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尿的形成过程生理学原理

尿的形成过程生理学原理

尿的形成过程生理学原理

尿液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肾脏、肾单位、血液供应和调节机制等。下面将详细介绍尿液形成的生理学原理。

1.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肾脏是人体尿液形成的关键器官,一般人体拥有两个肾脏。肾脏由数以百万计的肾小球和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和相应的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一个由毛细血管围绕的结构,它起到过滤血液的作用,而肾小管负责将过滤后的液体进一步处理。

2. 尿液形成的三个主要过程:

尿液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步骤: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2.1 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滤过是尿液形成的第一步,它发生在肾小球中的毛细血管网络中。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将血液中的水、离子、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尿素等)和一些溶解于水中的废物(如尿酸、尿素等)过滤到肾小球腔内形成初尿。滤过过程的发生是由于膜的选择性,它能够选择性地排除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大颗粒物质(如红细胞)。

2.2 肾小管重吸收:

初尿进入肾小管后,开始经历肾小管重吸收的过程。在肾小管中,许多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中,从而减少其在尿液中的浓度。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被血管丛包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的。这些细胞通过活动的转运蛋白质将需要重吸收的物质从肾小管中转运回血液,如对葡萄糖、氨基酸和钠离子的重吸收。这个过程是主动转运过程,需要能量。

2.3 肾小管分泌:

肾小管分泌是指一些物质从血液中经过肾小管细胞分泌到尿液中。这样的分泌过程可以清除体内多余或有害的物质,如一些药物、过多的离子(如氢离子和钠离子)、有毒物质等。肾小管细胞通过活动的转运蛋白将这些物质从肾小管细胞内部运输到管腔内,然后排泄到尿液中。

3. 肾血流动的调节机制:

尿液形成过程中,肾脏的血流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肾脏通过调节外周血管的扩张和收缩来调节肾血流量,以保持适宜的血压和血管阻力。肾小球滤过的速率主要受到肾动脉的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压的影响。

3.1 肾小球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压是指肾小球腔内的压力,它由血液压力(肾动脉的血流量和血液压力)、肾小球腔内液体的滤过速率和肾小球腔外容积三个方面共同决定。肾小球滤过压越高,滤过的物质量越多。

3.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当机体血压下降或钠含量减少时,肾脏能够通过肾素释放来调节血压和血管收缩。肾素释放促进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增加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增加醛固酮的合成与释放来提高血压。

总之,尿液形成过程中涉及到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多个生理过程,同时还受到肾血流量和肾脏调节机制的影响。这些过程的协调运作保证了体内废物、水分和溶质的平衡,使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生理学》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第一节肾的形态解剖&肾血流量 结构肾单位(100万个/每个肾) 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 球旁器 滤过膜肾小体肾小管球旁细胞 (颗粒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致密斑 组成肾小囊肾小球 包括近端小管、 髓袢升降支粗细 段、远端小管 位于外皮 质、中皮 质层 位于内皮 质层 合成、储 存、释放 肾素 吞噬、收缩 作用 感受小管 液NaCl含 量变化,调 节肾素分 泌、肾小球 滤过率 由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基 膜、肾小囊脏 层足细胞的 组图组成;上 面的小孔称 为窗孔 有脏层 (构成 滤过 膜)、壁 层 入球小 动脉、 出球小 动脉间 的毛细 血管网 髓袢较 短;入球 小动脉口 径较大 髓袢长;出 球小动脉进 一步分化成 网状小动脉 (利于重吸 收)、U型直 小血管(维 持髓质高 渗) 小分子溶质、 小分子蛋白 能通过;血细 胞、带负电的 蛋白不能通 过 占 80%~90% 占 10%~15% 肾脏只受交感神经支配。肾血流量的调节: 概述 调节 自身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mmHg变动时,肾血流 量保持相对稳定 是机体供血量最丰富的器官,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渗透压较高 肌源性学说管-球反馈NE和E:↓; ADH和AngII,内皮 素,腺苷:↓; PGI2、PGE2、NO、缓 激肽:↑ 交感神经兴奋时,NA 作用于α受体,使血 管强烈收缩,血流量 减少 灌注压↑→血管平滑 肌收到牵张刺激↑→ 肌肉紧张性↑→阻力 ↑ 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 了肾小球滤过率和肾 血流量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超滤液:血液除蛋白质分子外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min)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滤过系数。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越靠近入球小动脉端,有效滤过压越大。 影响有效滤过压的因素: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2)囊内压 3)血浆胶体渗透压 4)肾血浆流量 5)滤过系数K f=ks(k是滤过膜的有效通透系数,s是滤过膜的面积) 第三节肾小管和结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水约99%被肾小管和结合管重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全部被重吸收; 肌酐、H+、K+可被分泌到体外; Na+、Ca2+、尿素可被不同程度地重吸收。 肾小管、结合管中游两种物质转运途径:跨细胞转运途径、细胞旁途径。 物质近端小管前端近端小管后端降支细段升支细段升支粗段远端小管& 结合管 Na+重吸收约70% 对Na+不易通透对Na+易通透 重吸收重要部位 (主动); Na+-K+-2Cl-同向 转运 约12%,受醛固酮 调节;主细胞Na+ 通道主动吸收、 Na+-Cl-同向转运 占2/3,跨细胞途 径:Na+-H+逆向、 Na+-葡萄糖、氨基 酸同向 占1/3,细胞旁途 径、Na+-H+逆向 (顺电位差) Cl-重吸收约70% 对Cl-易通透 约12%,始段 Na+-Cl-同向;后顺 电位差经细胞旁途 径被动重吸收 无重吸收 Cl--HCO3-逆向 (顺浓度差) 水约70%,渗透作用;跨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途径约15%被重吸收约12%,受ADH 调节;取决于主 细胞对水的通透 性 对水通透对水不通透对水不通透 CO2约80%,HCO3-→H 2 CO3→CO2→ HCO3- 主要发生在升支粗段,机制同左 碳酸酐 酶CA pH降低时,活性增加,生成更多的H+,有利于肾脏排H+保碱。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__第8章__尿的生成与排出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二)内分泌 ①肾素;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 ③1α-羟化酶;④前列腺素等。 第一节概述 一、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 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在尿液浓缩功能中起作用。 肾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尿的生成 (二)两种肾单位比较 二、肾脏血流量及其调节 (一)血液循环特点 1. 血供丰富,肾内血流量分布不均匀: 2. 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有利于滤过;管周毛细血管血压低,利于重吸收。 3.肾血流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肾血流量在动脉血压一定的变动范围内(压80-180mmHg)能保持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机制:肌源学说——当肾灌注压升高→入球小A血管平滑肌牵张刺激↑→平滑肌紧张性↑→管径相应缩小→血流阻力↑→血流量变化不大 4.肾血流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N(发自T12—L2)属交感神经系统,N末梢分布于入球小A、近球细胞和肾小管;迷走N纤维对尿生成的影响尚未肯定。 体液因素: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素、血管紧张素——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调节意义:

安静正常:通过自身调节使肾血流量相对稳定,泌尿活动正常进行 运动或异常如高温、出血缺氧时,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 尿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原尿称为血浆的超滤液,原尿是没有蛋白质的血浆。 一、滤过膜及通透性 (1)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三层结构中存在着糖蛋白,糖基上带有负电荷。 二、滤过的动力和阻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有效滤过压=45–(25+10)=10(mmHg)>0,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有效滤过压=45–(35+10)=0(mmHg)≤0,无滤液生成。 三、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1.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125ml/min/1.73m2 2.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125/660×100%=19% 可见流过肾脏的血浆约1/5由肾小球滤到肾小囊腔中,GFR与FF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滤过系数滤过膜有效通透系数×面积=滤过系数 ⑴通透性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⑵面积 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 滤过面积↓→GFR↓→尿量↓(急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2.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肾小球Cap.血压(如:大失血,Bp<80mmHg)↓→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 3.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 4.囊内压 囊内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 5.肾小球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慢→有滤过作用的Cap.有效长度↑→肾小球滤过率↑ 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尿液形成的过程

尿液形成的过程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尿液形成的过程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生成基本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三个基本步骤。 (一)肾小球滤过 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分、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的过程。滤液除含极少量蛋白质外,其余各种成分的浓度、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血浆接近。而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不能滤入肾小囊囊腔,仍存留于血液中。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分和各种溶质全部或部分地透过小管上皮细胞,重新进入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去的过程。由于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结构各有特点,故重吸收的能力差异很大。近端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原尿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几乎全部在近端小管被吸收。此外,原尿中大部分水和电解质及部分尿素、尿酸等,也在该段被重吸收。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与排泄过程。主要包括泌H+、泌K+、泌NH3.还可将血浆中的其他物质如肌酐、对氨基马尿酸等排入管腔。此外,进入体内的某些物质,如青霉素、酚红等,也主要通过肾小管排泄。以上这些物质的排泄大多在近端小管进行。 尿液的形成的过程及说明图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与肾小囊之间)——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之外,其余的成分都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虑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原尿中的所有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物质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一些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 尿液形成的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当血浆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血浆中的部分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滤出,,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2)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大部分成分又被重吸收,重新进入血液。(3)(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还将一些物质分泌或排泄到消化液当中,小管液经过这些过程,最后流向集合管远端形成终尿。 尿液生成的过程 尿液生成过程:①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②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小管液的重吸收和分泌和排泄,最后形成终尿。 原尿的生成——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原尿量),称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三曾层构成。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血浆成分都可通过滤过膜形成原尿。原尿是血浆的超滤液。 基膜的空隙较小,是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滤过膜各层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可排斥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限制其滤过。通透性的高低决定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但以分子大小为主。在分子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带正电荷者易通过,带负电荷难通过。

人体泌尿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体泌尿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体泌尿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作用。以下是泌尿系统工作原理的详细阐述: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人体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1.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清除体内的废弃物。血液通过肾动脉进入肾脏,在肾脏内经过过滤作用,将多余的水分、电解质和废物排出,形成尿液。 2. 输尿管: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其主要功能是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3. 膀胱: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当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大脑和神经的互相作用会使肌肉收缩和放松,使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4. 尿道:尿道是尿液排出的通道,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二、泌尿系统的功能 1. 过滤血液:肾脏通过过滤作用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排出,形成尿液。 2. 清除体内废弃物:通过排尿的方式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维持身体的健康。 3. 调节水盐平衡:肾脏能够感受体内水分及盐分的浓度,根据需要排泄多余的水分和盐分,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4.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排尿不仅有助于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的水、无机盐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泌尿系统的工作流程 1. 血液过滤:血液通过肾动脉进入肾脏,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经过过滤作用,将多余的水分、电解质和废物排出,形成尿液。 2. 尿液储存:尿液通过输尿管流入膀胱进行暂时储存。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大脑和神经的互相作用会使肌肉收缩和放松,使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3. 排尿调节:排尿过程中,大脑和神经的互相作用会调节肌肉收缩和放松,使尿液顺利排出体外。同时,大脑还会根据需要调节排尿的量和频率。 四、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及预防 1. 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过高或过少导致。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关键在于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和饮食平衡。 2.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细菌等微生物进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炎症反应。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在于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内裤等。 3.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代谢废物排泄障碍的一种疾病。预防肾功能不全的关键在于避免长期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总之,人体泌尿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作用。了解泌尿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 (问答题)

202.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1)肾小球的滤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的囊腔形成超滤液。(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某些成分又通过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小管上皮细胞可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小管液经过上述过程后形成的尿液称为终尿。 203.简述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近端小管重吸收Na+的机制可因部位不同而不同:(1)近端小管前半段Na+的重吸收是①与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相耦联;②与H+的分泌相耦联。由Na+主动吸收建立起电化学梯度,小管液中Na+与葡萄糖、氨基酸等经同向转运体耦联转运进入上皮细胞而被重吸收,或由管腔膜上的Na+-H+交换体进行逆向转运。(2)近端小管后半段Na+的重吸收通过①跨上皮细胞途径:过程同前半段,经Na+-H+交换转运入细胞;②细胞旁路:由于近端小管HCO3﹣和水的重吸收多于Cl﹣的重吸收,使后半段小管液中Cl﹣高于管周组织间液,Cl﹣顺浓度梯度经细胞旁路(通过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被重吸收回血。由此造成电位梯度,Na+便顺电位差而被动重吸收。 204.试述肾小管泌H +的意义肾小管分泌H +的意义:(1)促进NaHCO3

的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1个H+,就可使1个HCO3-和1个Na+重吸收回血,Na+和HCO3-再组成的NaHCO3是体内重要的碱储。(2)促进NH3的分泌分泌的H+可降低小管液的pH值,使NH3容易向小管液中扩散。分泌的NH3与H+结合生成NH4+,并进一步与强酸盐(如NaCl)的负离子结合为铵盐随尿排出。强酸盐的正离子(如Na+)则与H+交换后和细胞内的HCO3-一起被转运回血。因此,H+的分泌具有排酸保碱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 205.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调节?影响和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的主要因素有(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可阻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形成渗透性利尿。2)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改变将引起管周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从而使近端小管对Na+、水的重吸收发生变化。(3)肾交感神经:肾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增加,导致循环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含量增加,使肾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增多;可直接刺激近端小管和髓袢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4)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5)醛固酮:能够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K+的排出。(6)血管紧张素Ⅱ:通过刺激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的释放,间接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功能;刺激近端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使尿中排出NaCl减少。(7)心房钠尿肽:促进NaCl和水

尿的形成过程生理学原理

尿的形成过程生理学原理 尿液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肾脏、肾单位、血液供应和调节机制等。下面将详细介绍尿液形成的生理学原理。 1.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肾脏是人体尿液形成的关键器官,一般人体拥有两个肾脏。肾脏由数以百万计的肾小球和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和相应的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一个由毛细血管围绕的结构,它起到过滤血液的作用,而肾小管负责将过滤后的液体进一步处理。 2. 尿液形成的三个主要过程: 尿液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步骤: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2.1 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滤过是尿液形成的第一步,它发生在肾小球中的毛细血管网络中。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将血液中的水、离子、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尿素等)和一些溶解于水中的废物(如尿酸、尿素等)过滤到肾小球腔内形成初尿。滤过过程的发生是由于膜的选择性,它能够选择性地排除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大颗粒物质(如红细胞)。 2.2 肾小管重吸收:

初尿进入肾小管后,开始经历肾小管重吸收的过程。在肾小管中,许多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中,从而减少其在尿液中的浓度。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被血管丛包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的。这些细胞通过活动的转运蛋白质将需要重吸收的物质从肾小管中转运回血液,如对葡萄糖、氨基酸和钠离子的重吸收。这个过程是主动转运过程,需要能量。 2.3 肾小管分泌: 肾小管分泌是指一些物质从血液中经过肾小管细胞分泌到尿液中。这样的分泌过程可以清除体内多余或有害的物质,如一些药物、过多的离子(如氢离子和钠离子)、有毒物质等。肾小管细胞通过活动的转运蛋白将这些物质从肾小管细胞内部运输到管腔内,然后排泄到尿液中。 3. 肾血流动的调节机制: 尿液形成过程中,肾脏的血流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肾脏通过调节外周血管的扩张和收缩来调节肾血流量,以保持适宜的血压和血管阻力。肾小球滤过的速率主要受到肾动脉的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压的影响。 3.1 肾小球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压是指肾小球腔内的压力,它由血液压力(肾动脉的血流量和血液压力)、肾小球腔内液体的滤过速率和肾小球腔外容积三个方面共同决定。肾小球滤过压越高,滤过的物质量越多。

终尿的形成

尿生成基本过程包括肾小体滤过(形成原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三个基本步骤。 (一)肾小体滤过 肾小体包括血管球,肾小囊。当血液流入血管球的入球微动脉时,由于入球微动脉管径大于出球微动脉,使得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多无隔膜,血浆中的水分、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空隙)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滤液除含极少量蛋白质外,其余各种成分的浓度、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血浆接近。而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不能滤入肾小囊囊腔,仍存留于血液中。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分和各种溶质全部或部分地透过小管上皮细胞,重新进入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由于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结构各有特点,故重吸收的能力差异很大。近端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原尿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几乎全部在近端小管被吸收。细段有水和离子通透,远端小管进行离子交换,吸水,吸钠,排钾,排H,排氨气使尿液浓缩。此时,原尿中大部分水和电解质在肾小管被重吸收。集合管进一步吸收水和交换离子,远端小官和集合管受激素调节。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也将将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与排泄过程。主要包括泌H+、泌K+、泌NH3.

还可将血浆中的其他物质如肌酐、对氨基马尿酸等排入管腔。此外,进入体内的某些物质,如青霉素、酚红等,也主要通过肾小管排泄。以上这些物质的排泄大多在近端小管进行。 (四)尿崩症,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ADH)的产生和作用发生障碍,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除大量低渗透、低比重的尿和烦渴、多饮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数是由于ADH缺乏导致的中枢性尿崩症,也有部分是由于肾小管对ADH的反应障碍导致的肾性尿崩症。没有抗利尿激素对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水的重吸收发生障碍,使得水分大量排出

生理实验报告 尿生成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利尿药的作用 实验目的 1.学习膀胱插管 2.分析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原理 尿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凡是能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尿生成和尿量的变化。 实验步骤 麻醉 气管插管 分离右侧迷走神经左侧颈总动脉 膀胱插管 实验记录 正常尿量:13d/min 20ml生理盐水:20d/min 2uADH:6d/min 10ml葡萄糖:16d/min NE: 8d/min 速尿:25d/min 剪断并结扎右迷走神经:1d/min 结果分析 快速注射生理盐水时: 1.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血浆白蛋白稀释→血浆胶渗压↓→有效滤过压↑→ GFR↑→尿量↑ 2.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血容量↑→左心房扩张→心肺感受器(+)→迷走神经 传入↑→抑制ADH的合成与释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3.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肾血浆流量↑→血浆胶渗压升高的速度减慢→滤过平衡点

靠近出球小A端→产生滤过作用的毛细胞血管长度↑→GFR↑→尿量↑ 注射ADH: 1.主要:ADH与V2受体结合→兴奋性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激活蛋白激酶A→AQP-2镶嵌在管腔膜上→管腔膜上的水通道↑→对水的通透性↑→渗透浓度梯度→重吸收的水量↑尿量↓ 2.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增加内髓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提高髓质渗透浓度,有利于尿的浓缩,尿量↓ 注射葡萄糖时: 葡萄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小管液葡萄糖浓度↑→渗透压↑保留一部分水→Na+被稀释→重吸收Na+↓,小管液中Na+↑→渗透作用→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1. NE+α受体结合→入球小A和出球小A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有效滤过压↓→GFR↓→尿量↓ 2. NE+近球细胞β2受体→刺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增加肾小管对钠离子的吸收→尿量↓ 3. NE+ 近端小管和髓袢上α1受体→对钠离子、氯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尿量↓ 注射速尿: 呋塞米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同向转运体→降低管内外渗透浓度梯度→尿量↑ 刺激迷走神经:

原尿是怎样形成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原尿是怎样形成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原尿是肾单位中的肾小囊里的液体,它跟尿液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对原尿有什么了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原尿形成原因,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尿形成的的原因 原尿可以说是尿的前身。在人体的两个肾脏中,各有一条静脉和一条动脉。血液随肾动脉进入肾脏,分成无数条毛细血管。其中,这些血管进入肾脏的肾单位,肾脏的肾小体、肾小管合称一个肾单位,一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 血管进入肾单位后,首先接触的是肾小球。进入肾小球的血管称为入球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称为出球小动脉。血液中分子量较小的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等物质能够透过薄薄的肾小球管壁进入肾小囊,而大分子蛋白质等则不能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作用的产物是原尿。 正常人的原尿量 正常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 L,而实际每天排出的终尿量只有1.5 L左右,并且在成分上也有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具有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所造成的 关于原尿的误区 原尿还不是废物,是透过肾小球滤过膜尚未被重吸收的内含较多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液体,它通过肾小管进入肾的集合管。集合管外管壁中缠绕着一些毛细血管,这时,原尿中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重新返回到血液中,这时原尿才是真真正正的废物。也许这时不应该称原尿了,它是通过尿道排出的尿。 原尿的差别 正常人原尿中有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但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这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决定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主要有三方面:

(1)滤过膜通透性是滤过的结构基础。 滤过膜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肾小囊中超滤液之间的隔模,它主要由的内皮细胞、非细胞性的基膜层和肾小囊脏层的上皮细胞组成,滤过膜既有阻止大分子物质滤出的机械屏障作用,又有阻止带负电荷物质滤出的静电屏障作用。因此,肾脏通过滤过膜的作用,不仅可以滤出水液形成原尿,还可以在保留机体有用物质的同时,排出机体的废物。 (2)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由3种力量组成:1: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它是推动滤出的力量。2: 血浆胶体渗透压,它是阻止血浆中水分滤出的力量。3:囊内压,它是对抗滤出的力量。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凡能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或囊内压的因素,都可使肾小球滤过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3)肾血浆流量是滤过的前提,也是物质基础。 肾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成正比,当肾血浆流量增高时,人体形成的尿液也随之增多。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剩下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就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 (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收水分的对抗力量。如果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很高,形成的渗透压很大,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也大,结果可使尿液增多,这称为渗透性利尿。 (2)肾小球滤过率。 近端小管每分钟重吸收滤过液的亳升数,称肾小管重吸收率,它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称为球管平衡。其生理意义是使终尿量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生理学泌尿系统侯英健老师笔记(一)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肾素参与动脉血压的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1,25-二羟维生素D3调节钙的吸收和血钙的水平 激肽和前列腺素参与局部或全身血管活动的调节 尿生成三步骤①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形成超滤液(原尿,无细胞、蛋白质); ②超滤液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选择性重吸收到血液;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形成终尿。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脏的功能单位—肾单位 1.肾单位 2.集合管 集合管不属于肾单位,集合管在尿液的浓缩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3.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二)球旁器 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因而皮质肾单位含肾素较多,而近髓肾单位几乎 (三)滤过膜的形成 滤过膜 内层 ①内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上有很多小孔称为窗孔,表面有带负 滤过膜的通透性不仅取决于滤过膜孔的大小,还取决于滤过膜所带的电荷。 •r>4.2nm,不能滤过 •2.0

病例情况下,基底膜的负电荷减少或消失,血浆白蛋白可以滤过出现蛋白尿。 (四)肾脏的神经支配 肾脏仅有交感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与肾动脉伴行,支配肾动脉、肾小管和球旁细胞。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的释放。多巴胺使得肾血管舒张。 (五)肾脏的血液供应与肾血流量 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 肾脏是机体供血最丰富的器官,其中约94%的血液供应肾皮质,约5%供应外髓部,剩余不到1%供应内髓部。 (一)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肾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70~180mmHg)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 (1)肌源学说 肾灌注压升高→入球小动脉紧张性升高→Ca2+进入胞内→平滑肌收缩→口径缩小→血流阻力增大; 肾灌注压降低→入球小动脉紧张性降低→Ca2+流入胞外→平滑肌舒张→口径增大→血流阻力减小。 罂粟碱、水合氯醛或氰化钠等药物可抑制血管平滑肌,自身调节消失。 (2)管-球反馈 对于肾性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双侧肾血管病变、孤立肾伴肾动脉狭窄的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者不宜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因为其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引起急性肾衰竭。 (二)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尿液形成的过程资料

尿液形成的过程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生成基本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三个基本步骤。 (一)肾小球滤过 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分、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的过程。滤液除含极少量蛋白质外,其余各种成分的浓度、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血浆接近。而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不能滤入肾小囊囊腔,仍存留于血液中。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分和各种溶质全部或部分地透过小管上皮细胞,重新进入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去的过程。由于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结构各有特点,故重吸收的能力差异很大。近端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原尿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几乎全部在近端小管被吸收。此外,原尿中大部分水和电解质及部分尿素、尿酸等,也在该段被重吸收。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与排泄过程。主要包括泌H+、泌K+、泌NH3.还可将血浆中的其他物质如肌酐、对氨基马尿酸等排入管腔。此外,进入体内的某些物质,如青霉素、酚红等,也主要通过肾小管排泄。以上这些物质的排泄大多在近端小管进行。 尿液的形成的过程及说明图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与肾小囊之间)——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之外,其余的成分都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虑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原尿中的所有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物质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一些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

尿液形成的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当血浆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血浆中的部分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滤出,,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大部分成分又被重吸收,重新进入血液。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还将一些物质分泌或排泄到消化液当中,小管液经过这些过程,最后流向集合管远端形成终尿。 尿液生成的过程 尿液生成过程:①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②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小管液的重吸收和分泌和排泄,最后形成终尿。 原尿的生成——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原尿量),称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三曾层构成。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血浆成分都可通过滤过膜形成原尿。原尿是血浆的超滤液。 基膜的空隙较小,是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滤过膜各层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可排斥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限制其滤过。通透性的高低决定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但以分子大小为主。在分子大小相同的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

11.2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 2.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学习目标】 【重难点分析】 重点: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1章第2节第二课时,在第1节学习了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明确了尿液能排出大部分水、大部分尿素、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在第2节第一课时学习了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本节课的内容是对上一课时内容的深入,尿液的形成过程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讲解时要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结合模型和生活中的实例,并科学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如“尿形成示意图”、“肾透析——血液透析装置”等,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第2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即尿的形成和排出。在本节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获得了“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的概念,同时知道了“肾脏是由多个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包含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的知识较抽象,需要借助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尿的形成与排出》(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尿的形成过程 一、肾单位结构简图 二、尿液在肾单位中形成 1.血液由和血浆组成,血浆中主要含有、、、 和等物质。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和外,血浆中的一部分、、、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 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全 部、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中,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任务二】概述尿的形成过程——习题检测 三、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表格中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取自肾脏的不同部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尿液的形成和排尿反射

尿液的形成和排尿反射 高中生物教学中重点学习神经调节反射过程,如排尿反射。对排尿 反射来说,由于初高中教材的衔接问题,许多学生对尿液的形成过 程不熟悉,需要适当补充。 高中生物教材中出现水盐代谢,但考试不作要求,学生不太了解, 如果出现排尿反射就根本无法理解,需要通过排尿反射的反射弧补 充和拓展,从而理解排尿反射的过程。 尿是血液流经肾脏时产生的。肾动脉进入肾脏后越分越细,变成一个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都是一个过滤器,它能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和废物过滤出来。这些多余的水分和废物通过尿道流进膀胱,最后通过尿道排除体内。

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一、肾小球的滤过-原尿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二、肾小管重吸收-尿液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终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与排泄过程。主要包括分泌H+、分泌K+。而且,还可将血浆中的其他物质如肌酐等排入管腔。此外,进入体内的某些物质,如青霉素、酚红等,也主要通过肾小管排泄。以上这些物质的排泄大多在近端小管进行。

肾小管形成的尿液经肾乳头到达肾髓质,肾髓质连输尿管到达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NO.2 什么是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当其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该肌肉收缩,这称为牵张反射。它分为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类型。 牵张反射弧的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排尿反射就是一种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示意图 NO.3 拓展:排尿反射的过程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1、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的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2、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 3、反应: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后所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称为反应 4、反应形式(兴奋和抑制):①兴奋是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活动的产生或加强②抑制是 指组织接受到刺激后,活动的停止或减弱 5、阈值: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所需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 6、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亦然 第二节体液与环境 1、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之为内环境 2、保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和各种物质浓度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3、稳态能保证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机体赖以生存的条件 第三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1、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它是机体调节的最主要方式 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反射弧 4、机体活动调节的方式: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自身调节 5、反馈:受调节部分(即受控部分)反过来对调节部分(即控制部分)的影响,称为反馈 6、负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称负反馈 7、正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得到促进或加强的过程,称为正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功能 1、主动转运:①物质的转运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要消耗能量 2、被动转运:①物质的转运是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不要消耗能量 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细胞在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电位值-70~-90MV 2、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3、以静息电位为准,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方向变化,称超极化 4、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即膜内电位升高),称为去极化或除极 5、当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而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6、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1、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