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讲题的四种境界

讲题的四种境界

讲题的四种境界
讲题的四种境界

讲题的四种境界

黄金声

(江西省临川二中 344100)

讲题,是数学课堂的主旋律之一,如何讲题,是老师们必须面临的课题.笔者经十余年的探索、积累,于2003年第一次提出了“讲题的四种境界”的理念,又经近几年的思考、归纳,试图通过本文从更深层次诠释、丰富这一独创理念,并期待得到同行的指点.

1 什么是“讲题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就题讲题,把题目讲清;

(达成目标:一听就能懂)

第二种境界:发散题目的多种解(证)法,拓展解题思路,把题目讲透;

(达成目标:一点就能透)

第三种境界:理清题目的诸多变化,以求探源奠基,把题目讲活;

(达成目标:一时忘不了)

第四种境界:探究题目之数学思想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终极目标,做题目的主人

(达成目标:一用真有效)

2 “讲题的四种境界”理念的基本内容与诠释

2.1会解题≠会讲题

会解题: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对题目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求得自己的理解,并能顺利地讲完此题.

讲题后情景①教师:我明明讲得很清楚,可学生还是说不懂!——基础太差了!?

②学生:课堂上老师讲的我都懂了,为什么下来不会做题?教师:这就奇怪了,既然听懂了,怎么不会做题呢?——悟性有问题!?

③教师再讲类似题,甚至将解题的每一个步骤更详细地写出来,然后再布置学生做题.——不信教不会(再不会就没救)!?

会讲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对题目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处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运用.

讲题前情景①教师认真做题;②教师反思自己的做题过程:我是怎样思考的?做题过程中遇到哪些障碍?③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怎样讲才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在一次习题课的课前准备时,有如下一道题引起了我的注意:

题1 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翻折,则图中重叠部分是三角形.

答案很简单:等腰三角形.

由此引起了我的疑问:答案为什么不可以是钝角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是不是随便一折都是等腰三角形?

于是,我拿了一张长方形纸片动手折了起来.结果发现,重叠部分可以是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但都是等腰三角形,当然,还可以折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而要判断三角形形状的变化,只要抓住图中a ∠的变化就轻松搞定,即:

①当?45<a <?90时,ABC ?是锐角三角形;

②当?0<a <?45时,ABC ?是钝角三角形;

③当a =?45时,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a =?60时,ABC ?是等边三角形.

在讲题时,如果把这些变化融进去,不是更能体现本题的价值吗?从思想方法上看,三角形形状变化体现“分类思想”,而三角形形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由a ∠的变化引起的,这又体现了“转化思想”,还有“从特殊到一般思想”、“空间观念”、“图形的轴对称”等等.

2007年1月10日和9月20日,我以“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你的思维”为题,分别在抚州市金溪县第二中学和赣州市崇义县横水中学上了这节课,从课后教师的点评看,反映还是不错的.这说明,我对这道填空题的探究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2.2 清楚≠懂≠会

清楚:是“分得开”,是教师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把事理“分开”了,但是还没有“连上”,即没有把“分开”的东西和学生已知的、熟悉的、可接受的东西连接起来.其讲题效果达到了第一种境界或第二种境界.

懂:是“连得上”,是教师的讲解能使学生把题目中所涉及的综合的、不熟悉的“知识结”分解为已知的、熟悉的、可接受的“点”,又能在这些点之间找到已知的、熟悉的、可接受的“线”.其讲题效果达到了第二种境界或第三种境界.

会: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能使学生在“连得上”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联络、梳理、发散和拓展,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并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其讲题效果达到了第三种境界或第四种境界.

题2 (2007·常州)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菱形EFGH 的

三个顶点E 、G

、H 分别在正方形ABCD 边AB 、CD 、DA 上,2=AH ,连接CF .

(1)当2=DG 时,求△FCG 的面积;

(2)设x DG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FCG 的面积;

(3)判断△FCG 的面积能否等于1,并说明理由.

讲题分析

第(1)问中“2=DG ”寓意于AH DG =,即△HAE ≌△GDH ,且?=∠90GHE .又由菱形EFGH 可得点F (或CF )此时位于BC 边上,由此可知,四边形(菱形) EFGH 已特殊化为正方形.所以,△FCG 的面积等于△GDH 的面积.

第(2)问中“x DG =”是让菱形EFGH 一般化.由于可推知△FCG 中,x CG -=6,所以,作出CG 边上的高FM 就成为一种必然.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应连接GE ,通过证明△HAE ≌△FMC ,得2==AH FM .

第(3)问是借助试题中“菱形EFGH 的两个顶点E 、G 分别在正方形

ABCD 边AB 、CD 上”的限制作用.由第(2)问可知,2==AH FM ,是一

个定值,则x 的大小就限制了△FCG 的面积.因为HD >AH ,所以HC >

HB ,即①点E 不可能与点A 重合(x 的最小值为0,即HG 的最小值等

于HD )②点G 不能与点C 重合(即HG 的最大值等于HB ).这样通过求出x 的值并由此求出HG (或AE )的值就可以正确判断△FCG 的面积能否等于1了.

讲题反思

1 第(1)问中证明“四边形(菱形) EFGH 为正方形”非常困难,原答案也只用同理可证△GDH ≌△FCG 模糊了事,能否消除这个逻辑性障碍?

2 第(2)问中“连接GE ”是学生解题的一个难点,但这一难点的突破没有在试题(或解题)中得到暗示.同时,试题中连接GF 有些不流畅.

3 研究发现:由于点F 是随着点G 、E 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虽然点F 到DC 的距离2==AH FM ,是一个定值,但点F 到AD 的距离却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

为了彰显本题图形背景中的核心思想“特殊~一般~特殊”,可将本题图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背景中,以探究动态菱形EFGH 中点F 的位置变化为主线,改编成下题:

题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以直线AB 为羽轴、AD 为y 轴建立坐标系.菱形EFGH 的三个顶点H 、E 、G 分别在正方形ABCD 边DA 、AB 、CD 上,已知2=AE .

(1)如图甲,当点F 在边BC 上时,求点F 的坐标;

DG .请在图乙中探索: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点F的坐标;

(2)设x

(3)设点F的横坐标为m.问:m有无最大值和最小值?若有,请求出;若无,请直接作否定的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思考:正方形ABCD可以作怎样的改变?将正方形ABCD置换成矩形可以吗?平行四边形呢?梯形呢?)

2.3 应该有=想有+可能有

一般说来,教师不会把学生完全没有学的、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无法企及的题目拿给学生做,那么为何有的学生却可能对题目(难题)无从下手呢?此时学生的心态是怎样的呢?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又该怎样做呢?

想有:人的需要、欲望、感情是普遍存在的,学生也不例外,此时教师应该尽其所能激发起学生的需要和突破难题的欲望,并使他们初步感受到这种需要所能带来的那种快感.

可能有:当学生感觉到利用已有知识能做而又做不出来的时候,此时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就显得至关重要.

根据本人的思考,教师的启发与点拨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从学生已有知识中“启”:温故而知新,以达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目的;

2 从学生知识的盲点处“启”:盲即模糊,或遗忘,此时善意的提醒、引导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

3 从知识的关键点“启”:一语点醒梦中人,顿悟、恍然大悟、大彻大悟由此产生;

4 从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正所谓“唯有源头活水来”;

5 有时教师的一个手势、一副表情、一点鼓励、一种暗示就会使学生冲破迷雾,思如泉涌,此时师生之思之想已如水乳交融,浑然天成.

应该有: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其喜悦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更加主动地去透视题目中的各种潜在因素,即使在遇到困难时,也会坚定必胜的信念,这便是教师讲题应达到的成功境界.

题4 (2006·安徽)如图,直线l 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点A 、C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 .

讲题分析

1 利用BC AB =和?=∠90ABC 两个已知条件,证明Rt△AEB ≌Rt△BFC ,得FC EB =.

2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正方形的边长5=AB .

讲题反思

1 正方形ABCD 的顶点D 看起来是否“很孤单”如图l ,能否求出点D 到直线l 的距离DC ?(3=DC )

2 正方形ABCD 是否“摇摇欲坠”?将图形特殊化:如图2,令CF AE =,且5=AB .则2

10==CF AE ,10=DF . 3 观察、比较上面两题中AE 、CF 、DG 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DG CF AE =+)如图3,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具有一般性吗?作DG AM ⊥于点M ,可证:

①四边形AEGM 是矩形,则MG AE =:②由△ADM ≌△BCF ,可得.DG CF AE =+. 4 让直线l 动起来!

如图4,可证△ADE ≌

△CBF ,得BF DE =,即

点A 、D 到直线l 的距离之和

与点B 、C 到直线l 的距离之

和相等.

思考直线l 的位置若再

发生变化,还有类似的结论吗?你能总结出一般规律吗?

5 如图5,连接AC ,

你能利用图形证明勾股定理吗?

2.4 讲题的最高境界=授之以法+培之以能+强之以心

对应于“讲题的四种境界”,一个合格的教师,其讲题的效度大致有以下四种水平层次: 正确:内容正确熟练,进度适中贴切,板书工整得当,讲话清晰从容.

易懂:外在关系注意铺垫呼应,内在联系注意区分主次,化难为易注意方式方法,关键突破注意把握时机.

独到:说之以理见技巧,动之以情见门道,感之以美见艺术,启之以需见奥妙.

固顶:授之以法,培之以能,强之以心.

①授之以法:关注通性通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

②培之以能:引导数学思考,激发学习欲望,让学生想学.

③强之以心:鼓励提出问题,强调自主探究,让学生会学.

题7 正方形ABCD 中,M 是边AB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B 重合),E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M ,作DM MN ⊥,交CBE ∠的平分线BN 于点N .

(1)如图1,当M 是AB 的中点时,求证:MN DM =;

(2)如图2,当M 不是AB 的中点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证法探究 ①作AE NF ⊥,证Rt△DAM ≌Rt△MFN ;②在AD 上取一点H ,满足MB DH =,证Rt△DAM ≌Rt△MBN .

逆向思维:若MN DM =,则DM MN ⊥成立吗?

类比拓展:在正多边形中,类似本题的结论是否也成立?

(类比联想)问题背景某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如下两个命题:

①如图1,两个全等正三角形的其中一边AC 完全重合,点M 是边BC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 重合).若?=∠60AMN ,则MN AM =.

②如图2,两个全等正方形的其中一边CD 完全重合,点M 是边BC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 重合).若?=∠90AMN ,则MN AM =.

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的命题:

③如图3,两个全等正五边形的其中一边CD 完全重合,点M 是边BC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 重合).若么?=∠108AMN ,则MN AM =.

任务要求

(1)请你从①、②、③三个命题中任意选择一个进行证明;

(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

①如图4,两个全等正n (n ≥3)边形其中一边CD 完全重合,点M 是边BC 上任意一点(不与点C 重合).问:当么AMN ∠等于多少度时,结论CN AM =成立(不要求证明)?

②如图5,两个全等正六边形的其中一边CD 完全重合,点M 是边BC 的中点.当?=∠120AMN 时,点N 是PC 的中点吗?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如图,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CDEF 中,边CD 完全重合,连接CE .将直角三角形的

直角顶点M 在直线..BC 上滑动(不与点B 、C 重合),其中一条直角边始终经过点A ,另一条直角边交直线CE 于点N ,作BC NP ⊥,交直线BC 于点P .

(1)如图1,顶点M 是BC 的中点.①求证:MN AM =;②求证:点N 是CE 的中点.

(2)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m CM =.求丽

NE CN 的值.

综上所述,教师在讲题前既要从自己做题的角度去揣摩习题,还要以学生做题的角度去思考习题,更要以命题者的角度去审视题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习题的潜能,提高讲题的效率.

能把复杂的问(习)题简单化就是完美,能把简单的问(习)题深刻化就是杰出!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自己体验讲题的快乐,让学生在倾听讲题的快乐中享受数学之美!

参考文献

杜和戎.讲授学(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领导者修炼的层次与境界】

原创]管理者的境界与层次 领导者修炼的层次与境界 前不久,从人大淘回一本书。今天周末,闲来无事,随手翻到一篇文章,叫作《领导者的新工作:建立学习型组织》,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彼得.圣吉(代表作《第五项修炼》!)。文章是影印版本,结尾很有意思,是这样的: The wicked leader is he who the people despise. The good leader is he who the people revers. The great leader is he who the people say,“we did it ourselves”. ——Lao Tsu 这个Lao Tsu是谁呢?其实,他是中国人,Lao Tsu是老子的洋名。这段话用白话说大致就是:糟透了的领导是老百姓蔑视的那些; 好的领导是老百姓尊敬的那些; 伟大的领导则在于老百姓会说“事情是我们自个儿干的。” 回忆看过的《道德经》,原文是这样说的:“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贵其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原来,老子原话是把领导者分了四层,最好的领导者百姓只知道有他;其次是老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是老百姓害怕他;最次的就是老百姓侮辱他。第三等的领导在英语译文中被“吃雷”掉了。 第一层次的领导者对被领导者而言只是“知有之”,即“无为”的领导者。但“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为”的方法不同。按韩非子在《主道》的主张,领导者无为而治的方法和准则在于:第一、领导者要坚守虚静。因为,虚心才能知道事物真相,静气才能知道自己行动的善恶,也就是心态要平和; 第二、领导者要审合形名,看属下的言与行、事与功是否相符,要保持信息渠道的通畅,不能让属下封闭了领导者的信息来源,同时杜绝属下擅自发号施令、控制财产、培植私党、个人施恩,保持领导者的绝对权柄; 第三、建立法度,正确运用赏罚。人多是功利主义者,趋利避害,所以要把潜规则变成显规则,大家都明白行为的后果和预期,通过正面激励和负面处罚,让老百姓知道该干嘛就干嘛。 能达到这个层次的领导者,高,实在是高!不说其他,就是自我修炼的功夫也相当了得,城府深沉,行事老辣,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变。有了这样的心理素质,就有了“无为”的先决条件。无为的境界,表面上看,事情是老百姓自己干的,却是按领导者设定的轨道在运行。就像天上的行星,看过去是他们运动无章可循,实际上,却被太阳的引力吸引,乖乖的围绕太阳周围,在各自的轨道上运动。

秘书的三种境界

秘书的三种境界 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成才"三境界"有过这样的描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三境说"较好的概括了秘书成长的三个历程,囊括了秘书工作的方方面面。 第一境:慎 初涉秘书工作,找准定位是关键。办公室作为全局事务中枢,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协调各方,服务全局,其职能辅助政务,办理业务,管理事务,综合服务,决定了工作的从属性、辅助性、政治性、全局性和承接性。作为秘书人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首要做到"三慎": 一要慎行。一言蔽之,办公室能参谋,却不能"干政"。诚然,参与领导决策前的准备,决策中的服务,决策后的落实是办公室的份内之责,但不请示、不汇报,不经领导同意,擅自处理领导职能的工作,随意扩散领导言论,借领导名义办个人事务等行为是绝不允许的。因此,作为秘书人员,一定要找准角色定位,做到参谋不决策,分忧不分权,自尊不自大,到位不越位。 二要慎思。精虑无失,深谋无虞。办公室工作同样如此,作为秘书人员,应结合工作实际,充分领会办公室工作的精髓和要领: "同磁共振、谋大办小、合纵连横","同磁共振",即办公室秘书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领导保持高度一致,绝对服从领导的安排,有大局意识,有参谋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全局,与领导同频共振,谋发展之策,求务实之效。"谋大办小"即谋全局,出大策,从高处着眼,从低处着手,脚踏实地,于平凡中孕育伟大,于朴实中见证神奇。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综合协调是"合纵连横"的宗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沟通协调,获取处理多方信息,保畅达,抓督查,辅助决策的最终落实。 三要慎独。"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因在领导身边工作而目中无人、盛气凌人,无论在人前人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谦虚谨慎,务实低调,洁身端行,耐得住生活上的清苦,顶得住金钱上的诱惑,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吃得起苦,慎权、慎欲、慎微,进而真正做到慎独。 第二境:炼 办公室工作肩负信息、督查、调研、参谋、协调、服务等多项职能,事务繁多,包罗万象,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决心是无法做好的。 一要在被动中寻求主动。办公室工作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从属性和被动性,稍有不慎,容易形成被动应付的局面。但为了工作水平的提高,往往需要化被动为主动,在主动服务中体现价值、有所作为。主动服务,宜早,宜少,宜透。宜早主要体现在办文及办会上,力求想在领导之先,谋在领导之前。首先要有"诗堪入画方为妙"的办文能力,公文写作是苦差,也是难事,要做到行云流水,流畅通达,就要动手早,勤动脑,勤于读,勤于写,把公文写作当成必修课,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总结,长期坚持,日积月累,才会妙笔生花。办会同样如此,会务工作涉及到会前准备、会间调度、会后整理等众多细致入微的具体工作,需要办公室提前介入,保证充裕的准备时间,扎扎实实做好筹备工作。宜少主要表现在参谋作用的发挥上。即提建议宜精不宜多,要提到点子上,参到关键处。宜透,指领会上级意图要透,把握领导意图要准,落实领导决策耍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把得准。 二要在全面中突出重点。首先要突出服务重点,办公室"三服务"宗旨中首要在于为领导服务,为领导服务重点在于为领导决策服务。因此,办公室要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主要领导的角度,多想事,多办事,办大事,办实事,为领导分忧,

李江涛-提升领导者影响力的四大途径

提升领导者影响力的四大途径 李江涛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实力与影响力的关系; ●明白品格是影响力的土壤; ●提高情商,平衡情绪; ●学会注重细节,全面提升影响力。 提升领导者影响力的四大途径 一、实力是影响力的基础 实力和能力是有区别的,提高能力就是通过学习获得方法、通过互相交流获得经验、通过实践获得体验,将方法、经验和体验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就是能力;实力是现代人的价值体现,实力和企业领导的关系是“有实力当然有魅力”。 1.实力决定影响力 有实力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于企业来讲,资金雄厚就叫有实力;第二,对个人来讲,个人能力突出叫有实力;第三,自己没有能力,但具备整合资源的能力也叫有实力。 对于领导来讲,有实力的标志为: 有实力首先要有能力 成功的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超群的领导才能,既能得到上级的信任和赏识,又能得到下属的爱戴和拥护。在中国,有能力的人就是英雄。中国人主张资源集中使用,是一个强调个人能力的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但是缺少一种合作的文化。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有领导意识,培养个人能力,既要敢担当又要有能力。 领导力就是打造合作文化:首先,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合作;第二,员工和员工的合作;第三,人的能力和资源的合作。打造个人实力是提高影响力的基础,要想成为领导就要在专业上有所特长。 实力来自敬业、奉献精神 奉献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奉献就是一种牺牲精神。“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德高望重”这些都是形容领导者的词汇,表明领导者要注意外在形象(着装、举止等)和内在形象(精神、涵养等)。 “德高望重”包含两个层面,“德高”指个人道德水平很高,“望重”指影响力很大。领导不应仅是一个位置,更是形象、能力、实力和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将自己的能力和精神都打造得优秀,才能算领导。

课文《人生的境界》教案

课文《人生的境界》教案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2.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 3.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讨论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 4.品味随笔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探究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四种境界的认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在生活中,面对一些人或事,我们经常会发表意见,或是感慨万分,或是啧啧称赞,或是义愤填膺,等等。我们发现,甚至对同一件事,人们的处事态度也会有很大分别。为什么呢?我们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素质真的是有高有低。殊不知,这里的素质高低就是人生境界的高低。什么是人生境界,是什么造成人生境界的高低,我们该如何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教诲吧。 二、作者介绍: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

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三.预习检测: 1.选词填空: ①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②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 ③中国哲学总是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A.程度严肃趋向 B.程度严格倾向 C.水平严肃倾向 D.水平严格趋向 2.作者所认为的哲学的任务概括地说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办公室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

办公室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 办公室作为一个管理的中枢部门,承上启下,对公司的内外衔接和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办公室作为领导的“身边人”,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思想认识,也承担着从自身的角度,协助企业经营者拓宽思维空间的重任。如何优化办公环节,如何提高会务水平,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如何进一步推动精细化管理,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涵 现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起源于汽车业届风行的“精益化生产模式”,其内涵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方法来控制生产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从而以最小的投人创造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精细化的工作和管理时代已经来临。新形势下,将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办公室管理之中,推进办公室从粗放型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全面提升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服务效能,是应对新任务、新要求的紧迫任务和有益尝试。 所谓“精细”,就是精密细致之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精细化”的思想源远流长。宋朝朱熹说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其他如荀子的“不积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韩非子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也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精细化思想的重要作用,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全新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其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精细化管理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二、运用精细化管理推进办公室工作水平的总体思路 (一)强化精细管理意识,提升专业队伍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培养精细化管理意识,是精细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采用缜密思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成效。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关系到办公室目标任务能否快捷、高效完成的大事,每位办公室成员都要形成精细做事、精细管理的意识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把重视细节作为一种素质、一种修养、一种工作态度,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从细微之处见精神、见水平。在办公室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细节,把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点、衔接点、隐藏点和创新点上。要坚持从基础抓起,从“细”上着眼,在“精”上下功夫,在“实”上做文章,真正使每位员工懂得并看到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良好效果,确确实实树立起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的工作态度,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积极融入到各自的日常管理、工作、学习之中。精细化管理最终的解决方案只能

班主任工作的三种境界

班主任工作的三种境界 刘焱 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总体来说,班主任工作真可谓繁琐、复杂、辛苦和艰难,且反复性极强。虽然如此,只要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真正的付出心血,认真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改进教育方法,班主任工作一定能够做好。从历史经验上看,做好班主任工作大致要经过三种境界——死盯死守,不离左右;以心换心,亲同手足;把握方向,挥洒自如——这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来谈谈死盯死守,不离左右。大凡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体时,没有哪一个不想把班里的各项工作尽快地出色地做好。但由于师生之间彼此不了解不熟悉的客观障碍的存在,便妨碍了这一愿望的实现。那么,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尽快的详尽地了解班情,争取了解班里的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其实,这是一个双向的工作,在你了解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观察和了解你——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老师就应该做到“五勤”: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即,勤思考,对班里的大事小情,总是做到心中有数,正如成语所说的——未雨绸缪。这样,该想的事提前都想到了,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它既能防患于未然,又能及时妥当地解决发生了的和发生着的一切问题。眼勤就是说要多观察,观察班里学习、纪律、环境卫生、两操一课、日常生活诸方面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而看出成绩,更要看出不足——这同样是随时解决班内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嘴勤,则是指经常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要以为老生常谈是坏事。对于中学生来说,坚持经常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完全必要的。这种说服教育工作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利用班会时间面向集体讲座,

又可以与个人单独交流,还可以注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向学生灌输。事实证明这种反复讲讲反复的措施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作为班主任,光是讲话是不行的,你必须得动手。经常地与学生一道做些什么,只要是班务工作,不管事情大小,我们只要放下架子,亲自与学生一起做,诸如学生值日时,班主任也亲自擦一擦黑板啦,学生办板报,班主任亲自写几个字啦等等,都直接拉近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觉得你与他们是一家人。这对班级的初级管理有着特殊的意义。腿勤,就是要把班级体时刻放在心上,把班级当作家,要经常光顾,千万不可有“班里不会有啥事”的侥幸心理。只有经常出现在班里,不管是自习,晚自习,还是课余时间,对减少纪律较差同学的犯错率,对提高学习涣散同学的时间利用率是大有益处的。 接班伊始,只要做到了这“五勤”,就真正把“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落实在了行动上,就为“带好一个班级体”的愿望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当然,这种死盯死守,不离左右的做法是要班主任克服许多困难,付出许多心血的,正如古人所言“为伊消得人憔悴”看似一个很“笨”的做法,但这是管好班级体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是被许多老师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为班主任,一旦很快掌握了班情,及时、可靠地掌握了班级的领导权,那么,班级管理的第二种境界-----以心换心,亲同手足就离之不远了。 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既然班主任把自己的真诚与热情交给了学生,那么学生当然就不只把班主任当作管理他们的班主任,还会把你看成他前进的引路人,看成成长路上的朋友,他们愿意向你敞开心扉,畅谈他的思想,亮出他们的一切。 到了这个时候,学习差的同学可以求你帮助他解决学习问题,行为差的同学可以求得您的检查与监督,甚至有的同学,把个人的隐私,家庭的秘密都愿向你亮相,他们这是把你当作了一个最可信赖的师长兼朋友。当然,这个时候,班主任仍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方法,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 做事情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用手做事情;第二境界:用脑做事情;第三境界:用心做事情。做事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做事情的境界。 做事情的第一境界:用手做事情。 用手做事情是指:按规矩做事,按要求做事,按程序做事,只要按部就班,没偏差地执行就好。只有简单的目的:把事情做完,不考虑做事的效果如何;不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即不考虑工作效率、工作效益问题。做事过程中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因循守旧,依样画葫芦,机械式地工作;做事结果只求把事情做完而不论做事的快慢、对错、好坏。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地踏步,没有进步可言,所谓“不进则退”,不进步就是落后,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这样的人生,注定只能平平淡淡,难成大事。 做事情的第二境界:用脑做事情。 一个人做事情能够用脑想问题、做事情,相对于用手做事情而言算是前进了一大步。用脑做事情能够事前先分析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法?如何做得更快?做事过程中,不但要懂得怎样做,还要想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所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不但能把事情做完,而且能把事情做对。做事的过程中善于用脑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并善于总结处理事情的经验,进而改善做事的方法,提高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做得对、做得快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事情的第三境界:用心做事情。 人品比产品更重要,专心比专业更重要。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用心做事情是做事情的最高境界。用心做事讲的是一种:认真做事的态度,工作能积极主动,把工作的过程当成一种享受。用心做事情,才能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用心做事情,追求的不仅是把事情做完,而且要把事情做对,最为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也就是说:用心做事情不但讲究工作效率,更是注重工作效益。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唯有用心做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真正用心去做,你才会用心去想,不断改进做事的方法,选择最优方案,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用心做事情,才能使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永不退缩,努力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用心做事情,我们才能如古人所言:“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不断的检讨自己:哪些做的还不够?哪些做的还不好?哪些做得还不到位?那些想得不够全面?哪方面需要改善?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每天才能有所进步,进而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用心做事情,我们才能对自己负责,对领导负责,对企业负责。只要用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很多事情做不成,并不是事情难做,而在于我们认不认真去做,努不努力去做,用不用心去做。有道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总而言之,用心做事情要做到:对待企业要有忠心;对待工作要有热心、恒心、专心;对待同事要有爱心。只要我们都用心做事情,企业方可持续、和谐、快速发展。

时代光华《领导者如何激励下属》课后试题答案

领导者如何激励下属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在工作中,领导对下属进行激励的前提是:√ A把握员工需要激励时所发出的信号 B做好对激励增效的准备 C做好对惩戒失效的准备 D根据员工突出的表现 正确答案:A 2.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是:√A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心理需要 D尊重需要 正确答案:C 3. 下列关于双因素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满意的对立面不一定是不满意的 B使员工满意的,基本属于工作本身的因素 C使员工不满意的多是保健因素 D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不会存在重叠 正确答案:D

4. 通过竞赛激励员工简单易行,有很强的操作性。下列关于实施这种激励方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A竞赛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和背景 B事先了解员工最前最关注的方面 C比赛规则要尽可能细致而全面 D奖励要有一定的诱惑性 正确答案:C 5. 领导对下属进行激励时,要先给其搭建出能够施展能力的广阔平台,并在适当的时候挫其锐气。这说的是:√ A力量型 B完美型 C和平型 D活泼型 正确答案:A 6. 激励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A行为引起动机,动机决定需要 B动机引起需要,动机决定行为 C需要引起动机,行为决定动机 D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 正确答案:D 7. ( )也称为“愿景激励”,是指领导者为激励对象设置的美好远景,使其努力奋斗。√

A自我激励 B情感激励 C目标激励 D危机激励 正确答案:C 8. 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要一味的灌输知识,要激发学生兴趣。这种方式属于:√ A负激励 B目标激励 C情感激励 D引而不发 正确答案:D 9. 晋升和增加员工的责任所体现的激励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在实施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让某个成员主持团队的项目 B提供给某人成为老师的机会 C给予某个成员一些普通的任务 D让团队成员担任关键职位 正确答案:C 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训练员工成就动机方法的是:√ A开展与成就动机有关的学科知识的学习 B在宣导教育层面上介绍高成就动机者的事迹

《人生的境界》教案

人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2、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3、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启发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与解读,思索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深刻理解四种境界。 2.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一、故事导入 建筑工地上,三个泥水匠正挥汗如雨地干活。 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在砌砖。”第一个泥水匠随口答道。第二个泥水匠回答说:“我在挣钱呢。”“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第三个泥水匠很自豪地说。 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 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我们又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教诲吧。 二、作者介绍 1、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三、初读课文 请同学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设疑导引,学生讨论交流。 1.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人生的境界 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找出文中的阐释。 明确: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3.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几种境界呢? 明确: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4.划分这四种境界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觉解。什么是觉解?了解和自觉。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所以,人对所做的事情的觉解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 四、整体感知 (一)自然境界 首先,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自然境界,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看,自然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该境界的具体内涵。(生七嘴八舌)。 明确:自然境界的人处于一种蒙昧状态,板书:蒙昧。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

把严谨细致的要求贯穿于办公室工作方方面面

严谨细致是一种工作态度,反映了一种工作作风。严谨细致,就是对一切事情都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于细微之处见境界,于细微之处见水平;就是把做好每件事情的着力点放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就是从一件一件的具体工作做起,从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做起,特别注重把自己岗位上的、自己手中的事情做精做细,做得出彩,做出成绩。 党委办公厅(室)地位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的特定性和职责的特别性决定了办公厅(室)工作尤其要严谨细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居家生活必须考虑的七件事。党委办公厅(室)工作主要也是七件事:办会、办文、办事、参谋、督办、协调、接待。严谨细致的要求应贯穿于这七件事之中,通过这七件事来体现。 一,要贯穿于办会之中。严谨细致的要求体现在会务工作之中就是办会要周全。一是制订会务方案要周全。对会议的每个环节、会议涉及的各个方面都要作明确的安排,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确保会议服务人员既密切合作又分工明确。二是会前安排要周全。会议通知的草拟、食宿的安排、材料的摆放、会标的设计、座牌的摆布、音响的调试、主席台的布置等,都要周密考虑,不能疏忽大意。在办会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怪事”,比如:会前检查时话筒好好的,但在正式开会时却突然成了“哑巴”;绝大部分与会者的会议材料齐全,只有主要领导面前的会议材料缺张少页;领导座次顺序都是明确规定、众所周知的,结果座牌却莫名其妙地摆错了,等等。要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就必须把严谨细致的要求贯穿于办会的全过程,在会前进行耐心细致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应对意外情况的措施要周全。在会议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原定不来的领导突然到会、领导临时增加议程、会场突然停电等。要事先多想几个“万一”,多设计几个应对预案,保证临变不惊、处变不乱。四是现场服务要周全。会场秩序、领导或重要来宾接待、音响效果、灯光效果、空调效果等会议服务环节要规范有序、衔接顺畅。五是会后细节要周全。会议结束后要做好各项收尾工作,为会议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搞好会议的新闻报道、会议总结、回收机密文件等,做到会散事清,不留后患。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和三个层次

执行力一直以来是企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无论是国际大公司还是国内民营企业,无论是生产型企业或是服务型企业。在企业界,我们时常通过报刊媒体可以了解到很多企业宏伟的蓝图、激奋的愿景、庞大的规划、创新的思路最终没能很好地得以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企业的组织执行力出现重大偏差。因此,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稳健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组织执行力。 而做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其所具备的执行力境界、其所创导或引导的执行力组织氛围直接关乎所在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可以讲起到生死攸关的关键作用。因为中高层管理者在组织架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具有中流砥柱般的存在价值,其能否很好的领悟领会公司领导者的战略意图,并转化和分解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和目标,最后有效组织实施达成,就是其执行力强弱好坏的最终表现。 执行力的三种境界 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其所具备的执行力应有三种境界,分别是“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把事情做圆满”。每一种境界都需要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以及见识、经验等来支撑,而且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应的就是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如果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境界不高或不好,直接结果就是劳命伤财耽误时间,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阻碍,甚至危机。 首先,做正确的事情。这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力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首要达到的境界。做正确的事情,就是要求在开始做时,工作的方向导向就把握得很到位,做出来的工作规划计划没有偏差和失误,否则就会造成差之毫厘,缪之千里,后面做得再正确也是徒劳,反而损害更大。举个简单比方:本来要去北京,结果我等却往广州方向前往,这是南辕北辙;其实经费有限制,我等却谋划头等舱机票,这是异想天开;近期正遇高铁瘫痪,我等按之前惯例执意选择高铁出行,这叫自以为是,都属于没有做正确的事情。 因此,做为中高管理人员,做正确的事情就需要认真研究分析公司领导者的战略构想和意图,把握其中的重点和要点,并根据现实条件和状况,结合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拟定出可行性方案和计划。 其次,把事情做正确。这是中高管理人员执行力的第二个境界,也是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阶段。把事情做正确,就是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和方案,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组织实施,逐一实现各个阶段性任务和目标。举个简单比方:要去北京到中央电视台上节目,我等也拟定出可行性出行计划,可是一出门就有人走失找不见、到了北京只会人家听不懂的宁波话、迷路却找不见也买不到北京地图、路上分开打几辆的士人员又走散、不断有人要找厕所耽误很多时间、背包被偷没了通讯工具、开销出现超支……结果就是没把事做好,错过节目录制时间,无功而返。 因此,做为中高管理人员,把事情做正确需要在既定的工作规划基础上,进行人员的组织分工、必需的训练和宣导、必备资源的整合和备选、阶段性回顾和总结、因地制宜进行优化调整、必要的评估和奖惩等。 第三,把事情做圆满。这是中高管理人员执行力的最高境界,也是任何企业都最期望和需要的,同时也是要求最高。把事情做圆满,简而言之就是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善始善终,能够基于现实的状况和条件,灵活整合和运用现有的资源,把现有的能力发挥至极致,锁定目标,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如同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影片中展现最深刻的就是强大的执行力,国王列奥尼达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自己亲率300名斯巴达士兵面对潮水般汹涌而至的50万强大的波斯敌人奋勇迎战,一不恐惧、二不怯战,在不成功则成仁的精神感召下,他们用长矛猛刺,把长矛都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把佩剑都砍断了,斯巴达的勇士们杀退了敌人四次猛烈的进攻,最后斯巴达300勇士全部壮烈牺牲,用鲜血唤醒了世人,并将此精神永传后世。柳传志称联想为“斯巴达方阵”,王石称“万科要成

办公室人生的知与道:办公室工作要做到“十要十不要”

利用办公室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任职集体谈话的机会,作为在办公室长期工作的一名“老兵”,与大家一起交流点体会,简单地归纳为“十要十不要”: 一要政治坚定,不要三心二意。 政治坚定是办公室人员最基本的素质,是能够进入办公室工作的首要条件。办公室同志,要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切实把政治坚定的各项要求体现到工作推进、融入于思想深处、转化为自觉行动。 做到政治坚定,就是要最听党的话,时刻保持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带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参与决策、文稿起草、思想言论上尤其要注意把握; 做到政治坚定,就是要最听市委市政府的话,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折不扣地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政令畅通; 做到政治坚定,就是要最听服务领导的话,深刻领会领导意图,注重维护领导权威,自觉维护领导形象,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做到政治坚定,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探密、不泄密,不信谣、不传谣,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不该说的坚决

不说; 做到政治坚定,就是要安心工作、用心做事,倍加珍惜办公室提供的优良平台和大好机遇,坚持以能力博得领导欣赏、靠实绩赢得政治前途、用奉献书写人生境界。 二要服务大局,不要个人至上。 服务是办公室的基本职能,无论是服务领导、服务基层,还是服务群众,都是服务宿迁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一大局,都是服务全市546万老百姓这一大局。衡量办公室工作的核心标准,主要是水平看文稿、权威看协调、形象看接待。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不动摇,深入研究办公室服务的内涵,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树立品位意识,领悟服务精髓,不断创造更多的服务精品。 所谓对领导服务,就是既要当好高参,为领导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又要当好助手,身居一线,协调矛盾,处理问题,做领导推进工作、抓好落实的好帮手。同时,还要做好日常服务工作,不缺位也不越位、不生硬也不卑微,自然流畅,轻重有度,大方得体。 所谓对基层服务,就是要认清职责、摆正位置,平和待人、勤快干事,切实让基层感觉到办公室的服务处处存在、热情到位;坚决摒弃“领

人力资源总监的四种境界

人力资源总监的四种境界 经常有企业家朋友问:HR总监到底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起到什么作用? 也有HR界同行问:HR总监到底该怎么做才会引起老板们的足够重视? 有时助手、下属问:某某猎头公司一位没有太多HR经验的年轻顾问到一家企业做HR总监了,他(她)能胜任吗? 凡此种种,曾一次次地使我陷入深思之中。 事实上,HR总监阅历越丰富,就会越加感觉工作难做。其一,是由于他不断追求职业上的发展与进步,自然而然地增加着工作的难度系数(深度);其二,因自己的工作成绩逐步得到上司的认可,也自然而然地担负了越来越多的HR业务,甚至毫不相干的工作老板也会慷慨地送给你(宽度);其三是,HR总监一般都到了35岁以后的年龄,在单位要领导下属工作、在家庭需照顾妻儿老小生活,里里外外都算是个十足的“中流砥柱”。所以,我感觉用HR总监的四个境界来回答上面的问题,似乎才有说服力。 第一种境界,即事务性型HR总监。处于该境界的HR总监主要工作重心停留在“传统人事”阶段,并体现如下特点:没有自己的HR思想,完全听命于上级或老板的指令;停留在传统人事业务阶段;由其他部门同级岗位转型而来,未经过专业训练,或资历尚浅,被拔苗助长。自然,HR工作完全被行政化、边缘化,成为企业的人事后勤,往往被老板视为

包袱、负担;员工似乎并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可有可无,此时的HR 功能变成了企业的等价行政。HR总监此时的年薪可能处于10万左右。 第二种境界,即管理型的HR总监。此境界的HR总监将主要工作内容定位于“管理”,能够独立于老板或上司而制定一些人事制度,如绩效考核、招聘管理、人才鉴定等制度,以推动企业从“人治”走向“法制”的进程。他按照自己对HR的理解相对独立的工作,但不太关注这些管理制度是否被员工广泛接受、能否在企业里很好的运行。此时的HR 总监是经过一定的专业学习或训练,相对专业,且有一定的执业经历。企业员工看到HR工作终于脱离于行政、后勤,被专业化运营,开始形成了有别于行政的HR工作体系;员工们开始有了依靠;HR工作被上级或老板视为有价值、有作用的管理活动。HR总监此时的年薪可能处于18万左右。 第三种境界,即经营型的HR总监。此境界的HR总监将主要职责定位于经营,即站在企业的经营和HR运营高度,来审视、运营HR全程业务。完全分析、理解、支持业务,终于展开了与研发、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甚至与董事会的有效互动;清晰、快速地计算人力的投入与产出;彻底地理解公司战略并准确地制定配套的HR战略和布局,并以此制定HR制度、流程,激励体系;能够真实、科学地评价人力和人才对企业的作用。此时,HR工作终于被绝大多数企业员工认可,并开始反驱动业务部门的工作;员工被有效的激励,有了职业和事业上的规划;利用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监控人力、人才的投入与产出,并适时调配;HR

人生的四种境界(1)

人生的四种境界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水准,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个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水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但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他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来说,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来说,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个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水平,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理解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即超越了理解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他存有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水准。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水准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错; C、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所以,“是由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对。“由低到高”错,文中说“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来说,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D、“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联系。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本题比较简单,出现错误主要辨析不出B、C的错误。

教师的四种境界

教师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教师:以谋生为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教师视他们的工作为支撑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手段。虽然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这种工作动力不一定会带来很好的教学结果。其实,与其他的一些工作压力小、轻松、不很重要的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要少得可怜。一个一般的橄榄球运动员一年所赚的钱相当于20个很成功的教师的工资总和。 当然,也有些为生存而教学的教师干得很不错。他们知道如果干得不好,他们会失掉谋生的职业。但由于是被迫的,总会有某种心灵的缺陷。因为这种“以谋生为目的”的教师,有的只是外在的压力,缺少了内在的动力。 第二种教师:以自傲为动力 自傲是一些教师工作的原动力。这种教师往往知识渊博、功底深厚,只要能满足“自傲”心,就很愿意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知识。他们可能并不在意他们的付出,他们追求的是发现自我、证明自我,从中感到满足。 这类教师工作会很努力,可能会很出色。他们自傲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失去面子。由于太重结果,他们会很在意丢脸和失意,或者被他人拒绝和反对。面对“不听话”的学生,这种教师很容易失去耐心。也可以说,自傲的另一面同样可能会

使教师走上不成功之路。 第三种教师:以教育为己任 有的教师具有改造人的责任感,或者是把教书看成是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很注意用个人的人格力量去改造人。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试图告诉学生怎样做人,他们往往以能影响、改变学生的生活轨道为乐趣。 这种类型的教师很容易辨认。他或她很可能会把正常的课停一停,给你们讲一些世界名人的社会生活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你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时候,你觉得刚刚学到了一点东西,而它对你的一生将很有价值,或是它总让你不断地去思考,去寻求结果。祝贺你,你得到了一个好教师。 第四种教师:以爱为根本 “Laboroflove”——爱的奴役,是英文中一个常用短语。它是指一个人在重压之下还是不断地去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他们很努力地工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磨难,却可能得不到任何利益。 这样的老师往往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你可以像信任父母那样去信赖他们,而他们也会让你一生难忘。这种教师在现实中不容易碰到,是最难能可贵的。

李江涛-正确认知领导者影响力

正确认知领导者影响力 李江涛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知道什么是领导影响力; ●明白拥有影响力的重要性; ●了解影响力的特点; ●认知领导者的四种境界; ●达到大幅度提升影响力的目的。 正确认知领导者影响力 一、什么叫领导影响力 世界上任何人都在影响别人和被别人影响。影响别人行为的行为,叫做领导;影响别人行为的能力,就是领导影响力。 领导是影响别人行为的行为,企业领导就是影响企业员工行为的行为。因此企业发展得不好,或者不符合领导内心的要求,一定是领导者的影响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拥有影响力的重要性 影响力之所以重要,主要体现在:团队需要领导施加影响力;权可压人不可服人;要做事,先做人;乐意干才能出效率,才能长久。 1.团队需要领导施加影响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团队作战的时代,没有团队,个人很难将企业做起来。中国在团队建设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市场化的机制。 要研究团队建设,就要研究团队建设的社会环境。在中国,团队建设最缺乏的是高瞻远瞩的领导力和敢于构建、敢于挑战的市场机制。中国改革开放能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一个伟大的领导者邓小平。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制定总体方向,二是通过自身影响力推动事业发展。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邓小平说“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这三句话就是领导者对在改革前沿缩手缩脚人的一种影响和激励。所以,有了团队,还必须有领导推进团队的发展。影响别人行为的行为叫领导,领导是通过某种行为体现的。 现代社会是团队作战,所以每个人都要起作用。如在篮球场上,再好的教练也不能亲自上场,必须靠队员打球。所以队员在打球的过程中,如何上篮、如何配合、如何抢点,都依靠教练平日的训练。训练的过程就是施加教练影响力的过程,影响力是对人把握的一种能力,所谓“人定胜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团队需要领导施加影响力,这是领导力的核心。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说课材料 教学目标 对《人生的境界》一文的教学目标,我们应从知识、情意、能力这三个方面去把握。 在知识目标方面,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应使学生初步理解这种带有较强思辨性和较浓哲理色彩的论说文的写作知识,学习其浅言--即文章从字句上看并无深奥之处;深意--内容丰富,含意深刻的特点。 在情意目标,即我们常说的思想教育方面,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启发自己对人生境界的深入思索,树立远大,健康的人生奋斗目标。 理解文中深刻内涵,培养思辨和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学建议 本文的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言浅意深,作者精辟地分析了人生的四种境界,并谈出了自己对这四种境界的深刻理解,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讲,这篇课文所具有的强大号召力和开启对人生意义思索大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章劈头一句话:"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引导读者对这个似乎或者确实是陌生的问题进行思索。随后的回答,是作者对这篇文章中心的一个明确定位--本文谈"人生的精神境界"。这一定位,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题,并进一步启发人们去做更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思考:精神境界都指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精神境界呢?种种问题会接踵而来,萦迴于我们脑海之中,急欲探个究竟,问个明白。这也正中作者下怀,作者随后便将人生的四种境界一一道来,在阐述的同时,常常加上一些鞭僻入里的分析并不时有一些点晴之笔的评价。这些地方,足见作者思想积淀之厚,文笔功力之强。文章结尾,作者提出了对人类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展望,这个展望有些模糊-很难断言那时的人类自身和人类创造的文明是怎样具体的一个模式,但这个展望却又十分清晰和明确--科学不断进步,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被科学所取代,未来的哲学,必将满足人对于超越人生的精神渴望,而这种哲学,必将(作者在文章中虽说用的是"可能",但我们透过这个"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