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我对史学“经世致用”的看法

“经世致用”一个我们经常会提及的词语,一个我们在谈及史学文学功能时常常使用的词语。那么什么是“经世致用”呢?首先我们需要为这个词语下一个定义。

《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颇深,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历史。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创立了影响后世千余年的儒家思想,其实这种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周游列国,教授门徒三千,就是为了宣扬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以求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局面。并且儒家思想很实际的教导人们该怎样为人处世。可见,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着很强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它的经世致用的传统也一直影响的当时的知识分子。他们以经世为己任,自觉地关心时政,积极参与国政。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兴盛,此学强调“修身”,在实际实践中将“修身”与“经世”割裂开来,并且此学将“理”的思想僵化,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史学“经世致用”的传统在理学兴盛时期处于低谷。而继理学兴起的心学也只致力于“心学”本身,不注重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到了清代,在中央专制集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经世致用”思想更似乎是走到了尽头。

而在整个“经世致用”思想处于低谷时期时,也纷纷有人站出来呼吁关注社会现实,反对空谈。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就反对空谈,倡导“实学”。而贯穿这所谓“实学”的一个中心思想,便是经世致用的精神。到了清末,鸦片战争爆发,面对封建末世深刻的社会危机,一批政治家、思想家和进步学者再一次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实行改革。其中较著名的有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关注世事,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揭露矛盾,抨击时政,指责清王朝统治的腐败以及官僚队伍的无能、迂腐。在揭露问题的同时,他们要求“更法”,呼吁“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想,这一思想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社会。

其实可以说,从先秦时期起,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就一直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兴

亡”为己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虽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世致用”的思想也有被忽视的时候,但这种时期毕竟不长。并且每当这时,总会有人出现呼吁“经世致用”思想。

“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为历代王朝统治服务。中国古代王朝大都尊崇儒学,儒家学说的经世传统对历代王朝影响极大。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都关注于社会现实,为现实服务。其次,拯救国家于危难之时。每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经世致用”的思想就会再度发挥其作用。如清朝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关系尖锐,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各种改革运动,以寻求救国强兵之策。最后,“经世致用”思想指导革命运动。这主要是在五四运动之后,这时西方的各种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并对我国发展产生了影响。其中,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我国发展影响巨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大批共产党人及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唯物主义史观解释中国历史及中国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并以之指导中国革命。

“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是广泛、丰富的,它几千年的嬗变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史学只有为现实服务时才有价值,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任何时期,我们都不应该抛弃这一史学传统,而应立足这一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

高三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汉文化的特点。太初历;张衡的科技成就;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西汉前期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基本特点;董仲舒及其思想与著作;王充的思想及其著作;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的经典及早期道教的活动。司马迁与《史记》;《汉书》。赋与汉赋的代表作;乐府诗。秦汉陶塑艺术及其精品;秦汉铸铜艺术及其代表作;秦汉绘画艺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秦汉大一统,社会比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促成了文化发达昌明。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又为秦汉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立体观察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2.儒学的改造,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情况较为复杂,其影响又是多方面的。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较能反映不同学生的各自的思维特质,教师宜尽力保护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同时,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使他们的个性发展逐渐纳入科学的轨道。 3.秦汉时期,文学艺术的创作思想活跃,许多作品气度不凡,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文学艺术的精品,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文艺鉴赏水平。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中国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时期又迅速进入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高峰。这是秦汉文化气势宏大、辉煌灿烂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向世界展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的魅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要点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4.奋发向上,气势恢宏 二、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 2.数学 3.医学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三、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 2.董仲舒的儒学 3.王充及其《论衡》 4.佛教的传入 5 道教的形成 四、史学的巨大成就 1.司马迁与《史记》 2.《汉书》 五、文学的新成就 1.赋的兴起与汉赋代表作 2.汉代诗歌

儒家的经世之学及其意义

儒家的经世之学及其意义 儒家在中国已有近2600年的历史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学本身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各以其自身立场阐发各自的儒学思想,而且儒学宏富的思想内涵及其历史演变亦使研究者对儒学的了解颇感困惑,从而引发了许多误解和争论。其实,无论儒学经历过多少时代,我们对儒学的理解首先应该弄清儒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儒学的目的、儒生的终极关怀是什么?笔者认为,从此契入最应紧紧扣住经世精神及其意义来了解、体认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之核心的儒学。 儒学本来就是一门经世之学,儒家之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世精神。所谓“经世”,即“经世致用”。“经世”有时写作“经济”,即“经国济世”,意义相同。“经世”是指称儒家极其关心社会、参与政治,以祈求迗到天下治平的一种观念。“经世”概念最早见之于《庄子?齐物论》,其言有 曰: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辨。 对于这里提到的“经世” 一词的含义,学者说法不一,如章太炎认为应解作“纪年”;梁启超则以济世致用之义视之,他出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为诸生订立学约十条,其中第九条即为“经世”,并解释道:“庄生曰‘《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凡学焉而不足为

世用者,皆谓之俗学可也。”查“经世” 一词,历史上也有用为“入世”的同义词,以与佛教“出世”观念相区别,如南宋陆九渊谓:“儒者虽至于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故近世学者有认为庄子之言是“由道家出世的观点,反衬出儒家的入世精神。”庄子“经世”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姑且可以置之不论,但经世观念确实代表着儒家入世和通过为政以达到致天下于太平、登万民于圣域的态度与抱负。 儒家的经世并不是因职责所需而体现的。刘师培认为儒家的经世精神渊源有自:儒家出于司徒之官,亲民治事、化民成俗本为司徙应有天职,儒家由此转化而成学派。刘氏所说在孔子以前也许是事实,但到孔子时,儒家的经世已绝非为了“尽职”,而是作为儒者或社会良心承担者无可旁贷的责任。这从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可以得到证明,如孔子阐述其最为强调的“仁”的观念时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迗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有弟子问何为儒家的理想人格__ “君子”,孔子的回答也是经世的: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 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顾炎武的教育思想

顾炎武的教育思想 摘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①”这句名言就是出自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录》,他不仅仅这样教学生,而且自己也做到了。他的“经世致用②”的进步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强调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对今天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顾炎武;明末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日知录》;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是明末与王夫之、黄宗羲齐名的三大进步爱国思想家、教育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是出自他的代表作《日知录》。 顾炎武在教育方面提倡“经世致用”,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很进步的教育理念,对今天也有很大的启发。“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能运用于实际。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在封建社会时期,许多读书人一股劲的钻研“八股文章”和诗词,但这些知识除了能够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实用价值不高。所谓的社会人才、国家栋梁,都是迂腐、脱离现实、空谈主义者。而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体现了顾炎武希望后世的读书人能够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这一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包括清末维新运动中的发起人之一——梁启超,他非常支持和鼓励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直到清末,终于废除了科举制度,读书人开始投身实业建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如孙中山,通过学医和在国外接触民主社会,回到国内后先是医学救人,后来参照美国先进的民主制度,领导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经世致用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启发。 我们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就是为了今后走出社会能将知识运用到社会建设中,范围缩小一点的话,就是为了能够用自己所学来谋生、甚至打拼一番事业。考试只是一个形式、一次对自己一段时间乃至整个大学学习以来的一次总结考评。我们在大学里追求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不挂科、拿到文凭,而更应该利用这些时间,学习更多有用的东西。文凭只是一把敲开未来的钥匙,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是自己将来打拼事业、建设国家的资本。 今天许多大学生将许多精力和时间浪费在了玩电脑游戏、看网络小说等吃喝玩乐的事情上,晚上熬夜玩游戏、看小说,白天上课睡觉,到了考试的时候再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不挂科。这样就算你在网络世界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看过了多少小说,顺利拿到了文学文凭,将来走出社会,你会发现这些大部分都运用不到你的工作中,那时候才会突然醒悟,假如大学将玩游戏的精力用来例如学习制作网页学到精通、将看小说的时间用来看例如学习、研究顾炎武的《日知录》,或者一些英语文章等。将来能运用到的范围也是很广的。 2006年著名的中南大学将“经世致用”作为了校训,让每位求学的大学生铭记于心中。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所以,我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要做到“经世致用”! 顾炎武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忘告诉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顾炎武不仅仅这样教学生,自己也做到了。 明末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了北京城。关外的满清国趁虚而入,侵略中

经世致用简介

经世致用 编辑 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作品名称经世致用 创作年代明清之际 作者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名称来源出自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学 目录 1概述 2简介 3历史渊源 4引用概述编辑 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

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经世致用思 经世致用 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它不象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随着儒家思想不断被统治者利用、宣传,其中的实学之风也随之传播开来。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兴,其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伦理准则。这正是在宋王朝的统治面临巨大危险之时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世风,以挽救国家。但后世的理学家却“把‘修身’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所以落实到行动上往往使修身养性的‘内圣’与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并论而形成事实上的对立,割裂了‘修齐治平’之间的有机整体联系”。走上了“穷理”之途,并将“理”的思想僵化,违背了朱熹“经世”的本意,失去了对现实

高考备考资料_经世致用(整理精校版)

经世致用 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作品名称 经世致用 创作年代 明清之际 作者 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名称来源 出自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学 概述 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它不象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随着儒家思想不断被统治者利用、宣传,其中的实学之风也随之传播开来。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兴,其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伦理准则。这正是在宋王朝的统治面临巨大危险之时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世风,以挽救国家。但后世的理学家却“把…修身?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所以落实到行动上往往使修身养性的…内圣?与治国平天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第5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5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 一、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汉朝出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2.手工业的进步 (1)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 ①冶金业 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 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丝织技术相当成熟,能织出二十多个花色品种。 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 图示总结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关系 3.古代商业 (1)商业发展 ①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 (2)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 (3)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

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二、秦汉时期的思想 1.秦朝“焚书坑儒” 原因(1)秦王朝的建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就需要统一的学术形态。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3)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 内容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术音述,术士,即儒士)的事件 影响“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是极为消极的,表明秦王朝在文化领域由博采先秦诸子学术向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转型,新官学的内容也由综合宽容转向了专制 2.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①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③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易错提醒“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目的相同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3.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③教育 教科书: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 中央: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经世致用

我对史学“经世致用”的看法 “经世致用”一个我们经常会提及的词语,一个我们在谈及史学文学功能时常常使用的词语。那么什么是“经世致用”呢?首先我们需要为这个词语下一个定义。 《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颇深,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历史。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创立了影响后世千余年的儒家思想,其实这种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周游列国,教授门徒三千,就是为了宣扬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以求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局面。并且儒家思想很实际的教导人们该怎样为人处世。可见,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着很强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它的经世致用的传统也一直影响的当时的知识分子。他们以经世为己任,自觉地关心时政,积极参与国政。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兴盛,此学强调“修身”,在实际实践中将“修身”与“经世”割裂开来,并且此学将“理”的思想僵化,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史学“经世致用”的传统在理学兴盛时期处于低谷。而继理学兴起的心学也只致力于“心学”本身,不注重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到了清代,在中央专制集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经世致用”思想更似乎是走到了尽头。 而在整个“经世致用”思想处于低谷时期时,也纷纷有人站出来呼吁关注社会现实,反对空谈。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就反对空谈,倡导“实学”。而贯穿这所谓“实学”的一个中心思想,便是经世致用的精神。到了清末,鸦片战争爆发,面对封建末世深刻的社会危机,一批政治家、思想家和进步学者再一次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实行改革。其中较著名的有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关注世事,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揭露矛盾,抨击时政,指责清王朝统治的腐败以及官僚队伍的无能、迂腐。在揭露问题的同时,他们要求“更法”,呼吁“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想,这一思想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社会。 其实可以说,从先秦时期起,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就一直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兴

经世致用

翻译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写无从查考的话,抄袭别人的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字,像这样,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祸害啊。 【《文须有益于天下》一文,强调文以载道,文以纪事,文以揭示民间疾苦、称扬善行,从正面立论,从反面申述,旗帜鲜明地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子书除《孟子》《荀子》以外,像《老子》《庄子》《管子》《商君书》《申子》《韩非子》,都自成一家之言。至于《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体系了,所以选取诸子的言论,汇集成书,这是子书的一大变化啊。今人的作品,(观点)一一都出于自己之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汇编而成)的。若一定是古人未触及的,后代不可缺少的,然后才著述,也许才能流传下来吧?宋朝人的著作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完成的,才成为后世不可或缺的书。然而这些书中小的差错和遗漏,还是不能避免。像后人的书,越多错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 【《著书之难》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就,后世之所不可无”的著述标准,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际上还是在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 唐、宋以后,文人何其多啊!固然有不懂经学,不通古今,而自以为是文人的啊。韩愈《符读书城南》有诗句说:“文章谁说不贵重,解说经义是根本。雨水横流无根源,早晨满地夕已尽。为人不通古与今,如同马牛披衣襟。行事立身陷不义,何能希望多名誉。”而宋朝的刘挚训诫子孙,常说:“读书人应当以器量见识为先,一旦有了‘文人’的称号,这个人就没有值得称赏的地方了。”如此来看以“文人”身分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这就是扬雄所说的“拾取我的文辞而不研究我的义理”啊。黄庭坚说:“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奖掖后学,所以华而不实。”本朝嘉靖年间以来,也有这样的风气。而陆深记载的刘健告诫庶吉士们的话,李梦阳对此大为不平。 《宋史》说,欧阳修与学人晤谈,不曾涉及文章,只是谈吏政,认为文章只能滋润身心,政事可以惠及百姓。 【这则文字,引用古人论述,核以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下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作者融入了他对于立身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当时文人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要端正创作态度)】 顾炎武 1.生平:(1613—1682),昆山(今属江苏)人。初名绛,清兵破南京,更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另称为亭林先生。早年参加复社,清兵南下时,积极参加抗清斗争。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顾炎武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先生”。 2.文学主张 文须有益于天下 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反对明代以来文人拟古风气 不事藻饰,纯朴自然

浅谈顾炎武的政治思想

浅谈顾炎武的政治思想 摘要:顾炎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素称清代经学之祖,他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屏弃宋明理学的空谈,提出了“兴实学、经世致用”、“引古筹今”等思想观点。他的进步思想在于在当时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他提出了“分权众治”的政治主张,并对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有这样的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面对当时社会道德的下滑,他主张“以名为治”,即“行教化、正人心、厚风俗”,试图从社会道德入手解决社会政治问题。他终身不易的反抗精神,强烈关注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积极思想以及广博宏富的学识,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倍受世人赞誉。 关键词:实学经世致用君主专制分权风俗 一、生平与著作简介 顾炎武,初名继绅,后更名绛,字宁人,生于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卒于1862年,江苏昆山人。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以后,由于他敬仰南京爱国志士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故更名炎武。他的家乡有个亭林湖,他的故居在此,所以后人又称他为“亭林先生”。顾炎武出生于“江东望族”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曾在明朝政府中担任过南京兵部右侍郎,但他的父亲并未取得什么科举功名,从此他的家业便开始渐趋衰落,在政治上也受到豪强的欺凌。 他的嗣祖顾绍芾从小就对顾炎武进行启蒙教育并且产生了较深 的影响,在他的指导下,顾炎武在少年时代就阅读了许多重要历史著作,如《左传》、《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也读过《孙子》等兵法书籍①。他不仅从书本上学“实学”,他还在实践中学习“实学”。他于1626年参加了“复社”的活动。复社是一个富有政治性的学术组织,议论朝政,反对宦官专权,呼吁改良朝政。 明朝灭亡以后,他投身到了抗清斗争的洪流之中。顾炎武在苏州、

秦汉时期的文化

秦汉时期的文化 教学目的 一、基础知识掌握 太初历,太阳黑子活动的最早记录,张衡的科技成就;《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和张仲景医学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特点,董仲舒的思想,王充的思想和著作;佛教的传入,早期的道教。司马迁的《史记》,《汉书》;汉赋的特点及其代表作,“乐府诗”的特点;秦汉陶塑艺术的代表“俑”,秦汉绘画艺术。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识 1.秦汉文化是在秦汉时代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影响世界。秦汉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各个方面产生的辉煌成就,影响深远。秦汉文化是封建文化的第一高峰阶段,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第一阶段。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艺术的鉴赏水平。 3.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识和分析秦汉文化的成就。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独立整理、总结知识结构的能力。秦汉文化成就多种多样,涉及科技、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因此知识点繁杂,对学生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对高三学生来说要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是分析、理解、阐释历史的基础。 2.培养学生宏观地分析概括秦汉文化特点的能力。教材对秦汉文化的特点总结了四点。对高三教学来说,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去简单地记忆这四点,而是把这些特点作为秦汉文化特点的示范参考。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对秦汉文化成就的微观学习,尤其通过与已经学过的夏商周的文化、春秋战国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理解和体会秦汉文化的特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秦汉文化的特点。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条件。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社会的反映。在指导学生掌握秦汉文化成就的同时,把这一节同第二章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把文化成就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秦汉文化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使学生对秦汉时代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正确认识文化现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秦汉的科技成就、哲学和宗教,分析秦汉文化的特点,总结成就辉煌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秦汉时期的哲学和宗教,概括秦汉文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一、制作课堂多媒体教学网页《秦汉文化》栏目介绍: 名词解释(“汉学”、“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阴阳五行”、“导引”等。)科学原理(地动仪的原理、造纸过程。) 历史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组图、长沙马王堆文物组图、汉代画像砖石组图等。)史料摘录(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关于张衡对月食的解释,张衡传、蔡伦传的有关内容,《九章算术的内容。) 讨论区(秦汉文化的特点、秦汉文化成就的原因和影响)、相关链接(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网址)、知识结构

浅论黄宗羲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

浅论黄宗羲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 【摘要】:经世致用思想囊括的内容繁多,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国家、民族、法律、教育、地理、风俗、人情、自然科学等等,其核心内容皆饱含“实学”,即实实在在的学问,贯穿这一“实学”思想则是经世致用精神。黄宗羲是明清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政治思想方面贡献对明清经世思想的推动尤为突出,他的主要政治思想集中在他的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其主要政治主张即设相分权、君臣共治、学校议政、地方自治,提出这些政治主张的根本目的乃是对于君主(政府)权力的限制,这是对君主专制的集权时代的巨大冲击,同时,这也是黄宗羲民本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区别之处,所以学界有称黄宗羲政治思想为传统民本思想通向近代民主思想之桥梁。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黄宗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去解析其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通过其限制君主(政府)权力的政治主张,根据其尊重人性本私、民为本的立场,依托其崇尚法治的治法思想,竭力挖掘其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宪政雏形,寻找其政治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关联。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作为政论文来讲,正是结合了儒家传统经世的眼光以及对实践“天下大治”的理想与抱负的,是对传统的扬弃与继承,这种既尊重传统,又着眼于现实的“经世致用”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我们需要借助古代先贤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同时也要放眼于世界,看到全世界国家的政治潮流。【关键词】:黄宗羲经世致用民本思想政治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49.3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引言9-11第一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历史渊源11-201.1儒家政治思想11-181.1.1孔孟荀之儒学11-151.1.2汉唐宋之治道15-181.2宋明经世思想18-20第二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基础20-292.1人性本私20-212.2民本思想21-242.3治法思想24-29第三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之宪政雏形29-383.1宪政雏形略论29-303.2权力分立制度30-323.3朴素议会制度32-343.4地方自治制度34-38结束语38-39参考文献39-40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0-41致谢41-42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2-4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浅论顾炎武思想

浅谈顾炎武的思想 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卒于曲沃。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1、启蒙思想 顾炎武生当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明清之际,这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向近代缓慢转变的开始,当时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在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上近似于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启蒙意义,顾炎武是当时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其启蒙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把儒家的“仁道”思想与日益扩散和流行于当时社会的自私自利的市民价值观协调起来,提出了“仁寓于私”的新仁道观,这种新儒学思想的实质不在于崇尚“私情”,而在于把“仁道”解释得合于人之“常情”,从而使儒家“仁道”获得新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弘扬和发展。 从总体上看,顾炎武的经济思想仍属于农本思想范畴,认为“天下之大富有二:上曰耕,次曰牧”,“而卒可以并天下之国,臣天下之人者莫耕若”,但他已然具有浓厚的重商意识,提出了“必疾耕,必通商”的经济主张。(参见:《田功论》)他不仅对商人毫无世俗偏见,还专门为一位生前专营盐业的徽商写过一篇歌功颂德的墓志铭,在另一篇墓志铭中更将“商贾”跟“豪杰之士”和“古之君子”相提并论,对商人做出了很高评价。(参见:《歙王君墓志铭》、《富平李君墓志铭》)他还曾亲自“下海”经商,这在当时启蒙思想家中尤为罕见。他批判“有公而无私”之论,认为对人的自私自利之心,“先王弗为之禁,非惟弗禁,且从而恤之”,主张把“私”与“公”统一起来,利用“私”来成就“公”。(参见:《日知录.言私其豵》、《郡县论》) 顾炎武对他最为关切的农业发展问题曾作过诸多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如主张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参见:《亭林文集》卷六《与潘次耕》);又如强调不能尽占一切土地作为耕地来使用,而是应当留足余地,坚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专制和礼教)、继承(孔孟民本)和创新(民主、经世致用)学案

第四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专制和礼教)、继承(孔孟民本)和创新(民主、经世致用)学案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刘立春 第一部分 提前预习——微观分解,步步为“赢” 【阅读】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时代背景时大致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进行。在晚明的思想界,理学占据统治地位,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为了功名利禄,广大知识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空谈心性义理,“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顾炎武《日知录》)。这一方面对思想界造成严重束缚,另一方面又形成空谈误国的学风。于是便有了李贽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思想权威、学贵自得的思想和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反对理学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学以致用的思想主张。经济上,明中期以后,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大批工商业城市兴起,逐利拜金之风在社会上日益兴盛,传统义利观,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念受到极大冲击。于是便有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束缚,肯定物质享受,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主张也有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反对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而明末清初的政治形势对其时思想家的影响更大。明末清初基本的政治形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腐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最后导致明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清军入关,少数民族建立的清政府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当时具有民族主义情感的汉族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看来,这绝不仅仅是改姓易号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事关民族和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大问题,是“天崩地裂”,从而促使他们深刻地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思考的结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学风问题,即明末空谈心性的学风和八股取士,无法解决当时日益复杂尖锐的社会问题,空谈误了国;一是政治制度上的问题,即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和腐朽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其典型的表现是明开宦官当权,残害忠良,欺压百姓,是君权空前强化误了国。于是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主要是明朝灭亡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倡导“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用各种办法来限制、分散君权,促进政治的和谐发展。而顾炎武关于“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分以及“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也是明末清初这种政治形势的产物。 问题:据材料概括明清之际活跃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一)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社会转型,导致各种新旧矛盾空前尖锐。 (二)具体原因: 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受到落后封建制度的阻碍;土地 兼并严重, 赋役沉重。 2.政治上: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军机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帮会、西方殖民入侵)促了人们专制统治和封建礼教的怀疑批判;市民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势力壮大,要求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3.思想上:传统理学下的封建传统礼教摧残人性、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禁锢人们的思想, 阻碍社会进步;人们竞相逐利、重利轻义的思想促使社会风俗改变,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进步士人试图冲破四书五经的束缚,藐视礼法,强烈追求个性解放和发展经济;西学东渐兴起,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4.进步人士作用:一批正直清廉,爱国爱民、参与抗清的学者努力探索改革社会的方案。 二、主要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一)明朝晚期:李贽的离经叛道和自称异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1.人物简介:26岁中举人,20多年为官,晚年辞官专门讲学和著书,死于狱中。(求学→做 历 史背景

“经世致用”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务实发展

“经世致用”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务实发展 科目:中国思想史 老师:方民镐 学生 : 周礼国 专业 : 英语 学号 : 1330 1910

摘要:“经世致用”即要面对现实,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以谋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一在封建社会末期走向高潮的哲学和教育观点体现着人们对国家安慰的担忧。在和平年代,作为知识分子典型代表的当代大学生,领悟和落实“经世致用”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对祖国的未来的建设意义非凡。 关键词:经世致用,务实,大学生,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 “经世致用”是在明末清初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之下,由顾炎武等思想家立足社会现状而提出的学说,它是儒家文化的一种延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经世”,即要有远大的理想,心系天下,解决世界上的事务,;“致用”,即尽其所用,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以理论指导和检验实践。“经世致用”就是把所有的学问运用到现实的治理社会的进程当中去。它是在明末清初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之下的伟大的思想转变,是社会主流思想与社会发展矛盾的产物。在宋明时期,儒学主要表现为理学,强调理性和思辨的,使得整个儒学系统更加严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理学以及心学的发展,后续出现了思想的空洞,过分脱离社会现实,不关心国家事务,明末清初政治的变迁,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清初文化的繁荣,使得这些空洞的理性儒学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于是,新的思想家们深刻分析社会现实,对旧的不合时宜的儒学提出批判,“经世致用”的学说便产生了萌芽。这样的思想萌芽虽然在清王朝的统治之下并没有壮大,但是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以及清末封建王朝和资本主义各国的摩擦升温,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再一次受到了爱国人士们的重新审视,一批有思想的进步学者,思想家,政治家结合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把“经世致用”思想推向了高潮。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实事,提倡社会改革。无论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都是对“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和运用。 “经世致用”,是封建社会晚期面对内忧外患时国人试图寻求一条救国救民道路国人过程中时局深刻思索的产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时至今日,社会现状显然不同于当时,可是“经世致用”依然有着基于其精髓的新的诠释,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的青年,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对于如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建设祖国的实践当中去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就是对“经世致用”是如何被运用到建设祖国当中去的问题的研究。 “经世致用”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 其一,务当世之事,立足于现实和当下。对于尚未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们而言,务实在于个人品质的培养。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对人格提升的过程。务实是一种成熟的人格,想问题办事情,从现实出发,忌眼高手低。小到解决学习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大到处理人生重大问题,比如理想,职业生涯规划,务实的品格无时无刻不展现其重要性。青年当胸怀大志,但是大志是基于个人实际状况而量身定制的,并不能说做一名科学家这样的理想一定伟大,而想做一名农民就渺小。基于自身现实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而着眼于当下,并不意味着对过去和未来的忽视,而是基于当下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而展望未来。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的进步思想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0775105.html,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的进步思想家 作者:天一 来源:《月读》2018年第11期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进步思想家和学者。他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在清军占领南京后,由于他敬仰南宋爱国志士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乃更名炎武。晚年曾化名蒋山佣。他的家乡有个亭林湖,其故居就在湖旁,所以后人又称他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曾在明朝担任过南京兵部右侍郎的官职,由于他的父亲顾同应没有取得什么功名,家业才逐渐衰落下去。 顾同应娶妻何氏,生子五人,顾炎武是次子。但他却不是在何氏身边长大的,因为还在襁褓中时,他就过继给了堂叔顾同吉为嗣。然而顾同吉去世很早,顾炎武便由顾同吉的妻子王氏(即嗣母)以及顾同吉的父亲顾绍芾(即嗣祖)来抚育。 嗣母王氏深明大义又吃苦耐劳,她受过一定的教育,喜欢读书,关心国家大事。据顾炎武回忆说,王氏最喜欢读《史记》《资治通鉴》以及有关明朝历史的书,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王氏就用先贤的事迹教导他。 对少年时期的顾炎武影响最大的要算他的嗣祖顾绍芾。在功名上,顾绍芾只是一名国子监生,地位不高。但是,他游历过很多地方,还研究史学和地理学,眼界开阔,而且他对社会现实问题颇为关心,长期阅读“邸报”(明朝政府刊行的一种官报),并从中抄录了不少重要材料。这种读书联系实际的方式,直接感染着年轻的顾炎武。顾炎武十余岁时,顾绍芾就给他讲授《资治通鉴》。顾炎武很用心,不到两年时间就把这部总结历史成败得失的巨著读完了。同时,他还学习了《孙子兵法》《左传》《国语》《史记》等典籍。顾绍芾常常教导顾炎武说:要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应当追求“实学”,必须深入研究天文、地理、兵、农、水土以及典章制度。应该说,这句话是很有见地的,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精神,对顾炎武影响很大,他后来“经世致用”的思想,应该就是从这里发端的。 在当时,有个“纳谷寄学”的惯例,即捐一定数量的钱谷进庠学读书。顾绍芾觉得顾炎武天资聪颖,将来一定能够考取功名,光耀顾家门庭,于是就按这个办法让他入庠。这一年是天启六年(1626),顾炎武十四岁,他第一次离开家,到学校去读书,开始接触社会。

初探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初探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摘要:清代前期是古老而辉煌的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明末清初,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从当时社会以及史学发展的道路上看,众多因素的出现造就了这个时期史学的辉煌。这个时期是一个名家辈出的时代。顾炎武是被大家所认同的经世致用的大师,他的治学方法影响深远,他成为了后世经史之学的一个典范。本文初探了顾炎武的史学思想,分别从他的史学观、史学研究方法以及他研究历史的价值论等方面,阐述分析他过人的治史之道。关键词:顾炎武史学思想经世致用观念方法目的 明清之际,这时候明朝刚灭亡,清代前期统治者实行文化高压政策。同时中国古代史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思想和文献的积累,丰富而厚重。除此,明清之际一些新的社会因素产生。这一切都推动着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这一个时期是史学转型发展期。这个时候的史学有几个主要特征,首先是反对重经轻史的传统观念,其次是反对以政治伦理的需要决定史实的取舍。众多的史学人才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个史学转型期。顾炎武是中国史学近代转型期的一位开山之祖人物。“‘经世学派’之昌,由于诸大师之志存光复,顾炎武自是卓如先生其中所指最为重要的经世大师之典范,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1】顾炎武,本名绛,后更名炎武,字宁人,自号亭林山人,后人尊称他亭林先生。他和王夫之、黄宗羲一样在清初早期曾参加抗清活动。后来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学术领域当中。顾炎武治学,十分重视读书和实际考察相结合,而且力倡“致用”之学。他的史学思想也充分体现出他的“经世致用”主张。他最著名的史学著作是《日知录》。《日知录》共三十二卷,卷一至卷七为经学,即所谓上篇经术;卷八至卷十七,即所谓中篇治道;其余为下篇博闻,中篇和下篇之文多与史学有关。《日知录》是顾炎武的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1)创新的史学观念。 首先顾炎武在史学思想领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突破了神化“六经”的传统史学思想。他认为“六经皆史”,并且他对“六经皆史”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史实论证。“孟子曰:‘其文则史’”不独《春秋》也,虽《六经》皆然。今人以为圣人作书,必有惊世绝俗只见,此是以私心待圣人。【2】他认为应该用历史学家的眼光去看待古人的著作,无须把前人的著作神化。他把这一个思想贯穿于以经证经、以史解经的研究当中。例如:关于《易》,顾炎武首先致力于确定其产生的时代,他认为:“文王所作之辞始名为《易》”【3】他引用孔子关于“《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等论述来证明这一观点。【4】除此,顾炎武还证明,在《六经》中,《尚书》和《诗经》在编撰体例上具有内在的联系,即都是按照史书的体例编撰的:“《何彼秾矣》以庄王之事而附于召南,其与《文候之命》以平王之事而附于《书》一也。”【5】“理由是,《《何彼秾矣》‘二南之遗音’,且其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乃是对‘周至旧典’的延续;而《文侯之命》之所以附于《尚书》,则是为了说明‘申侯之伐,幽王之弑,不可谓非出于平王之志者矣’。两者之所以在编辑上作如此安排,都是为了说明历史的承续关系或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6】顾炎武另外一个新史学观念是“经学自有源流”。“经学自由源流,自汉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考究,而后及于近儒之所著,而后可以知其异同离合之旨。如论字者,必本于《说文》,未有据隶偕而论古文者也。【7】顾炎武主张对儒学的历史自汉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考究,注重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反对人为割裂历史。研究经学就要从古经开始,如何从古经开始?顾炎武提倡从对古经音韵的考察开始。他批评宋儒度经“师心妄作”,不仅议圣经,更章句,甚至改写文字。宋儒为什么会擅该文字,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懂古音韵学。顾炎武曾经用大量证据去考证每一个古音。例如:为了证明“马“(ma)”古读若“mu”,他列举了69条证据及相关的分析。【8】他也曾经考证过《易》学源流、经今古文学之争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