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记叙文要选好叙述角度 (1)

记叙文要选好叙述角度 (1)

11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 卡耐基
?作文新干线? 2014
摄影师为了表现出艺术品的特点和美感,拍摄时
往往要选取独特的角度,调整景物各部分的位置和相
互关系。 写作也和摄影一样,特别是记叙文,面对丰富
的素材,如果能选准角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文章
也会新颖别致;如果角度选不准,写起来往往就不会
那么顺畅,文章也会显得松散凌乱,无法表达出作者
的思想和意图。
叙述角度是指,在讲述事件时所采用的方式和视
角,通俗地说,就是“谁在讲述”“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讲
述”。 叙述角度是记叙文谋篇的枢纽,它错综复杂地联
系着“谁在看”“看到什么人什么物”“看的人和被看的
人的态度如何”等,要给读者一个角度和态度。 叙述角
度的选择是记叙文写作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一般来说,记叙文的叙述角度有三: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所谓第一人称,就是作者以事件当事人“我”或
“我们”的口吻来叙述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如丛维熙
的《 裸雪》 中有这样一段:“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
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 细长细长的
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
一个个梦的摇篮。 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
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
灵。 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
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这段话采
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细腻真实地表现出童年生
活的美好以及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第一人
称,便于作者直接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
人读起来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所谓第二人称,就是作者在文中用“你”或“你们”
的口吻来叙述。 如《 鲁迅,为什么我们总会想起你》 一
文,就是采用第二人称叙述的,如同与鲁迅面对面交
流,不仅便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更便于结构全文,把诸
多镜头拼接组合在一起,省去了过渡的麻烦。
除了抒情性比较强的文章外,记叙文中用第二人
称叙述的情况比较少。 当然,如果在叙述过程中,恰当
插入第二人称的叙述, 会增强文章的抒情性, 使记叙
更加精彩。
所谓第三人称,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局
外人的身份和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
过程告诉读者。 如路遥的《 平凡的世界》 中写道:“每
当穿行于闹市之中,他常常不会留意到姑娘们爱慕的
目光。 越过一片

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看见的仍然是那
片绿色的草地、奔腾的马群和那张亲切可爱的粉红色
笑脸;耳边也总是传来那支慑人魂魄的歌声……最近
一些日子,随着气候渐渐转暖,他的情绪却不知为什么
越来越糟糕。 奇妙得很!季节往往能影响人的心境。
当他看见河岸上一缕缕如烟似雾的柳丝和山湾里那霞
光般灿烂的桃花时,一种无限忧伤的感情就涌上了他
的心头……”这段内容就是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
相比较而言,第三人称的叙述更加灵活,不受叙述范围
的限制,可以比较自由广阔地反映生活。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事物自然不
同,得出的结论和获得的感受也会各异。 作文也如此,
叙述的角度不同,表达效果也就不同。 如果想突出事
情的真实感,可选第一人称;如果想增加事件的曲折
性、悬念感,可选第三人称;而使用第二人称,则能更
直接地抒发情感。 这三种叙述角度,要在叙述中灵活
运用才能发挥其最佳作用。 有时,为了克服单一叙述
角度的局限,还会综合运用多种叙述角度。 如鲁迅的
小说《 祝福》 中,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
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
使用,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
富、更深刻。
具体写作中,在选择叙述角度时,可选择正面反
映,也可选择侧面突破。 选择角度要力求做到“新”和
“巧”。“新”是有自己的特点;“巧”是巧妙,要做到出人
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同时,在运用多种角度叙述时,要
注意视角转换的逻辑性和前后人称的一致,以免造成
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
( 责任编辑 曹 懿)
摄影师为了表现出艺术品的特点和美感,拍摄时
往往要选取独特的角度,调整镜头中景物各部分的位
置和相互关系。 写作也和摄影一样,特别是记叙文,面
对丰富的素材,如果能选准角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
手,文章也会新颖别致;如果角度选不准,写起来往
往就不会那么顺畅,文章也会显得松散凌乱,无法表
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叙述角度是指在讲述事件时所采用的方式和视
角,通俗地说,就是“谁在讲述“”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讲
述”。 叙述角度是记叙文谋篇的枢纽,它错综复杂地联
系着“谁在看”“看到什么人什么物”“看的人和被看的
人的态度如何”等,要给读者一个角度和态度。 叙述角
度的选择是记叙文写作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一般来说,记叙文的叙述角度有三: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所谓第一人称,就是作者以事件当事人“我”或
“我们”的口吻来叙述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如丛维熙
的《 裸雪》 中有这样一段:“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
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 细长细长的
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
一个个梦的摇篮。 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
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
灵。 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
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这段话采
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细腻真实地表现出童年生
活的美好以及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第一人
称,便于作者直接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
人读起来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所谓第二人称,就是作者在文中用“你”或“你们”
的口吻来叙述。 如《 鲁迅,为什么我们总会想起你》 一
文,就是采用第二人称叙述的,如同与鲁迅面对面交
流,不仅便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更便于结构全文,把诸
多镜头拼接组合在一起,省去了过渡的麻烦。
除了抒情性比较强的文章外,记叙文中用第二人
称叙述的情况比较少。 当然,如果在叙述过程中,恰当
插入第二人称的叙述, 会增强文章的抒情性, 使记叙
更加精彩。
所谓第三人称,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局
外人的身份和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
过程告诉读者。 如路遥的《 平凡的世界》 中写道:“每
当穿行于闹市之中,他常常不会留意到姑娘们爱慕的
目光。 越过一片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看见的仍然是那
片绿色的草地、奔腾的马群和那张亲切可爱的粉红色
笑脸;耳边也总是传来那支慑人魂魄的歌声……最近
一些日子,随着气候渐渐转暖,他的情绪却不知为什么
越来越糟糕。 奇妙得很!季节往往能影响人的心境。
当他看见河岸上一缕缕如烟似雾的柳丝和山湾里那霞
光般灿烂的桃花时,一种无限忧伤的感情就涌上了他
的心头……”这段内容就是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
相比较而言,第三人称的叙述更加灵活,不受叙述范围
的限制,可以比较自由广阔地反映生活。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事物自然不
同,得出的结论和获得的感受也会各异。 作文也如此,
叙述的角度不同,表达效果也就不同。 如果想突出事
情的真实感,可选第一人称;如果想增加事件的曲折
性、悬念感,可选第三人称;而使用第二人称,则能更
直接地抒发情感。 这三种叙述角度,要在叙述中灵活
运用才能发挥其最佳作用。 有时,为

了克服单一叙述
角度的局限,还会综合运用多种叙述角度。 如鲁迅的
小说《 祝福》 中,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
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
使用,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
富、更深刻。
具体写作中,在选择叙述角度时,可选择正面反
映,也可选择侧面突破。 选择角度要力求做到“新”和
“巧”“。新”是有自己的特点;“巧”是巧妙,要做到出人
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同时,在运用多种角度叙述时,要
注意视角转换的逻辑性和前后人称的一致,以免造成
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
( 责任编辑 曹 懿)
安徽 程 鸣
记叙文要选好叙述角度

相关主题