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关于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关于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关于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阅读过文言文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希望有帮助到大家。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人。)

3、凌:凌万顷之茫然(①古义:越过。②今义:欺侮。)

4、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

六、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5、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6、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10、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12、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七、难句翻译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4、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2篇)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2篇) 赤壁赋的艺术特点篇一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语文赤壁赋优秀知识点篇二 知识点:字音 窈窕(yǎo)(tiǎo) 棹(zhào) 扣舷(xián) 袅袅(niǎo)酾(shī)酒横槊(shu) 匏(páo)尊相与枕藉(jiè) 嫠(lí)妇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 蜉蝣(fú)(yóu) 知识点:通假字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 山川相缪:通“缭”连结,盘绕。 知识点: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 (5)乌鹊南飞(名作状) 知识点:一词多义 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之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纵一苇之所如(往)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标志) 倚歌而和之(代词,歌)哀吾生之须臾(主谓之间)不知东方之既白(主谓之间) 知识点: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2.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有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奏。 介词结构后置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2.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4.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二、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 《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 一、知识点梳理 1、文体知识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汉赋分为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 赋的特点: ①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 ②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④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赤壁赋》即是一篇文赋。 2、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3、课文解读《赤壁赋》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综合练习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壬戌(,)举酒属客()一苇()窈()窕()冯()虚御()风扣舷()桂棹()溯()嫠()妇袅袅()不绝如缕()愀然()潜蛟(,)和之()挟()山川相缪()舳舻(,)旌旗()酾酒()横槊()渔樵()江渚()麋鹿()匏尊()蜉蝣(,)粟()须臾()愀然()枕藉()洗盏()更酌()肴核()

《赤壁赋》文言文重要知识点(含5篇)

《赤壁赋》文言文重要知识点(含5篇) 第一篇:《赤壁赋》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赤壁赋》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赤壁赋》文言文重要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名篇,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奇迹。它是东晋文学家曹操所写,描绘了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联合抗曹的战役,尤其是赤壁之战的场景,所以得名赤壁赋。本文将从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着手,对赤壁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文言文的基本特征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的基本特征是古老、规范、简洁、优美、严谨、完整。古老指的是文言文的形式和语言都是古代的,规范指的是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和用法都非常规范,简洁指的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简单明了,不啰嗦,优美指的是文言文的语言富有美感,严谨指的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严谨精准,完整指的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完整无缺。 二、文言文的语法 文言文的语法是文言文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主要包括句子结构、词语用法和语态。句子结构是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它包括主谓宾结构、并列句、复合句等。词语用法是文言文的重要语法,它包括词语的意义、用法、词序等。语态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它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三、赤壁赋的语言特点 赤壁赋是一篇充满了文言文的经典之作,它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老的语言

赤壁赋是古代文学作品,因此它的语言也是古老的。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古代汉字,比如“横渠”,“凿龙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 2、严谨的语言 赤壁赋的语言非常严谨,它使用了很多形式严谨、用词精准的句子结构,比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故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些语言精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3、优美的语言 赤壁赋的语言非常优美,它使用了很多富有韵律感的词语和句子,比如“乘风而来,其吹也至”,“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些语言富有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4、生动的语言 赤壁赋的语言非常生动,它通过形象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比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断肠人在天涯”,“临别赠言,人生难得几回欢”,这些语言生动形象,给人 以强烈的感受。 四、赤壁赋的文学价值 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名篇,它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价值 赤壁赋描写了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联合抗曹的战役,尤其是赤壁之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文中描写了当时的政治、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小结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小结 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之一,是东晋代文学家曹操的诗词《赤壁之战》赋篇。该作品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写出了南北两军在赤壁大战中的情景,描绘了当时烽火四起、战争纷扰的壮烈场景,表现了曹操悲痛、苦恼、措手不及、心力交瘁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周瑜的巧妙战术和英明决策。赤壁赋作为一篇文言文文章,其明显的史诗色彩、声势磅礴的艺术特点及较为复杂的文学形式和修辞风格,使其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价值及教育意义,对于学习文言文及历史文化研究非常有意义。本文根据赤壁赋文言文,对其经典语言、词汇和修辞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小结,以期对于广大文言文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经典语言 1、“于是”、“且”、“遂”等从属连词的用法: “于是”用来引导一个事件或者状态的开始,表示某个前后关系的连接,表现出前后事情之间的必然联系,下文“遂是进兵”“于是军中惊魂未定”的句子就是用“于是”来连接前后事件的。 “且”用来表示“而且”,具有补充说明或者强调的作用,在叙述赤壁水势时,曹操所言“水势甚急,涛涛不绝,飞舟破浪而来,惊涛骇浪,且益增其势”就是用“且”来补充强调水势的凶险与汹涌,是典型的“且”字补充叙述的用法。

“遂”用来表示连续性,表示一个事情之后接着做另一件事情,表现出事情的顺序或者连续性。在赤壁战之前,曹操欲率兵入川,但气候湿冷,遂改经历南道,而后遭遇周瑜的火攻。 2、古代水利工程名词的使用: 在古代,水利工程十分重要,对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涉及到水利工程的名词。例如,赤壁赋中,如“江水澄清”,“水深 波急”,“慨然作色以回顾其舟,则登岸进入亭中”,“徐行再添,观者忘倦”,这些都涉及到水利工程,有意表现出周瑜利用水势,从而取得胜利。 二、词汇 1、“巨舰”、“小舟”等词的反复使用: 在赤壁赋中,许多的词汇是通过反复使用来体现出描写的情境和景象,如巨舰、小舟等,曹操军队的舰队庞大而壮观,“艨艟、大战车、骑射、金鼓、卿旗”等船只依次排列,“砿石 巨峰、千百计之,隧以贯岸,额颐自若……居高临下”等句皆表 现出壮丽,而与之相对比,周瑜的船只以智谋取胜,小舟灵活而造铜制铁制船只,相较曹操的“巨舰”小得多,但是却获得了 最后的胜利。 2、“离合”、“分合”等词的使用: 在文言文中,离合、分合等词在描述人物情感和地理景色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在赤壁赋中,曹操和周瑜一方的谋士在各自的营盘中计谋着对方的行动,这时候,“分合”一词开始 被运用。例如,“观其东南之桑林,为禽兽渌,所谓蓬蒿人家,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赤壁赋》知识点整理,欢迎大家分享。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1 一、虚词 1.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 2. 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3.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 4. 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二、实词 1. 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 2.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 古义:循,依。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 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篇章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作者是东晋末年文学家苏轼,他借这篇赋来哀悼当时纷争不断的社会局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思考与悲愤之情。赤壁赋以描写赤壁之战为主线,贯穿了苏轼对历史人物、自然景物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本文将对赤壁赋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 1. 赤壁之战:赤壁赋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描绘了东吴与曹魏两军在长江边上的激战。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力的反抗外族侵略的战役,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题材。苏轼在赋中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 2. 诗人的自鉴与哀叹:苏轼以自己身临其境的方式,深入描写了赤壁之战的惨烈与悲壮。他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他对战争的自责与哀叹,他在赋中表达了对当时局势的无奈与对人性的思考。 3. 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赤壁赋中,苏轼塑造了一系列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瑜与诸葛亮。周瑜被赋予英雄般的形象,他的智勇与果断决策为赤壁之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诸葛亮则以智慧与深谋远虑而著称,他的计策使得敌军不战而溃。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描写,苏轼展现了他对英雄气概的崇拜与对智慧的赞美。 4. 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寓意:苏轼在赤壁赋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十分细腻,而每一处景物都具有一定的寓意。比如,他描写了月光洒在江面上的景象,寓意着希望与美好。而对于波澜壮阔的江水,他则寄托

了自己对生命与人生命运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苏轼深刻地 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慨,使读者对文章产生共鸣。 5. 史诗性与艺术手法:赤壁赋具有浓郁的史诗气息,大量采用了夸 张与雄壮的手法。苏轼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对偶、拟人 等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同时,他还使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 赤壁赋以其优美的文辞、深刻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 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具有文学审美的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 历史文化内涵。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苏轼对历史的理 解与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同时,赤壁赋也对我们的文学创作和审美意 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篇经典作品将继续被传颂下去,成为中华 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情感表达的渠道。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总结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总结 《赤壁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国内外享有世界性的声誉,被誉为“千古一篇”的文学巨著。它以描写赤壁之 战为主线,描绘了辛酉年冬至至丙寅年(208-209年)春末夏初,发生在荆州江陵周边的有关棋局的故事。本文将结合《赤壁赋》的具体内容,对该文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历史背景 《赤壁赋》写于魏晋时期,对三国时期赤壁之战进行了描写。赤壁之战,在三国时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也是曹操失败的关键。《赤壁赋》以叙事方式对三国历史的某一事件进行了描述,通过文学的手法来表达人民关注的历史事件。 二、文学特点 《赤壁赋》的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咏物写景:《赤壁赋》中对于自然景观和周围环境的描 写极为细致,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以说是一篇典型的咏物写景文学作品。 2.富有节奏感:《赤壁赋》的文学语言具有极高的音韵美 和节奏感,暗合了中国传统诗词、歌谣的节奏之美。 3.寓意深远:《赤壁赋》中所使用的形象语言和修辞手法,极富有象征性意义,其寓意深远,是其文学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

三、文化内涵 1.反奸扩义:《赤壁赋》从多个方面表现了反奸扩义的思想,揭示了社会中的黑暗面,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观。 2.情感抒发:《赤壁赋》对友谊、爱情、敌对等情感进行 了深刻的探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性情感。 3.政治哲学:《赤壁赋》中有很多重要的政治哲学概念, 如仁义道德、辞让互惠、忠诚制度,这些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 四、艺术鉴赏 1.意境超脱:《赤壁赋》的艺术特点在于其意境超然,情 思激荡,美不胜收。 2.用典深奥:《赤壁赋》中运用了很多典故、历史人物等,这其中既有典雅古朴的,也有生动鲜活的,极具审美价值。 3.文学技巧:《赤壁赋》的文学技巧巧妙,如抒情敘事、 对比铺写、暗示深意,这些技巧都展示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力。 总之,《赤壁赋》是一篇承载了中国文化精髓的经典之作,它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文化内涵和艺术鉴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透过《赤壁赋》这一瑰宝窥伺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从中获取到心灵的滋养。

赤壁赋知识点

赤壁赋知识点 赤壁赋是唐代文学家,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所作的一篇较长的文言文,它以诗情画意的笔触刻画出了历史上汉族民族之间的壮烈之战,赤壁之战。在描述这场战争的同时,赤壁赋也传达了杜甫的家国情怀和宽广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历史背景 赤壁赋的历史背景是221年三国鼎立时期,当时曹操已经征服了南方的荆州,而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名垂青史的赤壁之战。赤壁赋通过描述这场战争的过程,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形势以及人民的苦难生活。可以说,赤壁赋具有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二、文学特点 1.篇幅长 赤壁赋较为长,共达800多字,每个字都浸润着杜甫深沉的思想和情感。

2.气势恢弘 赤壁赋采用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排比等,使得篇章气势恢宏,让读者浸润在壮丽的场面中。 3.古代文化传承 赤壁赋中融入了许多古代文化,如孔子的论语和古代神话,使得赤壁赋成为传承古代文化精髓的一部分。 4.浓重的情感 赤壁赋是杜甫写给他的好友陈公去世之后的挽词,所以篇幅中充满了浓重的情感色彩,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哀思之情。 三、文化价值 1.历史价值

赤壁赋通过史实的描述,使得读者对于历史事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深远的影响。 2.艺术价值 赤壁赋以其的雄奇气势、感人至深的抒情,妙笔生花的文艺创作方式,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3.思想价值 赤壁赋中体现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它呼吁人们赞美勇气、坚毅、对生命的珍爱、对自由的追求、对团结的要求等人文主义思想。 四、阅读方法 想要更好地理解赤壁赋,除了了解背景和文学特点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阅读方法: 1.按照时间顺序阅读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缪通“缭”,盘绕,缠绕 3、曾不能以一瞬痛“已”,停止 二、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白茫茫的水气。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旷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望美人兮天一方古:这里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美貌的女子。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唱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向东进军、东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2、名词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3、形容词作动词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 4、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哭泣 正襟危坐使……端正 5、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以……为友 四、重点实词 1、属:劝酒。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 2、横:笼罩。白露横江 3、纵:任。如:往。纵一苇之所如 4、凌:越过。凌万顷之茫然 5、倚:循,依。和:唱和。倚歌而和之 6、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苏子愀然 7、缪:缭,盘绕。山川相缪 8、方:当。方其破荆州 9、骤得:数得,屡次得到。知不可乎骤得 10、曾:竟然。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1、适:享有。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2、相与:互相。相与枕藉乎舟中 13、歌:

扣舷而歌之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五、重点虚词 1、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托遗响于悲风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2、而: 而不知其所止/而今安在哉/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虽一毫而莫取表转折 羽化而登仙/而又何羡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表承接 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正襟危坐而问客曰/顺流而东也/抱明月而长终/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客喜而笑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因果 3、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驾一叶之扁舟 /渺沧海之一粟/苟非吾之所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助词,的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扣舷而歌之助词,凑音节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不知东方之既白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者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代清风和明月 4、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曲调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5、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郁乎苍苍助词,词尾,……的样子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词,疑问语气,“吗” 而又何羡乎!助词,疑问兼感叹语气,“呢” 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相当于“于” 六、特殊句式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模板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篇1 一、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 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 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 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本文是《前 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 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篇2 一、本课成语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词语: 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 十六日为“既望”。 2.清风徐来:舒缓地。 3.水波不兴:起,作。 4.举酒属客:劝人饮酒 5.白露横江:充满 6.纵一苇之所如:任凭 / 往 7.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 旷远的样子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御。 10.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离开 11.扣舷而歌之:敲击 12.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13.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14.余音袅袅:尾声。 15.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16.不绝如缕:细丝。 17.舞幽壑之潜蛟:深谷,这里指深渊。 18.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整理衣襟,严肃地 端坐着。 19.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20.山川相缪:缭,盘绕 21.方其破荆州:当/夺取 22.酾酒临江:斟酒。 23.横槊赋诗:长矛 24.举匏樽以相属:葫芦 25.寄蜉蝣于天地:寓托。 26.哀吾生之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27.抱明月而长终:至于永远。 28.知不可乎骤得:多次。 29.而卒莫消长也:最终。 30.而卒莫消长也:增减。 3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3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 3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天地自然。 34.是造物者之无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 藏。 3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用。 36.洗盏更酌:再次饮酒。 37.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 38.肴核既尽:已经。 39.杯盘狼藉:凌乱。 40.相与枕藉乎舟中:相互靠着。 二.通假字 1. ,劝人饮酒) 2.(通“凭”,乘) 3(通“缭”,盘绕) (通“已”停止) 三.一词多义 1.之 A.壬戌之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调节音节,无实义)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D. 取之无禁(它,第三人称代词) 倚歌而和之(它,指代歌声) 2.如 A。纵一苇之所如(到……去,往)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好像,像)3.乎 A。浩浩乎……;飘飘乎……(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后,……的样子) B.相与枕藉乎舟中(相当于“于”,在)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表疑问,吗) 4.然 A。苏子愀然(……的样子)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是被贬调湖州是所作,那么其中的知识点,大家学习了哪些?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苏轼《赤壁赋》文 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一、虚词 1. 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 2. 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 4. 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二、实词 1. 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 2.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模板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篇1 一、知识点梳理 1、文体知识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 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 学样式。汉赋分为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 赋的特点: ①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 ②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④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 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 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赤壁赋》即是一篇文赋。 2、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 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

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 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 《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3、课文解读《赤壁赋》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 解对方。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 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综合练习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壬戌(,)举酒属客()一苇()窈()窕()冯()虚御()风扣舷()桂棹()溯()嫠()妇袅袅()不绝如缕()愀然()潜蛟(,)和之()挟()山川相缪()舳舻(,)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梳理1 《赤壁赋》知识点:字音 窈窕(yǎo)(tiǎo) 棹(zhào) 扣舷(xián) 袅袅(niǎo)酾(shī)酒横槊(shuò) 匏(páo)尊相与枕藉(jiè) 嫠(lí)妇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 蜉蝣(fú)(yóu) 《赤壁赋》知识点:通假字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 山川相缪:通“缭” 连结,盘绕。 《赤壁赋》知识点: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 (5)乌鹊南飞(名作状) 《赤壁赋》知识点:一词多义 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之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 纵一苇之所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标志) 倚歌而和之(代词,歌) 哀吾生之须臾(主谓之间)不知东方之既白(主谓之间)

《赤壁赋》知识点: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2.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有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奏。 介词结构后置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牛宿之间徘徊。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宾语前置 1.何为其然也? 译: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他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如果从没有变化的一方面去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被动句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二、重点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它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以及重要的历史意义。以下是对《赤壁赋》的知识点总结: 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任职团练副使。对于遭受重大打击的苏轼来说,生活上的困境和精神上的压抑让他感到沉重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出了《赤壁赋》。《赤壁赋》以水月之喻,表达了苏轼对人生无常、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主题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示作用,提醒我们在困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情景交融:苏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对比衬托:在描写景物时,苏轼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美好与丑恶、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从而突显出他的情感表达。 精妙的比喻:苏轼在文中运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些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形象生动。 文学价值:《赤壁赋》以其优美的文笔、深邃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学

的经典之作。 艺术价值:文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都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造诣。 《赤壁赋》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献。它记录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对于我们了解宋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赤壁赋》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深远的文学影响,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历史价值。通过对其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著名的散文。这篇散文以赤壁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表达了苏轼对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思考。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总结: 《前赤壁赋》是一篇赋文。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运用铺陈、夸张、想象等手法,抒发情感,表现主题。在形式上,赋有韵律、对仗、排比等特点。 苏轼在创作《前赤壁赋》时,正值他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之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