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和价值取向

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和价值取向

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和价值取向
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和价值取向

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和价值取向

摘要:本文以经济管理类教材为例,分析了目前教材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应以生源状况和目标定位为基本依据,以务实求真、学以致用为价值取向,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

本文立足于教学型大学,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对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持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一、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生源状况和目标定位

如果我们把普通本科学校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个类型,从人才培养的主体观察,“应用型”的本科生主要由教学型大学培养。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教学型大学应该以培养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人才为中心,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如果把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比喻为一个“金字塔”,并且把这个“金字塔”划分为五个由低到高的层次,那么,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于金字塔的第四个层次,即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竞争激烈化的今天,本科毕业生应具备“学创”融合的思想素质、务实求真的科学素质、雅俗优选的文化素质、“忍辱负重”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在业务能力方面,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由梯度上升的三种能力,即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或称一般能力)、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或称专业能力)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或称创新能力)构成。在这个体系中,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由知识获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微机应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所构成;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由经济核算能力、信息选择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经营策划能力所构成;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是在规范化专业能力基础之上的拓展,由管理方法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能力所构成。这些素质和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教材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教材建设的目标应决定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建设,就应该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教材建设要在“三个有利于”上下功夫,即要有利于开阔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能力。

有关机械专业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思考

摘要针对国内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现状,我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了立体化系列教材群,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的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教材建设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Material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Li Xiaohui,Luo Weiping Abstract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mechanics education,this paper have disc-ussed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stereoscopic teaching material,taking a road to combine work with study to cultivate talented persons with high-qua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mechanical techniques. Key words applied;curriculum system;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11169,Nanjing,Jiangsu, China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机械专业将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针对国内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一致认为,机械设计类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和培养21世纪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陈旧,教材注意求全求严,忽视了现场应用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落后,计算机和多媒体的运用不够,未能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培养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出发,以加快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人才为指导,我们提出了对机械专业设计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理念,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全方位大力度的创造性改革,改革的成果以教材的形式固化。 1课程体系改革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及国内外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现况,我们得出结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以工程应用为主线,课程改革也必须从核心专业课开始。按照知识能力模块构造课程体系,打破了过 去按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老三门”构建教学体系的旧框框,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重组、整合,使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得到了优化,增加了新技术内容,注重了知识应用性。如设计类课程中,将传统课程中“机床概论、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内容构建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将“夹具、刀具、常用机构、专机设计”等内容组建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二门课合并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1];同时,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每门课程都设置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反映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的全新设计类课程体系。 2立体化系列教材群建设 根据新的课程体系,我们组成机械专业设计类课程系列教材编写组,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高质量的系列化、多层次的立体化教材群,大致涵盖了机械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1)出版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以及《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三本骨干课程的教科书。这套系列教材作为教育科学“十五”国家级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为许多兄弟院校选用。新教材在教材内容上注意处理好了以下两个方面:1)围绕着应用来进行教材内容的取舍。2)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能力是指在理论指导下,解决实际工作中新的问题的能力,而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应用能力,通俗地说,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后劲”和本钱。该套系列教材定位准确,能够满足新形势下我校及兄弟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教材以立体化的形式呈现,包括学习指南、习题题解、电子教案及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画面活泼生动,紧紧抓住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性大增,整个教学过程张弛有度、趣味盎然;充分解放了教师,减轻了板书的负担,可以使教师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讲解上,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目前《机械设计基础多媒体教学系统》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合教材出版,另两门课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也即将完成等待出版。 (3)与教材配套的课程设计指导丛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机械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对教材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起到了强化实践设计能力的培养、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的作用。 3教材的创新点 (1)对机械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1)01-0052-0252

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适用性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适用性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发表时间:2019-05-21T10:00:10.5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作者:韩明玉张超 [导读] 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问题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 哈尔滨剑桥学院哈尔滨 150000 摘要: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问题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从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企业需求及学生认知能力等多个角度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适用性”规范,确保应用型本科院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本科院校应用型适用性教材建设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并且受西方先进高等教育思潮的启发,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新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新型本科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新问题,其中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问题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很难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应用型”的特色就难免流于形式,最终必将陷入发展困境。 2.我国大学“金字塔”式的分类模式 (1)研究型、学术型大学 研究型、学术型大学处于“金字塔”的塔尖。主要指一本院校(985、211),占我国高等院校的3%~5%。其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致力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原创性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培养理论型、学术型和创新型的研究型人才。 “研究”二字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层次。研究性大学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研究性人才,拥有卓越的师资队伍,产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担负起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杰出人才。 (2)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金字塔”的塔身。主要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指二本和三本院校。 “应用”二字,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高职、高专院校 高职、高专院校处于金字塔的塔基。主要指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培养面向具体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教学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学术型人才培养,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的误区。地方型本科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大力学习和模仿985高校及211大学的“成熟”办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在教材选择上易与这些研究型和学术型大学的所选用的“经典”教材一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重理论教育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国内教材中存在部分教材的内容陈旧滞后于科技进步,缺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性和地方适用性,缺乏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评价标准。学校政策导向及教师晋升渠道的限制导致教材建设不受重视,教材数量急剧增长,教材内容千篇一律,质量普遍下降;学校教材管理不完善导致教材选择无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匹配。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这类“经典”权威教材吃力,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理论精髓,使学生的厌听、厌学情绪加重。同时,由于缺乏与应用型培养相一致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导致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学术性欠缺、技能性不强的局面,无法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4.专业教材适用性建设 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问题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通过第三部分的剖析,专业课教材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的选用两个方面。因此,需从这两个方向入手,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材适用性评价规范。 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经典”教材大多由985或211高校的知名教授或学者编写,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模仿编写,且编写原则仍沿用这些研究性大学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层次,未能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培养方案编写教材,导致教材无法更好地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应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材编写团队建设,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特色编写应用型教材。 建立专业教材选用和监控制度。在教材选用过程中,教材管理部门应对教材的质量和选用严格把关。每门专业教材的选用,需二级学院教材使用团队或教师进行调研、申请,由二级学院审核把关监控,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信息反馈,不断跟踪和优化教材的适用性,使其切合办学定位与专业特色。 市场导向,优化教材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课教材要适合区域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市场调节和优化教材建设,使其与地方经济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5.结语 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其“应用型”的特色就难免流于形式。应确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分类层次,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从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企业需求及学生认知能力等多个角度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适用性”规范。 参考文献: [1]郑殷钰.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问题研究――教学管理的视角:以TZ学院材料物理专业为个案[D].2012:1-99.

应用型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应用型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纺织服装学院专题调研组 一、调研的目的 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按照学院“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切实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我院安排了纺织工程系与服装系开展大规模调研。本着向兄弟院校虚心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的态度,着重就新专业设置、专业方向优化、学科建设、实验室管理等开展调研。此外,通过调研与兄弟院校建立广泛的信息沟通、教学、科研合作渠道,为更快、更好地将纺织服装学院做强、做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研主要考察了五所不同层次的纺织服装院校,四川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西安工程大学、五邑大学和嘉兴学院。其中四川大学是全国一流的重点大学,2000年开始招收纺织工程专业,2009年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五;北京服装学院和西安工程大学都是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在相应行业有较大影响的特色明显的院校;而五邑大学、嘉兴学院是地方性的综合院校,与我们学院的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时还考察了广州国际轻纺城和广东西樵轻纺城,北京市的相关市场。 1.四川大学为国内知名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区,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纺织工程系隶属于轻纺与食品学院。纺织工程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纺织工程与科学一级学科在2009年全国排名已升至第五位。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慕名前往四川大学虚心学习他们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 2.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主动出击,争取资金和人力资源等的投入据此打开局面,取得长足发展。同时深刻认识到科研课题的申报需要联合各学科的力量,重视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综合提升整个学院的教学科研实力,成果显著。 3.西安工程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是一所学科设置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等多学科、多层次、综合实力较强的多科性大学。目前,学校下设15个学院,2个教学部:纺织与材料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采用“3+1”教学模式)、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中澳国际学院、广东服装学院和福州服装学院,研究生部和体育部。 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艺术设计专业本科4年中,安排3个学年的课堂理论教学,1个学年的实践教学。1个学年的实践教学分为两个学期,1个学期(第6学期)集中到公司、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另一个学期是分散的立体的安排。“3+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一项大型的教学改革课题,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学院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尤其是实践中一 1

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和价值取向

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和价值取向 摘要:本文以经济管理类教材为例,分析了目前教材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应以生源状况和目标定位为基本依据,以务实求真、学以致用为价值取向,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 本文立足于教学型大学,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对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持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一、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生源状况和目标定位 如果我们把普通本科学校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个类型,从人才培养的主体观察,“应用型”的本科生主要由教学型大学培养。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教学型大学应该以培养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人才为中心,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如果把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比喻为一个“金字塔”,并且把这个“金字塔”划分为五个由低到高的层次,那么,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于金字塔的第四个层次,即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竞争激烈化的今天,本科毕业生应具备“学创”融合的思想素质、务实求真的科学素质、雅俗优选的文化素质、“忍辱负重”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在业务能力方面,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由梯度上升的三种能力,即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或称一般能力)、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或称专业能力)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或称创新能力)构成。在这个体系中,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由知识获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微机应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所构成;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由经济核算能力、信息选择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经营策划能力所构成;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是在规范化专业能力基础之上的拓展,由管理方法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能力所构成。这些素质和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教材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教材建设的目标应决定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建设,就应该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教材建设要在“三个有利于”上下功夫,即要有利于开阔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能力。

关于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22980372.html, 关于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作者:林燕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07期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依托,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业建设水平 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当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从学校科学定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87-02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依托,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业建设水平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显著特点是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其专业设置能更广泛地与地方经济及社会接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合全方位社会需求。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很快,办学水平有很大提升,但在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校发展,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今天,如何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这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切合实际的定位 专业建设缺乏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思想,特色不鲜明,专业趋同性严重,定位不准确。片面追求“高、大、全”,没有在实质上对专业建设进行内涵改造。没有和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去向调整专业方向和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仅注重形式,对内涵理解的不透,缺乏深层次研究和探索。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空洞,缺乏必要的措施保障,没有详细实施过程。有的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制定方案而制定,不是为了指导人才培养过程。如有的院校提出的“3+1”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专业背后没有强大的企业群支持,没有一定数量的实践基地支撑,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多数认为就是时间上的“3+1”,在“1”这个环节上究竟要做什么,校企如何联合培养人才,怎么加强管理和进行质量监控等还没有好的办法。 (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是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专业教师数量不均衡,制约了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的专业特别

应用型多层次专业课程系列教材建设

2012年第35期 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是教学改革的成果,也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推进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之一。教材建设与专业建设相联系,与课程体系开发相结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专业设置和建设内容与北京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紧密联系。早期应用型本科专业教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建专业和 新开课程教材数量较少,缺乏实践性较强的教材。 [1-3]“建筑供配电”课程组早在2003年及时启动适应教材市场运作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突出工程应用特色系列教材体系建设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筑供配电”作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专业重要的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与之相关的后期专业课程有“建筑照明”、“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建筑电气CAD”、“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等。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因此,其教材体系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质量。 [4-8] 一、体系设计1.定位 “建筑供配电”系列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应用为特色,以规划教材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化、多读者群、多重视角、应用型特色系列教材建设体系”。其目的不仅是满足在校学生的教材需求,更重要的是扩大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在同行业的影响力,得到最大化的社会认可度,成为北京市建筑电气人才培养市场的主力军。 2.建设思路 (1)做好规划、明确管理、建立机制是教材建设的前提。明确教材建设的思路必须根据高教发展形势和教材市场的变化,走建筑电气工程应用特色之路,坚持教材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注重创品牌,保障工作长效开展。 (2)坚持特色,推进教学改革,为教材建设提供应用的基础环境。“建筑供配电”课程要在北京的高等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市场立足,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其中要有课程优势和特色,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专业教材和参考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提出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同步实施的方案。 (3)教材建设的核心是改革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材内容上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兼顾教材内容的稳定性与超前性,体现实用、新颖、鲜活、可读。 (4)教材建设的思路是立体化、系列化教材。立体化教材是以课程为中心,统合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 服务结构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1] 系列化教材按照不同的培养 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要求有计划地组织编写各自的系列教材,以方便同一系列各门课程教材间的衔接与沟通,形成有机整体,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5)开发实践性教材是应用型教育教材建设的重点。实践性教材的内容更要注意与专业理论课的衔接和照应,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各自的侧重点。 (6)“校企合作”、“专家”参与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保证。应用型教材要摆脱学科型教材的束缚,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反映现时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水平,需要教师与一线技术专家紧密协作。实践性教材必须是校企合作、“专家”参与的成果。 二、实施1.编写原则 必须覆盖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教材编写具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和特定的限制;突出首都特色、行业特色、专业特色。 2.编写内容 关注行业主流与前沿技术、相关行业主流技术标准与这些技术或技术标准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跨学科知识;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概念或原理形成技术知识体系为逻辑框架组织内容;纳入行业技术新突破或学科研究成果在工程中的新应用。 3.编写模块 根据“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其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课程内容与模块的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 模块 第一章 概述 专业配合 方案设计第二章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系统设计 工程计算第三章 供电系统的主接线 方案设计 系统设计第四章 配电网接线方案设计 系统设计第五章 变电所系统设计 电气施工第六章 短路电流计算 系统设计 工程计算 第七章 电器、导线电缆及其选择设备选型 工程计算 电气施工第八章 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工程计算 设备选型 第九章 供电系统二次接线系统设计 设备选型第十章 供电系统的自动化 系统设计 设备选型 应用型多层次的专业课程系列教材建设 李英姿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普通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供配电”是建筑类院校电气信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在加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的同时,设计完成分层化、模块化的教材建设体系。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该体系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教材建设;专业课程;应用型;层次化;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李英姿(1966-),女,江苏兴化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北京?100044)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38-02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2.35.019 网络出版时间:2012-12-06 12:41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722980372.html,/kcms/detail/11.3776.G4.20121206.1241.101.html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教材建设构想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教材建设构想 本文在分析当前审计学教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材内容选取应突出实用性、强调逻辑性和实战性等方面提出了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 《审计学》教材建设的几点构想。 标签: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教材建设;实战性;逻辑性 《审计学》是一门集应用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基于《审计学》的多学科属性及边缘性和综合性、经验性等特征,该课程理论内容多,抽象、枯燥、乏味,加上学生没有会计、审计实务经验,因此,学生普遍感觉此课程难学,老师也感觉难教。审计教育的改革要深入到审计教学的各个领域,教材则是重要的基础环节,没有优秀的教材就不能培养优秀学生。在从事审计教学的过程中,讲授过不少版本的审计教材,由于教材基础理论不宽厚、滞后,内容缺乏与国内审计实践的紧密联系,学生觉得审计没有什么东西可学。鉴于此, 应加强审计教材的建设,以带动审计教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当前《审计学》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内针对本科教学《审计学》教材众多,其中不乏有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这些教材的规范性大都较强,都能按照我国已发布的审计准则来编写、修订,《审计学》教材同《财务会计》教材一样,均是“准则加说明”。目前的大多数《审计学》教材,具有大致相同的大纲结构、章节目录,但没有按照本科的不 同培养目标在内容上和体例上进行很好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适用性不强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审计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培养获取和应用审计知识和审计方法的能力。同时,《审计学》又是一门实务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根本出发点也在于如何去进行审计。教材是审计课程的载体,也是将审计课程传输给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而目前的大多数《审计学》教材,在审计实务方面注重纯理论探讨,而涉及可操作性的内容不多,较少涉及如何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底稿等,致使学生学完之后在后续的实习或工作中仍然不知道怎么去做审计,在脑海中留下的只是抽象的审 计概念。 2、案例编排过少 在目前的大多数《审计学》教材中几乎没有案例的出现,在某些教材中曾出现过课前的引导案例,这对《审计学》课程中审计原理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应用型本科院校适用性教材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适用性教材建设 摘要: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问题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从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企业需求及学生认知能力等多个角度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材“适用性”规范,确保应用型本科院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本科院校应用型适用性教材建设 1.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并且受西方先进高等教育思潮的启发,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新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新型本科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新问题,其中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问题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很难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应用型” 的特色就难免流于形式,最终必将陷入发展困境。 2.我国大学“金字塔”式的分类模式 (1)研究型、学术型大学 研究型、学术型大学处于“金字塔”的塔尖。主要指一本院校(985、211),占我国高等院校的3%? 5%。其提

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致力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原创性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培养理论型、学术型和创新型的研究型人才。 “研究”二字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层次。研究性大学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研究性人才,拥有卓越的师资队伍,产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担负起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杰出人才。 ( 2)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金字塔”的塔身。主要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指二本和三本院校。 “应用”二字,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3)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处于金字塔的塔基。主要指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 线,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培养面向具体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教学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受传统“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学术型人才培养,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的误区。地方型本科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大力学习和模仿 985高校及 211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