 【组成】茯苓(9g)芍药(9g)白术(6g)生姜(9g)附子(9g)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 【方歌】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阳虚水饮停为患,悸眩瞤惕保安康。

方剂学趣味方歌速记口诀

方剂学趣味方歌速记口诀 (xx中医药大学版) 前言: 本文章是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54学时)考试大纲总结编写,具有强烈的针对性,适合短时间备考强化训练。笔者应有口诀背诵方剂配伍,在短短2天时间内解决了方剂学一书中的重点一类方(80余个)。希望这边文章能对以后考试的师弟师妹有所帮助。 解表剂 一、xx表剂 xx《伤寒论》: 麻子炒杏仁。(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 xx《伤寒论》: 大嫂炒姜汁。(大枣,芍药,炙甘草,生姜,桂枝)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xx方): 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羌活,川芎)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子将要甘心下跪。(麻黄,五味子,干姜,芍药,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黄五姜药草辛夏桂 --------------------------------------------------------------------------------- 二、xx表剂 xx《温病条辨》: 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薄桑仁菊,甘芦梗翘

xx《温病条辨》: 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竹叶,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薄荷,银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竹豉荆,牛荷花,甘芦梗翘 xx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干嘛姓石。(炙甘草,xx,杏仁,石膏) --------------------------------------------------------------------------------- 三、xx解表剂 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穷。(独活,人参,羌活,桔梗,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川芎)泻下剂 一、寒下剂 大xx《伤寒论》: 大小实厚1112。(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小xx《伤寒论》: 大实厚211。(大黄,枳实,厚朴) 调胃xx《伤寒论》: 大小草221。(大黄,芒硝,甘草) 二、温下剂 xxxx《备急千金要方》: 黄夫人炒姜。(大黄,附子,人参,甘草,干姜) 三、润下剂

15祛湿剂歌诀

祛湿剂 燥湿和胃 平胃散《和剂局方》 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胃苓汤《丹溪心法》合五苓散柴平汤《景岳全书》合小柴胡汤 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加藿香半夏 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六和汤《和剂局方》 六和藿朴杏砂呈,半夏木瓜赤茯苓。术参扁豆同甘草,姜枣煎之六气平。 或益香薷或苏叶,伤寒伤暑用需明。 清热祛湿 湿温初起方《中西温热串解》 湿温初起银翘豉,藿佩甘通竹叶使。滑石茯陈苍术皮,恶寒无汗杏薷备。 藿朴夏苓汤《感证辑要》 藿朴夏苓有三仁,通草猪苓泽泻存。淡豉解表化湿气,湿温初起效可成。 枳桔栀豉汤(新) 枳桔栀豉汤竹茵,贯众翘草薄黄芩,湿温在气热偏重,宣畅清利此法寻。 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 热盛阳明湿阻脾,脉洪身热重难移。膏知甘米并苍术,寒润苦燥配伍宜。 三仁汤《温病条辨》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雷氏芳香化浊法《时病论》 芳香化浊藿香先,荷叶夏陈与佩兰。厚朴腹皮共煎服,外宣内化湿邪蠲。 连朴饮《霍乱论》 孟英连朴饮菖蒲,栀豉芦根半夏齐。湿热内蕴成吐利,苦寒温燥和中奇。 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 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一加正气霍苓陈,曲杏麦芽腹朴茵。升降失司便不爽,脘连腹胀服之泯。 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二加正气霍防通,朴卷广皮茯薏功。脘闷便溏身体痛,化湿疏络妙无穷。 三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三加正气霍陈皮,杏朴茯苓滑石宜。湿阻气机渐化热,苔黄胸闷此方施。 四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四加正气霍山楂,朴曲茯陈草果加。秽湿偏寒脉右缓,舌苔白滑服之瘥。 瘥:chai拆,指病转好。 五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五加正气霍陈苍,苓腹谷芽厚朴尝。秽浊留滞脾运阻,运脾化湿中焦畅。 茵陈蒿汤《伤寒论》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 茵陈四逆汤《伤寒论》四逆散加茵陈栀子柏皮汤《伤寒论》栀子黄柏甘草 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五苓散加茵陈末栀子大黄汤《金匮要略》大黄栀子枳实豆豉

方剂歌诀

第一章解表剂 1.麻黄汤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 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 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 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 7.银翘散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 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 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 11.败毒散 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 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 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 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 15.大承气汤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 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 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16方剂学祛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十六章祛湿剂 第一节化湿和胃剂 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平胃散是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药, 除湿散满祛瘴岚,调胃诸方从此扩。 若和小柴名柴平,煎加姜枣能除疟, 又不换金正气散,即是此方加夏藿。 又: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 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组成】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g)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g)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6g)甘草炙黄,一两(3g)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不换金正气散(《易简方》,原名不换金散) 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 组成:藿香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甘草各等分(各10g) 功用:解表化湿,和胃止呕。 主治:湿浊内停兼表寒证。症见呕吐腹胀,恶寒发热,或霍乱吐泻,或不服水土,舌苔白腻等。 柴平汤(《景岳全书》) 小柴胡汤合平胃,寒多热少湿疟祛。 组成:柴胡人参半夏黄芩甘草陈皮厚朴苍术(原著本方无用量) 功用:和解少阳,祛湿和胃。 主治:湿疟。症见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鉴别】不换金正气散较平胃散多藿香、半夏二味,其燥湿和胃、降逆止呕之力益佳,且兼具解表之功,用于湿邪中阻,兼有表寒之证。柴平汤即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方,功可和解少阳、燥湿化痰和胃,用于治疗素多痰湿,复感外邪,痰湿阻于少阳,寒多热少之湿疟。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各3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各6g)藿香去土,三两(9g)甘草炙,二两半(6g)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濡缓。以及山岚瘴疟等。

中医执业医师大纲方剂学方歌全

精心整理第一章解表剂 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4.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襄,伤寒无汗兼烦躁,发汗清热此方良。 5. 通。 6. 7. 8. 9. 10. 11. 12. 寒下 13. 14 温下 15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润下 16.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17.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逐水 18.十枣汤: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攻补兼施 19黄龙汤: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第三章和解剂 和解少阳 20.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21.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调和肝脾 22. 23. 24. 脾。 26. 27. 28. 29. 30. 31. 可为。 32.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 33.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治头风,橘皮甘桔柴胡升,翘芩连荷牛僵蚕,玄参马勃和板蓝。 34.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芷银防,归芍乳没天贝尝,穿刺草陈通经络,疡门开首第一方。 清脏腑热

164首经典常用方剂歌诀

第一章解表剂 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量,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19.黄龙汤方歌: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20.十枣汤方歌: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三章和解剂 21.小柴胡汤方歌: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22.蒿芩清胆汤方歌: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23.四逆散方歌: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24.逍遥散方歌: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25.痛泻要方方歌: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26.半夏泻心汤方歌: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合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27.大柴胡汤方歌: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28.防风通圣散方歌: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29.葛根芩连汤方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温化水湿)——草薢分清饮(《丹溪心法》)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温化水湿)——草薢分清饮(《丹溪心 法》) 一、组成 益智、川萆薢、石菖蒲、乌药等分(各10克)。 二、用法 上剉,每服五钱,水煎,入盐一捻,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入食盐少许)。 三、歌括 1.萆薢分清饮 萆薢分清石菖蒲,草梢乌药智仁具;或加茯苓共煎煮,淋浊留连自可除。 2.程氏萆薢分清饮 程氏萆薢分清饮,黄柏茯苓术菖蒲;莲子丹参及车前,湿热淋浊宜早图。 四、功用 温暖下元,利湿化浊。 五、主治 下焦虚寒。小便白浊,频数无度,白如米泔,凝如膏糊。 六、方解 本方所治之白浊,是由下焦虚寒,湿浊下注所致。肾受寒邪,封藏失职,故小便频数;肾阳不足,失于气化,清浊不分,故小便混浊,甚则凝如膏糊。治宜温肾利湿,分清化浊。方中川萆薢

利湿化浊,为治白浊之主药。益智温肾阳,缩小便,止遗浊尿频。乌药温肾寒,暖膀胱,治小便频数。石菖蒲化浊除湿,去膀胱虚寒,《名医别录》谓“温肠胃,止小便利”,黄宫绣言“肠胃既温,则膀胱之虚寒小便不禁自止”。盖菖蒲得萆薢,庶可除湿而分清化浊;与益智、乌药配伍则能温里止小便频数。原书方后云:“一方加茯苓、甘草,其利湿化浊之力更佳。以食盐为使,取其咸以入肾,引药直达下焦。诸药合用,共奏温暖下元,分清化浊之效。 七、附方及方论 .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川.萆薢二钱(10克)、黄柏炒褐色、石菖蒲各五分(各3克)、茯苓、白术各一钱(各5克)、莲子心七分(4克)、丹参、车前子各一钱五分(各7克)、水煎服。功用:清热利湿,分清化浊。主治:湿热渗入膀胱。白浊,膏淋,尿有余沥,小便混浊,舌苔黄腻者。 以上二方均用萆薢、菖蒲,取其利湿化浊。前者配入乌药、益智,则药性偏温,而有温暖下元作用,故用治白浊属下焦虚寒之证;后者配以黄柏、车前子等,则药性偏凉,而有清热泻火作用,故用治白浊属于下焦湿热之证。 八、文献摘录(方论) 汪昂:“此手足少阴足厥阴阳明药也。.萆薢能泄阳明阴湿热,去浊而分清。乌药能疏邪逆诸气逐寒而温肾。益智脾药,兼入心肾,固肾气而散结。石菖蒲开九窍而通心。甘草梢达茎中而止痛。使湿热去而心肾通,则气化行而淋浊止矣。”(《医方集解》)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利水渗湿)——五苓散(《伤寒论》) - 副本 - 副本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利水渗湿)——五苓散(《伤寒论》) 一、组成 猪苓十八铢,去皮(9克)、泽泻一两六铢(15克)、白术十八铢(9克)、茯苓十八铢(9克)、桂枝半两,去皮(6克)。 二、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ヒ,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做散剂,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 三、歌括 1.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2.四苓散 除却桂枝名四苓,溲赤便溏皆可服。 3.茵陈五苓散 茵陈配入五苓散,湿热黄亦可除。 4.胃苓汤 平胃五苓合方用,消积渗湿效突出。 四、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五、主治 1.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证。 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六、方解 《伤寒论》原用本方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表邪未尽,故仍见头痛,发热,脉浮;邪入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则为蓄水。水蓄下焦,气不化津,水精不布,故烦渴欲饮;饮入之水,不得输布,故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总之,本方证是以水饮停蓄为患,故急应渗利蓄水,兼解外邪。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蠲饮之功;加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更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五药合方,则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而蓄水留饮诸疾自除。 本方重在渗湿利水,兼有健脾化气之功,故亦可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它如水湿下注之泄泻,以此分利小便,湿去泻必止。痰饮,脐下动悸者,用本方渗湿利水,则饮去悸止。霍乱属湿浊为患,兼有表邪者,亦可用本方治之。 七、附方及方论 1.四苓散(《明医指掌》):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水煎服。功用:渗湿利水。主治:内伤饮食有湿。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2.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蒿末十分(10克)、五苓散五分(5克),上二物合,先食饮方寸ヒ(6克),日三服。功用:

六版《方剂学》方歌总汇

六版《方剂学》方歌总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段富津主编 01解表剂 01辛温解表 麻黄汤(A)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桂枝汤(A)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九味羌活汤(A)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羌活胜湿汤(B)(祛湿剂) 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藁本加防风;湿邪在表头腰痛,发汗升阳经络通。香薷散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新加香薷饮(A)(祛暑剂)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起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小青龙汤(A)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止嗽散(B)(祛痰剂)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加味香苏散(B)(P.21) 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02辛凉解表 银翘散(A)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桑菊饮(A)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A)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柴葛解肌汤(B)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升麻葛根汤(B)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03扶正解表 败毒散(A)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再造散(A)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麻黄附子细辛汤(B) 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解表法优良;少阴脉沉反发热,寒邪外解不伤阳。加减葳蕤汤(A)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02泻下剂 01寒下 大承气汤(A)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大黄牡丹汤(A)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02温下 大黄附子汤(B)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温脾汤(A)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03润下 五仁丸

祛湿剂知识点归纳

一、概述 祛湿剂的适用范围 祛湿剂适用于湿邪所致的多种病证。湿分内外两类,外湿,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肢节酸痛,或面目浮肿等;内湿,症见胸脘痞满,呕恶泄泻,水肿黄疸,癃闭淋浊等。 祛湿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湿邪重浊腻滞,易阻气机,须酌情配伍宣降肺气、健脾助运、温肾化气之药。祛湿剂多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易伤阴津,有碍胎元,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慎用。 二、燥湿和胃 平胃散 【组成药物】苍术四两、厚朴三两、陈橘皮二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二片、大枣二枚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配伍意义】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主方。 藿香正气散 【组成药物】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二两、藿香三两、炙甘草二两半、姜三片枣一枚 【方歌】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驱 【趣味记忆】陈姐服下腹皮草后想找江苏白蜘蛛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濡缓。以及山岚瘴疟等。 【配伍意义】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浊所致霍乱吐泻的常用方。方中藿香外散风寒,内化湿滞,辟秽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故重用为君。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同为臣药。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寓气行湿化之义;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用为使药。煎加姜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感受山岚瘴气以及水土不服,症见呕吐腹泻,舌苔白腻者,亦可以本方散寒祛湿,辟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鉴别】 香薷散与藿香正气散均可治夏月感寒伤湿,脾胃失和之证。香薷散药简力薄,宜于外感于寒,内伤暑湿之证;藿香正气散解表散寒与化湿和中之力皆胜于香薷散,宜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重证。此外,香薷散多治夏季之阴暑;藿香正气散则四时感冒皆宜。 三、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倶黄,黄色鲜明,身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 利湿与泻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 三仁汤 【组成药物】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苡仁六钱、半夏五钱

方剂学趣味方歌速记方歌

方剂学趣味方歌速记方歌 方剂学趣味方歌速记方歌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 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羌活,川芎) 二、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温病条辨》: 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银翘散《温病条辨》: 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竹叶,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薄荷,银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泻下剂 二、温下剂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黄夫人炒姜。(大黄,附子,人参,甘草,干姜) 三、润下剂 麻子仁丸《伤寒论》: 布什妈要大蜜杏。(厚朴,枳实,火麻仁,白芍,大黄,蜂蜜,杏仁) 四、逐水剂 十枣汤《伤寒论》: 甘愿起早。(甘遂,芫花,大戟,大枣) 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伤寒论》: 生芹菜炒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炙甘草,半夏,人参)

二、调和肝脾剂 四逆散《伤寒论》: 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白芍) 逍遥散《和剂局方》: 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白术,烧生姜,薄荷) 三、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江大人今夏添草帘。(干姜,大枣,人参,黄芩,甘草,黄连)第四章清热剂 一、清气分热 白虎汤《伤寒论》:师母干净。(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二、清营凉血 清营汤《温病条辨》: 西皇帝住乔丹卖银元。(犀角,黄连,生地黄,竹叶,连翘,丹参,麦冬,银花) 三、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百子练琴。(黄柏,栀子,黄莲,黄芩) 五、清脏腑热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草地牧猪。(甘草梢,生地,木通,竹叶)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黄龙归湖泽,山前草木生(黄芩,龙胆草,当归,柴胡,泽泻,山栀子,车前子,甘草,木通,生地黄) 玉女煎《景岳全书》: 师弟卖母牛。(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白头翁汤《伤寒论》: 百翁练琴。(黄柏,白头翁,黄连,秦皮) 六、清虚热

100首方剂歌诀

100首方剂方歌 1.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止嗽散用百部宛,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1.2 辛凉解表 6.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7.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辛凉轻剂”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8麻杏甘石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1.3扶正解表 9.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人参败毒草苓芎,柴前独羌枳桔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阳虚外感风寒症,寒重热轻脉沉良。 2.泻下剂 2.1 寒下剂 11.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12.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湿瘀滞证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 泻热破淤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 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2.2温下剂 13.温脾汤攻下冷积,温补疲阳阳虚寒积(脾阳不足)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 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2.4 逐水 14.十枣汤攻逐水饮悬饮,水肿(实水)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和大戟, 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3.和解剂 3.1和解少阳 15.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伤寒少阳热入血室,黄疸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病者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16.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硝无双。 17.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 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3.2 调和肝脾 18.四逆散透郁,疏肝理脾阳郁厥逆证,肝脾气郁证 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

中医执业医师大纲方剂学方歌全

第一章解表剂 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4.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襄,伤寒无汗兼烦躁,发汗清热此方良。 5.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6.止嗽散: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辛凉解表 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石甘汤: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量,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 11.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 13.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4.大陷胸汤:大陷胸汤之结胸,心坚硬满遍难通,泄热逐水为峻剂,芒硝甘遂大黄供。 温下 15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润下 16.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17.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逐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