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导学式教学法

导学式教学法

导学式教学法
导学式教学法

“导学式教学法”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早有零碎的摸索,但首次把它系统化,“导学式教学法”一改过去那种主要由教师满堂灌的不合理的、低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充实

在“导学式教学法”指导下的课堂上,老师更侧重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备课的重点也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动手去探究知识、领悟概念。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去查字典等参考书,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展语言运用的潜能。在这种忙碌中,学生探究了知识,寻求了道理,充实了学习生活。

二、缓解教师的口舌之累,提高学生的课堂成就感

以往的“满堂灌”教学中,老师从头讲到尾,几乎不能有片刻的休息。一堂课下来,老师觉得大伤元气,精疲力竭甚至头昏眼花。学生由于忙于记笔记而无暇思考,或亦听得昏昏欲睡,不知老师所云。在教学方法调整后,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而学生也乐于接受问题的挑战,肯去动脑筋思考。再且,当学生能够正确解答老师的问题时,他们更能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双赢”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

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降低遗忘的机率

众所周知,当我们自己动手去探究知识的时候,我们会对知识的理解更上一个层次。在“导学式教学法”的指导下,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去发掘自己的潜能,探究知识的奥妙。殊不知,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汲取的知识是最不容易忘记的。这就是为什么“导学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的原因之一。

当堂完成作业训练,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导学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内训练、消化、巩固,确保了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内就基本掌握所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学生完成课堂训练、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学生的课外作业的负担也同时减少了不少。这有利于学生的减负,利于增加学生的课外休息和娱乐时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增加了课堂训练,遏制了学生课外抄作业的现象

尽管国家在努力推进新课改,竭力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但由于课程的增加及竞争的加剧,学生的课业负担事实上却无形地增加了。在各科老师都在竞

相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学生基本上都无法认真完成老师规定的课外作业。在这种形势下提出“导学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部分作业,切实减少课外作业负担,对遏制学生抄作业的现象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坚信,这种教学法必将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际效果。

五、插进了课堂检测,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思维紧张度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课的目的也是吸取知识,但学生并没有太大的思维紧张度。因为能听懂多少并不重要,懂到什么程度也无所谓。但在“导学式教学法”下,由于学生在听课前就明白自己本节课的目标,知道下课前要进行检测,所以他们的思维之弦必然绷得很紧,多数习得的知识必然牢记在心。再次,由于经常进行课堂检测,学生的动态的进步也十分明显,这十分有利于激励学生去相互竞赛,利于学科的进步。

“导学式教学法”是一个尚在摸索的课题,在尝试与探索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不少的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觉得以下几个方面还值得特别注意:

1. 勿忘老师评讲的到位

“导学式教学法”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让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处理,并根据自己所提取的信息,尽量独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该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具体实施中,部分教师可能会过于偏重于学生的悟与练,忽视教师的讲评,让学生在课堂上耗时耗力过多。

2. 权衡好课堂训练与课外训练的关系

“导学式教学法”比较看好课堂训练,但课外训练也是学生的学业得以提高的主阵地。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各项训练的时间与比例是一个值得慢慢探索与调整的新课题。

3. 课堂检测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学生在听完课后就进行检测,学生对所感知的知识只有一个肤浅的、介于感

性与理性中间的理解,要想现场进行检测,就得十分注意调节好课堂检测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尤其是在深度问题上,要特别注意理解的梯度。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本文是从导学案编写的实际教学意义、导学案编写的重点、导学案编写的步骤三个方面得来的经验积累。

【关键词】英语课堂导学案体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只有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学用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从英语学习中获得乐趣而不是感到充满压力。在这一过程中,科学设计导学案成为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高效的方法。

一、导学案编写的实际教学意义

导学案是教师设计一种辅助和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通过借助导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法,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个体主动构建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构建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构建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协作”指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做到友好、平等、支持和帮助,导学案恰好符合这一理论。从预习抓起,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逐步由被动转向主动。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以“导学、诱思”为基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的框架下,深入研究了教材的意义性及其学习条件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处理教材内容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copyright dedecms

二、导学案要注重学习目标的编写

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方向,设计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就是以认真研究教材为基础的。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教学设计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教学设计中必须重视的。

三、导学案设计步骤

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紧密配合教材内容,力求设计科学化、合理化、实用化,在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下面是一般的导学案步骤:

3.1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单词、短语、语法、话题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什么用的方法,什么样的教学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仔细挖掘蕴含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目标。目标要做到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3.2重点难点本文来自织梦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3预习指导

期望课前以学案形式指导学生自学预习。既让学生预习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又侧重考察部分新出现知识的理解,也设计了部分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把本节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本节学习需要哪些其他知识,对学习内容进行学法指导。预习指导时,要向学生说明清楚。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的能力。

3.4自主学习

复习巩固的内容可以以少量的题目进行复习,导学部分的内容不能习题化,应将知识点问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

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3.5当堂检测

要求题型多样,量要适中、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即让学生预习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又侧重考察部分新出现知识的理解,也设计了部分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3.6课堂小结

尽量让学生进行总结,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织梦好,好织梦

3.7作业布置

科学、合理。

3.8课后反思

反思应该是全面的:全面反思一节课的得失,课后还要有教师的反思。

四、结束语

导学案的出现对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希望导学案教学能在激发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实施流程

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实施流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摘要:“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从“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提出背景、实施流程、实施感受诸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导学教学法 实行新课改以来,作为一线的高中物理教师,在零距离接触并实践新课改的过程中,我全身心体验、反思和总结,并且用生命的热忱去创造,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现与大家分享。 一、“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提出背景: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是教与

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单向、单一的教学方式,探索符合《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 学以问开始,无问无以成学。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也提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所以我践行“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1、学生分组:先将学生分成7个学习小组,每组有一个物理科代表,每个科代表除负责安排、督促、检查、收交、汇总、反馈本组的日常学习任务外,每周还要值一天班,负责全班的物理学科工作。意在营造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

做的浓厚的学习氛围。 2、问题导学:提前一天,值班科代表负责将教师设置的环环相扣的导学问题分发给学生,并让各小组明确本组将要在课堂上展示的导学问题。然后由各组科代表组织、督促学生完成导学问题,而且要精心准备将要在课堂上展示的导学问题,并安排好发言人(发言人绝对不能固定,一定要轮流)。这样一来,全体学生在导学问题的引领下,明确了学习任务,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实现了教学方式改变,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3、师生互动: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课前精心准备的导学问题,全体学生共同探究、讨论和补充,再加上教师的引导、点拔和提升。在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中,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功欲,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现在的主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143更新时间:2007-12-10文章录入:admin ] 一、前言 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主战场,文化科学知识素养也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重要性的降低,如果单纯以减少学科教学时间、牺牲或者降低学科教学质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那很可能是得不偿失,学校也会因此而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甚至是学生本人的巨大压力。如果课业负担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再增加其他的课程和活动,势必造成原有的教育活动抢占时间,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决不能忽视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相反应该更加重视。在当前形势下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是进一步改进学科教学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我校就是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设计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课题。他们首先分析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材)”等几方面之间的关系,认为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的链条是不合理的,仅仅凭借教师的讲授学生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就学生而言,尽管有教材做依据,但他们并不清楚教师将要讲什么、怎么讲,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教案内容的落实,很容易使学生沦为记笔记的机器,课堂根本没有多少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而且由于教材本身往往过于抽象和概括,对教材上的概念、原理、法则、定律及其他知识点一般只进行严密的阐述和简要的解释,而对如何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点往往语焉不详,只能借助于各种教参,即便如此学生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目标不明,负担加重等。据此金华一中的领导和教师于1997年秋在全国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以帮助学生学习的、相对于教案的概念即“学案”,并将借助学案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为“学案教学法” 。从此,学案教学法的研究就作为本校的重点研究课题,集中了全校的优秀教师集体攻关,1998年在初步总结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申请并被正式确立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我们认为,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这些方面本身是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也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保证。 本课题的研究尽管开展时间不长,但很快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1999年5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从“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主动学习能力”高度报道了我校开展“学案教学法”研究的情况,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二、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学会学习或说“学会求知”的关注,中小学教育界也开始受到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强调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也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 ,“目标导向教学” 等。这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教学文案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 型流程

精品资料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 通过三个月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的探索,我们把导学案的编制和课堂流程做一梳理,以便教师操作。 自主学习教师要做好: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主要分为三类:(1)常规性导学:我们重点把它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上。(2)引导性导学:是指针对教材(篇章)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3)拓展性导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在这一点上我们着重抓好教师“备”的针对性指导,全面了解有关参阅材料,以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具体环节如下:第一、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准确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在揭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之前,教师提出明确的导学问题和自学要求,既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围绕思考题独立看书,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第三、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1)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2)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积压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合作学习”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合作交流教师要做: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合作研讨。具体步骤是学生汇报、讨论、纠正自学结果。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展示汇报教师要做好:通过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对所学知识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但这时大部分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是不全面、不成熟的。以往的课堂教学处理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教师讲解。我们认为这种讲解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主观的臆断,缺乏针对性,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意识。我们抓住中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组织学生采取黑板书写、地面书写、小组讲解、全班性讲解、情景对话、小品表演、辩论等方式表达、展示出来,让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纠正,以增强教和学的针对性,使之更加明确、系统的自主构建知识结构,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一、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或问题预习课) 1、问题发现课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预习目标——预习方法——预习提纲——预习检测——预习报告 注:预习提纲的设计要以问题为主,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生需要在教学设计前理清问题分类,问题包括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针对所教学科内容,通过深度学习后清理出四类问题,看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后能否解决文本的基本问题,将不能解决的或认为重要的问题认真地、系统地填入《预习报告单》中。 2、问题发现课的课堂流程 解读目标——读书独学——对学群学(小展示)——理解识记——整理反思——预习检测——问题报告 这个流程中最多的时间是自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小组问题生成。同时,学生的自学过程是需要及时准确的引领,在初级阶段要借助预习提纲实现引领。 解读目标:教师提出预习要求,解读预习目标,提出预习方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学案教学法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学案可分为:学习目标、诊断补偿、学习导航、知识小结、当堂达标测试五个环节。 [学习目标] 1.目标的制定。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针对本节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并与本节当堂达标题相对应。不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应用“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明确语言给出学习目标。 2.目标的呈现。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可采取课前投放式、分段投放式、总结投放式等三种投放方式。 [诊断补偿] 1.功能:首先设臵的题目重在诊断和新知有联系的旧知学生掌握的情况,目的是发现问题后进行补偿教学,为新知的学习扫清障碍,其次有利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形式:可以以问题即思考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出现,比如填空题等。 [学习导航] 设计思路:①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②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③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知识总结] 功能:①当堂形成知识网络,及时复习,力避遗忘。②最好学生自我总结。③时间不可太长,3、4分钟即可。 [达标测试] 功能:①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选择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②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③难度不可太大,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 2、学案和学案教学的突出优点 ——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克服盲目和片面,减少教材阅读和作业中的困难,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对学习新课作用尤其明显。学案好比半个家庭教师,能提供及时、关键的指导和人性化的服务。 ——教师可以方便、清楚地知道学生理解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不理解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效率更高。 ——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具体的内容材料,师生互动的基础得以夯实,可操作性增强。来自学生的原味思想、观点、解释、解答、设计、作品、表现方式等,对提升教学生动性会产生可以预期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评价教学状况提供方便、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3、学生究竟要写多少学案? 学案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简有繁,教师可以按章节、按时间(周、月、学期)、按主题或专题、按课的类型和需要来决定,过于频繁的操作只会适得其反,必须坚决避免。如果认为按章为单位设计和安排学案是比较合理和实际的话,如以高一生命科学为例,教材共有四章,那么做四份学案就足够了。备课组的老师一起分担,每人承包一块,事情会容易得多。 实践学案教学模式是真实、理性的需求,它不是“群众运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务实、前瞻的行为,它没有理由也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4、教师在设计学案指导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帮助学生最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是学案教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学案一定要紧扣课程标准,与学科自身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要避免舍近求远,不要“多管闲事”。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盈园中学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一般操作步骤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3分钟) 目的:对上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点、遗漏点、关键点检测反馈,为学生新知做好知识准备、心理准备。 操作步骤: 1、选取上节课所学的重要问题用课件展示出来,由同位两两进行互提互查,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抽查2--3名同学回答,不会的由同位记下名单下课时交给老师,老师课下辅导。 2、选取与本节课相关联的知识用课件展示出来,由同位互提互查,教师巡视指导,抽查2--3名同学回答,教师强调拓展为导入新课做好知识铺垫。 二、灵活导入展示目标(3分钟)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为达成目标做准备。 操作步骤: 1、教师调整学生坐姿,用饱含热情期待的话语根据不同的课型根据学生的学情采用灵活的方式(如:情境法、问题悬疑法)导入。 2、板书课题。 3、展示学习目标,要求目标符合课标,符合学情,三维目标清晰,知识目标可测,方法目标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 三、学习新知导练测结合(20--25分钟) 目的:形成知识系统,概括出方法且能形成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提升能力,落实知识,培养经得起考试的学生。 要求:课前做足文章,做实备课。(1)备课时要注意两个细分:第一个细分课型,如英语的听说课、讲读课、单词课、阅读课;语文的讲读课、阅读课、作文课;数学的概念课、计算课、习题课等。理化生的实验课、概念课、计算课、习题课等。第二个细分知识点,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要教给学生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生活经验的联系程度如何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围绕学情设计基本问题;其次,要明确重难点、关键点等包含在哪些知识点中,再细分重难点需要的知识铺垫,围绕这些铺垫设计问题,然后概括总结方法。(2)备课时还应注意备助学、课本、配套练习册上的习题,教师应对所有习题做一遍,明白这些习题所对应的知识点,以便在每个知识点学完后及时安排检测。通过反馈清楚明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每个知识点的落实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综合性的习题安排在课堂小结后,进行当堂检测,做好分类推进。(3)备课时心中始终围绕“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的怎么样”设计问题,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检查、指导、反馈。 解读:由于这一环节区分了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检测出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也是常规调研中划分老师ABC三个等级的直接依据,是整节课的精华所在,所以每个老师无论在备课和上课中应把所有的精力、智慧放在这个环节上,做好到导练测,具体的讲: 导:指教师在整节课教学上的主导地位,而非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时是编剧,在上课时是导演,通过设计问题,提问,或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让 学生合作学习,但一定要让学生先动手、动口,即:教师提问题前先让学生 演练,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问,我们不反对教师的讲,但一定要把握讲 的火候,即“不悱不发,不愤不启”。 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方法,如朗读的方法,概念的要素, 修辞方法的归纳总结,记忆的方法,解题的步骤格式,新旧知识的联系等, 在练的环节上基本遵循例题找方法,相同习题强化方法,变式训练悟方法,

(完整word版)高效课堂五步导学教学模式解读

高效课堂五步导学教学模式解读 上学期,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的创建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初步总结出具有我校教育特色的高效课堂五步导学教学模式,这是我们持续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以来结出的第一枚教学教研硕果,下面我从其基本思想、基本教学流程、基本特点、注意问题、重要意义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基本思想 高效课堂五步导学教学模式以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状态,注重学生的自学,对学和群学,以导促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实现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都能学得好,都能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做奠基。 二、基本教学流程 (一)目标导学 教师有效、简洁导入新课,准确展示学习目标,导引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具体目标,从而指导学生结合自我学情,预先考虑自我达标程度和方法,学得有的放矢。 (二)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导学案》上的自学目标和提纲,参考自学方法指导,围绕导学案自学教材,或利用参考书、工具书、学习资料来获得新的知识,重点自学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不必求全。 (三)问题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了十几分钟后,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对学或群学,交流自学成果,梳理章节内容知识链,合作探究自学疑难点。 (四)反馈提升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学成果,小组间互动评价,全班交流解决小组疑难问 题,教师察言观色,适时加以指导、辅导和追问诱导,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精讲巧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达标应用 达标应用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检测达标的过程,达标应用中的问题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针对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能力提升题,中等的学生有中等的目标,差一点的学生有基本训练题,从而使达标应用习题须面向全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善于发现问题、完善自我、展示才能的机会,测学时间每一节课不得少于1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堂完成、力争人人达标。 三、基本特点 1、关注学习目标的清晰化。 制定学习目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目标不仅要具体,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课组)目标要求、章节(课例)预习提示和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要求来确定,而且要重点突出,明确学习重点,但不要面面俱到,避重就轻。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读得明白,弄得清楚本节课到底要完成 什么学习任务。 2、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化。 高效课堂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将学习的重点前移,规定了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上学习采用的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疑解困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主动参与成了学生的一大特征。 3、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化。 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教师要在课堂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注重问题生成,根据课堂学情不断调整课堂。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心得体会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的作用 主要在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导学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 二、导学案的关键是编制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即教给谁学,如何去学的引领;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2)知识问题化 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3)问题层次化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

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各层次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4)情感----潜移化 三、导学案的使用 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导学案的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使用导学案必须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复习备考离不开导学案。 3.学案检查、及时到位 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教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简析基于“以学定教,动态生成”策略下的“问题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操作在操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刻把握基本理念。践行“以学论教,学教合一”的“生本课堂”理念,课堂由“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 二、严格遵循基本原则。深刻把握“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因学而教、顺学而导”的原则。 (一)以“学情”定教,重视课堂的生成性。根据课前“预学”及课内自学,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施教和改进教学的最基本依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为“想学”而教,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是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兴趣和意向。二是问题驱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三是评价激励,增强学习的驱动力。四是注重学生学习意识和品质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三)为“会学”而教,重视学法指导。大力推行和落实“为学而教”,即教学生“会学”;积极推动教学由“教知识”向“教方法”转变。 (四)以“互学”促教,重视课堂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说,多做,多议,多思,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三、认真落实课堂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打造本真的、富有底蕴的课堂。 (二)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一个根本”“两个关注”“三个转变”“四个注重”“五个能让” 一个根本:课堂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两个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既要关注教师行为的“备、讲、辅、改、测(考)”,更要关注教师和学生行为的“学、问、思、辨、行”。 三个转变:课堂教学要变注入式教学为问题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参与,变单纯只是传授为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培养并重。 四个注重: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五个能让: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 四、灵活处理教学结构及环节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操作

“五步三查” 课堂教学模式 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在实际课堂操作中体悟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很好地解决了新课程理念“顶天入地”的问题。 第一部分“五步三查”模式基本结构说明 一、“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1.第一步:独学; 2.第二步:对学、群学; 3.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4.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5.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二、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1.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2.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3.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第二部分“五步三查”基本操作详解 一、第一步:独学。“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 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的导入。(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二)新课导入:导入虽然不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正如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所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独学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激发和提高,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独学”是针对学习的个体而言的,其字面意思是指学生的独立学习,但并不能表明是自主学习,我们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我们认为,这种借助于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它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我们在实践中大致采用了三种具体的教学程序。 1.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诱导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一般要求由学生自己来阐述最后的结论。 实际上,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认识,完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观念和观点。这种课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 2.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开放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此种课型的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高级知识,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要求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质疑),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 开放性学案导学教学不限于一个课时,也不一定全部在课内完成。 3.技能式:示范—尝试—评价—作业 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特别适合于理科课程的教学。教师或者学生的示范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地展示给学生,这里借鉴了近今年来关于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尝试不要求学生能够即刻解决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尝试让学生充分暴露在认识的不足或者知识体系上缺陷,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评价环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案通常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而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

对学案教学法的探索

对学案教学法的探索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之一,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学生们考试路上主要的拦路虎,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打虎英雄,攻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大关并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是值得财经类教师好好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的考证培训教学经验,谈谈对学案教学法的探讨。 一、教学面临的挑战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里一门重要的课程,此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法律法规条目多,内容琐碎且难学难记,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变革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如何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学面临以下挑战。 1.学生自身因素的约束。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弱,知识结构不完整,学习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不高。理论性较强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就是隐晦难懂的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是教学面临的一大挑战。 2.无纸化的挑战。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无纸化改革,实现了每人一套不同试题的目标,但也意味着考试范围

广了。如何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活学活用,战胜无纸化浩瀚题库,是教学面临的又一挑战。 3.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具不完全统计,2013年的考试中,税收法律制度及财政法律制度两章书的内容占了较大比重,考试大纲的扩充、考试重点的转移,都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了更高要求。 二、对学案教学法的探索 学案教学法,通过将教师的教学设计及理念与学生一起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 (一)学案教学法的课堂应用 学案教学指的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学能力,编制出指导学生学习每一课的助学方案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1.学案的设计及使用。学案教学法,最重要的莫过于学案的设计。好的学案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理清知识构架,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学案作好相关的学习笔记,通过讨论等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达成教学目标。一份好的学案需考虑以下因素。首先,学案应该与考试大纲一致。学案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因此学案应紧密联系考试大纲,对于税收法律制度和财政法律制度的内容应详细设计,而对于

“导学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导学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杨海岚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056002 我国的物理教学历来拥有重视基础教育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优良传统,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造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重视却不够,而这正是本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应该看到,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索、解决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有所感悟、有所创造,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它反映了物理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强调在实践中完成学生自身知识构建的发展趋势。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感到,“导学探索、自主解决”作为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高度自主参与的学物理、用物理的过程,是完成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导学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1.开放式。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探索发现法、问题学习法、开放性学习法等诸多教学模式的共同优点。实现教学过程“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法上,由学生自主控制和完成。 2.以学为主。现代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课堂的主体活动不 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自主的自学、探究、解决问题。教师的“导”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环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由学生“自主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使获取的知识成为继续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起点和手段,形成新的问题环境和学习过程的循环。教师在课堂上应扮演下列角色:模特——他不仅演示正确的开始,也表现失误的开端和“拨乱反正”的思维技能;参谋——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督促学生弄清楚、说明白,完成进度;仲裁者和鉴赏者——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价值、意义、优劣,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在教学

“三环五步”教学模式

“三环五步”课堂模式 一、系统说明: 第一步:独学 预习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三环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反馈: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反馈 二、模式解读: 三环: (一)预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题的学习重点、难点,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 (二)展示:展示、交流预习的学习成果,对知识进行巩固提升、迁移运用 (三)反馈:对预设的学习目标以各种方式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反思和总结。 (说明:“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时时处处,教师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相关环节的安排。三个环节中都要注意: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侧重“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五步: (一)独学 学生以教材和导学案为对象,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尝试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独学环节重在冷静思考,是高效课堂学生学习步骤中的第一步。 1、教师须明确告知学生预习的内容、要求、方法,辅以导学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觉能力。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遇到的困难,确定展示的重点。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利用双色笔解决基础知识,圈定疑难问题形成个人学习目标、做好预习笔记,把未解决的问题找出来,带入对学、群学

的环节中解决。 (二)对学、群学(合作探究) 对学、群学是由学习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围绕目标和重点、难点对照导学案开展的对子帮扶、合作探究,立体学习,再次达成学习目标。对学是指同质学生的合作式学习,一般为两名或三名学生;群学是指学习小组内部学生间的学习,一般由6—9名学生组成。在独学时未能解决的问题,先跟自己的对子进行交流探讨,相互解决难题。仍未解决的再在小组内集中讨论,借助集体力量加大解决力度。所以说,对学、群学是以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为主,由学习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的学习活动,真正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 该步骤要求学生在和本组成员交流过程中,既要学会倾听,更要学会表达,要把自己的困难、疑惑、认识、感悟大胆地说出来,让组内同学既分享自己的成功也分解自己的困难,实现共赢。同时,对其他小组的问题也要敢于、乐于回答和质疑。 (三)组内小展示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安排下,把前面的学习结果再次呈现出来。此时,组长要做好统计,对重点问题、疑难问题汇总报给老师。其次老师根据学情确定大展示内容,并把任务根据各组掌握解决的程度分配到各小组,各小组围绕本组任务展开探究活动,为下一步大展示做好准备。 (四)班内大展示 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展示任务,以组为单位进行公开展示,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生各项素质和能力。展示时要体现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三大原则。 问题性:指展示的内容是全班共性度高的问题(即普遍存在的问题)、容易错的知识点。 互动性:是指展示时要体现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等多种形式交流。 创生性(即生成性):在展示时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如学习方法的总结、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 大展示是生生、师生、组组互动的过程,它是预习成果的的展现,是知识、能力的提升。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阐述观点和见解。教师只作适时点拨、引导、追问、鼓励、激励,澄清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展示的内容是学生普遍困惑的、易错的,能够归纳、总结出规律、方法的。展示的目的是通过展示实现生生互动,在质疑对抗中,在教师的点拨、追问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感悟水平,是在相互借鉴中得以再次提升。

学案导学的定义及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的定义及实施方案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 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学案导学解释: “导”就是指导,导学案就像旅游时候的导游图,它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随着我们的指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可以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程的预习,这就是“导”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对课本知识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哪些知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哪些知识是我们难以理解的。要记住的知识直接指出来,难以理解的给学生指示方法,理解它与以前哪个地方内容相似,这就是指导。 “学”就是指导学案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为什么方便学习呢?因为我们在制定导学案的时候,给学生设置了一些梯子,本来坡度非常大,我们把坡度变小。大的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来做。 “案”就是一种方案,就是学生学习的时候的一个方案,不是知识、题目的 简单堆积。 二,学案导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更为完善的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2、以学案导学为媒介,研究真正走进新课程的具体办法。 3、研究学案编写和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总体模式。 4、研究学案编写和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特色模式。 5、研究学案导学评价标准。 6、研究学案导学阶段性成果,即对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课题研究的原则有如下三点: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根据现代认识理论的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根据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识特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实践性原则。注重实践探究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以异彩纷呈的活动来构建学生的主体能力。五、研究过程。(一)学案导学实施前的准备。为了能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全体教师接受并开展下去,我校在改革伊始就在物质上、

导学式教学法简介

导学式教学法简介 摘要:导学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依据学案通过自导(预习)、互导(学生课堂讨论)以及教师指导和共同操作的一种师生互动合作的新型教学方法。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逐步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它不需要教师和学生承担任何教学改革的风险而达到教学双赢。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教育理论界长期探索和研究的重点目标。目前,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日趋成熟,为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操作模式和方法可以借鉴。本人从事教学多年,也热心于涉足课堂教学改革领域。通过探索,觉得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教学,受效比较显著。现在正值新课改方案实施之际,我把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大家,以期得到同行们的帮助,共同谱写课堂教学改革这篇大文章。 二、导学式教学法内容 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辅助设备,由于我国地区差异不同,占据的教育资源程度也各不相同,教学辅助工具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课件和操作内容;也可以用投影仪设备来展示操作内容;甚至于也可用小黑板出示操作内容。教室内必须安装一只电子钟,便于教师控制教学时间。这些是基本必备的教学辅助设备。 实施导学式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师。先说备课,过去教师备课主要是写教案,写教案大家很熟悉。现在采用导学式教学法上课,教案变成了课案。课案包括学案和操作两部分。学案既是学生自导(预习)、互导(学生课堂讨论)的依据,又

是教师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合作的依据;操作是作为课堂教学阶段评价的依据,它是与课堂教学知识体系密切结合的。学案是以书面的形式课前发给学生。学案包括学习目标(也是教学目标)、导学内容和达成练习三部分。学习目标(也是教学目标),它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必须共同努力实现的。导学内容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编织出来的。其中有教师对教学中的某个问题或演示实验观察要点作必要提示和对教学难点作适当破析,对重要概念还必须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达成练习,这是对学生自导成效的评价。它的梯度一般分三个层次。以计算题为例,一级水平是指学生通过预习直接运用公式就能求解结果,不需要拐弯抹角。二级水平,是以公式变形或直接利用公式求解的结果作为第二问题求解的条件来求解结果。三级水平是设立未知数或列方程组来求解结果。学案中一般以一级水平练习为主,二级水平练习尽量少一些。在单元复习中,以一、二级水平练习为主,三级水平练习少一些。在总复习中,一、二、三级水平练习都要有,三级水平练习比例少一些。操作就是课堂练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定数量且有针对性的题目,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导学式教学法实施程序:预备阶段。在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自导(预习),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完成。一门学科学生只需要10-15分钟时间,学案内容的20%-30%都能由学生自行解决。下一个程序便进入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在教师组织下安排讨论。自然组合,前后桌4位学生为一学习小组,定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活动;同时也作为课堂教学第二阶段的小组中心发言人,以后不断轮换。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待老师指导时解决。小组讨论是学生互相交流的好形式,各抒自见。课堂教学的第一个互动合作的环节是平等的,一般10%-20%的导学内容由这一环节解决。这部分需要占用教学时间5-10分钟,如果内容丰富,还可延长一些。第二阶段便是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要解决的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